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周易》历来被尊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巨,易学哲学在各个层面多个范畴影响着人们的宇宙观、思维方式及价值体系。自汉代以来,儒学作为官方的学术体系贯穿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建筑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根本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总体立意还是具体的设计手法,无论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造型还是细部装饰,无论是建筑的开间还是构建的尺寸,无论官式建筑还是乡野村居,无不体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韵味,无不蕴含着易学哲学的古奥深蕴,无不闪耀着易学哲学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及价值体系的光辉。这种浸透在中国传统建筑之中的易学哲学思想,与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这种内在的建筑精神超越于具体的建筑形态与结构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精神。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对建筑文化的探求也必由空间始。因此,古人以宏阔的视野所建立的易学空间观念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与重点。
     本文首先分析了空间的概念。按康德的介说,空间无非只是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形式,亦即唯一使我们的外直观成为可能的主观感性条件。即空间是属于主体的感官形式,主体之外并无一个独立的空间,它仅仅是主体以自己的感官把握外部世界的方式。我们无法想象外部世界的真实状况,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仅仅是经过我们自身安排所显现的世界,而安排万物的原则或方法便是空间观。易学空间观即是古人在易学的视域下对于空间的理解与认知。易学空间观因易学独特的学术地位、本天道以论人道的深沉的宇宙意识以及卦爻与文字互诠互显的神秘独特的表述体系,对中华学术尤其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着重论述了易学的空间结构观对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影响。首先论述易学的空间定位原则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周易》天地定位、向明而制以及尚中等观念体现先民对空间定位的认知,是先民生活智慧与生存经验的总结,这一认知最初以生存经验的方式反映在建筑的营建活动中,形成了正向布局、南向布局、择中、对称等特征。经过孔子(孔门)的阐发,五经成为传世的经典,其思想观念与相关所记述被赋予了圣王之制的神圣光环,这一空间认知也成为神妙的宇宙图式,其空间定位原则及其影响下的建筑布局形式成为历代遵循的至上原则。其次,论述了易学的空间生成原则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周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的生成方式,昭示了中华古人以简驭繁、以简单元素通过合理组织形成纷繁复杂的系统,以简单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特定的思维方式。这既是上古时期中华先人思维特征的反映,又是模数化、标准化之滥觞。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以院落式的组织方式沿平面展开以解决大规模与大体量的问题。自斗拱而铺租而间架,自建筑单体而院落而宅院,自宅院而里坊而城而国,构成形态千变万化,功能形制纷繁复杂的中国古典建筑群,构成规划严整的城市,构成国。这种由简单元素构成基本单元,再山基本单元按照特定组织方式构成高一级的模块,以高一级的模块按照其特定组织方式组成更高一级的模块,直至完成终极的组织形态的方式,是中国传统建筑走向标准化、模数化的基础,也是易学空间生成原则的体现。
     第二章论述易学的空间数度观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外实内虚的庭院式布局与外虚内实的明堂式布局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两种主要的空间布局方式,这两种布局方式与易学的空间数度观都有着紧密的关联。本文首先论述了“一多关系”与传统建筑的庭院式布局的关系。“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不用之“一”经后世王弼等的阐发,被视为“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之“易之太极”。以此导向了一多与空有的数度观。传统的庭院由周边实有的建筑(包括厅堂、廊庑、院墙、门房)与中问虚空的庭院构成,它们共同构成院落的整体,不同的功能空间通过中心的院落组织成为一个功能完整,分区明确的整体。正是这一看似虚空的院落使各个分离的部分能够共同发挥功用,也使我们的先人能够以简单的院落生长的方式解决所有复杂的功能需求。其次,论述了数的“三分原则”与明堂及明堂式布局的关系。“三”是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天地、上下、阴阳之间加入了人的参与,在二分的基础上产生的。天、地、人并称三才,周易六爻成卦,六十四卦所诠释的无非是天、地、人之道即三才之道。三体现在空间概念上可有诸多含义:上一中一下,东一中一西,南一中一北等。沿纵轴与横轴两个正向的“三”的叠加即是五,或于东一西、南一北所构成的四方加入“中”即为“五”,即“五”是由四方与中央构成,《淮南子·时则》称之为“五位”,五位与五行相配,继而与干支相配,遂形成以“五”为基础的数度空间模式。九宫之说由来已久,先秦即见于《管子·幼宫》《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典籍。九宫可理解为两个五位图的旋转叠加,即四正方向与四隅方向的叠加,遂形成中宫重叠、八宫环列的九宫图式。九亦可理解为八方或八宫加入中心而成,《易纬》将九宫思想与《周易》相联系,形成了八卦九宫图式与九宫数说。明堂历来存在五室、九室之争,无论五室还是九室,都与“三分”的数度观有着紧密的联系。五室明堂的布局依据是“祀五帝”“合于五行”,是以五为基础的数度空间模式在建筑上的体现。九室明堂的布局按《大戴礼记·明堂》记载:“明堂,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其九室的排列与九宫幻方“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之数理模式完全一致,是九宫数度空间模式在建筑布局上的体现。明堂在院子中心布置主体建筑的中心对称的布局方式,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礼制建筑经常采用的明堂式布局方式。
     第三章论述了易学空间象思维与传统建筑象征手法的关系。《周易》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以阴阳二爻为基本构成元素,通过卦爻的排列建构其特殊的符号系统以表征世间万事万物及其情状。王弼之《周易略例·明象》曰:“触类可为其象,合意可为其征”,由可触及的象的归类,到难以触及的意的推衍与体悟,这种由意象导向抽象认知的作用机制称为象征。《周易》的意象思维及其象征主义的特质,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与思维特征,随着《周易》学术地位的确立与后世先贤的体悟与阐发,其意象思维的特色逐渐沉积下来,进入到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象征手法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表意方法,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底蕴、蔚为大观的中华象征文化。中国传统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象征手法的运用遍被庙堂山林,以简单的意象,通过象征的手法,赋予极为丰富、玄奥的意义,令本来平淡无奇的建筑具有了与天地合德、与四时同序、与日月星辰交相辉映的深远立意,也令简单的图案具有了兴旺繁荣、吉祥如意、子嗣绵延的吉祥寓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盼望。本文继而论述了与易学紧密相关的追求与宇宙和谐的哲学观念系统,主要包括易数、易象、天文、地理、历法等。
     第四章论述了易学空间观的人文内涵与传统建筑价值诉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论述了“礼”对建筑的深远影响,“易”与“礼”本出于一源,“礼”是中国传统建筑以简单单元组成壮阔的建筑群及严整有序的城市时主要的规则与依据。历代都对建筑作了详尽的规定。其内容主要涉及营国制度、宫室制度、宗庙制度、门阿制度、堂阶制度、屋舍制度、用材制度等。建筑的诸要素均按尊卑观念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一部分的具体形制的选择原则即是依据礼制的规定。建筑也因此形成了无数可以相互置换的模块,中国传统建筑因此较早地成熟化、定型化、模数化,在这一看似相同毫无变化的营建模式下使传统建筑在经纬分明、如棋盘格式划分的空间里具有了丰富多彩、适应不同功能要求及规模要求的复杂的形式。其次论述了易学感通观对建筑的影响。感而遂通是天人之所以沟通的前提,通过对万物发展及其规律的体验,与万物相感相通,以直觉体悟的方式获得对世界的整体的认知与把握。因此,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内向型与体验性的特征。在这一思维特征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织方式也形成了重视群体效果与细部装饰、强调空间序列的故事性与情节性等注重空间体验的特征。
     第五章旨在寻求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之路。王弼“言意之辨”开启了艺术创作的具体语言与终极的审美取向之间的思辨风潮,对魏晋之后艺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影响深远,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首重气韵、隐约含蓄的审美特质。言意之辨之于建筑创作的启示在于我们应该以建筑最本质的空间为重点,着力于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的“意”的营构,而跳出长期以来所执着与沉迷的令人目眩的各类建筑语言与风格,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建筑及其创作,从而找到其应然的发展方向。中国现代建筑体系的建立应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体,以作为建筑本质的空间所承载的“建筑意”为体,以西方先进的建筑理论与方法为用,致力于建筑空间及其精神的建构,借助现代建筑的具体设计方法、结构体系等,体现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从而构筑深植于中华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国现代建筑体系。
The Zhouyi is venerated as the top of the Five Classics and the source of great Dao, serve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Yi philosophy affects Chinese people's cosmology, thinking mode and value system in various levels. After the Han dynast, as the official academic system, Confucianism went through hundreds of years and came into being the main ideology. The Zhouyi's influence is embodi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forms the basic ways and developing orienta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reflects a deep value of Yi-iology philosophy. With other school's idea, Yi-ology consist the mai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inner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Knowledge on space is the main part of architecture which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concept of space established by ancient scholars is the entry point and key point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analyze the concept of space. Space does not but belongs to sensory form and is the way by which human being grasp the outside world, so there is not an independent space beyond subject's knowledge. We can not manage to image the real condition so the so-called world is the one we observe and design. The idea of space if the principle and ways we imagine the myriads. The idea of space in Yi-ology is comprehension and acknowledge of the ancestors under the view of Yi-ology. Owe to its unique academic position, cosmology and hexagrams and statements as well, the idea of space in Yi-ology has a mystic and distinct expressing system and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the first chapter, we elaborate the impact from the idea of space in Yi-ology on the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 The thoughts of the fixed position of heaven and earth, valuing the Mean and so on in the Yi are reflected in the building as a way of survival experience. It for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of buildings, selecting the central area and symmetry. Through interpreted by Confucius and his disciples, the Five Classics are transformed into classics being handed down. The ideas of space in the classics are about cabalistic universe schema. The principle of position and the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 related are the supreme doctrine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Yi-ology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mode Great Ultimate-four images-eight trigrams-sixty four hexagrams, shows the Chinese ancestors can solve complex problems by simple ways. The specific thinking way forms the sty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 in which courtyard lays out flat. The way that simple elements constitute basic ones, basic ones constitute advanced ones and so on, at last, constitute supreme forms, is the base on which Chinese architecture began advancing to standardization and modularization. This reflects the idea of space in Yi-ology.
