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农村基层选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大农村随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人民公社逐步解体、衰落,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选举制度走上历史舞台。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该制度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历史性变化。这项制度的确立和运行提高了我国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法律意识,有力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农村基层选举还要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但农村基层选举制度自身和制度运行却暴露出不少问题。随着我国新的立法、政策的不断出台实施,农村基层选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都发生很大变化,这给农村基层选举制度提出严峻挑战,对之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对我国农村基层选举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进行考察,本文认为,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选举肇始于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所造成的权力真空和因而发生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后,农村基层选举和村民自治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二部分对于我国农村基层选举的制度规定现状进行规范性描述,说明其设置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程序性规定、实体规定、地方性规定和要求等。
     第三部分着力探讨我国目前农村基层选举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其表现主要为农村选举中广泛存在的选举不公正与选举不规范,并由此导致国家设置农村选举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目的的落空。本文认为由于我国农村处于巨大而深刻的变迁中,旧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不断产生,这些问题都在农村基层选举中得到集中体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两委”之间的矛盾冲突;宗族势力干扰、上级机关不当干预、执法监督纠正不力以及配套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观念意识、制度、历史传统、社会结构等根源。
     第四部分探讨农村基层选举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的方法和具体对策。认为完善我国农村基层选举制度,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适当的路径。应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党的领导。应当统筹考虑,采取系统全面完善的渐进改良的途径,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突破口。总之,应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筑适度的农村基层选举制度。特定地方农村基层选举制度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健全完善,包括实行分类指导原则,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管理民主”为宗旨和目标。法律层面的建设和完善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应当尽快制定实施《农村基层选举法》。就具体制度规则而言,应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程序制度,完善对于农村基层选举中各类违法行为的界定标准,处理的程序和实体性规则,建立起完善农村基层选举纠纷解决制度和选举权利救济制度,应当在法制基础上对县乡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制度进行重塑,依法、正确界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选举的关系。农村基层选举制度的完善作为一个开放的、实践的命题,还应当进行其他方面的制度建构和改进,包括推广已经在一些地方试点证明科学、成熟的制度。
引文
①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lO月版,第114页。
    ②李学举:《村民自治三年实践的思考》,载于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编:《实践与思考》,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①张新光:《中国建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理论探讨》,载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6817。
    ①刘复之:《“严打”就是专政——记小平同志对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战略决策》,载于《法制日报》1992年1月13日第l版。
    ②张新光:《中国建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理论探讨》,载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6817。
    ①参见王振耀等著:《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ll—16页。
    ②参见白钢:《中国村民自治法制建设平议》,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①四川省民政厅谢正华:《对农村基层选举届期问题的思考》,载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http://www.chinarural.org/news_show.aspx?cols=1938&ID=13856。
    ②王禹:《村民选举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③关于各地对长期居住外地和在本村长期居住的外地人的选民资格,各地做出了不同规定。参见王禹:《村民选举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①参见阎永成:《村民委员会“海选”问题》,载于《研究学习论坛》2000年第11期。
    ②加玉计:《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尝试》,“全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讨会”论文。
    ③参见曾业松:《“组合竞选制”——农村基层选举的一种新模式》,《文化扶贫与村民自治》2002年第1期第4页。
    ①具体例证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民政厅关于认真解决当前农村牧区嘎查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问题意见的通知(内政发〔2000〕70号)》,载百度法律,http://law.baidu.com/0005702400043ad6bf973840f57fbf837b4100ba22c8.html。
    ②参见刘振刚、李福顺:《农村换届选举需注意的问题》,载《河北开发区杂志电子版》,http://www.hebiic.gov.cn/zone/2006_01/hexiekaifaqu/。
    ①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载中国农业新闻网,http://www.farmer.com.cn/news/spll/200702090253.htm。
