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
     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
     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
     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in East Asia in this thesis 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strategy.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regional strategy is focused on the positioning of its theory framework, elem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 regional strategic competitor analysis, regional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regional strategic assess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strategies . Besides, the main variables of regional strategies are also analyzed. As a special diplomatic strategy, Regional strategy shar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and the theory also has its own uniqueness. From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the regional strategy is on the fourth level of the whol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Therefore, regional strategy must be subordinate to and serve the country's overall diplomatic strategy and overall strategy.
     Regional strategy i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and embodiment of strategic theory in geography and location.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regional strategies generally includs geo-politics theory, theor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ism theory. Specifically, the theory of geo-strategic factors includs geopolitical, international geo-economic factors,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open-regionalism and its effects on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in East Asia.
     The strategy of " basing on the Asia-Pacific, and stabilizing the neighboring country”was formed in 1990s. Its formation has a profoun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background. As guided by the strategy ,the security environment of China is relatively stable in 1990s. And it created a goo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21th century as well. In a sense, The strategy of " basing on the Asia-Pacific, and stabilizing the neighboring country”is quite successful and can be used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our diplomatic strategy in the new centur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strategie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in China can be regarded as the continuation and expansion of good-neighborly diplomacy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The surrounding geo-political and geo-security environment faces many new issu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new century. It is imperative to implement the new good-neighborly and regional strategy.From a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China's "good-neighborly and enriching neighborhood, safe-neighborhood " in the new century has a wealth of China's traditonal strategic thinking."Good neighbor"is an extension of the policy of“building a good-neighborly relationship and partnership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which means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n the political level, emphasizing equality, coopera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 " Enriching neighborhood" is mainly related to economic cooperation. Specifically, the "enriching neighborhood"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economic exchanges, contacts, dialogue and strategic cooperation, as well as continuously expanding the channels fo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expanding mutual trade and investment, and actively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mutual benefit and achieving common development, to the common prosperity with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Safe neighboring countries”mainly refers to the political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mutual trust and common security. Specifically, it means creating a peaceful and stabl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the security field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jointly and actively protec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rough enhanced dialogue, enhancing mutual trust, and peaceful negotiation instead of resorting to force to deal with regional disputes, so as to create a peaceful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o achieve common security in the region. To some extent, the strategy of good-neighborliness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China threat"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but also helpful for China to cooperate with the world.
     The current strategic environment in East Asia is complex, the strategic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East Asia is particularly seriou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opportunities in the current strategic environment in East Asia.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China's diplomacy in East Asia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na's own national interests,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East Asia. Specifically, China's strategic advantage can be divided into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strengths advantages as a big power . Strategic weakness mainly means there are big countries as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y and thus there are many constraints on the geopolitical and geographical difficulties.Besides, there are many territorial disputes with iChina in East Asia. The culture and values are quite different in the region as well. and so on. With a long-time steady and rapid development, China has a lot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Strategic threat to China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is China's real strategic opponent in East Asia. Specifically, China’s strategic threat and strategic pressure mainly com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by using institutional and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against provoking China. In East Asia, China's future strategic choic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open regionalism to build an“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East China's future strategic needs a range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such as geographic theory,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theory,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open regionlaism and so on. China's future foreign policy in East Asia should focus on principles of“easy things first,”and strengthen the diversity of multilateral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and nail down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of the region.
引文
①同上。
    ②门洪华:《中国东亚战略的展开》,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1期,第55页。
    ①J. Scott Armstrong,“The Value of Formal Planning for Strategic Decisions: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NO.3,1982, pp.197-211.
    ②EUROPEAN NEIGHBOURHOOD AND PARTNERSHIP NSTRUMENT (ENPI): REGIONAL STRATEGY PAPER (2007-2013),Euromed,引自欧盟官方网站: http://ec.europa.eu/world/enp/pdf/country/enpi_euromed_rsp_en.pdf
    ③以美国1993年发布的“Defense Strategy for the 1990s: The Regional Defense Strategy”为例。
    ④中国学界关于地缘政治与外交战略中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张金祥著:《地缘政治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辽宁大学200年度硕士学位论文;丁力著:《地缘大战略: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及其战略选择》,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澳)郜若素(Ross Garnaut),宋立刚,胡永泰主编:《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地缘政治和环境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版;吴士存、朱华友主编:《聚焦南海:地缘政治·资源·航道》,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等。
    ⑤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
    ⑥苏浩:《中国的地缘重心:中华文明现代化进程的动力源》,载《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08年9月,第146—148页。
    ⑦曽村盤?『地政学入門―外交戦略の政治学(中公新書(721)』中央公論社,1984.
    ①浦野起央『地政学と国際戦略―新しい安全保障の枠組みに向けて』三和書籍, 2006年.
    ②須藤繁『石油地政学の新要素―石油情勢に影響を与える諸要因』同友,2010年.中川八洋『地政学の論理―拡大するハートランドと日本の戦略』徳間書店,2009年.藤和彦『石油を読む―地政学的発想を超えて』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第2版版,2007年.十市勉『21世紀のエネルギー地政学』産経新聞出版,2007年.『地政学―アメリカの世界戦略地図』,五月書房,新版2004年.丸山勝ウォーラーステイン『ポスト?アメリカ―世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地政学と地政文化』藤原書店,1991.田中義皓『援助という外交戦略』,朝日新聞社,1995年.
    ①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理论体系、现实挑战与中国的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②外交主体首先是指各个主权国家,其次还包括主权国家的派生物——重要的国家联合体。一些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也可被认定是有限的外交主体。相关内容参见: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①此定义引自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研究中心苏浩教授在外交学院所开设的“外交战略课”讲义。
    ②李景治、罗天虹等著:《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同上,第7页。
    ④Terry L. Deibel, Foreign Affairs Strategy: Logic for American Statecraf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⑤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①关于外交决策的研究,参见赵可金著:《外交学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156页。张历历著:《外交决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鲁毅、黄金祺等著:《外交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李渤编著:《新编外交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张弼著:《现代外交的基本知识》,生活书店发行,民国26年版,第166页。
    ①赵可金著:《外交学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143页。
    ②关于外交战略的层次性,本文参考了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研究中心苏浩教授在外交学院所开设的“外交战略课”讲义。
    ③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是否属于全球战略的范畴,在学术界仍存有争议。
    ①参见如下著作:于光远著:《战略学与地区战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黄勇等编著:《全球化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环杭州湾地区战略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日本総合研究所編:『金融システムの将来像:規制改革?地域戦略?アジア展開の新たな指針』東京: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2010年;加藤修著:『アジアビジネスモデル60 :進化する地域戦略とクロスボーダー展開』,東京:エヌ?エヌ?エー,2009年;野間重光:『グローバル時代の地域戦略』,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0年。
    ②参见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Report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gional strategy of the implementat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of the Madrid International Plan of Action on Ageing ,Bethesda, Md. :Lexis Nexis A&LS, 2009.
    ③参见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gional strategy for improving access to essential medicin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5-2010,Geneva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④参见World Bank,The road to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in South Eastern Europe : a regional strategy paper,Washington, D.C. : World Bank, 2000.以及United Nations,Regional strateg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ECE member countries covering the period up to the year 2000 and beyond : as adopted by the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at its forty-third session (1988) in decision E (43) /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New York : United Nations, 1988.
    ①肖欢容著:《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②源自外交学院苏浩教授的《外交战略》课程讲义。
    ③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①吴廷璆著:《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王仲涛、汤重南著:《日本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美]詹姆斯·麦克莱恩著,王翔、朱慧颖译:《日本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①高尚涛著:《国际关系理论基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转引自高尚涛著:《国际关系理论基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3页。
    ③钮先钟:《国家战略论丛》,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第47页。
    ①关于战略的研究方法,参见彭光谦:《战略学研究方法》,载彭光谦著:《中国军事战略问题研究》,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203页。
    ①参见【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176页。
    ②同上,第167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192页。
    ⑤李景治、罗天虹等著:《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①对于地区战略环境的划分标准,本文参考了李景治、罗天虹等学者关于国家环境的分类标准,相关内容参见李景治、罗天虹等著:《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②同上。
    ③参见【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175页。
    ④李景治、罗天虹等著:《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①国际格局,也被称为国际力量格局、世界格局或国际政治格局等。
    ②李景治、罗天虹等著:《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③[英]李德?哈特著,钮先钟译:《战略论:间接路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赵有生、樊秀南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②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赵有生、樊秀南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②此观点源自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研究中心苏浩教授的《外交战略》讲义。
    ③同上。
    ④同上。
    ①王丽娟等著:《全球化与国际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04页。
    ②同上。
    ③[英]李德?哈特著,钮先钟译:《战略论:间接路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
    ④下文中对战略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借用了企业管理学中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相关内容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74--275页。
    ①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笔者对原图做了大幅度修改。
    ①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74页。
    ②参见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①Mark R. Amstutz,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An Introduction to World Politics,Boston:McGraw-Hill College,1999,pp.210-211.
