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商周青铜簋整理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青铜簋作为粢盛器,具有出土数量多、地域广、延续时间长、形制多样等特点,在商周青铜礼器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运用考古类型学和艺术史风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收集了三千余件青铜簋,从型式划分、年代推定、区域研究、谱系研究、器用制度等十个方面对青铜簋进行全面梳理和综合研究。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青铜簋研究的学术简史。从宋代学者对铜簋的著录开始,到清代学者对于铜簋名称的相关讨论,直到民国时期,学界才最终对簋的定名、功能等达成统一认识。上世纪八十年,一些学者陆续展开了对青铜簋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更是有诸多学者在铜簋铭文考释、铸造、器用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凡专文研究铜簋的,本文都尽量收录,并予以评述。
     一、青铜簋的起源、名称及功用。本章从新石器时代的陶簋入手,寻找青铜簋的起源。并且对铜簋铭文中的自名现象进行了分析,简要讨论各名称的含义。另外还对“三礼”中出现的用簋情况进行了梳理,结合考古发现,对铜簋的功用提出了新的看法。
     二、青铜簋的型式分析。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青铜簋分为圈足、方座和附足三类。按照器腹的特点分为碗钵形、盆盂形、罐形和豆形四个大型,最后按照无耳、环耳、附耳、兽首衔环耳等耳型的不同细分为四个小型,并对各类型式的形制特点进行描述。
     三、青铜簋的分期与年代推断。本章根据各期段特点将中原地区出土的铜簋划分为五期五段,时间主要从商代晚期至春秋晚期。
     四、青铜簋区域特色。本章分四个区块讨论青铜簋区域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四个区块分别是以晋陕豫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京津、河北为主,兼顾内蒙东部和辽宁西部的北方地区;以湖北为核心的汉水流域和江苏、安徽为主的东南地区。
     五、青铜簋的谱系研究。主要讨论圈足簋、方座簋及附足簋的发展与分布规律。由于簋的数量庞大,型式繁杂,因此本章选取罐形圈足簋、东周方座簋、附足簋及明器簋四个专题重点讨论。
     六、青铜簋器用制度。本章主要通过对各期墓葬出土铜簋的数量变化,铜簋组合及列簋的出现与发展,簋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簋与鼎的关系四个方面的考量,讨论青铜簋的器用制度。
     七、青铜簋环耳的艺术观察。本章运用了艺术史风格分析的方法,对各期段铜簋环耳装饰母题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不仅有助于铜器年代的判定,而且有助于对铜簋纹饰的理解和准确描述。
     八、青铜簋纹饰研究。本章主要讨论各期段铜簋装饰的特点,重点在于铜簋纹饰变化与形制之间的关系。
     九、特特殊形制的铜簋研究。特殊形制的铜簋包括几种情况,即形制罕见,数量稀少,未列入基本型式,如方簋等。其次是形制特殊的孤品铜簋,其定名、用途经考察不属于簋类。另外,还有一些改制铜簋,虽然数量稀少,却是难得的标本。
     结论部分对青铜簋的发展脉络和特点以及背后所涉及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进行总结。
As food container, bronze Gui has unearthed in quantity, wide ares, long duration, variety shap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Bronze Gui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bronze ritual vessels. This paper collects more than3,000pieces of Gui and uses the theory of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y of art to analysis. This paper is ab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Bronze Gui.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en parts, for example analyzing and dating objects, regional research, pedigree study, device system.
     Content:this part is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research.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cience can reach a consensus of naming and function. The last century eighty years, some scholars have launched the research on bronze Gui and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The first part:the origin, name and function. This chapter from the Neolithic pottery to start,try to find the origin of the bronze Gui. Analyze the inscription self phenomenon and discuss the meaning of the name briefly. We tease the usage of Gui in ancient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we put forward a new view in the function of bronze Gui.
     The second part:analyzing the shape. The chapter uses the theory of archaeological to classify three main types, ring foot, the square base foot and supporting foot. Bronze Gui has also different ear handles. We describe the shape features of each types.
     The third part:dating objec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lics'age. This chapter is about the characters and period of each stage.
