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商君书》治道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先秦法家著作《商君书》的治道思想及实践效果,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本文采用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结合《商君书》治道思想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效果,全面探析《商君书》治道思想的发展过程、结构体系与理论价值。
     本文主要论述了五个问题:
     第一章,关于商鞅生平传略的简要介绍,并分析其学术渊源与师承,借以理清《商君书》治道思想的层次与结构。
     第二章,勾勒《商君书》完整的治道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商君书》治道思想的立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商君书》治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心理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探讨,寻找《商君书》治道思想源起的脉络。并藉由背景的重现,按图索骥,找出当时社会环境所面对的问题及遭遇的挑战,探讨《商君书》面对问题与挑战时提出论点与解决的方式。本文分析了《商君书》治道思想的三个维度:崇“法”、尚“信”、专“权”,建构在三个维度基础之上的则是“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的社会秩序,并通过考察《商君书》治道思想中富国强兵的措施---“农战”,推论出“王天下”才是《商君书》治道思想的终极目标。
     第三章,从《商君书》治道思想制度保障的角度,考察《商君书》治道思想的合理性。以《商君书》的社会制度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商君书》社会等级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设计特色,进而抽象出《商君书》治道思想制度设计的特色——“无宿治”的吏治体系,以此证明《商君书》治道思想渐进的实践进程及保障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
     第四章,通过对《商君书》和同时代儒家学派代表作品《孟子》治道思想的比较研究,分析相同历史环境下两种治道思想的特点,旨在凸显《商君书》治道思想中“法治”的特色及其不足。通过对二者在民众道德教化问题上的不同认识与不同路径选择之分析,找出《孟子》治道思想中可以弥补《商君书》治道思想不足的元素。
     第五章,对本文所提出的欲待解决之问题加以总结。由再论秦帝国二世而亡的原因,《商君书》治道思想对后世“阳儒阴法”政治形态的影响,以及《商君书》治道思想之内在矛盾、合理内核、历史镜鉴等几个视角分析《商君书》治道思想之得失及其历史定位。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and its practical effect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the legist book composed in the early Qin Period, greatly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life in China.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 complet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by employing a methodology of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nd practical effects of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Five questions are mainly addre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Chapter On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story of Shang Yang, the author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as well as analyzes its academic source and history, so as to have a clear over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In Chapter Two, the ideology system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is further constructed and the argumentative base is also tackled. By discuss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ultural mentalit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paper sets to trace the source of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Based on the reoccurrence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findings of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social background encountered, it also addresses the way of argumentation and the solution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when faced with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nalyzes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namely, respect for the law, promotion of credit and centrality of power, on which a social order of "administration without the dictation of the ruler" and "the mass not subject to the administrators" is to be constructed. It also reviews the measures to enrich the country and strength the army in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so as to illicit the destination of "the ruling of world by the king".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system guarantee. First, beginning with the design of the social system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feature of the social hierarchy and operating principle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and summarizes an administering system that "no case is delayed overnight" as its design feature, so as to prove its gradual progress and the efficient administering system.
    By comparing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with that of the contemporary Confucius representative Mencius,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he two ideologies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under the sam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iming to emphasize the feature of nomacracy in The Book of Lord Shang. It also sets to clarify the moral proposition in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Chapter Five to be testified in the present paper are summarized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merits and defects as well a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are also addressed, by way of tracing the reason once more for the downfall of the Qin Empire only after two generations,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to the "superficial prevalence of Confucius and actual rule of the legist" in subsequent times, as well as the rationality, contradiction and historical evaluation of the ideology of state affairs management of The Book of Lord Shang.
引文
① 《尚书》是中国上古留下来的治国经典,其中论述治国纲领的名篇《洪范》是周武王灭商后请教殷商贵族遗臣箕子如何治国时,箕子提出的治国纲要:“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7—188页。)
    ② 梁启超认为先秦诸子虽然号称百家,而实际上显学就是儒、墨、道、法四家。梁氏认为上述四个学派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形成了中国四大传统治道思想,即:无治主义、礼治主义、人治主义、法治主义。它们之间不但有着明显的师承关系或借鉴关系。而且还和西方社会流行的世界主义、平民主义或民本主义、国家主义、社会主义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中国文明”,“有广纳众流之概”,“故极平实与极诡异之学说,同时并路能并育而不相害”。它在“全人类文化中,自有其不朽之位置”。(参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280页。)
    ① 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20页。
    ① 本文统计的关于商鞅和《商君书》研究的文章数字,源于《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与《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专著的数目源于《周秦汉魏诸子知见目录》(严灵峰著,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周秦汉魏诸子知见目录》第三卷,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初版,第277—301页。)和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关于商鞅和《商君书》的馆藏书目。港台研究商鞅的文章和专著因资料所限未尽收录,所列书目含1950-1984年期间的港台文章51篇和著作10余部。具体篇目见本文附录一、二。