    ①张历历著:《外交决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3,25页。
    ②陈秉才译注:《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3页。
    ③如亚里十多德就曾讨论政府形式与政策好坏之间的关系。
    ④(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5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94页。
    ⑤同上。
    ⑥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①毕云红:《外交决策及其影响因素》,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期,第12页。
    ②王鸣鸣:《外交决策研究中的理性选择模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第15页。
    ③吴宇桢:《抉择的背后——试论国内因素与外交决策》,载《新远见》2007年第4期,第105页。
    ④褚颖春:《论中美外交决策的异同——以撞机事件为例》,载《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2期,第15页。
    ⑤金正昆著:《外交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⑥赵晓春著:《发达国家外交决策制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⑦同上,第4页。
    ①王鸣鸣:《外交决策研究中的理性选择模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第15页。
    ①王鸣鸣:《外交决策研究中的理性选择模式》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第14页。
    ②王鸣鸣:《外交决策研究中的理性选择模式》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第17页。
    ①李钢:《外交决策中的认知和人格因素》载于《科学决策》,1998年第2期,第34—36页。
    ①申玉庆:《外交决策的微观认知视角---对杰维斯认知理论的几点评价和思考》,载《外交评论》2005年10月第110页—112页。
    ②张剑:《SWOT分析在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载《国防技术基础》,2010年第8期,第41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①[英]肯·布思著,冉冉译:《战略与民族优越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②关于威胁程度的相关分析内容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③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④相关内容参见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⑤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5页。
    ⑥同上。
    ⑦同上,第127页。
    ⑧同上。
    ①同上。
    ②同上,第129--131页。
    ③[英]肯·布思著,冉冉译:《战略与民族优越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①本图是参照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竞争对手要素分析”图修改绘制而成,原图参见【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孙锐主编:《战略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黄凯:《战略管理---竞争与创新》,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①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82--83页。
    ①黄硕风:《综合国力新论:兼论新中国综合国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2--13页。
    ①相关详细内容参见赵有生、樊秀南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75页。
    ②下文所述的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模拟模型法、博弈论法等借鉴了企业战略管理学中的分析框架,相关详细内容参见赵有生、樊秀南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75页。
    ③赵有生、樊秀南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④同上。
    ①同上。
    ②同上,第69页。
    ③同上。
    ④赵有生、樊秀南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⑤同上,第74---75页。
    ②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同上。
    ②同上,第40--52页。
    ①此分类只是便于说明战略关系判断而做的粗略分类列举说明,并非绝对的分类标准。相关内容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②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②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0页。
    ①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②金润圭主编的《企业战略与管理》一书中,提到了企业的战略选择,笔者参考了其中的内容,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③详细内容参见:黄凯:《战略管理---竞争与创新》,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赵顺龙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徐飞、黄丹编著:《企业战略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61--65页。
    ①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②原图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笔者根据原图做了适当的修改。
    ③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①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7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赵有生、樊秀南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250页;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②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韩伯棠、张平淡:《战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①韩伯棠、张平淡:《战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②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①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力评估方法包括中国学者黄硕峰的国力方程,以及西方学者的克莱茵国力方程等,参见黄硕风著:《综合国力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2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理论体系、现实挑战与中国的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61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02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1页。
    ①下文对战略调整的分析框架借用了企业战略与管理学中的分析框架,相关内容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298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李际均著:《论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②相关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内容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③(俄)安·阿·科科申《战略领导论》,杨晖总译审,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④孙书贤《战略决策学总论》,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⑤马哈蒂尔“持续发展与东亚区域合作”(2005年9月), http://news.sohu.com/20050905/n226868510.shtml。
    ①对战略诊断矩阵的分析主要借鉴了企业战略与管理学上的分析框架,相关内容参见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272页。
    ②笔者对原图表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参见费雷德·R·戴维:《战略管理(第六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金润圭主编:《企业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赵有生、樊秀南主编:《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87--88页。
    ①参见李景治、罗天虹等著:《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148页。
    ②参见Williamson Murray,Alvin Bernstein and MacGregor Knox, The Making of Strategy:Rulers, States, and Wa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或ウィリアムソンマーレー ,アルヴィンバーンスタイン,マクレガーノックス著,歴史と戦争研究会翻訳,石津朋之、永末聡监訳,『戦略の形成―支配者、国家、戦争』,中央公論新社,2007年;或[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时殷弘等译:《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③季正明:《对当前国际格局与中国对外战略的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第3期,第85--86页。
    ④同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47页。
    ①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98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7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9—113页。
    ①【美】威廉森·默里等编,时殷弘等译:《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和战争》,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相关内容参见陈力著:《战略地理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
    ①潘忠岐、黄仁伟:《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16--122页。
    ②参见郭学堂:《“地缘经济”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27页。
    ③参见尹朝晖:《论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缘文化战略》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34--l35页。
    ④[法]莫里斯·迪韦尔著,杨祖功译:《政治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①郑永扣:《作为政治信仰的意识形态》,载《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97页。
    ②杨永华:《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http://www.cass.net.cn/file/2004122830021.html
    ③[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时殷弘等译:《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另参见Williamson Murray,Alvin Bernstein and MacGregor Knox, The Making of Strategy:Rulers, States, and Wa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或ウィリアムソンマーレー ,アルヴィンバーンスタイン,マクレガーノックス著,歴史と戦争研究会翻訳,石津朋之、永末聡监訳,『戦略の形成―支配者、国家、戦争』,中央公論新社,2007年。
    ①[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时殷弘等译:《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李际均:《论战略文化》,载《中国军事科学》,1997年第1期,第8--9页。
    ①彭光谦、姚有志主编:《战略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②《郑万通:中国战略文化的主旨精神就是一个"和"字》,引自中国网,2011年1月5日: http://www.china.com.cn/news/tw/2011-01/05/content_21680340.htm
    ③宫玉振:《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④宫玉振:《试论战略文化传统及其对战略行为的影响》载《中国军事科学》,2001年第6期,第32页。
    ⑤参见“百度百科”对“战略文化”的定义,《战略文化》,http://baike.baidu.com/view/1404200.htm;李啸:《浅析中美战略文化之差异》,载《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8期,第142页。
    ①Forrest E. Morgan, Compellence and the Strategic Culture of Imperial Japan: Implications for Coercive Diploma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estport, Conn. : Praeger, 2003, pp. 26--27.转引自李晓燕:《文化·战略文化·国家行为》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4期,第86页。
    ②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
    ③《郑万通:中国战略文化的主旨精神就是一个"和"字》,引自中国网,2011年1月5日: http://www.china.com.cn/news/tw/2011-01/05/content_21680340.htm
    ①王普丰著:《战略的创新》,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158页。
    ②拉里·罗格斯,吴名士编译:《文明与大棒:中日韩美战略文化差异》,载《世界军事》,2004年第10期,第5页。
    ③参见曹静娴:《解析新时期俄罗斯战略文化》,载《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第4期,第76--79页。
    ①赵克增著:《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同上。
    ③[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时殷弘等译:《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另参见Williamson Murray,Alvin Bernsteinand MacGregor Knox, The Making of Strategy:Rulers, States, and Wa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或ウィリアムソンマーレー ,アルヴィンバーンスタイン,マクレガーノックス著,歴史と戦争研究会翻訳,石津朋之、永末聡监訳,『戦略の形成―支配者、国家、戦争』,中央公論新社,2007年。
    ①[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编,时殷弘等译:《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②A.J.R.Groom and Margot Light,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Guide to Theory,London,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s,1994,p.156.转引自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理论体系、现实挑战与中国的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22页。
    ③Stanley Hoffmann,“The Case for Leadership,”Foreign Policy,No.81,Winter 1990,pp.20—38.
    ④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理论体系、现实挑战与中国的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112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Robert Jervis,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
    ②H.& M.Sprout ,Man-Milieu Relationship Hypothese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J,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1956.转引自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理论体系、现实挑战与中国的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②普雷斯顿·詹姆斯·杰弗雷·马丁著:《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30--131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日]曽村盤胖骸旱卣腴T―外交戦略の政治学(中公新書(721)』,中央公論,1984年.
    ①参见【日】浦野起央:『地政学と国際戦略―新しい安全保障の枠組みに向けて』,三和書籍, 2006年.
