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共服务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基层政府管理创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猛发展,政府的管理水平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行政管理的观念不断转变,从指导到管理,逐渐步入由管理到服务的变革,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 B· Denhardt)夫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的理性反思与批判,建构出其系统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我国政府持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创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发挥主导作用。了解农村义务教育中政府管理的现状,分析各级政府的相应职责,创新政府管理策略,对于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保障义务教育全面优质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公共服务视角下,梳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之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分析,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了解基层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运行的现状,探究基层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观念滞后,服务意识淡薄;管理制度欠缺,运行不甚规范;管理权责不等,目标难以实现;管理考评单一,激励作用有限。经过数据分析,文献研究,深入剖析问题的管理成因,提出政府对义务教育管理的策略创新,即转变观念,管理与服务并进;创新制度,刚性与柔性并济;明晰权责,授权与监督并行;规范考评,激励与开发并重。以期为解决政府管理困境,推动政府义务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创新,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均衡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has faced brandnew challenge.The concept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has been changing, from guidance to management, gradually moving to service. Based on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 famous American scholar Robert·B·Denhardt and his wife constructed the theory of new public servic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continuing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through creating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ar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Understanding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alysing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t all levels, and innovating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guaranteeing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ervic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overnment's duty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understanding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ituation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governments'main problems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management idea and service consciousness lag; lack of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is not very effective, the goal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is not enough and limited effect. After data analysis, literature research, in-depth analysis of causes i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innovation about government's management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namely new concept of management,balance between management and service;innovate system,integrate rigidity and flexibility;clear responsibilities,resonable authorization and supervision;construct scientific appraising system,emphasis on incentives and development.The aim is improving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making the weak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develop harmoniously.
引文
1《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3/16/content_22150608.htm
    2《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3/05/content_24808051.htm
    1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2姜晓萍.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2)
    3吴玉宗.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4迟福林.“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5)
    5赵成福.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6唐铁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1尹后庆.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2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4)
    3黄仁贤.中国教育管理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
    4李森,宋乃庆.基础教育概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8)
    5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6李慧.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制约因素[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7吴刚平.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1高如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4(5)
    2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
    3金海和,段燕平.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06(9)
    4孙荣,朱梦佳.社会公平与政府责任---公共财政投入义务教育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
    5漆权.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J].求是,2003(3)
    6关于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J].河北教育.政策传真,2002(6)
    1许新成.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5)
    2杜育红,王善迈.西部教育发展要有新战略、新思路[J].教育研究,2000(5)
    3王嘉毅,梁永平.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
    4王永山.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西部基础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4(4)
    5李秉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均衡发展的制度建设---以贵阳市为例[J].教育研究,2005(5)
    6彭国武.关于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05(3)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1.
    2卞金祥.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2.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06/30/content_323302.htm
    2V·登哈特,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6
    1王爱学,赵定涛.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回顾与前瞻[J].江淮论坛,2007(4)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主译).经济学(第十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5/content_2550304.htm
    2吴家庆,陈利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演进与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意见》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0/4/5740b2f3be4ec52fa32fc920863b4ba2_0.html
    1《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http://www.21cedu.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12&id=945
    2《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J].安徽教育,1985年第1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http://www.kyyx.cn/Offic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6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jkww/j940703.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http://www.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version=Integrated&docid=138&leafid=14409 &Chnid=3755
    3曹莲娜.从教育的外部性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转变[J].特区经济,2006(8)
    1《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J].甘肃政报,2001(13)
    2《关于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J].河北教育.政策传真,2002(6)
    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J].教育部政报,2003(10)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06/30/content 323302.htm
    2刘复兴.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1吴琼恩.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5.
    2郭宝平,余兴安.政府研究概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65.
    3姜大谦.政府理论概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49.
    4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
    5程介明等著.教育行政[M].香港: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出版社,1997.
    6黄兆龙.现代教育行政管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63.
