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期待可能性之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基于“法不强人所难”的核心思想,二十世纪初因受“廦马案”判例的启示而崛起于德国的期待可能性,首先由于传统的心理责任论自体之明显缺陷而被后起的规范责任论所击溃,再者出于解决实体刑法与刑事司法实践紧张关系的殷切需求,旋踵之间,成为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刑法学界的“宠儿”并曾对刑事司法实践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冲击。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刑法学者对此一深寓人性意味之理论的研究呈现日趋升温的态势。期待可能性是否必要借鉴以及如何借鉴?中国刑法应当借鉴的是其具有的排除犯罪或刑罚减免机能所潜隐的人类共通的伦理性价值抑或是其迷乱的技术性概念和理论?期待可能性是否能够适应中国刑法的理论体系?期待可能性是否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的刑事司法实践问题?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之前,就必须首先明白期待可能性究竟是什么,就必须深入而谨慎的溯本求源,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理论进行详尽的研究。以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刑法学界对其的研究成果为线索,探究期待可能性的实质,汲取共通的伦理性价值因素,将其合理的转化为适应中国刑法体系的技术性因素。
     除引言之外,本文共五个部分,分别为:罪过的本质、期待可能性的成长及其原因的历史性考察、期待可能性理论之反思及中国刑法的伦理性价值借鉴、期待可能性的伦理性价值载体——可谅解性动机、可谅解性动机的刑事司法适用。其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罪过的本质
     本章首先研究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刑法中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责任的实质内涵以及相关的各主要责任理论的演进,本文认为占据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主流地位的规范责任论将责任的实质内涵理解为非难可能性具有不妥当性。非难可能性是国家对实施违法行为的行为人所作的否定性评价,该否定性评价的衡量标尺或者说表现形式,除了刑罚的适用方式而体现出来的刑罚的轻重有无之外,不可能再有什么样的形式或标准来说明对犯罪行为或犯罪人的否定性评价是否严厉、如何严厉。非难可能性没有揭示出行为人受刑法否定评价的真正原因,没有揭示出责任本身的实质内涵。它与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责任应有的个人的、主观的过错基本内涵已经大相径庭。作为判断非难可能性有无以及大小的期待可能性除了仅仅具有空洞、模糊、抽象的形式之外,不仅在学术上难以确定,而且在实践中也难以把握。从国家法律规范角度,将责任的实质内涵理解为对行为人的非难可能性并不是责任实质内涵的本身。我们只有从行为人个人的、主观的角度,从反映行为人个性的有责行为的意义中推导出责任的实质内涵,才能揭示出行为人具有非难可能性的真正原因——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意志对立态度。
     其次,基于罪过原则,从行为人的角度,探求责任的实质内涵,本文认为责任(罪过)的实质内涵是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意志对立态度。个人主体性努力缺失而导致的“缺陷性”人格态度是罪过产生的根本原因,与“缺陷性”人格态度相互作用的部分正常人格态度是罪过产生的辅助原因。从人格态度的形成为起点,探究“缺陷性”人格态度的生成机理以及“缺陷性”人格态度的评价方法和内容。本文认为“缺陷性”人格态度的核心——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意志对立态度是罪过的本质,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意志对立态度的集中体现。“缺陷性”人格态度是罪过产生的根本原因,它与罪过的本质——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意志对立态度的联系与区别在于:意志对立态度是“缺陷性”人格态度的核心,对“缺陷性”人格态度的评价是为了最终全面、科学的说明意志对立态度,“缺陷性”人格态度评价必须通过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开始入手;从时间的维度而言,前者的评价范围,不仅包括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也包括行为之前、行为之后与作为罪过产生原因的人格态度,包括“缺陷性”人格以及部分正常人格态度的形成、表现、修正等有关的事实或行为;后者的评价范围仅仅立足于行为之时,以单线性正面评价意志态度的对立性事实为主。从内容性质的维度而言,前者不仅包括正面说明意志对立态度的事实或行为,而且也包括反面说明意志对立态度的事实或行为;后者的评价局限于行为之时的判断,评价的内容是正面说明意志态度对立性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最后,本文认为传统罪过的心理要素不是行为人与危害结果之间纯粹主观的、静止的心理联系,而是有一定控制对象和控制内容的、动态的、能动的心理活动。传统罪过内容所考察对象的范围也具有局限性,不能够贯彻罪过原则,不能够解释为什么那些不会改变行为人实施符合罪过要件行为时的心理内容的行为前后的情节或事实能够极大的影响刑事可罚性的程度大小,甚至影响刑事可罚性的有无。本文认为应当以传统的罪过内容为核心与基础,以反映罪过本质的因素作为罪过所考察的内容,使所有相关的影响刑事可罚性有无以及程度大小的因素都统一于罪过。
     第二章:期待可能性的成长及其原因的历史性考察
     本章在考察期待可能性在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的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历史性原因。首先,分析了刑法学界所研讨的期待可能性概念的基本涵义,本文认为这种仅仅具有空洞、模糊、抽象的形式概念应当予以摒弃。其次,对期待可能性的起源、成长过程以及期待可能性的现状予以考察,以从期待可能性成长的真实历程中把握其基本特征的概貌。最后,分析期待可能性成长的历史原因,认为受“恶法亦法”错误法学传统观念影响而导致的刑事司法困境是促成期待可能性成长的根本原因。在“恶法亦法”错误法学观念的支配下,传统刑法学界认为犯罪构成要件或犯罪成立要件是认定行为成立犯罪的充分(要)条件。刑事司法者在实践过程中适用从刑法规范中抽象出来的犯罪构成要件或犯罪成立要件认定现实中的某些行为时,如作为期待可能性起源的“廦马案”,发现对这类行为仍然依照刑法的规定定罪量刑明显与社会的基本情理相互背离。为了解决类似情况下刑事司法与社会基本情理之间相互背离的局面,作为对处于困境中的脆弱人性提供同情可能性“安全阀”的“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便应运而生并被列为责任的要素之一
     第三章:期待可能性理论之反思及中国刑法的伦理性价值借鉴
     本章从期待可能性的刑法基本机能出发,研究了与期待可能性刑法基本机能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期待可能性的定位以及期待可能性的适用范围,以期还原期待可能性的应有真实定位以及适用范围。从期待可能性的机能而言,它应当是一个横跨犯罪论与刑罚论的排除犯罪或刑罚减免的超规范伦理性价值因素,单独的犯罪论与刑罚论都不是期待可能性的准确定位范围。欲保障期待可能性机能的充分发挥就不能人为的限缩其适用范围,它共通适用于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故意或过失行为。
