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良好的城镇景观布局及景观形态能够带来舒适、惬意、宜居的居住环境,这正是城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摸索,很多学者对当前的城镇建设提出诟病,指出生态、宜居、诗意、个性、文化才是城镇景观的必备素质,历史时期中国的一些城镇在这些方面均很出色。
     重庆城镇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西南经济开发与城镇规划的风向标。区域内有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存了大量历史景观遗存,景观类型多样。参照景观遗存与历史文献记载等资料,可以勾勒出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的面貌。因此,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区域。
     以景观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城镇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进行复原,建立若干景观横切面,并分析不同时期的景观特征;对其演变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以期理解历史时期的景观面貌,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希望能够对重庆城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也为全国城镇的建设提供借鉴。
     对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面貌的复原,主要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寻有价值的材料,加以归纳、推理,甄别后加以使用,力求景观复原尽量接近真实。但对唐宋以前城镇景观的记载十分匮乏,则需要运用考古材料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历史。通过实地探查,可以发现一些历史景观遗迹,特别是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以及重庆城镇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石刻、街道等。并通过田野考察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修正传世文献的谬误之处,使研究成果更加准确。再运用图样、表格、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历史时期城镇景观的面貌,也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
     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复原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包括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内容,在复原的基础上总结不同时期城镇景观的特征并探究景观变迁的规律。二是对现留存历史城镇景观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三是反思城镇景观的构建;现代与传统,一般与个性的关系。
Cities and towns are the basic human living spaces, good layou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forms brings us comfort, pleasant, livable environment, that is the town's ultimate goal. After decades of construction, many scholar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town raise criticism and point out that ecological, livable, poetry, personality and culture are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urban landscape, some of cities and towns in historical periods are very excellent in these areas.
     Towns in Chongqing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years, is the banner of Southw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planning. There are16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diversified historic relics. According to the relic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landscape, we can restore historical urban landscape of Chongq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search on the area of Chongqing.
     By the methods of landscape science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we restore the pattern of urban landscape, elements of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features and landscape structures in historical periods. We establish a number of cross-sectional views and summariz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 draw the variation law of urban landscape to know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features and connect Chongqing urban landscape in historical context, and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Chongqing urb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ity construct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restore historical urban landscape of Chongqing, we mainly search valuable materials in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n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documents. But records of urban landscape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re scarce, you need us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o know the history more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By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we find a lot of historic relics, which include mountains, water and other natural elements, well-preserved ancient buildings, stone carvings, streets and so on. Rely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we supplement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correct the errors in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 which make our research more accurate. In addition, we use drawings, tables and maps to display historical urban landscape.
     We divide the paper into three sections. Firstly, we restore the urban landscapes in historical periods, which include the pattern of urban landscape, elements of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features and landscape structures, then summariz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landscape at different times and find the variation laws of urban landscape. Secondly, we study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historic towns and explore its value. Lastly, we think ove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landsca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and personality.
引文
尽全时空的概念,是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思维,参见蓝勇:《历史地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 如王益压:《无锡都市地理之研究》,《地理学报》,第2卷第3期;张其昀:《首都之地理环境》,《科学的南京》,1932年等;
    2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3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
    4 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第1版;《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 印书馆,1996年10月。
    5 许学强:《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 医鉴泓等:《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第1版。
    7 庄德林等:《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月版。
    1 茅家琦:《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包伟民、陈晓燕:《江南市镇:传统历史文化聚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侯仁之:《步芳集》,北京出版社,1962年5月版;《历史上的北京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2月;《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5月、《北京历史地图集》(二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2月。
    3 史念海:《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8月;《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7月;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1、3期。
    4 马正林:《丰镐—长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古今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5 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6 李孝聪:《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 韩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8 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2010年。
    9 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 田银生:《走向开放的世界-宋代东京街市研究》,三联书店,2011年版。
    2 (美)G.W施坚稚:《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施坚雅模式》,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3 罗威廉(William Rowe)着,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参见邓辉:《试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兼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历史地理综合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地理研究》,2003年第5期。
    5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 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古代建筑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7 杨鸿勋:《建筑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8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包伟民:《江南城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 薛熙明、朱竑、唐雪琼:《城市宗教景观的空间布局及演化——以1842年以来的广州基督教教堂为例》,《人文地理》,2009年第1期。
    3 张捷:《甲骨文与殷人景观地理研究刍议》,《人文地理》,2004年第1期。
    4 于凤军:《明至民国时期方志舆图中韩城县境的景观格局与景观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期。
    5 孙斐,沙润,周年兴:《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创新》,《人文地理》,2002年第1期。
    6 曲英杰:《齐都临淄城复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司徙尚纪:《广东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期。
    7 对于重庆城市的研究,主要有邓少琴:《重庆简史与沿革》,重庆地方史资料丛刊,1981年6月版;彭伯通:《古城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版;周勇:《重庆: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重庆通史》,重庆出版社2003年7月版;管维良:《从巴都到陪都——简明重庆史》,中国文史出版,2004年版;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等。
    8 张宝宝:《清光绪年间重庆城市空间布局初步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陈俊良:《近代重庆城市街道复原研究(1840-1949)》,西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 这部分的论文较多,主要有杨君昌:《汉代朐(?),《三峡学刊》,1994年第1期;张昌竹:《楚国黔中郡郡治在淑浦考》,《考古文史博览》,2007年第10期;朱圣明:《秦统前后巴地郡县变迁考》,《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袁涛:《论西汉四川的郡县地名》,《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等。
    2 蓝勇:《唐宋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演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期:《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地理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3 马剑:《夔州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3期;《何以为城:唐宋时期川渝地区筑城活动与城墙形态考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6月。
    4 王涯军:《宋代长江三峡地区草市镇地理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
    5 李红、周波:《巴蜀传统古城镇景观保护措施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期;《巴蜀城镇聚落形态保护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
    6 俞孔坚:《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城市研究》,2001年第2期。7 陈俊良:《开埠以来重庆城市街道变迁研究(1891-1949)》,西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8 戴林利:《明清时期重庆“八景”分布及其文化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 参见新华网2012年6月7日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第30页。
