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胡适的言论自由思想自成体系,对学术与实践都富有启示意义。由于意识形态的遮蔽以及系统研究的缺失,这一值得关注的历史资源至今仍被误读乃至忽视。因此,本文围绕该论题,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钩沉细节、梳理脉络、提炼要点,力求客观、整体、透彻地分析和呈现胡适的言论自由思想,以期构建趋向完整的历史记忆、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
     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回顾相关研究、介绍研究方法。正文共有五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逐一回顾胡适主持或参与的重要报刊——《竞业旬报》、《新青年》、《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自由中国》。在其言论实践之中,总体而言,胡适是一位追求“监督政党”的议政书生。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心,回答胡适言论自由思想“是什么样”的问题。两章分别以“为什么要言论自由”和“怎样才能言论自由”为主题,剖析胡适在言论自由方面的基本理念。前者关注言论自由的具体价值,主要从个性发展、人权保障、民主宪政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后者聚焦言论自由的实现途径,则提炼出要“自己争取”、必须“负责任”、应“相互容忍”三个重要观点。由此两章可知:胡适对言论自由的论述全面到位、富有卓见;此外,他还在其言论历程中一以贯之地践行所信仰的理念。这种力求“知行合一”的形象,亦已成为可贵的思想资源。
     第四章回答胡适言论自由思想“何以如此”的问题,即探究其形成理路。本章主要从家庭因素、教育功效、友朋影响三个方面条分缕析,同时亦论及地域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解读胡适的言论实践及基本理念,不应只关注上述某单一要素,而应予以综合考虑。
     第五章采取政治文化的分析视角,运用比较方法,以确定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的历史坐标。横向而言,他是同时代人中的枢纽人物。纵向而言,虽然其首倡之功不及梁启超,在个别问题上亦无储安平、殷海光的洞见;但就思想的系统、理性而言,他则高出不止一筹。因此,胡适是中国言论自由史上的一座高峰。
     本文大量征引“第一手史料”,同时广泛参考“第二手文献”;强调“论从史出”,即:每叙述一事、每提一观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征。
Hu Shih’s thoughts on the liberty of speech are constituted systematically and provide enlightenments to both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practice. However, due to the veil of political ideology and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the precious historic treasures of his thoughts are being misunderstood or even neglected today. Therefore, revolving around the topic and based on reading the immense materials, this dissertation reaches out to detailed historical records, combs across the information to build the thinking skeleton and abstracts key points of ideas in order to analyze and demonstrate Hu Shih’s thoughts on the liberty of speech in a manner that features objectiveness, comprehensiveness and profoundness.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complete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construct blank-filling researches on the virgin land of the topic, and as a reference of ideas, promote China’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ivil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e prolegomenon and the main paper. The prolegomenon explains the research motives,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nd introduces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The main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which are further categorized as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reviews one by one the important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at Hu Shih compiled or participated—Jingye Xunbao, New Youth, The Endeavor, The Crescent, Independent Review and Free China. Judged generally by his practice of free press, Hu Shih was basically a political-engaged intellectual who pursued“supervision over political parties”.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are the pillar stones of the research, providing a panorama of Hu Shih’s thoughts on liberty of speech. The two chapters analyze Hu Shih’s basic ideas respectively on the two subjects: why speech should be free and how speech can be free. The first subject refers to the values of free speech, and is completed in three levels, namely, personal character development,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nd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The second subject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free speech and is further supported by three ideas:“earning”the freedom,“responsible”freedom and“tolerant”freedom. The two chapters demonstrate that Hu Shih’s thoughts are both comprehensive and insightful; further, he praticed what he believed, which built a reputation of“unity of practice and thoughts”which itself has become part of the spiritual resource.
     The fourth chapter probe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 Shih’s thoughts of free speech and explains how Hu Shih generated and developed his thoughts.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reasons in three aspects: family factor, education effects and the influence of friends. The chapter also refers to the gradual and subtle influence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If we are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is practice and basic theories, we should consider fully the above mentioned factors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only one.
     The fifth chapter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ulture and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position Hu Shih’s free speech thoughts in the historical coordinate. Horizontally speaking, Hu Shih is at the hinge among his contemporaries; historically speaking, Hu Shih was not the first advocator as Liang Ch’i-ch’ao, nor demonstrated keen insights on some individual questions as Chu Anping and Yin Haiguang. However, as for the systematic organizing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hinking, Hu Shih obviously towers above them. Therefore, Hu Shih has been a peak in Chinese history of free speech.
     The dissertation quotes immensely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and consulted a wide range of second-hand materials; it emphasizes“seeking points from historical facts”, namely, the narration of every event and the reference to every idea are based on the solid evidence in the history.
引文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2页。
    4耿云志:《重新发现胡适——代发刊词》,载其主编:《胡适研究丛刊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至3页。
    5胡适:《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114号,1934年8月19日。
    6徐宗勉曾撰文引用这一论述,指出这是对国外某些人士攻击我国政府取缔邪教“法轮功”是扼杀“宗教自由”的一种有力回答。见其《关于评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点想法》,《学术界》,2003年第3期,第160页。
    7唐弢:《春天的怀念》,载金瑞英主编:《风雨同舟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8徐宗勉:《关于评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点想法》,《学术界》,2003年第3期,第157至158页。
    9陈守礼:《胡适仅仅是个学者吗?——评1999年版〈辞海〉修改胡适及相关词条的错误》,《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第77—83页。
    10陈守礼:《怎样评价胡适其人——兼评宣传〈胡适全集〉的一份广告》,《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4期,第109至112页。
    11陈守礼:《一个值得关注的舆论动向》,《中华魂》,2005年第7期,第45至47页。
    12周久凤、徐明成:《胡适研究中的误区》,《信阳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118至121页。
    13冯爱群主编:《胡适之先生纪念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3年版,第114至115页。
    14原文为英文,由陈之迈翻译。转引自易竹贤:《胡适其人及胡适研究述评》,《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第109页。
    25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213页。
    26严耕望:《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至24页,第29至51页。这是一本谈怎样学历史和研究历史的恳切之作,实用而具体,其中的《治史经验谈》尤是。
    2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载氏著:《三松堂全集》第6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2至313页。
    28 [英]K.R.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陆衡、郑一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页。
    29转引自《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第285至286页。
    30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至24、71、77页。
    31转引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98页。
    32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陈美延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页。
    33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载岳玉玺等编:《傅斯年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至193页。
    34参见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至135页。
    35《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第330页。
    36余英时:《治史自反录》,《读书》,2004年第4期,第119页。
    37 [法]布洛赫:《比较史学之方法》,载项观奇编:《历史比较研究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至105页。
    38罗志田曾指出“倒放电影”的研究手法优点在于:研究者能以“后见之明”的优势去发现一些当时当事人未能注意到的事物的重要性。但也存在副作用:容易以今情测古意,特别是有意无意中容易以后起的观点和价值尺度去评说和判断昔人,结果常常是得出超越于时代的判断。参见罗志田:《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105至106页。
    41欧阳哲生:《胡适的文化世界——北大版〈胡适文集〉编后感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45页。
    42有论者认为胡适在报刊史、新闻史上算不上重量级人物,但在言论史上则是。参见傅国涌:《百年中国言论史的几个时代》,《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2期,第72至74页。
    43《我的信仰》是胡适英文作品“What I Believe”一文的译文。英文原刊于《生命哲学》(Living Philosophies)一书。此处所引译文来自《文集1》,第12至13页。
    
