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全球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深化,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对全球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信用衍生产品属于金融衍生产品中一个崭新的品种。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为商业银行解决信用风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本文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概念、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分类和功能,以及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可行性主要从我国目前的政策动向,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经验,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间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必要性主要从全球的金融市场发展动向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信用问题等方面着手。本部分的研究意在为下文解决相关问题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本文比较重要的部分。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性质。本部分主要从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对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性质进行阐述。分析认为信用衍生产品属于射幸契约的一种,但是又与保险、赌博等活动有所区别。本部分的分析意在于继续为下文作铺垫。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要部分。本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环境及面临的法律障碍。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环境主要从场外交易环境和场内交易环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面临的法律障碍主要从信用衍生产品的合法性、净额结算的效力、税收法律的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解决问题”的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相关制度及法律框架的完善。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需要完善信用衍生产品主体制度、行为制度、监管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制度;法律框架的完善主要包括法律层面、法规层面和规章层面的完善等。
     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法理论证的方法等研究方法。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have developed so fast sinc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which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Credit derivative is a new specie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emergence of credit derivative provides a new model for solving the credit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i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credit derivatives, the develop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redit derivatives as well a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China developing credit derivatives using empirical methods. The feasibility mainly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China's current policy trends, the experience of China developing other 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the elaborate applications of credit derivatives by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he necessity mainly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credit issues of China banking. The study of this part is intended for paving the way for the settlement of related issues below.
     The second p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article. This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legal nature of credit derivatives. This section analyzes the legal nature of credit derivatives mainly based on two aspect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credit derivatives and the legal character. It deems the credit derivative is one of the aleatory contracts, but it differs with the insurance, gambling and other aleatory activities. This part is also intended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part below.
     The third pa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article. Basing on the second part, it discusses the legal environments and legal obstacles of China developing credit derivatives. The legal environments mainly involve two aspects: the environments of the over-the-counter trading and the transaction on exchange. The legal obstacles China facing to develop credit derivatives mainly include the legitimacy of credit derivatives, the validity of net settlement, the challenges tax laws will meet and other issues.
     The fourth part is the problem solving one. This section mainly analyzes the improvements of related systems and the legal framework on China developing credit derivatives. China need improve the subject system, behavior system, regulatory system,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other related systems of credit derivatives;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legal framework mainly include law, statute, rule and regulation aspects.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dopts the posi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the jurisprudence analysis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引文
1 See Paul Usman Ali , e-Credit Derivatives: Buying And Selling Credit Risk Over The Internet, T C Beirne School of Law,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Working Paper: May 2001. Downloaded from http://papers.ssrn.com/paper.taf?abstract_id=272380.
    2 See Frank Partnoy & David A. Skeel, Jr, The Promise and Perils of Credit Derivatives, Downloaded from http://ssrn.com/abstract=929747.
    3高小勇、汪丁丁编:《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师论衡中国经济与经济学》,朝华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25页。
    4高小勇、汪丁丁编:《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师论衡中国经济与经济学》,朝华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27页。
    5自1994年开始,我国新发行的国债期货飞速发展。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公布了的1995年新债发行量,另上之前“327”国债贴息的传闻,致使国债期货市场行情上涨。当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和辽宁国发公司蓄意违规,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事后中国证监会作出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致使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6 2004年10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国际期货市场上投资失利,造成5.54亿美元巨大损失,造成“中航油事件”,为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发布了《关于对中资银行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进行风险提示的通知》。
    7 2005年11月中国国储局交易员刘其兵在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市场违规操作,将该中心资金用于境外非套期保值的期货交易,致使该中心损失人民币9.2亿元,事后刘其兵被判刑7年,这就是“国储铜事件”。
    8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问题课题组:《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问题》,载顾功耘主编:《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25页。
    9【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著,周叶谦译:《制度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第64-66页。
    10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格雷夫经济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7页。
    11戴维·M·沃克著,李双元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9页。
    12 Feder也认为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衍生合约存续期间,一方当事人破产;二是在当事人如期履约后,交易对手怠于履行义务。See Norman Menachem Feder, Deconstructing Over-the-Counter Derivatives ,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 , 2002 , pp.725-727.
    13转引自Michael·S·Gibson, Credit Derivatives and Risk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s, May, 2007,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Divisions of Research & Statistics and Monetary Affairs, Federal Reserve Board, Washington, D.C.
