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是空间性的存在者。空间可以约减为一种社会行为和意图的产物。对一座城市社会形态和关系属性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生活内在的空间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维度,来探究社会事实及其逻辑和意义。因为人类的空间聚居形态与该社会的属性、运行机制及演变逻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经典城市社会理论研究也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成过程表明了城市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的角色表征、行为规范以及其在此秩序下的关系状况等众多社会信息。在市场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推力下,边疆民族地区城市社会必然也会出现一些非预期的因素,从而导致族际之间会产生一种紧张、矛盾甚至是冲突的关系性张力。这种关系性张力在城市空间上表现为居民群体不断地趋于同类聚集的居住过程与现象,从而导致群体间社会距离的增大以及群体间空间分异的固化等问题。
     对乌鲁木齐市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始终存在于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之中,并在城市空间上有着鲜明的呈现。所以本研究认为族际居住空间格局变化可以构成研究当前乌鲁木齐市族群关系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场景和变量。因为它不仅反映着族际交往的形式、内涵与质量,而且还是影响城市族际关系重要的人文生态环境。由于受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族群化”已成为乌鲁木齐城市空间分异最显著的特征和公共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而且在族群关系状况及特定事件的影响下,乌鲁木齐市社会问题属性特质表现为城市社会空间场域中的族际差异明显、族群意识有所强化、特定区域/社区亚文化群体的异质性增强以及族际间交往互动阻滞等特点。对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而言,这种社会问题属性特质非常不利于城市社会的整合。
     本研究认为可以尝试着通过复合治理、住区再造以及认同塑造等政府顶层设计和基层社会自发探索的实践过程,来解决/缓解由“族群关系与居住空间分异”所导致的诸种社会问题,最终使城市族际间的差异性因素维持在一种无害的均衡状态,从而达成城市社会的稳定、有序与友好。
Human beings are the existence of spatiality. Space can be approximately reduced to a product of social behaviors and intentions. We can explore the social facts and their logic and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intrinsic space, sociality and historical dimensions of urban life in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formation and relational properties of a city. It is the reason that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colony morpholog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properties,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evolutionary logic of the society. The classic theoretical study of urban society also reveals that the generation proces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s shows numerous soci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role characterization, behavioral norms of various actors in urban socie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status in this order. Under the twofold thrust of marke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some unexpected factors will also inevitably emerge in the urban society of bordering ethnic areas, which can result in producing a kind of relational tension of tension (intension, tensity), contradictions and even conflict among the inter-ethnic group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relational tension in urban space is the living processes and phenomena that residents tend to similar aggregation continually, leading to many issues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social distance and the solidification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mong groups.
     For Urumqi, Social problems in daily life exist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have a distinctive presentation in urban spac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pattern change of inter-ethnic residential space can be an important variable and scene for investigating the variations of the ethnic relationships in Urumqi and their resultant social problems, because it not only reflects the form, connotation and quality of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important human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rban inter-ethnic relationships. Owing to the impact of the factors such as history, politics, religion and culture,"urban space ethnicized" has become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main restrictive factor of public governance in Urumqi. Moreo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tus of ethnic relationships and specific events, the properties of social issues in Urumqi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the difference of inter-ethnic in the field of urban social space will be significant, ethnic consciousness will be strengthened, the heterogeneity of specific areas/communities subcultures will be enhanced and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will be blocked and so on. In terms of the public governance of Urumqi, the attribut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ocial problem are extremely unfavorabl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societ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government's top-level design such as compound governan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and identity shaping and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self-exploration in basic-level society can be utilized to address/alleviate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Ethnic relationships and residential space differentiation", which can make the discrepancy among urban inter-ethnic groups to maintain a harmless equilibrium, and thereby to achieve a stable, orderly and friendly urban society ultimately.
引文
① (美)克鲁帕特著.城市人:环境及其影响[M].陆伟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56.
    ② 康少邦等编译.城市社会学[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③ 转引自(美)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
    ④ 关于“都市研究”洛杉矶学派领军人物Edward W.Soja的中文名称翻译,国内没有一个共识,不同译者将其汉译成“索亚”、“索佳”、“苏贾”等,还有的为了避免引起歧义,干脆直接保留其英文名字。笔者在本研究中将统一使用“索佳”这一汉译名,但在正文中直接引用内容与参考文献部分笔者将保留原译者的译名。
    ① (美)迪尔(Dear, M.J.)著.后现代都市状况[M].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13.
    ① 转引自(美)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② 潘毅等著.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
    ③ 我国城镇化率达52.57%城市户籍人口不足35%.人民网,2013-07-05, http://politics.peop le.com.cn/n/2013/0705/c70731-22096233.html
    ④ 新疆:城镇化率达44.5%[J]城市规划通讯,2013,(13)
    ① 田卫疆教授从历史、政治与地理等层面对“西域”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考究后指出,自汉代以后对“西域”名称的理解和使用过程本身就真实地反映了古代新疆与中央政府紧密的关系。参见田卫疆.“西域”的概念及其内涵[J].西域研究,1998,(4)
    ① 张丽霞.新疆南疆三地州特困区获百亿扶持.新疆日报网,2013-07-5,http://www.xjdaily.co m.cn/xinjiang/004/926596.shtml.
    ① 参见新疆统计信息网,http://www.xjtj.gov.cn/stats_data/tjtx/nmzrk.htm.
    ① 2012年新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同时期的其它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比,排在最前。参见新疆统计信息网,http://www.xjtj.gov.cn/stats_data/month/2013/201303/201301-gsj jzb.asp.
    ② 参见新疆统计信息网,http://www.xjtj.gov.cn/stats_data/tjtx/nmzrk.htm.
    ① 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 叶骁军.历史时期西北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特点[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2)
    ② 苏奎俊.清代乌鲁木齐城市的构建及演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5)
    ① 双子城分布于天山南北,满城和汉城并立于天山北路,而汉城和回城并立于天山南路。
    ② 贾秀慧.晚清民国时期乌鲁木齐城市近代化论述[J].西域研究,2007,(2)
    ③ 黄达远、吴轶群.多重视角下的边疆研究:18世纪至20世纪初中叶的新疆区域社会史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34-59.
    ① 参见高映斗口述,梅家胜整理.解放初期乌鲁木齐市的城市规划与建设[A].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在晨光灿烂的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乌鲁木齐[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85-92.
    ② 黄达远.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演化及其当代启示[J].西北民族研究,2011,(3)
    ① 马大正等著.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28-32.
    ② 李晓霞.新疆现代民族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2)
    ① 李洁著.新疆南疆地区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研究:以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农村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① 参见:苏永德.略谈新疆回族源流[J].回族研究,1994,(4).;森林等.新疆的回族[J].宁夏社会科学,1987,(6)
    ① 陈映芳.城市中国的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6-18.
    ② 转引自荷兰根特城市研究小组著.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M].敬东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18.
    ③ 转引自胡大平.地理学想象与社会理论:社会理论视域中的大卫·哈维[A].张一兵等主编.社会理论论丛(第3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① 李友梅.基层社区研究提问法及其变化[A].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1-166.
    ② Coleman,J.(1986)"Social Theory,Social Research and a Theory of Ac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6).
    ① 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李惠斌、杨雪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19.
    ② 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15.
    ③ 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8:39.
    ④ (英)迈克尔·雷吉斯特、朱蒂·拉尔金著.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M].谢新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
    ⑤ 刘哗、李志刚、吴缚龙.1980年以来欧美国家应对城市社会分化问题的社会与空间政策述评[J].城市规划学刊,2009,(6)
    ⑥ 路易·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A].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读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2-153.
    ① 夏建中.社会学的社区主义理论[J].学术交流,2009,(8)
    ② 笔者在本研究中所列举的相关代表著作出版时间,一般采用汉译最新出版时间。如果没有汉译本出版,将采用原著作出版时间。
    ③ 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学术论争,主要聚焦于对个人(自我)的本质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分歧。前者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假定社会由独特的个人构成,认为自我优先于目的和价值;后者则认为个人生活于社群之中,个人的行为受社群关系所制约,社群是个人自我的归属。
    ④ (美)索亚著.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译,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10.
    ① Janowitz,M.(1967)The Community Press in an Urban setting.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 icago Press.
    ① Berry,B.J.L.&J.D.Kasarda(1977)Contemporary Urban Ecology.New York and London:Macmill an.
    ② 张品.新韦伯主义城市空间研究述评[J].理论与现代化,2011,(3)
    ③ Rex,J.&R.Moore(1967)Community and conflic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④ Pahl,R.(1975)Whose City?Harmondsworth:Penguimn.
    ⑤ Saunders,P.(1986)Social Theory and the Urban Ques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① (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② 转引自Saunders,P.(1986)Social Theory and the Urban Ques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 utledge.
    ③ Harvey,D.(1989)The Urban Experience.Oxford UK&Cambridge USA:Blackwell Publishers.
    ④ 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6,(1)
    ① (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② 转引自李慧凤、蔡旭昶.“共同体”概念的演变、应用与公民社会[J].学术月刊,2010,(6).
    ③ 黄火明.“陌生人”与城市社会:城市化背景下对现代城市道德状况的一个另类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① Gans,H.(1968)"Urbanism and Sub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 Reevaluation of Definition s".in H.Gans,Peop/e and Plans:Essays on Urban Problems and Soutions.New York:Basic Boo ks,pp.34-52.
    ② Fischer,C.(1975)"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is m".Amer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0:1319-1341.
    ③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66.
    ④ (美)索佳(Soja, E.W.)著.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① Jencks,C.(1993)Heteropolis:Los Angeles, the Riots and the Strange Beauty of Hetero-Archi tecture.New York:St.Martin's Press.
    ② (美)迪尔(Dear, M.J.)著.后现代都市状况[M].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13.
    ③ (美)索亚(Soja, E.W.)著.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01.
    ④ 参见Judd,D.R.(1995)"The Rise of the New Walled Cities".H.Liggett and D.C.,Perry(eds.), Spatial Practice.Newbury Park/CA:Sage,pp.144-66.; Blakely,E.J.& M.G.Snyder (1997)Fortress A merica: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a nd Cambridge.MA: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① (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② 蔡禾著.城市社会学:理论与实践视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③ Entrikin,N.(1980)Robert Park's human ecology and human geography.Annals of the Assoc 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0:43-58.
    ④ Firey,W.(1945)Sentiment and symbolism as ecological variabl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 ew,10:140-148.
    ⑤ Warf,B.(1990)"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ecology and neighbourhood change in Brookl y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8:73-96.
    ① 转引自司敏.“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J].社会,2004,(5)
    ② 转引自(美)戈特迪纳(Gottdiener, M.)著.新城市社会学[M].黄怡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84.
    ③ Duncan,O.D.&B.Duncan(1955)"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and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Amer 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0:493-503.
    ④ (意)布鲁诺·赛维著.建筑空间论[M].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① 参见:Kiang,H.C.(1994)"Kaiefeng and Yangzhou:The Birth of the Commercial Street".In Z. Celik,D.Favro&R.Ingersoll (Eds.),Streets: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Public Space.Berkeley,CA:Unive 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45-56.; Clark,W.A.V.(1986)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American cit y:A review and interpretio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5:95-127.; Rothwell,J.T.& D.S.Massey(2010)"Density Zoning Class Segregation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Social Scien ce Quarterly,91(5):1123-1143.; Massey,D.S.,Rothwell,J.T.&T.Domina(2009)"The Changing Bases of Segre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 d Social Science,(November 626):74-90.; Johnson,N.A.&J.Harris(2012)"Racial and Class Segre gation Patterns in the United States:Comparing Atlanta and Chicago",e.polis Volume v,Fall/ Winter.
    ①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编著.宅形与文化[M].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② 参见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37.
    ③ 王兴中.国外城镇社会居住区域划分模式[J].国外城镇规划,2001,(3)
    ④ 参见:Duncan,O.D.&B.Duncan(1955)"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and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0:493-503.; Taeuber,K.&A.Taeuber(1965)Negroes in Cities:Resi dential Segregation and Neighborhood Change.Chicago:Aldine.; Massey,D.S.&N.A.Denton(199 3)Urban Apartheid:Segregat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Underclass.Cambridge,MA:Harvard U niversity Press.
    ① (英)肖特(Short, J.R.)著.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41.
    ② (加)威尔·金里卡著,刘曙辉译.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③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④ Yinger,J.Milton(1986)"Intersecting Strands in the Theorisation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 ns",John Rex and David Mason(eds.),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Camb ridge University Press,pp.20-41.
