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法家没有久远的谱系,法家的法律思想也难以在战国前找到其理论的前身。这种在战国时
     期盛极一时的思想体系不是春秋或春秋以前已经存在的某种学说的发展的结果,而是伴随
     着中国法的成文化,在制定法律、使用法律的摸索中,在对成文法及其应用的讨论中产生
     的。战国前的中国法制没有进入成文法时代。不仅“禹刑”、“汤刑”、“九刑”不能证明夏、
     商、西周的法已经成文化,《吕刑》不是周代成文法,而且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
     也没有从根本上把周天下的法制从非成文法改变为成文法。春秋时期的私有化运动,春秋
     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等的变化,推动中国法走向成文化。法家的法律思想是在战
     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实施成文法的实践中与成文法一起走来的。
    二,儒家、法家等称号是汉代人在总结先秦学术时加给其前人的“谥号”,并非先秦时期本来就
     形成了界限分明的“百家”。按照司马谈等人设定的法家标准,结合今人对法家的认识,可
     以在春秋时期找到若干法家先驱。除管仲、子产之外,范宣子、邓析、赵鞅、越王勾践等
     都各有与法家法律思想接近的政治或法制实践,或者发表过与法家类似的言论。
     法家学派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前期是法家法律思想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和吴起。他们的
     主要贡献是推动法律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
     (二)中期是法家法律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慎到和申不害。
     他们不仅创立了系统法家学说,而且把这些学说用来指导当时的法制建设。
     (三)后期是法家法律思想的综合期和变异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韩非子和李斯。
     韩非子总结了前期和中期法家的法律思想,对完善法家理论,充实法家法律思想的
     内容做出了贡献,但也有过分迷信“术”以至于降低法治的理论价值的过误。李斯
     对法家法律思想在秦的法制建设中的应用起了很大作用,但对秦王朝立法、用法实
     践中的致命失误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秦王朝建立后用国家权力树立法家之学的统治地位,用法家思想去统一社会舆论,使法家
     之学丧失了学术自身应有的生命力。
     汉兴之初,痛斥秦朝严刑峻罚之声不绝,但法家之学仍然是汉朝初年的基本统治思想。黄
     老之学是在汉惠帝即位以后才取代了法家之学的地位。
    三,法家对法的起源,法的规范性、公共性、强制性、公开性等特征,对法的效用等法的基本
     问题,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这些认识不仅指导了当时的法制建设,而且影响了后来的整个
     中国法制的历史。在后来两千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人们对法的基本理解即来自法家。
     法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法治思想,也就是以法治国的思想。为了克服商、周以来形成
     的传统以及儒、墨显学对法治的障碍,法家对法治的合理性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证,他们的
     变法论、性恶论、用众论、中君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当时实行法治的合理。
     法家的基本法治理论主要包括:
     (一)法治目的论。法家主张实行法治的主要目的是“王天下”。
     (二)明法论。法家不仅要求法律公开,而且希望“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他们要求人人必
     知法律是为了让百姓“自治”,即主动地趋法定奖赏之利,避法定刑罚之害。
    
    
     (三)重刑论。法家主张用重刑严惩罪犯,以求止罪,也就是“以刑去刑”。
     (四)行法论。法家主张信赏必罚,且要求赏不僧、刑不滥。
    四,在汉武帝以后的儒学独霸的时代,洁家洁律思想的影晌还在。其影晌方式主要有三。一是
     某些思想观点已被社会广泛接受,构成了中国民众的一般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二是在诸
     如三国时期这样的分裂战乱时期,特殊的政治需要使法家之学得以部分复兴。三是窝于法
     律制度之中,通过法律制度对社会产生影响。
     在儒学独霸的时代,人们也常常使用一些创自法家的思想观点,如法度适时更革、重刑止
     奸等。
    五,秦之强盛得益于洁家思想的指导,但不能因此便简单地把秦朝的短命而亡归结为法家的错
     误。商勒、韩非思想有异,其对实践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前者促使秦盛,后者加速秦亡。
     韩非子不与臣“共”的独断使秦国家失去臣的支持:他的“术”论导致对洁治的破坏和君
     王对权力的滥用;他对君臣矛盾的过分的渲染引导国家偏离了增强国力的航道,导致了民
     穷财尽。
     商敦的法律思想有兴秦之功,也有理论不完务的缺失。主要是:
     (一)功利主义的法律工具论难以避免对法律的铬误使用;
     (二)强国弱民的制民论有走向君王与臣民对立的可能性;
     (三)只见人不见社会的人性论无法培植政权的道德基础:
     (四)以奸止为度的重刑论种下了走向极端重刑的基因,从而可能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导
     火索。
    六,法家的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其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具有相同的意义。以往的研究者不原
I . The legalists did not have an ancient 損edigree?, and it is hard to identify any
     theoretical precursors for their legal thoughts before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This system of thought prevalent during the above Period did not resul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doctrine or theory exist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and before, but rather, as the Chinese law was codified, evolved from the
     experiment in the enactment of laws and utilization of laws, and from the debates
     about statu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he Yu Xing, the Tang Xing and the Jiu Xing
     could not be taken as the evidence that the laws in the Xia, Shang and the West
     Zhou Dynasties were in the form of statutes; the LU Xing was not the written
     law of the Zhou Dynasty, and even 搕he Moulded Caldron with Criminal Law?
     of Kingdom Zheng and that of Kingdom Jin did not fundamentally transform the
     unwritten law system of the Zhou Dynasty into that of written law. The
     privatization move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the change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during this Period facilitated the occurrence of
     statutes. The legalist school came about from the practice when statutes were
     widely enact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various kingdoms during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II .The Confucius school and the legalist were posthumous titles given to their
     predessessors by the people in the Han Dynasty when they summarized the
     learning before the Oin Dynasty. They do not mean that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inkers were already well defined then. If the criteria set forth by Si Ma Ta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legalist are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understanding by
     today抯 people of the legalist school, quite a few precursors to the legalists may be
     identified in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In addition to (3uan Zhong and Zi
     Chan. Fan Xuanzi, Zhao Yang and Gou Jian, the King of the Yue Kingdom all
     had engaged in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practices close to legalism, or made
     statement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legalis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ist school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stages.
     1. The first stage is the formative years of legalism.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legalist school in this stage were Li Kui and Wu Qi whose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school was their facili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political practice.
    
