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语方言的语音差异对修辞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汉语修辞学的研究一直聚焦于书面,辞格研究成为重中之重,语音修辞的研究相对显得薄弱,至于语音差异较为明显的方言修辞的研究则更为稀少,或仅仅作为研究共同语时的点缀而已。汉语方言学致力于方言语音、词汇的描写,近些年加强了语法的研究,但方言修辞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方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不相称。本文从方言之间差异最为突出、最易为人们所感知的语音出发,运用描写、比较及归纳相结合的方法,阐明这种差异对修辞的影响,希冀弥补在这一交叉研究领域所留下的空白。本文认为,汉语方言语音差异对修辞的影响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静态的方面体现在音节和声调,动态的方面体现在节律和话语,静动结合应是分析方言修辞的最佳途径。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相当于总论性质,论述了汉语方言的地域特色及语音差异与修辞的关系,包括方言在语音的声、韵、调、音变等方面的主要差异及这种差异与韵律和修辞手段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具体探讨了语音差异对方言节律的影响,包括方言音节结构组合的异同,节律的层次性差异,并进行了一些实例性的分析。第三章讨论了汉语方言语音的连读变调、文白异读与修辞及语体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汉语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连读变调与文白异读现象成系统性,其修辞功能体现在动态的语流中。第四章运用语言的潜显理论分析了方言在语音构词上的修辞差异,主要包括词汇的构成与音节的关系、外来词的吸收和扩散的语音选择、象声词语音构词的理据与修辞的关系等。第五章方言的谐音类型差异及其修辞作用,重点分析了方言谐音的不同类型,谐音与辞格关系。文章认为,藏词原为吴赋的一种格,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普遍的辞格,在结构上跟吴语的关系甚为密切,而“丢三拉四”式藏词格式则为吴语所独有,所藏词语往往不止一种读音;文章还重点分析了方言谐音在构成析字、顶真等辞格中的作用和不同特点,补充了传统定义的不足。第六章共同语和方言在语音互动中的修辞学原则,包括方言在交流中的功能和角色,方言和共同语语码转换的动因和类型、方言腔调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功能等。
Chinese dialects are regional varieties and basis of the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For a long time, Chinese rhetoric focuses on written language and the figures of speech, whereas it takes less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needless to say rhetoric of Chinese dialects, which were ever regarded as an ornament to standard Chinese study. Chinese dialectology devotes itself to a description of the pronunciation and vocabulary of Chinese dialects, and extends to grammar in recent years, but less studies are made in dialect rhetoric, which seems not fit in the important role of dialect in people's language life. With methods of description, comparison and conclusion, this paper tries to st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on rhetoric.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clear and easy to be recognized, we hope to fill in the gaps in Chinese dialectology and rhetoric.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 can be analyzed from the view of static state (syllable, tone)and dynamic state(rhythm, discourse),the combination of them is the best way for analysis. The paper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postscript. Six chapters are included in the main body. Chapter one summarize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on rhetoric, such as the main difference in initial consonant, simple or compound vowel, tone and sound change of Chinese syllabl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ce, rhythm and the figures of speech. It also expounds the value, method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impact on dialect rhythm for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includ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syllabic structure in dialects, the different stratum in rhythm, some examples are provided in this chapter,too. Chapter three concentrate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one sandhi,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of literary and vernacular, rhetoric and style. Tone sandhi and pronunciation of literary and vernacular are systematic in Chinese dialects, especially in the south, which function reveals in dynamic state sentences. With hiding and revealing theory, chapter four analyses some kinds of syllabic words, the rhetoric of the alien words and the onomatopoeia. The euphony words are concerned in chapter five, containing the types of euphony words in Chinese dialects, relations between euphony words and figures of speech. Cangci(藏词)originates from Wufu(吴赋),and gradually becomes one of the figures of speech, having good tie with Wu dialect structurally, in which, the type of “丢三拉四” (omit the first three words and keep the fourth word in a structure)is unique, and the hiding
    
    part has more than one pronunciation. This paper stresses the ro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dialect euphony in 析字(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a Chinese character)and顶真(thimble, take ending of the first sentence as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one),which made it up to the definition in the past. Chapter six, rhetor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dialects in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es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dialect in speaking, the motivation and types of code-switching, the rhetoric effect of dialect accent in folk tales and written forms.