    ⑤ 高永久等编著.民族社会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① 刘少杰.城市化进程中的认同分化与风险集聚[J].探索与争鸣,2011,(2)
    ① 关于“治理、公共治理、地方治理、基层治理、政府治理、社区治理、民族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的这些“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概念的辨析。相关研究者在运用这些概念时,并未作专门的区分。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治理是起源私领域的一种年轻且内容庞杂的理论,它已在不同的研究层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将治理理论运用于一个国家及地区的公共领域便可称之为公共治理、地方治理、基层治理、政府治理等。在本研究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笔者也将遵循这一概念界定/理解方式。
    ② 参见:汪向阳、胡春阳.治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新热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程杞国.从管理到治理:观念、逻辑、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2001,(9).;孔繁斌.政治学知识的转向:治理理论与公共管理[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③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④郁建兴等.治理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⑤张宝锋.治理理论主要思想综述[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① 毛寿龙.现代治道与治道变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2)
    ② 杨雪冬.论治理的制度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2002,(2)
    ③ 娄成武等.从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地方治理之内涵与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④ 沈承诚等.西方治理理论引入的社会条件分析[J].行政论坛,2005,(5)
    ⑤ 郁建兴、王诗宗.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J].哲学研究,2010,(11)
    ⑥ 包国宪、周云飞.中国公共治理评价的几个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9,(2)
    ⑦ 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研究路线[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⑧ 参见:Chan,Anita(1993)"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post-Ma o China".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29.:张静著.法团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Clark,Simon(2005)"Post-socialist Trade Unions:China and Russia".Industrial R elations Journal,36.:王向民.工人成熟与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工会的转型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4).;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J].社会学研究,2010,(3)
    ⑨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① 孙立平.总体性社会研究: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第1卷.
    ② 参见: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9,(1).;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6).:李汉林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田毅鹏、漆思著.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③ (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村庄[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④ 参见: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康晓光、卢宪英、韩恒.改革时代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行政吸纳社会[A].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⑤ 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J].社会科学,2012,(1).
    ⑥ 参见:李俊清、陈旭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区社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李妙然著.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研究[M].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侯江红.云南省社会组织现状与培育监管对策研究[J].社团管理研究,2012,(7)
    ⑦ 马宝成.国家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中国地方治理发展的新趋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6)
    ⑧ 吴家庆、王毅.中国与西方治理理论之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
    ① 毛寿龙.权力、市场与城市治理[J].理论视野,2011,(6)
    ② 申剑、白庆华.城市治理理论在我国的适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6,(9)
    ③ 王枫云.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我国城市政府行政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2008,(1)
    ④ 侣传振、崔琳琳.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国家与社会治理空间的转换[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⑤ 孙柏瑛.我国政府城市治理结构与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8)
    ⑥ 参见: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王邦佐等编著.居委会与社区治理:城市社区居民委会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姚永平、梁平.走向善治:中国基层民主治理模式探析[J].探索,2004,(1).;张兆曙.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3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J].管理世界,2010,(2)
    ⑦ ANT是由法国科学知识社会学家Michel Callon、Bruno Latour、John Law等提出的,该理论研究了人与非人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的异质性网络,认为科学实践与其社会背景是在同一整个过程中产生,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它们相互建构、共同演进,并试图对技术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进行整合,把技术的社会建构向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建构扩展。
    ⑧ 李友梅.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建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J].社会学研究,2002,(4)
    ⑨ 朱健刚著.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的民族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10.
    ① 桂勇著.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
    ② 赵强.城市治理动力机制: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J].行政论坛,2011,(1)
    ① 朱力著.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与化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② 张鸿雁、谢静著.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③ 转引自李琳.多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国内研究阶段性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8,(3).
    ④ 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⑤ 石英主编.西安城市社会问题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① 李强等.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② 卜长莉等著.社区冲突与社区建设:东北城市社区矛盾问题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③ 参见:彭南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J].史学月刊,1999,(6).;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王燕华、张大勇.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群体的“再社会化”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张海波、童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6,(1).;候亚非、张展新著.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雷开春著.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任远著.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模式与社会融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④ 参见: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赵延东、王 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J].中国人口科学,2002,(4)
    ①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② 王振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因素研究: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5).
    ③ 参见:韦东超.城市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2004,(4).;郝亚明.城市进程中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8,(3)
    ④ 马戎.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J].社会,2009,(4).
    ⑤ 白友涛等著.熟悉的陌生人:大城市流动穆斯林社会适应研究[M].西宁: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⑥ 周传斌、杨文笔.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宗教适应机制探讨[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① 廖杨.“民族-宗教问题”:概念、类型和实质[J].世界民族,2010,(3)
    ② 参见:张焕金.试论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11).;牟钟鉴.试论民族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J].中国宗教,2006,(1).;朱新莲.浅论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作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2010,(4)
    ③ 严庆.从民族、国家结构类型看民族问题与民族治理的差异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
    ④ 参见:彭英明、唐奇甜.民族问题及其实质浅论[J].民族研究,1981,(1).;杨荆楚.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J].云南社会科学,1982,(4).;乌尔希叶夫.再论民族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实质[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0,(4).;杨顺清.民族问题辩证透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0,(4).
    ⑤ 参见: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1989,(6).;徐黎丽著.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⑥ 参见:中国民族问题国际性特点透析[J].阴山学刊,2002,(6).;赵新居.民族问题复杂性之国际背景透视[J].新疆社科论坛,2003,(1)
    ⑦ 参见:论民族问题的诸影响因素[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吴敏.试论民族问题的隐性因素[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2)
    ⑧ 候晓星.刍议民族问题概念的内涵[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⑨ 参见本书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⑩ 参见:赵健君.论当代民族问题特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金炳镐.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哈正利.论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8,(1)
    11 范前锋.“民族问题”的新内涵探微:学习“中央民族工作12条”[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① 龚永辉.关于民族问题的两重属性:三十年来民族问题概念广义、狭义之争的学理反思[J].民族研究,2010,(1)
    ② 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3)
    ③ 熊坤新、严庆.民族问题中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④雷海.浅谈城市民族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4).;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单菲菲、高永久.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现状[J].广西民族研究,2007,(2).;郑信哲、黄娜.当前我国城市民族问题之探讨[J].满族研究,2009,(4).:郑信哲、张红.关于城市民族问题的研究评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
    ⑤参见:白建灵.论西北民族问题的起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6,(2).;谭明春.西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复杂性的表现[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3)
    ⑥ 潘志平.突破民族问题高度政治化的困局[J].西北民族研究,2010,(1)
    ⑦ 参见: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5,(5).;都永浩.政治属性是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内涵:评民族“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毕跃光.国家类型与民族问题的解决:兼谈国家对少数民族政策的“政治化”与“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9,(4).杨兴猛.刍议民族问题“去政治化”[J].民族论坛,2013,(2)
    ① (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王志弘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2.
    ② (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王志弘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5.
    ③ 董强著.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④ 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① 文军、黄锐.“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J].社会学研究,2012,(2)
    ② 冯雷著.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③ 张凤超.新马克思主义批判视阂下的空间命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④ 李志刚、顾朝林.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⑤ 赵芳.城市空间: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演进[J].湖南社会科学,2003,(3)
    ⑥ 李志刚、吴缚龙、薛德升.“后社会主义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6,(5)
    ⑦ 张鸿雁著.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① 余侃华等.城市社区空间私有化的产生机制及发展趋势:以国外封闭社区为研究对象[J].城市发展研究,2009,(6)
    ② 参见:陈为智.新城市社会学视域下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李秀玲、秦龙.“空间生产”思想:从马克思经列斐伏尔到哈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③ 叶超等.“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1,(3)
    ④ 林顺利、孟亚男.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及其本土意义[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
    ⑤ 谭日辉.西方社会空间研究对中国的启示[J].船山学刊,2010,(4)
    ① 参见:;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基于住房视角的转型社会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吴庆华.转型期我国城市空间隔离探析[J].齐鲁学刊,2008,(6)
    ② 曹现强、张福磊.空间正义:形成、内涵及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2011,(4).
    ③ 张雪筠.浅析中国城市空间的演变及城市社会问题[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08,(5)
    ④ 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新视野,2005,(4).
    ⑤ 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⑥ 项飚.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J].战略与管理,1996,(6).:
    ⑦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
    ⑧ 参见:钟波涛.城市封闭住区研究[J].建筑学报,2003,(9).;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2004,(5).:宋伟轩、朱喜钢.中国封闭社区:社会分异的消极空间响应[J].规划师,2009,(11).;徐苗、杨震.超级街区+门禁社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死亡[J].建筑学报,2010,(3).;廖开怀等.社会隔离还是融合?封闭社区:城市规划设计的挑战与应对[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2.
    ⑨ 张晓虹、牟振宇.城市化与乡村聚落的空间过程:开埠上海东北部地区聚落变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⑩ 李志刚等.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8,(2)
    11 参见:陈映芳著.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芦恒.国家与城市棚户区的秩序建构[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楚德江.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困境与出路[J].理论导刊,2011,(3)
    ① 参见:任荣荣、张红.城乡结合部界定方法研究[J].城市问题,2008,(4).;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② 刘贵利、顾朝林.城市社区与流动人口聚落的生态关系及其调控[J].人文地理,2000,(2).;吴明伟、吴晓等.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③ 参见:刘东声、刘盛林著.北京牛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周传斌、马雪峰.都市回族社会结构的范式问题探讨:以北京回族社区的结构变迁为例[J].回族研究,2004,(3).;良警宇著.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杨文炯著.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④ 参见:蒋连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及应对原则[J].社会科学,2006,(9).;白晓荣.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成与功能[J].中国穆斯林,2006,(2)
    ⑤ 关于“分异”(differentiation)与“隔离”(segregation)的用法,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大多使用“隔离”这一概念,而国内学者大多使用“分异”这一概念。黄怡认为,“居住隔离的概念在反映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物质空间状态上针对性更强”,而居住分异“对社会阶层的社会距离变化的强调甚于对空间分布差异的强调”。这两个概念在语义、研究内容以及学科背景上各有侧重。参见黄怡.城市居住隔离及其研究进程[J],城市规划汇刊,2004,(5).笔者在本研究中将统一使用“分异”这一概念。
    ⑥ 爱德蒙·普德塞依,侯智荣译.城市空间的社会分化问题研究[J].城市问题,1995,(6)
    ⑦ 参见: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1997,(4).;吴启焰、崔功豪.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城市规划,1999,(12).;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黄怡著.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① 邹小华.城市空间、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J].城市问题,2007,(5)
    ② 景晓芬、李世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排斥[J].城市问题,2011,(10)
    ③ 桂勇.城市邻里研究:“国家——社会”范式及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A].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编.复旦社会学论坛·第1辑[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④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基于住房视角的转型社会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⑤ 易峥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1)
    ① 景晓芬、李世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排斥[J].城市问题,2011,(10)
    ② 马戎.拉萨市区汉藏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J].社会学研究,1990,(3)
    ③ 王俊敏著.青城民族:一个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演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④ 马宗保、金英花.银川市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变迁及其对民族间社会交往的研究[J].回族研究,1997,(2)
    ⑤ 粱茂春.南宁市区汉壮民族的居住格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⑥ 王建基.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00,(1)
    ⑦ 黄达远.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演化及其当代启示[J].西北民族研究,2011,(3)
    ⑧ 韩芳、柴梅.社会转型期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特征与政策启示:以乌鲁木齐市二道桥社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
    ⑨ 刘能.适应,抑或治理: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命运[J].思想战线,2010,(4)
    ① 郑信哲、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4).
    ② 严庆著.冲突与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③ 陈云、林兰芬.城市少数民族的分化与整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5)
    ④ 陈纪.论城市化进程对民族关系发展的作用与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2,(3)
    ⑤ 参见:李忠斌.论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结构与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03,(2).;朱绍华.城市化进程中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对策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秦伟江.城市化进程民民族问题发展的七大趋势[J].学术论坛,2009,(8)
    ⑥ 李静著.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① 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② 参见:论民族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2).;纳日碧力戈.民族意识辨[J].民族研究,1991,(5).;都永浩.关于民族意识概念及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民族意识问题通信[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2).:徐黎丽.论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5,(3).;郝亚明.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8,(3).:段红云.当前民族意识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J].学术探索,2008,(4)
    ③ 王琛、周大鸣.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社会交往与族际交流:以深圳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4,(4)
    ④ 李静、戴宁宁.民族意识的根源与新疆多民族地区稳定社会的建构[J].新疆社会科学,2010,(6)
    ⑤ 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5)
    ⑥ 王建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疆民族社会关系及其调适[J].兰州大学学报,2003,(4)
    ⑦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① 戴宁宁.维汉民族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解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1,(5)
    ②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1)
    ③ 方文.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④ 秦洁.都市感知:都市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⑤ 即往往将族群意识、族籍身份当作社会竞争的工具来操控,却与族群本身的特殊文化和传统关系并未直接的联系。参见卢小平.族群工具化:理论探讨与中国现状[J].广西民族研究,2012,(3)
    ⑥ 陆海发、胡玉荣.论当前我国边疆治理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11, (3)
    ① 贺萍.新疆少数民族群体身份认同现状分析与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09,(3)
    ② 李瑞君著.当代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国家认同研究[M].北京:中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③ 陈云.社区改造:城市民族关系发展的新契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④ 参见:粟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高承海、万明钢.民族本质论对民族认同和刻板印象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3,(2).;高源.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张泳.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艾清.牛录:新疆锡伯族族群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高小岩.游离中沉淀:认同与变迁的都市回族视角[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金啸宇.当代回汉通婚对城市回族族群认同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①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基于住房视角的转型社会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② 谢俊贵.生人社会的来临与社会建设的策略:基于城市社会关顾状态的思考[J].思想战线,2012,(2)
    ③ 参见:赵盂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4).;吴先举.社会建设:重建社会资本的理想路径选择[J].唯实,2003,(11).