    46《本报周年之大纪念》,《文集9》,第573至575页。
    47《四十自述》,《文集1》,第80至85页。
    48《致高一涵、陶孟和、张慰慈、沈性仁》,见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2页。沈性仁为陶孟和的夫人,时为《努力周报》编辑人员。
    49《〈新青年〉重印题辞》,《文集11》,第723页。
    50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第2页。
    51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至338页。
    5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页。
    53《致陈独秀》,《文集2》,第4至5页。
    54《书信选》(上),第5页。
    
    55《胡适口述自传》,《文集1》,第320页。
    56郑振铎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4页。
    65《书信集》(中),第753页。
    
    66《我的歧路》,《文集3》,第363至365页。
    67《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443页。
    68《日记3》,第544页、553页、560页、599页。
    69《文集9》,第292页。
    70马少华:《〈努力〉周报的新闻实践与同人期刊的“运作特征”》,《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第23页。
    
    75《日记3》,第325页。
    76《日记3》,第664页。
    77胡适等:《我们的政治主张》,《文集3》,第328至331页
    78《日记3》,第675页。
    79参见欧阳哲生编:《容忍与自由更重要》(上),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至257页。
    80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至161页。
    81《书信集》(上),第322页。
    82闫润渔:《评〈努力〉在“歧路”前的摇摆》,《民国档案》,2002年第3期,第60至61页。
    83《书信集》(上),第341页。
    84 1923年3月12日,胡适在致密友韦莲司的信中,将《努力周报》称之为自己的“小宝贝”,写道:“这个周报相当成功,上星期日出版了第43期,发行量达到8000份。”周质平编译:《不思量自难忘——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第144页。
    85《书信选》(上),第421页。《现代评论》第5卷第110期(1927年1月15日出版)被删去的两篇是唐有壬《南方的财政》和《本刊启事》。
    86《书信选》(上),第427页。
    87《书信选》(上),第428页。
    88此段历史可参见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之第十七章“作家南迁与北伐风暴”,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版,第248至258页。
    89《日记5》,第110页、374页、377页。
    
    90《书信集》(上),第479页。
    91《日记5》,第379页。
    92《日记5》,第425至426页;《书信集》(上),第483至484页。
    93《日记5》,第534至535页,538页。
    
    94《日记5》,第573页。
    95《胡适传论》(下),第681至684页。
    96邵建:《1929—1931年人权论战的历史困局》,《学海》,2006年第4期,第117至122页。
    97《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第204页至205页。
    98《日记5》,第550—554页。
    99《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第205页。
    100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7至68页。
    101《日记5》,第877页。
    
    102《日记6》,第98页。
    103《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501页。
    104《日记6》,第152页。
    105《书信选》(中),第83至84页。
    106《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501页。
    107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谢钟琏译),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44页。
    108“独立评论社”的社员们共捐出4205元为启动基金。创刊后捐款仍在继续,直到销路有所增加,捐款的比例才减为2.5%。近两年之后,捐款才完全停止。《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501页。
    
    109《日记6》,第152页。
    110《书信选》(下),第574至575页。
    111《又大一岁了》,《文集11》,第591至592页。
    
    112《〈独立评论〉引言》,《文集11》,第201页。
    113《〈独立评论〉的一周年》,《文集11》,第338页。
    114《〈独立评论〉的四周年》,《文集11》,第710至711页、第708页。
    115《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502页。
    116章希吕日记,载颜振吾编:《胡适研究丛录》,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8页。
    
    117《〈独立评论〉的四周年》,《文集11》,第708页。
    118《书信集》(上),第568页。
    119《书信选》(中),第257页。
    120《书信集》(中),第681页。
    
    121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3至14页。
    122《书信选》(中),第238页。
    123《书信选》(中),第316至317页。
    
    124《书信选》(中),第324页。
    125《书信集》(上),第589页。
    126《日记6》,第314页。
    127《日记6》,第592页。
    128《书信集》(中),第684页。
    
    129《书信集》(中),第752页。
    130《书信集》(中),第758页。
    131《日记7》,第766页。
    132万丽娟编注、潘光哲校阅:《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选书信选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版,第2页。
    133《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第10页。
    134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之第3章第1节“《自由中国》于国民党及官方的互动”,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年版,第75至第175页。
    135此信的空白处胡适还另有附语:“此信(除去最后括弧内的小注)可以发表在《自由中国》上吗?《自由中国》若不能发表‘发行人胡适’的抗议,还够得上称《自由中国》吗?”《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第23页。
    136《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第28至29页。
    137陈诚:《陈院长致胡适之先生函》,《自由中国》,第5卷6期,1951年9月16日。
    138傅正主编:《雷震全集38》,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4至6页、第12页。
    139《雷震全集39》,第128至129页。
    
    144《政论家与政党》,《文集11》,第70至73页。
    145《这一周.解嘲》,《胡适文集3》,第465至466页。
    149参见魏韶华、金桂珍:《“个人主义”——“五四”一代之“公同信仰”》,《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第105至109页。
    150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见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至152页。
    151严复:《论世变之亟》,见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至3页。
    152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见氏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9至100页。
    
    153转引宋剑华:《胡适与“易卜生主义”》,《徐州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64页。
    154参见《日记1》,第379至380页。
    155《书信集》(上),第61页。
    156《易卜生主义》,《文集1》,第475至489页。
    157《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文集5》,第510至511页。
    158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页。
    159顾红亮:《实用主义的误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160《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文集5》,第510页。
    161《不朽——我的宗教》,《文集2》,第529至530页。
    162张灏:《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见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20页。
    163《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文集5》,第512至513页。
    
