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生成与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涉及刑法学、犯罪学的问题,但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生成、冲突与外化也是个心理学问题,因此运用心理学视角和理论进行成年人犯罪动机规律的解构,进而实现预防和控制犯罪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研究途径。本文拟从成年人的毕生心理发展视角出发,以成年期的认知图式加工为主线,探索并建构成年人犯罪动机生成与发展的规律模型,在进一步结合成年犯罪人的自我认知特点基础上,提出成年人犯罪动机外化的识别与阻断路径,以期完善以犯罪防控和成年犯罪人矫正为主的刑事政策体系。
     “成年困境”是研究成年人犯罪动机生成与发展规律的现实需求。随着现代社会日趋风险化和多元化的特征,成年人对法律规则的遵守也体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即以规则蕴含的价值与个体认知是否一致,来决定遵守规则的倾向与态度,这也是导致腐败犯罪逐步衍生为潜规则的根源所在;其次,对成年期关键事件与情境诱因的能动认知是成年人犯罪动机生成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传统观念所谓的对早期越轨经验的简单继承与再现;再次,成年犯罪人的罪恶感和负疚感也因守法图式偏差而被削弱,从而影响了犯罪动机的自我预测与调控。目前的刑事政策对成年人犯罪动机的规律性还缺乏充分的认识与研究,导致具体的犯罪防控措施犹如隔靴搔痒,事倍功半。
     针对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研究困境,国内尚未突破学科视野的樊蓠,仍局限在刑法学的罪过与犯罪目的、犯罪学的情境诱因与对策以及心理学对犯罪人的内在特质的研究上,即使作为整合学科的犯罪心理学也仅仅局限在类罪、个罪的动机描述与识别。但是,国外已经开始关注成年期的犯罪动机生成过程,强调个性、社会关系、过去认知图式对成年人行为动机的影响以及成年人犯罪动机的可调控性。
     本文认为,犯罪动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性行为动机,它所包含的犯罪认知图式和消极情绪体验正是影响成年人犯罪动机生成的重要因素,而犯罪动机的沖突与选择、发展与外化也是通过认知图式的能动加工得以实现的:
     首先,成年人的认知图式构成犯罪动机生成的主体心理基础。个体认知图式中习得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决定了需要满足方式的搜索与判断;部分情绪体验也固化入情感图式中,影响成年人对越轨或犯罪行为的心理倾向;风险偏向还能反映成年人的动机偏好,加重或减轻影响动机生成的某些因素的比重。
     其次,成年人对影响犯罪动机的因素进行能动的认知加工,是实现犯罪动机的生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对需要、诱因及满足方式的认知与违法犯罪图式一致,就会激发对需要满足的犯罪行为意向、积极关注犯罪诱因、并调节情绪与目的期望,促进犯罪动机形成和外化。反之,如果与守法图式一致,成年人就会运用遵守规则的认知、良知以及道德等观念抑制需要的犯罪满足方式、回避化解犯罪诱因、并调节情绪与目的期望,最终放弃犯罪动机的形成和外化。
     再次,阻断成年人犯罪动机外化的基本动力是守法图式的构建与完善。正是由于成年人对规则的认知与遵守呈现一定的主体能动性,立法层面必须科学评定成年犯罪人的动机水平,将部分动机与情绪因素纳入刑法评价范围,实现罪刑相均衡:司法层面则需要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增强刑法价值的公众认同,实施科学化矫正策略;并从刑事政策层面减少罪前情景的生成,引导需要满足的合理实现方式,提供情绪的合理宣泄与转移途径,缓解心理冲突,阻断犯罪动机的外化。
     因此,要从关注犯罪原因的“知其然”提升到探索成年人犯罪认知加工过程的“所以然”,才能有效阻断犯罪动机和防控成年人犯罪。
     本文力求做到以下创新:第一、从心理学视角首次提出成年人犯罪动机的基本规律研究。运用毕生发展观论述成年人犯罪动机发展方向的多变性与复杂性,而非稳定的消减趋势。第二、运用认知图式加工理论,首次阐释影响成年人犯罪动机的因素作用机制,包括犯罪动机的强化、弱化、转化及消灭过程。第三、首次提出成年人犯罪动机的识别与阻断,并关注风险社会下通过立法、司法与刑事政策的完善建构完整的守法图式,从而有效实现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Adult' s Crime is an issue relating to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while adult' s criminal motivation is an issue relating to Psychology, which include the formation, conflict and externalization of motivation. So we can deconstruct the rule of adult's motivation development b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heories. From life-span development angle of view, this dissertation regards cognitive schema processing as an important axis, and explores the rule model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ults' criminal motivation. Then we still provide several ways to identify and interdict the externalization of criminal motivation.