    1 张鸿雁:《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辽宁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2 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3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252页。
    4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58页。
    5 毛曦:《巴国城市发展及其特点初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58页。
    7 王涯军:《宋代长江三峡地区草市镇地理考》,《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
    1 杨华、丁建华:《巫山大溪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四川文物》,2000年第1期。
    2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6月版,21-25页。
    3 段渝:《四川通史》(第一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206页。
    4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58页。
    5 清代顾栋高在其所著《春秋大事表》中载,“今府治奉节县为庸国鱼邑。(鲁)文公十六年(公元611年),楚侵庸,与庸遇,裨鯈鱼人逐之。杜注:鱼,庸邑”。
    1 汉.桓宽撰:《盐铁论》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页。
    2 史书中虽然没有关于朐忍建县的明确记载,但在记载秦昭襄王时期事件时,多有关于朐忍的记载。可见胸忍当在此时甚至更早的时间建立县。
    3 东汉.班固撰:《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第1603页。
    4 《华阳国志》卷1《巴志》载:“平都县,蜀延熙时省”,延熙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238年-257年)。
    5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第29-30页。
    1 陈世松、贾大全:《四川通史》第一卷《先秦》,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版,第101页。
    2 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26页。
    3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89《地理志五》,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2226-2230页。
    1 刘宋.范晔撰:《后汉书》卷3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5月版,第2743页。
    2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撰:《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437页。
    3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卷37《州郡志三》、《州郡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
    4 蓝勇:《唐宋西南地区城镇分布演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3年第4期,第55页。
    1 北宋.欧陽修等撰:《新唐书》卷44-48《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第619-718页。
    1 北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46《地理志六》,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第673页。
    2 北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44《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第620页。
    3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89《地理志五》,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2226-2230页。
    1 西汉.桓宽撰:《盐铁论》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版,第89页。
    1 王涯军:《宋代长江三峡地区草市镇地理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
    2 晋.常璩撰 任乃强 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28頁。
    3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256页。
    4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译注:《水经注》卷33《江水》,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版。
    5 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2《建置上》,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第199页。
    1 晋.常璩撰 任乃强 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26页。
    3 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第九部,卷259,中华书局,2011年8月版,第435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4,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115页。
    2 清.纪昀等:《御定全唐诗》卷229《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吉林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 清.纪昀等:《御定全唐诗》卷229《杜甫<瞿塘两崖>》,吉林出版社,2002年5月版。
    4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6《四川方舆纪要叙》,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第3096页。
    5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256页。
    6 宋.王应麟:《玉海》王应麟撰:《玉海》卷24引《郡国志》载“巴郡鱼复县有捍关”。又引《括地志》载“江
    关,今夔州鱼复县南二十里”,广陵书社,2007年12月版。
    1 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第五部,卷132,中华书局,2011年8月版,第253页。
    2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7,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09页。
    3 蓝勇:《汉唐时的赤甲山不在今天的位置》、《汉唐时的白盐山应在北岸》,《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第420-423页。
    4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256页。
    5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7《夔州》,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09页。
    1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256页。
    2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6《四川方舆纪要叙》,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第3113页。
    1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148,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2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8《大宁》,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33页。
    3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9《万州》,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44页。
    4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149,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0《重庆》,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59页。
    2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120,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3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149,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4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4,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532-4533页。
    5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8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8,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33页。
    2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87,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3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120,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4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9,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44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66页。
    2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184《食货志》,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4510页。
    3 东汉.班固撰:《汉书》卷91《货殖传》,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第3686页。
    4 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第二册,卷166《州郡部十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274页。
    5 北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87,中华书局,2007年版。
    6 刘宋.范晔撰:《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版,第2286页。
    7 南寮.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8,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33页。
    1 北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49,中华书局,2007年版。
    2 晋.常璩撰 任乃强 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20页。
    3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7,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1 北宋.李昉撰:《太平广记》卷399,吉林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3233页。
    1 南宋.王应麟撰,张保见校注:《通鉴地理通释》卷1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3页。
    2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148,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3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7,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11页。
    1 北宋.李昉撰:《太平广记》卷399,吉林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3234页。
    2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9,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44页。
    3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8,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33页。
    4 北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48,中华书局,2007年版。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0《梁山军》,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49页。
    2 北宋郭知达编:《九家集注杜诗》卷11,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3 北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后集卷12,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4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5,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552页。
    1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2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3 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第五部,卷132,中华书局,2011年8月版,第253页。
    4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涪州》“风俗”有“刀耕火种”,其注文写到“《郡志》:‘峡路在峻岩崄峻之中,其俗云云,惟涪、梁、重庆郡稍有稻田。’”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
    1 北宋.郭知达编:《九家集汪杜诗》卷7,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2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75页。
    3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9,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44页。
    4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4,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528页。
    5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6 蓝勇:《四川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第4期。
    1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7,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12页。
    2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8,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32页。
    3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0,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55页。
    4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68页。
    5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4,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533页。
