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美电影贸易中的文化折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电影在跨国传播的过程中会因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难以认同影片中传递的异国文化内容(如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神话、物理环境等)而造成影片价值的折损,这就是电影跨国贸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
     在当前的国际电影市场中,美国电影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国电影在出口海外市场时普遍具有较低的文化折扣,而外国电影进口美国市场却会遭遇较高的文化折扣。在中美之间多年的电影贸易历史上,美国电影也占据了绝对优势,中美电影贸易的格局是非常不平衡的,文化折扣正是影响这种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中美电影贸易中的文化折扣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文化折扣的表象、原因、发生规律,总结认识中美电影在跨国传播中应对文化折扣的经验,提出规避文化折扣的传播策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正文第一部分是对中美电影贸易历史的概述,这为我们认识文化折扣问题提供了历史视野;
     第二部分是分析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接近性。文化差异是造成文化折扣的根本原因,而文化接近是规避文化折扣的前提条件;
     第三部分对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文化折扣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将把关人和受众分成文化折扣发生的两个不同层面进行了探讨,在受众层面的分析中,选取了四部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电影,进行文本分析与受众接受分析,以获得对于文化折扣问题的具体、深入的认识;
     第四部分对中国电影在美国市场的文化折扣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层次与研究方法与第三部分相同;
     第五部分建立在以上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电影跨国贸易中文化折扣的产生原因与规避策略。
     对于文化折扣的产生原因,本文提出从文化场域中的权力关系;跨国受众的特征;电影文本特征三个方面来认识。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规避文化折扣的传播策略,包括:文本策略(创造易读性文本、创造可读性文本和创造接近性文本)和宣传策略(变通文化内涵、改变文化身份、强调文化接近性元素、引导受众忽略文化差异或积极看待文化差异)。
     本文对文化折扣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填补了电影贸易和文化贸易研究的一些空白点,对于提高中国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A particular film rooted in one culture and thus attractive in the home market where audiences share a common knowledge and way of life,will have a diminished appeal elsewhere, as audiences find it difficult to identify with the style,values,beliefs,history,myths,institutions,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The phenomenon is defined as "cultural discount" which universally exits in cross border film trade.
     In the international film trade,the US films have always occupied a dominant position. The US films generally have a low cultural discount when the films are exported to overseas market,whereas the foreign films which are exported to the US market have a high cultural discount.In Sino-US bilateral film trade,the US productions hold an absolute advantage.The cultural discount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o result in the imbalance situation of the Sino-US bilateral film trad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Sino-US film trade,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ehaviour,reasons and principals of cultural discount,sums up the experience in reducing the cultural discount in the Sino-US bilateral film trade,and propose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to avoid cultural discount and problems that might exist.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overview of Sino-US Film trade history which provides a historical view to understand cultural discount.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proximit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Cultural difference is an essential reason to cause cultural discount,and culture proximity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avoiding cultural discount.
     The third part specifically examines the cultural discount of American films in the Chinese film market and discusses the Chinese film gatekeepers and audiences which are categorized as the two different aspects that cultural discount occurred.I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film audiences,four representative American movies are selected to conduct text and audience analysi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ultural discounts concretely and intensively.
     The fourth part examines the cultural discount of Chinese films in the American film market.The methodology is the same with the third part.
     Based on above studies,the fif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reasons that cultural discount occurred in cross border film trade and the strategy to avoid cultural discou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ctify the reasons of creation of cultural discount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ower relations in cultural field,the cross-border audienc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features of film text.On the basis,the communications and marketing strategy has been proposed to avoid cultural discount.The strategy includes film text strategy and propaganda strategy.The film text strategy is to create easy to read film text,to create readable text and to produce proximal text. The propaganda strategy is to rephrase culture connotation,to change culture identity,to emphasize the elements of cultural proximity,and to guide the audience lose sight of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positively evaluate cultural difference.
     The paper on cultural discount not only bridge a gap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Sino-US film trade and cultural trade,not also are of great practical and valuable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cross-border transaction of Chinese films.
引文
1 尹鸿.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2 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四章.
    3 据新华网报道:“现在,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近300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世界主要国家汉语学习人数正以50%的幅度增长,全球汉语学习总人数达4000万。”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0/07/content_10158627.htm
    4 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6页.
