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广义的美华文学不仅包括美国华文文学,还包括美国华裔用英文创作的文学。这样,就形成了三大作家群:台湾旅美作家群、大陆新移民作家群和美国华裔作家群。把这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研究其移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三大作家群展开比较的学理依据。作家作品的同源性、类同性及异质性与变异性决定了他们的可比性。二是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科细分,美国华文文学与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两者很少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目前的形象学研究大多侧重于中国形象,只有少量的美国形象,缺少中美形象的比较、汇总。移民小说中美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弥补学界在这方面的不足,中国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参与到学界当前的前沿性话题中去。从文学文化层面探索移民问题和中美政治关系,对中美文学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主题学为主,辅以拉康镜像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女权主义等。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通过对异质文明、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移民小说的研究,分析形形色色的中美形象的特征和建构过程,并分析中美形象的成因,试图发现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美华作家言说中国和美国的特点。
     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采用广义上的美华文学的定义,把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对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同时展开论述,梳理了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的流变并做了原因探析。(二)文学/文化研究。通过对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的比较,深入剖析其中的深层文化内涵。
     下面简要介绍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首先,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崛起的台湾旅美作家主要有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施叔青、丛苏等,他们的移民小说有个共同点:表现了流浪的中国人的悲凉心态。小说中的人物从台湾自我放逐到美国,就像浮萍一样在美国的汪洋大海里随风摆荡,无法落地生根,于是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浪子,边缘人,摆荡的人,带枷的自由人等中国移民形象。他们有着身份的焦虑,在美国被边缘化,常常寻根。美国人很少出现在小说中,小说中的美国人常常是负面形象。异族婚恋常常以失败告终,象征了中美融合的失利。总体来说,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美国是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中国是精神家园,而美国是生存之地;遥远的中国因中国游子的想象而变得富有诗意,而美国对移民来说则是文化沙漠。
     所以会有这样二元对立的中美形象,是因为文化认同危机。怀着美国梦却不能很快适应当地文化,顺利融入美国,由此产生失望、孤独、困惑、迷惘等消极心态,笔下的美国形象也呈现灰暗的色调。而文化认同危机与他们的身世有关。这些作家在早年从大陆放逐台湾,成人后又再次放逐到异域,这种经历让他们对故国充满哀思,对美国有寄居之感。浪子的形象是自身的写照。当时美国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等影响了美国社会对移民的态度,也影响了移民对美国的看法及中美形象的形成。
     其次,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查建英、严歌苓、周励、曹桂林等,写下一系列有关新移民美国经验叙述的小说。除了继承前一阶段关于移民漂泊异域的悲苦的描述,还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塑造了朝气蓬勃的新移民形象。如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严歌苓的自尊自强的中国女留学生,周励、曹桂林和薛海翔等的华商形象。新移民不再纠缠于故国哀思,无根寻根等,而是生存至上,落地生根,保持族群的独立,对民族融合表现淡漠。与前一阶段华文文学相比,这一时期反映异族交往的小说增多,美国人戏份增加,美国形象多呈中性或正面形象,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这时的中国处于“文革”前后,而美国富强、民主、文明,为新移民的成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中美形象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大环境的改变,中美友好交往,美国的民族政策、移民政策日趋宽容,种族歧视程度减轻,美国对中国移民持友善态度,这影响了作家对中美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是大陆新移民作家没有台湾旅美作家的早年放逐经历,但经历了“文革”的摧残,在改革开放的鼓动下,到美国寻梦。虽然也免不了文化冲突,但没有台湾旅美作家所遭遇到的文化冲突剧烈。作为注视者的作家有的对美国持狂热态度,如周励;但更多的作家等则持亲善的态度,如查建英、严歌苓。
     第三,美国华裔作家的身份认同。黄玉雪、谭恩美、汤亭亭、任璧莲等的小说反映了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第一代与后代之间的代际冲突问题,华裔的成长主题。代际冲突中的华人第一代大多勤劳善良,固守中国文化传统,有封建迷信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等,而华裔美国人则处于中美文化的夹缝间,但以美国文化为主,他们与父辈的冲突大多是文化冲突。华裔美国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美国化的过程,他们最终都变成了典型的美国佬。这里的中国要么处于近代社会,经济落后,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虽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封建思想桎梏着人们,父权制思想压迫女性;要么是红色新中国,共产党迫害有产者,不讲人道,专制独裁。美国虽然有种族歧视,但没有饥饿,没有战争,国富民强。
     所以会有不同于华文作家笔下的中美形象,一方面与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有关。他们虽然在种族上是中国人,但在文化身份上早已变成了美国人,有些作家有妖魔化中国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的信息不通,真实的中国不为美国所了解。华裔作家根据道听途说所描述的中国,必然与真实的中国有很大出入。总体而言,华裔美国作家书写想象中的中国,认同现实中的美国。
     以上三大作家群有一些共同的母题,也有各自偏爱的母题。母题的变奏表现了不同的时代主题,产生了相似而又不同的中美形象。中美形象有它的恒定性和变异性。恒定是因为他者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时代环境、作家的身份认同、写作语言、期待视野与审美情趣等合力作用的结果。
     大陆新移民文学继承、发展了台湾旅美文学。台湾旅美作家还在继续创作,显示了新的审美风格。这两大作家群逐渐合流,成为新世纪的美国华文文学作家群,与美国华裔英文作家群比肩而立。目前来看,他们的小说创作还有很大区别。但可以设想,在美国定居多年以后的移民作家即使仍然用中文创作,也会与华裔作家的英文小说接近。因为多年的美国文化熏陶会影响作者的创作思维,使中文创作带上美国文化的痕迹,成为中美文化合流的产物。
     总之,美国不是天堂,而中国也不是地狱。那些或天堂或地狱的异国形象都是作家艺术的想象,是中国移民或华裔美国人欲望与恐惧的梦乡。