    ④ 刘春荣.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J].社会学研究,2007,(2).
    ⑤ 参见:单菲菲.试析社会资本与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赵志浩.走出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集体行动的困境: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J].红河学院学报,2012,(5)
    ① 潘泽泉.社区建设与发展话语的实践逻辑与新趋势[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
    ② 张鸿雁、谢静著.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③ 刘淑妍著.公众参与导向的城市治理: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④ 贾西津.开放社会空间释放社会活力[N].社会科学报,2012-04-12.
    ① 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J].社会科学,2012,(1)
    ② 李伟梁.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③ 参见:蒋连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上海城市民族工作[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高翔等.城市中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空间行为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0,(2).高翔等.兰州市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空间行为特征及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10,(6)
    ④ 李伟梁、陈云.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⑤ 杜娟.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⑥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⑦参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J].民族研究,2001,(4).;郑信哲、周竞红.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4).;韩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J].理论月刊,2003,(12)
    ① 秦文鹏.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管理的社区策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5)
    ② 张明善、李春杰.基于社区管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③ 参见:周平.中国的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J].思想战线,2008,(3).;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J].政治学研究,2008,(2).;周平.国家视阈里的中国边疆观念[J].政治学研究,2012,(2)
    ④ 高永久、秦伟江.城市化进程边疆地区民族问题治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① 严庆著.从冲突到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② 徐黎丽.论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③ 杨珍.关于构建民族意识调控机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2005,(1)
    ④ 熊坤新、胡琦.试论民族关系调控中的政策调控[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⑤ 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J].民族研究,2010,(3)
    ⑥ 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⑦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① 即对少数族群“族群身份”不能成为其权利特殊扶持的原因,少数族群民众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利地位”才是给予其特殊照顾的缘由。参见朱碧波.多族群国家族群问题治理路径“势差化”研究[J].思想战线,2010,(6)
    ② 李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特征、问题及对策:以新疆民族地区为例[J].知识经济,2012,(11).
    ③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④ 徐疆、马国芳.试论完善边疆城市社区矛盾一体多元调处机制[J].新疆社会科学,2012,(6).
    ⑤ 沈林.民族工作缺失与民族工作过度: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民族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⑥ 虎有泽、杨富强.新疆城市民族工作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 (3)
    ① (美)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②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99.
    ① 转引自(加)雅各布斯(Jacobs, J.)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93.
    ② 爱德华·W·索佳.重描城市空间的地理性历史:<后大都市>第一部分“导论”[A].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13.
    ③ 参见:Ley,D.(1983)A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City.New York:Harper and Row.;(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42.
    ④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99-404.
    ① 数据来自金建新.新疆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② 米东区是于200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米泉市和原乌鲁木齐东山区合并成立的。
    ① (美)殷(Yin, R.)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4版)[M].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3.
    ②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 (5)
    ③ 朱德米.公共行政的案例研究:对一种研究方法的限度探讨[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
    ①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7.
    ① 联合国开发署(UNDP)对治理的定义。转引自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② (美)乔治·弗里德里克森著.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8.
    ③ 张听著.转型中国的治理与发展[J].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7.
    ④ 俞可平.引论:治理与善治[A].俞可平主编.治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
    ① 郁建兴、王诗宗.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J].哲学研究,2010,(11)
    ② 刘琼莲.试论公共治理精神的嬗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9,(2).
    ③ 李晓莉、李郁芳.西方学者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商论,2011,(10).
    ④ 曾正滋.公共行政中的治理:公共治理的概念厘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8)
    ⑤ 聂平平.公共治理:背景、理念及其理论边界[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7)
    ① 参见:董立人.建设和谐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实现途径[J].行政论坛,2005,(6).;林修果、林婷.公共治理:建构和谐社会的一种行政学范式读解[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朱和磊.和谐社会下公共治理的展望[J].湖南社会科学,2007,(5).;陈颢.公共治理与和谐社会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许劲松.公共治理与和谐社会建构的行动逻辑[J].行政论坛,2011,(1)
    ② 顾建光.从公共服务到公共治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3)
    ③ 李晓莉、李郁芳.西方学者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商论,2011,(10)
    ④ 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⑤ 郭健彪.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危机管理[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⑥ 王海峰、郭素华.制度理性:政府公共治理的价值源起[J].理论观察,2007,(5)
    ⑦ 靳永翥.政府治理的公共性、地方性与合法性[J].行政论坛,2007,(6)
    ⑧ 谭海波、何植民.论公共治理机制及其整合[J].社会科学家,2011,(2)
    ① 乔福龙.中国治理模式的特色与成长逻辑: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② 刘金程、刘熙瑞.风险社会下的公共治理策略变革与发展[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3).
    ③ 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社区”这一概念在中西方学术界尚存在着颇多歧见,一些学者发现如果从社会群体和过程、社会系统和功能、地理区划、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归属认同感和社区参与等角度来划分,可以找到上百余种关于社区的定义,而这些定义大多数都是以“人口、区位、共同纽带、社会交往”来作为社区的构成要素的(希勒里,1955;杨庆昆,1981)。本研究中的社区主要是指少数族群聚居区尤其是少数族群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的街区内的社区类型及其所存在的社会问题,而这其中以城市中的居委会型聚居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村委会型聚居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④ 参见:(德)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美)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Fisher;C.S.(1984)The Urban Experienc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费孝通著.社会调查自白[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0[23]号文件)
    ⑤ 对“地域空间”是否还是社区构成的必要性因素,西方学术界对此存在着争议,如阿尔布劳(Albrow, M.)、吉登斯等社会理论家指出现代性和资本主义必然会导致社会生活的“去疆界化”(deterritorialization),现代社会的脱域(disembeded)机制将社会关系从人们所置于的特殊地域“情境”中抽取了出来,现代社会的团体主要是些“脱域的共同体”,正是它们一方面支撑起了现代社会,另一方面构成了个体的“个人切身社会环境”。因此,他们建议社会科学不应将研究精力投入到没有实质意义的所谓以地域性为主要特征的社区。而Hoggart (1957)、Gans (1962)、Suttles (1972)、Guesfield (1975)、Pacione (1984)等则力图证明现代都市仍然存在着地域界限明确的、有凝聚力的邻里社区。参见高春燕主编.社区人口与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48-209.;王小章、王志强.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J].学术论坛,2003,(6)。笔者将在本研究中指出作为多族群聚居的乌鲁木齐市社区,尤其是族群聚居同质性较强的民族社区往往具有强烈的地域空间认同感和空间排他性意识,这些社区是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的最具影响的地域单元。由于此类社区的特殊性,使其往往成为城市重大社会问题发生的场所和管理的敏感空间区域。
    ① 参见:Simmel,G.(1950)"The Metropolis of Mental Life".In Kurt Wolf(ed.),The Sociology of Gerog Simmel.Glencoe,Ⅲ:Free Press.; Wirth,L.(1964)Lous Wirth on Cities and Social Life:S elected Papers.Edited and with Introduction by Albert J.Reiss,J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② 参见:Gans,H.(1962)The Urban Villagers.New York:Free Press.
    ③ Fischer,C.(1982)To Dwell among Friends: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ity.Chicago:Univ 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llman,B.(1990)"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rent Folks:Communit y Ties and Social Suppor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6.
    ④ Wellman,B.(1982)"Studying Personal Communities"In Peter V.Marsden Nan Lin(eds.),Socia I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Beverley Hills:Sage Publications.
    ⑤ 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社会学研究,1997,(1)
    ⑥ 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2)
    ⑦ 马西恒.社区治理框架中的居民参与问题:一项反思性的考察[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2).
    ① 参见: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吴光芸.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7,(1).;王梅.论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主体间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② 王敬尧.“互动合作”的制度变迁模型:以武汉市江汉社区建设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③ 参见: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李丽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变迁及发展走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5,(7).;康宇.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历程及现实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07,(2).;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④ 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⑤ 李丽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变迁及发展走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5,(7)
    ① 孔繁斌.政治学知识的转向:治理理论与公共管理[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② 安德鲁·甘布尔著.政治和命运[M].胡晓进、罗珊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③ 政治能力(political capacity)既指政治权威运用政治与法律框架解决执政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潜力,也指这一框架的政治容纳能力。
    ④ Culpepper,P.D.(2004)Institutional Rules,Social Capacity,and the Stuff of Politics.Experiment s i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France and Italy.EWI working paper,RSCAS,No.06.
    ⑤ (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等.找回国家[M].方力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
    ⑥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① 陈琼、曾保根.对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解读[J].行政论坛,2004,(5)
    ② 曹胜.解构、多元与合作: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治理理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8,(5).
    ③ 刘娴静、邝凤霞.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与路径[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
    ④ 卢汉龙.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1)
    ① 人文区位空间,即美国芝加哥城市社会学研究学派利用人类生态学的观点来探讨城市人的生活和城市社会问题,尤其是人与城市环境的冲突和适应以及由此所引发的诸种社会问题;后来,在城市社会学的各种新研究方向中城市人与城市区位互动的研究仍旧持续着,如新韦伯(Neo-Weberian)城市学派将城市人和城市住房(即微观区位)研究相结合: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则认为城市空间是资本作用的产物,应从空间生产和集体消费以及与此关联的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运动,来研究城市人与城市区位的关系。
    ② 社会空间视角,即把诸如阶级、种族、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构成社会行为的因素与空间环境的象征性整合起来,使空间成为理解人类行为及关系的基础性因素。转引自司敏.“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J].社会,2004,(5)
    ① (美)爱德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② (美)戈特迪纳(Gottdiener, M.)、(美)哈奇森(Hutchison, R.)著.新城市社会学(第3版)[M].黄怡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8-19.
    ③ 参见: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11).;汪芳等著.城市记忆规划研究:以北京宣武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0,(1).;王兴中等著.城市社区体系规划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④ (美)哈维著.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⑤ Harvey,D.(1992)Social justice,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6:588-601.
    ① 转引自(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4.
    ② (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41.
    ③ 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J].学海,2005,(2)
    ④ 作为一个晚近几年才引入中国学术市场的核心概念或理论范式,Citizenship所对应的汉译语汇却多达十余种。郭台辉将其归纳为三类,即一为公民、公民权、公民权利;二为公民性、公民责任、公民制度等;三为公民资格、公民身份等。他认为如果我们检视这三类Citizenship的内涵和语境的表述可以发现:第一类表述是西方现代性思维的表现和现代政治发展的惯习使然,学术界多把其简化为“公民权利”并局限于现代法律意义层面的理解:第二种表述忽略了citizenship深厚的西方历史传统及其所具有的美德理念和伦理价值;第三种表述是当前学术界占主流地位的表述,但也存在着理解的文化语境的差异。参见郭台辉.译者代序------Citizenship的内涵检视及其在汉语界的表述语境[A].(美)雷森伯格著.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至卢梭[M].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3。在本研究中,由于新疆城市多族群相处异质性较强的社会现实,文中主要采用“公民身份”的认同表意方式,既在最广泛的意义上用来理解乌鲁木齐市少数族群的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或社会认同)的双元结构,即一是“政治-法律”公民身份和赞同性国家(或社会)认同;二是“文化-心理”公民身份和归属性国家(或社会)认同。参见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① (英)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C].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② 转引自(英)德怀尔著.理解社会公民身份:政策与实践的主题和视角[M].蒋晓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③ Lewis,G.(1998)"Citizenship"in G.Hughes(ed.)Imagining welfare futures,London:Routledge/Op en University Press,pp.103-50.
    ①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① 自从20世纪70年代把“族群”这一概念引入国内民族学学术界以来,关于族群概念的适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ethnic group应翻译成“民族”而非族群(阮西湖,1998),使用“族群”概念替代“民族”概念容易忽略其政治属性(朱伦,2005);一种观点反对“泛族群化”而承认其有特定的学术价值(郝时远,2002;徐杰舜,2002),因为族群概念在西方暗含着一种对权力关系的预设与建构的变化过程(潘蛟,2003),而在中国这两个概念都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特定内涵,应寻求两者之间的互补性(乌小花,2003);另一种观点认为与“民族”概念相比,族群概念具有淡化民族关系高度政治化的特点,更适合我国当前的民族问题研究(庞中英,1996;孙九霞,1998;马戎,2000),许多国家所采取的限制族群性政治团体、淡化族群与地域之间关系以及族群所具有的特殊政治经济利益的“去政治化”思路值得我们思考(马戎,2002);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族群概念背后所蕴含的是西方话语霸权,如果加以运用最终会增加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复杂度和敏感性(纳日碧力戈,2001)。可以说,民族学学术界的这场学术之争涉及到了复杂的社会利益群体、对整个民族理论体系基础的重构性思辨以及现行的民族政策与制度建构的反思和调整。一般来说,“族群”在政治法律意义上较为中性,而“民族”在政治法律意义上则具有特殊的含义。民族概念所指的更多的是一个“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复合体”,而族群这一概念则主要适用于族裔文化碎片化的民族群体地域依附性的边疆城市社会结构。本研究主要针对城市社会问题的治理而言,族群关系问题也是一种社会问题,为了行文简洁将采用族群概念为主、有时与民族概念交替使用(主要是在专用概念和直接引文等层面)的方式。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我们有能力领悟术语的规定性在具体的和约定俗成的用法上的程度差异而不至被误导”(范可,2003)。
    ② Eriksen,T.H.(1993)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Anturopoligical Perspectives.London:Pluto Pres S.
