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合理刚度的数值统计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确定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合理刚度。本文通过大量的计算模型,选用不同的对高层
    剪力墙结构影响最突出的三个因素:洞口率、墙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用多种分析方
    法和多种结构计算软件计算得到结构的大量的不同的内力、位移、地震力、自振周期等,
    对不同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各种软件进行了有重点的介绍和比较,尤其对它们的
    变化规律,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回归分析,还对不同层数的高层剪力墙结构在不
    同的墙率及砼强度等级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线性拟合,从这些拟合的公式中
    找出在结构有适当的自振周期时所取的墙率,这些结果可以为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提供一
    定参考或作为初选值。也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
The reasonable stiffness of tall shear wall structure is
    presented.Considering the main three factors,which influence the behavior on tall
    shear wall structures,using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and softwares for structural
    calculation,the paper gain groups of internal force, displacement,earthquake force
    and natural period of vibration.In addition,story factor was considered.The
    paper regresses the different results and gets the approximate formulus.Thus,the
    reasonable wall ratio is obtained for shear wall structure with period of
    vibration.The conclusion can make reference to structural design.
引文
[1]王光选,抗震结构的最优设防烈度与可靠度,科学出版社,1999
    [2]张炳华,侯昶,土建结构优化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
    [3]王光远,工程结构与系统抗震优化设计的实用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4]谢涛,陈肇元,《高强砼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1998年第12期
    [5]吴学敏,《钢筋砼结构抗震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建筑结构,1998年第9期
    [6]顾渭建,邱鸿,《高层剪力墙结构墙体间距方案比较研究》,建筑结构,1998年第4期
    [7]李培林,建筑抗震与结构选型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8]谢祚水,结构优化设计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年
    [9]梁启智,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刘晓帆,底部加剪力墙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及合理刚度探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1996
    [11]赵西安,高层建筑结构的新设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王崇昌等编著,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3]冯泳,《高层住宅墙体的合理等效惯性矩》,建筑结构,1998年第6期
    [14]李香敏,建筑工程CAD,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
    [15]王则毅,杨盛和,房屋结构抗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16]魏琏,高层及多层钢筋砼建筑抗震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17]刘夏石,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1984年
    [18]任爱珠,张建平,马智亮,建筑结构CAD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舒宣武,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20]腾智明,钢筋砼基本构件,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
    [21]江见鲸,砼结构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22]G.N.Simith: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IN CIVIL ENGINEERING, British
    [23]Polyakov. S.V. Design of Earthquake Resitant Structures, Mir Publishers Moseow, 1985
    [24]Minoru Wakabayashi, Design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Buildings, New York.
    [25]B.S.Suith(CAN), A.Coull(ENG. 1)Tall Building Structures Analysis and Design.
    [26]汪荣鑫,数理统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
    [27]杨伴池,崔荣泉,线性代数方法索引,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28]杨伴池,崔荣泉,曲子钢,计算方法,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29]中国矿业学院数学教研室编,数学手册,科学出版社,1980年
    [30]中定国,王清敏,钱国芳,苏三庆,工程结构抗震,地震出版社,1994年
    [31]张晖,杨联萍,周文星,《钢筋砼超高层建筑层间位移限值的探讨》,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第6期
    [32]刘建新,《高层框—剪结构中框架地震内力的确定》,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第6期
    [33]钱稼如,吕文,方鄂华,《基于位移延性的剪力墙抗震设计》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第6期
    [34]《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JGJ3-9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及条款说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及条款说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37]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TAT、TAT-D用户手册,建研院
    [38]PMCAD用户手册,建研院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