    ②[英]杰弗里·帕克著,李亦鸣等译:《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日]浦野起央『地政学と国際戦略―新しい安全保障の枠組みに向けて』三和書籍, 2006年;
    ①参见刘从德主编:《地缘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1—67页;(英)杰弗里·帕克著,刘从德译:《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125页。
    ②参见参见孙相东:《“地缘政治学”概念研究》,载《东方论坛》,2008年第6期,第120--123页;孙相东著:《地缘政治学:思想史上的不同视角》,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①赵可金:《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理论》载于《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34—37页。
    ②陆俊元:《新地缘政治结构理论探索——解释模式视角》载于《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9--14页。
    ①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第54--61页。
    ②梅然:《“中心---侧翼理论”:解释大国兴衰的新地缘政治模式》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第80—93页。
    ③武者陵司著,『「失われた20年」の終わり―地政学で診る日本経済』,東洋経済新報社,2011,p.54.
    ①参见宋太庆:《21世纪白皮书---全球战略》,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79页,转引自韩银安:《浅析地缘经济学》,载《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73页。
    ③丁志刚:《新兴地缘经济学独特的地缘战略视角---大国地缘经济战略争夺的新趋势》,载《国际论坛》,2001年第2期,第21页。
    ①潘忠岐、黄仁伟:《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16--122页。
    ②潘忠岐、黄仁伟:《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①翟信强:《“长三角”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分析》,载《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第201页。
    ③尹朝晖:《地缘文化——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载于《理论导刊》2009年第1期,第25页。
    ④罗明:《“全域成都”的“地缘文化”》,载《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4期,第120页。
    ⑤同上。
    ①[美]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109页。
    ②参见尹朝晖:《论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缘文化战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34--l35页。
    ③【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①参见袁建民:《地缘、文化与跨国经营---从加美贸易关系的演进试论地缘文化对跨国经营的影响》,载《上海经济》,2000年第4期,第60--62页。
    ②庞效民:《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载《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2期,第40页。
    ③庞效民:《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载《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2期,第40—41页。
    ④李明明:《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探析》,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3期,第52页。
    ⑤同上。
    ⑥同上,第58页。
    ①David Mitrany, A Working Peace System, Quadrangle Books, 1966, p. 28.
    ②Ernst Haas, The Uniting of Europ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xiv.
    ①Joseph S.Nye,Jr.,ed.,Internatinal Regionalism: Readings, Little Brown& Company,1968,p.v.
    ②Hettne, B & Inotai A, The New Regionalism: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Helsinki: UNU/WIDER,1994, p.4.
    ③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7页。
    ①Ben Rosamond, Theorie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Macmillan Press Ltd.,2000,p.22--24.
    ②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转引自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①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3--65页。
    ②Bjorn Hettne, The New Regionalism, A Reseach Tale, Department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Gothenburg University, Sweden, 1996.
    ③Hettne, B & Inotai A, The New Regionalism: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Helsinki: UNU/WIDER,1994, pp.4—7.
    ①李建民、支大林:《“新地区主义”对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载《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6期,第39—40页。
    ②参见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8—99页。
    ③W.J. Ethier,“Regionalism in a multilateral world”,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6, No. 6. 1998, pp. 1214-1246.
    ④Louise Fawcett,“Regionalis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Louise Fawcett and Andrew Hurrell. eds., 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p.17—30.
    ⑤Andrew Wyatt–Walter,“Regionalism, Globahzation, and World Economic Order,”in Louise Fawcett and Andrew Hurrell. eds.,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London: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7,pp.92—97.
    ①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②王萍著:《走向开放的拉美地区主义:拉丁美洲一体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264页。
    ③Bjorn Hettne and Fredrik Soderbaum,“Theorising the Rise of Regionness”,New Political Economy,Vol. 5, No. 3, 2000, pp. 457-473;Also see Michael Schulz, et al.“Introduction: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Regionalization,”in Michael Shulz et. Al. eds.,Regionaliz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Zed Books, 2001.
    ④仇发华著:《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西欧与东北亚比较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1页。
    ①仇发华著:《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西欧与东北亚比较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高华:《地区一体化的若干理论解释》,智识学术网;比约恩·赫特、索特伯姆著:《地区主义崛起的理论阐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宋玉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仇发华著:《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西欧与东北亚比较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③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100页。
    ①周涛:《“开放的地区主义”释义》,载《国际商务研究》,1998年第5期,第31页。
    ②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③C. Fred Bergstein,“Open Regionalism”,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Working Paper,No.97-3(www.iie.com/97_3html).转引自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②Ross Garnaut,Open Regionalism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An Asia Pacific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Trade Syetem,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Singapore and Allen & Unwin,Sydney,1996,pp.27-28.转引自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①参见郑先武:《国际关系研究新层次:区域间主义理论与实证》,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8期,第64--65页。
    ②郑先武:《国际关系研究新层次:区域间主义理论与实证》,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8期,第67页。
    ①同上,第46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Su Hao,“Harmonious World: The Conceived International Order in Framework of China’s Foreign Affairs”in Masafuni Iida ed., China’s Shift: Global Strategy of the Rising Power,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Japan, 2009.
    ①王晓德:《“开放的地区主义”与拉美经济一体化》,载《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5期,第53--55页。
    ②王萍著:《走向开放的拉美地区主义:拉丁美洲一体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③王萍:《拉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国》,载《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5期,第23页;王萍著:《走向开放的拉美地区主义:拉丁美洲一体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288页。
    ①王萍:《拉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国》,载《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5期,第23页。
    ①苏浩:《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第43-51页。
    ②任晓:《东亚区域合作面临四大挑战》,载《解放日报》, 2010年5月31日,引自: 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kj/201005/t20100531_925588.html
    ②苏浩:《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第51页。
    ③参见苏浩:《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第43-51页。
    ④马晶:《首届东亚峰会签署宣言,中国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引自搜狐网,2005年12月15日: http://news.sohu.com/20051215/n240988239.shtml
    ①苏浩:《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第51页。
    ②高木誠一郎編.『脱冷戦期の中国外交とアジア?太平洋』,東京: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 2000,pp.4-7.
    ①韩荣璋、王宜秋著:《周恩来外交战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张历历著:《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美】J.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韩荣璋、王宜秋著:《周恩来外交战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11页。
    ③当时,东亚地区一些国家由于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了解而充满疑虑,同时又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甚至威胁,因此在对华关系上也就暂时持观望态度,甚至敌视中国。
    ④韩荣璋、王宜秋著:《周恩来外交战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①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②同上,第224页。
    ③《人民日报》,1960年5月4日,转引自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④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页。
    ①同上,第261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日】喜田昭治郎著,『毛沢東の外交:中国と第三世界』,京都:法律文化社, 1992.
    ③毛泽东:《毛泽东1973年2月17日会见基辛格时的谈话》,载《党史研究资料》,1992年第2期,第16页。
    ④中日关系改善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有着非常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不能仅仅归因于“一条线”外交战略的实施。但是,就外交战略指导思想而言,改善与日本关系无疑是与当时中国的“一条线”外交战略目标相吻合的。
    ⑤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页。
    ⑥1974年,越南在中越边境频频制造冲突,妄图攫取中国领土。20世纪70年代,越南还意图通过控制老挝,侵略柬埔寨进而建立所谓“印支联邦”,充分暴露出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行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600页。
    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杜,1982年版,第782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③张历历著:《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④高放:《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第13页。
    ①同上,第36页。
    ②笔者认为,21世纪初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才能被看作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东亚地区战略。
    ①参见林代昭:《冷战后的亚太格局与中日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2期,第15--16页。
    ②薛君度、陆忠伟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周边形势》,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①俞晓秋:《大国关系与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安全形势》,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2期,第55页。
    ②同上。
    ③参见“ASEAN VISION 2020”,引自www.aseansec.org.