    166胡适:《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文集11》,第198至200页。
    167胡适:《汪蒋通电里提起的自由》,《文集11》,第523至524页。
    
    168《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文集11》,第522至523页。
    169张熙若:《国民人格之修养》,第150号《独立评论》,1935年5月12日。
    170《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文集11》,第584至588页。
    171李强曾经表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关于个性的论述,密尔的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将会大为逊色。”见氏著《自由主义》,第158页。
    172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0页。
    173《论自由》,第65页。
    174《论自由》,第76至77页。
    175顾肃:《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176《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文集2》,第568页。
    
    177《书信选》(中),第72页。
    178杜刚建:《论胡适的自由主义人权思想》,《兰州学刊》,1993年第6期,第19至24页。
    179《日记5》,第396页。
    180《文集5》,第524至529页。
    181《文集5》,第530至533页。
    182《文集5》,第538页。
    183《日记5》,第671、675页。
    184朱正:《鲁迅.胡适.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2期,第44至45页。
    185陈漱渝、陶忻编:《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1至32页。
    186信中说道:“先生笃念时艰,抒发伟议,审微见远,良殷心倾。所提各节,然即向汉公(注:即张学良,字汉卿)商办,冀能一一实现,不负先生苦心。”见《书信选》(中),第186至187页。
    
    191《书信选》(中),第187至188页。
    192《书信选》(中),第188页。
    
    196《日记5》,第447至449页。
    197罗隆基:《论人权》,《文集5》,第549页。
    
    198《〈人权论集〉序》,《文集5》,第523页。
    199《胡适与中国文艺复兴》,第186页。
    200《〈人权与约法〉的讨论》,《文集5》,第531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下同。
    206《实用主义的误读》,第40至41页。
    207《〈孙文学说〉之内容及评论》,《文集11》,第28至30页。
    208《文集5》,第589至600页。
    209《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第205页。
    210《文集5》,第577至587页。
    211《日记5》,第813页。
    
    212邵建:《新月知识分子的“人权论战”(1929—1931)》,《社会科学论坛》,2006.2(上),第112、118页。
    213《日记5》,第844至845页。
    214《日记6》,第22页。
    
    217《书信集》(上),第530至533页。
    218《日记6》,第31页。
    219《书信集》(上),第533页。
    220《日记6》,第31页,第33至34页。
    228参见《〈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第59至151页。此外张忠栋、沈寂、姜义华、周明之、邓丽兰等人的研究成果也颇具代表性。
    229《文集11》,第202至205页。
    230《陶希圣〈一个时代错误的意见〉附记》,《文集11》,第254至255页。
    231蒋廷黻:《知识阶级与政治》,《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2日。
    232《“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第174页。
    233蒋廷黻:《革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80号,1933年12月10日。
    234《福建的大变局》,《文集11》,第363至366页。
    235《文集11》,第367至372页。
    236《文集11》,第373至378页。
    237蒋廷黻:《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独立评论》第83号,1933年12月31日。
    
    238《武力统一论》,《文集11》,第387至394页。
    239《政治统一的途径》,《文集11》,第395至401页。
    240《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文集11》,第501至506页。
    245《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文集11》,第565至568页。
    246张连国:《主义与时势的两难——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透视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40至45页。
    247王天根:《抗日战争前夕的学人论政——以<独立评论>的“民主与独裁论争”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50至57页。
    
    248《蒋廷黻回忆录》,第147页。
    249丁文江:《再论民治与独裁》,《独立评论》第137号,1935年1月27日。
    250张熙若:《民主政治当真是幼稚的政制吗?》,《独立评论》第239号,1937年6月20日。
    
    251《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第224页。
    252《文集11》,第377至378页。
    253《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文集11》,第504至505页。
    
    254《一年来关于民治与独裁的讨论》,《文集11》,第509至510页。
    255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
    
    256《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文集11》,第529至530页。
    257张佛泉:《我们究竟要甚么样的宪法》,《独立评论》第236号,1937年5月30日。
    258《再谈谈宪政》,《文集11》,第765至787页。
    
    262《政治统一的途径》,《文集11》,第400至401页。
    263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
    264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引言”第1页。
    
    265《日记5》,第116页。
    266《文集11》,第141至142页。
    267《文集11》,第143页。此文应是胡适为《平论周刊》撰写的发刊辞,因该周刊未出版故未正式发表。
    268张化冰:《1935年〈出版法〉修订始末之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第77页。
    269《文集11》,第770页。
    270英文原文为:“Young China believes in democracy; it believes that the only way to have democracy is to have democracy. Government is an art, and as such it needs practice.…The Anglo-Saxon people would never have democracy had they never practiced democracy.”《日记2》,第244页。
    271《〈政治概论〉序》,《文集3》,第324页。
    272《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第308页。
    273《汪蒋通电里提起的自由》,《文集11》,第523页。
    274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72页、第274页。
    275《从一党到无党的政治》,《文集11》,第638页。
    
    276《我们能行的宪政与宪法》,《胡适文集11》,第770至771页。
    277转引自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运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78参见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0至11页。
    279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见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4页。
    280张灏:《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民主观念》,见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28至231页。
    
    281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282徐思彦:《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第183页。
    283《文集9》,第121页。
    284李敖:《播种者胡适》,《李敖大全集4》,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第17至21页。
    285欧阳哲生编:《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上),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至209页。
    286 1961年,胡适看了该宣言的署名次序,指出:“高一涵放在最后,李大钊居第六位,照这个次序看来,可能是高一涵起的稿。”见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0》,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3621页。
    287《法国人的耻辱》,《文集3》,第471页。
    
    288《书信集》(上),第332至333页。
    289《日记8》,第277页。
    
    290《年谱7》,第2554至2556页。
    291耿云志主编:《胡适论争集》(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7至2678页。
    292《书信集》(下),第1290页
    
    293《书信集》(下),第1320页。
    294《年谱7》,第2654页。
    295《〈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第273至278页。
    
    296张忠栋等主编:《基本自由与人权保障》,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349至350页。
    297《年谱7》,第2677页。
    298《年谱7》,第2702至2707页。
    299《基本自由与人权保障》,第355页。
    300《年谱9》,第3334页。
    301《书信集》(下),第1548页。
    302《年谱9》,第3335页
    303《书信集》(下),第1548至1549页。
    
