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形制多样,文化因素构成也比较复杂,以往大家虽然意识到这一时期本区的墓葬遗存具有一些共性,却长期缺乏全面的梳理和综合的研究。本文在界定、划分墓葬类型,建立墓葬分期与编年框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墓葬遗存所做的历时性分区研究,初步探讨了本区土著群体在族群构建与国家化进程方面的问题,对于区分吴、越墓葬以及深入认识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历史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项研究的时空范围以及研究对象加以界定,对以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做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墓葬形制的划分与研究,首先根据墓葬营建理念上的差异,将本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分为土墩墓、土墩石室遗存、竖穴土(岩)坑墓、支石墓(含大石盖墓)和崖葬遗存五大类,对各类墓葬遗存的界定标准加以明确。进而对资料相对充分的前四类墓葬遗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类型划分。而后对各类墓葬的等级差异,以及与墓葬形制相关的一些重点问题做了初步探研。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随葬品进行研究,并对墓葬遗存进行分期、断代。首先通过对墓葬遗存出土典型遗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依据层位关系归纳其演变逻辑。再根据诸类典型遗物之间的平行演变关系及共出关系,将包含这些遗物的墓葬遗存分为五期9段,比定各期、各段的年代,并考察了各期墓葬遗存在墓葬形制方面与随葬品方面的总体特征。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墓葬遗存进行历时性的分区研究,并对各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加以推定。首先在墓葬分期的基础上,以葬俗差异作为综合指标,把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划分为9区,进而考察了各区墓葬遗存在不同时期内的分布范围及其文化因素构成情况。之后结合文字史料推定了各期、各区墓葬遗存的族属与国别,初步确定了文献中的扬越、于越、干越、“闽越”、“瓯越”等族群的墓葬遗存,并对江南地区战国时期楚墓的分布特征做了简要讨论。
     第五部分主要是以前文的墓葬研究为基础,对本区两周时期的民族史与政治史问题进行探研。从族群构建和政治组织发展的角度对墓葬遗存的历时性分区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检视,并结合对相关遗址资料及文字史料的分析,指出本区两周时期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从“越族”酋邦到吴、越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对吴、越两国的立国方式、国家形态以及两国间的关系等历史问题做了尝试性的解读。
     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以上研究的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The Zhou period tombs of the Jiangnan region have different forms and features;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is region is also rather complicated. In the past, even ismost of the researchers were awa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corpus of tombs from thisperiod, however it has been lacking of a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or along time. By redefining the area and the burials types,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abasic periodization and chronological frame. Through a diachronic regional analysisof the funerary remains, this research begins to explore ethnic groups’ structure of theinhabitants of this region and explores the question of the process of emergence ofState. It allows to differentiate the Wu and Yue groups’ burials, and to get a deeper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dynamics in the Jiangnan region during the Zhouperiod.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frame of this researchand carefully defines the corpus of data. It provides a complete and synthetic reviewof the previous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 pointing out the questionsthat deserve further examination. Meanwhile, it gives a concise and precisepres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that has been chosen to answer them.
     The second chapter consist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various burial types. Firs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building projects, the burial remains of the Zhouperiod in this region are classified into five types: mound tombs, mound tombs withstone burial chamber, earthen (or bedrock) shaft pit tombs, cist tombs, and cliffburials. The criteria and attributes for each type are explicitly defined. And then, weproceeded to a finer typ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first four types, which are the mostnumerous. This chapter also explores the hierarch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different burial types and some specific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ir structure.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burial goods, and establishes a clearchronological sequence and periodization of these remains. First, we proceed to aty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burial objects, and reconstruct the logic of theirevolution pattern from the stratigraphic evidence.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analysis of their parallel development and of the artifacts’ assemblage, these remainsare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and nine phases. After firmly establishing theperiodization and sequence of these funerary remains,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burial structures and artifacts’ assemblage of each period are carefully studied.
     The fourth chapter carries a diachronic regional analysis of these burials, in orderto reconstruct the clan and political state affiliations of the tombs owners of eachregion. First, the Jiangnan region is divided into nine zones according to the Zhou period burials chronology and especial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ces infunerary practices. Then, this section analyses the reg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burials for the successive periods, and the cultural elements that influenced theirfeatures. Afterwards, the synthesis of the related transmitted historical texts allowsinferring clan and political affiliations for the burials of each zone for each period.Thu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s of the funerary remainsbelonging to the Yang Yue, Yu Yue, Gan Yue,“Min Yue” and “Ou Yue” clans, andfurth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u culture burialsduring the Warring State period in the Jiangnan reg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research, the fifth chapter offers a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ethno history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his region during the Zhou period. The results ofthe diachronic regional analysis of these burial remains are reconsidered from theangle of ethnic groups structure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Bysynthesizing the data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the transmitted texts, this research sheds light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by which,during the Zhou period, the social structure evolved from the “Yue clan” chiefdom tothe states of Wu and Yue, and provid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mechanism of the state foundation of both Wu and Yue, and of the nature of the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states.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work, providing a synthesis of theresearch results and pointing out its limits and further possible developments.
引文
7就王世来看,早期相当于武、成、康、昭,中期相当于穆、共、懿、孝、夷,晚期相当于厉、共和、宣、幽。绝对年代范围参见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第36、37页表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8刘绪先生在文中指出,战国时代与春秋时代之分野,在于七雄鼎立局面的形成,故其取公元前453年韩、赵、魏共灭智氏之年为战国起始年,因为此后三晋分立之态势已然实际形成,详参刘绪:《晋与晋文化的年代问题》,《文物季刊》1993年第4期,第83~87页。对此,我们深表赞同。另外,取公元前453年之说,则句践灭吴在春秋晚期晚段,也合于句践作为春秋时代东方最后一位霸主的史实。
    9并非采用完全精准的三等分,只能约略至年,使各期年代大致相符。所给出的绝对年代范围,也只是为了便于读者参考。
    10限于本文搜集的材料之中,至今未在土墩石室遗存中发现人骨或相关残留痕迹。虽然本文作者倾向于认为大部分石室的性质当为墓葬,但鉴于这一议题至今尚未论定,故而本文暂称其为“土墩石室遗存”。
    11又称悬棺葬、崖洞葬等,参考吴春明先生的意见,本文将研究范围内的相关发现,统一称之为“崖葬遗存”,详参吴春明:《中国南方崖葬的类型学考察》,《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第311~336页。
    12“吴越史地研究会”于1936年8月3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蔡元培任会长,主要发起人之一卫聚贤任总干事,并于1937年结集出版《吴越文化论丛》,详情可参《吴越史地研究会成立的经过》,吴越史地研究会编:《吴越文化论丛》附录,第384~386页,江苏研究社,1937年。
    13这一时期的相关文章主要有以下2篇:尤符赤:《关于虎邱吴王阖闾坟的发现》,原载于《华年月刊》1932年1卷15期,后被收入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编印:《吴文化资料选辑》第二辑,第144、145页,1984年;陈志良:《庆忌塔墓辨》,原载于吴越史地研究会编《吴越文化论丛》,第161~171页,江苏研究社,1937年,后被收入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编印:《吴文化资料选辑》第二辑,第141~143、140页,1984年。其中,尤文取向于雅兴访查,陈文则多取径于文献考证。陈氏指出,“西湖旁之‘庆忌塔’,当为镇压水怪庆忌之塔,为民俗学上的遗留物,而非历史中公子庆忌的墓或纪念物”,此论颇具见解。
    14该地于1930年出土40余件铜器等遗物,多已散佚。尹焕章等人于1959年到此调查探掘,又获得一批遗物,并认为其与30年代所出者属于同一座竖穴土坑墓,详参尹焕章:《仪征破山口探掘出土铜器记略》,《文物》1960年第4期,第85、86页。部分出土遗物可见于王志敏、韩益之:《介绍江苏仪征过去发现的几件西周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第31、32页;仪征市博物馆编:《仪征出土文物集粹》,文物出版社,2008年。
    15主要包括搜集资料时限内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至《中国考古学年鉴(2011)》共28册和《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浙江分册、福建分册,以及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资料。对《中国文物地图集》中描述特别简略或仅做过调查的相关墓葬,在本节中一般不予收录。对在近几年的《中国考古学年鉴》中进行过报道,但尚未发表报告或简报的资料,只在必要时提及。
    16朱江:《吴县五峰山烽燧墩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5年第4期,第50~53页。
    17朱江:《江苏南部“硬陶与釉陶”遗存清理》,《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第8~13页。
    18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58~62页;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材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第45、46页。
    19朱江:《江苏南部“硬陶与釉陶”遗存清理》,《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第8~13页。
    20魏百龄、谢春祝:《无锡华利湾古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第47、48页。
    21谢春祝:《无锡施墩第五号墓》,《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第45、46页。
    22高至喜:《论战国晚期楚墓》,《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第75~86页。
    23刘和惠:《楚文化的东渐》,第215、21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另外,学界对于施墩第五号墓年代问题的讨论和相关认识,详参杨哲峰:《关于江东地区“楚式墓”的发现与研究》,《东方博物》第四十二辑,第81~9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24陈福坤:《江苏江宁县发现“印纹硬陶”古墓》,《考古通讯》1958年第4期,第55、56页。
    25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59~90页;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有关这两座墓的发掘时间,殷涤非与李国梁的说法略有差异,此处暂采李说。参见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90年第3期,第210~213、288页;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
    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27浙江文管会:《绍兴漓渚的汉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33~140页。
    28赵人俊:《宁波地区发掘的古墓葬和古文化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4期,第81、82页。按:《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介绍该墓地的发掘时间为1956年底,显然有误,此处当以赵文为准,参见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下),第106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29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博物馆:《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图版附录六,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年。
    30吴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吴兴苍山古战堡试掘》,《考古》1966年第5期,第282、283页。
    31黄宣佩:《上海市嘉定县外冈古墓清理》,《考古》1959年第12期,第685、686页;孙维昌:《上海发现一座战国-汉初时代墓葬》,《文物》1959年第12期,第65页。
    32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县戚家墩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1期,第16~24、29页。
    33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编:《上海考古精粹》,第263、26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34曾凡:《福建光泽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通讯》1955年第6期,第16~23页。
    35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北建瓯和建阳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4期,第185~192、202页。部分遗物线图另见于林忠干:《福建出土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116~126页;林忠干:《闽北先秦古文化发展的初步线索》,《福建文博》1990年第2期,第75~81页。
    36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第105~115页。
    37当时学者多习称“原始瓷”为“釉陶”,至上世纪70年代后期,学界基本达成一致,认为“最早的原始瓷器从商代开始,到了东汉才出现成熟的瓷器,从商周到东汉是瓷器的过渡阶段,应叫原始瓷器”,参见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前言》,文物出版社,1982年。但目前对于本区战国晚期以至秦汉之际的高温带釉器的名称界定也并不统一,详见杨哲峰:《汉代陶瓷分类问题管见》,《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28日。我们拟据学界现有之认识与习惯,在后文中除了将战国晚期部分器形、纹饰、质地及施釉方法等方面与之前存在较大差异的高温带釉器称作“高温釉陶”外,余者一律称作“原始瓷”。有关“高温釉陶”与“原始瓷”的详细比较和二者差异之所在,可详参胡继根:《试论汉代的高温釉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318~334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8朱江:《吴县五峰山烽燧墩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5年第4期,第50~53页。
    39吴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吴兴苍山古战堡试掘》,《考古》1966年第5期,第282、283页。
    40凌纯声:《台湾与东亚及西南太平洋的石棚文化》,第100~103页,“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十,台湾,1967年。
    41陈梦家:《宜侯夨簋和它的意义》,《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63~66页;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考古学报》第九册,第165~167、175页,1955年。
    42陈邦福:《夨簋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67~69页。
    43郭沫若:《夨簋铭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第7~9页。
    44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第79~83页。
    45据张敏调查核实,原墓葬和两个所谓的附葬坑实为一墓,即烟墩山一号墓,且该墓确有墓坑,其论详参张敏:《吴王余昧墓的发现及其意义》,《东南文化》1988年第3、4合期,第52~58页。此外,肖梦龙曾指出烟墩山一号墓应为一座土墩墓,参见肖梦龙:《试谈吴国土墩墓》,《人类学论文选集》,第110~127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
    46曾昭燏、尹焕章:《试论湖熟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47~58页。
    47曾昭燏、尹焕章:《古代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原为《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序文,文物出版社,1963年,后收入南京博物院编:《尹焕章文集考古卷》,第378~422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48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第106~111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肖梦龙另外发表了在刘文中遗漏的铜戈1件、铜矛1件,参见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第54~77页。
    49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50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3,第1~24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51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李零、刘雨:《楚陵君三器》,《文物》1980年第8期,第29~34页。
    52李学勤:《从新出青铜器看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文物》1980年第8期,第35~40、84页。
    53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第54~77页。
    54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第2期,第107~118页。
    55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发现西周墓》,《考古》1976年第4期,第274页。该墓出土印纹硬陶瓮的清晰照片见于杨正宏、肖梦龙、刘丽文主编:《镇江出土陶瓷器》,第18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56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2~297、340页;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57镇江市博物馆、金坛县文化馆:《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考古》1978年第3期,第151~154页。
    58无锡市博物馆:《无锡璨山土墩墓》,《考古》1981年第2期,第134~136、133页。
    59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60南波:《吴县唯亭公社夷陵山出土印纹陶、釉陶器物》,《文物》1977年第7期,第80页。
    61冯普仁:《吴越文化》,第94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62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第66~69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
    63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虎丘东周墓》,《文物》1981年第11期,第51~54页。该墓出土铜器的照片可参见苏州博物馆编:《苏州博物馆藏出土文物》,第95~101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64陈晶、陈丽华:《江苏省江阴县大松墩土墩墓》,《文物》1983年第11期,第92、93页。
    65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66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67镇江市博物馆:《江苏溧水、丹阳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8期,第690~693、768页。
    68南京博物院:《江苏高淳县顾陇、永宁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58~65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69镇江市博物馆:《江苏溧水、丹阳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8期,第690~693、768页。
    70镇江市博物馆:《江苏丹徒出土东周铜器》,《考古》1981年第5期,第409、410页。
    71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第29~38页。
    72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第54~
    77页。
    73刘兴、刘建国:《溧水凤凰井春秋土墩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70~77页。
    74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第5期,第16~20页。
    75镇江博物馆:《江苏武进孟河战国墓》,《考古》1984年第2期,第135~137页。
    76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第54~
    77页。按:在肖文中还发表了一件同年出自于高淳漆桥的圆球腹鳞纹铜卣,肖氏并未交代其出土环境,而在《南京文物精华》中,此卣被指出自漆桥土墩墓,参见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主编:《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第17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为谨慎起见,此处以肖文为准,未将其视作同组遗物。此外,在《南京文物精华》中还公布了一件出自溧水白马上洋土墩墓的铜尊,详见该书第187页,但在《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公布了位于溧水白马镇上洋的土墩墓群多处,均未交代有铜尊出土,鉴于此种现象,本节对于类似颇有矛盾的零散资料一般不予收录。
    77镇江市博物馆:《江苏丹徒县石家墩西周墓》,《考古》1984年第8期,第706~708页。
    78刘建国、吴大林:《江苏溧水宽广墩墓出土器物》,《文物》1985年第12期,第23~25页。
    79溧水县图书馆:《江苏溧水出土的几批青铜器》,《考古》1986年第3期,第281、282页。
    80镇江博物馆:《江苏武进、宜兴石室墓》,《文物》1983年第11期,第56~63页。
    81苏州博物馆考古部:《江苏苏州上方山六号墩的发掘》,《考古》1987年第6期,第525~532页。
    82南京博物院、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1期,第985~989页。
    83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5期,第1~
    10页。
    84钱屿:《无锡庙山石室土墩墓》,《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第22~24页。
    85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邹厚本:《吴县五峰山石室土墩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第105、106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钟志:《南博、中大发掘五峰山石室土墩》,《文博通讯》1983年第6期,第51页。
    86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合期,第13~50页。
    87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大港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第5期,第25~35页。
    88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1987年第12期,第24~37页。
    89常州市博物馆:《江苏省武进县潘家乡腰沿山土墩石室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60~69页。
    90镇江博物馆:《丹徒镇四脚墩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52~59页。
    91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3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92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车广锦:《武进县淹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第155、156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93赵玉泉:《武进县淹城遗址出土春秋文物》,《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78~91页。
    94苏州博物馆:《苏州市长桥新塘战国墓地的发掘》,《考古》1994年第6期,第532~537页。
    95刘建国:《江苏宜兴石室墓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第9~13页。
    96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1、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97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1、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98石谷风:《青阳出土的西周晚期铜器》,《安徽文博》1983年总第3期,第86、87、75页;部分铜器线图可参见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第18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99如朱献雄、李国梁等在安徽工作的学者均持墓葬说,余者多从。参见朱献雄:《安徽青阳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文物》1990年第8期,第93、94页;李国梁:《从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时代》,注释(3),《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5~30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
    100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第47~
    50页。
    101丁邦钧:《战国土坑木椁墓》,《宣州文物》1983年刊,第31~33页。
    10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南陵千峰山土墩墓》,《考古》1989年第3期,第219~230页。
    103朱献雄:《安徽青阳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文物》1990年第8期,第93、94页。
    104杨鸠霞:《安徽省繁昌县平铺土墩墓》,《考古》1990年第2期,第169、170页。简报中未明确交代发掘清理的时间,此处据《安徽繁昌县土墩墓综合调查报告》一文而知,参见繁昌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土墩墓专项调查组:《安徽繁昌县土墩墓综合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18辑,第121~135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
    105张国茂:《安徽铜陵市金口岭春秋墓》,《文物研究》第7辑,第286~289、295页,黄山书社,1991年。
    106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李德文:《南陵县乔村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第222、22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107宋永祥:《郎溪土墩墓初探》,《文物研究》第2辑,第45~50页,1986年12月。
    108安吉县文化馆:《浙江安吉发掘一座石构建筑》,《考古》1979年第2期,第186、187页。
    109绍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绍兴凤凰山木椁墓》,《考古》1976年第6期,第392~394页。
    110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兼谈原始青瓷生产和使用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82年第4期,第53~57页;陈元甫:《宁绍地区战国墓葬楚文化因素考略》,《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文集》,第88~97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
    111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兼谈原始青瓷生产和使用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82年第4期,第53~57页。
    112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下),第565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113牟永抗、毛兆廷:《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第57~8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14杨楠:《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土墩遗存的分区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第23~72页;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民族出版社,1998年。
    115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浙江淳安左口土墩墓》,《文物》1987年第5期,第36~40、51页。
    116柴福有:《浙江江山小红岗土墩遗存试掘简报》,《南方文物》1993年第4期,第4~7页。
    117金华地区文管会:《浙江义乌县平畴西周墓——兼论原始青瓷器的制作工艺》,《考古》1985年第7期,第608~613、622页。
    118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绍兴地区文化局、绍兴市文管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第10~26页。
    11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28~16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120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衢州市发现原始青瓷》,《考古》1984年第2期,第130~134页。
    12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浙江海盐出土原始瓷乐器》,《文物》1985年第8期,第66~72页。
    122俞天舒:《浙江瑞安凤凰山周墓清理简报》,《考古》1987年第8期,第707~710页。
    123毛兆廷:《浙江省江山县发现战国墓》,《文物》1985年第6期,第22~24页。
    124金华地区文管会:《浙江衢州西山西周土墩墓》,《考古》1984年第7期,第591~593页。
    12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126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绍兴市文物管理处:《绍兴市马鞍乡战国、东汉、三国、西晋、唐、宋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第146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2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县文管所:《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6~257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128余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余杭崇贤战国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121~125页。
    129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县夹山商周土墩石室结构遗存》,《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第143、14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30张恒:《嵊县一座战国墓》,《绍兴市考古学会会刊》第1期,第19页,1989年6月。简报中未附遗迹、遗物的线图或照片。
    131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下),第184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据介绍其旁另有一座土墩石室遗存的石壁已局部暴露,但尚未遭到破坏。
    132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下),第565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13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浙江省湖州市杨家埠古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七辑,第142~310页,杭州出版社,2005年。