In a broad sense, 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 includes not only Chinese literature in America, but alsoEnglish literature written by Chinese American. So do three great writer groups form, which is Taiwanesewriters group in America, China mainland new immigrant writers group and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group. Researching China and America's image in the immigrant novels of three writer groups mainlybased o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The first is the academic basis that three writer groups begin tocompare. The comparability depends on the homology, similarity, heterogeneity and variability of writersand works. The second is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Due to disciplines subdivision,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merican Chinese English literature belong to different subjects, whichrarely are put together for comparing research. Current imagologie studies mostly focus on the image ofChina, of course, also have a small amount of America's image study, but lack comparison and summary ofChina's image and America's image. So the research about imag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immigration novel helps fill in gaps. The study of China's image helps participate in current frontier subjectin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end, 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literary culture communicationexploring immigration problems and Sino-US political relations from literary and cultural aspect.
     In the research methods, imagologi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matology are given priority to,supplemented by Lacan's mirror theory,the theory of post-colonialism,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andtheory,feminism and so 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research aboutheterogeneous civilization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immigration novels, I analyze various image features,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imag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tries to fi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with dual cultural background talking China and theUnited States.
     Main innovations are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1) Adopting Chinese Americanliterature in a broad sense, put three writer groups together into the research scope,research the image of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comb the image flowing deformation of China and US andanalyze reason.(2) Literary aesthetic/cultural study. Through image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the immigration novels written by three writer groups, dig the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following is respectively overview about imag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hree writergroups' novels. First is Taiwanese writers' duckweed elegy. In the fifties and sixties of the20th, the risingTaiwanese writers in America mainly are Bai Xianyong, Yu Lihua, Chen Ruoxi, Shi Shuqing, Cong Su andso on. Their immigration stories have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showing sad mind of the wanderingChinese.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s exiled themselves from Taiwan to the United States, just likeduckweed swinging in the ocea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t strike root. Therefore, they were named as“rootless generation”, including vagrant, marginal man, shaky ones, free Chinese immigrants with cangueand other Chinese immigrant image. They have identity anxiety and were margin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so they were often homesick for China. Americans rarely appears in the novel. If there are Americans in thenovels, most Americans are often negative images. Transracial marriages often end in failure, whichindicates defeat in the fus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verall, China is a poor and backwardagricultural country,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is a powerful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China is a spiritualhome, but America is the survival land. Distant China becomes poetic because of Chinese wanderer'imagination,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is a cultural desert for immigration.
