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世俗化潮流中的五代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代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历来薄弱。究其原因,既在于五代历时较短,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面貌,也在于后代对五代文学评价一向不高,多视之为唐宋文学的附庸,或附于唐末,或缀于宋初。这种研究状况不利于五代文学研究的深化,也不能客观地反映五代文学的真实面目。本课题的写作目的,正是基于填补这一研究空缺之上。
     本文将五代文学置于唐宋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从中唐以来的世俗化运动入手,深入探讨五代文学在这场世俗化潮流中的种种表现,从而对五代文学作出较为客观的文学史定位。本文主要以五代诗词在这场世俗化运动中的嬗变为观照对象,从社会思潮的演变、地域性特征的形成、文人心态的变化、审美趣味的改变等方面内容对五代文学进行分析。导言部分主要对世俗化与五代文学作出界定,综述五代文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提出研究论题。第一章主要分析五代文学发生的大背景。社会风气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市民意识的增强、文学的平民化进程等促成了市井文化圈的形成。温庭筠虽不属于五代,但其文学创作承前启后,对五代文学影响巨大,故作为个案分析;第二章进一步分析五代文学的地方特色,主要围绕五代文学的南方化进程、文人分布的地域性特征及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情况三方面;第三章从创作主体方面分析五代文人的角色转换及创作中情志关系的变化。文人心态的变化带来角色的变化,传统诗言志的观念逐渐被淡化,个人的主体意识摆脱儒家诗教束缚,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性色彩。作为个案,花间别调比较集中体现了词体创作中情志合一的倾向;第四章主要分析审美趣味的变化。文人角色的转换与情志离合促使审美趣味发生转变。艺术上开始出现突破,在绘画、书法等方面出现了个体意识的苏醒。影响到文学上,体现为文学功能发生变化,表现为娱乐功能、慰藉功能与实用功能,由此对五代艳体诗词、苦吟之风、酬唱作品作出解释。第五章主要以诗词在五代时期的演变为观照对象,进一步分析世俗化运动对五代文学的实际影响,把握其在唐宋文学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五代文学在中唐至北宋这场世俗化运动中的种种表现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作为由唐至宋文学世俗化潮流中重要组成的五代文学,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带上过渡性质,却不是唐宋文学之间的简单过渡。相反,它收唐音,启宋调,表现了身处低谷却努力爬升的态势,具有重大的转型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五代文学,恢复其应有的文学史地位。
     本文主要采用整体性研究方法,宏观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注重史料分析与理论运用的统一,探讨五代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下所掩盖的文学规律。
Research on the 5-Dynasty literature on the whole has always been weak, considering that the Dynasty did not last long enough to build up its own literary identity, and that the literature in the Dynasty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subordinated to Tang or Song literature, either suffixing Tang or prefixing Song. This underprivileged state is proved to be an obstacle to the research of the 5-Dynasty literature, frustrating efforts to unveil the Literature on an objective basis. The present paper hence takes upon itself to fill the gap in research.
     This paper tackles the 5-Dynasty literatur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Literature) as against the settings of literary transference from Tang to Song. Beginning with the secularization event starting from the mid-Tang, this paper disclo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event, with the intention of securing the identity of the Literature in literary history. The evolution of the Literature is mainly explored herein, ranging from the trend of thought, geography, the ideology of literary figures, to evolution of aesthetics. Preface is mainly about definition, general survey of documents and presentation of topic of the present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deals mainly with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e Literature. The social morals, economy, the strengthened civil awareness, the literary democratization, all added up to the forming of the secular literary circle. Wen Tingjun is studied as a case, because his works exer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5-Dynasty, though he did not belong to the 5-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goes on to analyze the localities, with emphasis on the southernization, geographical layout of literati and imbalance of literature. Chapter3 analyzes the subject, i.e. the changed role of the writers and the chang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motion and ambition. The change of ideology effects the change of role; to be exact, the traditional belief in aspiration fades out, and individual awareness is strengthened with the intention to slip the leash of Confucianism. Huajianbiediao is chosen as a case, for it ideally reflects the unity of emotion and ambition. Chapter4 explores the change of aesthetic which is effected by the change of subject role and the change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emotion and ambition. Breakthrough appears in arts, waking up individual awareness in the realm of painting and handwriting, and spreads to change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to amusement, comfort, and practical utility. Hence the gaudy poems and ci, the bitter lyrics, and the communicating works of the period. Chapter5 reflects mainly on the evolution of poetry and ci in the 5-Dynasty, a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practical influence of the secularization event on literature, aiming to reveal the role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ang to Song.
     The analysis above mentioned point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secularization event of literature from Tang to Song, the Literature, though inevitably transitional in nature, is not simply linearly transitional. On the contrary, it inherits the Song heritage, and blazes the trail for Song literature, exhibiting the deliberate upward trend, though still at the bottom. Hence the need to re-evaluate and reinstate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is an integrated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literary in the disguise of the literary phenomenon of the 5-Dynasty. Methodologically, macroexamination and case study, document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y are adopted herein.
