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代谶纬天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谶纬是兴起于西汉末期并广泛流行于东汉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是今文经学政治化与汉代神学、术数方技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有天官星历、灾异感应、谶语符命、天文地理、文字训诂、神话幻想等,可谓是光怪陆离,无奇不有。而维系这些内容、现象的核心理念是谶纬天论思想,它也是谶纬之学的灵魂。谶纬天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天神思想、天人感应、祥瑞灾异。它给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打上了特殊的烙印,也对汉代思想学术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对谶纬天论思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第一部分首先是从名称、产生的学术思想原因、篇目、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对汉代谶纬作了简要的叙述和解说。其次是详细地回顾了自汉代以来,古今中外学者对谶纬分析、研究和辑佚的情况,主要包括:汉至清代学者对谶纬的评价、搜集与整理;二十世纪大陆、台湾学者对谶纬的研究状况:二战后日本学者对谶纬研究的状况。最后是谶纬天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论述了谶纬天论的学术传统继承性、思想来源及其主要内容与表现。对于天论思想的探讨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界的一个传统,古代哲人非常重视天人关系,当无法解释天地万物的起源、一些奇特现象的出现、灾害发生的原因的时候,对社会现实生活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无法找到合理的答案的时候,往往对天人之间的关系发表一番议论与见解,以期为自己的解说找出一个不容置疑的理论根据。本文详细追溯了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宇宙生成论内容,古人对天地本原的认识有这样几种:一是神创世说:二是以“道”为代表的精神实体本原论;三是具体有形物质本原论;四是气本原论。那么,在这种宇宙生成论下的“天”的含义有四种:一是指超越自然的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二是指自然之天,即苍天;三是指天的运行规律、法则:四是道德之天。原有的神性之天虽然仍存在于现实社会普通人的观念之中,但它的神性色彩渐渐消退,自然的色彩逐渐增加,人们对“天”的认识由神性还原为感性的现实的自然界,向着道德、人本性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用体认人的本性去领悟天道,另一方面用天道来说明人的本性。天人之间的关系,由神学意义的天人关系发展为自然意义的关系、哲学意义的天人关系。汉代谶纬之学继承了这一学术思想传统,它吸收了先秦以来的这些天的内容。谶纬之天的内涵有宗教之天、自然之天、道德之天、自然法则和规律之天,同时谶纬也把先秦以来神学、阴阳、五行、八卦、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完全接受下来,把它们统一到天神的名义之下,并把“天”发展为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概念,它既是一个高高在上、主宰天地万物的至上神,又是自然属性的天,以自然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并按照自己的自然法则来运行;同时,它也具有道德的属性,为人世间伦理道德的来源。但是,谶纬突出强调了神性之天,其主要含义是主宰天地万物的至上神,这个神性之天与人间的君主之间发生相互感应的关系。谶纬提出更为详尽的天人相副说为天人感应提供理论基础,谶纬的天人感应表现为一是天生圣王和王权神授。古代的圣王是感受天神之精气而生,所以具有非凡的超人的能力,担负起为芸芸众生谋利的重任,而得到人们的拥戴。他们所拥有的统治国家的权力也是天神赐予的,即所谓的王权神授。二是天示祥瑞和灾异。谶纬认为天帝替人间选择了圣王来治理天下,这些圣王及其继任者治理天下是仁义、清明还是暴虐、黑暗,天帝对此掌握得一清二楚。若人间圣王及其后继者敬天德、行仁义,天下大治,天帝就显示出美好的自然现象和降下吉祥神物,表示对此的肯定和赞赏;若有的人间统治者不施仁义,实行暴政,以致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天帝就会出现异常的天象和降下自然灾害,或预示将来要发生的灾异,来警告人间的统治者,以期人间统治者改正错误的施政行为。谶纬的这种天神与君主之间的感应关系,完全继承了先秦以来并经前汉学者加以完善的阴阳五行说和天人感应理论而形成的。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谶纬天论思想与汉代诸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谶纬天论不仅是谶纬之学本身的核心思想,而且对汉代的政治、思想信仰、学术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法天而行”成为了汉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西汉王朝建立后至后期,中枢官僚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丞相制向三公制转变。丞相职责的变化和三公名称的由来都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汉代政府依据谶纬来决断政事,朝臣士大夫们借天之言向皇帝上书进言,匡扶朝政,施政改弊,以谶纬天论来论证汉代政权的合理性,谶纬起到了延续儒家学说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谶纬天论思想具有了证明政治权力正统性和合法性的属性,以宣示汉政权的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谶纬天论还是汉代国家信仰的重要内容,帝王们自认为是天命所系,对天极其信奉,其政治活动无不从天那里寻找到依据,以期得到上天的庇护。封建国家对天极其崇拜,由政府主持的对天上太一、五帝、日月星辰诸神以及地上后土社稷、山川诸神的祭祀,表明了国家对这些神灵的崇信。
     汉儒研究经学,无论是今文经学还是古文经学都与谶纬天论相结合,为经学的阐释寻找神谕的依据,研习谶纬成为当时的风气。谶纬吸收并发展了董仲舒以来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祥瑞灾异观念,依附于儒家经典,借天神和圣人之言,神化当权者,预示未来社会现实的治乱,逐渐影响到国家政治运作,进而被用来作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在东汉时期被定为国宪:《白虎通义》把神化了的天道阴阳五行和儒家学说以及封建国家行政系统三者相兼容,以国家法典的形式固定下来,表明儒家学说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建构的完成。谶纬天论思想渗入经学,今古文经学都对谶纬学说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汲取,在解释和注疏儒家经典的过程中,确立了五经的神圣性和绝对性,五经作为天言、圣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这样,儒家学说形而上的合理性最终完成。
Chenwei(谶) is one kind of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that emerge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is widely popular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s a product that organically combines politicalization of New Text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今文经学) with the Han Dynasty theology, the mystic techniques. The main content has the Constellation, the natural calamities and unusual phenomena and respond, fulfilled prophecy and Fu Ming (符命), the astronomical geography, the writing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the myth fantasy and so on, it may be said is grotesque and gaudy, strange things of every description. But the core idea is the heaven' theory of Chenwei which maintains these contents, the phenomenon, it also is the soul of the studies of Chenwei.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heaven' theory of Chenwei includes the deity though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kind and heaven, the auspicious omen natural disasters and unusual phenomena. It gave then social politics life to get the special brand mark, also has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Han Dynasty' thought and academic evolution.
     Most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the heaven' theory of Chenwei for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first part i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Han Dynasty' Chenwei, from the name, the academic ideological reasons of emerging, the items, main content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other areas, which is the general explanation of Chenwei. Next has been in detail reviewed to the Chenwei' analysis, the research and edits which is lost by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scholar since the Han Dynasty, it mainly includes: the scholars give the Chenwei collection and reorganization from Han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scholars on the research Chenwei in 20th century, Japanese scholars' studys of Chenwei after World War II. Finally, it is significance and methodology of researching in Chenwei.
     The second part is the main body of paper, it mainly elaborates academic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main source of ideological and content and performance of the heaven' theory of Chenwei. Discussing of the heaven' study is a tradition in philosophy and thought' circle of ancient times in China, the philosophers extremel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relation between mankind and heaven in ancient times, they often make a discussion and the opinion on relation between mankind and heaven when they cant explain the origin of everything on earth, the emerging of some special phenomena, reasons of disaster; when they cant discover the answers to happening of the significant historic incidents in realistic life of society, in order to find a indubitabl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own explaination. This article in detail traced the contents of the cosmogony from pre-Qin period to Double-Han period, there were few views of principle on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the first is theory of Creating the World by deity; the second is taking "the Daoism" as representative's spiritual entity principle theory; the third is principle of specifically visible material; the forth is principle of Qi(气). Then the heaven has four kinds of meanings under these theories of Creating the World: the first is the supreme personification deity who transcend natural; the second is the natural sky; the third is the laws and rules of heaven' moving; the forth is moral heaven. Although original deity heaven still exists in common peoples' ideas on realistic society, its property of deity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colour of nature has increased. The understanding of heaven has reverted from divinity to perceptual and realistic nature, and developed toward ethics, human nature direction. One hand, comprehending the doctrine of heaven by realizing the human being' essentiality, on the other hand, illuminating the human being' essentiality by the doctrine of hea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kind and heaven has developed from divinity to natural, philosophical. Study of Chenwei in Han Dynasty has succeeded this academic tradition, the ideas such as divinity,Yin Yang(阴阳),Wu Xing(五行),the Eight Diagrams(八卦),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kind and heaven have been entirely taken up by Chenwei, and unified under the name of the deity. The heaven has been a mulriple meanings concept, it not only is a supreme deity who dominate everything of universe, but also is natural heaven that exhibits own natural visage before mankind and moves according to own law of nature, but also is a moral heaven that gives the source of ethic and moral of the world. Chenwei specially emphasize the divinity heaven, which is a supreme deity who dominate everything of universe.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vinity heaven and emperor of world. Chenwei puts forward more elaborate theory of matching between heaven and mankind. First, the sacred king has been given birth and awarded power by the heaven, because the scared king is borned by the divinity heaven, so the king of world have the extraordinary and super ability to take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planning profit for all people and be supported, loved and esteemed by the people. Second, the heaven showed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 Chenwei considered that the God of heaven select the sacred king for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what the sacred kings and their successors manage the country is benevolence,rightness and probity or violence, corruption, the God of heaven learned those situation as plain as daylight. The
     God of heaven has displayed the auspicious sign if the kings and their successors respected heaven virtues and carried on benevolence, and showed the abnormal celestial phenomenon and natural disasters if the kings and their successors carried out violence and tyranny, in order to warn the monarches and expect them to mend their administr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vinity heaven and emperor of world has formed by entired succeeding the theory of Yin Yang, Wu Xing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kind since pre-Qin period.