     Because of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there would be such a binary imag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lthough they embraced the United States dreams, they couldn't quickly adapt to the local culture andsuccessfully integrate themselve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So they feel disappointed, lonely, confused, etc.And the United States' image presents gray tones in their description.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is associatedwith writer's origin. These writers were exiled to Taiwan from Chinese mainland at an early age andbanished themselves again when they are adults. These experiences make them full of grief to the oldcountry, and feel strange for the United States. Vagrant image reflects self. America's immigration policyand national policy influenced American society attitude to immigrants, also influenced the immigrants'opin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mage formati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econdly is about the image in the new immigrant writers from the Chinese mainland. New immigrantwriters, such as Zha Jianying, Yan Geling, Zhou Li, Cao Guilin, wrote down series of immigrant novelsabout America's experience from1980s to1990s. In addition to inheritting the former bitternessdescription adrift in the foreign country, new immigrant writers also open up a new field and shape new immigrants image. For example, Zha Jianying described the character of bogus foreign devil. Yan Gelingshaped the self-respect and self-strength Chinese female students image. Zhou Li, Cao Guilin and XueHaixiang wrote numerous Chinese businessman images. New immigrants are no longer obsessing over theold grief, homesick feelings, and so on. For them, survival firstly, then taking root, maintaining ethnicindependence, even indifference to ethnic integration. Comparing with the previous Chinese literature, thenovels reflecting the interracial relationship became increasing during this period, where Americansincrease and their images are often neutral or positive, which reflects further strengthening ethnicintegration. At that moment, China was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rosperous, democratic and civilizedAmerica successfully set a good platform for the new immigrants.
     There are som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of the imag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aiwaneseliterature. On the one hand,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era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friendly exchanges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s national policy and more tolerant immigration policyalleviat racial discrimination degree, and most Americans are friendly to Chinese immigrants, all of theseaffected the writer to shape the imag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other hand, new immigrantwriters from mainland had not the experience that Taiwan's writers were exiled at their early years, but theyexperienc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looked for American dream at the instigation of the reform andopening up. They must meet cultural conflicts, but far less strenuous than Taiwan's writer's culturalconflict. As the watcher, some writers are fanatical for America, such as Zhou Li; More writers, such asZha Jianying, Yan Geling, have goodwill attitude to America.
     Thirdly is about identity of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who are Huang Yuxue, Amy Tan, Maxine HongKingston, Ren Bilian and so on. Their novels reflect the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 problem of Chinese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first generation and their descendants, and the growth theme of ChineseAmerican. Most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Chinese of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 was industrious and good,stick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uch as feudal superstition and concept of son preference. ChineseAmericans were in the crack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but they would give priority to Americanculture. Their conflicts with their parents were mostly cultural conflict. The growth of Chinese Americansis the process of Americanization, eventually they become typical Americans. In their perspective, Chinahere either closed the modern society, whose economy is backward, wars frequently, life destitute. Although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feudal ideas shackled people and patriarchyideology oppressed women. Or China was communism, where Communist party is non-humanitarian anddictatorship persecuted the rich.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has racial discrimination problems, she doesn'thave hunger and war, she is prosperous.
     The reasons that different image from Chinese writers have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t isassociated with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Although they were Chinese in blood, they hadbecome American in cultural identity. Even Some writers have a tendency to demonize China. On the otherhand, due to the information disord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al China was not knownby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which wa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hearsay by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wasbound to different from real China. In general,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wrote imagination of China, butagree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bove three great writers groups have some common subjects, also have their preferential subject.The variation of the different motif showed different era theme, and produced the similar and differentimag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imag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his constancy andvariability. The social collective imagination was the reason of constant image. However, change's reasonsare various, such as general environment of the time, the writer's identity, writing language, readers'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aesthetic taste, etc.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from mainland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America.Taiwan's writers continued writing new works in a broader view, diverse subject, which showed a new eratheme and new aesthetic style. The two writers groups gradually become a group of American Chineseliterature writers group in the new century, paralleling with Chinese American English writers group. Nowtheir novels have very big difference, you can imagine, even though immigrant writers settled in the UnitedStates many years still write in Chinese, whose novels would be closed to Chinese American Englishnovels. Because a long period American culture environment affect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Chinese writinghas the trace of American culture, which become a product of cultural conflu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United States.