    ① 梁效:《论商鞅》,《红旗》,1974年第6期第22页。
    ② 对于商鞅评价的不同意见,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是鞅”为旗帜,代表人物有范雎、蔡泽、桑弘羊等。在西汉的盐铁会议上,桑弘羊高度评价商鞅:“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馀。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无害于人。百姓何苦尔,而文学何忧也?”(参见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3页。);另一派则人数众多,从赵良开始“非鞅”,后继者众,如刘向、文学等,在盐铁会议上,文学反对桑弘羊,抨 击商鞅道:“秦怨商鞅之法,甚于私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奔走……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参见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2页。)苏东坡批评商鞅的言辞则更为激烈,他指责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商鞅治秦功劳的记载,认为:“商鞅用于秦,变法定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苏子曰:此皆战国之游士邪说诡论,而司马迁暗于大道,取以为史。吾尝以为迁有大罪二,其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盖其小小者耳。所谓大罪二,则论商鞅、桑弘羊之功也。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桑弘羊,而世主独甘心焉,皆阳讳其名而阴用其实,甚者则名实皆宗之,庶几其成功,此则司马迁之摧也。秦固天下之强国,而孝公亦有志之君也,修其政刑十年,不为声色畋游之所败,虽微商鞅,有不富强乎?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而迁称之,曰:‘不加赋而上用足。’善乎,司马光之言也!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譬如雨泽,夏涝则秋旱。不加赋而上用足,不过设法侵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也。’二子之名在天下者,如蛆蝇粪秽也,言之则污口舌,书之则污简牍。二子之术用于世者,灭国残民覆族亡躯者相踵也,而世主独甘心焉,何哉?乐其言之便已也。夫尧、舜、禹,世主之父师也;谏距拂士,世主之药石也;恭敬慈俭、勤劳忧畏,世主之绳约也。今使世主日临父师而亲药石、履绳约,非其所乐也。故为商鞅、桑弘羊之术者,必先鄙尧笑舜而陋禹也,曰:‘所谓贤主,专以天下适己而已’,此世主之所以人人甘心而不悟也。世有食钟乳乌喙而纵酒色,所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无足怪者。彼其所为,足以杀身灭族者日相继也,得死于寒食散,岂不幸哉!而吾独何为效之?世之服寒食散,疽背呕血者相踵也,用商鞅、桑弘羊之术,破国亡宗者皆是也。然而终不悟者,乐其言之美便,而忘其祸之惨烈也。”(参见[宋]苏轼:《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月,第1版,第107—109页。)
    ① 章太炎:《章太炎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8—69页。
    ② 汪民桢:《商鞅农战政策之研究》,《国闻周报》1937年5月第14卷20期,第15页。
    ③ 倪德修:《商鞅变法之探讨》,《珞珈月刊》,1933年11月第1卷第1期(原刊未标页码)。
    ④ 麦梦华:《商君评传》,《诸子集成》(五),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出版。
    ① 祜荪:《商鞅农战政策之研究》,《南方杂志》(广西),1933年8月第2卷5期,第9页。
    ② 陈启天:《商鞅评传》,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4页。
    ③ 辛冠洁、李曦主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先秦部分),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249页。
    ④ 李存山:《<商君书>与汉代尊儒——兼论商鞅及其学派与儒学的冲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249页。
    ① 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3页。
    ③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3-204页。
    ① 黄中业:《战国变法运动》,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
    ② 王育成:《商鞅变法始年质疑》,《争鸣》,1983年第4期,第76页。
    ③ 曹觉生:《现代人物商君》,《学风》(安徽),1931年第1卷第6期,第17页。
    ① 杨善群:《商鞅“允许土地买卖”说质疑》,《陕西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② 张金光:《试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文史哲》,1983年第1期,第18页。
    ③ 田泽滨:《试论商鞅的税制改革》,《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第74页。
    ④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58页。
    ⑤ 郑昌淦:《井田制的破坏和农民的分化-兼论商鞅变法的性质及其作用》,《历史研究》,1979年第7期,第60页。
    ① 王云度:《秦孝公在商鞅变法中的作用》,《光明日报》,1984年10月3日第3版。
    ② 刘大音:《商鞅变法在中国经济史上的双重意义》,《财政评论》,1947年1月第16卷第1期,第42页。
    ③ 林剑鸣:《试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年第2期,第38页。
    ④ 窦连荣:《浅谈商鞅变法之成因》,《宁夏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第28-30页。
    ⑤ 许垣:《关于商鞅变法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第44页。
    ⑥ 徐夕明:《商鞅变法异议》,《江汉论坛》,1982年第5期,第56页。
    ① 郭人民:《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新史学通讯》,1953年第3期,第10页。
    ② 杨宽:《商鞅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62-64页。
    ③ 卞直甫、冯庆余:《商鞅变法促进了奴隶制的发展》,《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4期,第102页。
    ④ 于琨奇:《商鞅变法性质之再探讨》,1984年第3期,第59页。
    ⑤ 巫宝三:《先秦经济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0页。
    ① 高炳生:《论商鞅变法的奴隶制社会属性》,《洛阳大学学报》,1999年第14卷第3期,第55页。
    ② 曾繁康:《商鞅的变法》,《政治季刊》,1940年10月第4卷2期,第56页。
    ③ 曾繁康:《商鞅的变法》,《政治季刊》,第1940年10月4卷2期,第62页。
    ④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第240页。
    ① 徐进:《商鞅法治理论的缺失—再论法家思想与秦亡的关系》,《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第131页。
    ② 马作武:《中国古代“法治”质论——兼驳法治的本土资源说》,《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48页。
    ③ 杨鹤皋:《商鞅的预防和治理犯罪思想》,《政法论坛》,1998年第1期,第110页。
    ① 曾振宇:《商鞅法哲学研究》,《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第26页。
    ② 夏伟东:《法家重法和法治但不排斥德和德治的一些论证》,《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第11页。
    ③ 张文安:《论商鞅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11月第6期,第91页。
    ① 近人蒋礼鸿先生所著《商君书锥指》成书于一九四四年,曾获前教育部学术三等奖。该书以严万里校本为底本,参采订正诸家之说,既集古今学者学者整理《商君书》之大成,又不泥于前人和时贤之说,有所辩正发明,一洗凿空之弊;既有校勘方面的删衍文、补脱文、改错字、明句读、定是非,又有注释方面的破通假、解字义、疏文义,允当朴实,颇称够备。因此,本文采用为底本。高亨先生所著《商君书注译》是今人研究《商君书》的代表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故采用为参照本。
    ② K·A·莫基切夫主编:《政治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15页。
    ③ 徐大同等编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① 黄震:《黄氏日抄》,《四库全书》影印本卷五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② 20世纪以来,学界依然非常注重校诂与考证等文本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商君书》的成书年代、是否为商鞅本人所著均存有较大争议,以至于进而怀疑《商君书》的真实性。但是,关于商鞅和《商君书》的进一步研究有赖于发掘和整理资料的深度与广度。从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商鞅研究的成果最集中的是对《商君书》的整理与研讨,本文研究动态与综述所考察的100年间就有100余本专著是有关《商君书》的校诂、考证、注疏和译解的,约占专著总数的2/3。
    ③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1页。
    ④ [汉]班周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5页。
    ①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5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7页。
    ③ 正是因为《商君书》中记载的史实部分是商鞅被车裂后发生,所以才有学者认为《商君书》是伪书,非商鞅所著。还有学者以此为根据,认为《商君书》乃商鞅与后学“共同的作品”。
    ④ 吕思勉:《经子解题》,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60页。
    ⑤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48页。
    ⑥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18页。
    ⑦ 罗根泽:《商君书探源》,《北平图书馆馆刊》,1935年1、2月第9卷1期,第8页。