     The third part of paper most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ory of Chenwei' heaven and various configuration of Han Dynasty' culture. The theory of Chenwei' heaven is the core thought of study of Chenwei, it gives birth to magnitude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s, belief, thought, learning culture of Han Dynasty. Managing according to the heaven' providence is the guiding idea of the monarch governing kingdom in the building of state' political system. The backbone bureaucracy has a tremendous change which the system of prime minister has transfer to the Three-Duke from the foundation to later stage of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change of duty on prime minister and the origin of Three-Duke' name were influenced by the theor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kind. The government of Han Dynasty resolve the government affairs by Chenwei, courtiers and scholar-bureaucrats submit a written statement and offer a piece of an opinion to the emperor by virtue of speech of heaven, rectify and assist the sate affairs, carry out the government affairs and correct maladministration, expound and 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Han Dynasty' regime by the theory of Chenwei' heaven. Chenwei play a role of political ideology by continuing as Confucian doctrine, Chenwei possesses attribute of proving political power to be legitimism and validity from this light, proclaim the political power of Han Dynasty to be a fate and not to strive for wisdom and stratagem. The theory of Chenwei' heaven also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national belief in Han Dynasty, the emperors resign themselves to be mandate of heaven, extremely worship and embrace the heaven, they take state politics by the heaven and expect to get the protection from the heaven. The government preside the rites of sacrificing Tai Yi God(太一), Five celestial God (五天帝), Sun God(日神), the Queen of night(月神), God of stars, local god of the land and God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indicate worship and embrace of these deities.
     The Confucians of Han Dynasty research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Chenwei combine with not only the New TEXT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今文经学) but also Old TEXT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古文经学),in order to look for the pythonic bases of explaining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t had been a social mood to research and study Confucian classics at that time. Chenwei assimilate and develop the idea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kind, Yin Yang and Wu Xing, auspicious sign and disaster since Dong'zhongshu, attach himself to the Confucian classics, deify the monarch by virtue of the speech of heaven and sage, foretell the peace or unrest of realistic society in future. It gradually play impact on the national politics and be used as a tool of dynastic change. Chenwei had been national constitution in Eastern Han Dynasty because it was used as means to seize the regime. Bai hu tong (白虎通义) entiredly combined deified idea of Yin Yang, Wu Xing with the Confucian doctrine and system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fixated it by way of national code, indicated the accomplishment of building national ideology. The theory of Chenwei' heaven infiltrated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New Text and Old Text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今古文经学) derived the core thought of theory of Chenwei' heaven, established the sanctity and absoluteness the Five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process of explaining and annotating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t is unassailable that the Five Confucian classics were looked upon as the speech of heaven and sage. So, the superorganic rationality of the Confucian doctrine accomplished ultimately.
引文
① 《尚书·召告》,中华书局,1986年。
    ② 《老子·第五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② 金春锋:《汉代思想史》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① 许慎:《说文解字·言部》,中华书局,1978年。
    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易》类六《易纬》案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③ 司马迁:《史记·赵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
    ④ 刘熙:《释名·释典艺》,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⑤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是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① 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② 刘珍等:《东观汉记·明帝纪》,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③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第19章,《纬书的造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④ 刘师培:《国学发徽》,《刘师培全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赤伏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汉含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玉版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沈约:《宋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
    ④ 沈约:《宋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
    ⑤ 萧子显:《南齐书·高帝纪》.中华书局,1972年。
    ⑥ 范晔:《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⑦ 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⑧ 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⑨ 洪适:《隶释》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
    ⑩ 洪适:《隶释》卷十一,中华书局,1985年。
    11 洪适:《隶释》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纪命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范晔:《后汉书·郎顗襄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④ (唐)魏征等:《隋书·经藉志》,中华书局,1979年。
    ⑤ 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荀悦:《申鉴·俗嫌第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②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丁部·四部正讹》卷三十:上海书店,2001年。
    ① 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四部备要”本。
    ② 陈乔枞:《诗纬集证序》,影印华东师大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六年小嫏嬛馆刻本。
    ③ 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① 徐养原:《纬候不起于哀平辩》,严杰补编《经义丛钞》卷二十,《清经解》第7册,第864-865页,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
    ② 刘师培:《谶纬论》,《刘师培全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③ 刘师培:《国学发微》,《刘师培全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④ 刘师培:《谶纬论》,《刘师培全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①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第188-189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②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第191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③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第190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4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4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 陈粲:《秦汉间之所谓‘符应’论略》,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年。
    ③ 周予同:《纬书与经今古文学》,《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④ 周予同:《纬书与经今古文学》,《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① 周予同:《纬书的起源》,《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47-4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② 周予同:《纬书产生的原因》,《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③ 周予同:《汉代今古文家对于纬谶的关系》,《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5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④ 周予同:《汉代今古文家对于纬谶的关系》,《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5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⑤ 周予同:《汉代今古文家对于纬谶的关系》,《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5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① 姜忠奎:《纬史论微·自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
    ①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第22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②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第19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③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第251—2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④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第2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①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416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442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③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3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④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3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⑤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429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3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② 李景明:《中国儒学史》(秦汉卷),第307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①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440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3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① 王步贵:《神秘文化——谶纬文化新探》引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② 王步贵:《神秘文化——谶纬文化新探》引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③ 王步贵:《神秘文化——谶纬文化新探》,第16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④ 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第2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
    ① 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第9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
    ② 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第18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
    ③ 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第45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
    ① 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第126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
    ② 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自序,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① 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自序,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② 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第80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③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第20—21页,中华书局,2003年。
    ①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第209—210页,中华书局,2003年。
    ① 《华中师院学报》哲社版,1982年增刊。
    ② 《浙江学刊》,1986年第3期。
    ③ 《南都学坛》社科版,1991年第3期。
    ④ 《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⑤ 《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⑥ 《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⑦ 《河北学刊》,1998年第6期。
    ⑧ 《管子学刊》,2004第4期。
    ⑨ 董平:《论汉代谶纬之学的兴起》,《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① 黄开国:《论谶纬神学的产生》,《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② 陈其泰:《两汉之际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说的演变》,《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③ 王克奇:《齐地的方士文化与汉代的谶纬之学》,《管子学刊》,2004第4期。
    ④ 《中国哲学》第12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⑤ 《学习与思考》,1982年第5期。
    ⑥ 《宗教学研究》,1985年第1期。
    ⑦ 《管子学刊》,1993年第3期。
    ⑧ 《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2期。
    ⑨ 《求索》,1989年第5期。
    ⑩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1-4期。
    11 《南都学坛》社科版,1991年第3期。
    12 《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13 《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4 《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5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4期。
    16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期。
    17 《甘肃理论学刊》,1992年第2期。
    ① 《祁连学刊》,1992年第2期。
    ② 《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③ 《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④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⑤ 《泰安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⑥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⑦ 《河北学刊》,2001第3期。
    ⑧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3期。
    ⑨ 《天府新论》,2002年第1期。
    ⑩ 《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1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2 《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① 李建国:《谶纬与经学训诂》,《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① 张俊峰:《谶纬与东汉社会思潮略议》,《河北学刊》,2001第3期。
    ② 曹胜高:《论谶纬学说的文学价值》,《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3期。
    ① 《语文战线》,1982年第6期。
    ② 《孔子研究》,1986年第2期。
    ③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1期。
    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5期。
    ⑤ 《文献》,1993年第4期。
    ⑥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第1期。
    ⑦ 《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
    ⑧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
    ⑨ 《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6期。
    ⑩ 《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11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院刊》,1998年第1期。