    6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184《食货志》,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4510页。
    7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4,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55页。
    8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136,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9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73页。
    10 晋.常璩撰 任乃强 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20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8,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73页。
    2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9,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73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9,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38页。
    2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44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30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4,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117页。
    2 清.厉鹗撰:《宋诗纪事》卷26,文渊阁四库全书版,第673页。
    1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4,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012-1013页。
    2 明.曹学俭:《蜀中广记》卷17,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74-1075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5局,2003年6月版,第1074页。
    2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9,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629页。
    3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82,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667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7,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13页。
    2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8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658-4659页。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6,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567页。
    1 北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48,中华书局,2007年版。
    2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20页。
    1 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179页。
    2 黎小龙、蓝勇、赵毅:《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西南大学山版社,1994年版,第3页。
    3 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70页。
    4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254页。
    5 参见黎小龙、蓝勇、赵毅:《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西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1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7,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16页。
    1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59,《合州》,四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332页。
    2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7,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603页。
    1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6,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581页。
    2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5,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561页。
    3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6,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581页。
    4 南宋.王应麟:《玉海》卷25,广陵书社,2007年12月版,第8页。
    5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7《合州》,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331页。
    1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6、177,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603页。
    2 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卷174,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3 段渝:《四川通史》(第一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第226页。
    4 宋.叶梦得撰:《春秋考》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1 陈世松、贾大全:《四川通史》第一卷,《先秦》,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384-385页。
    2 参见涪陵县文化馆:《四川省涪陵县白涛区小田溪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巴人墓葬》,《文物》,1973年第1期;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涪陵县文化馆:《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文物》,1974年第5期;徐中舒:《四川涪陵小田溪出土的虎纽錞于》,《文物》,1974年第5期等。
    3 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20页。
    4 参见刘琳《华阳国志校注》61-63页。
    1 《资治通鉴》卷88。
    2 令孤德棻:《周书》卷49,中华书局出版,1971年11月第1版,第890页。
    3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256页。
    1 参考:《晋书》卷14《地理志上》、《后汉书》卷33《郡国五》,其中汉时巴郡略较晋时的巴郡、涪陵郡、巴东郡三郡面积之和大,建平郡为汉时南郡属地。
    2 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8,《大同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476页。
    3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卷97,《夷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97页。
    4 南宋.王应麟撰,张保见校注:《通鉴地理通释》卷2,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1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49,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版。
    2 北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40、卷42,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
    1 (明)杨士奇等撰:《歴代名臣奏议》卷100。
    2 《宋史》卷89《地理志五》,其中遂宁、昌州、合州人口数为北宋崇宁年间统计,其他各州郡为北宋元丰年间统计。
    3 宋.王十朋: 《梅溪先生后集》卷13,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1 (清)吴之振编:《宋诗钞》卷105。
    2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5,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68页。
    3 (元)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卷2。
    4 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2《建置上》,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第199页。
    5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416《余玠传》,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12470页。
    6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161《杨文安传》载:“(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秋七月,(元军)进军攻万州……逾月,攻拔外城”;(元)王师能《天城石壁记》载:“八月辛未,一鼓而拔其外城”,可见天生城有内外城之分。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58页。
    1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5,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68页。
    2 明.胡宗宪撰:《筹海图编》卷11,解放军出版社版,1990年10月版,第908页。
    3 明.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96页。
    1 清.张琴:《万县志》,成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2 任乃强 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26页。
    3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89《地理志》,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2228页。
    宋.欧阳修:《文忠集》卷39《峡州至喜亭记》,吉林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254页。
    2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256页。
    3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22,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4 南宋.王应麟撰,张保见校注:《通鉴地理通释校注》卷1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3页。
    1 (元)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2 袁东山:《白帝城遗址—瞿塘天险,战略要地》,《中国三峡》,2010年第10期。
    3 采自袁东山:《白帝城遗址—瞿塘天险,战略要地》,《中国三峡》,2010年第10期。
    1 《重庆晚报》2010年5月23日报道:《重庆发现南宋名将余玠帅府遗址》。
    2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第33-35页。
    1 此段材料系丁谓《夔州移城记》的内容,载于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7,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2 (明)周复俊编:《全蜀艺文志》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3 刘禹锡:《竹枝词》,载于中华书局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28,中华书局,2011年3月版,第394-395页。
    4 丁谓:《夔州移城记》,载于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7,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5 北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后集卷13,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6 有的学者认为此“市”在云阳、奉节之间,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庆在先秦时期是有专门进行贸易的集市的,参见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64页。
    7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译注:《水经注》卷33《江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256页。
    1 南宋.阳枋;《字溪集》卷1《上宣谕余樵隐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2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9《万州》,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第1044页。
    3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69页。
    4 明.周复俊编:《全蜀艺文志》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1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43《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2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1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23《明玉珍》,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第3702-3703页。
    2 清.龙文彬:《明会要》卷50,中华书局,1950年版,第940页。
    3 本表以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版,第352页表格为基础,并用以下书籍加以补充:《读史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重庆府》;成化《重庆府志》、万历《重庆府志》、嘉靖《云阳县志》、正德《夔州府志》。
    1 蓝勇:《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中国农史》,1993年第1期。
    2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20《食货一》,中华书局,1977年8月版。
    3 清.乾隆:《皇朝通志》卷81《食货略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1 资料来源: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1《场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1 佚名撰,王瑞来注:《宋季三朝政要》卷2,中华书局,2010年8月版。
    2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416《余玠传》,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12473页。
    3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23《明玉珍》,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第3702-3703页。
    4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3,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5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3,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1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70页。
