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武汉市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调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针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不集约的现状和武汉“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本文以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为研究范围,以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为主题,以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空间调控为联结点,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形态整合和土地使用强度合理控制为重点,系统探讨了在城市空间层面上,如何促进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这一核心问题。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多层次、多侧面、多视角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空间调控间的关联性,剖析了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了其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规模,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发展的优化模式,并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调控对策。
     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设置了“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发展优化模式”和“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调控对策”四个板块进行研究。
     在第一个板块“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研究中,全面调查了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的土地利用现状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并归纳了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第二个板块“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研究中,针对这些不足之处,结合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的发展目标,分别从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潜力、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空间形态潜力、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使用强度潜力等三个方面评价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规模。
     在第三个板块“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发展优化模式”研究中,在结合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调控案例,从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提出“轴向拓展、开放式多中心组团”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从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提出“分散化集中、扇形与指状相结合”的空间形态优化模式,从土地使用强度方面提出“TOD与SOD双重导向、适度复合型”的土地使用优化模式。
     在第四个板块“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调控对策”研究中,分别从优化地域空间结构、整合地域空间形态和合理控制土地使用强度三方面探讨了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调控对策。
     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可进一步研究的若干方面。
Aiming at the status of non-economized and non-intensive urban land utilization inmajor c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dual-type society in Wuhan, this thesis,by taking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 as researched region, the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as researched subject, the economized and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and the spac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s connecting point, and byemphasizing on the structural improvement, integrated formation of city space and theefficiency of land utilization, proceeds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ofthe issue of“How to promote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urban land utilization of the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 city in respect of the city space”.
     Combined with multi-researching methods, and from different levels, differentaspects and different angle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conomized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ity space. It interprets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ed major problems of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zone land utilization. It evaluates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zed and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presents the improved formation of space developmentconcerning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t also discusses about how todeal with the spac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n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land.
     The whole text of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idea of presenting questions, analyzingquestions and resolving questions, disposes the following four sections to be discussed:
     1.The statu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jor problems of the land utilization of the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
     2.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of land of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
     3.The improved formation of spac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utilization of land of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 and
     4.The spac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olicies of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utilization of land of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In research of the first issue, it makes a gener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undamentalconditions of land utilization status at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and a summing-up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ed main problems of land utilization.
     In research of the second issue, by focusing on those insufficiencies, combined with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 it evaluatesthe potentiality of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separately from threeaspects as structure potential, formation potential and intensity potential of the outer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 WUHAN.
     In research of the third section, it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models of the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of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WUHAN.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 zone inWUHAN, refers the experience about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urban land utilization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space control case,and proposes spatial optimizationmodel,separately from three aspects as space structure, space formation, and intensitycontrol of the land utilization.In terms of spa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it proposes“axialexpansion”and“open multi-center group”; In terms of space formation optimization,itproposes”centralized decentralized”and "combined shape with the finger and fan”;Interms of land use Optimization, it proposes”dual-oriented TOD and SOD”and“moderately complex”.
     In research of the fourth section, it discusses the spac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oliciesof the economized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of the outer metropolitan developingzone in WUHAN, separately from three aspects as space structure of the improved area,space formation of the integrated area, and reasonable intensity control of the landutilization .
     The ending part, summarizing the basic viewpoint of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eexisted insufficiencies of the research, and presents something for further research toimprov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引文
1程莲.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东山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农业大学,2007
    2夏南凯,王耀武.城市开发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01
    3夏南凯,王耀武.城市开发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01
    4程莲.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东山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农业大学,2007
    5程莲.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东山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农业大学,2007.
    6蔡栋等.基于信息熵的城市边缘区的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3(07)
    7夏南凯,王耀武.城市开发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01-102
    8倪少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空间进程——以上海市西南地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6
    9倪少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空间进程——以上海市西南地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6
    10张新长.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分析模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3
    11闵敏.基于GIS的武汉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
    12倪少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空间进程——以上海市西南地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6
    13黄丽.福州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变及类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8
    14鲍文东.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科技大学,2007
    15张晓敏.近十年大都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演变——以北京市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8
    16顾朝林,陈田.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1993(07)
    17唐乐乐.郑州市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及其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8
    18杨新刚.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模式分析——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12)
    19吴铮争等.北京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与空间扩展——以大兴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03)
    20张宁等.北京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0(03)
    21罗志军.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3.
