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福建永安地方普通话共时变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地方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存在形式,是方言和普通话接触中形成的普通话变体。本研究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法,选择普通话普及情况较好、使用频率很高的福建省永安市作为调查点,对永安市区居民使用永安普通话常用实词、常用语气词和特殊句式的变异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研究表明,永安普通话各类语言变项的知晓率均很高,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使用率的差异较大。首先,文化程度、职业、永安话的掌握情况、出生地是影响语言变项使用的重要社会因素。总体来看,永安市区出生、会说永安话、文化程度较低、从事对普通话要求较低职业的群体较为倾向于使用语言变项。其次,语言变项的使用呈现出一定性别差异。在青年和老年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语言变项;中年相反,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使用语言变项。最后,语言态度是影响语言变项使用和扩散的心理因素。一方面,地域认同是促使语言变项使用和传播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永安市民对自身普通话程度的认可阻碍了永安普通话向标准普通话的靠拢。
     语言变项的代际使用呈现出老年和青年使用率较高,中年使用率较低的规律。其中,老年是语言变项的引入者,青年是使用者和传播者。此外,由于同时处于永安普通话的家庭环境和标准普通话的校园环境,在校高中生的语言选择不稳定,表现为语言变项的使用规律不齐整。
     在与永安话的宏观竞争中,永安普通话承担的功能日趋丰富。它不仅取代永安话成为绝大多数市民的主要交际工具,还成为不少人的母语。在与标准普通话的微观竞争中,一些永安普通话特点呈现衰退趋势,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标准普通话替代;多数有特色和表现力的则长期存在于永安普通话中,在部分人群中形成潜在威望,甚至成为新的地方语言标志;个别在较大范围内有共性,生命力特别强的则会继续扩散,甚至进入标准普通话。
     在各种竞争关系中,永安普通话特点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减少。只有部分经过竞争筛选后存留的特点才能成为稳定的地域标志,但多数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于永安市民的口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Local Mandarin, an existing form of Mandarin, is a kind of Mandarin variety formed during the contacts between dialect and Mandarin. In Yong'a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Mandarin is well popularized and frequently u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olinguistics theory,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ynchronic variations of common content words, modal particles, and e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of Yong'an local Mandarin by making use of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s a high awareness of Yong'an Mandarin variables. However, the usage rate of the variables presents a large differen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effects of some impact factors. First of all, the important soci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usage rate of the variables, include education, occupation, Yong'an dialect acquisition, and birthplace. Generally, those who tend to use Yong'an local Mandarin variables posses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such like local born, native speaker, lower educa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s with lower requirement on their Mandarin. Secondly, the usage of variables presents certain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youth and olds, female is more tending to use variables comparing with male. However, the contrary results are got in the middle ages. Finally, the study reveals that language attitude is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ffecting the usage and spread of the variables. On one hand, regional identity is the social force promoting the usage and spread of variables. On the other hand, Yong'an citizens' self-acceptance to their Mandarin level prevents the gradually advance from Yong'an local Mandarin to standard Mandarin.
     The usage rate of the variables exhibits higher level in the youth and olds, whereas lower level in the Middle Ages. The olds are the introducer of the variables and the youth are the current user and transmitter. Moreover, the study reveal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ort a usage rule of variables from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because they immerse in both Yong'an local Mandarin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standard Mandarin environment in schools.
     In competition with Yong'an dialect, Yong'an local Mandarin fulfils more functions. It not only becomes the main communication tools for most of the Yong'an citizens replacing the Yong'an dialect, but also turns into the mother tone of some people. In competition with standard Mandarin, some features of Yong'an local Mandarin are on the decline and may be replaced by standard Mandarin in the near future. Meanwhile, the distinctive and expressive features of Yong'an local Mandarin will be kept for long forming prestige in certain people and even becoming new local language symbols. Some individual features with wide range commonality and tenacious vitality will continue spread and may become a part of standard Mandarins.
     Due to the various competitions, the features of Yong'an local Mandarin are in the trends of decline. Only a few features can become stable local symbols after competition and selection. However, most of features will exist in Yong'an spoken language for a long time and play their unique roles.
