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成为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目前,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伴随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将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中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构成主体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个体从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不仅人力资本存量低,而且缺少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低下的劳动力素质严重阻碍了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个人和家庭境况的改善,放大了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制约了经济发展,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这一群体的素质与技能提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当前,中国针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理论尚属空白,教育培训实践尚不成熟,教育培训体系与制度尚未形成。由此可见,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纳入到教育培训市场供求的理论框架之中,以全面剖析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市场的基本要素——供求主体(Entity)、教育培训产品、教育培训市场自身的性质和特征为逻辑起点,重点考察了政府、非正规就业者、用人单位、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主体在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中的行为模式与特点,得出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供求主体的“理性经济人(Economy Man)”性质、教育培训偏重于“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教育培训市场的“混合经济”性质等基本结论,并以此作为全文分析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供求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制度与政策根源,提出了化解矛盾,解决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难题的制度设计与模式构想。
     全文共八章,除第一章导言之外,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由第二章构成。主要阐释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处于弱势地位的非正规就业劳动者,重点研究该群体的教育培训问题。
     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奠定全文的分析基础,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构成。从教育供求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市场基本要素的性质,揭示政府担负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责任的理论依据。在考察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需求与教育培训选择的行为特征与行为诱因。
     第三部分为问题挖掘与根源探究,由第五、六、七章构成。通过对中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考察,揭示出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供求总量矛盾、供求结构矛盾和供给模式缺陷等深层次问题,并从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体制与政策层面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
     第四部分探讨问题的解决路径,由第八章构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的设计思路,构建中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供给模式。
Informal employment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settle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hardship when nowadays China's employment situation hardship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Currently, informal employment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China's labour market. Predictab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furtherization of the reform,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e force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e present stage, China's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 force mainly consists of the weak-powered crowds such as the labours from the countryside, the laid-off workers in cities and towns and self-supplied workers. These groups of people are not only low in the storage of labour capital, but they are short of opportunities of continu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poor quality of labour greatly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which expands the conflicts between social classes,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reatens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and skills have become an urgent task we have to face. Currently, China has no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ory for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and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actice is not mature and the relava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institution have not formed.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heorecit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is a subject needed to be coped with.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issue of training of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in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rket, and with the logical beginning point of thorough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g market of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interest-entity of supply and demand, product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the particular na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rket,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makes research into the training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by the related interest entities such as government, units of employers, soci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so on, and thus comes to a conclusion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rational economy man"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g of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the nature of the fact tha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cuses on "public goods" and the nature of "mixed econom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rket, which also acts as the theoritical premise of the whole analysis. Based on the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goes on to look into the severe conflicts and problems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and analyses the causes in system and policy about the issue, hence putting forward the design of institution and patterns dealing with the hardship in settling the problems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The dissertaton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 with mainly four parts except for Chapter One as an introduction.
     Part One consists of Chapter Two with the defining of the concepts and acknowledgement of the books referred to, which clarifies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and hackles and comments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is fixed on the weakly-powered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with the focus on the issu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art Two consists of Chapter Three and Four with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which establishes the foundation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This part,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education, researches into the nature of the basic factors of the marke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and exposes the theoretical gist of the duty for the government to off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On condition of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this part analyses the demand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and action features and inducements of the choic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art Three consists of Chapter Five, Six and Seven with the digging for problem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causes, which, through the review of history and observation of the reality abou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China's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illustrates the deep issues about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total amount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framework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 defects of supply pattern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This part also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origin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division of labour market, educational system and policy.
     Part Four consists of Chapter Eight with discussion on the approaches to settle the problems. With the help of the experience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relating to China's reality, this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for the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thereby trying to construct the supply patter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China's informally employed labours.
引文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2]舒尔茨:《穷国的经济学》,《农业经济问题》1981年第9期。
    [3]鲁杰:《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08页。
    [1]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2]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3]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4]http://tieba.baidu.com/f?kz=66099176.