    304《年谱9》,第3336页。
    305《年谱9》,第3337至3338页。
    306《年谱9》,第3342至3345页。
    307《日记8》,第722至731页。
    308《日记8》‘第732至736页。
    309《日记8》,第747至750页。
    310唐德刚曾有记载:“他老人家那一副愁眉苦脸,似乎老了二十年的样子,我前所未见,看来也着实可怜见的。”见氏著:《胡适杂忆》,第173页。
    311聂华苓:《雷震与胡适》,《读书》,2004年第1期,第139至143页。
    
    312汪荣祖:《胡适历程的曲直》,《读书》,2005年第2期,第105至106页。
    313《王世杰日记(手稿本)》(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第409至410页。
    314《文集12》,第805至810页。
    315《年谱6》,第2235至2236页。
    316《文集12》,第601页、604页。
    317《年谱6》第2237页。
    318《文集12》,第602页。
    319《文集12》,第603至604页。
    325《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第162至163页。
    
    326《文集11》,第778页。
    327《书信集》(下),第1379至1380页。
    
    328《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第167页、171页、173页、175页、195页。
    329 [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立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至4页。
    330《年谱9》,第3345页。
    331周质平:《冷眼与热肠——胡适对政治的两种态度》,见氏著《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至291页。另:有关胡适的“好政府主义”、“知难,行亦不易”主张,请分别参照本文第38至39页,第82至83页。
    332《文集11》,第145页。
    333《文集11》,第225页。
    334《文集11》,第196页。
    335《〈独立评论〉引言》,《文集11》,第201页。
    336《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文集11》,第325页。
    337吴相湘:《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见唐元明编:《胡适传记三种》,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338毛子水:《胡适传》,《胡适传记三种》,第135页。
    339这些政论中的主张相对“低调”,当时国内各方对此反应不一;时至今日,评论仍有歧异。本文不拟对此进行详细判断,举例仅是为了说明胡适在“敬慎无所苟”理念上的言行一致。
    340《文集11》,第213至218页。
    341《文集11》,第358至362页。
    342《文集11》,第235至237页。
    
    343《文集11》,第305至312页。
    344君衡:《独立评论四周年祝辞》,《独立评论》第201号,1936年5月17日。“君衡”为萧公权笔名。
    345陶希圣:《低调与高调》,《独立评论》第201号,1936年5月17日。
    346《白话(三).苟且》,《文集9》,第571至572页。
    347《文集11》,第201页。
    
    348《文集11》,第339至340页。
    349《文集11》,第340页。
    350《书信集》(中),第681页。
    351《对于沪汉事件的感想》,《文集2》,第720至723页。
    
    352《文集11》,第340页。
    353《文集11》,第320至322页。
    354《文集11》,第13至14页。
    355《介绍新出版物》,《文集11》,第39至40页。
    356《欢迎我们的兄弟》,《文集11》,第14页。
    357《书信集》(中),第649至650页。
    358陶希圣:《胡适之先生二三事》,载欧阳哲生选编:《追忆胡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359转引自《〈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第240页。
    360《书信集》(上),第595页。
    361《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文集11》,第593至597页。
    
    362《书信集》(中),第639页。
    363《书信集》(中),第642页。
    364 [德]马克思.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至第261页。
    365《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第123页。
    366冯钢:《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康德主义》,《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34至35页。
    367《文集11》,第704至707页。
    368《〈独立评论〉的四周年》,《文集11》,第709页。
    369《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504页。
    370《文集2》,第529至530页。
    371《文集1》,第21页。
    372《书信集》(中),第680页。
    373《“胡适先生到底怎样?”》,《文集11》,第108页。
    374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第6至11页。
    375张太原:《从边缘到中心:〈独立评论〉的创办宗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62至69页。
    
    376《〈独立评论〉的四周年》,《文集11》,第709至710页。
    377《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文集12》,第604至605页。
    378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09页。
    379《自由秩序原理》(上),第89页。
    380《谈话录》,第2页。
    381《雷震全集40》,第56、58页。
    382《雷震全集40》,第59至60页。事隔三十年,负责“读者投书”的傅正回想胡适要《自由中国》同人检讨的主张,写道:“当时也是宁可我去坐牢乃至杀头,也无法完全同意胡先生的看法。”
    383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50页。
    384《谈话录》,第10页。此外,1959年3月9日、11日日记中相继记载“写《容忍与自由》未成”、“写《容忍与自由》,勉强成文”。见《日记8》,第567页、第568页。
    
    387林正弘主编:《殷海光全集12》,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版,第781至789页。
    388黎汉基:《殷海光思想研究》,台北:中正书局,2000年版,第233页。
    
    389毛子水:《〈容忍与自由〉书后》,《自由中国》第20卷第7期,1959年4月1日。
    390《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致词》,《文集12》,第499页。
    391毛子水:《〈自由中国〉十周年感言》,《自由中国》第21卷第10期,1959年11月16日。胡适日记中剪贴有该文全文,注重号亦为他所加。
    392《容忍与自由》,《文集12》,第837至845页。
    
    393周策纵:《自由.容忍与抗议》,见《周策纵自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至13页。
    394胡适:《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胡适文集12》,第704页。
    395周策纵:《弃园文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6至29页
    396这两篇文章为《两种关于如何构成政治秩序的观念——兼论容忍与自由》、《对于胡适、毛子水、殷海光论“容忍与自由”的省察——兼论思想史中“理念型的分析”》,参见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第3至73页。
    397《日记8》,第249至250页。
    398《文集3》,第87至123页。
    
    399亦写作“正谊的火气”。
    400《书信集》(下),第1669页至1701页。
    401《文集11》,第824页。
    402《文集12》,第803至810页。
    403《文集12》,第680页。
    404相关研究文章甚多,2008年1月3日中午12点在中国知网仅搜索篇名中出现“科玄论战“的论文,时间跨度为1980-2008,即有53篇。
    405《〈科学与人生观〉序》,《文集3》,第163页。
    406吴元康辑:《胡适史料拾遗》(下),《历史档案》,2005年第2期,第33页。原文见《太戈尔在华之最后演讲》,1924年5月15日《申报》。
    407《书信集》(上),第345至346页。
    408《书信选》(上),第270至271页。
    409《书信集》(上),第348至349页。
    
    410《书信选》(上),第275至277页。
    411《书信集》(上),第349至350页。
    412参见智效民:《火烧晨报馆事件》,《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9期,第87页。
    