     In short, America is not heaven, and China is not hell. The heaven or hell of the exotic image is artimagination of writers, which is desire and fear dream of Chinese immigrants or Chinese Americans.
引文
①[美]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中译本),徐颖果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法]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53页。
    ②[法]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1页。
    ①黄健、郑淑梅:《“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第218-219页。
    ②吴秀明:《主持人语》,吴秀明、方爱武:《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5页。
    ③吴秀明:《文化重建与“中国形象”塑造的当下使命》,《学术月刊》,2010年第11期,第94页。
    ①[法]拉康(Lacan, J.M.):《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拉康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
    90页。
    ②[法]拉康(Lacan, J.M.):《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89-96页;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广州:暨南大学,2004年,第25-30页。
    ①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广州:暨南大学,2004年,第68—69页。
    ②饶芃子、杨匡汉:《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页。
    ③参考[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的《内容摘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②莫言:《离散与文学》,http://news.gznu.edu.cn/info/1013/4464.htm,2013-5-9。
    ③程爱民:《前言》,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2页。
    ①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②白先勇1937年生于广西桂林,系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后来于1948年迁居香港,1952年移居台湾。1965年,白先勇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
    ①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②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文集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135页。
    ①袁良骏:《白先勇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②白先勇:《芝加哥之死》,《寂寞的十七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①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54页。
    ②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4-15页。
    ③白先勇:《芝加哥之死》,《寂寞的十七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①陈晓明:《“没落”的不朽事业——白先勇小说的美学意味与现代性面向》,《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第32页。
    ①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①程巍:《译者卷首语》,参见[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③[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①曹顺庆:《比较文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3页。
    ②刘俊:《母亲病逝和置身异域的双重刺激所引发的生存思考》,《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159-175页。
    ①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175页。
    ②刘俊:《情与美白先勇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249页。
    ②林涧:《导言:有关美国的华文文学》,林涧主编:《华人的美国梦:美国华文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①乔以钢、刘堃:《论北美华文女作家创作中“离散”内涵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1页。
    ①[美]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61-262页。
    ②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67页。
    ②陈慰萱:《困惑与选择:在两个世界之间——美籍华人女作家查建英、谭爱梅、於梨华小说分析》,《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38页。
    ①乔以钢、刘堃:《论北美华文女作家创作中“离散”内涵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1页。
    ②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③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④[美]於梨华:《别艾城》,《飘零何处归》,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00页。
    ①[美]於梨华:《别艾城》,《飘零何处归》,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46-147页。
    ②痖弦:《於梨华小说中的校园经验——从留学生文学到北美版〈儒林外史〉》,於梨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①余建华、张登国:《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54-55页。
    ①丛苏:《在乐园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小说港台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30-151页。
    ①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73页。
    ①[法]弗朗兹·法农(Fanon,F.):《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①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5页。
    ③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06页。
    ①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3页。
    ①郭群:《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与异化——论查建英的〈到美国去!到美国去〉》,《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461页。
    ②赵毅衡:《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46-49页。
    ①[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③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4页。
    ①[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著:《形象》,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5-178页。
    ②刘晓枫:《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页。
    ①[法]弗朗兹·法农(Fanon,F.):《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②[美]严歌苓:《严歌苓文集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①郭玉生:《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化的美学精神——以骑士文学为中心》,《外语学刊》,2006年第3期,第79-83页。
    ②[美]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82-83页。
    ①严歌苓:《扶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②乔以钢、刘堃:《论北美华文女作家创作中“离散”内涵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3页。
    ①[美]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70页。
    ①蔡云:《美国“内部殖民”进程中的“他者”———后殖民语境下海明威小说中的印第安人》,《名作欣赏》,2011年第6期,第62页。
    ①程巍:《译者卷首语》,参见[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①[美]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①[美]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
    ①[奥]弗洛伊德:《〈俄狄浦斯王〉》与〈哈姆雷特〉》,《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15-16页。
    ①[美]严歌苓:《红罗裙》,《严歌苓作品集2:少女小渔》,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1-52页。
    ①[美]严歌苓:《初夏的卡通》,《严歌苓作品集2:少女小渔》,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6页。