    ④俞晓秋:《大国关系与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安全形势》,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2期,第55页。
    ①张历历著:《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②同上,第244页。
    ③同上,第284页。
    ①曹峻:《论邓小平稳定周边的战略思想与中国的亚太战略》载于《学海》2005年第5期,第5--10页。
    ②陈峰君:《学习邓小平“稳定周边、立足亚太”的战略思想》载于《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第3期,第19--25页。
    ①唐喜政:《邓小平地缘外交思想初探》载于《前沿》2002年第9期。
    ②其他学者的相关论文有张小明:《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战略思想》载于《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1期,第1--9页;李妍:《论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思想》,载于《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第15--17页等。
    ③参见曲星:《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载于刘山、薛君度主编:《中国外交新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王友才:《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睦邻外交”思想》载于《党史文苑》2005年第2期等。
    ④王福春主编:《外事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⑤参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205页。
    ⑥参见《人民日报》1988年4月16日,第一版。
    ⑦邓小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载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99页。
    ②江泽民:《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主席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1993年11月22日第1版。
    ③吴迎春:《韩叙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李瑞环访问南亚三国意义深远》,载《人民日报》1993年12月9日第6版。
    ④蒋千红:《江泽民会见王鼎昌李光耀,强调中国十分重视同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载《人民日报》1995年8月22日第1版。
    ①参见《唐家璇外长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等答记者问》载于《人民日报》1999年3月8日第1版。
    ②赵章云、李学江:《离泰国前往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抵达墨尔本》,载《人民日报》1999年9月7日第1版。
    ③赵章云:《开始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离奥克兰抵惠灵顿》,载《人民日报》1999年9月14日第1版。
    ④赵章云:《促进互利合作、开辟美好未来———杨洁篪谈江主席访问泰澳新和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重大成果》载于《人民日报》1999年9月17日第1版。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②同上,第360页。
    ③同上,第57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
    ⑤参见陈峰君:《学习邓小平“稳定周边、立足亚太”的战略思想》,载《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第3期,第19页。
    ⑥陈峰君:《学习邓小平“稳定周边、立足亚太”的战略思想》,载《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第3期,第19页。
    ⑦同上,第19--20页。
    ①同上,第20页。
    ①陈峰君、祁建华主编:《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陈勇:《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NormanD.Palmer,The New Regionalismin Asia and the Pacific,Lexington,Mass.:LexintgonBooks,1991.
    ①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90.html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③参见刘振洪:《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载《中国外交》,2001年第4期,第3--6页。
    ④相关内容参见苏浩:《机遇与挑战下的中国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年第1期;苏浩:《面向新世纪的亚太地区》载《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②苏浩著:《亚太合作安全研究:从哑铃到橄榄》,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③季志业:《关于东北亚的区域合作问题》载《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第11期,第25页。
    ①参见程林胜:《大变动的世界格局与中国》,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410页。
    ①董根洪:《儒家中和哲学通论》,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转引自吴长燕:《王道睦邻传统与当代中国睦邻外交》,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106页。
    ②参见吴长燕:《王道睦邻传统与当代中国睦邻外交》,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106页。
    ③《管子·霸言:第二十三》转引自吴长燕:《王道睦邻传统与当代中国睦邻外交》,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106页。
    ④刘俊田、林松、禹克坤:《四书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9页。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②曹云华、徐善宝:《睦邻外交政策与中国—东盟关系》,载《当代亚太》,2004年第2期,第52--59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第一版。
    ①温家宝:《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载《光明日报》,2003年10月8日版。
    ①苏浩:《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与中国与东盟的“10+1”合作》,载《亚非纵横》,2007年第1期,第24-29页。
    ①胡树祥主编:《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287页。
    ①《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历程》,引自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6/30/content_944141.htm
    ②苏浩:《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与中国与东盟的“10+1”合作》,载《亚非纵横》,2007年第1期,第24-29页。
    ③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首次对外公开发表的正式官方文件是2003年由三国领导人签署的《中日韩推进三国合
    ①《东亚峰会》,引自新华网“新华资料库”,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12/16/content_3928543_1.htm
    ②苏浩:《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与中国与东盟的“10+1”合作》,载《亚非纵横》,2007年第1期,第24-29页。
    ③苏云婷:《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与周边外交》,载《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27页。
    ①这是继1997年中国与东盟发表《中国—东盟首脑会议联合声明》确定了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向和指导原则之后的又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
    ②参见《温家宝总理出席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转引自胡树祥主编:《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282页。
    ①胡树祥主编:《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苏浩:《东亚区域合作的机制化安排》载《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苏浩:《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与“10+1”合作》载于《亚非纵横》,2007年第1期。
    ③胡树祥主编:《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③胡树祥主编:《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①G. John Ikenberry,“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Foreign Affairs, Jan/Feb 2008,p.2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编:《中国外交:2006年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③相关数据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网站:http://tongji.cnki.net/kns55/index.aspx。
    ①张锦文:《浅析21世纪以来我国的睦邻外交政策与实践》,载《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23页。
    ②同上,第23--24页。
    ①苏浩著:《亚太合作安全研究:从哑铃到橄榄》,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179页。
    ②关于亚太地区“合作安全”的研究,参见苏浩著:《亚太合作安全研究:从哑铃到橄榄》,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①相关内容参见余建华等著:《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0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②刘卿:《加强睦邻外交,推动区域合作——2005年中国周边外交新发展》,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第60页。
    ③具体地说,跨国性是指非传统安全问题从产生、传播、危害影响以及最终解决都呈现出跨国的特征;主权性是指主权国家在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拥有自主决定权;协作性是指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协调合作;动态性是指非传统安全问题容易不断发生改变。
    ④张锦文:《浅析21世纪以来我国的睦邻外交政策与实践》,载《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22页。
    ⑤苏浩著:《亚太合作安全研究:从哑铃到橄榄》,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②张历历著:《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2页。
    ①胡锦涛:《增进友好互信,促进共同发展——在越南国会的演讲》,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05年11月1日:http://www.gov.cn/ldhd/2005-11/01/content_88913.htm
    ②相关内容参见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285页。
    ①苏浩著:《亚太合作安全研究:从哑铃到橄榄》,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①陈向阳:《对中国睦邻外交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23页。
    ②黄仁国:《新世纪初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述评》,载《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第30--31页。
    ①陈向阳:《对中国睦邻外交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23页。
    ②黄仁国:《新世纪初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述评》,载《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第30--31页。
    ①黄仁国:《新世纪初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述评》,载《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第31页。
    ①参见张键:《2010年---波谲云诡的中国周边局势》,载《法制周末》,2010年12月30日,第B6版。
    ②张洁、朴键一、钟飞腾等:《周边安全形势四大变化与中国对策》,载《世界知识》,2011年第2期,第23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①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王帆:《美国的东亚战略与对华战略》,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6期,第19--28页。
    ②刘飞涛:《美国亚太新战略与中美关系》,《中国评论》,2011年第2期。
    ①日本国際フォーラム,「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安全保障協力体制の構築」(要约)、『世界週報』,2002年12月31日,pp.52-57.转引自刘江永:《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战略初析——兼评“日本国际论坛”呈小泉首相的两份献策报告》,载《日本学刊》,2004年第3期,第6—12页。
    ②日本国際フォーラム,「東アジア経済共同体構想と日本の役割」(要约)、『世界週報』,2003年7月8日,pp.26-32.转引自刘江永:《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战略初析——兼评“日本国际论坛”呈小泉首相的两份献策报告》,载《日本学刊》,2004年第3期,第12—15页。
    ③相关内容参见: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Community, The State of the Concept of East Asian Community and Japan’s Strategic Response thereto.2005,Auguest.参见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Community官方网站:http://www.ceac.jp/e/index.html
    ①参见吴怀中:《日本“东亚共同体”战略解析——以“东亚共同体评议会”报告为中心》,载《日本学刊》,2006年第3期,第66—68页。
    ②有关日本学者对于东亚共同体的看法,参见【日】三浦一夫,飯田進著.『東アジア共同体構想と日本国憲法?田中正造のアジア認識』,東京:下町人間?天狗講九条の会, 2008.【日】馬田啓一,木村福成編著.『検証?東アジアの地域主義と日本』,東京:文眞堂, 2008.【日】馬田啓一,木村福成編著.『検証?東アジアの地域主義と日本』,東京:文眞堂, 2008.
    ①关于“地缘重心论”和“地缘重心国”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请参考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第54--61页。
    ②阿部純一著.『東アジアの政治をどうみるか』,武蔵野:亜細亜大学アジア研究所, 2008.pp.24—25.