     2.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legalist school came to mature.
     Shang Yang. Shen Dao and Shen Buhai were the key figures of this stage who not
     only put forward a systemic legalist theory, but also used legalism to guide the
     legal construction at the time.
    
     3. The third or the last stage is a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the legalist school was
     synthesized and diversified. Han Feizi .and Li Si were the characters pivotal in
     this stage. Han Feizi summarized the legalist thoughts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s and made his contribution by perfecting and enriching the legalist school;
     however, he also made mistakes by over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損olitical
     trickery?.and as a result,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rule of law was much
     derogated. Li S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tilization of the legalism in the
     legal construction in the Qin Kingdom and the Qin Dynasty, but he also should be
     held responsible unshirkingly for the fatal blunders made in the enactment of
     legislation and its p
引文
沈家本 历代刑法考 中华书局 1985年版
    梁启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东方出版社 1996年版
    梁启超 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 《饮冰室文集之十一》
    陈烈 法家政治哲学 华通书局 1929年版
    谢无量 韩非 中华书局 1929年版
    吴经熊 法律哲学研究 上海法学编译社 1933年版
    杨鸿烈 中国法律发达史 商务印书馆 1933年版
    杨鸿烈 中国法律思想史 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
    陈顾远 中国法制史 商务印书馆 1934年版
    陈启天 中国法家概论 中华书局 1936年版
    黄秉心 中国刑法史 福建改进出版社 1940年版
    丘汉平 先秦法律思想 1941年版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东方出版社 1996年版
    郭沫若 十批判书 东方出版社 1996年版
    瞿同祖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商务印书馆 1947年版
    曹谦 韩非法治论 中华书局 1948年版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中华书局 1961年版
    王洁卿 中国法律与法治思想 王洁卿发行 1982年版
    张晋藩 中国法律史论 法律出版社 1982年版
    张晋藩 法史鉴略 群众出版社 1984年版
    吕思勉 先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栗劲 秦律通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王人博 法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程燎原
    俞荣根 儒家法思想通论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武树臣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田昌五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论 齐鲁书社 1992年版
    马小红 礼与法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年版
    张国华 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张中秋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刘泽华 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翦伯赞 先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杨宽 《战国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沈家本 法学盛衰说 《寄簃文存》卷三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观堂集林》卷十
    冯友兰 《原名法阴阳道德》 《清华学报》 第11卷第二期
    陈顾远 中华法系之回顾及其前瞻 《中国法学论著选集》汉林出版社 1976年
    陶希圣 中华法系之文化的功能 《中国法学论著选集》汉林出版社 1976年
    
    
    梅仲协 法与礼 《中国法学论著选集》汉林出版社 1976年
    薛祀光 中国法系的特征及其将来 《社会科学论丛》 1929年一卷4期
    孙傅瑗 中国上古时代刑罚史 《学风》 1934年四卷1期
    衣僊 中国法制研究 《齐大季刊》 1934年4期
    傅尚文 周秦时代礼、法、刑三观念之变迁 《政治经济学报》 1944年2期
    金景芳 论礼治与法治 《理论学习》 1978年2期
    张晋藩 人治与法治的历史剖析 《法学研究》 1979年5期
    曾宪义
    张晋藩 中华法系特点探源 《法学研究》 1980年4期
    乔伟 商鞅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 1979年
    徐波
    乔伟荀、韩政治法律思想的比较研究 《哲学研究》 1979年5期
    陈朝壁 中华法系特点初探 《法学研究》 1980年1期
    陈光中 我国古代刑法的演变 《历史教学》 1979年9期
    陈光中 试论我国封建法律的专制主义特征 《社会科学战线》 1980年1期
    薛梅卿
    沈国峰
    王礼明 论商鞅法治的主要矛头 《法学研究》 1979年1期
    张国华 略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法治”与 《法学研究》 1980年2期“人治”
    陈进坤 论儒家的“人治”与法家的“法治” 《厦门大学学报》 1980年2期
    俞荣根 《法经》与李的政治法律思想 《西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0年3期
    段秋关 试论秦汉之际法律思想的变化 《法学研究》 1980年5期
    杨剑虹 “铸刑鼎”考释 《中国古代史论丛》 1981年第三辑
    韩连琪 论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演变。 《中国史研究》 1983年4期
    刘海年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社会经济发展 《法学研究》 1992年1期
    高恒 论中国古代法学与名学的关系 《中国法学》 1993年3期
    (日)小川茂树 《李法经考》 《东方学报》(京都)第4册
    (日)滋秀三 中国法文化的考察 《比较法研究》 1988年3期
    (美)高道蕴等 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
    (美)E·A·霍贝尔 《初民的法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商务印书馆 1983年
    (英)梅因 《古代法》 商务印书馆 1984年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古代社会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法)谢和耐 中国社会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美)布迪·莫里斯 中华帝国的法律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西班牙)门多萨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书局 1998年
    (德)马克斯·韦伯 儒教与道教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英)Joseph Raz The Authority of Law——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9年ESSay on Law and Moralit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