    ⑧ 关于《商君书》成书年代,学界有不同意见,比较有影响的有:罗根泽在《诸子考索》中援引七证,认为《商君书》是“战国末年之书,而非汉或汉以后人之伪……然则此书成于公元前二六○至二三三年之间乎?”(参见罗根泽《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第1版,第508页。)郑良树则认为“今存二十四篇《商君书》恐怕是由下列五期完成的”,第一阶段即“商鞅在世”的时候,完成的“有《更法》、《垦令》、《境内》、《战法》、《立本》及《兵守》等六篇”。第二阶段即“商学派第一期”,完成的,“有《算地》、《农战》及《修权》三篇,它们都是商鞅车裂后二十年内完成”的。第三阶段即“商学派第二期”,完成的“有《去强》、《徕民》、《弱民》、《说民》及《外内》等五篇”。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317年至公元前247年,前后计70年。第四阶段即“商学派第三期”,完成的“有《靳令》、《壹言》、《开塞》、《错法》、《赏刑》、《画策》及《慎法》等七篇”。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246年至221年,前后共26年。第五阶段即“商学派第四期”,完成的“应该有《君臣》、《禁使》及《定分》等三篇”。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的覆没”,“为期不过十一年光景”。(参见郑良树著《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169—248页。)
    ① 齐思和:《中国史探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②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267页。
    ③ 赵佩玺:《商君与商鞅变法实践的探讨》,《法学专刊》,1935年5月第3、4期,第377页。
    ① 高亨:《商君书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11页。
    ② 高亨:《商君书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页。
    ③ 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④ 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⑤ 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 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156页。
    ② 曹道衡、刘跃进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月第1版,第253页。
    ③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为了行文方便,如果涉及与《商君书》作者有关的论述,概以“《商君书》作者”而言之,如果涉及到史料中记载的商鞅事迹,则以“商鞅”言之。
    ① 考察商鞅的出生年月,当以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为代表,在该书《诸子生卒年世先后一览表》及《诸子生卒年世约数》中,将商鞅出生年月与孟子放在同年,即约公元前390年,目前关于商鞅生年的著作基本持此说,抑或不提生年。(详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95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7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7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7页。
    ⑤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7页。
    ⑥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⑦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⑧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3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④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1—102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制:《中国历史年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2页。
    ② 据马端临《文献通考》考证,“秦爵二十等起于孝公之时,商鞅立此法以赏战功。”二十等爵制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相当于士的是: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相当于大夫的是: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相当于卿的是:十级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左更,十三级中更,十四级右更,十五级少上造,十六级大良造,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相当于诸侯的是: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通)侯。按照不同的爵位,享受不同的政治、经济特权。立了军功,爵位逐次递进;反之,有罪可以“夺爵”。(详见[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影印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2095页。)
    ③ 关于此役的时间,杨宽先生说:“公元前三四一年,魏国受到齐、秦、赵三国的进攻,魏国曾出师向秦反攻,又失败了。次年,魏国派公子印相秦卫鞅交战,公子印中了秦卫鞅的计,被俘虏了去,这是魏的又一次惨败。”(详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9页。)晁福林则认为:商鞅虏魏公子之役在前三四一年,《史记》的相关记载均误后一年。(详见《商鞅史事考》,《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123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2页。
    ②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参见[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吕氏春秋·无义》记载:“秦孝公薨,惠王立,以此疑公孙鞅之行,欲加罪焉。公孙鞅以其私属与母归魏,襄疵不受,曰:‘以君之反公子卬也,吾无道知君。’故士自行不可不审也。”(参见[秦]吕不韦辑,陈奇猷释,《吕氏春秋新校释》卷二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1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2页。
    ④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1页。
    ①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3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6页。
    ③ “法家”这个概念是后人提出的,之所以将不同时期且没有师承关系的人统称为法家,是因为他们共同的主张是“以法治国”。关于法家的形成,国内学者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法家的先驱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其早期代表为战国中期的李、商鞅、申不害和慎到,而战国末期的韩非则是先秦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关于法家发源地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一是齐国,一是三晋(韩,赵,魏)。这两个地区的法学思想截然不同。齐国一派法家政治思想的重心是在经济方面,因为齐国在当时列国中最为富庶,濒临大海得渔盐之利,自然注重经济政策以利其富。这一派思想的著作现存的有《管子》、《晏子》;三晋法家,又可分为三派:法,术,势。“法”是臣民共守的法令。重法的,就是说国君要修明一切的法制,要废封建为郡县,废井田,开阡陌。慎法的就要赏,违令的就要罚,罚就要用重刑,赏就要符实。战国初期的李和中期的商鞅,都是这派的代表人物。李曾相魏文侯,著有《李子》三十二篇,今己不传。申不害相秦,著有《申子》二篇,主张君主以权术驾驭臣民,暗别忠奸,加以莫测的赏罚,使臣下悚惧,不敢为非。他以为君主应以虚静为本,不扰民,给予人臣名实相符之官位,然后按名考核。国君必须名法正义,权衡轻重,兼慎令。此外,亦重视农商。另一派重“势”。此派特别强调势位于君主的重要,认为君主只要掌握政府的权威,即可号令人民莫敢不从。这派代表人物是赵人慎到。他与孟子同时有《十二论》,但失传已久。他认为国主需有威势,方能治其民,制其臣,收令行禁止之效。他尚法而不尚贤,认为法虽不善,犹胜于无法,从而提出立公义公正及公信。法立则君虽不贤也可,百官之事,亦惟守法。他尚法但不废礼,认为明君“定赏分则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此外,又主张君道无为主义,人君苟勤于政事,势必衰弱,故人君任臣而勿自躬,使臣代政而后可。此外君主应因时代的需求而变法。这三类的共同主张,都是要集权国家的最高政府或首领以武力统一纷争不已的诸侯,以安定社会。
    ①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第240页。
    ②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4页。
    ③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21页。
    ④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06页。
    ⑤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4—916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注:下文引证《商君书》只提篇目。
    ② [汉]刘向著,杨以漟校:《说苑》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6—67页。
    ③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2页。
    ④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页。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2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9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9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1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7页。
    ⑥ 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7页。
    ⑦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98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7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页。
    ① 如《去强》篇中强调的是“重刑轻赏”的主张,而在其它篇目中则以“重刑厚赏”为主旨。究其原因,主要是 由于《商君书》非一人、一时所做,故难免窜如不同观点。
    ② 诸子关于治道思想的著作汗牛充栋,但极少有如《商君书》治道思想这样论述周详、实践效果显著的论著。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8—3289页。