    [1]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2]仲大军:《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工业化能走多远》,《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年第9期。
    [3]王广州:《当今我国的流动人口特点以及生存状况》,《新华文摘》2006年4期。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正规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3]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4]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5]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6]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正规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7]Bruno Lautier:Wage Relationship,Informal Sector and Empolyment Policy in South America,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78-298
    [1]Jane Ihrig and Karine S.Moe: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Policies On Informal Labor:Implications For Long-run Growth,Economist 148,No.3,2000
    [2]Hernando De Soto,另一条道路(The Other Path:The Economic Answer to Terrorism,1990)
    [3]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4]根据塞缪尔·普雷斯顿对1950年至1970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包括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考察,在收集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工业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的比例每增长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增长2%。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2]张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政策》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jygl/20050715/17361802617.shtml
    [3]详见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详见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详见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
    [2]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
    [3]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4]克洛德·培尔:《职业培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1]http://www.cvae.edu.cn/thesis/electron/zfzz02.htm
    [2]http://www.cvae.com.cn/allfile/20050714/news44.htm
    [3]详见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详见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详见法伊格(Feige,E.L)编著:《地下经济学》,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
    [6]详见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7]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8]董克用:《关于“非正规部门就业--分散性就业”问题的研究》,《中国劳动》2000年第12期。
    [9]丁金宏、冷熙亮、宋秀坤、Hammer:《中国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移植与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6期。
    [10]冷熙亮:《国外非正规就业发展及其理论动态》,《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1]陈淮:《发展非正规就业是一项战略决策》,《经济纵横》2001年第5期。
    [1]范先佐著:《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1]国际劳工局:《体面劳动与非正规经济》,国际劳工大会第90届会议报告六,2002年1月第4页。
    [2]转引自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转引自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1993年第15届国际劳动统计大会采用了非正规部门的国际统计定义,并随后列入修订的联合国国家统计报表系统(1993SNA)。
    [3]Castells,Manuel and Portes,Alejangro,World Underneath:The Origins,Dynamics,and Effects of the Informal Economy in Portes,Castells and Bentons(ed)The Informal Sector:Studies in Advanced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Baltimore:John Hopkings University Press,1989
    [1]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Joseph S.Lee,"Labor and Social Issues in a Global and Dynamic World Economy",Dynamics and Diversity:Emplov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Seoul.korea.2004.pp229~251
    [3]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4]薛昭鋆:《发展非正规部门,增加非正规就业》[EB/OL]http://www.tres.tj.cn/zjwy/zyzd/cyzd_fzgjy.htrm;
    胡鞍钢:《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就业到非正规就业》,《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5]叶世芳:《如何开展对非正规部门的统计--介绍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决议》,《统计研究》2001年第3期;
    丁金宏、冷熙亮、宋秀坤Hammer B:《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载于《“曙光计划”项目研究报告》,华东师大地理系2001年。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科学研究所:内部资料2001年5月17日
    [2]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3]周国富:《国外测算非正规经济的各种方法及其观点综述--兼论如何测算我国的非正规经济规模》,《统计研究》1999年第4期。
    [4]吴涧生、左颖:《关于中国开展非正规部门核算的几个问题》,《统计研究》2001年第5期。
    [5]刘杰峰:《完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关系的思考》[EB/OL]http://www.class.com.cn/forum/forumdta.cfm?iItemId=89
    [6]杨宜勇:《中国转型时期的就业问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7]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704/03385054091.shtml
    [1]孙雅静:《我国的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2]薛昭鋆:《对我国发展非正规部门和鼓励非正规就业的几点认识和建议》,《中国劳动》2000年第7期。
    [3]张丽宾:《“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1期。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8人以下为个体工商户:劳动法规也规定了个体工商户可用工3-5人;合伙企业法规定了两人以上书面合同、共同出资就可以成立合伙企业和用工。转引自王建军:《法律视角下的非正规就业定义及其保护>,非正规就业论坛,2004-10-17第131页。
    [5]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6]刘燕斌主编:《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187页。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2000-2001年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506页。
    [1]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2]该文件于2003年10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见《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3]《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及有关行政解释》,中国劳动杂志社2003年版,第66页。根据该文件的规定,我国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
    [4]中国劳动杂志社.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及有关行政解释.2003,第100页。根据该文件,灵活就业的形式包括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
    [5]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论坛--全球对话与共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杜2004年版,第6,17页。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7]祝均一:《非正规就业:-上海模式的探索和发展》,载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论坛--全球对话与共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312页。“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主要是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种临时性、阶段性的劳务,以及参加城市环境维护方面的公益性劳动,在社区中发展家庭手工业、开办工艺作坊等形式来实现的。
    [1]游钧主编:《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1]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2]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1]张杰、马斌:《非正规就业性质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改革》2004年第3期。
    [2]白冰冰;《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Piore,M.J.(1970)."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 R.Barringer and S.H.Beer(eds)The State and the Poor,Cambridge,Mass:Winthrop.
    [1]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75-93页。
    [2]史晓磊:《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第1卷第1期。
    [1]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6期。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2]李守身、黄永强:《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江淮论坛》2001年5期。
    [3]转引自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辽宁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4]转引自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5]转引自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6]萧今:《中国教育体制面临的挑战》,《二十一世纪》2004年第4期。
    [7]Xiao Jin(1999) "Alternative Learning Approaches in An Emerging Economy:An Experience of Shenzhen,China".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ory21,no.127-29;Xiao Jin(1998) "Education Expansion in Shenzhen,China:Its Interfac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18,nol:3-19
    [1]Becker G.S(1962),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0,5pp9-49
    [2]Autor D.H(2001),Why Do Temporary Help Firms Provide Free General Skills Training?.mimeo,MIT
    [3]Booth A.L.(2000),Why Do Firms Invest in General Training?Good firms and Bad Firms as a Source of Monopsony Power,CEPR Discussion Papors,2536
    [4]Chapaman.E(1993) The Economics of Training,Harvcst-Whcatsheaf,London.