    ③张文木著:《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④张宁、夏先良:《中国外经贸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优势变迁》载《国际贸易》,2008年第5期,第4--11页。
    ⑤同上。
    ①相关内容参见:《瑞典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载《人民日报》,载2009年1月11日。
    ①相关内容参见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第54—61页。
    ①参见梁双陆,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载《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期,第40--46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第54—61页。
    ①《胡锦涛就建设和谐地区提出四点建议》,2006年6月15日,新华网:http://www.sina.com.cn
    ②陆钢:《“和谐地区”与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65页。
    ③同上。
    ④《胡锦涛就建设和谐地区提出四点建议》,2006年6月15日,新华网:http://www.sina.com.cn
    ⑤陆钢:《“和谐地区”与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66页。
    ①相关研究参见陆钢:《“和谐地区”与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65—69页;杨丹志:《构建和谐地区对于和谐世界构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期,第66—69页;许涛:《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载《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6月19日,第53页。
    ②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③朱立群、林民旺:《赫尔辛基进程30年:塑造共同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2期,第19页。
    ④王毅:《加强互信合作,促进共同安全》,载《世界知识》,2004年第3期,第44页。
    ⑤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2页。
    ⑥同上,第44页。
    ①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②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论树立综合安全观》,载《解放军报》,转引自人民网,2010年1月19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10795106.html
    ③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④“CSCAP Memorandum No.3 on Comprehensive and Cooperative Security”,see David Dickens,ed.,No Better Alternative: Towards Comprehensive and Cooperative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Wellington: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1997.转引自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7年10月25日: http://cpc.people.com.cn/GB/104019/104099/6429414.html
    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引自新华网,2010年10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27/c_12708501_11.htm
    ①张永胜:《互利共赢的博弈论分析》,载《兰州学刊》,2008年11期,第77—80页。
    ②参见赵英奎:《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载《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第54页。
    ①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106页。
    ①喻常森:《亚太地区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转引自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苏浩:《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与“10+1”合作》,载《亚非纵横》,2007年第1期。
    ②苏浩:《胡桃模型:“10+3”与东亚峰会双层区域合作结构分析》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第31—34页。
    ①相关内容参见喻常森、黄云静等著:《当代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合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②苏浩:《胡桃模型:“10+3”与东亚峰会双层区域合作结构分析》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第31—34页。
    ①2007年1月举行的第12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的《宿务宣言》决定将东盟共同体建设提前至2015年完成。
    ②任建民:《第十四届东盟首脑会议举行》,载《人民日报》,2009年3月1日第3版。
    ③李勍:《东盟国家强调加快东盟共同体建设进程》,引自新华网,2010年7月2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7/20/c_12354479.htm
    ①颜亮、郑捷:《东盟向着共同体的目标迈进》,引自新华网,2010年10月3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0/31/c_12721295.htm
    ②张慧中、丁刚:《讨论建立粮食安全框架与和平解决争端机制——东盟在共同体建设中加强协调》,载《人民日报》,2011年5月8日第3版。
    ③张锡镇:《东盟:继续推行大国平衡战略》,载《世界知识》,2010年第5期,第30页。
    ④同上,第30—31页。
    ①陈佩尧主编:《国际形势年鉴1995》,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转引自夏立平著:《当代国际体系与大国战略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页。
    ①此类观点中有代表性的论述参见郑先武:《“东亚共同体”的虚幻愿景》,载《东南亚之窗》,2007年第1期,第20—31页。
    ①余昺雕、李秀敏:《面向21世纪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前景分析》,载《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2期,第3页。
    ①孙学峰:《东亚安全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与未来出路》,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第19页。
    ②“安全复合体理论”是由“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首先提出的。“安全复合体理论”认为:地区安全复合体是指地理上接近的国家在安全事务上形成相互依存,于是各国在确定自己的安全利益时不能抛开其他国家,在制定本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政策时不得不对地区层面的因素有所考虑,在这种状况下,各国在互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具有地区特征的安全联系。——参见刘菁:《东亚安全体制的未来设想: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从可能性论证到步骤分析》,载《前沿》,2008年第3期,第139页。
    ③刘菁:《东亚安全体制的未来设想: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从可能性论证到步骤分析》,载《前沿》,2008年第3期,第139页。
    ④相关观点参见孙学峰:《东亚安全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与未来出路》,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第19页。
    ⑤泰国和柬埔寨两国间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的主权归属上存有争议,虽然两国在这一地区已经多次发生武装冲突,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东南亚局部的小规模冲突,就东亚地区整体而言,泰柬冲突的影响并不足以冲击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秩序,因此在此并未列出。
    ⑥例如2010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等。
    ⑦相关观点参见孙学峰:《东亚安全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与未来出路》,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第19页。
    ①王帆:《东亚安全模式:共存、并行还是置换?》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第15页。
    ②段霞、羌建新:《东亚安全共同体路径探讨》,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6期,第8页。
    ③相关判断依据参见本章第二节中对有关美国东亚战略的分析。
    陈崇北、秦晓松、梁晓秋:《威慑战略》,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力:《战略地理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
    陈洁华:《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陈效卫:《美国联盟战略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陈显泗主编:《和谐东亚:东亚安全的必由之路》,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
    程广中:《地缘战略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丁厚德:《发展战略与科学决策》,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董良庆:《战略地理学》,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宫玉振:《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冯昭奎:《21世纪的日本:战略的贫困》,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姜安:《外交谱系与外交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际均:《论战略》,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李景治、罗天红等著:《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理论体系、现实挑战与中国的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少军:《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东辉:《战略决策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钮先钟:《战略研究》(原名《战略研究入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战略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情报与国家安全课题组:《情报与国家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姜安:《外交谱系与外交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从德《和平共处:理论与现实格局的形成》,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冷溶主编:《海外邓小平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1993年3月版。
    刘靖华:《合纵还是连横:世纪末的霸权兴衰》,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
    刘跃进主编:《国家安全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李德义,于汝波主编:《中国古典联盟战略》,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际均:《论战略》,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时殷弘:《战略问题三十篇:中国对外战略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沈伟烈主编,陆俊元,李江平,韩银安:《地缘政治学概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越东《指挥决策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苏浩:《冷战后中国外交发展的脉络》载《胡锦涛时代的挑战》,(台湾)新新闻
    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12月版。
    苏浩:《安全合作:东盟地区论坛方兴未艾》载《聚焦中国外交》,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
    苏浩:《9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伙伴关系》载《跨世纪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2月版。
    苏浩:《冷战后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与中国》载郑宇硕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99年版。
    孙书贤《战略决策学总论》,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92年6月版。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宋玉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王逸舟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文荣主编,马保安、朱崇铎、马平副主编:《战略学》,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金标:《跨世纪的欧洲》,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吴志攀、李玉:《东亚的价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席酉民:《和谐理论与战略》,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肖伟:《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杨毅:《全球战略稳定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熊志勇著:《百年中美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年版。
    熊志勇著:《中美关系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颜声毅:《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概论》,北京:长征出版社,2002年版。
    杨权:《东亚区域金融深化:由金融合作走向货币合作的路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毅主编:《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杨毅:《全球战略稳定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叶自成:《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选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版。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历历:《外交决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张小明:《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赵丕,李效东主编:《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赵克增:《当代战略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郑启荣主编:《全球视野下的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版。
    郑启荣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978-200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版。
    周桂银:《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1494~1815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明权:《领导世界还是支配世界?-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朱宁等:《变乱中的文明:霸权终结与秩序重建(公元1000年~2000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施密斯著,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复旦大学资本主义经济研究所译:《均势战略:德国的和平政策和超级大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版。
    【俄】安·阿·科科申《战略领导论》,杨晖总译审,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俄】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编,冯玉军,蒋莉等译:《俄罗斯战略:总统的议事日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俄】丘德诺夫,国玉奇,《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美】阿什利·泰利斯、乔纳斯·比亚利、克利斯托弗、梅丽萨·麦克弗森《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Measuring National Power in the Postindustrial Age),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美】保罗·肯尼迪《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丹尼尔、赫伯格:《战略欺骗》,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美】费正清,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李向前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9月版。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0月版。
    【美】傅立民《论实力:治国方略与外交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美】克莱因( Cline,R.S.),纽先钟译,《世界各国国力评估》,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7版。
    【美】罗伯特·阿特著,郭树勇译:《美国大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乔治·奎斯特著,孙建中译:《国际体系中的进攻与防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
    【美】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中下三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1986年重印。
    【美】威廉森·默里、(英)麦格雷戈·诺克斯、(美)阿尔文·伯恩斯坦《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一、二、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刘德斌主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英】哈·麦金德,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0月版。
    【英】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英】李德·哈特:《战略论》,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9月版)。