    ② 战国是继春秋后的一个历史时代,但战国开始于哪年,学术界各执一词。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与封建制大转换时期。这个转换,当时各诸侯国的进程是不同的。因此要用一个绝对年代作为两个时代的界限是困难的。目前学术界划分两个不同时代时,往往采用有代表性事件发生的年代,但都还不能概括各国的实际情况。一般说来,春 秋时代既从《春秋》一书得名,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战国时代又由《战国策》一书得名,则以《春秋》一书所记鲁国史事的末年,为战国时代的始年比较切合实际。孔子修《春秋》,绝笔于“获鳞”,这一年为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是时发生了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可视为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始。而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为战国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共历时二百六十年。
    ①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61—1462页。
    ② 黄中业著:《战国变法运动》,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15页。
    * 此表引自黄中业著:《战国变法运动》,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319页。
    ① 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第242页.
    ② 详见本文19页注⑦。
    ①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01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③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① 文化是一个很难定义的问题。现在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而西方的所谓“文化”,原从拉丁文“cultura”转化而来。本义是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拜神等。我国古代的“文化”指的是“文制教化”,是“文”和“化”的复合。“文”指圣人所创制的礼、乐、典章制度。“化”,教化,以文教化天下之民。《易经·贲卦·彖传》把文和化联系起来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种在“文治教化”的意义上理解的文化在我国一直保持到19世纪末。总体上来看,可以大致将文化作广义的理解和狭义的理解。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合——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类凭借后天的智能和实践活动而非生物本能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它又是用来化人的。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或者说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在内的复合体。本文所言文化指广义上的文化。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78—1479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4页。
    ② [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更生斋文甲集》卷二,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509—510页。(原文无标点,引文标点为本文作者所加。)
    ① 蒙文通:《法家流变考》,《古学甄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04—305页。
    ② 蒙文通:《周秦少数目民族研究》,《古史甄微》,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7、18页。
    ③ 刘师培:《南北诸子不同论》,《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1页。
    ④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4月第1版,第8-9页。
    ①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4月第1版,第7-8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2页。
    ③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自然与人的哲学发展的并不成熟,充分发展了的是政治哲学,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经世致用的需要。中国历代思想家体察自然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认识天的目的在于治人。政治与哲学相结合的结果,使得每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学说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其哲学意义,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也相应地具有较高的哲理化程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经世致用”就是治理世事,一切要务实有用。经世,治理世事。《抱朴子·审举》说:“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致用,尽其所用.《易经·系辞》说:“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人。事实上,“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经世致用”主要是建立一种合理化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式。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2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52页。
    ①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②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6—107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2—53页。
    ①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诸子集成》(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第14页。
    ②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外篇,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36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987年版,第446—447页。
    ④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9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6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2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8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306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133页。
    ⑧ 慎到所谓“势”,就是地位、权势,因而有了势,就能指挥一切,失去势,则只能听命于人。他说:“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故无名而断者,权重也:”(慎到撰,钱熙祚校:《慎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慎到主张在法、礼、政策、权力等要素中,权力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一切的力量。在他看来,行政中的服从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与人的才能和品德都无关系,而是权力决定的。也就是说谁服从谁,是权力的大小决定的,而不是以是非、才能、道德为标准。
    ⑨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2—63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8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2—63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6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5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5页。
    ③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4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6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6页。
    ①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87页。
    ② 刘泽华梳理了先秦社会关于人性的认识,共有12种观点:“1.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说:2.道家的性自然说:3.孟子的性善说;4.墨子的性自利自爱说;5.苟子的性恶说;6.法家的性好利说;7.《管子·水地篇》的人性随水性说;8.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9.世硕的人性善恶兼有说;10.“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说;11.性品说,即“有性善,有性不善”说;12.性为天命说,即人性是由神决定的。”(详细论述见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10月第1版,第39-45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46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5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3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4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7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6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7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5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1页。
    ⑥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96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页。
    ①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2页.
