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农村人文发展的测度与解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学界和社会各界的一个公共话题。随之,关注农民收入,关注农村、农业发展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焦点。国家推出了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覆盖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创造了农村发展的良好环境,农村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到底应该用一个什么标准来评价呢?这是指导政策制定和引导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套良好的评价体系,尤其是立足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本文利用发展理论的成果,借鉴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Programme)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体系,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建构了测度我国农村发展的“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指数,并用样本县市的数据具体分析了农村发展状况,描述了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用计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本论文由8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论,论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所选样本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人文发展及测度的基础理论,在简述发展观演进的基础上介绍了人文发展观的内涵、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以及一些测度体系,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人类发展指数(HDI)评述,本章详细论述了人类发展指数的构造、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研究综述,评价了HDI在应用于我国农村存在的不足。第四章、第五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以诸暨、乾县等9县市的数据为例,论述了HDI应用于测度我国农村人文发展时,在教育、经济、健康三个指标方面应作的修正,建构适合于农村实际的新的HDI指标体系。第六章,修正后HDI计算及解析,利用收集的数据得出新的各样本县市的HDI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描述样本县市人文发展状况,比较样本之间发展的差别和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分解了经济、教育、健康三个指标的影响。第七章,H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利用回归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详细分析了人均公共事业财政支出、人均财政支出、人均GDP、人均农业GDP等经济因素对HDI的作用,以期发现改进农村人文发展水平的路径。第八章是结论和建议。
     论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文章认为应该用人文发展观来审视、评价和指导我国农村的发展,修正后的HDI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农村发展的真实情况,比较客观的显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城乡间HDI数据相差0.30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水平。影响HDI差距的主要是教育指数,其次是经济因素的影响。对HDI影响最显著的经济因素是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并且,人均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增量和HDI增量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对HDI的作用比东部发达地区显著,人均农业GDP、人均财政支出与HDI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说明二者对HDI作用不明显。要促进农村人文发展最有效的路径是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事业支出的比例。
     论文在内容体系上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研究我国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差距给出了一个新的框架和全新的视角。为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开拓更宽的思路。二是系统的构建了我国农村人文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三是将新指标体系应用于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实际研究中。这种差距的研究可能比单纯用经济指标显示的数据更具说服力,对促进发展更具借鉴意义。四是在描述发展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影响发展水平的相关因素,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Since the late 1990s, three problems—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 and peasant—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Therefore, the three problems have become a key consideration when the government formulates public policy.Our government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which cover many aspects of rural area, and create a better surrounding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real, such as tax reform in rural area,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But how 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hat kind of standard is needed? This is the key point of policy making. So it'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good assessment system, esp. a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rural area.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bases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 in Chinese rural area, makes use of the UNDP's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constructs a human development index.The author uses the data taken from the sample counties to analyse the rural area development, and also describes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In addtion, the author uses the caculation method to approach the key factor which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the rural area. This will provide valuble references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correlated policy.
     This essay consists of 8 parts, chapter 1 includes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current situation,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tudy method, structure of the essay and the actual conditon of the samples.Chapter 2 deal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whole paper.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ing and then points out its connotation, key concept of the human development and some estimate systems.Chapter 3 cover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HDI and detailed narr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HDI, caculation method and summary of the study. It also covers the shortcoming of the HDI's application in rural area. Based on chapter 3, chapter 4 and 5 take the nine cities for example, point out the indexes of education, economy and health should be revised when HDI is used to estimate humanism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and then construct a new HDI system which is suited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 in rural area.Chapter 6 is about the revised HDI and the analysis.The author makes use of the collected data to form a new HDI of the sample counties repectively. By doing this, the human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the samples is known for the public. Beside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mples, the author explai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y index, education index and health index in details. Chapter 7 focuses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HDL taking advantage of Genger test, the author analyses some economy factors' effect on HDI, such as average expense of public facilities,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 agriculture GDP, so the author could find the way to improve the humanism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Chapter 8 is mainly about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So som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an be made: humanism development should be used to examine, assess and conduct rural area development ; the revised HDI can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rural area, and also reflect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objectively.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is about 0.30, which equals to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ed nation. Education index affacts HDI greatly and then follows economy factors—public facilities expenditure plays a key role. In addtion, the Granger causality is present between HDI increment and public facilities expenditure increment. Per capita GDP in the middle-west area has greater influence on HDI than that in highly developed east area. There is not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nditure of agriculture GDP and HDI, so they have little effect on HDI.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the humanism development is to change the expenditure structure and incease the propor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expenses.
