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具备强大传播功能的新媒体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其“双刃剑”效应亦日益凸显。新媒体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作出新的概括和解释,这不仅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也是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机遇。本文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新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质的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全新的视角全面论述和阐释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现实背景、思维转换、话语变革、内容结构优化、载体合力、模式构建和评估机制等内容。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背景是双重的:一方面,新媒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工作对象、模式、队伍受到冲击,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和价值观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和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收集、信息内容与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作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机遇。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深入分析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因,将为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提供依据。
     跨界思维是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的新起点。本文提出的跨界思维,是指打破固有的框架,跳脱熟悉的位置,用多角度,多视野的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新媒体时代,跨界思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寻找和发现新的交叉点、定位点的一种理性向度,它体现了生成性思维方式的价值实现之要求、人才培养之必须、课程改革之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之诉求,并强调在实践中要做好理论与实践间的跨界结合、学习资源的跨界融合、部门间的跨界组合、教育主体间的跨界汇合和精神文化的跨界联合。
     话语变革是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手段。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一要尊重大学生的话语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平等对话意识;二要关注生活维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回归;三要借鉴网络话语,积极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四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主动服务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力;五要倡导立体化引导,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管理水平;六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增强话语创新能力;七要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实效性;八要坚持话语创新发展,努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体系。
     内容结构优化是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要。反思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历经的发展和调整,大多数是在形式上的,而内容方面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在实践过程中,内容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为此应当对其进行主动调整,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在政治教育方面,突出主导性内容;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优化基础性内容;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奠定人文素质根基;在媒体素养教育方面,拓展教育内容结构。
     “载体合力”是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生成的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课程载体方面,打造“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在物质载体和管理载体方面,建立导航系统和特色网站;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丰富延伸校园文化功能;在教育者团队建设方面,打造师生信息快捷传递通道;在载体合力的功能延伸方面,高度重视相关媒体平台建设。
     构建共享社区模式是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需要以“共享”为基本方式,以“社区”为共同体,这种“共享社区”体现了知识共享、生活共享、资源共享和过程共享,是新媒体时代高校的一种道德文化圈,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构建这样一种新模式,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为保证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模式的有效运行,建立健全共享社区的评估机制是完全必要的,不仅是正确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社区模式运行效果的需要,而且是实现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需要,更是实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保证。
The human being has been pushed forward to a new era of information---the new media era, by the revolution of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ppening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new media full of powerful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have increasingly and deeply influenc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ir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s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has brought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us to generalize and explain, which is the new miss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endowed by this era and which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theories. In terms of pedagogical, sociological, psychological, ethical and journalistic aspects and by way of literature review, social investigat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and explains the basic elements, realistic background, thinking transformation, discourse reform,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s of contents, vector force, model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from a totally new perspective.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is twofold:on the one h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with the educating subjects, modes and teams being attacked and the life, study, ideology and value 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being greatly influenced and challenged;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also unexpected opportuniti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moral concept and value scale due to its big reform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nformation contents and forms,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hannel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the new media, and to analyze profoundly the causes of negative impacts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ways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Cross-border thinking is a new starting point to strengthen the thinking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proposed cross-border thinking in this dissertation refers to a mode of thinking to break the inherent framework, to jump off a familiar position, to deal with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 using multiple angle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new media era, cross-border thinking, as a rational orientation to seek and find the new point of intersection and position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lects the requirements of realizing the values of generative mode of thinking, the necessitie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the need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mands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It emphasizes the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mong learning resources, protoplast fusion among departments, cross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subjects and cross-border joint of spiritual culture.
     Discourse reform is a new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Discours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is a systemic engineering, whi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several aspects:to respect the students'right of discourse and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equal dialog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ife dimensions and realize the regression of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real life; to actively expand the discourse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eans of network discourse; to focus on humanistic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strengthen discourse appe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ctive service; to advocate three-dimensional guidance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discourse innovation; to improve supervising mechanism in the new media informa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adhere to new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rive to build a new discours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s of contents is a new need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Having introspec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ina has experienced over the past years, we can find that they are mainly in the form of content, and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hange in real contents. During the practice process, the problems that have existed in the structures of contents are the root cause of the in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we shall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just them to achieve maximum optimization:to highlight the leading contents in political education, to optimize the basic contents in the aspec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o lay humanistic foundation in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to expand the structures of educational contents in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Carrier force" is a new platform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In order to choose the suitable ways to form carrier for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can be done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to creat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nd teaching resource center" in the aspect of course vectors, to establish a navigation system and special website in the aspect of material carrier and management support, to enrich and extend the functions of campus cul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o create a fast information delivery channel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aspect of team construction, and to attach special importance to the relevant media platforms in terms of the extension of functions of carrier force.