    ① 转引自(美)伊罗生著.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M].邓伯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② 参见:斯大林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Shils,E.(1957)Primordial,Pers onal,Sacred and Civil Ties:Some Particular Observ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ory,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2:130-45.;(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③ 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村庄[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④ (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著,高崇译.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⑤ Glazer,N.& D.P.Moynihan(eds.)(1975)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⑥ Cornell,S.(1996)The variable ties that bind:content and circumstance in ethnic processe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19(2):265-89.
    ① Jenkins,R.(1997)Rethinking Ethnicity-Arguments and Explorations.London.Sage.
    ② 参见:(英)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③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2版)[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④ 罗宾·科恩.族性的形成:为原生论适度辩护[A].(英)莫迪默、(英)法恩著.人民·民族·国家:族性与民族主义的含义[c].刘泓、黄海慧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4.
    ⑤ 参见Van Den Berghe,p.(1981)The Ethnic Phenomenon.New York:Elsevier Press.; Kellas,J. G.(1991)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New York:St.Martin'Press.
    ① 参见:Kaup,K.P.(2000)Creating the Zhuang:Ethnic Politics in China.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lnc.;(美)斯蒂文·郝瑞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M].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菅志翔著.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陈心林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武水流域一个土家族社区的实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② 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6,(1)
    ③ 严庆.从民族、国家结构类型看民族问题与民族治理的差异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
    ④ 孙岿.对口援疆背景下的民族关系协调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4)
    ①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② 闻晓祥、王南湜.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J].社会科学战线,1999,(3)
    ③ 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J].求是学刊,2005,(6)
    ④ (英)本·海默尔著.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
    ⑤ (英)本·海默尔著.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65.
    ① (英)本·海默尔著.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96.
    ② 赫勒指出了日常生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的五个方面共同特征,即一是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的特征;二是日常生活具有规范性或规则特征(rule.character);三是日常生活包含着各种符号系统;四是寻求经济性(节省)是日常生活各组成要素的共同特征;五是日常生活具有情境性(situatedness).参见(匈)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中译者序言,2010:8-9.
    ③ 转引自陈英.日常生活中的法初探:以交往行动理论为视角[J].研究生法学,2010,(4)
    ④ 李小娟、肖玲诺.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1998,(7)
    ① 衣俊卿著.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② 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9,(2)
    ③ 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④ 芦恒.日常生活与底层的真实表述:评<女工1970:她们的历史>[J].社会学研究,2008,(6).
    ⑤ Schutz,A.(1970)Alfred Schutz on Phenomenology and Social Relations-Selected Writings,(e d.) by Helmut R. Wagn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73.
    ⑥ Geddes,P.(1947)Cities in Evolution,London:Williams and Norgate.
    ⑦ Miller,A.(1987)The Drama of Being a Child,London:Virago Press.
    ⑧ (美)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① 转引自(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著.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6.
    ② 艾秀梅.谈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问题[J].求是学刊,2005,(2)
    ③ 闻晓祥、王南湜.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J].社会科学战线,1999,(3).
    ① 转引自(美)霍尔、(美)尼兹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4.
    ② 参见:Glazer,N.& D.P.Moynihan(1963)Beyond the Melting Po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 rsity.; Alba,R.(2000)Beyond the Melting Pot 35 years lateron the relevance of a sociologi cal classic for the immigration Metropolis of today.l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243-7 9.
    ③ 参见Lieberson,S.& M.C.Waters(1988)From Many Strands:Ethnic and Racial Groups in Con temporary America.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① 中国城市人口到2030年将超10亿[J].领导决策信息,2010,(33)
    ② 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① 当然,官方的表述和学者们的研究都对新疆城市族群关系的“和谐稳定型”走向表示了肯定,这也表明了民众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信心。参见李晓霞.新疆民族关系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② 参见:Lin,G.C.S.(2002)The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of Chinese cities:a contextual a nd geographic analysis.Cities,5(19).; Fulong,Wu(2001)China's recent urban development in t he process of land housing marketisation.Habitat International,25:273-289.: Ma,L.J.C.&Wu.F. (2005)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diverse processes and reconstituted spaces.London:Rout ledge.
    ① 文军认为农民市民化主要是一种“被市民化”的过程,所以才使得农民市民化也被“问题化”;因为农民市民化不仅是居住空间的转移(城市化)和农民职业身份的转变(非农化),更是农民角色内涵与社会文化属性(市民化)和城乡关系的重构过程(结构化);所以户籍转变、地域转移以及职业转换只是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外部特性”,更为重要的则是新市民群体如何在角色内涵上实现真正的转型和再造。参见文军.农民市民化[J].开放时代,2009,(8);文军.“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② 参见:杨重光、刘维新著.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朱林兴.关于农村土地城市化的经济和规划问题[J].财经研究,1996,(3)
    ③ 冯健、刘玉.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模式与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7,(4)
    ④ 魏立华等.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转型城市”的含义、界定及其研究架构[J].现代城市研究,2006,(9)
    ① (美)贝利著.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M].顾朝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5.
    ② (美)贝利著.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M].顾朝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78.
    ③ Ley,D.(1983)A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City.New York:Harper and Row.
    ① 左广兵.“隐蔽的公理”:城市社区地域空间的性质及其塑造[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3)
    ② (美)哈维(Harvey, D.)著.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28.
    ③ 陈映芳.城市中国的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36.当然,学术界对于这一点有着不同的论断:一种认为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在下降(朱健刚,1997、1999、2002;林尚立,2003);一种认为国家通过社区建设运动渗透进基层社会并强化了控制(李友梅,2002;桂勇,2000、2007)。
    ① 胡位钧.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基层自治制度的变革与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② 所谓“生活政治”是指源于民众的时间、精力以及个体偏好而产生的非正式的政治参与活动,是与“实质政治”(Politics of substance)(即正式的选举等政治)相对立的政治参与形态(Bennett Lance,1998)。
    ③ Smart、邓永成.非正规路径:中国大陆及香港的非法建筑[A].吴缚龙等.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27、36.
    ② 隋雁.用铁的手腕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人民网,2012-04-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 /17642076.html.
    ③ 即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
    ① 成立新、隋云雁.自治区党委部署全疆维稳工作.新疆日报,2012-04-12, http://www.xjda ily.com.cn/xinjiang/302/01/692723.shtml.
    ② 李晓霞.新疆民族关系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
    ① 万卫红.首府全面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2009-04-15,http://www.wlmqwb.c om/2852/2859/200904/t20090415_552212.shtml根据其资料整理而成。
    ① 数字化支撑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将前“三化”中的社区人口、房屋、民族宗教等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更好地进行专业化管理和人性化地服务民众。
    ② 新疆:房客入住出租屋房东需24小时内上报.人民网,2012-08-09,http://news.163.com/ 12/0809/04/88EJI44F00014JB6.html
    ① 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② 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227.
    ③ 青连斌.社会问题的界定和成因[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3).
    ④ 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21.
    ⑤ (美)乔恩·谢泼德、(美)哈文·沃思著.美国社会问题[M].刘云霞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
    ⑥ Gans,H.G.(1962)The urban Villages.New York:Free Press,pp.186.
    ① 陈映芳等著.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30.
    ② 李汉林等.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J].中国社会科学,2010,(2).
    ① 张时空.城市化对民族发展及民族关系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② Ellin,Nan(2003)" Fear and city building".Hedgehong Rewew,pp.43-61.
    ③ (美)诺克斯、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
    ④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⑤ (美)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① (英)鲍曼著.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M].谷蕾、武媛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92.
    ② Gordon,A.(1997)Ghostly Matters:Haunting and the Social Imagination.Minneapolis:Univer sity of Minnesota Press,pp.8.
    ③ Williams,R.(1977)/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35.
    ① (日本)宇多文雄.关于‘民族问题’的几点思考[J].民族译丛,1994,(1)
    ② 严庆.从民族、国家结构类型看民族问题与民族治理的差异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
    ① 沈林等著.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79.
    ② 王建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疆民族社会关系及其调适[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③ 国家民委研究室主编.西北边疆研究[C].民族工作参考材料(内部资料),2009年10月.
    ① 刘仲康.社会转型期的新疆宗教问题及其应对[J].新疆社会科学,2009,(6)
    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反暴力讲法治秩序[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26-27.
    ① 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5.
    ② 社会学界对社会冲突的功能性质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即一种以帕斯森等为代表的结构功能社会学派认为冲突是社会的病态、非正常的现象,另一种以西美尔、达伦多夫与科塞等为代表的社会学家视冲突为社会常态,并非是病态,甚至冲突还具有某些正功能。
    ③ 孙立平.冲突的断裂带[N].经济观察报,2004-06-28.
    ④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
    ① 参见杨天云.迪化市基层政权建设[A].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在晨光灿烂的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乌鲁木齐[A].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8.
    ① 参见杨天云.迪化市基层政权建设[A].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在晨光灿烂的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乌鲁木齐[A].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9-20.
    ② 参见杨天云.简忆在迪化市第一区的日子[A].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在晨光灿烂的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乌鲁木齐[A].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22.
    ③ 参见王锡恩.解放初期迪化市第三区工作回忆[A].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在晨光灿烂的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乌鲁木齐[A].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34.
    ① 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2)
    ② Walder,A.(1986)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 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③ 张兆曙著.非常规行动及其后果:一种社会变迁理论的新视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① 转引自朱力著.当代中国社会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5.
    ② 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2)
    ③ 在调研中发现,管委会的职能与街道并未明显的区别,但却高配至副县级行政级别。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各类资源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① 宗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就新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接受媒体专访.亚心网,2012-06-28, htt p://news.iyaxin.com/content/2012-06/28/content_3535920.htm.
    ②赵枫.乌鲁木齐:社区“十有”维稳基石助于民生.天山网,2014-01-08,http://news.ts.cn/ content/2014-01/08/content_9166380.htm.
    ③ 转引自(美)格罗塞著.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二版序言,2010:3.
    ① (美)格罗塞著.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二版序言,2010:3.
    ② Keith,M.&M.Cross(1993) Racism and the postmodern city,In Cross,M. and Keith,M.(eds) Racism, the City and the State,London:Routledge.
    ③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形态[M].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7.
    ① (法)爱弥尔·涂尔干、(法)马塞尔·莫斯著.原始分类[M].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
    ②(法)福柯(Foucault, M.)著.不正常的人[M].钱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③ 参见:Bourdieu,P.(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London:Ro utledge and Kegan Paul.;(法)布迪尔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④ Gordon,M.(1964)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Religion,and National Ori gi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⑤ (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著,高崇译.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① (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56.
    ② Park,R.E.(1950)Race and Cul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pp.84.
    ③ Gladney,Dru C.(1991)Muslim Chinese: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Cambrid 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④ (美)波谱诺著.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① 李晓霞著.新疆民族混合家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1.
    ② 戴宁宁.维汉民族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解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1,(5)
    ③ 李晓霞.试论中国族际通婚圈的构成[J].广西民族研究,2004,(3).
    ④ (印)森著.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想[M].李风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6、9-10、22.
    ① (美)谢林著.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谢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113.
    ② (法)格拉夫梅耶尔著.城市社会学[M].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3.
    ③ Firey,W.(1945)"Sentiment and Symbolism as Ecological Variabl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 eview,10:140-148.
    ④ 转引自(美)邵丹.故土与边疆:满洲民族与国家认同里的东北[J].清史研究,2011,(1)
    ⑤ 王兴中著.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⑥ Relph,E.(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pp.35-40.
    ① 转引自(美)诺克斯(Knox, P.L.)主编.城市化[M].顾朝林、汤培源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00.
    ① 李洁著.新疆南疆地区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研究:以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农村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为例[M1.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② Firey,W.(1945)"Sentiment and Symbolism as Ecological Variabl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 eview,10:140-48.
    ③ (美)诺克斯(Knox, P.L.)主编.城市化[M].顾朝林、汤培源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57-358.
    ① 当然,对这两种指数的计算需要制定和选用多种指标,因为所有的指标都是建立在假设的
    基础上的,所以在使用与阐述指标时往往有很大的操作性困难。由于很难完整的相关数据,
    所以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学者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在城市日常生活体验和实地调研
    过程中,强烈的族群聚居倾向早已是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就开阔研究视域
    来说,这两种指数对我们理解城市居住区隔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② 参见:Farley(1977)"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Urbanized Area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
    970".Demography(November):490-508.转引自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① 少数族裔郊区作为一种聚落类型,复制了族裔飞地和缺少惟一少数族群身份的郊区的特征,它是郊区少数族群居住区和商业区的聚集地:他们具有不稳定的少数族裔经济特征,少数族裔经济依赖大量当地少数族群消费者;少数族裔郊区与传统的内城族群集居地或飞地共存。参见(美)诺克斯(Knox, P. L.)主编.城市化[M].顾朝林,汤培源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74-375.