     The original ideas in this essay are: firstly it points out a brand new structure and visual angle to study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opens a new rout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villages. Secondly, it sets up index system to estimate the humanism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systemetically. Thirdly, it applies the new index system in the study of the gap which between rural area and urban area.The study of the gap is more convincing than the data only got from economy index. Finally, based of the description of gap, it has proved and analysed the related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In short, this essay is very instructive in practice and pretty valuble for policy-making.
引文
1 丘树宏.应对珠三角新农村建设九大“硬伤”,《社会科学报》,2007-4-26.
    2 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215
    3 托达罗[美].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68
    4 弗朗索.瓦佩鲁[美].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34
    5 Mahbub ul Haq.Reflections on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9.oxford Unl versity Press,1999,22-23
    6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Jean Dréze and Amartya Sen,Hunger and Public Action,Oxfod:Clarendon Press,1989.Jean Dréze and Amartya Sen Indi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pportunity,Delhi:Ofx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8 Martha Nussbanm and Amartya Sen,The Quality of life,1993
    9 这两句话摘自阿玛蒂亚·森,尔冬编译,“简论人类发展的分析路径”,玛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6)P36-39.
    10 对此,保罗·斯特里藤有过精彩的论述。“支持它(HDI)的最有力的理由是它表明其他指标.如GNP.有种种缺陷,而它则可以有助于建立智力肌肉疗法,帮助我们避免分析时发生痉挛.它可以成为我们心智的手指。”引自保罗·斯特里藤《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P34。
    11 保罗.斯特里藤,“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十三卷,1996(1),P37。
    12 转引自胡锡琴,曾海,杨英明.解析人类发展指数.知识从林[J].2007(1).134-135
    1 杨立新.发展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特征.贵州社会科学[J],2006(5).4
    2 关于这四个阶段划分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本文是借鉴了唐龙的说法。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财经科学[J],2005(6),59-66
    3[澳]海因茨·阿思特著.唐宇华、吴良健译.经济发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4 仲大军、程晓农.中国工业化的缺陷及经济增长的代价--20年来改革历程之检讨.经济与社会观察[J].2003(10),15-23
    5[英]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的意义[J].国际发展评论,1969(12),65-72
    6 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财经科学[J].2005(6),59-66
    7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Our Common Futur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3
    8 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34
    9 UNDP:Human Develolment Report1990.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9
    10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ort1990.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0
    11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
    12 Mahbub ul Haq.Reflections on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9.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20
    18 《玛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7、92、93页
    19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社,2007年10月24日
    20 《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21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63.
    22 保罗·斯特里腾.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J].第三卷(1996)第一期,35
    23 郑振济.自由与发展--简析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载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编.现代化研究.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427
    24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
    25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0
    26 阿玛蒂亚·森.能力、贫困和不平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5
    27 保罗·斯特里滕.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J].第13卷(1996)第1期.31-42
    28 萨基凯·福库达·帕尔.人类发展分析路径:检阅、反思和前瞻,玛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2(6).40-46
    29 萨基凯·福库达·帕尔.人类发展分析路径:检阅、反思和前瞻.玛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2(6).40-46
    30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62-63。
    31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
    32 阿玛蒂亚·森.简论人类发展的分析路径.玛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2(6).12-16
    33 玛蒂亚·森.简论人类发展的分析路径.玛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2(6),12-16
    34 Mahbub ul Haq.Reflections on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9.oxford Unlversity Press,1999,22-23
    35 保罗.斯特里滕.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J].第13卷(1996)第1期,P34
    36 转引自阿玛蒂亚·森.简论人类发展的分析路径.玛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2(6),14-16
    37 阿玛蒂亚·森.简论人类发展的分析路径.玛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2(6).14-16
    38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J],2003(16),46
    39 袁方,贾俊平.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评价[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1%-197
    40 袁方.贾俊平,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评价[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179-182、184-185、191
    41 袁方.贾俊平.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评价[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196-197
    42 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0-34
    5 何增科,人类发展与治理引论.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3.3.14.