    22杨新刚.合肥市庐阳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4.
    23钱紫华.西安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4李珊珊.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25潘涛.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6.
    27程莲.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东山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农业大学,2007.
    28赵军.兰州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29郭莉军.长沙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5.
    30郭映昕.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
    31熊威.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6.
    32贾玉凤.“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城市边缘区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
    33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06).
    34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06).
    35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06).
    36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06).
    37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05).
    38吴旭芬.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02).
    39陈莹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04).
    40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48-75
    41成舜等.包头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3(03).
    42査志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浙江统计,2002(04).
    43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01).
    44宋戈等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阿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5(11).
    45白冰冰;成舜;李兰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探讨——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46翟文侠等.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6(03)
    47张丽琴.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05).
    48王国恩,黄小芬.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评价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09).
    49蒲秋实.基于PSR框架的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靖宇镇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8.
    50甄江红等.包头市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4(03).
    51何芳.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52谢敏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
    53王杨;宋戈.黑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空变异规律[J].经济地理,2007(02).
    54刘文秀等.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响应[J].规划师,2006(05).
    55陈莹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04).
    56乔伟峰;孙在宏.GIS辅助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01).
    57章其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研究[J].现代测绘,2003(04).
    58王力等.基于RS和ANN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03).
    59连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研究[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03).
    60刘伯恩.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J].国土资源,2003(02).
    61毛蒋兴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
    62张丽琴.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05).
    63王华春.中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64周伟;王秀兰.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02).
    65许丹艳.基于沿江开发产业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03).
    66姜海等.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S1).
    67郭爱请;葛京凤.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J].资源科学,2006(04).
    68吕俊仪.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8.
    71李琳.紧凑城市中“紧凑”概念释义[J].城市规划学刊.2008(03).
    72谢伟利.基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
    73郑文升.长春大都市区空间调控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74郑文升.长春大都市区空间调控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79李王鸣.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3-147
    80李王鸣.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3-147
    81李王鸣.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3-147
    82夏南凯,王耀武.城市开发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02-103
    109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95
    110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0
    112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0
    113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96
    114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0
    115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3
    116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4-87
    118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4-87
    119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4-87
    120潘爱丰,黄亚平.小城镇空间环境特色的探寻及规划引导——蕲州镇空间环境特色规划研究[J].in:李保峰,洪亮平ed.第七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论文集.华中科技大学.2009.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0).399-403
    121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04-147
    122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3
    123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37-164
    124夏南凯,田宝江,王耀武.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115-118
    125邵宁.1990年代以来武汉主城区出让用地的开发强度指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126邵宁.1990年代以来武汉主城区出让用地的开发强度指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127夏南凯,田宝江,王耀武.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119-120
    128邵宁.1990年代以来武汉主城区出让用地的开发强度指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129邵宁.1990年代以来武汉主城区出让用地的开发强度指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130夏南凯,田宝江,王耀武.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21-22.
    131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82-296
    [1]黄亚平.城市外部空间开发规划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王国恩,殷毅,黄亚平.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6.
    [3]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5]夏南凯,王耀武.城市开发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6]何芳.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7]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8]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李王鸣.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0]储金龙.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11]夏南凯,田宝江,王耀武.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12]黄亚平.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4]李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5]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瞿伟.昆明市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
    [2]张新长.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分析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3.
    [3]罗志军.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3.
    [4]路智.包头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5]许伟.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4.
    [6]程效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4.
    [7]闵敏.基于GIS的武汉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8]钱紫华.西安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9]杨新刚.合肥市庐阳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4.
    [10]陈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长春市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4.
    [11]李霞.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5.
    [12]郭莉军.长沙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13]刘庆.开发区土地持续集约利用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5.
    [14]郑文升.长春大都市区空间调控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15]王传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16]于春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17]熊威.准城市化地区土地统筹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8]潘涛.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6.
    [19]倪少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空间进程——以上海市西南地区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6.
    [20]张子彬.杭州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状与潜力评价[D].浙江大学.2006
    [21]蔡云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天津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
    [22]涂姗.基于经济最优理论的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
    [23]李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4]周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25]吴耿.城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
    [26]郭映昕.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四川大学,2007.