     The dissertation's basic viewpoint is as follows: Firstly, Adults' cognitive schema is the basic subject mind to formation of criminal motivation. The need, emotion experience and risk deflection will influence the mental disposition of escapade and crime. Secondly, cognitive schema processing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adult's criminal motivation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form and develop it. Through dynamic cognition, adults can provocate the behavior disposition, and adjust the emotion and expectation to formation of criminal motivation, and vice versa. Thirdly, the most useful solution to interdict adult's criminal motivation is to construct and intergrate the law-abiding schema.
     The dissertation also provides several measures to interdict the externalization of adult's criminal motivation. Those are as follows: bringing some motives and emotion elements into the scope of Criminal Law evaluation, regulating the judge's judgement, reinforcing the public identification with Criminal Law's value, reducing the situation of crime, leading reasonable ways to satisfy the needs and emotion catharsis. Eventually, we can interdict the criminal motivation's externalization.
     The main valu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providing a new scope to investigate adults' criminal motivation, and advance several ideas to consummate the criminal policy.
引文
[1][美]Robert E.Franken:《人类动机》(第五版),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原理》,陈忠林译,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转引自《美国心理学家订“邪恶评级”料将被法庭所采纳》,中国新闻网2005年2月21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2-21/26/541665.shtml.
    [2]张轩:《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载《人民日报》2004年09月29日第15版,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3052/1172470.html.
    [1]依据《刑法》及相关法律,本文称18-25周岁的成年期为成年早期,下同。
    [2]依据《刑法》及相关法律,本文称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为未成年人,下同。
    [3]李郁,《最高法院提供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以两位数比率上升》,载《法制日报》2005年10月17日第2版。
    [4]《公安部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治安形势(实录)》,新华网2006年8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08/08/content_4933597.htm。
    [1]犯罪人格是指直接导致犯罪行为生成的严重反社会且为刑事法律所否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梅传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第76页。
    [1]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2]宋胜尊、傅小兰:《犯罪行为决策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载《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期,第107页。
    [1]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1][美]Robert E.Franken:《人类动机》(第五版),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1]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2]Jackson Toby,(1961) Criminal Motivation - A Sociocultural Analysis,New Jersey:HeinOnline 2 Brit.J.Criminology,p.317.
    [3]Sellen,T.(1938),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New York: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p.342.
    [1]Wolfang,M.E.(1958).Patterns in criminal homicide.Philadelphia:Univeris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Cloward,R.A.,& Ohlin,L.E.(1960).Delinquency and opportunity:a theory of delinquent gangs.Glencoe,Ⅲ:Free Press.
    [2]Cressey,D.R.(1954).The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and compulsive crimes.Journal of Criminal Law,Criminology and Police Science.45,pp.35-38.
    [1]Vicki Verdeyen,(1999)Corrections Today,Lanham:Vol.61,Iss.1,pp.52-53:蔡德辉、杨士隆:《犯罪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73-74页。
    [1]M.Varn,& Anoop Chandola.A Cognitive Framework for Mens Rea and Actus Re.as:the Application of Contactics Theory to Criminal Law.Tulsa Law Journal.Vol.35.pp.383-384.
    [1]Ross,R.R.,Fabiano,E.A.,& Ross,R.D.(1988),(Re) Habilitation through Education:A Cognitive Model for Corrections.Journal of Correctional Education,Vol 39.2,pp.44-47.
    [2]Lynn Bye & Debra A Schillinger(2005),Evaluation of a Cognitive Thinking Program Journal of Correctional Education,Lanham:Vol.56,Iss.3,p.202-216.
    [1][美]约翰.P.霍斯顿:《动机心理学》,孟继群、侯积良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1][美]Robert E.Franken:《人类动机》(第五版),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Criminology,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2000),http://encarta.msn.com.
    [1]Wilson,J.Q.& Herrnstein,R.(1985).Crime and Human Nature:A definitive study of the causes of crime,(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p.113.
    [2]转引自[美]RobertJ.Sternberg:《认知心理学》(第三版),杨炳钧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384页。借鉴有关卡特尔和霍恩的“晶体智力(作为文化知识的智力)与液体智力(作为基本信息加工能力的智力)”学说)。
    [3]同①,第384页。
    [1]Carroll J A.(1988)A psychology approach to deterrence:The evaluation of crime opportun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6(12):pp.1512-1520.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1]Marshall,W.L.&Maric Alexandra.(1996)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components of generalized empathy deficits in child molesters.Journal of Child Sexual Abuse.Binghamton:1996.Vol.5,Iss.2,pp.101-111.