    134朱建明:《浙江德清三合塔山土墩墓》,《东南文化》2003年第3期,第40~42页。
    13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136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湖州堂子山土墩墓发掘报告》,《东方博物》第十一辑,第17~2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7周燕儿、符杏华:《浙江绍兴县出土一批原始青瓷器》,《江西文物》1990年第1期,第56、57、19页。
    138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三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门县志》,第77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9浙江省磬安县文管会:《浙江东阳六石西周土墩墓》,《考古》1986年第9期,第855、856页。
    140金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金衢盆地商周原始瓷遗存》,《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第142、143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41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重固战国墓》,《考古》1988年第8期,第688~693页。
    142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重固战国墓》,《考古》1988年第8期,第688~693页。
    143周丽娟:《上海青浦福泉山发现一座战国墓》,《考古》2003年第11期,第94~96页。
    144江西省历史博物馆、贵溪县文化馆:《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11期,第1~25页。
    14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山县博物馆:《玉山双明地区考古调查与试掘》,《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第8~23页。
    146江西省上饶县博物馆:《上饶县马鞍山西周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38~44页。
    147铁山中学、政和县文化馆:《福建政和县发现春秋时期的青铜兵器和印纹陶器》,《考古》1979年第6期,第565页。
    148福建省博物馆、光泽县文化局、文化馆:《福建省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95~1108页。
    149福建省博物馆、光泽县文化局、文化馆:《福建省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95~1108页。部分器物线图见载于林忠干:《闽北先秦古文化发展的初步线索》,《福建文博》1990年第2期,第75~81页。
    150资料尚未正式发表,该墓的相关信息及器物线图见载于林忠干:《福建出土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116~126页;林忠干:《闽北先秦古文化发展的初步线索》,《福建文博》1990年第2期,第75~81页。
    151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第1~8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152学者普遍认为该墓是一位吴国夫人的墓葬,但对于具体属于哪位国君的夫人,认识则存在分歧。欧潭生认为是吴王夫差当太子时“屯兵守楚”期间的夫人,详见欧潭生:《固始侯古堆吴太子夫差夫人墓的吴文化因素》,《中原文物》1991年第4期,第33~38页。王恩田则认为墓主原为吴王僚或吴王阖闾的夫人,后改嫁番子成周,详见王恩田:《河南固始“勾吴夫人墓”——兼论番国地理位置及吴伐楚路线》,《中原文物》1985年第2期,第59~62、64页。
    153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第189~232页;淮安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
    154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浦口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第10~12、34页。
    155吴山菁:《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8~301页。
    156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考古》1974年第2期,第116~120页。
    157南京市博物馆、六合县文教局:《江苏六合程桥东周三号墓》,《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第204~211页。
    158刘树人、谈三平、陆九皋、肖梦龙:《镇江地区吴文化台形遗址及土墩墓分布规律遥感研究》,原载于《遥感考古研究》(遥感专辑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后收入王玉国等编著:《镇江吴文化研究》,第75~8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159谈三平、刘树人:《太湖地区石室土墩分布规律遥感初步研究》,《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第100~103页。
    160据肖梦龙回忆,当时由陆九皋、刘兴和他组成的发掘小组在完成了对句容浮山果园一号墩的发掘后,特地邀请了南京博物院姚迁、赵青芳、纪仲庆、邹厚本、扬州博物馆朱江、蒋华及常州博物馆陈晶等学者,到发掘现场作了会审研究。最后,在发掘简报中正式将这类墓葬命名为“土墩墓”。参见肖梦龙:《宁镇地区吴文化台形遗址与土墩墓的发掘研究》,原载于《青铜文化研究》第二辑,后收入王玉国等编著:《镇江吴文化研究》,第92~117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161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6,第66~72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2刘兴、吴大林:《谈谈镇江地区土墩墓的分期》,《文物资料丛刊》6,第79~85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3肖梦龙:《试谈吴国土墩墓》,《人类学论文选集》,第110~127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
    164杨德标:《试论皖南土墩墓》,《文物研究》第4辑,第81~88页,黄山书社,1988年。
    165刘建国:《论土墩墓分期》,《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96~115页。
    166商志:《江浙地区的土墩墓和石室墓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人类学论文选集》2,第20~55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
    167陆耀华:《嘉兴印纹陶遗址与土墩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113~120页。
    168镇江博物馆:《丹徒镇四脚墩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52~59页。
    169林留根:《土墩墓的渊源及其葬俗》,《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第108~115页。
    170陆勤毅、刘平生:《南陵土墩墓的几个问题》,《文物研究》第2辑,第40~44页,1986年12月。该文称1984年底,在千峰山土墩墓群中也曾发掘土墩2座,资料尚未见正式发表。
    171这一观点虽饱受质疑,但在本阶段仍不乏坚持者,如:陆永文、张志新:《我们对山顶石室建筑的初步看法》;廖志豪:《吴楚、吴越之战与藏军洞》;朱江:《再谈我对江南“烽燧墩”的一些看法》等文章,均见载于《江苏省考古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选》,第1~15页,1983年3月;张志新、陆永文:《太湖地区“石室墓葬”说质疑》,《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第107~110页。
    172钱正:《祭天遗址——江南石室土墩的再探讨》,《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223~23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73马承源:《江浙地区的土墩石室》,《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89)》,第172~176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174张英霖:《试释江南一带的所谓“烽燧墩”——关于穴、窟、的实物例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第110~115、60页。
    175该说认为每一石室均具有自身特有之个性,其性质可为居住场所、军事设施、墓葬或祭祀场所,详见钱公麟:《从石室建筑营造论其性质的多元性》,《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231~236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钱公麟:《再论吴越地区石构建筑性质的多元说》,《浙江学刊》1990年第6期,第47~49页。
    176这里仅举几例,如:刘建国:《再论太湖地区石室墓》,《江苏省考古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选》,第15~20页,1983年3月;林华东:《为江浙石室墓正名》,《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49~151页;商志:《江浙地区的土墩墓和石室墓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人类学论文选集》2,第20~55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陈元甫:《江浙地区石室土墩遗存性质新证》,《东南文化》1988年第1期,第20~23页;冯普仁:《试论吴国石室墓》,《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78~19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77朱季海:《谈吴越之间的土墩石室》,《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219~22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78冯普仁:《试论吴国石室墓》,《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78~19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79刘建国:《论太湖越族石室墓》,《百越民族史论丛》,第286~302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180相关文章均见载于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年。
    181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原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后收入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第195~217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
    182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兼谈原始青瓷生产和使用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82年第4期,第53~57页;金华地区文管会:《浙江义乌县平畴西周墓——兼论原始青瓷器的制作工艺》,《考古》1985年第7期,第608~613、622页。
    183刘兴:《江苏丹徒、安徽屯溪两地西周墓试析——兼谈周人南奔》,《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第79~86页。
    184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983)》,第123~
    13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85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第198~2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86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4期,第161~186页,1988年。
    187曹锦炎:《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104~112页。
    188肖梦龙:《母子墩青铜器及有关问题探索》,《文物》1984年第5期,第11~15页。
    189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86年第1期,第96~108页。
    190冯普仁:《吴国青铜兵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983)》,第136~145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91李学勤:《从新出青铜器看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文物》1980年第8期,第35~40、84页。
    192李学勤:《宜侯夨簋与吴国》,《文物》1985年第7期,第13~16、25页。
    193在此仅举两例:黄盛璋:《铜器铭文宜、虞、夨的地望及其与吴国的关系》,《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第295~306页;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第147~15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94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文物》,图版38,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5沈作霖:《绍兴发现青铜鸠杖》,《中国文物报》1990年11月15日。
    196商志:《“鸠杖”新考》,《中国文物报》1991年2月10日。出土器物的报道者多持此论。
    197邹厚本:《青铜“鸠杖”辨析》,《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75~278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7年。
    198李伯谦:《吴文化及其渊源初探》,原载于《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3期,后收入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第243~253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
    199肖梦龙:《初论吴文化》,《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第61~72页。
    200商志:《江浙地区的土墩墓和石室墓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人类学论文选集》2,第20~55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
    201冯普仁:《试论吴国石室墓》,《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78~19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202刘和惠:《荆蛮考》,《文物集刊》(3),第284~295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03刘建国:《论太湖越族石室墓》,《百越民族史论丛》,第286~302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4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第203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205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文物》1980年第11期,第26~31、38页。
    206林华东:《贵溪悬棺葬之我见》,《江西历史文物》1981年第3期,第22~24页。
    207张仲淳:《江西贵溪崖墓族属初探——兼对“干越说”质疑》,《江西历史文物》1983年第2期,第28~37页。
    208张敏:《吴王余昧墓的发现及其意义》,《东南文化》1988年第3、4合期,第52~58页。
    209曹锦炎:《北山铜器新考》,《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第41~45页。
    210刘玉堂:《论屯溪西周墓的族属》,《江汉考古》1986年增刊2,第94~99页。
    211持越墓说者主要有牟永抗、钟遐等人,详见牟永抗:《绍兴306号越墓刍议》,《文物》1984年第1期,第30~35页;钟遐:《绍兴306号墓小考》,《文物》1984年第1期,第36、37页。
    212持徐墓说者主要有曹锦炎、林华东等人,详见曹锦炎:《绍兴坡塘出土徐器铭文及其相关问题》,《文物》1984年第1期,第27~29页;林华东:《绍兴306号“越墓”辨》,《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第84~88页。
    213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教局:《江苏丹徒橫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2000年第9期,第42~54页。
    214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07~237页。
    215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王志高:《溧水县和凤乡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第198、199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
    216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镇四角墩土墩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0期,第14~19页。
    217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0,第161~194页,地质出版社,1996年。
    218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张敏:《金坛县连山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第197、198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
    219钱公麟、朱伟峰、陈瑞近编著:《真山东周墓地:吴楚贵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220田正标:《江、浙、沪地区战国墓分期初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92~309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221泰山土墩墓考古队:《丹阳市泰山溢洪河一、二号土墩墓》,《通古达今之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集》,《东南文化》1994年增刊第2号,第149~159页。
    222赵玉泉、壮宏亮:《淹城屠家墩出土春秋文物》,《东南文化》1995年第4期,第122、123页。
    223大夫墩考古队:《丹阳市河阳大夫墩发掘报告》,《通古达今之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集》,《东南文化》1994年增刊第2号,第110~116页。
    224镇江博物馆:《镇江大港馒儿墩西周墓及春秋墓发掘简报》,《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8~41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225苏州博物馆:《苏州真山四号墩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1年第7期,第8~15页。
    226王岳群:《江苏武进淹城龙墩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5年第3期,第28~36页。
    227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岭石室土墩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9期,第22~34页。发掘时间参见丁金龙、周公太:《常熟市虞山西校场石室土墩》,《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第161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228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229陈瑞近:《吴地东周贵族墓地探析》,《东南文化》2007年第6期,第14~18页。
    230曹锦炎:《越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和启迪——读〈鸿山越墓发掘报告〉》,《中国文物报》2008年1月30日。
    231田正标:《江、浙、沪地区战国墓分期初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92~309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232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管会:《宜兴潢潼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6年第6期,第21~29页。
    233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镇江市博物馆、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及金坛市周代土墩墓》,《考古》2006年第7期,第22~30页。
    234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第20~38页。
    235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江苏金坛县薛埠镇上水土墩墓群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2期,第23~36页。
    236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413~434页。
    237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王光明:《江宁区窑上村青铜时代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第201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238张敏:《阖闾城遗址的考古复查与初步认识》,《无锡文博》2008年第4期,第9~17页;张敏:《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其保护设想》,《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第102~108页。
    239南京市博物馆:《南京秦淮区宝塔顶10号院战国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第27~29页。
    240镇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江苏镇江大港双墩2号墩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10年第4期,第40~44页。
    241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孙明利、李红:《关于石室土墩多次利用问题的探讨——以苏州鸡笼山D1石室土墩的发掘为例》,《三代考古》(四),第427~437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
    242周庄土墩墓联合考古队:《江苏江阴周庄JZD3东周土墩墓》,《文物》2010年第11期,第4~16页。
    243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33~47页。
    244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薛家村大墩、边墩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42~50页;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辛丰薛家村大墩、边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80~91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245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下蜀中心山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25~32页。
    246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周家浜D2发掘简报》,《穿越长三角:京沪、沪宁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第220~228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247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丁金龙、牛煜龙:《苏州市同公湾小山春秋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第217、218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丁金龙、王霞:《苏州东渚小山墓地初步研究》,《苏州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文集》,第13~19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248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水县博物馆:《溧水县秀才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21~129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249常州博物馆:《溧阳水西土墩墓群发掘简报》,《穿越宜溧山地:宁杭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第68~79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250南京博物院:《宜兴紫云山茶厂古代墓地发掘报告》,《穿越宜溧山地:宁杭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第137~190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251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宜兴百合村土墩墓群D1~D4发掘报告》,《穿越宜溧山地:宁杭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第80~136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252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阳天目湖门口田土墩墓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30~136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253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阳天目湖庙山土墩墓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02~120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254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考古》2011年第7期,第19~26页。
    255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1号土墩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3年第2期,第22~30页。
    256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257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阳山俞墩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28~37页。
    258施玉平、杨再年:《丹阳青墩山西周墓》,《东南文化》1991年第3、4合期,第173~175页。
    259张国茂:《安徽铜陵市金口岭春秋墓》,《文物研究》第7辑,第286~289、295页,黄山书社,1991年。
    260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2期,第18~24页。
    261宣州市博物馆:《宣州市战国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第12辑,第75、76页,黄山书社,1999年。
    262宣城市博物馆:《宣州棋盘崔村土墩墓出土器物》,《文物研究》第14辑,第230~233页,黄山书社,2005年。
    263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王峰:《广德县荷花村两周时期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第190、191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邓坚:《安徽广德发现土墩墓群》,《中国文物报》2003年4月11日。
    26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宁国市安友西周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14辑,第227~229页,黄山书社,2005年。
    265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叶润清:《繁昌县瓜墩周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第204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266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叶润清:《青阳县岱山春秋墓》,《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第232~234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26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广德县经济开发区赵联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16辑,第156~163页,黄山书社,2009年。
    268在此前学者的相关论文中,也有提及在广德发现的土墩石室遗存,参见商志:《江浙地区的土墩墓和石室墓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人类学论文选集》2,第20~55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
    269繁昌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土墩墓专项调查组:《安徽繁昌县土墩墓综合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18辑,第121~135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该调查报告中还收录和介绍了历年来在繁昌县境内出土的部分土墩墓资料。
    270多数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陈小春:《南陵县牌楼及新义士西周至春秋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2011)》,第244、245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段廉廉:《皖南漳河上游土墩墓群的考古类型学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陈琳:《漳河流域土墩遗存初步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27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南陵龙头山西周土墩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10期,第4~10、76页。
    27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当涂陶庄战国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10期,第23~35页。
    27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考古》2002年第2期,第3~13页。
    274宫希成:《南陵千峰山土墩墓群遥感考古研究》,《文物研究》第12辑,第225~229页,黄山书社,2000年。
    27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0~205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276杜正贤:《杭州石塘战国一号墓发掘简报》,《杭州考古》1994年第1、2合期,第21~23页;马时雍主编:《杭州的考古》,第82~90页,杭州出版社,2004年。部分出土遗物另见于李海主编:《杭州古玉》,文物出版社,2003年。
    277马时雍主编:《杭州的考古》,第66页,杭州出版社,2004年。
    278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洪丽娅:《杭州半山战国墓出土玉石器材质研究》,《东方博物》第二十四辑,第62~7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部分出土遗物见于李海主编:《杭州古玉》,文物出版社,2003年。
    279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韩建立:《论太湖地区石室土墩的性质》,《东南文化》1996年第1期,第41~46页。
    280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张云土:《衢县发掘一西周墓》,《中国文物报》1991年7月7日。
    28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28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牛头山古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127~177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28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周家山古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178~22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28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羊山古墓群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96~126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285王晓红:《上虞白马湖畔石室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二十九辑,第29~4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尚山、童子山土墩石室遗存系较早由章金焕调查发现的,自1983年下半年起,章金焕、林华东在上虞地区调查发现土墩石室遗存百余座,证实了上虞中部地区是此类遗存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参见章金焕:《略论上虞石室土墩遗存》,《南方文物》1994年第4期,第91、92页。
    286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赵一新:《金华发现巨石遗存》,《中国文物报》1993年2月28日。
    287安志敏:《浙江瑞安、东阳支石墓的调查》,《考古》1995年第7期,第585~588页。
    28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盖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3辑,第155~177页,长征出版社,1997年。
    289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金柏东:《浙南石棚墓葬研究》,《东方博物》第五辑,第306~31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毛昭晰:《先秦时代中国江南和朝鲜半岛海上交通初探》,《东方博物》第十辑,第6~1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下),第242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按:陈元甫称之为荆山石棚墓,见陈元甫:《浙江石棚墓研究》,《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第31~38页。本文称之为龙山头支石墓。
    290周燕儿、蔡晓黎:《绍兴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东方博物》第十四辑,第66~69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同文中介绍猪头山山顶曾发现过一座东周时期的竖穴土坑墓,惜资料未见发表。
    291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292王晓红:《上虞董村牛山战国墓清理》,《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87~9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293梁宝华:《杭州半山鸟儿山古墓葬群清理简报》,《杭州考古》总第12期,第8、9页,1997年12月。简报中未公布出土遗物及墓葬形制的线图或照片。
    29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局:《印山越王陵》,文物出版社,2002年。
    295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凤凰山战国木椁墓》,《文物》2002年第2期,第31~37页。
    296金翔:《浙江安吉县陇坝村发现一座战国楚墓》,《考古》2001年第7期,第92页。
    29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298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朱土生:《浙江龙游出土一批精美西周原始青瓷》,《中国文物报》1999年10月24日。
    29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处、苍南县文物馆:《浙江苍南县桐桥石棚调查简报》,《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86~289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300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田正标:《萧山市长山商周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第170、171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田正标、王圪峰、施加农、陈元甫:《萧山长山发掘商周土墩墓出土仿青铜原始瓷鼎瓷簋等重器》,《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30日。部分出土遗物照片可参见萧山博物馆编著:《萧山古陶瓷》,第125、126、288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浙江省文物局编著:《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年。
    301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越地遗珍》,第98~103页,西泠印社,2007年;金东海:《绍兴出土战国泥质陶器刍识》,《东方博物》第四十辑,第113~11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302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盛正岗:《余杭出土战国原始瓷及产地问题》,《东方博物》第二十八辑,第87~92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303张峋:《台州路桥区梅屿山商周文化遗存初探》,《东方博物》第四十五辑,第50~5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304浙江省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垅坝D12土墩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第28~31页。