     期待可能性机能、定位以及适用范围的理论分歧对我国刑法借鉴的重要启示是:欲保障期待可能性机能的充分发挥,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即刑法规范逻辑的完备性与刑法规范具备伦理的品性。期待可能性的技术性概念仅仅是空洞、模糊的形式,期待可能性本身是超法规的因素,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混乱不堪,期待可能性的标准不具有可适用性。因此,我国刑法不应当借鉴期待可能性的技术性概念和理论,它不仅与我国既有的刑法体系不相契合,而且也不能有效的指导刑事司法实践。
     中国刑法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借鉴性问题应当“一分为二”的进行回答:对于迷乱的期待可能性技术性概念和理论应当予以舍弃;对于期待可能性所潜隐的通过排除犯罪或刑罚减免机能而体现的人类共通的的基本伦理价值应当予以借鉴。中国刑法应当借鉴的是期待可能性所潜隐的人类共通的基本伦理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相通的基本伦理性价值转化为适合中国刑法体系的技术性因素才是我们在借鉴期待可能性问题上所应坚持有的基本方略。中国刑法学界关于借鉴期待可能性的两种思路:—、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将其融化在相关的刑法条文之中;二、采取期待可能性类型事由法典化的办法,不具有妥当性。前者虽然在理论上避开了期待可能性的技术性概念和理论的迷雾,但是这实际上等于把该“谜团”甩给了刑事司法实践,刑事司法实践者仍然会陷入在似是而非的期待可能性技术性概念和理论迷雾中而无所适从:后者虽然能够避开前者的一些弊端,但是在尚未查明期待可能性的本质是什么之前,也难以避免挂一漏万的缺憾,且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此,在中国既有刑法中探寻期待可能性的伦理性价值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四章:期待可能性的伦理性价值载体——可谅解性动机
     期待可能性是一个超规范的因素,刑法中没有明文的规定,它所具有的空洞性、抽象行、模糊性也决定了刑法不可能对其明文规定。它也不是罪过的要素之一,因为罪过的要素都是从刑法规范中抽象出来的认定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能够被具体证明和把握的。期待可能性又是一个伦理性价值因素,它只有体现于一定的刑法规范性载体才能够被具体的认定和把握。
     期待可能性的伦理性价值载体是作为罪过产生原因的部分正常人格态度与伴随性客观情状相结合而产生的可谅解性动机。它是对罪过的本质——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意志对立态度及其程度的反面辅助说明,是对行为人排除犯罪或刑罚减免的真正原因。可谅解性动机不仅是行为人合法意志形成的阻力,而且同时也是违法意志形成的助力。可谅解性动机不同于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动机,它存在于行为人所实施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过失行为与故意行为之中。
     可谅解性动机作为期待可能性的伦理性价值载体的合理性在于:可谅解性动机能够对适用期待可能性的案例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保障期待可能性所具备的排除犯罪或刑罚减免机能的充分发挥;能够消解期待可能性的刑法适用依据缺失、刑法学体系定位、适用范围等迷乱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可谅解性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刑事司法适用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春秋决狱之原心定罪具有奇妙的暗合之处。刑法学界所经常援引期待可能性予以解释的案例,如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重婚的行为,与适用春秋决狱之原心定罪而得到合情合理解决的“私为人妻案”1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古代刑事司法者,在同样欠缺律法中出罪事由的情况下,适用简洁易懂又具操作性的可谅解性动机(志善),而不是适用现代意义的抽象、模糊、空洞而又不具操作性的期待可能性对类似的案件同样合乎情理的解决。这值得我国刑法学者在借鉴期待可能性问题上的深思!尽管我国古代刑事司法者过于夸大可谅解性动机的定罪量刑作用,衡量动机可谅解性的标准时司法官员个人理解之后的儒家经义,因此会对同样的儒家经义作出不同的理解,案件的审理结论也会出现偏差,但是春秋决狱之原心定罪所具有的重要现代刑法启示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第五章:可谅解性动机的刑事司法适用
     本章从刑事司法实践的层面,对可谅解性动机的司法适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可谅解性动机的刑事司法认定依据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前者复包括外在客观事实与内在心理事实。外在客观事实的认定依据是客观情状具有具体性而非一般性,行为人通过实施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所追求的利益至少能够被社会所容忍。内在心理事实的认定依据是行为人对具体客观情状的存在有认知,但不可忽略行为人的情绪对可谅解性动机产生的作用。价值因素是动机的可谅解性,需要以人与人相通的现实社会基本伦理规范——常识、常理、常情为标准进行评价。
     可谅解性动机是我国刑法中的酌定情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的适用情况分析来看,作为酌定情节内容之一的可谅解性动机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如同法定情节那样的重视。针对造成该情况的司法与立法两个方面原因,本文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刑事司法和立法建言。
     刑事司法观念层面:原因是受“恶法亦法”错误法学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错误的刑事司法观念——犯罪构成要件是认定行为成立犯罪的充分(要)条件,在此错误的刑事司法观念影响下,犯罪构成要件成了决定行为成立犯罪的唯一标准,忽视了作为酌定情节重要内容之一的可谅解性动机所具有的排除犯罪或刑罚减免的重要作用。必须纠正的是:从刑法规范中抽象出来的犯罪构成要件仅仅只是认定行为成立犯罪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要)条件,犯罪的最终成立与否还需要其它的事实或情节予以补充,作为刑法第13条但书所规定情节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可谅解性动机就是有待补充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刑法第37条、第61条第3款等所规定的情节中也包括具有不可忽视作用的可谅解性动机。只要对这些条文作出合理的体系解释并指导对刑法分则的理解和适用,就能够保障可谅解性动机的刑事司法适用问题。
     刑事立法层面:可谅解性动机未被刑事司法实践所全面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立法·上缺乏对可谅解性动机等酌定情节的具体明文规定,结合国外过于可谅解性动机的立法规定并根据我国刑法的具体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两点建言:
     在刑法第13条规定中增加一款:行为人主观上出于可谅解性动机,客观上产生有利于社会的结果,并且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即使形式上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
     在刑法第61条中增加两款,具体内容为:
     前款中所说的犯罪情节,包括犯罪的动机、手段、环境、条件、对象、时间、损害后果、犯罪人的一贯表现和犯罪后的认罪态度等所有影响行为社会危害及其程度的情况。