    6 本部分内容参考了,王志平,“人类发展指数”(HDI):含义、方法及改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J].2007(5).47-57。论文中系统详实地介绍了HDI的计算过程以及一些重要改进,并作了相应的评述。
    7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1.New York and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1,94
    8 UNDP.2004华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55
    9 本部分资料转引自:王志平,“人类发展指数”(HDI):含义、方法及改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5)P47-57。
    11 本部分资料转引自:王志平,“人类发展指数”(HDI):含义、方法及改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5)P47-57。
    12 这两句话摘自阿玛蒂亚·森,尔冬编译.“简论人类发展的分析路径”,玛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6)P36-39
    13 保罗·斯特里藤“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玛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6)P33
    14 对此,保罗·斯特里藤有过梢彩的论述.“支持它(HDI)的最有力的理由中它表明其他指标,如GNP,有种种缺陷,而它则可以有助于建立智力肌肉疗法,帮助我们避免分析时发生痉挛。它可以成为我们心智的手指.”引自保罗。斯特里藤《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P34
    15 保罗.斯特里藤,“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十三卷,1996(1),P37
    16 Gustav Ranis.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center discussion paper No.887,May,2004
    17 参见 Mahbub ul Haq,Reflections on Human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9-70.
    18 《200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19 Lasso · M · C and Urrutia · A · M.HDPI:A Framework for Pollution-Sensitive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Vol.2001(3 ),199-215
    20 李晶.在污染的迷雾中发展--污染敏感的人类发展指数及其实证分析.经济科学[J].2007(4),94.118
    21 转引自胡锡琴,曾海,杨英明.解析人类发展指数,知识丛林[J].2007(1),134-135
    22 转引自宋洪远、玛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11),P9。
    27 转引自宋洪远,玛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J].2004(11),11
    28 杨永恒,胡鞍钢,张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经济研究[J].2005(7),4-18
    29 李晶,庄连平.对人类发展指数的权重结构探讨--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统计教育[J].2007(12).8-12
    30 论文本部分主要参考李晶、庄连平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论证.李晶,庄连平.对人类发展指数的权重结构探讨--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统计教育[J].2007(12).8-12.
    1 菜昉等著.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41
    2 转引自边燕杰等.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J].2006(5),58.Blau.Peter,and O D Duncan.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 t ructure.New York:Wiley.1967
    3 根据舒尔茨的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远高于其他投资,在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从1919年到1957年38年间,美国的生产总值增长额中,49%足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贸湛,施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37.当年瑞典皇家学院的公告曾指出:“舒尔茨从他对美国和发展中世界农业生产率问题的研究,得到了他关于人力资源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著名分析的许多推动力……舒尔茨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一些生产资源使用的效率条件有关的战略问题。在这里,他赋予职业技能、教育、研究及其应用以至关重要性”。
    4[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贸湛,施伟等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35
    5[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贾湛,施伟等译.北京:中夏出版社,1990年版,37
    6 这一主题思想一直贯穿于加里·贝克尔的著作《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之中,中信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7 查尔斯·赫梅尔[瑞士]著.王静等译.今日的教育中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38
    8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36
    9 图表参考了蔡昉在论述教育与区域趋同时的表述方式.但在引用时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基于本人对人文发展理论的理解。蔡昉等著.《制度、趋同于人文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98.
    10 Roland Beanbou,Inequality,Technology,And the Social Contract.Cambridge: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March,2004
    11 白玥.社会资本与社会卫生资源利用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32
    12 数据计算和验证参考了彭现美论文的相关部分.彭现美.“HDI在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研究中的作用”,蔡昉、万广华等编著.《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121
    13 彭现美.HDI在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研究中的作用.见蔡昉,万广华等编著.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1。
    14 有些学者也有过类似划分.但研究的目的不同,分类也不相同。如: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9月,52-53。
    19 张玉林.分级教育体制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中国农村观察[J],2003(2),25。
    20 袁桂林.农村教育调查研究三题.见: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8辑.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04.81。
    21 曹品.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根本性危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管,2007,34.
    24 2007年暑期,带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就辍学问题在陕西镇安县城进行了调查,并对镇安中学两位老师进行了访淡.这是访谈的记录。
    25 2007年暑期,带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就辍学问题在陕西镇安县城进行了调查,并对镇安中学两位老师进行了访淡。这是问卷调查的部分内容.
    31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基于山西的实证.[浙江大学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52。
    32 转引自周建华、龙玉平.“美国农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惠州学院学报》,2004(4),P24。
    33 宋洪远、玛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11),P4-15。
    34 宋洪远、玛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11).P13.