    305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孟国平:《宁波——金华高速公路沿线春秋至明清时期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第186、187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30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阳市博物馆:《浙江东阳前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8年第7期,第4~60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2~46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0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第25~36页。
    308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方向明:《长兴县弁山春秋和东汉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第185、186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30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博物馆:《浙江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7年第1期,第4~21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48~10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10周意群:《安吉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铙》,《文物》2005年第1期,第85页;周意群:《安吉发现西周青铜铙》,《浙江文物》2004年第2期,第33页。
    311蒋明明:《浙江绍兴皋埠任家湾茅家山战国墓清理简报》,《东方博物》第十四辑,第51~5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2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慈溪掌起缸窑山墓地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5年第2期,第16~23页。
    313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14安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安吉出土春秋青铜盉》,《文物》2006年第11期,第95、96页。
    31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第50~60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104~168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16浙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宁波洪塘卢家山商周遗存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11年第1期,第65~71页。
    31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上虞市博物馆:《浙江上虞驿亭凤凰山西周土墩墓》,《南方文物》2005年第4期,第7~11页。
    318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沈岳明:《东阳巍山、歌山周代土墩墓》,《浙江考古新纪元》,第169~17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陈荣军、沈岳明:《浙江东阳抢救性发掘周代土墩墓》,《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
    25日。
    31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笔架山春秋战国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1期,第48~56页。
    320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黄昊德、徐军、祝利英、李晖达:《奉化市南岙林场战国至明代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第218、219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321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孟国平:《试论商周时期浙江地区的原始瓷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42~26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2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五福楚墓》,《文物》2007年第7期,第61~74页。
    323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孟国平:《浙江长兴合溪土墩遗存》,《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录2009》,第109~111页,《中国文物遗产》2009年增刊;孟国平、何炜:《长兴抛渎岗、西山头的土墩遗存》,《浙江考古新纪元》,第164~166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孙国平:《长兴县西山头商周汉六朝时期土墩遗存》,《中国考古学年鉴(2008)》,第212、213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孟国平:《长兴县窑岗岭与炮台山商周土墩遗存》,《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第237、238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324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25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田正标:《浙江安吉上马山古墓葬》,《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录2010》,第171~
    173页,《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增刊;田正标、黄昊德、刘建安、郎剑锋、程亦胜、许新民:《浙江安吉上马山古墓群》,《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录2009》,第111~113页,《中国文物遗产》2009年增刊;田正标、黄昊德:《安吉县上马山西周至六朝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第239、240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部分出土遗物的照片可参见浙江省文物局编著:《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年。
    32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三官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81~8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32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湖州妙西独山头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72~8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328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胡继根:《湖州市杨家埠西周至六朝及明代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第238、239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329胡秋凉:《长兴七女墩墓葬群清理简报》,《东方博物》第四十三辑,第25~3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330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孟国平:《浙江长兴南符小山土墩墓》,《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录2010》,第
    167、168页,《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增刊;孟国平:《长兴县南符小山西周春秋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
    鉴(2011)》,第230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部分出土遗物的照片可参见浙江省文物局编著:《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年。
    331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参见郑建明、陈元甫、沈岳明、陈云、朱建明、陈锦文:《浙江德清小紫山土墩墓群》,《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录2010》,第165~167页,《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增刊;郑建明:《德清县小紫山商周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2011)》,第229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部分出土遗物的照片可参见浙江省文物局编著:《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年。
    332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文物出版社,2013年。
    333需要指出的是,在发掘报告正式出版之前,已有部分单位的资料先以简报形式进行了公布,在简报中或称柴岭山、或称蜈蚣山,参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工作站:《杭州市萧山区蜈蚣山土墩墓D19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51~58页;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杭州萧山柴岭山土墩墓(D30)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5期,第4~15页;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D4)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5期,第16~28页。本文全部以发掘报告为准,统一称之为柴岭山墓群。
    334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第301、30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33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山县博物馆:《玉山双明地区考古调查与试掘》,《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第8~23页。
    336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建瓯黄窠山遗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1995年第1期,第44~55页。
    337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建阳市山林仔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3期,第27~33页。
    338福建博物院:《福建光泽池湖商周遗址及墓葬》,《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第1~35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9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浦城县管九村大王塝土墩墓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07年第2期,第2~7页。
    340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浦城县管九村土墩墓群》,《考古》2007年第7期,第28~37页。
    341部分出土遗物的照片可参见杨琮、陈浩主编:《越魂闽魄》,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34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343杨楠:《夹山商周时期土墩遗存的发掘及若干问题》,《考古学研究》(八),第235~243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民族出版社,1998年。
    344田正标:《吴越土墩墓的形制结构及相关问题》,《百越文化研究》,第318~336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5邹氏此观点出自其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详参费玲伢:《“古代东亚土墩遗存及其社会——中韩土墩墓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东南文化》2011年第1期,第124~126页。
    346王海明:《浙江南部先秦文化遗存浅析》,《纪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1979~1999》,第137~146页,西泠印社,1999年。
    347吕春华:《宁镇地区大型土墩墓的等级问题》,《江汉考古》2001年第2期,第69~79、50页。
    348莫慧璇:《略论江南地区大型土墩墓的等级标志》,《四川文物》2007年第3期,第53~55页。
    349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岭石室土墩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9期,第22~34页;丁金龙、陈军:《苏州地区周代土墩的发掘与研究》,《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59~70页。
    350目前在大多数报告、简报及研究性文章中,均径直将此类遗存称为“土墩石室墓”、“石室土墩墓”或“石室墓”,仅见少数学者称之“土墩石室”或“土墩石室遗存”。
    351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11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352周大鸣:《略论江浙地区石室墓的几个问题》,《南方文物》1996年第3期,第52~58页。在文章中他对石室性质提出了两种与二次葬相关的假设:其一是存放尸体,待尸体腐朽后,开室取骨;其二是石室作为二次葬尸骨的存放地。
    353王根富:《苏南土墩墓的初步研究》,《华夏考古》2001年第1期,第50~62页。
    354耕夫:《略论苏南土墩墓》,《东南文化》2001年第3期,第27~39页。
    355田正标:《吴越土墩墓的形制结构及相关问题》,《百越文化研究》,第318~336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6杜佳佳、王根富:《土墩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南方文物》2010年第4期,第120~132、142页。
    357陈元甫:《土墩墓一墩多墓年代问题讨论》,《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84~87、80页;陈元甫:《土墩墓一墩多墓问题讨论》,《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第131~139页。
    358有学者指出必须在石室内部的清理发掘过程中,严格地按照地层学理论对堆积进行发掘,力争在田野中证明石室内存在“多次葬”,而不能仅依靠室内整理时对不同时期器物群的划分来确认石室的多次使用,参见孙明利、李红:《关于石室土墩多次利用问题的探讨——以苏州鸡笼山D1石室土墩的发掘为例》,《三代考古》(四),第427~437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对此,本文深表赞同。
    359李虎仁、周润垦、原丰:《向心结构的多墓土墩》,《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21~24页。
    360林留根:《江南土墩墓相关建筑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101~111页。
    361赵东升、杭涛:《复杂的祭祀行为》,《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25~27页。
    362陈琳:《漳河流域土墩遗存初步研究》,第24、25页,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363林留根:《论中国墓葬封土之源流》,《东南文化》1996年第4期,第1~10页。
    364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149~156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杨楠:《论江南地区土墩墓与中国古代坟丘起源的关系》,《考古学研究》(五),第749~754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365钟礼强:《试析先秦时期闽越先民的葬俗》,“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六次年会”提交论文,广州,2013年。
    366杨楠:《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土墩遗存的分区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第23~72页;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民族出版社,1998年。杨氏在其专著中除对土墩遗存的分区、分期问题进行研究外,也探讨了土墩遗存的源流与文化属性等其他问题。
    367陈元甫:《论浙江地区土墩墓分期》,《纪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1979~1999》,第123~136页,西泠印社,1999年。
    368宫希成:《皖南地区土墩墓初步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07~215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369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第221~235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370高成林:《东周吴越铜器墓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371田正标:《江、浙、沪地区战国墓分期初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92~309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72杨哲峰:《文化变迁中的器形与质地——关于江东地区战国秦汉之际墓葬所见陶瓷器组合的初步考察》,《文物》2012年第4期,第50~63页。
    373如:丁金龙、陈军:《苏州地区周代土墩的发掘与研究》,《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59~70页;莫慧旋:《太湖——杭州湾地区土墩石室墓及土墩墓分期研究》,《东方博物》第十三辑,第100~10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374陈元甫:《宁绍地区战国墓葬楚文化因素考略》,《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文集》,第88~97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
    375杨权喜:《绍兴306号墓文化性质的分析——兼述楚文化对吴越地区的影响》,《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第40~45页。
    376郑小炉:《试论徐和群舒青铜器——兼论徐、舒与吴越的融合》,《文物春秋》2003年第5期,第6~14、50页。
    377吴春明:《闽江流域先秦两汉文化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第2期,第147~172页。
    378陈元甫:《土墩墓与吴越文化》,《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第11~21页。
    379张敏:《宁镇地区青铜文化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48~297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380水涛:《试论商末周初宁镇地区长江两岸文化发展的异同》,《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98~304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381刘绪:《略谈“湖熟文化”研究的定量分析和“先吴文化”称谓问题》,《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319页。
    382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136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383周润垦、王书敏、张浩林:《宁镇地区土墩墓的族属》,《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42、43页。
    384李科友:《贵溪崖墓》,第69~73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385张翊华:《江西贵溪崖墓墓主族属质疑——越人乎?徐人乎?》,《南方文物》1992年第2期,第76~79、70页。
    386肖梦龙:《吴国王陵区初探》,《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第95~99、55页。
    387钱公麟、朱伟峰、陈瑞近编著:《真山东周墓地:吴楚贵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388钱公麟、徐亦鹏:《苏州考古》,第126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389钱公麟:《春秋晚期吴国王陵新探》,《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75~180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钱公麟、徐亦鹏:《苏州考古》,第117~133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390钱公麟:《关于吴县严山春秋玉器窖藏性质的再认识》,《东南文化》1999年第2期,第13~17页。严山玉器窖藏位于苏州城西20公里的吴县通安乡,于1986年4月开山采石时被发现,经清理后发现一长约2、宽约1.5米,平面略呈长方形的土坑,详参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春秋吴国玉器窖藏》,《文物》1988年第11期,第1~13页。本文同意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其性质当为窖藏。
    391张敏:《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文物》2010年第1期,第61~72页。
    392冯普仁:《吴国青铜兵器及其相关问题》,《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第四辑,第111~123页,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
    393刘兴:《丹徒北山顶舒器辨疑》,《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第73~76页。
    394这里仅举一篇该墓发掘者的专论:田正标、黎毓馨、彭云、陈元甫:《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墓主考证》,《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第70~72页。
    395陈元甫:《绍兴印山越国王陵陵园制度初探》,《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第21~26页。
    396孙华:《绍兴印山大墓的若干问题——读〈印山越王陵〉札记》,《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第27~38页。
    397李零:《印山大墓与维京船葬:读〈印山越王陵〉》,《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3期,第55~62页。
    398董楚平:《关于绍兴印山大墓墓主问题的探讨——兼说绍兴306号墓的国属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57~62页。
    399本阶段中持“越墓”说的论著,如:杨权喜:《绍兴306号墓文化性质的分析——兼述楚文化对吴越地区的影响》,《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第40~45页。持“徐墓”说的论著,如:董楚平:《关于绍兴印山大墓墓主问题的探讨——兼说绍兴306号墓的国属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57~62页。
    400郎剑锋:《绍兴306号墓探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63~27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401张敏:《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文物》2010年第1期,第61~72页。
    402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73页表六,2011年4月。
    403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陈元甫:《越国贵族墓随葬陶瓷礼乐器葬俗探论》,《文物》2011年第4期,第33~40页。
    404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77~17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405王俊:《略论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与族属》,《东南文化》2008年第4期,第12~16页。
    406周大鸣:《略论江浙地区石室墓的几个问题》,《南方文物》1996年第3期,第52~58页。
    407杨楠:《中国东北与东南地区古代石构墓葬的比较分析》,《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第60~67、31页。
    408陈元甫:《浙江石棚墓研究》,《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第31~38页。
    409毛昭晰:《先秦时代中国江南和朝鲜半岛海上交通初探》,《东方博物》第十辑,第6~1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410[日]樋口隆康著、蔡小妹译:《吴越文化及其对弥生文化的影响》,《东南文化》1991年第3、4合期,第91~93页;[韩]林永珍:《中国土墩墓与韩国坟丘墓关系的初步探讨》,《2002绍兴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75~486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韩]林永珍、[中]孙璐:《吴越土墩墓与马韩坟丘墓的构造比较》,《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110~115页。
    411费玲伢:《“古代东亚土墩遗存及其社会——中韩土墩墓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东南文化》2011年第1期,第124~126页。
    412黄建秋:《江南土墩墓三题》,《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96~100页。
    413杨楠:《略论古代东亚的土墩遗存》,《民族史研究》第10辑,第1~1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414马承源:《吴越文化青铜器的研究——兼论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3~24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
    415李朝远:《烟墩山墓青铜器的时代及其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31~46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
    416周亚:《吴越地区土墩墓青铜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从安徽屯溪土墩墓部分青铜器谈起》,《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55~70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
    417马今洪:《试论浙江安吉三官乡土墩墓出土青铜器》,《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71~82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
    418李国梁:《从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时代》,《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5~30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其实,李氏在文章结尾写道:“然而,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即南方的青铜兵器是另有自己的时代体系,果真如此,就要另当别论”,但限于当时的资料,他放弃了这种假设。
    419张长寿:《论屯溪出土的青铜器》,《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91~100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
    420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器的断代分期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1~106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
    421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422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423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
    424陈小三:《应国墓地新见吴越风格铜盉初探》,《考古》待刊。
    425本阶段学术界有关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的重要论文还有很多,在此恕难逐一列举,相关成果会在后文研究涉及处予以介绍。但仍需一提的是,部分外国学者在相关研究中,较早注意到了南方青铜器对于中原地区的影响,颇有见地,如:[日]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7~124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英]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sson):《殷商时期中原地区与南方的青铜文化交流》,《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47~166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西周青铜铸造技术革命及其对各地铸造业的影响》,《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第48~6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426井中伟:《东周吴越铜戈比较研究》,《东南文化》2008年第3期,第64~69页。
    427张敏:《越国玉器的等级研究》,《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第59~66页。
    428张敏:《鸿山越墓的发现与越文化的再认识》,《南京博物院集刊》第10辑,第30~40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429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430陈瑞近、陆雪梅:《苏州真山D9M1玉器分析与研究》,《东南文化》2000年第5期,第6~10页。
    431如:洪丽娅:《杭州半山战国墓出土玉石器材质研究》,《东方博物》第二十四辑,第62~7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夏晓伟、刘松等:《鸿山越墓出土战国玻璃的无损分析及相关认识》,《南方文物》2013年第3期,第143~149、86页。
    432杨楠:《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文物》2000年第3期,第54~62页。
    433郑建明:《商周原始瓷装饰纹样略论》,《文物》2012年第11期,第61~76页。
    434周燕儿:《绍兴出土越国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第28~37页;董忠耿:《对绍兴地区出土战国原始瓷器的几点认识》,《东方博物》第四十辑,第116~122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43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43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德清亭子桥——战国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
    437“悬铃”说的主要根据是这类遗物与其他原始瓷质乐器的共出关系,参见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第342~346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438“镇”说的主要根据是相似形态的铜、玉质同类器的发现,参见郑小炉:《东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镇”——古越族向岭南迁徙的一个例证》,《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第195~204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226~230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439毛兆廷:《浙江省江山县发现战国墓》,《文物》1985年第6期,第22~24页。
    440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第340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441黄昊德:《角形器功能初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73~28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442许智范:《从崖墓文物看越族文化》,《百越民族研究》,第326~336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443刘美、支小勇:《皖南土墩墓及其所反映的古代经济生活》,《文物研究》第14辑,第134~141页,黄山书社,2005年。
    444李伯谦:《土墩墓考古的新收获和新思考》,原载于《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28期,后收入李伯谦:《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第231~233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445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第111~131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446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第111~131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447林沄:《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沄学术文集》,第224~23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448赵辉:《关于考古类型学的几点思考》,《考古学研究》(一),第482~497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449王立新:《单把鬲谱系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第124~145页,知识出版社,1993年。
    450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
    451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95~182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452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1集,第1~15页,荆楚书社,1987年;李伯谦:《文化因素分析与晋文化研究——1985年在晋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第294~296页,科学出版社,1988年;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
    453李伯谦:《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3),第133~143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454李伯谦:《文化因素分析与晋文化研究——1985年在晋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第294~296页,科学出版社,1988年。
    455可参考陈光:《西周燕国文化初论》,《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册,第363~397页,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文物出版社,1995年。
    456可参考张学海:《试论鲁城两周墓葬的类型、族属及其反映的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983)》,第81~97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457可参考郜向平:《洛阳地区西周墓葬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458这里采用毕经纬先生提出的“边缘墓葬”的概念,他同样认为葬俗应当作为判断类似墓葬族属与国别的首要依据,参见毕经纬:《边缘墓葬族属、国别研究——以山东东周墓为例》,《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4期,第50~53、80页。
    459如:张敏:《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文物》2010年第1期,第61~72页;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陈元甫:《越国贵族墓随葬陶瓷礼乐器葬俗探论》,《文物》2011年第4期,第33~40页。
    460对此,梁云先生在研究东周秦墓的相关问题时曾有过比较详细的论说,详参梁云:《从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第54~61页;梁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象》,《华夏考古》2007年第3期,第103~113页;梁云:《战国秦陵研究》,《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58期,第1~30页,2013年9月。
    461[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主编,陈胜前译:《考古学:关键概念》,第14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462详参井中伟、王立新编著:《夏商周考古学》,第137、138、296~298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463[英]伊恩·霍德、司格特·哈特森著,徐坚译:《阅读过去》,第135~174页,岳麓书社,2005年。
    464详参许永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情境分析》,《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1期,第92~99页。
    465郭立新:《墓葬情境分析与身份标识——以博罗横岭山墓地为例》,《百越研究》第一辑,第536~547页,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466俞伟超:《关于当前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问题》,《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243~253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467参见拙作《百越“乐制”初探》,“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六次年会”提交论文,广州,2013年。
    468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