    ②《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9条第2款规定:“村党支部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做出决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③崔士鑫:《由谁解开这个“结”》,载于《人民日报》2002年04月04日第十版。
    ④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03页。
    ⑤瞿州莲:《当代复兴宗族的特征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⑥参见朱康对、黄卫堂、任晓:《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村级民主选举调查》,载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5097。
    ①梁胜:《警惕农村干部“宗族病”》,载http://www.dwzx.net/system/2003/04/14/000015086.shtml。
    ②程同顺:《村民自治的蜕变及防治》,载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ccrs01/NEWSgl/ReadNews.asp?NewsID=5401。
    ③吴思红:《论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控制》,载《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6期。
    ④瞿州莲:《当代复兴宗族的特征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⑤王培暄、毛维准:《宗族竞争下的村治模式探索——以山东省中东部XL村为调查对象》,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ass.net.cn/file/2004100521935.html。
    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载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5034082.html。
    ①王冠中:《村民自治中乡村关系的两种不良倾向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6期。
    ②郑燕翔:《浅谈建立农村基层选举违法纠错机制》,载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http://www.chinarural.org/news_show.aspx?cols=1938&ID=13829。
    ①李凡:《选举组织机构的改革》,载于《背景与分析》第101期,转引自世界与中国研究网站,http://www.world-china.org/00/back101.htm。
    ②参见《天津市农村基层选举办法》第40条,载天津之窗网站,http://www.tianjin.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640。
    ③参见《天津市农村基层选举办法》第41条,载天津之窗网站,http://www.tianjin.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640。
    ①刘晓伟:《农村基层选举中的监督与侵权救济》,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41070。
    ①周梅燕:《选举违法、选举监督和选举诉讼》,载世界与中国研究所主编《背景与分析》第108期,转引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91928。
    ②记者王金海:《大连陆海村 民选“村官”村民管 村民代表民主评议村干部的工作表现和报酬》,载《人民日报》2006年4月26日第15版“法律与生活”。
    ①陈纯柱:《村民自治中“四大民主”的法制化研究》,载《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①王新友:《2005基层民主:创新,再创新》,载《检察日报》2005年12月26日第7版。
    ②同上。
    ①王新友:《2005基层民主:创新,再创新》,载《检察日报》2005年12月26日第7版。
    ②陈有西:《关注当代基层农村“贿选”》,载社会主义新农村网,http://www.xncxnc.com/data/2006/0327/article_117.htm。
    ①对农村居民的调查表明,对于一般纠纷,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会关系解决,对于严重纠纷,人们倾向于通过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解决,但选择政府部门解决纠纷的结果达到或超过当事人期望值的比例要高于司法部门。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载《社会学》2004年第6期。
    ②马凤祥:《浅谈村民自治权利的司法救济》,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58703。
    ①李鹏、崔克亮:《如何完善目前农村基层选举中的两大缺失》,http://www.p5w.net/news/gncj/200607/t420281.htm。
    ②参见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177页。
    ③参见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及理由说明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154页。
    ①欧博文、李连江著,郭正林、李颖译:《在党国中纳入民主:中国的村民选举》,中国选举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9533。
    ②何海波:《国家治理视野中的村民委员会》,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5卷,第111-116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③毛桂荣:《行政指导在日本——新近变化的研究》,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
    ①胡锦涛:《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载于《求是》2002年第15期。
    ②《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2000年12月22日经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条。另,参见虞烈东:《修订完善《村委会组织法》之我见——以各省贯彻《村委会组织法》法规为例》,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2056。
    ③参见虞烈东:《修订完善《村委会组织法》之我见——以各省贯彻《村委会组织法》法规为例》,载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2056。
    1.唐鸣:《农村基层选举法律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毛寿龙:《社会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7.[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
    9.[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0.[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版。
    12.王禹:《村民选举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组织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基层选举规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出版。
    14.全国人大、民政部等:《村委会组织法学习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
    15.姚锐敏等著:《乡村治理中的村级党组织领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lO月第1版。
    19.张厚安主编:《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20.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1.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2.福建省民政厅编:《农村基层选举规程》。