    413《书信集》(上),第366至367页。
    414参见曹震:《“闲话事件”的前前后后》,《黄河》,1997年第5期,第169至180页。
    415关于鲁、胡二人的关系,可参看周质平:《胡适与鲁迅》,见氏著:《胡适与现代思潮》,第1至41页。
    416《书信集》(上),第373至375页。
    417刘曙光:《宽容:历史、理论与实践》,《哲学动态》,2007年第7期,第42页。
    418 [英]I.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续)(陈晓林译),见刘军宁等编:《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11页。
    419自由秩序原理》(上),第28至31页。
    420《胡适论争集》,第2829页。
    421 [英]J.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422《文集11》,第225页。
    423千家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胡适先生的“容忍”精神》,载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第299至302页。
    
    434胡适:《我的信仰》,《文集1》,第7至9页。
    435《四十自述》,第57至58页。
    436《书信集》(上),第507页。
    437《谈话录》,第6页。
    438《四十自述》,《文集1》,第56页。
    443《四十自述》,第49页。
    444《胡适评传》,第391页。
    445《胡适杂忆》,第15至16页。
    459《四十自述》,《文集1》,第46至49页。
    460《谈话录》,第39页。
    461《再造文明的尝试》,第32页。
    462胡伟希:《胡适与中国文化》,《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第111至117页。
    463《我的信仰》,《文集1》,第8页。
    464《日记2》,第347页。
    465《我的信仰》,《文集1》,第8页。
    466《四十自述》,《文集1》,第49至52页。
    467《四十自述》,《文集1》,第53页。
    468参见熊月之、张敏:《上海通史》卷六之《晚清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至167页。
    469参见熊月之、袁燮铭:《上海通史》卷三之《晚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至186页。
    470邵建:《思想的胎孕:沪学时代的胡适》,《社会科学家》,2007.6(上),第124至137页。
    
    471《胡适评传》,第336页。
    472本小节相关资料,除标注外,均见《四十自述》,《文集1》,第65至68页。
    
    476胡适成名后,此文曾刊于1924年6月16日澄衷学堂《智识》,署名“胡洪骍”。《文集9》,第409至410页。
    477《北京大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第11页、39页。
    
    478《我的信仰》,《文集1》,第11页。
    479《日记1》,第294页。
    480《北京大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第3至57页。
    481《论美国的民主》(下),第638页。
    482本小节相关资料,除标注外,均见《四十自述》,《文集1》,第69至75页。
    483《中国公学校史》,《文集11》,第148至149页。
    
    484《回忆中国公学》,《文集12》,第526页。
    485《回忆中国公学》,《文集12》,第526页。
    486《回忆中国公学》,《文集12》,第527页。
    487参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7至772页。
    488《日记2》,第64页。
    489《胡适评传》,第338至339页。
    490 [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等著:《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至30页、第220页。
    491《再造文明的尝试》,第52页。
    492《新闻记者的修养》,《文集12》,第628至632页。
    493详见1999年出版的《上海外事志》(上编)的第五章第四节“俄兵杀死周生有案”,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页: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9969/node69978/node70055/node70168/userobject1ai69826.html
    494《四十自述》,《文集1》,第68页。
    495本小节相关资料,除标注外,均见《十七年的回顾》,《文集11》,第313至317页。
    496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见氏著《重寻胡适的历程》,第174页。
    497 [美]H.S.康马杰:《美国精神》(杨静予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498为何“放弃农科、转习哲学“,胡适有过详细说明,见《口述自传》,《文集1》,第210至214页。
    499《文集9》,第666页。
    500《日记1》,第63页。2006年9月,由万卷出版公司引进的《五尺丛书》英文原版已在国内上市。
    501《日记1》,第75页。
    502《日记1》,第223页;《日记2》,第34页、第61页、第158页。
    503《日记2》,第14至15页。
    504《日记1》,第223页。
    505《口述自传》,《文集1》,第263页。
    506此语见1936年7月20日胡适为留学日记出版撰写的“自序”。《日记2》,第58页。
    
    507罗志田:《胡适对杜威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17至124页。
    508《我的歧路》,《文集3》,第361页,第365至366页。
    
    509《日记1》,第203页、第228至230页、第271页。
    510《文学篇——别叔永、杏佛、觐庄》,《文集9》,第115页。
    511《非留学篇》,《文集9》,第667页。
    512《日记2》,第507页。
    513《口述自传》,《文集1》,第205至210页。
    514《口述自传》,《文集1》,第225至228页。
    515《日记1》,第179页、第181页、第183页、第185页、第188页、第191页。
    516《日记1》,第242至244页,第311至312页。
    517《日记1》,第184页。
    521 [美]亨利.罗伯特:《罗伯特议事规则》(袁天鹏、孙涤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导读”第3页。
    522《口述自传》,《文集1》,第229页。
    523《口述自传》,《文集1》,第106页、第110页。
    524周明之先生对此有过颇为详细而深刻的分析,见氏著:《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第41至54页。
    525《日记1》,第204页。
    526《日记1》,第319页、第372页、第494至496页、第497页。
    527《谈话录》,第259至260页。
    528《日记6》,第580页。
    529《书信集》(中),第681页。
    530《书信集》(上),第374页。
    531《日记1》,第526页。此信原为英文。
    536温源宁:《胡适博士》,见氏著:《我的朋友胡适之》,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537《胡适杂忆》,第154至155页。
    538《日记1》,第591至592页。
    539《日记1》,第293至295页。
    540江勇振博士对胡、韦的交往有过详细研究,见氏著:《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41《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第12页。
    542此语出自胡适1914年10月20日日记。《日记1》,第504至505页。
    543《胡适日记全编2》,第585页。
    544《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第56页。
    545《日记1》,第511至512页。
    546《日记1》,第515至516页。胡适11月2日致韦莲司的信,见《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第1至3页。日记与书信稍有出入,可参照阅读。
    547邵建:《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1891—192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9页。
    548《日记1》,第519至521页。
    549《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第4页、第11页。
    550《文集1》,第17页。
    551《日记2》,第128页。
    552《日记2》,第121页。
    553《日记1》,第504页;《日记2》,第128页。
    554《日记2》,第32页。
    555《日记2》,第299至300页。
    556《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第162页、第240页。
    557《日记2》,第158至159页。此函又见《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第63页。两处文字略有差异。
    558《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401至402页。
    559《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440页。
    560傅斯年:《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独立评论》,第188号,1936年2月16日。
    561《丁在君这个人》,《文集7》,第596页、第600页。
    562温源宁:《丁文江博士》,见氏著:《我的朋友胡适之》,第44至45页。
    563《“努力会”简章》,《全集》(21),第247至248页。
    564《日记3》,第363页。
    565《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第159页。
    566《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444至445页。
    