引文
中文部分
    (1) 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
    (2) 安英姬《等时等长的汉语节奏原则》,《汉语学习》1997年第5期。
    (3) 安英姬《汉语节奏的二三律》,《汉语学习》2000年第1期。
    (4) 蔡季愚《个人方言的构建与言语风格发展》,《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 曹金兴《谜一样的“藏词” 》,《修辞学习》1992年第2期。
    (6) 曹先擢《并列式同素异序同义词》,《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
    (7) 曹先擢《普通话文白异读的答问》,《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4期。
    (8) 常宝儒《汉语语言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9) 陈北郊《汉语语讳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 陈晨《语音的功能风格及其应用》,《语文建设》1991年第1期
    (11) 陈垂民《闽南话单音形容词叠音后缀探析》,载《陈垂民语法方言论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 陈恩泉《双语双方言(三)》,深圳教育学院深港语言研究所编1994年8月初版。
    (13) 陈恩泉《双语双方言(六)》,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深港澳语言研究所编,汉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 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5) 陈惠英《穗港地区的吉祥语》,《修辞学习》1999年第3期。
    (16) 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17) 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8) 陈建民《说话的艺术》,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
    (19) 陈炯《中国文化修辞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0) 陈松岑《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兼论目前的“闽粤方言热”》,《语文建设》1991年第1期。
    (21) 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3) 陈天福《试谈语音的修辞作风》《河南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24)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
    (25)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26) 陈望道《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7) 陈亚川《方言口音普通话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4期。
    (28) 陈运飘《广东地区方言群问题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9) 陈章太《论语言生活的双语制》,见陈恩泉主编《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 陈泽平《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
    (31) 陈泽平《福州方言熟语歌谣》,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 陈忠敏《宁波方言“虾猪鸡”类字声调变读及其原因》,《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
    (33) 池昌海《修辞的文化浸染与修辞研究的文化视角》,《汉语学习》1996年第3期。
    (34) 寸镇东《语境与修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5) 大卫·宁等著,常昌富、顾宝桐译《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37) 戴昭明《汉语研究的新思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 丁邦新《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9) 端木三《从汉语的重音谈语言的共性与特性》,《中国语言学论丛》,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4期。
    (41) 董为光《汉语词汇双音代换管窥》,《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
    (42) 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中国语文》1985年第6期。
    (43) 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
    (44) 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5)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吴歌?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6) 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语法修辞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7) 关湘《粤语歇后语的方言性和民族性》,《修辞学习》2000年第4期。
    (48) 管林《广东民间文学研究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9)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 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51) 郭绍虞《语文通论》,开明书店,民国三十年九月初版。
    (52)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3) 韩荔华《论重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3期。
    (54) 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5) 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见《胡适文存》,黄山书社1996年版。
    (56) 胡名扬《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7) 胡名扬《北京话“女国音”调查》, 《语文建设》1988年第1期。
    (58) 胡名扬《普通话书面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语音模式》,《语文建设》1992年第5期。
    (59) 黄家教等《汉语方言论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0) 黄岳洲《古汉语语音的修辞功能》,《修辞学习》1996年第6期。
    (61) 姜彬《区域文化与民间文艺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62) 金天相《句子的音节组合及其文化内涵》,见胡明扬、金天相等著《汉语言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3) 康家珑《语码转换的语用意义》,见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深港澳语言研究所编《双语双方言(六)》,汉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 肯尼斯·博克等著,常昌富、顾宝桐译《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 韩荔华《论重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3期。
    (66) 胡祖徳《沪谚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7) 蒋有经《模糊修辞浅说》,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68) 邝永辉、庄初升《曲江县白土圩言语交际中语码转化的选择与转换》,见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深港澳语言研究所编《双语双方言(六)》,汉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 赖先刚《节奏——语言的音乐美》,《修辞学习》2001年第3期。
    (70) 李立成《“儿化”性质新探》,《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71) 李明《“克力架”的效应》,《汉语学习》1991年第2期。
    (72) 李敏红《〈何典〉的方言修辞艺术》,《修辞学习》2000年第4期。
    (73) 李楚成《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74) 李国南《辞格与词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5) 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6) 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7) 李克温《对几个修辞概念的理解》,《殷都学刊》1995年第3期。
