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统与嬗变:乡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权威与秩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应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以“房头”这种宗族性力量的“碎片”作为切入点,选取鄂东南大冶民村这样一个具有浓郁宗族性气息的区域时空场境作田野个案微观研究。通过对村庄的个案微观考察,在村庄日常社会生活场景之下呈现出了村庄内部不同社会结构的运行实态和复杂的权力关系,展现了基于“公私观念”认同之上的不同行动主体在既有的村庄社会结构之下的不同行动逻辑,从而形塑了建构与维持村庄社会秩序机制的权威性认同力量。
     在行动单位的视角之下,房头、理事会以及村委会作为鄂东南民村内生的村庄社会结构,同时也是当地村民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认同与行动单位。由于其在乡村社会变迁过程中发生的互动及其内在变动,从而重塑了村庄新的权力结构和权威认同。这种新的权力结构与权威认同的建构基础就是当地村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孕育出来的特殊的公正与公道观念,进而使得道德与伦理仍然是维系村庄社会秩序的基本力量。由于村庄在与外来力量的互动中不断地维持自己内聚的品格,即使作为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一种有意识调整,国家政策与制度在当地乡村社会实践中也很难绕过村庄内生的结构性组织而形成一种村民直面国家的互动关系。
     乡村社会秩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过程,其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而发生变动与重构则有可能源于一个现实的原因,即现代的外来力量进入村庄之后与村庄内生的传统性力量发生碰撞与相互制衡的结果。在国家与社会的视域下,本文认为,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持并不仅仅要依赖于渐趋衰落的传统性内生力量,而且难以避免要与现代国家权力发生关联。因此,在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持过程中国家权力的介入就成为必然,但本质上要取决于其如何与国家权力发生关联,即国家权力如何进入乡村社会的问题。
     当前,在现代性与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乡村社会的流失所导致的村庄衰败以及村庄社会秩序“失序”甚至“灰色化”已经引发了中国乡村社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地实施以村庄为本位的建设以让九亿农民有一个可以产生“归属感”与“亲密感”的村庄已然有着刻不容缓的政策与现实需求。
This article employs social anthropology methods, and selects“lineage branch,”and focus on the fragment piece of the whole lineage system in a lineage village located at Southeast Hubei Province. We observe varieties of endogenous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t layers of power authority in daily life in the village, and display the behavior logic embedded in different entities basing on villages' common identific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concepts ", which construct and maintain authoritative acknowledge of social order.
     From the angle of action unit, lineage branch, village council, and committee are basic structure of local village, and also they are identified by common villagers. This authority structure and authoritative acknowledge are made by the interaction from tradition to transmutation, which base on the special public concept. So morals and ethics still maintains social order as basic strength.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illage and external forces , the village constantly keep their cohesion character, even as conscious adjust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 with rural society, the state policy and system practiced in the local rural social is also hard to bypass the endogenous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and villages form a villagers face state interacting relationship.
     The form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process, and its change and reconstruction as rural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are probably originated in a realistic reason that modern external force into villages and hamlets of endogenous after colliding with traditional power balance each other results. On the horizon, the state and society, the author holds that, rural social order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ain is not only dependent on gradually declined traditional and produces correlation to prevent with modern state power. Therefore, in the rural social order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ain process , the power of the state intervention will become inevitable, but essentially depends on its way to the country's power and produces correlation, namely state power how to intervene the rural society problem.
     At pres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odernity and the market economy , a lot of human, financial and material loss from the rural society resulting weak and "disorder" of the village ,even "gray localized" ,which has sparked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for China rural society long-term development. State how to build socialistic new countryside, to truly implement on village as the standard construction to let much more farmers feel "belonging" and "intimacy" in the village , has already need incumbent policy and practice.
引文
[1] [英]安东尼·吉登斯.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王铭铭校.北京:三联书店,47.
    [2]——.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北京:三联书店,78-79,81-82,89.
    [3] [法]奥古斯特·孔德.1999.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4.
    [4] [美]彼得·伯格.2008.与社会学同游.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27.
    [5] [美]波林·罗斯诺.1998.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74-75.
    [6] [美]彼得·布劳.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64.
    [7]常建华.1998.宗族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8,43-51.
    [8]成伯清.1999.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8,29- 31.
    [9] [美]戴维·波普诺.1999.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4.
    [10] [美]丹尼斯·朗.2001.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6-39.
    [11]邓正来.2002.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自序,41.
    [12]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 207.
    [13] [美]杜赞奇.1996.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4-5,205-226,58,183-184,101.
    [14]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社,9,49,23,54,24-25, 30.