     基于对非法行为的义愤而实施犯罪,或者案发前已经主动弥补了犯罪所造成全部损害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kernel thought—Lex non cogit and impossibilia, zumutbarkeit grew up in Germany by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case of Leinenfaenger"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Owing to the obvious defects of psychological cupability defeated by normative cupability and the impending requirement of resolving the strained relation between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zumutbarkeit soonly became epochal beloved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in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and had produced posit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to criminal justice. Since 1990s, the research on zumutbarkeit, which is full of humannity tast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scholars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theory. Abundant research results achieved by scholars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theory have not essentially resolved the core question. What is zumutbarkeit? whether is it necessary to borrow zumutbarkeit? How to borrow zumutbarkeit? Whether can it resolve the criminal justice of China? Whether can it be adapted to the theoritical system of ciminal law in China?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e must find the truth of zumutbarkeit and absort the reasonable and common value ele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zumutbarkeit, and transfer this value element into technical element which is fit for the theoritical system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Beside preface, this treatise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the essenc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zumutbarkeit and its cause, the rethinking of the theory of zumutbarkeit and the absorbing of value element of zumutbarkeit, the normative carrier of ethical value of zumutbarkeit—the excusable motive, the criminal justice of the excusable motive. Concret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l:The Essenc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This chapter has researched on the criminal cupability, which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a crime in the criminal theory of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In my opinion, the viewpoint advocated by scholars of criminal law theory in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that the essenc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is punishableness is wrong. Because punishableness is the state's negative evaluation on the person who has committed a harmful behavior, the manifestation of this negative evaluation is not others but penalty. Punishableness does not reveal the true cause of why the person should be negatively evaluated by state, or disclose the essenc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Punishableness is far from the basic meaning of subjective criminal cupability which is served a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a crime. As the core of punishableness, zumutbarkeit is an abstract, vague and empty word which is lack of essential content, so it neither can be confirmed in theory of criminal law, nor can be proved in criminal justice.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criminal cupability, which is defined as punishabl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 law, is not true.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on who has committed a harmful behavior can we find the true meaning of criminal cupability and disclose the true reason for punishableness of the pers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riminal cupability, we can find that value elements are gradually absorbed into the content of criminal cupability and the zumutbarkeit is the product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cupability theory.