引文
① 该数据取自20世纪末的调查,目前说普通话的比例应高于该数。
    ② 徐大明主编:《语言变异与变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41-342页。
    ③ 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中国语文》第4期,2010年。
    ① 李庐静:《福建省永安市区永安话使用现状调查》,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三)》,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第306-327页。
    ② 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8年。
    ① 李如龙,陈章太:《闽语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年,第191页。
    ② 周长楫,林宝卿:《永安方言》,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页。
    ① 李庐静:《福建永安普通话入声字声调变异调查》,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2-142页。
    ② 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
    ①石子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博士的谈话》,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语言学论丛第十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51页。
    ②姚佑椿:《应该开展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语文建设》第3期,1989年。
    ③ 王群生、王彩豫:《略论“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1年。
    ④ 徐红梅:《从双语并用看带方言味普通话》,《韶关学院学报》第2期,2003年。
    ⑤ 吴琼:《徐州口音普通话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66页。
    ⑥ 刘新中:《海南口音普通话初探》,《海南师院学报》第4期,1998年。
    ⑦ 陈建民:《语言和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页。
    ⑧ 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① 赵日新:《汉语规范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社会语言学》第1期,2003年。
    ② 徐红梅:《从双语并用看带方言味普通话》,《韶关学院学报》第2期,2003年。
    ③ 于根元:《推广普通话60年》,《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2009年。
    ① 《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语言建设》第4期,1990年。
    ② 姚德怀:《“规范普通话”与“大众普通话”》,《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3期,1998年。
    ① 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8年。
    ② 姚佑椿:《应该开展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语文建设》第3期,1989年。
    ① 王远新:《城市维吾尔族维吾尔词语掌握和使用状况调查——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药王庙社区为个案》,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121页。
    ①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131、163、181页。
    ① 劲松:《社会语言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83页。
    ② 劲松:《社会语言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91-300页。
    ① 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8年。
    ① 关于永安普通话非谓语“掉”使用的社会差异,笔者已有专文讨论。参见李庐静:《福建永安普通话中的“掉”及其使用调查》,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0-201页。
    ②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① 孙金华:《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①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28页。
    ① 劲松:《社会语言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
    ② 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89页。
    [1]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2]陈建民:《语言和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4]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5]劲松:《社会语言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6]李如龙,陈章太:《闽语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年。
    [7]李如龙:《福建县市方言志12种》,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8]李如龙:《闽南方言语法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9]李英哲:《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林寒生:《闽东方言词汇语法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林连通:《福建人学习普通话指南》,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
    [12]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刘玉屏:《城市适应:农民工语言行为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补本)》,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孙金华:《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
    [20]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
    [21]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2]徐大明主编:《语言变异与变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23]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周长楫、林宝卿:《永安方言》,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
    [25]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年。
    [26]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8年。
    [2]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
    [3]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0年。
    [4]高山:《“武汉普通话”语音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8年。
    [6]牛芳:《长沙塑料普通话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7]吕文蓓:《吴语、南京话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0年。
    [8]吴琼:《徐州口音普通话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张桃:《宁化客家方言语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4年。
    [10]郑敏惠:《福州方言“有+VP”句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1]周晨萌:《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蔡填:《上海高校学生“有+VP”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2009年。
    [2]陈法今:《闽南话“有”、“无”字句式》,《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7年。
    [3]陈法今:《闽南话不同社会阶层的语差》,《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1988年。
    [4]陈法今:《闽南方言的“来去”句》,《语言研究》第2期,1989年。
    [5]陈建民等:《关于“规范普通话”和“大众普通话”的讨论》,《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3期,1998年。
    [6]陈秋娜:《柳州普通话的语音体系特征》,《河池学院学报》第6期,2009年。
    [7]陈松岑:《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布及其发展趋势》,《语文建设》第1期,1990年。
    [8]陈听:《丽水地区“过渡语”问题研究》,《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2003年。.