    12 《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3期。
    13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6期。
    ① 尚余:《安居香山<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6期。
    ② 箫洪恩:《纬书研究概述》,《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3期。
    ① 萧洪恩:《纬书研究概述》,《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3期。
    ② 《大陆杂志》,第1卷,第12期,1950年。
    ③ 《历史语所集刊》,第35本,1964年。
    ④ 《国科会报告》,1968年。
    ⑤ 《沈刚伯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年。
    ⑥ 《国科会报告》,1972年。
    ⑦ 《中华易学》,第1卷,第4期,1980年。
    ⑧ 《中华易学》,第1卷,第5期,1980年。
    ⑨ 《辅仁学志——文学院之部》,第12期,1983年。
    ⑩ 《孔孟月刊》,第22卷,第3期。
    11 《成功大学学报》人文篇,第21卷,1986年。
    12 《汉学研究》,第6卷,第2期,
    ① 《台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6期。
    ② 《辅仁大学汉代思想研讨会论文》,1995年。
    ③ 《历史月刊》,1995年第9期。
    ④ 《历史月刊》,1995年第9期。
    ⑤ 《历史月刊》,1995年第9期。
    ⑥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⑦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
    ⑧ 国书刊行会,1966年。
    ⑨ 明德出版社,1969年。
    ⑩ 探求社,1976年。
    11 国书刊行会,1979年。
    12 国书刊行会,1984年。
    13 平河出版社,1988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文版。
    14 《佛教文化研究》,第6、7号,1958年。
    15 极东书店《书报》,第2卷,第12号,1959年。
    ① 《冢本博士颂寿纪念》,《佛教史学论集》,1961年。
    ② 《东京教育大学汉文学会会报》,第20号,1961年。
    ③ 《汉魏文化》,第3号,1962年。
    ④ 《汉魏文化》,第4号,1963年。
    ⑤ 《宗教研究》,第186号,1965年。
    ⑥ 《道教研究》,第1辑,1965年。
    ⑦ 《大正大学研究纪要》第51辑,1966年
    ⑧ 《汉魏文化》第6号,1967年
    ⑨ 《大正大学学报》,第30辑,1968年。
    ⑩ 《日本中国学会报》,第20辑,1968年。
    11 Japan Science Review,《文科系学会联合研究论文集》,第20卷,1970年。
    12 《宗教研究》,第206号,1971年。
    13 《全译汉文大系》月报,第19期,1975年。
    14 《中国学研究》,第1号,1977年。
    15 《重修纬书集成》卷6解说,1978年。
    16 《森三树三郎博士颂寿纪念·东洋学论集》,1979年。
    17 《中国学研究》,第4号,1984年。
    18 《净土宗教学院研究所报》,第7号,1985年。
    19 《孔子研究》,第2期,1986年。
    20 明德出版社,1975年。
    21 收入《纬学研究论丛——安居香山博士追悼》。
    22 台湾《孔孟月刊》,第23卷第6期,1985年。
    23 平河出版社,1993年。
    24 1994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文版,合并为3册11编。
    ① 1991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② (日)安居香山:《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第1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③ (日)安居香山:《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第61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 钟肇鹏:《谶纬论略》,第8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7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 参见周桂钿:《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①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第23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986年。
    ② 《管子·宙合》,中华书局,2004年。
    ③ 《管子·宙合》,中华书局,2004年。
    ④ 《庄子·庚桑楚》,中华书局,2004年。
    ① 郭庆蕃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② 郭庆蕃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③ 《尸子》卷下,中华书局,1991年。
    ④ 《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中华书局,1991年。
    ⑤ 《淮南子·天文训》,中华书局,1998年。
    ⑥ 帝的本义花蒂,花蒂是花的中心或依托,也就是说蒂是花的根本所在。有学者指出“古音与帝相近的字,多有根基、原始等义,如蒂表示花的基,柢表示(植物的)根基,底表示房屋的根基,胎表示人之所由生。始表示氏族之发源”,所以“帝”的语源意义是生育万物,很可能以“帝这个字来表示生育万物的“天”,是很早就有了的。在殷商的卜辞中,“帝”渐渐有了诸神之神的权威意义,在甲骨文中可以看到,殷商人心目中,他可以“令雨”、“令风”、“令霁”、“降艰”、“降祸”、“降食”、降若(不祥、不顺)”、“受又(佑)”、“受年”、“咎”、“帝与王(旺,即保佑兴旺)”、“帝与邑(护佑城镇)”、“官(疑假作忱、忧也)”等等,而他又似乎高高在上,不享受生物或奴隶的牺牲,不受人间的祭祀,与先公先王先祖没有也没有血缘上的联系,它是一种超越了社会与人间的自然之神。(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⑦ 《诗经·商颂·长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⑧ 《诗经·小雅·信南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⑨ 《诗经·大雅·韩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① 《尚书·吕刑》,中华书局,1986年。
    ② 《诗经·商颂·殷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③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④ 《诗经·鲁颂·閟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⑤ 《尚书·立政》,中华书局,1986年。
    ⑥ 顾颉刚等:《古史辨》第一册,第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⑦ 顾颉刚先生指出,这篇史诗“问了邃古之后,就问到鲧和禹的事,后来虽也说到尧舜,但远不及说鲧禹的热闹,颇有《诗经》以后《论语》以前之风。篇中称人王曰‘后’,称天帝曰‘帝’,亦曰‘后帝’,这也是和《诗》、《书》相同的称谓,我们可以信它不曾受多大的战国人历史观念的薰染。”(顾颉刚《古史辨》第七册中第61页。)接着指出《离骚》和《九歌》以“皇”字称上帝,而《天问》不这样用,可断定《天问》必非屈原著,其写成时间当在战国早期。我们从它的内容看,既比《国语》、《左传》还要略早,更没有战国时期那许多纷岐之说,认为顾先生他论断是可信的,甚至认为它当成于春秋之末,至迟在战国初年。(刘起釪:《古史续辨》,第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⑧ 刘安等:《淮南子·精神训》曰: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幽幽冥冥,茫茫昧昧,幕幂闵闵,鸿潦澒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沌生。(高诱注曰:二神,经天营地之神。)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终,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中华书局,1960年。)
    ⑨ 徐整:《三五历纪》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卷一,王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① 《尚书·甘誓》,中华书局,1986年。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③ 《尚书·洪范》,中华书局,1986年。
    ④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⑤ 《国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老子·第四十二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20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 《庄子·天地》,中华书局,1961年。
    ①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七,中国书店,1987年。
    ② 《周易·序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管子·内业》,中华书局,2004年。
    ④ 《管子·心术下》,中华书局,2004年。
    ⑤ 《管子·内业》,中华书局,2004年。
    ⑥ 《管子·水地》,中华书局,2004年。
    ① 《管子·水地》,中华书局,2004年。
    ② 《管子·水地》,中华书局,2004年。
    ③ 《郭店楚墓竹简》,第125-126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④ 关于“太一”的含义有不同的意见。学界人多数学者都认同“太一”为道家“道”之别名。郭沂先生认为“太一”为宇宙终极创生者,但它未必就是道的代称,而从下文对其“周而又始”、“一缺一盈”的描述来看,“太一”的原型盖为月亮。(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庞朴先生认为“太一”就是开始的开始,或最最开始的意思,别无他意。(庞朴:一种有机的宇宙生成图式——介绍楚简《太一生水》,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李泽厚先生说,何谓“太一”,表面看来,特别是按照我们今日已很习惯运用的西方哲学史的视角来看,非常容易地把它当作宇宙万物的客观“本体”或最终“实在”,即Logos或“道”。但实际恐未必如此。我疑其来由或根源仍在上古先民的原始巫术仪典。很可能,上古先民将巫术仪典巾所 可感受却不可测度难以言说的巨大神秘力量谓之“太一”。其实,“太一”乃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素朴的概念。(李泽厚:《初读竹简印象纪要》,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① 《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中华书局,1991年。
    ② 《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中华书局,1991年。
    ①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中华书局,1975年。
    ③ 董仲舒:《春秋繁露·重政》,中华书局,1975年。
    ④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1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⑤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⑥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中华书局,1975年。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华书局,1975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中华书局,1975年。
    ③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中华书局,1975年。
    ④ 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中华书局,1975年。
    ⑤ 董仲舒:《春秋繁露·如天之为》,中华书局,1975年。
    ⑥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在人》,中华书局,1975年。
    ① 刘安等:《淮南子·天文训》,中华书局,1998年。
    ② 扬雄:《太玄经·玄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③ 扬雄:《扬雄集·核灵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④ 黄开国、邓星盈认为:扬雄的“玄”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整个世界的总规律;其二是指天、地、人(万物)形成的总根源;其三是包容天、地、人(万物)的绝对,是一种抽象,因而同具体 事物相比,它是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是超感觉的。但他们认为由于“玄”作为万物产生的根源和包有万物的绝对,都是物质性的,而不是精神性的,因此,扬雄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黄开国、邓星盈著:《巴蜀哲学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一种观点认为“玄”具有两重性,既是宇宙的原始物质状态,包含着元气,是实有的:又是宇宙的精神本原,它产生元气,是虚无的神妙莫测的。(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398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 班固:《白虎通义·天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 王充:《论衡·四讳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③ 王充:《论衡·感类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④ 王充:《论衡·雷虚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⑤ 王充:《论衡·超奇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⑥ 王充:《论衡·商虫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① 王充:《论衡·言毒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② 王充:《论衡·讲瑞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③ 王充:《论衡·论死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④ 王充:《论衡·辨崇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⑤ 王充:《论衡·自然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⑥ 王充:《论衡·自然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⑦ 王充:《论衡·感虚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⑧ 王充:《论衡·物势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⑨ 王充:《论衡·自然篇》,中华书局,1990年。
    ① 范晔:《后汉书·天文志》注补引,中华书局,1965年。
    ② 王符:《潜夫论·本训》,中华书局,1985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钩命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参见王葆玹:《正始玄学》,第195页,齐鲁书社,1987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坤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坤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坤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坤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合诚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参见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第16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庄子·大宗师》,中华书局,1961年。
    ① 参见张立文:《气》,第3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① 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引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 扬雄:《太玄经·玄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③ 参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399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 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青铜时代》,第2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 郭沫若:《卜辞通纂》三六四片,《郭沫若全集》(考古编2),科学出版社,1983年。
    ③ 罗振玉:《殷虚书契前编》1、50、I,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④ 郭沫若:《卜辞通纂》三七一片,《郭沫若全集》(考古编2),科学出版社,1983年。
    ⑤ 郭沫若:《卜辞通纂》三七三、三七四,《郭沫若全集》(考古编2),科学出版社,1983年。
    ① 《尚书·蔡仲之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尚书·周书·大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尚书·康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尚书·召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16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④ 《尚书·君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第13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② 《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③ 《国语·周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④ 《国语·越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⑤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⑥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⑦ 《国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⑧ 杨泽波:《牟宗三超越存有论驳议——从先秦天论的发展轨迹看牟宗三超越存有论的缺陷》,《文史哲》,2004年第5期。
    ① 《诗经·小雅·雨无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诗经·小雅·节南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诗经·大雅·瞻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④ 参见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3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⑤ 《左传·昭公十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⑥ 《左传·桓公六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⑦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论语·季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论语·为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论语·尧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④ 《论语·八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⑤ 《论语·子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⑥ 《论语·雍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⑦ 《论语·述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⑧ 《论语·先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⑨ 《论语·八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⑩ 《鲁迅全集》,第二卷,第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① 《孟子·万章上》,中华书局,1987年。
    ② 《孟子·梁惠王下》,中华书局,1987年。
    ③ 《孟子·尽心下》,中华书局,1987年。
    ④ 《孟子·梁惠王上》,中华书局,1987年。
    ⑤ 《孟子·离娄下》,中华书局,1987年。
    ① 《孟子·尽心上》,中华书局,1987年。
    ② 《老子·第七十九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 《老子·第六十七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④ 《老子·第七十三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⑤ 《老子·第六十八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⑥ 《老子·第二十五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⑦ 《庄子·达生》,中华书局,1961年。
    ⑧ 《庄子·秋水》,中华书局,1961年。
    ⑨ 《庄子·秋水》,中华书局,1961年。
    ① 《庄子·秋水》,中华书局,1961年。
    ② 《庄子·达生》,中华书局,1961年。
    ③ 参见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第1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④ 《墨子·法仪》,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⑤ 《墨子·天志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⑥ 《墨子·天志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⑦ 《墨子·天志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⑧ 《墨子·天志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① 《墨子·天志下》,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② 《荀子·天论》,中华书局,1988年。
    ③ 《荀子·天论》,中华书局,1988年。
    ④ 《荀子·强国》,中华书局,1988年。
    ⑤ 《荀子·正名》,中华书局,1988年。
    ⑥ 《荀子·天论》,中华书局,1988年。
    ⑦ 参见晁福林:《论荀子的“天人之分”说》,《管子学刊》,2001年第2期。
    ⑧ 《荀子·不苟》,中华书局,1988年。
    ⑨ 《荀子·不苟》,中华书局,1988年。
    ① 《荀子·荣辱》,中华书局,1988年。
    ② 《荀子·正论》,中华书局,1988年。
    ③ 《荀子·天论》,中华书局,1988年。