    [15]——.1999.乡土重建.节选自费孝通文集(第四卷).北京:群言出版社,425- 434。
    [16]——.2006.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冯尔康.1994.中国宗族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318.
    [18]高达观.1946.中国家族社会之变迁.台北:正中书局,82.
    [19] [德]格奥尔格·齐美尔.2002b.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361,32.
    [20]——.2002a.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58,16.
    [21]——.2002c.货币哲学.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07-108, 107.
    [22]郭亮.2009.走出祖荫:赣南竹村村治模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41,161.
    [23]贺雪峰.2002.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5.
    [24]——.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5]——.2008.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320,318,322-323,323, 335-336,250-270.
    [26]——.2009a.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17, 93,92,174.
    [27]——.2009b.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们出版社,总序,355,79- 80,11,28.
    [28]——.2010a.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10,167,202-203,162,165.
    [29] [美]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98,25,27, 247.
    [30]——.1992.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330-331,182, 173.
    [31]梁漱溟.1999.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57.
    [32] [美]卡尔·A·魏特夫.1989.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奚瑞森,邹如山等译,邹如山校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3] [英]卡尔·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4] [美]兰德尔·柯林斯.2009.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31.
    [35]林语堂.2000.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85.
    [36]李昌平.2001.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37] [美]林南.2005.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32.
    [38]刘晓春.2003.仪式与象征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34.
    [39]刘泽华,张荣明等.2003.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0]陆学艺.1996.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
    [41] [美]罗伯特·F·墨菲.1991.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10-212.
    [42]吕红平.2001.农村宗族问题与现代化.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343.
    [43]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2000.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杨善华,李康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6-12.
    [44] [德]马克斯·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81.
    [45]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45,154.
    [46]强世功.2003.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41.
    [47] [美]乔纳森·特纳.2001.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第6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47,151.
    [48]瞿同祖.2003.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何鹏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82- 283.
    [49] [美]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0,49,52-55.
    [50]苏力.200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7- 53.
    [51] [英]托马斯·霍布斯.1986.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北京:商务印书馆,94.
    [52]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
    [53]王铭铭.2004.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74.
    [54]王铭铭、王斯福主编.1997.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5]温铁军.2000.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80..
    [56]吴晗,费孝通.1948.皇权与绅权.上海:上海观察社.
    [57]吴毅.2002a.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30,58-65.
    [58]——.2007a.记述村庄的政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73-82.
    [59]——.2007b.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和阐释.北京:三联书店.
    [60]肖唐镖.2010.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4-45,35, 291-292,43.
    [61]徐扬杰.1992.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451,456.
    [62]徐勇.1992.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的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3]——2003.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4]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中文版序言第6页.
    [65]杨中芳.1996.如何研究中国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66]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三联书店.
    [67]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1999.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54-55.
    [68] [美]张仲礼.1991.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54.
    [69]翟学伟.2004.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日常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2-33,290,302.
    [70] [美]詹姆斯·C·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
    [71]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43-46.
    [72]张乐天.2005.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28, 339.
    [73]张鸣.2001.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变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49-50.
    [74]赵秀玲.1998.中国乡里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75-204.
    [75]赵旭东.2003.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339-340.
    [76]郑振满.1992.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7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199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08-309。
    [78] [美]W·古德.1987.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65,168.
    [1]陈柏峰.2005.暴力与屈辱:乡土社会的矛盾生成与纠纷解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008.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两湖平原,1980-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2009.村庄生活中的面子及其三层结构:赣南版石镇调查.广东社会科学(1).
    [4]——.2010.乡村“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影响:两湖平原与湘南农村的比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
    [5]陈柏峰,郭俊霞.2007.也论面子:村庄生活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
    [6]陈春声.2003.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
    [7]陈洪生.2006.传统乡村治理的历史视阈: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力量的对垒.江西师范大学学报(3)。
    [8]陈雯.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尴尬与理论悖论.中国乡村发现网. 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293.
    [9]陈义媛.2009.浅谈村庄公共文化的变迁:从耍龙灯、狮子说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10]陈占江.2009.规范、秩序与社会转型:一桩皖北农村情杀事件的法律人类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1).
    [11]楚成亚.2000.乡镇政府自我利益的扩张与矫治.中国政治(2).
    [12]党国英.关于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观.南方都市报,2004年9月2日.
    [13]邓大才.2010.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方法论视角——以施坚雅、弗里德曼、黄宗智、杜赞奇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
    [14]邓方.1990.中美社会学的十年交流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
    [15]邓正来.1997.“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的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6]——.2000.中国社会科学的再思考:学科与国家的迷思.载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6.