    1 此表参考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第356-358页之表格,并以章璜:《图书编》卷40补充。
    2 蓝勇:《明清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地理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1 参见《大明一统志》卷69-卷70,蜀中广记》,《全蜀艺文志》等。
    2 (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69,第4304页。
    3 (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70,第4385页。
    4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6-53页。
    1 嘉靖《云阳县志》卷上《提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据宁波天一阁藏嘉靖刻本影印。
    2 雍正《四川通志》卷23《重庆府》。
    3 雍正《四川通志》卷23《重庆府》。
    4 参见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下《寺观》。
    1 雍正《四川通志》卷23。
    2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第206页。
    3 戴林利:《明清时期重庆“八景”分布及其文化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优秀硕士论文,第5页。
    4 四川通志卷二十六《重庆府》。
    1 戴林利:《明清时期重庆“八景”分布及其文化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优秀硕士论文,第15-16页。
    2 参考:嘉靖《云阳县志》卷上《提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据宁波天一阁藏嘉靖刻本影印。
    3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1《建置》,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1 民国.施纪:《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五《建置》,学生书局,1971年版。
    2 清.曾秀翅修,杨德坤纂:《奉节县志》卷5《城池》,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第117页。
    3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1《公署》,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1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第204-205页。
    2 清.郎承锐、余树堂纂:光绪《丰都县志》卷5《城池》,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版。
    1 清.郎承锐、余树堂纂:光绪《丰都县志》卷5《城池》,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版。
    2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4,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景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3 清.曾秀翅修,杨德坤纂:《奉节县志》卷5《城池》,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第135页。
    4 戴林利:《明清时期重庆“八景”分布及其文化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31-32页。
    1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6-89页。
    2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6-47页。
    3 蓝勇:《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中国农史》,1993年第1期。
    4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20《食货一》,中华书局,1977年8月版。
    5 乾隆《皇朝通志》卷81《食货略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1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323《鄂弥达传》,中华书局,1977年8月版。
    2 民国.施纪:《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3《建置》,学生书局,1971年版。
    3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第207页。
    4 清.李稷勋等撰,秀山县志编撰委员会点校:《秀山县志》卷12《食货志》,方志出版社,2012年2月版。
    1 刘彦群:《川滇黔古盐道与旅游开发研究》,《盐业史研究》,2005年第4期。
    2 丁绍棠:《丁绍棠纪行四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3 郭声波:《论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的若干特点与规律》,《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4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1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1《公署》,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2 参考:同治《涪州志》卷3《建置志》;光绪《奉节县志》卷6《公署》;同治《万县志》卷6《公署》。
    1 清.张永熙修,周泽傅、张炳炎纂:《长寿县志》卷1《公署》及所载地图,天一阁藏书本。
    2 清.王德嘉修:《大足县志》卷1《建置志》,清光绪三年课本,天一阁藏书版。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6《巴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2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6《江津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3 民国.聂述文等修:《江津县志》卷1《地理志》,巴蜀书社,1990年景印版。
    4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6《大足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5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6《合州》,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1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48《合州》,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2 唐.白居易撰:《白氏长庆集》卷18《寄题杨万州四望楼》,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3 北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后集卷13《静晖楼》,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4 北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后集卷12《江月亭二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1 北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后集卷13《瑞白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1 清.张永熙修,周泽傅、张炳炎纂:光绪《重修长寿县志》卷1《公署》,天一阁藏书版。
    1 清.王德嘉修:《大足县志》卷1《建置志》,清光绪三年刻本,天一阁藏书版。
    2 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第九部卷275,2011年8月版,第400页。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2 清.曾秀翅修,杨德坤纂:《奉节县志》卷6,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2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2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1 资料出处:正德《夔州府志》卷2《街坊市镇》,据天一阁藏书景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
    1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2《建置》,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第23页。
    2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1《疆域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3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成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4 清.吕绍衣等修:同治《涪州志》卷3《建置》,巴蜀书社,1990年景印版。
    1 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1卷《四川省(上)》,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5-647页。
    2 聂宝璋:《川江航权是怎样丧失的》,《历史研究》,1962年第5期,第135页。
    1 黎小龙、蓝勇、赵毅:《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西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 黎小龙、蓝勇、赵毅:《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西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3 黎小龙、蓝勇、赵毅:《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西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1 万良华:《清代民国时期川盐外运路线初探》,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2 罗益章:《川盐济楚运道概略》,《盐业史研究》1992年第3期。
    3 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70,文渊阁四库全书版,第4390页。
    4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03《夔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5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03《夔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2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2 清.王琦撰:《李太白集注》卷356,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3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96,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4 清.曾秀翅修,杨德坤纂:《奉节县志》卷15,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
    5 清.连山修,李友梁撰:光绪《巫山县志》卷7,天一阁藏书版。
    6 蓝勇:《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的推移与气温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
    7 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卷2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8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96,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9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17,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6,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2 蓝勇:《中国西南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3期。
    3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6,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4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96,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1 (清)福珠朗阿修、宋煊纂:《江北厅志》卷1《舆地》,清道光24年刊本景印,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1年版,第15页。
    2 《明史》卷172。
    1 《明史纪事本末》卷46。
    2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127《工部·营缮清吏司》。
    3 光绪《奉节县志》卷5《城池》。
    4 蓝勇:《明清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地理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1 同治《巴县志》卷1《疆域志》之“坊厢”条。
    2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第206页。
    3 参见:同治《涪州志》卷3《建置》之“城隍”条。
    4 参考《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并依以下文献补充:《清史稿》卷69《地理志十六》、道光《重庆府志》、道光《夔州府志》、光绪《长寿县志》、道光《綦江县志》、道光《江北厅志》、光绪《永川县志》、光绪《铜梁县志》、光绪《江津县志》、光绪《荣昌县志》、同治《涪州志》、光绪《垫江县志》、光绪《丰都县志》、光绪《奉节县志》、同治《忠州直隶厅志》、同治《西阳直隶州总志》等,其中户口数取嘉庆年间之统计,个别在嘉庆年间没有统计记录的以乾隆末年或道光初年为准(丰都、城口乃道光年间,秀山乃乾隆末年)。
    1 民国《丰都县志》卷10。
    2 李东阳《泸州修城记》,载民国.王禄昌,裴纲:《泸州志》卷1《舆地志》,台湾学生书局,1967年版,第14页。
    1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第3271页。
    2 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2《建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3 清.曾秀翅修,杨德坤纂:《奉节县志》卷5《城池》,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第115-116页。
    4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47页。
    5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第201-206页。
    1 清.曾秀翅修,杨德坤纂:《奉节县志》卷5《城池》,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第115-116页。
    2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第204页。
    3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第207页。
    1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卷5《四川》,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7页。
    2 清.王尔鉴修,王世彦、周开丰纂:乾隆《巴县志》卷2《建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刻本。
    3 蓝勇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67页。
    4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16下《榷政》,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景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5 蓝勇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70页。
    6 光绪《丰都县志》卷2《城池》。
    1 据同治《巴县志》、清末《重庆城厢巡警区域图》、民国元年《重庆城全图》等资料绘制。