    [5]Peraita C.(2001a),Firm sponsored training in regulated labor markets:evidence from Spain,working paper n.15,lnstituto Valcnciano dc lnvcstigacioncs Economic.as
    [6];Stevens M.(1996),Transferable training and poaching externality in A.L.Booth e D.J Snower(cds),Acquiring Skills.Market failures,their symptoms and policy responses Cambddgc,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7]Acemoglu D.(1997),Training and Innovation in an Imperfect Labour Market,Review Of Economic Studics,64,pp.445-464.Acemoglu D.e Pischkc J.(1996),Why do firms train?Thcory and evidence,NBER working Paper n.5605.AcemogluD.ePischkeJ.(1998a),The Structure Of Wagcs and Investment in General training,NBER Working Papern.6357.AcemogluD.ePischkeJ.(1998b),Why do firms train?Theory and evid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3,pp.79-119.
    [8]Accmoglu D.e Pischke J.(1999a),Beyond Becket:Training in imperfect labour mafkcts,"Economic Journal,109,pp.F112-F142.Acemoglu D.e PischkeJ.(1999b),The Strueture of Wages and Investment in General Train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7,pp.539-572.Acemoglu D.e PischkeJ.(1999c),Minimum Wagcs and On-the-job Training,NBER Working Paper no.7184.Addison J.T,Barrett C.R.c Skbert W.S.(1997),The Economics of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in Addison c Siebert(eds),Labou rMarkets in Europe,The Dryden Press,London.
    [1]Barron J.M,Berger M.C.e Black D.A.(1997),On-the-Job Training,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Kalamazoo.Boal W.M.e Ransom M.R.(1997),Monopsony in the Labor Marke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5,pp.86-112.Peraita C.(2001b),Testing the Acemoglu- Pischke model in Spain,Economic Letters 72,pp.107-115.Katz E.e Ziderman A.(1990),Investment in general training: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nd i about mobility,Economic Journal,100,pp.1147-1158.
    [2]Blomstrom M,KokkO,A.1998.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spilovers.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12,247-277.Arulampalam W.e BoothA.L.(1998),Training and Labour Marke Flexibility:Is There aTrade-Ofl?.,British Journal Of lndustrial Relaions,36,4,pp.521-536.Lynch L.M.(1993),The Economics of Youth Tra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n "Economic Journal",103,pp.1292-1302.
    [3]Catmichael,Lorne."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and Promotion Ladders."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Spring 1982):251-58.Ptendergast,C,1993.The role of promotion in inducing Specific human capital acquisi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523-534.
    [4]Blomstrom M,KokkO,A.1998.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spilovers.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12,247-277
    [5]Autur D H Levy F.e Murnane R.J.(1999),Skills Training in the Temporary Help Sector:Employer Motivations and Worker lmpaets,mimen,MITe Harvard Univetsity.Bronello G.e Medio A.(200),An explan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and workplace Training,i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5,pp.307-332
    [1]Arulampalam W.e Booth A.L.(1998),Training and Labour Marke Flexibility:Is There a Trade-Off?,British Journal Of lndustrial Relaions,36,4,pp.521-536
    [2]Autor D H LevyF.e Murnane R.J.(1999),Skills Training in the Temporary Help Sector:Employer Motivations and Worker Impacts,mimeo,MITe Harvard Univetsity
    [3]Hermalin,B,1990.Adverse Selection,short-term contracting,and the Underprovision of on-the-job training.Working Paper NO.90-139.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4]Loewenstein,M.A-,Spletzer,J,R,1998.Dividing the costs and returns to general training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6,142
    [5]Acemoglu D.e PischkeJ.(1999b),The Structure of Wages and Investment in General Train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7,pp.539-572
    [6]Culpepper P,D.(1999),The future of the high-skill equilibrium in Germany,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5,1,pp.43,59
    [7]Malcomson,J,M,Maw,J.McCormick,B,2002.General Training by Firms,Apprenticeship Contracts,and Public Policy CESifo working paper No.696
    [1]王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探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朱方伟、武春友:《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企业在职培训投资风险分析》,《人力资源管理》2004年6期。
    [3]翁杰:《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6期。
    [4]Arriagada A 1990 Labor markets outcomes of non-formal training for male and femal workers in Peru.Econ.Educ.Rcv.9(4):331-42
    [5]Moock P,Musgrove P,Stelcner M 1990 Education and Earnings in Peru.'Informational Nonfarm Family Enterprises.PPR Working Paper No.236.Thc Word Bank,Washington,DC,Vijverberg W 1988 Profits from Self-Employment:A case Study from Cote d'Ivoire.LSMS Working Paper.The Word Bank,Washington,DC
    [6]M.图埃洛(M.Tueros):《教育与非正规劳动力市场》,载于Liartin Carnoy编著:《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2000年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36页。
    [7]Arriagada A 1990 Labor markets outcomes of non-formal training for male and femal workers in Peru.Econ.Educ.Rev.9(4):331-42
    [1].图埃洛(M.Tueros):《教育与非正规劳动力市场》,载于Martin Carnoy编著:《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2000年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38页。
    [2]Pastorc J 1981Mobilidade social sob cndicoesde segmentacao de mercado no Brasil.Estudos Econ.6(3):21-42引自M.图埃洛(M.Tueros):《教育与非正规劳动力市场》,载于Martin Carnoy编著:《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2000年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35页。
    [3]章鹏远,蓝建:《国外非正规经济领域的职业培训》,《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期。
    [4]J.鲍曼(M.J.Bowman):《在职培训》,载于Martin Carnoy编著:《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2000年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87页。
    [5]M.图埃洛(M.Tueros):《教育与非正规劳动力市场》,载于Martin Carnoy编著:《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2000年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38页。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2]吴宏超、范先佐.:《我国教育供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3期