    [2]Ehrlich I.(1973).Participation in illegitimate activities: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81:pp.521-565
    [1]Schmidt P & Witte A D(1984).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rime and Justice.New York:Academic Press,p.21.
    [2][新西兰]K.T Slrongman:《情绪心理学》,王力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3]Walter R.Gove.(1994) why we do what we do,a biopsychosocial theory of human motivaiton.Social Forces,December,73(2),pp.363-394.
    [1]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1]任真、桑标:《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载《心理科学》2003年第4期,第15页。
    [1]任真、桑标:《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载《心理科学》2003年第4期,第15页。
    [1]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0页;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3页。
    [2]郑淑杰:《社会图式理论述评》,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16-18页。
    [3]郑淑杰:《社会图式理论述评》,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18页。
    [1]他们认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反应器,记忆和加工器构成。感受器负责接受外界的信息,反应器负责做出反应,记忆负责储存和提取已加工过的信息,加工器则按照特定的程序来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和已经储存的信息。信息加工系统也可概括为输入,输出,存储和加工信息。
    [1]Kline,D.W.& Scialfa,E(1985),Vision and aging.In J.E.Birren & K W.Schaie(Eds),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2]Schulz,R.& Salhouse,T A.(1999),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Myths and emerging realities.New Jersey:Practice Hall.
    [3]Scialfa,C.T.& Kline,D.W.(1996).Vision.In J.E.Birren(Ed.),Encyclopedia of gerontology:Age,aging and the aged.San Diego:Academic Press.
    [1]Bergman,C.A.(1976),An airplane performance control system:A flight experiment.Human Factors,18,pp.173-181.
    [2]Salthouse,T A.(1998),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Myths and emerging.New Jersey:Prentice Hall.
    [3]Salthouse,T.A.(1996),The processing-speed theory of adult age difference in cogni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03,pp.403-428.
    [4]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5]Horn,J.L.(1982),The aging of human abilities.In B.B.Wolman(Ed.),Handbook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
    [1]Staudinger,U.& Baltes,P.B.(1994),Psychology of wisdom.In R.Sterberg(Eds.),Encyclopedia of human Intelligence.New York:Macmillan.
    [1]申继亮、陈勃、王大华:《成人期人格的年龄特征:中美比较研究》,载《心理科学》1999年第3期,第202-204页。
    [2]Labouvie-Vief,et al.(1989),Emotions and self-regulation:A life-span view.Human Development,32,pp.279-299.
    [1]Sinnott,J.(1984),Postformal reasoning:The relativistic stage.In M.Commons,F.Richards & Armon(Eds),Beyond formal operations,New York:Praeger.
    [2]Masiow,A.H.(1968),Toward psychology of human being(Izard ed.).Princeton:Van Nostrand.
    [1][美1罗伯特·J.桑普森约翰·H.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汪明亮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8页。
    [2]宋胜尊、傅小兰:《犯罪行为决策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载《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期,第107-108页。
    [1][美]Robert E.Franken:《人类动机》(第五版),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1]Bandura,A.(1991a).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through anticipatory and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In R.A.Dienstbier(Ed.),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Vol.38,pp.69-164.Bandura,A.(1991b).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In W.M.Kurtines & J.L.C-ewirtz (Eds.),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Vol.A,pp.45-103.
    [2][美]Robert E.Franken:《人类动机》(第五版),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1]乐国安主编:《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1][美]皮特里·H.I.:《动机心理学》(第五版),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5页。
    [2]Asch,S.E.(1952).Socialpsychology.Englewood Cliffs,p.353.NJ:Prentice Hall.
    [1]Shantz,C.U.(1983) Social Cognition,In Mussen,P.H.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3,pp.495-547.John Willey&Sons.
    [1][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林颖、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许峰:《认知不协调假说-动机心理学的新思路》,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2期,第123页。
    [2]陈和华:《论认知不协调与犯罪心理》,载《犯罪研究》2003年第4期,第52页。
    [1]马德峰:《态度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79页。
    [1]De Bondt.Werner Thaler.(1985)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ournal of Finance.40:pp.793-808.
    [2]乐国安主编:《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1]Parkinson,B.(1997) Untangling the appraisal-emotion connec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1),pp.62-79.
    [2][英]M·艾森克主编:《心理学》,阎巩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736页。
    [1]Forgas,J.P.(1995).Mood and judgment:The affect infusion model(AIM).Psychological Bulletin,p.39.