     The forth part:regional research. The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s of each area, according to four sections, the Central Plains area, the Northern region, the Southeast area and Hanjiang River Basin.
     The Fifth part:pedigree study. The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s of ring foot Gui, the square Base foot Gui and supporting foot Gui. Because of the complex of shape and large quantities, we choose four subjects jar shape and ring foot Gui, the square base Gui in Eastern Zhou Dynasty, supporting foot Gui and the funerary Gui to discuss.
     The sixth part:devic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unearthed Gui each period, the appearing and development of complete se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i and tomb gra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ng and Gui four sections, we mainly discuss the ritual system.
     The seventh part:art observation. The chapter uses the theory of art history to study the ear handles decorative motif each period. This research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patterns.
     The eighth part:patterns research.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 the characters and decorative styles of each period.
     The ninth part:research of special shapes Gui. Expect of common bronze Gui, there are still many special shapes, for example square Gui, reform Gui etc.
     In the end, Gui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tual bronze vessels.
引文
① 陈芳妹:《商周青铜簋形器研究——附论簋与其它粢盛器的关系》,第29页。
    ② 朱凤瀚将古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史分为三个阶段,两汉时期始见记载,两宋为奠基期,清代为复兴期。参见《中国青铜器综论》第二章,《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史》,第27-40页。
    ① 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上)》,《学术研究》1962年第2期,第50页。
    ① 黄绍箕:《说(?)》,收入王懿荣《翠墨园语》,《古学汇刊》(贰),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第1180-1182页。
    ② 陈介祺:《簋斋藏古册目并题记》,《金文文献集成》第18册,线装书局2005年,第156页。
    ① 陈介祺:《簋斋金石文考释》(节录),《金文文献集成》第16册,线装书局2005年,第393页。
    ② 王国维:《说彝》,《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③ 罗振玉:《古器物识小录》,《金文文献集成》第37册,线装书局2005年,第383-384页。
    ④ 于省吾:《商周彝器通考》序,台湾大通书局,1973年,第1页。
    ⑤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台湾大通书局,1973年,第323页。
    ⑥ 容庚:《殷周礼乐器考略》,《燕京学报》第一期,1927年,第90-94页。
    ① 梓溪:《青铜器名辞解说》(三),《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第72-73页。
    ② 陈芳妹:《簋与盂——簋与其他粢盛器的关系研究之一》,《故宫学术季刊》1卷2期,1984年,第89-110页。
    ③ 陈芳妹:《盆、敦与簋——论春秋早、中期间青铜粢盛器的转变》,《故宫学术季刊》2卷3期,1985年,第63-118页。
    ④ 陈芳妹:《商周青铜簋形器研究——附论簋与其它粢盛器的关系》,《商周青铜粢盛器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4年(第二版)。
    ⑤ 陈芳妹:《商周青铜簋形器研究——附论簋与其它粢盛器的关系》,《商周青铜粢盛器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4年(第二版),第24页。
    ① 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考古》1999年第12期。
    ② 张懋镕:《再论西周方座簋》,《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③ 张懋镕:《三论西周方座簋》,《苏州文博论丛》(总第1辑),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④ 李永迪、岳占伟、刘煜:《从孝民屯东南地出土陶范谈对殷墟青铜器的几点新认识》,《考古》2007年第3期。
    ⑤ 张懋镕:《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器类之间的关系》,《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岀版社,2006年。关于簋与盨的关系,也见于本论文集中《两周青铜盨研究》一文。
    ⑥ 张懋镕:《试论青铜器自名现象的另类价值》,《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⑦ 张懋镕:《关于青铜器定名的几点思考——从伯湄父簋的定名谈起》,《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科学学版社,2010年。
    ①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9-147页。
    ② 括号中的数字代表每种类型的簋可又细分为若干形式。
    ③ 《中国青铜器》,第147页。
    ④ 《中国青铜器》,第152页。
    ⑤ 《中国青铜器》,第156页。
    ⑥ 朱凤瀚:《青铜器的分类与定名》,为《中国青铜器综论》一书的第三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4-135页。该章与旧版的《古代中国青铜器》的内容大致相同,没有太多的增补。
    ①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② 彭裕商:《西周铜簋年代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第1期,第1-42页。
    ③ 梁彦民:《西周时期的四耳青铜簋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第2期,第75-79页。
    ① 郭妍丽:《斜方格乳钉纹簋类型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3期,第46-59页。
    ② 李倩:《立鸟形耳簋初探》,《文博》2012年第3期,第43-49页。
    ③ 张昌平、丹羽崇史、广川守:《论商周时期青铜簋的铸型技术》,《考古》2012年第10期,第60-70页。
    ① 杨益民、金爽、谢尧亭、黄文川、王昌燧:《绛县倗国墓地铜簋的残留物分析》,《华夏考古》2012年第3期,第67-71页。
    ② 孙稚雏:《青铜器论文索引》(1949—1982年),中华书局1986年。张懋镕、张仲立:《青铜器论文索引》(1983—2001年),香港明石馆2005年。张懋镕:青铜器论文索引》(2002—2006年),线装书局2008年。
    ③ 蔡运章、安亚伟:《西周陶簋所见图画、筮数和文字简论》,《考古》2007年第2期,第66页。
    ④ 晏昌贵:《西周陶簋所见筮数、图像考释》,《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第12页。
