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沙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是最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保障,是整个国民经济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边缘区土地开发、利用活动异常活跃,加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于缓解城市压力、改善城市地域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效益、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布局以至于搞好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研究是在本人对湖南城市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论与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长沙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本文依据学术界对城市边缘区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的界定,结合长沙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长沙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与特征。在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中,涉及到长沙市边缘区土地质量分析、结构分析、利用程度分析以及土地开发潜力分析和后备资源等的调查,并借用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指标对长沙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程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到了长沙市边缘区存在土地结构不合理、土地退化严重、产权不清晰等结论。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该地区出现了“存量”土地与闲置土地双高的现象。由此,本文针对土地资源这种相对供不应求的稀缺特征,提出该地区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即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调整土地关系和组织土地利用,以此提高长沙市边缘地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整个城市的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提高。
As one of the major natural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indispensable to Human existence. The sustainable land utilization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and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agem of the whole society, as well as the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ctivities in urban fringe get much brisker. Thus, it is significa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fringe to serve the purpose of alleviating the urban stresses, bettering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city, improving the benefits in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ptimizing the functional layout, and effecting a sound development for city and urban fringe.Based on the urban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 research by myself, the essay probes further to combine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mulating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history analysis and contemporary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land utilization in urban fringe of Changsha . In this essay,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 of sustainable land utilization in urban fringe of Changsha a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s on marginal zone of city and sustainable land utilization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hangsha. In the analysis of land utilizations situation in this area, several analyses have been involved such as the land quality, structural analysis, utilization level, and l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along with the surveys on backup resources state,
引文
[1] 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
    [2] 安虎森,郝寿义.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58-396
    [3] 杨志荣.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1-183,190
    [4] 陈顺清.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3
    [5] 梁湖清.基于生态建设目标的广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博士论文 南京大学 2002:13-16
    [6] 曲福田.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13-14,41-42
    [7] 王伟中.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1-2
    [8] 朱跃强.论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15-18
    [9] 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250-258
    [10] 张锦高.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20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报告.1997 http://www.acca21.edu.cn/ncrds.html
    [12] 唐华俊.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21-127
    [13] 顾朝林.城市地理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4] 张凤英,林培.论土壤地理学发展的轨迹[J] 土壤通报 1995 26(5):193-195
    [15]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52-59
    [16] 丁健.现代城市经济[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53-54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25卷 人民出版社 1965年版:871
    [18]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118-119,293-301
    [19]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233-236
    [20] [美]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5-6
    [21] 黄建国.世纪星城[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19
    [22] 刘亚臣,孔凡文,刘宁.论发展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 15(4):374-377
    [23] 周国华,唐承丽.试论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49-53
    [24] 蒋性祺.长沙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上册)[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1
    [25] 黄中瑞,王晓天.长沙市天心区2000——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42-245,250-251
    [26] 王书华,毛汉英.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5(3):248-254
    [27] 蒋性祺.长沙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册)[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590-594
    [28] 湖南统计局主编.湖南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29] 湖南统计局主编.湖南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30] 湖南统计局主编.湖南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31] 湖南统计局主编.湖南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32] 湖南统计局主编.湖南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33]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406-412
    [34] 胡继莲.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2
    [35] 曹建海.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153
    [36] 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188
    [37] 潘问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M] 三泰出版社 1999:171
    [38] 王万茂,张颖.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13-17
    [39] 刘维新.中国城镇发展与土地利用[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63-64
    [40] 金钟范.韩国城市发展政策[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24-72
    [41] 汪锈莲.韩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J] 中国土地科学 2003.6(3):57-62
    [42] 野口悠纪雄.土地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48-167
    [43] 张侠,王嘉陵,彭补拙.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规划管理系统[J] 长江流域资源环境 2002.7(3):332-336
    [44] 汪晖.城乡结合部土地征用权与征地补偿[J] 中国农村经济 2002.2
    [45] 谢容.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 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9.9(1):42-45
    [46] 黄鹏,卢静.国外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J]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2004.11:72-75
    [47] 郝娟.英国城市边缘地带的土地开发[J] 北京规划建设 1995(3):60-62
    [48] 彭凤琼,奏成,陈燕平.广西博白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9(3):35-40
    [49] 刘伟,濮励杰,李乔.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研究方向探讨[J] 城市研究 1998.3:58-61
    [50] 唐欣.城市边缘带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3:35-37
    [51] 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1:201-202
    [52] 陈佑启,周建明.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与空间布局模式[J] 国外城市规划1998.1:14
    [53] 艾建国.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研究[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4
    [54] 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55]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
    [56] 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57]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153,185-187
    [58] [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