    5 Harold L.Vogel.娱乐产业经济学——财务分析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6 郭镇之(主编).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55页.
    7 萧志伟,尹鸿.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电影艺术,2002年,第01期.
    8 Richard Maltby,Melvyn Stokes.Hollywood Abroad——Audiences and Cultural Exchange,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2004
    9 Stanley Rosen.狼逼门前:1994—2000年的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01/02期.
    10 Scott Robert Olson.Hollywood Planet:Global Media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rrative Transparency.Philadelphia: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Page89-Page110.
    11 卢燕、李亦中(主编).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2-317页.
    12 消费资本的概念来自斯蒂格勒(Stigler)和贝克尔(Becker),指通过不断欣赏文化产品而积累起来的文化消费能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已经建立起来的消费资本越多,消费资本的增长也就越容易。消费资本有个人消费资本和社会消费资本之别。
    13 李怀亮.论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4 胡正荣.结构·组织·供应链·制度安排——对当前西方媒介产业的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3年第5/6期.
    15 何建平,赵毅岗.中西方纪录片的“文化折扣”现象研究.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16 闫玉刚.文化折扣与中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策略.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2期.
    17 Francis L.F.Lee.Hollywood movies in East Asia:examining cultural discount and performance predictability at the box office.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18,No.2,June 2008,117-136.
    18 卢燕,李亦中(主编).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9-163页.
    19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31-151页.
    20 汪朝光.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与上海.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21 萧志伟,尹鸿.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电影艺术.2002年,第1期.
    22 沈晓虹.好莱坞近年来的中国热.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23 汪朝光.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与上海.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24 以上历史叙述主要参考了萧志伟与尹鸿的研究成果《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载于《当代电影》2005年06期。
    25 李亦中.中美电影跨世纪交往格局.“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2005年
    26 周学麟.管窥好莱坞阴影下的台湾电影.当代电影.2008年,第9期.
    27 李道新.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也影.2001年,第6期.
    28 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29 司若.当东方好莱坞遭遇好莱坞——简析香港电影工业的经济文化脉络及生存发展策略.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30 尹鸿,刘浩东(主编).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31 萧志伟,尹鸿.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电影艺术.2002年,第01期.
    32 李亦中.中美电影跨世纪交往格局.“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2005年
    33 李亦中.中美电影跨世纪交往格局.“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2005年.
    34 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35 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36 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37 理查德·刘易斯.文化驱动世界——21世纪全球趋势.李家真,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148页.
    38 季羡林,张光璘(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71页.
    39 冯友兰.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1948年为美国《哲学评论》杂志“东方哲学讨论”专栏作.
    40 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41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从文化的角度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5页.
    42 王政.社会性别与中国现代性.文汇报,2003年1月12日.
    43 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最愿意选择国家:美、澳及欧盟.北京晚报,2007年10月24日
    44 辛广伟.1990-2000年间的中国图书版权贸易.中国出版网http://www.chinapublish.com.cn 2007年3月9日
    45 赵孟营总执笔.跨入现代之门: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报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6 此处根据马克斯·韦伯创立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维度来区分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分别考察收入、受教育水平、职业三个因素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47 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48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552页.
    49 瞿世镜.美国当代文化思潮的发展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1期第128页.
    50 林达.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年,第426页.
    51 美国中国移民逾两百万,贡献突出成榜样族裔典范.中国新闻网.2007年12月03日.
    52 专访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为自己是华裔而自豪.新华网.2008年06月28日.
    53 中日韩美“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调查报告,见中国青少年研究网http://www.cycs.org
    54 理查德·刘易斯.文化驱动世界——21世纪全球趋势.李家真,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55 No(e|¨)l Carroll.A Philosophy of Mass Art.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
    5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5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新与市场.关世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2页.
    58 陈韬文.电视全球化与文化认同:亚洲背景下的理论思考.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59 闫文健.索尼影视中国功夫.IT经理世界,2005年,第165/166期.
    60 中影引进片不参照奥斯卡《神秘之河》无缘上映.南方都市报.http://ent.sina.com.cn 2004-03-02
    61 《蝙蝠侠》恐无缘中国《机器人瓦力》太小众难上映.电影报道.http://www.mtime.com2008-07-18
    62 倪骏.无知还是恶意?好莱坞怎样演义“中国人”.世界知识,2003年,第22期.
    63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写.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64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第177-191页.