    ⑤ 陈全方:《周原出土陶文研究》,《文物》1985年第3期,第63页;李学勤:《周易溯源》,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第224页。
    ① 姜勇:《周原残陶簋铭文重读——一则误判了的所谓出土易文献》,《周易研究》2010年第5期,第61页。
    ②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第96页。
    ③ 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第12-23页。
    ④ 谢尧亭:《天马—曲村墓地用鼎簋礼的考察》,《文物世界》2010年第3期,第18-24页。
    ⑤ 毕经纬:《山东东周鼎簋制度初论——以中原地区为参照》,《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第53-58页。
    ① 札金鹏:《商周铜爵研究》,《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
    ② 张懋镕:《两周青铜盨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1期。
    ① 谢尧亭:《天马—曲村墓地用鼎簋礼的考察》,《文物世界》2010年第3期,第24页。
    ② 黄翠梅:《变动中的疆界——艺术史与考古学学科的对话》,《美术考古与文化资产——以台湾地区学者的论述为中心》,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①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辰溪县松溪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6期,第13页。年代推定在第16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西坡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81页。
    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1期,第11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西坡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67页。
    ④ 纪南城文物考古发掘队:《江陵毛家山发掘记》,《考古》1977年第3期,第158-164页。
    ① 陶制盛器既包括盛食器,如簋、豆、盆、钵等,也包括盛水器瓶、罐、瓮等。
    ② 纪南城文物考古发掘队:《江陵毛家山发掘记》,《考古》1977年第3期,第160页。
    ③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08年。
    ④ 苏荣誉、胡智生、卢连成等:《(?)国墓地青铜器铸造工艺考察和金属器物检测》,《宝鸡(?)国墓地》,文物岀版社1988年,第576-577页。
    ① 陈星灿:《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开启中原地区墓葬新传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4日,第018版。
    ② 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第13、35页。
    ③ 高炜、杨锡章、王巍、杜金鹏:《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考古》1998年第10期,第75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岀版社2003年,第188页。
    ①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冈》,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2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75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
    ④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9页。
    ⑤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32、20页。
    ⑥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9、113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48-207页。
    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97页。
    ⑨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耀县北村遗址1984年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6-317页。
    ⑩ 刘士莪:《老牛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30页。
    11 杨权喜:《湖北商文化与商朝南土》,《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82页。
    12 湖北省博物馆:《一九六三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文物》1976年第1期,第49-55页。
    13 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第11-13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②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大城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98页。二期文化遗存中仅出土1件夹砂黑陶簋,腹饰绳纹和三角划纹。
    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含山大城墩遗址第四次发掘报告》,《考古》1989年第2期,第116页。
    ④ A、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4期,第186页;B、蔡凤书:《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73年第5期,第274页;C、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博物馆: 1984年秋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述要》,《文物》1995年第6期,第16页。其中以2J2:4为代表的陶簋为商代早期(图一九,4),其余陶簋的年代在商代中、晚期。
    ⑤ 任相宏:《济南大辛庄龙山、商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第8期。其中,H1残墓中出土陶鬲1、簋2、罐1等,“年代与殷墟偏早阶段相当”。另有征集的三件陶簋,年代也大约在这一时期。
    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年第3期,第4、6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侯家庄北地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6-37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侯家庄北地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虚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30页。
    ① 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第35页。
    ② 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屈万里全集》六,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第209页。
    ① 高去寻:《小臣系石簋的残片与铭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八本,第597页,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85页。
    ②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微》,中华书局1986年,第215页。
    ③ 黄盛璋:《释旅彝——铜器中“旅彝”问题的一个全面考察》,《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齐鲁书社1982年,第365页。