    35 统计年鉴中没有直接的15到60岁人口比例,但是参考每年出生人口比例.以及统计年鉴关于0到60岁的人口比例2000年约为72%,2005年约为57%的数据。在此,我们估算2000年以前15-60岁人口比例约为62%,2000年以后约为65%.以此比例计算得出该年龄段人口总数。
    1 以上数据来自UNDP.《2005人类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科学出版社.2006.219-221
    2 钟甫宁,何军.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扩大非农就业机会.农业经济问题[J].2007(1),66
    3 赵晓逸.积极扩大农民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调研世界[J].2007(12)44.
    4 张建杰著.农户收入结构变动:成因及合理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2.
    5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68
    6 转引自张芳全.国家现代化指标构建:教育对现代化影响.教育研究与发展[J].2007(9),128.
    7 保罗·斯特里滕.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J].第13卷(1996)第1期,36
    10 宋洪远、玛永良在用人类发展指数估计中国城乡差距时采用的寿命指数就是依据1990年和2000年的数据采用内插法和外插法形成的。宋洪远,玛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J].2004(11).11。
    11 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管理世界[J].2006(3),78-86。
    1 宋洪远、玛永良曾大概计算过,按照2000的汇率,根据汇率和PPP的综合折算.人均GDP40000美元和100美元分别约折合为人均纯收入36000元和160左右,宋洪远、玛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10),P6。
    2 来自WWW.GDSTATS.GOV.CN.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收入分配格局,2008.3.11。
    3 来自WWW.GDSTATS.GOV.CN,深圳统汁,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统计发展快报结果,2008.1.28。
    1 杨永恒,胡鞍钢,张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经济研究[J].2005(7),4-17
    2 刘进,丁伟.刘军民.关于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与实证研究.财政研究[J].2004(3),50-52。
    3 潘雷池.我国政府支出对人类发展指数影响的经验分析.当代经济科学[J].2006(3),52-60.
    4 霍景东,夏杰长.公共支出与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的实证分析:1990-2002.财经论从[J],2005(3).7-11。
    5 本论文中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包括文化广播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医疗卫生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和救济金、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等六项.因数据采集的原因.各县市可能存在数据口径不一的情况。
    6 Engle R & Granger C W J.Co-integration and an Error Correction: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J].Econometrica,1987,55(2):151 - 176.
    7 Granger C W J.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al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J].Econometrica,1969,37(2):424-438.
    8 菜昉等著.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41
    1.阿历克斯·莫克尔斯.曹中德译.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2.阿马蒂亚·森.简论人类发展的分析路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2(6),12-16
    3.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阿马蒂亚·森.能力、贫困和不平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5
    5.阿马蒂亚·森[印].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62-63、79、196-210
    6.阿玛蒂亚.森著.胡的的,胡毓达译.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4
    7.阿瑟·奥肯[美]著.王奔洲等译.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4月
    9.白玥.社会资本与社会卫生资源利用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32
    10.保罗·斯特里滕[美].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J].第13卷(1996)第1期,31-42
    11.边燕杰等.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J].2006(5),58
    12.蔡肪,万广华编著.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
    13.蔡立安,柳夏.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研究.农业经济问题[J],2006(6),15-17
    14.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根本性危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管,2007,34
    15.查尔斯·赫梅尔[瑞士]著.王静等译.今日的教育是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38
    16.陈友华.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J],2003(3),60-66
    17.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在与障碍的一种解释,经济研究[J],2006(4),68-78
    18.程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人口与经济[J].2006(3),18-26
    19.达德利·西尔斯[英].发展的意义.国际发展评论[J],1969(12),65-72
    20.戴珊珊,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及其与政府支出的相关分析,经济体制改革[J].2007.40-43
    21.丹尼斯·米都斯[美]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R].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2.弗朗索·瓦佩鲁[美].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34
    23.盖尔·约翰逊[美]著.林毅夫,赵耀辉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0
    24.高梦滔,姚洋,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经济研究[J].2006(12).71-80
    25.广东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收入分配格.http://WWW.GDSTATS.GOV.CN/,2008.3.11
    26.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学术月刊[J],2001(9)
    27.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J],2003(16),46
    28.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6.10.24
    29.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75
    30.海因茨·阿恩特[澳]著.唐宇华.吴良健译.经济发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31.何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7.151
    32.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33.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5
    34.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5.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北京:新华社,2007-10-24
    36.胡锡琴.曾海,杨英明.解析人类发展指数.知识丛林[J].2007(1),134-135
    37.黄林华,顾戛良.以人为本的历史演化、时代内涵及终极归宿.理论探索[J],2005(1)
    38.黄有光[澳]著.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9.黄有光著.唐翔译.社会福址与经济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0.黄有光著.张清津译.福址经济学--个趋于更全面分析的尝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1.黄祖辉,王敏.万广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J].管理世界[J].2003(3),70-75.
