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日传统酒类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酒类在现代商业市场中是典型的具有传统文化背景、鲜明地域特征和悠远历史文脉的产品,同时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绵延至今,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传统酒类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同样摆脱不了对包装的重视,包装的形象成为了代表酒品质的视觉符号,甚至演化为塑造酒品牌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国和日本是比邻的两个国家,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独特的传统酒。两国的传统酒类包装在市场中展现出的视觉形象有着各自的特征。本文从对传统酒类包装形象视觉设计概念的详尽阐述入手,通过对中日传统酒类包装形象视觉设计在材质、立体造型、字体、图形、色彩、元素整合等方面运用特征的系统分析及对两者呈现出的民族特色的比较,探究包装表象下蕴含的审美意识、设计理念以及表达途径上的相似点和差异性,揭开两者包装视觉形象风格不同的原因。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包装的成功经验,从中提取了四个方面来供我们借鉴和比照自己。
     我们在传统酒类包装视觉设计中缺少对善用和开新的设计理念的思考,而广获市场认可的朴素堂酒包装以成功的范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理念的拓展、元素的善用以及对时代的认识。它对传统酒类包装的理解和在设计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方式具有典型意义。
In the modern commercial market, traditional liquor is a typical product which has tradi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s, distinctive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agelong historical context. Also it accompanied by the history of mankind's civilization, and it has a time and space continuity. Traditional liquor product in the face of fierce commercial competition must pay attention to packaging, the image of package has become a visual symbols which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liquor’s quality, even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ools which shape the image of the liquor brand.
     China and Japan are two countries close to each other, both of them have a long history of brewing liquor and unique traditional liquor. In the market, traditional liquor package of the two countries show the visual image of hav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tarting with elaborating on the concept based on the visual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liquor’s package image, by analysing the using features of the visual design in materials,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onts, graphics, color, elements integration,and compar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both,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esthetic sense, design concepts, the way of expression which under the packaging surface, and to find reasons to the different styles of the image of the two packages.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with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Japan packaging, we extracted four aspects from it for us to learn and to contrast ourselves’.
     In the visual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liquor’s package image, we lack thinking of design concept of rational and creative usage. Pu Sutang liquor’s packages which are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market provide us with a good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by its successful examples: The expansion of concept, Rational and creative usage of elements and awareness of the times. Its understanding in the visual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liquor’s package and the way of expression in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have a typical significance.
引文
[1]中国包装进出口广东公司,《“世界之星”·“包装之星”获奖作品与设计师》, 广东《包装&设计》杂志社,第 10 页
    [2]数字根据《“世界之星”·“包装之星”获奖作品与设计师》统计
    [3][4]过宏雷,《商品包装形象视觉传达研究》,1999 年,第1页
    [5]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年版, 第 981 页
    [6]王安霞著,《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第 1版,第 4 页
    [7]王安霞著,参考《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第 1 版,第 7 页
    [8]李思屈著,《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 月第 1 版, 第 191 页
    [9][10]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1版,第 134 页
    [1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1 版,引言第 5 页
    [12]刘娟 杨克飞,《主体继承与价值选择——陶渊明思想发展浅论》,(晋陶潜《饮酒》之七),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4 卷 2 期,
    [13]李春晓,《关于传统产品包装设计的探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第 17 页
    [14]汉代刘向编《战国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者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参考朱宝镛 章克昌主编,《中国酒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年 2 月第 1 版,第 2 页
    [1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的传说,参考同上
    [16]宋常英、龚明,《日本酒》,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03 年 9 期,第 39页
    [17][18]朱宝镛 章克昌主编,《中国酒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年 2 月第 1 版,第 8 页,第 6 页
    [19]《川文史资料选辑第 44 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年
    [20]刘蔚起编,《酒标设计讨论》,湖南长沙市轻纺工业研究所酒包装装潢研究所,第 6 页
    [21][22]叶渭渠 唐月梅 著,《物哀与幽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第 83、85 页
    [23]章明著,《视觉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175 页
    [24][25]《青年作家·新观察专题》,2006 年 06 期,第 50、53 页
    [26]刘海飒,《当代日本设计中的三种美学观》,设计艺术,2006 年第 2 期
    [27]陈宗明著,《汉字符号学——一种特殊的文字编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 月第 1 版,第 8 页
    [28][29]朱良志著,《六书索隐》转引自《中国艺术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2 版,第 102 页,第 103 页
    [30]寻胜兰著,《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 5 月第 1 版,第 5 页