    ④ 《商周》04447。
    ⑤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4年,第107页。
    ⑥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904页。
    ⑦ 李学勤(主编):《尔雅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⑧ 李学勤(主编):《仪礼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⑨ 《青研》496。
    ⑩ 《商周》05029-05031。
    ①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353页。
    ② 张懋镕:《试论青铜器自名现象的另类价值》,《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31-134页。
    ③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92页。
    ④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87、364页。
    ⑤ 刘东亚:《介绍新发现地几件商周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4期,第65页。
    ⑥ 《通考》280。
    ⑦《故宫》200。
    ⑧ 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县新发现一批西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第4页。
    ①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08页。
    ② 《断代》,743页144。
    ③ 《青研》385。
    ④ 《全集》九·11。
    ⑤ 《集成》03585。
    ⑥ 《集成》03592。
    ⑦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凡书中所引文献,不再一一注明。
    ①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65年。
    ②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08年。
    ③ (清)胡培翚:《仪礼正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97页。
    ① 《仪礼》中,簋有时也用“敦”替代。
    ②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第93页。
    ③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第85页。
    ④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第96页。
    ⑤ 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第12-23页。
    ⑥《集成》02705、04097。
    ①《集成》02745,04141-04143。
    ②《集成》03870。
    ③《商周》05149。
    ④ 张懋镕:《伯句簋考释》,《吉金御赏》,香港御雅居2012年。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7年夏安阳郭家庄东南殷墓的发掘》,《考古》1988年第10期,第877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③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齐家十九号西周墓》,《文物》1979年第11期,第3页。
    ④ 张肇武:《河南平顶山市出土西周应国青铜器》,《文物》1984年第12期,第29页。
    ⑤ 杨益民、金爽、谢尧亭等:《绛县倗国墓地铜簋的残留物分析》,《华夏考古》2012年第3期,第70页。
    ⑥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26-127页。
    ⑦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1年第3期,第15页。
    ⑧ 李学勤(主编):《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05页。
    ① 李学勤(主编):《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②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第41页。
    ③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是王城大道发现西周墓》,《考古》2006年第6期,第84-86页。
    ④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08-210页。
    ① 朱捷元:《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战国时期的秦器》,《文物》1966年第1期,第8页。
    ②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46页。
    ① 梅原末治:《古铜器形态の考古学的研究》,京都同朋舍,1940年。
    ② 李济:《五十三件青铜容器的形制与文饰之特征及其他有关问题》,第414页,《殷墟青铜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③ 陈芳妹:《商周青铜簋形器研究——附论簋与其它粢盛器的关系》,《商周青铜粢盛器特展图录》,台北国立 故宫博物院1994年(第二版),第28页。
    ① 李济:《五十三件青铜容器的形制与文饰之特征及其他有关问题》,第415页,《殷墟青铜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 在型式分析和分期断代两个章节的数据统计中中,我们以中原地区出土的铜簋作标准,将其他地区出土的中原风格的器物,以及传世品中相同的型式均收罗在内。
    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年第3期,第4、6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虚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49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497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84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商代墓葬1989~1990年的发掘》,《考古》2009年第9期,第26-28页。
    ⑥ 唐爱华:《新乡馆藏殷周铜器铭文选》,《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第26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10、11页。
    ⑧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榕树湾一号商墓》,《考古》2009年第5期,第33页。
    ① 《商周》03508。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③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解放路战国陪葬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第363页。原报告将其称为“碗”。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9-130页。
    ⑤ 安阳市博物馆:《殷墟戚家庄269号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第10页。
    ⑥ 殷墟孝民屯考古队:《河南安阳市孝民屯商代墓葬2003-2004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期,第32页。
    ⑦ 关于铜簋环耳装饰风格的发展演变详见后章。
    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刘家庄北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67页。
    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第706页。
    ⑩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安阳郭庄村北发现一座殷墓》,《考古》1991年第10期,第903页。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3-34页。