    14中新网新闻:《银监会:信用风险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载中国新闻网网站:http://www.chinanews.com.cn/cj/zbjr/news/2008/10-17/1416427.shtml,访问日期:2008年10月17日。
    15关于“工具”和“产品”的提法,在英文中Derivatives一般翻译为衍生物,Credit Derivatives在翻译成中文时有人翻译成“信用衍生工具”,也有人翻译成“信用衍生产品”。“工具”“产品”都并无不妥,但在金融领域,一般倾向于使用“工具”一词,如于研译的《信用衍生工具》、尹灼著的《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等;在法律领域却倾向于使用“产品”一词,如在中国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机构发布的指引文件《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等,本文既然讨论的是法律规制问题,故也采用“产品”一词,使用“信用衍生产品”的译法。
    16在本质上,金融衍生工具是用来交换经济风险的一类特殊契约,是虚拟资本的特有形式。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与风险是衍生工具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设计和发展衍生工具的主要动因是规避交易中的风险。见孙宁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形成及防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33页。
    17郑振龙、张雯著:《各国衍生金融市场监管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页。
    18约翰?B?考埃特、爱德华?I?爱特曼、保罗?纳拉亚南著:《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金融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432页。
    19 [美]迪米特里N?克拉法著,綦相译:《信用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含信用风险模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4、11页。
    20 See John Kiff and Ron Morrow, Credit Derivatives, Bank Of Canada Review, 2000, p.45.
    21尹灼著:《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97页。
    22陈欣著:《衍生金融交易国际监管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9页。
    23綦相:《信用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含信用风险模型)》译者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序言第2页。
    24 [英]格雷厄姆?班诺克、威廉?曼瑟著,王中华译:《英汉对照金融学国际词典(第四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65页。
    25根据该定义的相关说明,该定义适用于1992年和2002年ISDA主协议。
    26也称为参考实体(Reference Entity),即以其信用状况作为订立合约依据的一方,该方可以是公司或主权实体。
    27该概念翻译自ISDA, The 2003 ISDA Credit Derivatives Definitions.原文为:Credit derivatives are derivative instruments that derive their price and value from the credit risk inherent in the debt obligations and/or the creditworthiness of a third party (the reference entity). Under the simplest and most common credit derivative contract, one party, the buyer, will purchase protection against the credit risk of a third party reference entity from the other party, the seller. In return for the seller assuming this credit risk, the buyer will periodically pay it a premium. This will usually be a percentage of the credit derivative’s notional amount. The amount of the premium will reflect the credit risk of the particular reference entity, with greater risks reflected in higher premiums.
    28最早的金融衍生产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公元550年,古希腊就有了橄榄油的期权合约。当时人们为了从事商品交易,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腓尼基、罗马、希腊和拜占庭帝国的中央交易场所,这些中央交易场所已经显示了期货市场的某些特点,如在固定场所、按固定时间进行交易等。参见王健著:《期货市场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页。经济学家贝尔和萨可森在《商品交易所和期货交易》一书中描述道:“在罗马帝国统治的全盛时期,在沿海和内陆共有19个……交易市场专门从事某些特定商品的分拨和批发,许多商品是由马车商队和海上舰队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的。”See J·B·Bear and O·G.·Saxon, Commodity Exchange and Futures Trading,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7, p.4.
    29宁敏著:《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44页。
    30 [英]Andrew Kasapi著,于研译:《信用衍生工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13页。
    31数据引自BBA, 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6, p.5.
