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红学作为20世纪三大显学之一,它在中国政治、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已不言自明。论文以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发展史的梳理、概括、归纳,探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种批评话语所具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分析《红楼梦》文本所反映出的多义性的创作主旨、多重性的人物性格、多维度的叙事结构、多元化的审美意蕴和多样化的语言表达,从而抉示出这部经典小说的文学性特质。
     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以《红楼梦》创作主旨为对象,论述了20世纪红学界关于小说主题思想的代表性观点,前期以一元化的观点为主,如“爱情小说”、“色空观念”、“政治小说”、“社会小说”、“人情小说”、“影射说”、“补天说”等观点。而后期则经历了从单维主旨向多元化主题的过渡,主要有双重主题、三重主题、多重主题以及引进西方文艺理论后的本土化主题阐释。纵观20世纪《红楼梦》主题思想研究的历史,从开始人们执着于单一主题思想的论争到主题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既是对作品本身多义性主旨的尊重,也显示出学界渐趋冷静、客观和包容的治学心态。本章小结认为《红楼梦》的主题研究具有多义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它的“本旨”客观存在于小说之中,《红楼梦》的作者自云和石头所记似乎在以一种特殊的不变的方式向读者说话,然而,每一个读者都以个人的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阐释,每一次与本文的碰面都是读者依据前理解对《红楼梦》做出的新诠释,意义阐释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视阈融合,《红楼梦》的意义永远处于等待阐释的维度之中,而且这种阐释应该是多维的。
     第二章与第三章以《红楼梦》人物形象性格为对象,探讨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晴雯、湘云和探春。第二章从现实主义美学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人物形象性格。鉴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的争议性,论文进行了钗黛分论和钗黛合一的梳理,发现从钗黛对立(扬黛抑钗或左黛右钗),到钗黛兼美,再到钗黛互补的转变,人们逐渐摆脱了纯粹道德的判断,更加趋于文化、历史、哲学和美学的评价。从这些转变中我们感到人们的讨论从单纯的钗黛优劣论逐渐扩展到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思考,而对钗黛形象内涵的挖掘已经大大超出了“钗黛合一”、“钗黛兼美”的讨论范畴。评论了二百多年的钗、黛形象在二十世纪末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诠释。而其他人物形象也大多经历了从道德判断向美学判断的转变,在这些不同的阐释背后,伴随着的是红学方法论的转变和人们思维模式的改变。第三章以多元化视角为基点,前三节首先讨论了索隐派原型研究、新红学自传说、社会学历史批评等曾红极一时的观点,解释了这些观点产生的内部因素、客观环境以及对红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指出坐实人物和贾曹互证所脱离文本主观臆测的不合理性以及社会学阶级分析在政治权力话语下的意识形态性。最后三节从比较研究、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出发,对作品人物与国内其他小说人物及其国外经典小说人物形象进行比较,追溯人物形象背后所铭刻的原始神话、图腾崇拜、神秘宗教等印记以及这些印记所表现出的集体无意识,探析人物形象折射出的复杂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精神特质,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掘文学形象的艺术价值。
     第四章以《红楼梦》叙事结构为对象,勾勒了20世纪《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对《红楼梦》叙事结构的讨论,经历了与主题思想研究相似的过程,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持单线结构的主要有:宝黛或宝黛钗的恋爱故事为主线、荣宁二府由盛而衰为主线、宝玉叛逆道路为主线等观点。持复线结构的则多以单线结构为基点进行阐发,所不同的是虽然有学者认为《红楼梦》有两条主线,但有的认为两条主线为并列态势不分主次,有的却认为两条主线主副有序明暗有别。随着对小说结构探讨的深入,人们的观点逐渐从单线结构向复线结构、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这表现出对小说文本的回归和人们从线性时间思维模式向立体化空间思维模式的转变,也反映出《红楼梦》结构研究的质的突破。《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困难之处还在于它是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完美统一。作者运用精湛的结构技法,既有前五回提纲挈领的说明,又有结构性人物的贯穿,使小说情节显得错综变化回环往复却井然有序杂而不乱。此外,醇熟的结构规则使得小说既有《周易》阴阳哲学的对称结构,又显现出中国古代农耕四季性意象结构在文学创作中的痕迹,还暗合了社会与自然发生、发展、衰落、消亡并重新开始的环周运动规律。这极大地拓展了小说表现生活的涵盖面和艺术的思维空间,使之具有生活广度与历史深度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作品更具启人心智的审美感和深邃耐读的哲理性。
     第五章分别从意境探微、创作理念、审美趣味方面深入探讨了《红楼梦》的艺术性特征。意境探微一节中解析了宝玉读曲、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宝琴立雪、晴雯撕扇等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红楼梦》吸取了古代诗论中人景兼备、形神交融的传统,为我们营造出了具有浓厚诗韵的审美意境。第二节虽然曹雪芹没有文学理论著作传世,但在《红楼梦》中作者却借人物之口对创作论和鉴赏论进行了颇有见地的阐发,比如他作诗讲求立意真、寄寓深、炼字炼句;为文主“情理”之说,对历来才子佳人小说大张挞伐,并能够自占地步对旧模式进行大胆突破;创作时大量运用“不写之写”造成艺术空白,使小说在结构功能上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同时,曹雪芹能够转益多师兼取众长,但又能不落俗套,善翻古人之意并融会贯通。他的诗学思想和美学理念立足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基础之上,因此《红楼梦》无与伦比的美学意蕴和审美特质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汇聚到封建社会末期的终结性产物。对于《红楼梦》的审美意蕴,论文主要从悲剧与喜剧、优美与壮美来谈。首先探讨了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是与非,他精辟的见地和牵强的立论参半,虽然后人对其观点诟病不断,但我们无法否认很多人都是在站在承认王国维批评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展开批判的。最后,《红楼梦》虽然是一部悲剧小说,但它并不缺乏喜剧性的因素。作者善于使用美丑融汇、哀乐相间、悲剧与喜剧相交错、崇高与优美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从而构建出悲喜相映、庄谐互现、刚柔并济的审美意蕴。
     第六章以《红楼梦》语言表达为对象,探讨了《红楼梦》的人物语言、叙述语言以及小说语言所具有的历时性特征。首先,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人物对话则是人物语言的主要载体。《红楼梦》人物语言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此外,诗词在《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故事情节方面也承担了重要作用,它充分发扬了古代“诗言志”的文学传统,通过诗词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并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其次,《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古典小说的叙事方式,作者不再是全知的上帝,他与叙述人共同分担叙事的功能和角色。小说基本采用“作者参与”和“作者观察”的方式,在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之间穿插,既运用限知视角又运用全知视角,作者与叙述者以及主人公之间,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叙述风格。最后,《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历时性的演变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小说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小说韵散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顺应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语体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文言语体由雅趋俗和白话语体由俗趋雅。曹雪芹是语言大师,在《红楼梦》中作者大量使用方言、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等,这些民间语汇简洁而不失精辟又极富表现力,使《红楼梦》这一古典小说更趋现代化。
     结语。论文力图通过对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的梳理、概括、归纳,分析小说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审美意蕴以及语言表达的特色,总结出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在各种批评话语体系中的文学性特质,从而达到回归文本的鹄的。对过去百年红学文学批评发展史进行回眸与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建构新世纪红学批评,从而真正达到文献、文本、文化的整合。
As the one of three most famous schools in the 20th century,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politics, history and literature. The thesis take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 of this wo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king the summary and conclusion of this period history, thesis will study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relationship in different critical discourses, analyse the polysemous theme, the multiple characters, the multi-dimentional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diversity aesthetic connatations and the various linguistic forms, and finally show the literatural characteristic of this classic novel.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e thesis. Chapter one discussed the main ideas about the theme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early time, many people held the homogeneous views, such as love story, political novel, social novel, alluding somebody, patching the hole in the sky, etc. Later, people went through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homogeneous theme to pluralist theme, there are double themes, three themes, multiple themes and the localized explanation with the introducing of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eme research about in 20th century, from the debate of the homogeneous them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ulti-structure of the theme, it showed the respect to the text, and people gradually have calm, objective and tolerant attitude in research. The theme resides in the novel objectively, the writer's words and the characters on the stone speak with the readers in an unchanged way seemly, every reader, however, undersdand and explain the meaning with different personal way. Every time, the readers will have new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undersdanding. The interpretation is the fusion of defferent horizon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ill always stay in a multi-demention that waiting for people to interpret it.