    ①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陕西宝鸡纸坊头西周早期墓葬清理简报》,《文物》2007年第8期,第41-4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22页。
    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④ 长水:《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文物》1972年第6期,第26页。
    ⑤ 郑洪春:《长安县河迪村西周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5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23页。
    ⑥ 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庄李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12期,第8页。
    ⑦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02页。
    ⑧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92页。
    ⑨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陕西宝鸡纸坊头西周早期墓葬清理简报》,《文物》2007年第8期,第41-42页。
    ⑩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31页。
    11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55页。
    12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13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75页。
    14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第106页。
    15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洪洞县文化馆:《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葬》,《文物》1987年第2期,第5页。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50页。
    17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81页。
    18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8集),文物出版社1983年, 第80页。
    ① 岐山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5期,第27页。
    ②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68-369页。
    ③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80页。
    ④ 张剑、蔡运章:《洛阳白马寺三座西周晚期墓》,《文物》1998年第10期,第37页。
    ⑤ 刘怀君、郝芝芹:《眉县水泥厂春秋秦墓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3年第6期,第93页。
    ⑥ 《周原铜》,第1164页。
    ⑦ 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74年第1期,第2页。
    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52页。
    ⑨ 《青研》335、328。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虚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50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殷墟范家庄东北地的两座商墓》,《考古》2009年第9期,第46页。
    ③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58年春河南安阳市大司空村殷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58年第10期,第55页。
    ④ 唐金裕、王寿芝、郭长江:《陕西省城固县出土殷商铜器整理简报》,《考古》1980年第3期,第217页。
    ⑤ 蓝田县文化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蓝田县出土商代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5页。
    ⑥ 王永刚、崔风光、李延丽:《陕西甘泉县出土晚商青铜器》,《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3期,第12-13页。
    ⑦ 《美集录》A143。
    ⑧ 《美集录》A142。
    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发掘队:《长安沣西早周墓葬发掘记略》,《考古》1984年第9期,第781、782页。
    ⑩ 王桂芝、高次若:《宝鸡地区发现几批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图版叁,6。
    11 高西省:《扶风近年征集的商周青铜器》,《文博》1988年第6期,第10页。
    12 罗西章:《扶风美阳发现商周铜器》,《文物》1978年第10期,第91页。
    13 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县新发现一批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3期,第4页。
    ①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藏》,《考古》1976年第1期,第33页。
    ② 赵永福:《1961—-62年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9期,第785页。
    ③ 王寿芝:《陕西城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博》1988年第6期,第4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虚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50页。
    ⑤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石旌介商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刘家庄北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岀版社2004年,第367页。
    ⑦ 《故宫》29、30。
    ⑧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4-29页。
    ⑨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79-80页。
    ⑩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39页。
    ⑥ 尚志儒、吴镇烽、朱捷元:《陕西省近年收集的部分商周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2集),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4页。
    ① 喀左县文化馆、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喀左县山湾子出土殷周青铜器》,《文物》1977年第12期,第24页。
    ② 《商周》03514,《流散欧》69。
    ③ 赵康民:《临潼南罗西周墓出土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期,第88页。
    ④ 扶风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诸器》,《文物》1976年第6期,第54页。
    ⑤ 刘东亚:《介绍新发现的几件商周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4期,第62页。
    ⑥ 《通考》319。
    ⑦ 朱捷元:《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战国时期的秦器》,《文物》1966年第1期,第8页。