    469本文搜集到可分期、断代的两周时期相关遗物共715组,除去可能属于陪葬坑器物、祭祀器物及不明性质器物的21组外,参与墓葬形制统计的两周时期墓葬总数为694座/次(按:石室遗存及支石墓中不同的器物组,代表不同的墓葬,当以次记),其中形制不明者31座,约占4.47%。下文有涉及本项统计时,不再特别注明。
    470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民族出版社,1998年。
    47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56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47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1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73谷建祥、林留根:《江南大型土墩墓形制之研究》,《东南文化》1998年第1期,第21~34页。
    474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475有关汉代“土墩墓”的营建方式,可参见胡继根、刘建安、李晖达:《浙江湖州杨家埠古墓》,《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录2009》,第113~115页,《中国文物遗产》2009年增刊。
    476丹徒四脚墩M4,见镇江博物馆:《丹徒镇四脚墩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52~59页。
    477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阳天目湖庙山土墩墓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02~120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478此处分类仅用于表示土墩内部墓葬数量之差异,并不具有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意义。
    47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第25~36页。
    480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江苏金坛县薛埠镇上水土墩墓群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2期,第23~36页。
    48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482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483王根富:《苏南土墩墓的初步研究》,《华夏考古》2001年第1期,第50~62页。
    484如上虞羊山D1M3,详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羊山古墓群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96~126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又如浦城管九村麻地尾D7M1,详见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浦城县管九村土墩墓群》,《考古》2007年第7期,第28~37页。
    485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第12、13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48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487如萧山柴岭山D18M2,详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161~169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48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第34、35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48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490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286~288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491如苍南埔坪乌岩山墓,报告者经过调查认为这是一座底铺碎石块的土墩墓,详见温州市文物处、苍南县文物馆:《浙江苍南县埔坪乡发现一座商代土墩墓》,《考古》1992年第6期,第571、572页。从该墓出土甗形器的形制观察,墓葬年代当属晚商时期,详参拙作《甗形器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3期,第6~19页。不过,也有学者曾指出将这处遗存定为土墩墓似缺乏证据,参见王海明:《浙江南部先秦文化遗存浅析》,《纪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1979~1999》,第137~146页,西泠印社,1999年。此暂存疑。
    492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46、47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493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大港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第5期,第25~35页。
    49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浙江省湖州市杨家埠古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七辑,第142~310页,杭州出版社,2005年。
    495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阳山俞墩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28~37页。
    49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497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第20~38页。
    498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499周庄土墩墓联合考古队:《江苏江阴周庄JZD3东周土墩墓》,《文物》2010年第11期,第4~16页。
    50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阳市博物馆:《浙江东阳前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8年第7期,第4~60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2~46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501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235~238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502类似墓葬年代大多属于战国晚期至秦汉时期甚或更晚,属于本文研究时限范围内者,除无锡鸿山邱承墩D7M1比较特殊外(详后),余者皆归入竖穴土坑墓类。
    503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第34~36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504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33~47页。
    505镇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江苏镇江大港双墩2号墩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10年第4期,第40~44页。
    506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第170~172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507南京博物院:《江苏高淳县顾陇、永宁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58~65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508胡继根:《湖州市杨家埠西周至六朝及明代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第238、239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50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5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511参见报告中的多处相关描述,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文物出版社,2013年。
    512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71、72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513韩建立:《论太湖地区石室土墩的性质》,《东南文化》1996年第1期,第41~46页。
    514如相传为吴王阖闾第八子之墓的江阴繖墩,至1976年考古工作者调查时仍可由室门进入,进深约30米,中部室高约3、宽约2米,参见陈晶、陈丽华:《江苏省江阴县大松墩土墩墓》,《文物》1983年第11期,第92、93页。又如苏州鸡笼山D1,在石室内第6层堆积下及石室底部发现春秋时期的玉饰品,第5层下发现新莽时期私铸铜钱的陶范,第4层出土东汉至两晋时期的遗物,于晚近扰土中还发现有明清以来民间用于盛放骨灰的器皿,参见孙明利、李红:《关于石室土墩多次利用问题的探讨——以苏州鸡笼山D1石室土墩的发掘为例》,《三代考古》(四),第427~437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另外,在常熟虞山西岭D1通道内填土中曾发现大量唐代墓砖和同时期遗物,参见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岭石室土墩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9期,第22~34页。
    515马承源:《江浙地区的土墩石室》,《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89)》,第172~176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516周大鸣:《略论江浙地区石室墓的几个问题》,《南方文物》1996年第3期,第52~58页。
    517有的是在田野过程中即已发现石室内存在多组遗物,并且按组编为墓葬单位;更多的是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才将年代具有明显差异的遗物区分成组。
    518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湖州堂子山土墩墓发掘报告》,《东方博物》第十一辑,第17~2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因其中一座石室内未出遗物,而无法确定二者间的年代关系。
    51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28~16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520常州市博物馆:《江苏省武进县潘家乡腰沿山土墩石室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60~69页。
    521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岭石室土墩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9期,第22~34页。
    522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170、171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52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524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86~89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52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第7、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526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225~227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527钱屿:《无锡庙山石室土墩墓》,《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第22~24页。
    528此处分类仅用于表示墓上封土形态之差异,并不具有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意义。
    529尹焕章:《仪征破山口探掘出土铜器记略》,《文物》1960年第4期,第85、86页。文中认为仪征破山口墓是一座南北长3.8米、东西宽约2.6米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530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第29~
    38页。
    531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3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532泰山土墩墓考古队:《丹阳市泰山溢洪河一、二号土墩墓》,《通古达今之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集》,《东南文化》1994年增刊第2号,第149~159页。
    533钱公麟、朱伟峰、陈瑞近编著:《真山东周墓地:吴楚贵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第33、34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534毛兆廷:《浙江省江山县发现战国墓》,《文物》1985年第6期,第22~24页。
    535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3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536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合期,第13~50页。
    53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博物馆:《浙江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7年第1期,第4~21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48~10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538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绍兴地区文化局、绍兴市文管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第10~26页。
    539华玉冰:《中国东北地区石棚研究》,第3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
    540如陈元甫先生、杨楠先生等,见陈元甫:《浙江石棚墓研究》,《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第31~38页;杨楠:《中国东北与东南地区古代石构墓葬的比较分析》,《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第60~67、
    541如安志敏先生、毛昭晰先生等,见安志敏:《浙江瑞安、东阳支石墓的调查》,《考古》1995年第7期,第585~588页;毛昭晰:《先秦时代中国江南和朝鲜半岛海上交通初探》,《东方博物》第十辑,第6~1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542毛昭晰:《先秦时代中国江南和朝鲜半岛海上交通初探》,《东方博物》第十辑,第6~1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54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盖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3辑,第155~177页,长征出版社,1997年。
    54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盖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
    54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盖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3辑,第155~177页,长征出版社,1997年。
    546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博物馆:《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图版附录六,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年。有关该墓的测量数据参照安志敏:《浙江瑞安、东阳支石墓的调查》,《考古》1995年第7期,第585~588页。
    547安志敏:《浙江瑞安、东阳支石墓的调查》,《考古》1995年第7期,第585~588页。
    54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盖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3辑,第155~177页,长征出版社,1997年。
    549吴春明:《中国南方崖葬的类型学考察》,《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第311~336页。
    550福建省博物馆、崇安县文化馆:《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墓清理简报》,《文物》1980年第6期,第12~20页。
    551林华东:《试谈我国东南地区悬棺葬的几个问题》,《民族学研究》第四辑,第6~17页,民族出版社,1982年。
    552吴春明:《中国南方崖葬的类型学考察》,《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第311~336页。
    553参见拙作《甗形器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3期,第6~19页。升真洞所出残甗形器的线图,见于吴春明:《中国南方崖葬的类型学考察》,图三-13,《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第311~336页。
    554江西省历史博物馆、贵溪县文化馆:《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11期,第1~25页。
    555相关研究另可参见以下两部论文集: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编:《民族学研究》第四辑,民族出版社,1982年;蒋炳钊、石奕龙、黄向春主编:《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56需要说明的是,在部分崖葬遗存中发现了不止一具墓棺,且在棺侧各有随葬品。但在资料发表的过程中,均将处于同一崖穴的诸棺视为同一座崖葬,并未明确指出随葬品的对应关系。幸而,同一处崖葬遗存出土遗物的年代基本相当,我们也只能以报告或简报中的单位,作为崖葬遗存的数量单位进行统计。
    557江西省历史博物馆、贵溪县文化馆:《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11期,第1~25页;李科友:《贵溪崖墓》,文物出版社,1990年。
    558江西省历史博物馆、贵溪县文化馆:《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11期,第1~25页;李科友:《贵溪崖墓》,文物出版社,1990年。
    560王根富:《苏南土墩墓的初步研究》,《华夏考古》2001年第1期,第50~62页。
    561陈元甫:《土墩墓一墩多墓问题讨论》,《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第131~139页。
    562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镇江市博物馆、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及金坛市周代土墩墓》,《考古》2006年第7期,第22~30页。
    563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第2期,第107~118页。
    564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水县博物馆:《溧水县秀才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21~129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565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0,第161~194页,地质出版社,1996年。
    566陈淳、孔德贞:《性别考古与玉璜的社会学观察》,《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第31~37页。
    567陈建立、陈铁梅、贾昌明:《从随葬工具的性别关联探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性别分工》,《南方文物》2013年第2期,第39~48页。
    568在后文所分五期之中,陶纺轮出现的频率分别是:8.54%、10.2%、9.35%、26.17%和5.56%。第四期的墓葬以典型的越国墓葬为主,这种较高的随葬纺轮的频率,应当暗示着一定的葬俗传统;第五期墓葬发现的数量很少,且绝大多数是典型的楚墓,其中均不随葬纺轮,这应当是本期随葬纺轮频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在本区两周时期墓葬中发现的人骨资料异常欠缺,故而无法讨论随葬纺轮是否与墓主性别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如安吉龙山D141M1、长兴鼻子山M1及无锡鸿山墓群等越国贵族墓葬中均出土陶纺轮,似不能认为墓主均为女性。另外,从贵溪崖葬(部分存有人骨,可鉴定墓主性别)出土纺织器材之棺木的性别分布来看,越人的纺织活动也不专属于女性,详参李科友:《浅谈贵溪崖墓出土的纺织器材和纺织品》,《江西历史文物》1987年第2期,第103~108页。
    569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阳天目湖庙山土墩墓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02~120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570赵东升、杭涛:《复杂的祭祀行为》,《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25~27页。
    571此处仅举一例,如萧山柴岭山D30,报告中将D30M1的年代定为西周晚期、D30Q1定为春秋中期、D30Q2定为春秋早期,并认为D30Q1、Q2均为D30M1的祭祀器物群。详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235、332、342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572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水县博物馆:《溧水县秀才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21~129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573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56、57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574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下蜀中心山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25~32页。简报编写者似乎已注意到Q1的位置选择应当是有意为之,惜未联系其他发现展开讨论。
    575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413~434页。
    576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33~47页。
    577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第20~38页。
    578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薛家村大墩、边墩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42~50页;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辛丰薛家村大墩、边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80~91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579镇江博物馆:《丹徒镇四脚墩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52~59页。
    580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3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581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582浙江省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垅坝D12土墩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第28~31页。
    583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镇四角墩土墩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0期,第14~19页。
    584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第29~38页。
    58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第3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586陈元甫:《土墩墓一墩多墓问题讨论》,《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第131~139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第15、1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587我们对遗物所做分期、编年的尺度不足以精确到研究此类问题,故而存在着墓主几代之内的后人对土墩进行拜祭时,在墩脚浅埋祭品的可能性。如此,这种器物祭祀当属于冢祭遗存,有关先秦时期“墓祭”与“冢祭”问题的研究,可参考董坤玉:《先秦墓祭制度再研究》,《考古》2010年第7期,第57~64页。至今在皖南地区的部分农村中,村民在上坟时依然有搬土培坟的风俗(2012年夏,笔者于安徽宁国调查所知)。当然,现今类似的风俗已不仅限于江南地区,但我们认为在对这一风俗起源的探索过程中,应对江南地区予以充分的注意。
    588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1号土墩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3年第2期,第22~30页。
    589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宜兴百合村土墩墓群D1~D4发掘报告》,《穿越宜溧山地:宁杭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第80~136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
    590林留根:《江南土墩墓相关建筑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101~111页。
    591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下蜀中心山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25~32页。
    592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413~434页。
    593林留根:《江南土墩墓相关建筑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101~111页。
    594李伯谦:《土墩墓考古的新收获和新思考》,原载于《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28期,后收入李伯谦:《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第231~233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595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07~237页。
    596沈岳明:《东阳巍山、歌山周代土墩墓》,《浙江考古新纪元》,第169~17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597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辛丰薛家村大墩、边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80~91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薛家村大墩、边墩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42~50页。
    598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33~47页。
    59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600浙江省磬安县文管会:《浙江东阳六石西周土墩墓》,《考古》1986年第9期,第855、856页。
    601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水县博物馆:《溧水县秀才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21~129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602泰山土墩墓考古队:《丹阳市泰山溢洪河一、二号土墩墓》,《通古达今之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集》,《东南文化》1994年增刊第2号,第149~159页。
    603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07~237页。
    604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管会:《宜兴潢潼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6年第6期,第21~29页。
    605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1号土墩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3年第2期,第22~30页。
    606林留根:《江南土墩墓相关建筑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101~111页。
    607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第57、115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608陈荣军、沈岳明:《浙江东阳抢救性发掘周代土墩墓》,《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25日。
    609王志高:《溧水县和凤乡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第198、199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
    610由于资料尚未正式发表,对墩内墓葬的年代认识暂时参照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下),第137页,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
    611赵东升、杭涛:《复杂的祭祀行为》,《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25~27页。
    612陈元甫:《土墩墓一墩多墓问题讨论》,《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第131~139页。
    613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湖州堂子山土墩墓发掘报告》,《东方博物》第十一辑,第17~2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614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269~275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另外,在D33封土下中部存在一条与土墩走向一致的石块堆积,长18、宽约1、厚0.1~0.2米,这条石块堆积随土墩起伏而建,最高处与墩表持平,北部叠压于D33M1之上。以往,在对武进腰沿山土墩石室遗存的调查与发掘过程中,也曾发现过类似遗迹,参见常州市博物馆:《江苏省武进县潘家乡腰沿山土墩石室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60~69页。目前只能确定其建造晚于墩内的石室遗存,至于具体用途,则很难推测。
    615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184~192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616李虎仁、周润垦、原丰:《向心结构的多墓土墩》,《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21~24页。
    617李虎仁等先生认为所谓“层叠结构”的“一墩多墓”,即是在一座土墩内不同层位的墓葬均位于土墩中心而且上下叠压。但实际上,类似情况的多墓土墩数量极少,大致可将其直接归入不规则结构形式的“一墩多墓”。另外,前文提到的土墩墓与石室遗存共处一墩的情况仍比较少见,这里暂不对其进行讨论。
    618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413~434页。
    619李虎仁、周润垦、原丰:《向心结构的多墓土墩》,《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21~24页。
    620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镇江市博物馆、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及金坛市周代土墩墓》,《考古》2006年第7期,第22~30页。
    621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第20~38页。
    622李虎仁、周润垦、原丰:《向心结构的多墓土墩》,《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21~24页。
    623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624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0,第161~194页,地质出版社,1996年。
    62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湖州妙西独山头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72~8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62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272012年11月5日至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秦汉土墩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安吉召开,详情可见杨勇:《中外学者在浙江安吉、长兴考察秦汉土墩墓并进行研讨》,中国考古网,2012年11月10日。http://www.kaogu.cn/cn/detail.asp?ProductID=15684,2013年7月18日参照。实际上,本文不赞成将此类墓葬径直称为“土墩墓”或“秦汉土墩墓”,应当详考其内部结构再行命名。
    628笔者在安徽宁国灰山土墩墓群的发掘实习过程中,曾经接触过这种形式。
    629丁金龙、王霞:《苏州东渚小山墓地初步研究》,《苏州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文集》,第13~19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63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局:《印山越王陵》,第53、5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3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阳市博物馆:《浙江东阳前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8年第7期,第4~60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2~46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632田名利、吕春华、唐星良:《土墩墓丧葬建筑》,《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32~35页;张玮:《“人”字顶木椁墓墓主族属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第57~59页。
    633有学者指出句容东边山D2M1石床之上原来应具“人”字顶两面坡式的木构建筑,且该墓年代处于西周中期偏早,见田名利、吕春华、唐星良:《土墩墓丧葬建筑》,《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32~35页。惜相关资料尚未正式发表。
    634周庄土墩墓联合考古队:《江苏江阴周庄JZD3东周土墩墓》,《文物》2010年第11期,第4~16页。
    635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浦城县管九村大王塝土墩墓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07年第2期,第2~7页。
    63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第50~60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104~168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637谈三平、刘树人:《太湖地区石室土墩分布规律遥感初步研究》,《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第100~103页。
    638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28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639如陈元甫先生、杨楠先生,参见陈元甫:《江浙地区石室土墩遗存性质新证》,《东南文化》1988年第1期,第20~23页;陈元甫:《浙江“石棚”遗存的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3辑,第
    246~257页,长征出版社,199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75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640安志敏:《浙江瑞安、东阳支石墓的调查》,《考古》1995年第7期,第585~588页。
    641刘建国:《论太湖越族石室墓》,《百越民族史论丛》,第286~302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642丁金龙:《良渚文化居住址与聚落》,《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5~12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643钱公麟:《吴江龙南遗址房址初探》,《文物》1990年第7期,第28~31页。
    644曹劲:《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第54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645黄晓芬:《变革期的楚墓——埋葬设施的开通思想及其实践》,《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26~247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646李零:《印山大墓与维京船葬——读〈印山越王陵〉》,《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3期,第55~62页。
    647转引自John M. Coles, A. F. Harding. The Bronze Age in Europ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C.2000-700BC. London: Methuen,1979, p.40-42.
    648转引自John M. Coles, A. F. Harding. The Bronze Age in Europ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C.2000-700BC. London: Methuen,1979, p.41-43.
    649T. Douglas Price. Europe before Rome: A Site-by-site Tour of the Stone, Bronze, and Iron Ag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p.245.
