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异质文化,是伴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民国时期,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得以建立,开始进入学术化、专业化的发展阶段。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适应,科学文化也随之开始步入理性发展轨道,以现代科学的专业知识为载体,塑造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1912-1949这几十年间,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科学作为一个社会建制独立出来,科学家的社会角色逐渐明确,中国科学文化开创了新的局面。对这一新局面进行的无论何种方法的研究,都具有相当的典型示范意义。再者,这一时期,中国的局面纷繁复杂,又遭受外族入侵,当时的社会文化多所变迁,种种的时代特征均给予科学文化以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一时期科学文化倍受学者重视,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截取民国时期这一时间断面,提出新的科学文化研究模式,对该历史时期的科学史研究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无疑会使我们对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认识更加客观与深入,这也是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的意义所在。
     鉴于科学文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性,近年来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科学文化进行了探讨。笔者在综合考量了各种研究之后,发现一个显著的问题,即不同学科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研究的对象有所局限,如科学史研究者关注点在于科学家,人文思想史研究者的关注点在于人文社会科学家,无形中形成了对研究对象的分解,不利于全面完整地把握科学文化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形成、发展。事实上,在科学文化的兴起过程中,人文学者与科学家一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这样一个概念,试图将人文学者与科学家纳入共同的研究对象,从而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生、发展做出全面完整的理解。
     本文共十四章,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与第二章)提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特征、结构、维系、研究内容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六章)对科学文化共同体进行社会学分析。第三章主要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成员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对科学事业的领导作用以及对科学文化塑造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1131名成员的整体社会学特征进行分析,寻找共同体成员在地缘、亲缘、学缘、业缘等方面的社会联系与特征,并分析原因,进而探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作用;第五章将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成员——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与同一时期另一重要的科研机构北平研究院的核心成员——会员——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在各个方面的异同;第六章以案例研究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网络的形成,以及共同体成员的科学文化实践活动对科学事业与科学文化的贡献。
     第三部分(第七章至第十章)全面阐述科学文化共同体对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贡献。第七章探讨了以中央研究院成员为主的科学文化共同体对其他科研机构的贡献;第八章考察了科学文化共同体成员参与科学学会的建设,并探讨中国现代科学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团结科学家群体,增进国际交流,传播科学文化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九章考察科学文化共同体成员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所起的特殊贡献;第十章以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科学图书馆为例,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对承载着传播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功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
     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与第十二章)讨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学术示范作用与科学考察实践。第十一章主要以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精英成员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学术示范作用,并以中央研究院的一份科学刊物为案例进行分析;第十二章主要以两次典型的科学调查活动来说明科学实践与科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五部分(第十三章与第十四章)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在科学文化上的独特贡献。第十三章着重讨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价值观;第十四章通过科学文化共同体对科学文化的传播、科学人才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以及后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奖项的设立,来阐明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影响力。
     结束语:通过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所做的全面的考察,可以得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生、发展主要通过共同体成员的实践完成,共同体成员通过在不同领域的科学文化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他们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注入了别样的内容,对中国现代科学与科学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通过全文的研究,说明将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纳入同一科学文化共同体更加有利于探寻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塑型,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对当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建设也可以提供借鉴。
Unlik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cientific culture is a form of heterogeneous culture which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 Real modern science of China substituted and entered an academic and specialization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scientific culture developed rationally, took specialized knowledge as a carrier, created a new culture type. In the decades of1912-1949, science was independent as a relatively complete section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development, and scientists' social roles were gradually clear. Any method of study on this "new situation" has considerable typical model meaning. Moreover,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 was invaded and the situation was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social culture changed frequently, features of the era impacted a strong influence on scientific culture.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it is typical to build new model of the study of scientific culture.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modern scientific culture determines that scientific culture was taken seriously by scholar. Undoubtedly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scientific culture will make us have a deep and objectively understand over the scientific cultur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gradually focus on it, and the research on it is deepening gradually. Scholars in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discuss scientific culture in different way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find an obvious question that the study subjects of schola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is limited. For example, researcher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ocus on scientists, researchers in the history of humanism focus on anthropologist, the study subjects are decomposed. This prevents researchers from overall mastering the 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modern China. In fact, scientists and anthropologists bo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ulture.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presents one new concept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attempting to integrate scientists and anthropologist into joint research subjects, to have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The dissertation has fourteen chapter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chapter1and chapter2), the author presents a brand new concept called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and interprets the nature, characters, structure, research contents,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 the second part (include chapter3to chapter6), the author take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 chapter3, the author analyses cor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discusses the leadership to scientific career and the impact to scientif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In chapter4,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1131members, searches the social ties and features of members in geopolitical relationship, genetic relationship, academic relationship and occupational relationship, tries to found the reasons, and then discuss the role of complicated social relations to the community. In chapter5,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first session academicians with the members of Peiping Academy,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using a case study method. In chapter6,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orm of social network in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vestigates their contributions to scientific cause and culture.
     In the third part (chapter7to chapter10), the author clarifi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to science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apter7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based on members of Academia Sinica to other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Chapter8investigates how the members of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participat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ce association,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modern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in promoting discipline development, uniting scientists,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among nations and spreading scientific culture. Chapter9investigates the members' spec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 education in China. Taking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and science library as example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to spread scientific culture and to disseminate science in chapter10.
     In the fourth part (chapter11and chapter12), the author discusses academic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Taking the thesis the elites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published as a case, Chapter11discusses their demonstration role for academic circles, and analyses a scientific journal called "Botany Reporting". Chapter12illustrat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culture with the use of two typ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fifth part (chapter13and chapter14),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to scientific culture. Chapter13emphasizes the scientific cultural values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Chapter14illustrates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through the spreading of scientific culture, training of personnel, shaping of scientific spiri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wards named after their names.
     In the conclusion part, after delving into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mainly done through th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They vigorously promote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brought different content into scientif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Their impact on modern science and scientific culture in China was long and profound. Through research, we can explain that integrating scientists and humanist into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culture is beneficial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引文
① 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的制度化[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1983:254.
    ① 左玉河.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及其学术指导功能[J].史学月刊,2008(5):75.
    ② 段异兵,樊洪业.1935年中央研究院使命的转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5):71-76.
    ③ 孙宅巍.抗战中的中央研究院[J].抗日战争研究,1993(1):144-146.
    ④ 张凤琦.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中央研究院[C].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4卷文化教育科学编),1996:743.
    ⑤ 郭金海.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1):33-49.
    ① 胡升华.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评述(1928-1949)[C].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344-349.
    ② 袁振东.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1927-1937年):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2):112.
    ③ 李惠兴.有关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建立初期的几个问题的探讨[D].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45.
    ④ 陈紫微.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3-36.
    ① 郭贵春.序.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① 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1927-1940)[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1978:15-19,38-47.
    ② Axel Schneider. Book Reviews [J].The China Quarterly,2001(1):1040-1041.
    ② 吴大猷.早期中国物理发展的回忆·续三[J].物理,2005(4):554.
    ③ 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J].中国学术,2003,4(3):211.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107-1108.
    ① Colin Bell and Howard Newby, The Sociology of Community:A Selection of Readings, London:Frank Cass,1974, p. xiii.
    ② Colin Bell and Howard Newby, Community Studi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the Local Community, Westport, CT:Praeger,1973:15.
    ③ Dominic Bryan,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 " in Critica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9, No.1, p606.
    ④ David Hollinger, "From Identity to Solidarity," Daedalus, Fall 2006:24
    ① 俞可平.从权利政治学到公益政治学[A].刘军宇.自由与社群[M].北京:三联书店,1998:75.
    ② Gerard Delanty, Community, London:Routledge,2003:3.
    ③李 义天.共同体与政治团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12.
    ① 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164.
    ② 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05.
    ① 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94.
    ② 江晓原.看!科学主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
    ③ 谢清果.中国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3.
    ④ 刘兵.在文化发展中应关注科学文化的重要性[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1):97.
    ⑤ 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8.
    ① 王世儒.蔡元培先生年谱:上册[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39-440.
    ① 翁文灏.追念蔡孑民先生[N].中央日报(重庆),1940-3-24.
