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部分。山区青少年做为青少年整体中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思想状态和特点,对整个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和教育,应该采取分类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逐个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以提高整个青少年群体的共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深化、交通的便利,信息化程度的加快,山区青少年的视野逐渐开阔、信息获取量逐渐增加,对山区青少年的教育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给山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对山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山区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状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出发,找到解决山区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本文以湖南省石门县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第一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得出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山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山区青少年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和引导。第二步调查研究,找到造成山区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第三步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综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主’合力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山区青少年的道德觉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The growth of teenager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which has It's own specification is essential to Mountainous teenagers education. The attention and education of the teenagers should be classify, comply with principal and investigate and research one by one, so a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teenagers. A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ommunication of inform, convenience of transport, accelerate if information, the teenagers in mountain area are more open-minded, it is helpful to their education and meanwhile it brings negative effect. So, 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mountain area teenagers and then find the social,school and family environment factor, and clarify all situation needed, at last, make great effort to develop this field of vision to enhance their diathesis and bring up them to be a helpful to society
     This paper set Shimen of Hunan province as a example, firstly do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get massive data to analyze, then find problem of mountain area teenagers,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lead and help them to form a healthy moral character, secondly, find reason from family,social,school education, then find the root reason, so as to solve problem and promote the teenagers grow more healthy.
引文
①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
    ①百度科中对山区的解释释。
    ②[美]南希·科布晋.孟莉译:青春期心理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①杨发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思想影响[J].实事求是,2006。
    ②孟惠娟.当代青少年的家庭德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①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新课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①孙丹兵,叶昌友,姜光辉.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吕吉学院学报,2006。
    ①陈红宇.中学生道德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
    ②顾玮.当代中学生思慰品德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①孙丽芳.同辈群体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
    ②高中建.文化消费对青少年德育的价值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选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27。
    ①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10。
    ②李秀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革新,2006.(6):18。
    ③鲍淼芳.李翼.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
    ①龚文杰.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宁波大学学报,2006,(4):107109。
    ①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2。
    ①张志刚.新形势下政治思想教育观念的重构[J].昆明治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3841。
    ①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l,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89。
    ①姜玉君.聚焦中学德育提高德育实效[D].辽宁师范大学,2002。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王凌皓.中国教育史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陈会昌.德育忧思: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8]张琼.思想道德修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9]甘葆露.道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0]教育部社政司.人生观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陈华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王峰明、蒋耘中.时代变迁与思潮激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6]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7]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
    [19]黄希庭、郑涌等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0]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选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89.
    [23]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4]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5]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Lawrence Kohlberg.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Harper & Row.1981.441
    [27]David.Blackledge/Barry.Hunt.Sociological nterpretations of education. Routledge.1985.300
    [1]邹娜.现代中小学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王贞群.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3]宋文新.有效发挥课堂教学德育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高顺发.论制约中学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4.
    [5]姜玉君.聚焦中学德育提高德育实效[D].辽宁师范大学,2002.
    [6]叶萍.高中生道德行为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
    [7]曹娟.诸城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
    [8]李明.中学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8.
    [9]霍丽娟.“问题学生”的成因与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10]孟惠娟.当代青少年的家庭德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11]迟晓宇.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顾玮.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13]陈红宇.中学生道德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4]孙抱弘.“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与青年政治素质的提升[J].青年探索,2004,(1):8-11.
    [15]崔立辉,赵静宇.浅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59-60
    [16]杨昕.当代青年文化热点现象述评[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38-41.
    [17]吴德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7):22-24
    [18]吴雪飞,刘宝龙.对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2006,(3):65-67.
    [19]龚文杰.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宁波大学学报,2006,(4):107-109.
    [20]包兴敏.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11-13.
    [21]杨守建.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应该兼顾的三个角度[J].中国青年研究,2008,(9):1.
    [22]刘书林.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4):20-23.
    [23]张志刚.新形势下政治思想教育观念的重构[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38-41.
    [24]李秀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革新,2006,(6):18.
    [25]张春柱.试论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2-54.
    [26]李文清.关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 报,2006,(11):93-96.
    [27]杨发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思想影响[J].实事求是,2006,(4):20-21.
    [28]邵明娟.学校道德教育低效化原因微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3):129-132.
    [29]孙丽芳.同辈群体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9):137-140.
    [30]王海.家庭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湖湘论坛,2007(4):107-108.
    [31]孙丹兵,叶昌友,姜光辉.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昌吉学院学报,2006(1):70-73.
    [32]杨柳.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思考[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4,(1):47
    [33]鲍淼芳,李翼.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04):62-65.
    [34]高中建.文化消费对青少年德育的价值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2):111-113.
    [35]邱李伟.青少年素质拓展之思想道德教育意义探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03):20-23.
    [36]虞雪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外推进路径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4):50-53.
    [37]陈中华.中华传统美德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J].党史文苑.2010(08):60-66.
    [38]刘银平,杨盛春.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5):235-236.
    [39]陈菲.当代国外学校道德教育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9):52-53.
    [40]何桂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9):41-42.
    [41]赵文静.学会负责——当代青少年的道德使命[J].青少年研究,2010(04):22-26.
    [42]李敏.传统孝道对当代青少年德育的价值[J].社会,2011(01):205.
    [43]张英.论增强思想道德教育课的实效性[J].学理论,2011(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