    ② [宋]王安石著:《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5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8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9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0—101页。
    ⑦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② 儒家亦讲“信”。首先,儒家讲信意在取得百姓的信任,这与商鞅讲的信是同一含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儒家“民无信不立””的概括非常精辟,与商鞅徙木示信有异曲同工之妙。历史证明,任何改革,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和配合,必将以失败而告终。商鞅变法之所以得到了秦国百姓最大程度的配合和支持,就是树立了政策的公信力,所以才轻而易举地肃清了反改革势力。商鞅虽殉法而亡,但秦法未败,就是因为“信”保障“法”的作用。其次,儒家之信,是人伦之信,孟子就在“教以人伦”前提下讲信:“父子有来,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孔子、荀子也都讲过“朋友”之“信”。对儒家所立的人伦之信,商鞅是不屑一顾的,他把“信”称为“六虱”之一,“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必贫至削。十二者成群,此谓君之治不胜其臣,官之治不胜其民,此谓六虱胜其政也。”(《商君书·靳令》)“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商君书·赏刑》)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3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65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6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④ 陈启天著:《商鞅评传》,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7-68页。
    ① 学术界一般认为“利出一孔”是管子首创。管子云:“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2-1263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5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1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5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5页。
    ②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10页。
    ③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98页。
    ④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7页。
    ⑤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7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9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24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6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24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7页。
    ⑧ [唐]杜佑撰,《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24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129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9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64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8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6页。
    ⑤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页。
    ⑦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⑧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①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3—304页。
    ②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98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1页。
    ④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01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1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2页。
    ③ 关于官吏的管理本章第二节详论。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9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4页。
    ⑥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① [宋]司马光撰:《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二九《上殿札子二道》,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81页。
    ②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3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60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六),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204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3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页。
    ①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82页。
    ②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0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4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6—137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9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3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9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30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8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5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8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⑥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9—60页。
    ⑧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23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26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47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5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页。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0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1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3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3页。
    ② 栗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67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页。
    ⑥ 《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9-70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6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0—101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页。
    ⑤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1页。
    ⑥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页。
    ⑧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1页。
    ⑨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4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4页。
    ⑥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⑦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⑧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4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7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1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7页。
    ⑦ 关于官吏考绩制度的论述详见73页“社会运行机制”部分。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131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页。
    ④ 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6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
    ①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99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9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1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4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8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页。
    ⑧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页。 虽然商鞅、孟子并非《商君书》、《孟子》的唯一作者,但《商君书》与《孟子》基本反映二人的治道思想,这一点学界并无异议,为论述方便,本章以“商鞅与孟子治道思想比较”为题。
    ①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轲,驺人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参见[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①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刘向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7页。
    ②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杂篇,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65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2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⑤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1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8页。
    ②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1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3页。
    ④ 傅亚庶撰:《刘子校释》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34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③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十七章,《诸子集成》(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第9-10页。
    ④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四十八章,《诸子集成》(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第29页。
    ①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五十七章,《诸子集成》(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第34-35页。
    ②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八十章,《诸子集成》(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第46-47页。
    ③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53—354页。
    ④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37页。
    ①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2页。
    ②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2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页。
    ③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诸子集成》(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第47页。
    ①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77页。
    ② 代也有学者认为人性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如江山认为:法治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依赖人性恶的基础,充分认同人与社会的弱点和短处的前提,低调地要求人理性地利用恶并形成规则,所以,其功能的直接、客观和有效性为他法所不能比拟。它正视社会现实,不虚妄、不空泛、不可理喻。由此大抵可以说,以恶制恶,结果可能是善。(参见江山:《制度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8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5页。
    ⑥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页。