    ① 许为民.杨杏佛:中国现代杰出的科学事业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5).
    ②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9:6.
    ③ 胡适.丁文江这个人_A].丁文江这个人[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9.
    ①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R].1942:5.
    ① 刘昭民.中央研究院初期的自然科学研究[J].中华科技史学会学刊,2008(12):42.
    ② 一代宗师竺可桢[J].传记文学,2004,84(5):93.
    ① 李约瑟著,徐贤恭,刘建康译.战时中国之科学[M].上海:中华书局,1947.
    ② Picken,陶大镛译,中英生物科学的交流[J].民主与科学,1(2):33.
    ① Picken,陶大镛译,中英生物科学的交流[J].民主与科学,1(2):35-36.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缘起[A].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7:23.
    ① 朱家骅.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之任务与工作[J].教育通讯周刊,1941,4(11):16.
    ① 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概况[A].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8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74.
    ② 吴大猷.中央研究院的回顾、现况与前瞻[J].传记文学,1986,48(5):56.
    ① 周雷鸣.一九四八年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J].南京社会科学,2006(2):83.
    ① (美)叶维丽著,周子平译.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② (美)叶维丽著,周子平译.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① 1940年“长春满洲行政学会株式会社”出版。傅增湘所写序言称:“统吾国二十八省之地域,五六十年来之人物,综萃品伦,登诸簿录,试披览而寻绎之,而近世人材之消长,风气之变迁,学术之源流,政教之演进,一展卷而得其大凡。
    ② 陈省身.中央研究院三年[J].传记文学,1988,53(6):33.
    ① 马国泉.社会科学大词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336-337.
    ② (美)朱克曼.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6-7.
    ③ 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1.
    ① (美)朱克曼.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7.
    ② 转引自:沙莲香.中国民族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8-19.
    ① 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36辑)[C].1989:147.
    ② (美)朱克曼.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3.
    ③ 李先闻.李先闻自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4.
    ④ 孙永如.柳诒徵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5.
    ① 陈智超.致约之函.陈垣来往书信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06.
    ① 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20-21.
    ③ 萧公权:问学辣往录[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7-8.
    ④ 茅于美.桥影依稀话至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3.
    ① 李济.李济文集(第五卷)[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87-188.
    ② 李莲青.俞大维的家世[J].大地周报,1947(93):9.
    ①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8.
    ② 严家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家族制度[J].鲁迅研究月刊,1999(10):10.
    ① 汤佩松.童年和大学时代——朦胧与启迪[A].卢嘉锡,李真真编.另一种人生——当代中国科学家随感(上)[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1.
    ② 钱端升.我的自述[A].钱端升学术著作自选集[C].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695.
    ③ 杨钟健.杨钟健回忆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2.
    ④ 凌鸿勋口述,沈云龙访问.凌鸿勋口述自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2011:2-3.
    ① 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杂记赵家[M].长沙:岳麓书社,1987:273.
    ① 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z].北京:中华书局,2010:82-83
    ① 黄岩文史资料(第15期),政协黄岩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1992:133-134.
    ① 向达.祝南北两学术会议[J].中建,1948,1(6):3.
    ② 向达.祝南北两学术会议[J].中建,1948,1(6):3.
    ③ 陈时伟.中央研究院1948年院士选举述论[C]//一九四O年代的中国(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26.
    ④ 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559.
    ① 刘晓.北平研究院的学术会议及会员制度[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31(1):31.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1947年3月13日修正),见《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年,第10页。
    ③ 杨钟健在回忆录中专门提及此事:“地质方面候选人有十二名,被选中六人,即朱家骅、翁文灏、李四光、谢家荣、黄汲清和我。此六人中,独朱对于地质方面的实际工作太少。然因别的原因(推进工作有功)而当选。此事为许多人所不满。”(杨钟健:《杨钟健回忆录》,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年,第167页。)汤佩松在数十年后的回忆录中还说“至今我仍未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个别院士是怎样被‘遴选’进来的?并且又如何‘当选’为院长的?”(汤佩松:《为接朝霞顾夕阳——一个生理学科学家的回忆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23页。)但是客观地来讲,朱家骅对中央研究院贡献颇多,自中央研究院创办时起,他便参与筹备工作;1936年出任总干事后,更是积极赞襄院务;1940年起主持院务,于抗战的颠沛流离中仍极力设法继续发展,完成了中央研究院的体制,并增设研究所,使学术事业得以扩展。因而,无论从朱家骅对学术工作的推进作用来看,还是从中央研究院组织法规定来看,朱家骅当选院士都是合情合理的。
    ④ 李书华.李书华自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32.
    ① 刘晓.北平研究院的学术会议及会员制度[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31(1):33.
    ② 国立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今开幕[N].申报,1948-9-9(7).
    ③ 严济慈.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胡适李书华等致词[N].申报,1948-9-10(7).
    ④ 张元济.刍荛之言[J].科学,1948,30(11):334.
    ① 向达.祝南北两学术会议[J].中建,1948,1(6):4.
    ② 社评:为学术界的青年请命[N].大公报(天津),1948-126(2).
    ① 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之关系[J].史地学报,1923,(4):6.
    ② 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J].近代史研究,1996(2):222.
    ③ 郝景盛.关于大学教授[J].时与潮副刊,1944,4(2):54-55.
    ④ 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J].观察,1948,5(14):4.
    ① 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J].近代史研究,1996(2):229.
    ② 张培富.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
    ① 张培富.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61-162.
    ② 刘晓.北平研究院的学术会议及会员制度[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31(1):29.
    ① 成骥.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去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3(2).
    ② 薛攀皋,季楚卿.中国科学院史料汇编(1957年)[C].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8:80.
    ① 梁金美,吴永忠.劳斯的科学文化实践观探析[J].哲学动态,2011(9):90-92.
    ① 竺可桢.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J].时代公论,1932(7):34.
    ② 竺可桢.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J].时代公论,1932(7):32.
    ③ 李玉海.竺可桢年谱简编[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55.
    ① 竺可桢.抗战建国与地理[J].地理,1941,1(4):287.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7:115.
    ③ 竺可桢.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J].时代公论,1932(7):28.
    ④ 竺可桢.航空救国和科学研究[J].国风半月刊,1933,3(12):4.
    ①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总章[A].何志平等.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208.
    ② 东南日报[N].1945-11-9(3).
    ③ 竺可桢.求是精神[J].科学画报,1939,5(21-22):839.
    ① 竺可桢.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J].时代公论,1932(7):30.
    ② 竺可桢.大学生与抗战建国[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1(100):3.
    ② 陈玉伦.浙大西迁与贵州农业[A].贵州遵义地方志编委会.浙江大学在遵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212-215.
    ① 中国科学社第二十一次年会报告[R].上海:中国科学社,1936:17.
    ② 竺可桢.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J].时代公论,1932(7):28-29.
    ③ 竺可桢.抗战建国与地理[J].地理,1941,1(4):287.
    ① 胡适.四十自述[M].长沙:岳麓书社,1998:39.
    ② 名人轶事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361.
    ① 赵元任年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8.
    ② 胡适作品集[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272.
    ③ 关于胡适与赵元任的交谊,黄艾仁在“终生不渝不解缘--胡适与赵元任的交谊”一文中有详尽的论述。载《传记文学》第82卷第5期。
    ④ 岳南.从蔡元培到胡适[M].北京:中华书局,2011:20-21.
    ① 胡适.胡适全集(第25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61.
    ① 胡适.胡适全集(第24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09.
    ① 江泽涵.回忆胡适的几件事[A].颜振吾.胡适研究丛录[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7.
    ① 胡适.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A].胡适全集(第21册)[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308-309.
    ② 胡适.非留学篇[A].周质平.胡适丛论[C].台北:三民书局,1992:253-282.
    ① C.H.Peaka.关于把现代科学介绍到中国去的某些方面[J].ISIS第22卷第63号,转引自《中国地质调查所史》“前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② 张九辰.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56.
    ① 程裕祺,陈梦熊.前地质调查所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25.
    ① 胡宗刚.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1.
    ② 胡宗刚.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2.
    ③ 张孟闻.中国生物分类学史述论[J].中国科技史料,1987,8(6):22.