     Chapter two and three are focused on the key images of fiction, which include Jia bao-yu, Lin dai-yu, Xue bao-chai, Wang xi-feng, Hua xi-ren, Qing wen, Shi xiang-yun, Jia tan-chun. The second chapter, with the realistic aesthetics view, analyzed the characters'image and personality in detail. Because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are the controversial topics, we researched them in a devided discussion firstly, and then analyse them together. The opinions, from opposed to each other to both of them are all nice girl and then to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have changed day by day, in addition to the ethical judgement, people gradually like to use historical, cultural, philosophical, easthetical judgement. The changes have been extended to the second thoughts of who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s analysis has transcended the usual limits. After two hundred years,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have new meanings and interpretations by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most of other characters in the fiction all nearly experienced the same change. The third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pluralistic attitude. The first three parts are mainly give the commentary to the Suoyin Group and the Textual Researchers and the social history criticism, analysed the contribution and the negligence of them. The final three parts start from the comparative study, mytho-archetypical criticism, and psychoanalysis, 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figures' similar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novles, and trace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of primitive myth and ancient totem worship, and explored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novel by analyse the characters' complex psychological activity and special spiritual quality.
     The object of the chapter four is interpretation of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novel and the study trend of it.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research is similar to the progress of theme research, and has close relationship to it. Some people think there is only one clue in the novel, such as the love story, the progress of delication about Jia family, Jia bao-yu's rebellious personality,etc. While other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novel, at least have two clues, either there is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the secondary or not, their opinions are almostly based on the former. As the research goes further, people's view gradurally undergon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single-clue structure to double-clues structure, and then from the linear structure to the network structure. It indicated that people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text and there has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s that from linear thinking mode to three-dimentional thingking mode have taken place. There is a difficult in the study of the surface and the deep structure. With the writer's excellent methods, which have clear illustration in the first five chapters and the important figures, the well-planned novel is complicated but in order. Apart from this, there is the symmetric structure of Yin-Yang philosophy, and the four seasons structure of chinese ancient agriculture society in the novel, and the plots, like the society and the nature go through its cycles, showed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development, prosperity and decline. All of them explored the connatation and artistic space that the novel has, and improved the attraction and the philosophical of the work.
     Chapter five, from probings into artistic conception, theories of creation, aesthetic taste, etc, deeply discusse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 The first part analysed some poetic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such as Jia bao-yu reads chinese opera, Lin dai-yu buries fallen flowers, Xue bao-chai catches butterflies, Xue bao-qin stands in the snow, etc. The novel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form and spirit and the fusion of feeling and setting, so it built an aesthetic mood. Cao xue-qin has no works about the literary theory, but h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language, illustrated the theory of writing and appreciation deeply. For example, when he writes the poems he always try to find the exact words, and he payed much attention to "mood and mind" and the artistic blankness. His poetic theories are based on chinese classical phelosophy and aesthetics, so his work is the aggreg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helosophy and aesthetics that developed to the end of feudal society. And the third part of this chapter give comments on the tragic and the comedic factors, and concinnity and magnificence,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styles in the work, and secondly discussed right and wrong about Wang guo-wei and his work. People constantly criticize him, but most of the criticism are built on Wang guo-wei's criticism system. At last, although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a tragedy, it's not lack the comedic factors. Cao xeu-qin is proficient in the interaction of gravity and humor, the combination of tragedy and comedy, and the fusion of concinntiy and magnificance, so the work is full of such lingering charm.
     Chapter six, take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as the object, discussed the characters' language, writer's narrative language, and the diachronie feature of the language of the novel. Firstly, the characters'language is the main tool to create the charact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dialogu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aracters'language, they are personalized and diverse language. In addition to, the characters'poems have a significant function in character potrayal and display of the plots, they inherited the literary tradition that Poem Expressing Ideal. The poems make the character's disposition more rich and varied, and deepened the theme of the novel. Secondly, Cao xue-qin broke the narrative way of chinese ancient ficitions, and the writer doesn't play the role of omnipotent God, he undertook the narrative function with the narrator together. Writer used the first person, the second person, and the third person differently, he kept a lukewarm relationship with narrator and hero by using complete perspective and limited perspective, and all of these make the novel formed an unique narrative style. Finally,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chinese classic novel. Writer used the art form of the combination of poems and proses creatively, and followed the trend that chinese language transfer from elegant to vulgar and the vernacular transfer from vulgar to elegant. Cao xue-qin is a linguistic master, who used plenty of chinese proverbs, idioms, allegorical sayings and so on, they are brief and incisive and make this classical novel more modernization.