    66 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徐晓媛,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67 影评详见http://efilmcritic.com/review.php?movie=758&reviewer=416
    68 影评详见http://www.imdb.com/Reviews/86/8687
    69 影评详见http://www.emanuellevy.com/search/details.cfm?id=1314
    70 影评详见http://www.emanuellevy.com/search/details.cfm?id=1314
    71 影评详见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style/longterm/movies/videos/trueliesrkempley_a0a475.htm
    72 影评详见http://www.emanuellevy.com/search/details.cfm?id=1314
    73 詹姆斯·L·史密斯.情节剧.武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74 Paula Parisi.The Need for Speed——An interview with James Cameron.Hollywood Reporter,March1995
    75 Beth Pinsker."Totale" Recall——The new Arnold Schwarzenegger action comedy has a French pedigree,见www.EW.com movie news
    76 详见http://www.imdb.com/Reviews/35/3559
    77 详见http://www.imdb.com/Reviews/86/8687
    78 详见http://mrbrownmovies.com/bestworst94.html#truelies
    79 详见http://efilmcritic.com/review.php?movie=758&reviewer=416
    80 详见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true_lies
    81 数据来自http://www.boxofficemojo.com
    82 王志强.1995年进口影片市场综述.中国电影年鉴(1996年卷).第204页.
    83 影评详见http://www.sfgate.com/cgi-bin/article.cgi?f=/c/a/1995/04/28/DD57100.DTL
    84 影评详见http://www.bbc.co.uk/films/2000/10/04/forrest_gump_review.shtml
    85 影评详见http://www.sfgate.com/cgi-bin/article.cgi?f=/c/a/1995/04/28/DD57100.DTL
    86 影评详见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19940706/REVIEWS/407060301/1023
    87 影评详见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forrest_gump/articles/1705858/
    88 数据来自http://www.boxofficemojo.com
    89 张颖.走进新世纪——-2001年进口电影市场回顾.中国电影年鉴(2002年卷),第174页.
    90 见《珍珠港》新浪官方网站 http://ent.sina.com.cn/pearl/
    91 影评详见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srv/entertainment/movies/reviews/pearlharborhunter.htm
    92 影评详见http://www.ericdsnider.com/movies/meet-the-parents/
    93 影评详见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998152,00.html?promoid=googlep
    94 详见http://cincinnati.com/fieetime/movies/mcgurk/100500_parents.html
    95 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96 影评详见http://www.ericdsnider.com/movies/meet-the-parents/
    97 影评详见http://www.rottentomatoes.com/author/author-1100/
    98 影评详见http://www.rottentomatoes.com/author/author-3073/
    99 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62页.
    100 Christina Klein.好莱坞何以主导美国影院.陆丽娟译,《耶鲁全球》(Yaleglobal),2004年8月17日.
    101 周铁东.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2007年概况.中国电影年鉴(2008年卷),第444页.
    102 中国电影进出口顺差巨大 海外发行路任重道远.中国新闻网,2008-11-13
    103 刘鹤翔(采写).资本魔力下的大片奇观 财经时报,http://www.sina.com.cn 2006-12-23
    104 一个带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化的人.中国导演网,http://www.directorchina.com 2008-09-14
    105 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106 珍妮特·瓦斯科.浮华的盛宴——好莱坞电影产业揭秘.毕香玲、迟志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附录A
    107 Christina Klein.好莱坞何以主导美国影院.陆丽娟译.耶鲁全球(Yaleglobal),2004年8月17日
    108 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
    109 《英雄》幕后花絮,口述:张艺谋;采写:杨彬彬,新京报.Mtime时光网http://www.mtime.com
    110 影评详见http://www.flickfilosopher.com/blog/2004/10/hero_review.html
    111 维基百科Hero(film2002)条目http://en.wikipedia.org
    112 《英雄》幕后花絮 口述:张艺谋;采写:杨彬彬.新京报,Mtime时光网http://www.mtime.com
    113 影评详见http://goatdog.com/moviePage.php?movieID=617
    114 影评详见http://www.filmthreat.com/index.php?section=reviews&Id=4418
    115 影评详见http://www.qnetwork.com/index.php?page=review&id=1340
    116 影评详见http://www.filmthreat.com/index.php?section=reviews&Id=4418
    117 影评详见http://www.viewlondon.co.uk/films/curse-of-the-golden-flower-film-review-18960.html
    118 影评详见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curse_of_the_golden_flower/articles/1571233/
    119 影评详见http://filmfreakcentral.net/dvdreviews/curseofthegoldenflower.htm
    120 详见http://www.asiasource.org/arts/zhangyimou.cfm
    121 详见http://www.viewlondon.co.uk/films/curse-of-the-golden-flower-film-review-18960.html
    122 详见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r/film/reviews/article_display.jsp?&rid=8230
    123 详见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r/film/reviews/article_display.jsp?&rid=8230
    124 详见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curse_of_the_golden_flower/articles/1611068/
    125 影评详见http://www.rottentomatoes.com/author/author-10122/