    [1]顾明远:《教育与需求--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上)》,《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1]杨葆焜:《教育经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1]王保军:《教育供求矛盾的产生及其一般表现形式》,《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叶忠:《论教育供给有效性的衡量》,《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1]阮艺华:《政府为什么要干预教育供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版第2期。
    [1]吕江、孙淑云:《准公共产品与非营利组织刍议》,《经济问题》2007年第2期。
    [1]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7页。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1]博伊德等:《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452。
    [2]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70页。
    [3]Yaizey,J.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London:Faber and Faber,1962,P150
    [4]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85页。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6-61页。
    [2]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1-66页。
    [4]Bell,D.,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Cociety,pp14-23,1973.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6-75页。
    [6]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1]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7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2]马永霞:《冲突与整合-高等教育共求主体利益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3]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8页。
    [1]马永霞:《冲突与整合-高等教育共求主体利益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1]乔榛、杨大光:《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利益结构》,《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2]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3]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4]李俊奎:《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80页。
    [1]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1]克里夫·R·贝尔菲尔德(Clive R.Belfield):《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1]孙霄冰、孟庆瑜:《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外教育经济政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1]阮艺华:《政府调控教育供求的目标及手段》,教育评论2001年第1期。
    [2]C.R.Winegarden,Schooling and income distribution: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eta,Economic.New Series,Vol.46,NO.181,PP.83-87.
    [3]Kang H Park,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on income districbution,Economics of educationd review,Vol.15,NO.1 pp51-58.
    [4]Rati Ram,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schooling inequlity: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some implic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2,NO.2,PP266-274.
    [5]郭丛斌、侯华伟:《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教育科学》2005年第4期。
    [1]吴宏超:《我国目前的教育机会分配与教育公平》,《教育与经济》2003年第3期。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3]吴宏超、范先佐:《我国教育供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3期。
    [1]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实业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6页。
    [2]该资料的直接来源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就业保障研究》(2004年12月)的第16页。全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估计的推算基数为《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年末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4 780万人。
    [1]单盈:《推进灵活就业需要完善保障制度》,《浙江经济》2005年第8期。
    [2]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3]根据报告的脚注,该资料源于《我国灵活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透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网,2004。
    [4]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2]张华初:《非正规就业: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旌》,《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3]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困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1]资料来源:任远、彭希哲2007年发布的《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第44页。
    [2]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居民生活调查和农村进入城市的暂住户生活调查数据计算。
    [1]何志尧:《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全国工商联2004-05-11
    [2]图形引自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1]第二次全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报告
    [2]王旭:《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护》,《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1]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6页。
    [1]景合:《经济增长的成本》,《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第2期。
    [2]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3]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9、113页。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2]蒋月等:《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23页。
    [1]以下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的分析借鉴了石美遐的相关分析。见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6页。
    [2]景合:《经济增长的成本》,《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第2期。
    [3]薛昭鋆:《中国非正规就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第三届全国打工妹权益问题研讨会,北京,2004年。
    [4]屠国明:《上海市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国际研讨会,南京大学,2006年。
    [5]《北京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农民工占八成》http://www.sing.com.cn2006年7月29日。
    [6]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1]高月琴:《保护装修工人权益,规范装修行业市场》,非正规就业论坛,北京,2004年。
    [2]景合:《经济增长的成本》,《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第2期。
    [3]劳动和汁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险研究报告》,2004年。http://www.chinasocialpolicy.org/Paper_Show.asp?Paper_ID=230
    [4]熊超英:《应推进个体私营经济职工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研究》2004年第2期。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分配司:《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难点分析》http://Jys.ndrc.ov.cn/dcyj/t20050714-35796.htm
    [6]屠国明:《上海市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国际研讨会,南京大学,2006年。
    [7]正规就业人员男性和女性被养老保险覆盖的比例分别为88.5%和84.7%。转引自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1]屠国明:《上海市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国际研讨会会,南京大学,2006年。
    [2]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51页。
    [1]Maslow AH.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370-396.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2]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3]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4]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5]原调查中,家庭年均消费额为11420.75元,家庭年均食物消费额为4518.75元.人均食物消费额1794 75元、这里,通过人均食物消费额与家庭平均食物消费额的比值来推断人均年消费额:计算公式为:人年均消费额=家庭年平均消费额×(人均食物消费额÷家庭食物消费额)。
    [6]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121页。