引文
[1]《庄子·外篇》,陈鼓应译注《庄子今注今译》319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2]《史记·循吏列传》1942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3]《庄子·杂篇》,陈鼓应译注《庄子今注今译》884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4]韩愈《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全唐文》卷562,25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下同。
    [1]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17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白居易全集》卷45,6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下同。
    [1]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方回《桐江续集》卷32,四库本。
    [1]晋刘昫《旧唐书》卷190,4981-498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下同。
    [1]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2]《答李翊书》,《全唐文》卷552,2475页。
    [3]《白居易全集》卷45,647页。
    [4]《进学解》,《全唐文》卷558,2501页。
    [5]《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白居易全集》卷340页。
    [1]李翱《复性书》,《全唐文》卷637,2850页。
    [2]皇甫湜《答李生第一书》《全唐文》卷685,3110-3111页。。
    [3]李商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全唐文》卷779,3606页。
    [1]《全唐文》卷829,3874页。
    [2]《全唐文》卷891,4126页。
    [1]《唐才子传》卷六,《唐摭言》卷十作三十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下同。
    [2]《全唐诗》卷82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本文所引《全唐诗》作者、诗题均随文注出,脚注只注明卷数。下同。
    [3]《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4]《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5]《全唐诗》卷587。
    [6]《全唐诗》卷720。
    [1]《全唐诗》卷691。
    [2]《全唐诗》卷648。
    [3]《全唐诗》卷604。
    [4]《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26“中秋月”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5]《全唐诗》卷825。
    [6]《全唐诗》卷720。
    [7]《全唐诗》卷747。
    [8]《全唐诗》卷848。
    [9]钱易《南部新书·庚》,《宋元笔记小说大观》3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下同。
    [10]《全唐诗》卷691。
    [11]林嵩《周朴诗集序》,《全唐文》卷829,3875页。
    [12]《十国春秋》卷29,《五代史书汇编》3803页,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下同。
    [1]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8,中华书局1981年版。
    [2]《诗话总龟》前集卷10引《郡阁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页。
    [3]《全唐诗》卷716。
    [4]《全唐诗》卷720。
    [1]罗隐《梅先生碑》,《全唐文》卷896,4148页。
    [2]《全唐诗》卷595。
    [3]同上。
    [4]具体可参见《全唐文》卷845、846卷,3934-3942页。
    [5]《全唐诗》卷692。
    [1]《全唐诗》卷692。
    [2]顾云《唐风集序》,《全唐文》卷815,3806页。
    [3]黄涛《答陈蟠隐论诗书》,《全唐文》卷823,3844页。
    [4]《颖川陈先生集序》,《全唐文》卷824,3850页。
    [5]吴融《禅月集序》,《全唐文》卷820,3831页。
    [6]徐铉《送武进龚明府之官序》,《全唐文》卷812,4087页。
    [7]徐铉《成氏诗集序》,《全唐文》卷812,4085页。
    [1]这方面可参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王元化主编的“海外汉学丛书”。刘东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2]由于资料等原因,本文对敦煌俗文学在这场世俗化潮流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的论述暂时从略。
    [3]梁肃《吴县令厅壁记》,《全庸文》卷519,2335页。
    [4]《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全唐文》卷348,1561页。
    [5]梁肃《吴县令厅壁记》,《全唐文》,卷519,2335页。
    [1]穆员《鲍防碑》,《全唐文》卷783,3630页。
    [2]《中国移民史》第三册270-27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586-58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周振鹤《唐代安史之乱和北方人民的南迁》,《中华文史论丛》1988年第7期。
    [5]《资治通鉴》卷259,17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下同。
    [6]《全唐诗》卷301。
    [7]《全唐诗》卷520。
    [8]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全唐文》卷316,1417页。
    [9]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0]《全唐诗》卷520。
    [1]《全唐诗》卷382。
    [2]《全唐诗》卷696。
    [3]《吴越备史》卷3,《五代史书汇编》第10册6235页,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下同。
    [4]《新五代史》卷66,822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下同。
    [1]陶谷《清异录》卷上“地上天宫”条,中华书局1991年版。
    [2]《旧五代史》卷90,1178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下同。
    [3]《新五代史》卷14,144页。
    [4]《五国故事》,《五代史书汇编》,3186页。
    [5]《十国春秋》卷49引宋景焕《野人闲话》,《五代史书汇编》,4065页。
    [6]吴任臣《十国春秋》卷37,《五代史书汇编》,3907页。
    [7]吴任臣《十国春秋》卷49,《五代史书汇编》,4064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1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
    [2]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全唐文》卷575,2575页。
    [3]韦庄著,向迪琮校订《韦庄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750页。。
    [2]马令《南唐书》卷23,《五代史书汇编》第九册,5406页。
    [3]王溥《五代会要》卷8,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马令《南唐书》丘旭传,《五代史书汇编》第九册,5410页。
    [2]马令《南唐书》黄载传,《五代史书汇编》第九册,5410页。
    [3]马令《南唐书》先主书,《五代史书汇编》第九册,5262页。
    [4]徐锴《陈氏书堂记》,《全唐文》卷888,4114页。
    [5]《湘山野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1396页。
    [6]《宋史》胡仲尧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7]《宋史》洪文抚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1]马令《南唐书》韩熙载传,《五代史书汇编》5348页。
    [2]马令《南唐书》颜诩传,《五代史书汇编》5363页。
    [1]释道宣《续高僧传·京师日岩道场释慧常传》,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2]同上。
    [3]赵璘《因话录》卷4,《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856页。
    [4]《全唐诗》卷341。
    [5]《全唐诗》卷497。
    [6]《全唐诗》卷502。
    [1]《全唐诗》卷835。
    [2]《资治通鉴》卷243,1673页。
    [3]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397页。
    [4]《续高僧传·释彻传》,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5]《全唐诗》卷723。
    [6]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1]《全唐诗》卷341。
    [2]陈汝衡《说书史话》32页,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1]《中国通史》第4册,322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唐摭言》卷1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6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旧唐书》卷190。