     Upon the principl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we should find the true meaning of criminal cup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oer. In my opinion,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resulted from the absence of personal effort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emergenc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and the part of normal personality attitude is the auxiliary reason. Starting from the research on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attitude, I have research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and the method and content of evaluation of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and I propose that the core of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which is the opposite attitude of will to the value protected by criminal law, is the essenc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The relation between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and opposite attitude of will is as follows:the opposite attitude of will is the core of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the evaluation of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opposite attitude of will. Only starting from the act which is in accrordance with th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a crime can the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is evaluated. The range of facts or behaviors by which the defective personality attitude is evaluated is wider than that by which the opposite attitude of will is evaluated.
     In my viewpoint, the indispensable psycholog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criminal cupability are not just subjective and sta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doer and the harm of act, but the dynamic and motile psychological activity which manifested in the crime. The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cupability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and fails to explain why the facts or behaviors before or after the harmful act committed by the doer can influence the criminal punishableness of the doer. Regard the contents of traditional criminal cupability as core and foundation, we should integrate all the facts or behaviors which manifest the essence of criminal cupability and influence the criminal punishableness into criminal cupability.
     ChapterⅡ: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Zumutbarkeit and its Cause
     On the foundation of investigat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zumutbarkeit in criminal theory of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I have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cause of its developent. First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zumutbarkeit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I suggest that we should abandon this abstract, vague and empty concept. Secondly, I have investigated the origination, course of developmen and status quo of zumutbarkeit so as to grasp the general features.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zumutbarkeit, I safely reach a logical conclusion that the delimma of criminal justice resulted from the wrong traditional law idea, which believe that an unjust law is still law, is the foundational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zumutbarkeit. Influenced by this wrong law idea, scholars of criminal law theory believe that th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a crime are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to identify a harmful act as a crime. When the practicers of criminal justice practice this wrong idea into criminal justice, they will find that some decisions of criminal cases are very unreasonable. Therefore, zumutbarkeit comes into being and is regarded as the indispensable normative elment of criminal cupability.
     ChapterⅢ:The Rethinking of the Theory of Zumutbarkeit and the Absorbing of Ethical Value of Zumutbarkeit
     Starting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of zumutbarkeit, I hav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basic theory pertinent to the function of zumutbarkeit:the position and applicable range of zumutbarke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ction of zumutbarkeit, zumutbarkeit is element of ethical value which crosses the theoritical system of crime and penalty.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full performance of the function of zumutbarkeit, the applicable range of zumutbarkeit should not be artificially restricted, but should be applied to intentional and negligent act which is in accordance to th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a crime.
     The theoritical divergence of the basic question of zumutbarkeit, such as its function, position and applicable range, is of major enlightenment to us.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full performance of the function of zumutbarkeit, two preconditions must be provided—logical perfection of criminal law and ethical character of ciminal law. The technical concept of zumutbarkeit is abstract, vague and empty, the theory of zumutbarkeit is perplexing, the criterion of zumutbardeit is not applicable as well.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borrow the technical concept and theory of zumutbarkeit, which do not conform to the theoritical system o f criminal law in China and fail to efficiently guide the criminal justice.
     What we should borrow from zumutbarkeit is its basic value which is common between people in all countries, on which we can transfer this ethical value into technical element so as to make it accommodate to the theoritical system of criminal law in China.
     ChapterⅣ:The Normative Carrier of Ethical Value of Zumutbarkeit—the Excusable Motive
     Zumutbarkeit is not a normative element expressly provided in criminal law or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a crime, because any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criminal cupability can be found from criminal law and can be proved and mastered in criminal justice. Zumutbarkeit is an element of ethical value which should be manifested in the normative carrier of criminal law before it can be proved and confirmed.
     The normative carrier of the ethical value of zumutbarkeit is excusable motive, which is generat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art of the normal personality attitude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 accompanying with harmful act. It is helpful to show the doer's opposite attitude of will to the value protected by criminal law, and it is the true reason why the doer should be excluded from punishableness or mitigated. The excusable motive exists not only in intentional acts but also in negligent acts which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ispensable elments of a crime.
     The reasonableness of regarding the normative carrier of ethical value of zumutbarkeit as excusable motive lies in that the excusable motive can explain all the cases which are formerly explained through zumutbarkeit by scholarsof criminal law theory. It not only can fully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excluding crime or mitigating punishableness, but also can resolve the perplex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zumutbarkeit, such as its position in the theoritical system of criminal law, applicable range, etc.
     The application of excusable motive in criminal justice is very similar to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adjudicating suits in line with the spirit of "Spring and Autumn" and other Confucianist classics and then sentencing by balancing criminal motive. This method of adjudicating criminal cases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ancient China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Han Dynasty. Although this judicial method has some defects, it is still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rdern criminal justice in China. Many criminal suits had been reasonably resolved in this method, which can be easily be mastered. We should learn the positive aspects from the ancient thought of judicial method.