    23.淄博市乡村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淄博市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指导手册》,2002年。
    24.仝志辉:《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庄选举——以内蒙古桥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年版。
    25.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利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白钢、赵秀玲:《村民自治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熊景明主编:《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8.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贺雪峰:《遭遇选举的乡村社会》,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王振耀、白钢、王仲田:《中国村民自治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年版。
    33.史卫民、刘智主编:《规范选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李振杰:《草根调查——中国基层发展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35.王庆五,董磊明:《治理方式的变革与江苏农村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7.潘嘉玮,周贤日:《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1.冯耀明:《农村富裕群体的从政诉求与和谐农村构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曾中平、蒲庆红:《农村基层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法制与社会(理论版)》2006年第2期。
    3.魏加科:《农村基层选举中的行政侵权及其救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焦洪昌、刘永峰:《村民自治中的“贿选"问题》,《前进论坛》2006年第3期。
    5.许春华:《“贿选村官”中的新动向》,《廉政瞭望》2006年第1期。
    6.杨真考:《农村基层选举中的三类问题应引起注意》,《人大研究》2006年第1期。
    7.胡序杭:《关于农村基层选举公正性问题的探讨》,《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1期。
    8.徐勇:《1998年以来农村基层选举评述》,《中国农村研究》2004年第7期。
    9.姚巧华:《村民自治条件下村支“两委”关系的矛盾及其调适》,《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10.徐勇:《利益与体制:民主选举背后的变数分析--以湖北省月村村治实验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1.徐勇:《浸润在家族传统文化中的村民自治——湖南省秀村调查》,《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
    12.仝志辉:《沉默村庄中的“精英系”与选举操纵》,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13.仝志辉:《论建国50年来农村村级选举的发展》,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14.贺雪峰、吴毅、仝志辉:《村庄选举研究:嘹望转型期乡土中国的窗口》,《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15.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6.贺雪峰、吴重庆:《直选与自治---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生活》,《羊城晚报》2003年3月第1版。
    17.赵秀玲:《未来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构想》,《江汉论坛》2004年第10期。
    18.王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立法建议稿》,载于北大法信息网,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3700。
    19.史淦宝:《村民自治条件下村级党组织领导方式创新初探》,《求实》2004年第9期。
    20.郎友兴:《村党支部与村民选举关系之探讨》,《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21.王久高:《农村宗族家族势力的复活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其消解》,《探索》2004年第4期。
    22.仝志辉:《农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社会学与研究》2002年第一期。
    23.贺雪峰:《论村级权利结构的摸化》,《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24.肖唐镖、唐晓腾:《基层政府在农村基层选举中的角色》,《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25.王春生:《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农村基层选举制度》,《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26.涂用凯:《基层政府在农村基层选举中的失范问题研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27.黄悦波、郑红梅:《试析我国农村基层选举中的“新富参政"现象》,《求实》2003年第8期。
    28.刘志鹏:《农村基层选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国农村基层选举情况分析会”讨论综述》,《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29.刘墨兰:《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有关法律问题研究》,《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0.周建伟、陈冬生:《村委会贿选的经济动因与对策》,《中国市场》2005年第19期。
    31.赵秀玲:《论村民自治中的违法现象》,《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
    32.李守琴:《村民自治与农民政治权益维护》,《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33.《防止贿选关键在于建立良性竞选机制》,《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第32期。
    34.占志刚:《浅析财富力量与农村基层民主的结合》,《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8期。
    35.王伟:《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理论界》2005年第8期。
    36.胡健:《村民自治中的“贿选"现象透视》,《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7.许道成、黄文新:《民选“村官”遭到非法撤换应引起重视》,《中国民政》2005年第8期。
    38.李志方:《完善村级换届选举相关法律和政策势在必行》,《中国民政》2005年第8期。
    39.宋阳春:《村委会直选中贿选现象及其防范》,《岭南学刊》2005年第4期。
    40.杨合理:《村委会直选中贿选现象泛滥的法理思考》,《学习论坛》2005年第2期。
    41.王冶英:《乡镇基层民主选举的制度创新及其完善》,《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42.胡书芝、刘征:《政治冷漠:当前青年农民参与农村基层选举的心态与行为》,《青年探索》2004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