     Conclusion. The aim of the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o analyse the themes, characters'images, narrative structure, aesthetic connotation,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to summarize the literary traits in various kin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d finally return to the real text. The retrospect and the reflection about the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y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is intent to construct the study of this great novel in the new century, and integrate the document, text and culture authentically.
引文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何其芳.论“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刘梦溪.红楼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巴金.我读红楼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5]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
    [6]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续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7]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8][瑞士]荣格著.冯川译.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
    [9][瑞士]荣格著.卢晓晨译.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10]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1]王齐洲.四大奇书纵横谈[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12]胡文炜.贾宝玉与大观园[M].北京: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
    [13]梅节、马力.红学耦耕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14]洪涛.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15]白盾.红楼梦新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16]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7]王平.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18][美]赫施著.王才勇译.解释的有效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1.
    [19]张国星编.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20]俞平伯.红楼梦辨[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
    [21]俞平伯.俞平伯论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3]胡适.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5]周汝昌.红楼梦新证[M].北京:棠棣出版社,1953.
    [26]冯其庸.红楼梦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28]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9]伍蠡甫编.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0]贵州省红学会编.红楼梦人物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1]王守元,黄清源主编.海外学者评中国古典文学[M].济南:济南出版社, 1991.
    [33]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4]王平.明清小说传播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5]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36]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增订本)[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7]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3.
    [38]贵州省红学会编.红楼梦人物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9]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40]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1]蒋和森.红楼梦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2]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3]王蒙.双飞翼[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4]王朝闻.论凤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45]李劼.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
    [46]薛瑞生.红楼梦谫论[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
    [47]钱大昕.潜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8]梁归智.石头记探佚[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49]宋淇.红楼梦识要[M].北京:中国书店,2000.
    [50]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1]刘大杰.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52]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
    [53]梅苑.红楼梦的重要女性[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
    [54]一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5]胡文彬,周雷编.台湾红学论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56]胡文彬,周雷编.红学世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57]胡文彬.冷眼看红楼[M].北京:中国书店,2001.
    [5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济南:齐鲁书社,1997.
    [59]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0]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1981.
    [61]罗宪敏.红楼梦艺术美[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62]徐士年.古典小说论集[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5.
    [63]张庆善,刘永良.漫说红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5]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66]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7]林方直.红楼梦符号解读[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8]何炳棣.从爱的理论评价红楼梦[M].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4.
    [69]常若松.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70]王意如.四大名著百话[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71]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72]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73]王志武.红楼梦人物冲突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5.
    [74]徐君慧.从金瓶梅到红楼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75]段启明.红楼梦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76]薛瑞生.红楼采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77][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8]陈维昭.红学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9]邵雍著,卫绍生校注.皇极经世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80]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1]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82]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84]陈诏.红楼梦谈艺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8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
    [87]中国红学会秘书处.红楼梦艺术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3.
    [88]叶朗.中国小说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90]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89]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1.
    [91]苏鸿昌.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92]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93]李泽厚,汝信.美学百科全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94]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95]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6]周汝昌.红楼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97]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8]沈天佑.金瓶梅红楼梦纵横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9]舒芜.说梦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0]鲁迅.坟·论睁了眼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01]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02]卢兴基,高鸣鸾编.红楼梦的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
    [10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4]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5]梁扬,谢仁敏.红楼梦语言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06]张锦池,邹进先编.中外学者论红楼——哈尔滨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选[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
    [107]吴竞存编.红楼梦的语言[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108]何永康主编.红楼梦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09]胡适.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10]Wong.K著,黎登鑫译.红楼梦的叙述艺术[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
    [111]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112]刘宏斌.红楼梦接受美学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113]傅憎享.红楼梦艺术技巧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
    [114][俄]什克洛夫斯基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上海:三联书店,1989.
    [115]张爱玲.红楼梦魇[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116]刘大杰.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M].上海:上海古典文献出版社,1956.
    [11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红楼梦研究集刊编委会编.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出版
    [118]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9]李彤.红楼梦诗词曲语正解[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120]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21]陈继征.红楼梦艺术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122]余晓红.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23]佟雪.红楼梦主题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124]林冠夫.红楼梦纵横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25]徐迟.红楼梦艺术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26]周五纯.红楼梦人物新论[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127]饶道庆.红楼梦的超前意识与现代阐释[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28]孙爱玲.红楼梦对话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9]白盾.红楼梦研究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30]洪汉鼎.中国诠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31]陈维昭.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32]石麟.章回小说通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133]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4][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36]胡适.白话文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35][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著,陈慧时译.批评的剖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137]艾柯著,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38]李保均.明清小说比较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139]萧相恺.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史论[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
    [140]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41]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2]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43]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
    [144]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145]段启明,陈周昌,沈伯俊.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4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7]刘世德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3.
    [148]张振军.传统小说与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49]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150]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51]张锦池.红楼十二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152]洪涛.红楼梦与诠释方法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153]余国藩著、李爽学译.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54]周汝昌.红楼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55]邓遂夫.红学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156][美]戴维·霍伊著,张弘译.阐释学与文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157]高平叔.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158]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159]刘梦溪.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上、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160]刘梦溪.红楼梦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61]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62]史仲文.中国六大名著的现代阅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63][英]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陈永国等译.文学批评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4]袁世硕.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9.
    [165]李辰冬.知味红楼[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166]墨人.红楼梦的写作技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167]吕启祥.红楼梦开卷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68]潘重规.红学六十年[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169]张锦池、邹进先.中外学者论红楼[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
    [170]王昌定.红楼梦艺术探[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171]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72][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73]冯沅君.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174]宋柏年.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75]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76]郭箴一.中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77]齐裕焜,王子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78][美]韦勒克著,张金言译.批评的概念[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179]杨乃乔,伍晓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C].商务印书馆,2004.