    [1]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1]根据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资料整理。
    [2]孙永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1)。
    [2]王春光.《深化改革扩火中问阶层,在社会流动中实现正义.》,《南方都市报》2004-08-09。
    [1]http//news.163.com/07/0420/09/3CGVEU40000120GU.html
    [2]http//news.163.com/07/0420/09/3CGVEU40000120GU.html
    [3]http//news.163.com/07/0420/09/3CGVEU40000120GU.htm
    [1]李烨红:《促进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2]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1]蔡昉:《中国城市采取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学》2000年第4期。
    [2]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3]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4]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就业保障研究.项目研究报告》,2004.16
    [1]张华初:《正规就业: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1]胡鞍钢、赵黎:《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78-2004)》,《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就业保障研究.项目研究报告,2004.16
    [2]调查中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包括在调查期间外出就业和未就业的劳动力
    [3]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4]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1]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1]胡鞍钢、赵黎:《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78-2004)》,《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胡鞍钢、赵黎:《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78-2004)》,《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劳动部:《中国劳工工资统计资料(1945-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2]袁志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在上海的实践》,《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
    [3]袁志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在上海的实践》,《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
    [1]于法鸣:《培训与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于法鸣:《培训与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页。
    [1]于法鸣:《培训与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页。
    [1]于法鸣:《培训与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1年。
    [2]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80228_402464933.htm
    [1]何志尧:《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全国工商联2004-05-11
    [1]何志尧:《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全国工商联2004-05-11 14:08
    [2]http://www.gzpi.gov.cn/gzpigov/xingwen/2001/04/2001041216_hua.htm
    [3]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200707/t120653.htm
    [4]http://wl.mohrss.gov.cn/gb/zt/2006-02/28/content-108169.htm
    [5]王丹中:《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15页。
    [1]资料来源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200707/t120653.htm
    [2]原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6页。
    [1]原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6页。
    [2]原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6页。
    [3]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1024/0111993659.shtml
    [1]谷建芹:《再就业培训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培训》1999年第2期。
    [2]谷建芹:《再就业培训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培训》1999年第2期。
    [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53/info36953.htm
    [2]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5》
    [1]《建设部党组成员齐骥在全国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讨论会上的发言》http://www.cin.gov.cn/ldjh/jsbfld/200612/t20061212_165454.htm
    [1]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1]徐振斌、彭小菊、冯建林:《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及消费调查》,《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2]戴荣珍:《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再社会化》,《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8期。
    [1]张丽宾:《“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经济参考研究》2004年第81期。
    [1]参见Harley Frazis,Maury Gittleman,and Mary Joyce,"Correlates of Training:An Analysis Using Both Employer and Employee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April 2000,P 443-462
    [1]李济广:《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调节》,《广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2]李培林:《关注农民工》,《信息导刊》2003年第39期。
    [3]李济广:《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调节》,《广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1]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教育与经济》2004年第3期。
    [1]坎贝尔·R·麦克南、斯坦利·L·布鲁、大卫·A·麦克菲逊.:《当代劳动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438期。
    [2]参见Jacob Mincer,Schooling,Experience,and Earning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
    [3]Bill Bryson.Made in America HarD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New York) 1996
    [4]以韩国为例,60年代初,韩国从工业化发展需要出发,采取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教育规模在1965年占到了高中阶段的51%以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加快了韩国的工业化进程.但8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基本完成,由传统文化影响导致的国民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使韩国政府把兴奋点放在普教和高等教育上,职业教育出现停滞甚至隋坡。1990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比例降到31.69,导致了技术工人特别中小企业技术工人的普遍短缺,严重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90年代初开始,韩国政府又调整政策,积极发展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近几年,韩国职、普高比已恢复到4:6,正在努力达到5:1。(资料来源:王丹中:《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15页。)
    [1]肖娜:《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投资主体行为分析》,首都经贸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第24页。
    [2]张亚东:《教育公平、职业教育为何仍是今年教育工作重点》http://edu.hangzhou.com.cn/20080310/ca1473385.htm
    [1]张宏杰,《中韩教育政策之比较》,《光明观察》周刊,2004年2月3日http://www.gmw.cn/03pindao/guancha/2004-2/3/865001.htm
    [2]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5-2000年。
    [3]张亚东:《教育公平、职业教育为何仍是今年教育工作重点》http://edu.hangzhou.com.cn/20080310/ca1473385.htm
    [4]王丹中:《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15页。
    [5]张亚东:《教育公平、职业教育为何仍是今年教育工作重点》http://edu.hangzhou.com.cn/20080310/ca1473385.htm
    [6]章苒:《灰领教育:一项昂贵的消费》,《教育内部信息》2004年第5期。
    [1]Ahluwalia,M S.Inequality,Poverty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76,3,307-342
    [2]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重庆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第65页。
    [3]C.R.Winegarden,Schooling and income distribution: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eta,Economic.New Series,Vol.46,NO.181,PP.83-87.