    42.霍景东.夏杰长.公共支出与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的实证分析:1990-2002.财经论丛[J],2005(3),7-11
    43.加里·贝克尔[美]著.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44.蒋远胜,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农业经济问题[J],2005.61-69
    45.卡尔·马克思[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92、93
    46.康宁.转型期新技术服务终身教育的制度选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2007(7),11-23
    47.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1,224-230
    48.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中国农村经济[J],2006(1),66-74.
    49.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1999-2003年)--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来自湖北省农户的微观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7(8),25-34
    50.李谷成,冯中朝,占绍文.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技术效率的影响.统计研究[J].2008(1),35-42
    51.李晶,庄连平.对人类发展指数的权重结构探讨--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统计教育[J].2007(12),8-12
    52.李晶.在污染的迷雾中发展--污染敏感的人类发展指数及其实证分析.经济科学[J].2007(4),94-118
    53.李强,姜爱林,任志儒.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成效、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现代化研究[J],2006(11),105-108
    54.李强.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7(5),123-125
    55.李实.阿玛蒂亚森与他的主要经济学贡献.改革[J],1999(1),15-21
    5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2000[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5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0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6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6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4.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http://www.horizonkey.com/index.asp
    65.刘进,丁伟,刘军民.关于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与实证研究.财政研究[J].2004(3).50-52
    66.刘俊.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律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J].2001(7).68
    67.陆铭.陈钊.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J].2005(12)94-101
    68.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基于农村教育实践的考察.[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5,28.
    69.罗伯特·诺齐克.何怀宏等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0.罗楚亮.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分布特征.经济研究10,2007(6),119-130
    7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2.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73.聂富强,宋国军.中国婴儿死亡率控制:地区差异、实证分析与政府干预.中国人口科学[J].2005(4),75-80
    74.潘雷池.我国政府支出对人类发展指数影响的经验分析.当代经济科学[J].2006(3),52-60
    75.潘圆.民工就业遭遇素质门槛.中国青年报.2003.2.21
    76.彭现美.HDI在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研究中的作用.见蔡防,万广华等编著.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1
    77.丘树宏.应对珠三角新农村建设九大“硬伤”.《社会科学报》,2007-4-26
    78.任国强.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就业与非农收入的影响研究.南开经济研究[J].2004(3),58-67
    79.萨基凯·福库达·帕尔[巴].人类发展分析路径:检阅、反思和前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2(6).40-46
    80.深圳统计局。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统计发展快报结果.http://WWW.GDSTATS.GOV.CN,2008.1.28
    81.沈坤荣.张璟.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缄乡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J].2007(1),30-40
    82.盛来运.中国婴儿死亡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J],1994(5).20-25
    83.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J].2004(11),11
    84.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7.47
    85.苏群.周春芳.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外出打工收入影响研究-工苏省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J].2005(7).118
    86.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财经科学[J],2005(6),59-66
    87.田辉,孙剑平,朱英明.东部六省可持续发展状况--基于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研究.统计观察[J],2007(8),74-76
    88.托达罗[美].第二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89.王嘉毅,梁永平.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2007(4),147-156
    90.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经济研究[J],2007(10),44-55
    91.王志刚.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农业技术经济[J],2003(5),10-13
    92.王志平.“人类发展指数”(HDI):含义、方法及改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J].2007(5),47-57
    93.卫龙宝,杨金风,史江涛.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的影响--基于山西省的调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5(11),P66-70
    94.吴忠民.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4),30
    95.武高寿.“人是目的”与“以人为本”.理论探索[J],2004(4),
    96.西奥多·W·舒尔茨[美].人力资本投资[M].贾湛,施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31、35、37
    97.谢正勤,钟甫宁.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J].2006(8),32-40
    98.辛贤,毛学峰,罗万纯.中国农民素质评价及区域差异.中国农村经济[J],2005(9),49-55
    99.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0.徐家林.把自由量化--人文发展理论与方法分析.云南社会科学[J],2007(5),66-70
    101.徐家林.人文发展的维度及其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32-42
    102.颜媛媛,李强,于乐荣.城乡人口健康差异的原因透视与政策建议.农村经济[J],2006(8).108-110
    103.杨红燕,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性研究.财经科学[J],2007(3),69-75
    104.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基于山西的实证.[浙江大学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52
    105.杨立新.发展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特征.贵州社会科学[J],2006(5),4
    106.杨永恒,胡鞍钢,张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经济研究[J].2005(7),4-18
    107.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平和平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8.哀方,贾俊平.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评价[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179-182,196-197
    109.袁桂林.农村教育调查研究三题.见: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8辑.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04.81
    110.约翰.罗尔斯[美]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
    111.占绍文,罗峦.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商业时代[J].2006(27),6-7
    112.占绍文,王云玲.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理论导刊[J].2008(3),91-94
    113.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经济研究[J],2003(1),92
    114.张芳全.国家现代化指标构建:教育对现代化影响.教育研究与发展[J].2007(9),128
    115.张贵先,胡宝娣.城乡差距、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财经问题研究[J],2006(1).80-85
    116.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有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2006(4),31-38
    117.张红宇.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力资本提升.人口研究[J],2005,6
    118.张锦华.吴方卫.梯度二元融资结构下中国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J],2007(2),4-10
    119.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J],2004(5).