    (78) 李壬癸《闽南话的口语传统》,见《语言学研究》第2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79) 李如龙《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0)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1) 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2) 李向农《略说京沪穗青年流行语的特点》,载陈恩泉《双语双方言》(三),汉学出版社1994年版。
    (83) 李小凡《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4) 李新魁《近代汉语南北音之大界》,见《中国语言学报》第8期,1997年4月。
    (85) 李行健、曹聪孙、云景魁《新词新语词典》,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
    (86) 李智强《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4期。
    (87) 李智强《韵律研究和韵律标音》,《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1期。
    (88) 梁玉璋《福州方言的语流音变》,《语言研究》1986年第2期。
    
    
    (89) 廖荣容《苏州话单字和双字组的音长规律》,载《吴语论丛》,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吴语研究室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90) 黎运汉《汉语语用修辞学建立的背景》,《浙江师大学报》2002年第2 期。
    (91) 林焘《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和语音教学》,《林焘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2) 林焘《语音探索集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93) 林焘、王理嘉等《北京语音实验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94) 林文金、周元景《语法修辞结合问题》,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95) 刘焕辉《修辞学纲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96) 刘丹青《汉语形态的节律制约》,《南京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97) 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1986年第1期。
    (98) 刘焕辉著《修辞学纲要》(修订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99) 刘启珍《青海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语法特征》,见《双语双方言(六)》,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深港澳语言研究所编,汉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0) 刘瑞明《方言俗语中容易误当作比喻的谐音造词》,《修辞学习》1998年第4期。
    (101) 刘勰《文心雕龙?音辞篇》,詹锳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02) 刘一玲《寻求新的色彩,寻求新的风格: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1期。
    (103) 卢偓《论汉语节律层次与流向对汉语的制约》,《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
    (104) 鲁迅《鲁迅杂文全集》,九洲出版社1996年版。
    (105) 鲁允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06) 陆士谔《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07) 陆湘怀《吴方言区太湖片词语对普通话词语的负迁移现象》,《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08) 罗安源《田野语音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9) 罗福腾《牟平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110)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1) 吕枕甲《运城方言重叠式的韵律特征》,《语言研究》1988年第2期。
    (112) 马清华《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3) 马庆株《敬辞、谦辞和詈辞》,《语言学论辑》(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版。
    (114) 茅盾《论大众语》,《新中华》复刊第1卷第8期。
    (115) 孟平《一字格》,《语文月刊》1988年第4期。
    (116) 弥松颐《京味儿夜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7) 闵家骥、范晓、朱川、张嵩岳《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118) 南京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编《南京歌谣谚语》,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19) 潘攀《〈金瓶梅词话〉的“儿尾” 》,《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
    
    
    (120) 潘晓东《茅盾语言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121) 潘晓东《茅盾用语漫谈》,《修辞学习》1992年第2期。
    (122) 潘兆明、姚殿芳《实用汉语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3) 彭会资《方言与民间审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4) 彭宗平《北京地名中部分通名的儿化情况》,《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125) 濮侃《辞格比较》,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26) 齐如山《北京土话》,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
    (127) 钱冠连《美学语言学》,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
    (128) 钱乃荣《上海方言俚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29) 钱乃荣《当代吴语的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30) 钱乃荣《上海话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31) 钱乃荣《现代汉语的反复体》,《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132) 钱舜娟《江南民间叙事诗及故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33) 桥本万太郎《北方汉语的结构发展》,《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
    (134) 桥本万太郎著、余志鸿译《语言地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35) 邱大任《语言识别》,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136) 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广州话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版。
    (137) 阮兴树等《公共关系语言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8) 上海沪剧团整理、文牧执笔《阿必大》,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139) 尚营林、沈瑶《汉字音节结构的普遍意义》,《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140) 沈炯《汉语语势重音的音理》,《语文研究》1994年第3 期。
    (141) 沈谦《语言修辞艺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
    (142) 石锋、廖荣蓉《语音丛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143) 石汝杰《吴方言区作家的普通话和方言》,《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144) 石毓智《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中国语文》1995年第3 期。
    (145) 施 其 生 《论汕头方言中的“重叠”》,《语 言 研 究》1997 年 第1 期 。
    (146) 史有为《汉语如是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7) 史有为《汉语文化语音学虚实谈》,《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4期.