    [1]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1][英]Gudjosson:《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乐国安、李安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2]王奋宇、李璐璐:《当代中国制度化结构体系下的社会心理特征》,载《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第4页。
    [1][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2]转引自 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26页。
    [1]Carroll J A.A psychology approach to deterrence:The evaluation of crime opportun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6(12):pp.1512-1520.
    [1]转引自 郭毅:“黑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新规六大亮点解读”,人民网2007年12月6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6621112.html.
    [2]赵蕾:“中国法院欲结束垂帘断案”,南方网2007年11月20日,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71115/xw/200711150013.asp.
    [1]Simon H A.(1955)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69(l):p.343.
    [2]Labouvie-Vief,G(1990).Modes of knowledg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development.In M.L.Commons,C.Armon,L.Kohlberg,E A.Richards & T.A.Grotzer(Eds.),Adult development.Vol.2:Models and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and adult thought.New York,England:Praeger.Gutteridge,A.& Thornton,J.(2005).Conformational changes observed in enzyme crystal structures upon substrate bind ing.J Mol.Biol.346,pp.21-28.
    [1]乐国安:《法制建设与越轨行为控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1]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第373页。
    [1]蔡墩铭:《犯罪心理学》,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165-166页。
    [2]“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网,www.sxpu.com.cn/courselfzxlx/ppt/m/3.ppt。
    [1]“盘点2007打击性贿赂中央严查情妇腐败链”,新华网2007年12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2/26/content_7313736.htm.
    [1]宾语、汪涌、士成,“贪嘴局长打造敛财食物链”,载《廉政瞭望》2007年第3期,第20页。
    [1]胡忠民、苗霞、郭康丽,“湖南四年来97名县处级官员因渎职侵权落马”,《中国法院网》2007年9月26日,www.chinacourt.org/htm//article./200709/27/267124.shtml.
    [1]袁正兵:“检察官揭秘京城商业贿赂第一案侦破过程”,《检察日报》2007年9月27日。
    [2]“邯郸农行被盗案终审宣判 任晓峰马向景被判死刑”,中国新闻网2007年09月19日,http://news.sohu.com/20070919/n252241992.shtml:“邯郸农行案主犯写下12条金库管理建议”,《新京报》2007年07月26日第2版。
    [1]转引自“中纪委官员解读郑筱萸案五大教训”,《燕赵都市报》2007年05月30日,http://news.sina.com.cn/c/l/p/2007-05 -30/014513106222.shtml.
    [1]郑莉芳:《招投标中商业贿赂利益同盟的心理学分析》,载《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7-643页。
    [2]海澜:“悍妇逼博士老公走上犯罪”,载《廉政瞭望》2007年第3期,第22页。
    [3]吴小军、李亚杰:“中共十六大以来连出重招 清除16名省部级贪官”,新华网2007年8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19/content_6564729.htm。
    [1]“2007盘点中国反腐败: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新华网2007年12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2/19/content_7250339.htm.
    [1]梁江涛:“问题官员”应尽早说清“问题”,新华网2007年6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 /2007-06/10/content_6219620,htm。
    [2]志灵:“权力过期不作废权力和金钱正在进行期货交易”,中青在线2007年5月29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05/29/content_ 1775221.htm.
    [1]靳建辉、张浩:《对不同动机特征类型的犯罪心理研究》,载《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第1期,第71页。
    [1]黄琼、李斯璐:“男子171次恶意取款判无期”,载《新快报》2007年12月17日A9版。
    [1]戴颖敏:“律师质疑A1M机恶意取款案判无期定罪有误”,新民网2007年12月17日,http://news.xmnext.com/domestic/shehui/2007/12/17/994226.html.
    [1]转引自 专家称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引发行人乱穿马路,《东方早报》2006年5月24日,http://news.sina.com.cn/c/2006-05-24/01449005329s.shtml.
    [1]转引自 范春生:“借福彩漏洞非法获利2800万”,《新华日报》2007年11月29日,http://dzrb.dzwww.com/dazk/fj/200711/t20071129_2922624.htm.