     In chapter two, we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idea of number in Yi-ology on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re are two spatial arrangements in Chinese architectural theory:solid outside and vacant space inside, and vacant outside and solid inside. It is related to Yi-ology closel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one and many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theory about great expansion being elaborated by WANG Bi and other scholars, the one in the number of fifty was regarded as Grand Ultimate. This results in the idea of one and many, solid and vacancy. Traditional courtyard consists of the building around and the vacancy in the middle. The trisection principle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in arrangements of courtyard. The number three includes heaven, earth and human being, the Dao of the three powers is the content of the six lines and sixty four hexagrams. The number three has many meanings: up-middle-down, east-middle-west, south-middle-north and so on. Based on the number three, it came into the number five as it's recorded in the Hunanzi. The theory of nine palaces has a long history, many documents such as Guanzi, Lvshichunqiu, the Book of Rites, recorded it. In the Han dynasty, Yiwei connected the nine palaces with the Zhouyi and formed eight trigrams and nine palaces and nine palaces numbers as well. Mingtang mode of courtyard arrangements developed to be an important way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chapter three this dissertation explain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inking mode of image in Yi-ology and symbolism. With analogy, the Zhouyi established symbolic system to represent the myriads by Yin and Yang. This thinking way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Zhouyi's academic pos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king mode came to integrate into the deep structur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symbolism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Chinese culture and forms an impressive symbolic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carrier,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makes the building corresponding to heaven and earth, four seasons. It pins great hopes on the building. We also elaborate the philosophy of cosmic harmony including Yi number, Yi image, astronomy, geography and calendar as well.
     In chapter four,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inner logic of humanistic connotation in Yi-olog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Firstly, it explains the influence of rites on the building. Yi and rites share the same origin. The rites are the main principle and accord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Especially in imperial residence, they are according to honor low concepts. Every part of the building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ites. It results in the rich and variet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Secondly,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idea in the Yi applied to the Chinese architecture. 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is the premise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being. Human being gets the comprehension and acknowledge on the world through enlightenment. Chinese thinking mode shap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experience space.
     In chapter five, we seek the approach to developing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WANG Bi's distinguish between speech and meaning opened the trend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forming Chinese specific indistinct feature. It helped us find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focus on the meaning conceived in the building. Combined with the western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ways, Chinese architecture devotes to the spiritual meaning of buildings. It establishes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reflec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feature.
引文
①(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31。
    ①(意)布鲁诺·寒维(BrunoZevi)著:《建筑空间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01月版。
    ②薛顺应、刘起宝、鲁坤元著:《多层巨型空间建筑的设想》,载《建筑学报》,1985年第07期。
    ①吴良镛著:《国际建协(北京宪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09月版。
    ②饶尚宽译注:《道德经》,上篇,十一章,《论道》,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版,p27。
    ③(清)永熔、纪昀等主编:清代《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总日》,《经部》,《易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④(清)永瑢、纪昀等主编:清代《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总日》,《经部》,《易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①孙通海译注:《庄子》,《杂篇》,《天下篇》中华书局,2007年03月版,p373。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11。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说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3。
    ①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p343。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01。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1。
    ④
    ⑤王夫之著:《周易内传》,中华书局,2009年版,p525。
    ⑥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6年版,p550。
    ⑦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1-282。
    ⑧(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说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4。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说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5。
    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27。
    ④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6年版,p655。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09。
    ①慕平译注:《尚书》,《虞夏书》,《尧典》,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30。
    ②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撰:《国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03月版。
    ③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论语·了路》,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42。
    ④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中庸》,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5。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75。
    ⑥《十力语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08月版。按熊十力先生《十方语要(卷一)》之“用者,作用或功用之谓。这种作用或功用的本身只是一种动势,而不是具有实在性或固定性的东西。”“体者,对用而得名。但体是举其自身全现为分殊的大用,所以说他是用的本体,绝不是超越于用之外而独存的东西。因为体就是用的本体,所以不可离用去觅体”之说,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本体”,亦即肇万化而成万物的存在者,而此本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用不二”。他认为自己“潜思十余年,而后悟即体即用,即流行即主宰,即现象即真实,即变即不变,即动即不动,即生灭即不生灭,是故即体而言用在休,即用而言体在用。”熊十力在佛家中浸染多年,有时他也用“性相一如”来解释“体用不二”。据此,“体用不二”、“性相一如”之说或同“体用一如”之说。
    ⑦(北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易传序》,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⑧(宋)黎靖德编:《朱了语类(全八册)》,朱熹转述其老师李侗之语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李延平先生答问后录》)中华书局,1986年03月版。
    ①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p224。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9。
    ②(北宋)李诫撰、邹其点校,《营造法式》(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③梁思成译著:《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08月版。
    ④刘敦桢著:《刘敦桢全集》,第一卷,《佛教对与中国建筑之影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版,p1。
    ①中国营造学社编:《中国造学社汇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08月版。
    ②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03月版。
    ①王世仁著:《明堂形制初探》,载于《中国文化》1987年第4辑。
    ②王世仁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统建筑的生命》,载于《建筑与城市(试刊)》,第二期,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12月版。
    ③王世仁著:《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07月版。
    ④傅熹年著:《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01月版。
    ⑤杨洪勋著:《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04月版。
    ⑥侯幼彬著:《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09月版。
    ①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08月版。
    ①李允稣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05月版,p6。
    ②李晓东著:《中国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08月版。
    ①(北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营造法式》(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p2。
    ②余敦康主编:《周易知识通览》,齐鲁书社,1993年12月版,P818。
    ③余敦康主编:《周易知识通览》,齐鲁书社,1993年12月版,P824。
    ④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说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8。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81。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25。
    ③韩增禄著:《易学与建筑》,沈阳出版社,1997年05月版。
    ④吴庆洲著:《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06月版。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7。“以象四时”一词出白《周易·系辞上》,辞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⑥许维通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三,《有始览》,中华书局,2009年09月版,p280-281。所谓“八风”,《吕氏春秋·有始》曰“何谓之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飚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易纬》中还将八风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八节相对应。所谓“八节”,即指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以及四立讧(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
    ⑦韩增禄著:《易学与建筑》,沈阳出版社,1997年05月版,p6。
    ①瞿廷晋主编:《周易与华夏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程建军著:《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①程建军著:《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②孙宗文著:《中国建筑与哲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03月版。
    ③邵志伟著:《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博士论文,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2012年。
    ①(清)陈梦雷、蒋延锡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南宋罗泌撰《路史》,卷十二,齐鲁书社,2006年12月版。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自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4。
    ①程俊英、蒋见元注译,《诗经》,岳麓书社,2000年08月版,P44。
    ②(清)马瑞辰撰,《毛诗传笺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5年版。
    ③黄焯撰,《毛诗郑笺平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06月版。
    ④陈戊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20-24。
    ⑤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地官司徒第二》,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20。