    1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9页。
    1 此处主要参考: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5-647页;重庆市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志》第7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25-727页。
    1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474-486页。
    2 清.朱世镛、刘贞安等纂:光绪《云阳县志》卷1,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版。
    1 资料出处:四川省垫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垫江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涪陵市志》,四川省涪陵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巫溪县志》,巫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石柱县志》,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1 王槐龄修纂:道光《补辑石硅厅新志》),石砫古代地方文献整理课题组,2009年版,第49页。
    2 清.谢必铿修、李炳灵纂:光绪《垫江县志》,成都巴蜀书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41,50-51页。
    3 王槐龄修纂:道光《补辑石硅厅新志》),石硅古代地方文献整理课题组,2009年版,第63-64页。
    4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0页。
    1 民国时期全国各大城市的人口,除了上海人口1949年达到500万以外,其他南京、北京、天津、广州等一线城市也都在200万以下,如1947年北平市人口1602234人,天津市人口1679210人,广州为1276429。而1948年成都市人口仅为647877人。参见侯杨方:《中国人口史》(民国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何景熙:《民国时期(1912-1949)四川的人口变动及其原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下)》,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42页。
    1 涪陵市志编撰委员会编:《涪陵市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852-856页。
    2 石柱县志编撰委员会编:《石柱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821页。
    1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904页。
    2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6页。
    3 清.庄定域等修:《彭水县志》卷2《食货志》,光绪元年刻本,天一阁藏书版。
    4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纂:《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2卷《四川省》(下),东亚同文会发行,第69-70页。
    1 清.张琴:《万县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52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2007年版,第172-173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51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63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71-672页。
    1 民国.施纪:《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2《山川》,学生书局,1971年版。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72页。
    3 民国.张森楷撰:《合川县志》,(台湾)学生出版局,据民国九年刊本影印,第4406页。
    4 民国.张森楷撰:《合川县志》,(台湾)学生出版局,据民国九年刊本影印,第4407-4409页。
    5 民国.张森楷撰:《合川县志》,(台湾)学生出版局,据民国九年刊本影印,第4407页。
    1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7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6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0页。
    4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5页。
    5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9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813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5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808页。
    4 民国.施纪:《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学生书局,1971年版,第67页。
    5 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第239-242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2卷《四川省(下)》,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93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1卷《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64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64页。
    2 民国.张森楷撰:《合川县志》卷2《名胜》,(台湾)学生出版局,据民国九年刊本影印。
    3 民国.聂述文等修:《江津县志》卷1《地理志》,宁波天一阁藏书版。
    4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150页。
    1 参见:民国《涪陵县续修涪陵志》、民国《合川县志》、民国《江津县志》。
    2 民国.聂述文等修:民国《江津县志》卷1《地理志》,宁波天一阁藏书版。
    3 民国.施纪:《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2《山川》,学生书局,1971年版,第57页。
    4 清.朱世镛、刘贞安等纂:光绪《云阳县志》卷3《山水》,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版,73页。
    5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63页。
    6 郭声波:《论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的若干特点与规律》,《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7 民国《江津县志》卷1《地理志》。
    8 民国《忠县乡土志》卷1《天然地理》。
    9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62、 664、672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63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152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170-183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189-183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下)》第3编《都市》,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
    2 参见:同治《巴县志》、同治《万县志》等。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1卷《四川省(上)》,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36页载民国以前对城门的管理:“若午后五点到,城门闭锁,早晨6点方又开门”;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1卷《四川省(上)》,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95页载重庆旧时风俗:“未晚 先投诉,鸡鸣先看天”。
    1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2《建置》,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201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第716-717页。
    3 清.朱世镛、刘贞安等纂:光绪《云阳县志》卷2《建置》,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版。
    1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9页。
    2 清.朱世镛、刘贞安等纂:光绪《云阳县志》卷2《建置》,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版。
    1 以上参考:民国.聂述文等修:《江津县志》卷2《建置》,宁波天一阁藏书版。
    1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59页。
    2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57页。
    3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61页。
    1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62
    2 《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区地名录》,重庆市南岸区地名领导小组编印,1982年,第71页
    3 《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区地名录》,重庆市南岸区地名领导小组编印,1982年,第69页
    1 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区地名录,重庆市南岸区地名领导小组编印,1982年,第72页。
    2 清.朱世镛、刘贞安等纂:光绪《云阳县志》卷2《建置》,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版。
    1 清.郎承锐、余树堂纂:光绪《丰都县志》卷3《建置》,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版。
    2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54页。
    1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56页。
    2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57页。
    3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68页。
    1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卷5《四川》,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9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2卷《四川省(下)》,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93贞。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1卷《四川省(上)》,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5-647页。
    4 民国.施纪:《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5《建置志》,学生书局,1971年版。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7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66-673页;清.王建寅、张濂:《夔州府万县城厢巡警区域图》,见于国家图书馆藏《四川省府厅州县城厢巡警区域图》。
    2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7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6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66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16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7页。
    4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0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6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128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12-714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4-732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102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62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62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664页。
    4 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8,中华书局,2003年6月版。
    5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71-672页。
    1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第3271页。
    1 参见: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62页。彭伯通:《古城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版。
    2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163页。
    3 《四川省重庆市市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领导小组1985年10月编印,第67页。
    1 清.福珠朗阿修、宋煊纂:《江北厅志》卷1《舆地》,清道光24年刊本景印,台北学生书局,1971年版,第15页。
    2 清.张琴修:《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第207页。
    3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第3271页。
    4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1《疆域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1 三峡地区的新滩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新滩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镇,地处滑坡高发地带,历史时期曾经多次发生毁灭性的滑坡,城镇全部或大部遭到灭顶之灾。然而人们却没有选择搬迁,而是继续原地重建家园。另一个例子是前面我们提到的丰都县,清代政府曾因地势低平、多水灾而选择修建新城。然而这一公益工程却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同。由于大多数人继续选择留在原地重建家园,新城在建成使用不到几年的时间,就由于人民的抵制而废弃。
    2 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2《建置》,台北学生书局,1961年版,201页。
    3 清.张琴:《万县志》卷5《地理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2007年版。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0页。
    2 民国.吴大均等:《创修北碚志缘起》之“序言”,天一阁藏书版。
    1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卷5《四川》,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37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1卷《四川省(上)》,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6页。
    3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编:《重庆市志》第7卷,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第726页。
    1 参考: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7-649页;王德昱《不能忘却的纪念—1901-1937重庆日本租界剖析》,《文史杂志》,2001年第4期。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65-667页;清.张琴:《万县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2页。