    126 影评详见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movies/reviews/2005/kungfuhustle.html
    127 影评详见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movies/reviews/2005/kungfuhustle.html
    128 影评详见http://www.lasvegasweekly.com/content/fileadmin/oldsite/2005/04/21/screen2.html
    129 影评详见http://www.rottentomatoes.com/author/author-10122/
    130 影评详见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articles/A6934-2005Apr21.html
    131 影评详见http://www.jsonline.com/entertainment/movies/29549854.html
    132 影评详见http://www.filmjournal.com/filmjournal/reviews/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003720668
    133 影评详见http://www.grouchoreviews.com/reviews/3163
    134 影评详见http://www.efilmcritic.com/review.php?movie=17068&reviewer=382
    135 影评详见http://www.eyeforfilm.co.uk/reviews.php?id=7262
    136 影评详见http://www.jsonline.com/entertainment/movies/29549854.html
    137 影评详见http://www.variety.com/review/VE1117936047.html?categoryid=31&cs=1
    138 影评详见丛http://www.jsonline.com/entertainment/movies/29549854.html
    139 洪浚浩.从社会学角度看中国电影近年在美国受欢迎的原因.聚焦好莱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2页.
    14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网http://www.cycs.org,专题研究页。
    141 该调查由Perspective Resources Inc.(PRI)调查机构在遍布美国全国的范围内两百万美国成年人口中抽取样本,样 本结构反映了美国的人口结构。
    142 孙惠柱.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2-169页.
    143 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144 参见《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学场”辞条,赵一凡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579页。
    145 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146-147页.
    146 汪朝光.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与上海.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147 Chen,Chun-Fu."Constructing Cosmopolitan Identities in Media Use:Cross-cultural Viewing Pleasures of Television Fiction Audi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New Orleans Sheraton,New Orleans,LA,May 27,2004 Online <.PDF>.2009-05-09 < http://www.allacademic.com/meta/p112498_index.html>
    148 洪浚浩.从社会文化学角度看中国电影近年在美国受欢迎的原因.聚焦好莱坞.2006年,第311页.
    149 六国民调结果显示中国为世界第二强国.青年参考.2007年11月19日
    150 见《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资本”辞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568页.
    151 郑贞铭.从日剧、韩剧的风行看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4页.
    152 结论来自对北京新影联公司副总高军的访谈。
    153 李怀亮.论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问题、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54 《艺妓回忆录》在日褒贬不一.华尔街日报http://cohiba.blog.hexun.com/1891996_d.html
    155 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156 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18页.
    157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34-235页.
    158 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60页.
    159 余琼.西方/东方:《卧虎藏龙》的观众接受研究.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160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撰.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第250-253页.
    161 有关“易读性测量”研究的介绍可参阅《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主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七章。
    162 Scott Robert Olson.Hollywood Planet:Global Media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rrative Transparency.Publisher:Lawrence Erlbaum(June 1,1999),Page:89
    163 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164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第5页.
    165 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36-237页.
    166 余琼.西方/东方:《卧虎藏龙》的观众接受研究.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167 一个馒头经发的血案.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100215115
    168 李亦中.好莱坞影响力探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169 John Fiske.Television Culture(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Series).London:Methuen,1987.
    170 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171 考林·霍斯金斯等.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172 金娜.从“哥伦比亚现象”看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进程.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8页.
    173 《木乃伊3》中国元素不伦不类 李连杰亮相引笑场.网易娱乐2008-09-02来源:四川在线(成都)
    174 Richard Corliss.Kung Fu Panda:Wise Heart,Sweet Art.Time magazine,Thursday,Jun.05,2008
    175 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169-194页.