     ChapterV:The Criminal Justice of the Excusable Mo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al justice, I have analyzed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excusable motive. There are two aspects—fact and value, by which the excusable motive can be proved in criminal practice. The former is conposed of objective facts and subjective facts. The objective facts are that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is concrete and the benefits which the doer pursues can be at least tolerated by society. The psychological facts are that the doer must recognize the concrete environment and his or her emotion can not be neglected in the emergence of excusable motive. The value elment is the excusableness of the motive, which can be judged by the criterion of common sense, common reason and common emotion.
     The excusable motive is one of the circumstances for discretion prescribed by criminal law in China.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excusable motive in criminal justice, we can find that it has not been paid sufficient attention by the practicer of criminal law, which is resulted from two different reasons. According to these different reasons, I have proposed two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reasonable and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circumstances for discretion prescribed in the criminal law of China, We can efficiently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excusable motive in criminal justice. Finally, two articles should be added to the criminal law of China so as to efficiently guide the practicers of criminal law to apply the excusable motive in the adjugement and sentence in criminal justice.
引文
劳东燕:“罪责的社会化与规范责任论的重构——期待可能性理论命运之反思”,载《南京师大学报》,2009年第2期,第17页。
    6[德]弗兰茨·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261页。
    7黄荣坚:《基础刑法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3页。
    8黄荣坚:《基础刑法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3页。
    9[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90页。
    10第一层次的责任是行为责任,是相对于行为人的个别行为而言的,必须从该行为是行为人人格的主体性的现实化这一角度把握行为责任。……第二层次的责任是人格形成责任。为了把握现实行为中的行为人的人格态度,必须分析行为人过去的人格形成问题。……但是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两者义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统一才能称为人格责任。参见[日]大塚仁:“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上),张凌译,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2期,第44页。
    1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页。
    12[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183页。
    [美]乔治·沃尔德:《理论犯罪学》,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所谓的规范责任论是指在以故意与过失为统一的“规范的要素”,要求存在行为人的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认为即使存在责任能力与故意、过失,如无期待可能性即无责任的见解。这种理论是二十世纪初期,德国学者Frank提倡的,以后经Goldschmidt、Freudenthal加以发展,成为有力的学说,所以西方学者称他们是规范的责任论的三使者。参见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7页。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16[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185页。
    17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18[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180页。
    19[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1页。
    20[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2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8页。
    2[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181页。
    23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2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1998年版,第6页。
    25《社会心理学》撰写组:《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26[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97页。
    27[英]马林诺夫斯基、[美]塞林:《犯罪:社会与文化》,许章润、么志龙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28[英]安德鲁·瑞格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刘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29“缺陷性”人格态度是作为罪过产生原因的人格态度的主要部分,另外一部分是与“缺陷性”人格态度相互作用同样作为罪过产生原因的部分正常人格态度,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尽管两者在说明意志对立态度的意义上存在相反的性质,但是为了论述的方便,下文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对作为罪过原因的“缺陷性”人格态度的评价可认为是指同时包括同样作为罪过原因的部分正常人格态度的评价,这是刘“缺陷性”人格态度或者意志对立态度的反面说明。
    30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3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32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33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34[日]牧野英一:《罪刑法定主义与犯罪征表说》,第183—185,转引自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277页。
    35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载《刑事法杂志》(台湾),1982年第30卷第4期,第39页。
    36[日]大塚仁:“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上),张凌译,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2期,第44页。
    37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38曾宪信、江任天、朱继良:《犯罪构成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页。
    39[德]弗兰茨·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40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4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06页。
    42陈忠林:“死刑与人权”,载陈兴良、胡云腾:《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0页。
    43翟中东:《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44[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45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46[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185页。
    47[俄]H·Φ·库兹涅佐娃、и·M·佳日科娃:《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上卷·犯罪论),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295页。
    48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
    49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50[前苏联]A·A·皮昂特科夫斯基:《苏联刑法科学史》,曹子丹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51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5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90页。
    53[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998年版,第187页。
    57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9页。
    58张新奎:“刑法解释论视域下的亲亲相隐出罪路径”,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92页。
