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刑罚权限制思想的历史考察及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从国家产生以来,用刑罚权抗制犯罪的历史几乎贯穿了人类文明的整个时代。因为刑罚权的强制性、严厉性和扩张性,对刑罚权进行限制也就成了必要。本文主要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刑罚权限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考察,以期对刑罚权限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相关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刑罚权限制思想进行思考。
     第一章是刑罚权概述。首先解读了刑罚权的概念与内容;其次分别对刑罚权与刑法、刑罚权与犯罪、刑罚权与刑罚、刑罚权与刑事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刑罚权本质和特征出发,探讨了刑罚权限制的必要性
     第二章刑罚权限制思想的兴起——启蒙思想与刑事古典学派的观点。在介绍了刑罚权限制思想的兴起的历史背景之后,分别论述了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关于刑罚权限制的思想;再次分析了以贝卡里亚、边沁、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刑事古典学派学者从保障个人权利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各种限制刑罚权的思想;最后指出了启蒙思想与古典学派思想对刑罚权限制的影响:通过宪法性文件确认国家权力(包括刑罚权)来源于公民以限制刑罚权的发动;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强调权力之间的制约;确立罪刑法定原则,限制司法权滥用;反对酷刑的思想推动了具体刑罚种类的改革。
     第三章刑罚权限制思想的发展——刑事实证学派的观点。首先分析了刑事实证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论述了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龙勃罗梭、加罗法洛、菲利、李斯特的限制刑罚权的思想,指出刑事实证学派主要是从更好地防卫社会的角度出发主张限制刑罚权;最后指出传统刑种的改革和刑罚制度的革新都是受刑事实证学派对刑罚权限制的思想所影响的结果。
     第四章是刑罚权限制思想的现状——二战以来的观点。分别是二战以来刑罚权限制思想的历史背景、二战以来关于刑罚权限制的主要思想和刑罚权限制的实践。本章主要论述了在法西斯政权滥用刑罚权以及二战后人权保障呼声的高涨背景下,刑法学派之间相互影响和借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都主张在平衡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的基础上,以保障人权作为限制刑罚权的基本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刑罚权的限制更加全面、合理和科学:各国不仅在宪法层面上限制刑罚权的滥用,还积极推进非犯罪化,缩小刑罚权的适用范围;继续推进刑种改革,使刑罚更加人道化;调整刑法分则体例,保护的对象优先顺序分别调整为个人、社会、国家,突出了刑法对个人法益的保护。
     第五章是对刑罚权限制的思考,首先,简要阐述了在如何认识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的两种不同的视角: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接着分别论述了启蒙思想家及刑事古典学派刑罚权限制理念的角度是个人本位,而刑事实证学派刑罚权限制理念的角度是社会本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不同理念对于限制刑罚权、保障人权的利弊。其次通过对刑罚权限制历史发展的分析,得出刑罚权限制理念之所以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时代人与社会关系不同,而刑罚权限制的理念也主要是受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的观点。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刑罚权限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设想,刑罚权限制是历史大势,我国在法治化进程中要不断借鉴和移植先进的刑罚权限制的理论和制度,增强人们对刑罚权限制人权保障理念的意识。既不能纯粹地坚持社会本位,也不能纯粹地固守个人本位,而应以个人本位为核心的理念下实现刑罚权限制。
     在结论部分,笔者再次指出刑罚权是人类与犯罪做斗争的双刃剑,因此必须要进行限制。历史上,无论是以启蒙思想和刑事古典学派的个人本位,还是刑事实证学派的社会本位,都强调对刑罚权的限制,都在客观上体现出了保障人权的理念。但是由于两者的角度不一样,个人本位的强调限制刑罚权的最终目的是个人权利的保障,而社会本位认为更多的强调限制刑罚权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它们对刑罚权限制的重点不同。本文认为在刑事法领域,应以个人本位为主,强调刑罚权应在保障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才能实现既保护个人基本人权又保护公共利益的平衡,最终达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The practice of imposing the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 against crime has transfixed the entir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since sates came into being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thereof is of necessity due to its mandatory, harsh and expansive nature.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rise, evolution and status in quo of the approaches to restricting the power of penalty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purpose to sort out the views of the leading exponents, based on which opinion on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 is proposed.