    [180][美]苏源熙.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上)[J].何绍斌译,中国比较文
    学,2004(3)
    ①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②赵建忠:《从“自传说”、“典型论”向新批评范式的转换看当代红学的发展——百年红学若干个案的考察与反思》,《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第4期。
    ①[美]韦勒克著,张金言译.批评的概念[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279页。
    ①俞晓红:《一个世纪的观照——写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之际》,《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一辑。
    ①孙伟科:《20世纪红学研究的启示》,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一辑。
    ①[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2-163页。
    ①郭英德:《佳作结构类天成——<红楼梦>网状艺术构思的特征》,《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四辑。
    ①吴宓:成都《流星月刊》,1945年第一卷第一期。
    ②李春祥:《<红楼梦>的主线与主题》,《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
    ③胡念贻:《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④舒芜:《“谁解其中味”——有关<红楼梦>的若干问题讨论》,《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1辑。
    ⑤邢治平:《浅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
    ⑥沈天佑:《金瓶梅红楼梦纵横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155页。
    ⑦王威轶:《贾宝玉、曹雪芹的价值不等式及<红楼梦>的题旨》,《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1辑。
    ⑧周绚隆:《“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悲剧冲突——<红楼梦>主题的文本解读》,《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三辑。
    ①杜薇:《<红楼梦>谈情大旨的美学价值》,《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三辑。
    ②俞平伯:《<石头记>底风格与作者底态度》,《学林杂志》,第一卷第三期。
    ③熊润桐:《八十回红楼梦里一个重要的思想》,上海《革新》,1922年4月第一卷第四期。
    ④熊润桐:《红楼梦是什么主义的作品——八十回红楼梦里所表现的艺术思想》,上海《革新》,1924年12月1日第一卷第六期。
    ①孙逊:《关于<红楼梦>的“色”“情”“空”观念》,《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四辑。
    ①迟公绪:《松枝茂夫谈<红楼梦>》,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页。
    ①王昆仑:《关于曹雪芹的创作思想》,《红楼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②杨向奎:《曹雪芹的思想》,《红楼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③霍松林:《试论<红楼梦>的人民性》,《红楼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④舒芜:《<红楼梦>故事环境的安排》,《红楼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⑤刘世德、邓绍基:《<红楼梦>的主题》,《文学评论》1963年第6期。
    ⑥刘梦溪:《红楼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①孙逊:《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谈<红楼梦>的主题与主线》,《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②李希凡:《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12页。
    ③赵荣:《婚姻自由的呐喊男女平等的讴歌——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兼评红学“四论”》,《贵阳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①何满子:《读<红楼梦>断想》,《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10页。
    ②沈天佑:《金瓶梅红楼梦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③巴金:《我读红楼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④叶嘉莹:《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得失谈到<红楼梦>之文学成就及贾宝玉之感情心态》,《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4页。
    ①秦家伦:《论<红楼梦>的写作主旨与创作思想》,《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三期。
    ②朱彤:《论<红楼梦>的主题》,《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1辑。
    ①都本忱:《<红楼梦>多主题论》,《松辽学刊》1997年第一期。
    ②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香港大学学报》第二期,1974年。
    ①夏志清:《<红楼梦>里的爱与怜悯》,台湾《现代文学》,1966年2月。
    ①傅继馥:《论<红楼梦>形象体系的构成》,《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①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296页。
    ②孙逊:《论<红楼梦>的三重主题》,《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①萧相恺:《也谈<红楼梦>的主题》,《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
    ①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页。
    ②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四页。
    ③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④[美]余珍珠:《<红楼梦>的多元意旨与情感》,《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二辑。
    ①陈大康:《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四辑。
    ②[瑞士]荣格:《荣格文集》,转引自《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编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页。
    ①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7页。
    ②赵荣:《婚姻自由的呐喊男女平等的讴歌——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兼评红学“四论”》,《贵阳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③汤龙发:《女权问题是<红楼梦>的主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①朱引玉:《无可奈何花落去——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②白小易:《佛教思想:隐藏于梦幻中的“红楼大厦”基座——兼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主观命意》,《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一辑。
    ③杜正堂:《人情·人性·人道——也谈<红楼梦>正旨》,《淮阴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
    ①胡文炜:《贾宝玉与大观园》,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页。
    ②王鼐:《<红楼梦>的生命境界与生命主题》,《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三辑。
    ③白盾:《“悼红”是红楼梦的总主题》,《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8月。
    ①张丽红:《玉石冲突与四季转换——<红楼梦>结构论浅探》,《松辽学刊》,2000年4月。
    ②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③胡文炜:《贾宝玉与大观园》,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①陈维昭:《红学的审美之维》,《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7年第4期。
    ①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页。
    ②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③周汝昌:《什么是红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①陈维昭:《<红楼梦>的现代性与红学的解释性》,《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
    ①[美]赫施,著,王才勇译:《解释的有效性》,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7页。
    ②刘敬圻:《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四辑。
    ①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②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①贵州省红学会编:《红楼梦人物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②吴宓:《贾宝玉之性格》,成都《流星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954年2月。
    ③钱跃华:《贾宝玉的乖僻性行为新探》,《东岳论丛》,1987年第5期。
    ①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5页。
    ②李希凡:《说“情”——红楼梦意境探微》,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页。
    ③聪强:《红楼梦杂评》,上海《时报》,1922年3月19日。
    ④王守元、黄清源主编:《海外学者评中国古典文学》,济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⑤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132页。
    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56-57页。
    ①吴宓:《贾宝玉之性格》,成都《流星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945年2月。
    ②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43-244页。
    ③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7-118页。
    ④贵州省红学会编:《红楼梦人物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①丁振海:《关于贾宝玉评论中的几个问题》,《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
    ②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③U B:《谈红楼梦里的女性》,北平《新民报日刊》1946年11月23日。