    [4]《新唐书》卷91,中华书局1975年版。下同。
    [5]《旧唐书》卷190。
    [6]《北梦琐言》卷4,《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8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唐摭言》卷1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6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清曾益等《温飞卿诗集笺注》1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下同。
    [9]《温飞卿诗集笺注》248页。
    [1]《温飞卿诗集笺注》238页。
    [2]《温飞卿诗集笺注》244页。
    [3]《温飞卿诗集笺注》97页。
    [4]《温飞卿诗集笺注》82页。
    [5]《温飞卿诗集笺注》126页。
    [6]《旧唐书》卷190。
    [7]《唐才子传》卷8。
    [1]《旧唐书》卷190。
    [2]施蛰存《唐诗百话》62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北里志序》,《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40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樊川文集》1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酉阳杂俎》前集卷8,《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6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白居易全集》卷45,647页。
    [1]《温飞卿诗集笺注》3页。
    [2]《温飞卿诗集笺注》51页。
    [3]《温飞卿诗集笺注》81页。
    [4]《温飞卿诗集笺注》16-17页。
    [5]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367页,中华书局1999年版。
    [6]《温飞卿诗集笺注》80页。
    [7]《温飞卿诗集笺注》151页。
    [8]《温飞卿诗集笺注》155页。
    [9]《温飞卿诗集笺注》150页。
    [1]《菩萨蛮》其二,《温飞卿诗集笺注》215页。
    [2]《菩萨蛮》其四,《温飞卿诗集笺注》215页。
    [3]《菩萨蛮》其十,《温飞卿诗集笺注》217页。
    [4]《菩萨蛮》其三,《温飞卿诗集笺注》215页。
    [1]《唐才了传》卷7。
    [2]《旧唐书》卷190。
    [1]《温飞卿诗集笺注》243页。
    [2]《温飞卿诗集笺注》232页。
    [3]于景祥《唐宋骈文史》14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旧唐书》卷48。
    [2]《全唐诗》卷498。
    [3]《旧唐书》卷158。
    [1]赵维江《为商贾立传—读温庭筠的传奇小说<窦义>》,名作欣赏,1998年2期。
    [1]王文锦译《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
    [2]赵宗乙《淮南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4]魏徵《隋书·儒林传序》,中华书局2002年版。
    [1]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6年版。
    [2]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
    [1]房玄龄《晋书·食货志》,中华书局2003年版。
    [2]牟延寿《南史·文学传序》,中华书局2003年版。
    [3]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9页,岳麓书社1996年版。
    [1]《全唐文》卷519,2335页。
    [2]李观《浙西观察判官厅壁记》,《全唐文》卷534,2401页。
    [3]杜牧《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全唐文》卷748,3436页。
    [4]韩愈《送陆歙州诗序》,《韩昌黎文集校注》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281页。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6]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全唐文》卷348,1561页。
    [7]《樊川文集》卷1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全唐诗》卷837。
    [2]《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袁康、吴平《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牛书局1975年点校本。
    [5]《旧唐书》卷109,中华书局1975年版。
    [6]傅璇琮《唐代诗人考》,232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1]《新五代史》卷61,748页。
    [2]《旧五代史》卷134,中华书局1976年版。
    [3]史虚白《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5007页。
    [4]《新五代史》卷62,768页。
    [5]《旧五代史》卷134,1781页。
    [1]《资治通鉴》卷259,17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下同。
    [2]《资治通鉴》卷270,1879页。
    [3]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8,《五代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
    [4]史虚白《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5003页。
    [5]马令《南唐书》,《五代史书汇编》5257页。
    [6]史虚白《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5005页。
    [1]郑文宝《南唐近事》,《五代史书汇编》5050页。
    [2]徐铉《吴王陇西公墓志铭》,《骑省集》卷29,四部丛刊本。
    [3]马令《南店书》卷14,《五代史书汇编》5354页。
    [4]史虚白《钓矶立淡》,《五代史书汇编》5028页。
    [1]范晔《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2]《宋史·地理志五》卷89,中华书局1977年版。
    [3]《隋书·地理上》,中华书局1977年版。
    [4]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补校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3]《全唐文》卷930,杜光庭《谢允上尊号表》,4295页。
    [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6,1848页。
    [1]《十国备秋》卷36,《五代史书汇编》3899页。
    [2]《十国舂秋》卷36,《五代史书汇编》3881页。
    [3]《十国春秋》卷36,《五代史书汇编》3980页。
    [4]《五代史补》,五代史书汇编》2480页。
    [5]《十国春秋》卷40,《五代史书汇编》3955页。
    [1]《十国春秋》卷41,《五代史书汇编》3964-3965页。
    [2]《十国春秋》卷37,《五代史书汇编》3901页。
    [3]张唐英,《蜀梼杌》卷下,《五代史书汇编》6091页。
    [4]张唐英,《蜀梼杌》卷下,《五代史书汇编》6093页。
    [5]《十国春秋》卷77,《五代史书汇编》4348页。
    [6]钱文选《钱氏家乘》,民国十四年刊本。
    [7]陶宗仪《说郛》卷16下,中国书店1986年版。
    [8]王士祯《香祖笔记》,四库本。
    [9]《宣和书谱》卷5,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10]详见李最欣《钱氏吴越国文献文学考论》(复旦大学2004博士论文)中对此一事件的辨析。
    [1]具体分析见前文。
    [2]《资治通鉴》卷259,1801页。
    [3]《旧五代史》卷134,1792页。
    [4]《新五代史》卷68,846页。
    [5]《资治通鉴》卷282,1961-1963页。
    [6]《资治通签》卷282,1960页。
    [7]《十国春秋》卷72,《五代史书汇编》4307页。
    [8]《资治通鉴》卷277,1926页。
    [1]《新五代史》卷65,810页。
    [1]《资治通鉴》卷266,1848页。
    [2]《北梦琐言》卷6,《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86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全唐诗》卷745。
    [4]《资治通鉴》卷274,1906页。
    [5]《宋史》卷142,中华书局1977年版。
    [1]《五代史补》,《五代史书汇编》2533页。
    [2]具体可参汤君《敦煌曲子词地域文化研究》110页,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全唐诗》卷447。
    [2]《全唐文》卷316,1417页。
    [3]陶谷《清异录》卷1,中华书局1991年版。
    [4]《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吴越备史》卷1,《五代史书汇编》6218页。
    [6]《北梦琐言》卷7,《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8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十国春秋》卷78,《五代史书汇编》4409页。
    [1]《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7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57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全唐文》卷238,1061页。