    ⑦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4页。
    ⑧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4页。
    ⑨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⑩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43页。
    11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35页。
    12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97-898页。
    ①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3页。
    ②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3—235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4页。
    ①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8页。
    ②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2—134页。
    ③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41页。
    ④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4页。
    ⑤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10页。
    ⑥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5页。
    ①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77页。
    ②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1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34—1037页。
    ④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9—461页。
    ①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58页。
    ② 程颐、程灏著:《二程集》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8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9-202页。
    ④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⑤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4页。
    ①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97页。
    ②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2页。
    ④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0页。
    ①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29页。
    ② 关于商鞅和《商君书》法治思想的研究综述详见本文12-14页。
    ③ 本文考察《商君书》“法治”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不同,是一种“类似法治”思想,其实质依然是“人治”框架下的“以法治国”。“法治”是一个历史悠久,含义殊多变化的概念。众所公认,在西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这一命题,亚氏在其《政治学》一书中这样说道:“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之后,关于“法治”概念的理解,历来思想家、法学家聚讼纷纭、近代各国法学家不但对原初的法治论多所修正,而且时至今日,对法治的具体内容或原则仍然争论不休,“始终众说不一”。1959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法学家会议”通过了《德里宣言》,这个宣言集中了各国法学家对于“法治”的一般看法,总结了以下三条原则:(一)根据“法治”原则,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相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人类尊严”的各种条件。(二)法治原则不仅要对制止行政权的滥用提供法律保障,而且更使政府能有效地维护法律秩序,借以保证人们具有充分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条件。(三)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是实施法治原则必不可少的条件。虽然《德里宣言》集中了各国法学家对于“法治”的一股看法,但它并没有消除关于“法治”概念理解的差异。“法治”(Rule of law)在《牛律法律大辞典》((英)沃克编辑,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790页。)里被看作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也不能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它机构都要服从于莱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性,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含有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在任何法律制度中,法治的内容易对立法权的限制,反对滥用行政权力的保护措施;获得法律的忠告、帮助和保护的大量的和平等的机会对个人和团体各种权利和自由的正当保护;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不是强调政府要维护和执行法律及秩序;而是说政府本身要服从法律制度而不能不顾法律或重新制定适应本身利益的法律。”事实上,“法治”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思想渊源。一种是来自英、美历史经验的“法律主治”(rule of law),另一种则是渊源于德国的“法治国”(Rechtsstaat)思想。“法律主治”观念比较接近现代人对法治的看法,如英国人戴西在其《英宪精义》(1885年)中,曾赋予此法治三个方面的特定意义:首先,法治表示法律排斥行使专断权力的思想。英国人只能因为违法而不能因为其它而受到惩罚。特权或无限的官僚权力进行任意处罚是与通常的法治相背离的。其次,法治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官吏和臣民受到普通法院执行的普通法律的同等制约。它排斥政府行为享有的特殊豁免权或对涉嫌政府官吏的案件加以特殊制裁。再次,在英国,法治反映了这种思想:宪法不是公民权力的渊源,而是一般法律所提供的救济措施赐予个人以利益和自由的结果(参见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尤政治学百科 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6-677页)。而“法治国”思想主要诉求的对象是作为主权者的君主,为了使市民的自由受到保障,它以自然法的思想为后盾,试图藉由法治国的理论而建立君权统治受到天赋人权所节制的“国家理性”观或正义观。因此,如果法律主治的理念近似于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那么法治国原则的重点就在于对国家合法暴力行为的法律节制。不过,两种渊源虽然因其时空背景而有所不同,但我们似乎可以确定,法治的意义是指法律应该“进行治理”,在此意义下,法律建立一套架构,其中所有举止行为均应服从之。综上,现代法治固然难以概括,但我们起码可以认定它与“权利”、“自由”、“分权制衡”、“有限政府”等这些源于各种古老的西方传统并在近代逐渐成为西方政治制度基石的基本政治价值是相融通的。而《商君书》所言“法治”与这些价值却是截然对立的。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0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②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30页。
    ③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1页。
    ④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4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3—2504页。
    ① 据刘笑敢先生考证:“事实说明,在战国中期,在孟子及孟子以前的时代还没有人使用过道德、性命、精神这三个复合词,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大约在荀子生活的时代,这些概念才开始出现并流传开来。从逻辑上讲,我们并不能否认在荀子之前有人使用过这三个复合词的可能性。但即使在荀子之前有人使用过这三个复合词,也不可能很多很早,否则在诸多的先秦典籍中是很难全无痕迹的。”(参见《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第12页。)
    ②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43页。
    ①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说卦,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81页。
    ②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9页。
    ③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1页。
    ④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页。
    ⑤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92页。
    ① 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5页。
    ② 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卷五,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①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尚书·虞书·皋陶谟》就已经提出“九德”在治理国家实践中的具体标准:“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又如《尚书·周书·康诰》:“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这里的“敏德”是什么意思呢?孔颖达解释说:“敏,疾也。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则其政治,而众民皆疾修德。”(参见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大禹谟》)可见“德”是百姓应该遵守的规范,是君主以“德”治国的基本手段。
    ② 《论语》正义曰:德者,得也。物得所谓之德,寂然至无则谓之道,离无入有而成形器是谓德业。《少仪》云:“士依於德,游於艺。”文与此类。郑注云:“德,三德也,一曰至德,二曰敏德,三曰孝德。”《周礼·师氏》:“掌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道为本:二曰敏德,以行为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注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至德,中和之德,覆帱持载,含容者也。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敏德,仁义顺时者也。《说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孔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是德有成形者也。夫立身行道,唯杖於德,故可据也。何晏注“依,倚也.仁者功施於人,故可倚”。正义曰: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乃谓之仁。恩被於物,物亦应之,故可倚赖。
    ③ 据现有文献考证,“教化”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参见[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57页。)
    ①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28页。
    ②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4—68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5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3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页。
    ②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91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6页。
    ④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92页。
    ①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03页。
    ②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9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页。
    ②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页。
    ④ [汉]司马辽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8页。
    ⑤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3页。
    ⑥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9页。
    ⑦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5页。
    ⑧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0页。
    ⑨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5页。
    ⑩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2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55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9页。
    ⑤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3页。
    ⑥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8页。
    ⑦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8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5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3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1页。
    ① 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其《汉律摭遗·自序》中说:“自商鞅变法相秦孝公而秦以强,秦人世守其法,是秦先世所用者,商鞅之法也。始皇并天下,专任刑法,以刻削毋仁恩和义为宗旨,而未尽变秦先世之法,是始皇所用者,亦商鞅之法也。鞅之法,受之李之法,撰次诸国,岂遂无三代先王之法存于其中者乎?鞅之变者,牧司连坐之法,二男分异之法,末利怠贫收孥之法,余仍法也。然而商鞅之法,岂遂无三代先王之法存于其中者乎?迨李斯创焚书之议,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是古非今者族,法之烦苛,莫此为甚。其后复行督责之令,民不堪命,而秦以亡,非尽由商鞅之法。”(参见沈家本:《汉律摭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9月初版。原文无页码、无标点,引文标点为本文作者所加。)曾振宇认为:“在秦王朝短暂的15年里,商鞅为秦国奠定的那种“一断于法”的“法治”政体,到秦始皇父子手里时,已经演化为赤裸裸的暴力专制。北筑长城,南戍五岭,‘赭衣塞路,田园成市’。忍无可忍的劳动人民终于揭竿而起,向秦王朝的暴政发出了愤怒的吼声。国祚蹇促的秦王朝,也就在农民起义军的马蹄声中烟飞灰灭。” (参见曾振字:《前期法家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23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3页。
