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络宽带接入我国内地以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普及。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以其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深受众多高校学子青睐。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我国大学生将要在未来扮演多重角色,其素质将决定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网络媒介产生得巨大影响力,已引起学界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的热烈讨论。网络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研究的新领域,是受众为了满足某些需要,具有的一定程度认知和使用网络媒介的能力,目的是实现个人自由发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的复杂性,需要以“跨学科整合方法”展开研究。
     以哲学中“三个世界理论”为关照可以发现,大学生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网络媒介发展的基础,网络媒介是对客观世界的异化,并通过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心理世界,产生网络媒介效应。在人媒关系中,人始终是首要因素,人与网络媒介发生关系的结果最终体现在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中。因此要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基准去把握人与网络媒介的关系,平衡网络媒介与大学生个人的心理世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命题的本质就在于,促使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时,避其负面效应,扬其正面效应,使得大学生与客观世界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个人自由发展。
     从西方学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来看,媒介素养是个人的素养表现,可以运用特定方法去衡量。学界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评价受众媒介素养水平是一个新动向,运用现代经济学中“效用理论”测量受众使用媒介满足程度也已兴起。所以,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用以衡量大学生个人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具体操作方法是,以各项网络媒介使用行为时间为标准,考虑网络法律、网络道德、社会角色等限制因素,测量网络媒介效用度。在案例分析基础上,结合“选择或然率公式”和“媒介消费无异曲线”,探究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的路向。
     提升媒介素养水平的“教育说”在实践中陷入种种困境,引发众多学者质疑与反思。基于媒介使用的“素养说”,主张媒介参与和“赋权”行动,其与多少年来人们追求的公民媒介传播权利的理想本质相同。因此,需要以“素养说”为基础,借鉴“教育说”的合理观点,寻求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的策略。政府部门、法制力量、教育功效等多种外部因素是必要条件;大学生自身要以客观世界生活为指针,着眼于提高网络媒介效用,在学习、实践、反思中实现与外部因素的双向互构。以此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实现个人自由发展,为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Network broadband has quickly gained popularity shortly after it had access to Chinese Mainland.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media convergence, network, as a means of new media, is favored by mill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its rich and colorful ways of communication. As skilled talents, college students, whose qualities are crucial to China’s overall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play various parts in the future. Great influences of network media have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s on college students’media literacy among academic circles. Network media literacy, a new area of media literacy research, covers the ability of audiences’cognizance and utilization of network media to meet some demands and requirements for free personal development.“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ed Method”is needed to conduct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edia literacy for its complexity.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f“Three World theory”, network media develop on the basis of college students’real life, cause the alienation of their Objective World and result in network media effects by exerting influences on their personal Psychological World. Human remains a primary factor in human-media relationship, whose network consequences finally embody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the Objective World. Such relationship, therefore, sets the benchmark to judge human-media relationship and balanc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twork media and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 Psychological World. The essence of the propos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edia literacy lies in that it urges college students to properly use network media by utilizing its positive effects while discarding its negative factors, to get along with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realize free personal development.
     Media literacy, according to western scholars’research, is personal behavior of literacy and can be measured by specific ways. A new tendency has come into being that academic circles use“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for assessment of audience media literacy level and“Utility Theory”for measur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 network media literacy level. Operating details are as follows: taking various network media using behaviors as the time standard, taking network law, ethics, social character and other confining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measuring utility degree of network media and exploring way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edia literacy level by referring to“Choice Probability Formula”and“Media Consumption Indifference Curve”.
     “Education Approach”, which aims to enhance media literacy level, faces different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 and triggers many scholars’doubt and reflection.“Literacy Approach”, which is based on media utilization, maintains media participation and“empowerment”in the same way as people’s pursuing their civil rights for media communication since many years ago. Therefor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edia literacy level should be based on“Education Approach”and take“Literacy Approach”for suitable references. Such prerequisites as government organs, legislative powers,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other exterior factors help college students deal with objective world, take aim at full use of network media, establish double-way exchange with the outer environment through learning, practicing and reflecting, so as to enhance their personal network media literacy level, develop freel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realization of new era’s high-quality talents.