    (148)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9) 史有为《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0)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1) 孙德金《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调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
    (152)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3) 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154) 潭永祥《修辞新格》(增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5) 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6) 天鹰《论吴歌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57) 汪德琪《对规范化的异议》,《江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
    (158) 王艾录《义句与音句》,《汉语学习》1991年第1期。
    (159) 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0) 王福祥、白春仁《话语语言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
    (161) 王德春《修辞学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版。
    (162) 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3) 王嘉龄《优选论》,《国外语言学》1995年1期。
    (164) 王晶、王理嘉《普通话多音节词音节时长分布模式》,《中国语文》1993年第2期。
    (165) 王立《北京话儿化成分的语义特点及语素成分》,《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4期。
    (166)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67) 王苹《汉语谐音表达的客观基础》,《修辞学习》2000年第2期。
    (168) 王士元《语言的探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9) 王士元《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70)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171) 王希杰《修辞学新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172) 王希杰《修辞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3)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74) 王希杰《这就是汉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75) 王希杰、华玉明《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性及其语用制约性》,《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
    (176) 王希杰《论修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锦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77) 王希杰《方言词语和修辞》,《修辞学习》1982年第4期。
    (178) 王晓娜《八十年代修辞学研究方法之管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179) 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0) 王志钧《谈当代广州话中英语词汇的介入》,《语文学刊》2002年第2期。
    (181) 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82) 文炼《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中国语文》1994年第1期。
    (183) 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184) 吴为善《节奏停顿与语义理解》,《汉语学习》1990年第6期。
    (185) 吴为善《节奏停顿与语义理解》,《汉语学习》1990年第6期
    (186) 吴为善《1+2还是2+1:现代汉语三音节段的结构形式简易学习法》,《语文学习》1988年第 3期。
    
    
    (187) 吴子慧《从修辞角度看绍兴方言数词》,《修辞学习》1997年第4期。
    (188) 吴宗济《论普通话语句中的声调变化》,《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
    (189) 伍宗文《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
    (190) 谢文庆、孙晖主编《汉语言文化研究》第7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1)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2) 许宝华、汤珍珠主编《上海市区方言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93) 许皓光《东北方言词汇的构词和修辞特点初探》,《辽宁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194) 薛理勇《上海俗语切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95) 徐采石主编《吴文化论坛?1999年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6) 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7) 徐国珍《仿拟的复杂化与艺术化遮谈》,《修辞学习》2000年第2期。
    (198) 徐烈炯、邵敬敏《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1997年第2期。
    (199) 徐秋英《现代广告修辞》,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00) 徐世荣《语文浅论集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01) 徐宪光《言语交流中的信息差及其调控》,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2)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03) 严容庚《方言情结及其诱导与制约》,《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
    (204) 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的修辞特点》,《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05) 杨必胜、潘家懿、陈建民《广东海丰方言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206) 杨钢《试论汉语复音化与语音简化的关系》,《四川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
    (207) 姚汉铭《三音节新俚语词汇》,《语文学习》1994年第4期。
    (208) 姚亚平《当代中国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209) 叶国泉、罗康宁《语言变异艺术》,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210) 叶军《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1) 叶祥苓《苏州方言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212) 叶祥苓《苏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213) 易中天《方言与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214) 游汝杰编写《上海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215) 于根元、龚千炎、季恒铨、刘一玲《广告、标语、招贴……用语评析400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16)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7) 于根元《语言应用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18) 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诗探索》1998年第1期。