    [27]鲍文东.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
    [28]程莲.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东山区为例[D].新疆农业大学,2007.
    [29]牟文龙.基于GIS和RS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与优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0]李珊珊.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1]谢伟利.基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2]胡琳.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研究——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吉林大学,2007.
    [33]徐丹.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以苏南、苏中、浙西为例[D].同济大学,2007.
    [34]穆江霞.西安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5]邵宁.1990年代以来武汉主城区出让用地的开发强度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6]刘罗军.公交导向的旧城更新改造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37]杨传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D].西南大学,2008.
    [38]金学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9]王铁成.我国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40]唐乐乐.郑州市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及其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
    [41]张晓敏.近十年大都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演变——以北京市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为例[D].北京大学,2008.
    [42]郭斌.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43]黄丽.福州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变及类型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
    [44]李汉敏.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D].河南大学,2008.
    [45]刘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6]李丽华.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47]张志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8]蒲秋实.基于PSR框架的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靖宇镇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9]张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8.
    [50]罗雄飞.基于GIS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赤壁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1]吕俊仪.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52]李松涛.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洛阳市为例[D].河南大学,2008.
    [53]荆方.开封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8.
    [54]杨春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9.
    [55]贾玉凤.“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城市边缘区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1]顾朝林,陈田.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1993(07).
    [2]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05).
    [3]吴旭芬.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02).
    [4]査志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浙江统计,2002(04).
    [5]陈莹,刘康,郑伟元,邓红蒂,唐程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04).
    [6]陈莹,刘康,郑伟元,邓红蒂,唐程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08).
    [7]唐子来,付磊.城市密度分区研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04).
    [8]成舜,白冰冰,李兰维,郭永昌,张敏.包头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3(03).
    [9]白冰冰,成舜,李兰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探讨——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10]刘伯恩.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J].国土资源,2003(02).
    [11]章其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研究[J].现代测绘,2003(04).
    [12]张丽琴.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05).
    [13]王华春.中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14]许丹艳.基于沿江开发产业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03).
    [15]乔伟峰,孙在宏.GIS辅助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01).
    [16]刘力,邱道持,粟辉,曹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5).
    [17]周丽亚,邹兵.探讨多层次控制城市密度的技术方法——《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的主要思路[J].城市规划,2004(12).
    [18]甄江红,成舜,郭永昌,张敏.包头市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4(03).
    [19]宋戈,王兰霞,方斌,王杨.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阿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5(11).
    [20]毛蒋兴,闫小培,王爱民,李响,钱紫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
    [21]邵晓梅,刘庆,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03).
    [22]翟文侠,黄贤金,张强,周峰,马其芳,钟太洋.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6(03).
    [23]谢敏,郝晋珉,丁忠义,杨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
    [24]郭爱请,葛京凤.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J].资源科学,2006(04).
    [25]洪增林,薛惠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01).
    [26]杨红梅,邱道持,张传华,黎邦华.基于因素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
    [27]杨新刚.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模式分析——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
    [28]连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研究[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03).
    [29]杨红梅,邱道持,张传华,黎邦华.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30]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01).
    [31]李汉飞.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探索与实践——以佛山市一环沿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6(06).
    [32]陈志强,曹蕾,邱道持.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06(12).
    [33]翟文侠,黄贤金,张强,钟太洋,马其芳.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6(01).
    [34]刘文秀,刘丽琴,李诚固.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响应[J].规划师,2006(05).
    [35]王国恩,黄小芬.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评价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09).
    [36]渠丽萍,韩润仙.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分析及调控研究[J].生态经济,2007(03).
    [37]冯科,郑娟尔,韦仕川,郑文娟,刘勇.GIS和PSR框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09).
    [38]罗雄飞,周勇,聂艳,于雷.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1).
    [39]李翅,吕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用地模式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08).
    [40]马存明,於忠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41]陈睿,吕斌.城市空间增长模型研究的趋势、类型与方法[J].经济地理,2007(03).
    [42]宋吉涛,方创琳,宋吉强,班茂盛,刘海燕,刘晓丽.大都市边缘区乡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标体系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J].资源科学,2007(07).
    [43]王杨,宋戈.黑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空变异规律[J].经济地理,2007(02).