引文
26“超文本”是由美国学者特德·纳尔逊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想法,指是由节点和链接组成语义网络加上浏览机制构成。
    27吴满意等,前注[25],第49页。
    28杜骏飞在论及网络媒介构成的时候,使用了“传播方式”这个说法,例如网络社区、门户网站等相对于网路媒介这个大概念而言,就是属于具体的传播方式,具体参见杜骏飞,前注[19],第51页。本文采用了这种说法。
    67陈韬文等:“媒介素养的国际发展与本土经验”,陆晔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6页。
    68马吉:《开放社会之父——波普尔》,南砚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69 [英]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70同上注,第114页。
    71闻凤兰:“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第29页。
    72 [英]波普尔,同前注[69],第50页。
    73李笑春:“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中的生态关怀”,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126页。
    74 [英]波普尔,同前注[69],第79页。
    75 [英]波普尔,同前注[69],第125页。
    82高萍,前注[80],159页。
    83匡文波编著:《网民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8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双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7页。
    85杜骏飞,前注[19],第88页。
    8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页。
    87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5页。
    88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89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90屠文淑:《社会心理学新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56页。
    91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92刘勇、汪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93胡卫平、王兴起:“情绪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心理科学》,2010年第3期,第608页。
    9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95赵立志:《网络传播学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96孙静、王惠萍:“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正面影响的研究”,《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82页。
    97冀相奎、刘文婷:“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8期,第17页。
    98张俊杰、刘婷:“论网络媒介素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49页。
    99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143页。
    100白传之、闫欢,前注[22],第11页。
    101李月莲:“香港传媒教育运动:“网络模式”的新社会运动”,《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71期,第107页。
    102段京肃、杜骏飞,前注[99],第10页。
    107吕巧平,前注[12],第24页。
    108 [德]Treumann,前注[12],p58.
    109胡正荣:《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1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111段鹏:《传播效果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112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113祝建华:“不同渠道、不同选择的竞争机制:新媒体需求平衡理论”,《中国传媒报告》(香港),2004年,第2期,第16页。
    114 [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115陆晔等,前注[57],第21页。
    116喻国明等:《传媒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117牛津大学出版社主编:《牛津大学英语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3页。
    118韦俊杰:“效用价格理论:对现代效用理论的批判与重构”,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月6月,第11页。
    119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328页。
    120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121谭红成:“媒介选择行为的经济分析:以获取新闻信息为例”,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第4页。
    122 [美]科林·霍斯金斯等:《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和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支庭荣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23唐杨斌:“网络产品成本特征及其定价策略”,《知识经济》,2009年版,第4期,第96页。
    124 [美]大卫·柯兰德:《微观经济学》,陈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125 [美]罗宾·巴德、迈克尔·帕金:《微观经济学原理》,王秋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秋石等译,2005年版,第239页。
    131范文骧、刘文忻:《微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140杜骏飞,前注[19],第206页。
    141团中央等:“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2001年11月22日,http://tech.sina.com.cn/focus/rules.shtml
    142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151童兵,前注[17],第58页。
    152 [美]罗伯特·G·皮卡德,前注[127],第41页。
    153张潇、屈小顺:“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新闻世界》,2010年第7期,第209页。
    156生志奇、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东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69页。
    157 [英]安德鲁·本等:“媒介素养教育在英国”(上),张开、林子斌采访,《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第137页。
    166顾红亮:“为他责任:走出自我责任与集体责任的困境”,《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第26页。
    167贺建平、胡其涛:“在网络活动中赋权主体——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与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第41页。
    168 [日]水伸越:《数字媒介社会》,冉华、于小川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180页。
    169水淼、程宏亮:“三重建构:新媒介环境下网络媒介素养提升之门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48—49页。
    170唐海涛:“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探析”,《新闻知识》,2010年第6期,第58页。
    171 [日]水伸越,前注[167],第179—180页。
    172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2期,第17—18页。
    179沈云林:“论大学生的反思及其教育”,《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78页。
    180杨敏、郑杭生:“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第104页。