     Chapter I is Overview of the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 in this part, it defines the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 and deciphers its content follow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links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power of penalty and criminal law, punishment, and criminal policy to clarify the concepts for the ensuing texts. At the last,the necessity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 is discussed from its inherent properties.
     Chapter II is about Rise of the Ideology of Restricting the Power of Penalty-Views of the Enlistment Thinkers and Those of the Classical School of Criminal Jurisprudence.starti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the ideas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it analyses the thoughts of restriction on the power of penalty held by the Enlightenment thinkersrespectively, including Hugo Grotius, Thomas Hobbes, John Locke, Montesquieu and Rousseau, and a variety of thinking thereof proposed by the classical school scholars, such as Cesare Beccaria, Jeremy Bentham, Paul Johann Anselm von Feuerbach, Immanuel Kant and 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ecting individual rights. Finally it shows the impact of those schools on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indicated:in the constitution to lay down that the state power is from the citizens (including the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 so as to restrict the onset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to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checks and balances; to set up the principle of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to avoid the abuse of judicial power; to develop the ideas against brutal corporal punishment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specific types of penalties.
     ChapterⅢis about Evolution of the Ideology of the Restriction of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Views of the Positive School. Following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the positive school, it discusses the thoughts of Cesare Lombroso, Rattaele Garofalo, Fnrico Ferri and Franz von Liszt stating that the positive school is in favor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from a better perspective of social defense. It concludes that the rise of the security measures,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types of penalties and penal system are the outcomes of impact of the positive thinking on the power of penalty.
     ChapterⅣIdeology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Status in Quo- Views since World WarⅡ, probes in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views and practice thereof since the World WarⅡ. It expounds that with fascist abuse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and the voice of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fter the World WarⅡ, schools of criminal law, whether neo-classical school or new school of social defense, following the trend of interplay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each other, advocate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s the basic concept to restrict the power of penalty on the basis of the balance of social order and individual freedom. Under this concept, the restriction is becoming more comprehensiv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states impose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power of penalty in the constitution, and meanwhile actively promote the decriminalization and narrow the scope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states keep launching the reform of the types of penalties to make them more humane; states adjust the styles of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individuals, then society, followed by the state, highlighting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legal interests in the criminal law.
     Chapter V, Thinking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describes the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eople and society:individualism and social parochialism, analyzing that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classical school thinkers advocate the individualism while the positive school of philosophy favors the social parochialism. The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in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are respectively discussed. In the next place, it comes to the poin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at the reason why the concept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changes resides in the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eople and society of different ages, and the concept thereof is also largely affected by the historical era. Finally,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China, a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should be developed. As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is concerned, we can not simply adhere to the social parochialism or purely individualism, but should balance the social order and individual freedom for the fulfillm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The concluding section shows that the power of penalt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human beings to fight against crime, therefore it must be restricted. Historically, that fact that both individualism cherished by the Enlightenment and classical thinkers and social parochialism of the positive school stress on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objectively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former stresses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for the ultimate goal of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 while the latter for the better maintenance of social order, which shows that the two have different priorit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field of the power of penalty, individualism should be advocated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should be ensured. To ultimately fulfill the purpose of maintenance of the social order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strict the power of penalty in order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basic individual human right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s.
引文
1[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3页。
    3[法]马克·安赛尔著:《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5页。
    4 何秉松主编:《新时代曙光下刑法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全球性的考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山版社2008年版,第48—49页。
    5[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6[日]久礼田益喜:《日本刑法总论》,严松堂1925年版,第11-12页。
    7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保护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8参见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26页
    9陈兴良:《刑罚权及其限制》,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1期,第39页。
    10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页。
    11黎宏著:《日本刑法精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12樊凤林主编:《刑罚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13参见苏惠渔、孙万怀著:《论国家刑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15[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1页。
    16参见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26页;夏宗素主编:《狱政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于志刚著:《刑罚消灭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赵秉志、吴振兴主编:《刑法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
    17参见马克昌主编:《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3页;张明楷主编:《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7页
    18参见许发民著:《刑法的社会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19[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0何秉松主编:《新时代曙光下刑法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全球性的考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21参见何秉松主编:《新时代曙光下刑法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全球性的考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22[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3[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24[英]吉米·边沁著:《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25[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26曲新久著:《刑事政策学的权力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7参见曲新久著:《刑事政策学的权力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28何秉松主编:《新时代曙光下刑法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全球性的考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9页。
    32[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33[美]罗纳德·德沃金等著:《认真对待人权》,朱伟一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34参见李平晔著:《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9页。
    35[意]托马斯·阿奎那著:《阿奎纳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0页。
    36参见陈惠馨:《1532年<卡洛林那法典>与德国近代刑法史—比较法制史观点》,载《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4期,第27页。
    37[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75-76页。
    38转引自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1页。
    40[英]约翰·哈德森著:《英国普通法的形成》,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9-90页。
