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的编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古代类书的集大成者,其《乐律典》中保存了丰富的音乐文献。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的编纂体例、引书来源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归纳,并总结了中国古代类书音乐分类对《乐律典》分类的影响。
     本文的主体结构分为三章:
     第一章是对《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的编纂体例研究。《乐律典》分类体例逻辑分明,经纬交织。经目总体包括七大部分(乐律总部、律吕、声音、啸、歌、舞、乐器)46个类目。各部下又分汇考、总论、纪事、外编等纬目。
     第二章是对《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引书进行的史源学研究。主要统计了各纬目的引书,重点分析了《乐律典》对正史、政书、类书和音乐专著的引用情况,并发现《乐律典》的引用书目约有一半以上和《说郛》的引用书目相同。
     第三章论述了中国古代类书中音乐文献的分类特点及其对《乐律典》编纂的影响。通过考察26部类书中音乐文献的分类特点,指出《乐律典》承继了我国古代类书音乐文献分类中相对稳定的“乐总”、“歌”、“舞”和“乐器”四大类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完整的分类体系。
The GuJinTuShuJiCheng(Great Collec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Books) is a master of ancient Leishu(encyclopedic works)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YueLvDian (Reference Book of Music) of it, which preserved rich musical literature. From the phil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makes a complete cleaning-up and summing-up to YueLvDian’s compiling styles and the source of the book cited . And it also summarizd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ancient encyclopedic works about musical classification to the YueLvDian classification.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study on GuJinTuShuJiCheng:YueLvDian’s compiling styles. And the YueLvDian’s classification style is clear in logic and also filling warp blends. The warp project overall includes seven parts ( Overview、Temperament、Sound、Whistle、Song、Dance、Musical instrument ), 46 categories. Under each department is also divided into Test、Pandect、Chronicle、Miscellaneous records in weft mesh.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historiography on GuJniTuShuJiCheng:YueLvDian’s book cited. It main compiles the statistics of each weft’s book cited, focuses the cited situation of the YueLvDian on the official history、political books、encyclopedic work and music monograph citations, and also finds that over half of the reference books about the YueLvDian is the same as Shuofu.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ategory features of music literature in China’s ancient encyclopedic works and its influence to the compiling of the YueLvDian. By examining the category features of the music literature in the 26 encyclopedic works, we find that the YueLvDian inherited four major categories of music literature in China’s ancient encyclopedic works, including“Overview”、“Song”、“Dance”and“Musical instrument”, and than built its comple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引文
1.腾黎君:《论〈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索引的应用价值》,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20页。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八卷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4页。
    3.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89757页。
    4.对乐器分类特点的研究,这一思路受到刘张杰硕士学位论文《〈初学记·乐部〉研究》的启发,他在文中认为:《初学记》和《艺文类聚》的乐器分类都是以演奏方式来分,即弹拨类、敲击类、和吹奏类,并且唐代可能已经产生了八音之外的另外一种分类法。
    5.横吹与吹奏乐器相关,将它设置在乐器之中更倾向于一种内容的关联性,后文会加以详述。
    6.鼓吹与击奏乐器相关,尤其是鼓,将它设置在乐器之中更倾向于一种内容的关联性,后文会加以详述。
    7.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胶版缩印本(据武英殿铜活字本),1934年版,第7页。
    8.腾黎君:《论〈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索引的应用价值》,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6页。
    9.吉联抗:《从〈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说起》,《音乐研究》1986年01期,第7页。
    10.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90004页。
    11.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90005页。
    1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胶版缩印本(据武英殿铜活字本),1934年版,第7页。
    13.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90104页。
    14.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89838页。
    15.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89911页。
    1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89911页。
    17.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89913页。
    18.方宝璋、郑俊辉:《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19.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第89015页。
    20.方宝璋、郑俊辉:《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21.参考方宝璋、郑俊辉:《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22.括号内为引用次数,一次的不标注,以书名出现次数为标准,包括篇名的出现。
    23.方宝璋、郑俊辉:《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认为:“乐律总部汇考所辑录的古文献范围不是很广,主要还是集中于正史乐志和本纪、会要会典、《通典》、《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
    24.明、清两朝除外,因为此书编成之时,还无《明史》和《清史》,所以引用的是政书。
    25.这里指的是一般情况下,对于不是从本朝正史中摘录乐章的例外,如魏乐章就不是从《三国志》中摘录,而是从《宋书·乐志》中摘录,因此其摘录顺序并不是完全按照《宋书·乐志》中的顺序。
    26.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27.由于《乐律典》中有“啸部”,因此本文将《啸旨》也算作音乐专书。
    28.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胶版缩印本(据武英殿铜活字本),1934年版,第10页。
    29.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04页。
    30.下文凡提到《说郛》皆为120卷本和46卷本,不再具体标注。
    31.方宝璋、郑俊辉:《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认为:纪事与杂录辑录的范围广泛,涉及经史子集,尤其是别史、杂史、杂家、别集、笔记小说,编纂者把有关音乐史料从中辑录出来,为读者提供了莫大的查阅检索之便。
    32.这里所指的分类,仅是针对音乐文献相对集中的乐部中类目划分的特点。
    33.王明根、吴浩坤、柏明:《文史工具书的源流和使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0页。
    34.《永乐大典》因按韵编排,因此本文不加讨论。
    35.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类书中音乐文献的分类情况,因此选取的类书不涉及按韵编排的类书。此外,表中所列的音乐文献分类情况,多为音乐文献相对集中的乐部或卷次,对于散见于其它部分的音乐文献不加详述。
    36.刘张杰:《〈初学记·乐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2页,仅通过三本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就认为类书主要包括“总论乐”、“歌”、“舞”、“乐器”四大部分。本文通过对古代类书中比较重要的26本类书进行考察,得出相似的结论,即:乐总、歌、舞、乐器是中国古代类书音乐文献分类中相对稳定的四大类目。
    37.潘自牧:《记纂渊海》,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932册第378页。
    38.由于《海录碎事》与《古今事文类聚》中歌、舞合并为“歌舞”类,所以在此不加计算。
    39.《海录碎事》音乐部的“乐门”中有“舞附”,因此也将此书计算在内。