    [4]郭莉《浅淡唐代巴蜀才子》,《天府新论》2006年12月。
    [1]李壮鹰《诗式校注》,197页。齐鲁出版社1986年版。
    [2]许总《唐诗史》(下册),9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全唐诗》卷147。
    [4]《全唐诗》卷184。
    [5]《全唐诗》卷174。
    [1]《全唐诗》卷522。
    [2]《全唐诗》卷184。
    [1]《中国历史地理丛刊》1989年第3期。
    [1]《十国春秋》卷35,《五代史书汇编》3875页。
    [2]《五代诗话》卷6引《闽书》25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长兴二年(932年),他与李愚联名上书,请判国子监田敏校定九经,雕板印卖,以广流传,得到明宗的准许。《五代会要》记载:“(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各以所业本经句度抄写注出,仔细看读,然后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版,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印经工作从公元932年开始,至公元954年结束,历时二十几年。如果没有对保存推广儒家文化孜孜不倦的精神,怎么能完成这一项重大任务。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篇中谈到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赢王(指冯道)印五经,己后典籍皆为板木”。从这个意义上说,冯道可以说是五代文化发展的大功臣。
    [2]修撰《旧五代史》的史家们最早开始了对冯道的批评:“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所以饰终之典,不得溢为文贞、文忠者,盖谓此也”(《旧五代史》卷126《冯道传》);之后欧阳修称他“可谓无廉耻者矣”(《新五代史》卷54《冯道等传序》);司马光说他“乃奸臣之尤”(《资治通鉴》卷291《后周记二》):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二《五代中》也说:“道之恶浮于纣,祸烈于跖。”
    [3]后唐明宗言“冯道性纯俭,顷在得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蒿一束,其心晏如也。及以父忧退归乡里,自耕樵采,与农夫杂处,略不以素贵介怀,真士大夫也。”(《旧五代史》卷126《冯道传》);“范质称冯道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资治通鉴》卷291《后周记二》):而当时的士人对冯道则是“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道既卒,时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新五代史》卷54《冯道等传序》)甚至把他和孔子相提并论,评价不可谓不高。事实上,就连对他行为表示不耻的史家们也认为:“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平生甚廉俭”(《旧五代史》卷126《冯道传》)
    [1]《十国春秋》卷35《前蜀本纪》,《五代史书汇编》3875页。
    [2]浦江清认为是前蜀徐妃,见涌江清《花蕊夫人宫词考证》,《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6-148页。蔡絛《铁围山丛谈》、高棅《唐诗品汇》、《全唐诗》卷七几八均云后蜀徐妃,此处取后者。
    [1]《十国春秋》卷31,五代史书汇编》3827页。
    [2]《五代诗话》卷8,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齐己与郑谷有一字诗之佳话,曾共定今体诗格。虚中与齐己、尚颜等人为诗友。见《五代诗话》卷8。
    [4]赵效宣《五代兵灾中士人之逃亡与隐居》,香港《新亚书院学术年刊》5期,1963年。
    [5]马令《南唐书》卷13,《五代史书汇编》5347页。
    [6]马令《南唐书》卷15,《五代史书汇编》5360页。
    [7]同上。
    [1]《十国春秋》31,《五代史书汇编》3830页。
    [2]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引《雅言杂载》,人民义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资治通鉴》卷282,1961页。
    [4]《全五代诗》卷62徐仲雅小传引《湖湘故事》,938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下同。
    [5]《全五代诗》卷62引《郡阁雅谈》,935-936页。
    [1]《全唐诗》卷762。
    [2]《全唐诗》卷762。
    [3]《全唐诗》卷886。
    [4]《全五代诗》卷62,934页。
    [5]《全五代诗》卷64,965页。
    [6]《五代诗话》卷8,335页。
    [7]《江南野史》卷6,《五代史书汇编》5198页。
    [8]廖融对翁宏诗的赞赏之句,见《全五代诗》卷62翁宏小传,943页。
    [9]《郡阁雅淡》,《全五代诗》卷62,941页。
    [10]《五代诗话》卷64,966页。
    [11]《诗话总龟》前集卷10引《郡阁雅谈》,115页。
    [1]《郡阁雅谈》,《全五代诗》卷62,946页。
    [2]《十国春秋》卷95,《五代史书汇编》4632页。
    [3]《新五代史》卷68,846页。
    [4]同上。
    [5]参贺中复《五代十国诗坛概说》,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4期。
    [1]《五国故事》,《五代史书汇编》3197页。
    [2]《十国春秋》卷78,《五代史书汇编》4409页。
    [3]《吴越备史》补遗,《五代史书汇编》3197页。
    [4]《宋史》卷317,中华书局1977年版。
    [5]同上。
    [6]关于饯氏宗室创作情况,具体可参看李最欣《钱氏吴越困文献文学考论》(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礼1983年版。
    [1]《旧唐书》卷19,720页。
    [2]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中华书局1975年版。
    [3]《资治通鉴》卷248唐纪宣宗大中二年二月条称:“上(宣宗)尝以太宗所撰《金镜》授(令狐)綯,使读之,‘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上止之曰:‘凡求致太平当以此言为首。”'1711页。
    [1]如其读李远诗中有“长夏惟消一局棋”之句后大为不满,竟然就想罢去其杭州刺史。见《资治通鉴》卷249,1720页。
    [2]裴庭裕《东观奏记》下卷‘孙隐中添改奏表受罚'条。
    [3]《资治通鉴》卷248唐纪宣宗大中二年五月条,1712页。
    [4]咸通三年有徐州军作乱;九年七月,徐州赴桂守卒杀其将王仲甫,以粮料判官庞勋为都头,到掠湘潭、衡山,擅还本镇:成通十三年末,振武节度使李国吕移镇云中,其小男李克用杀云中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自称防御留后:十四年,李国昌据振武,见《旧唐书》卷19。
    [5]《资治通鉴》卷250,1724页。
    [6]如无名氏《玉泉子》载:“及咸通中,韦保衡、路岩作相,除不附己者十司户:崔坑循州,李读绣州,萧遴播州,崔彦融雷州,高湘高州,张颜潘州;李现勤州,杜裔休端州,杜彦持义州,李藻费州。内绣州、潘州、雷州三人不回。”
    [7]《资治通鉴》卷254,1758页。
    [1]《资治通鉴》卷253,1751页。
    [2]《资治通鉴》卷254,1758页。
    [3]《资治通鉴》卷256,1774页。
    [4]《全唐诗》卷696。
    [1]《全唐诗》卷696。
    [2]《全唐诗》卷603。
    [3]《全唐诗》卷702。
    [1]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薛雪《一瓢诗话》15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清诗话续编》上册3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全唐诗》卷641。
    [5]《全唐诗》卷681。
    [6]《全唐诗》卷692。
    [7]《全唐诗》卷700。
    [8]《全唐诗》卷657。
    [9]《全唐诗》卷682。
    [10]《全唐诗》卷676。
    [11]《全唐诗》卷702。
    [12]《全唐诗》卷845。
    [13]《全唐诗》卷840。
    [1]《全唐诗》卷692。
    [2]《全唐诗》卷749。
    [3]《全唐诗》卷692。
    [4]《全唐诗》卷692。
    [5]《全唐诗》卷691。
    [6]《旧五代史》卷59,805页。
    [7]王定保《唐摭言》卷9,《唐五代笔记小说人脱》1658页。
    [1]《资治通鉴》卷265,1840页。
    [2]《北梦琐言》卷13,《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915页。
    [3]胡震亨《唐音癸签》卷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着重号为作者所加。
    [4]《蜀梼杌》,《五代史书汇编》6076-6077页。
    [1]《全唐文》卷825。
    [2]《全唐诗》卷613。
    [3]《全唐诗》卷619。
    [4]《全唐诗》卷680。
    [5]《全唐诗》卷691。
    [6]《全唐诗》卷633。
    [7]《全唐诗》卷855。
    [1]《全唐诗》卷837。
    [2]《全唐诗》卷717。
    [3]《全唐诗》卷715。
    [4]《全唐诗》卷692。
    [5]《全唐诗》卷693。
    [6]《全唐诗》卷604。
    [7]《全唐诗》卷854。
    [8]《全唐诗》卷634。
    [9]《全唐诗》卷657。
    [10]《全唐诗》卷686。
    [1]详见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
    [2]这在历史上已不乏其例,春秋、魏晋被视为思想的两次大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五代十国时期可谓是第三次的思想大解放,而且它处在从唐代贵族文化转向宋代平民文化的关键阶段上,更具有特殊意义。
    [3]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二“五代幕僚之祸”条,294页,中国书店1987年版。