    7[日]久下荣志郎等著.现代教育行政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徐惠红,李洪波.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2姚圣梅,曾献尼.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的思考---以构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为例[C].辅导员的考核与管理,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1V·登哈特,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7
    2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3-4
    3Sue E.S. Crawford & Elinor Ostrom.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5(3)
    3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卢周来.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经济学?---兼谈中国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J].管理世界(月刊),2009(3)
    [1]Bao Chuanyou. Policie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J].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6(1)
    [2]Sue E.S. Crawford & Elinor Ostrom.A Grammar Of Institution [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5(3)
    [3]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6]V·登哈特,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主译).经济学(第十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8]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10][日]久下荣志郎等著.现代教育行政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1]卞金祥.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2]曹莲娜.从教育的外部性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转变[J].特区经济,2006(8)
    [13]程介明等著.教育行政[M].香港: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出版社,1997.
    [14]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15]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迟福林.“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5)
    [17]蔡放波.论政府责任体系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4(4)
    [18]蔡红英.农村义务教育最低财政保障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2005(3)
    [19]杜育红,王善迈.西部教育发展要有新战略、新思路[J].教育研究,2000(5)
    [20]杜育红,孙志军.中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董京京.新机制实施后农村义务教育中政府的角色探析---一种角色理论视角下的阐释[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2)
    [2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杜,1999.
    [23]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4]范先佐等著.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改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5]方璐萍.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4)
    [26]高如峰.义务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1(5)
    [27]高如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4(5)
    [28]顾明远.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0]郭宝平,余兴安.政府研究概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31]黄仁贤.中国教育管理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
    [32]胡耀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阈下的义务教育政策选择[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
    [33]黄兆龙.现代教育行政管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34]姜大谦.政府理论概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35]姜晓萍.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2)
    [36]金海河,段燕平.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06(9)
    [37]李秉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均衡发展的制度建设---以贵阳市为例[J].教育研究,2005(5)
    [38]李慧.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制约因素[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39]李少惠.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40]李少惠.无序之序:行政文化建构的新思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41]李森,宋乃庆.基础教育概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8)
    [42]刘复兴.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43]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44]卢周来.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经济学?---兼谈中国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J].管理世界(月刊),2009(3)
    [45]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6]彭国武.关于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05(3)
    [47]蒲蕊.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8]漆权.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J].求是,2003(3)
    [49]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4)
    [50]孙峻峰.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51]孙荣,朱梦佳.社会公平与政府责任---公共财政投入义务教育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
    [52]唐铁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53]王爱学,赵定涛.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回顾与前瞻[J].江淮论坛,2007(4)
    [54]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
    [55]王嘉毅,梁永平.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
    [56]王蓉.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历史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
    [57]王彦才.美日两国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6(10)
    [58]王永山.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西部基础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4(4)
    [59]吴德刚.中国义务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60]吴刚平.我国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61]吴家庆,陈利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演进与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62]吴琼恩.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3]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4]邬志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5]吴玉宗.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66]夏心军.论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管理发展的趋势[J].教育理论及实践,2002(5)
    [67]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8]徐惠红,李洪波.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69]徐立.浅谈政府对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南宁市实施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6卷第2期
    [70]许新成.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71]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72]杨亚敏.中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比较与借鉴[J].保山师专学报,2005(1)
    [73]姚岚.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74]姚圣梅,曾献尼.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的思考---以构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为例[C].辅导员的考核与管理,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75]尹后庆.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7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7]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4(1)
    [78]张德元.“以民为主”、“以县为主”与“以国为主”---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的变迁与现实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4)
    [79]张作功.“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4(1)
    [80]张新平.教育管理学的持续探索[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81]赵成福.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8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83]《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J].甘肃政报,2001(13)
    [84]《关于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J].河北教育.政策传真,2002(6)
    [85]《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J].教育部政报,2003(10)
    [86]《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J].安徽教育,1985(1)
    [87]《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3/16/content_22150608.htm
    [88]《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3/05/content 24808051.htm
    [8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http://www.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version=Integrate d&docid=138&1eafid=14409&Chnid=3755
    [9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06/30/content_323302.htm
    [91]《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http://www.21cedu.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12&id=945
    [92]《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5/content_2550304.htm
    [93]《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意见》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0/4/5740b2f3be4ec52fa32fc920863b4b a2_0.html
    [9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95]《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jkww/j940703.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