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环境管理的政府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极其严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既有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又有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国环境问题虽然有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的原因,但主要是由后天发展方式不当导致的。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我们必须改变利用资源和对待环境的传统方式,加强环境管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本文从我国环境管理的现状着手,系统总结了我国环境管理在政策、法规、组织机构、经费、百姓认知程度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总结借鉴国外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了我国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思路和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最终目标,在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简化政府管制,积极应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完善环境法制体系;建立适应环保需要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鼓励公众参与,建立社会制衡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环保投资;加快环保产业发展。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premise cond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the nature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is different, so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district lose its balance. It leads to complic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 It includes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ha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ic produc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our country result in the improper sty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we mus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utilizing natu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must strengthe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enhance cap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y paper start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make a summary of problem of policy, legal rule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ves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reasons and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the paper provid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such as setting up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owing circular economy,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legislatures and policy system, enhancing the functions and power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ructure, encouraging the powers of the masses, opening up different channels to increasing the fu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ade.
引文
[1] 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4] 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组编写:《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
    [5] 延军平:《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科学出版社,1999年。
    [6] 张承中:《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7] 王明远:《中国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
    [8] 李京文:《2000年中国社会全景》,团结出版社,1999年。
    [9] 汝信、陆学艺:《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0] 向德平:《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 周戟:《21世纪的地球时代》,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 解振华:《努力把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全面推向新世纪》,《环境保护》1999年第11期。
    [13] 张坤民、王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国际环境合作》,《中国环境管理》1999年第2期。
    [14] 赵宇峰:《试析可持续发展与政府环境管理》,《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1期。
    [15] 赵宇峰:《试析环境管理与政府行政》,《社会科学家》1999年第2期。
    [16] 何长顺、钟学才:《市场经济要求依法强化环境管理》,《四川环境》1999年第1期。
    [17] 霍海燕:《西方国家环境政策的比较与借鉴》,《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7期。
    [18] 霍海燕:《环境理论的历史嬗变》,《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9] 王健:《论地方环境立法中的若干问题》,《环境科学动态》1999年第2期。
    [20] 王明远、李长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环境科学》1994年第2期。
    [21] 陈泉生:《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不断完善》,《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2] 唐澍敏:《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行政与法》2002年第1期。
    [23] 许继红:《浅论政府对公共环境的管理》,《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4] 黄钰:《新加坡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亚太经济》2001年第6期。
    [25] 邓志高:《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研究》,国研网。
    [26] 孙定建:《加快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措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7] 王南林:《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功能》,www.cenews.com.cn。
    [28] 中银:《调整环境政策:发展环保产业》,国研网。
    
    
    [29] See Willam O. Douglas : United Stats Supre me Court Reports (95 Law. Ed. Oct. 1950 Term), the Lamwyers cooperative publishing company, 1951.
    [30] Muraro G: Estimation of Economic Losses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Paris Press, 1974.
    [31] Baumd·W: On Taxation and Control of External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2.
    [32] Holcombe·R: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33]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Environment. Luxembourg: 1997.
    [34]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pean Commission. How is the European Union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Luxembourg: 1996.
    [35]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pean Commiss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 Shared Responsibility. Brussels (Luxembourg): 1996.
    [36] European Community Environment Legislation. Volume 1 General Policy. Brussels Luxembourg, 1992; Volume 4 Nature: General introduction ⅲ—ⅹⅹⅵ; Introduction ⅹⅹⅶ—ⅹⅹⅹⅴ. Brussels (Luxembourg): 1996.
    [37] 宋寅平:《日本企业成功实施ISO14000之经验》,《中国技术监督杂志》1997年第5期。
    [38]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光明日报》2003年10月29日。
    [39] 解振华:《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第2期。
    [40]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第11期。
    [41] 王晓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研究》,《软科学》2003年第1期。
    [42] 黄琛:《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6期。
    [43] 赵亚凡、宋明大:《循环经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2期。
    [44] 王谦:《可持续发展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5] 李悦:《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环境导报》1999年第1期。
    [46] 陈柳庆:《尽快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收制度》,《节能与环保》200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