    3 参考江北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江北县志》,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江北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江北县地名录》,1985年版。
    4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12页。
    5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16页。
    6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27页。
    1 资料来源:新修《重庆市志》、《涪陵市志》、《万县志》、《奉节县志》、《云阳县志》、《石柱县志》、《垫江县志》,并参考何景熙:《民国时期(1912-1949)四川的人口变动及其原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李鹏:《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初步研究(1910-1953)》,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12年硕士毕业论文。
    1 何景熙:《民国时期(1912-1949)四川的人口变动及其原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另据《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1卷第27页所载,中华民国政府国务院统计局、内政部,四川省建设厅,中国海关、中国邮政局等各种关于四川人口的统计,其出入更大。如邮政局民国十五年(1926)统计四川省人口有52063600人,中国海关在民国十六年调查四川省人口有76613000人,中华民国内政部在民国十七年调查四川省人口却只有47992282人。
    2 此数据为民国时期重庆警察局之统计,载于: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3-644页;何景熙:《民国时期(1912-1949)四川的人口变动及其原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1 重庆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编:《重庆市防空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3-115页:潘洵、杨光彦:《论重庆大轰炸》,《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 唐润明:《抗战时期重庆的人口变迁及影响》,《重庆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3 此表采自李鹏:《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初步研究(1910-1953)》,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12年硕士毕业论文。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712-847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823页。
    3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816页。
    4 《石柱县志》,第59页。
    5 《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1卷,第816页。
    1 石柱县志编撰委员会编:《石柱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2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57-659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第641-651页。
    1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年版,第41页。
    1 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四川省(上)》,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年版,150页。
    1 参见:何智亚:《重庆古镇》,重庆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1 北宋.乐史著,王文楚注释:《太平寰宇记》卷148,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
    2 南宋.范成大撰,孔凡礼注:《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卷下,中华书局,2008年6月版。
    1 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201页。
    1 清.黄廷桂等修纂:雍正《四川通志》卷28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2 江津县地名录编撰委员会编:《江津县地名录》,江津县地名录编纂委员会印,第433页。
    1 清.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20《艺文》,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1 《石柱地名录》,石柱地名录编纂委员会编印,第324页。
    2 《重庆市市中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录编纂委员会编印,第158页。
    1 《重庆市市中区地名录》,重庆市市中区地名录编纂委员会编印,第160页。
    1 《江津地名录》,江津地名录编纂委员会编印,432页。
    1 《石柱地名录》,石柱地名录编纂委员会编印,162页。
    1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国名城》,2008年第1期。
    1 参见万良华:《清代民国时期川盐外运路线初探》,西南大学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1 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卷2《建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201页。
    [1]西汉.司马迁撰,韩兆琦注:《史记》,上海:中华书局,2010年6月版。
    [2]东汉.班固撰:《汉书》,上海: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
    [3]晋.陈寿撰:《三国志》,上海:中华书局,1982年7月版。
    [4]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译注:《水经注》,上海: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版。
    [5]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6月版。
    [6]刘宋.范晔撰:《后汉书》,上海:中华书局,1965年5月版。
    [7]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上海: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
    [8]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上海: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
    [9]北齐.魏收撰:《魏书》,上海:中华书局,1974年6月版。
    [10]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撰:《晋书》,上海: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
    [11]唐.姚思廉撰:《梁书》,上海:中华书局,1973年5月版。
    [12]唐.姚思廉撰:《陈书》,上海:中华书局,1972年3月版。
    [13]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上海: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版。
    [14]唐.令狐德棻等撰:《隋书》,上海:中华书局,1973年8月版。
    [15]唐.李延寿撰:《南史》,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6月版。
    [1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年10月版。
    [17]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台北:艺文印书馆,1982年2月版。
    [18]后晋.刘昫撰:《旧唐书》,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
    [19]北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上海: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
    [20]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上海:中华书局,2011年8月版。
    [21]北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上海:中华书局,1976年5月版。
    [22]北宋.欧阳修等撰:《新五代史》,上海:中华书局,1974年12月版。
    [23]北宋.黄庭坚著:《黄庭坚全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版。
    [24]北宋.欧阳修:《文忠集》,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5]北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上海:中华书局,2007年版。
    [26]北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27]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版。
    [28]北宋.李昉撰:《太平广记》,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年2月版。
    [29]北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上海:中华书局,1984年版。
    [30]南宋.郭允蹈撰,赵炳清注释:《蜀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5月版。
    [21]南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长春: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1版。
    [32]南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33]南宋.王应麟撰,张保见校注:《通鉴地理通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南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等校注:《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35]南宋.范成大撰:《范成大笔记六种》,成都:中华书局,2002年版。
    [36]南宋.陆游撰:《入蜀记·老学庵笔记》,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版。
    [37]南宋.陆游撰:《渭南文集》,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年5月版。
    [38]南宋.王应麟:《玉海》,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12月版。
    [39]元.刘应李原著,詹有谅改编,郭声波整理:《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8版。
    [40]元.脱脱等撰:《宋史》,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
    [41]元.明佚名撰,王瑞来注:《宋季三朝政要》,中华书局,2010年8月版。
    [42]明.宋濂等撰:《元史》,上海:中华书局,1976年4月版。
    [43]明.李贤、彭时等纂修:《大明一统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44]明.王士性:《广志绎》,上海:中华书局,2011年版。
    [45]明.王士性:《五岳游草》,上海:中华书局,2011年版。
    [46]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上海: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47]明.陆深:《蜀都杂抄》,上海:中华书局,1984年版。
    [48]明.何宇度:《益部谈资》,上海:中华书局,1984年版。
    [49]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上海: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50]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卷2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
    [52]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版。
    [53]清.王培荀:《听雨楼随笔》,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本。
    [54]清.徐心余:《蜀游闻见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本。
    [55]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上海:中华书局,2008年9月版
    [56]清.陈明申:《夔行纪程》,《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57]清.王士正:《蜀道驿程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58]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9]清.李元:《蜀水经》,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版。
    [60]清.陈登龙:《蜀水考》,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版。
    [61]中华书局点校:《全唐诗》(增订本),上海:中华书局,2011年3月版。
    [62]清.陶澍:《蜀游日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63]清.洪良品:《巴船纪程》,《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64]清.吴焘:《游蜀后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65]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重修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66]民国.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年本。
    [67]民国.周询:《蜀海丛谈》,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版。
    [68]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上海:中华书局,1977年8月版。
    [69]明.吴守忠编辑、卢国桢校次:《三峡通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70]明.吴潜修,傅如舟纂:《夔州府志》,天一阁藏明正德刻本景印,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5年版。
    [71]明.杨弯等修,施继宗等纂:嘉靖《云阳县志》(中国西南稀见地方志·卷十,嘉靖刻本)
    [72]清.黄廷桂等修纂:《四川通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
    [73]清.常明等修:《四川通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
    [74]清.有庆等修纂:《重庆府志》,据嘉庆22年刻本影印,成都:巴蜀书社。
    [75]清.王尔鉴修,王世彦、周开丰纂:乾隆《巴县志》,清同治六年刻本,天一阁藏书版。
    [76]清.福珠朗阿修、宋煊纂:《江北厅志》,清道光24年刊本景印,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1年版。
    [77]清.张永熙修,周泽傅、张炳炎纂:光绪《重修长寿县志》,天一阁藏书版。
    [78]清.谢必铿修、李炳灵纂:光绪《垫江县志》,成都:巴蜀书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41)。
    [79]清.田秀栗、徐浚镛修,徐其岱、徐昌绪纂:同治《重修丰都县志》,天一阁藏书版。
    [80]清.郎承锐、余树堂纂:光绪《丰都县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58年版。
    [81]清.蒋履泰增续:光绪《重修丰都县志》,天一阁藏书版。
    [82]清.吴友篪、熊履青纂:道光《忠州直隶州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
    [83]清.候若源、庆征修,柳福培纂:同治《忠州直隶州志》,天一阁藏书版。
    [84]清.王萦绪纂修:乾隆《石硅厅志》,王槐龄纂修:道光《补辑石硅厅新志》,石硅古代地方文献整理课题组:《石硅厅志点校》,2009年版。
    [85]清.朱言诗、周绍銮纂修:增续光绪《梁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20年刻本影印,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378号)。