    41 J·M·Beatie, Crime and courts in England 1660-1800, Clarendon Press,1968, pp.515,534.
    42参见陈惠馨:《1532年<卡洛林那法典>与德国近代刑法史—比较法制史观点》,载《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4期,第29页。
    43倪正茂著:《比较法学探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734页。
    44周辅成选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94-395页。
    45《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0页。
    46同上,第144页。
    47同上,第149页。
    48[荷]格老秀斯著:《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49同上,第292-293页。
    50同上,第108页。
    51参见[荷]格老秀斯著:《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页。
    52参见同上,第297-303页。
    53[英]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8页。
    54[英]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55同上,第241页。
    56同上,第241页。
    57同上,第226页。
    58同上,第236页。
    59[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3页。
    60同上,第77页。
    61同上,第59页。
    62[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91页
    63同上,第80页。
    64同上,第79-80页。
    65同上,第139页。
    66[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页。
    67同上,第105页。
    68[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69同上,第154页。
    70同上,第155页。
    71同上,第156页。
    72[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6页。
    73同上,第154页。
    74同上,第166页。
    75同上,第197页。
    76同上,第198页。
    77[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9页。
    78[法]孟德斯鸠著:《波斯人信札》,罗大冈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1页。
    79[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2页。
    80同上,第91页。
    81同上,第189-191页。
    82同上,第85页。
    83[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2-83页。
    84[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2页。
    85同上,第23页。
    86同上,第24-25页。
    87[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6页。
    88同上,第77页。
    89同上,第47页。
    90同上,第48页
    91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92参见[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93同上,第9页。
    94[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95同上,第40页。
    96同上,第104页。
    97同上,第69页。
    98同上,第94页。
    99[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100同上,第12页。
    101同上,第42-44页。
    102同上,第60页。
    103同上,第45页。
    104[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47页
    105同上,第48页。
    106同上,第49页。
    107[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108同上,第59页。
    109同上,第68页。
    110同上,第60页。
    111同上,第60页。
    112[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
    113同上,第12页。
    114同上,第13页。
    115同上,第13页。
    116[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117同上,第12页。
    118同上,第11页。
    119[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贝卡里亚刑事意见书6篇》,黄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5-91页。
    120[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
    121参见[英]吉米·边沁著:《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122同上,第412页。
    123同上,第321页。
    124同上,第82页。
    125参见[英]吉米·边沁著:《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页。
    126同上,第292页。
    127同上,第376页。
    128同上,第376-378页。
    129同上,第534页。
    130[英]吉米·边沁著:《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页
    131同上,第404页。
    132转引自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133同上,第109页。
    134同上,第110页。
    135[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135同上,第28页。
    137同上,第29页。
    138同上,第29页。
    139参见[日]庄子邦雄著:《近代刑法思想史序说——费尔巴哈和刑法思想史的近代化》,李希同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85页。
    140转引自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141[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142参见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143[日]庄子邦雄著:《近代刑法思想史序说——费尔巴哈和刑法思想史的近代化》,李希同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144参见[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
    145转引自[日]庄子邦雄著:《近代刑法思想史序说—费尔巴哈和刑法思想史的近代化》,李希同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页。
    146转引自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
    147转引自[日]木村龟二:《刑法入门学》,有裴阁1957年版,第50页。
    148《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24页。
    149《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150同上,第327页。
    151同上,第342-343页。
    152同上,第343页。
    153《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4页。
    154同上,第345页。
    155[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1页。
    156同上,第90页。
    157同上,第103页。
    158同上,第104页。
    159同上,第105-106页。
    160[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16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陈忠林注评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162[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3页。
    163何勤华主编:《法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125页。
    164何勤华、夏菲主编:《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165同上,第247页。
    166参见曾尔恕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7页。
    167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68 See Lawrence M·Friedman, 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2nd ed., Simon & Schuster, Inc,1985, pp.281-283.