    176 综艺.总第68期,第24-25页。
    177 《功夫熊猫》中文配音强大 网友翻译无敌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 新闻晚报
    178 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192页.
    179 见《北京青年报》2001年2月15日
    180 萧志伟,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论文为萧志伟与尹鸿合作研究课题“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的一部分.
    181 闫文健.索尼影视中国功夫.IT经理世界,2005年,第165/166期.
    182 萧志伟,尹鸿.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电影艺术,2002年,第01期.
    183 萧志伟,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论文为萧志伟与尹鸿合作研究课题“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的一部分.
    184 Christina Klein.好莱坞何以主导美国影院.陆丽娟译,耶鲁全球(Yaleglobal),2004年8月17日
    185 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186 尹鸿.《满城尽带黄金甲》:岂一个俗艳了得,人民网传媒学者专栏http://media.people.com.cn
    187 沈晓虹.好莱坞近年来的中国热.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188 莫利、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
    189 胡尧熙等(采写).中国软力量到底有多硬.新周刊,2006年,第7期.
    1.郭镇之(主编).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2.卢燕、李亦中(主编).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张凤铸等(主编).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季羡林,张光璘(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5.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从文化的角度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6.林达.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年.
    7.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8.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9.孙惠柱.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0.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1.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卢燕、李亦中(主编).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4.周鸿铎.应用传播学史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5.周鸿铎.传媒经济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16.韩骏伟.国际电影与电视节目贸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7.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8.李怀亮,刘悦笛.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9.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一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0.张凤铸,黄式宪,胡智峰.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1.刘继南(主编).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2.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3.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
    24.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5.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7.理查德·刘易斯.文化驱动世界——21世纪全球趋势.李家真,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28.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29.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30.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徐晓媛,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31.詹姆斯·L·史密斯.情节剧.武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32.珍妮特·瓦斯科.浮华的盛宴——好莱坞电影产业揭秘.毕香玲、迟志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
    33.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34.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35.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
    37.莫利、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8.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9.Jane Stokes.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0.伯格.世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1.奥利弗·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2.泰玛·里贝斯,埃利胡·卡茨.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3.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
    44.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安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5.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刘宏牢,肖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6.大卫·莱昂.后现代性(第二版).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7.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三好将夫.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8.艾伦·布里曼.迪士尼风暴-商业的迪士尼化.乔江涛,译.中信出版社,2006.
    49.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多样性.康敬贻,林振熙,柯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0.《第欧根尼》中国精选版编辑委员会.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1.马修·弗雷泽.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新华出版社,2005
    52.李长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求是.2008年,第22期
    53.尹鸿.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54.萧志伟,尹鸿.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电影艺术,2002年,第1期.
    55.李怀亮.论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6.胡正荣.结构·组织·供应链·制度安排——对当前西方媒介产业的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3年第5/6期.
    57.何建平,赵毅岗.中西方纪录片的“文化折扣”现象研究.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58.闫玉刚.文化折扣与中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策略.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2期.
    59.Stanley Rosen.狼逼门前:1994—2000年的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01/02期.
    60.汪朝光.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与上海.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61.沈晓虹.好莱坞近年来的中国热.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62.李亦中.中美电影跨世纪交往格局.“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2004年
    63.周学麟.管窥好莱坞阴影下的台湾电影.当代电影.2008年,第9期.
    64.李道新.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65.司若.当东方好莱坞遭遇好莱坞——简析香港电影工业的经济文化脉络及生存发展策略.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66.冯友兰.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1948年为美国《哲学评论》杂志“东方哲学讨论”专栏作
    67.王政.社会性别与中国现代性.文汇报,2003年1月12日.
    68.瞿世镜.美国当代文化思潮的发展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1期.
    69.闫文健.索尼影视中国功夫.IT经理世界,2005年,第165/166期.
    70.倪骏.无知还是恶意?好莱坞怎样演义“中国人”.世界知识,2003年,第22期.
    71.王志强.1995年进口影片市场综述.中国电影年鉴(1996年卷).第204页.
    72.张颖.走进新世纪——2001年进口电影市场回顾.中国电影年鉴(2002年卷),第174页.
    73.Christina Klein.好莱坞何以主导美国影院.陆丽娟译,《耶鲁全球》(Yaleglobal),2004年8月17日
    74.周铁东.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2007年概况.中国电影年鉴(2008年卷),第444页.