    ①(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②(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③(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④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26。
    ⑤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地官司徒第二》,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20。
    ①(战国)孟轲著,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版,p105。
    ②(北宋)张载著,《张载集》,《经学理窟·周礼》,中华书局,1978年08月版。
    ③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n108
    ④姜涛著,《管子新注》,《乘马第五》,齐鲁书社,2006年12月版,p32。
    ①(清)昆冈、李鸿章等主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二十五年八月石印本。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5。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5。
    ②方韬译著,《山海经》,卷九,《海外东经》,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
    ③庄雅州、黄静吟注译,《尔雅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12年03月版。
    ④方韬译著,《山海经》,卷一,《南山经》,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3。
    ①(西晋)张华著,《博物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5。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5。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5。
    ④(春秋)鹞冠子著,(宋)陆佃释解,《鹞冠子》,卷上,《环流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09月版,p10。
    ①(东汉)桓谭著,《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09月版。
    ①(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中庸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01月版。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15。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78。
    ④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19。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79。
    ⑥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20。
    ⑦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87。
    ⑧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10。
    ①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422。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11。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3。
    ④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6。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8。
    ⑥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52。
    ⑦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00。
    ⑧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52。
    ①许维通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全二册)》,中华书局,2011年07月版,P460。
    ②黄怀信等编撰,《逸周书彚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3月版。
    ③程俊英、蒋见元注译,《诗经》,岳麓书社,2000年08月版,P282。
    ①(东汉)刘熙著,(清朝)王先谦补编,《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06月版。
    ②陈庆照、李障天注释,《管子房注释解》,齐鲁书社,2001年05月版,p356。
    ③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24。土圭法用于辨正方位,关于“土圭之法”,东汉经学家郑玄注曰:“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颖川阳城地为然。”据温少峰、袁庭栋之《殷墟卜辞研究》证明,殷人即巳掌握这种圭表测影的技术。但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周礼·冬宫考工记下》:“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槷以悬,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槷”即指“柱”,“悬”即指“悬绳”,“水地”即指“水平地面”,“眡”即指“视”,“景”即指日照于槷投于平地的日影,“为规”即指以柱长为半径,柱立处为圆心画圆。用今天的话解释土圭法即为:在水平的地中央竖柱,并通过悬绳使之垂直于地面,然后观察太阳在日出与日落时柱子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这两个影子与以柱为圆心、柱长为半径所画的圆的两交点连线即正东西方向。再参考正午时的柱影或夜晚极星的方位来校正。
    ④慕平译注,《尚书》,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230。
    ⑤慕平译注,《尚书》,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203。
    ⑥慕平译注,《尚书》,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210。
    ①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p142。
    ②韩兆琦译注,《史记》,中华书局,2007年04月版。?
    ③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全二册)》,中华书局,2011年07月版,P461。
    ④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24。
    ⑤(清代)孙家鼐、张百熙等纂辑,《钦定书经图说》,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⑥陈庆照、李障天注释,《管子房注释解》,齐鲁书社,2001年05月版,p356。
    ⑦(后汉)赵晔著,《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08月版。
    ①(东汉)桓谭著,《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09月版。
    ②黄怀信等编撰,《逸周书彚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3月版。
    ①王伟杰编,《北京趣闻1000题》,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01月版,p21。
    ②(清)乾隆二十九年敕撰,《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版。
    ①(清)乾隆二十九敕撰,《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版。
    ②程建军著:《燮理阴阳》,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0月版,p97。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古版社,2006年12月版,p293。
    ①李小龙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07年03月版,p36。
    ①(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02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3。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77。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3。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1p304-305。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说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5。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09。
    ②(唐)孔颖达撰、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③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304。
    ④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1113。
    ⑤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繁体竖排全四册),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版。
    ⑥(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曹明纲导读,尚成整理集评:《下台新咏》,《孔雀东南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文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18。
    ②(西汉)刘安等编著,《淮南了》,第三卷,《天文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版。
    ③(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喀什维吾尔出版社,2002年09月版。
    ④晋代郭璞的《葬书》
    ⑤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中庸》,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13。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全八册)》,卷第六十二,《中庸一》,中华书局,1986年03月版。
    ②(西汉)刘安等编著:《淮南子》,第三卷,《天文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版。
    ③(清)王道亨编纂,(清)胡国桢著,李祥白话释意:《钦定罗经解定》,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年06月版。
    ④三合罗盘又称为徽盘或杨公盘,相传为唐末杨筠松所创,因此又称杨盘。
    ⑤三元罗盘又称为卦盘或易盘,相传亦为杨筠松所创,后至明末清初为蒋大鸿所改造,因此又称为蒋公盘或蒋盘。
    ①(晋)郭璞著:《葬书》,华龄出版社,2010年03月版。
    ②周伟励等编撰:《地理汇宗》,《青囊海角经》,广州出版社,1995年01月版。
    ③钦天监编撰:《周易阴阳宅》,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④周履靖校正:《从书集成初编》,《青乌先生葬经》,中华书局,1991年01月版。
    ⑤(明)缪希雍、李豫亨等编撰:《从书集成初编》,《葬经翼》,中华书局,1991年01月版。
    ⑥穆俊霞、王平校:《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01月版。
    ①(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3。
    ③(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④(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7。
    ②(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③(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艮(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30。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夬(四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12。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河南似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载于《考古》,1974年第4期。
    ④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 J]版,p197。
    ⑤(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①(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①(北宋)欧阳修著:《欧阳修词集》,《蝶恋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07月版。
    ①刘勰著,周振甫今译:《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原道》,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79。
    ③(西汉)刘安等编著:《淮南子》,第五卷,《时则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版。
    ④林忠军著:《(易维>导读》,齐鲁书社,p94。
    ①林忠军著:《(易维)导读》,齐鲁书社,p94。
    ②(东汉)徐岳著,(北周)甄鸾注述,《数术记遗》,四川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③(北宋)刘牧撰:《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版。
    ④(南宋)朱熹、蔡元定合撰,《易学启蒙》,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年01月版。
    ①(东汉)徐岳著,(北周)甄鸾注述,《数术记遗》,四川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②(清)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卷四十一,《明堂辟雍议》,引《魏书·封懿附传》(又《北史》二十四)商务印书馆,1999年01月版。
    ①李学勤著:《九宫八风及九宫式盘》,载《古文献论丛》,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②(西汉)刘安等编著:《淮南子》,第五卷,《时则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版。
    ③(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卷八,《明堂》,中华书局,1983年03月版,p149-151。
    ①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p140。
    ②《前四史(全三册)》,(南朝宋)范哗撰、刘昭补志、李贤注,《后汉书》(下册),卷十八,志第八,《祭祀中》,《明堂》,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03月版。
    ③(唐)魏征主编,《隋书》,卷六十八,《宇文恺传》明堂议表引,中华书局,1997年09月版。
    ④(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卷八,《明堂》,中华书局,1983年03月版,p149-150。
    ①(北宋)倪天隐记述其师胡瑗之说,刘野编辑,《周易曰义》,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05月版。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4。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9。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说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8。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5。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2。
    ④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5。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说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6。
    ⑥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象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15-216。
    ①钱钟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p11-12。
    ②(魏晋)王弼著,《周易注—附周易略例》,《明象》,中华书局,2011年6月版。
    ③(南宋乾道年间)罗愿撰,(元)洪焱祖编,《尔雅翼》,吉林出版社,2005年05月版。
    ①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冬官考工记第六》,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108。
    ②(东汉)赵哗撰,薛耀天译注,《吴越春秋译注》,卷四,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01月版。
    ①(东汉)赵晔撰,薛耀天译注,《吴越春秋译注》,卷八,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01月版。
    ②(西汉)司马迁著,《史记》,《秦始皇本纪》,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08月版,p96。
    ③魏全瑞主编,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卷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01月版,p25-27。