    59[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教科书》(第1卷),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62页。
    60[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教科书》(第1卷),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62页。
    61参见陈友峰:《期待可能性——刑法上地位之回顾及展望》,台湾辅仁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5月,第202—203页。
    62参见[德]弗郎克:“论责任概念的构造”,冯军译,载冯军:《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139页。
    63参见陈友峰:《期待可能性——刑法上地位之回顾及展望》,台湾辅仁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5月,第41—42页。
    64参见[日]佐伯千仞:《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思想》,东京:有斐阁,1985年版,第74、259页。
    65詹世元:“泛论期待可能性适用之商榷”,载《法律评论》(台湾),第33卷第11、12期合刊,台湾:朝阳大学法律出版社,1967年版,第19页。
    66参见[日]佐伯千仞:《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思想》,东京:有斐阁,1985年版,第53页。
    67参见[日]安平政吉:《责任主义的刑法理论》,东京:洒井书店,1975年版,第169页。
    68参见[日]木村龟二:《犯罪论的新构造》(上),东京:有斐阁,1978年版,第449页。
    69参见[日]泷川幸辰:“期待可能性论的回顾”,载泷川幸辰:《刑法著作集》(第5卷),东京:世界思想社,1981年版,第418页。
    70参见[日]泷川幸辰:“期待可能性论的回顾”,载泷川幸辰:《刑法著作集》(第5卷),东京:世界思想社,1981年版,第424页。
    71参见[日]佐伯千仞:《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思想》,东京:有斐阁,1985年版,第113页。
    7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03页。
    7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02—-603页。
    74《西原春夫先生古稀祝贺论文》(第2卷),东京:成文堂,1998年版,第149页,转引自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9页。
    75《西原春夫先生古稀祝贺论文》(第2卷),东京:成文堂,1998年版,第150页,转引自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9页。
    81[日]莊子邦雄:《刑法总论》,东京:青林书院,1991年版,第281页。
    82参见刁荣华:《刑法释疑》,台湾:汉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265、302、350页:洪福增:《刑法之理论与实践》,台湾:刑事法杂志社,]988年版,第98页。
    83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大陆法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84陈友峰:《期待可能性——刑法上地位之回顾及展望》,台湾辅仁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5月,第240—241页。
    85[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86刁荣华:“期待可能性概述”,载《法律评论》(台湾),1961年第38卷第8期,第8页。
    87[日]佐伯千仞:《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思想》,东京:有雯阁,1985年增补版,第346页。
    88[日]泷川幸辰:《泷川幸辰刑法著作集》,京都:世界思想社,1981年版,第137页。
    89[日]宫泽浩一:“过失犯与期待可能性”,载《日冲宪郎博士还历祝贺论文》,1966年版,第117页,转引自童德华:《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90[日]内藤谦:“期待可能性”(二),载日本《法学教室》,1989年第5期,第71页,转引自童德华:《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91[日]川端博:“期待可能性”,载中·山研一:《现代刑法讲座》(第2卷),东京:成文堂,1979年版,第243页。
    92[日]川端博:“期待可能性”,载中山研一:《现代刑法讲座》(第2卷),东京:成文堂,1979年,第246—-247页。
    93[日]川端博:“期待可能性”,载中山研:《现代刑法讲座》(第2卷),东京:成文堂1979年版,第241—242页。
    94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152页。
    95林山旧:《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184页。
    96童德华:《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97[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王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98游伟、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载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8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99龙立豪、马六生:“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10页。
    100[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一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71页。
    101林瑞富:“阻却责仟事由各国立法理由之比较研究”,载《刑事法杂志》(台湾),第18卷第3期,第51、69页。
    102黄丁全:“论刑事责任理论中的危机理论”,载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4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152页。
    10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03页。
    104陈友峰:《期待可能性——刑法上地位之回顾及展望》,台湾辅仁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5月,第143页。
    105黄丁全:“论刑事责任理论中的危机理论”,载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4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3页。
    106蔡墩铭:《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505页。
    107[日]内藤谦:“期待可能性”(一),载日本《法学教室》,1989年第4期,第77页。转引自童德华:《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108黄荣坚:《基础刑法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2页。
    109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288—289页。
    110黄荣坚:《基础刑法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4页。
    111黄荣坚:《基础刑法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3页。
    112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页。
    113张伟仁:“中国传统的司法和法学”,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65-66页。
    114张伟仁:“中国传统的司法和法学”,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61页。
    115[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116[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315页。
    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282页。
    118欧锦雄:“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继承与批判”,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5期,第49—50页。
    119Carsten Momsen, Die Zumutbarkei als Begrenzung strafrechtlicher Pflichten, Nomos 2006, S.47转引自刘艳红:“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功能定位”,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第294页。
    120[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教科书》(第一卷),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80页。
    121柯耀程:《刑法概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64页。
    122林钰雄:《新刑法总则》,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90页。
    123[英]爱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4页。
    124《盐铁论·刑德篇》
    125杨奕华:《法律人本主义——法理学研究诠论》,台湾: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07页。
    126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127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129蔡墩铭:“刑法之基本性格”,载《法令月刊》,2000年第51卷第10期,第233页。
    130《韩非子·八说》
    131《商君书·靳令篇》、《商君书·画策篇》、《商君书··慎法篇》
    132《史记·商君列传》
    133《史记·秦始皇本纪》
    134。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135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136蔡墩铭:“刑法之基本性格”,载《法令月刊》,2000年第五十一卷第十期,第232—233页。
    137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第9页。
    138Hart,The Concept of Law,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94,2nd,199.