    ④ 《荀子·礼论》,中华书局,1988年。
    ⑤ 《荀子·天论》,中华书局,1988年。
    ⑥ 《周易·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⑦ 《周易·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19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② 春秋时的鲁国大夫梓慎是一个很活跃的人物。《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载:“春,无冰。梓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以有时灾。阴不堪阳,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宋、郑必饥。……’”据《左传》记载,后来宋、郑两国果然发生了饥荒。春秋时期,中原大地曾发生过一场蔓延数国的大火,对这场灾难,梓慎和裨灶都在事先根据星象做出了预测。《左传》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载:“冬,有星孛(即彗星)于大辰(即心宿二,又名大火),西及汉。”梓慎以此预言宋、卫、陈、郑将有火灾发生。郑国的裨灶也对子产说:“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子产不许。据《左传》记载,到了第二年五月,大火星开始在傍晚时出现在天空。丙子日这天,突然刮起了风。梓慎说:“这叫融风。融风属木,木生火,所以说这就是火灾即将来临的开端。再过七天,大火就要发生了!”隔了一天,戊寅日这天,风更大了。又过了四天,到壬午日,风势极大。果然,宋、郑、陈、卫同时发生火灾。此外,出现日食是对君主的凶兆,彗星出现,认为是兵灾的凶象等等。
    ① 《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中华书局,1991年。
    ②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中华书局,1991年。
    ③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中华书局,1991年。
    ④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中华书局,1991年。
    ⑤ 《吕氏春秋·仲春纪·情欲》,中华书局,1991年。
    ⑥ 《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中华书局,1991年。
    ⑦ 《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中华书局,1991年。
    ⑧ 《吕氏春秋·孟秋纪·怀宠》,中华书局,1991年。
    ⑨ 《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中华书局,1991年。
    ① 《吕氏春秋·序意》,中华书局,1991年。
    ② 《吕氏春秋·序意》,中华书局,1991年。
    ③ 《吕氏春秋·博大览·贵因》,中华书局,1991年。
    ④ 《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中华书局,1991年。
    ⑤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中华书局,1991年。
    ⑥ 《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中华书局,1991年。
    ⑦ 《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中华书局,1991年。
    ⑧ 《吕氏春秋·季冬纪·季冬》,中华书局,1991年。
    ① 参见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第43页,齐鲁书社,1987年。
    ①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13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 《尚书·康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诗经·大雅·大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④ 《诗经·周颂·昊天有成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⑤ 《国语·越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⑥ 《老子·第四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⑦ 《老子·第二十五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⑧ 《老子·第四十八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庄子·秋水》,中华书局,1961年。
    ② 《庄子·齐物论》,中华书局,1961年。
    ③ 《庄子·齐物论》,中华书局,1961年。
    ④ 《庄子·德充符》,中华书局,1961年。
    ⑤ 《庄子·齐物论》,中华书局,1961年。
    ⑥ 《孟子·尽心上》,中华书局,1987年。
    ⑦ 郭沫若:《青铜时代》,第2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⑧ 《尚书·君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左传·昭公十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荀子·天论》:中华书局,1988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诗经·小雅·雨无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论语·八佾》,中华书局,1990年。
    ④ 薰仲舒:《春秋繁露·郊语》,中华书局,1975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春秋纬·说题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陈立撰:《白虎通疏证》中《释天地之名》,中华书局,1994年。
    ③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中华书局,1975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春秋纬·佐助期》,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耀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合诚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 李昉:《太平御览·皇王部上》,中华书局,1960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耀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帝命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耀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戴德:《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中华书局,1983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龙河鱼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推度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叶光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甄曜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⑩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周髀算经》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汪荣宝:《法言义疏·重黎卷》第十,中华书局,1987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诗经·大雅·文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诗经·周颂·维天之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坤灵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坤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乐纬·稽耀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叶图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7年。
    ⑨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考异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金春蜂:《汉代思想史》,第3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第434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② 王育济:《理学·实学·朴学——宋元明清思想文化的主流》前言,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
    ③ 部分学者认为甲骨文中没有“阴”字,但后来发现卜辞中有“阴”字,只是数量甚微。出现“阴”字的卜辞如下:“丙辰卜,丁巳其阴乎?允阴。”(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19781)“戊戌卜,其阴乎?……不见云。”(《甲骨文合集》20988)
    ① 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原载《东方杂志》,二十卷10号,1923年5月25日,《古史辨》第五册,第3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② 《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③ 《国语·周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④ 《左传·昭公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老子·四十二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国语·越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③ 《国语·越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④ 《国语·越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⑤ 《周易·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⑥ 《周易·序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⑦ 《尚书·甘誓》,中华书局,1986年。
    ⑧ 《尚书·洪范》,中华书局,1986年。
    ①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
    ② 梁启超先生在《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一文中对于《尚书》中“五行”起源说有所怀疑,但他仍以这一个名词是本来有的,不过到了战国时被人加上新的解释而已。他的结论是:“春秋、战国以前,所谓阴阳,所谓五行,其语甚希见,其义极平淡。且此二事从未尝并为一谈。诸经及孔、老、墨、孟、荀、韩诸大哲皆未尝齿及。”四年之后,他的弟子刘节先生又作《洪范疏证》,证明《洪范》一篇出于战国之末,其中所载的五行之说即是战国时邹衍一辈人的学说。顾颉刚先生认为零碎的五行思想是久已有的,但或少于五数(如秦国有白、青、黄、赤四帝之祠),或多于血数(如《左传》文七年,卻缺引《夏书》,释之曰“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并不是严整的五行系统。邹衍凭借了往旧的五行思想(即古代人把宇宙事物分类的思想),自己造出整整齐齐的一大套五行说,用之于历史上,说明历代的符应及其为治之宜,这是很有可能的。(参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③ 《国语·鲁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④ 《国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⑤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266-267页,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⑥ 《管子·形势解》,中华书局,2004年。
    ⑦ 《管子·四时》,中华书局,2004年。
    ① 《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中华书局,1991年。
    ①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② 陆贾:《新语·道基》,中华书局,1986年。
    ③ 班固:《汉书·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
    ①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班固:《汉书·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
    ③ 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④ 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中华书局,1962年。
    ⑤ 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中华书局,1962年。
    ① 班固:《汉书·五行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
    ② 钟肇鹂:《谶纬略论》,第8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稽览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坤灵图补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书集成·尚书·考灵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稽命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乐纬·动声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考异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佐助期》,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说题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始开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叶光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会昌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册,第193—194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 王:指五行中当令的一行,如春天应为五行中的木当令,此时的木就是王。相:指五行中当令的一行所生的一行,如春天木当令为王,木生火,火就是相。死:指五行中当令一行对其有克制作用的一行,如春天木为王,木克土,土就是死。囚:指五行中能克制当令一行的一行,如春天木为王,金能克木,金就是囚。休:指五行中对当令一行有生成作用的一行,如春天木为王,水生木,水就是休。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王晓毅:《“天地”“阴阳”易位与汉代气化宇宙论的发展》,《孔子研究》,2003年第4期。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斗威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运斗枢》,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中华书局,1975年。
    ④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中华书局,1975年。
    ① 商代也存在神人关系,但不是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的关系。商代时侍奉的是人格化至上神——“上帝”,甲骨文中所反映出的“上帝”的形象,是一个没有理性、喜怒无常的神君。人与上帝相联系的唯一媒介是占卜(龟卜、筮卜),人们对至上神总是诚惶诚恐的样子,小心翼翼地举行占卜仪式,碰到灾害如水灾、旱灾时,尽管人们是那样的虔诚,还是不能感动上帝免灾。可以看出,殷商时代的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交流感应,而是前者对后者的单方面决定。所以,反映在那时卜辞里的内容,只有卜风之有无,卜雨之止息的卜辞,以及是否举行祈年、祭风神、祈雨等的卜辞,而没有是否有应验的记载。
    ② 冯禹:《天与人——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重庆出版社,1990年。
    ① 《周易·乾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墨子·天志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 《墨子·天志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④ 《墨子·天志下》,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华书局,1975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华书局,1975年。
    ③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④ 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中华书局,1975年。
    ① 《诗经·小雅·北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 《国语·楚语下》载楚昭王见《周书》有“重、黎实使天地不通”之说,因问观射夫,如果不是重、黎使天地不通,人们原本可以登天吗?观射夫回答说:“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颧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楚昭王所说《周书》指《尚书·吕刑》所谓:“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观射夫所论。通篇围绕人神关系、祭祀制度,因此,现代学者多从宗教学的角度理解这一故事,认为所渭“民神异业”、“绝地天通”,体现了统治者巫史集团对祭祀权力和通天权的垄断,而通天权的垄断是对世俗政治权力进行垄断的宗教基础。
    ③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第3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④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第107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璇玑钤》,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中华书局,1975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坤灵图》,河北人民出版,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班固:《白虎通义·论王者接上下之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⑥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中华书局,1975年。
    ⑦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中华书局,1975年。
    ⑧ 班固:《白虎通义·阙文·郊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⑨ 班固:《白虎通义·阙文·郊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① 班固:《白虎通义·论祭天告祖之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
    ③ 班固:《白虎通义·阙文·郊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④ 范晔:《后汉书·郊祀志上》,中华书局,1965年。
    ⑤ 班固:《白虎通义·封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⑥ 班固:《白虎通义·封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⑦ 班固:《白虎通义·封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⑧ 刘珍等:《东观汉记·郊祀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木。
    ⑨ 《孟子·梁惠王下》,中华书局,1987年。
    ⑩ 《孟子·梁惠王下》,中华书局,1987年。
    11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马国翰:《玉涵山房辑佚书·孝经纬·援神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③ 范晔:《后汉书·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⑤ 范晔:《后汉书·和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
    ⑧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
    ⑨ 范晔:《后汉书·祭祀志》,中华书局,1965年。
    ⑩ 范晔:《后汉书·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① 曾振宇、范学辉:《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第75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华书局,1975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第48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演孔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命历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运斗枢》,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顾颉刚先生的《三皇考》中的《三皇太一说演变略图》的说法有四种:一是指伏羲、燧人、神农;二是指伏羲、女娲、神农;三是指伏羲、祝融、神农;四是指伏羲、神农、黄帝。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命历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及顾颉刚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均以为刘歆有意篡改五帝说,是为了配五德终始说,在原来的五帝说黄帝与颛顼之间增加了一个少昊帝为金德,尧自然地为火德。而汉为尧后,汉应与尧同德,当为火德。学者冷德熙先生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汉家为尧后说发于汉代眭弘,而眭弘所据在《左传》。《汉书·贾逵传》载贾氏云“五经家皆无以证图谶明刘氏为尧后者,而《左传)独有明文”,注曰:“《春秋》晋大夫蔡墨曰:‘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优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范会自秦还晋,其处者为刘氏,明汉承尧后也。”眭弘以此倡汉为尧后,并造舆论说汉家也当效法唐尧禅位天下贤人。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钩命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孟子·告子下》,中华书局,1987年。