    ④ 中国植物学会编.中国植物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67.
    ⑤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17.
    ⑥ 姜玉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成功的经验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5,3(6):331.
    ① 高孟先.卢作孚与北碚建设[J].北碚志资料,1984,(3,4).
    ② 潘洵.论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建的缘起与经过[A].北碚文史资料第十八辑[C].2007,115.
    ① 施白南.中国西部科学院[C].北碚志资料,1986(7):25.
    ① 李乐元.中国西部科学院[J].科学通报,1950(4):268.
    ② 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260.
    ③ 范旭东.永利档案.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缘起.
    ④ 陈歆文,周嘉华.永利与黄海——中国近代化工的典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230.
    ①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A].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9:210.
    ② 蔡元培.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A].黄季陆.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C].革命文献(第55辑):133-135.
    ③ 刘述礼.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9.
    ④ 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2:161.
    ① 陈裕光.金陵大学汇刊序[J].金陵大学汇刊,1943,(1).
    ① 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简史[A].樊洪业,张久春.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729.
    ② 《科学》“例言”[J].科学,1915(1).
    ④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会[A].何志平,等.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237.
    ① 程忆帆.中国学术界出版事业介绍·中国气象学会[J].书人,1937,1(1):109-110.
    ① 夏湘蓉,王根元.中国地质学会史[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11.
    ② 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1.
    ① 翁文灏.中国地质学会二十年来的工作[A].李学通.科学与工业化——翁文灏文存[C],北京:中华书局2009:172.
    ②吴廷燮.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下)[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177.
    ③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114.
    ④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114.
    ⑤ 唐颖.中国近代科技期刊与科技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06:7.
    ① 曾昭抡.中国学术界出版事业介绍·中国化学会[J].书人,1937,1(1):107.
    ② 张银玲.中国地质学会及其创办的地质期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4):316.
    ③ 郭保章.中国现代化学史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61.
    ① 郭保章.中国现代化学史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62.
    ② 黄汲清.三十年来之中国地质学[J].科学,1946,28(6):251252.
    ③ 计荣森.中国地质学会概况[M].中国地质学会,1941:32-33.
    ④ 翁文灏.序.中国地质学会概况[M].中国地质学会,1941:3-4.
    ① 曾昭抡.中国学术界出版事业介绍·中国化学会[J].书人,1937,1(1):109.
    ② 国联教育考察团建议改革中国教育之初步方案[J].江西教育旬刊,1933,5(2):2.
    ③ 中国物理学会之意见[J].东方杂志,1935,32(3):101.
    ④ 编写组.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2.
    ① 李四光.二十年经验之回顾[J].中国地质学会志,1942(12):2147.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R].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1938:86.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R].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1938:86.
    ① 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J].观察,1948,5(14):5.
    ② 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13.
    ①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166.
    ①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433.
    ① 秉志.美国韦斯特生物研究所报告[J].教育杂志,1920,12(7):1-6.
    ② 秉志.生物学与民族复兴[M].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81.
    ③ 马节.墨尼黑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137.
    ①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170.
    ① 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388.
    ② 张彬,付东升等.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6):186.
    ③ 张凤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2003(2):122.
    ④ 吴英杰,张钢.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2):49.
    ① 杨钟健.杨钟健回忆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180.
    ② 寿勉成.我国大学之教材问题[J].教育杂志,1925,17(3):148.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9,1(5-6):41.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八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9:44.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233.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141.
    ③ 慕伸.参观上海中央研究院记[J].青年科学,1939,1(1):19-20.
    ① 王余光.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5-6.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0:575.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270.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0:139-140.
    ③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一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2:331.
    ④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一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2:267.
    ⑤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所概况[M].南京:科学出版社,1931:3.
    ⑥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三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4:63.
    ① 王聿均.战时日军对中国文化的破坏[J].(台湾)近代史研究集刊,1985(14)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九年度报告[R](油印本).1940:15.
    ③ 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1948)[Z].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210.
    ④ 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1948).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67.
    ⑤ 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1948).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115.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233-234.
    ① 参见:夏文华.民国时期科普图书出版史初探[J].科普研究,2013(2):54-59.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1948)[M].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162.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1948)[M].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333.
    ① 引言.植物研究.南京:行政院新闻局,1948:1.
    ② 《植物学汇报》第3卷第4期编辑于1949年12月,出版于1950年5月,此处为统计方便,按其编辑时间,将其计为1949年。编者在第4期刊登“启事”,称“本期出版后,本志之出版及编辑事宜,将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编译局办理”。
    ③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编纂委员会.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院史八十年(卷一)[M].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40-41.
    ① 所务概况.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报(1948)[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49:1.
    ② 郭保章.中国现代化学史略[].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61.
    ③ 张孟闻.中国生物分类学史述论[J].中国科技史料,1987,8(6):22.
    ④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67.
    ① 胡宗刚.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2.
    ② 胡宗刚.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史略(1929-1949)[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9-19.
    ③ 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概况[J].广东教育月刊,1933,2(11):64-68.
    ④ 姜玉平,张秉伦.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J].中国科技史料,2002,23(1):28.
    ⑤ 沿革及概况.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报(1944-1947)[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48:3.
    ⑥ 胡宗刚.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史略(1929-1949)[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2.
    ① 丁文江.中央研究院的使命[J].东方杂志,1935,32(2):5.
    ② 朱家骅.抗战以来中央研究院之概况[J].学思,1942,2(11):616.
    ③ 沿革及概况.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报(1944-1947)[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48:3-4.
    ④ 编者.抗战中的中央研究院[J].教育杂志,1939,29(2):84.
    ⑤ 邓叔群.今日中国之森林问题[J].经济建设季刊,1942,1(1):214.
    ① 大学院中央研究院广西科学调查计划概略[Z].南京:大学院公报,1928(4):76-77.
    ① 姜义安.我国著名科学家辛树帜考察大瑶山[A].金秀文史资料(第5辑)[C].金秀:政协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员会,1990:59.
    ② 艾迪.中国有一模范省乎?[A].莅桂中外名人演讲集[C].桂林: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1930:8.
    ③ 广西科学调查团之近况[N].申报,1928-8-29(12).
    ④ 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14.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240.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241.
    ① 徐益棠.中国民族学之发展[J].民族学研究集刊,1946(5):158.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234.
    ① 为本院派科学调查员前往该省请予便利由[z].南京:大学院公报,1928(6):59.
    ② 大学院广西科学调查团昨日出发[N].申报,1928-4-25,(7).
    ① 黄钰,郝时远.广西民族调查的回顾[A].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08.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217.
    ① 却说雷诺探险[N].大公报(天津),1948-4-7,(2).
    ① 裴文中.中美积石山探测队结束之后[N].大公报(天津),1948-4-3,(3).
    ② 积石山探险工作我学术界拟自动完成中航派专机供给使用[N].申报.1948-4-8,(2).
    ③ 积石山探测经过一片冰天雪地寥无人烟最高峰不超过万九千呎[N].申报.1948-4-18,(2).
    ④ 雷诺招待记者报告探险目的我决合作派员参加[N].申报,1948-1-24,(2).
    ⑤ 李承三.关于探测积石山[N].大公报(天津),1948-2-17,(3).
    ⑥ 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① 积石山摄影展六日起在沪举行[N].申报,1948-3-3,(2).
    ② 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③ 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① 李承三.关于探测积石山[N].大公报(天津),1948-2-17,(3).
    ② 刘咸.论雷诺探险队之来华[N].申报,1948-2-2,(2).
    ③ 雷诺昨谒王外长[N].申报.1948-1-23,(2).
    ④ 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⑤ 郝景盛.关于积石山探险[N].大公报(天津),1948-2-13,(2).
    ⑥ 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⑦ 刘咸.论雷诺探险队之来华[N].申报,1948-2-2,(2).
    ① 雷诺抵沪,筹划探险,明日晋京与当局商洽[N].申报.1948-120,(4).
    ② 雷诺招待记者报告探险目的我决合作派员参加[N].申报,1948-1-24,(2).
    ③ 华许本博士对记者报告探测积石山计划 已与我中央研究院商定[N].申报,1948-3-3,(2).