    650杨琮:《武夷山发现西汉闽越国贵族墓葬》,《中国文物报》2003年8月20日。
    651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农林东路南越国“人”字顶木椁墓》,《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第35~48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65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65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湖州妙西独山头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72~8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65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55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第66~69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
    656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镇四角墩土墩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0期,第14~19页。
    657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07~237页。
    658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2~297、340页。
    659南京博物院:《江苏高淳县顾陇、永宁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58~65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660溧水县图书馆:《江苏溧水出土的几批青铜器》,《考古》1986年第3期,第281、282页。
    66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6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63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2~297、340页。
    66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65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薛家村大墩、边墩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42~50页;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辛丰薛家村大墩、边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80~91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66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6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668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第20~38页。
    66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70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671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文物出版社,2013年。
    67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湖州妙西独山头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72~8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673报告中给出的口径数据为23.6厘米,明显有误,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县文管所:《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67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7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76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管会:《宜兴潢潼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6年第6期,第21~29页。
    67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7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67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8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8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8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68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羊山古墓群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96~126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8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28~16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685钱公麟、朱伟峰、陈瑞近编著:《真山东周墓地:吴楚贵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68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笔架山春秋战国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1期,第48~56页。
    687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衢州市发现原始青瓷》,《考古》1984年第2期,第130~134页。
    688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报告附录一中给出该器口径与底径的尺寸明显有误。
    68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9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9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牛头山古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127~177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9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羊山古墓群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96~126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93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文物出版社,2013年。
    694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衢州市发现原始青瓷》,《考古》1984年第2期,第130~134页。
    695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69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98牟永抗、毛兆廷:《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第57~8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69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00朱建明:《浙江德清三合塔山土墩墓》,《东南文化》2003年第3期,第40~42页。
    701牟永抗、毛兆廷:《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第57~8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702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衢州市发现原始青瓷》,《考古》1984年第2期,第130~134页。
    703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70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0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0~205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06简报中给出的器高数据为9.6厘米,明显有误。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牛头山古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130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707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教局:《江苏丹徒橫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2000年第9期。
    708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70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710简报中器物描述与器物线图给出的器物号不符,兹以器物线图下的器物号为准。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6页、178页图一一:5,科学出版社,1993年。
    711朱建明:《浙江德清三合塔山土墩墓》,《东南文化》2003年第3期,第40~42页。
    712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文物出版社,2013年。
    713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岭石室土墩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9期,第22~34页。
    71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牛头山古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127~177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715刘建国、吴大林:《江苏溧水宽广墩墓出土器物》,《文物》1985年第12期,第23~25页。
    716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慈溪掌起缸窑山墓地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5年第2期,第16~23页。
    717周燕儿、符杏华:《浙江绍兴县出土一批原始青瓷器》,《江西文物》1990年第1期,第56、57、19页。
    718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719周燕儿、符杏华:《浙江绍兴县出土一批原始青瓷器》,《江西文物》1990年第1期,第56、57、19页。
    720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72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博物馆:《浙江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7年第1期,第4~21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48~102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722毛兆廷:《浙江省江山县发现战国墓》,《文物》1985年第6期,第22~24页。
    72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县文管所:《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6~257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2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25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文物出版社,2013年。
    72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72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2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28~16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29魏百龄、谢春祝:《无锡华利湾古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第47、48页。
    730报告中对该器物的编号有矛盾不清之处,兹暂存疑。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34页图六:14、第146页图二二:11,科学出版社,1993年。
    731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0,第161~194页,地质出版社,1996年。
    732胡秋凉:《长兴七女墩墓葬群清理简报》,《东方博物》第四十三辑,第25~3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73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3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3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73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3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38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39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40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管会:《宜兴潢潼土墩墓群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6年第6期,第21~29页。
    741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07~237页。
    74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南陵千峰山土墩墓》,《考古》1989年第3期,第219~230页。
    74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南陵千峰山土墩墓》,《考古》1989年第3期,第219~230页。
    744宣城市博物馆:《宣州棋盘崔村土墩墓出土器物》,《文物研究》第14辑,第230~233页,黄山书社,2005年。
    745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746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74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748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文物出版社,2013年。
    74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笔架山春秋战国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1期,第48~56页。
    75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羊山古墓群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96~126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75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5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75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75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羊山古墓群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96~126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755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文物出版社,2013年。
    756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2~297、340页。
    75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三官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81~8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758在本区部分西周早期墓葬中,即出土夹砂陶鼎,如慈溪青山D2M2出土的3件等,惜均未能修复,且不见器物的线图或照片发表,故无法对其形制做细致考察。参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96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59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2~297、340页。
    760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第2期,第107~118页。
    76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0~205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62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6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广德县经济开发区赵联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16辑,第156~
    163页,黄山书社,2009年。
    764镇江市博物馆:《江苏溧水、丹阳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8期,第690~693、768页。
    765南京博物院:《江苏高淳县顾陇、永宁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58~65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66刘兴、刘建国:《溧水凤凰井春秋土墩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70~77页。
    767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第29~38页。
    768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0,第161~194页,地质出版社,1996年。
    769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07~237页。
    770吴山菁:《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8~301页。
    771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第66~69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
    772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773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774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413~434页。
    775镇江市博物馆:《江苏溧水、丹阳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8期,第690~693、768页。
    776赵玉泉:《武进县淹城遗址出土春秋文物》,《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78~91页。
    777简报中器物线图与描述所给的器物号矛盾,后者明显有误,兹以线图下的编号为准,参见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32页、图三十三:16。
    778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大港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第5期,第25~35页。
    779镇江博物馆:《丹徒镇四脚墩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52~59页。
    780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大港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第5期,第25~35页。
    781镇江博物馆:《丹徒镇四脚墩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9年第4、5合期,第52~59页。
    782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镇四角墩土墩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0期,第14~19页。
    783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84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785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86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87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2~297、340页。
    788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789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90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791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镇四角墩土墩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0期,第14~19页。
    792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93南京博物院:《江苏高淳县顾陇、永宁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58~65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94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第2期,第107~118页。
    795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96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0,第161~194页,地质出版社,1996年。
    797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第20~38页。
    798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镇四角墩土墩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0期,第14~19页。
    79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85~19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80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801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07~237页。
    802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207~237页。
    803周丽娟:《上海青浦福泉山发现一座战国墓》,《考古》2003年第11期,第94~96页。
    804谢春祝:《无锡施墩第五号墓》,《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第45、46页。
    805周丽娟:《上海青浦福泉山发现一座战国墓》,《考古》2003年第11期,第94~96页。
    806谢春祝:《无锡施墩第五号墓》,《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第45、46页。
    807周丽娟:《上海青浦福泉山发现一座战国墓》,《考古》2003年第11期,第94~96页。
    808谢春祝:《无锡施墩第五号墓》,《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第45、46页。
    809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重固战国墓》,《考古》1988年第8期,第688~693页。
    810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重固战国墓》,《考古》1988年第8期,第688~693页。
    811对于这种现象,张懋镕先生曾有专文探讨,详参张懋镕:《试论西周青铜器演变的非均衡性问题》,《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第337~352页。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本文所涉及到的铜器材料之中,具体可见本小节相关正文部分。
    812如: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尤其郑书在全面收集、梳理本区两周时期遗址、墓葬及零星出土的铜器资料的基础上,所得之断代结论大多比较可靠。
    81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
    (1980-1990)》,第200~205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814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5期,第1~10页。
    815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816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绍兴地区文化局、绍兴市文管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第10~26页。
    817暂依学界习惯,称此类“器壁薄、足细且绝大多数外撇,个别细足竖直”的铜鼎为“越式鼎”,参见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92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818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819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2期,第18~24页。
    820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821张国茂:《安徽铜陵市金口岭春秋墓》,《文物研究》第7辑,第286~289、295页,黄山书社,1991年。
    82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0~205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823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浦口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第10~12、34页。
    824吴山菁:《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8~301页。
    825尹焕章:《仪征破山口探掘出土铜器记略》,《文物》1960年第4期,第85、86页。
    826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2~297、340页。
    827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3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828牟永抗:《高祭台类型初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二辑,第7~15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829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9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830最近,叶文宪先生撰文指出此类遗物应定为“双耳铍”,参见叶文宪:《再论铍的起源与演变——兼论吴越系双耳剑的演变》,《考古》2013年第3期,第62~74页。我们认为仅就形制而论,这类遗物与春秋中、晚期本区始见的有銎铍之间很难建立直接的联系,或称之为“附耳矛”为当。
    83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第25~36页。
    83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0~205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833杨琮、陈浩主编:《越魂闽魄》,第30、31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834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835最近,冯峰先生提出了“有箍剑”的演变规律,即剑格与剑茎上的圆箍渐窄;剑茎渐细;双箍间的距离渐小,而下箍与剑首间的距离渐大,参见冯峰:《郧县乔家院春秋墓初识》,《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第98~106页。其指出的下箍与剑首间距离渐大,与本文对附耳短剑提出的演变趋势相符合。但是在该文中,冯先生将弈棋诸墓的年代均断为春秋早、中期,我们并不赞同。本文对弈棋八墓的年代判定,详见第4章相关正文及附表1、2。
    836夏星南:《浙江长兴县发现吴、越、楚铜剑》,《考古》1989年第1期,第1~9页。
    837南京博物院、丹阳市文化局:《江苏丹阳神河头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36~41页。
    838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839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第105~115页。
    840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凤凰山战国木椁墓》,《文物》2002年第2期,第31~37页。
    841此前,冯峰先生已指出过这点规律,参见冯峰:《郧县乔家院春秋墓初识》,《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第98~106页。
    842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843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教局:《江苏丹徒橫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2000年第9期。
    844吴山菁:《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第298~301页。
    845绍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绍兴凤凰山木椁墓》,《考古》1976年第6期,第392~394页。
    846萧山柴岭山D19M1遗物分布于石室内上层,D19M3遗物分布于石室内下层,详参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169~183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84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28~169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84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湖州妙西独山头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72~8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84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850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阳天目湖庙山土墩墓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02~120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851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水县博物馆:《溧水县秀才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第121~129页,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852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第73~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853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150~161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85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85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170~184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856团山考古队:《江苏丹徒赵家窑团山遗址》,《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第73~121页。
    85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第13、22~24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85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第67~70、76~80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85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第67~70、110~114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860由于类似遗物大多延续时代较短,形制演变不成序列,故若单纯以之作为墓葬遗存的断代依据,只能精确到期,而不能精确至段。
    861参见拙作《滕州前掌大墓地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华夏考古》2014年第1期,第72~8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上册),第198~201、560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86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第66、67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863上引报告中将这两座墓的年代均定为西周早期。郜向平先生也认为M67当属西周早期,且未对M211的原定年代提出异议,参见郜向平:《洛阳地区西周墓葬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864彭适凡、孙一鸣:《浙江温州市瓯海杨府山土墩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2011年第9期,第71~81页。
    86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第129~13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866张礼艳:《丰镐地区西周墓葬分期研究》,《考古学报》2012年第1期,第23~62页。
    867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第4~39页。
    868李伯谦:《晋侯墓地发掘与研究》,原载于《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后收入李伯谦:《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第276~286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892参与形制统计的两周时期墓葬遗存共694座/次,其中五期的统计基数分别为:第一期82;第二期288;第三期202;第四期104;第五期18。下文涉及本项统计时,不再特别注明。
    893参见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第37~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38~50页。
    894马时雍主编:《杭州的考古》,第87页,杭州出版社,2004年。
    895需要指出,学者对于“葬俗”概念的看法和界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讲狭义的葬俗主要包括墓主头向、葬具、殉人、殉牲、随葬品摆列等内容,而广义的葬俗则包含着一切与墓葬遗存相关的信息。本文所讲的葬俗,属于广义的葬俗,故而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组合等内容均包含于其内。而以葬俗差异对墓葬遗存进行分区时,也通常会结合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情况进行综合考查,因为若单纯以墓葬形制差异作为第一性要素进行分区,则所得结论难免失之武断。民族学家凌纯声先生曾指出,“在一地方或一民族中并非只有一种葬式,可能有几种先后或同时存在,其复杂情形如此:1.在同一国内,因时代不同,而异其葬式;2.同一地域,因民族不同,各有各的葬式;3.同一民族而社会阶级不同,葬式亦异;4.同民族同阶级,因死法不同,而有不同葬式;5.对同一尸体,前后可有几种葬式;6.病态的尸体,可能有特殊的葬式。此外还有两性、年龄、环境等区别”,其论详见凌纯声:《中国与东南亚之崖葬文化》,《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上册,第713~753页,联经出版社(台北),1979年。而如果单纯地将随葬品组合差异作为分区的第一性要素,则所得分区又稍嫌笼统,并不能细致、准确地区分墓葬背后所代表的族群。
    896有一座支石墓遗存中包含上下两组遗物,下层遗物所代表墓葬的年代属于本期。
    897该件铜铙因施工而意外发现,出土环境已被严重破坏,但由于共出原始瓷器碎片,故遗存性质有可能为墓葬,详见周意群:《安吉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铙》,《文物》2005年第1期,第85页。
    898简报认为属于西周早期;朱凤瀚先生认为属于西周初期,见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第3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99相关资料可参: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7~2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27~39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杨琮、陈浩主编:《越魂闽魄》,第19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900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文物》1960年第7期,第48、49页;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出土商代铜器》,《文物》1986年第2期,第37~39页。需要指出的是,有关安吉三官周家湾出土铜器是否来自墓葬已无法考证,不过遗存年代应确属晚商时期而绝非春秋早期。
    901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90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第51~95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110
    903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88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904一般认为马桥文化的存续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二期至殷墟文化早期,然该文化的晚期(相当于殷墟文化早期者)尚缺乏典型遗存,详参井中伟、王立新编著:《夏商周考古学》,第434~436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此外,本文赞同杨楠先生认为马桥文化包涵马桥和肩头弄两个类型的观点,详参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121~127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90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考古》2011年第7期,第3~8页。
    90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浙江湖州南山商代原始瓷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11期,第4~15页;潘林荣:《湖州黄梅山原始瓷窑址调查简报》,《东方博物》第4辑,第249~25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907郑建民、梁奕建、胡秋凉、何炜:《浙江长兴龙山西周早期印纹陶礼器窑址》,《中国考古新发现2010》,《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增刊,第169~171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上虞县商代印纹陶窑址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11期,第984~986、1008页。
    908如苏州阳山俞墩D1M7及德清小紫山土墩墓群的相关发现等,资料详参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阳山俞墩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第28~37页;郑建明、陈元甫、沈岳明等:《浙江德清小紫山土墩墓群》,《中国考古新发现2010》,《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增刊,第165~167页。
    918谷建祥:《论宁镇地区古文化之演进》,《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326~339、296页;张敏:《宁镇地区青铜文化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48~297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919在《皖南青铜器》一书中,曾发表过两件出土于南陵千峰山的铜鼎,但介绍中并未说明其与土墩墓群间的关系,且从形制判断,这两件铜鼎均为地方铸器,年代应属西周晚期,资料详见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皖南青铜器》,第30、36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此外,在陆勤毅与刘平生两位先生的研究文章中,曾交代在千峰山墓群已发掘的20座土墩中出有铜鼎1件、铜环1件,另外在南陵安山头
    924这是新安江水库建成之前的情况,参见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自然环境志》,第204页,方志出版社,1999年。
    925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1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据称应还有部分墓葬已被压在后来的建筑基地下面。
    926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30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927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5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928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第106、107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929据有关专家鉴定,屯溪弈棋诸墓出土原始瓷器的胎土取自邻近的祁门县,釉料则采之于景德镇附近的乐平县,参见刘玉堂:《论屯溪西周墓的族属》,《江汉考古》1986年增刊2,第94~99页。
    941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1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942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时期,本地与湘北-洞庭湖地区同属甗形器分布的重要地区,虽然流行之具体型式并不相同,但也至少反映出了文化传统上的相似性,参见拙作《甗形器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3期,第6~19页。
    94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第25~36页。
    944张峋:《台州路桥区梅屿山商周文化遗存初探》,《东方博物》第四十五辑,第50~5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94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第200~205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94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盖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3辑,第155~177页,长征出版社,1997年。
    947谭玉华:《中国东南地区石构墓葬研究》,第32~34页,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948另外还有5组土墩中的器物祭祀遗存和1组性质不明的遗存,年代归属于本期。
    949仅上虞凤凰山D1M1一座,该墓采用长方形竖穴岩坑墓之形制,面积规模较大,但未见墓道,墓坑深度也较浅,坑深约0.6米,墓上封土与土墩墓外部形态无异。惜该墓已被多次盗扰,随葬品组合不全,资料参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上虞市博物馆:《浙江上虞驿亭凤凰山西周土墩墓》,《南方文物》2005年第4期,第7~11页。
    950本文第1章中提及在郎溪地区曾清理土墩墓7座,惜未经科学、系统的发掘且资料发表状况粗略,无法纳入到参与本文统计的墓葬资料中,但仅就出土遗物形制考察,年代主要分属于本文所分第二、三期,整体面貌近同于同期B区墓葬,资料参见宋永祥:《郎溪土墩墓初探》,《文物研究》第2辑,第45~50页,1986年12月。
    951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第58~62页;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材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第45、46页。
    952参看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5、1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至于马承源先生将烟墩山一号墓出土铜器年代断为春秋后期的观点,目前来看已不可取(详参本文第1章)。
    953南京博物院、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1期,第985~989页。
    954刘建国、吴大林:《江苏溧水宽广墩墓出土器物》,《文物》1985年第12期,第23~25页。
    955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第106~111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964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965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浙江淳安左口土墩墓》,《文物》1987年第5期,第36~40、51页。
    966李国梁:《从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时代》,《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25~30页,两木出版社(香港),1998年。
    967光泽油溪墓,资料详见福建省博物馆、光泽县文化局、文化馆:《福建省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95~1108页。
    968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武夷山志》,第12页,方志出版社,2004年。
    969由于发掘规模有限,仅从此次清理一号窑窑炉遗迹出土的遗物形制考察,大部分遗物年代当属本期。至于烧造的起始年代是否更早,尚需今后对废品堆积展开相关的发掘。资料参见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武夷山市博物馆:《武夷山市竹林坑一号原始瓷窑址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12年第3期,第24~33页。
    970瑞安凤凰山的西南山麓即与岱石山相接,该墓发现时挂在凤凰山东南面一处取土沟的断面之上,后经清理,应当是一座竖穴土坑墓,资料参见俞天舒:《浙江瑞安凤凰山周墓清理简报》,《考古》1987年第8期,第707~710页。
    971目前经过调查发现存在类似遗存的地点除瑞安岱石山外,还有:瑞安棋盘山、杨梅山;鳌江流域的平阳龙山头、苍南桐桥;三门县满山岛。惜在上述遗存中大多未见可资断代的遗物出土,资料详见本文第1章相关介绍。仅从瑞安地区部分支石墓遗存内采集品的形制分析,遗物年代大致分别归属于本文所分第一至三期,并以第二期遗物最为常见,这也基本符合岱石山墓地发掘资料的年代分布比例,相关资料详见俞天舒:《瑞安石棚墓初探》,《东南文化》1994年第5期,第122~127页。
    972参见拙作《百越“乐制”初探》,“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六次年会”提交论文,广州,2013年。
    973另外还有9组土墩中的器物祭祀遗存和3组性质不明的遗存,年代归属于本期。
    974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第233、234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97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局:《印山越王陵》,第32~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976钱公麟、朱伟峰、陈瑞近编著:《真山东周墓地:吴楚贵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977张敏:《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文物》2010年第1期,第61~72页。
    978张敏先生在《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一文中认为大真山D9M1为越国低等级贵族墓,在《越国玉器的等级研究》一文中认为该墓出土玉器属于第五等级,即越国中等级贵族玉器,参见张敏:《越国玉器的等级研究》,《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第59~66页。
    979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合期,第13~50页。
    980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第29~
    38页。
    981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第105~115页。
    982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考古》1974年第2期,第116~120页。
    983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6、17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第1821、18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984主要有青阳龙岗M2、十字村窑厂墓及铜陵金口岭M1、M2,资料参见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2期,第18~24页;朱献雄:《安徽青阳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文物》1990年第8期,第93、94页;张国茂:《安徽铜陵市金口岭春秋墓》,《文物研究》第7辑,第286~
    289、295页,黄山书社,1991年。
    985在《安徽繁昌县土墩墓综合调查报告》公布的历年来征集的万牛墩土墩墓群出土遗物中,从所发表的照片和线图观察,年代确有可晚至本期者,相关资料详见繁昌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土墩墓专项调查组:《安徽繁昌县土墩墓综合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18辑,第121~135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此外,杨楠先生也曾指出,在南陵、繁昌一带未正式发表的土墩墓资料中存在年代较晚者,并将它们归入其所划分的宁镇区第5期,年代相当于春秋后期,参见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35、37、57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986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第5期,第16~20页。
    987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虎丘东周墓》,《文物》1981年第11期,第51~54页。
    988该墓地的资料发表情况较为简略,仅从可相对明确断代的M1、M3、M5和M7的随葬品形制分析,墓葬年代均属本期,而不会晚至下一期,资料参见苏州博物馆:《苏州市长桥新塘战国墓地的发掘》,《考古》1994年第6期,第532~537页。
    989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浦城县管九村大王塝土墩墓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07年第2期,第2~7页。
    99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盖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3辑,第155~177页,长征出版社,1997年。
    991如温岭塘山M1,资料参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第169~204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该墓墓主很可能是一位参与汉初东瓯国建国的越国遗贵,详参拙作《百越“乐制”初探》,“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六次年会”提交论文,广州,2013年。128
    992江西省历史博物馆、贵溪县文化馆:《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11期,第1~25页。
    993林华东:《贵溪悬棺葬之我见》,《江西历史文物》1981年第3期,第22~24页。
    994另外还有3座竖穴土坑墓的陪葬器物坑年代属于本期。
    995大多制作精美,不同于一般的、作战使用的镞,当为高级别人群所用之器。
    996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997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绍兴地区文化局、绍兴市文管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第10~26页。
    998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999郑小炉:《试论徐和群舒青铜器——兼论徐、舒与吴越的融合》,《文物春秋》2003年第5期,第6~14、
    50页。130
    1000安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安吉出土春秋青铜盉》,《文物》2006年第11期,第95、96页。100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当涂陶庄战国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10期,第23~35页。1002刘建国、刘兴:《丹徒下湖战国遗址——兼论后吴文化的两个问题》,《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第129~
    137页。1003刘树人、谈三平、陆九皋、肖梦龙:《镇江地区吴文化台形遗址及土墩墓分布规律遥感研究》,原载于《遥感考古研究》(遥感专辑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后收入王玉国等编著:《镇江吴文化研究》,第75~8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004宜兴东部邻近太湖地区长久以来大多属于A区墓葬的分布范围。1005这一数字来自于笔者对《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中相关发现的初步统计,并非准确数据。不过其与林留根先生对苏南土墩墓数量的估计基本相当,应能大致反映出这一区域内土墩遗存的现有数量,参见林留根:《保护的责任——写在苏南土墩墓抢救性发掘之后》,《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第44~47页。
    1018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第252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1019郑君雷:《文化人类学的族群认同与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研究》,《思想战线》2007年第4期,第21~26页。
    1020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修订本),第570页,中华书局,2002年。
    1021俞志慧:《〈国语〉韦昭注辨正》,第248、249页,中华书局,2009年。
    1022(汉)赵晔撰:《吴越春秋》,129、130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023孟文镛:《越国史稿》,第2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24于又可写作於,越又可写作粤,该族称见诸于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逸周书》和《春秋》等早期文献,如《春秋定公五年》载:“於越入吴”,详参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549页,中华书局,2009年。
    1025绍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绍兴凤凰山木椁墓》,《考古》1976年第6期,第392~394页;绍兴县文物
    1030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157页,中华书局,2009年。
    1031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719页,中华书局,2009年。
    1032详参张志鹏:《吴越史新探》,第220页“吴越战争表”,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3月。
    1033(汉)司马迁撰:《史记》,第1739页,中华书局,1959年。
    1034仅举几例,如:商志:《吴国都城的变迁及阖闾建都苏州的缘由》,《吴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1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任伟:《西周封国考疑》,第361~3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张志鹏:《吴越史新探》,第22、23页,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3月。
    1035李步嘉校释:《越绝书校释》,第330页,中华书局,2013年。
    1049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7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50李步嘉校释:《越绝书校释》,第173页,中华书局,2013年。
    1051王峰:《淮河流域周代遗存研究》,第92页,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霍邱堰台——淮河流域周代聚落发掘报告》,第285~288页,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52刘玉堂:《论屯溪西周墓的族属》,《江汉考古》1986年增刊2,第94~99页。
    1053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77~17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54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第974页,中华书局,2004年。
    1055郭沫若:《吴王寿梦之戈》,《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六卷,第58~69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140
    1056林尹注译:《周礼今注今译》,第34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1057吴春明:《中国东南土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第10、167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58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77、17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59(汉)班固撰:《汉书》,第2781页,中华书局,1962年。
    1060吴春明:《中国南方崖葬的类型学考察》,《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第311~336页。
    1061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第136页,民族出版社,1998年。
    1062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179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63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九辑,第225~24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陈元甫:《浙江石棚墓研究》,《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第31~38页。
    1064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第2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65李步嘉校释:《越绝书校释》,第301~303页,中华书局,2013年。
    1066在《吴地记》中,干将称其先师为“欧冶”,详见(唐)陆广微撰:《吴地记》,第25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067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第236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68后晓荣:《战国政区地理》,第163、182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1069(汉)司马迁撰:《史记》,第1751页,中华书局,1959年。
    1070从第五期I区墓葬的现有发现来看,即便是在小型墓中,亦见随葬有仿铜泥质陶礼器,按照学界以往对于楚墓的分类研究,可知它们至少也应是庶民阶层的墓葬,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进入本区的楚人多为庶民及其以上的阶层。
    1071董楚平:《楚败越过程考略》,《百越民族研究》,第194~205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1072马腾嶽:《ethnicity(族属):概念界说、理论脉络与中文译名》,《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第13~25页。
    1073[澳]刘莉著、星灿译:《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和种族神话》,《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第123~127页。
    1074王立新:《关于文明探源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文物报》2012年8月1日。
    1075(汉)高诱注:《吕氏春秋》,第244页,上海书店,1985年。
    1076(汉)高诱注:《吕氏春秋》,第181页,上海书店,1985年。
    1077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第1、2页,中华书局,2007年。
    1078Elman R. Service.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 Random House,1971;Elman R. Service. 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 New York: W.W.Norton,1975.