    139《刑法资料汇编》(第六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5、168、204—205页。
    140[英]鲁珀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英国刑法导论》,赵秉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141《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142《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法国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7页:《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
    143俞荣根:“儒家法文化——传承与趋势”,http://www.fawang.net/xizheng/xllt/200603/2339.html
    144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卵论的反思”,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第10页。
    145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146[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147[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148[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4页。
    149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150蔡墩铭:《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480页。
    151[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152[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153[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顾肖荣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序章第4页。
    154杨奕华:《法律人本主义——法理学研究诠论》,台湾: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07页。
    155[法]勒西·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65页。
    156[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7页。
    157[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版,第181页。
    158[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3页。
    159在德国帝国法院刑四庭关于“廦马案”的判决书中,“超规范”的德文是" nich im Gesetz annerkannt",意思是“法律上未获承认”参见车浩:“德国帝国法院刑四庭关于‘廦马案’的判决书”,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第16页。
    160参见车浩:“德国帝国法院刑四庭关于‘廦马案’的判决书”,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第16页。
    161 Engisch, Klug-FS I, S.40f.转引自刘艳红:“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功能定位”,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第294页。
    162[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163Carsten Momsen, Die Zumutbarkei als Begrenzung strafrechtlicher Pflichten, Nomos 2006, S.47转引自刘艳红:“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功能定位”,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第293页。
    164欧锦雄:“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继承与批判”,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5期,第56页。
    165冯卫国:“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中国式图景——价值解读与路径选择”,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第247-250页。
    166林宗勇:“期待可能性理论之规范化之可能”,载《军法专刊》(台湾),1964年第5期,第23页。
    167姜伟:“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第25页。
    168李立众:“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诸失误之匡正”,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第96页。
    169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170姜伟:“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第23页。
    171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50页。
    172陈兴良:“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法律科学》,2006年第3期,第77页。
    173陈兴良:《刑法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174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175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176姜伟:“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第25页。
    177[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78页。
    178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267、268页。
    179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124页。
    180王牧:《新编犯罪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81[苏]N·C·戈列利克:《在科技革命条件下如何打击犯罪》(节译本),王长青、毛树智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103页。
    182屈学武:“命案追问:期待可能性在中国法治命运反思”,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6页。
    183屈学武:“命案追问:期待可能性在中国法治命运反思”,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6页。
    1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7页。
    185Elaine M.Chiu, The Challenge of Motive in the Criminal Law,8 Buff.Crim.L.R.2005.
    186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270页。
    187何秉松、科米萨罗夫等:《中国与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188[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189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190冯卫国:“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中国式图景——价值解读与路径选择”,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第248页。
    197《汉书·董仲舒传》
    198《汉书·儒林传》
    199武树臣:《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3页。
    200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73页。
    217童伟华:《法律与宽容——以中国刑政为视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218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219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220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221[美]安德鲁·冯·赫希:《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邱兴隆、胡云腾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2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第9—10页。
    22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96-497页。
    224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第11页。
    225[法]卢梭:《爱弥儿》(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11页。
    226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第11页。
    梁根林:“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安乐死出罪机制”,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第139页。
    236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第8-9页。
    237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240《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6、108、124页。
    241《最新意大利刑法典》,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37、138、]50页。
    242《日本刑法典》(第二版),张明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2、125页。
    24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244[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24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246[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257页。
    247《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41、61-62、114页。
    248《基本小六法》,黄宗乐编订,台湾:保成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186、1204、1205、1234页。
    249 Elaine M.Chiu, The Challenge of Motive in the Criminal Law,8 Buff.Crim.L.R.2005.
    250[日]大塚仁:《刑法概说》,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1][英]安德鲁·瑞格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刘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前苏联]A-A·皮昂特科夫斯基:《苏联刑法科学史》,曹子丹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3][英]爱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美]安德鲁·冯·赫希:《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邱兴隆、胡云腾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5][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6][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版。
    [7][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8][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
    [10]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蔡墩铭:《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
    [14]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6]陈兴良:《刑法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刁荣华:《刑法释疑》,台湾:汉林出版社,1986年版。