    ①周小祥、朱晓东:《20世纪美国梦的绝唱:透析盖茨比悲剧折射下的美国梦》,《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第173-174页。
    ①郭群:《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与异化——论查建英的〈到美国去!到美国去!〉》,《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461页。
    ①查建英:《留美故事》,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
    ②陈慰萱:《困惑与选择:在两个世界之间——美籍华人女作家查建英、谭爱梅、於梨华小说分析》,《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38页。
    ③查建英:《留美故事》,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
    ①陈慰萱:《困惑与选择:在两个世界之间——美籍华人女作家查建英、谭爱梅、於梨华小说分析》,《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38页。
    ①周小祥、朱晓东:《20世纪美国梦的绝唱:透析盖茨比悲剧折射下的美国梦》,《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第174页。
    ①[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著:《形象》,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①[法]弗朗兹·法农(Fanon,F.):《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②[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5-16页。
    ①曹桂林:《纽约上空的中国夜莺》,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第390页。
    ①曹桂林:《纽约上空的中国夜莺》,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
    ①黄虚峰:《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的异族通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19-25页。
    ①张慈:《风.自由》,参见[美]融融、[美]陈瑞琳主编《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短篇小说精选述评》,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412页。
    ②张慈:《风.自由》,参见[美]融融、[美]陈瑞琳主编《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短篇小说精选述评》,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416页。
    ①林涧:《导言:有关美国的华文文学》,《华人的美国梦:美国华文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①林涧:《导言:有关美国的华文文学》,《华人的美国梦:美国华文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①周小祥、朱晓东:《20世纪美国梦的绝唱:透析盖茨比悲剧折射下的美国梦》,《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第174页。
    ②严力(1954—),出生于北京,1973年开始诗歌创作,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1979年开始绘画创作。1985年夏留学美国纽约,1987年在纽约创办“一行”诗歌艺术团体。
    ①严力:《血液的行为》,《母语的遭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②杨利娟:《“新移民文学”的文化嬗变》,《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48页。(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08年第2期。)
    ①[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9页。
    ②赵毅衡:《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46页。
    ③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第37-38页。
    ①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页。
    ①马戎:《导言》,《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③刘满贵:《译者序》,参见[美]黎锦扬《花鼓歌》,刘满贵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前言页第1页。
    ④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象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上海:复旦大学,2010年。
    ①程爱民:《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参见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
    ②高红梅、佟冰:《〈喜福会〉中的代际冲突》,《学术交流》,2008年第1期,第168页。
    ①杨媛:《“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建构——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研究》,艾晓明主编:《20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3—267页。
    ①[美]谭恩美:《接骨师之女》,张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①伍慧明(Fae Myenne Ng1956-),生于旧金山唐人街的第一代中国移民家庭,1984年就读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学院,毕业后做餐厅女招待,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完成了处女作《骨》(1993)。
    ①[美]伍慧明:《骨》,陆薇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75页。
    ①[美]伍慧明:《骨》,陆薇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23-24页。
    ②[美]伍慧明:《骨》,陆薇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42页。
    ①李琳:《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传承与变革》,《山花》,2010年第16期,第153页。
    ②侯金萍:《中文摘要》,《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广州:暨南大学,2010年,第1页。
    ③[美]黄玉雪:《华女阿五》,张龙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①[美]黄玉雪:《华女阿五》,张龙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①[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参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②张月:《观看与想像——关于形象学和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10页。
    ①[美]林露德:《千金姑娘》,阿良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5页。
    ①[美]林露德:《千金姑娘》,阿良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8页。
    ②[美]林露德:《千金姑娘》,阿良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0页。
    ①[美]李健孙(Lee, G.):《支那崽》,王光林,叶兴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美]李健孙(Lee, G.):《荣誉与责任》,王光林,张校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19页。
    ①石平萍:《试论〈典型美国人〉中的文化认同》,参见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9页。
    ②张子清:《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总序)》,参见[美]赵健秀(Chin, F.)《甘加丁之路》,赵文书,康文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③张龙海:《拼贴零散叙事戏仿互文性——论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3期,第68页。
    ①[美]赵健秀(Chin,F.):《甘加丁之路》,赵文书,康文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①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①[美]安德森(Anderson, B.):《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页。
    ②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参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①苏蕊:《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文化身份流变——以汤亭亭作品为例》,《文艺争鸣》,2013年第3期,第143-146页。
    ②蒲若茜:《对性别、种族、文化对立的消解》,参见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8页。
    ①张子清:《不同华裔美国作家构筑想象中的不同共同体》,参见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②赵文书:《华美文学与女性主义东方主义》,《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第50页。
    ①[法]弗朗兹·法农(Fanon,F.):《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②[美]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中国佬》,肖锁章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0-11页。