     The model to construct a sharing community is a new way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In order to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haring" as the basic way, and "community" as the common community. This kind of "sharing community" embodies sharing of knowledge, life, resource and process, which is a type of moral cultural circ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and which is a new model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ch a new model is to adapt t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media era and to function as a new foothold for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nsu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haring community model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it is essential to build a sou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sharing community, which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correctly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haring communit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need to realize the control of educators o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guarantee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引文
1 [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2 《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光明日报》2012年1月10日。
    1 [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1 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4期。
    2 张再兴:《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第7期。
    1 王国维:《论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A].见:姚淦铭等:《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8页。
    2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4页。
    1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4页。
    2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博士论文,第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4 黄济、王策三:《现代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33页。
    5 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第47-48页。
    6 王国维:《论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姚淦铭等:《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8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667页。
    8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1 转引自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2 杜威著,王承续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4-57页.
    1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1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8-35页。
    2 蒲彦羽:《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家》2011年第20期。
    3 [美]阿尔温·托夫勒:《三次浪潮》,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1 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2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3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邱昊:《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选择——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演进及其启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第4期第104页。
    6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The Cox Report[R]. London:HMSO,1989.
    7 THOMAN, Elizabeth.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9, Feb.:50-54.
    6 金兼斌、崔保国,卞菲译.:《大众传播研究方法》,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 《上海交通大学年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1 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之剑》,《中国记者》2003年第5期。
    2 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2007第6期。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页
    2 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3 [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1 倪振源:《新媒体VS旧媒体》,《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
    2 吴小坤:《新媒体发展的问题导向与破解思考——“新媒体发展论坛”综述》,《新闻记者》2010年第8期。
    3 陈玉霞:《中国新媒体研究回顾》,《代视听》2012年第1期。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2年8月。
    1 钱文彬:《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6期。
    1 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2007第6期。
    2 周静:《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第9期。
    3 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 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3期。
    2 沈楚:《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付》,《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 郑志龙、余丽:《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
    2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版,第2页
    1 转引自方兴东:《胡泳.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2 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记者》2003年第5期。
    3 蒋宏、徐剑等:《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4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1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40.htm
    2 罗翔宇:《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3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42页。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
    2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234页。
    3 喻国明:《新媒体在严峻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当代传播》2009年第1期卷首语。
    1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页.
    1 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
    2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博士论文,2012.
    3 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1 [美]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2 手机媒体[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world/2010-06/24/c_12257641.htm.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7月。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t20120723_32497.htm
    1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1 李德顺:《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
    1 《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7页。
    2 李振刚:《珍惜生命热爱和谐——21世纪的文化价值观》,《现代哲学》1999年第4期。
    1 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导向》,《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 徐长恩、彭杰:《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页。
    1 郑志龙、余丽:《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
    1 郑志龙、余丽:《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
    2 赵振宇:《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1 王传中:《浅谈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及引导》,《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7期。
    1 金天纬:《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第4期。
    1 [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地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2 高宏星:《网络政治: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模式》,《理论导刊》2009年第9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执笔人:张冠梓。
    2 唐良云:《对互联网负面影响的探讨》,《职教与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执笔人:张冠梓。
    1 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中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
    2 段志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 邱伟光、成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1 陈小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思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2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1 北京理工大学:《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调查,,2010。
    1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8页。
    2 邹广文、崔唯航:《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 邓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三个角度》, 《社科纵横》2011年第6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48页。
    2 孙伟平:《论价值思维》,《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3 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0页。
    2 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3 孙芳:《“现实的个人”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范式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7期。
    1 陈蓉:《论跨界音乐现状和发展》,《河南农业》2010年第3期。
    1 中国蓝色创意集团跨界创新实验室:《跨界》,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1 李德顺:《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新华文摘》2003第5期。
    2 王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系思维》,《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1 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传播渠道》,《人际关系》1995年第2期。
    1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在:《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 汪民安、马海良:《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德]曼弗雷德·弗兰克的论文《论福柯的话语概念》,第84页。
    3 郭毅然:《交往理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根基》,《探索》2007年第9期。
    1 仇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学理论》2011年第4期。
    1 胡雯:《新媒体时代话语分析的发展》,《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1 许方园、曹银忠:《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略论》,《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1期。
    2 穆祥望:《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导向功能研究》,《情报科学》2007年第11期。
    3 韦吉锋等;《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 韦吉锋等:《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 商懿秀、肖新发:《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及其变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1 陈飞:《道德教育话语权探析》,《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1期。
    2 叶德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浅论》,《教育评论》2009年第6期。
    1 黄禧祯:《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片论》,《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2 黄禧祯:《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片论》,《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1 王影:《当代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冲突与调适》,《教育探索》2012年第2期。
    1 冯振萍等:《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属性与非常规属性话语及其运用思维创新》,《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1 王晓宏、魏荣:《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策略探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 孙维鹏:《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改革探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 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1期。
    1 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的生成——以科学发展观为视域》,《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1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219页。