    ③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2页。
    ④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65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3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0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8页。
    ①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18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1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8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8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6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8页。
    ① 李慎之先生在谈到中国专制主义靠什么理论体系维持这个话题时曾经有段精辟的论述:“中国历来都以儒家为中国政治学术的正宗.其实这种说法有些偏颇。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这个大帝国,确立中国专制皇权的人。他就是完全用法家的理论建国治国的人,继起的历朝历代,对秦的那一套,斟酌损益则有之,然而并无根本的改动。所以,李卓吾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谭嗣同说‘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也说‘百代皆行秦政制’。这都是完全合乎历史事实的。秦始皇从他的祖上起,即以法家思想施政。秦政苛暴,二世而亡。享国(从统一算起)才十五年。汉承秦制,可是到汉文帝时,贾谊发表《过秦论》就批评秦‘仁义不施’;到汉武帝时,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朝历代都尊崇儒学,孔子也一直被追尊追封,直到‘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而法家则自秦以后即不得其传,没有一个学统,道统亦隐而不见。于是形成一种成见,认为儒学是中国学术的正统。其实,法家的思想早已溶化于‘百代皆行’的‘秦政制’中而千古不能废了。以至北宋的苏东坡都说,‘读书万卷不学律,致君泽民总无术。’‘儒主礼乐而法崇刑赏’,儒家的作用不过是替法家不加掩饰的专制主义为之‘节文’,为之修饰,使之增加一点‘仁义’,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所以自古到今,中国都有‘儒表法里’,‘内儒外法’,或‘阳儒阴法’的说法,实在是不错的。南宋的儒学领袖朱熹对这种情况很不满意,只能慨叹:‘(从孔子算起)千五百年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总之是,儒法互用构成了中国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礼俗’之中。道家、佛氏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精神生活,对文学艺术虽然有很大影响,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对老百姓的恐惧和祈福心理有更大的影响,但是对全社会的‘政教礼俗’而言,两者与儒法交融的实际主宰作用。是根本无法相比的。至于号称‘中国唯一本土宗教’的道教,则不过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现实世界在宗教上的反映而已。”(参见李慎之《新世纪老任务—答客问》,《书屋》,2001年第1期,第44—45页。)
    ②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3页。
    ③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6页。
    ④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6页。
    ①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4页。
    ②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30—931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0页。
    ④ “隆礼重法”即“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是儒家仁义王道之礼治与法家强力霸道之法治的有机结合。这是荀子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国家政权而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① 黄晖撰:《论衡校释》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8页。
    ② 王利器撰:《新语校释》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页。
    ③ 王利器撰:《新语校释》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页。
    ④ 王利器撰:《新语校释》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2页。
    ⑤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九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9页。
    ① 白奚先生认为:“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应确定为‘道法结合、兼采百家’其中,道家是其哲学基础,法家是其基本的政治主张,兼采百家则是其政治主张的辅翼这样的学术特征使黄老之学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各家的鲜明特点。首先,积极倡导法治,是它与排斥政治权威和法治的早期道家的根本区别;其次,采取道家哲理作为法治主张的理论基础,使它有别于不重视理论论证的三晋法家,使法治思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再次,由于吸收了其他学派之长,特别是吸收了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的优点,也使它有别于‘严而少恩’的三晋法家。黄老之学可以说是吸收了众家之长,使各家学说在新的理论体系中形成了优势互补,所以才能够‘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这样的学说,正好符合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概括的‘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新道家的学术特征。黄老之学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其学派性质属于道家,是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参见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中州学刊》2003年1月第1期(总第133期),第138页。)
    ①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0页。
    ②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3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3页。
    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因为儒术既有仁慈的外表,又能帮助他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加强集权统治的更为直接的另一手就是严刑峻法,重用酷吏。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列出武帝时的酷吏宁成、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杜周等人。在这些酷吏的帮助下,武帝行法家“重农抑商”的政策,打击工商,特别是商人,采取一系列措施,把社会上的钱财从私人工商业之手转入朝廷之手。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7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7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86页。
    ③ 侯外庐认为:“法家的基本观点在于“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点和墨家的非“别”相同,他们都反对氏族贵族的亲亲制。但法家正君臣上下之分又和儒者序君臣之礼可以互相沟通。司马谈虽然把法家的优劣颠倒了,但由此可以看出汉代阴法阳儒的趋势。”(参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4月第一版,第144页。)
    ④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0页。
    ① 张觉点校:《商君书》,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5月第1版,第1-2页。
    ② 鲁迅著:《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第6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
    ②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16页。
    ①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6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4-145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7页。
    ②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①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②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③ 《人民日报》,2003年3月12日,第二版。
    ④ 阿克顿著:《自由的历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⑤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54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2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2页。
    ③ 《常用法律法规全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审定,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④ 《常用法律法规全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审定,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⑤ 《常用法律法规全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审定,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③ 《人民日报》,2003年3月12日,第二版。
    ①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① “和”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和而不同”、“中和”、“和为贵”都是其具体表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礼为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更是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而且包含着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天的旨意。后世儒生又多有诠释,然而最有代表性的还是《礼记·礼运篇》提到的大同社会理想。(具体论述见93-94页。)道家则以老子的论述为和谐之根据:《老子》思想中的“无为”,既有遵循社会运行规律的内容,当然也有顺从自然规律的内容,其中含有人与自然和谐的成分。在老子那里,“和谐社会”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对自然的服从。他主张“天道自然”,强调了自然的决定作用,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去改造自然。这种意义上的和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是消极避世的和谐。(具体论述见92-93页。)“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子和谐思想的核心,是墨家思想的理论基础,它体现了人们强烈希望社会和谐、人民友好相处的愿望。墨子认为当时对社会最不利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夺,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这就是所谓的“兼爱”。他希望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热爱,并且做到“爱无差等”。他认为“兼相爱”必须表现为“交相利”,号召人们切实地实行互相帮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他同样希望国与国之间要互相热爱,不要发动战争。他反对战争,认为当时的战争“贼虐万民,竭天下百姓之财用”,“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贼灭天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可以看出,墨子只看到了战争破坏人民生活的一面,没有看到战争也促进了全国的统一。此外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和谐社会的论述。笔者也认为上述的观点为我们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来源,但本文更强调《商君书》治道思想中“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的和谐社会状态,毕竟这是有实践证明的理论,荀子入秦感受即是明证。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页。
    ③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7页。
    ②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6页。
    ⑤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8页。
    ⑥ [德]罗曼·赫尔佐克(Roman Herzog)著,赵蓉恒译:《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74-275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0页。
    ②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① 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饮冰室合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6页。
    ② 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饮冰室合集》(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页。
    ③ 梁启超:《论私德》,《饮冰室合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7-12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1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1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③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5页。