    ①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18页。
    ②蒋和森:《红楼梦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0页。
    ③张锦池:《论林黛玉性格及其爱情悲剧》,《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2期。
    ④李希凡:《林黛玉的诗词与性格——<红楼梦>艺境探微》,《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1期。
    ①曾扬华:《论林黛玉的美》,《中山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②曲沐:《红楼“骚”影——试论林黛玉与屈原之生死人性特征》,《贵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③刘相雨:《情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2期。
    ④吕启祥:《花的精魂诗的化身——林黛玉形象的文化蕴涵和造型特色》,《红楼梦刊》1987年第3期
    ①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关于薛宝钗形象的讨论》,《文史知识》,1985年第2期。
    ②高明阁:《“克己复礼”的活标本——薛宝钗》,《辽宁大学学报》,1974年第2期。
    ③U B:《谈红楼梦里的女性》,北平《新民报日刊》1946年11月23日。
    ④白:《红楼人物》,重庆《新民报晚刊》,1943年6月16、24日。
    ⑤太愚:《黛玉之死》,《现代妇女》,1944年第2期。
    ①一粟:《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4页。
    ②俞平伯:《红楼梦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90页。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页。
    ①戴潮声:《读红楼梦记》,建阳《暨大校刊》第一期,1943年5月。
    ②吕启祥:《形象的丰满和批评的贫困:关于薛宝钗这一典型及其评论》,《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③刘梦溪:《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二辑。
    ①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②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68页。
    ①太愚:《王熙凤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914页。
    ②太愚:《王熙凤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907页。
    ③吴宓:《王熙凤之性格——《红楼梦》人物评论之一》,成都《流星月刊》第一卷第三、四期合刊,1945年4月。
    ④王朝闻:《论凤姐》,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62页。
    ⑤蒋和森:《红楼梦论稿》,人能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7-148页。
    ①王朝闻:《论凤姐》,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682页。
    ②凌解放:《凤凰巢和凤还巢》,《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期。
    ③李丹:《凤姐新论》,《河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④吕启祥:《“凤辣子”辣味辨——关于凤姐性格的文化反思》,《古典文学知识》,1989年第1期。
    ①徐子余:《论王熙凤的悲剧》,《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二辑。
    ②余皓明:《王熙凤形象的独特文化内涵初探》,《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三辑。
    ①东郭迪吉:《袭人的身份》,桂林《野草》,第五卷第九期,1943年4月。
    ②端木蕻良:《向红楼梦学习描写人物》,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788页。
    ③金实秋:《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对袭人评论的异议》,《北方论丛》,1980年第四期。
    ①薛瑞生:《红楼梦谫论》,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87页。
    ②白盾:《花袭人辨》,《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二辑。
    ③聂绀弩:《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3页。
    ④林文山:《枉自温柔和顺——论袭人》,《红楼梦学刊》,1984年第四辑。
    ①宋淇:《红楼梦识要》,中国书店2000年版,第128页。
    ②孙伟科:《关于袭人形象的评价问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③李长之:《红楼梦批判》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447页。
    ④李庆信:《袭人的双重人格角色与道德准则》,《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二辑。
    ⑤郭一峰:《红楼人物的神经症倾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⑥徐子余:《花袭人新论》,《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一辑。
    ①徐乃为:《袭人晴雯异同论》,《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②王昆仑:《晴雯之死》光明日报,1962年12月8日。
    ③胡兰成:《读了红楼梦》,上海《天地》第九期,1944年6月。
    ④王昆仑:《晴雯之死》,光明日报,1962年12月8日。
    ①刘大杰:《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68页。
    ②梅苑:《红楼梦的重要女性》,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5页。
    ③周五纯:《晴雯形象探微》,《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四辑。
    ①周五纯:《晴雯形象探微》,《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四辑。
    ②冯文楼:《晴雯:一个悲剧的存在》,《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二辑。
    ③胡文彬、周雷编:《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87页。
    ①陈永宏:《晴雯悲剧作为性格悲剧思考时的心理文化机制——晴雯悲剧成因组论之二》,《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二辑。
    ①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3页。
    ②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25页。
    ③胥惠民:《论探春形象的意义》,《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①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201页。
    ②季学原:《从母女冲突看探春的道德观》,《宁波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③王志武:《红楼梦人物冲突论》,陕西人民出版1985年版,第206页。
    ④胡文彬:《冷眼看红楼》,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12-14页。
    ①李劫:《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年版,第175-177页。
    ②王昆仑:《政治风度的探春》,重庆《现代妇女》,1943年10月1日第2卷第4期。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1278页。
    ④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955页。
    ①张锦池:《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154页。
    ②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58页。
    ③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桂林《文学创作》第一卷第三期1942年11月。
    ④王昆仑:《史湘云论》,重庆《现代妇女》第3卷第4期1944年4月。
    ⑤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1278页。
    ①范秀萍:《“霁月光风耀玉堂”——史湘云形象新探》,《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6页。
    ②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83页。
    ③李少和:《也论史湘云》,《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三辑。
    ④吕启祥:《湘云之美与魏晋风度及其它——兼谈文学批评的方法》,《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二辑。
    ⑤张庆善、刘永良:《漫说红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⑥李劫:《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年版,第217页。
    ①梅苑:《红楼梦的重要女性》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20页。
    ②朱彤:《论史湘云》,《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
    ①王昆仑:《史湘云论》,重庆《现代妇女》第3卷第4期,1944年4月。
    ②崔子恩:《史湘云论》,《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190页。
    ③李少和:《也论史湘云》,《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三辑。
    ①陈维昭:《索隐红学发展史通观》,《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①张国星编:《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辽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①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②俞平伯:《俞平伯论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2页。
    ③胡适:《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9-290页。
    ①梁晓声:《<红楼梦>里的女人们》,《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4期.
    ①孙伟科:《红学中人物评价的方法论评析》,《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六辑。
    ②姜超:《贾宝玉与孙悟空》,《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一辑。
    ③陈毓罴:《<红楼梦>和<浮生六记>》,《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四辑。
    ①伏漫戈:《论杜少卿和贾宝玉奇士人格的文化传承》,《唐都学刊》,2004年第2期。
    ②王浮星:《贾宝玉与谭绍闻》,《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
    ③石麟:《贾宝玉·杜少卿·谭绍闻——<红楼梦>、<儒林外史>、<歧路灯>中的“败家子”比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④蒋濮:《贾宝玉和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复旦学报》,1991年第1期.