    ④ 张九辰.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1.
    ⑤ 刘咸.论雷诺探险队之来华[N].申报,1948-2-2,(2).
    ⑥ 自力探测积石山,萨本栋主张陆空并进[N].申报,1948-4-28,(2).
    ① 刘咸.论自力探险的重要[N].申报,1948-4-12,(2).
    ② 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410.
    ③ 张培富.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92.
    ④ 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⑤ 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
    ⑥ 冯桂芬.校邰庐抗议[M].续修四库全书(第952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44.
    ① 黎庶昌.西洋杂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83.
    ②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
    ③ 部院会议外人来华考查科学办法[N].申报,1930-10-5,(17).
    ④ 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338.
    ① 李承三.关于探测积石山[N].大公报(天津),1948-2-17,(3).
    ② 杨钟健.杨钟健回忆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70.
    ③ 李承三.关于探测积石山[N].大公报(天津),1948-2-17,(3).
    ④ 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① 杨钟健.杨钟健回忆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70.
    ② 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③ 张培富.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20-325.
    ④ 转引自:李韬.美国的慈善基金会与美国政治[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论文,2003:60.
    ① 曹效业,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与科学精神的失落[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9(2):11-12.
    ① 戴宏,徐治立.文化价值观科学功能探讨——以清教伦理与儒家文化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0,28(9):1290.
    ② 杨怀中,戴剑.科普与科技进步和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A].曾国屏,刘立.科技传播普及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实践[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27.
    ③ 高平叔.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1.
    ④ 高平叔.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1.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R].1938:9-17.
    ② 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47.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C].北京:中华书局,1979:477.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R].1938:83.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R].1942:1.
    ③ 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R].1942:1.
    ① 张元济.刍荛之言[J].科学,1948,30(11):334.
    ② 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05.
    ③ 白吉庵.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0.
    ① 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287.
    ② (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553-554.
    ③ 吴大猷.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323.
    ① 杨钟健.非常时期之地质界[J].地质论评,1937,2(16):510.
    ① 杨钟健.非常时期之地质界[J].地质论评,1937,2(1-6):511-512.
    ② 中央日报.1944-9-22.
    ① 李学通.翁文灏年谱[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09-310.
    ② 团结报.1988-9-9.
    ① 参见张九辰《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中作者对李星学的访谈,及《地质论评》1942第7卷第6期“朱森先生追悼会记略”。
    ② 卢于道.科学工作者亟需社会意识[J].科学,1947,29(5)129.
    ① 段异兵,樊洪业.1935年中央研究院使命的转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5):76.
    ① 秉志.国难时期之科学家[J].公教学校,1936,2(11):12.
    ② 郑集.战时科学家的责任[J].科学世界,1938,7(1):1-4.
    ③ 翁文灏.翁文灏选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173-174.
    ④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化学卷1)[Z].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26.
    ⑤ 夏敬农.在抗日战争中科学家能做些什么[J].今论衡,1938,1(1):23.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R].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1938:86.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R].1942:2.
    ③ 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R].1942:2.
    ① 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M].长沙:岳麓书社,2011:12.
    ① 周质平.胡适与吴敬恒[J].传记文学,2009,94(5):9.
    ② 周质平.不思量自难忘[J].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154.
    ③ 周质平.胡适与吴敬恒[J].传记文学,2009,94(5):11.
    ① 竺可桢.论不科学之害[J].东方杂志,1936,33(1):335.
    ② 竺可桢.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之原因[J].广播周报,1935(6163):47.
    ③ 曾昭抡.火箭炮与飞炸弹[M].昆明:北门出版社,1944:64-65.
    ① 费孝通.我心目中的爱国学者[J].群言,1999(8):16-17.
    ② 三教授出国研究原子弹助理由联大助教中遴选[N].云南日报,1946-1-20,(3).
    ① 华罗庚.今天中国科学研究应取之原则[N].云南日报,1946-1-20,(2).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R].1942:6.
    ③ 谢家荣.地质学与现代文化[J].国风半月刊,1933,2(1):22.
    ① 谢家荣.地质学与现代文化[J].国风半月刊,1933,2(1):25.
    ② 杨钟健.非常时期之地质界[J].地质论评,1937,2(1-6):510-511.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R].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1938:85.
    ②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R].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文书处,1938:84-85.
    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化学卷1)[z].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1.
    ④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化学卷1)[z].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7-88.
    ① 杨钟健.纯粹研究之出路[J].国论周刊,1939(12):199.
    ① 章鸿钊.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43
    ② 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67
    ③ 钱伟长.怀念我的老师叶企孙教授[A].钱伟长.一代师表叶企孙[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
    ① 曾昭抡.给一位前线的战士[N].益世报,1939-7-8,(4).
    ① 吴宓.吴宓日记(第6册)[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68-174.
    ②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Z].1946.
    ② 冯友兰.及时努力勿贻后悔,沉痛纪念九一八,大家要用血肉保卫祖国雪耻复仇[N].云南日报,1939-9-19,(4).
    ④ 曾昭抡.抗敌精神讲话.民国日报,1938-5-28,(4).
    ① 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R].1942:6.
    ② 秉志.科学家对于社会的责任[J].科学世界,1937:6(7).502-503.
    ① 孙宅巍.抗战中的中央研究院[J].抗日战争研究,1993(1):145.
    ② 朱家骅.抗战以来中央研究院之概况[J].学思,1942,2(11):2122.
    ① 朱家骅.抗战以来中央研究院之概况[J].学思,1942,2(11):22.
    ② 杨钟健.科学副刊[N].大公报,1936-10-3.
    ③ 岱峻.发现李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83.
    ① 本社生物研究所开幕记[J].科学,1922,7(8):846-848.
    ② 秉志.科学精神之影响[J].国风月刊,1935,7(4):1-4.
    ① 秉志.科学精神之影响[J].国风月刊,1935,7(4):1-4.
    ② 中国植物学会概况[J].科学,1936,20(10):829-831.
    ③ 中国动物学会缘起[J].科学,1934,18(7):1002-1005.
    ④ 陈桢.中国生物学研究的萌芽[J].东方杂志,1931,28(14):54.
    ① 柳诒微.清季教育之国耻[J].国风月刊,1935,8(1).
    ② 秉志.科学与民族复兴[J].科学,1935(3):317.
    ③ 翟启慧,胡宗刚.秉志文存(第3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7.
    ④ 翟启慧,胡宗刚.秉志文存(第3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0.
    ⑤ 秉志.科学与民族解放[N].申报,1939-07-26.
    ① 张剑.另一种抗战:抗战期间以秉志为核心的中国科学社同仁在上海[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33(2):138.
    ② 秉志.国难时期之科学家[J].公教学校,1936,2(11):13.
    ③ 秉志.国难时期之科学家[J].公教学校,1936,2(11):13.
    ① 秉志.动物学讲习法[J].新教育,1922,4(5):825-830.
    ② 秉志.国内生物科学近年来之进展[J].东方杂志,1931,28(13):99-110.
    ③ 秉志.动物学研究趋势[J].学艺,1931,11(4)
    ④ 钱崇澍.评博物学杂志[J].科学,1915,1(5)
    ① 胡先骗.与汪敬熙先生论中国今日之生物学[J].独立评论,1932(15)
    ② 胡先骗.植物学教法[J].科学,1922,7(11):1181-1191.
    ① 张培富.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8.
    ② 李醒民.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两种文化的汇流和整合[A].杨怀中.科学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31.
    [1]国立中央研究院章程[M].民国铅印本.
    [2]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筹备经过[M].民国铅印本.
    [3]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民国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M].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
    [4]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
    [5]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八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29.
    [6]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30.
    [7]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31.
    [8]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一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32.
    [9]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二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33.
    [10]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三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34.
    [11]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四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35.
    [12]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六——二十八年度总报告[R].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1939.
    [13]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R].1935.
    [14]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年十月[R].1941年油印本.
    [15]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一年十月 [R].1942年油印本.
    [16]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二年九月[R].1943年油印本.
    [17]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三年[R].1944年油印本.
    [18]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四年[R].1945年油印本.
    [19]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五年二月[R].1946.
    [20]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六年二月[R].1947.