    ①蒲若茜:《对性别、种族、文化对立的消解》,参见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②[美]安德森(Anderson, B.):《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页。
    ①[美]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中国佬》,肖锁章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①汤亭亭:《孙行者》,赵伏柱、赵文书译,桂林市:漓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第362页。
    ②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4-266页。
    ①方红:《在路上的华裔嬉皮士——论汤亭亭在〈孙行者〉中的戏仿》,《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第136-137页。
    ①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61页。
    ②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
    ③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①金莉:《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美国研究》,2009年第1期,第65页。
    ②刘俊:《西方语境下的“东方”呈现——论哈金的〈等待〉》,《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1期,第24页。
    ③应雁:《新东方主义中的“真实”声音——论哈金的作品》,《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第31页。
    ①罗义华、邹建军:《寻找东方主义:当代中国美华文学研究的文化症结——以哈金研究为例》,《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3期,第119-123页。
    ①曹顺庆:《比较文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1页。
    ②杨匡汉:《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
    ①白先勇:《谪仙记》,《寂寞的十七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88页。
    ①袁良骏:《白先勇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01页。
    ①[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①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①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1页。
    ①张京媛:《前言》,《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①[英]雷蒙·道森(Dawson. R.)著:《中国是变色龙》,常绍民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②[美]哈罗德·伊萨克斯(Isaacs, H. R.):《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
    ③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①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321页。
    [1] Lowe, Pardee.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t.Boston:Little,Brown,1943.
    [2] Kingston, Maxine Hong, The Wome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1976. NewYork: Vintage International,1989.
    [3]——.China Men, New York: Vintage International,1980.
    [4]——.Tripmaster Monkey—his fake book,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89.
    [5] Tan, Amy. The Kitchen God’s Wife. New York: The Ballantine Publishing Group.1991.
    [6][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年。
    [7][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8][法]弗朗兹法农(Fanon, F.):《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9][法]拉康(Lacan, J.M.):《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0][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 Said):《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美]董鼎山:《美国作家与作品》,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13][美]董鼎山:《温馨上海悲情纽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14][美]厄尔德尔比格斯:《中国鹦鹉》,刘胖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15][美]哈金:《等待》,金亮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
    [16][美]哈罗德伊萨克斯(Harold Isaacs):《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
    [17][美]黄秀玲:《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詹乔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8][美]黄玉雪:《华女阿五》,张龙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19][美]黄运基:《唐人街》,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
    [20][美]黄哲伦:《蝴蝶君》,张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21][美]雷祖威(Louie, D.W.):《爱的痛苦》,吴宝康,王铁梅译,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04年。
    [22][美]黎锦扬:《花鼓歌》,刘满贵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
    [23][美]黎锦扬:《天之一角》,刘满贵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
    [24][美]李健孙(Lee, G.):《荣誉与责任》,王光林,张校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25][美]李健孙(Lee, G.):《荣誉与责任》,王光林、张校勤译,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04年。
    [26][美]李健孙(Lee, G.):《支那崽》,王光林,叶兴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27][美]李健孙:《支那崽》,王光林,叶兴国译,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03年。
    [28][美]李健孙:《支那崽》,王光林、叶兴国译,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03年。
    [29][美]林露德:《千金》,阿良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30][美]林露德:《千金姑娘》,阿良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31][美]林露德:《千金姑娘》,阿良译,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32][美]凌津奇:《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3][美]聂华苓:《千山外,水长流》,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4][美]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
    [35][美]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
    [36][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7][美]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王光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38][美]融融、[美]陈瑞琳主编:《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短篇小说精选述评》,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39][美]石小克:《基因之战》,北京:昆仑出版社,2002年。
    [40][美]谭恩美:《接骨师之女》,张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41][美]谭恩美:《喜福会》,田青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42][美]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孙行者》,赵伏柱、赵文书译,桂林市:漓江出版社出版,1998年。
    [43][美]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中国佬》,肖锁章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44][美]吴崇兰:《逝水悠悠》,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
    [45][美]伍慧明:《骨》,陆薇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46][美]严歌苓:《白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47][美]严歌苓:《白蛇橙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48][美]严歌苓:《洞房少女小渔》,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49][美]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50][美]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51][美]严歌苓:《新大陆》,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年。