    ⑧ 《荀子·大略》,中华书局,1988年。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括地象》,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灵准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灵准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灵准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钩命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稽命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⑩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合诚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握矩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 黄奭:《黄氏逸书考》,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2003年。
    16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握矩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握矩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合诚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合诚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灵准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⑩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帝命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帝命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帝命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考河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灵准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凯期》,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龙鱼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握河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挺佐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龙鱼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帝命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握河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龙鱼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论语谶·比考》,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论语谶·比考》,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考河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考河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尚书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尚书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班固:《白虎通义·封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帝命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演孔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稽命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授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运斗枢》,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
    ⑨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⑩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稽命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斗威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稽命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斗威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璇玑钤》,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斗威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⑩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斗威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古秘》,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斗威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稽命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左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巾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演孔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斗威仪》,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通卦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合诚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周易·贲卦·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周易·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三十,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
    ④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⑤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册,第19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⑥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册,第19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① 十八宿分属四象,即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合诚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乐纬·叶图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耀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下册,第42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② 《周礼·春官·宗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曰:“二十八舍主十二州”,即: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杨州。虚、危,青州。营室至东壁,并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觜觿、参,益州。(中华书局,1982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耀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合诚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运斗枢》,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① 房玄龄等:《晋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7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纬书集成·易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坤灵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帝览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推度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潜潭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潜潭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帝览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⑥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①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考灵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⑤ 班固:《汉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曜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春秋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孝经章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帝览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圣洽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曜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章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圣洽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甄曜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火星和心宿二(天蝎座的a星)是全天最红的两个天体。火星,荧荧似火,古称荧惑;心宿二色红似火,又称“大火”。“心”是指天蝎座中的红色一等亮星——心宿二,由于它红光如血似火,故我国称它为“大火”。若两“火”相遇,则两星斗艳,红光满天。这种天象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并把它称为“荧惑守心。”
    ② 班固:《汉书·天文志》、《后汉书·天文志》二史书共记载秦汉时期发生过五次“荧惑守心”,预示了帝王崩殂和失位。《汉书·天文志》载有三次:一是:“始皇之时……又荧惑守心,及天市芒角,色赤如鸡血。始皇既死,適、庶相杀,二世即位,残骨肉,戮将相,太白再经天。因以张楚并兴,失相跆籍,秦遂以亡。”二是:“(汉)高祖十二年春,荧惑守心。四月,宫车晏驾。”三是:“(汉成帝)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三月丙戌,宫车晏驾。”《后汉书·天文志》载二次,一是:“(汉安帝)孝安永初元年五月戊寅,荧惑逆行守心前星……心为天子明堂,荧惑逆行守之,为反臣……是时,安帝未临朝,邓太后摄政,邓骘为车骑将军,弟弘、、阊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司空周章意不平,与王尊、叔元茂等谋,欲闭宫门,辅将军兄弟,诛常侍郑众、蔡伦,劫刺尚书,废皇太后,封皇帝为远国王。事觉,章自杀。”二是:“(汉灵帝)中平三年四月,荧惑逆行守心后星,十月戊午,月食心后星,占曰:‘为大丧’,后三年而灵帝崩。”(中华书局,1962年。)
    ③ 黄一农:《社会天文学十讲》,第3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④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填星运行正常会预示福祉,《易纬》:填星犯角,色黄润而明,忠良升用,一曰有赦令。填星入氐,东宫太子有仁德,一曰东宫有赐物。《春秋纬·文曜钩》:填星黄而润泽,岁必大熟。填星入南斗中,明润不移,王者有道,政教修明。填星色黄而角,所居之国,兵战则胜,事举则成,奸邪退沮,贤士升用。《春秋纬》:填星守斗,王者封赏诸侯,若上官更有受赐者。填星守须女,后宫有喜。《春秋纬·春秋图》:填星逆行角中,王后有异喜。填星之房,仓谷丰。填星之危,黍大熟,民无尤。《河图纬·河图》:填星守营室,邦君有喜,赐其爵禄,有封土者。《洛书纬·雒罪级》:填星入房,人主仁明,政令和平,国无冤狱,民人大安。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曜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曜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春秋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章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帝览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圣治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③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索隐》天官占云,中华书局,1982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曜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帝览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圣洽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甄曜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⑥ 班固:《汉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曜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春秋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雌雄图三光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帝览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圣洽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洛书纬·甄曜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晏婴:《晏子春秋·晏子谏三》,中华书局,1985年。
    ⑧ 刘安等:《淮南子·天文训》,中华书局,1998年。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曜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⑩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演孔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文曜钩》,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运斗枢》,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圣洽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球八:《纬书集成·河图纬·河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班固:《汉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② 范晔:《后汉书·天文志上》,中华书局,1965年。
    ① 班固:《汉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②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③ 班固:《汉书·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④ 班固:《汉书·成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⑤ 西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孝安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孝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孝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③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④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①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③ 班固:《汉书·谷永杜邺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④ 范晔:《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杨震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马融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左周黄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五行志四》,中华书局,1965年。
    ① 班固:《汉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② 范晔:《后汉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五行志六》,中华书局,1965年。
    ② 班固:《汉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③ 范晔:《后汉书·五行志二》,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五行志一》,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五行志一》,中华书局,1965年。
    ② 班固:《汉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③ 范晔:《后汉书·五行志四》,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五行志四》,中华书局,1965年。
    ① 栾巨庆:《行星与长期天气预报》,第27-2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② 薄树人:《<开元占经>——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奇书》,《唐开元占经》前言,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版。
    ③ 刘韶军:《神秘的星象——冥冥天机的千古追求》,第205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④ 阮均石:《太阳活动与地震》,载《地震战线》,1979年第1期。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黄录基等:《太阳活动与地震》,载《地震战线》,1975年第5期。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中华书局,1975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义》,中华书局,1975年。
    ③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中华书局,1975年。
    ④ 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中华书局,1975年。
    ⑤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华书局,1975年。
    ⑥ 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自序,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①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第52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
    ③ 任继愈先生认为:中国存在儒教,宗教之所以为宗教,有它的本质部分,本质指它所信仰、追求的领域是人与神的火系或交涉。用中国习惯的说法即“天人关系”。宗教涉及的范围既在社会生活之内,又在社会生活之外。宗教要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吉凶祸福问题,同时又要借助超现实的外在力量。谶纬大谈以天神为主体的天人感应关系,人间的吉凶祸福都由天神所掌,借助天神的力量来制约人间天子的权力,希望天子敬天爱民,实行仁政,恩泽万民,天下太平。这完全是一种建立在对天信仰基础之上的、对人间太平盛世追求的天人关系,与宗教的内在本质有着共同一致的地方。参见《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①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华书局,1962年。
    ② 曾振宇、范学辉:《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第75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
    ②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
    ③ 班固:《汉书·魏相丙吉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④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华书局,1962年。
    ⑤ 范晔:《后汉书·百官一》,中华书局,1965年。
    ①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华书局,1962年。
    ② 班固:《汉书·薛宣朱博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③ 虞世南等:《北堂书钞》卷五十,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④ 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中华书局,1975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班固:《白虎通义·封公侯》,中华书局,1994年。
    ② 陈澔:《礼记集说》,“乐记第十九”,卷七,第208页,中国书店,1994年。
    ③ 范晔:《后汉书·祭祀志》,中华书局,1965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纬·会昌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范晔:《后汉书·祭祀志》,中华书局,1965年。
    ⑥ 刘昭:《续汉书补·祭祀上》,《东观汉记》卷血,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⑦ 刘昭:《续汉书补·祭祀上》,《东观汉记》卷五,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⑧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班固:《汉义·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是华书局,1962年。
    ③ 班固:《汉书·谷永杜业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④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⑤ 班固:《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⑥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⑦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⑧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⑨ 曾振宇:《“法天而行”:董仲舒天论新识》,《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① 赵翼:《廿二史劄记·汉诏多惧词》卷二,中华书局,1984年。