    ①徐士年:《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第151-152页。
    ②薛瑞生:《封建末世的多余人——论贾宝玉“自色悟空”的文化思想心理依据》,《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二辑。
    ③陶陶:《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四辑。
    ④冯茜:《贾宝玉与光源氏之比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①吴宓:《贾宝玉之性格》,成都《流星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945年2月。
    ②姜岱东:《在同一历史分界线上——论贾宝玉与浮士德》,《东岳论丛》1988年第5期。
    ③胡邦炜:《忧患·忏悔·精神的悲剧——从贾宝玉的形象看<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三辑。
    ①胡文彬、周雷编:《海外红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34-135页。
    ②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2-253页。
    ③饶道庆、王芳:《贾宝玉与霍尔顿形象比较论》,《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四辑。
    ④周青:《紫姬与薛宝钗——两个封建淑女形象之比较》,《国外文学》,1990年第2期。
    ⑤潘道正:《文化心理制约下的文学接受——从<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谈起》,《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研究生专辑。
    ①刘浩、毕大群:《紫姬与黛玉:心理异变与死亡意志》,《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②[韩]李受珉:《封建“淑女”的理想化与世俗化——以燕梦卿、林黛玉、薛宝钗的悲剧命运为中心》,《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三辑。
    ③罗宪敏:《潘金莲与王熙凤性格之比较》,《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一辑。
    ①刘志君:《自我的追求与毁灭——论潘金莲与王熙凤》,《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二辑。
    ②[瑞士]C·G·荣格著,卢晓晨译,晏玄校:《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①崔小敬:《石头的天路历程与尘世历劫——<西游记>与<红楼梦>石头原型的文化阐释》,《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二辑。
    ②王卓:《<红楼梦>人物谱系模式的神话原型追索》,《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3期。
    ①田同旭:《薛宝钗另有情缘》,《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①《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76页。
    ②林方直:《红楼梦符号解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①何炳棣:《从爱的起源和性质初测<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中国文化》,第十期。
    ②崔瑛:《贾宝玉同类相逑心态成因初探》,《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①王富鹏:《一种特殊的性格类型——论贾宝玉的双性化性格特征》,《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二辑。
    ②何炳棣:,《从爱的理论评价<红楼梦>》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4年版, 第16页。
    ③[德]弗朗茨·库恩:《<红楼梦>译后记》,《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二辑。
    ①王富鹏:《一种特殊的性格类型——论贾宝玉的双性化性格特征》,《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二辑。
    ②曹小晶:《素心无奈天上月——<红楼梦>林黛玉形象的再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月。
    ①计文君:《黛玉之“心证”——试论林黛玉形象的精神优美与精神病态》,《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六辑。
    ②贵州省红学会编:《红楼梦人物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262页。
    ①熊艳娥:《任是无情也动人——从马斯洛心理学看薛宝钗》,《沧桑》,2004年5月。
    ②王海洋:《薛宝钗人格心理内涵论》,《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三辑。
    ③常若松《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08页。
    ①薛瑞生:《是真名士自风流——史湘云论》,《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三辑。
    ①王意如:《四大名著百话》,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①胡成仁:《论探春——大观园中的女政客》,《大公报》,1947年5月14、16日。
    ②王昆仑:《政治风度的探春》,重庆《现代妇女》,1943年4月。
    ①林冠夫:《索隐派红学的文化渊源》,《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一辑。
    ①陈维昭:《索隐红学发展史通观》,《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②刘梦溪:《索隐派红学的产生与复活(上)》,《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一辑。
    ③俞平伯:《俞平伯论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1页。
    ④陈维昭:《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见第一章“索隐方法与经纬学术传统”。
    ①杨启樵:《旷世奇闻:曹雪芹毒杀雍正帝——评霍国玲等著<红楼解梦>》,《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四辑。
    ②[德]洛文塔尔著,曹卫东、张芳译:《论大众文化与艺术》,北京:文化研究网,2005年。
    ①刘梦溪:《索隐派红学的产生与复活(下)》,《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二辑。
    ②袁世硕:《贾宝玉心解》,《文史哲》,1986年第4期。
    ③袁世硕:《研究作家与解析作品——就<红楼梦>“自传说”问题谈》,《文史哲》,1991年第6期。
    ④冯其庸等编:《红楼梦大辞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1页。
    ⑤冯其庸等编:《红楼梦大辞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1页。
    ①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19页。
    ①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①梅节、马力:《红学耦耕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②王悦:《“原应叹息”是<红楼梦>的一条结构线索》,《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三辑。
    ①虚白:《红楼梦前三回结构的研究》,上海《青鹤》,1933年1月第一卷第四期。
    ①刘建军:《<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悲剧结构》,《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1期。
    ①何宁:《论<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四辑。
    ①徐子余:《<红楼梦>主题论议》,《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四辑。
    ②汪道伦:《<红楼梦>中的隐线脉络》,《红楼梦学刊》,1995第四辑。
    ①高淮生、李春强:《二十年来曹雪芹艺术创作研究述评》,《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三辑。
    ①吴宓:《红楼梦新谈》,《民心周报》第一卷第十七期1920年3月27日版。
    ②罗宪敏:《红楼梦艺术美》,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1-82页。
    ③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196页。
    ①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88页。
    ②郑铁生:《半个世纪关于<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理性思考》,《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一辑。
    ③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1页。
    ①胡文彬、周雷编:《红学世界》,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
    ①薛瑞生:《红楼采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②徐君慧:《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8页。
    ①秦家伦:《论<红楼梦>的写作主旨与创作思想》,《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3期。
    ②王平:《论<红楼梦>的网络式叙事结构》,《东岳论丛》2000年第5期。
    ③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④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71页。
    ①薛海燕:《“网状结构”与“现实主义”》,《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二辑。
    ②林冠夫:《史湘云论》,《华侨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虚白:《红楼梦前三回结构的研究》,上海《青鹤》第一卷第四期,1933年1月。
    ①梅节、马力:《红学耦耕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②段启明《<红楼梦>艺术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①《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6页。
    ②赵秉文:《简论<红楼梦>前五回的整体作用——兼评第四回是全书的总纲》,《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三辑。
    ①太愚:《王熙凤论》,《现代妇女》第三卷第一期,1944年1月版。
    ①薛瑞生:《红楼采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
    ②李树峰:《文学的时空及其超越:以<红楼梦>为例》,《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三辑。
    ③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页。
    ①朱学群:《红楼梦整体结构中的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兼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启悟主题”》《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四辑。
    ①段启明:《<红楼梦>艺术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9-40页。