    ② Boal,F.W.(1976)"Ethnic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D.T. Herbert and R.J.Johnston(eds),Socia /Areas in Cities,Vol.1,Wiley,Chichester.
    ③ 参见:Massey,D.,&N.Denton(1988)'The dimensions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Social Forces, 67:282-315; Massey D.,&N.Denton(1987)Trends in the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Blacks,Hisp anics,and Asians:1970-1980,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802-825.
    ④ (美)诺克斯(Knox, P. L.)主编.城市化[M].顾朝林,汤培源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46.
    ① Fisher,C.S.(1984)The Urban Experienc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② 转引自(美)贝利著.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M].顾朝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0.
    ① Park,R.(1924)"The Concept of Social Distan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 8:881-893.; W illiams,Robin M.(1964)Strangers Next Door:Ethnic Relations in American Communities.Engle 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② 张世富著.民族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44.
    ③ 参见:都永浩.关于民族意识概念及与民族主义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2);周传斌.民族意识研究回顾[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1)
    ④ 转引自李贵苍.族性能见度的政治学与华人形象[M].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3)
    ⑤ 转引自(加)金里卡著.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M].应奇、葛水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9.
    ⑥ Shils,E.(1957)Primordial,Personal,Sacred and Civil Ties:Some Particular Observation on th e Relationships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ory,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2:130- 45.
    ① Eriksen,T.H.(2001) Ethnic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conflict:The significance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Ashmore,Jussim,Wilder(eds.):Social identity, intergroup conflict,a nd conflict re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69-70.
    ② 转引自(英)肖特(Short, J.R.)著.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42.
    ③ 转引自(英)鲍曼著.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23-124.
    ④ 马戎认为通过对族际间的社会结构性差异进行比较,我们有可能厘清在族群矛盾中哪些是属于文化和认同层面的真正意义上的族群冲突,哪些则属于市场化进程中“社会分层”的贫富或强弱群体之间的社会矛盾,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族群政策。参见马戎.中国各族之间的结构性差异[J].社会科学战线,2003,(4)
    ① 柳建文.经济转型时期的新疆民族关系与政府调控:基于伊宁的实证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② 周大鸣著.人类学导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35.
    ③ “民族的宗教性”是指族群及其文化的产生和演化过程都伴随着宗教,族群关系中都有宗教因素在起着作用,宗教性是族群重要属性的构成之一。参见牟钟鉴.试论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J].中国宗教,2006,(1)
    ① 戴宁宁、刘继杰.从宗教的心理属性看边疆多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路径选择:基于新疆南疆等地的田野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13,(1)
    ②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05.
    ③ 新疆是一个多族群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信教群众多、宗教活动场所多、宗教教职人员多以及宗教活动多是新疆宗教活动非常突出的特点。据统计,截至到2012年,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族群人口达1300余万人,约占新疆总人口的60%。区内现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余人、宗教团体102个、宗教院校2所。此外,新疆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国际性、政治性”等特点也十分突出,中央1996[7]号文件就曾指出非法宗教活动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在新疆必须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因为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保护正常宗教活动及秩序的需要,而且更加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参见李晓霞等编著.天山南北、和谐家园:新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之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125.
    ④ 菅志翔.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以保安族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4,(2)
    ⑤ 靳薇.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1,(4)
    ① Rahmond Williams将情感结构定义为:“源自于主体交流的对地点的意识和对世界的看法结合起来,但是它也包括了对未来以及过去和现在的刻意的态度和情感。假设这些情感包含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认知要素,则它们组成了一个‘结构”。转引自(美)诺克斯(Knox,P.L.)主编.城市化[M].顾朝林、汤培源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59.
    ② 转引自(英)莫利、(英)罗宾斯著.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2.
    ③ (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李海燕、王宪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60.
    ④ Stets,Jan E.&Peter J.Burke(2000)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Soxial Psychol ogy Quarterly,,63(3).
    ① 阿马蒂亚·森著.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想[M].李风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② 任勇.认同序列、市场转型与公民教育:以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J].广西民族研究,2012,(3)
    ③ 王剑峰著.多维视野中的族群冲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6-127.
    ④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⑤ (英)霍布斯鲍姆、(英)兰格编.传统的发明[M].顾杭、宠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 004.
    ① Billig,M.(1995)Banal Nationalism.London:Sage.
    ② 转引自(英)史密斯(Smith,A.D.)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2版)[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83-84.
    ③ 菅志翔著.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④ Glazer,N.& Daniel P.Moynihan(eds.)(1975)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 bridge, Massac 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p.7、16.
    ⑤ (英)斯蒂夫·芬顿著.族性[M].劳焕强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08.
    ① 陈心林.从族群到民族:地方认同与国家分类的博弈与互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当然,关于族群认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在多数时候不仅取决于身体显著特性,也取决于会影响到个体族群身份成本与价值大小的政治社会条件;因此,对任何个体而言,族群身份“范围的大小既取决于具体的情境,也可能取决于操纵族群标签是否能带来好处”(Elkin & Handel,1978)。转引自(美)马丁·N·麦格著.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M].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98.
    ②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③ Keyes,Charles F.(1981)"Ethnic Change",C.F.Keyes,eds.Ethnic Change,Seattle:University of W ashington Press,pp.ll.
    ④ Rothschild,J.(1981)Ethnopolitics:A Conceptual Framework,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 ess,pp.6-7.
    ①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10.
    ② (英)卡尔·波普尔著.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M].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③ 转引自(英)特纳(Turner, B.S.)主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6.
    ① (美)彼得·伯格、(美)托马斯·卢克曼著.现实的社会建构[M].汪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 (西)米格尔·卡夫雷拉(Miguel Cabrera)著、(美)玛丽·麦克马洪(Marie McMahon)英译.后社会史初探[M].李康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30.
    ③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6.
    ④ 卡斯特将其定义为:“在不同于或相反于既有社会体制的原则上生存下来”所形成的认同。转引自(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① (英)特德·C·卢埃林著.政治人类学导论[M].朱伦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27.
    ② 转引自郭伟和著.“身份之争”: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4.
    ③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著.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M].唐健、张嘉荣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74-75.
    ④ Young,lris Marion(1990)Justic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ion:Princeton Universi ty Press.
    ⑤ (英)道格拉斯著.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⑥ 朱文斌.分类体系的社会秩序建构:对<洁净与危险>的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8,(2)
    ① Ehrlich,Howard J.(1973)The Social Pschology of Prejudice.New York:Wiley,pp.21.
    ② Davis,W.K.D.(1984)Factorial Ecology.Aldershot:Gower.
    ③ 转引自(美)劳瑞等主编.族裔特性、社会流动与公共政策:英美比较[M].施巍巍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211.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批判的社会学导论[M].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6.
    ② 通过本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隔离”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状态,还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状态。所以从主观上来说,既有被隔离者主动的隔离,也有被隔离者被动的隔离,还有两者兼而有之。相关研究表明:隔离是由诸多因素所促成的,在一个大致平稳的社会,适度的隔离会自然形成,也难以评判其是否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如果是由于族群关系紧张或社会的两极分化所导致的隔离,则将会造成社会的分裂与不安。
    ①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集中于所谓的“非法棚户区’'(squatter)或“失控的城市边缘聚落”(uncontrolled peripheral settlement)看法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缺乏基本的礼仪、秩序混乱、会形成贫困亚文化以及对主流社会制度怀有敌意甚至有颠覆现有秩序的企图(Morris Juppenlatz,1970; Oscar Lewis,1959、1968);另一种认为非法棚户区之间的特征差别明显,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它能发挥重要的功能性作用(John Turner,196 8; William Mangin,1967; Leacock,1971; Robert J. Crooks,1971)。
    ② Lofland,L.H.(1973) A World of Strangers.New York:Basic Books.
    ③ 高芳等.乌鲁木齐市维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3,(1).
    ① 汤夺先.伊斯兰教对地缘政治格局中民族心理的调适功能:以新疆地区为例[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2).
    ② 城市社会学理论认为在多族群社会中,不同族群的社会成员相聚而居,族群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所难免,但由于不同族群具有不同的文化个性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巨大差异,所以当发生互动时,往往会因族群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发生冲突。参见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4.
    ③ 马振超.当前宗教活动的复苏与发展:对社会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分析[J].北京科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①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形态[M].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5.
    ② Lefebver,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o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oson-Smith,Oxford (UK),Cambridge,Mass:Blackwell,pp.182-191.
    ② (西)博尔哈、(美)卡斯特尔等著.本土化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M].姜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6-67.
    ① Lefebver,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oson-Smith,Oxford (UK),Cambridge Mass:lackwell,pp.73.
    ② (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1.
    ③ Agnew,J.A.,Mercer,J.&D.Sopher(eds)(1984)The City in Cultural Context.London:Routledge.
    ① 何一民,赵淑亮.清代民国时期西藏城市数量规模的变化及制约发展的原因[J].社会科学,2013,(4)
    ② 贾秀慧.晚清民国时期乌鲁木齐城市近代化述论[J].西域研究,2007,(2)
    ③ 王柯认为虽然清王朝看似是一种一分为二的领土统治构造,但实则是一种中华王朝的国家性质与满族统治族群性同时具备的“双重政治构造”。转引自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系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72.
    ④ 参见(美)章生道.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A].(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C].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100.对清朝“汉回隔离”的治疆策略,台湾学者林恩显有过详细的论述,他认为由于政权的特殊性质,清朝政府为防止汉人之反侧而采用因地制宜的、由清室直接处理边务的策略,即欲利用汉人充实边防,但又要防止汉、回(即当时官方语言对信奉伊斯兰教各族群的统称)之间的勾结,故在回人密集地区执行以“行政隔离、军事隔离、经济隔离以及社会文化隔离”为主的汉回隔离政策。为达到隔离目的,在实际杂居不可避免的情形下,在同一城池中设立汉城、回城。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后,隔离政策才逐渐地消解。但这一政策的长期后果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的回汉隔离不仅百弊丛生,而且还是阿古柏能顺利侵入新疆的肇因之一;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不但阻碍了族群之间的沟通融合、取长补短、双向吸收,而且造成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混乱。参见林恩显著.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M].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8.大陆学者在总结清代民 族政策时,也将“切断联系的族群分离政策”作为清代在新疆的主要统治政策之一(牛海帧,2004;黄达远,2006)。
    ① 魏长洪.清代乌鲁木齐城的建置[J].新疆大学学报,1982,(1)
    ① 黄达远、吴轶群著.多重视角下的边疆研究:18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新疆区域社会史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57.
    ② 孙翰文.新疆民族之鸟瞰.新亚细亚,1936,12(1)
    ③ 谢彬著.新疆游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46.
    ① 王建基.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01,(6)
    ② 王建基.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01,(6)
    ① (美)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② Bourdieu,P.(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London:Routledg e and Kegan Paul.
    ②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编著.宅形与文化[M].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④ (美)哈维(Harvey, D.)著.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52.
    ⑤ Wheatley,P.(1971)The Pivot of the Four Quarters:A Preliminary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and Character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ity.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ress.
    ① Welch,A.T.(1985)" Islom",in J.R.Hinnells (ed.)A Handbook of Living Religions.Penguin Book s.
    ② Michon,J.L.(1980)" Religious Institutions",in R. B. Serjeant(ed.)The Islamic City.Paris:UNESC O.
    ③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要送到清真寺学习阿拉伯语字母和简单对话、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和礼拜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伊斯兰教信仰与族群感情,然后再走向社会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如果一些成年人因故在年轻时未能学习到伊斯兰教知识和阿拉伯语言文字的,但又迫切需要了解与学习的,可以自发的或由清真寺组织学习。此外,在小学阶段经过筛选的学生可成为职业宗教领袖的学生,然后经过各种长达10-16年的经训学习后,才能“穿衣”、“挂帐”后,到各地教坊受聘出任阿訇职务,成为地方“精英”。
    ① 刘泳、张雪松.近现代中国穆斯林人口数量与分布研究[J].世界宗教文化,2012,(4)
    ② 单听.城市多民族社区居住格局变迁研究:以乌鲁木齐市解放南路街道为例[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③ 转引自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④ 白友涛著.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43.
    ⑤ 即采取和平改造和赎买的办法将私人房产纳入国家经租或公私合营,并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
    ① 麻国庆等著.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以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46-148.
    ②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5.
    ③ 刘正江.清至民国时期乌鲁木齐民族居住格局的形成及其原因[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2)
    ④ Chambers,l.(1994)Popular Culture:The Metropolitan Exper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Ro utledge.
    ④ (美)朱克英(Zukin, S.)著.城市文化[M].张廷佺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⑥ Abbott,A.(1995)"Things of Boundaries".Social Research,62:857-82.
    ① (法)博迪-根德罗著.城市暴力的终结?[M].李颖、钟震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② Davis,M.(1990)City of Quartz:Excavating the Future in Los Angeles.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③ (美)索亚著.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译,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436.