    ④(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版。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乾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象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15。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乾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
    ③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冬官考工记第六》,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108。
    ④(唐)李淳风撰,《李淳风集》,《法象志》,,志第十五,天文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06月版。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7。
    ①(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天官书》,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08月版。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93。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乾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乾(一)》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一词源于《易经》。《中国成语大辞典》关于“九五之尊”条的释文如下:“九五:《易》中卦爻位名,术数家以为是人君的象征,因指帝王的尊位。”(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656页。)《辞海》关于“九五”一条的释文如下:“《易经》中卦爻位名。九,阳爻;五,第五爻。《易·乾》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871页。)
    ①(东晋)干宝编撰、王绍楹校注,《搜神记》,卷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李允鉌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05月版,p42-43。
    ②魏全瑞主编,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卷五,三秦出版社,2006年01月版,p348。
    ③(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编纂,《太平御览》,卷533,引《礼含文嘉》,中华书局,2006年06月版。
    ④(唐)魏征主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隋书(全2册)》,引《明堂阴阳录》,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05月版。
    ⑤(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01月版。
    ⑥(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01月版。
    ①(西晋)崔豹撰,焦杰点校,《古今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清)陈元龙编撰,《格致镜原》,卷九,《炙毂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03月版。
    ③(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天官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①刘国正、马达、戴山青编选,《寓林折枝》,(明)宋濂撰,《齐桓公让工师翰》,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②(东汉)应肋撰,《风俗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③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卷,(东汉)王延寿撰,《鲁灵光殿赋》,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04月版,p543。
    ①吴庆洲著:《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象征主义》,《华中建筑》,1994年第4期,p6-8。
    ②(清)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台湾艺文印书馆,1969年03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3。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75。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76。
    ④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3。
    ⑤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77。
    ⑥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04-305。
    ⑦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象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15。
    ⑧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象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16。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文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17。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1-282。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说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24。
    ④(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衍义》,卷一,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⑤(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衍义》,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⑥(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衍义》,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81。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象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25。
    ①(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宫室》,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版。
    ②孙志波,田伟主编:《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曰:“莫子晋曰:天地定位,日月运行,寒暑往来,阴阳出入,总归於太极一炁之所生。”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年05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7。
    ②(东汉)班固著,《汉书》,《五行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06月版。
    ③(清)江慎修著,郭或注引,《河洛精蕴注引》,卷一,华夏出版社,2006年01月版,p10。
    ④(西汉)董仲舒著,周桂钿译注,《春秋繁露》,第五十八,《五行相生》,中华书局,2011年01月版,p175。
    ①许维通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全二册)》,卷第十三,《有始览》,中华书局,2011年07月版,P277。
    ②(清)江慎修著,郭或注引,《河洛精蕴注引》,卷一,华夏出版社,2006年01月版,p13。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坤(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30。
    ④(清)江慎修著,郭或注引,《河洛精蕴注引》,卷一,华夏出版社,2006年01月版,p13。
    ⑤(清)崐闹、李鸿章等修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
    ①(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天官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全十册)》,《天文志》,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
    ①(唐)瞿昙悉达撰,常秉义点校,《开元占经》,辑录《石氏星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09月版,p448。
    ②魏全瑞主编,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卷三,《未央宫》,三秦出版社,2006年01月版,p190。
    ③(西汉)刘安等编著,《淮南子》,第三卷,《天文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版,p26。
    ④《前四史(全三册)》,(南朝宋)范晔撰、刘昭补志、李贤注,《后汉书》(下册),卷十一,《律历志》,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03月版,p60。
    ⑤(汉)《春秋纬》,《运斗枢》,影印明宛委山堂《说郛》刊本。
    ⑥(汉)《春秋纬》,《文耀钩》,影印明宛委山堂《说郛》刊本。
    ①许维通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三,《有始览第一》,中华书局,2009年09月版,p276-277。
    ②吴庆洲著:《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版,19358。
    ③(宋)祝穆编撰、祝洙补订,《宋本方舆胜览》,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④(西汉)赵君卿著,(北周)甄鸾注述,(唐)李淳风等注释,《周髀算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二十五,《春官宗伯下》,大司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847。
    ②李鹏年、刘子扬、陈锵仪编著,《清代六部成语辞典》,《礼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③(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05月版,p921-922。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7。
    ②(春秋)鹕冠了著,(宋)陆佃释解,《鹕冠子》,卷上,《环流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09月版,p10。
    ③许维通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一,《孟春纪第一》,中华书局,2009年09月版,p8-10。
    ④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黄老帛书·十大经·观》,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⑤许维通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七,《孟秋纪第七》,中华书局,2009年09月版,p156。
    ⑥许维通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第十三,《有始览第一》,中华书局,2009年09月版,p280-281。
    ①顾迁译注,《淮南子》,卷三,《天文训》,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53。
    ②(东汉)班固等撰、(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六,《八风》,1994年08月版,p52。
    ③林忠军著,《易纬导读》,《易纬·乾凿度》,齐鲁书社,2002年11月版。
    ④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春秋左传》,《隐公五年》,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690。
    ⑤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诗经·国风·邶风·谷风》,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297。
    ⑥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诗经·国风·邶风·凯风》,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296。
    ⑦方韬译注,《山海经》,卷一,《南山经》,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14。
    ⑧(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9年05月版。
    ⑨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术数类从书》,《观象玩占》,《八方暴风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05月版。
    ①(西汉)刘安等编著,《淮南子》,第十一卷,《天文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版,p110。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艮(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30。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3。
    ③(唐)孔颖达撰、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④魏全瑞主编,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卷五,《明堂》,三秦出版社,2006年01月版,p348。
    ⑤(战国)孟轲著,万丽华、蓝旭译注,《孟了》,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版。
    ⑥(西汉)董仲舒著,周桂钿译注,《春秋繁露》,第四十四,《王道通三》,中华书局,2011年01月版,p151。
    ①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卷,(东汉)张平子撰,《东京赋》,古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04月版,p140。
    ②《前四史(全三册)》,(南朝宋)范哗撰、刘昭补志、李贤注,《后汉书》(下册),卷十一,《律历志》祭祀中注引,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03月版。
    ③(唐)魏征主编,《隋书》,第六册,卷68,《宇文恺传》,明堂议表引,中华书局,1997年09月版,p1592。
    ④(唐)魏征主编,《隋书》,第六册,卷68,《宇文恺传》,明堂议表引,中华书局,1997年09月版,p1591贝。
    ⑤(东汉)班固等撰、(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四,《辟雍》,1994年08月版,p39。
    ①(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06月版,p903。
    ①(清)任启运撰,(民国)刘世珩辑, 《朝庙宫室考》,清光绪中贵池刘氏。
    ②林忠军著, 《论郑玄以(礼)注<易)方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3。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77
    ②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礼运第九》,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314-317。
    ③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80。
    ④(东汉)班周著,《汉书》,《艺文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06月版。
    ⑤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明堂位第十四》,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p345。
    ⑥(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
    ⑦(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卷第一,《仪礼疏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
    ①林忠军著,《论郑玄以<礼>注<易>方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②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礼记》,《曲礼上》,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429。
    ③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礼记》,《礼器》,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519。
    ④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礼记》,《礼器》,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524。
    ⑤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论语》,《颜渊》,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39。
    ⑥林忠军著,《论郑玄以(礼)注<易)方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①(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喀什维吾尔出版社,2002年09月版,p6。
    ②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礼记》,《曲礼上》,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429。
    ③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礼记》,《经解》,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617。
    ④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春秋左传》,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679。
    ⑤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12月版。