    [1]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乙编,226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2]《旧五代史》卷67,885页。
    [3]《新五代史》卷55,629页。
    [4]《新五代史》卷54,620页。
    [5]《新五代史》卷54,622页。
    [6]《十国春秋》卷52,《五代史书汇编》4113页。
    [1]《新五代史》卷21,209页。
    [2]《新五代史》卷29,320—321页。
    [3]马令《南唐书》卷13,《五代史书汇编》5347页。
    [4]《江南野史》,《五代史书汇编》5213页。
    [1]马令《南唐书·韩熙载传》,《五代史书汇编》5349页。
    [2]《江南馀载》,《五代史书汇编》5110-511l页。
    [3]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2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礼社1991年版。
    [1]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五十,第1373页,巴蜀书社1989年版。
    [2]《宋史·隐逸传(上)》中华书局1977年版。
    [3]同上。
    [1]陈戊国《尚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
    [2]杨树达《论语疏证》,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4]陈鼓应译注《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
    [5]《荀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6]王文锦译《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
    [7]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8]蔡镇楚《中困文学批评史》141页,岳麓书社1999年版。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309、215、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全唐文》卷894,4141页。
    [3]《黄御史文集》卷七,四部丛刊初编本。
    [4]李商隐《献相国京兆公启》,《樊南文集》1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礼1988年版。
    [5]周祖撰《隋唐五代文论选》,357页,1990年版。
    [1]徐铉《萧庶子诗序》,《全唐文》卷881,4085页
    [2]徐铉《成氏诗集序》《全唐文》卷812,4085页。
    [3]韦榖《才调集》影印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1]李若冰《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詹安泰《詹安泰词学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唐亡时大批乐工进入四川,“魏王通谒李延安献蜀乐工二百馀人”。《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的记载则更详实:“(同光四年正月)西川行营都监李廷安进西川乐官二百九十八人。”《宋史·乐志·教坊》也记载了宋用兵后蜀,“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2]《全唐诗》卷369。
    [1]曾昭岷等《全唐五代词》497页,中华书局1999年版。下同。
    [2]《全唐五代词》569页。
    [3]《全唐五代词》598页。
    [4]俞平伯《五代词选释》,人民文学f出版社:1979年。
    [4]《全唐五代词》601页。
    [6]《全唐五代词》602页。
    [1]《全唐五代词》630页。
    [2]《全唐五代词》534页。
    [3]《全五代词》512页。
    [1]《全唐五代词》596页。
    [2]《全唐五代词》566页。
    [3]《全唐五代词》166页。
    [4]《全五代词》90页。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李若冰《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105页,岳麓出版社1989年版。
    [4]《全唐五代词》152—155页。
    [1]《全唐五代词》517页。
    [2]如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指出韦庄的作品“上承白居易、刘禹锡的《忆江南》等作品,而下启南唐冯延巳、李煜等词家,可说是花间词里的别调。”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也认为韦庄“在花间词人中却别树一格,与南唐词人李煜一样,为义人词另开了一个境界。”都指出韦庄的重要地位。
    [1]何光远《鉴诫录》卷4,《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
    [2]孙光宪《北梦琐言》卷6,《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1856页。
    [1]陈寅恪《寒柳堂集·韦庄秦妇吟校笺》,三联书店2001年版。
    [1]郑午吕《中国画学全书》16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导言,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下同。
    [3]《孔子家语·观周》,《中国画论辑要》4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曹植著 赵幼文校《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3]同上。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145、180页,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版。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1,2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1,1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4]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逸品,何志明、潘运告译注《唐五代画论》96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5]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妙品上,何志明、潘运告译注《唐五代画论》90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183页,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版。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湖南美术出版2000年版。
    [4]《宣和画谱》卷1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5]宋·米芾《画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1,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2,“跋仲方云卿画”,四库本。
    [3]《圣朝名画品》卷三《花竹鳞毛门·神品》,王氏书画苑本。
    [4]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4纪艺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5]《宣和画谱》卷17花鸟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圣朝名画品》卷三《花竹鳞毛门·神品》,王氏书画苑本。
    [2]《图画见闻志》卷1,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3]《圣朝名画品》卷三《花竹鳞毛门·神品》,王氏书画苑本。
    [4]宋沈括《论徐黄二体》,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102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5]《图画见闻志》卷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宣和画谱》卷17花鸟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夏文彦《图绘宝鉴》卷3,列库本。
    [3]《宣和画谱》卷17花鸟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宣和画谱》卷7人物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5]米芾《画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吴融《禅月集序》,《全唐文》卷820,3831页。
    [2]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全唐文》797,3705页。
    [3]书榖《才调集序》,《唐人选唐诗新编》本,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韩偓《无题》序,《全唐诗》卷683。
    [2]王衍《醉妆词》,《全唐五代词》491页。
    [3]欧阳炯《花间集序》,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1]杨亿编《西昆酬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同上。
    [3]王溥《五代会要》2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旧五代史·选举志》卷148,1979页。
    [1]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六四一《贡举部·条制三》,中华书局2003年版。
    [1]郑文宝《江表志》卷中,《五代史书汇编》5085页。