    【日】中曾根康弘《日本二十一世纪的国家战略》,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日】滨下武志、顾琳、马克·塞尔登著,王玉茹等译:《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楚树龙:《美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走向》,载《和平与发展》,2001年第2期。
    戴士权:《中韩关系的演变及其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延边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赫特(Bjorn Hettne)和索特伯姆(Fredrik Soderbaum)著,袁正清译:《地区
    主义崛起的理论阐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5月。
    何方:《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中国》,载《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第4期。
    侯若石:《从地区经济一体化走向经济全球化》载《世界经济》,1996年第8期。
    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
    伋晓光:《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8期。
    李琮:《论经济地区化》,载《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2期。
    廉晓梅:《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5期。
    刘飞涛:《美国亚太新战略与中美关系》,载《中国评论》,2011年第2期。
    刘力:《南北型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载《世界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陆月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载《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11期。
    庞中英:《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载《欧洲》1999年第2期。
    屈子力:《内生交易费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载《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苏浩:《胡桃模型:“10+3”与东亚峰会双层区域合作结构分析》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
    苏浩:《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与“10+1”合作》载于《亚非纵横》,2007年第1期。
    苏浩:《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
    苏浩:《东亚区域合作的机制化安排》载《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苏浩:《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
    苏浩:《地区主义与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载《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苏浩:《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进程》载《和平与发展》, 2001年第2期。
    苏浩:《面向新世纪的亚太地区》载《外交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苏浩:《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发展趋势》载《和平与发展》, 1999年第1期。
    苏浩:《机遇与挑战下的中国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年第1期。
    苏浩:《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着眼点》载《世界经济调研》, 1998年第38期。
    苏浩:《中国:跨世纪外交迈出新步伐》载香港《文汇报国庆特刊》, 1998年10月。
    田春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载《世界经济》,1996年第12期。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载《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李平、陈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李盾、董云:《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建》,载《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6期。
    南荣立:《美国的东北亚安全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延边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缪开金:《日本对华战略与中日经济关系》,载《亚非纵横》, 2006年第1期。
    何兰:《日本对华战略与中日关系走向》,载《现代国际关系》, 2007年第12期。
    黄大慧:《中日关系新格局与日本对华战略》,载《教学与研究》, 2000年第8期。
    祁怀高:《冷战后的中韩关系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贾昕昕:《浅析冷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两面性》,载《东北亚论坛》, 2003年第4期。
    鞠海龙:《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廉晓梅:《日本区域一体化战略排斥中国的地缘政治动机与对策》,载《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6期。
    王学玉:《论地区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8期。
    韦金鸾:《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载《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吴晓霞:《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载《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5期。
    王光厚:《冷战后东盟对华战略论析》,载《国际论坛》, 2005年第2期。
    肖枫:《中美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载《当代世界》,2003年第3期。
    肖欢容:《地区主义及其当代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2期;
    肖欢容:《地区主义的新浪潮》,载《光明日报》2001年11月7日。
    闫涛:《冷战后东盟对华战略与中国的应对》,外交学院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袁鹏:《中美关系:新变化与新挑战》,《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5期。
    张文木:《美国东亚地缘战略:底线和极限》,《领导者》第16、17期。
    张小明:《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战略思想》载于《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1期。
    张轶奇、李婷婷:《中国崛起大背景下的日本对华战略调整》,载《现代军事》2008年第5期。
    周中林:《论新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APEC》载《经济评论》,1999年第5期。
    朱锋:《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调整:评估与展望》,载《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1期。
    1、中国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报告中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司(室)或政策规划司编:历年《中国外交》白皮书(1988-2009);
    2、美国历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1998年版《东亚及太平洋安全战略报告》、美国2010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10年版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美国国防部2011年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美国2011年版《四年外交与发展评估报告》等;
    3、俄罗斯的2000年版的《俄联邦外交政策构想》、2008年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2009年版《2020年前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2010年版《俄联邦军事学说》、《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2020年前俄联邦海洋学说》
    4、日本的历年《防卫白皮书》;
    5韩国政府历年《外交白皮书》、《国防白皮书》、2009年版《全球韩国---李明博政府的外交安保战略》#12
    6、东盟国家相关报告:东盟网站文件集及东盟各成员国外交部网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http://www.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d.gov.cn/
    中国战略网:http://www.chinaiiss.org/
    中国战略论坛:http://www.iissbbs.com/
    《世界经济与政治》
    《外交评论》
    《现代国际关系》
    《国际问题研究》
    《国际论坛》
    《当代亚太》
    《中国外交》
    《东南亚研究》
    《东南亚纵横》
    《东北亚论坛》
    《南洋研究季刊》
    《东南亚研究》(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季刊》(印尼)
    Abram N. Shulsky, Deterrence Theory and Chinese behavior, Santa Monica, CA : Rand, 2000.
    Alastair Iain Johnston, Cultural Realism :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Politics, 1995.
    Alastir Iain Johnston,“Thinking About Strategic Cult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Issue 4, Spring 1995, pp. 32– 64。
    Amos A. Jordan,China and Northeast Asia: Looking Toward the 21st Century (CSIS Significant Issues Series),Westview Press, 1994;
    Alexander L George, Forceful persuasion: Coercive Diplomacy as an Alternative to War,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1991.
    Betty Glad and Chris J. Dolan, ed., Striking First: the Preventive War Doctrine and the Reshaping of U.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Barry H. Steiner, Collective Preventive Diplomacy: a Study in International Conflict Management,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4.
    Baldev Raj Nayar, The geopolitics of globalization : the consequences for development, New Delhi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Barry Buzan,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World History: Rema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arbara A. Weightman, Dragons and Tigers: A Geography of South,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Wiley,2005.
    Brian W. Blouet, ed., Global Geostrategy: Mackinder and the Defence of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 2005.
    Bruce M. Russett, International Reg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yem :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logy, Chicago : Rand & Mcnally & Company, 1967.
    Deutsch , Karl W. , On Nationlism, World Region , and the Nature of the West , in PeterTorsvik ,( ed. ), Mobilization , 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s and Nation—Building : A Volume in Commemoration of Stein Rokkan . Bergen: Universitetsforlaget , 1981.
    Damien Kingsbury, South-East Asia: A Political Profi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David C. Kang ,China Rising: Peace, 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9.
    Geoffrey Kemp, The East Moves West: India, China, and Asia's Growing Presence inthe Middle East,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0.
    Dennis Van Vranken Hickey,The Armies of East Asia: China, Taiwan, Japan, and the Korea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2001.;
    Edward N. Luttwak,Strategy: The Logic of War and Peace,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John Baylis, James J. Wirtz, Colin S. Gray, Strateg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ic Stud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rd edition, 2010.
    Charles Hill ,Grand Strategies: Literature, Statecraft, and World Order ,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Richard Sokolsky , The Role of Southeast Asia in U.S. Strategy Toward China ,RAND Corporation 2000;
    Risa Brooks,Shaping strategy: the civil-military politics of strategic assess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SU Hao,“Harmonious World:The Conceived International Order in Framework of China’s Foreign Affairs,”in Masafumi Iida,eds.,China’s Shift: Global Strategy of the Rising Power,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Japan,NIDS Joint Research Series,NO.3,2009.
    Harry Puckering, Jane's Sentinel Security Assessments: China and North East Asia (Jane's sentinel series),Jane's Information Group,1995;
    Harold C. Hinton, The China Sea: The American Stake in Its Future (National Strategy Information Center, Agenda Paper, No 12),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1;
    Wayne Bert,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the Guard? Palgrave Macmillan,2003;
    James E Moentmann , Analysis of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policy in East Asia: Implications for Sino-U.S. relations (USAWC strategy research project) , U.S. Army War College ,2001.
    Joseph M Wells,Taiwan: China's first step in the domination of East Asia (USAWC strategy research project),U.S. Army War College ,2002.
    Ken Booth & Russell Trood,ed., Strategic Cultur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Marie S?derberg, Chinese-Japanese Relations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Complementarity and Conflict (European Institute of Japanese Studies East Asia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eries ,Routledge,2001;
    Michael M. Tsai ,TAIWAN-S AIR POWER ,Taylor & Francis,2007;
    Martin Edmonds and Michael Tsai, Taiwan's Security and Air Power: Taiwan's Defense Against the Air Threat from Mainland China (Routledge Security in Asia Series), Routledge,2003;
    Saul Bernard Cohen, Geopolitics of the World Sytem, Lanham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3.
    Sheldon W. Simon and Evelyn Goh,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East Asia: Contending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Security, and Economics (Asian Security Studies) ,Routledge,2007.
    Steven E. Miller, Strategy and Nuclear Deterr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0.
    Suisheng ZHAO,Chinese Foreign Policy: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New York:M.E.Sharp,Inc.,2004.
    Terry L. Deibel, Foreign Affairs Strategy: Logic for American Statecraf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T.V. Paul, James J. Wirtz, and Michel Fortmann, ed.,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21st Centur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Michael Hardt and Antonio Negri,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eng Guangqian, Yao Youzhi, eds., The Science of Military Strategy, Military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5.
    George H. Quester, Offense and Defens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2.
