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党认识社会主义的四个时期及启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的基本原理现在是否过时?这是一些不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人们感到最为疑虑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敌人攻击的焦点,很有必要根据历史的回顾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理论宣传到实际运用、挫折到成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过程说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同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一样,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任何一个时期的认识都有时代的特色和局限性,只要社会主义实践不终止,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会继续发展。
Marxist science socialist has come into being for 150 years. I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are overtime or not, some who don't understand the theory regard it as the most required question, and it has been to the issue that the enemy assault Marxist. So we must answer for the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It has run though a long course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egan to understand it from not, grasp it from not, propagandize it, take use of it and from failure to success, namely we recognize the Socialism. The course may separate into four periods: the tim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und; the period of the New-democracy revolution; the period of the Socialist alteration; the period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n the course, people understand the Socialist more and more as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All recognitions having limitation and character of times , if the practice come on.
引文
[1]王韬.原道.韬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中国达识社译.社会主义神髓.杭州:浙江潮编辑所,1903年。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4]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14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6]瞿秋白.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9]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2]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1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4]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15]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阅读文件汇编第一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17]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20]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1]大同学.万国公报,1899(121、123)。
    [2]梁启超.中国之社会主义.新民丛报,第46号。
    [3]粱启超.饮冰室自由书.新民丛报,第17号。
    [4]孙中山访问第二国际书记处.近代史研究,1979(3)。
    [5]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青年,1918年11月,第5卷:第5号。
    [6]陈独秀.本报宣言.新青年,1919年12月,第7卷:第1号。
    [7]陈独秀.谈政治.新青年,1920年9月,第8卷:第1号。
    [8]李达.马克思学说与中国.共产党月刊,1923年4月,第4号。新时代,1923年5月。
    [9]施存统.存统复哲民.民国日报,上海,1920年4月11日。
    [10]施存统.我们要怎样干社会革命.共产党月刊,1921年5月,第5号。
    [11]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青年,1920年12月,第9卷:第4号。
    [12]陈独秀.造国论.向导,1923年2月(2)。
    [13]陈独秀.我们现在为什么争斗.向导,1926年9月(172)。
    [14]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前锋,1925年10月(2)。
    [15]陈独秀.二十七年来国民革命运动中所得教训.向导(96)。
    [16]彭述之.谁是中国国民革命之领导者.新青年季刊,1924年9月(4)。
    [17]杨宏雨.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新华文摘,2004(2)。
    [18]邓中夏.我们工人阶级的力量.中国工人(2)。
    [19]短言.共产党。1926年6月。
    [20]人民日报。1950年6月13日。
    [21]刘少奇.在天津市工商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党的文献,1993(5)。
    [22]新华月报,1951年7月。
    [23]江泽民.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人民日报,1998年10月5日。
    [24]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