    [21]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R].1942年油印本.
    [22]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三年度工作成绩考察报告[R].1944年油印本.
    [23]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民国二十六年四月[R].1937.
    [24]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二次报告:民国二十七年五月[R].1938.
    [25]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录:第一辑[z].1948.
    [26]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十八年度[Z].1929.
    [27]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二十一年度[Z].1932.
    [28]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二十二年度[Z].1933.
    [29]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二十三年度[z].1934.
    [30]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二十四年度[Z].1935.
    [31]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三十六年二月[Z].1947.
    [3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员候选人参考名单[z].铅印本.
    [33]国立中央研究院人员录:民国三十七年四月[z].1948.
    [34]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概括:民国十八年八月[M].1929.
    [35]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概括:民国二十年五月[M].1931.
    [36]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概括:民国二十四年三月[M].1935.
    [37]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二十一年度总报告[R].1932.
    [38]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二十二年度总报告[R].1933.
    [39]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三年度报告[R].1934.
    [40]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四年度报告[R].1935.
    [41]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九年度报告[R].1940年油印本.
    [42]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三十一年度报告[R].1942年油印本.
    [43]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民国三十一年度事业计划[R].1942年油印本.
    [44]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报(第一号1944-1947)[R].1948.
    [45]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报(第二号1948)[R].1949
    [46]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五次年会化学研究所报告:民国二十九年度[R].1940年油印本.
    [47]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二十年度总报告[R].1931年油印本.
    [48]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一期[J].1929.
    [49]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四期[J].1929.
    [50]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五、第六期合刊[J].1929.
    [51]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八期[J].1930.
    [52]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十期[J].1930.
    [53]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二卷第六期[J].1930.
    [54]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二卷第九期[J].1931.
    [55]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概况:民国三十一年二月[R].1942.
    [56](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7](法)让—克里斯蒂安·由蒂菲斯.十九世纪乌托邦共同体的生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9](美)费侠莉著,丁子霖,蒋毅坚,杨昭译.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M].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60](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1](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2](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63](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1998.
    [64](美)夏绿蒂·弗思.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5](美)小摩里斯·N-李克特著,顾昕,张小天译.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M].北京:三联书店,1989.
    [66](美)叶维丽著,周子平译.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7](美)朱克曼.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8](英)J.D.贝尔纳著,陈体芳译,张今校.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9](英)斯诺著,陈克艰,秦小虎译.两种文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0]白吉庵.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1]编写组.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2]秉志.生物学与民族复兴[M].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
    [73]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A].高乃同编.蔡孑民先生传略[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
    [74]陈时伟.中央研究院1948年院士选举述论[A].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下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5]陈歆文,周嘉华.永利与黄海——中国近代化工的典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7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7]程裕祺,陈梦熊.前地质调查所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78]岱峻.发现李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79]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0]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81]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续修四库全书(第952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3]冯之浚.科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84]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M].长沙:岳麓书社,2011.
    [85]高平叔.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86]高伟强.民国著名大学校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87]谷小水.“少数人”的责任:丁文江的思想与实践[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88]贵州遵义地方志编委会.浙江大学在遵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89]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0]何志平等.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91]洪晓斌.丁文江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92]胡适等.丁文江这个人[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93]胡适.丁文江的传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2006.
    [94]胡适.胡适论人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95]胡适.胡适全集(第2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96]胡适.胡适全集(第25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97]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98]胡颂平.朱家骅先生年谱[M].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社,1969.
    [99]胡宗刚.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史略(1929-1949)[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00]胡宗刚.胡先骗先生年谱长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101]胡宗刚.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02]计荣森.中国地质学会概况[M].中国地质学会,1941.
    [103]江晓原.看!科学主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04]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05]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1-6)[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06]赖树明.吴大猷传[M].台北:希代书版有限公司,1992.
    [107]雷启立.丁文江印象[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108]黎庶昌.西洋杂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09]李济.李济学术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0]李书华.李书华自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111]李先闻.李先闻自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112]李学通.书生从政——翁文灏[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113]李学通.翁文灏年谱[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4]李义天.共同体与政治团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5]李玉海.竺可桢年谱简编[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116]李约瑟.李约瑟游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117]李约瑟著,徐贤恭、刘建康译.战时中国之科学[M].上海:中华书局,1947.
    [118]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
    [119]凌鸿勋口述,沈云龙访问.凌鸿勋口述自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2011.
    [120]刘军宇.自由与社群[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2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122]刘述礼.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23]刘咸.中国科学二十年[M].民国丛书(第1编第90册)[Z].上海:上海书店,1989.
    [124]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25]马节.墨尼黑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26]马胜云.李四光年谱[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127]茅于美.桥影依稀话至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128]欧阳哲生.科学与政治——丁文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9]钱端升.钱端升学术著作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130]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一○二辑)·抗战建国史料一农林建设(一)[M].台湾中华印刷厂,1985.
    [131]任鸿隽.十年来中基会事业的回顾[A].樊洪业,张久春.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132]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简史[A].樊洪业,张久春.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133]沙莲香.中国民族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34]沈云龙.凌鸿勋先生访问纪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135]孙永如.柳诒徵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136]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37]陶希圣.潮流与点滴[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4.
    [138]陶英惠.蔡元培[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139]陶英惠.蔡元培1868-1940[M].《中华民国名人传》(第1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
    [140]陶英惠.王世杰1891-1981[M].《中华民国名人传》(第8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
    [141]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
    [142]陶英惠.朱家骅1893-1963[M].《国史拟传》第6辑,台北:国史馆编印,1996.
    [143]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44]王鸿祯.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45]王继平.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6]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147]王仰之编著.中国地质学简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48]王余光.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49]王聿均、孙斌合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
    [150]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51]翁文灏.翁文灏选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152]翁文灏.序.中国地质学会概况[M].中国地质学会,1941.
    [153]翁文灏.中国地质学会二十年来的工作[A].李学通.科学与工业化——翁文灏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4]吴大猷.八十述怀[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87.
    [155]吴大猷.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56]吴大猷.早期中国物理发展之回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
    [157]吴国盛.反思科学[M].新世界出版社,2004.
    [158]吴海江.文化视野中的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59]吴廷燮.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下)[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160]夏湘蓉,王根元.中国地质学会史[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161]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162]萧公权.问学辣往录[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
    [163]颜振吾.胡适研究丛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64]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杂记赵家[M].长沙:岳麓书社,1987.
    [165]杨德才.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66]杨钟健.杨钟健回忆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167]杨仲揆.中国现代先驱——朱家骅传[M].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
    [168]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9]岳南.从蔡元培到胡适[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70]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171]张九辰.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72]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73]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174]张培富.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75]张子高.科学发达略史[M].中华书局,1932.
    [176]章鸿钊.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77]植物研究[M].南京:行政院新闻局,1948.
    [178]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179]中国地质学会编.黄汲清年谱[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180]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1.
    [18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化学卷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82]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83]中央研究院八十年[M].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
    [184]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编纂委员会.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院史八十年(卷一)[M].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
    [185]中央研究院院史初稿[M].台北:中央研究院,1988.
    [186]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三联书店,2002.
    [187]周一良.周一良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88]周质平.不思量自难忘[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
    [189]周质平.胡适丛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2.
    [190]朱传誉.朱骝先传记资料[M].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191]竺可桢.竺可桢文集[M].科学出版社,1979.
    [192]Picken,陶大镛译.中英生物科学的交流[J].民主与科学,1945,1(2):33-36.
    [193]本社生物研究所开幕记[J].科学,1922,7(8):846-848.
    [194]编委会.纪念戴芳澜教授诞辰九十周年[J].真菌学报,1983,2(2):63-77.
    [195]编者.抗战中的中央研究院[J].教育杂志,1939,29(2):83-84.
    [196]秉志.动物学讲习法[J].新教育,1922,4(5):825-830.
    [197]秉志.动物学研究趋势[J].学艺,1931,11(4).
    [198]秉志.国内生物科学近年来之进展[J].东方杂志,1931,28(13):99-110.
    [199]秉志.国难时期之科学家[J].公教学校,1936,2(11):12-14.