    ② 班固:《汉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③ 班固:《汉书·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④ 班固:《汉书·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⑤ 班固:《汉书·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①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感精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班固:《汉书·翟方进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③ 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④ 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⑤ 范晔:《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班固:《汉书·薛宣硃博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② 班固:《汉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③ 范晔:《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孝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孝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孝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孝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孝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⑤ 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⑥ 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⑦ 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⑧ 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⑨ 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⑩ 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皇甫嵩硃俊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① 班固:《汉书·叙传上》曰:“初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及其长而多灵,有异于众,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券,吕公睹形而进女;秦皂东游以厌其气,吕后望云而知所处;始受命则白蛇分,西入关则五星聚。故淮阴、留侯谓之天授,非人力也。”
    ① 班固:《汉书·叙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
    ① 赵翼:《廿二史劄记·汉儒言灾异》卷二,中华书局,1984年。
    ② 班固:《汉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③ 班固:《汉书·宣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④ 班固:《汉书·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① 班固:《汉书·成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② 班固:《汉书·哀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
    ③ 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⑤ 范晔:《后汉书·郎顗襄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⑥ 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② 洪适:《隶释》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
    ③ 洪适:《隶释》卷十一,中华书局,1985年。
    ④ 洪适:《隶释》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
    ⑤ 杨慎:《金石古文》卷九,中华书局,1985年。
    ⑥ 洪适:《隶释》卷十七,中华书局,1985年。
    ⑦ 洪适:《隶释》卷九,中华书局,1985年。
    ⑧ 洪适:《隶释》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
    ⑨ 洪适:《隶释》卷十一,中华书局,1985年。
    ⑩ 洪适:《隶释》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
    11 王昶:《金石萃编》卷十八,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年。
    12 洪适:《隶释》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85年。
    13 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洪适:《隶释》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
    ② 范晔:《后汉书·马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③ 《郑玄集·周礼注·春官宗伯》,齐鲁书社,1997年。
    ④ 《郑玄集·礼记注·大传》,齐鲁书社,1997年。
    ⑤ (日)安居香山、巾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说题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范晔:《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⑦ 范晔:《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参见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第180-1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①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12—21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 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
    ②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1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58—25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5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 陆贾:《新语·道基第一》,中华书局,1986年。
    ④ 陆贾:《新语·道基第一》,中华书局,1986年。
    ⑤ 陆贾:《新语·慎微第六》,中华书局,1986年。
    ① 陆贾:《新语·明诚第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中华书局,1975年。
    ③ 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中华书局,1975年。
    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⑤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中华书局,1975年。
    ① 参见王永祥:《董仲舒评传》,第9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重政》,中华书局,1975年。
    ③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④ 董仲舒:《春秋繁露·二端》,中华书局,1975年。
    ⑤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中华书局,1975年。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华书局,1975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华书局,1975年。
    ③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观德》,第270页,中华书局,1992年。
    ④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中华书局,1975年。
    ⑤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郊语》,第396、397页,中华书局,1992年。
    ①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祀对》,中华书局,1975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中华书局,1975年。
    ③ 董仲舒:《春秋繁露·祭义》,中华书局,1975年。
    ④ 参见余治平:《唯天为大》,第84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 曾振宇、范学辉:《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第296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中华书局,1975年。
    ③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华书局,1975年。
    ④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明号》,中华书局,1975年。
    ①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②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82年。
    ③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
    ④ 阎振益等:《怀虑第九》,《新书译注》,中华书局,2000年。
    ⑤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⑥ 陈咏明:《儒学与中国宗教传统》,第251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⑦ 《汉书·天文志》可以看到,被统称为“数术”的这两类知识仍然是当时知识的一大门类,《艺文志》数术略中,第一部分多为占星之术,与古天文之学类似,第二部分即推历之术,与古历算之学相关,第三部分是阴阳刑德、五行灾异之术,也指堪舆、钟律、刑德、式占等等,第四部分是筮龟即易占,这是源远流长的古代预测方法,第五部分是物验杂占,如人鬼精物六畜变怪耳鸣喷嚏异梦等等,第六部分就是形法,所谓形法,包括界域地理、相宅相物等等,《艺文志》说是“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可见,“数术”这类技术在汉代既包罗万象,又流传极广,而且是人们普遍接受的知识,它的存在本身就证明,古代思想土壤并不像我们所理解的那么“纯洁”和“高雅”。(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8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8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 (日)加荣治:《中国古典解释史·魏晋篇》,第6页。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8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 班固:《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说题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璇玑钤》,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稽命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诗纬·含神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孔子弟子和孔门后学对孔子的评价是,颜回称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宰我则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认为老师远远超过了作为古代圣王的尧舜;子贡则说孔子就像日月,“无得而逾焉”,他认为孔子是不可企及的,“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孟子》引用有若的话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何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以孔子为“金声玉振”、“圣集大成”,司马迁也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敬与向往。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演孔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纬·含文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演孔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钩命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钩命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纬·援神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纬·中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纬·元命包》,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对于《白虎通义》的性质,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五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以侯外庐和任继愈二位先生为代表,侯外庐先生认为《白虎通义》是庸俗经学和神学的混合物,任继愈先生认为《白虎通义》是一部简明扼要的经学法典,是一种制度化了的思想,起着法典的作用。第二种意见以金春峰先生为代表,他认为《白虎通义》汇集了四十三条名词解释,内容涉及社会礼仪、风习、国家制度、伦理道德各个方面,其中许多重要条目并不是关于制度的法典式的规定,而是汇集不同观点的学术说明和解释。第三种观点以刘泽华先生为代表,他认为《白虎通义》虽说不上是必须遵守的国宪,不过在思想观念上确实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第四种观点以张荣明先生为代表,他认为《白虎通义》是汉代国家宗教的经学教科书,是汉代的神学大全,《白虎通义》的本质是政治神学。第五种观点以李申先生为代表,他从儒教的角度出发,认为《白虎通义》是儒教的教理、教义和教规大纲,又是国家的施政法典,是谶纬思潮和东汉经学的结晶。
    ②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494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③ 班固:《白虎通义·爵》,中华书局,1994年。
    ① 班固:《白虎通义·封禅》,中华书局,1994年。
    ② 班固:《白虎通义·灾变》,中华书局,1994年。
    ③ 班固:《白虎通义·五行》,中华书局,1994年。
    ④ 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中华书局,1994年。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7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 胡道静主编:《国学大师论国学》上册,第23页,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③ 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徐养原:《纬候不起于哀平辩》,严杰补编《经义丛钞》卷二十,《清经解》第7册,第864-865页,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
    ② 范晔:《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③ 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序》:“习为内学。”李贤注:“内学,谓图谶之书也,其事秘密,故称内。”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范晔:《后汉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⑤ 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⑥ 皮锡瑞:《经学历史》,第90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① 范晔:《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② 黄朴民:《何休评传》,第23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 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④ 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① 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② 参见陈其泰:《何休公羊学说的体系及其学术特色》(中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第196期。
    ③ 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④ 黄朴民:《何休评传》,第26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⑤ 范晔:《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⑥ 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⑦ 范晔:《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② 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郑玄集·礼记注》,齐鲁书社,1997年。
    ③ 《郑玄集·礼记注·大传》,齐鲁书社,1997年。
    ① 《郑玄集·周礼注·春官·宗伯》,齐鲁书社,1997年。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稽览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郑玄集·郑玄佚注·尚书五行传注》,齐鲁书社,1997年。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稽览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 《郑玄集·郑玄佚注·尚书注》,齐鲁书社,1997年。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
    ② 《郑玄集·六艺论》,齐鲁书社,1997年。
    ① 钟肇鹏:《谶纬论略》,第8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② 钟肇鹏:《谶纬论略》,第8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③ 《周易·序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1982年。
    《八家后汉书辑注》:周天游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白虎通义》:(东汉)班固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白虎通义疏证》:(东汉)班固撰,(清)陈立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北堂书钞》:(隋)虞世南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春秋穀梁传译注》:承载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注,(唐)徐彦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春秋繁露义证》:(汉)董仲舒撰,(清)苏舆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大戴礼记解诂》:(西汉)戴德著,(清)王聘珍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东观汉纪》:(东汉)刘珍等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蛾术篇》:(清)王鸣盛撰,台北:鼎文书局,1979年。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尔雅译注》:胡奇光、方环海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法言义疏》:(西汉)扬雄撰,汪荣宝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风俗通义校注》:(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管子校注》:黎翔凤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国语译注》:邬国义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龚自珍全集》:(清)龚自珍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古微书》:(明)孙毂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
    《汉书》:(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后汉纪校注》:(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淮南子集释》:(西汉)刘安等撰,何宁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黄氏逸书考》:(清)黄爽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2003年。
    《金石萃编》:(清)王昶撰,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年。
    《金石古文》:(明)杨慎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
    《经义考》:(清)朱彝尊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老子译注》:冯达甫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礼记译注》:杨天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礼记集说》:(元)陈澔注,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隶释》:(南宋)洪适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论衡校释》:(东汉)王充撰,黄晖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论语集释》:程树德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论语译注》:金良年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孟子正义》:(清)焦循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墨子今注今译》:李渔叔注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廿二史劄记》:(清)赵翼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潜夫论》:(东汉)王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经解》:(清)阮元、王先谦编,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