    [31][32]陈宗明著,《汉字符号学——一种特殊的文字编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0 月第 1 版,第 49 页、第 192 页
    [33]参考 http://members.jcom.home.ne.jp/cazz/studies/moji_shotai_kakuron/moji_shotai_hikki_display.html 自由研究·A 文字、寻胜兰著,《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年 5 月第 1 版,第 3 页
    [34][35]朱培尔编,《亚洲当代书法思潮》,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年 6月第 1 版,第 133 页、第 136 页
    [36]寻胜兰著,《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 5 月第 1 版,第 87 页
    [37]参考叶渭渠 唐月梅著,《物哀与幽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1 版,第 26 页
    [38]康德语,参考梁一儒 户晓辉 宫承波著,《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年 3 月第 1 版,第 96 页
    [39]参考叶渭渠 唐月梅 著,《物哀与幽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第 47-55 页
    [40]王汀编著,《版面构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0 月第 1 版,第 5 页
    [41]诸葛铠,《象征与中国装饰艺术的传承》,《装饰》,2004 年第 3 期,第 4页
    [42]梁一儒 户晓辉 宫承波著,《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年 3 月第 1 版,第 89 页
    [43]李砚祖著,《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56 页
    [44]黄全信主编,《中国五百吉祥图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年 2 月第 1版,前言
    [45]吴山编,《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四卷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年版,前言第 15 页
    [46]叶渭渠 唐月梅著,《物哀与幽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第 20 页
    [47]参见滕军 黄玉梅 张瑜 王善涛著,《叙至十九世纪的日本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 1 版,第 274 页
    [48][49]参考叶渭渠 唐月梅著,《物哀与幽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 1 版,第 91 页,第 51 页
    [50][51]参考滕军 黄玉梅 张瑜 王善涛著,《叙至十九世纪的日本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 1 版,第 272、273 页
    [52]参考寻胜兰著,《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 5 月第 1 版,第 76 页
    [53](日)东山魁夷著,《东山魁夷论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第1 页
    [54]参见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第 182-190 页
    [55]朱培尔编,《亚洲当代书法思潮》,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年 6 月第 1版,第 4 页
    [56]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第 116 页
    [57]参考寻胜兰著,《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 5 月第 1 版,第 184 页
    [58]戴吾三编,《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7 页
    1.中国包装进出口广东公司, 《“世界之星”·“包装之星”获奖作品与设计师》, 广东《包装&设计》杂志社
    2. 过宏雷,《商品包装形象视觉传达研究》,1999 年
    3.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年版
    4. 王安霞著,《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 版
    5. 李思屈著,《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 月第 1 版
    6. 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
    7.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1 版
    8. 刘娟 杨克飞,《主体继承与价值选择——陶渊明思想发展浅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4 卷 2 期
    9. 李春晓,《关于传统产品包装设计的探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
    10.朱宝镛 章克昌主编,《中国酒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年 2 月第 1 版
    11.宋常英、龚明,《日本酒》,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03 年 9 期
    12.《川文史资料选辑第 44 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年
    13.刘蔚起编,《酒标设计讨论》,湖南长沙市轻纺工业研究所酒包装装潢研究所
    14.叶渭渠 唐月梅著,《物哀与幽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
    15.章明著,《视觉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 9 月第 1 版
    16.《青年作家·新观察专题》,青年作家杂志社,2006 年 06 期
    17.陈宗明著,《汉字符号学——一种特殊的文字编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 月第 1 版
    18.朱良志著,《中国艺术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2 版
    19.寻胜兰著,《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年 5月第 1 版
    20.朱培尔编,《亚洲当代书法思潮》,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年 6 月第 1 版
    21.梁一儒 户晓辉 宫承波著,《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3 月第 1 版
    22.王汀编著,《版面构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0 月第 1 版
    23.诸葛铠,《象征与中国装饰艺术的传承》,《装饰》,2004 年第 3 期
    24.李砚祖著,《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25.黄全信主编,《中国五百吉祥图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年 2 月第 1 版
    26.吴山编,《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四卷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年版
    27.滕军 黄玉梅 张瑜 王善涛著,《叙至十九世纪的日本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 1 版
    28.(日)东山魁夷著,《东山魁夷论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
    29.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
    30.戴吾三编,《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年版
    31.过山 谭曼玲著,《包装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 1 版
    32.励志发著,《设计信息学》,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年 8 月第 1 版
    33.柳林著,《民族化包装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34.柳沙编著,《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 7 月第 1 版
    35.杭间 何洁 靳埭强 主编,《岁寒三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1版
    36. 贾旭东著,《从 CI 到 CS》,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4 月第 1 版
    37.(日)内滕久干,《日本包装百例》,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年 2 月第 1 版
    38. 刘晓芳、杨铁译,日本包装设计协会编,《日本包装设计精粹 1、2》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
    39.社团法人日本バツケ一ジテザイソ协会,《PACKAGE DESIGN JPDA MEMBER’S WORK TODAY》,株式会社六耀社,2004
    40. 日本バツケ一ジテザイソ协会,《日本のバツケ一ジデザイソその步み·その表情》,株式会社六耀社,1982
    41.陈汉民主编,《中国设计年鉴》第 2 卷,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