    [17]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5).
    [18]费孝通.1994.略谈中国的社会学.社会学研究.(1)
    [19]——.2003.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3).
    [20] [日]沟口雄三.1994.中国与日本公私观念之比较.载二十一世纪,2月号.
    [21]桂华.2009.鄂东南丰村村治模式报告.鄂东南农村村治模式调查.
    [22]郭亮.2007.政治场域下的村落共同遭遇:以赣南竹村为表述对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郭星华.2003.走向法治化的中国社会:我国城市居民法治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
    [24]郭正林.2002.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的家族因素.开放时代(3).
    [25]贺飞,郭于华.2007.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农民:20世纪下半期西方关于国家和农民关系的研究综述.浙江学刊(6).
    [26]贺雪峰.1999.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云南社会科学(3).
    [27]——.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8]——.2005a.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社会科学战线(1).
    [29]——.2005b.中国农村研究的主位视角.开放时代(2).
    [30]——.2005c.现代化进程中的村庄自主生产价值能力.探索与争鸣(7).
    [31]——.2006a.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天津社会科学(1).
    [32]——.2006b.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广东社会科学(1).
    [33]——.2006c.私人生活与乡村治理研究.读书(11).
    [34]——.2007a.乡村治理一百年.天涯(3).
    [35]——.2007b.取消农业税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
    [36]——.2007c.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
    [37]——.2009c.传宗接代问题:贵州湄潭农村调查随笔之四.节选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中心编.巨变的图景:农村调查随笔,111,112.
    [38]——.2009d.关于地下基督教的若干思考.节选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编.巨变的图景:农村调查随笔集,82.
    [39]贺雪峰,仝志辉.2002.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3).
    [40]贺雪峰,董磊明,陈柏峰.2007.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习与实践(8).
    [41]贺雪峰,罗兴佐.2008.农村公共品供给:税费改革前后的比较与评述.天津行政学院学报(5).
    [42]贺雪峰,刘岳.2010.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6).
    [43]胡荣.2001.村民委员选举中影响村民对候选人选择的因素.厦门大学学报(1).
    [44]黄光国.2004.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论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载黄光国.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5]黄海.2008.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6).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6]——.2009.社会学视角下的乡村“混混”.青少年犯罪问题(2).
    [47] [美]黄宗智.2007a.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载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57,458-459,469.
    [48]——.2007b.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载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39-454, 440.
    [49]——.2007c.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的悖论现象.载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4.
    [50]——.2007d.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载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21.
    [51]——.2008.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2).
    [52]金耀基.1995.中国人的“公”、“私”观念.载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53]兰芸芝.1995.宗族势力困扰村民自治.中国社会工作(5).
    [54]李德瑞.2009.学术与时势:对作为公共学术运动的中国大陆乡村政治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1990-200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5]李建斌.2006.国家与社会理论视野下的中国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6]梁洪生.1997.江右王门学者的乡族建设:以流坑村为例.新史学,18卷(1).
    [57]林彬,王文韬.2000.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90年代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社会学研究(6).
    [58]林辉煌.2009.茶村村治模式.鄂东南农村村治模式调查.
    [59]刘畅.2003.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载刘泽华,张荣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66.
    [60]刘涛,王震.2007.中国乡村治理中“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新时期国家介入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分析.中国农村观察(5).
    [61]刘涛,赵晓峰.2009.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路径与现状:近十年来“华中乡土派”的村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62]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载刘泽华,张荣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63]罗兴佐.2006.中国与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学术界(4).
    [64]吕德文.2006a.涧村的圈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5]——.2006b.村治研究的传统与现状:20年多来华中地区村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66]马明洁.2000.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67]钱杭.1990.关于宗法制度形成的条件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
    [68]饶静,叶敬忠.2007.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中国农村观察(4).
    [69]欧阳静.2007.农民公私观念与国家观念的南北差异:从农民对新闻联播的态度谈起.三农中国网. http://www.snzg.cn/article/2007/0923/article_7040.html.
    [70]——.2010.策略主义与维控型政权:官僚化与乡土性之间的乡镇.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1]欧阳晓明.2007.认识中国: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与方法.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72]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6).
    [73]荣敬本,崔之元等.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74]申端峰.乡村私人生活转型与乡村治理重构:读阎云翔著《私人生活的变革》.国公网.http://www.21gwy.com/ms/zcjd/a/4757/444757.html.
    [75]——.2004.小亲族简论:山东S村的个案呈现.载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编.三农中国.总第五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76]——.2005.税费改革后的中国农村:问题与对策.甘肃理论学刊(6).