    ⑥(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全20册)》,《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6年06月版。
    ⑦(东汉)王充撰,《论衡》,第十二卷,《谢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版,p126。
    ①(唐)魏征主编,《隋书》,卷49,列传第十四,《牛弘传》,中华书局,1997年09月版。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象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97。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九,《坊记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953。
    ③(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礼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①(东汉)班固著,《汉书》,《货殖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06月版。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72。
    ③(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全20册)》,《车服制》,中华书局,1986年04月版。
    ④(元)脱脱、阿鲁图等撰,《宋史》,卷一百五十四,志一百七,《舆服六》,《宫室制度》,《臣庶室屋制度》。中华书局标点本,1985年06月版,p3600。
    ⑤(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八,志四十四,《舆服四》,《宫室制度》,《臣庶室屋制度》,中华书局 标点本,1974年4月版,p1670。
    ①田涛、邓秦点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09月版。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21。
    ③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楚语》,《范无宇论国为大城未有利者》,中华书局,2007年12月版,p302-303。
    ④贺业钷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3月版,p23。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三十九,《职方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271。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九,《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333。
    ③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修订本)》,《楚语》,中华书局,2002年06月版。
    ④黄怀信等编撰,《逸周书彚校集注》,《作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3月版。
    ⑤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诗经·商颂·玄鸟》,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424。
    ⑥(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九,《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333。
    ⑦慕平译注,《尚书》,《周书》,《召诰》,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203。
    ⑧(东汉)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06月版。
    ⑨(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周本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①慕平译注,《尚书》,《周书》,《洛浩》,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210。
    ②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下册,《春秋左传》,《宣公三年》,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859。
    ③(唐)李泰撰、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02月版。
    ④黄怀信等编撰,《逸周书彚校集注》,《作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3月版。
    ⑤黄怀信等编撰,《逸周书奠校集注》,《作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3月版。
    ⑥黄怀信等编撰,《逸周书彚校集注》,《作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3月版。
    ⑦(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考工记》,《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61。
    ⑧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春秋左传》,《隐公元年》,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682。
    ⑨(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十五,《王制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451。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72。
    ②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春秋左传》,《庄公十八年》,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737。
    ③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下册,《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1160。
    ④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下册,《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917。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116。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萃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02。
    ③(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七,《祭统第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865。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七,《祭统第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866。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五,《祭法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793。
    ⑥(西晋)崔豹撰,焦杰点校,《古今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⑦(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喀什维开尔出版社,2002年09月版,p849。
    ⑧(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五,《祭法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792。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六,《曲礼下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50。
    ②(晋)郭璞注、(宋)代邢呙疏、《尔雅注疏》,《释宫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③陕西周原考古队著:《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0期。
    ④从书集成初编,《仪礼释宫·仪礼释宫增注·两宫鼎建记》,(清)江永(慎修)撰,《仪礼释宫增注》,商务印书馆本影印,1937年民国版。
    ⑤(清)任启运撰,(民国)刘世珩辑,《朝庙宫室考》,清光绪中贵池刘氏。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礼器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963。
    ②韩伟著:《马家庄秦宗庙建筑制度研究》,《文物》,1985年第2期。
    ③(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编纂,《太平御览》,卷531,引《白虎通》,《礼仪部十》,中华书局,2006年06月版。
    ④黄有汉著:《中国古代宗庙制度探源》,《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7月。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十七,《王制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516。
    ⑥《前四史(全三册)》,(南朝宋)范晔撰、刘昭补志、李贤注,《后汉书》(下册),卷二,《帝纪第二》,《明帝》,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03月版,p13。
    ①(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喀什维吾尔出版社,2002年09月版。
    ②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9。
    ③(晋)郭璞注、(宋)代邢爵疏、《尔雅注疏》,《释宫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④李允稣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p63-64。
    ⑤(宋)聂崇义纂辑、丁鼎点校解说,《新定三礼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礼器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957。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礼器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973。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70-1671。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70-1671。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四十一,《明堂位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265。
    ⑥(晋)郭璞注、(宋)代邢呙疏、《尔雅注疏》,《释宫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⑦(清)焦循撰,《群经宫室图(刻本2册)》,江都焦氏半九书塾,清道光6年(1826)版。
    ⑧(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二,《天官冢宰第一》,《大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37。
    ⑨(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喀什维吾尔出版社,2002年09月版。
    ①(东汉)刘熙著,(清朝)王先谦补编,《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06月版。
    ②(晋)郭璞注、(宋)代邢呙疏、《尔雅注疏》,《释宫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③(清)王念孙著、钟宇讯点校,《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05月版。
    ④《前四史(全三册)》,(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上册),卷八,本纪第八,《汉高祖》,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03月版,p60。
    ⑤(南唐)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98年12月版。
    ⑥(明)周祈撰,《四库全书·名义考》,沔阳卢氏慎始基斋,(民国)1923年版。
    ⑦(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版,p30。
    ⑧(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四十,《玉藻第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09月版,p1211。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四十一,《明堂位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1265。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二,《秋官司寇第五》,《朝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373。
    ③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鲁语》,中华书局,2007年12月版。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三十七,《夏官司马下》,《大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208。
    ⑤(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羲点校,《石林燕语》,卷二,中华书局,1984年05月版。
    ⑥(宋)陆游著,《陆游集》,《江西到任谢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年08月版。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72。
    ②沈文倬著:《周代宫室考述》,载于《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③(宋)聂崇义纂辑、丁鼎点校解说,《新定三礼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七,《天官冢宰下》,《问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254。
    ⑤(清)陈梦雷、蒋廷锡编撰,《古今图书集成》,齐鲁书社,2006年12月版。
    ①(清)任启运撰,(民国)刘世珩辑,《朝庙宫室考》,清光绪中贵池刘氏。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二十三,《月令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648。
    ③(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二十三,《月令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648。
    ④(唐)白居易著,《白居易集笺校(共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①李允稣著:《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p64。
    ②(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全十二册)》,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奢僭》,中华书局,2003年06月版。
    ①(宋)王溥著,《唐会要》,卷31,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P575。
    ②(南宋)李焘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全二十册)》卷一百十九,仁宗,景祐三年八月条。中华书局竖排版,2004年09月版,p2798。
    ③(明)申时行等撰,(万历)《明会典》,卷一百八十一,《工部一》,中华书局排印本,1989年10月版。
    ④(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八,志四十四,《舆服四》,《宫室制度》,《臣庶室屋制度》,中华书局标点本,p1670。
    ⑤田涛、邓秦点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09月版。
    ①(清)皮锡瑞撰,《尚书大传疏证》,卷三,多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②(清)曹寅、彭定求等敕纂,《全唐诗》,第216卷,第2首,(唐)杜甫著,《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版。
    ③(梁)沈约撰,《宋书》,志第十二,《乐志司》,《明君篇》、《鼙舞歌》,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版。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05月版,p412。
    ⑤(晋)郭璞注、(宋)代邢呙疏、《尔雅注疏》,《释宫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⑥(东汉)刘熙著,(清朝)王先谦补编,《释名疏证补》,《释宫室》,中华书局,2008年06月版。
    ⑦(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居处部二》,《宫阙台殿坊》,《台》引《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01月版。
    ⑧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诗经·大雅·灵台》,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392。
    ⑨(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居处部二》,《宫阙台殿坊》,《台》引《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01月版。
    ⑩(东汉)赵哗撰,《吴越春秋(繁体竖排)》,《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01月版。
    11(北魏)郦道元注,《合校水经注》,中华书局,2009年02月版。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83。
    ②(北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营造法式》(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修订本),卷第三,《壕寨制度》,《筑基》,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p21。