    ②王家械:《红楼梦之结构》,上海《光华大学半月刊》二卷四期,1933年11月25日。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2006年版,第501页。
    ④袁圣时:《红楼梦研究》,重庆《东方杂志》,第四十四卷第十一号,1948年11月。
    ①薛海燕:《“网状结构”与“现实主义”》,《红楼梦学刊》,2004第二辑。
    ①吴宓:《石头记评赞》,桂林《旅行杂志》第十六卷第十一期,1942年2月。
    ②佩之:《红楼梦新评》,《小说月报》第十一卷第六号,1920年6月25日。
    ③胡文彬、周雷编:《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④[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⑤[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7-78页。
    ①梁宗之:《我猜想<红楼梦>成书经过》,《畅流》1961年第20卷第1-3期。
    ②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③陈维昭:《红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54页。
    ①裘新江:《四时气象梦红楼——<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再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一期。
    ①韩加明:《弗莱理论与<红楼梦>艺术结构》,《文史哲》,1995年第4期。
    ①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页。
    ②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第445页。
    ①郑铁生:《半个世纪关于<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理性思考》,《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一辑。
    ②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页。
    ①陈诏:《红楼梦谈艺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②吕启祥:《<红楼梦>中艺术意境和艺术典型的融合》,《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二辑。
    ③章必功:《红楼诗话》,《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①陈诏:《红楼梦谈艺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②焦贻之:《浅析“史湘云醉眠芍药”的多重意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张云:《薛宝琴论》,《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三辑。
    ①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②辛晓玲、赵建新:《<红楼梦>意境论》,《社科纵横》2002年2月。
    ①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页。
    ②刘上生:《<红楼梦>——的诗性情境结构及其话语特征》,《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一辑。
    ①庄克华:《诗化的小说——<红楼梦>艺术初探》,《红楼梦学刊》,1984年第二辑。
    ①金开诚:《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诗论》,《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07页。
    ②李兰、杜敏:《曹雪芹诗歌的美学思想——“红楼诗论”析论》,《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四辑。
    ①邓云乡:《红楼梦诗学传薪说——谈黛玉教诗和香菱学诗》,《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1980年版,第218页。
    ②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84页。
    ③王怀义:《红楼梦诗学建构研究——以<沧浪诗话>为参照》,《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一辑。
    ①李成文:《意趣说:曹雪芹诗学思想的核心》,《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六辑。
    ②苏鸿昌:《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210页。
    ①苏鸿昌:《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页。
    ②李泽厚,汝信:《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59页。
    ①曹金钟:《“矛盾”与<红楼梦>中意境的创造手法》,《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六辑。
    ②李康:《<红楼梦>诗意美浅识》,《北方论丛》,1997年第三期。
    ①闵虹:《化虚为实以实求虚——浅谈古典小说的造境艺术》,《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②唐富龄:《论<红楼梦>的空灵美》,《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二辑。
    ③辛晓玲、赵建新:《<红楼梦>意境论(续)》,《社科纵横》,2002年2月。
    ①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②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页。
    ③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77页。
    ④金圣叹:《金圣叹全集: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江苏古籍出版1985年版,第19页。
    ①王汝梅,李昭恂等校点:《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8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9页。
    ①周汝昌:《红楼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②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③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①陶白:《曹雪芹与庄子》,《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二辑。
    ②王人恩:《<离骚>未尽灵均恨更有情痴抱恨长——试论<红楼梦>与屈原赋》,《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三辑。
    ①曹立波:《阮籍对<红楼梦>的影响举隅》,《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三辑。
    ②张浩逊:《曹雪芹与王维》,《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③纪永贵:《悲歌同调不同声——论杜甫与曹雪芹》,《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第1期。
    ④王庆云:《<红楼梦>与李商隐》,《文史哲》,2002年第4期。
    ⑤林方直:《<红楼梦>与苏轼的文化因缘》,《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①张新洲:《从<红楼梦>看李贽对曹雪芹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②梁归智:《前卫与先锋——论李贽思想对曹雪芹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③张皓:《从“狂狷”取向看汤显祖美学思想及其对<红楼梦>的影响》,《武汉教育学学报》,2000年期。
    ①邹自振:《汤显祖与<红楼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②邹自振:《汤显祖与<红楼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①王湜华:《论曹雪芹与纳兰性德》,《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一辑。
    ②费秉勋:《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页。
    ①绿原:《曹雪芹不是叔本华》,《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9页。
    ②胡小伟:《胸中意匠巧经营——论<红楼梦>结构艺术的创新》,《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
    ③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9页。
    ④舒芜:《说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05-307页。
    ①舒芜:《说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11页。
    ②胡小伟:《胸中意匠巧经营——论<红楼梦>结构艺术的创新》,《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
    ③舒芜:《说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06页。
    ④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6页。
    ⑤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9页。
    ①钱竞:《王国维美学思想与晚清文学变革》,《文学评论》,1997年第六期。
    ②骆冬青《有学问的文艺学——从王国维到陈寅恪》,《文学评论》,2002年第六期。
    ③王小隐:《读红楼梦剩语》,《新中国》,1920年第二卷第四、六、八期。
    ④怡墅:《各家关于红楼梦之解释的比较和批评》,天津《南开双周》第二卷第三期,1928年10月29日版。
    ⑤王家棫:《红楼梦之结构》,上海《光华大学半月刊》二卷四期,1933年11月25日。
    ⑥鲁迅:《坟·论睁了眼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78页。
    ①林骅:《试论<红楼梦>中作家的主体意识及其表现》,《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一辑。
    ②刘中光:《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核心》,《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③胡文彬、周雷编:《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
    ④陈诏:《红楼梦谈艺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39页。
    ⑤张锦池:《庭院深深深几许——论<红楼梦>悲剧主题的多层次性》,《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四辑1989年版,第38页。
    ⑥张松泉:《<红楼梦>的审美意蕴与艺术技巧》,《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①白盾:《<红楼梦>的悲剧美与艺术风格美》,《文史哲》,1982年第1期。
    ②胡雪冈:《曹雪芹的悲剧观》,《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一辑。
    ③宋子俊:《略论曹雪芹的主观思想与<红楼梦>的客观意蕴》,《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三辑。
    ④张松泉:《<红楼梦>的审美意蕴与艺术技巧》,《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⑤曹金钟:《论<红楼梦>的悲剧性》,《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四辑。