    ① 转引自约翰·厄里.城市生活与感官[A].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读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5.
    酋转引自(美)桑内特(Sennet, R.)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486-488.
    ③ (荷)荷兰根特城市研究小组著.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M].敬东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58.
    ④ 米歇尔·德·塞都著.城中漫步[A].汪民安主编.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9-170.
    ⑤ 所谓时间地理学是指将人的活动放在时空轴上进行持续性地研究,以围绕着人的各种制约条件为核心对人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
    ① 米歇尔·德·塞都著.城中漫步[A].汪民安主编.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2.
    ② 转引自(英)鲍曼(Bauman, Z.)著.流动的恐惧[M].谷蕾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46.
    ③ Anderson,Elijah(1990)Streetwise:Race,Class,and Change in an Urban Community.Chicago:U 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① 张利等.乌鲁木齐城市社会区分析[J].地理学报,2012,(6)
    ① 转引自李松、张凌云.民族混居区居住格局演化与分异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为例[J].社会学(内部刊物),2012,(3)
    ② 转引自(加拿大)道格·桑德斯著.落脚城市:最后的人类大迁移与我们的未来[M].陈信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34.
    ① (加拿大)道格·桑德斯著.落脚城市:最后的人类大迁移与我们的未来[M].陈信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8.
    ① Lieberson,S.(1980)A Piece of the Pie:Black and White Immigrants since 1880. Berkeley:U 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转引自(美)威尔逊(Wilson, W.J.)著.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M].成伯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9-50.
    ② Cohen,Abner.(1969)Custom&Politics in Urban Africa:a Study of Hausa Migrants in Yoruba Towns.London:Routledge&K.Paul.
    ③ 中间集团(阶级)能够促成社会政治的稳定,因为他们会把聚居区和都市的制度及组织链接起来,从而开辟一条管道,让流动人口有额外的选择,而不一定只能沦入边缘化的如马路经济(street economy)等非正式就业依赖当中。
    ④ (美)贝利著.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M].顾朝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8-109.
    ① 向德平著.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7-68.
    ② (英)鲍曼著.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M].谷蕾、武媛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07.
    ③ 罗曼纳和温格茹德认为耶路撒冷是一个由相互对抗的族群共同塑造的城市,经济意义和象征意义上的城市空间正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冲突的背景和根源:在当地,不同种族区域间高度分隔的状态一直被维持且不断被加强,同一城市空间中没有混合社区,只有彼此分隔的世界;对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来说,在特定的情况下、出于清楚的目的,跨越族裔界限都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在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分隔中,族裔的界限和疏远的堡垒反映得非常明显:犹大人和阿拉伯人一直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世界中,每一边的经历对于另一边来说,要么被忽略不计,要么一无所知。转引自(英)肖特(Short, J.R.)著.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47、249.
    ① 参见:Anderson,Elijah(1990)Streetwise:Race,Class,and Change in an Urban Community.Chi 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rtes,A.&M.Zhou(1993)"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 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Post-1965 Immigrant Youth",Annals of the America 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30:74-98.; Wilson,W.J.(1996)When Work Disappe ars: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New York:Vintage Books.
    ② Davis,M.(1990)City of Quartz:Excavating the Future in Los Angeles.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③ Flusty,S.(1994)Building Paranoin:the Proliferation of Interdictory Space and the Erosion of Spatial Justice,West Hollywood,CA:Los Angeles Forum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④ Judd,D.R.(1995)"The Rise of the New Walled Cities".H.Liggett and D.C.;Perry(eds.);Spatial Practice.Newbury Park,CA:Sage,pp.144-66.
    ⑤ 转引自(美)索亚(Soja, E.W.)著.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13-414.
    ① (英)鲍曼著.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41-142.
    ② “村镇联合”类似于一种“社会-空间性”动态,即“经济性和生态学意义上的互相依赖,以及人类在空间、在居家中的有目的的聚合性、集体性共居而有的创造性—有时是破坏性—协作”。转引自(美)索亚(Soja, E.W.)著.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6、434.
    ③ (美)戈特迪纳(Gottdiener, M.)著.新城市社会学[M].黄怡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43.
    ① 王平等.乌鲁木齐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调查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② 王凤丽.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收入状况的问题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四个重点片区流动人口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1,(4)
    ① 参见:唐灿、冯小双.外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利益一体化关系[A].李培林主编.农民: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7.;陈映芳著.城市中国的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78.
    ① (美)哈罗德·R·克博著.社会分层与不平等:历史、比较、全球视角下的阶级冲突(第7版)[M].蒋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412.
    ②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③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225.
    ④ Helen,S.(1989)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New H avenrYale University Press.
    ⑤ Madsen,R.(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 ss.
    ① 欧阳静在剖析乡镇政权的特性和运作逻辑的基础上,认为“策略主义的逻辑是指,乡镇政权缺乏稳定、抽象和普遍主义的运作规则,而是功利主义地将各类方法、技术、规则、手段和策略——不论其性质和实施成本如何——作为运作的规则”;这是针对“当前的乡镇政权不具有对乡村社会进行日常性治理和服务的能力与主动性”而言。转引自欧阳静著.策略主义:桔镇运作的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12.在本研究中,笔者认为乌鲁木齐市各级政权都具有对辖区社会进行日常性治理和服务的能力和主动性,但由于族群关系特殊的社会情境所导致的“过度行政化”使得基层政权在公共治理过程中往往不得已而采取这种策略主义运作逻辑。
    ② 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J].学术研究,2010,(6)
    ③ 它是对地方政府运行体制的一种现实的理论描绘,是指上级政府通过高度动员的形式来分解任务指标及层层落实,从而履行自上而下的各种行政命令;它的工作机制建立在将行政命令、物质利益以及官员职位升迁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在这种体制下,不同层级的政府承担的政绩压力很大,上级政府往往通过层层分解的方式将大量的工作沉淀到街区这一行政体制的神经末梢,给街区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非本行政性事务压力。
    ④ 参见:荣敬本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艾云.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J].社会,2011,(3)
    ① 宋建华.天山区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社区“单位化”管理:社区负责人业绩突出将高配[N].乌鲁木齐晚报,2012-01-17.
    ① 黄毅、文军.由“总体-支配型”迈向“技术-治理型”: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②冯志峰.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的界定[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2)
    ③ 张孝宇.乌鲁木齐重点综合整治24个地区.新疆网,2012-05-02, http://www.xinjia ngnet.co m.cn/xj/corps/201205/t20120502_2573947.shtml.
    ① (印度)帕萨·查特杰著.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M].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27.
    ① 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63.
    ① 王红艳.理解社区:从还原入手[J].学海,2012,(3)
    ② 周大鸣.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4)
    ① 胡位钧.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基层自治制度的变革与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② 政府及规划部门认为这种“异质形态”社区的存在是社会不安定问题的根源所存在。在相关部门对雅玛里克山管委会、黑甲山管委会、大湾管委会以及延安路管委会的相关调研中,也证实了少数族群流动人口中,有部分人是因为计划生育、土地纠纷、干群矛盾、逃避义务劳动等政策性出逃人员,特别是参与“7·5”暴力犯罪的人员,绝大部分是有犯罪前科的人,许多人是因为逃避管理和打击等原因而进入管理相对宽松的城市。参见: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7·5”事件以及新疆问题参考资料选选编(内部资料).2010-03.
    ① 潘从武、李敏燕.创新社会管理:乌市110个社区推行“单位化”管理.法制网,2011-11-18, http://www.legaldaily.com.cn/zt/content/2011-11/18/content_3099314.htm?node=28934.
    ② 苏亚军等.乌鲁木齐市领导社区摸底“单位化”管理.天山网,2011-12-06, http://news.ts.c n/content/2011-12/06/content_6394848.htm.
    ① 乔选路、范金凤.“最乱社区”嬗变背后的管理图谱[N].新疆法制报,2013-02-22.
    ① 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创造和运用了“文化整合”这一概念。它是指一个族群共同体文化的总和,族体内所有成员都能分享它所具有的诸种特性,即使是处于不同阶层和职业的族群成员在追求目标、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有所差异,但这些差别仍未能脱离本族群共同体的文化形式而具有如族群性格、族群意识等共同的心理倾向。参见(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② (美)哈维(Harvey, D.)著.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6.
    ③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6.
    ④ (美)特纳(Turner, J.H.)、(美)斯戴兹(Stets, J.E.)著.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42-243.
    ① (美)彼特·布劳著.不平等和异质性[M].王春光、谢圣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7:57-59、67.
    ② (法)利科(Ricoeur,P.)著.论现象学流派[M].蒋海燕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③ 陈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6-38.
    ④ (美)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6.
    ⑤ 转引自康少邦、张宁编译.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9.
    ⑥ 李晓霞著.新疆民族混合家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03.
    ⑦ 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中的族群融合与交往的族群隔离[J].社会科学战线,2008,(6).
    ⑧ (美)哈维著.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15.
    ⑨ 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6.
    ① Cohen,Yehudi(1969)"Social Boundary Systems".Current Anthropology,10:103-26.
    ② Wallman,S.(1979)The boundaries of race:Processes of ethnicity in England.Man 13:207
    ③ (加拿大)泰勒(Taylor, C.)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④ (美)伊罗生著.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M].邓伯宸译,原版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⑤ 刘啸霆.个体交往与认识扩展[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
    ⑥ (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① (英)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02.
    ① (美)埃里希·弗罗姆著.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②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最早从物理学上引用“场”来解释个体或群体的认知结构: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心理场”中发生的;心理场是由人生活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在心理场中,某种已经发生的需要,最初只能在个体的内部引起一种并无确切方向的紧张状态,但当它和一定的对象发生联系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推动行为走向目标的向量,而且当两种等量的相互作用时,便会产生三种冲突形式,即“趋近-趋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与“趋近-回避冲突”;所以个体的需要和紧张系统决定着场中每个部分的动力势态。参见李静著.民族心理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29-133.
    ③ (德)卡尔·曼海姆著.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研究[M].张旅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39-243.
    ④ Roszak,Theodore(1979)Person-Planet: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London: Gollancz,pp.28.
    ⑤ 解放政治是指“一种力图将个体和群体从对其生活机遇有不良影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一种观点”,它包含了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力图打破过去的枷锁,因而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改造态度,另一个是力图克服某些个人或群体支配另一些个人或群体的非合法性统治”。转引自(英)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7-248.
    ① (英)吉登斯(Giddens, A.)著.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93-194.
    ② Foddy,M.,Platow,M.J.&T.Yamagishi(2009)Group-based trust in strangers:The role of stereot ypes and expectations.Psychological Science,20(4):419-422.
    ③ (美)弗朗西斯·福山著.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④ (美)威尔逊(Wilson, W.J.)著.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M].成伯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① 参见:(英)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英)汤普森著.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英)汤普森著.共有习惯[M].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② 李建新、蒋丽蕴.新疆维汉关系研究:吐鲁番艾丁湖乡调查[A].马戎等.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① 指尽管文化差异有所减弱但族裔认同却持续存在的族群认同价值取向。参见:Gans,H.(19 79)Symbolic ethnicity:the future of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e in America.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1):1-20.: Gans,H.(1994)Symbolic ethnicity and symbolic religiosity:towards a comp arison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acculturation.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17(4):577-92.
    ② (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著,高崇译.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③ (美)格林菲尔德著.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王春华等译,前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17-18.
    ④ (德)舍勒.舍勒选集[c].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⑤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76-177.
    ① (美)弗兰克·D·宾、约翰·P·马库姆著.生育率差别与少数群体地位假说:回顾与评价[A].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1.
    ② 陈一筠主编.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211.
    ③ 丁元竹认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工具意义上的”与“价值意义上的”两种社区类型。前者被理解为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协同力量介入社区发展过程,通过各种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区的体制机制,通过提高社区的群体凝聚力来实现基层社会的整合;后者是基于滕尼斯的共同体思想而衍生出来的、包含了识别感、安全感、交流感、舒适感等精神与生活意义上的理论社区类型。参见丁元竹.滕尼斯的梦想与现实[J].读书,20013,(2)
    ①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域[A].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研究路线[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43.
    ②杨建化、姜方炳.“共同体的重构”:对城市社会“终极实在”的追寻——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建设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0,(10)
    ③ 参见: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9,(1).;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秋季卷.;李路路.论“单位”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5)
    ④迈克尔·波兰尼著.自由的逻辑[M].冯银江、李雪茹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① (美)罗伯特·帕特南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M].刘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② 杨雪冬.治理主体多元:地方治理向复合治理结构转变[N].学习时报,2009-06-20.
    ③ 陈娟.复合治理: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创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4)
    ④ 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4)
    ① 杨宏山著.当代中国政治关系[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54.
    ② (美)乔·萨托利.政党的类型、组织与功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③ (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M].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④ (美)李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① 谢方意.党建社会化:基层党建格局的演进与创新[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6).