    169何勤华、夏菲主编:《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170[意]恩里科·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171[法]奥古斯特·孔德著:《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页。
    172同上,第59页。
    173转引自汉斯·托奇:《司法和犯罪心理学》(中译本),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214页。
    174参见[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犯罪人论》(第二版),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2005年版,第322页。
    175参见[意]吉娜·龙勃罗梭-费雷罗著:《犯罪人: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学精义》,吴宗宪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86页。
    176同上,序言第14-18页。
    177《郎伯罗梭氏犯罪学》,刘麟生译,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367页。
    178[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犯罪人论》(第二版),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2005年版,第327页。
    179同上,第332页。
    180王觐著:《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81[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犯罪人论》(第二版),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2005年版,第331页。
    182同上,第330-331页。
    183同上,第330页。
    184同上,第333页。
    185同上,第333-357页。
    186[意]吉娜·龙勃罗梭-费雷罗著:《犯罪人: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学精义》,吴宗宪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187参见[意]吉娜·龙勃罗梭-费雷罗著:《犯罪人: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学精义》,吴宗宪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103页。
    188[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189[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190同上,第50-51页。
    191同上,第244页。
    192同上,第197页。
    193同上,第328页。
    194同上,第266页。
    195[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健、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196同上,第263页。
    197同上,第266-268页。
    198同上,第273页。
    199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180页。
    200[意]恩里科·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201同上,第141页。
    202同上,第141-142页。
    203同上,第145页。
    204[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205[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144页。
    206同上,第160页。
    207[意]恩里科·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208[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209同上,第216页。
    210参见[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167页。
    211同上,第297页。
    212同上,第234页。
    213同上,第13页。
    214同上,第272页。
    215同上,第176页。
    216[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217同上,第178页。
    218同上,第191-192页。
    218同上,第177页。
    220同上,第167页。
    221同上,第216页。
    222[意]恩里科·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223同上,第180-181页。
    224[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9-353页。
    225同上,第265页。
    226同上,第265页。
    227[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228同上,第271页。
    229同上,第277页。
    230同上,第194-195页。
    231同上,第319页。
    232同上,第320页。
    233参见[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332页。
    234[意]恩里科.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235[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236[意]恩里科·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237[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238[意]恩里科·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239[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1页。
    240[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241转引自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编:《外国刑法研究资料》(第一辑),第107-108页。
    242参见郭卫著:《最新刑事政策学》,上海法学编译社1949年版,第45页。
    243[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44同上,第15页。
    245同上,第20页。
    246[德]李斯特著:《刑法论文与演讲集》(德文版),第56页,转引自马克昌主编:《近代刑法学说史略》,第211页。
    247[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248[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249王世洲:《现代刑罚目的理论与中国的选择》,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117页。
    250[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251[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252[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53同上,第3页。
    254同上,第3页。
    255同上,第4页。
    256[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257同上,第21页。
    258同上,第21页。
    259同上,第21页。
    260同上,第3页。
    261[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62[日]正田满三郎著:《刑法体系总论》,良书普及会1979年版,第21页。
    263参见高格主编:《比较刑法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264李贵方著:《自由刑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132页。
    265参见[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评注版),陈忠林译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译者序,第31页。
    266曾尔恕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页。
    267参见[苏]乌切夫斯基著:《资产阶级国家刑法史》,北京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1981年版,第116页。
    268参见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版,第336—337页。
    269参见何勤华主编:《德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0-401页。
    270参见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版,第338页。
    271参见何勤华主编:《德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1页。
    272黄风:《刑罚:社会防卫的“双刃器”——读李斯特的<刑法目的论>》,载《比较法研究》,1987年第4期,第70页。
    273参见陈家林编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66页。
    274参见马克昌、卢建平著:《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275参见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7页。
    276参见郝守才、张亚平、蔡军著:《近代西方刑法学派之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1页。
    277参见[美]H·L·A·哈特著:《惩罚与责任》,王勇、张志铭、方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0页。
    278 H·L·A·Hart, punishment and Responsibil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p.4.
    279[美]H·L·A·哈特著:《惩罚与责任》,王勇、张志铭、方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280同上,第2页。