    [1]陈世敏:《媒介素养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邵瑞:《中国媒介教育》,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刘勇、汪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单晓红主编:《媒介素养引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陆晔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陆晔等:《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12] [英]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3]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英]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5]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柯泽:《理性与传媒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7]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8] [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媒介研究导论》,金兼斌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20]于翠玲、刘斌:《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 [美]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4]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程曼丽:《外国新闻事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27]匡文波编著:《网民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 [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七版,2004年版。
    [29]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 [美]詹姆斯·布莱恩特:《传媒效果理论》,陆剑南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杜骏飞主编:《网络传播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3] [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吴飞主编:《传媒影响力》,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吴满意主编:《网络媒体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37]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9]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40]徐沁:《媒介融合论:信息化时代的存续之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赵志立:《网络传播学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2] [美]希伦·洛厄里、梅尔文·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刘海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 [美]罗宾·巴德、迈克尔·帕金:《微观经济学原理》,王秋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 [加]柯林·霍斯金斯等:《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支庭荣等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范文骧、刘文忻:《微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 [美]柯兰德:《微观经济学》,第6版,陈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7] [美]罗伯特·G·皮卡德:《媒介经济学》,赵丽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喻国明等:《传媒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 [日]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冉华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郑航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屠文淑:《社会心理学新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3]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 [美]格拉德·R·佛里拉:《网络法:课文和案例》,张楚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7]雷润琴:《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9] [美]唐·R·彭伯:《大众传媒法》,张金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张冠文,于健:“浅谈媒介素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第7期。
    [2]鲍海波等:“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3]蒋晓丽:“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生成意义及特定原则”,《新闻界》,2004年第5期。
    [4]高山冰:“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分析”,《青年记者》,2008年第2期。
    [5]黄奇杰:“宁波市大学生媒介素养与价值观培育调研分析——基于宁波市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黄颖琦:“论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文教资料》,2006年第8期。
    [7]殷正坤:“波普尔的世界3和虚拟世界——兼与张之沧先生商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8]洪海雄:“家庭因素:网络使用状况对国中生网络素养之相关性研究”,《网络社会学通讯》(台湾),2004年第11期。
    [9]陈羽:“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对策”,《成功》,2008年第6期。
    [10]牟芷:“大学网络媒介素养探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0期。
    [12]黄永宜:“浅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新闻界》,2007年第6期。
    [13]吴永满:“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个案实证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4]李笑春:“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中的生态关怀”,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5]高萍:“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及其启示”,《才智》,2009年,第6期。
    [16]胡卫平、王兴起:“情绪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心理科学》,2010年第3期。
    [17]孙静、王惠萍:“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正面影响的研究”,《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8]冀相奎、刘文婷:“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8期。
    [19]张俊杰、刘婷:“论网络媒介素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0]李月莲:“香港传媒教育运动:“网络模式”的新社会运动”,《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71期。
    [21]祝建华:“不同渠道、不同选择的竞争机制:新媒体需求平衡理论”,《中国传媒报告》(香港),2004年第2期。
    [22]张维满:“大学生社会角色定位探讨”,《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
    [23]生志奇、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东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4] [英]安德鲁·本等:“媒介素养教育在英国”,张开、林子斌采访,《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25] [美]大卫·肯斯汀:“媒介素养:美国的发展和国际溯源”,王塑、卢楠楠译,《大学·评价与研究》,2008年第2期。