    75.洪浚浩.从社会学角度看中国电影近年在美国受欢迎的原因.聚焦好莱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2页.
    76.余琼.西方/东方:《卧虎藏龙》的观众接受研究.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77.李亦中.好莱坞影响力探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78.金娜.从“哥伦比亚现象”看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进程.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8页.
    79.萧志伟,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论文为萧志伟与尹鸿合作研究课题“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的一部分
    80.胡尧熙等(采写).中国软力量到底有多硬.新周刊,2006年,第7期.
    81.李怀亮.中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目标定位.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9日.
    82.李怀亮.贸易模式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取向.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日.
    83.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传播学论文选萃(Ⅲ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4.万萍.进口分账影片十年票房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85.埃德尔.二十世纪美国的价值概念及其发展历程.高飞乐,译.现代外国哲学杜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7期.
    86.胡翼青,郑丽勇.受众观念变化对传媒发展的挑战—对跨文化背景受众的一项实证研究.新闻界,2003年03期
    87.肖良生.中美后电影市场比较.电影评介,2007年第18期
    88.余洁鸥.中国和好莱坞电影票房背后的文化产业思考.电影评介,2006年第24期
    89.胡正荣.美国电影产业的核心与经营策略.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90.杨柏峰.中美国际文化贸易的比较分析.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第2期
    91.纪风菊,宋继平.《英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探析.上海翻译,2007年第2期
    92.刘海宁.文化折扣和文化接近-从美国电视剧《疯狂主妇》在中国的传播说起.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6期
    93.肖路.华语电影—中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94.靳翠萍.成功应对“文化折扣”——浅析“韩剧”在中国的热播.新闻界,2006年第4期
    95.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96.孙绍谊.权力格局中的“普适性”策略:好莱坞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电影.“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会议(2006年6月18-19日).
    97.李异平.文化帝国主义话语中的悖论.当代传播,2003年第4期
    98.聂伟.重绘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文化地形图.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99.朱丽丽.跨境电影:本土语境与全球想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00.翟学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01.叶翔等.改革开放三十年个人价值观变化分析.“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年
    102.彭吉象.跨文化交流中华语电影的历史与未来.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03.赵卫防等.现代化与本土化:好莱坞与香港电影的双向互动-兼论香港电影复兴之路.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3月
    104.林子青.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看好莱坞翻拍亚洲电影.电影评介,2008年第10期
    105.列孚.2007:香港电影及其于中国电影文化新格局中的因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106.尹鸿,唐建英.走得出去才能站得起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软实力.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107.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构想及其思想资源.国际学术动态,2006年第5期
    108.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写.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109.赵孟营(总执笔).跨入现代之门: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报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0.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网http://www.cycs.org,2008.
    1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1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新与市场.关世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2页.
    113.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
    114.彭保良.迪斯尼电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115.尹晓丽.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复旦大学,2007年.
    116.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17.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18.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119.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120.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最愿意选择国家:美、澳及欧盟.北京晚报,2007年10月24日.
    121.辛广伟.1990-2000年间的中国图书版权贸易.中国出版网http://www.chinapublish.com.cn 2007年3月9日
    122.美国中国移民逾两百万,贡献突出成榜样族裔典范.中国新闻网.2007年12月03日.
    123.专访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为自己是华裔而自豪.新华网.2008年06月28日.
    124.中影引进片不参照奥斯卡《神秘之河》无缘上映.南方都市报.http://ent.sina.com.cn 2004-03-02
    125.《蝙蝠侠》恐无缘中国 《机器人瓦力》太小众难上映.电影报道.http://www.mtime.com2008-07-18
    126.Beth Pinsker.'Totale" Recall——The new Arnold Schwarzenegger action comedy has a French pedigree,www.EW.com movie news
    127.中国电影进出口顺差巨大 海外发行路任重道远.中国新闻网,2008-11-13
    128.刘鹤翔(采写).资本魔力下的大片奇观财经时报,http://www.sina.com.cn 2006-12-23
    129.一个带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化的人.中国导演网,http://www.directorchina.com 2008-09-14
    130.《英雄》幕后花絮,口述:张艺谋;采写:杨彬彬,新京报.Mtime时光网http://www.mtime.com
    131.六国民调结果显示中国为世界第二强国.青年参考.2007年11月19日
    132.《艺妓回忆录》在日褒贬不一.华尔街日报http://cohiba.blog.hexun.com/1891996_d.html
    133.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100215115
    134.《木乃伊3》中国元素不伦不类 李连杰亮相引笑场.网易娱乐2008-09-02来源:四川在线(成都)
    135.《功夫熊猫》中文配音强大 网友翻译无敌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 新闻晚报
    136.尹鸿.《满城尽带黄金甲》:岂一个俗艳了得,人民网传媒学者专栏http://media.people.com.cn
    137.Hoskins C,R Mirus,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s,Media,Culture and Society,Vol.10,1988
    138.Hoskins,C.,Finn,A.,& McFayden,S.Global television and film: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the busines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39.Francis L.F.Lee.Hollywood movies in East Asia:examining cultural discount and performance predictability at the box office.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18,No.2,June 2008.