    ③(北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营造法式》(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修订本),卷第三,《壕寨制度》,《筑基》,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p22。
    ④(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殷本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⑤(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世家·齐太公世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⑥刘敦桢著:《刘敦桢全集》,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版,p97。
    ①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楚语》,《伍举论台美而楚殆》,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p295。
    ②(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居处部二》,《宫阙台殿坊》,《台》引陆贾之《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01月版。
    ③(西汉)四马迁著,《史记(全本)》,卷六十九,《苏秦列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④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撰,《国语》,《楚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03月版。
    ⑤刘敦桢著:《刘敦桢全集》,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版,p97。
    ⑥(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三,《曲礼上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48-52。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61。
    ②(清)惠士奇撰,《礼说(全十四卷)》,上海书局石印本,清光绪14年(1888)版。
    ③(元)马端临编撰,《文献通考(全二册)》,卷七十三,《郊社考六》,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01月版。
    ④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p86。
    ⑤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p19。
    ⑥(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居处部二》,《宫阙台殿坊》,《殿》引李尤之《德阳殿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01月版。
    ⑦(北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营造法式》,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p22。
    ⑧(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卷七十七,《内典下》,《铭》引梁刘孝仪之《平等刹下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01月版。
    ①刘捷著:《台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4月版,p19。
    ②(南宋)王应麟著,《玉海》,卷一五七,唐紫微殿条引,上海书店影印本,1987年版。
    ③(北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营造法式》(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修订本),卷第三,《石作及壕寨制度》,《筑基》,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p21。
    ④中国营造学社编:《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二卷,第二册,《石作分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8月版,p8。
    ⑤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p107。
    ①慕平译注,《尚书》,《周书》,《大诰》,中华书局,2009年03月版,p160。
    ②(北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十八,《技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卷二四,引汉代许慎之《五经异义》,中华书局,2010年05月版。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礼器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973。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礼器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963。
    ①(北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营造法式》(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修订本),卷十五,《垒阶基》,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p114。
    ②《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二,府第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东汉)刘熙著,(清朝)王先谦补编,《释名疏证补》,《释宫室》,中华书局,2008年06月版。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61。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礼器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p973。
    ⑥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册,《论语·泰伯》,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32。
    ⑦(明)冯梦龙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载有“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萆宫,不以为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04月版。
    ⑧(清)曾国藩著,《经史百家杂钞》,卷七,《词赋之属下编二》,《潘尼·乘舆箴》,载有“辛作璇室,而夏兴瑶台。”岳麓书社,2009年01月版。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67。
    ②(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殷本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③杨鸿勋著:《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4月版,p97。
    ④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P72-75。
    ⑤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下册,《春秋左传·襄公·十五年传》,岳麓书社,1991年07月版,P976。
    ⑥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撰,《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03月版。
    ⑦(宋)朱熹译注,《孟子》,卷第十,《万章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9月版。
    ⑧(西汉)贾谊撰,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增订版)》,《陈政事疏》,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01月版。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记下》,《匠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p1661。
    ②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258-260。
    ③(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秦本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④(西汉)贾谊撰,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增订版)》,《陈政事疏》,天注古籍出版社,2010年01月版。
    ①(北魏)郦道元注,《合校水经注》,卷二十五,《沂水》,中华书局,2009年02月版。
    ②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卷,(后汉):王延寿之《鲁灵光殿赋》,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p514。
    ③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118-119。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全十册)》,卷五十八,《周处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11月版,p1578。
    ⑤(梁)沈约撰,《宋书》,《列传》,《后妃》、《文帝袁皇后传》,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版。
    ①(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编纂,《太平御览》,第一八一卷,居处部九,屋,引崔凯《丧服节》,中华书局,缩印四部从刊本,2006年06月版,p881。
    ②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157。
    ③(唐)魏征等编撰,《隋书》,《文帝纪上》,卷一,《背建新都招》,中华书局,2008年4月版。
    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本纪》一,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05月版,p6。
    ⑤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462。
    ⑥(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第三,《曲礼上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
    ⑦(唐)李林甫编撰、陈仲夫注解,《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中华书局标点本,1984年版。
    ①(北宋)王溥撰,《唐会要》,卷31,舆服上,杂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P575。
    ②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伤宅》,中华书局,2006年07月版。
    ①陈寅格著:《金明馆从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②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7。
    ③(北宋)张载著,《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礼》,中华书局,1978年08月版。
    ④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p10。
    ①(元)脱脱、阿鲁图等撰,《宋史》,卷一百五十四,志一百七,《舆服六》,《宫室制度》,《臣庶室屋制度》。中华书局标点本,1985年06月版,p3600。
    ①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p290。
    ①蒙培元著,《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人民出版社,1993年08月版,p1。
    ①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草里蛇逻打蒋竹山,李瓶儿情感西门庆》,人民文学出版社据1957年影印本重印,1988年04月版。
    ①(北宋)欧阳修著:《欧阳修词集》,《蝶恋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07月版。
    ①十九世纪末期,在晚清政府国务总理李鸿章的推动和倡导下展开了洋务运动,该运动由国家政权主导,引进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先进工业技术。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致使清朝政府力事改良,谋求出路,积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技术,为实行立宪做预备。在此时代背景下,朝野上下、大江南北崇洋之风日盛。晚清末期儿乎所有衙署均建成西洋建筑风格。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的大量民间商业建筑之铺面甚至都建为西洋装饰风格,从而导致了“旧建筑之势力日哀,欧式建筑之风大盛”之局面。
    ②至192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人们对“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新旧文化和中西文化之交锋开始日渐不满,中国社会普遍希望重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之风尚。1928年11月,国民政府编制《首都(南京)计划大纲》,提出了政治区之建筑物“宜尽量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凡古代宫殿之优美,务当一一施用”、商业区之建筑物“外部仍须有中国之点缀”、住宅区之建筑物“外墙之周围,皆应加以中国亭阁屋檐之装饰物”等原则性建设要求,首次提出“中国固有之形式”的概念。1927年,上海成立特别市政府,在《大上海计划》中提出了“新市政府立体式样,应采用中国形式”,以“应代表中国文化”的要求。纵观首都(南京)计划和大上海计划,建筑形式均要求采用中国传统(清代)宫殿大屋顶的造型风格,这种造型被称之为“中国固有之形式”。
    ①语言、符号和意义相互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语言和符号能否对意义进行表达?应当如何通过语言和符号对意义进行把握?以上等等诸类问题是魏晋时期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关于这个命题的讨论即所谓之“言意之辨”。其实关于“言意之辨”,先秦即已有之。譬如,《易传·系辞上》月:“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了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此“立象以尽意”之说对汉代经学影响很大。汉魏之际,人们要求把握经典的言外之意,突破经典之文字章句限制,从而使经典之言意关系成为探讨的主题。当时对人物之品评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品评人物之名目准则即所谓之“名理”。以上现象是当时“言意之辨”兴起的直接原因。魏晋时期之言意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以崇尚道家学说的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之说,他认为,“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荀或传》注引何肋《荀粲传》,《魏志》卷十)该观点强调经典文字传达语言的功能和卦象符号表达意义的功能均极为有限,意义和思想不能完全以语言来表达。二是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之说,他认为,“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然则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矣。”(《言尽意论》)他极力反对荀粲之“言不尽意”之说。三是以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象”(或“得意忘言”)之说。荀粲和欧阳建之说分别代表了言意关系上的两种极端观点,王弼之说与其不同。
    ①(魏晋)王弼著,《周易注一附周易略例》,《明象》,中华书局,2011年6月版。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引(西晋)陆机所撰之《文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③(南朝梁)刘勰著: 《文心雕龙》,《物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①(唐)司空图撰,祖保泉解说:《司空图诗品解说》,《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64年05月版。
    ②(清)郑燮撰,《郑板桥集》,《题画》,《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③(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卷五十六,引挚虞所撰《文章流别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01月版。
    ④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01月版,p235。
    ⑤(清)李渔著:《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⑥(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①傅慧敏译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引(南朝宋)宗炳所撰《画山水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02月版。
    ②傅慧敏译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引(南朝宋)宗炳所撰《画山水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02月版。
    ③傅慧敏译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引(南朝齐)谢赫所撰《古画品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02月版。
    ④(东晋)王羲之著,房弘毅书写,卜希旸释译:《王羲之书论全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5月版。
    ⑤(宋)陈思编纂:《书苑菁华》,第18卷,引(南朝)王僧虔所撰之《笔意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2003年10月版。
    ⑥(明)董其昌著:《画旨》,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01月版。