    [2]《十国春秋》卷19,3686页。
    [3]傅璇琮,贾晋华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395页,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4]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上海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1]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281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2]朱熹《名臣言行录》,《朱熹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欧阳修《六一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270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1]《全唐诗》卷715。
    [2]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9,212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10,341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2]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10,302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3]王定保《唐摭言》卷10,《唐五代笔记小说汇编》1664页。
    [4]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全唐文》卷807,3761页。
    [5]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全唐文》卷807,3761页。
    [6]书庄《又玄集序》。
    [7]书庄《乞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进士及第奏》。
    [8]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126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全唐诗》卷833。
    [2]《全唐诗》卷841。
    [3]《全唐诗》卷848。
    [4]《全唐诗》卷825。
    [5]贯休有《西岳集》三十卷。齐已有《白莲集》一十卷。尚颜有《颜上人集》四百篇。可朋有《玉垒集》十卷。自牧有《括囊集》十卷。昙域有《龙华集》十卷。汇征有《僧汇征集》七卷。僧希觉有《拟江东集》五卷。修睦有《东林集》一卷。虚中有《碧云集》一卷。宗渊有《洛西集》。栖隐有《桂峰集》等等都足以说明当时僧诗的繁荣景象。
    [1]这方面主要可参见张兴武《五代作家的诗格与人格》第五、七两章;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第四章。
    [1]参贺中复《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5期。
    [2]《白居易全集》卷45,6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全唐文》卷653,2942页。。
    [4]《樊川文集》卷九《李戡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其具体表现可参见第一章。
    [6]《全唐诗》卷424。
    [7]《白居易全集》巷45,6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吴融《西岳集序》,《全唐文》卷820,3831页。
    [2]《全唐文》卷823,3844页。
    [3]《全唐诗》卷427。
    [4]《全唐诗》卷696。
    [1]《全唐诗》卷656。
    [2]据《十国备秋》卷84载:“隐与顾云谒淮南高骈,隐见骈酷好仙术,潜题《后土庙》刺之,连夕挂帆而返。巫者告骈,骈怒,急发棹追之,不及。”《五代史书汇编》4499页。
    [3]《全唐诗》卷657。
    [4]《全唐诗》卷658。
    [5]《全唐诗》卷656。
    [6]《全唐文》卷820。
    [7]《全唐诗》卷829。
    [8]同上。
    [9]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30,750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10]《全唐诗》卷826。
    [11]同上。
    [1]贯休《禅月集》卷末附录,《四部丛刊》初编本。
    [2]参见贺中复先生《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中关于五代前期宗白诗人的相关论述。
    [3]《资治通鉴》卷291胡三省注:五朝,唐、晋、辽、汉、周;八姓,唐庄宗、明宗、潞王各为一姓、石晋、邪律、刘汉、周太祖、世宗各为一姓。
    [4]《新五代史》卷54,611页。
    [5]《资治通鉴》卷291,2026页。
    [6]《读通签论》卷29《五代中》,中华书局1975年版。
    [7]《新五代史》卷54,615页。
    [1]《旧五代史》卷61《西方邺传》,824页。
    [2]《旧五代史》卷98《张彦泽传》,1306页。
    [3]《资治通鉴》卷289,2008页。
    [4]《旧五代史)卷107,1405-1406页。
    [5]《新五代史》卷54,613页。
    [6]《新五代史》卷54,614页。
    [7]《全唐诗》卷737。
    [1]《十国春秋》卷21,《五代史书汇编》3705页。
    [2]《资治通鉴》卷283,1969页。
    [3]《十国春秋》卷21,《五代史书汇编》3705页。
    [1]《资治通鉴》卷282,1964页。
    [2]陆游《南唐书》李建勋传云:“未及复相”,《五代史书汇编》5540页。
    [3]《江南馀载》卷下,《五代史书汇编》5115页。
    [4]《十国春秋》卷21,《五代史书汇编》3705页。
    [5]唐末战乱中,西蜀是皇亲国戚、大贵族的避难所,故西蜀多贵族文化的因素。
    [6]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2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5028页。
    [1]本节所选李建勋诗歌均出自《全唐诗》卷739,1844-1847页。
    [1]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十国春秋》卷21,《五代史书汇编》3705页。
    [2]文莹《玉壶清话》卷10,《宋元笔记小说大观》15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同上。
    [4]马令《南唐书》李建勋传,《五代史书汇编》5329页。
    [5]《十国春秋》卷21,《五代史书汇编》3705页。
    [1]《全唐诗》卷458。
    [2]《十国春秋》卷31,《五代史书汇编》3827页。
    [1]《十国春秋》卷31,《五代史书汇编》3827页。
    [2]《五代诗话》卷8,327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3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65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45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6]脱脱《宋史》6221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7]脱脱《宋史》3607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8]脱脱《宋史》3616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800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2]胡震亨《唐音癸签》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蔡启《蔡宽夫诗话》,《宋诗话辑佚》398页,中华书局1980版。
    [4]《全宋文》550页,巴蜀书社1988年版。
    [5]吴处厚《青箱杂记》卷1,《宋元笔记小说大观》1639页。
    [6]脱脱《宋史》9138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7]具体可参见赵艳喜《白居易在宋初的“影子”——论白体诗人李昉与白居易》殷都学刊2008年第2期。
    [8]《诗人玉屑》卷八引张耒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
    [9]《跋宋景文唐史稿》,周必大《省斋文稿》卷16,四库本。
    [1]本节所选王禹偁诗文均出自《小畜集》,《四部丛刊》本。
    [1]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108-10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新唐书·李益传》卷203,5784页。
    [2]《全唐诗》卷696。
    [1]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
    [1]《全唐诗》卷28。
    [2]《全唐诗》卷441。
    [3]《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5003页。
    [1]郑文宝《南唐近事》卷2,《五代史书汇编》5057页。
    [2]《十国春秋》卷32,《五代史书汇编》3841-3842页。
    [3]《旧五代史》卷131,1733页。
    [4]马令《南唐书》卷22,《五代史书汇编》5400页。
    [5]陆游《南唐书》卷12,《五代史书汇编》5559页。
    [6]《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5013页。
    [7]《十国春秋》卷17,《五代史书汇编》3664页。
    [1]马令《南唐书》卷21,《五代史书汇编》5393页。
    [2]马令《南唐书》卷21,《五代史书汇编》5394页。
    [3]《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5013页。
    [4]《十国春秋》卷28,《五代史书汇编》3791页。