    [200]秉志.科学家对于社会的责任[J].科学世界,1937,6(7):501-504.
    [201]秉志.科学精神与国家命运[J].国风月刊.1936,8(8):349-352
    [202]秉志.科学精神之影响[J].国风月刊.1935,7(7):1-4
    [203]秉志.科学与民族复兴[J].科学,1935(3):317.
    [204]秉志.美国韦斯特生物研究所报告[J].教育杂志,1920,12(7):1-6.
    [205]蔡元培.丁在君先生对于中央研究院之贡献[J].独立评论,1935(188):31-32.
    [206]曹效业.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与科学精神的失落[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9(2):11-12.
    [207]陈彪,罗定江.解放前后前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概况[J].科学通报,1950(1): 104-105.
    [208]陈德懋.胡先骗与中国近现代植物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4(2):238-244.
    [209]陈省身.中央研究院三年[J].中国科技史料,1988,9(4):14-16.
    [210]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J].中国学术,2003,4(3):173-213.
    [211]陈裕光.金陵大学汇刊序[J].金陵大学汇刊,1943,(1).
    [212]陈垣.党使我获得新的生命[J].传记文学,56(2):66-67.
    [213]陈桢.中国生物学研究的萌芽[J].东方杂志,1931,28(14):52-55.
    [214]陈遵妫.陈遵妫回忆录[J].中国科技史料,1981,(1):50-54.
    [215]陈遵妫.对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筹建及建设紫金山天文台的回忆[J].中国科技史料,1988,9(3):75-78.
    [216]陈遵妫.抗战期内我国的天文界[J].东方杂志,1943,39(1).
    [217]陈遵妫.中国近代天文事业创始人——高鲁[J].中国科技史料,1983(3):66-70.
    [218]成骥.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去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3(2):36-40.
    [219]程忆帆.中国学术界出版事业介绍·中国气象学会[J].书人,1937,1(1):109-110.
    [220]戴芳澜教授小传[J].植物病理学报,1979(1).
    [221]戴宏,徐治立.文化价值观科学功能探讨——以清教伦理与儒家文化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0,28(9):1290-1293.
    [222]邓叔群.今日中国之森林问题[J].经济建设季刊,1942,1(1):212-216.
    [223]邓叔群先生生平[J].菌物系统,2002(4).
    [224]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之关系[J]史地学报,1923(4):6.
    [225]丁文江.中央研究院的使命[J].东方杂志,1935,32(2):5-8.
    [226]段异兵,樊洪业.1935年中央研究院使命的转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5): 71-76.
    [227]樊洪业.中央研究院机构沿革大事记[J].中国科技史料,1985,6(2):29-31.
    [228]樊洪业.中央研究院院长的任命与选举[J].中国科技史料,1990,11(4):48-54.
    [229]范岱年.“另眼”看中国的科学精英[N].科学时报,2004-11-25(B3).
    [230]范明.蔡翘教授传略[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2):134.
    [231]付邦红.1946年中国一份发展科学的长期计划[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38-42.
    [232]付邦红.从1948年中央研究院人文院士选举看社会科学评价[J].中国科技奖励,2006(9):66-69.
    [233]傅长禄.蔡元培与“国立中央研究院”[J].史学集刊,1982(2):59-64.
    [234]高孟先.卢作孚与北碚建设[J].北碚志资料,1984,(3,4).
    [235]葛兆光.世家考[J].东方,1995(6):61-64.
    [236]管惟炎.吴有训教授事略[J].中国科技史料,1983(3):71-75.
    [237]广西建设研究会会务报告[J].建设研究,1941,5(5).
    [238]郭金海.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1):33-49.
    [239]郭金海.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28(1):1-19.
    [240]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概况[J].广东教育月刊,1933,2(11):64-68
    [241]国立中央研究院理工实验馆志略[J].科学,18(3):434-440.
    [242]国联教育考察团建议改革中国教育之初步方案[J].江西教育旬刊,1933,5(2):1-3.
    [243]郝景盛.关于大学教授[J].时与潮副刊,1944,4(2):54-56.
    [244]郝刘祥,王扬宗.科学传统与中国科学事业的现代化[J].科学文化评论,2004,1 (1): 18-34.
    [245]胡适.丁在君这个人[J].独立评论,1936(188):9-15.
    [246]胡先骗.论中国今后发展科学应取之方针[J].科学时报,1947(1):20-31.
    [247]胡先骗.与汪敬熙先生论中国今日之生物学[J].独立评论,1932(15).
    [248]胡先骗.植物学教法[J].科学,1922,7(11):1181-1191.
    [249]胡先骗.中国科学发达之展望[J].科学,1936,20(10):790-793.
    [250]胡旭初.解放以来的前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J].科学通报,1950(1):24-26.
    [251]华薇娜.20世纪上半叶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研究实况[J].科学学研究,2006,24(3):332-341.
    [252]化学家侯德榜[J].咸阳师专学报,1996(6):61.
    [253]黄汲清.三十年来之中国地质学[J].科学,1946,28(6):251-252.
    [254]黄兴涛.论民国文化的时代精神[J].教学与研究,1998(10):16-64.
    [255]姜玉平,张秉伦.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中国科技史料,2002,23(1):28
    [256]姜玉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成功的经验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5,3(6):331.
    [257]科学“例言”[J].科学,1915(1).
    [258]孔庆泰.前中央研究院的组织机构和重要制度[J].1984.109-114.
    [259]雷颐.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之争[J].文史博览,2007(9):27-28.
    [260]李乐元.中国西部科学院[J].科学通报,1950(4):268.
    [261]李莲青.俞大维的家世[J].大地周报,1947(93):9.
    [262]李寿柟.前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解放后工作概况[J].科学通报,1950(1):109-110.
    [263]李四光.二十年经验之回顾[J].中国地质学会志,1942(1-2):21-47.
    [264]李四光.桂林科学实验馆概况[J].建设研究,1941,5(5):5-8.
    [265]李喜所.留美生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定位[J].天津社会科学,2003(3):117-123.
    [266]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群的构建[J].河北学刊,2003,23(6):160-167.
    [267]梁金美,吴永忠.劳斯的科学文化实践观探析[J].哲学动态,2011(9):90-92.
    [268]梁峥,许亦农.植物生理学大师汤佩松[J].植物学通报,2000(1):90-91.
    [269]林文照.中央研究院的筹备经过[J].中国科技史料,1988,9(2):70-73.
    [270]林文照.中央研究院概述[J].中国科技史料,1985,6(2):21-28.
    [271]林文照.中央研究院主要法规辑录[J].中国科技史料,1988,9(4):17-20.
    [272]刘后滨,张耐冬.陈寅恪的士大夫情结与学术取向[J].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3(23): 351-369.
    [273]刘寄星.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J].物理,2003,32(6):304-904.
    [274]刘洁民.姜立夫先生和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1(3):93-96.
    [275]刘克选,胡升华.叶企孙的贡献与悲剧[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11(3):64-80.
    [276]刘晓.北平研究院的学术会议及会员制度[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31(1):26-42.
    [277]刘昭民.中央研究院初期的自然科学研究[J].中华科技史学会学刊,2008(12):42.
    [278]柳大维.前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近讯[J].科学通报,1950(1):28-29.
    [279]柳诒徵.清季教育之国耻[J].国风月刊,1935,8(1).
    [280]卢勇,肖航.民国时期学术研究职业化体制考察——从中央学会到中央研究院[J].求索,2009(4):208-210.
    [281]卢于道.科学工作者亟需社会意识[J].科学,1947,29(5):129.
    [282]鲁子惠.汪敬熙先生传略[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1(4):357.
    [283]陆景一.忆秉志先生二、三事——为纪念秉志先生诞生一百周年[J].动物学杂志,1986(2):56-58.
    [284]罗自梅.胡先骕[J].江西社会科学,1981(Z1).
    [285]马陵合.凌鸿勋与西部边疆铁路的规划和建设[J].新疆社会科学,2007(2):100-104.
    [286]马允伦.姜立夫传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3(1):82-83.
    [287]慕伸.参观上海中央研究院记[J].青年科学,1939,1(1):19-20.
    [288]钱崇澍.评博物学杂志[J].科学,1915,1(5):605-606.