    40.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41.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42.此处称为“器乐”更为合适,但由于类书中多以乐器名直接作为类目名称,为了更直观的反映类目情况,因此,这里表述为“乐器”。
    43.参考孙晓辉:《论正史律志的结构特征和编纂体例》,载于田可文主编《中国音乐史学文集》,上海音乐出版,2007年版,第171页。
    44.这里的“乐部”是指音乐文献相对集中的部分。
    45.刘张杰硕士学位论文《〈初学记·乐部〉研究》中对《初学记》和《艺文类聚》的乐器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它们都是运用演奏形式分类法进行分类。本文正是受到此文的启发,因而对古代类书中乐器的分类进行研究。
    46.参考刘张杰:《〈初学记·乐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0页。
    47.沈约:《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557页。
    48.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1]清万斯同:《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本,2002年版。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据万有文库十通本重新影印本,1986年版。
    [3]明王圻:《续文献通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本,2002年版。
    [4]明王圻:《三才图会》,齐鲁书社影印出版《四库存目丛书》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1997年版。
    [5]清王鸿绪:《明史稿》,文海出版社影印敬慎堂刊本,1988年版。
    [6]宋王应麟:《玉海》,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7]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8]明邓元锡:《皇明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本,2002年版。
    [9]明冯琦:《经济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10]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中华书局,2002年版。
    [1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
    [12]唐白居易:《白氏六帖》,清华大学出版社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类书》影印南宋绍兴间明州刻本,2003年版。
    [13]清伊桑阿等:《大清会典》,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影印本,1992年版。
    [14]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15]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整理本)1997年版。
    [16]宋吴淑:《事类赋》,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17]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版。
    [18]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19]清张英等:《渊鉴类函》,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20]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21]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版。
    [22]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23]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24]宋陈元靓:《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本,2002年版。
    [25]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中联合出版(缩小清武英殿铜活字本影印本),1988年版。
    [26]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胶版缩印本(据武英殿铜活字本),1934年版。
    [27]隋杜公瞻:《编珠》,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28]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29]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5年版。
    [30]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31]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
    [32]南宋郑樵:《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3]明俞安期:《唐类函》,齐鲁书社影印出版《四库存目丛书》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一年刻四十六年重修本),1997年版。
    [34]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35]明唐顺之:《荆川稗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36]唐徐坚:《初学记》,清华大学出版社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类书》影印孔广陶本,2003年版。
    [37]明徐溥等:《明会典》,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38]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
    [39]宋高承:《事物纪原》,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40]宋章如愚:《山堂考索》,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41]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版。
    [42]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43]明黄一正:《事物绀珠》,齐鲁书社影印出版《四库存目丛书》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吴勉学刻本),1997年版。
    [44]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45]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46]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47]隋虞世南:《北堂书钞》,清华大学出版社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类书》影印孔广陶本,2003年版。
    [48]梁箫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
    [49]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50]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
    [51]唐魏徴等:《隋书》,中华书局点?荆?973年版。
    [52]宋不著撰人:《锦绣万花谷》,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版。
    [1]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方宝璋、郑俊晖:《中国音乐文献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王明根、吴浩坤、柏明:《文史工具书的源流和使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八卷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
    [6]夏南强:《类书通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1]丁宏宣:《略谈〈古今图书集成〉的产生及其应用》,图书馆学刊1991年01期。
    [2]刘刚:《隋唐时期类书的编纂及分类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刘张杰:《〈初学记·乐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吉联抗:《从〈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说起》,《音乐研究》1986年01期。
    [5]孙晓辉:《论正史律志的结构特征和编纂体例》,载于田可文主编《中国音乐史学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6]张何清:《从〈古今图书集成〉看中国类书的特点》,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01期。
    [7]张新民:《〈古今图书集成〉之特征及其编者》,《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11期。
    [8]张毅志:《谈古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使用》,图书馆学研究1991年03期。
    [9]李方元、刘张杰:《〈初学记〉乐部资料述略---以前三个子目为例》,黄钟2005年03期。
    [10]刘莎:《〈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黄钟,2004年01期。
    [11]柳较乾、陈秀英:《〈古今图书集成〉分类及编排体例述评》,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12]段秀芝:《〈古今图书集成〉使用解析》,图书馆建设1993年05期。
    [13]胡程立:《〈古今图书集成〉编辑思想探析》,《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10期。
    [14]赵长海:《〈古今图书集成〉版本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3期。
    [15]唐锡伦:《〈古今图书集成〉概说》,四川图书馆学报1987年06期。
    [16]夏南强:《类书分类体系的发展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7]徐瑛、任宝祯:《〈古今图书集成〉的分类体系》,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年04期。
    [18]袁逸:《我国古代大百科〈古今图书集成〉》,图书馆学刊1983年01期。
    [19]戚志芬:《〈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编者》,文献1983年03期。
    [20]滕黎君:《论〈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索引的应用价值》,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