    [86]清.符永培、瞿鏊等原修,艾轼增续:增续嘉庆《梁山县志》,天一阁藏书版。
    [87]清.李肇奎等修,牟泰丰等纂:咸丰《开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咸丰三年刻本影印,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371号)。
    [88]清.张琴:《万县志》,据同治五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2007年版。
    [89]清.朱世镛、刘贞安等纂:光绪《云阳县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版。
    [90]清.高维岳修,魏远猷纂:光绪《大宁县志》,台湾学生书局,1972年版。
    [91]清.曾秀翘修、杨德坤纂:光绪《奉节县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1年版。
    [92]清.佚名纂修:雍正《巫山县志》,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本。
    [93]清.李稷勋等撰,秀山县志编撰委员会点校:《秀山县志》,方志出版社,2012年2月版。
    [94]清.王德嘉修:《大足县志》,光绪三年刻本,天一阁藏书版。
    [95]清.庄定域等修:《彭水县志》,光绪元年刻本,天一阁藏书版。
    [96]民国.王鉴清修,向楚纂:《巴县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1年版。
    [97]民国.卢起勋等修、刘君锡等纂:《长寿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影印,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3748号)。
    [98]民国.聂述文等修:《江津县志》,宁波天一阁藏书版。
    [99]民国.刘湘修、施纪云纂: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28年铅印本,1971年景印初版。
    [100]民国.张森楷撰:《合川县志》,天一阁藏书版。
    [101]四川省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巴县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102]重庆渝北区地方志编纂委会编.江北县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103]四川省长寿县地方志编修委会编纂.长寿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4]长寿县城关镇志长寿县城关镇志编写委员组.长寿县城关镇志[M].内部发行,1985年版。
    [105]四川省涪陵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涪陵市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6]四川省垫江县志编修委员会编纂.垫江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7]四川省丰都县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丰都县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108]梁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龙建平主编.梁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
    [109]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志[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0]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石柱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111]忠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忠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112]万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万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113]重庆市万州区龙宝移民开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万县市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114]四川省开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开县志[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5]云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云阳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6]云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云阳县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117]奉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奉节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
    [118]巫山县志编委会编纂.巫山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9]巫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巫溪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120](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支那省别全志[M].东京:东亚同文会,1917。
    [121](日本)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撰.新修支那省别全志[M].东京:东亚同文会,1941。
    [1]马正林.丰镐—长安—西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
    [2]董恩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3]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2月。
    [4]邓少琴.重庆简史与沿革[M].重庆:重庆地方史资料丛刊,1981年6月。
    [5]彭伯通.古城重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版。
    [6]董鉴泓等.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第1月。
    [7]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8]彭伯通主编.重庆题咏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
    [9]杜受祜,张学君.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M].成都:四川设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10]马正林.古今西安[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11]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杨鸿勋.建筑考古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3]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14]侯仁之.北京历史地图集(二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15]蒙默、刘琳、唐光沛、胡昭曦、柯建中.四川古代史稿[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韩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周勇.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18]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19]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20]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1]王瑞珠.中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M].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
    [22]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23]茅家琦.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轨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25]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4年。
    [26]宁越敏,张务栋,钱今昔.中国城市发展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27]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年7月。
    [28]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
    [29]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年。
    [30]史念海.西安历史地图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31]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3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33]许学强.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4]侯仁之.北京历史地图集(二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2月。
    [35]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36]包伟民.江南城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
    [37]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8]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9]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M].上海:中华书局,1998年。
    [40]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41]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2]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
    [4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44]侯仁之.北京城市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45]陆志刚.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46]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7]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48]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9]张裕光.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四川、重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
    [50]庄德林等.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阮仪三.护城纪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52]耿虹,杨惜敏.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探索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5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54]马广海.文化人类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2003年。
    [55]陈国灿.古代浙江城镇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56]周勇.重庆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7月。
    [57]包伟民、陈晓燕.江南市镇:传统历史文化聚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
    [58]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9]管维良.从巴都到陪都—简明重庆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2004年。
    [60]朱炳祥.社会人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61]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2]蓝勇等.巴渝历史沿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
    [63]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64]阮仪三.姑苏古城的保护与更新[M].北京:中国箭镞工业出版社,2005年。
    [65]骆中钊.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66]骆中钊,张野坪,徐婷俊.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67]李孝聪.历史城市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8]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69]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
    [70]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M].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
    [71]傅崇兰、白晨曦、曹文明.中国城市发展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7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9年8月。
    [73]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74]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M].上海:中华书局,2010年。
    [75]田银生.走向开放的世界--宋代东京街市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76]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77]王其均.中国建筑史[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
    [78]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J].历史教学问题,1982,1、3.
    [79]何昌荣.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1984,3.
    [80]方行.清代前期农村市场的发展[J].历史研究,1987,6.
    [81]朱自煊.屯溪老街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规划[J].城市规划,1987,1.
    [82]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1987,12:P433-428;
    [83]司徙尚纪.广东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4.
    [84]蓝勇.唐宋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演变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
    [85]蓝勇.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地理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86]肖笃宁,李秀珍.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地理科学,1997,17(4):P356-363;
    [87]肖笃宁,钟林生.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学原则[J].应用生态学报,1998,9(2):P217-221;
    [88]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与作法[J].城市规划,1998(3):P36.
    [89]尹国蔚.论南宁城市兴起的地理基础与平面布局的演变[D].广西民族学院,1998,4.
    [90]王涯军.宋代长江三峡地区草市镇地理考[J].历史地理论丛,1998,1.
