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旨在研究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图从新的角度看待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变化。中国金融体系历史包袱沉重,不仅严重制约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还威胁到银行业的整体安全。因此,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化解一直是各家商业银行信贷乃至通盘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着重通过对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等方面分析不良贷款的起源。从产权角度看,产权主体的虚化间接造成内部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对称,制度方面的缺陷带来的两大问题是“政企不分”和“内部人控制”。从信用角度看,不良资产是在以银行垄断为起点的信用体系逆向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有深刻的制度性原因。现行的法律制度强调金融市场整体的安全和秩序,强调国家的管制利益,疏忽了市场主体——银行的自主权益之维护,使借款主体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增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不良资产产生的历史原因,而信息不对称需要通过完善现有信息共享系统和培育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来完成。
     不良资产在评估转移过程中,要遵循公平的原则,不以行政划拨代替市场手段,应充分考虑非确定性因素对资产质量的影响。
     从不良资产化解的途径看,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实现的资产证券化和引进外资化解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的流动性是解决难题的方向。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实现不良资产的变现。通过实施现金流的分割与重组,使原始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相应地得以分割和重组,实现风险分散,吸收市场上的参与者,从而提高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效率。另外,将注意力从国内资本市场转向国际资本市场,寻求外资合作,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情况下,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就银行业的发展而言,只有真正的多元化的、以市场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过程才能产生优化资源配置且优化风险配置的稳定力。
引文
1 Frederic S. Mishkin, Frederic S. Mishkin, 1995, :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Banking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Regulatory policy" FRBNY Economic policy Review, July
    2、R.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3、S·克里·库帕·唐纳德·弗雷泽:《金融市场》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9年
    4、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
    5、鲁萨基斯:《金融自由化与商业银行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2年
    6、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7、金德怀、许谨良:《2001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
    8、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9、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年11月
    10、王松奇:《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11、周正庆主编《证券市场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3月版
    12、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
    13、于海:《金融问题研究与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年9月第一版
    14、毛小威、巴曙松:“论国有银行有效治理结构的构建”《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2期
    15、戴相龙:“中国人民银行五十年”,《中国金融》2000年第10期
    16、戴相龙:《迈向新世纪的中国银行业》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
    17、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汪兴益:《金融大举措与市场新机遇》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一版
    19、张军:《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1、谢平:“金融改革要有紧迫感”,《中国外汇》2000年第1期
    
    
    22、杨再平:《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23、恽铭庆:《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一版
    24、吴晓灵:“面对WTO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站在市场化改革前沿》李剑阁主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
    25、刘锡良、罗德志:“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信用、金融层面的分析”(上)(中)(下)《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26、财政部金融司编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讲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27、盛洪主编《最新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28、“中国银行业没有准备好入世”《亚洲周刊》2001年11月
    29、黄金老:“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前景”,《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11月
    30、谢平:“论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措施”,《财贸经济》1999年9月
    31、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32、茅庆征、裴平:“银行业务创新与涉外经济发展”,《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
    33、梁建华:“债转股的冷思考”,《金融研究》2002年第7期
    34、李早航:《现代金融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