    [289]曲凯南.朱家骅传[J].民国档案,1991(4):147-151.
    [290]任定成.中国近现代科学的社会文化轨迹[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14(2):36-42.
    [291]任纪舜等.黄汲清先生生平及科学实践活动[J].地质评论,2004(3):270-274.
    [292]萨本栋教授生平[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5).
    [293]桑兵.近代中处比较研究史管窥[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90-203.
    [294]寿勉成.我国大学之教材问题[J].教育杂志,1925,17(3):2-3.
    [295]苏勉曾.曾昭抡先生生平年谱[J].大学化学,1999(5):62-63.
    [296]孙昊.论中国近代新型知识分子[J].2002(5):76-77.
    [297]孙宅巍.抗战中的中央研究院[J].抗日战争研究,1993(1):144-146.
    [298]陶英惠.蔡元培的生平与志业[J].近代中国(创刊号),1977.
    [299]陶英惠.蔡元培与大学院[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1972.
    [300]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1927-1940)[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1978(7):15-47.
    [301]陶英惠.深谋远虑奠磐基:朱家骅与中央研究院[J].中外杂志,68(2-5).
    [302]田彩凤.叶企孙先生年谱[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32-39.
    [303]王春南.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J].学海1992(4):69-72.
    [304]王大明.吴有训年表[J].中国科技史料,1986(6):35-39.
    [305]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J].殷都学刊,2006(3):44-47.
    [306]王伏雉.解放以后的前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J].科学通报,1950(1):22-23.
    [307]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J].近代史研究,1996(2):218-243.
    [308]王扬宗.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1940年会与院长选举[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29(4):344-346.
    [309]王聿均.战时日军对中国文化的破坏[J].(台湾)近代史研究集刊,1985(14).
    [310]翁文灏.再致地质调查所同人书[J].地质论评,1938,3(1).
    [311]吴大猷.早期中国物理发展的回忆‘续三[J].物理,2005(4):551-554.
    [312]吴大猷.中央研究院的回顾、现况与前瞻[J].传记文学,1986,48(5):55-61.
    [313]吴文俊.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一年的回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989(1):1-3.
    [314]吴效马.民国时期科学社会化思潮的历史轨迹[J].教学与研究,2005(5):75-80.
    [315]吴学周.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四月份工作报告[J].科学通报,1950(1): 106.
    [316]吴学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J].化学,1945,9.
    [317]吴英杰,张钢.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2):45-51.
    [318]吴有训.国民对于科学研究的自信[J].读书通讯,1942(34):2.
    [319]伍献文.前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最近动态[J].科学通报,1950(1):112.
    [320]夏敬农.在抗日战争中科学家能做些什么[J].今论衡,1938,1(1):22-24.
    [321]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J].观察,1948,5(14):3-5.
    [322]向达.祝南北两学术会议[J].中建,1948,1(6):3-4.
    [323]谢家荣.地质学与现代文化[J].国风半月刊,1933,2(1):22-25.
    [324]徐曼.留美生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J].学术论坛,2005(4):154-157.
    [325]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的制度化[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1983:233-254.
    [326]徐文镐.吴有训年谱[J].中国科技史料,1997(4):41-60.
    [327]徐晓白.解放后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J].科学通报,1950(2).
    [328]徐益棠.中国民族学之发展[J].民族学研究集刊,1946(5):158-160.
    [329]严家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家族制度[J].鲁迅研究月刊,1999(10):7-15.
    [330]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1-11.
    [331]杨钟健.纯粹研究之出路[J].国论周刊,1939(12):199-203.
    [332]杨钟健.非常时期之地质界[J].地质论评,1937,2(6):509-513.
    [333]一代宗师竺可桢[J].传记文学,2004,84(5):88-97.
    [334]夷声、歆名.中央研究院的组织与管理(1928-1949)[J].科学学研究,1985,3(2): 89-109.
    [335]袁振东.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1927-1937年):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27(2):95-114.
    [336]曾昭抡.中国学术界出版事业介绍·中国化学会[J].书人,1937,1(1):107.
    [337]张彬,付东升等.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6):185-188.
    [338]张凤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2003(2): 108-128.
    [339]张桂霞.在科学和社会之间——丁文江及其政治思想浅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74.
    [340]张剑.1940年的中央研究院院长选举[J].档案与史学,1999(2):66-68.
    [341]张剑.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J].史林,2005(6): 88-124.
    [342]张孟闻.中国生物分类学史述论[J].中国科技史料,1987,8(6):3-27.
    [343]张培富.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7-11.
    [344]张世昆.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初建十年:1927-1937[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5):18-22.
    [345]张文佑.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近况[J].科学通报,1950(1):107-108.
    [346]张锡金.知识分子的角色:学术与政治之间[J].学术界,2001(5):161-168.
    [347]张尧庭.许宝騄思想方法[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9(1):1-8.
    [348]张银玲.中国地质学会及其创办的地质期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4):316-317.
    [349]张元济.刍荛之言[J].科学,1948,30(11):334.
    [350]张祖林等.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2(1):118-124.
    [351]章震樾.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最近工作报导[J].科学通报,1950(1):111.
    [352]赵慧芝.任鸿隽年谱[J].中国科技史料,1988,9(2):52-62.
    [353]郑集.战时科学家的责任[J].科学世界,1938,7(1):1-4.
    [354]郑林.中国近代科研体系的形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4):37-41.
    [355]中国化学会会务进展概况[J].科学,1936,20(10):822-826.
    [356]中国物理学会之意见[J].东方杂志,1935,32(3):100-103.
    [357]中国植物学会概况[J].科学,1936,20(10):829-831.
    [358]周存君.中央研究院迁台未果原因探析——兼谈历史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J].黑龙江史志,2008(8):22+29.
    [359]周济.萨本栋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3-89.
    [360]周雷鸣.一九四八年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J].南京社会科学,2006(2):78-86.
    [361]周质平.胡适与吴敬恒[J].传记文学,2009,94(5):4-20.
    [362]朱家骅.抗战以来中央研究院之概况[J].学思,1942,2(11):21-22.
    [363]竺可桢.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J].时代公论,1932(7):28-35.
    [364]竺可桢.大学生与抗战建国[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1(100):1-3.
    [365]竺可桢.航空救国与科学研究[J].国风半月刊,1933,3(12):3-4.
    [366]竺可桢.抗战建国与地理[J].地理,1941(1-4):286-287.
    [367]竺可桢.论不科学之害[J].东方杂志,33(1):335-338.
    [368]竺可桢.求是精神[J].科学画报,1939,5(21-22):839.
    [369]竺可桢.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之原因[J].47-50.
    [370]左玉河.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及其学术指导功能[J].史学月刊,2008(5):67-76.
    [371]艾迪.中国有一模范省乎?[A].莅桂中外名人演讲集[C].桂林: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1930:8.
    [372]编辑组.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
    [373]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Z].北京:中华书局,2010.82-83
    [374]卞孝萱编.民国人物碑传集[C].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39.
    [375]陈武元编.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376]陈垣.陈垣来往书信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77]大学院中央研究院广西科学调查计划概略[Z].南京:大学院公报,1928(4):76-77.
    [378]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Z].1946.
    [379]谷超豪等主编.文章道德仰高风:庆贺苏步青教授百岁华诞文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80]故院长朱家骅先生纪念论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5本,1964.
    [381]郭文魁等主编.谢家荣与矿产测勘处纪念谢家荣教授诞辰100周年[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82]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编.竺可桢先生六旬寿辰纪念专刊[C].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49.
    [383]国立中央研究院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
    [384]胡升华.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评述(1928-1949)[C].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344-349.
    [385]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Z].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189.
    [386]黄建诚主编.科学巨星——吴大猷博士[C].政协高要市委员会,1999.
    [387]黄岩文史资料(第15期),政协黄岩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1992:133—134.
    [388]黄钰,郝时远.广西民族调查的回顾[A].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8.
    [389]姜义安.我国著名科学家辛树帜考察大瑶山[A].金秀文史资料(第5辑)[C].金秀:政协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员会,1990:59.
    [390]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05.