    [19][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0][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德]弗兰茨·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3][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4]房玄龄:《晋书·杜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25]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27]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3年版。
    [29][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0]黄荣坚:《基础刑法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俄]H·Φ·库兹涅佐娃、и-M·佳日科娃:《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上卷·犯罪论),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32]洪福增:《刑法之理论与实践》,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版。
    [33]何秉松、科米萨罗夫等:《中国与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4]黄静嘉:《中国法制史论述丛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1998年版。
    [36][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7][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9]柯耀程:《刑法概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40][德]克劳斯·罗克信:《德国刑法教科书》(第1卷),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1][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王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2]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
    [43]林钰雄:《新刑法总则》,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44][英]鲁珀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英国刑法导论》,赵秉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5][法]勒西·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46][法]卢梭:《爱弥儿》(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47]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英]马林诺夫斯基、[美]塞林:《犯罪:社会与文化》,许章润、么志龙译,南宁: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0]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1]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53][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4][美]乔治·沃尔德等:《理论犯罪学》,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56]《社会心理学》撰写组:《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7]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8]司马迁:《史记》,西安:西安出版社,2005年版。
    [59]杨奕华:《法律人本主义——法理学研究诠论》,台北: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版。
    [60]童德华:《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童伟华:《法律与宽容——以中国刑政为视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2]王牧:《新编犯罪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3]武树臣:《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4]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5]《刑法资料汇编》(第六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6][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顾肖荣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7][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8]杨奕华:《法律人本主义——法理学研究诠论》,台湾: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版。
    [69]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0]周冶平:《刑法总论》,台湾:汉民书局,1982年版。
    [71]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2]曾宪信、江任天、朱继良:《犯罪构成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3]翟中东:《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74]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大陆法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2]《春秋繁露·精华》
    [3]《后汉书·应邵传》
    [4]《汉书·儒林传》
    [5]《汉书·董仲舒传》
    [6]《汉书·食货志》
    [7]《韩非子·八说》
    [8]《检论·原法》
    [9]《论衡·答佞篇》
    [10]《论语·阳货篇》
    [11]《儒学法学分歧论》
    [12]《商君书·靳令篇》
    [13]《商君书·画策篇》
    [14]《商君书·慎法篇》
    [15]《史记·商君列传》
    [16]《史记·秦始皇本纪》
    [17]《史记·酷吏列传》
    [18]《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19]《通典》
    [20]《太平御览》
    [21]《盐铁论·刑德篇》
    [1]陈忠林:“死刑与人权”,载陈兴良、胡云腾:《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车浩:“德国帝国法院刑四庭关于‘廦马案’的判决书”,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
    [3][日]川端博:“期待可能性”,载中山研一:《现代刑法讲座》(第2卷),东京:成文堂,1979年版。
    [4]陈友峰著:《期待可能性——刑法上地位之回顾及展望》,台湾辅仁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5月。
    [5]蔡墩铭:“刑法之基本性格”,载《法令月刊》,2000年第51卷第10期。
    [6]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
    [7]陈兴良:“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法律科学》,2006年第3期。
    [8][日]大塚仁:“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上),张凌译,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2期。
    [9]刁荣华:“期待可能性概述”,载《法律评论》(台湾),1961年第38卷第8期。
    [10][德]弗郎克:“论责任概念的构造”,冯军译,载冯军:《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冯卫国:“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中国式图景——价值解读与路径选择”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
    [12]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载《刑事法杂志》(台湾),1982年第30卷第4期。
    [13]黄丁全:“论刑事责任理论中的危机理论”,载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4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姜伟:“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
    [15][日]泷川幸辰:“期待可能性论的回顾”,载泷川幸辰:《刑法著作集》(第5卷),东京:世界思想社,1981年版。
    [16]李立众:“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纪实”,载冯军:《比较刑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龙立豪、马六生:“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8]刘艳红:“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功能定位”,载《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暨“期待可能性”高级论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8年4月
    [19]林瑞富:“阻却责任事由各国立法理由之比较研究”,载《刑事法杂志》(台湾),第18卷第3期。
    [20]林宗勇:“期待可能性理论之规范化之可能”,载《军法专刊》(台湾),1964年第5期。
    [21]李立众:“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诸失误之匡正”,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22]梁根林:“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安乐死出罪机制”,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23]劳东燕:“罪责的社会化与规范责任论的重构——期待可能性理论命运之反思”,载《南京师大学报》,2009年第2期。
    [24]屈学武:“命案追问:期待可能性在中国法治命运反思”,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5]游伟、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载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8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詹世元:“泛论期待可能性适用之商榷”,载《法律评论》(台湾),第33卷第11、12期合刊,台湾:朝阳大学法律出版社,1967年版。
    [27]张新奎:“刑法解释论视域下的亲亲相隐出罪路径”,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法国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最新意大利刑法典》,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基本小六法》,黄宗乐编订,台湾:保成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
    [6]《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9]《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0]《日本刑法典》(第二版),张明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日]安平政吉:《责任主义的刑法理论》,东京:酒井书店,1975年版。
    [2]Hart, The Concept of Law,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94,2nd.
    [3][日]泷川幸辰:《泷川幸辰刑法著作集》,京都:世界思想社,1981年版。
    [4][日]木村龟二:《犯罪论的新构造》(上),东京:有斐阁,1978年版。
    [5][日]佐伯千仞:《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思想》,东京:有斐阁,1985年版。
    [6][日]莊子邦雄:《刑法总论》,东京:青林书院,1991年版。
    [1][日]川端博:“期待可能性”,载中山研一:《现代刑法讲座》(第2卷),东京:成文堂,1979年版。
    [2]Carsten Momsen, Die Zu cmutbarkei als Begrenzung strafrechtlicher Pflichten, Nomos 2006.
    [3]Elaine M.Chiu, The Challenge of Motive in the Criminal Law,8 Buff.Crim.L.R.2005.
    [4][日]宫泽浩一:“过失犯与期待可能性”,《日冲宪郎博上还历祝贺论文》,196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