    [2]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1]转引自 吕娟:“公安大学教授:我国灭门案未频发”,《法律与生活》2007年6月15日,http://news.163.com/07/0615/08/3H117LTA00011SM9.html。
    [1]朱冠楠:“4名少年虐杀妇女案终审改判”,载《北京晚报》2008年1月9日,第10版。
    [1]曹晶晶、李惠嫒、方丽敏:“广州好又多超市爆炸4人受伤案开审”,人民网天津视窗2007年07月26日,http://www.022net.com/2007/7-26/466275362858857.html。
    [1]裴晓兰:“老太捂死患病孙女被公诉”,《京华时报》2007年6月5日第9版。
    [2]肖蜀韵:“孪生姐姐捂死妹妹摁下手印几百居民联名求情”,《天府早报》2007年9月1日,A3版。
    [1]姜澎:“成人心理缺陷多源自幼年”,《文汇报》2007年9月27日,第6版。
    [2]吴秀云、方谦华:“扬言炸火车站获刑一年”,《南方都市报》2007年6月3日GA42版。
    [1]“在美涉命案女留学生命运待决 犯罪动机成关键”,中国侨网2006年9月14日,http://chinaqw.com.cn/lxs/lxsxw/200609/14/44934.shtml.
    [2]马震:“美国医生提出死刑判决新标准,凶手也分邪恶等级”,《新闻晚报》2005年2月21日,国际新闻版。
    [1]“甲壳虫故意撞死人赔了90万轻判15年”,《成都商报》2008年2月25日,第7版。
    [1]周正毅:“犯罪路线图:通过行贿套取银行巨额资金”,中国新闻网2007年10月30日,http://www.chinanews.com.cn/cj/kong/news/2007/10-30/1063217.shtml.
    [1]徐晓军、夏玉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212-216页。
    [1]陆黎等人:《在押重刑罪犯的个性研究》,载《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1-62页。
    [2]于静:《流动人员犯罪的心理需要分析-以广州为例》,载《珠江经济》2007年第10期,第66页。
    [1]彭科莲:《浅析当前女性犯罪动机的主要类型》,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68-70页;李莉、黄爱玲:《论女性犯罪动机类型及其教育引导》,载《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第6期。第27页。
    [1]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载《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2期,第40-44页。
    [1]有关数据引自:朱营周:《试论犯罪动机的周期性》,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2页。
    [1][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1][美]罗伯特·J.桑普森、约翰·H.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汪明亮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姜媛、沈德立、白学军:《情绪的双重记忆模型与情绪的认知调节》,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02页。
    [1]吴宗宪:《犯罪改造论》,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博士毕业论文2006年,第1页。
    [1]宋胜尊、傅小兰:《犯罪行为决策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载《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期,第112页。
    [2]王家鹤:《情绪调节:国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视角》,载《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第33页。
    [1]Caroll J A.A psychology approach to deterrence:The evaluation of crime opportunity.Journal of Pernati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6(12):1512-1520.
    [1]王政勋、贾宇:《论正当防卫限度条件及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第80页。
    [2]1987年陕西汉中的“王明成案”,医生在病人家属要求下实施助死措施,医生及病人之子王明成被控故意杀人,后被判无罪。王政勋著:《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96-502页。
    [1]郑莉芳:《刑法中的生命权承诺》,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第99页。
    [1]张维新:《逃逸与死亡-新刑法第133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罪过形式探析》,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第136页。
    [1]贾谊诚:《应正确理解“病理性动机”的界限》,载《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年第8期,第106-107页。
    [2]张金响、翟爱玲等:《精神病人的凶杀行为研究》(附116例分析),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2期,第146-149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1页。
    [1]乐国安、李绍洪:《心理定势发生机制的模型建构》,载《心理学探新》2006年第2期,第4页。
    [2]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版,第125页。
    [1]孔祥娜:《投射测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载《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94页。
    [1]孔祥娜:《投射测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载《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94页。
    [1]Albert Bandura(1986).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
    [1]《我的忏悔》,载《北京青年报》2007年4月20日D2版。
    [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2]王娟、卢山:《浅析犯罪中的情感因素》,载《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第23页。
    [3]王娟、卢山:《浅析犯罪中的情感因素》,载《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第23页。
    [1]许淑莲,申继亮:《成人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乐国安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乐国安主编:《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乐国安:《法制建设与越轨行为控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乐国安:《法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乐国安:《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罗大华:《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罗大华主编:《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10]蔡德辉,杨士隆:《犯罪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
    [11]杨士隆:《犯罪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杨国枢、张春兴主编:《成人心理学》,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版。
    [13]张景然编著:《青少年犯罪学》,巨流图书公司1995年版。
    [14]蔡墩铭编著:《矫治心理学》,正中书局1989年版。
    [15]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侯玉波编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董淑君:《刑罚的要义》,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1]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赵秉志:《刑事政策专题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赵秉志主编:《犯罪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4]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6]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梅传强:《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0]黄兴瑞:《人身危险性的评估与控制》,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31]风笑天:《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33]汪明亮:《犯罪生成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张文,刘艳红,甘怡群:《人格刑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7]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周世中:《法的合理性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9]王政勋:《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0]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