    ⑧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第74页。
    ⑨ 周原考古队:《2002年周原遗址(齐家村)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4期,第5页。
    ⑩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23页。
    11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洪洞县文化馆:《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葬》,《文物》1987年第2期,第5页。
    12 《故宫》121。
    ① 《美集录》A201。
    ②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弛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0、61页。
    ③ 《通考》253。
    ④ 张剑:《洛阳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42页。
    ⑤ 马承源:《记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青铜器》,《文物》1964年第7期,第11页。
    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文物》2001年第8期,第15页。
    ⑦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黄堆西周墓地钻探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第60页。
    ⑧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郊西周墓》,《文物》1999年第9期,第20-21页。
    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71页。
    ⑩ 襄樊市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孝襄高速公路考古队:《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11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第8页。
    12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宝鸡阳平镇秦家沟村秦墓发掘记》,《考古》1965年第7期,第342页。
    1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考古》1963年第10期,第540页。
    14 《通考》344。
    15 《故宫》158。
    ① 《青研》326。
    ②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云塘、庄白二号西周铜器窖藏》,《文物》1978年第11期,第8页。
    ③ 《青研》315。
    ④ 张肇武:《河南平顶山市出土西周应国青铜器》,《文物》1984年第12期,第29页。
    ⑤ 吴镇烽、雒忠如:《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文物》1975年第8期,第58页。
    ⑥ 段绍嘉:《陕西蓝田县出土弭叔等彝器简介》,《文物》1960年第2期,第10页。
    ⑦ 《青研》320。
    ⑧ 《故宫》159。
    ⑨ 《故宫》88。
    ⑩ 《商周》03626。
    11《陕铜》1.169。
    ① 谢青山、杨绍舜:《山西吕梁县石楼镇又发现铜器》,《文物》1960年第7期,第51页。
    ② 戴应新:《陕北清涧、米脂、佳县出土古代铜器》,《考古》1980年第1期,第95页。
    ③ 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县新发现一批西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第4页。
    ④ 《商周》04323。
    ⑤ 《故宫》200;《通考》280。
    ⑥ 《故宫》33。
    ⑦ 《遗珠》16。
    ⑧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4-29页。
    ⑨ 《遗珠》83。
    ⑩ 《青研》228。
    11 《断代》597页23。
    1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2页。传世的四耳豆形簋还见于《美集录》A227、A228。
    13 《故宫》130。
    14 《通考》247。
    ① 黄运甫、曾光勋:《桐柏钟鼓堂出土一批春秋铜器》,《中原文物》(1981年前为《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4期,第7页。
    ②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禹县文管会;《禹县吴湾西周晚期墓葬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3期,第5-6页。传世的兽首衔环豆形簋还见于《美集录》A234,不同之处在于圈足上仅饰两周凸弦纹。
    ①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74-77页。
    ② 阎宏斌:《宝鸡林家村出土西周青铜器和陶器》,《文物》1988年第6期,第92页。
    ③ 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第8期,第1页。
    ④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4-29页。
    ⑤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5-56页。
    ⑥ 《铜全》五·50。
    ⑦ 《美集录》A219、220。
    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84年沣西大原村西周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11期,第977页。
    ⑨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茹家庄发现西周早期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图版伍,2。
    ⑩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云塘西周墓》,《文物》1980年第4期,第42页。
    11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周镐京附近部分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1期,第10页。
    12 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74年第1期,第2页。
    13 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图版壹一叁。
    14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3期,第4页。
    15 周原扶风文管所:《扶风齐家村七、八号西周铜器窖藏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1期,图版叁,4。
    ① 罗西章:《陕西扶风发现西周厉王(?)簋》,《文物》1979年第4期,第89页。
    ②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第5页。
    ③ 《青研》313。
    ④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⑤ 《青研》226
    ⑥ 《美集录》A229。
    ⑦ 《通考》255。
    ①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31页。
    ② 《青研》231。
    ③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26-127、131页。
    ④《青研》232。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第414页。
    ⑥ 《全集》六·41。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51-152页。
    ⑧ 李步青、林仙庭、杨文玉:《山东招远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1994年第4期,第377页。
    ⑨ 《全集》五·58。
    ⑩ 《通考》314。
