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析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到来,历史课程出现了“一标多本”、“多标多本”的新局面。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多样化形式的出现,给初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朝气蓬勃的气息,同时也把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本文以《抗日战争》一课为个案,对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
     文章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的现状,发现其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个案的形式,从教科书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就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问题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只有从教科书内容的完善和教师的教学两方面着手,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性。
With the new round of the arrival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situation of "more than a subscript", "more and more the standard" has emerged in the history curriculum. The situation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iddle and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history textbooks has brought vibrant atmosphere to the middle and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but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coherence of middle and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was placed in front of people.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Anti-Japanese War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herence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published by people's Education publication).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whole status of coherence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trying to find the problem.then,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coherence from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Knowledge of history is given by case studying.finally, suggestion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herence is made. I believe that is only trying to perfecting content of the textbooks and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can get the greatest degree of coherence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引文
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张慕颖:《试析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以苏州地区使用的教材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朱煜:《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篡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朱煜:《论历史教科书编撰的有效衔接》,《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9期。
    任俊环:《入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问题研究——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
    ①陈晓琴:《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王露忠:《初、高中不同体系下历史教材衔接整合的策略与思考》,http://paper.dic123.com/paper_1454001/
    刘红首:《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困难与教学对策》,《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第12期。
    董学武:《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年第2期。
    陈惠菊:《浅谈初高中历史教育的衔接和突破》,《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
    万宝奎:《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http://www.1sfyw.net/article/heml/52711.html。
    孟伟:《高初中历史教材教学衔接的几点尝试》http://www.tzsy.cn/eduarticle/xuejiao/jcfx/200805/07-70449.html.
    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濮华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之我见》,《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年第6期。
    郑岩滨:《初中实行开卷考试对高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以历史学科为例谈开卷考试后的初高中衔接问题》,《考试周刊》2008年第20期。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版,第377页。
    叶小兵:《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92页。
    汪琴:《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版,第149页。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2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50页。
    冯长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227页。
    朱煜:《论历史教科书编篡的有效衔接》,《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9期。
    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44页。
    冯长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92页。
    朱汉国、郑林:《新编历史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44页。
    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44页。
    冯长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91页。
    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44页。
    姚锦祥:《评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历史教学》2005年第3期。
    李伟科:《初高中历史教材整体化》,《历史教学》2001年第5期。
    朱煜:《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篡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姚锦祥:《评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历史教学》2005年第3期。
    朱煜:《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篡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朱采慧:《新编国中与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性初探》,《台湾历史教育》2000年第12期。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41页。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5页。
    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57页。
    冯长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99页。
    朱煜:《论历史教科书编篡的有效衔接》,《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9期。
    朱煜:《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篡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114页。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总体介绍》,《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23期。
    朱煜:《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篡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冯长运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55页。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76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75页。
    张慕颖:《试析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以苏州地区使用的教材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朱煜:《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
    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
    1、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朱煜:《历史教材学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王雄:《历史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于有西、叶小兵等著:《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冯长运、李明海主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冯长运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版。
    11、朱汉国、郑林主编:《新编历史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张慕颖:《试析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以苏州地区使用的教材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汪琴:《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
    3、常建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性专题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学位论文。
    4、刘煦:《论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有效使用——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辛亥革命”相关内容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
    5、任俊环:《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问题研究——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
    1、陈晓琴:《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2、朱煜:《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篡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3、朱煜:《论历史教科书编撰的有效衔接》,《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9期。
    4、姚锦祥:《评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历史教学》2005年第3期。
    5、朱采慧:《新编国中与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性初探》,《台湾历史教育》2000年第12期。
    6、李伟科:《初高中历史教材整体化》,《历史教学》2001年第5期。
    7、刘红首:《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困难与教学对策》,《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第12期。
    8、董学武:《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年第2期。
    9、陈惠菊:《浅谈初高中历史教育的衔接和突破》,《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0、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2、濮华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之我见》,《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年第6期。
    13、郑岩滨:《初中实行开卷考试对高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以历史学科为例谈开卷考试后的初高中衔接问题》,《考试周刊》2008年第20期。
    14、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
    15、陈其:《认真解决中学历史课程两阶段的衔接问题——谈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
    16、刘瑜、浦益玲:《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变化的问题及对策》,《教科书研究》2007年第7期。
    1、王露忠《初、高中不同体系下历史教材衔接整合的策略与思考》,http://paper.di c123.com/paper_1454001/。
    2、万宝奎:《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http://www.1sfyw.net/article/heml/ 52711.html。
    3、孟伟:《高初中历史教材教学衔接的几点尝试》,http://www.tzsy.cn/eduarticle/ xuejiao/jcfx/200805/07-70449.html。
    1、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2、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3、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4、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5、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6、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7、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