    ① 任继春.做好宗教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宗教,2005,(2)
    ① 政府适当的限制是新疆地区在践行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原则方面所采取的模式。在实践中,这种模式的选择是由于新疆地区面临国际、国内分离主义势力的影响,并且这种分离势力不仅会借用宗教外衣迷惑大众,甚至时常采用极端宗教主义的暴力恐怖手段影响地区稳定。参见张建江.浅析新疆地区社会稳定中的宗教因素.中国民族宗教网,2013-12-11, http:/ /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13125250-1.htm.
    ① (英)曼(Mann, M.)著.社会权力的来源(第1卷)[M].李少军、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② 学者们对中国国家基础性权力的生成、演变、运作以及性质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可以把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基础性权力称之为“特殊性权力”,对社会实施日常的管理和服务的能力称之为“常规性权力”。参见董磊明.强大的常规性权力何以必要:论村庄政治中的基层组织体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10)
    ③ 黄冬娅.比较政治学视野中的国家基础权力发展及其逻辑[A].中大政治学评论[C].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8.
    ① 丁茂战主编.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33-236.
    ① 陶志勇、孙国庆.对提高动态环境下城市治安防控能力的几点思考[J].辽宁警专学报,2003,(4).
    ① 转引自王发曾主编.城市犯罪空间盲区分析与综合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9.
    ② (美)罗伯特·希斯著.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32.
    ① 转引自石彪等.乌鲁木齐社区应急管理机制路线图:从操作预案谈起[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2)
    ① 陈凤林、陈珏.城市化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
    ② 沈林、张继焦.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
    ① 高芳、董西彩.新疆乌鲁木齐市民族工作的新特点及对策[J].实事求是,2012,(5)
    ① Eco,Umberto(1987)Travels in Hyperreality.London:Picador.
    ① 参见:李吉和.武汉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7).;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②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① (美)威尔逊(Wilson, W.J.)著.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M].成伯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② (加)道格·桑道斯著.落脚城市[M].陈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78-285.
    ① (美)博尔哈、(美)卡斯特尔等著.本土化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M].姜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4.
    ① 徐琴.论住房政策与社会融合: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江淮论坛,2008,(5)
    ①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基于住房视角的转型社会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② 社会规划是指“关注‘非经济’因素的发展和鼓励公众直接参与规划与发展进程,并通过综合性的规划为公众提供服务,来实现某种内在的权利与目标(特别是有关社会平等)”(D.Conyers,1982)。参见刘佳燕.国外新城规划中的社会规划研究初探[J].国外城市规划,2005,(3).
    ① (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2.
    ① 转引自(美)博克斯著.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第2版)[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5.
    ② 住区是城市居住区的简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将其定义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居住生活的聚居地和特指自然分界线或城市干道所围合,并配建一整套公共服务设施来满足该区物质文化生活的居民生活聚居地。
    ③ (美)大卫·哈维著.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5.
    ④ 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思想是指一种居住空间组织方式。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控制在大约1000户,四周以交通道路为边界,形成内有必要的公用设施、居住条件良好的居住空间。国 内一些建筑规划学者认为我国当前城市中形成的以“小区-组团-院落”三级组织结构为特征的居住空间形式并未脱离邻里单位的基本原则与组织方式。
    ① Ihlanfeldt,K.R.&B.P.Scafidi(2001)The neighbourhood contact hypothesis:evidence from the multicity study of urban inequality.Urban Studies,39(4):619-641.
    ① 毕均健.城市邻里型住区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② 黄健文.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③ (法)斯特凡纳·托内拉著,黄春晓、陈烨译.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学[J].国际城市规划,2009, (4)
    ① 图海纳认为现代性在进化、在转变,即经历了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高级现代性”是从法律或社会安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而处于工业社会的“中级现代性”则是按经济的发展或精神的实现的几个阶段来考虑问题的,至于处于我们现阶段的“低级现代性”则首先考虑的是它的生存及将要遇到的风险:正是由于社会本身行动能力的增加,才形成了人类所处的这几个社会类型及其要解决的问题。参见(法)图海纳著.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狄玉明、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1.
    ② 转引自(英)莫利、(英)罗宾斯著.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4.
    ③ (美)格根著.语境中的社会建构[M].郭慧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9-210.
    ① 张志刚著.宗教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6.
    ② (英)鲍曼著.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M].谷蕾、武嫒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04.
    ③ Yinger,J.Milton(1986)" Intersecting Strands in the Theorisation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 ns", John Rex and David Mason (eds.),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20-41.
    ④ 转引自(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李惠斌、杨雪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4.
    ① C·谢·弗兰克认为“正因为在所有的人类关系中,从夫妻或母子之间最亲昵的爱恋关系到上司与下属或买主与卖主之间那种最冷淡的公务关系,无一例外地都有同一种内在的精神关系在起作用——尽管程度不一(甚至微乎其微)—没有它任何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根本不可想象的,正因此,爱邻人这一规律才能够并且应该成为我们整个生活所应该遵循的真正通用的规律。这种我们称之为‘会同性’的、以各种人际交往、各种人的社会联合为基础的内部有机统一体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或方面,而统一体在其中作为一种内在的联合因素发挥作用”。转引自(俄罗斯)弗兰克著.社会的精神基础[M].王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66-67.
    ② 参见:(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Hartley,.J.(1978)Invisible fictions Textual Practice;l(2):121-138.; Bausinger,H.(1984)"Media,technology and everyday life".Media,Culture and Society,6(4):343-3 52.
    ③ (加拿大)泰勒(Taylor, C.)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① Green,T.H.(1941)Lectures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obligation.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
    ① (美)阿伦特(Arendt, H.)著.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2-45.
    ② 理查德·桑内特.公共领域反思[A].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读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3.
    ③ (德)哈贝马斯著.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④ 参见: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94.;Weber,M.(1961)" The Ethnic Group",IN THEORIES OF SOCIETY Parsons and Shils et al.(eds.).Vol.lGleercol Illin ois:The Fress Press.;(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2版)[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加)威尔·金利卡著.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M].马莉、张昌耀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⑤ Deutsch,Karl(1966)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Cambridge,Mass:MIT Press,pp.9 7.
    ① 翟学伟等编译.全球化与民族认同[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6.
    ②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274.
    ③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著.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M].唐健、张嘉荣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59.
    ④ (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第2版)[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⑤ Mandelbaum,David(ed.)(1949).Sapir's Selected Writings in Language,Culture and Personali 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⑥ "Science and Linguistics"(1958),in Maccoby,Newcomb,and Hartley,Readings in Social Psych ology,New York,(3rd)ed.
    ① 转引自(英)尼克·史蒂文森著.全球化、民族文化与文化公民身份[A].翟学伟等编译.全球化与民族认同[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 转引自姚维、马岳勇.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心态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101.
    ③ 天山区少数族群流动人口感觉城市适应最主要的障碍前三项依次为语言沟通(42.1%)、职业技能(36.6%)以及社会知识(31.5)%。参见苏静.城市流动人口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J].中共乌鲁木齐市党校学报,2011,(1)
    ① 蒋连华.当代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6-67.
    ② 马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常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17-18.
    ③ 转引自李义天主编.共同体与政治团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1.
    ① Young,I.M.(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② Sellars,Wilfrid(1968)Science and Metaphysics.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③ Allport,Gordon(1958)The Nature of Prejudice.New York:Doubleday.
    ① Ashutosh Varshney著,秦长运译.族群冲突与公民社会:印度及印度以外的地方[A].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C].北京: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2011,(90):9.
    ① (美)塞尔兹尼克(Selznick, P.)著.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7-21.
    ② 林南著,俞弘强译.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
    ① (美)沃尔泽(Walzer, M.)著.论宽容[M].袁建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② 转引自(英)史蒂文森编.文化与公民身份[M].陈志杰译,长春: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92.
    ③ (德)霍耐特著.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3.
    ① 转引自黎熙元等著.社区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再整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7.
    ① (英)卡洛林·安德鲁、迈克·戈登史密斯著,周红云编译.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A].俞可平主编.治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92-195.
    ① (美)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公民、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80-186.
    ② Finlayson,James G.(2005)Habermas: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 ity Press.
    ① 应奇、佘天泽.从民族认同到公民身份: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整合与多元稳定[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
    ②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① 参见:Ley,D.(1983)A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city.New York:Harper and Row Publisher,pp.132-164.;王兴中著.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1-94.
    ① (印)森著.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M].李风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9-32.
    ② (美)乔恩·埃尔斯特著.社会黏合剂:社会秩序的研究[M].高鹏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法)亨利·勒菲弗著.空间与政治(第2版)[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法)德波著.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法)德波著.景观社会评论[M].梁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法)鲍德里亚著.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法)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M].毕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法)米歇尔·德·塞托著.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M].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法)格拉夫梅耶尔著.城市社会学[M].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法)德拉诺瓦著.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M].郑文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5.
    (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著.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著.社会表征[M].管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法)图海纳著.行动者的归来[M].舒诗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英)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编.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圣、吕增奎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英)约翰·伦尼·肖特著.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郑娟、梁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英)帕迪森(Paddison, R.)编.城市研究手册[M].郭爱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译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英)布莱恩·S·特纳,克里斯·瑞杰克著.社会与文化:稀缺和团结的原则[M].吴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英)A.E.J.莫里斯著.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以前(上下册)[M].成一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英)凯·安德森等编.文化地理学手册[M].李蕾蕾、张景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英)齐尔格特·鲍曼著.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高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个体化社会[M].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被围困的社会[M].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流动的恐惧[M].徐朝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英)斯威夫特著.自由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第二版)[M].孙晓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英)英格利斯著.文化与日常生活[M].周书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英)尼格尔·多德著.社会理论与现代性[M].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英)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英)本·海默尔著.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英)休·希顿-沃森著.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吴洪英、黄群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英)斯蒂夫·芬顿著.族性[M].劳焕强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英)爱德华·莫迪默、(英)罗伯特·法恩著.人民·民族·国家[M].刘泓、黄海慧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2版)[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英)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著.社会认同过程[M].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英)斯图亚特·霍尔、(英)保罗·杜盖伊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庞璃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英)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M].郭忠华、蒋红军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英)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M].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英)史蒂文森编.文化与公民身份[M].陈志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英)希特著.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英)T·H·马歇尔、(英)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刘训练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美)大卫·哈维著.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大卫·哈维著.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10.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形态[M].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美)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美)罗伯特·戴维·萨克著.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M].黄春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美)多琳·马西著.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M].梁光严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美)索杰(Soja,E.W)著.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美)索亚(Soja,E.W.)著.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美)爱德华·W·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美)迪尔(Dear, M.J.)著.后现代都市状况[M].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刘易斯·芒福德著作精萃[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美)卡斯泰尔著.信息化城市[M].崔保国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美)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马克·吉罗德著.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M].郑炘、周琦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美)利维著.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M].张景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著.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M].成伯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美)诺克斯·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美)L·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美)法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李婉容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美)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美)埃尔斯特著.心灵的炼金术:理性与情感[M].郭忠华、潘华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美)詹姆士·H·道尔顿等著.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和社区(第2版)[M].王广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苏黛瑞著.在中国城市争取公民权[M].王春光、单丽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美)贝斯特(Bestor, T.C.)著.邻里东京[M].国云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美)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迈克尔·施瓦布著.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M].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马丁·N·麦格著.族群社会学[M].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著.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王春华、祖国霞、魏万磊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美)赵志裕、(美)康萤仪著.文化社会心理学[M].刘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吉姆·斯达纽斯、(美)费利西娅·普拉图著.社会支配论[M].刘爽、罗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健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4.
    (美)雷森伯格著.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至卢梭[M].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美)雅诺斯基著.公民与文明社会[M].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美)莫里斯·罗森堡、拉尔夫·H·特纳主编.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M]孙非、杨润殷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丹麦)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第4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荷)荷兰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M].敬东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瑞典)赫斯特洛姆著.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M].陈云松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加)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 林出版社,2008.
    (加)威尔·金利卡著.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M].马莉、张昌耀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奥)阿尔弗雷德·舒茨著.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M].游淙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澳)约翰·特纳著.自我归类论[M].杨宜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印)阿马蒂亚·森著.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M].李风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著.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著.分裂的社会世界:社会哲学文集[M].王晓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德)西美尔著.社会学[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德)齐美尔著.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M].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德)海因茨·佩茨沃德著.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M].邓文华译,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蔡志强著.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柴林主编.乌鲁木齐市社区党建问题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陈忠祥、沙爱霞、马海龙著.宁夏回族社区人地关系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蔡防著.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董强著.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丁元竹著.社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方文著.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编.复旦社会学论坛(第1辑)[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樊纲、武良成主编.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高丙中等著.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郭星华等著.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编.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桂勇著.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谷荣著.中国城市化公共政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郝时远主编.解读民族问题的理论思考(上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韩明谟著.社会发展与稳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侯亚非等.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个人、家庭、社区透视和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哈正利著.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江曼琦等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雷开春著.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李义天主编.共同体与政治团结[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林钧昌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李静著.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李静著.民族心理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卢勋等著.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卢国显著.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罗惠翾著.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研究:以几个穆斯林社区的对比调查为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戎著.民族社会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马戎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马戎编著.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12.