    ①(魏晋)王弼著,《周易注一附周易略例》,《明象》,中华书局,2011年6月版。
    ②(魏晋)王弼著,《周易注一附周易略例》,《明象》,中华书局,2011年6月版。
    ①中国营造学社著:《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引梁思成、林徽音(因)所撰之《平郊建筑杂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08月版。
    ②林徽因著:《林徽因讲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05月版。
    ①万千著:《建筑师戴念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版。
    ②吴良镛著:《国际建协<北京宪章>(中英文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09月版。
    ①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04月版。
    ①(清)沈康彭著:《万国公报》,第75卷,《救时策》,1885年版。沈康彭在《救时策》中写道:“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清)吴之榛著:《万国公报》,第84卷,《上张香帅请设中西学堂书》,1886年版。吴之榛之《上张香帅请设中西学堂书》中写道:“请于大贤者,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冀开海内风气。昔汉家之治,王霸杂糅,今运会而遭,酌征中外,名虽变而实不易。舍是谋富强,戛戛乎其难之。”
    (清)张之洞著,陈山榜点校:《劝学篇》,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04月版。1898年,张之洞撰写《劝学篇》,在其中主要论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观点。
    (民国)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全十二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为着提出变法的学理和根据,而“冥思若想,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饮冰室专集(之三十四)》)“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是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饮冰室文集(之一)》)“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惟新变法’。而疆吏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稍和之。而其流行语,则有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举国以为至言。”(《饮冰室合集·饮冰室专集(之三十四)》)。
    1、(春秋)鹞冠子著,(宋)陆佃释解,《鹃冠子》,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09月版。
    2、(战国)孟轲著,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版。
    3、(秦)吕不韦编撰,许维通撰释,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全二册)》,中华书局,2011年07月版。
    4、《前四史(全三册)》,(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上册),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03月版。
    5、汉·京房著,卢央点校:《京氏易传》,载于卢央著:《京氏易传解读》下册,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6、汉·刘安编撰:《淮南子》,取自刘文典撰:《淮南鸿列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89年版。
    7、(西汉)赵君卿著,(北周)甄鸾注述,(唐)李淳风等注释,《周髀算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8、(西汉)刘安等编著,《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版。
    9、(西汉)董仲舒著,周桂钢译注,《春秋繁露》,中华书局,2011年01月版。
    10、(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全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1、(西汉)贾谊撰,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增订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01月版。
    12、(东汉)桓谭著:《新论(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3、(东汉)徐岳著:(北周)甄鸾注述,《数术记遗》,四川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4、(东汉)班固著,《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06月版。
    15、(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喀什维吾尔出版社,2002年09月版。
    16、(东汉)赵哗撰,薛耀天译注:《吴越春秋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01月版。
    17、(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18、(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
    19、(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9月版。
    20、(魏晋)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21、(魏晋)王弼著:《周易注—附周易略例》,中华书局,2011年6月版。
    22、(东晋)郭璞著:《葬书》,华龄出版社,2010年03月版。
    23、(东晋)王羲之著,房弘毅书写,卜希旸释译:《王羲之书论全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5月版。
    24、(东晋)王宝编撰、王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25、(西晋)崔豹撰,焦杰点校:《古今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西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05月版。
    27、《前四史(全三册)》,(南朝宋)范哗撰、刘昭补志、李贤注,《后汉书》(下册),天津市古籍书店, 1991年03月版。
    28、(南北朝)刘勰著,周振甫今译:《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
    29、(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版。
    30、(南唐)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1998年12月版。
    31、(唐)李鼎柞撰:《周易集解》,中国书店1984年版。
    32、(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版。
    33、(唐)李淳风撰:《李淳风集》,《法象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06月版。
    3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全十册)》,《天文志》,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
    35、(唐)孔颖达撰、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04月版。
    36、(唐)李泰撰、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02月版。
    37、(唐)魏征等编撰,《隋书》,中华书局,2008年4月版。
    38、(唐)李林甫编撰、陈仲夫注解,《唐六典》,中华书局标点本,1984年版。
    39、(唐)司空图撰,祖保泉解说:《司空图诗品解说》,安徽人民出版社,1964年05月版。
    40、(宋)程颐撰,《程氏易传》,四库全书本。
    41、(宋)朱熹注:《周易本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2、(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版。
    43、(北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44、(北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营造法式》(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45、(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46、(北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7、(北宋)刘牧撰:《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版。
    48、(北宋)倪天隐记述其师胡瑗之说,刘野编辑:《周易口义》,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05月版。
    49、(南宋)朱熹、蔡元定合撰,《易学启蒙》,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年01月版。
    50、(南宋)聂崇义纂辑、丁鼎点校解说,《新定三礼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51、(南宋)祝穆编撰、祝洙补订,《宋本方舆胜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52、(南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全八册)》,中华书局,1986年03月版。
    53、(明)《周易集注》,来知德撰,四库垒书本。
    54、(清)王夫之撰,《周易内传》,四库全书本。
    55、(清)胡渭撰,《易图明辨》,四库全书本。
    56、(清)惠栋撰,《周易述》,四库全书本。
    57、(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四库全书本。
    58、(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59、(清)焦循撰,李一忻点校:《易学三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60、(清)(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6年版。
    61、(清)(清)马瑞辰撰,《毛诗传笺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5年版。
    62、(清)钱大听撰:《潜研堂集》,《中庸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01月版。
    63、(清)(清)乾隆二十九年敕撰:《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版。
    64、(清)陈元龙编撰:《格致镜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03月版。
    65、(清)(清)江慎修著,郭或注引,《河洛精蕴注引》,华夏出版社,2006年01月版。
    66、(清)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台湾艺文印书馆,1969年03月版。
    67、(清)张廷玉等撰,《明史》,《舆服四》,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4月版。
    68、(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06月版。
    69、(清)丛书集成初编,《仪礼释宫·仪礼释宫增注·两宫鼎建记》,(清)江永(慎修)撰,《仪礼释宫增注》,商务印书馆本影印,1937年民国版。
    70、(清)焦循撰,《群经富室图(刻本2册)》,江都焦氏半九书垫,清道光6年(1826)版。
    71、(清)陈梦雷、蒋廷锡编撰,《古今图书集成》,齐鲁书社,2006年12月版。
    72、(清)任启运撰,(民国)刘世珩辑,《朝庙宫室考》,清光绪中贵池刘氏。
    73、(清)惠士奇撰,《礼说(全十四卷)》,上海书局石印本,清光绪14年(1888)版。
    74、(清)李渔著:《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5、(清)郑燮撰,《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76、(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08月版。
    77、(清)李道平纂疏:《岗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
    78、(清)朱彝尊撰:《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彩印《四部各要》本。
    79、(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中国营造学社著:《中困营造学社汇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08月版。
    2、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全十二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尚秉和著,《岗易尚氏学》,中华书局,1980年。
    4、刘人钧著:《问易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05月版。
    5、刘人钧著:《纳甲簌法》,齐鲁书社,1995年03月版。
    6、刘人钧、林忠军著:《周易古经白话解》,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10月版。
    7、刘大钧、林忠军著:《易传伞译》,巴蜀书社,2006年01月版。
    8、刘人钧、林忠军注详:《川易传义白话解》,齐鲁书社,1993年04月版。
    9、刘人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0、刘人钧等著:《蒙数精解》,巴蜀书社,2004年05月版。
    11、刘人钧主编:《人易集述》,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版。
    12、刘人钧主编:《儒学释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3月版。
    13、刘人钧主编:《象数易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03月版。
    14、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07月版。
    15、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齐鲁书社,1998年07月版。
    16、林忠军著:《刷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08月版。
    17、林忠军著:《<易维>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11月版。
    18、王新春著:《神妙的岗易智慧》,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01月版。
    19、刘玉健著:《<周易正义>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12月版。
    20、刘玉健著:《两汉象数易学研究》,上、下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1、丁原明著:《<横渠易说>导读》,齐鲁书社,2004年04月版。
    22、李尚信、施维整理:《周易图释精典》,巴蜀书社,2004年06月版。
    23、张文智著:《<周易集解>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12月版。
    24、萧汉明著:《<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10月版。
    25、张文智、汪启明整理:《周易集解》,巴蜀书社,2004年05月版。
    26、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印:《增删卜易》,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1994年12月版。
    27、高亨著:《周易杂论》,齐鲁书社,1979年07月版。
    28、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04月版。
    29、朱伯崑主编:《周易知识通览》,齐鲁书社,1993年12月版。
    30、朱伯崑著:《易学哲学史》,昆仑出版社,2009年09月版。
    31、余敦康著:《易学今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06月版。
    32、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07月版。
    33、金景芳讲述、吕绍纲整理:《周易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01月版。
    34、李学勤著:《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01月版。
    35、王铁著:《宋代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09月版。
    36、张善文编著:《周易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7、邓球柏著:《白话帛书周易》,岳麓书社1995年版。
    38、杨树达著:《周易古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与《老子古义》合刊)。
    39、李廉著:《周易的思维与逻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0、王树人著:《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05月版。
    41、陈碧著:《<周易>象数之美》,人民出版社,2009年08月版。
    42、兰甲云著:《周易古礼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06月版。
    43、蒋凡、李笑野著:《天人之思——<周易>文化象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01月版。
    44、刘玉平著:《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08月版。
    4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饶尚宽译注:《道德经》,中华书局,2006年09月版。
    47、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03月版。
    48、庄雅州、黄静吟注译:《尔雅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12年03月版。
    49、程俊英、蒋见元注译:《诗经》,岳麓书社,2000年08月版。
    50、姜涛著:《管子新注》,齐鲁书社,2006年12月版。
    51、陈庆照、李障天注释:《管子房注释解》,齐鲁书社,2001年05月版。