    32 See Armstrong·J, The Changing Business Activities of Banks in Canada, Bank of Canada Review (Spring), 1997,p.27.
    33与此工具类似的是信用远期(Credit Forwards)是单方针对发行人信用等级而设计的衍生产品,有价格形式,也有利差形式,与之不同的是信用远期属于非标准合约。
    34信用利差(Credit Spread)是指期权的购买价值减去出售价值(或相反)的差额,用以补偿标的资产违约风险,表示为资产收益与无风险利率的差额部分。信用利差的计算公式为:公司债券到期收益率-同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银行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见[美]迪米特里N?克拉法著,綦相译:《信用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含信用风险模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175页;尹灼著:《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103页。
    35一揽子资产互换由具有信用风险和可支付的基础工具与衍生合约构成,以此现金流交换浮动利率的现金流。
    36总收益互换实质上是两种资产的互换,但又不同于资产互换(Asset Swaps),资产互换是在既不改变所有权,也不形成债权债务条件下的一种资产交换行为,投资者只承担单纯的信用风险,不用承担混合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或其他市场风险。资产互换是总收益互换的基础构件,当两种资产中至少一方属于信用敏感工具时,即成为总收益互换。
    37投资者一般可以获得高于伦敦同业拆借利率80至100个点的利差收益。
    38陈力峰:《推广信用衍生产品:一个共赢的选择》,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05月10日,A04版“货币·债券”。
    39陈光磊、赵晓:《次贷危机中的国家抉择》,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0月20日,J02版“时论”。
    40杨学聪:《美国前财长:次贷,美国银行犯了错》,载《北京日报》2008年05月08日,第10版“财经新闻”。
    41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穆怀朋2007年10月25日在《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签署仪式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论坛作上的讲话,引自郭茹:《央行正在进行探讨和研究REITs》,载中证网,http://www.cs.com.cn/xt/04/200710/t20071026_1234718.htm,访问日期:2007年10月26日。
    42这些理财产品包括北京银行2006年推出的“心喜”系列理财产品,民生银行2006年推出的人民币非凡理财T计划,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C计划”,中信银行推出的理财宝系列中的信用联系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等。
    43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沈炳于2008年4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衍生工具高峰会”上的发言,引自金士星:《央行将在适当时候推出利率期权》,载中证网,http://www.cs.com.cn/yh/08/200804/t20080410_1425136.htm,访问日期:2008年4月10日。
    44数据引自BBA, 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6, p.5.
    45Itraxx欧洲指数是2004年6月欧洲推出的信用违约互换指数,是衡量信用违约互换的指数之一,其数据覆盖了欧洲、日本以及亚洲其他国家。
    46禹刚:《首家信用衍生品评级机构诞生》,载中国证券网,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06-10/25/content_49220038.htm,访问日期:2006年10月25日。
    47刘晓昶:《银行业2009年业绩增速将继续减缓》,载《中国证券报》2009年01月08日,第C02版“投资评级”。
    48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200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jsp/docView.jsp?docID=200805143C8CC3952D9998C2FF10B864C3433900,访问日期:2009年1月11日。
    50尹灼著:《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229页。
    51如中国《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期货交易所会员应当是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排除了自然人;美国《2000年商品期货交易现代化法》规定合格的合约参与人应当是是自然人、州立机构、部门或代理或地方政府实体以外的人。
    52顾功耘:《金融衍生工具与法律规制的创新》(代序),载顾功耘主编:《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序言第2页。
    53期待权的概念见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3版,第78页。
    54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3版,第59页。
    55关于法律属性与法律性质,学界多不作区分,但笔者认为法律属性与法律性质还是有一定区别:法律性质则重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他事物不同的特征,强调非同一性;法律属性侧重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强调固有性。本文在这里用“法律属性”一词是为了对信用衍生产品进行法律定性,而不强调与其他法律关系的不同。
    56合同、契约和合约,本无实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文化范围、时代背景或应用领域偏爱不同的称谓,在本文中除特别说明外不应作不同理解。
    57刘哲昕、刘伟认为:“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一种契约,其合同标的并非实体物,而是一种虚拟的物品,比如权证的标的是一种认股权利,股指期货的标的则是指数的涨跌。而这也正是金融衍生工具之所以被视为虚拟经济的重要原因所在。”见刘哲昕、刘伟:《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解释》,载《法学》2006年03期,第48-50页。
    58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31页。
    59樊启荣主编:《保险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71页。
    60彭波尼说:“有时,没有实物的出售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买幸运。这样的情况有:购买未来将捕到的鱼、鸟,或是购买奖券,即使什么也没得到,购买却已成立,因为这是在买希望。即那些凭奖券取得物品,即使遭受追夺,也不因购买而产生债,因为买卖双方都清楚这次交易意味着什么。”(《学说汇纂》第18编第1章第8条第1款),转引自【意】桑德罗?斯契巴尼选编,丁玫译:《契约之债与准契约之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403页。
    61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
    62黄风:《射幸契约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载杨振山、(意)桑德罗?斯奇巴尼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4页。
    63同上。
    64宁敏著:《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29页。
    80具体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网站:http://www.cbrc.gov.cn/chinese/info/twohome/index_more.jsp?itemCode=131,访问日期:2008年8月30日。
    81《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5条、第8条、第9条。
    82《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33条。
    83《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35条。
    84《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36条。
    85《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38至42条。
    86《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定义文件》第5.1.12条信用事件,载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http://www.nafmii.org.cn/CMS5_G20306002Resource?info=78138;res=12203244209391412744538;download=,访问日期:2007年10月12日。