    281 H·L·A·Hart, punishment and Responsibil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pp235-237.
    282[法]马克·安赛尔著:《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5页。
    283同上,第5页。
    284同上,第5页。
    285[法]马克·安赛尔著:《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7页。
    286同上,第30-31页。
    287同上,第47页。
    288同上,第48-50页。
    289同上,第50页。
    290同上,第50页。
    291参见[法]马克·安赛尔著:《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72页。
    292同上,第73—74页。
    293[法]马克·安赛尔:《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载《中外法学》1989年第2期,第60页。
    294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史》(第四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9—1390页。
    295[法]马克·安塞尔:《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载《中外法学》1989年第2期,第60页。
    296转引自吴志成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联邦德国和瑞士》,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297转引自任允正等著:《独联体国家宪法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页、第395页。
    298同上,第394页、第397页。
    299[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评注版),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译者序)。
    300同上,第34页(译者序)。
    301转引自王恩海编著:《无被害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302《法国新刑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303曾尔恕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304参见卢建平:《社会防卫思想》,载高铭喧、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页。
    305参见由嵘、胡大展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6页。
    306《法国新刑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序言)。
    307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第1页。
    3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
    309《荀子·王制》
    310[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页。
    3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312[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3页。
    313北大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1957年版,第138页。
    314[西]塞涅卡著:《幸福而短促的一生——塞涅卡道德书简》,赵又春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页。
    315[英]G·M·霍奇逊著:《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宣言》,向以斌等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316[德]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4页。
    317张文显著:《二十一世纪西方法哲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507页
    318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第66页。
    319陈兴良:《法治国的刑法文化——21世纪刑法学研究展望》,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8期,第11页。
    320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321转引自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322钊作俊著:《刑法效力范围比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323刘树德:《法治刑法与刑罚权阀域》,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6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166页。
    324参见[前苏联]格拉齐安斯基等著:《世界著名思想家评传》,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66页。
    325[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评注版),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326 Philip Bean, punishment:A Philosophical and Criminological Inquriry, Oxford:Martin Robertson,1981, p.44.
    327[德]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页。
    328[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3页。
    329同上,第260页。
    330[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评注版),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331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332[日]西原春夫著:《刑法的根基与哲学》,顾肖荣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第34页。
    333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334[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犯罪人论》(第二版),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2005年版,第374—375页。
    335[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336[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1页。
    337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8页。
    338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3页。
    339[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2—44页。
    340陈兴良著:《刑法哲学》(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6页。
    341[法]马克·安赛尔:《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载《中外法学》,1989年第2期,第61页。
    342王伯琦编著:《民法总则》,1979年台湾第八版,第33-34页,转引自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343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344[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345陈兴良著:《走向哲学的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346熊永明、荣春、周光清著:《比较刑法学概论》,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引言)。
    347参见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3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349[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米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96页。
    350何秉松主编:《新时代曙光下刑法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全球性的考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49页。
    351同上,第53页。
    3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35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354[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恩选集》第4卷,第161页。
    355[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评注版),陈忠林译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356同上,第305—306页。
    357参见[法]马克·安赛尔著:《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5页。
    358陈兴良主编:《刑法学关键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359转引自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360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第74页。
    361曾明生著:《刑法目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1页(序言二)。
    361赵秉志:《全球化时代中国刑法改革中的人权保障》,载《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5页。
    363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第60页。
    364陈兴良:《法治国的刑法文化——21世纪刑法学研究展望》,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8期,第11页。
    365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366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367刘仁文著:《刑法的结构与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368赵秉志著:《刑法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页。
    369于志刚:《罪刑法定原则认识发展中的博弈》,载《法学》,2010年第1期,第21页。
    370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371参见陈兴良著:《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134页。
    372转引自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373参见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6页。
    1.北大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1957年版。
    2.陈家林编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樊凤林主编:《刑罚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高格主编:《比较刑法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郭卫著:《最新刑事政策学》,上海法学编译社1949年版。