    [5]马令《南唐书》,《五代史书汇编》5347页。
    [6]陆游《南唐书》卷5,《五代史书汇编》5501页。
    [7]陈世修《阳春集序》。
    [8]《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76页。
    [9]《宋元笔记小说大观》570页。
    [1]马令《南唐书》,《五代史书汇编》5395页。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王世贞《歙州山人词评》。
    [2]胡应麟《诗薮·杂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等撰 中华书局1976年版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等撰 中华书局1974年版
    《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撰 中华书局1975年版
    《新唐书》 宋 欧阳修等撰 中华书局1974年版
    《资治通鉴》 宋 司马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 李焘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唐会要》 宋 王溥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五代会要》 宋 王溥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南唐书》 宋 陆游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南唐书》 宋 马令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十国春秋》 清 吴任臣撰 中华书局1983年版
    《九国志》 宋 路振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五代史阙文》 宋 王禹偁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五代史补》 宋 陶岳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南唐近事》 宋 郑文宝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江南余载》 宋 郑文宝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钓矶立谈》 南唐 史虚白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江南野史》 宋 龙兖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蜀梼杌》 宋 张唐英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吴越备史》 宋 范垌、林禹撰 《五代史书汇编》本
    《南汉纪》 清 吴兰修撰 《丛书集成》本
    《南唐史》 任爽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南唐国史》 邹劲风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宋史》 元 脱脱等撰 中华书局1977年版
    《五代史书汇编》 傅璇琮 徐海荣等 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
    《剑桥中国隋唐史》[英]崔瑞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史通论》[日]内藤湖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全唐诗》 清 彭定求等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辑校 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诗纪事校笺》 宋 计有功撰,王促镛校笺 巴蜀书社1989年版
    《全唐文》 清 董诰等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全五代诗》 清 李调元编 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五代诗话》 清 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戴鸿森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全唐五代词》 曾昭岷等编 中华书局1999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 清 永镕等撰 中华书局1965年版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宣和画谱》 丛书集成本
    《白居易全集》 唐白居易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碧云集》 南唐李中撰 《四部丛刊》本
    《骑省集》 南唐徐铉撰 《四库全书》本
    《白莲集》 唐齐己撰 《四部丛刊》影印明精抄本
    《韦庄集》 唐韦庄撰,祥迪琮校订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宋本李丞相诗集》 南唐李建勋撰 海虞钱琴铜剑楼影宋版集部
    《花间集评注》 李冰若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才调集》 韦縠 《唐人选唐诗新编》本 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 三联书店2001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 陈寅恪 三联书店2001年版。
    《五代史略》 陶懋炳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五代十国史研究》 郑学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 朱玉龙 中华书局1997年版
    《全唐五代诗格校考》 张伯伟编撰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李煜传》 田居俭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校订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学与唐诗》 查屏球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 景遐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唐代文学丛考》 陈尚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唐五代文史丛考》 吴在庆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李浩 中华书局2002年版
    《唐五代词史论稿》 刘尊明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唐宋词研究》[日]青山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唐宋词史论》 王兆鹏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沈松勤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 李剑亮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宋词人年谱》 夏承焘 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中华书局1999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杨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编年史》 傅璇琮等 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 陶敏 李一飞 中华书局2001年版
    《五代文学》 杨荫深 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 周祖譔 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唐诗史》 许总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唐代文学史》 吴庚舜、董乃斌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唐才子传校笺》 傅璇琮主编 中华书局2002年版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王亚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唐诗的魅力》[美]高友工、梅祖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文学史新视野》 林继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文化建构文学史纲》 林继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激活传统—寻求中国古代文论的生长点》 林继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 张兴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五代艺文考》 张兴武 巴蜀书社2003年版
    《五代十国文学编年》 张兴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 刘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 李定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成松柳《主体的自由和现实的困惑——晚唐五代词与禅道之关系》学术交流,2000年第2期
    邓乔彬《词的由中唐至宋初之变与文化转换》,文史哲,2004第4期