    [4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美]罗伯特·J.桑普森,约翰·H.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汪明亮,顾婷,牛文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下),林颖,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美]里德·黑斯蒂主编:《陪审员的内心世界-陪审员裁决过程的心理分析》,刘威,李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美]Herbert L.Petri,John M.Govern:《动机心理学》(第五版),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美]Robert E.Franken:《人类动机》(第五版),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6][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7][美]Robert J.Sternberg:《认知心理学》(第三版),杨炳钧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8][美]霍斯顿:《动机心理学》,孟继群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新西兰]K.T.Strongman.《情绪心理学》,王力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0][美]约翰·拉斐尔·施陶德:《心理危机及成人心理学》,于鉴夫、周丽娜译,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料。
    [11][英]Gisli H.Gudjonsson:《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乐国安,李安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2][美]K·w·夏埃:《成人发展与老龄化》(第五版),乐国安,韩威,周静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美]卡尔:《积极心理学》,郑雪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4][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上、下),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15][英]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刘仁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美]帕特里夏·优伊克,苏珊·S·西尔贝:《法律的公共空间》,陆益龙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8][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19][美]约翰·列维斯·齐林:《犯罪学及刑罚学》,查良鉴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俄]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21][俄]伊·亚·伊林:《法律意识的实质》,徐晓晴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23][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4]][美]Lawrence s.Wrightsman:《司法心理学》,吴宗宪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5][美]Phillip L.Rice:《健康心理学》,胡佩诚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6][日]浜田寿男:《自白的心理学》,片成男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7][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8][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的前沿》,武欣,凌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0][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1][美]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美]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郑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34][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原理》,陈忠林译,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35][英]M·艾森克主编:《心理学》,阎巩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36][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梅传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第76页。
    [2]宋胜尊,傅小兰:《犯罪行为决策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载《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期,第107页。
    [3]任真,桑标:《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载《心理科学》2003年第4期,第15页
    [4]郑淑杰:《社会图式理论述评》,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16-18页。
    [5]申继亮,陈勃,王大华:《成人期人格的年龄特征:中美比较研究》,载《心理科学》1999年第3期,第202-204页。
    [6]许峰:《认知不协调假说-动机心理学的新思路》,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2期,第123页。
    [7]陈和华:《论认知不协调与犯罪心理》,载《犯罪研究》2003年第4期,第52页。
    [8]马德峰:《态度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79页。
    [9]王奋宇,李璐璐:《当代中国制度化结构体系下的社会心理特征》,载《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
    [10]郑莉芳:《招投标中商业贿赂利益同盟的心理学分析》,赵秉志主编《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7-643页。
    [11]靳建辉,张浩:《对不同动机特征类型的犯罪心理研究》(下),载《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第1期,第71页。
    [12]徐晓军,夏玉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212-216页。
    [13]陆黎等人:《在押重刑罪犯的个性研究》,载《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1-62页。
    [14]于静:《流动人员犯罪的心理需要分析-以广州为例》,载《珠江经济》2007年第10期,第66页。
    [15]彭科莲:《浅析当前女性犯罪动机的主要类型》,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68-70页。
    [16]李莉,黄爱玲:《论女性犯罪动机类型及其教育引导》,载《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第6期,第27页。
    [17]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载《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2期,第40-44页。
    [18]朱营周:《试论犯罪动机的周期性》,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2页。
    [19]姜嫒,沈德立,白学军:《情绪的双重记忆模型与情绪的认知调节》,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02页。
    [20]王家鹤:《情绪调节:国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视角》,载《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第33页。
    [21]王政勋,贾宇:《论正当防卫限度条件及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第80页。