    567《书信选》(上),第228至229页。
    568《蒋廷黻回忆录》,第145页。
    569《〈独立评论〉的独立思想》,第12页。
    570《丁文江的传记》,《文集7》,第526页。
    571他曾吩咐一个英国出版商:举凡威尔斯(H. G. Wells)、罗素(Bertrand Russell)、凯恩斯(J. M. Keynes)的著作,一出版即请寄来。傅斯年:《丁文江一个人物的几片光彩》,《独立评论》第189号,1936年2月23日。
    572 1930年9月9日致胡适的信中,他还向胡适介绍关于苏俄的著作。《书信选》(中),第19至20页。
    573《蒋廷黻回忆录》,第146页。
    574《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文集3》,第197至198页。
    575《书信选》(上),第192页。
    576《书信集》(中),第710页。
    
    592《年谱7》,第2280页。
    593《〈独立评论〉的独立思想》,第12页。
    594《蒋廷黻回忆录》,第146页。
    595《文集11》,第345至350页。
    
    602《书信选》(上),第106页
    603《我的歧路》,《文集3》,第336页。
    604《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第8页。
    610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至6页。
    611关于“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有代表性的见解,张昆教授有过介绍,参见氏著:《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至6页。
    615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参见该书第九章“言论依归——梁启超在民国之言论影响”,第233至251页。
    616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第10页。
    617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59页。
    618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47至50页。
    619参见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页。
    630关于储安平的最终结局,目前流传存有以下说法:投河自杀、滔海而死、虐杀毙命、出家隐遁。
    631 1940年代晚期,中国有三家名为《客观》的刊物。除本文所论的《客观》周刊外,另外一为上海《客观》半月刊,代表人为贾开基;一为广州《客观》半月刊,凌维素为发行人兼主编。
    632储安平:《辛勤?忍耐?向前———本刊的诞生?半年来的本刊》,《观察》第1卷第24期,1947年2月8日。
    633储安平:《辛勤?忍耐?向前———本刊的诞生?半年来的本刊》,《观察》第1卷第24期,1947年2月8日。
    634储安平:《我们的志趣和态度》,《观察》第1卷第1期,1946年9月1日。
    635汪荣祖:《储安平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徐友渔译),见刘军宁、王焱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8页。
    636余英时:《容忍与自由——<观察>发刊祝词》,中国信息中心《观察》编辑部,2002-05-01。
    637储安平:《我们的自我批评?工作任务?编辑方针》,《观察》第6卷第1期,1949年11月1日。
    638《书信选》(下),第239页。
    639蒋含平:《“刊物本身是可以赖发行收入自给的”》,《新闻记者》,2006年第9期,第70至72页。
    640此外还有8篇文章:4篇“《观察》报告书”、《我们的志趣和态度》、《施用闷药前后的心理与感觉》、《323位读者意见的分析与解释》、《<为中国的农业试探一条出路>刊出后的响应》。
    641邓广铭:《漫谈我和胡适之先生的关系》,见李又宁主编:《回忆胡适之先生文集》(第二集),纽约:天外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646戴晴:《梁漱溟储安平王实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889年版,第168页。
    647储安平:《论文汇?新民?联合三报被封及<大公报>在这次学潮中所表示的态度》,《观察》第2卷第14期,1947年5月31日。
    648储安平:《中国人与英国人》,见张新颖编:《储安平文集》(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469至471页。
    649《这一周.蔡元培以辞职抗议》,《文集3》,第451页。
    650所引文字依次源自“客观一周”专栏的三篇文章——《中产阶级与自由分子》、《中国未来安定局面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分子、工商阶级、民主运动》,见《储安平文集》(上),第34至35页、第19至20页、第48至49页。
    651韦政通:《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见贺照田编选:《殷海光学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9至第110页。
    663《殷海光书信集》,第15页。
    664《殷海光全集11》,第397至504页。
    665《殷海光全集11》,第241至245页。
    666《播种者胡适》,载《李敖大全集4》,第21页。
    667胡适的思想有转变。譬如:1954年,胡适就早年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进行公开忏悔。详见《从〈到奴役之路〉说起》,《文集12》,第831至836页。
    668《书信集》(上),第241页。
    《新青年》、《新潮》、《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观察》、《自由中国》; 《胡适研究丛刊》(1—3)、《胡适研究》(1—3)。
    胡适[1]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曹伯言、季维龙编著:《胡适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
    [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4]冯爱孽编:《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学生书局,1973年。
    [5]耿云志编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6]耿云志主编:《胡适论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耿云志、欧阳哲生主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8]胡不归、毛子水、吴相湘:《胡适传记三种》,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9]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10]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新星出版社,2006年。
    [11]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三联书店,2006年。
    [12]李又宁主编:《回忆胡适之先生文集》,纽约天外出版社,1997年。
    [13]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欧阳哲生选编:《追忆胡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5]唐德刚:《胡适杂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万丽娟编注:《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17]温源宁:《我的朋友胡适之》,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1980年。
    [19]周质平编译:《不思量自难忘——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21] [美]杜威:《杜威五大讲演》(胡适口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22]傅正主编:《雷震全集》,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1990年。
    [23]贺照田编:《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24]贺照田编:《殷海光书信集》,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25]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
    [2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27]林正宏主编:《殷海光全集》,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28]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谢钟琏译),岳麓书社,2003年。
    [29]殷海光、林毓生:《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30]殷夏君璐等著、贺照田编选:《殷海光学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31]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
    [32]王世杰:《王世杰日记(手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33]夏道平:《我在〈自由中国〉》,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34]萧公权:《问学谏往录》,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
    [35]谢泳编:《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37]张新颖编:《储安平文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38]张允候、殷叙彝、洪清祥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联书店,1979年。
    [39]张忠栋主编:《民主.宪政.法治》,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年。
    [40]张忠栋主编:《基本自由与人权保障》,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三、研究论著
    [41] [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等著:《从传统人到现代人》(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42] [美]本杰明.史华兹:《严复与西方:寻求富强》(叶凤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3]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
    [44]从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6年。
    [45]程巢父:《思想时代》,华夏出版社,2004年。
    [46]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戴晴:《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48]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9]董德福:《胡适与梁启超: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0]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1]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傅国涌:《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3] [美]弗雷德里克.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李
    [54]丰斌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
    [55] [英]弗里德利.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
    [56]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57]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58]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9]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三联书店,2005年。
    [60]顾红亮:《实用主义的误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1]顾肃:《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62]谷小水:《“少数人”的责任——丁文江的思想与实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63]耿云志:《胡适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64] [美]H.S.康马杰:《美国精神》(杨静予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65]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66]何兆武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7]洪汉鼎:《诠释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