    《全汉文》:(清)严可均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全后汉文》:(清)严可均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日知录集释》:(明末清初)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尚书译注》:李民、王健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撰,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事物纪原》:(宋)高承撰,上海:上海巾医学院出版社,1989年。
    《诗纬集证序》:(清)陈乔枞撰,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六年小婶嬛馆刻本影印本。
    《诗经译注》:程俊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申鉴》:荀悦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释名疏证补》:(清)王先谦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说郛三种》:(元)陶宗仪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说苑校正》:(西汉)刘向撰,向宗鲁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隋书》:(唐)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四书五经》:(宋)朱熹等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总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尸子》:(战国)尸佼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太玄经》:(西汉)扬雄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纬书集成》(中译本):(日)安居香山、中本璋八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纬史论微》:(清)姜忠奎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
    《五行大义》:(隋)萧吉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文心雕龙今译》:(南朝梁)刘勰撰,周振甫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孝经译注》:汪受宽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新书校注》:(西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新语校注》:(西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盐铁论校注》:(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晏子春秋》:(春秋)晏婴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扬雄集校注》:(西汉)扬雄撰,张震泽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清)王仁俊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札适》:(清)孙诒让撰,台北:世界书局,1961年。
    《郑玄集》:《齐文化丛书》之五,安作章主编,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朱子语类》:(宋)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周易大传今注》:高亨注,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注,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注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周礼译注》:杨天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周髀算经》:赵爽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左传译注》:李梦生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巴蜀哲学史稿》:黄开国、邓星盈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冷德熙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谶纬论略》:钟肇鹏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徐兴无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谶纬与道教》:萧登福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谶纬神学与古代社会预言》:易玄著,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春秋史》:童书业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吕锡深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道学通论》:胡孚深、吕锡深著,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董学探微》:周桂钿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董仲舒思想研究》:华友根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董仲舒与新儒学》:黄朴民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董仲舒评传》:王永祥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东汉谶纬学新探》:黄复山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
    《东周与秦代文明》:李学勤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刘小枫著,成都:四川人出版社,1997年。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陈来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陈来著,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古史辨》:顾颉刚等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国学大师论国学》:胡道静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郭店楚墓竹简》:荆门市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丁四新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郭沫若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姜生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美)安乐哲著,施忠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汉代道教哲学》:李刚著,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林徐典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汉代经学发展史论》:边家珍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汉代思潮》:龚鹏程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信立祥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汉代学术史略》:顾颉刚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汉代思想史》:金春锋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汉代学术史》:王铁著,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
    《何休评传》:黄朴民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剑桥中国秦汉史》:(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892年。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986年。
    《今古文经学新论》:王葆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经学与汉代社会》:张涛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考古学专题六讲》:张光直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科学认识论》:萧焜焘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理学·实学·朴学——宋元明清思想文化的主流》:王育济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
    《两汉哲学新探》:于首奎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两汉思想史》:祝瑞开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两汉哲学新探》:于首奎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钱穆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两汉艺术精神嬗变论》:徐华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两汉经学与社会》:孙筱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两汉易学与道家思想》:周立升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两汉乡村社会史》:马新著,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刘松来著,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刘师培全集》:刘师培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牟钟鉴著,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鲁迅全集》:鲁迅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冯契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民间禁忌与惰性心理》:李绪鉴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内在超越之路》:余英时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气》:张立文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前期法家研究——法、术、势社会政治理论的建构》:曾振宇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秦汉史》:田昌五,安作璋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秦汉史》:吕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秦汉史》:林剑鸣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秦汉思想史》:周桂钿,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秦汉齐鲁经学》:张涛、项永琴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青铜时代》:郭沫若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儒学与中国宗教传统》:陈咏明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儒家的天论》:向世陵、冯禹著,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儒学与汉代社会》:刘厚琴著,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三纲六纪与社会整合——由<白虎通>看汉代社会人伦关系》:季乃礼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社会天文学史十讲》:黄一农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李中华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神秘文化——谶纬文化新探》:王步贵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神秘的预言——中国古代谶言研究》:丁鼎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神秘的星象——冥冥天机的千古追求》:刘韶军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神话思维》:(德)恩斯特卡西尔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时空学说史》:李烈炎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世俗与神圣》:侯杰、范丽珠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天理与人欲》:王育济著,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天学真原》:江晓原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曾振宇、范学辉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天与人——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冯禹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天人之际——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聂琴编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天人纠葛与历史运演——西汉儒家历史观的现代诠释》:张秋升著,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天人关系论》:杨慧杰着,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
    《天人之际》:何光沪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天人合一——观念与华夏文化传统》:陈江风著,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周桂钿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天文与人文——独异的华夏天文文化观念》:陈江风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年。
    《王政全书——<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张富祥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国维遗书》:王国维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余治平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日)安居香山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严正著,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西周史》:杨宽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西汉礼学新论》:华友根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夏商社会生活史》:宋镇豪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先秦两汉儒学与文学》:陈松青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葛志毅、张惟明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先秦两汉道家思想研究》:张运华著,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先秦士人与社会》:刘泽华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先秦史》:吕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先秦史论集》:李衡眉著,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主编。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鼎堂著,上海:中法文化出版委员会,1936年。
    《先秦两汉儒学与文学》:陈松青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行星与长期天气预报》:栾巨庆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徐复观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原始文化研究》:朱狄著,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原始思维》:(法)列维·布留尔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阴阳五行及其体系》:邝芷人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
    《殷虚书契前编》:罗振玉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易学哲学史》:朱伯岜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王小盾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战国史》:杨宽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郑玄之谶纬学》:吕凯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
    《郑玄与今古文经学》:王承略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正始玄学》:王葆玹著,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修订本):刘文英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气论哲学研究》:曾振宇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古宇宙论》:金祖孟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系统思维》:刘长林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萨孟武著,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69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刘泽华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张岱年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冯契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夏甄陶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中国经学史》:马宗霍著,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中国经学思想史》:姜广辉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经学史十讲》:朱维铮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文化新论——天道与人道》(二):黄俊杰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中国儒学史》:赵吉惠等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国儒学史》(秦汉卷):李景明著,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儒教史》:李申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国人性论史》:徐复观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英)李约瑟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等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刘泽华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国神话研究》:吴天明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中国巫术》:张紫晨著,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
    《中国巫术史》:高国藩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中国谶谣文化》:谢贵安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中国谶谣文化——古代预言全书》:柏莲子著,长春:时代文出版社,1999年。
    《中国哲学发展史》:任继愈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华元典精神》:冯天瑜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天文学史》:陈遵妫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张立文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张荣明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彭卫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中国原始艺术》:刘锡诚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方术考》:李零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中国方术续考》:李零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中国祭天文化》:陈烈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周易阴阳八卦说解》:徐志锐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周易概论》:刘大钧著,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朱维铮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诸神的起源》:何新著,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
    《宗教的奥秘》:吕鸿儒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百年来中国谶纬学的研究与反思》:任蜜林,《云梦学刊》,2006年第2期。
    《谶纬考》:陈延杰,《东方杂志》第21卷6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谶纬释名》:陈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1本,1944年。
    《谶纬与元气》:王步贵,《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谶纬与象数》:王步贵,《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谶纬与宗教》:王步贵,《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谶纬与汉代政治》:王步贵,《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期。