    ①韩进廉:《继承·拓展·超越——<红楼梦>悲剧意识试绎》,《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二辑。
    ②唐富龄:《梦与醒——三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识》,《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四辑。
    ③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④梁归智:《曹雪芹与高鹗悲剧观探异》,《山西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①宗白华:《悲剧与幽默的人生态度》,南京《中国文学》创刊号,1934年1月。
    ②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③徐扶明:《<红楼梦>中的喜剧情节》,《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1页。
    ④吕启祥:《悲喜相映庄谐互出——淡<红楼梦>的喜剧因素》,《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三辑。
    ⑤胡文彬、周雷编:《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①徐扶明:《<红楼梦>中的喜剧情节》,《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页。
    ①张松泉:《<红楼梦>的审美意蕴与艺术技巧》,《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
    ②杜正堂:《<红楼梦>的喜剧形式及其内在机制》,《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3期。
    ③贺信民:《一树花杂绿叶稠——<红楼梦>的喜剧特色与喜剧精神》,《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二辑。
    ①贺信民:《一树花杂绿叶稠——<红楼梦>的喜剧特色与喜剧精神》,《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二辑。
    ①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②白盾:《红楼梦的悲剧美与艺术风格美》,《文史哲》,1982年第一期。
    ③费秉勋:《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④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84页。
    ①白盾:《红楼梦的悲剧美与艺术风格美》,《文史哲》,1982年第一期。
    ②费秉勋:《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①以上数据均援引自曹诣珍《<红楼梦>语言研究的对象及方法述略》,《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三辑。
    ②朱邦国:论《<红楼梦>人物对话的断续艺术》,《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二辑。
    ①薛瑞生:《红楼采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307页。
    ②计开:《红楼梦的对话》,桂林<文学批评》创刊号,1942年8月。
    ③胡文彬,周雷编:《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页。
    ④太愚:《红楼梦的语言》,《国文月刊》第五十九期,1947年9月。
    ①傅继馥:《红楼梦人物语言的性格化》,《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一辑。
    ②孙剑霖:《论王熙凤言语交际中的主体表现及其语用模式特征》,《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一辑。
    ③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1页。
    ④黄进德:《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8页。
    ①卢兴基、高鸣鸾编:《<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66页
    ①程鹏:《人物千姿百态,已经气象万千——漫谈曹雪芹刻画贾府外围人物的艺术特色》,《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页。
    ①何永康主编:《红楼梦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②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1页。
    ①傅继馥:《<红楼梦>艺术欣赏札记》,《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3年第1期。
    ②滕云:《<红楼梦>文学语言论》,《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一辑。
    ③滕云:《<红楼梦>文学语言论》,《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一辑。
    ①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红楼梦》研究组编:《红楼梦论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5页。
    ①刘梦溪:《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56页。
    ②王学泰:《漫谈<红楼梦>中的韵文》,《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③王绯:《“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樊篱——从<红楼梦>的韵文看曹雪芹之创新》,《红楼梦学刊》,1984年第一辑。
    ④陈诏:《红楼梦谈艺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①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②张洪波:《<红楼梦>叙述艺术的现代理论阐释意义》,《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四辑。
    ③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7页。
    ④吴宓:《红楼梦新谈》,《民心周报》第一卷第十七、十八期,1920年。
    ①马力:《从叙述手法看“石头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三辑。
    ②赵冈:《红楼梦的两种写法》,引自《红楼梦论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122-123页。
    ①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6页。
    ②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8-29页。
    ①尹慧珉:介绍一部美国的红学专著——《<红楼梦>中的虚构的面具》,《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44页。
    ②梅节、马力:《红学耦耕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93-94页。
    ③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8-331页。
    ①滕云:《<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客观性》,《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68页。
    ②严居强:《论<红楼梦>的白描艺术》,《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5页。
    ①傅憎享:《<红楼梦>艺术技巧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9-100页。
    ②陈诏:《红楼梦谈艺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①傅憎享:《红楼梦艺术技巧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②孙逊:《<红楼梦>艺术谈》,《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5页。
    ①宋哲:《<红楼梦>的语言艺术》,胡文彬、周雷编《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页。
    ②胡小伟:《佳园结构类天成——谈曹雪芹关于大观园的艺术描写》,《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辑,1979年版,第170页。
    ①陈俊山、杨志杰:《试论<红楼梦>语言艺术的特点》,《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3页。
    ②傅憎享:《<红楼梦>艺术技巧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
    ③傅憎享:《<红楼梦>艺术技巧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0-131页。
    ④陈诏:《红楼梦谈艺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①应必成:《红楼梦的叙述艺术》,《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一辑
    ②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页。
    ①滕云:《<红楼梦>文学语言论》,《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一辑。
    ②卢兴基、高鸣鸾编:《<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91页。
    ③吴宓:《石头记评赞》,桂林《旅行杂志》第十六卷第十一期,1942年2月。
    ④梁扬、谢仁敏:《红楼梦语言艺术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148页。
    ①梁扬、谢仁敏:《红楼梦语言艺术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②涂一程:《试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三期。
    ③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0页。
    ④王利器:《<红楼梦>是学习官话的教科书》,《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一辑。
    ①高国藩:《<红楼梦>中的民间谚语》,《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三辑。
    ①薛瑞生:《红楼采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②刑公畹:《<红楼梦>语言风格分析上的几个先决问题》,《南开大学学报》1963年第12期。
    ③周书文:《<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①赵建忠:《从“自传说”、“典型论”向新批评范式的转换看当代红学的发展——百年红学若干个案的考察与反思》,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②[德]赫·绍伊尔:《文学史写作问题》,章国锋译,《世界文论(3)·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③[德]赫·绍伊尔:《文学史写作问题》,章国锋译,《世界文论(3)·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①宋淇:《新红学的发展方向》,《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二辑。
    ②梅新林:《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和创新》,《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二辑。
    ③杨乃济:《21世纪红学展望絮语》,《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三辑.
    ①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