    [68]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69]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新星出版社,2006年。
    [70]胡明:《胡适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71]胡伟希等著:《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72] [英]J.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73] [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立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4]焦润明:《傅斯年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75] [英]K.R.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郑一鸣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6]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
    [77] [美]勒文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78]雷颐:《历史的裂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79]李敖:《胡适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
    [80]李敖:《胡适评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
    [81]黎汉基:《殷海光思想研究:由五四到战后台湾》,中正书局,2000年。
    [82]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83]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84]李强:《自由主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85] [美]诺夫乔伊:《存在的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研究》(张传有、高秉江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86]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87]李又宁主编:《胡适与他的朋友》,纽约天外出版社,1990年。
    [88]李又宁主编:《胡适与国民党》,纽约天外出版社,1998年。
    [89]李又宁主编:《胡适与民主人士》,纽约天外出版社,1998年。
    [90]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
    [91]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
    [92]刘军宁等编:《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
    [93]刘军宁、王焱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三联书店,1998年版。
    [94]刘青峰编:《胡适与现代中国文化转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95]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96]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中华书局,2006年。
    [97] [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立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98]江勇振:《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新星出版社,2006年。
    [99] [德]马克思.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0]莫高义:《书生大使——胡适出使美国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1]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2]欧阳哲生选编:《解析胡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03]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4]潘一禾:《观念与体制——中国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版社,2002年。
    [105]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三联书店,2006年。
    [106]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三联书店,2002年。
    [107]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8] [英]斯.卢科斯:《西方人看个人主义》(李光远译),红旗出版社,2002年。
    [109]孙旭培:《新闻学新论》,当代出版社,1994年。
    [110]邵建:《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1]沈寂:《时代碣鉴:胡适的白话文.政论.婚恋》,重庆出版社,1996年。
    [112]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113] [美]舒衡哲:《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
    [114]唐德刚:《书缘与人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5]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6]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117]闻继宁:《胡适之的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18]王瑞:《鲁迅胡适文化心理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19]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群言出版社,2003年。
    [120]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1]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条不同道路》,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122]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
    [123]项观奇编:《历史比较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124]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年。
    [125]闫润鱼:《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新星出版社,2007年。
    [126]谢泳:《储安平与〈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27]熊月之、张敏:《上海通史.晚清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8]熊月之、袁燮铭:《上海通史.晚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9]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130]严耕望:《怎样学历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131]杨国良:《胡适的精神之旅》,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2]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三联书店,2003年。
    [133]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134]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5]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
    [136]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5年。
    [137]颜振吾编:《胡适研究丛录》,三联书店,1989年。
    [138]易竹贤:《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9] [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0] [美]张灏:《危机中的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
    [141]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
    [142]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3] [美]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雷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4]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145]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146]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47]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8]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9]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运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
    [150]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51]张晓唯:《蔡元培与胡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2]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53]张忠栋:《胡适五论》,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154]张忠栋:《政治批评与知识分子》,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155]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
    [156]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7]周策纵:《弃园文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158]周策纵:《周策纵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159]周质平:《胡适与现代中国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0]朱文华:《再造文明的奠基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三大思想家散论》,上
    [161]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0]曹震:《“闲话事件”的前前后后》,《黄河》,1997年(5)。
    [161]陈力丹:《关于北大新闻记者同志会上三教授的演说词》,《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3)。
    [162]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
    [163]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1)。
    [164]杜刚建:《论胡适的自由主义人权思想》,《兰州学刊》,1993(6)。
    [165]董国强:《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民国档案》,2003(2)。
    [166]丁守和:《对胡适研究的再认识》,《安徽史学》,2003(1)。
    [167]冯钢:《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康德主义》,《社会学研究》,2001年(4)。
    [168] [希腊]菲利蒙.皮奥尼迪斯:《密尔对表达自由的辩护及其当代意义》(张兴富译),《现代哲学》,2004(3)。
    [169]高力克:《胡适的新信仰与中国人文宗教》,《浙江学刊》,2002(2)。
    [170]高志勇:《论胡适与蒋介石关系的转变——以〈独立评论〉刊行时段为界》,《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71]葛兆光:《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中国哲学史》,2001(1)。
    [172]耿云志:《胡适思想的现代意义》,《学术探索》,2006(4)。
    [173]顾肃:《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境遇》,《学术界》, 1999(1)。
    [174]郝雨:《胡适在新文化实践上的革命性及其传播思想的保守性》,《现代传播》,1998(6)。
    [175]黄泓:《追踪储安平的心路历程》,《新闻大学》,2000(4)。
    [176]胡伟希:《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齐鲁学刊》,2002(3)。