    [9]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1987年。
    [10]陈亚川:《“地方普通话”的性质及其他》,《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1991年。
    [11]陈焱,丁信善:《方言与标准语接触的互动模式》,《现代语文》第2期,2007年。
    [12]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第4期,1990年。
    [13]陈章太:《对普通话及其有关问题的再思考》,《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2期,2000年。
    [14]陈泽平:《福建人普通话词汇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语文建设》第12期,1996年。
    [15]陈泽平:《论母语方言对方言区师范院校学生共同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策》,《龙岩师专学报》增刊,1996年。
    [16]陈泽平:《福州话的否定词与反复疑问句》,《方言》第1期,1998年。
    [17]陈泽平:《北京话和福州话疑问语气词的对比分析》,《中国语文》第5期,2004年。
    [18]程观林:《大众普通话与普通话大众》,《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1期,1999年。
    [19]程观林:《关于“大众普通话”问题讨论的三点看法》,《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2期,2000年。
    [20]邓享璋,李如龙:《永安方音的内部差异》,《集美大学学报》第2期,2006年。
    [21]窦焕新:《台湾普通话中的“有+动词”研究》,《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2006年。
    [22]韩德志,周柏胜:《从方言地区语气词的误用看普通话教学的教研问题——以香港地 区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9年。
    [23]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第S1期,2007年。
    [24]黄军坦:《闽中方言合于古音》,《国学丛刊》第15期,1945年。
    [25]黄晓琴,常红:《新疆普通话的语音特点》,《新疆职工大学学报》第2期,2000年。
    [26]金丽娜:《语言接触下的“广式普通话”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010年。
    [27]金小梅:《论“渝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2年。
    [28]劲松,牛芳:《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调查》,《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2010年。
    [29]劲松,马璇:《“非方言族”对本地方言使用和发展的影响——以太原市的个案研究为例》,《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2012年。
    [30]邝永辉:《粤语影响下的韶关市城区普通话词汇的特点》,《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1996年。
    [31]蓝岚:《南宁普通话的句末语气词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07年。
    [32]李丹,赖玮:《泰和地方普通话和普通话的比较》,《安徽文学(下半月)》第6期,2011年。
    [33]李庐静:《福建省永安市区永安话使用现状调查》,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三)》,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34]李庐静:《福建永安普通话入声字声调变异调查》,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a)。
    [35]李庐静:《福建永安普通话中的“掉”及其使用调查》,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b)。
    [36]李庐静:《地方普通话语言变项调查方法初探》,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六)》,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37]李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通话中介语研究概观》,《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9年。
    [38]李如龙:《闽南话的“有”和“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6年。
    [39]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8年。
    [40]李胜梅:《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普通话训练——以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为考察对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41]李小梅:《“大众普通话”给我们的启示》,《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2期,1999年。
    [42]李秀红:《周口地区过渡语简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2001年。
    [43]李友仁:《也谈“规范普通话”与“大众普通话”》,《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2期,1999年。
    [44]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中国语文》第4期,2010年。
    [45]梁玉琼:《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粤式普通话语序后置研究》,《茂名学院学报》第5期,2010年。
    [46]林宝卿:《永安方言“极”“过”及其相关的特殊句式》,《厦门大学学报》第3期,1989年。
    [47]林宝卿:《永安方言本字考》,《厦门大学学报》第2期,1991年。
    [48]林华东:《闽南方言语气词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2007年。
    [49]林丽芳:《刍议龙岩地方普通话中的方言语法成分》,《龙岩学院学报》第5期,2007年。
    [50]林清书:《“地方普通话”在汉语中的位置》,《龙岩师专学报》第2期,2001年。
    [51]林清书:《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龙岩师专学报》第5期,2002年。
    [52]林清书:《客家地区汉语次标准语的形成和特点》,《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2004年。
    [53]林清书:《汉语次标准语的定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5年。
    [54]林允富:《规范化·标准化·大众普通话》,《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4期,2000年。
    [55]刘冬冰:《豫东地区过渡语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1999年。
    [56]刘冬冰,赵思达:《豫东普通话的语音特征》,《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7年。
    [57]刘宏:《加快“过渡语”研究的步伐》,《语文建设》第4期,1999年。
    [58]刘宏:《方言区“过渡语”语音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洛阳地区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2004年。
    [59]刘华卿:《邢台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邢台师范高专学报》第1期,2002年。