    87 ISDA, 2003 ISDA Credit Derivatives Definitions, New York, U.S.
    89宁敏著:《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32页。
    101李云波、袁莉:《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的担保及其法律问题》,载《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第74-79页。
    102《担保法》与《物权法》都规定不得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担保财产归债权人所有,若双方当事人约定转移担保财产的所有权,是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自然无效。
    103如王利明:《抵押权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2000年第11期,第11-13页:王卫国、王坤:《让与担保在我国物权法中的地位》,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第20-22页。
    [1]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3版。
    [2]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何宝玉:《英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樊启荣主编:《保险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
    [6]周玉华:《保险合同法总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7]宁敏著:《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8]顾功耘主编:《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9]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0]陈欣著:《衍生金融交易国际监管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11]上海期货交易所“境外期货法制研究”课题组编著:《美国期货市场法律规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2]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研究小组编著:《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年版。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
    [14]蔡永民:《比较担保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5]尹灼著:《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16]孙宁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形成及防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7]郑振龙、张雯著:《各国衍生金融市场监管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8]綦相:《信用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含信用风险模型)》译者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9]高小勇、汪丁丁编:《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师论衡中国经济与经济学》,朝华出版社2005年7月版。
    [20]【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著,周叶谦译:《制度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21]【美】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英】戴维·M·沃克著,李双元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约翰?B?考埃特、爱德华?I?爱特曼、保罗?纳拉亚南著:《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金融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4]【美】迪米特里N?克拉法著,綦相译:《信用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含信用风险模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25]【英】格雷厄姆?班诺克、威廉?曼瑟著,王中华译:《英汉对照金融学国际词典(第四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6]【英】Andrew Kasapi著,于研译:《信用衍生工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27]【美】迪米特里N?克拉法著,綦相译:《信用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含信用风险模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28]【意】桑德罗?斯契巴尼选编,丁玫译:《契约之债与准契约之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9]【日】川岛武宜著,王志安、渠涛、申政武、李旺译:《现代化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30]【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31]【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著,周叶谦译:《制度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32]J·B·Bear and O·G.·Saxon, Commodity Exchange and Futures Trading,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7.
    [33]Philip R Wood, Title Finance, Derivatives, Securitizations, Set-off and Netting, Sweet & Maxwell, 1995.
    [1]丁晓华:《金融衍生交易的发展及法律规制》,载《法治论丛》2003年01期,第65-68页。
    [2]刘哲昕、刘伟:《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解释》,载《法学》2006年03期第48-50页。
    [3]施正文:《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分析与立法完善》,载《现代法学》2006年3月第2期,124-130页。
    [4]黄风:《射幸契约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载杨振山、【意】桑德罗?斯奇巴尼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4页。
    [5]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税收政策研究小组:《关于我国金融税收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载《税务研究》,2002年第11期,第24-28页。
    [6]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问题课题组:《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问题》,载顾功耘主编:《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60页。
    [7]丛中笑:《对金融衍生工具课税的法律解析和实证分析》,载顾功耘主编:《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55页。
    [8]顾功耘:《金融衍生工具与法律规制的创新》(代序),载顾功耘主编:《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序言第1-5页。
    [9]李云波、袁莉:《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的担保及其法律问题》,载《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8期,第74-70页。
    [10]【美】Fiona Pool,【美】Betsy Mettler、杨光明:《信用衍生品期货时代已经到来》,载《期货日报》2007年4月5日,第4版“国际”。
    [11]李岚:《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银行业怎样走向主动》,载《金融时报》2007年11月3日,第005版。