    ① 本表统计的“共计就业人数”为本文作者根据以下2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简单计算得出,意在与公布的人口总数做一个简单的、不十分准确的估算。相关数据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5年国家统计年鉴《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引自: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5/indexch.htm;2005年国家统计年鉴《人口数及构成》引自: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5/indexch.htm;国家统计局公布此表下有原注:“1.1982年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所调整,1990-2000年数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1-2004年数据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2.总人口和按性别分人口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按城乡分人口中现役军人计入城镇人口。”
    ① 梁启超,王蘧常选注:《梁启超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② 尽管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至少商鞅要求君主也要“慎法”,这个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0—101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①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肖前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邓球柏著:《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版
    10.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16.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
    17.[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18.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19.[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20.《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21.[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2.[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撰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2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6.[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9年版
    27.[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28.[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
    29.[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诸子集成》(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
    30.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31.朱师辙撰:《商君书解诂》,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32.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
    33.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
    34.[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35.[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36.[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杂篇,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37.[秦]吕不韦辑,陈奇猷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8.[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39.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40.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41.王利器撰:《新语校释》,中华书局,1986年版
    42.[汉]刘向著,杨以漟校:《说苑》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3.黄晖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44.傅亚庶撰:《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45.[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6.[汉]贾谊撰,王洲明、徐超校注:《贾谊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47.[汉]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48.[三国]诸葛亮:段熙仲、闻旭初编校:《诸葛亮集》,1960年版
    49.[宋]王安石著:《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50.吕思勉著:《经子解题》,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51.陈启天:《商鞅评传》,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2.郭沫若著:《十批判书》,群益出版社,1948年版
    53.杨宽著:《商鞅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54.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5.吕振羽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5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57.沈家本:《汉律摭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58.任继愈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9.冯惠民著:《商鞅》,中华书局,1981年版
    60.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61.林剑鸣著:《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2.萧公权撰:《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
    63.栗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4.吕思勉著:《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65.蒋伯潜著:《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6.蒙文通:《古学甄徽》,巴蜀书社,1987年版
    67.杨鹤皋著:《商鞅的法律思想》,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68.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87版
    6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0.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72.郑良树著:《商鞅及其学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74.黄中业著:《战国变法运动》,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5.郑君华、葛实如著:《中国改革史》,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76.顾奎相、陈滢主编:《中国古代改革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7.孔庆明著:《秦汉法律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8.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9.蒙文通:《古史甄微》,巴蜀书社,1993年版
    80.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82.曾振宇:《前期法家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3.李存山著:《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4.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5.刘师培:《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86.郑良树著:《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7.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廖其发著:《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89.齐思和著:《中国史探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0.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1.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2.周密著:《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3.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94.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5.隋淑芬著:《中国古代思想教育史》,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96.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9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99.[英]休谟著,关文运译,郑之骧校:《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0.[英]威廉·葛德文著,何慕李译,关在汉校:《政治正义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1.[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2.[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3.[法]卢梭著,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4.[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05.[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06.[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07.[奥]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8.[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朱曾汶译:《政治中的人性》,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9.[英]阿克顿著,王天成等译:《自由的历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0.[德]尼采:《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1.[德]罗曼·赫尔佐克(Roman Herzog)著,赵蓉恒译:《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2.姚能海著:《先秦法家教育思想研究》[博士论文],1988年
    113.朱苏人著:《先秦法家“法治”思想研究》[博士论文],1990年
    114.赵小雷著:《法家与先秦诸子的相互关系》[博士论文],1997年
    115.张有智著:《论三晋法家形成的社会基础》[博士论文],1999年
    116.徐祥民著:《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博士论文],2000年
    117.蒋重跃著:《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博士论文],1994年
    118.周展宏著:《先秦法家治道之制度化研究》[博士论文],2002年
    119.黎佐德著:《论商鞅变法及其历史地位》[硕士论文],2004年
    120.靳晓芳著:《从循数趋义到因罚返德—论商鞅、韩非的法治理想国》[硕士论文],2003年
    121.丘汉平:《商君的法治主义论》,《法学季刊》,1925年第2卷第7期
    122.祜荪:《商鞅农战政策之研究》,《南方杂志》(广西),1933年8月第2卷5期
    123.汪民桢:《商鞅农战政策之研究》,《国闻周报》,1937年5月,第14卷20期
    124.容肇祖:《<商君书>考证》,《燕京学报》,1937年6月,第21期
    125.曾繁康:《商鞅的变法》,《政治季刊》,1940年10月第4卷2期
    126.齐思和:《商鞅变法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3期
    127.刘大音:《商鞅变法在中国经济史上的双重意义》,《财政评论》,1947年1月第16卷第1期
    128.郭人民:《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新史学通讯》,1953年第3期
    129.林剑鸣:《试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年第2期
    130.郑昌淦:《井田制的破坏和农民的分化-兼论商鞅变法的性质及其作用》,《历史研究》,1979年第7期
    131.徐夕明:《商鞅变法异议》,《江汉论坛》,1982年第5期
    132.刘泽华:《论<商君书>的耕战与法治思想》,《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4期
    133.张金光:《试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文史哲》,1983年第1期
    134.王育成:《商鞅变法始年质疑》,《争鸣》,1983年第4期
    135.田泽滨:《试论商鞅的税制改革》,《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5期
    136.许垣:《关于商鞅变法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
    137.黄中业:《<商君书>法治思想述论》,《史学集刊》,1990年第4期
    138.晁福林:《商鞅史事考》,《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39.杨师群:《商鞅变法的性质与作用问题驳论》,《学术月刊》,1995年第6期
    140.曾振宇、崔明德:《由法返德:商鞅社会理想之分析》,《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41.潘福能:《商鞅的“无宿治”理论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6期
    142.徐进:《商鞅法治理论的缺失—再论法家思想与秦亡的关系》,《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43.杨鹤皋:《商鞅的预防和治理犯罪思想》,《政法论坛》,1998年第1期
    144.马作武:《中国古代“法治”质论——兼驳法治的本土资源说》,《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145.曾振宇:《商鞅法哲学研究》,《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146.隋淑芬:《商鞅社会理想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47.夏伟东:《法家重法和法治但不排斥德和德治的一些论证》,《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148.隋淑芬:《商鞅关于防范官吏犯罪的思想及其启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