    富世平《变文与变曲的关系考论——“变文”之“变”的渊源探讨》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胡国瑞《唐末诗坛鸟瞰》,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胡可先《出土文献与唐代文学史新视野》,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贺中复《文学史补白—谈五代的小说》,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贺中复《《花间集序》的词学观点及《花间集》词》,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
    贺中复《五代诗坛概说》,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贺中复《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何尊沛《论五代前后蜀词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期
    黄云鹤《唐宋时期下层士人与地方私学》,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期
    蒋晓城《南唐及北宋前期艳情词新质素》,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林继中《文化转型与宋代文学》,东南学术,2004年第5期
    林继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末代文学——梁陈与晚唐文学辨异》中州学刊,1999年11月
    林继中《情志、兴象、境界—传统文论之重组》,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刘学锴《白描胜境话玉溪》,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刘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李小荣《论三教融合与变文的世俗化》,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月
    李浩《大唐之音 和而不同——以唐代三大地域文学风貌为重心的考察》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
    李静《南唐词抒情模式的位移》,北方论丛,2002第4期
    李定广《论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李福标《试论唐末的文坛风尚》,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木斋《论唐宋词的诗体借鉴历程》,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3月
    木斋《论宋初体》,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4月
    莫砺锋《论晚唐的咏史组诗》,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钱志熙《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构建及其特点》,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沈松勤《唐宋词体的文化功能与运行系统》,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汤吟菲《中唐唱和诗述论》,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汤君《敦煌曲子词在词史上的意义》,唐都学刊,2004年第5期
    吴在庆《略论唐代的苦吟诗风》,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吴晓亮《从城市生活变化看唐宋社会的消费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5期
    王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王世达 陶亚舒《为娱乐的艺术——花间词意象审美特点及其文化社会学解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11月,总第183期。
    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
    王水照《重提内藤命题》,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王兆鹏《从诗词的离合看唐宋词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王小兰《“咸通”以后诗风流变的多元特征及其成因》,求是学刊,2007年9月
    王小兰《“咸通”诗人群体的心态与创作》,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3月
    王小兰《出世人格的纯粹化与唐末隐逸诗人的艺术取向》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王小兰《从《香奁》到《花间》——晚唐五代词体文学发展演变的艺术轨迹》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王新伟《徐黄异体——试论五代花鸟画的两种美感境界》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月
    余恕诚《南唐词人的创作及其在词史演进中的地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8月
    奚彤云《转型期的唐代骈文批评》广西师大学报,2003年7月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岳珍《关于“词起源于隋唐燕乐”的再思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
    杨海明《角色转换与“词为艳科”》,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杨海明《略论晚唐五代词对正统文化的背离和修补》,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赵昌平《从郑谷及其周围诗人看唐末至宋初诗风动向》,文学遗产,1987年3期
    赵艳喜《白居易在宋初的“影子”——论白体诗人李昉与白居易》殷都学刊,2008年第2期
    张兴武《乱世江南著雅音—南唐妓乐与南唐词》,西北师大学报,2001第1期
    张兴武《唐末五代文学思潮主流及过渡特色》,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9月
    张兴武《宋初百年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张兴武《唐末五代词人心态与词风的嬗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张兴武《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南文北进与北道南移》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学术月刊,2003年9月
    曾祥波《唐宋诗歌转折中被遗忘的一环——对唐末江南诗人群及其诗风的考察》国学研究,第11卷
    曾祥波《从宋初政治的崇文倾向看宋诗气质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张海鸥《宋初诗坛“白体”辨》,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张再林《白居易是“宋型文化”的第一个代表性人物》,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鲍震培《中国俗文学史论》,华东师大2004
    查明昊《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浙江大学2005
    顿子斌《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5
    富世平《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四川大学2005
    郭海文《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
    高翀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华东师大2006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复旦大学2003
    蒋晓城《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艳情词》,苏州大学2004
    李最欣 《钱氏吴越国文献文学考论》,复旦大学2004
    李红霞 《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陕西师大2002
    李裴 《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四川大学2003
    李冬红 《花间集接受史论稿》,华东师范大学2004
    廖泓泉 《北宋前期词研究》,华东师大2003
    梅新林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2004
    施建中 《南唐画家地籍分异及其画风流变》,南京师大2006
    孙虹 《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以北宋词为例》,苏州大学2003
    田耕宇 《元和到元祜文学的创新与建构》,陕西师范大学2002
    田道英 《释贯休研究》,四川大学2002
    汤君 《敦煌曲子词地域文化研究》,四川大学2003
    熊海英 《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复旦大学2005
    薛玉坤 《区域文化视野中的宋词研究——以江南区域为中心》,苏州大学2003
    徐安琪 《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福建师范大学2005
    叶帮义 《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苏州大学2002
    王秀林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复旦大学2003
    王晓骊 《文化冲突与词的演进——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苏州大学2001
    张再林 《中唐—北宋士风与词风研究》,苏州大学2002
    张海 《前后蜀文学研究》,四川大学2005
    张幼良 《当代视野下的唐宋词研究论纲》,苏州大学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