    [391]李四光研究会筹备组,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编.李四光纪念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392]梁栋材主编.贝时璋教授与中国生物物理学[C].北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1992.
    [393]马国泉.社会科学大词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336-337.
    [394]马新斋口述、赏万科整理:《国民党西北羊毛改进处始末》,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岷县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内部发行),1990年,第69页.
    [395]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第1353-1354页。
    [396]潘洵.论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建的缘起与经过[A].北碚文史资料第十八辑[C].2007,115.
    [397]钱伟长.怀念我的老师叶企孙教授[A].钱伟长.一代师表叶企孙[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
    [398]庆祝朱家骅先生六十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院刊》第1辑,1954.
    [399]丘成桐.纪念陈省身先生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00]施白南.中国西部科学院[C].北碚志资料,1986(7):25.
    [401]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164.
    [402]汤佩松.童年和大学时代——朦胧与启迪[A].卢嘉锡,李真真编.另一种人生——当代中国科学家随感(上)[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1.
    [403]陶英惠.蔡元培年谱[Z].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6.
    [404]王世儒.蔡元培先生年谱:上册[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39-440.
    [405]为本院派科学调查员前往该省请予便利由[Z].南京:大学院公报,1928(6):59.
    [406]吴宓.吴宓日记(第6册)[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第168,174页。
    [407]吴有训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主编.吴有训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08]许为江.杨杏佛年谱[Z].中国科技史料,1991(2).
    [409]薛攀皋,季楚卿.中国科学院史料汇编(1957年)[Z].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8年,第80页。
    [410]余英时.陈寅恪与儒学实践[A].李明辉主编.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C].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113.
    [411]翟启慧,胡宗刚.秉志文存[Z].第3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7.
    [412]张凤琦.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中央研究院[C].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4卷文化教育科学编),1996:743.
    [413]张剑.另一种抗战:抗战期间以秉志为核心的中国科学社同仁在上海[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33(2):138.
    [414]张晓良.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普工作[OL]. [2012-10-25]. http://www.ihb.ac.cn/gkjj/lsyg/200909/t20090924_251 8359.html.
    [415]赵宏量.回忆华罗庚[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16]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36辑)[C].1989.
    [417]政协平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平阳文史资料(第15辑)[C].1997.
    [418]中国科学社第二十一次年会报告[R].上海:中国科学社,1936年,第17页。
    [419]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R].上海:中国科学公司,1932:22-23.
    [4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江市委员会编.桥梁专家茅以升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42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C],北京:中华书局,1979:477.
    [422]竺可桢.竺可桢日记[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23]卜晓勇.中国现代科学精英[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24]陈洪杰.中国近代科普教育:社团、场馆和技术[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25]陈紫微.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26]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27]李惠兴.有关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建立初期的几个问题的探讨[D].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428]李韬.美国的慈善基金会与美国政治[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论文,2003.
    [429]刘韦.抗日战争期间我国高校内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30]潘丙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体制之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31]彭国兴.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关于科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32]孙从军.中国近现代科技体制化的历程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33]唐颖.中国近代科技期刊与科技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34]谢清果.科学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35]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的体制化[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1.
    [436]姚昆仑.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37]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38]张栋.中央研究院科学体制研究1924-1949[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39]张于牧.民国自然科学与民族主义[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40]周勇.我国早期留学教育(1872-1949)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历史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41]部院会议外人来华考查科学办法[N].申报,1930-10-5,(17).
    [442]大学院广西科学调查团昨日出发[N].申报,1928-4-25,(7).
    [443]东南日报[N].1945-11-9,(3).
    [444]费鸿年.中国动物学界之现状及其将来[N].晨报副刊,1923-7-5.
    [445]冯友兰.及时努力勿贻后悔,沉痛纪念九一八,大家要用血肉保卫祖国雪耻复仇[N.云南日报,1939-9-19,(4).
    [446]广西科学调查团之近况[N].申报,1928-8-29,(12).
    [447]国立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今开幕[N].申报,1948-9-9,(7).
    [448]郝景盛.关于积石山探险[N].大公报(天津),1948-2-13,(2).
    [449]华罗庚.今天中国科学研究应取之原则[N].云南日报,1946-1-20,(2).
    [450]华许本博士对记者报告探测积石山计划 已与我中央研究院商定[N].申报,1948-3-3,(2).
    [451]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N].大公报(天津),1948-2-4,(3).
    [452]积石山摄影展六日起在沪举行[N].申报,1948-3-3,(2).
    [453]积石山探测经过一片冰天雪地寥无人烟最高峰不超过万九千呎[N].申报,1948-4-18,(2).
    [454]积石山探险工作我学术界拟自动完成中航派专机供给使用[N].申报,1948-4-8,(2).
    [455]雷诺抵沪,筹划探险,明日晋京与当局商洽[N].申报.1948-1-20,(4).
    [456]雷诺招待记者报告探险目的 我决合作派员参加[N].申报,1948-1-24,(2).
    [457]雷诺昨谒王外长[N].申报,1948-1-23(2).
    [458]李承三.关于探测积石山[N].大公报(天津),1948-2-17,(3).
    [459]刘咸.论雷诺探险队之来华[N].申报,1948-2-2,(2).
    [460]刘咸.论自力探险的重要[N].申报,1948-4-12,(2).
    [461]裴文中.中美积石山探测队结束之后[N].大公报(天津),1948-4-3,(3).
    [462]却说雷诺探险[N].大公报(天津),1948-4-7,(2).
    [463]三教授出国研究原子弹助理由联大助教中遴选[N].云南日报,1946-1-20,(3).
    [464]社评:为学术界的青年请命[N].大公报(天津),1948-1-26,(2).
    [465]团结报[N].1988-9-9.
    [466]翁文灏.追念蔡孑民先生[N].中央日报(重庆),1940-3-24.
    [467]严济慈.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胡适李书华等致词[N].申报,1948-9-10,(7).
    [468]杨钟健.科学副刊[N].大公报,1936-10-3.
    [469]曾昭抡.给一位前线的战士[N].益世报,1939-7-8,(4).
    [470]曾昭抡.抗敌精神讲话时].民国日报(昆明),1938-5-28,(4).
    [471]中央日报[N].1944-9-22.
    [472]自力探测积石山,萨本栋主张陆空并进[N].申报,1948-4-28,(2).
    [473]Axel Schneider. Book Reviews [J]. The China Quarterly,2001 (1):1040-1041.
    [474]Colin Bell and Howard Newby, Community Studi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the Local Community, Westport, CT:Praeger,1973, p.15.
    [475]Colin Bell and Howard Newby, The Sociology of Community:A Selection of Readings, London:Frank Cass,1974, p.xiii.
    [476]Cong Cao and Richard P. Suttmeier. China's New Scientific Elite: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 the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Hopes for Chinese Science, pp.960-984.
    [477]Cong Cao. China's Scientific Elit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 2004.
    [478]David Hollinger, "From Identity to Solidarity, " Daedalus, Fall 2006, p.24.
    [479]Dominic Bryan,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 " in Critica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9, No.1, p606.
    [480]Gerard Delanty, Community, London:Routledge,2003, p.3.
    [481]Jin Xiaoming. 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Trajectory in the 21st Century", Hosted by the Lally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Troy, New York, U.S. September 4-6,2003 pp.1-35.
    [482]Laurence Schneider. Biology and Revolu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M].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2003.
    [483]Matthews M R. A Role for History and Philosophy in Science Teaching. Interchange,1989,20:3-15.
    [484]Peter Buck. Order and Control:The Scientific Method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5, No.3 (Aug.,1975), pp.237-267.
    [485]Peter Pear. Cultural History of Science:An Overview With Reflection.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1995, Vol.20 (NO.2)
    [486]Shiwei Chen.Government and Academy in Republican China:History of Academia Sinica,1927-1949 [D],Harvard University,1998.
    [487]V.P. Kharband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M].1987.
    [488]Wang Fan-sen.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M].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89]Wen-Hsin Yeh. The Alienated Academy: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C]. Cambridge 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90]Zuoyue Wang. Sav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Scientific Nationalism, and Civil Society in Republican China. Osiris,2nd Series, Vol.17, Science and Civil Society (2002), pp.291-3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