    [177]胡伟希、田薇:《自由主义再释义》,《哲学动态》,2002(5)。
    [178]胡伟希、田薇:《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
    [179]李建军:《“多党民主”与“国民党自由分化”》,《安徽史学》,2006(2)。
    [180]刘保刚:《胡适幼稚民主观评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1)。
    [181]刘练军、丁文友:《两种政治信仰的冲突——对胡适从民权保障同盟会“出会”的一种解读》,《嘉兴学院院报》,2006(1)。
    [182]雷颐:《破后之立——读〈胡适研究丛录〉》,《读书》,1990(6)。
    [183]刘练军:《胡适与〈竞业旬报〉》,《浙江学刊》,2002(6)。
    [184]刘曙光:《宽容:历史、理论与实践》,《哲学动态》,2007(7)。
    [185]罗福惠、汤黎:《学术与抗战——〈独立评论〉对于抵抗日本侵略的理性主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186]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4)。
    [187]罗志田:《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社会科学研究》,1999(4)。
    [188]罗志田:《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及表述》,《历史研究》,2002(1)。
    [189]罗志田:《杜威对胡适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6)。
    [190]罗志田:《因相近而区分:“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一》,《近代史研究》, 2005(3)。
    [191]罗志田:《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二》,《历史研究》,2005(5)。
    [192]罗志田:《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2)。
    [193]陆发春:《转型时期的教育变革与新型知识分子的塑造——新发现胡适澄衷学堂丙武日记的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194]蒋含平:《“刊物本身是可以赖发行收入自给的”》,《新闻记者》,2006(9)。
    [195]蒋含平:《“苏报案”的辨正与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3)。
    [196]蒋含平:《从〈观察〉看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与新闻实践》,《现代传播》,2007(1)。
    [197]蒋金戈:《胡适与〈独立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3(1)。
    [198]姜义华:《论平社昙花一现的自由主义运动》,《江海学刊》,1998(1)。
    [199]毛丹:《胡适有限的乐观主义》,《浙江社会科学》,1999(1)。
    [200]马建红:《“人权派”的思想言论自由及其局限性》,《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201]马千里:《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江苏社会科学》,1996(6)。
    [202]马少华:《〈努力〉周报的新闻实践与“同人期刊”的运作特征》,《国际新闻界》,2006(8)。
    [203]聂华苓:《雷震与胡适》,《读书》,2004(1)。
    [204]聂华苓:《再见雷震》,《读书》,2004(2)。
    [205]欧阳军喜:《胡适与太平洋国际学会》,《安徽史学》,2006(1)。
    [206]欧阳哲生:《重评胡适》,《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6(2)。
    [207]欧阳哲生:《胡适的文化世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08]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开放时代》,1999(4)。
    [209]潘光伟:《胡适思想三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5)。
    [210]秦志希:《胡适的文化意义》,《江汉论坛》,1989(7)。
    [211]宋剑华:《胡适与“易卜生主义”》,《徐州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212]孙勇、徐苒:《胡适的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新闻爱好者》,2002(2)。
    [213]邵建:《新月知识分子的“人权论战”》,《社会科学论坛》,2006.2(上)。
    [214]邵建:《1929-1931年人权论战的历史困局》,《学海》,2006(4)。
    [215]邵建:《思想的胎孕:沪学时代的胡适》,《社会科学家》,2007.6(上)
    [216]石元镐:《胡适自由观的特征与演变》,《中国哲学史》,2004(4)。
    [217]唐海江:《政治文化视角与近代新闻史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
    [218]王其水:《台湾自由派代表人物及其追随者的嬗变》,《台湾研究》,1998(3)。
    [219]王天根:《抗日战争前夕的学人论政——以〈独立评论〉的“民主与独裁论争”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20]王业兴:《论胡适的民主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94(3)。
    [221]魏韶华、金桂珍:《“个人主义”——“五四”一代之“公同信仰”》,《山东社会科学》,2005(8)。
    [222]吴飞:《“人权派”的表达自由思想探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23]吴果中:《徘徊与改良与革命之间的职业生存——〈竞业旬报〉与胡适早期思想述评》,《舟山学刊》,2005(4)。
    [224]吴静:《胡适的大众传播观》,《新闻爱好者》,2005(11)。
    [225]吴元康辑:《胡适史料拾遗(上)》,《历史档案》,2004(4)。
    [226]吴元康辑:《胡适史料拾遗(中)》,《历史档案》,2005(1)。
    [227]吴元康辑:《胡适史料拾遗(下)》,《历史档案》,2005(2)。
    [228]吴元康整理:《胡适史料补阙》,《民国档案》,2006(4)。
    [229]许纪霖:《中国自由主义的乌托邦——胡适与“好政府主义”讨论》,《近代史研究》,1994(5)。
    [230]许纪霖:《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秩序——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开放时代》,2000(1)。
    [231]夏英林:《析胡适、杜威对“行易知难”说的不同观点》,《东方论坛》,1999(3)。
    [232]徐思彦:《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1995(5)。
    [233]徐希军:《胡适“民主政治幼稚论”价值审视》,《安庆师范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34]徐晓旭:《独立还是依附——〈独立评论〉时期胡适派学人政治态度论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12)。
    [235]徐宗勉:《从陈独秀的一篇文章看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特点——读史随笔》,《安徽史学》,1985(1)。
    [236]徐宗勉:《关于评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点想法》,《学术界》,2003(2)。
    [237]杨国荣:《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走向容忍——论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胡适》,《近代史研究》,1990(1)。
    [238]闫润鱼:《评〈努力〉在“歧路”前的摇摆》,《民国档案》,2002(3)。
    [239]闫润鱼:《胡适与“中国自由党”始末》,《人文杂志》,2003(1)。
    [240]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1(2)。
    [241]易竹贤:《胡适其人及胡适研究述评》,《江汉论坛》,2005(3)。
    [242]余英时:《治史自反录》,《读书》,2004(4)。
    [243]袁伟时:《从章士钊看20世纪中国思潮》,《浙江学刊》,2002(3)。
    [244]张福建:《美国宪政史上的政治言论自由案——罗尔斯的观点》,《开放时代》, 2005(3)。
    [245]张化冰:《1935年〈出版法〉修订始末之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
    [246]张连国:《论理性民族主义——〈独立评论〉派自由者对日观剖析》,《江苏社会科学》,1999(1)
    [247]张连国:《主义与时势的两难——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透视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48]张茂泽、徐怀东:《同情的了解:现代中国的诠释方法》,《人文杂志》,2000(6)。
    [249]张太原:《从边缘到重心:〈独立评论〉的创办宗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50]张忠平:《胡适的自由思想》,《探索与争鸣》,1994(3)。
    [251]赵海啸:《胡适与〈独立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83(2)。
    [252]赵娟:《为什么言论必须自由》,《江苏社会科学》,2005(5)。
    [253]智效民:《火烧晨报馆事件》,《中国新闻周刊》,2006(29)。
    [254]周乾:《关于胡颂平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一处史实的勘误》,《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55]朱正:《鲁迅.胡适.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鲁迅研究月刊》,2001(12)。
    [256]庄森:《论胡适自由思想的基础》,《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
    [257]庄森:《胡适的容忍论》,《安徽史学》,2005(5)。
    [258]庄森:《论胡适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殷都学刊》,2006(2)。
    [259]周质平、韩荣芳整理:《胡适全集.英文著述》(第35—4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0] Anthony Ablaster: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Western Liber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4.
    [261] Alan Brinkley: Liber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62] Brian Barry: Political Argument : A Reissue with New Introduction, New York :
    [263]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264] Grieder Jerome B: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 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265] Huang Philip C: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2.
    [266] Isaiah Berlin: Four Assays on Liberty,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267] J. Budziszewski: True Tolerance: Liberalism and Necessity of Judgment, New Brunswick, U.S.A.: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2.
    [268] John Cary: Post-Liberalism: Studi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Routledge,1993.
    [269] John Gary: Two Faces of Liberalism, Cambridge: Politics Press, 2000.
    [270] John Skorupski: Why read Mill toda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271] Ludwig Von Mises: Liberalism: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2005.
    [272] Richard Bellamy: Liberalism and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273] Shlomo Avineri & Avner De-shalit: 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74] Susan Mendus: Toleration and Limits of Liberalism,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 Macmillan Press, 1989
    [275] Russell Hardin: Liberalism, Constitutionalism, and Democracy,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