    马西恒著.社区治理创新[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渠敬东著.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任平著.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石英著.西安城市社会问题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史云贵著.中国现代国家构建进程中的社会治理研究:一种基于公共理性的研究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沈千帆编.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孙荣、徐红、邹珊珊著.城市治理:中国的理解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沈林等著.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沈林等编.散杂居民族工作政策法规选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沈林等著.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单菲菲著.城市多民族社区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单菁菁著.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滕世华著.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改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汪民安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C].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汪民安著.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1.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王旭著.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王巍著.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以盐田区为研究个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王红霞著.中国城市马赛克:人口多元化进程及其社会影响[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吴新叶著.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逻辑与展开: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王凤才著.蔑视与反抗: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山区文史资料(第1辑)(内部资料).天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山区文史资料(第7辑·城区建设专辑)(内部资料).天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
    (台)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c].台北:明文书局有限公司,1999.
    薛毅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1-4册)[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谢立中编.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肖滨、郭忠华、郭台辉著.现代政治中的公民身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夏建中著.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熊光清著.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项飚编著.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宣国富著.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C].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叶中强著.从想像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应星著.“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编.华人本土心理学(上下册)[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郁建兴等著.民间商会与地方政府: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郁建兴、江华、周俊著.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张静主编.转型中国:社会公正观研究[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张勇著.中国城市民族区运行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周大鸣、马建钊著.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曾鹏著.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赵来军主编.公共危机与社会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赵成根主编.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宗奇著.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10.
    翟学伟著.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张展新、侯亚非等.城市社区中的流动人口:北京等6城市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张鸿雁、胡小武著.城市角落与记忆1:社会生态视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张鸿雁、胡小武著.城市角落与记忆2:社会更替视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张鸿雁著.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张鸿雁、谢静著.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朱健刚著.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的民族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3)
    边燕杰、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J].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2).
    边缘村课题组.“边缘村”:农民的流动与分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陈为智.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理论研究述评[J].甘肃理论学刊,2010,(1)
    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桂榕.回族的国家认同:建构与阐释的文化人类学视角[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桂勇、黄荣贵.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8,(3).
    桂勇.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J].社会,2007,(6).
    何艳玲.城市的政治逻辑:国外城市权力结构研究述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2,(5).
    胡祥.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3)
    胡仙芝.从善政向善治的转变:“治理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1,(9)
    刘望保、曹小曙、薛德升.1980年来国内城市化研究回顾与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06,(3)
    刘威.“行动者”的缺席抑或复归:街区邻里政治研究的日常生活转向与方法论自觉[J].南京社会科学,2010,(7)
    刘杰、王星.从隔离走向融合:失地农民社群隔离现象的剖析及破解—以长春市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4)
    刘正爱.自我、他者与国家:福建琴江满族的认同[J].民族研究,2006,(6)
    罗国辉.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8,(2)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
    马岳勇、李艳霞.城市多民族社区文化互动探析:对新疆塔城市塔尔巴哈台社区的人类学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马雪峰.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J].西北民族研究,2007,(2)
    纳日碧力戈.全球场景下的“族群”对话[J].世界民族,2001,(1)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庞中英.族群、种族和民族[J].欧洲,1996,(6)
    庞金友.身份、差异与认同: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观[J].教学与研究,2010,(2)
    阮西湖.关于术语“族群”[J].世界民族,1998,(2)
    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J].理论探讨,2003,(5)
    隋广军、盖翊中.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及其测量[J].学术研究,2002,(7)
    滕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1)
    田阡、张小蕾.城市民族事务部门“安全阀”定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2)
    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11)
    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J].广西民族研究,2003,(1)
    吴亮.政治学视野下的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J].民族研究,2010,(4)
    吴晓.城市里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和整合研究[J].城市规划,2001,(12)
    吴晓.“边缘社区”探析: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分析.规划研究,2003,(7).
    王积超.社会资本及其测量的理论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王诗宗.地方治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限度:以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政策为例[J].公共管理学院,2007,(4).
    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J].政治学研究,1997,(1)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7)
    薛立强、李晨.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与公共治理革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1)
    杨占营.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与中国治道变革[J].探索,2003,(3)
    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7)
    杨庆东.公共服务的理性及其运作框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杨宇振.权力、资本与空间:中国城市化1908—2008年[J].城市规划学刊,2009,(1)
    袁振龙.社区网络与社区治安:关于北京社区治安状况的一个实证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1)
    郑芳.城市政治学十年回望:进入路径和研究范式[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0,(4)
    张璋.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与创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张及启示[J].新视野,2001,(5)
    赵景来.关于治理理论若干问题讨论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邹小华.城市空间、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J].城市问题,2007,(5)
    张鸿雁、殷京生.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社会结构变迁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张继焦.城市中的人口迁移与跨民族交往[J].云南社会科学,2005,(1)
    张继焦.城市民族的多样化:以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对城市的影响为例[J].思想战线,2004,(3)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
    周平.论我国边疆治理的转型与重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J].社会学研究,2010,(6)
    张明善、李春杰.基于社区管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结构特征[J].学习与探索,2006,(2)
    张文宏.中国的社会资本研究:概念、操作化测量和经验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赵延东.测量西部城乡居民的社会资本[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6)
    朱伦.西方的“族体”概念系统:从“族群”概念的应用错位说起[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曹任何.治理的兴起与政府合法性重建[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
    迟丽华.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6.
    丁菊霞.成长危机与发展向度:宁夏同心回族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高源.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龚坚.当代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困境与应对策略[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黄达远.隔离下的融合:清代新疆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759-1911)[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关于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马卫红.中小城市族群关系研究:山东临清黑庄回汉关系调查[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苏奎俊.清代新疆满营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王飏.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主导性研究:以苏州为个案[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
    吴轶群.清代新疆人口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吴轶群.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王力.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王雅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王丽娟.新疆民族交往心理与民族关系调查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视点[D].兰 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王造兰.空间视角下社区情感的研究:以南宁市W社区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魏晓金.清代乌鲁木齐城市兴起与演变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朱宗伟.国家主义背景下的民族区域治理:清代以来新疆的政治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张鹏.民国时期新疆重点城市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张咏.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Andrusz,G.,Harloe,M.&I.Szelenyi(1996)Cities after socialism:urban and regiona I change and conflict in post-socialist societies.Oxford:Blackwell.
    Ban ks, M.(1996)Ethnicity:Anthropological Constructions. Lon don:Routledge.
    Boschken,H.L.(2002)Social Class,Politics,and Urban Markets:The Makings of B ias in Policy Ooutcome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ridge,G.,&S.Watson(2003)A Companion to the City.London:Blackwell.
    Bridge,G.&S.Watson(2010)The Blackwell City Reader.UK:Wiley-Blackwell.
    Brenner,N.JJessop,B.JJones,M.,&G.MacLeod(2003)State/Space:A Reader.London: Blackwell.
    Bhabha,H.K.(2000)Nation and Narr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ote,J.E.&C.G.,Levine(2002)ldentity Formation,Agency,and Culture:A Social Psy chological Synthesis.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
    Cowan,A.&J,Steward(2007)The City and the Senses.Urban Culture Since 1500. England:Ashgate.
    Crisp,R.(2010)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Oxford:wiley-bla ckwell.
    Gregory,Derek(et al.)(2009)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Lndon:Wiley-Blackwell.
    Duanfang,Lu(2006)Remaking Chinese Urban Form:Modernity,Scarcity and Spa ce,1949-2005.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Forgas,J.P.,Williams,K.D.&S.M.Laham(2005)Social Motivation:Conscious and Un conscious Process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etcher,G.J.O.&M.S.CIark(2003)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Inter personal Processes.Oxford:Blackwell.
    Fan,C.C.(2008)China on the move:migration,the state,and the household.Land on:Routledge.
    Fulong,Wu(2007)China's Emerging Cities:The making of new urbanism.Londo n:Blackwell.
    Gans,H.G.(1962)The Urban Villages.New York:Free Press.
    Gottdiener,M.&LBudd(2005)Key Concepts in Urban Studies.London:Sage.
    Goonewardena,K.,Kipfer,S.,Milgrom,R.&C.Schmid(2008)Space,Difference,Everyyda y Life:Reading Henri Lefebvre.Londo:Routledge.
    Hubbard,P.(2006)City.London:Routledge.
    Hannerz,U.(1980)Exploring the City:lnquiries Toward an Urban Anthropolog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ighmore,B.(2002)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London: Routledge.
    Hutchison,R.(2010)Encyclopedia of Urban Studies.London:Sage.
    Hoffman,LM.,Fainstein,S.S.&D.R.Judd.(2003)Cities and Visitors:Regulating Peo ple,Markets,and City Space.London:Blackwell.
    Juppenlatz,M.(1970)Cities in transformation:the urban squatter problem of t he developing world.Australia: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Jenkins.,R.(2008)Social Identity(Third edition.London:Routledge.
    Jing,Wang(2005)Locating China:Space,place,and popular culturere.London:Routle dge.
    Katznelson,l.(1992)Marxism and the City.Oxford:Clarendon Press.
    Kurt Wolff(Trans.)(1950)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New York:Free Press.
    Kate Nash.&A.Scott(2004)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Oxfo rd:Blackwell.
    Leacock,E.(ed)(1971)Culture and Poverty.New York:Simon&Schuster.
    Logan,J.R.(2008) Urban China In Transition.London:Blackwell.
    Massey,D.S.&N.A.Denton(1993)American Apartheid:Segregation and the maki ng of the underclass.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adarajah/M.&A.T.Yamamoto(2007)Urban Crisis:Culture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Cities.Tokyo: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Nan,Lin.(2001)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Cambrid 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rry,E.J.&Selden,M.(2010)Chinese Society:Change,conflict,and resistance(Third Edition). London:Routledge.
    Parenkh,B.(2008)A New Politics of Identity:Political Principles for an Interdep endent World.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Riis,O.&L.Woodhead(2010)A sociology of Religious Emotion.Oxford:Oxford Uni versity Press.
    Read,S.&C.Pinilla(2006)Visualiz-ing the Invisible:towards an urban space.Amst erdam:Techne Press.
    Saunders,P.(2007)Urban Politics.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London:Routledg e.
    Shevky,E.&W.Bell(1955)Social Area Analysi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 ess.
    Suttles,G.(1972)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ie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mity,A-D.(2009)Ethno-Symbolism and Nationalism:A cultural approach.New Y ork:Routledge.
    Varien,M.D.&J.M.Potter.(2008)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ies:Agency, Structure,and Identity in the Prehispanic Southwest.UK:Altamira Press.
    Weber,M.(1958)The City.New York:The Free Press.
    Williams,C.J.F.(1989)What Is Identity?.Oxford:Clarendon Press.
    Yinger,J.M.(1986)"Intersecting Strands in the Theorisation of Race and Ethni c Relations",John Rex and David Mason eds,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 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20-41.
    Yusuf,S.&T.Saich(2008)China Urbanizes:Consequences,Strategies,and Policies.Wa shington:The World Bank.
    Zieleniec,A.(2007)Space and Social Theory.London:Sage.
    Armstrong,E.A.&M.Bernstein(2008)Culture,Power,and Institutions:A Multi-Instit utional Politics Approach to Social Movements.Sociological Theory,26:74-99.
    Benford,R.D.&D.A.Snow(2000)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An O verview and Assessmen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6:611-639.
    Cerulo,K.A.(1997)Identity Construction:New Issues,New Directions.Annual Revi ew of Sociology,23:385-409.
    Crowe,J.(2010)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Satisfaction:The Role of a Comm unity's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8:622-644.
    Duncan,O.D.&B.Duncan(1955)A Methodological analysis of segregation indexe 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210-217.
    Duncan,O.D.&S.Lieberson(1959)Ethnic Segregation and Assimil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64(4):364-374.
    Frug,J.(1996)The Geography of Community.Stanford Law Review,48:1047-11 08.
    Gould,R.V.(1989)Power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Community Elites.Social Force s,68:531-552.
    House,F.N.(1926)Soc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Interac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31:617-633.
    Link,B-G.&J.C.Phelan(2001)Conceptualizing Stigma.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363-385.
    Mangin,W.(1967)Latin American Squatter Settlements.Latin American Researc h Review,2:65-98.
    Massey,D.S.&N.A.Denton.(1988)The Dimensions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Soc ial Forces,67:282-315.
    Mackenzie,P.W.(2002)Strangers in the City.The Hokou and Urban Citizenship in 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56:305-319.
    Mazanti,B.&J.Ploger(2003)Community planning-from politicized places to liv ed spacesJournal of Housing and Built Environment,18:309-327.
    Major,B.&L.T.O'Brien(2005)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6:393-421.
    Ming-Chang Tsai,Laczko,Leslie&Christian Bj(?)rnskov(2010)Social Diversity,Institu tions and Trust:A Cross-National Analysi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76:317-340.
    Rose,D.R.(2000)Social Disorganization and Parochial Control Religious:lnstituti ons and Their Communities.Sociological Forum,15:339-356.
    Sanders,J.M.(2002)Ethnic Boundaries and Identity in Plural Societi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8:327-357.
    Turner,J.F.C.(1968)Uncontrolled Urban Settlement:Problems and Policies(Unite d Nations,New York,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Affair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