    [91]曲英杰.齐都临淄城复原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
    [92]王社教.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
    [93]王路.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启示[J].建筑学报,1999,11:P16-21:
    [94]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0,2:P47-51;
    [95]罗哲文.中国古建筑与古城镇保护的三个阶段[J].北京规划建设,2000,4:P7-8:
    [96]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0,2:P47-51;
    [97]罗哲文.中国古建筑与古城镇保护的三个阶段[J].北京规划建设,2000,4:P7-8;
    [98]汤茂林、汪涛、金其铭,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D].南京师范大学,2000(1):P111-115;
    [99]黄富雄.小城市及村庄规划建设中的历史文化城镇和古民居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0(4):P25:
    [100]李和平,严爱琼.论山地传统聚居环境的特色与保护—重庆磁口传统街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0,8:P55-58;
    [101]王颖.传统水乡城镇结构形态特征及原型要素的回归—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的建设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0,1.
    [102]孙明泉.论城镇景观建设和住宅社区规划的和谐性[D].四川大学,2000,3.
    [103]蔡云楠,郭红雨.山地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D].重庆建筑大学,2000,1.
    [104]杨鸿勋.“生命印记”:历史名城保护的关键——由明北京城垣拆毁所引起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1,1:P6-11;
    [105]邓辉.试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兼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历史地理综合研究[D].北京大学,2001,1.
    [106]杨鸿勋.“生命印记”:历史名城保护的关键——由明北京城垣拆毁所引起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1,1:P6-11;
    [107]张萍.唐长安官、私庙制及庙堂的地理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4.
    [108]蓝勇.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J].历史学,2002,1:P87-90;
    [109]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P14-17;
    [110]孙斐,沙润,周年兴.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创新[J].人文地理,2002,1.
    [111]孙斐.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创新[J].人文地理,2002,1:
    [112]李维哲.小城镇景观环境特色的创造[J].城乡建设,2002,8.
    [113]李学斌.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小城镇景观设计浅析[J]小城镇建设,2002,1.
    [114]杨卫红.当前破坏城镇文脉现象剖析[J].国土经济,2003,4:P16-18;
    [115]何晓蓉,李辉霞,周红艺,陈峰云.我国山地城镇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6.
    [116]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5。
    [117]杨卫红.当前破坏城镇文脉现象剖析[J].国土经济,2003,4:P16-18;
    [118]仇保兴.让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永续增值[J].建设科技,2003,11:P11-16;
    [119]仇保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J].城乡建设,2004,1:P7-10;
    [120]张春艳.历史正真的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
    [121]叶小群.拓展安徽小城镇景观特色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4,3.
    [122]方颖.小城镇景观设计浅析[D].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2004,4.
    [123]于凤军.明至民国时期方志舆图中韩城县境的景观格局与景观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
    [124]张捷.甲骨文与殷人景观地理研究刍[J].人文地,2004,1.
    [125]肖笃宁.“景观”一词的翻译与解释[J].科技术语研究,2004,2:31.
    [126]吴宏岐.关于大夏国都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3.
    [127]汪坚强.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研究.清华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28]张伟然.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J].江汉论坛,2005,1:P99-100;
    [129]毛曦.巴国城市发展及其特点初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5,3.
    [130]汪光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5,2:P5-7;
    [131]徐坚,蒙睿.福山文化对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启发[D].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32]汪光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5,2:5-7.
    [133]左惠敏.论自然环境与小城镇景观——山水型小城镇景观规划探讨[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5,1:58-60.
    [134]李志明.江南古镇空间的多重阅读与思考[J].新建筑2005,5:P68-70;
    [135]李志宏.唐长安城市景观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36]李兵弟.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2006,3:P16-20;
    [137]鲁西奇.城墙内外:明清时期汉水下游地区府、州、县城的形态与结构.见:陈锋.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8]李兵弟.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2006,3:P16-20;
    [139]刘炜.湖北古镇的历史、形态与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140]王瑛,于华友,四川旅游城镇景观特色的构筑研究[J].生态经济,2006,11.
    [141]田晓军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景观设计研究-以浙江省浦江县浦阳镇为例[D].浙江大学,2006.
    [142]刘晓光.景观象征理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43]林宁.川西平原古镇的社会文化变迁——以洛带镇为例(1949-2005)[D].四川大学,2007
    [144]姚亦锋.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的南京古都景观研究[J].建筑学报,2007,2:P20-23;
    [145]曹卫东.城市物流企业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7,30(11):1997-2007.
    [146]常疆,廖秋芳,王良健.长沙市区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7,30(11):1901-1909.
    [147]张明欣.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07,1.
    [148]刘睿,黄旭东,我国灰色区域小城镇的景观生态学分析及其发展对策初探——以江阴市周庄镇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3.
    [149]许佩华,过伟敏,江南传统水乡城镇景观原型及其形式表达探讨[D].郑州轻工业学院,2007,4.
    [150]马剑.夔州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3.
    [151]薛熙明、朱竑、唐雪琼.城市宗教景观的空间布局及演化——以1842年以来的广州基督教教堂为例[J].人文地理,2009,1。
    [152]马剑.何以为城:唐宋时期川渝地区筑城活动与城墙形态考察[D].西南师范大学,2012,6。
    [153]Hoskins, W. G.1955: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 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154]Samuels, M.1979:The biography of landscape:cause and culpability. In Meinig, D.,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5]Jackson, J. B.1984:Discover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56]Cosgrove, D.1984: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London:Croom Helm.
    [157]Cosgrove, D and Daniels, S.1988: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8]Duncan, J and Duncan, N.1988:(Re) reading the landscape. Environ. Plann D:Society and Space 6,PP.117-126
    [159]Daniels,S.1989:Marxism, culture, and the policity of landscape. In Peet, R. and Thrift, N., eds, New models in geography, volume 2. London:Unwin Hyman, pp.196-220.
    [160]Duncan, J.1990:The city as text:the politics of landscape interpretation in the Kandyan kingd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1]Naveh. Z. and lieberman, A. S.,1984 Landscape Ecol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Springer-Verlag.356
    [162]Walmsley, Lewis. HumanGeography:BehavioralApproaches[M]. NewYork:Longman,1984: P142,159,141,159.
    [163]Sauer Carl O.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1925,2:19-54
    [164]Apmand · D著.李世芬译.景观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165].(美)凯西·F·奥特拜因著章智源译.比较文化分析——文化人类学概论[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166](美)G.W施坚稚.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施坚雅模式[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7](美)G.W施坚稚,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上海:中华书局2000年版。
    [168](美)查尔斯·A·伯恩鲍姆等,孟雅凡,俞孔坚译.美国景观设计的先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69]罗威廉(William Rowe)著,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0]罗威廉(William Rowe)著,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1]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