    1079《诗经·小雅·北山》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见《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第4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080王国维撰:《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第83、8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据王氏考,所引前条见于《尚书大传》:“成王之时,越裳重译而来朝”,后条则未见于他书。
    1081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物地图集》相关省份内西周时期遗址的面积及空间分布关系的考察,而得出的初步认识。
    1082[美]李峰著、徐峰译、汤惠生校:《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3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目前来看,将这种中原与本区相对阻隔的时间定在西周中、晚期之交至春秋早、中期之交比较合适。
    1083以吴城文化和新干大墓为代表,参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1084文献及铜器铭文中均有对昭王南征的记载,详参[美]李峰著、徐峰译、汤惠生校:《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第369~3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最近,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和羊子山噩国墓地的考古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西周封国对于随枣走廊地区的控制以及对于长江中游土著族群的威慑。
    1085水涛:《试论商末周初宁镇地区长江两岸文化发展的异同》,《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98~304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146
    1086(汉)高诱注:《吕氏春秋》,第255页,上海书店,1985年。
    1087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百越民族史》,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088《左传·成公七年》载:“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参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834、835页,中华书局,2009年。
    1089《左传·襄公十二年》载:“秋,吴子寿梦卒,临于周庙,礼也”;《左传·昭公三十年》载:(楚子西语)“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今而始大,比于诸华”,参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996、1508页,中华书局,2009年。
    1090参见拙作《百越“乐制”初探》,“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六次年会”提交论文,广州,2013年。
    1091详参(汉)司马迁撰:《史记》,第1449~1451页,中华书局,1959年。
    1092在《左传》、《公羊传》及部分铜器铭文中均有所体现,详参董珊:《吴越题铭研究》,第13~19页,科学出版社,2014年。
    1093对此,孟文镛先生已有一定论述,详参孟文镛:《越国史稿》,第123、1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94冯普仁:《吴越文化》,第45~47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1095张敏:《吴国都城初探》,《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第55~61页。148
    1096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第79~83页。
    1097具体的国名尚不能确证,但其主体族群与通过后世文献及铭文资料确定的吴国是一脉相承的。
    1098许宏:《大都无城——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态》,《文物》2013年第10期,第61~71页。
    1099邹厚本、宋建、吴绵吉:《丹徒断山墩遗址发掘纪要》,《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375~378、363页。
    1100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市左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4期,第12~31页。
    110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下),第182页,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
    1102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下),第182、183页,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
    1103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阳市文化局:《江苏丹阳葛城遗址考古勘探与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30~35页。
    1104南京博物院、丹阳市文化局:《江苏丹阳神河头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36~41页。
    1105肖梦龙:《淹城吴都考》,《东南文化》1996年第2期,第117~121页。
    1106张敏:《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其保护设想》,《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第102~108页。
    1107张敏:《吴国都城初探》,《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第55~61页。
    110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考古》2011年第7期,第19~26页。
    1109李步嘉校释:《越绝书校释》,第151页,中华书局,2013年。
    1110张敏:《吴国都城初探》,《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第55~61页。
    1111李步嘉校释:《越绝书校释》,第222页,中华书局,2013年。150
    1112李步嘉校释:《越绝书校释》,第222页,中华书局,2013年。
    111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676页,中华书局,2009年。
    1114蒙文通:《〈史记·越世家〉补正》,《越史丛考》,第121~147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15(汉)司马迁撰:《史记》,第1751页,中华书局,1959年。
    1116(汉)赵晔撰:《吴越春秋》,第126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117劳伯敏:《关于萧山越王城遗址调查和清理》,《杭州考古》1991年第4期,第6~12页。
    1118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下),第322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林华东、汪济英:《浙越城址考略》,《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第111~115页。
    1119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834、835页,中华书局,2009年。
    1120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第204~212页;商承祚:《〈姑发反剑〉补说》,《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年第1期,第93、94页。
    1121商承祚:《“姑发反”即吴王“诸樊”别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第3期,第67~72页。
    1122(清)顾栋高辑:《春秋大事表》,第542页,中华书局,1993年。
    112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092、1093页,中华书局,2009年。
    1124陈恩林:《论吴国的军队组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58~63页。
    1125王晖:《楚竹书〈吴命〉主旨与春秋晚期争霸格局研究》,《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第115~124页。另外,王晖先生对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7册《吴命》篇的重新缀连编排与解读更具说服力,可与《左传》相互发明、印证,比较清楚地反映出了夫差时期吴国的实力和雄心,其论详参王晖:《楚竹书〈吴命〉缀连编排新考》,《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第60~65页。
    1126李曾中、贾秀娥、邵俊年:《对江浙登陆台风的研究》,《气象》1993年第6期,第8~11页。据该文统计,在1949年至1990年间,江浙地区共有28个登陆台风发生,登陆地点大多集中于浙江沿海地区。
    1127李步嘉校释:《越绝书校释》,第152页,中华书局,2013年。
    1128(汉)司马迁撰:《史记》,第1756页,中华书局,1959年。152
    [1] Elman R. Service. 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New York: W.W. Norton,1975.
    [2] Elman R. Service.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Random House,1971.
    [3] John M. Coles, A. F. Harding. The Bronze Age in Europ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Europe, C.2000-700BC. London: Methuen,1979.
    [4] T. Douglas Price. Europe before Rome: A Site-by-site Tour of the Stone, Bronze, and Iron Age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5][韩]李荣文著,[韩]赵胤宰译.世界文化遗产和顺支石墓[M].和顺郡:东北亚支石墓研究所,2007.
    [6][美]李峰著,徐峰译,汤惠生校.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英]科林·伦福儒,[英]保罗·巴恩主编,陈胜前译.考古学:关键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英]伊恩·霍德,[英]司格特·哈特森著,徐坚译.阅读过去[M].长沙:岳麓书社,2005.
    [9]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自然环境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10]曹劲.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百越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2]陈佳源主编.福建省经济地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13]陈桥驿等编著.浙江省地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14]程璐主编.上海市经济地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15]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6]董珊.吴越题铭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7]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冯普仁.吴越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9]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武夷山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20]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21]后晓荣.战国政区地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22]华玉冰.中国东北地区石棚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3]井中伟,王立新编著.夏商周考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4]李科友.贵溪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5]凌纯声.台湾与东亚及西南太平洋的石棚文化[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十,1967.
    [26]刘和惠.楚文化的东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7]马时雍主编.杭州的考古[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28]毛颖,张敏.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29]孟文镛.越国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0]闵煜铭等编著.安徽省地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31]钱公麟,徐亦鹏.苏州考古[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32]任伟.西周封国考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3]三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门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4]单树模等编著.江苏省地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35]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36]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37]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38]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39]吴春明.中国东南土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40]吴在庆.杜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42]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43]易宜曲主编.江西省经济地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44]俞志慧.〈国语〉韦昭注辨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5]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8]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陈琳.漳河流域土墩遗存初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段廉廉.皖南漳河上游土墩墓群的考古类型学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高成林.东周吴越铜器墓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郜向平.洛阳地区西周墓葬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谭玉华.中国东南地区石构墓葬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王峰.淮河流域周代遗存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8]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9]张志鹏.吴越史新探[D].开封: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蒋炳钊等主编.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江苏省考古学会编.江苏省考古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选[C].南京:[出版者不详],1983.
    [3]南京博物院编.尹焕章文集考古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4]王玉国等主编.镇江吴文化研究[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5]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集刊(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6]吴越史地研究会编.吴越文化论丛[C].[出版地不详]:江苏研究社,1937.
    [7]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古陶瓷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8]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编.民族学研究(4)[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260
    [1][澳]刘莉著,星灿译.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和种族神话[J].南方文物,2006(03):123-127.
    [2][韩]林永珍.中国土墩墓与韩国坟丘墓关系的初步探讨,2002绍兴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475-486.
    [3][韩]林永珍,[中]孙璐.吴越土墩墓与马韩坟丘墓的构造比较[J].东南文化,2010(05):110-115.
    [4][日]渡边信一郎.中国第一次古代帝国的形成——以龙山文化时期到汉代的聚落形态研究为视角[J].中国史研究,2013(04):5-29.
    [5][日]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107-124.
    [6][日]樋口隆康著,蔡小妹译.吴越文化及其对弥生文化的影响[J].东南文化,1991(3/4):91-93.
    [7][英]杰西卡罗森.西周青铜铸造技术革命及其对各地铸造业的影响,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48-62.
    [8][英]杰西卡罗森.殷商时期中原地区与南方的青铜文化交流,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147-166.
    [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J].考古,2002(02):3-13.
    [10]毕经纬.边缘墓葬族属、国别研究——以山东东周墓为例[J].考古与文物,2011(04):50-53转80.
    [11]曹锦炎.北山铜器新考[J].东南文化,1988(06):41-45.
    [12]曹锦炎.绍兴坡塘出土徐器铭文及其相关问题[J].文物,1984(01):27-29.
    [13]曹锦炎.越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和启迪——读<鸿山越墓发掘报告>[N].中国文物报,2008-01-30.
    [14]曹锦炎.越王不光矛跋,吴越历史与考古论丛[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76-81.
    [15]曹锦炎.越王嗣旨不光剑铭文考[J].文物,1995(08):73-75.
    [16]曹锦炎.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J].东南文化,1989(06):104-112.
    [17]陈邦福.夨簋考释[J].文物参考资料,1955(05):67-69.
    [18]陈淳,孔德贞.性别考古与玉璜的社会学观察[J].考古与文物,2006(04):31-37.
    [19]陈恩林.论吴国的军队组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02):58-63.
    [20]陈光.西周燕国文化初论,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C].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363-397.
    [21]陈建立,陈铁梅,贾昌明.从随葬工具的性别关联探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性别分工[J].南方文物,2013(02):39-48.
    [2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J].考古学报,1955(总9):165-167转175.
    [23]陈梦家.宜侯夨簋和它的意义[J].文物参考资料,1955(05):63-66.
    [24]陈瑞近.吴地东周贵族墓地探析[J].东南文化,2007(06):14-18.
    [25]陈瑞近,陆雪梅.苏州真山D9M1玉器分析与研究[J].东南文化,2000(05):6-10.
    [26]陈元甫.江浙地区石室土墩遗存性质新证[J].东南文化,1988(01):20-23.
    [27]陈元甫.论浙江地区土墩墓分期,纪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1979~1999)[C].杭州:西泠印社,1999:123-136.
    [28]陈元甫.宁绍地区战国墓葬楚文化因素考略,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8-97.
    [29]陈元甫.绍兴印山越国王陵陵园制度初探[J].东南文化,2004(03):21-26.
    [30]陈元甫.土墩墓一墩多墓年代问题讨论[J].南方文物,2006((02):84-87转80.
    [31]陈元甫.土墩墓一墩多墓问题讨论[J].华夏考古,2007(01):131-139.
    [32]陈元甫.土墩墓与吴越文化[J].东南文化,1992(06):11-21.
    [33]陈元甫.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9)[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5-241.
    [34]陈元甫.越国贵族墓随葬陶瓷礼乐器葬俗探论[J].文物,2011(04):33-40.
    [35]陈元甫.浙江石棚墓研究[J].东南文化,2003(11):31-38.
    [36]陈元甫.浙江“石棚”遗存的初步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3)[C].北京:长征出版社,1997:246-257.
    [37]陈志良.庆忌塔墓辨,吴文化资料选辑(2)[C].[出版地不详]: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编印,1984:141-143转140.
    [38]丁金龙.良渚文化居住址与聚落,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115-123.
    [39]丁金龙,陈军.苏州地区周代土墩的发掘与研究[J].东南文化,2012(04):59-70.
    [40]丁金龙,王霞.苏州东渚小山墓地初步研究,苏州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3-19.
    [41]丁山.九州通考,古代神话与民族[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54-489.
    [42]董楚平.楚败越过程考略,百越民族研究[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194-205.
    [43]董楚平.关于绍兴印山大墓墓主问题的探讨——兼说绍兴306号墓的国属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57-62.
    [44]董坤玉.先秦墓祭制度再研究[J].考古,2010(07):57-64.
    [45]董忠耿.对绍兴地区出土战国原始瓷器的几点认识,东方博物(40)[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16-122.
    [46]杜佳佳,王根富.土墩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南方文物,2010(04):120-132转142.
    [47]费玲伢.“古代东亚土墩遗存及其社会——中韩土墩墓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J].东南文化,2011(01):124-126.
    [48]冯峰.郧县乔家院春秋墓初识[J].南方文物,2009(04):98-106.
    [49]冯普仁.试论吴国石室墓,吴文化研究论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178-193.
    [50]冯普仁.吴国青铜兵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98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36-145.
    [51]冯普仁.吴国青铜兵器及其相关问题,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4)[C].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111-123.
    [52]傅举有.关于湖南古代越族历史的几个问题,百越民族史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33-148.
    [53]付琳.滕州前掌大墓地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J].华夏考古,2014(01):72-84.
    [54]付琳.甗形器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03):6-19.
    [55]高至喜.论战国晚期楚墓[J].东南文化,1990(04):75-86.
    [56]耕夫.略论苏南土墩墓[J].东南文化,2001(03):27-39.
    [57]宫希成.南陵千峰山土墩墓群遥感考古研究,文物研究(12)[C].合肥:黄山书社,2000:225-229.
    [58]宫希成.皖南地区土墩墓初步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07-215.
    [59]谷建祥.论宁镇地区古文化之演进[J].东南文化,1990(05):326-339转296.
    [60]谷建祥,林留根.江南大型土墩墓形制之研究[J].东南文化,1998(01):21-34.
    [61]郭立新.墓葬情境分析与身份标识——以博罗横岭山墓地为例,百越研究(1)[C].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36-547.
    [62]郭沫若.夨簋铭考释[J].考古学报,1956(01):7-9.
    [63]郭沫若.吴王寿梦之戈,郭沫若全集考古编(6)[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8-69.
    [64]韩建立.论太湖地区石室土墩的性质[J].东南文化,1996(01):41-46.
    [65]洪丽娅.杭州半山战国墓出土玉石器材质研究,东方博物(24)[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62-76.
    [66]黄昊德.角形器功能初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9)[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73-282.
    [67]黄建秋.江南土墩墓三题[J].东南文化,2011(03):96-100.
    [68]黄盛璋.铜器铭文宜、虞、夨的地望及其与吴国的关系[J].考古学报,1983(03):295-306.
    [69]黄晓芬.变革期的楚墓——埋葬设施的开通思想及其实践,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26-247.
    [70]胡继根.试论汉代的高温釉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9)[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18-334.
    [71]金柏东.浙南石棚墓葬研究,东方博物(5)[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306-317.
    [72]井中伟.东周吴越铜戈比较研究[J].东南文化,2008(03):64-69.
    [73]郎剑锋.绍兴306号墓探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9)[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63-272.
    [74]李伯谦.晋侯墓地发掘与研究,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276-286.