    140.Harold L.Vogel.娱乐产业经济学——财务分析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1.Richard Maltby,Melvyn Stokes.Hollywood Abroad——Audiences and Cultural Exchange,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2004
    142.Scott Robert Olson.Hollywood Planet:Global Media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rrative Transparency.Philadelphia: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
    143.No(e|¨)l Carroll.A Philosophy of Mass Art.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
    144.John Fiske.Television Culture(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Series).London:Methuen,1987.
    145.Paula Parisi.The Need for Speed——An interview with James Cameron.Hollywood Reporter,March1995
    146.Chen,Chun-Fu."Constructing Cosmopolitan Identities in Media Use:Cross-cultural Viewing Pleasures of Television Fiction Audi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New Orleans Sheraton,New Orleans,LA,May 27,2004.
    147.Richard Corliss.Kung Fu Panda:Wise Heart,Sweet Art.Time magazine,Thursday,Jun.05,2008
    148.Paolo Guerrieri,P.Lelio Iapadre and Georg Koopmann.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Edward Elgar,Cheltenham UK 2005
    149.Eric L.Jones,Cultures Merging:A Historical and Economic Critique of Cultur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150.Melvyn Stokes,Richard Maltby,Identifying Hollywood's Audiences,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99
    151.Melvyn Stokes,Richard Maltby,Hollywood Abroad-Audience and Cultural Exchange,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4
    152.Melvyn Stokes,Richard Maltby,Hollywood Spectatorship,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1
    153.Miller,T.,Govil,N.,McMurria,J.,Maxwell,R.,& Wang,T,Global Hollywood 2,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5
    154.Anandam P.Kavoori and Aswin Punathambekar,LinkGlobal Bollywood,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8
    155.Wyatt,J,High concept:Movies and marketing in Hollywood,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4
    156.Gary W.Gallagher,Causes won,lost,and forgotten:how Hollywood & popular art shape what we know about the Civil War,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8
    157.De Vany,A,Hollywood economics:How extreme uncertainty shapes the film industry,Routledge 2004
    158.Michael curtin,Playing to the World's Biggest Audience-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Film and TV,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159.Andrew J.Flibbert,Commerce in Culture-states and markets in the world film trade,Palgrave Macmillan 2007
    160.YingjinZhang,ZhiweiXiao,Encyclopedia of Chinese Film,Routledge 1998
    161.Francis L.F.Lee,Cultural Discount and Cross-Culture Predictability:Examining the Box Office Performance of American Movies in Hong Kong,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Volume 19,Issue 4 January 2006
    162.Paula Parisi,The Need for Speed-An interview with James Cameron,Hollywood Reporter 1995
    163.Yi Song & Yan Bing Zhang,Cultural Values in Chinese Children's Animation: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Legend of Nezha,China Media Research,2008
    164.Fang-chih Irene Yang,Engaging with Korean Dramas:Discourses of Gender,Media,and Class Formation in Taiwan,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Vol.18,No.1,March 2008
    165.Byoungkwan Lee,the Effect of Screen Quotas on the Self-sufficiency Ratio in Recent Domestic Film Markets,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17(3),2004
    166.JI Wei-min,Study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al values:Reflected in the movie The treatment,US-China Foreign Language,May 2008,Volume 6,No.5
    167.Wan Jihong,Richard Kraus,Hollywood and China a Adversaries and Allies,Pacific Affairs:VL 75,No.3 Fall 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