    7.韩轶著:《刑罚目的的建构与实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5年版。
    8.汉斯·托奇著:《司法和犯罪心理学》(中译本),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9.郝守才、张亚平、蔡军著:《近代西方刑法学派之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何秉松主编:《新时代曙光下刑法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全球性的考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2.何勤华、夏菲主编:《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何勤华主编:《德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何勤华主编:《法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134页。
    16.黎宏著:《日本刑法精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17.李贵方:《自由刑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李平晔著:《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9.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马克昌、卢建平著:《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马克昌主编:《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张明楷主编:《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4.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保护版社1997年版
    25.倪正茂著:《比较法学探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26.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版。
    27.曲新久著:《刑事政策学的权力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任允正等著:《独联体国家宪法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页。
    29.塞涅卡:《幸福而短促的一生——塞涅卡道德书简》,上海三联书店198年版。
    30.苏惠渔、孙万怀著:《论国家刑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王觐著:《中华刑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32.吴志成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联邦德国和瑞士》,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史》(第四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夏宗素主编:《狱政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5.许发民著:《刑法的社会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6.由嵘、胡大展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7.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于志刚著:《刑罚消灭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9.曾尔恕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曾明生著:《刑法目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二)。
    41.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3.张文显:《二十一世纪西方法哲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44.赵秉志、吴振兴主编:《刑法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5.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编:《外国刑法研究资料》(第一辑)。
    46.周辅成选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1.《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2.陈兴良著:《刑法哲学》(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刘仁文著:《刑法的结构与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4.赵秉志著:《刑法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陈兴良著:《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 H·L·A·Hart, punishment and Responsibil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57. J·M·Beatie, Crime and courts in England 1660-1800, Clarendon Press,1968.
    58. Lawrence M·Friedman, 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2nd ed., Simon & Schuster, Inc,1985.
    59. Philip Bean, punishment:A Philosophical and Criminological Inquriry,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1.[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德]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5.[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恩选集》第4卷。
    6.[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9.[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0.[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米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1.[德]李斯特著:《刑法论文与演讲集》(德文版),转引自马克昌主编:《近代刑法学说史略》。
    12.[德]耶赛克、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3.[法]奥古斯特·孔德著:《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5.[法]马克·安赛尔著:《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
    16.[法]孟德斯鸠著:《波斯人信札》,罗大冈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7.[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8.[荷]格老秀斯著:《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美]H·L·A·哈特著:《惩罚与责任》,王勇、张志铭、方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0.[美]罗纳德·德沃金等著:《认真对待人权》,朱伟一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前苏联]格拉齐安斯基等著:《世界著名思想家评传》,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2.[日]庄子邦雄著:《近代刑法思想史序说——费尔巴哈和刑法思想史的近代化》,李希同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23.[日]久礼田益喜:《日本刑法总论》,严松堂1925年版。
    24.[日]正田满三郎著:《刑法体系总论》,良书普及会1979年版。
    25.[苏]乌切夫斯基著:《资产阶级国家刑法史》,北京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1981年版。
    26.[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7.[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评注版),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译者序)。
    28.[意]恩里科.菲利著《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意]恩里科·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意]吉娜·龙勃罗梭-费雷罗著:《犯罪人: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学精义》,吴宗宪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意]加罗法洛:《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32.[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犯罪人论》(第二版),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2005年版。
    33.[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贝卡里亚刑事意见书6篇》,黄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意]托马斯·阿奎那著:《阿奎纳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35.[英]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6.[英]霍奇逊著:《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7.[英]吉米·边沁著:《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39.[英]约翰·哈德森著:《英国普通法的形成》,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0.《法国新刑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41.《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郎伯罗梭氏犯罪学》,刘麟生译,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1.蔡定剑:《冤假错案与人权保护》,载《法学》2000年第4期。
    2.陈惠馨:《1532年<卡洛林那法典>与德国近代刑法史—比较法制史观点》,载《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4期。
    3.陈兴良:《刑罚权及其限制》,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1期。
    4.杜雪晶:《论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的理论内核》,载《行政与法》2006年08期。
    5.黄风:《刑罚:社会防卫的“双刃器”——读李斯特的<刑法目的论>》,载《比较法研究》,1987年第4期。
    6.梁根林:《刑事政策解读》,载陈兴良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以“严打”刑事政策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7.刘树德:《法治刑法与刑罚权阀域》,载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6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马克·安塞尔:《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载《中外法学》1989年第2期。
    9.卢建平:《社会防卫思想》,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王世洲:《现代刑罚目的理论与中国的选择》,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1.赵秉志:《全球化时代中国刑法改革中的人权保障》,载《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2.于志刚:《罪刑法定原则认识发展中的博弈》,载《法学》201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