    Jeffrey Legro, Rethinking the World: Great Power Strategies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
    Joshua Muravchik, The Imperative of American Leadership : A Challenge to Neo-isolationism, Washington, D.C.: The AEI Press, publisher for the AmericanEnterprise Institute, 1996.
    Ronald E. Powaski, Toward An Entangling Alliance: American Isolation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Europe, 1901-1950, New York : Greenwood Pr., 1991..
    Elizabeth Chadwick, Traditional Neutrality Revisited : Law, Theory, and Case Studies, The Hague ; New York :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2.
    Anthony de Jasay, Social Contract, Free Ride: A Study of the Public Goods Problem, Oxford [England] : Clarendon Press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Randall L. Schweller,“Bandwagoning for Profit: Bring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Issue 1 - Summer 1994.
    Avery Goldstein, From Bandwagon to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s in China, 1949-1978,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 Pr., 1991.
    Hiroshi Kaihara, Japanese Conservatives and Foreign Affairs: Grand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Nova Science Pub Inc,2010.
    Smith, Robert Freeman, 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Latin American Sphere of Influence, Malabar, Fla. : Robert E. Krieger Pub. Co., 1983.
    Su Hao,“Nature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 Chinese Perspective”in Zhang Yun-ling, ed., East Asian Regionalism, Beijing: World Affairs Press, 2005.
    Greg Rasmussen“Great Power Concert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in Richard Rosecrance, ed., The New Great Power Coalition: Toward a World Concert of Nations,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2001.
    Philip Webber, New defence strategies for the 1990s : from confrontation to coexistence, Basingstoke, Hampshire : Macmillan, 1990..
    Peter Paret, "Clausewitz," in Peter Paret ed., The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Machiavelli to the Nuclear Age ,Princeton, N.J., 1986.
    Paul Kennedy, John Lewis Gaddis, et al., Studies in Gr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Yale University, Spring/Fall 2000;
    Robyn Lim,The Geopolitics of East Asia: The Search for Equilibrium, Routledge; New edition,2005.
    Robert J. Art, A Grand Strategy for Americ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
    Walter Morris-Hale, Conflict and Harmony in Multi-ethnic Societie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ew York : P. Lang, 1996.
    Theda Skocpol,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Rob Gifford ,China Road: A Journey into the Future of a Rising Power, Random House,2008.
    James Kynge,China Shakes the World: A Titan's Rise and Troubled Future -- and the Challenge for America ,Mariner Books,2007.
    Martin Jacques ,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 Birth of a New Global Order , Penguin Press HC,2009.
    Mark Leonard,What Does China Think? PublicAffairs,2008.
    R. Keith Schoppa,East Asia: Identities And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 Prentice Hall ,2008.
    Mark Beeson, Reg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in East Asia: Politics,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algrave Macmillan,2007.
    John Fairbank, Edwin Reischauer, and Albert Craig, 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Revised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1989.
    Won Bae Kim, Mike Douglass, Sang-Chuel Choe, and Kong Chong Ho, Culture and the City in East Asia (Oxford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1997.
    Gerrit W. Gong ,Memory and History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ssues of Ident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SIS Significant Issues Series),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2.
    Kent Calder and Min Ye, The Making of Northeast Asia (Studies in Asian Secur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Terry L. Deibel, Foreign Affairs Strategy: Logic for American Statecraft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Victor D. Cha and David C. Kang,Nuclear North Korea: A Debate on Engagement Strategi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Michael Lind, The American Way of Strategy: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American Way of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2008.
    Rajiv Sikri ,Challenge and Strategy: Rethinking India's Foreign Policy, Sage Publications Pvt. Ltd,2009.
    Richard J. Samuels, Securing Japan: Tokyo's Grand Strategy and the Future of East Asia (Cornell Studies in Security Affair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8.
    M. Smith ,“Regions and Regionalism”, in B. While, R . Little and M. Smith (eds), Issues in World Politics , Macmillan Press Ltd , 1997 .
    Robert Cox ,“State , Social Force and World Order”, in R .Keohane (ed) ,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86 .
    “Contending International Theories : A Comprehensive Survey”, Fifth Edition , Addision Wesley Longman , Inc . , 2001.
    Joseph S. Ny, ( ed.) , 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 Readings, Boston : Little Brown & Co. , 1968.
    Williamson Murray et. al. eds., The Making of Strategy: Rulers, States, and War Cambridge, 1994.
    Zachary Karabell, Superfusion: How China and America Became One Economy and Why the World's Prosperity Depends on It, Simon & Schuster,2009.
    Anita Chan and Robert A. Senser,“China's Troubled Workers”,Foreign Affairs,Mar/Apr 1997.
    Brad Roberts and Robert A.“Manning and Ronald N. Montaperto,”China: The Forgotten Nuclear Power”,Foreign Affairs,Jul/Aug 2000.
    Arthur Waldron,“After Deng the Deluge,”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1995.
    Barber B. Conable Jr. and David M. Lampton,“China: The Coming Power”,Foreign Affairs,Winter 1992.
    B. Hettne and F. Soderbaum ,“The New Regionalism Approach”, Unisa Press Online Journals : Politeia , No. 3 , 1998 .
    David Hale and Lyric Hughes Hale,”China Takes Off”Nov/Dec 2003.
    David Shambaugh,“Facing Reality in China Policy”, ,Foreign Affairs, Jan/Feb 2001.
    David Zweig and Bi Jianhai,“China's Global Hunt for Energy”,Foreign Affairs, Sep/Oct 2005.
    Desmond Ball,“Strategic Cul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Security Studies, Vol. 3, No. 1, Autumn 1993.
    Donald S. Zagoria,”China's Quiet Revolution”,Foreign Affairs,Spring 1984.
    Evan S. Medeiros,“Strategic Hedging and the Future of Asia-Pacific Stabilit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inter, 2005-2006.
    Evan S. Medeiros and M. Taylor Fravel,“China's New Diplomacy,”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2003.
    Elizabeth Economy,“Painting China Green: The Next Sino-American Tussle | Foreign ...”,Foreign Affairs,MAR/APR 1999.
    George J. Gilboy,“The Myth Behind Chin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JUL/AUG 2004.
    George J. Gilboy and Eric Heginbotham,”China's Coming Transformation”, Foreign Affairs, Jul/Aug 2001.
    G. John Ikenberry,“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Foreign Affairs, Jan/Feb 2008.
    Gerald Segal,“Does China Matter?”, Foreign Affairs,September/October 1999.
    JC de Swaan,“China Goes to Wall Street,”Foreign Affairs,April 29, 2010.
    John R. Dewenter,”China Afloat”,Foreign Affairs, Jul 1972.
    James L. Watson,“China's Big Mac Attack”May/Jun 2000.
    Kenneth Lieberthal,“A New China Strategy:The Challenge,”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1995.
    Ken Miller,“Coping With China's Financial Power”,Foreign Affairs,Jul/Aug 2010.
    Kishore Mahbubani,“Understanding China”, Foreign Affairs, Sep/Oct 2005.
    Kenneth Lieberthal,“A New China Strategy: The Challenge”,Foreign Affairs, Nov/Dec 1995.
    Kent E. Calder,“China and Japan's Simmering Rivalry”,Foreign Affairs,MAR/APR 2006
    Lucian W. Pye,“China in Context,”Foreign Affairs,Jan 1967.
    Lucian W. Pye,“Coming Dilemmas for China's Leaders”,Foreign Affairs, Apr 1966.
    L. La Dany,”China: Period of Suspense”,Foreign Affairs,Jul 1970.
    Lucian W. Pye,“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Foreign Affairs,Nov/Dec 2000.
    Lucian W. Pye,“East Asia at the Center: Four Thousand Years of Engagement With”,Foreign Affairs,May/Jun 2001.
    Lucian W. Pye,“Remapping East Asia: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gion”,Foreign Affairs,May/Jun 2005.
    Michael Mandelbaum,”Westernizing Russia and China”,Foreign Affairs, May/Jun 1997.
    Michel Oksenberg,”The China Problem”, ,Foreign Affairs, Summer 1991.
    Muthiah Alagappa ,“Regionalism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 No. 21 , 1995 .
    Nicholas D. Kristof,“The Rise of China”,Foreign Affairs,NOV/DEC 1993.
    Neil C. Hughes,“A Trade War with China?”,Foreign Affairs, Jul/Aug 2005.
    Robert D. Kaplan,“Q&A With Robert Kaplan on China”,Foreign Affairs, May 7, 2010.