    120.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9月,52-53
    121.张玉林.分级教育体制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中国农村观察[J],2003(2),25
    122.张战仁,吴玉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区域人类发展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J],2007(5),14-18
    123.赵晓逸.积极扩大农民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调研世界[J].2007(12)44
    124.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J].1997(2),37-42
    125.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管理世界[J].2006(3),78-86
    126.郑振清.自由与发展--简析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载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编,现代化研究.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427
    127.中国发展基金会.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年--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5
    128.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
    129.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30.钟甫宁,何军.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扩大非农就业机会.农业经济问题[J].2007(1),66
    131.仆大军、程晓农.中国工业化的缺陷及经济增长的代--20年来改革历程之检讨.经济与社会观察[J].2003(10),15-23
    132.周长城等.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33.周海林,谢高地.人类生存困境--发展的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4.周建华,龙玉平.美国农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惠州学院学报[J].2004(4).24
    135.周少靖.当代世界现代化实践中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理论前沿[J],2007(15),26-2
    136.周晓,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J],2003,6
    137.朱玲.构建竞争性县乡医疗服务供给机制.管理世界[J],2006(6),55-70
    138.朱玲.农村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中国人口科学[J],2002(5).26-31
    139.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0-34
    140.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中国社会科学[J],2006,2
    141.Anand,Sudhir and Amartya Sen.1997.Concepts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Human Poverty:A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Background paper for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7.UNDP,New York.
    142.Blau,Peter,and O D Duncan,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 t ructure.New York:Wiley,1967
    143.Comia,G.Andrea.Investing in Human Resources:Health,Nutri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1990s.Journal of Development Planning,NO.19:159-87.
    144.Desai,Meghnad.1991.Human Development:Concept and Measure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NO.35:350-57.
    145.Engle R & Granger C W J.Co-integration and an Error Correction: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Econometrica,1987,55(2),151-176.
    146.Granger C W J.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al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Econometrica,1969,37(2),424-438.
    147.Granger-C·W·J.Developments in a Concept of Causality.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8,(39):199-211.
    148.Gustav Ranis.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No.887,May,2004
    149.Haq,Khadi ja,and Uner Kirdar,eds.1986.Human Development:The Neglected Dimension.North-South Roundtable and UNDP Development Study Progamme.Vol.1.lslamabad.
    150.Kelley,Allen C.1991.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andle with Car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7(2):315-24
    151.Lasso M C and Urrutia A M.HDPI:A Framework for Pollution-Sensitive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Vol.2001(3 ),199-215
    152.Mahbub ul Haq.Reflections on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9.oxford Un l versity Press,1999,22-23
    153.Mahbub ul Haq.Reflections on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9.oxford Un l versity Press,1999,22-23
    154.Mahbub ul Haq.1999.Reflection on Human Development.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5.Nussbanm,Marthac.2000.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6.Nussbaum,Martha,and Amartya K.Sen.1993.The Quality of Life.Oxford:Clarendon.
    157.Roland Beanbou,Inequality,Technology,And the Social Contract.Cambridge: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March,2004.
    158.WCED: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3
    159.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1990.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0.UNDP.1991.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1.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1.UNDP.1992.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2.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2.UNDP.1993.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3.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3.UNDP.1994.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4.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4.UNDP.1995.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5.UNDP.1996.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6.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6.UNDP.1997.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7.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7.UNDP.2005.Human Development Repor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21-2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