    [52][美]严歌苓:《严歌苓文集扶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53][美]严歌苓:《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54][美]严歌苓:《严歌苓作品集2:少女小渔》,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5][美]严歌苓:《也是亚当,也是夏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
    [56][美]严力:《纽约不是天堂》,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
    [57][美]严力:《遭遇“9.11”》,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58][美]伊犁:《泥土》,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
    [59][美]伊犁:《十万美金》,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60][美]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徐颖果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61][美]於梨华:《彼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62][美]於梨华:《傅家的儿女们》,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63][美]於梨华:《考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64][美]於梨华:《飘零何处归》,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65][美]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66][美]於梨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
    [67][美]赵健秀(Chin, F.):《甘加丁之路》,赵文书,康文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68][美]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69][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70][英]爱德华莫迪默,[英]法恩主编:《人民民族国家》,刘泓,黄海慧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71][英]史密斯等著,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2][英]斯蒂夫芬顿:《族性》,劳焕强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73]白先勇:《白先勇集》,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
    [74]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文集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
    [75]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76]白先勇:《台北人》,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
    [77]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
    [78]曹桂林:《纽约上空的中国夜莺》,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
    [79]曹顺庆:《比较文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80]查建英:《留美故事》,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
    [81]陈谦:《爱在无爱的硅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82]陈若曦:《陈若曦小说选》,北京:广播出版社,1983年。
    [83]陈若曦:《纸婚》,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
    [84]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5]丛苏:《兽与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86]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87]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88]黄万华:《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生化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89]江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小说欧美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90]江曾培主编:《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小说台港地区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91]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9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93]林广:《移民与纽约城市发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94]林语堂:《林语堂经典作品》,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95]林语堂:《奇岛》,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6]林语堂:《唐人街》,上海市: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97]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8]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99]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
    [100]刘俊:《情与美白先勇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
    [101]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美国华裔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02]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3]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美]赛义德等著,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4]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5]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6]孟华:《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7]欧阳子:《魔女》,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108]饶芃子、杨匡汉:《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9]饶芃子:《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0]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1]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112]施叔青:《愫细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113]宋伟杰:《中国·文学·美国:美国小说戏剧中的中国形象》,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
    [114]王恩铭:《二十世纪美国妇女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5]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116]吴冰、王立礼:《美国华裔作家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7]肖薇:《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海外华人女性写作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118]徐颖果:《美国华裔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9]薛海翔:《早安,美利坚》,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120]薛玉凤:《美国华裔文学之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121]杨匡汉:《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
    [122]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3]袁良骏:《白先勇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124]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5]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126]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27]蔡青:《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分析》,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28]陈涵平:《诗学视野中的北美新华文文学的文化进程》,广州市:暨南大学,2004年。