    《谶纬与辩证法》:王步贵,《甘肃理论学刊》,1992年第2期。
    《谶纬文化略论》:王步贵,《祁连学刊》,1992年第2期。
    《谶纬与阴阳》:王步贵,《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4期。
    《谶纬与经学》:徐兴无,《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谶纬与东汉社会思潮略议》:张俊峰,《河北学刊》,2001第3期。
    《谶纬的流行及其对汉赋的影响》:王焕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谶纬神学与宗教及自然科学的关系》:钟肇鹏,《宗教学研究》,1985年第1期。
    《谶纬与汉代政治的神秘性》:孙曙光,《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谶纬与齐文化》:钟肇鹏,《管子学刊》,1993年第3期。
    《谶纬之学产生的思想渊源的历史条件初探》:李守清,《华中师院学报》(哲社版),1982年增刊。
    《谶纬中的文字应用》:史鉴,《语文建设》,1995年第7期。
    《谶纬与经学训诂》:李建国,《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谶纬及其思想效应》:肖巍,《云梦学刊》,1997年第1期。
    《谶纬的起源》:曾德雄,《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谶纬中的孔子》:曾德雄,《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谶纬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曾德雄,《文史哲》,2006年第1期。
    《谶纬对秦汉政治的影响》:王仲修,《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谶纬与孔子》:史少博,《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谶纬及道教对玄言诗兴起的影响》:张廷银,《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谶纬神学与“拥刘反曹”思想倾向》:刘向军,《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1期。
    《谶纬与两汉经学》:余江,《天府新论》,2002年第1期。
    《谶纬文献的禁毁和辑佚》:李梅训,《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谶纬的流行及其对汉赋的影响》:王焕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5期。
    《谶纬研究述略》:杨权,《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6期。
    《谶书和纬书的产生》:贾立霞,《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
    《澄清千载迷雾的醒世之作——<谶纬论略>读后感》:高树帜,《前进论坛》,1999年第2期。
    《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关系”之论争》:蒋立文,《长白学刊》,1996年第5期。
    《重论阴阳五行之学的形成》:葛志毅,《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
    《从汉碑看谶纬神学对东汉思想的影响》:吕宗力,《中国哲学》第12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从汉代经学的沿革看“齐—鲁—道”之变》:赵缊,《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1期。
    《从以天论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杨泽波,《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从“天人感应”到“人天感应”——“天人合一”的古今命运管窥》:沈铭贤,《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
    《从天人关系看墨子的宗教思想及其特质》: 杨善友 宗教学研究 2005/01
    《从天人关系看中国传统宗教的特点》:周海金 船山学刊 2004/04
    《大小传统之间——两汉魏晋之际的谶纬之学》:翁频,《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道德经>与阴阳五行观》:萧汉明,《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东汉后期党锢之祸与天人感应神学的衰微》:蔡明伦,《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东汉碑刻与谶纬神学》:吕宗力,《学习与思考》1982年第5期。
    《董仲舒的天论再探》:王永祥,《河北学刊》,1995年第4期。
    《董仲舒的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流变》:余治平,《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人学”特质与历史定位》:刘晗,《南都学坛》,2006年第5期。
    《董仲舒学说的多元化特征——墨学与“天人感应论”》:王俊梅,《衡水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探源》:欧式雄,《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5期。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真理性》:周桂钿,《河北学刊》,2001年第3期。
    《董仲舒阴阳五行说的“天”》:刘力,《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述评》:汪高鑫,《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再认识》:曾振宇,《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董仲舒阴阳五行说的双重性》:刘力,《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董仲舒“天论”新解》:龙文茂,《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
    《董仲舒“天论”发微》:汤其领,《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1期。
    《帝王思维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谦及秦汉神学政治》:张强,《晋阳学刊》,2001年第2期。
    《对孟子天人关系的探讨》:朱苒,《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法天而行”——董仲舒天论新识》:曾振宇,《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古佚书整理中的谶纬辑佚和研究》:郑杰文,《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关于帛书黄帝四经成书年代等问题的研究》:陈鼓应,收入《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汤一介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管子>的阴阳五行说与自然科学》:乐爱国,《管子学刊》,1994年第3期。
    《汉成帝之死与“荧惑守心”——从《资治通鉴》关于天人感应的一则记载谈起》:铮甫,《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1期。
    《汉代纬书中的古代相对性原理问题》:李鹏举,《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1-4期。
    《汉代经学论略》:汤其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6期。
    《汉代谶纬神学及其对道家宗教化的影响》:梁宗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期。
    《汉<郊祀歌>与谶纬之学》:叶岗,《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对宰相制度的影响》:于振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6期。
    《汉代经学之争》:邓星盈,《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
    《汉代新儒学“天人感应论”开山祖——陆贾》:李禹阶,《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
    《汉代经学吸纳阴阳五行说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边家珍,《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汉代经学谶纬化的过程及其动因》:蔡慧清,《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姜维公,《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的影响》:包兆会,《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河南南阳汉画与汉代谶纬迷信思想》:王玉金,《南都学坛》,1994年第5期。
    《甲骨文中蕴含的天人关系思想及其哲学影响》:韩永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6期。
    《简评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维模式的双重价值》:关煜平,《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经学”“经术”的分野与汉代经学文论话语的双重性质》:程勇,《学术月刊》,2005年第7期。
    《绝地天通——天地人神的原始本真关系的蜕变》:黄玉顺,《哲学动态》,2005年第5期。
    《孔孟天论的形而上学意义》:郭君铭,《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孔子的天人关系探微》:赵源一,《船山学刊》,2001年第1期。
    《两汉之际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说的演变》:陈其泰,《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两汉之际的谶纬论略》:边家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刘向阴阳五行学说初探》:王继训,《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论谶纬神学和阶级斗争》:锺肇鹏,《中国哲学》第2辑,北京:新华书店,1980年。
    《论<春秋繁露>是纬书起源》:金德建,《浙江学刊》,1986年第3期。
    《论中国古代儒家孟、荀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天人关系最佳模式的探讨》:刘玉娥,《船山学刊》,1999年第2期。
    《论谶纬》:郑先兴,《南都学坛》社科版,1991年第3期。
    《论谶纬神学的产生》:黄开国,《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论汉代谶纬之学的兴起》:董平,《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
    《论谶纬学说的文学价值》:曹胜高,《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3期。
    《论两汉章句之学的谶纬化》:杨权,《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论汉代的谶纬之学》:向晋卫,《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论两汉章句之学的谶纬化》:杨权,《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论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江高鑫,《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论周代神权崇拜的演变与天人合一观》:王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论天人合一》:汤一介,《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论中国先秦各家关于“天人关系”的论争及意义》:龙江,《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论先秦天、神、人地位及关系的演变》:杨瑞玲,《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论荀子的“天人之分”说》:晁福林,《管子学刊》,2001年第2期。
    《论荀子的天人关系》:付亚爽,《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13期。
    《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杨朝明,《东岳论丛》,1994年第5期。
    《略论汉代的反谶纬思潮》:马亮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略论“阴阳——五行”思维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黎康,《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翁银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5期。
    《孟荀互补的天人观——自然与人关系的最佳模式》:曲爱香,《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孟子“天”论剖析》:何晓明,《齐鲁学刊》,1995年第1期。
    《漫话阴阳五行和谶纬神学》:王积跃,《文史杂志》,2003年第6期。
    《齐地的方士文化与汉代的谶纬之学》:王克奇,《管子学刊》,2004年第4期。
    《齐文化与阴阳五行思想的起源》:毕晓乐,《东岳论丛》,2005年第3期。
    《齐派今文经学与谶纬关系的初步考察》:郑杰文,《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严波,《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秦汉间之所谓‘符应’论略》:陈槃,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年。
    《秦汉政治与谶纬》:王仲修、万昌华,《泰安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人定胜天”是对荀子《天论》的误解》:雷庆翼,《学术研究》,1997年第11期。
    《<三凼演义>与谶纬神学》:熊笃明清小说研究20014
    《<尚书>中的天及天人关系问题》:潘兴,《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试论<说文>和<纬书>的关系》:钱剑夫,《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2期。
    《试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赵天,《新疆社科论坛》,1996年第3期。
    《试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关系》:方光华,《求索》,1997年第6期。
    《试论两汉时期神仙方术及阴阳灾异思想与谶纬的兴起》:潘志峰,《河北学刊》,1998年第6期。
    《试图化解尚力、节欲矛盾关系——墨子天人关系新探》:崔恒,《船山学刊》,2004年第3期。
    《试论先秦天人关系演变的内驱力》:宇汝松,《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试论中国古代宗教崇拜对象及天人关系之演变》:宇汝松,《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6期。
    《试析<毛诗传笺>引谶纬释<诗>》:沈薇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5期。
    《试论“谶”与“纬”的区别——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丁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试论汉代经学地主的形成轨迹及其成因》:杨建宏,《船山学刊》,2000年第2期。
    《试论<史记>中的“天人感应”观念》:曹瑞娟,《现代语文》(文学评论版),2006年第2年第。
    《试论董仲舒政治哲学对阴阳五行说的吸收》:陈宗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试论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科技哲学》:刘邦凡,《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谈谈许慎及其说文跟谶纬的问题》:王显,《古汉语论集》第1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天人感应说”议》:罗春雄,《广西地方志》,1995年第3期。
    《天人感应是古代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王玉华,《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天人关系——中国古代人学的本体基础》:乔清举,《文史哲》,1999年第4期。
    《天人感应思想类型浅析》:白继贵,《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由来》:江义勇,《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
    《天人合一评议》:张岱年,《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
    《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夏甄陶,《哲学研究》,2002年第6期。
    《天人合一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李清良,《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2期。
    《天人关系在董仲舒君主观念中的体现》:孙小泉,《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天人关系新论》:吕华侨,《船山学刊》,2005年第4期。
    《天人关系新论——先秦“天”的观念演进及儒家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张瑞雪,《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天人感应论与中国古代宇宙观》:徐志辉,《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天人关系与历史运动》:瞿林东,《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
    《天人关系的伦理学思考》:张丽玲,《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天地”“阴阳”易位与汉代气化宇宙论的发展》:王晓毅,《孔子研究》,2003年第4期。
    《王充与王符元气论之比较》:李少惠,《甘肃理论学刊》,1995年第6期。
    《纬书与汉魏六朝文论》:黄金鹏,《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纬书与政治神话研究》:冷德熙,《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我国天人关系起源与演变的历程》:吴锐,《东岳论丛》,1996年第3期。
    《先秦儒家道论与汉代经学的兴起》:李祥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先秦中华天人关系的五种形态》:薛富兴,《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先秦时期道家和儒家天人关系的认识》:赵喜婧,《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的哲学意义》:张景春,《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先秦秦汉阴阳五行思想之探析》:王继训,《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
    《<荀子·天论>和儒家的科学蒙味主义》:艾红镝,《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易传>天论的哲学意义——兼论中国哲学有没有哲学概念》:曾振宇,《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易纬>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罗锡冬,《求索》,1989年第5期。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郑万耕,《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
    《<易经>的宇宙观与阴阳五行家思想之渊源》:孙熙国,《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
    《<易传>的天人关系论》:刘兴邦,《求索》,2003年第1期。
    《阴阳五行思维模式与南阳汉画》:赤银中,《中原文物》,2002年第3期。
    《阴阳五行说思维方式中的原始质素》:赵东栓,《佳木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阴阳家邹衍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是开启“五行”的钥匙》:孙开泰,《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阴阳思想与五行思想的结合过程及其意义》:何丽野,《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阴阳五行学说与原始思维》:邢玉瑞,《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阴阳五行关系》:黄信阳,《中国道教》,2002年第4期。
    《阴阳五行——诸子前的“原初哲学”》:赵东栓,《克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阴阳五行与秦汉政治史观》:宋艳萍《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张强《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5期。
    《阴阳五行思想与<黄帝内经>》:景红,《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解释系统》:徐克谦,《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阴阳五行学说的政治辩证法思想》:周风岗,《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阴阳五行观与西周时期的天道音律思维》:宋瑞凯,《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金晟焕,《周易研究》,1999年第3期。
    《阴阳五行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范立舟,《管子学刊》,1997年第2期。
    《阴阳五行思维模式述论》:张农,《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元气演化史观——<易纬>的自然史观研究》:萧洪恩,《周易研究》,2003年第4期。
    《原始道教之兴起与两汉社会秩序》:姜生,《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张衡的科学研究与天人感应思想》:韩国良,《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张岱年,《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
    《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管子>阴阳五行思想新探》:白奚,《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人关系”辨析》:林伟,《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周易>与阴阳五行学说新探》:王进明,《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庄子的“天论”及其审美旨趣》:马征,《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正确认识“天人合一”观》:坚毅,《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作为思想史背景和一般行为仪式的阴阳五行》:文晓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