    (219) 于克仁《平度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220) 于夏龙《从方言吸取营养——普通话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2期。
    (221) 余志鸿《语法结构的语音制约》,《汉语学习》1987年第5期。
    (222) 殷作炎《歧义和话语节律》,《语言研究》1990年第3期
    (223)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版。
    (224) 翟时雨《汉语的乐音化发展趋势》,《语文研究》2001年第3期。
    (225) 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26) 詹伯慧《试论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
    (227) 张斌、许威汉《中国古代语言学资料汇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8) 张凡《美学语言学——兼论汉语民族性格》,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9) 张惠珠《略论闽南方言与普通话双音词中的同素反序现象》,《华侨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30) 张榕《言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略探》,《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31) 张向群《量词修辞审美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32) 张志华、汪化云《试论普通话轻声的规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7月。
    (233) 张南庄《何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34) 张永绵《近代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中国语文》1980年第3期。
    (235) 张振兴《台湾闽南方言记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36) 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37) 赵金铭主编、孟子敏副主编《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238) 张旭《天津话新旧两派声类分析》,《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39) 张怀久、刘崇义《吴地方言小说》,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
    (240) 张琨《汉语音韵史中的方言差异》,见《汉语音韵式论文集》,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241) 张清常《北京街巷名称史话》,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2) 张树铮《试论普通话对方言语音的影响》,《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4期。
    (243) 张志公《修辞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244) 赵惜薇《叫卖语用分析》,《北方论丛》2002年第3期。
    (245) 赵新《动词重叠在使用中的制约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3期。
    (246)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47)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48)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叶蜚声译,伍铁平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49) 赵一农《有标记语码转换的幽默功能》,《外语学刊》2002年第3期。
    (250) 郑献芹《普通话中儿化现象纵横谈》,《殷都学刊》2001年第3期。
    (251) 郑远汉《言语风格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2) 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53) 郑子瑜《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4) 中国华东修辞学会、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55) 钟荣富《优选论与汉语音系》,《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3期。
    (256) 仲晓波、王蓓、杨玉芳《普通话韵律词重音知觉》,《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3期
    (257) 周长楫、欧阳忆耘《厦门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8) 周长辑《厦门话的文白异读》,《中国语文》1983年第6期。
    (259) 周 长 楫《闽 南 话 和普通话》,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
    (260) 周 长 楫《厦门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261) 周光庆《古汉语词汇学简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62) 周启模《汉语新词的特征》,《汉语学习》1989年第1期。
    (263) 周永惠《论现代汉语四音节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64)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65) 朱方棡《广西语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6) 宗邦福《关于广州话字调变读问题》,《武汉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267) 朱光潜《艺文杂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68) 朱自清《中国歌谣》,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269) 宗福邦《关于广州话的字调变读问题》,《武汉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270) 邹嘉彦、游汝杰《汉语与华人社会》,复旦大学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1) 约翰 甘伯兹《会话策略》,徐大明、高海洋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版。
    
    外文部分
    (1) Austin,J.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 Grice,H.P. Meaning.Philosophical review.1957.
    (3) Gumperz J.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cup,1982
    (4) Leech.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Newyork:Longman,1983
    (5) Leech,G. Explorations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John Benjamins,1981.
    (6) Leech,G.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7) Lyons,John Seman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Poplack S.A Formal Grammar for code-switching[A] Centro Working Paper 8. New
    
    (8) York:Centro de Estudios Puertorriquenos,1980.
    (9) Saussure, F.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Penter Owen ,1974.
    (10) Sperber, D and D.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1) Sperber, D and D.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lackwell.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