    [22]郑莉芳:《刑法中的生命权承诺》,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第99页。
    [23]张维新:《逃逸与死亡-新刑法第133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罪过形式探析》,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第136页。
    [24]贾谊诚:《应正确理解“病理性动机”的界限》,载《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年第8期,第106-107页。
    [25]张金响,翟爱玲等:《精神病人的凶杀行为研究》(附116例分析),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2期,第146-149页。
    [26]乐国安,李绍洪:《心理定势发生机制的模型建构》,载《心理学探新》2006年第2期,第4页。
    [27]孔祥娜:《投射测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载《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94页。
    [28]王娟,卢山:《浅析犯罪中的情感因素》,载《犯罪研究》2007年第4期,第23页。
    [29]张锋等人:《人格研究中的注意过程:实现动机与认知整合研究的纽带》,载《学术探索》2003年第11期,第35页。
    [30]于靖涛,田祖恩:《英美法系对精神病患者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标准》,载《中 华精神科杂志》2000年第4期,第249-251页。
    [31]吕辉峰:《对773名重型犯的人格测评》,载《中国监狱学刊》2003年第1期,第64-66页。
    [32]杨晓玲:《对151名新收押女性罪犯的调查分析及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年第4期,第47-49页。
    [33]刘丽君:《抢劫犯和盗窃犯的人格对照》,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第6期,第350-353页。
    [34]肖琳琳等:《违法犯罪成年男性个性特征调查》,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9期,第50-51页。
    [35]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26页。
    [36]宾语,汪涌,士成:《贪嘴局长打造敛财食物链》,载《廉政瞭望》2007年第3期,第20页。
    [1]Akers,Ronald L.and Gary E Jensen(eds.).(2003).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Explanation of Crime,Vol.11,Advances in Criminological Theory.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2]Armon,L.Kohlberg,E A.Richards & T.A.Grotzer(Eds.)(2005).Adult development.Vol.2:Models and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and adult thought.New York,England:Praeger.Gutteridge,A.& Thornton,J.
    [3]Arneklev,Bruce J.,Harold G.Gransmick & Robert J.Bursik.(1999).Evaluating the Dimnetsionality and Invariance of "Low Self-Control."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 15.pp.307-331.
    [4]Augustine Brannigan.(1997).Self Control,Social Control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Towards and Intergrated Perspective on Crime.Vol.39,Iss.4;pp.403-432.
    [5]Bandura,A.(1991a).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through anticipatory and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In R.A.Dienstbier(Ed.),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38,pp.69-164).
    [6]Bandura,A.(1991b).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In W.M.Kurtines & J.L.Gewirtz(Eds.),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Vol.A,pp.45-103).
    [7]Baumer,E.,Homey,J.,Felson,R.and Lauritsen,J.L.(2003).Neighborhood Disadvantage and the Nature of Violence',Criminology,41.pp.39-72.
    [8]Bichler-Robertson et al.(2003)."Low Self-Control,Opportunity,and Strain in Students" Reported Cheating Behavior.Journal of Crime and Justice 26.pp.23-53.
    [9]Copes,H.(2003).Societal Attachments,Offending Frequency,and Techniques,of Neutralization,Deviant Behavior 24.pp.101-127.
    [10]David Nussbaum.(1999).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Canad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Ottawa:Vol.4 l,Iss.4;pp.554-565.
    [11]Fardngton,D.P.(1998).Predictors,Causes and Correlates of Male Youth Violence,in M.Tonry and M.H.Moore,eds,Youth Violence,Crime and Justice,Vol.24.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Foglia,W.(2000).Adding an Explicit Focus on Cognition to Criminological Theory,in D.H.Fishbein,ed,The Science,Treatment,and Prevention of Antisocial Behaviours:Application to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Kingston,Nj:Civic Research Institute.
    [13]George E.Higgins,Melissa L.Ricketts.(2004).Motivation or Opportunity:Which Serves as the Best Mediator in Self-Control Theory?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5(2),pp.77-96.
    [14]Gruhn,D.,et al.(2007).Reduced negativity effect in older adults' memory for emotional pictures:The heterogeneity-homogeneity list paradigm.Psychology and Aging.
    [15]Hay,Carter.(2001).Parenting,Self-Control,and Deliquency:A Test of Self-Control Theory.Criminology 39.pp.707-736.
    [16]Higgins,George E.and Melissa L.Richetts.(2004) Motivation or Opportunity:Which serves as the best mediator in self-control theory?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5:pp.77-96.
    [17]Julie Horney.(2006).An Alternativ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Behavior: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 2005 Presidential Address.Criminology:Vol.44,Iss.1;pp.1-16.
    [18]Kunzmann,U.,& Gr(U|¨)hn,D.(2005).Age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reactivity:The sample case of sadness.Psychology and Aging,20,pp.47-59.
    [19]Labouvie-Vief,G.(2005).Emerging structures of adult thought.In J.J.Arnett & J.L.Tanner(Eds.),Emerging adults in America:Coming of age in the 21st century (pp.59-84).Washington,DC,US: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Labouvie-Vief,G.(2003).Dynamic integration:Affect,cognition,and the self in adulthood.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2,pp.201-206.