    [4]Kang H Park,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on income districbution,Economics of educationd review,Vol.15,NO.1pp51-58.
    [5]Rati Ram,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schooling inequlity: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some implic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2,NO.2,PP266-274.
    [6]郭丛斌、侯华伟:《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教育科学》2005年第4期。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113、116页。
    [1]张亚东:《教育公平、职业教育为何仍是今年教育工作重点》http://edu.hangzhou.com.cn/20080310/ca1473385.htm
    [2]康小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3]林闽刚:《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版第2页。
    [1]赵冬媛、兰徐民:《我国贫困指标及其量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32)
    [2]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
    [3]Sen Amartya K,On Economic inequality,expanded edition with a substantial annexe by James E.Foster and Amartya Se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1]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指被调杳城镇居民家庭全部的实际收入,包括经常或固定得到的收入和收入,不包括周转性收入,如提取银行存款、向亲友借款、收回借出款以及其他各种暂收款。
    [2]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3]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2005年“上海市居民生活调查”,该数据覆盖了上海5个区户家庭.反映了近5 000人的人口特征,收人、消费及工作情况。
    [1]数据来自《教育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义务教育阶段》,江苏省教育厅、新华社江苏分社《教育内部信息》,2003年第34期。
    [1]资料来源:http://www.bjstats.gov.cn/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2]董辅礽:《用辩证的眼光着市场经济》,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169页。
    [1]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自王丹中:《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07页。
    [2]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自王丹中:《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07页。
    [3]王丹中:《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07页。
    [1]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31页。
    [1]日本研究人员认为,日本公司放弃传统的激励体系和终身雇佣制正在侵蚀着劳资合作提高生产率的基础(Eiji Kyotani,1999)。
    [2]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53页。
    [1]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53页。
    [2]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55页。
    [1]唐景莉,翟博等:《适度超前:中国教育的新发展观》,《发展》2002年第5期
    [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的数据,2006年,我国的人均GDP为16084元人民币。根据2006年11月的人民币汇率7.8652折算,为2045美元。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
    [1]根据世界经合组织所提供的资料,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各类产业所占的比例为:低技术产业占51.9%,中技术产业产业占29%,高技术产业占19.1%(http://www.hnyyzz.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04)。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92个国家的统计资料显示,只有当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后,中等职业教育才开始萎缩(马树超:《“入世”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8期。
    [2]http://info.edu.hc360.com/2006/11/290826103913.shtml
    [3]以2000年为例,小学、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上海分别为3715.22元,4413.52元,最低的贵州分别为413.8元、648.37元,极差率分别为8.88、6.81;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上海分别为2791.63元、2681.90元,最低的河南分别为261.39元、525.90元,极差率分别为10.68、6.30(数据米自崔民初:《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四大原因》,江苏省教育厅、新华社江苏分杜《教育内部信息》2004年第3期)。
    [1]吴德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1]鲁杰:《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26页。
    [1]纪宝成:《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教育为先》,《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28日第1版
    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杰拉尔德,迈耶.发展经济学先驱理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6.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9.陶文达等.发展经济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0.[美]吉利斯、帕金斯等.发展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11.[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2.郭胜、王伟.贫困与发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3.周彬彬.向贫困挑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何承金、赵学董.贫困与发展道路选择.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15.[美]迈克尔·P·托罗达.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北京:经济出版社,1992
    16.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美)萨尔·D·霍夫曼.劳动力市场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8.[美)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黄祝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9.[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20.德)瓦尔特·欧根.经济政策的原则.李道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1.(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
    22.(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1995
    23.[美]布坎南.宪法经济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128.[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陈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24.[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5.明塞尔.劳动力供给研究.张凤林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6.[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7.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8.孙守卫、知霖.打破“经济人”神话.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9.董建新.人的经济哲学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30.郭其友.经济主体行为变迁与宏观经济调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1..李军鹏.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2.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
    33.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4.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5.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6.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7.贾康等.转轨中的财政制度变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1
    38.[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9.汪洪涛.制度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0.杨天宇.经济制度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1.余中夫.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42.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3.周勤淑、赵学清.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44.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5.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6.洪远朋.经济利益关系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7.薛永应.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8.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49.袁伦渠.新中国劳动经济史.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年版。
    50.[韩]金正镰.韩国经济腾飞的奥秘.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5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
    52.胡鞍钢、杨韵新等.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年).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53.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4.厉以宁.中国城镇就业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
    55.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56.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北京:中国民大学出版社,1990
    57.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8.李培林.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9.陈吉元.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60.杨宜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北京:中国济出版社,2000
    61.赖德胜著.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2.[德]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3.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64.任远、彭希哲.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
    6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6.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7.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68.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9.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7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1.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2.谢建社著.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4.[美]T·W·舒尔茨著.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75.[美]雅克 菲兹-恩兹.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龙以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6.加里·S.贝克尔(1964).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7.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78.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9.王建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80.萧今.发展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1.李元宝.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2.朱舟.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分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83.吴国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84.(美)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经济价值.曹延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85.[英)约翰·希恩.教育经济学.郑伊雍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86.[英)M·布劳格.教育经济学导论.韩云等译.春秋出版社,1989