    [75]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法[N].中国文物报,1988-11-04.
    [76]李伯谦.土墩墓考古的新收获和新思考,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231-233.
    [77]李伯谦.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33-143.
    [78]李伯谦.文化因素分析与晋文化研究——1985年在晋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94-296.
    [79]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95-217.
    [80]李伯谦.吴文化及其渊源初探,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43-253.
    [81]李朝远.烟墩山墓青铜器的时代及其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31-46.
    [82]李国梁.从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时代,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25-30.
    [83]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4)[C].合肥:[出版者不详],1988:161-186.
    [84]李虎仁,周润垦,原丰.向心结构的多墓土墩[J].中国文化遗产,2005(06):21-24.
    [85]李科友.浅谈贵溪崖墓出土的纺织器材和纺织品[J].江西历史文物,1987(02):103-108.
    [86]李零.印山大墓与维京船葬:读〈印山越王陵〉[J].中国历史文物,2007(03):55-62.
    [87]李零,刘雨.楚陵君三器[J].文物,1980(08):29-34.
    [88]李学勤.从新出青铜器看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J].文物,1980(08):35-40转84.
    [89]李学勤.关于楚灭越的年代[J].江汉论坛,1985(07):56-58.
    [90]李学勤.宜侯夨簋与吴国[J].文物,1985(07):13-16转25.
    [91]李学勤等.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笔谈[J].文物,2011(11):64-77.
    [92]李曾中,贾秀娥,邵俊年.对江浙登陆台风的研究[J].气象,1993(06):8-11.
    [93]梁云.从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J].考古与文物,2008(01):54-61.
    [94]梁云.从秦文化的转型看考古学文化的突变现象[J].华夏考古,2007(03):103-113.
    [95]梁云.战国秦陵研究[J].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13(总58):1-30.
    [96]林华东.贵溪悬棺葬之我见[J].江西历史文物,1981(03):22-24.
    [97]林华东.绍兴306号“越墓”辨[J].考古与文物,1985(04):84-88.
    [98]林华东.试谈我国东南地区悬棺葬的几个问题,民族学研究(4)[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6-17.
    [99]林华东.为江浙石室墓正名[J].浙江学刊,1986(05):149-151.
    [100]林华东,汪济英.浙越城址考略[J].广西民族研究,1987(03):111-115.
    [101]林留根.保护的责任——写在苏南土墩墓抢救性发掘之后[J].中国文化遗产,2005(06):44-47.
    [102]林留根.江南土墩墓相关建筑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东南文化,2011(03):101-111.
    [103]林留根.论中国墓葬封土之源流[J].东南文化,1996(04):1-10.
    [104]林留根.土墩墓的渊源及其葬俗[J].东南文化,1988(05):108-115.
    [105]林沄.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沄学术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24-239.
    [106]林忠干.福建出土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1989(4/5):116-126.
    [107]林忠干.闽北先秦古文化发展的初步线索[J].福建文博,1990(02):75-81.
    [108]凌纯声.中国与东南亚之崖葬文化,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C].台北:联经出版社,1979:713-753.
    [109]刘和惠.荆蛮考,文物集刊(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284-295.
    [110]刘建国.论太湖越族石室墓,百越民族史论丛[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286-302.
    [111]刘建国.论土墩墓分期[J].东南文化,1989(4/5):96-115.
    [112]刘美,支小勇.皖南土墩墓及其所反映的古代经济生活,文物研究(14)[C].合肥:黄山书社,2005:134-141.
    [113]刘起釪.〈禹贡〉的写成时期及其作者,古史续辨[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602-606.
    [114]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J].文物,1980(11):26-31转38.
    [115]刘树人,谈三平,陆九皋,肖梦龙.镇江地区吴文化台形遗址及土墩墓分布规律遥感研究,镇江吴文化研究[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75-86.
    [116]刘兴.丹徒北山顶舒器辨疑[J].东南文化,1993(04):73-76.
    [117]刘兴.江苏丹徒、安徽屯溪两地西周墓试析——兼谈周人南奔[J].江汉考古,1987(02):79-86.
    [118]刘兴,吴大林.谈谈镇江地区土墩墓的分期,文物资料丛刊(6)[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79-85.
    [119]刘绪.晋与晋文化的年代问题[J].文物季刊,1993(04):83-87.
    [120]刘绪.略谈“湖熟文化”研究的定量分析和“先吴文化”称谓问题[J].东南文化,1990(05):319.
    [121]刘玉堂.论屯溪西周墓的族属[J].江汉考古,1986(增刊2):94-99.
    [122]陆勤毅,刘平生.南陵土墩墓的几个问题,文物研究(2)[C].合肥:[出版者不详],1986:40-44.
    [123]陆耀华.嘉兴印纹陶遗址与土墩墓[J].东南文化,1989(06):113-120.
    [124]吕春华.宁镇地区大型土墩墓的等级问题[J].江汉考古,2001(02):69-79转50.
    [125]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4)[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220.
    [126]马承源.江浙地区的土墩石室,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89)[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72-176.
    [127]马承源.吴越文化青铜器的研究——兼论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3-24.
    [128]马今洪.试论浙江安吉三官乡土墩墓出土青铜器,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71-82.
    [129]马腾嶽.ethnicity(族属):概念界说、理论脉络与中文译名[J].民族研究,2013(04):13-25.
    [130]毛昭晰.先秦时代中国江南和朝鲜半岛海上交通初探,东方博物(10)[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6-15.
    [131]孟国平.试论商周时期浙江地区的原始瓷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9)[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2-262.
    [132]莫慧璇.略论江南地区大型土墩墓的等级标志[J].四川文物,2007(03):53-55.
    [133]莫慧旋.太湖——杭州湾地区土墩石室墓及土墩墓分期研究,东方博物(13)[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0-107.
    [134]牟永抗.高祭台类型初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2)[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7-15.
    [135]牟永抗.绍兴306号越墓刍议[J].文物,1984(01):30-35.
    [136]欧潭生.固始侯古堆吴太子夫差夫人墓的吴文化因素[J].中原文物,1991(04):33-38.
    [137]彭适凡,程应林,詹开逊.“吴头楚尾”地带古铜矿年代及其族属考,百越民族研究[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294-310.
    [138]彭适凡,孙一鸣.浙江温州市瓯海杨府山土墩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J].考古,2011(09):71-81.
    [139]钱公麟.春秋晚期吴国王陵新探,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175-180.
    [140]钱公麟.从石室建筑营造论其性质的多元性,吴文化研究论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231-236.
    [141]钱公麟.关于吴县严山春秋玉器窖藏性质的再认识[J].东南文化,1999(02):13-17.
    [142]钱公麟.吴江龙南遗址房址初探[J].文物,1997(07):28-31.
    [143]钱公麟.再论吴越地区石构建筑性质的多元说[J].浙江学刊,1990(06):47-49.
    [144]钱正.祭天遗址——江南石室土墩的再探讨,吴文化研究论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223-230.
    [145]商承祚.“姑发反”即吴王“诸樊”别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03):67-72.
    [146]商承祚.〈姑发反剑〉补说[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01):93-94.
    [147]商志.“鸠杖”新考[N].中国文物报,1991-02-10.
    [148]商志.江浙地区的土墩墓和石室墓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人类学论文选集(2)[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20-55.
    [149]商志.吴国都城的变迁及阖闾建都苏州的缘由,吴文化研究论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1-13.
    [150]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邵望平史学、考古学文选[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3-26.
    [151]水涛.试论商末周初宁镇地区长江两岸文化发展的异同,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98-304.
    [152]宋建.试论滁河流域的周代文化[J].东南文化,1990(05):364-373转226.
    [153]宋永祥.郎溪土墩墓初探,文物研究(2)[C].合肥:[出版者不详],1986:45-50.
    [154]孙明利,李红.关于石室土墩多次利用问题的探讨——以苏州鸡笼山D1石室土墩的发掘为例,三代考古(4)[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27-437.
    [155]盛正岗.余杭出土战国原始瓷及产地问题,东方博物(28)[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7-92.
    [156]孙华.绍兴印山大墓的若干问题——读〈印山越王陵〉札记[J].南方文物,2008(02):27-38.
    [157]谈三平,刘树人.太湖地区石室土墩分布规律遥感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1990(04):100-103.
    [158]唐兰.宜侯夨簋考释[J].考古学报,1956(02):79-83.
    [159]田名利,吕春华,唐星良.土墩墓丧葬建筑[J].中国文化遗产,2005(06):32-35.
    [160]田正标.江、浙、沪地区战国墓分期初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9)[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92-309.
    [161]田正标.吴越土墩墓的形制结构及相关问题,百越文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18-336.
    [162]田正标,黎毓馨,彭云,陈元甫.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墓主考证[J].东南文化,2000(03):70-72.
    [163]王恩田.河南固始“勾吴夫人墓”——兼论番国地理位置及吴伐楚路线[J].中原文物,1985(02):59-62转64.
    [164]王根富.苏南土墩墓的初步研究[J].华夏考古,2001(01):50-62.
    [165]王海明.浙江南部先秦文化遗存浅析,纪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1979~1999[C].杭州:西泠印社,1999:137-146.
    [166]王晖.楚竹书〈吴命〉主旨与春秋晚期争霸格局研究[J].人文杂志,2012(03):115-124.
    [167]王晖.楚竹书〈吴命〉缀连编排新考[J].中原文化研究,2013(02):60-65.
    [168]王俊.略论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与族属[J].东南文化,2008(04):12-16.
    [169]王立新.单把鬲谱系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124-145.
    [170]王立新.关于文明探源研究的一点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2-08-01.
    [171]吴春明.闽江流域先秦两汉文化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95((02):147-172.
    [172]吴春明.中国南方崖葬的类型学考察[J].考古学报,1999(03):311-336.
    [173]夏晓伟,刘松等.鸿山越墓出土战国玻璃的无损分析及相关认识[J].南方文物,2013(03):143-149转86.
    [174]肖梦龙.初论吴文化[J].考古与文物,1985(04):61-72.
    [175]肖梦龙.母子墩青铜器及有关问题探索[J].文物,1984(05):11-15.
    [176]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J].东南文化,1986(01):96-108.
    [177]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器的断代分期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101-106.
    [178]肖梦龙.试谈吴国土墩墓,人类学论文选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110-127.
    [179]肖梦龙.吴国王陵区初探[J].东南文化,1990(04):95-99转55.
    [180]肖梦龙.淹城吴都考[J].东南文化,1996(02):117-121.
    [181]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J].东南文化,1988(05):54-77.
    [182]许宏.大都无城——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态[J].文物,2013(10):61-71.
    [183]许永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情境分析[J].考古与文物,2011(01):92-99.
    [184]许智范.从崖墓文物看越族文化,百越民族研究[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326-336.
    [185]严耕望.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严耕望史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24-561.
    [186]杨德标.试论皖南土墩墓,文物研究(4)[C].合肥:黄山书社,1988:81-88.
    [187]杨楠.夹山商周时期土墩遗存的发掘及若干问题,考古学研究(8)[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5-243.
    [188]杨楠.略论古代东亚的土墩遗存,民族史研究(10)[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12.
    [189]杨楠.论江南地区土墩墓与中国古代坟丘起源的关系,考古学研究(5)[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49-754.
    [190]杨楠.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J].文物,2000(03):54-62.
    [191]杨楠.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土墩遗存的分区研究[J].考古学报,1999(01):23-72.
    [192]杨楠.中国东北与东南地区古代石构墓葬的比较分析[J].考古与文物,1998(05):60-67转31.
    [193]杨权喜.绍兴306号墓文化性质的分析——兼述楚文化对吴越地区的影响[J].东南文化,1992(06):40-45.
    [194]杨哲峰.关于江东地区“楚式墓”的发现与研究,东方博物(42)[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81-90.
    [195]杨哲峰.汉代陶瓷分类问题管见[N].中国文物报,2006-07-28.
    [196]杨哲峰.文化变迁中的器形与质地——关于江东地区战国秦汉之际墓葬所见陶瓷器组合的初步考察[J].文物,2012(04):50-63.
    [197]叶文宪.再论铍的起源与演变——兼论吴越系双耳剑的演变[J].考古,2013(03):62-74.
    [198]尤符赤.关于虎邱吴王阖闾坟的发现,吴文化资料选辑(2)[C].[出版地不详]: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编印,1984:144-145.
    [199]俞珊瑛.浙江出土青铜器研究,东方博物(36)[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7-39.
    [200]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1)[C].武汉:荆楚书社,1987:1-15.
    [201]俞伟超.关于当前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问题,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42-253.
    [202]俞伟超.秦汉的“亭”、“市”陶文,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32-145.
    [203]俞天舒.瑞安石棚墓初探[J].东南文化,1994(05):122-127.
    [204]章金焕.略论上虞石室土墩遗存[J].南方文物,1994(04):91-92.
    [205]张长寿.论屯溪出土的青铜器,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91-100.
    [206]张翊华.江西贵溪崖墓墓主族属质疑——越人乎?徐人乎?[J].南方文物,1992(02):76-79转70.
    [207]张礼艳.丰镐地区西周墓葬分期研究[J].考古学报,2012(01):23-62.
    [208]张懋镕.试论西周青铜器演变的非均衡性问题[J].考古学报,2008(03):337-352.
    [209]张敏.鸿山越墓的发现与越文化的再认识,南京博物院集刊(10)[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30-40.
    [210]张敏.宁镇地区青铜文化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48-297.
    [211]张敏.吴国都城初探[J].南方文物,2009(02):55-61.
    [212]张敏.吴王余昧墓的发现及其意义[J].东南文化,1988(3/4):52-58.
    [213]张敏.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J].文物,2010(01):61-72.
    [214]张敏.越国玉器的等级研究[J].东南文化,2011(04):59-66.
    [215]张敏,韩明芳.虞舜南巡狩与勾吴的发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03):105-113.
    [216]张玮.“人”字顶木椁墓墓主族属的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11(03):57-59.
    [217]张学海.试论鲁城两周墓葬的类型、族属及其反映的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98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1-97.
    [218]张英霖.试释江南一带的所谓“烽燧墩”——关于穴、窟、的实物例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110-115转60.
    [219]张志新,陆永文.太湖地区“石室墓葬”说质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3):107-110.
    [220]张仲淳.江西贵溪崖墓族属初探——兼对“干越说”质疑[J].江西历史文物,1983(02):28-37.
    [221]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11-131.
    [222]曾昭燏,尹焕章.试论湖熟文化[J].考古学报,1959(04):47-58.
    [223]赵东升,杭涛.复杂的祭祀行为[J].中国文化遗产,2005(06):25-27.
    [224]赵辉.关于考古类型学的几点思考,考古学研究(1)[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482-497.
    [225]郑建明.商周原始瓷装饰纹样略论[J].文物,2012(11):61-76.
    [226]郑君雷.文化人类学的族群认同与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研究——汉末魏晋河套阴山地区北方民族遗存族属研究的个案思考[J].思想战线,2007(04):21-26.
    [227]郑小炉.东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镇”——古越族向岭南迁徙的一个例证,边疆考古研究(2)[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95-204.
    [228]郑小炉.南方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实践[J].考古,2007(09):67-77.
    [229]郑小炉.试论徐和群舒青铜器——兼论徐、舒与吴越的融合[J].文物春秋,2003(05):6-14转50.
    [230]钟遐.绍兴306号墓小考[J].文物,1984(01):36-37.
    [231]周大鸣.略论江浙地区石室墓的几个问题[J].南方文物,1996(03):52-58.
    [232]周润垦,王书敏,张浩林.宁镇地区土墩墓的族属[J].中国文化遗产,2005(06):42-43.
    [233]周亚.吴越地区土墩墓青铜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从安徽屯溪土墩墓部分青铜器谈起,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8:55-70.
    [234]周燕儿.绍兴出土越国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J].考古与文物,1996(06):28-37.
    [235]朱季海.谈吴越之间的土墩石室,吴文化研究论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219-222.
    [236]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95-182.
    [237]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6)[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66-72.
    [238]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98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23-135.
    [239]邹厚本.青铜“鸠杖”辨析,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275-278.
    [1]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皖南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霍邱堰台——淮河流域周代聚落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M].文物出版社,1995.
    [4]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7.
    [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
    [6]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7]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萧山柴岭山土墩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9]淮安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0]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1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2]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3]李海主编.杭州古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5]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6]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主编.南京文物精华(器物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7]钱公麟,朱伟峰,陈瑞近编著.真山东周墓地:吴楚贵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8]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越地遗珍[M].杭州:西泠印社,2007.
    [19]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20]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编.上海考古精粹[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1]苏州博物馆编.苏州博物馆藏出土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22]萧山博物馆编.萧山古陶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3]杨正宏,肖梦龙,刘丽文主编.镇江出土陶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24]杨琮,陈浩主编.越魂闽魄[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5]仪征市博物馆编.仪征出土文物集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6]浙江省博物馆编.浙江文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7]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博物馆编.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
    [28]浙江省文物局编著.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
    [2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德清亭子桥——战国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3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3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局.印山越王陵[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3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越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安张家坡西周铜器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5.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37]周原考古队.周原——2002年度齐家制玦作坊和礼村遗址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安徽省博物馆,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发现一座春秋时期墓葬[J].考古,1993(07):656-657转670.
    [2]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J].考古,1963(04):204-212.
    [3]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04):59-90.
    [4]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2)[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47-60.
    [5]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J].文物,1982(12):47-50.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广德县经济开发区赵联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研究(16)[C].合肥:黄山书社,2009:156-163.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J].考古,2002(02):3-13.
    [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南陵千峰山土墩墓[J].考古,1989(03):219-230.
    [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宁国市安友西周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研究(14)[C].合肥:黄山书社,2005:227-229.
    [1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管理局.安徽繁昌板子矶周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13(10):11-22.
    [1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当涂陶庄战国土墩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3(10):23-35.
    [1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南陵龙头山西周土墩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2013(10):4-10转76.
    [1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南陵县古铜矿采冶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2002(02):45-54.
    [1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J].文物,1990(06):58-66.
    [15]安吉县文化馆.浙江安吉发掘一座石构建筑[J].考古,1979(02):186-187.
    [16]安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安吉出土春秋青铜盉[J].文物,2006(11):95-96.
    [17]安志敏.浙江瑞安、东阳支石墓的调查[J].考古,1995(07):585-588.
    [1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J].文物,1995(07):4-39.
    [19]常州博物馆.溧阳水西土墩墓群发掘简报,穿越宜溧山地:宁杭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8-79.
    [20]常州市博物馆.江苏省武进县潘家乡腰沿山土墩石室墓[J].东南文化,1989(4/5):60-69.
    [21]柴福有.浙江江山小红岗土墩遗存试掘简报[J].南方文物,1993(04):4-7.
    [22]车广锦.武进县淹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55-156.
    [23]陈福坤.江苏江宁县发现“印纹硬陶”古墓[J].考古通讯,1958(04):55-56.
    [24]陈晶,陈丽华.江苏省江阴县大松墩土墩墓[J].文物,1983(11):92-93.
    [25]陈荣军,沈岳明.浙江东阳抢救性发掘周代土墩墓[N].中国文物报,2005-11-25.
    [26]陈小春.南陵县牌楼及新义士西周至春秋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201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244-245.
    [27]大夫墩考古队.丹阳市河阳大夫墩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1994(增刊2):110-116.
    [28]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10-35.
    [29]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1988(3/4):13-50.
    [30]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大港土墩墓发掘报告[J].文物,1987(05):25-35.