    [21]Laub,J.(2004).The Life Course of Crimi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 2003 Presidential Address.Criminology 42:pp.1-26.
    [22]Lynn Bye & Debra A Schillinger,Evaluation of a Cognitive Thinking Program Journal of Correctional Education,(Lanham:Sep 2005.Vol.56,Iss.3),p.202-216.
    [23]Marcus,Bernd.(2004).Self-control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a Measurement Problem.Theoretical Criminology 8:pp.33-55.
    [24]Peter B.Wood.et al.(1993).Risk-taking and Self-control:Social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Delinquency.Journal of Crime and Justice 16:pp.111-130.
    [25]Miller,Joshua D.and Donald Lynam.(2001).Structural models of personality and their relation to antisocial behavior:A meta-analytic review.Criminology 39:pp.765-798.
    [26]Romero.et al.(2003).The Self-control Construct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An Investigation in term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Psychology,Crime,and Law 9:pp.61-86.
    [27]Sampson,Robert J.and John H.Laub.(1993).Crime in the Making: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8]Sergio Herzog.(2004).The Effect of Motive on Public Perceptions of the Seriousness of Murder In Israel.Th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Sep 2004;44,5;pg.771.
    [29]Schulz,R.& Salhouse,T.A.(1999),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Myths and emerging realities.New Jersey:Practice Hall.
    [30]Tangney,June Price and Ronda L.Dearing.(2002).Shame and Guilt.New York:Guildford Press.
    [31]Tittle,Charles R.et al.(2003).Self-control and crime/deviance:Cognitive versus behavioral measures.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 19:pp.333-365.
    [32]Tittle,Charles,David A.Ward & Harold G.Grasmick.(2003).Gender,Age,and Crime/Deviance:A Challenge to Self-Control Theory.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40:426-453.
    [33]Volkan Topalli.(2005).Criminal Expertise and Offender Decision-Making: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How Offenders and Non-Offenders Diffenrentially Perceive Social Stimuli.BRIT.J.CRIMINOL.45,pp.269-295.
    [34]Vincent Egan.et al(2000):Criminal cognitions and personality:What does the PICTS really measure? Criminal Behaviour and Mental Health.pp170-184.
    [35]Whitley R.P.Kaufman.(2003).Motive,Intention,and Morality in the Criminal Law.Criminal Justice Review.Vol.28,2:pp.317-329.
    [36]Wright.et al.(2004).Does the perceived risk of punishment deter criminally prone individuals? Rational choice,self-control,and crime.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41:pp.180-213.
    [37]William I.Torry.(2001).Social change,crime,and culture:The defense of provocation.Crime,Law and Social Change.36,3;pg.309.
    [38]Vicki Verdeyen.(1999).Changing the criminal mind.Corrections Today.Lanham:Vol.61,Iss.1;pp.52-55.
    [39]Walter R.Gove.why we do what we do,a biopsychosocial theory of human motivaiton.Social Forces,December 1994,73(2):363-394.
    [40]Wilson,J.Q.& Herrnstein,R.(1985).Crime and Human Nature:A definitive study of the causes of crime,(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p.113.
    [41]Zhang,E,& Labouvie-Vief,G.(2004).Stability and fluctuation in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ver a 6-year period.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6,pp.419-437.
    [1]《美国心理学家订“邪恶评级”料将被法庭所采纳》,中国新闻网2005年2月21 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2-21/26/541665.shtml。
    [2]《公安部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治安形势(实录)》,新华网2006年8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rn/legal/2006-08/08/content_4933597.htm。
    [3]“中纪委官员解读郑筱萸案五大教训”,《燕赵都市报》2007年05月30日,http://news.sina.com.cn/c/l/p/2007-05-30/014513106222.shtml。
    [4]“2007盘点中国反腐败: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新华网2007年12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2/19/content_7250339.htm。
    [5]“在美涉命案女留学生命运待决 犯罪动机成关键”,中国侨网2006年9月14日,http://chinaqw.com.cn//lxs/lxsxw/200609/14/44934.shtml。
    [6]周正毅:“犯罪路线图:通过行贿套取银行巨额资金”,中国新闻网2007年10月30日,http://www.chinanews.com.cn/cj/kong/news/2007/10-30/1063217.shtml。
    [7]张轩:《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载《人民日报》2004年09月29日第15版,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3052/1172470.html。
    [8]“邯郸农行被盗案终审宣判 任晓峰马向景被判死刑”,中国新闻网2007年09月19日,http://news.sohu.com/20070919/n252241992.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