    [26]卜卫:“对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的反思”,《2008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27]顾红亮:“为他责任:走出自我责任与集体责任的困境”,《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28]贺建平、胡其涛:“在网络活动中赋权主体——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与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
    [29]水淼、程宏亮:“三重建构:新媒介环境下网络媒介素养提升之门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0]唐海涛:“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探析”,《新闻知识》,2010年第6期。
    [31]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2]唐杨斌:“网络产品成本特征及其定价策略”,《知识经济》,2009年版,第4期。
    [33]杨敏、郑杭生:“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4期。
    [34]陈峻俊、陈妮丽:“边际效用与符号价值”,《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7期。
    [35]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与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6期。
    [36]穆冠成、王永强:“网络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新探”,《文教资料》,2007年第10期。
    [37]郭舒然:“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与现实意义”,《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8]曾美霞、张新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教育策略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第1期。
    [39]蒋宏大:“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0期。
    [40]胡翼青、殷慧娴:“互联网上的使用与满足——一项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实证研究”,《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1]张潇、屈小顺:“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新闻世界》,2010年第5期。
    [42]黄峥:“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新谈”,《今传媒》,2010年第10期。
    [43]王宝权:“论博客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多维价值”,《东南传播》,2010年第7期。
    [44]陈楚杰:“公民媒体的构建与使用:传播赋权与公民行动——以台湾PeoPo公民新闻平台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
    [45]汪丁丁、叶航:“理性与道德——关于经济学研究边界和广义效用的讨论(一)”,《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1]常怿:“大众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3月。
    [2]刘伟国:“本土视野下的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
    [3]张燕丽:“从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谈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4]岳希亮:“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0月。
    [5]韦俊杰:“效用价格理论:对现代效用理论的批判与重构”,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
    [6]谭红成:“媒介选择行为的经济分析:以获取新闻信息为例”,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7]周芬芳:“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8]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6月。
    [9]王贤卿:“网络传播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0]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9月。
    [11]闻凤兰:“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1]林小红:“大学宿舍成网吧啦”,2006年7月31日。http://news.sina.com.cn/s/2006-07-31/14099617767s.shtml
    [2]马嘉骊:“2010年‘扫黄打非’取得成效:关闭涉黄网站6万多个”,2010年12月24日。http://www.cnr.cn/allnews/201012 t2/0101224_507499009.html
    [3]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5年6月6日。http://www.gov.cn/zwgk/2005-06/06/content4424.htm
    [4]团中央:“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2001年11月22日。http://tech.sina.com.cn/focus/rules.shtml
    [5]刘声:“大学生上网涉黄较普遍”,中青在线,2010年3月18日。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3/18/content_3139536.htm
    [6]马嘉骊:“2010年‘扫黄打非’取得成效:关闭涉黄网站6万多个”,2010年12月24日。http://www.cnr.cn/allnews/201012 t2/0101224_507499009.html
    [7]裘立华:“大学生QQ相约自杀腾讯被判承担10%责任”,2010年12月3日。http://news.xinhuane.com/legal/2010-12/03/c_12845506.htm
    [8]新华社:“全球网民突破20亿”,2011年1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1-01/28/c_13711353.htm
    [9]搜狐新闻:“韩国宽带为何价廉物美”,2011年1月24日。http://roll.sohu.com/20110124/n302474950.shtml
    [10]百度百科:“北大未名BBS”,截止2011年3月24日。http://baike.baidu.com/view/1648040.htm
    [1] [美]Art Silverblatt, Media Literacy, praeger Publishers, 1995.
    [2] [美]Michael Schudson,The Power of New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 [美]W.James Potter, Media Literacy, Sage Publications, 2001.
    [4] [加]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 of Man, Francis Press,2005.
    [1] [英]Andrew Hart,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awrence Erll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8, Foreword, Pix.
    [2] [英]Buckingham,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in the UK: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8(1)
    [3] [英]Masterman,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A.hart.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4] [美]Jacob NL, Reinmuth LE,and Hamada1RS: Final Report of the AACSB Task Force on Research.AACSB manuscript St.Louis.1987.
    [5] [美] C.R.McClure,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3(2),1994
    [6] [美]Renee Hobbs,The Struggle over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8.
    [7] [美]Jacob NL, Reinmuth LE,and Hamada1RS: Final Report of the AACSB Task Force on Research.AACSB manuscript St.Louis.1987,p13.
    [8] [加]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Media Literary Resource Guide: International and senior divisions 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