    [77]——.2006.二十世纪中国村庄权力研究综述.学术界(4).
    [78]——.2007a.软指标的硬指标化:关于税改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的一个解释.甘肃社会科学(2).
    [79]——.2007b.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中国评论(香港),3月号.
    [80]——.2009.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1]史薇.2009.房头、公私观念与宅基地纠纷中农民的行动逻辑:鄂东南农村调查随笔.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82]舒建军,贺雪峰,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一个问题意识,一种思考路径.乌有之乡.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712/28318.html.
    [83]宋小伟、楚成亚.2004.村庄内生秩序、国家行政嵌入与乡村秩序重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3).
    [84]宋丽娜.2008.底线村治:以荆门S村为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5]孙立平,王汉生等.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
    [86]孙立平,郭于华.2005.“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载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87]谭同学.2007.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迈向核心家庭本位的桥村.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8]田先红.2010.息访之道:国家转型期的桥镇信访治理研究,1995-2009.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9]田先红,杨华.2009.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研世界(3).
    [90]仝志辉.2002.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中国社会科学(1).
    [91]——.2005.乡村研究诸问题.社会学研究(3).
    [92]王德福.2009.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研究:基于鄂东南沼村的考察.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3]王习明.2005.农村税费改革和政治发展.中国农村观察(2).
    [94]温锐,蒋国河.2004.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管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95]吴理财.2007.乡镇改革与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体制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
    [96]吴思红.2000.论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控制.中国农村观察(6).
    [97]——.2005.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4).
    [98]吴毅.2001.“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来自田野的学术札记.开放时代(12).
    [99]——.2002b.无政治村庄.浙江学刊(1).
    [100]——.2002c.缺失治理资源的乡村权威与税费征收中的干群博弈:兼论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中国农村观察(4).
    [101]吴毅,贺雪峰等.2005.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开放时代(4).
    [102]夏柱智.2009.鄂东南村治模式研究:以大冶民村为例.鄂东南农村村治模式调查.
    [103]项继权.2002.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逻辑.中国农村观察(3).
    [104]萧功秦.2002.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战略与管理(6).
    [105]——.2008.中国转型体制演变的历史诠释.载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93~112.
    [106]肖唐镖.2001.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研究.江西社会科学(9).
    [107]——.2008.从正式治理者到非正式治理者: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变迁.东岳论丛(5).
    [108]熊万胜.2003.评乡村政治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视角.载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9]徐勇.2002.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
    [110]——.2006.“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4).
    [111]——.2006.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
    [112]——.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show_321.aspx.
    [113]徐勇,贺雪峰等.2002.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2).
    [114]阎鹏.1990.社会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学研究(6).
    [115]杨国枢.2004.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载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6]杨华.2008.纠纷的控制单位.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4).
    [117]——.2009.农村人情的性质及其变化.节选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中心编.巨变的图景:农村调查随笔,132.
    [118]杨念群.2006.亲密关系变革中的“私人”与“国家”.读书(10).
    [119]杨心恒.1998.从乡土社会到工业文明:转型中的农村社会结构.载袁方等.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21.
    [120]应星.2005.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为例.社会学研究(1).
    [121]——.2007.着力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把握中观层面“和谐社会”概念.社会学研究(2).
    [12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1999.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3).
    [123]袁松,王德福,余练.2009.房头记忆下的村庄:沼村调查报告.鄂东南农村村治模式调查.
    [124]袁正民.2000.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学术论坛(6).
    [125]张静.2001.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9).
    [126]赵晓峰.2008.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践反思与展望.调研世界(7).
    [127]——.2009a.房头与村庄政治.鄂东南农村村治模式调查.
    [128]——.2009b.房头意识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鄂东南农村调查随笔.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中心工作论文.
    [129]——.2009c.公私观念与村组干部的治理术:从农业税费征收中村组干部的代垫行为说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130]郑庆基.2007.论乡村治理中的农民公私观.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1]郑卫东.2005.“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
    [132]钟琴.2009.一个传统性村庄的治理:湖北丰村调查.鄂东南农村村治模式调查.
    [133]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3).
    [134]周晓虹.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看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三农中国网. 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11070/page-1.html.
    [135]朱康对,黄卫党,任晓.2000.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村级民主选举调查.中国农村观察(4).
    [136]邹谠.1989.中国二十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思想家(5).
    [137]——.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38]Michel Foueault.1978.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trans.by Alan Sheridan,Vintage Books.转引自苏力.200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6.
    [139]Hsiao Kung-chuan.1960.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