    87.范先佐.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8.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9.杨葆焜,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90.林文达.教育经济学.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
    91.盖浙生.教育经济学.台湾三民书局1982年版。
    9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93.靳希斌.市场经济下的教育改革.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94.丹尼尔·列文.社会与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95.菲力蒲·库姆斯(1985).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6.托尼·布什(1995).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7.约翰·杜威(1916).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98.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9.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0.鲁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1.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103.[美]菲利普·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4.[美]雷·马歇尔,马克·塔克.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与生存.顾建新,赵友华.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王晓辉,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0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8.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9.[美]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百科全书.闵维方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10.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11.董纯朴.中国成人教育史纲.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112.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3.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沈阳:辽宁出版社,2004
    114.吕育康.非主流教育视野-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115.马永霞.冲突与整合-高等教育共求主体利益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6.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17.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18.黄尧.中国教育宏观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9.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0.傅维利.劳动力与教育的自主调节.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121.王莹.教育中的政府干预.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22.袁振国.中国民办教育政策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23.孙国英.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4.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一新制度教育学论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25.申培轩.农村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2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05
    127.杜吉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28.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9.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0.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走向新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131.孟广平主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职业技术教育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132.孟广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改革.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
    133.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4.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35.谷鸿溪.中国职业教育跨世纪走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136.余祖光.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7.国家教委职教司.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38.石伟平.比较职业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9.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40.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分卷.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41.李新功.欧盟职业培训政策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42.钱小英,沈鸿敏,,李东翔.日本--科技与教育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43.何晋秋,曹南燕.美国--科技与教育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44.孙祖福.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45.张凤蓬.亚洲“四小龙”教育制度与管理体制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146.范作申.日本企业内的教育培训.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47.朱永新,王智新.日本职业教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148.惠平.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利益博弈研究[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
    149.魏成元.“经济人”假定:制度原则与安排[J].经济评论,2001(4)
    150.林丽.个人: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4)
    151.潘享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均衡机制探究[J].经济探索,2002(1)期.
    152.谢小平,叶普万.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1)
    153.罗晓东.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职能[J].经济评论,1995(1)
    154.蔡防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转轨中的城市贫困问题[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6-42页
    155.蔡昉.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56.陈淮.非正规就业:战略与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1(2)
    157.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J].法学,2004(5)
    158.江业文..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形成及历史地位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1)
    159.毕秀水.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形式变迁的制度分析[J].学术交流,2004(10)
    160.郭丛彬.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教育与经济》2004(3)
    161.赵修渝,陈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我国教育相对过剩[J].重庆社会科学,2005(7)
    162.程贯平,马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变迁及其成因[J].理论导刊,2003(7)
    163.许经勇,曾芬珏.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5)
    164.董克用.关于非正规部门就业--分散性就业问题的研究[J].中国劳动,2000(12)
    165.国际劳上组织(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译).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体系[R].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167.国家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灵活多样就业形式问题研究报告[R]..研究论坛.内部通讯,2001
    168.国家税务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R].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169.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J]管理世界,2001(2)
    170.胡鞍钢.非正规就业破解就业压力[J].经济研究参考,2003(7)
    171.冷熙亮.国外非正规就业动态及其理论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0(5)
    173.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社会学研究,2002(6)
    173.彭希哲,姚宇.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上海:社会科学,2004(7)
    174.上海市就业训练中心.非正规劳动组织从业政策[R].上海:上海市劳动局,1994
    176.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非正规组织政策[R].上海:上海市劳动局,2002
    177.宋秀坤,黄扬飞.非正规经济与上海市非正规就业初探[[J].城市问题,2001(2)
    178.张杰,马斌.非正规就业性质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J].改革2004(3)
    179.张炳申等.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及其转换[J].暨南学报(哲社版),2000(2)
    180.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6(11)
    181.许经勇等.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9)
    182.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6)
    183.杨明洪.论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与思路[J].经济评论,2001(1)
    184.方竹兰.论人力资本及其制度分析价值[J].学术月刊,2002(10)
    185.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
    186.王开国,宗兆昌.论人力资本性质与特征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9(6)
    187.艾洪德,蔡志刚.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J].财贸经济,2000(4)
    188.顾明远.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J].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1994(4)
    189.顾明远.教育与需求-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J].比较教育研究,1994(3,4)
    190.范先佐.教育的低效率与教育产权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191.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新华文摘,2004(1)
    192.熊春文.教育经济功能的一个制度学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193.张学敏.论教育供给中的政府失灵[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194.彭虹斌.近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J].教育史研究,2002(4)
    195.Andrew Schotter(1981),"An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C.R.Belfield(2000),"Economic Principles for Education-----Theory and Evidence",Edward Elgar Publishing,Inc.