    [31]邓坚.安徽广德发现土墩墓群[N].中国文物报,2003-04-11.
    [32]丁邦钧.战国土坑木椁墓[J].宣州文物,1983:31-33.
    [33]丁金龙,牛煜龙.苏州市同公湾小山春秋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217-218.
    [34]丁金龙,周公太.常熟市虞山西校场石室土墩,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61.
    [35]杜正贤.杭州石塘战国一号墓发掘简报[J].杭州考古,1994(1/2):21-23.
    [36]繁昌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土墩墓专项调查组.安徽繁昌县土墩墓综合调查报告,文物研究(18)[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21-135.
    [37]方向明.长兴县弁山春秋和东汉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85-186.
    [38]福建博物院.福建光泽池湖商周遗址及墓葬,东南考古研究(3)[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1-35.
    [39]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浦城县管九村土墩墓群[J].考古,2007(07):28-37.
    [40]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武夷山市博物馆.武夷山市竹林坑一号原始瓷窑址发掘简报[J].福建文博,2012(03):24-33.
    [41]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浦城县管九村大王塝土墩墓发掘简报[J].福建文博,2007(02):2-7.
    [42]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建瓯黄窠山遗址发掘报告[J].福建文博,1995(01):44-55.
    [43]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建阳市山林仔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2(03):27-33.
    [44]福建省博物馆,崇安县文化馆.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0(06):12-20.
    [45]福建省博物馆,光泽县文化局,文化馆.福建省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J].考古,1985(12):1095-1108.
    [46]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北建瓯和建阳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1961(04):185-192转202.
    [47]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J].考古学报,1977(02):99-130.
    [48]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农林东路南越国“人”字顶木椁墓,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1)[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5-48.
    [49]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1(01):1-8.
    [50]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工作站.杭州市萧山区蜈蚣山土墩墓D19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2(04):51-58.
    [51]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杭州萧山柴岭山土墩墓(D30)发掘简报[J].文物,2013(05):4-15.
    [52]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杭州萧山蜈蚣山土墩墓(D4)发掘简报[J].文物,2013(05):16-28.
    [5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淮阳县文物保管所.河南淮阳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10):18-27.
    [5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10):1-17.
    [55]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J].考古学报,1988(02):189-232.
    [5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2011(11):4-60.
    [57]胡继根.湖州市杨家埠西周至六朝及明代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238-239.
    [58]胡秋凉.长兴七女墩墓葬群清理简报,东方博物(43)[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5-36.
    [59]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湖州堂子山土墩墓发掘报告,东方博物(11)[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7-23.
    [60]黄昊德,徐军,祝利英,李晖达.奉化市南岙林场战国至明代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218-219.
    [61]黄宣佩.上海市嘉定县外冈古墓清理[J].考古,1959(12):685-686.
    [62]蒋明明.浙江绍兴皋埠任家湾茅家山战国墓清理简报,东方博物(14)[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1-55.
    [63]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5(05):58-62.
    [64]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附葬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材料[J].文物参考资料,1956(01):45-46.
    [65]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J].考古,1965(03):105-115.
    [66]江西省历史博物馆,贵溪县文化馆.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0(11):1-25.
    [67]江西省上饶县博物馆.上饶县马鞍山西周墓[J].东南文化,1989(4/5):38-44.
    [6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山县博物馆.玉山双明地区考古调查与试掘[J].南方文物,1994(03):8-23.
    [69]金华地区文管会.浙江衢州西山西周土墩墓[J].考古,1984(07):591-593.
    [70]金华地区文管会.浙江义乌县平畴西周墓——兼论原始青瓷器的制作工艺[J].考古,1985(07):608-613转622.
    [71]金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金衢盆地商周原始瓷遗存,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42-143.
    [72]金翔.浙江安吉县陇坝村发现一座战国楚墓[J].考古,2001(07):92.
    [73]劳伯敏.关于萧山越王城遗址调查和清理[J].杭州考古,1991(04):6-12.
    [74]梁宝华.杭州半山鸟儿山古墓葬群清理简报[J].杭州考古,1997(总12):8-9.
    [75]李德文.南陵县乔村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222-223.
    [76]溧水县图书馆.江苏溧水出土的几批青铜器[J].考古,1986(03):281-282.
    [77]刘建国.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人殉[J].考古与文物,1987(04):29-38.
    [78]刘建国.江苏宜兴石室墓试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3(04):9-13.
    [79]刘建国,刘兴.丹徒下湖战国遗址——兼论后吴文化的两个问题[J].东南文化,1992(06):129-137.
    [80]刘建国,吴大林.江苏溧水宽广墩墓出土器物[J].文物,1985(12):23-25.
    [81]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5)[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06-111.
    [82]刘兴,刘建国.溧水凤凰井春秋土墩墓[J].东南文化,1989(4/5):70-77.
    [83]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发现西周墓[J].考古,1976(04):274.
    [84]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73-78.
    [85]毛兆廷.浙江省江山县发现战国墓[J].文物,1985(06):22-24.
    [86]孟国平.长兴县南符小山西周春秋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201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230.
    [87]孟国平.长兴县窑岗岭与炮台山商周土墩遗存,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237-238.
    [88]孟国平.宁波——金华高速公路沿线春秋至明清时期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86-187.
    [89]孟国平,何炜.长兴抛渎岗、西山头的土墩遗存,浙江考古新纪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64-166.
    [90]牟永抗,毛兆廷.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57-84.
    [91]南波.吴县唯亭公社夷陵山出土印纹陶、釉陶器物[J].文物,1977(07):80.
    [92]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J].考古学报,1993(02):207-237.
    [93]南京博物院.江苏高淳县顾陇、永宁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58-65.
    [94]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J].考古学报,2009(03):413-434.
    [95]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7-57.
    [96]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下蜀中心山土墩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1(03):25-32.
    [97]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J].考古,1977(05):292-297转340.
    [98]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J].文物,2007(07):20-38.
    [99]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J].考古,1974(02):116-120.
    [100]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3)[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24.
    [101]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0)[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61-194.
    [102]南京博物院,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5(11):985-989.
    [103]南京博物院,丹阳市文化局.江苏丹阳神河头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0(05):36-41.
    [104]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管会.宜兴潢潼土墩墓群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2006(06):21-29.
    [105]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宜兴百合村土墩墓群D1~D4发掘报告,穿越宜溧山地:宁杭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80-136.
    [106]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教局.江苏丹徒橫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J].文物,2000(09):42-54.
    [107]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徒辛丰薛家村大墩、边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80-91.
    [108]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丹阳市文化局.江苏丹阳葛城遗址考古勘探与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0(05):30-35.
    [109]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镇四角墩土墩墓第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2007(10):14-19.
    [110]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市左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0(04):12-31.
    [111]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水县博物馆.溧水县秀才墩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21-129.
    [112]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阳天目湖门口田土墩墓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30-136.
    [113]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溧阳天目湖庙山土墩墓发掘报告,印记与重塑: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2001~2009)[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02-120.
    [114]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江苏金坛县薛埠镇上水土墩墓群二号墩发掘简报[J].考古,2008(02):23-36.
    [115]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镇江市博物馆,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及金坛市周代土墩墓[J].考古,2006(07):22-30.
    [116]南京市博物馆.南京秦淮区宝塔顶10号院战国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9(04):27-29.
    [117]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1(03):33-47.
    [118]南京市博物馆,六合县文教局.江苏六合程桥东周三号墓[J].东南文化,1991(01):204-211.
    [119]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江浦蒋城子遗址[J].东南文化,1990(1/2):214-240.
    [120]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浦口出土一批青铜器[J].文物,1980(08):10-12转34.
    [121]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慈溪掌起缸窑山墓地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2005(02):16-23.
    [122]潘林荣.湖州黄梅山原始瓷窑址调查简报,东方博物(4)[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249-254.
    [123]钱屿.无锡庙山石室土墩墓[J].考古与文物,1984(03):22-24.
    [124]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J].考古,1998(02):18-24.
    [125]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衢州市发现原始青瓷[J].考古,1984(02):130-134.
    [126]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重固战国墓[J].考古,1988(08):688-693.
    [127]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县戚家墩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3(01):16-24转29.
    [128]绍兴市文物管理处.绍兴市马鞍乡战国、东汉、三国、西晋、唐、宋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46.
    [129]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凤凰山战国木椁墓[J].文物,2002(02):31-37.
    [130]绍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绍兴凤凰山木椁墓[J].考古,1976(06):392-394.
    [131]沈岳明.东阳巍山、歌山周代土墩墓,浙江考古新纪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69-171.
    [132]沈作霖.绍兴发现青铜鸠杖[N].中国文物报,1990-11-15.
    [133]石谷风.青阳出土的西周晚期铜器[J].安徽文博,1983(03):86-87转75.
    [134]施玉平,杨再年.丹阳青墩山西周墓[J].东南文化,1991(3/4):173-175.
    [135]苏州博物馆.苏州市长桥新塘战国墓地的发掘[J].考古,1994(06):532-537.
    [136]苏州博物馆.苏州真山四号墩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2001(07):8-15.
    [137]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岭石室土墩的发掘[J].考古,2001(09):22-34.
    [138]苏州博物馆考古部.江苏苏州上方山六号墩的发掘[J].考古,1987(06):525-532.
    [139]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虎丘东周墓[J].文物,1981(11):51-54.
    [140]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阳山俞墩土墩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2(04):28-37.
    [141]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周家浜D2发掘简报,穿越长三角:京沪、沪宁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20-228.
    [142]孙国平.长兴县西山头商周汉六朝时期土墩遗存,中国考古学年鉴(200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12-213.
    [143]孙维昌.上海发现一座战国-汉初时代墓葬[J].文物,1959(12):65.
    [144]泰山土墩墓考古队.丹阳市泰山溢洪河一、二号土墩墓[J].东南文化,1994(增刊2):149-159.
    [145]田正标.萧山市长山商周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70-171.
    [146]田正标,黄昊德.安吉县上马山西周至六朝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239-240.
    [147]田正标,王圪峰,施加农,陈元甫.萧山长山发掘商周土墩墓出土仿青铜原始瓷鼎瓷簋等重器[N].中国文物报,2000-07-30.
    [148]铁山中学,政和县文化馆.福建政和县发现春秋时期的青铜兵器和印纹陶器[J].考古,1979(06):565.
    [149]团山考古队.江苏丹徒赵家窑团山遗址[J].东南文化,1989(01):73-121.
    [150]王峰.广德县荷花村两周时期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90-191.
    [151]王光明.江宁区窑上村青铜时代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201.
    [152]王晓红.上虞白马湖畔石室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9)[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9-40.
    [153]王晓红.上虞董村牛山战国墓清理,东方博物(36)[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87-93.
    [154]王岳群.江苏武进淹城龙墩墓葬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5(3):28-36.
    [155]王志高.溧水县和凤乡土墩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198-199.
    [156]王志敏,韩益之.介绍江苏仪征过去发现的几件西周青铜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6(12):31-32.
    [157]魏百龄,谢春祝.无锡华利湾古墓清理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6(12):47-48.
    [158]温州市文物处,苍南县文物馆.浙江苍南县埔坪乡发现一座商代土墩墓[J].考古,1992(06):571-572.
    [159]吴山菁.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J].考古,1977(05):298-301.
    [160]无锡市博物馆.无锡璨山土墩墓[J].考古,1981(02):134-136转133.
    [161]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春秋吴国玉器窖藏[J].文物,1988(11):1-13.
    [162]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J].文物,1984(05):16-20.
    [163]吴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吴兴苍山古战堡试掘[J].考古,1966(05):282-283.
    [164]夏星南.浙江长兴县发现吴、越、楚铜剑[J].考古,1989(01):1-9.
    [165]谢春祝.无锡施墩第五号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6(06):45-46.
    [166]信阳地区文管会,信阳市文管会.河南信阳市平西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9(01):20-25转9.
    [167]宣城市博物馆.宣州棋盘崔村土墩墓出土器物,文物研究(14)[C].合肥:黄山书社,2005:230-233.
    [168]宣州市博物馆.宣州市战国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12)[C].合肥:黄山书社,1999:75-76.
    [169]杨鸠霞.安徽省繁昌县平铺土墩墓[J].考古,1990(02):169-170.
    [170]杨则东,宫希成.安徽省南陵县古遗迹遥感调查[J].中国地质,1998(10):30-32.
    [171]杨琮.武夷山发现西汉闽越国贵族墓葬[N].中国文物报,2003-08-20.
    [172]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兼谈原始青瓷生产和使用中的若干问题[J].文物,1982(04):53-57.
    [173]叶润清.繁昌县瓜墩周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04.
    [174]叶润清.青阳县岱山春秋墓,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232-24.
    [175]尹焕章.仪征破山口探掘出土铜器记略[J].文物,1960(04):85-86.
    [176]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J].考古,1990(03):210-213转288.
    [177]余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余杭崇贤战国墓[J].东南文化,1989(06):121-125.
    [178]俞天舒.浙江瑞安凤凰山周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7(08):707-710.
    [179]曾凡.福建光泽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通讯,1955(06):16-23.
    [180]张国茂.安徽铜陵市金口岭春秋墓,文物研究(7)[C].合肥:黄山书社,1991:286-289转295.
    [181]张恒.嵊县一座战国墓,绍兴市考古学会会刊(1)[C].绍兴:[出版者不详],1989:19.
    [182]张敏.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其保护设想[J].江汉考古,2008(04):102-108.
    [183]张敏.阖闾城遗址的考古复查与初步认识[J].无锡文博,2008(04):9-17.
    [184]张敏.金坛县连山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197-198.
    [185]张峋.台州路桥区梅屿山商周文化遗存初探,东方博物(45)[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50-54.
    [186]张云土.衢县发掘一西周墓[N].中国文物报,1991-07-07.
    [187]赵人俊.宁波地区发掘的古墓葬和古文化遗址[J].文物参考资料,1956(04):81-82.
    [188]赵一新.金华发现巨石遗存[N].中国文物报,1993-02-28.
    [189]赵玉泉.武进县淹城遗址出土春秋文物[J].东南文化,1989(4/5):78-91.
    [190]赵玉泉,壮宏亮.淹城屠家墩出土春秋文物[J].东南文化,1995(4):122-123.
    [191]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出土商代铜器[J].文物,1986(02):37-39.
    [192]浙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宁波洪塘卢家山商周遗存发掘报告[J].南方文物,2011(01):65-71.
    [193]浙江省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垅坝D12土墩墓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2003(03):28-31.
    [194]浙江省磬安县文管会.浙江东阳六石西周土墩墓[J].考古,1986(09):855-856.
    [195]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J].文物,1960(07):48-49.
    [196]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绍兴地区文化局,绍兴市文管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01):10-26.
    [197]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浙江淳安左口土墩墓[J].文物,1987(05):36-40转51.
    [19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三官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36)[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81-86.
    [19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的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85-199.
    [20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县夹山商周土墩石室结构遗存,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43-144.
    [20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盖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3)[C].北京:长征出版社,1997:155-177.
    [20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牛头山古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27-177.
    [20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羊山古墓群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96-126.
    [20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周家山古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78-224.
    [20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51-95.
    [20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28-169.
    [20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70-184.
    [20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上虞县商代印纹陶窑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7(11):984-986转1008.
    [20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笔架山春秋战国墓葬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9(01):48-56.
    [2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五福楚墓[J].文物,2007(07):61-74.
    [2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博物馆.浙江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J].文物,2007(01):4-21.
    [21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阳市博物馆.浙江东阳前山越国贵族墓[J].文物,2008(07):4-60.
    [21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浙江海盐出土原始瓷乐器[J].文物,1985(08):66-72.
    [21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J].考古,2011(07):3-8.
    [21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湖州妙西独山头土墩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36)[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72-80.
    [21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浙江湖州南山商代原始瓷窑址发掘简报[J].文物,2012(11):4-15.
    [21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浙江省湖州市杨家埠古墓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7)[C].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142-310.
    [21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人尖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00-205.
    [21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县文管所.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06-257.
    [22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7(11):25-36.
    [22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处,苍南县文物馆.浙江苍南县桐桥石棚调查简报,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286-289.
    [22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J].南方文物,2008(03):50-60.
    [22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上虞市博物馆.浙江上虞驿亭凤凰山西周土墩墓[J].南方文物,2005(04):7-11.
    [224]浙江文管会.绍兴漓渚的汉墓[J].考古学报,1957(01):133-140.
    [225]镇江博物馆.丹徒镇四脚墩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1989(4/5):52-59.
    [226]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薛家村大墩、边墩土墩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0(05):42-50.
    [227]镇江博物馆.江苏武进孟河战国墓[J].考古,1984(02):135-137.
    [228]镇江博物馆.江苏武进、宜兴石室墓[J].文物,1983(11):56-63.
    [229]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J].文物,1987(12):24-37.
    [230]镇江博物馆.镇江大港馒儿墩西周墓及春秋墓发掘简报,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38-41.
    [231]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05):1-10.
    [232]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1号土墩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3(02):22-30.
    [233]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2(04):38-50.
    [234]镇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江苏镇江大港双墩2号墩发掘报告[J].南方文物,2010(04):40-44.
    [235]镇江市博物馆.江苏丹徒出土东周铜器[J].考古,1981(05):409-410.
    [236]镇江市博物馆.江苏丹徒县石家墩西周墓[J].考古,1984(08):706-708.
    [237]镇江市博物馆.江苏溧水、丹阳西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5(08):690-693转768.
    [238]镇江市博物馆,金坛县文化馆.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J].考古,1978(03):151-154.
    [239]镇江市博物馆,溧水县文化馆.江苏溧水乌山西周二号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C].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66-69.
    [240]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J].考古,1979(02):107-118.
    [241]郑建明.德清县小紫山商周土墩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2011)[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229.
    [242]周丽娟.上海青浦福泉山发现一座战国墓[J].考古,2003(11):94-96.
    [243]周燕儿,蔡晓黎.绍兴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东方博物(14)[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6-69.
    [244]周燕儿,符杏华.浙江绍兴县出土一批原始青瓷器[J].江西文物,1990(01)56-57转19.
    [245]周意群.安吉发现西周青铜铙[J].浙江文物,2004(02):33.
    [246]周意群.安吉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铙[J].文物,2005(01):85.
    [247]周庄土墩墓联合考古队.江苏江阴周庄JZD3东周土墩墓[J].文物,2010(11):4-16.
    [2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J].考古,2011(07):19-26.
    [249]钟志.南博、中大发掘五峰山石室土墩[J].文博通讯,1983(06):51.
    [250]朱建明.浙江德清三合塔山土墩墓[J].东南文化,2003(03):40-42.
    [251]朱江.江苏南部“硬陶与釉陶”遗存清理[J].考古通讯,1957(03):8-13.
    [252]朱江.吴县五峰山烽燧墩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5(04):50-53.
    [253]朱土生.浙江龙游出土一批精美西周原始青瓷[N].中国文物报,1999-10-24.
    [254]朱献雄.安徽青阳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J].文物,1990(08):93-94.
    [255]邹厚本.吴县五峰山石室土墩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05-106.
    [256]邹厚本,宋建,吴绵吉.丹徒断山墩遗址发掘纪要[J].东南文化,1990(05):375-378转363.
    [1](汉)班固撰.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汉)高诱注.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书店,1985.
    [3](汉)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5](汉)赵晔撰.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6](唐)陆广微撰.吴地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7](清)顾栋高辑.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8]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李步嘉.越绝书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黎翔凤,梁运华.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林尹.周礼今注今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1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4]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5]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