    [129]陈晓晖:《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对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等华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30]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
    [131]丰云:《论华人新移民作家的飞散写作》,济南:山东大学,2007年。
    [132]盖建平:《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上海:复旦大学,2010年。
    [133]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34]高小刚:《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年。
    [135]关合凤:《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寻求: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开封市:河南大学,2002年。
    [136]侯金萍:《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广州:暨南大学,2010年。
    [137]姜源:《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成都:四川大学,2005年。
    [138]解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济南:山东大学,2008年。
    [139]金学品:《呈现与解构——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儒家思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40]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4年。
    [141]刘心莲:《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42]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南京:南京大学,2011年。
    [143]陆薇:《渗透中的解构与重构: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华裔美国文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44]吕红:《追索与建构:论海外华人文学的身份认同》,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45]蒙星宇:《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一2008)》,广州:暨南大学,2010年。
    [146]南平:《永远的“他者”:跨文化视野中的金山客形象》,苏州:苏州大学,2006年。
    [147]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以严歌荃、高行健、虹影为例》,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
    [148]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5年。
    [149]师彦灵:《美国当代华裔女性文学创伤叙事研究》,兰州市:兰州大学,2012年。
    [150]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象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上海:复旦大学,2010年。
    [151]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广州:暨南大学,2001年。
    [152]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济南:山东大学,2009年。
    [153]肖薇:《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海外华人女性写作比较研究》,成都:四川大学,2002年。
    [154]邢楠:《严歌苓小说研究》,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55]杨华:《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济南:山东大学,2012年。
    [156]姚晓南:《学术史视野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以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典例与个案为对象》,广州:暨南大学,2009年。
    [157]于秀娟:《反东方主义面具后的东方主义——谭恩美作品叙事模式分析》,天津市:南开大学,2009年。
    [158]詹乔:《论华裔美国英语叙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广州:暨南大学,2007年。
    [159]张栋辉:《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济南:山东大学,2011年。
    [160]张卓:《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长春市:吉林大学,2010年。
    [161]张卓:《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苏州:苏州大学,2006年。
    [162]赵爱华:《论严歌苓多元、开放、平等的女性身份观的展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63]周颖菁:《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武汉:武汉大学,2010年。
    [164]朱耀龙:《论严歌苓汉语写作中的美国形象》,广州:暨南大学,2004年。
    [165]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66]邹涛:《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成都:四川大学,2007年。
    [167]李娜:《美国华文文学中的他者形象》,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68]林文:《严歌苓的新移民文学创作》,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69]赵爱华:《论严歌苓多元、开放、平等的文化身份观的展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70]【德】狄泽林克:《比较文学形象学》,方维规译,《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
    [171]陈晓明:《“没落”的不朽事业——白先勇小说的美学意味与现代性面向》,《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
    [172]董美含:《“美国华裔文学”的概念界定》,《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
    [173]贺昌盛、黄云霞:《被塑造的“他者”——近代中国的美国形象》,《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74]胡勇:《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175]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76]蒋金运:《北美华人英文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6期。
    [177]金莉:《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美国研究》,2009年第1期。
    [178]刘雄平:《解构、重构、再解构——〈扶桑〉反思华人移民史的三部曲》,《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2期。
    [179]潘志高:《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变与不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80]苏蕊:《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文化身份流变——以汤亭亭作品为例》,《文艺争鸣》,2013年第3期。
    [181]孙良好:《林语堂笔下的美国形象——以〈唐人街〉和〈奇岛〉》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182]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183]向忆秋:《美国华裔文学·美国华文文学·美国华人文学·旅美华人文学》,《华文文学》,2008年第5期。
    [184]向忆秋:《十九世纪留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以容闳、李恩富为例》,《天府新论》,2009年第5期。
    [185]向忆秋:《晚清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和中国形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86]邢楠:《读严歌苓的小说〈扶桑〉》,《文艺争鸣》,2009年第4期。
    [187]徐颖果:《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与现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88]薛伟:《美国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华裔文学》,《北方论丛》,2005年第3期。
    [189]严歌苓、江少川:《跨越中美时空的移民文学——严歌苓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5期。
    [190]严歌苓:《悲惨而绚烂的牺牲》,《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1年第4期。
    [191]张晶、蒋金运:《美国华人文学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想象》,《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92]张敬珏著,张红云译:《从跨国、跨种族的视角审视亚美研究——林露德的〈木鱼歌〉》,《华文文学》,2008年第3期。
    [193]张龙海:《拼贴零散叙事戏仿互文性——论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3期。
    [194]张月:《观看与想像——关于形象学和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95]张子清:《中美文化的撞击与融汇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196]赵毅衡:《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