    2 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35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
    1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2 仕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1 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语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9页。
    1 赵爱玲:《人伦自觉: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提质增效的目标指向》,《唐都学刊》2011年第11期。
    2 陈洪臣:《儒家心灵和谐思想刍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 引自本人拙作。季海菊:《心灵和谐: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8期。
    1 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依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3期。
    2 姜茂徐:《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9期。
    3 王太龙:《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育》,《光明日报》1995年11月10日。
    1 文小兰、孙兆静:《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综述》,《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 赵野田:《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研究.1999年第2期。
    3 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4 刘元:《浅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广西青年干部学报》2004年第2期。
    5 杨新宇:《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第8期。
    6 何海兵:《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探析》,《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5期。
    1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2页。
    2 程静:《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1 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4期。
    2 程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形态及特点》,《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 蒋宏:《新媒体环境下看传统媒体的盲点和策略》,《新闻界》2006年第4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15日。
    1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页、第32页、第34页、第53页、第60页。
    1 费孝通:《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2 [美]罗伯特·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1 苗艳梅:《关于社区及社区类型的研究述评》,《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 [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任小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页。
    3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214页。
    1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214页。
    1 石春梅:《共享式德育内涵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4页。
    3 郭咸纲:《多维博弈人性假设》,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 引自本人拙作。季海菊:《共享社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选择》,《学海》2010年第6期。
    1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206页。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1 刘瑞平、叶兵:《高校服务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探》,《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1 闵茂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保障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7期。
    2 宋林希:《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年第11期。
    1 廖扬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内涵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1 胡旭阳、童永炯:《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1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1-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朱熹:《孟子·尽心上》(卷七),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周凤五.《孔子诗论》新释文及注解,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黑格尔:《美学》(第1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10]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论语.卫灵公·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2]杨天宇.礼记译注·曲礼上第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3]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4]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6]程予诚:《新媒介科技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17]熊澄宇编:《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9]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0]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2]刘德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3]孙迎光:《传承与超越——儒家德育思想与现代学校德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4]陈向明:《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5]陈向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6]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7]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8]陈志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9]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0]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济南:人民出版社,2004.
    [31]赵康太.《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2]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3]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4]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35]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36]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7]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38]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9]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40]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1]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一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4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43]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一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4]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5]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M],李岚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6]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弊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7]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8][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5.
    [4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0][美]柯尔伯格·杜里尔.《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翟保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1]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53]王岳川:《媒介哲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5]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6]谢耘耕:《新媒体与社会(第一辑)》[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11
    [57]尹韵松:《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8]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9]张体勤,牟思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60]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2]龚志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63]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64]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64]季海菊:《多元化背景下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7(12)
    [65]季海菊:《心灵和谐: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8(8).
    [66]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J].《南京社会科学》,2009(10)
    [67]季海菊:《跨界思维:新媒体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的一种理性向度》[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68]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微博:封杀抑或牵手?》[J].《学海》,2011(9).
    [69]赵长渝:《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探索》,2004(7).
    [70]曹凤才、田维飞:《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71]韩柏光:《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
    [72]李岩:《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5).
    [73]秦泰:《当代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工作》[J].《江西社会科学》,2003(1).
    [74]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75]徐振祥:《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
    [76]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77]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6).
    [78]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79]范永胜、赵志升:《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问题解决教育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80]张志君、张婧莹:《多重视阈多种力量多维创新——转型期本土新媒体资源配置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媒》2008(2).
    [81]杨金玲: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下的文化多元化[J].理论界,2007(11).
    [82]张骥等:网络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冲击与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1(4).
    [83]于洪卿:论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求实,2006(6).
    [84]黄建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7(1).
    [85]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
    [86]费孝通、李亦园: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J].北京大学学报1998(6).
    [87]杨雪英、朱凌云: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88][美]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J].新华文摘,2003.
    [89]姚立迎:论构建高校全员育人的组织体系与实践格局[J].中国青年教育,2008(11).
    [90]廖和平: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
    [91]田霞: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
    [92]林阳、祝智庭: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3(6).
    [93]陈延斌: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与媒体环境建设[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4).
    [94][美]盖伊·塔契曼:《大众传播媒介的价值》[J].韩淦如、孙淑君译,《国际新闻界》1990(1)。
    [95]仰海峰:《鲍德里亚的“诱惑”概念》[J].《哲学动态》2008(1).
    [96]荣耀军:《现代性与媒介文化批评中的主体型像—从本雅明、麦克卢汉到鲍德里亚》[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97]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
    [98]张军.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生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11).
    [99]穆祥望: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导向功能研究[J].情报科学,2007(7).
    [100]金天纬: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4).
    [101]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
    [102]苗艳梅:关于社区及社区类型的研究述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5).
    [1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北京日报,2004-10-15.
    [104]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4).
    [105]Jasta, H.R.and Bazar.C, (1990)SPiritualValuesandEdueation.Delhi:Published byPrabhatPrakashan.
    [106]GlobalizationandThirdWorldsoeialism:Cubaandvieinam/ClaesBrundenius andJohnWeeks-Lindon:MaemillanPressLtd.,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