    [44]王双美,张和生.基于GIS和RS技术的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济,2007(02).
    [45]王力,牛铮,尹君,李志伟.基于RS和ANN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03).
    [46]刘灵辉,陈银蓉,石伟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柳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06).
    [47]宋红梅,侯湖平,张绍良,丁忠义,黄继辉.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
    [48]张晓玲,戴吉开,关欣,文倩.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49]何瑞东.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J].甘肃科技,2007(08).
    [50]常青,王仰麟,吴健生,李双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7(04).
    [51]班茂盛,方创琳,宋吉涛.国内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7(03).
    [52]杨树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7(01).
    [53]祝小迁,程久苗,王娟,李渊.近十年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7(07).
    [54]杨东朗,安晓丽.西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7(03).
    [55]乔伟峰,陈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构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12).
    [56]徐伟声,王建龙,李江风.城市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
    [57]邹光,李春香.“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节约集约用地发展模式思考[J].经济论坛,2008(19).
    [58]姜海等.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S1).
    [59]陈逸,黄贤金,陈志刚,郭燕浩.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06).
    [60]张换兆,郝寿义.城市空间扩张与土地集约利用[J].经济地理,2008(05).
    [61]覃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途径探讨[J].国土资源,2008(01).
    [62]王慎敏,黎一畅,周寅康.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01).
    [63]周伟,王秀兰.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02).
    [64]王志成,陈银蓉.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8(01).
    [65]吴铮争等.北京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与空间扩展——以大兴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03).
    [66]吴郁玲,曾菊新.试论“两型社会”建设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8(04).
    [67]王志成,陈银蓉.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定量分析模型的改进[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03).
    [68]郑泽庆,黄贤金,钟太洋,王广洪.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69]周晓艳,冯准准,康春.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70]汪华丽,李化民.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4).
    [71]温秀琴,汪应宏,陈晨,彭山桂.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结合用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
    [72]罗雄飞,周勇,聂艳,舒文娟,李小霞.湖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时空变异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8(10).
    [73]李琳.紧凑城市中“紧凑”概念释义[J].城市规划学刊,2008(03).
    [74]陈银蓉,汪如民,梅昀.近年来我国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研究综述[J].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2008.
    [75]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06).
    [76]吴壮金,周兴,左志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9(13).
    [77]汪坚强.迈向有效的整体性控制——转型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改革探索[J].城市规划,2009(10).
    [78]孙峰.从技术理性到政策属性——规划管理中容积率控制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9(11).
    [79]刘冰冰,杨晓春,朱震龙.香港密度管制经验及反思[J].城市规划,2009(12).
    [80]许恒周,姜福洋,殷红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81]陈煜红,赵俊杰,徐帆.基于物元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1).
    [82]徐理.基于协同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武汉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09).
    [83]李莉.城市化发展中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4).
    [84]王勇,杨小雨.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
    [85]谢静香,王宏运,宋亚秀.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J].国土资源,2009(07).
    [86]张笑寒.基于AHP方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87]李进涛,谭术魁,汪文雄.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03).
    [88]廖平凡,杨小雄,徐小任.基于理想值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0).
    [89]周飞,陈士银,钟来元,吴雪彪.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清远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9(05).
    [90]张统生,李宏军,李东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9(01).
    [91]彭浩,曾刚.上海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经济地理,2009(07).
    [92]张宁等.北京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0(03).
    [1] Alonso W. Location and Land Use: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 Cambrige: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64.
    [2] Bourne L S, e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3] Burgess E W. The Growth of the City. In:Park R E et al , ed .The City.1925.
    [4] Hall P. Cities of Tomorrow: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Twentieth Century. Basil Blackwell, 1988.
    [5] Hoyt H.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 Washington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39.
    [6] Park R E, Burgess E W, Mckenzie R D. The City.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5.
    [7] Smailes A E. The Geography of Towns. London:Hutchinson, 1996.
    [1]城市发展现状及上轮总规实施评述[R].武汉: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
    [2]基于GIS的武汉市城市用地增长趋势研究[R].武汉:武汉市规划土地管理信息中心,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数字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5.
    [3]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研究[R].武汉:武汉市规划局,2007-2008.
    [4]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用地布局规划说明书[R].武汉: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