    Richard J. Samuels Thomas U. Berger, Mike M. Mochizuki, and Jitsuo Tsuchiyama, “Securing Japan: Tokyo's Grand Strategy and the Future of East Asia; Japa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Foreign Policies of an Adaptive State”,Foreign Affairs,January/February 2008.
    Robert L. Paarlberg,“Rice Bowls and Dust Bowls: Africa, Not China, Faces a Food Crisis”, ,Foreign Affairs, May/Jun 1996.
    Robert S. Ross ,“China II: Beijing as a Conservative Power ,”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1997.
    SU Hao,“Harmonious World:The Conceived International Order in Framework of China’s Foreign Affairs,”in Masafumi Iida eds.,China’s Shift: Global Strategy of the Rising Power,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Japan,NIDS Joint Research Series,NO.3,2009.
    Thomas J. Christensen,“Chinese Realpolitik: Reading Beijing's World-View,”Foreign Affairs,September/October 1996.
    Winston Lord,“China and America: Beyond the Big Chill”,Foreign Affairs,Fall 1989.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12
    武者陵司著,『「失われた20年」の終わり―地政学で診る日本経済』,東洋経済新報社,2011.
    益尾知佐子,『中国政治外交の転換点―改革開放と「独立自主の対外政策」』東京大学出版会,2010.
    須藤繁『石油地政学の新要素―石油情勢に影響を与える諸要因』同友,2010.
    進藤榮一著.『東アジア共同体をどうつくるか』,筑摩書房,2007.
    三木敏夫著.『東アジア経済発展論:東アジア共同体形成にむけて』,東京:創成社, 2010.
    内山純蔵,中井精一,中村大編;金関恕監修.『東アジア内海の環境と文化』,富山:桂書房, 2010.
    吉田光男編著.『東アジアの歴史と社会』,東京: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 2010.
    大津定美,韓福相,横田高明編著.『北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経済連携の進展』,東京:日本評論社, 2010.
    早稲田大学ベトナム総合研究所編.『東アジア新時代とベトナム経済』,東京:文眞堂, 2010.9.
    高木誠一郎編.『脱冷戦期の中国外交とアジア?太平洋』,東京: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 2000.
    東アジア共同体評議会編.『東アジア共同体白書二〇一〇:東アジア共同体は可能か、必要か』,東京:たちばな出版, 2010.
    松岡正剛編集構成.『東アジア共同体? :いまナラ本』,東京:丸善, 2010.
    松浦章著.『近世東アジア海域の文化交渉』,京都:思文閣出版, 2010.
    榎本悟?成廣孝編著.『地域間の統合?競争?協力: EUと東アジアの現実と可能性』, 岡山:岡山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 2010.
    清水耕一編著.『地域統合:ヨーロッパの経験と東アジア』,岡山:岡山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 2010.
    福井県立大学編.『東アジアと地域経済. 2010,特集「東アジア地域統合の諸動向」』,永平寺町(福井県) :福井県立大学;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発売), 2010.
    藤本和貴夫,宋在穆編,『21世紀の東アジア:平和?安定?共生』,八尾:大阪経済法科大学出版部, 2010.
    西村成雄,小此木政夫編著.『現代東アジアの政治と社会』,東京: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 2010.
    金淑賢著.『韓国交正常化と東アジア国際政治の変容』,東京:明石書店, 2010.
    鈴木正崇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宗教文化の再構築』,東京:風響社, 2010.
    関東日中関係学会編.『超大国、中国の行方:建国60年の中国』,東京:桜美林大学北東アジア総合研究所, 2010.
    京都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付属上海センター編.『東アジア経済研究』,京都:京都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付属上海センター, 2009.
    今西淳子, Ulziibaatar Demberel, Husel Borjigin編著.『北東アジアの新しい秩序を探る:国際シンポジウム「アーカイブズ?歴史?文学?メディアからみたグローバル化のなかの世界秩序--北東アジア社会を中心に--」』,東京:風響社, 2009.
    国分良成編著,『現代東アジア:朝鮮半島?中国?台湾?モンゴル』,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2009.
    中川八洋『地政学の論理―拡大するハートランドと日本の戦略』徳間書店,2009年.
    坂田幹男編著.『中国経済の成長と東アジアの発展』,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9.
    宇野重昭,小林博編.『北東アジア地域協力の可能性』,東京:国際書院, 2009.
    小此木政夫,文正仁編.『東アジア地域秩序と共同体構想』,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2009.
    平川均,小林尚朗,森元晶文編,『東アジア地域協力の共同設計』,東京:明治大学軍縮平和研究所:西田書店(発売), 2009.
    廣田功編.『欧州統合の半世紀と東アジア共同体』,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9.
    日本国際政治学会編.『東アジア新秩序への道程』,東京:日本国際政治学会:有斐閣(発売), 2009.
    歴史学研究会編.『東アジア?内陸アジア?東南アジア. 1』,東京:岩波書店, 2009.
    深谷克己編.『東アジアの政治文化と近代』,東京:有志舎, 2009.
    石川幸一,清水一史,助川成也編著.『ASEAN経済共同体:東アジア統合の核となりうるか』,東京:ジェトロ, 2009.
    西澤信善,北原淳編著.『東アジア経済の変容:通貨危機後10年の回顧』,京都:晃洋書房, 2009.
    近藤大介著.『日?中?韓「準同盟」時代:東アジアが世界の中心になる』,東京:光文社, 2009.
    陶徳民,二階堂善弘編著.『東アジアの過去、現在と未来』,吹田:関西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 2009.
    三浦一夫,飯田進著.『東アジア共同体構想と日本国憲法?田中正造のアジア認識』,東京:下町人間?天狗講九条の会, 2008.
    山上秀文著.『東アジアの新しい金融?資本市場の構築 :銀行融資市場と債券市場の融合』,東京:日本評論社, 2008.
    島根県立大学北東アジア地域研究センター,増田祐司編.『北東アジアの新時代:グローバル時代の地域システムの構築』,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8.3.
    山田辰雄,小此木政夫編著.『現代東アジアの政治』,東京: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 2008.
    阿部純一著.『東アジアの政治をどうみるか』,武蔵野:亜細亜大学アジア研究所, 2008.
    馬田啓一,木村福成編著.『検証?東アジアの地域主義と日本』,東京:文眞堂, 2008.
    藤和彦『石油を読む―地政学的発想を超えて』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第2版版,2007年.
    十市勉『21世紀のエネルギー地政学』産経新聞出版,2007年.
    浦野起央『地政学と国際戦略―新しい安全保障の枠組みに向けて』三和書籍, 2006年.
    奥山真司『地政学―アメリカの世界戦略地図』,五月書房,新版2004年.
    小島朋之『21世紀の中国と東亜』一藝社,2003年.
    平松茂雄『中国の戦略的篞筮M出』,勁草書房,2002年.
    荒井利明著,『変貌する中国外交:経済重視の世界戦略』,東京:日中出版, 2002.
    高木誠一郎編.『脱冷戦期の中国外交とアジア?太平洋』,東京: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 2000.
    米国国務省外交研究センター編著;神奈川大学経営学部教師グループ訳?解説.『米国の国際交渉戦略:中国,ロシア(旧ソ連),日本,フランス,エジプト,メキシコ』, 東京:中央経済社, 1995.
    フランソワ?ジョワイヨー著,中嶋嶺雄,渡辺啓貴共訳,『中国の外交』,東京:白水社, 1995.
    田中義皓『援助という外交戦略』,朝日新聞社,1995年.
    喜田昭治郎著,『毛沢東の外交:中国と第三世界』,京都:法律文化社, 1992.
    丸山勝ウォーラーステイン『ポスト?アメリカ―世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地政学と地政文化』藤原書店,1991.
    曽村盤?『地政学入門―外交戦略の政治学(中公新書(721)』中央公論社,1984.
    松本三郎『中国外交と東南アジア(1971年) (慶応義塾大学法学研究会叢書〈32〉)』:慶応通信,1971年.
    美国总统府官方网站: http://www.whitehouse.gov/
    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 http://www.state.gov/
    美国国防部官方网站: http://www.defenselink.mil/
    俄罗斯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government.ru/
    俄罗斯外交部官方网站: http://www.mid.ru/
    日本内阁府官方网站: http://www.cao.go.jp/
    日本外务省官方网站: http://www.mofa.go.jp/
    日本防卫省官方网站: http://www.mod.go.jp/
    韩国青瓦台总统府官方网站: http://www.chongwadae.go.kr/kr/index.php
    韩国外交部官方网站: http://www.mofat.go.kr/main/index.jsp
    韩国国防部官方网站: http://www.mnd.go.kr/
    东盟官方网站: http://www.aseansec.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