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湖南客家方言音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时期一些客家人先后从福建、广东以及江西等省客家人集中分布的地区迁入湖南。他们的后裔有的已经改说现居地的强势方言了,但也有不少仍以客家方言作为其内部交际工具。现今在湖南境内,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桂东、汝城、安仁、资兴、宜章、江华、江永、新田等县市的部分山区。本文以作者的亲身调查结果为依据,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语言学资料,对湖南境内的客家方言的音韵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全文共分10章:
     第一章为绪论,对“湖南境内的客家人”和“湖南境内的客家方言”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发音合作人的情况及凡例。
     第二章介绍了湖南境内客家人的分布情况及源流。
     第三章说明了各有关县市境内客家方言的分布情况,总结了湖南境内客家方言的分布特点,并附有方言分布图8幅。
     第四至七章对湖南境内11个代表点的客家话的声母、韵母、声调、声韵配合、异读等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八章讨论了湖南客家方言的分区问题。
     第九章探讨了湖南客家方言演变的规律和模式。
     第十章讨论了桂东话和汝城话的归属问题。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some of the Hakkas moved from Guangdong, Fujian and Jiangxi into Hunan. Some of their descendants keep up using Hakka Dialects as the mean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Hakka villages, while the others have forsaken their own Hakka Dialects and use the local superior ones. Now Hakka Dialects are distributed mainly over some of the mountains in Pingjiang, Liuyang, Liling, Youxian, Chaling, Yanling, Guidong, Rucheng, Anren, Zixing, Yizhang, Jianghua, Jiangyong and Xintian in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of Hunan Province. This paper is devoted give phonological studies on the Hakka Dialects in Hun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my own investigation and a vast amount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linguistic references. It contains t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on some concepts such as "the Hakkas in Hunan Province" and "Hakka Dialects in Hunan Province", the meaning and methods of this research, the persons who pronounced for me, and the symbols used in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where the Hakkas moved from and where they settled down. The third one gives a descrip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Hakka Dialects in Hunan Province, and eight dialectal maps are appended. The phonological systems of 11 dialectal spots are compared in the fourth to seventh chapter. I divide the places where the Hakka Dialects distribute into three areas in the eighth chapter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pattern of variations of dialects in the ninth chapter. The last chapter proves that the so-called "Guidong Hua" and "Rucheng Hua" are variations not of Hakka Dialects but of Xiangnan Tuhua.
引文
《平江县志》,国防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浏阳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3月。
    傅照湘《醴陵乡土志·风俗》,醴泉小学印行,1926年5月。
    《醴陵县志·氏族志》,1948年版。
    《醴陵市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2月。
    《攸县志》(同治版).
    《茶陵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10月。
    《酃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4月。
    陈必闻修,范大淮等纂《湖南省汝城县志》(民国二十一年刊本),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312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5年。
    《江华瑶族自治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5月。
    《新田县志》,新华出版社,1995年2月。
    《湖南省地理志》,《湖南省志》第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年10月。
    黄钰钊主编《客从何来》,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9月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古亭书屋(台湾),1981年。
    丘桓兴《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
    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罗美珍、邓晓华著《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周定一《酃县客家话的语法特点》,《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1988年12月。
    贺凯林《宜章县客家话的分布及有关特点》,广东韶关:粤北土话
    
    及周边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2000年11月。
    李如龙等《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罗美珍、邓晓华《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1997年7月。
    谢永昌《梅县客家方言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李如龙、周日健《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届客家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林立芳主编《第三届客家方言研讨会论文集》,《韶关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董同和《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十九),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10月,第81-201页。
    李如龙、张双庆主编《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
    Henry Henne, Sathewkok Hakka Phonology, Norsk Tidskrift for Sprogvidenskap, Bind XX, 1964, p. 1-53.
    Mantaro J. Hashimoto, The Hakka Bialect: A Linguistic Study of Its Pgonology, Syatax and Lexicon,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73.
    彭泽润、李葆嘉《语言文字原理》,岳麓书社
    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86年6月。
    黄景湖《汉语方言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
    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8月。
    詹伯慧等《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6月。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言字汇》(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95年。
    
    
    《中国语言地图集》B11、15,香港朗文(远东)出版有限公司,1987、1989年。
    《湖南省志》第二十五卷《方言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湖南汉语方言概况》,吴启主主编《湖南方言研究丛书》之“代前言”。
    湖南省公安厅《湖南汉语方言字汇》,岳麓书社,1993年。
    杨时逢《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1974年。
    夏剑钦《浏阳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李志藩《资兴方言》,海南出版社,1996年2月。
    范俊军《郴州土话语音及词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1999年5月。
    黄雪贞《江永方言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李永明《临武方言——土话与官话的比较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鲍厚星《东安土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陈满华《安仁方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11月。
    沈若云《宜章土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邵荣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
    董正谊《攸县方言志》(内部发行),1986年12月。
    沈若云、鲍厚星《浏阳境内的方言分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增刊。
    鲍厚星、颜森《湖南方言的分区》,《方言》,1986年第4期。
    张双庆《乐昌土话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
    庄初升《粤北土话音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0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