    52、韩兆琦译注:《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2007年04月版。
    53、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
    54、魏全瑞主编,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01月版。
    55、楼宇烈著:《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56、陈寅格著:《金明馆从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57、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58、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59、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08月版。
    60、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1、2、3、4卷)》,人民出版社,1982、1984、1985、1986年版。
    61、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01月版。
    62、蒙培元著,《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人民出版社,1993年08月版。
    63、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64、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5、郭洙若著:《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出版1973年版。
    66、李零著:《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67、周桂钢著:《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乐嘉藻著:《中国建筑史》,团结出版社,2005年01月版。
    2、紫江朱启钤桂辛辑本,新会梁启雄述任校补,新宁刘敦桢士能校补,杨永生续编文献标点,《哲匠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01月版。
    3、刘敦桢著:《刘敦桢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4、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06月版。
    5、梁思成著:《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08月版。
    6、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7、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04月版。
    8、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01月版。
    9、梁思成著:《图像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01月版。
    10、林徽因著:《林徽因讲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05月版。
    11、童寯著:《童寯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卷,2001年08月版;第四卷,2006年09月版。
    12、刘致平著:《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07月版。
    13、李国豪主编:《建苑拾英—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科技史科选编》,第一辑,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二辑,1997年02月版,第三辑,1999年10月版。)
    14、吴良镛著:《国际建协<北京宪章>(中英文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09月版。
    15、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04月版。
    16、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17、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18、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19、潘谷西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0、孙大章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1、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05月版。
    22、汪菊渊著:《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23、陈植著:《中国造园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08月版。
    24、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3月版。
    25、王世仁著:《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07月版。
    26、杨宽著:《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27、傅熹年著:《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01月版。
    28、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05月版。
    29、杨洪勋著:《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04月版。
    30、杨鸿勋著:《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31、单士元著:《单士元集》,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32、罗哲文著:《罗哲文文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版。
    33、齐康著:《齐康文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01月版。
    34、《龙庆忠文集》编委会编导:《龙庆忠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35、孟兆祯著:《园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36、潘谷西著:《江南理景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04月版。
    37、陈从周著:《苏州园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07月版。
    38、张家骥著:《中国造园艺术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9、曹林娣著:《园庭信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解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05月版。
    40、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编:《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1999年06月版。
    4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著:《颐和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08月版。
    42、王贵祥著:《东西方的建筑空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04月版。
    43、王贵祥著:《北京天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05月版。
    44、王贵祥主编:《中国建筑史论汇刊》,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壹辑,2009年01版;第贰辑,2009年10月版;第叁辑,2010年9月版;第肆辑,2011年04月版。
    45、王贵祥著:《中国古代建筑基址规模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06月版。
    46、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08月版。
    47、侯幼彬著:《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09月版。
    48、候幼彬著:《中国建筑之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04月版。
    49、吴庆洲著:《建筑哲理、意匠‘j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版。
    50、李晓东、杨茳善著:《中国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08月版。
    51、刘畅著:《北京紫禁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05月版。
    5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05月版。
    53、贾珺著:《北京四合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05月版。
    54、刘雨婷编:《中国历代建筑典章制度》,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09月版。
    55、瞿廷晋主编:《周易与华夏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6、孙宗文著:《中国建筑与哲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03月版。
    57、韩增禄著:《易学与建筑》,沈阳出版社,1997年05月版。
    58、程建军著:《燮理阴阳——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59、程建军著:《中国风水罗盘》,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04月版。
    60、王鲁民著:《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61、余卓群著:《建筑与地理环境》,海南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62、刘瑞著:《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中围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08月版。
    63、萧默薯:《建筑谈岂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02月版。
    64、宿白著:《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文物出版社,2011年01月版。
    65、亢羽著:《易学堪舆与建筑》,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01月版。
    66、任军著:《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07月版。
    67、张十庆著:《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05月版。
    68、杨贤宗、申屠妍妍、廖听选编:《建筑与象征》,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01月版。
    69、顾孟潮著:《建筑哲学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70、王辉著:《建筑美学形与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08月版。
    71、季元振著:《建筑是什么—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04月版。
    72、梦凡人著:《明代宫廷建筑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09月版。
    73、余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08月版。
    74、刘天华著:《画境义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08月版。
    75、吴焕加著:《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东南人学出版社,2003年06月版。
    76、赵思毅、张赟著:《中国文人画与文人写意园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09月版。
    77、张家骥、张凡著:《建筑艺术哲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04月版。
    78、王振复著:《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07月版。
    79、尹国均著:《符号帝国》,重庆出版社,2008年03月版。
    80、张钦楠、张祖刚主编:《现代中图文脉下的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81、李卫、费凯著:《建筑哲学》,学林出版社,2006年08月版。
    82、沈福煦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07月版。
    83、秦江岭著:《建筑的伦理意蕴》,中困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03月版。
    84、陈招著:《建筑伦理学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02月版。
    85、龙彬著:《风水与城市营建》,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01月版。
    86、居阅时著:《庭院深深:苏州园林的文化涵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07月版。
    87、丁俊清著:《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07月版。
    88、王其钧著:《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建筑与环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8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礼制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01月版。
    90、王毅著:《翳然林水—棲心中国园林之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09月版。
    91、刘捷著:《台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4月版。
    92、万千著:《建筑师戴念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版。
    93、傅慧敏译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02月版。
    94、周伟励等编撰:《地理汇宗》,《青囊海角经》,广州出版社,1995年01月版。
    1、林忠军著,《论郑玄以<礼>注<易>方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2、李学勤著:《九宫八风及九宫式盘》,载《古文献论从》,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3、王世仁著:《明堂形制初探》,载于《中国文化》1987年第4辑。
    4、王世仁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统建筑的生命》,载于《建筑与城市(试刊)》,第二期,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12月版。
    5、于希贤著:《(周易)象数与元大都规划布局》,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2期。
    6、吴庆洲著:《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象征主义》,《华中建筑》,1994年第4期,p6-8。
    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整理,《马王堆帛书周易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载于《考古》,1974年第4期。
    9、陕西周原考古队著:《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0期。
    10、韩伟著:《马家庄秦宗庙建筑制度研究》,《文物》,1985年第2期。
    11、沈文倬著:《周代宫室考述》,载于《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2、黄有汉著:《中国古代宗庙制度探源》,《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7月。
    13、夏咸淳著:《居住环境中的天人融和—明初人居环境思想探微》,载《学术月刊》,2009年8月号。
    14、孙大章著:《礼制建筑的形制及艺术特色—从帝王之家到百姓之家的自然与人文祭祀系列》,载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纪念从书》,《论文篇》。
    15、肖美丰著:《朱熹风水堪舆说初探》,载于《齐鲁学刊》,2010年第4期。
    16、王金平著:《“言”与“意”的思辩》,载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8月号第4期。
    17、武延海著:《从形势论看宇文恺对隋大兴城的“规画”》,载于《城市规划》,2009年第33卷第12期。
    18、王树声著:《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载于《城市规划》,2009年第33卷第6期。
    19、薛顺应、刘起宝、鲁坤元著:《多层巨型空间建筑的设想》,载《建筑学报》,1985年第07期。
    20、邵志伟著:《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博士论文,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2012年。
    1、(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版。
    2、(意)布鲁诺·塞维(BrunoZevi)著:《建筑空间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01月版。
    3、(意)路易吉·戈佐拉著,刘临安译:《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05月版。
    4、(美)亨利·富兰克弗特著,郝海迪、表指挥译:《古代东方的艺术与建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2月版。
    5、(日)冈大路著,瀛生译:《中国宫苑园林史考》,学苑出版社,2008年03月版。
    6、(日)伊东忠太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改编,刘云俊、张哗翻译:《中国古建筑装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