    [12]宋雪芬:《中国衍生品发展面临的法律挑战——访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韩良》,载《期货日报》2005年9月21日,第001版。
    [13]郭茹:《43家机构签约衍生品交易主协议:协议首度引入信用衍生产品的概念》,载《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0月26日,B03版“财经新闻”。
    [14]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完善终止净额制度,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载《中国证券报》2008年7月31日,A14版“特别报道”。
    [15]上海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研究课题组:上证联合研究计划课题报告《发展交易所衍生品市场的环境与路径分析》,载《上海证券报》2005年6月1日,第5版。
    [16]华东政法学院金融衍生市场法律问题研究课题组:《金融衍生市场创建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载中国教育网,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6900/175/2004/7/ma5412738341217400223939_123557.htm,访问日期:2004年7月12日。
    [17]戴赜:《欧洲场外金融市场的监管》,载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http://www.nafmii.org.cn/CMS5_G20306002Resource?info=55444;res=12077230093481533394659;download=,访问日期:2008年4月9日。
    [18]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处:《境外主要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载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 http://www.nafmii.org.cn/CMS5_G20306002Resource?info=68744;res=1214970988244767418317;download=,访问日期:2008年7月2日。
    [19]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穆怀朋在《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签署仪式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论坛作上的讲话,载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http://www.nafmii.org.cn/Info/30067,访问日期:2007年12月13日。
    [20]郭茹:《央行正在进行探讨和研究REITs》,载中证网,http://www.cs.com.cn/xt/04/200710/t20071026_1234718.htm,访问日期:2007年10月26日。
    [2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沈炳于2008年4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衍生工具高峰会”上的发言,引自金士星:《央行将在适当时候推出利率期权》,载中证网,http://www.cs.com.cn/yh/08/200804/t20080410_1425136.htm,访问日期:2008年4月10日。
    [2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国务院法制办、证监会负责人就<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n575458/n575667/n4231514/n4231533/n4696695/4737573.html,访问日期:2007年03月23日。
    [23]禹刚:《首家信用衍生品评级机构诞生》,载中国证券网,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06-10/25/content_49220038.htm,访问日期:2006年10月25日。
    [24]陈力峰:《推广信用衍生产品:一个共赢的选择》,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05月10日,A04版“货币?债券”。
    [25]陈光磊、赵晓:《次贷危机中的国家抉择》,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0月20日,J02版“时论”。
    [26]中新网新闻:《银监会:信用风险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载中国新闻网网站, http://www.chinanews.com.cn/cj/zbjr/news/2008/10-17/1416427.shtml ,访问日期:2008年10月17日。
    [27]Paul Usman Ali , e-Credit Derivatives: Buying And Selling Credit Risk Over The Internet, T C Beirne School of Law,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Working Paper: May 2001. Downloaded from http://papers.ssrn.com/paper.taf?abstract_id=272380.
    [28]Frank Partnoy & David A. Skeel, Jr, The Promise and Perils of Credit Derivatives, Downloaded from http://ssrn.com/abstract=929747.
    [29]Michael·S·Gibson, Credit Derivatives and Risk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s, May, 2007,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Divisions of Research & Statistics and Monetary Affairs, Federal Reserve Board, Washington, D.C.
    [30]John Kiff and Ron Morrow, Credit Derivatives, Bank Of Canada Review, 2000.
    [31]Armstrong·J, The Changing Business Activities of Banks in Canada, Bank of Canada Review (Spring), 1997.
    [1]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网站:http://www.info.gov.hk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www.cbrc.gov.cn
    [3]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http://www.nafmii.org.cn
    [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
    [5]中证网:http://www.cs.com.cn
    [6]中国教育网:http://www.chinalawedu.com
    [7]中国证券网:http://www.cnstock.com
    [8]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
    [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国务院《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5]国务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6]银监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7]中国人民银行《远期利率协议业务管理规定》
    [8]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文本》(2007年版)
    [9]美国《2000年商品期货交易现代化法》
    [10]香港特别行政区《证券及期货条例》
    [11]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政策手册《信贷衍生工具》
    [12]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政策手册《词汇》
    [13]FSA, The Regulation of the Wholesale Cash and OTC Derivative Markets under Section 43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ct 1986 , June ,1999.
    [14]ISDA, The 2003 ISDA Credit Derivatives Definitions.
    
    [15]ISDA, The 1999 ISDA Credit Derivatives Definitions.
    [16]BBA, 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