    [60]刘晓梅、李如龙:《东南方言语法对普通话的影响四种》,《语言研究》第4期,2004年。
    [61]刘新中:《海南口音普通话初探》,《海南师院学报》第4期,1998年。
    [62]刘宇亮:《岑溪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梧州学院学报》第2期,2009年。
    [63]罗蓉:《衡阳铁路普通话的句法特点及其使用调查》,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三)》,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64]平悦铃:《古入声在上海普通话中的演变情况》,《语文建设》第6期,1999年。
    [65]《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语言建设》第4期,1990年。
    [66]齐沪扬:《就“方言普通话”答客问》,《修辞学习》第4期,1999年。
    [67]钱书新:《南昌普通话中的语气词“是”》,《现代语文》第7期,2005年。
    [68]沙平:《论母语方言对共同语学习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1995年。
    [69]邵敬敏,周娟:《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7年。
    [70]沈丰:《从南宁人的“不懂”漫谈地方普通话》,《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2005年。
    [71]施其生:《论“有”字句》,《语言研究》第1期,1996年。
    [72]施燕薇:《初探“松阳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间的差异》,《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2003年。
    [73]石子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博士的谈话》,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语言学论丛第十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74]孙德平:《江汉油田话“潜”字变调变异调查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2009年。
    [75]田皓:《地方普通话常见词语失误分析——以湖南腔普通话为例》,《湖南人文科技 学院学报》第4期,2006年。
    [76]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语言研究》第1期,1990年。
    [77]王丽:《闽方言区普通话中介语的表征》,《三明学院学报》第1期,2010年。
    [78]王莉、马佳:《“陕北普通话”研究初探》,《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2006年。
    [79]王玲:《“有+VP”句式使用情况调查》,《中国社会语言学》第2期,2005年。
    [80]王鹏翔:《陕北方言语法对普通话学习的干扰五种——地方普通话考察调研报告之一》,《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2008年。
    [81]王群生、王彩豫:《略论“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1年。
    [82]王士元:《现代汉语中的两个体标记》,袁毓林译,《国外语言学》第1期,1990年。
    [83]王远新:《田野调查:社会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三)》,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84]王远新:《新疆汉语方言维吾尔语借词的使用及语序差异——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公务员为个案》,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三)》,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85]王远新:《城市维吾尔族维吾尔词语掌握和使用状况调查——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药王庙社区为个案》,王远新主编:《语言田野调查实录(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86]王咏梅:《龙岩新罗区“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龙岩学院学报》第1期,2006年。
    [87]王泽龙:《豫南地区“过渡语”述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1年。
    [88]肖劲松:《普通话中介语研究述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2007年。
    [89]徐红梅:《从双语并用看方言味普通话》,《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3年。
    [90]姚德怀:《“规范普通话”与“大众普通话”》,《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3期,1998年。
    [91]姚佑椿:《应该开展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语文建设》第3期,1989年。
    [92]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1988年。
    [93]杨恺琴:《“新疆普通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002年。
    [94]杨洁:《“地方普通话”初探》,《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3年。
    [95]于根元:《推广普通话60年》,《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2009年。
    [96]赵日新:《汉语规范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社会语言学》第1期,2003年。
    [97]张桂权:《桂北“过渡语”研究》,《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第2期,2001年。
    [98]张建强:《关于建立“普通话中介语语音语料库”的设想》,《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2005年。
    [99]张建强:《“地方普通话”研究刍议》,《广西社会科学》第7期,2005年。
    [100]张建强:《铺门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贺州学院学报》第2期,2008年。
    [101]张建强:《地方普通话产生根源探究》,《贺州学院学报》第3期,2009年。
    [102]张树铮:《论普通话声韵调的可接受性变体》,《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4期,2000年。
    [103]张淑敏,张兆勤:《甘肃“地方普通话”特点剖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2004年。
    [104]郑懿德:《福州方言的“有”字句》,《方言》第4期,1985年。
    [105]周长楫:《永安话的-m尾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1990年。
    [106]周润年:《析金华“地方普通话”》,《浙江师大学报》第3期,1990年。
    [107]周有光:《关于“大众普通话”问题》,《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1期.1999年。
    [108]朱麟,张磊:《武汉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的语音对比研究》,《现代语文》第3期,2009年。
    [109]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方言》第3期,2000年。
    [1]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2]虞韶年主编,永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安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