    197.David Bridges and Terence H.McLaughlin(1994),"Education and the market place".London:Falmer Press.
    198.Geraint Johnes(1993),"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St.Martin's Press in New York.
    199.Meadows,H.etc.:The limits to Growth,New York University Books,1972
    200.Holman,Robert:Poverty:explanation of social deprivation.London,Murtin Robertson,1978.
    201.Lal D.The Poverty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Harvard University,1985
    202.Lionel Demery and Michael Walton:Are Poverty and Social Targets for the 21th Century Attainable?,World Bank,Washington.D.C,1997.
    203.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ceeding of the Regional Seminar 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Published byAsian Development Bank,1991
    195.Psacharopouls,G and Woodhall,M.(1985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4..D.Kahneman&A.Tversky(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185:1124-1131.
    205.Jacob Mincer(1962),"On-the job training:cost,return and some implication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70.
    206.Jacob Mincer(1993),"Education and Unemployment".Studies in Human Capital,Vol.212.
    207.Schultz,T.W.(1975),"The value of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um".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3(3)
    208.Kuznets,S:Ee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55.
    209.Aluwalia,M.S.:Inequality,Poverty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Dec.1976.
    210..Bartel,A,1995,'Training,wage growth,and job performance:Evidencefrom a company database',Journal of Labour Economics,vol.13,no.3,pp.401-425.
    211.Bartel,A,2000,'Measuring the employer's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training:vidence from the literature',Industrial Relations:A Journal of Economy andSociety,vol.39,no.3,July,pp.502-524.
    212.McEvoy,G.M.,& Buller,P.F.(1990).Five uneasy pieces in the training evaluation puzzle.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44(8),39-42
    213..Swierczek,F.L.,& Carnichael,L.(1985).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valuating training.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39(1),95-99.
    214.Trapnell,G.(1984).Putting the evaluation puzzle together.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38(5),90-93.
    215.Zenger,J.H.,& Hargis,K.(1982).Assessing training results:It's time to take the plunge.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36(1),10-16.
    216.Earl D Honeycutt Jr;Kiran Karande:AshrafAttia;Steven D Maurer:An utility bas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sales force training programs,The Journal of Personal Selling & Sales Management, New York, Summer2001
    217. Conter. 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developed world. A Comparative Study, London: Rout Ledge, 1989
    218. Leonard Cantor. 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 A time of reapprais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989,14(3)
    219. Jay W. Rojewski. Preparing the Workforce Of Tomorrow: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National Dissemination Center,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February, 2002
    220. Martha Alter Chen, Joann Vanek, Marilyn Carr, Mainstreaming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Gender in Poverty Reduction London, Marlborough House, 2004
    221. Levin; H. M.(1987 ) Education as A Public and Private, Goods.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6 (41), 628-41.
    222. Schultz, T. W(1993 )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Human Capital in Modernization .Education Economics, 1(1), 13-19.
    223. Nils Gottfries, Barry McCormick, Discrimination and Open Unemployment in A segmented Labor Marke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9(1995)
    224. World Bank: China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Poverty in the 1990s, Report No. 10409-CHA1990.
    225. World Bank, Implementing the World Bank's Strategy to reduce poverty,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1993
    226. Carson, Jose, Microfinance and Anti-Poverty Strategies: A Donor Perspective, UNCDF Working Paper, New York: UNCDF 1996.
    227. Bangasser P E. 2000. The ILO and the informal sector: an institutional history, Geneva: 228. Frances Lund, Smita Srinivas,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A gendered approach to social protection for workers in the informal economy.Generva, IL0,2001
    229. ILO.(Decent Work and the Informal Economy) presented to the Committee on the Informal Economy at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Conference,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Conference, 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