    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第93-9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③ 《通考》305。
    ④ 《青研》325。
    ⑤ 《故宫》162。
    ⑥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92页。
    ⑦ 庞文龙、崔玫英:《陕西岐山近年出土的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
    ⑧ 祁建业:《岐山县博物馆近几年来征集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① 《全集》五·63。
    ② 《故宫》188。
    ③ 《通考》315。
    ④ 王光永:《宝鸡县贾村塬发现矢王簋盖等青铜器》,《文物》1984年第6期,第19页。
    ⑤ 周原扶风文管所:《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文博》1987年第4期,第9-10页。
    ⑥ 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第8页。
    ⑦ 岐山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5期,第30页。
    ⑧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李家窑四十四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2000年第3期,第18-19页。
    ⑨ 陕西蓝田县文化馆:《记蓝田县出土的西周铜簋》,《文物》1966年第1期,第4页。
    ⑩ 鄂兵:《湖北随县发现曾国铜器》,《文物》1973年第5期,第22页。
    11 滕县博物馆:《滕县后荆沟出土不(?)簋等青铜器群》,《文物》1981年第9期,第25-26页。
    12 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第25页。
    13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96-103页。
    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122-124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文物旅游局:《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第5-7页。
    ③ 应山县文化馆文物组:《湖北应山吴店古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89年第3期,第51页。
    ④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京山发现曾国铜器》,《文物》1972年第2期,第48页。
    ⑤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安居出土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第51页。
    ⑥ 朱活:《山东历城出土鲁伯大夫媵季姬簋》,《文物》1973年第1期,第64页。
    ⑦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04页。
    ⑧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文物》2005年第2期,第9-11页。
    ⑨ 湖北省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当阳金家山九号春秋楚墓》,《文物》1982年第4期,第43页。
    ⑩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6、130页。
    11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第41页。
    12 周原扶风文管所:《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文博》1987年第4期,第9-10页。
    13卢连成、罗英杰:《陕西武功县出土楚簋诸器》,《考古》1981年第2期,第128页。
    14 陈颖:《长安县新旺村出士的两件青铜器》,《文博》1985年第3期,第89页。
    15 岐山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5期,第28页。
    16 襄樊市博物馆、谷城县文化馆:《襄樊市、谷城县馆藏青铜器》,《文物》1986年第4期,第16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镐队:(1992年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1期,第977页。
    ② 张懋镕:《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0页。
    ③ 张懋铬:《新见金文与穆王铜器断代》,《文博》2013年第2期,第23页。
    ① Loehr, Max, "The Bronze Style of the Anyang Period (1300-1028B.C.)."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no.7,1953,pp.42-53.
    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1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49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0-131,33-3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M539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6期,第50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大司空村东南的一座殷墓》,《考古》1988年第10期,第86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10期,第38页。
    ③ 《通考》238;《商周》03458。
    ① 括号内的数字为“附表二:出土青铜簋统计表”中簋的序号。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8页。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榕树湾一号商墓》,《考古》2009年第5期,第3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刘家庄北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677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石旌介商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② 《全集》二·101;《美集录》A196。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11年,卷三,294页。以下简称《释文》。
    ④ 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25页。
    ⑤ 《三代》8.33.2。
    ⑥ 《释文》,卷三,291页。
    ① 沈之瑜:《介绍一片伐人方的卜辞》,《考古》1974年第4期,第263页;晏琬:《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考古》1975年第5期,第277页。
    ② 《故宫》29。
    ③ 《释文》卷三,218页。
    ④ 《释文》卷二,323页。
    ⑤ 《集成》02709;王世民、张亚初:《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4期。
    ⑥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3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19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大司空M303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第364-366页。
    ① 《全集》六·30:《断代》574页4。
    ② 《释文》卷三,257页。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中华书局2004年,第11页。
    ① 《遗珠》87。
    ② 《释文》卷三,207页。
    ③ 标准器与次标准器著录的书籍一般都很多,这里仅选取少量较为普及的著录书。《全集》五·50;《断代》567页1;《集成》04261等。
    ④ 孙诒让:《古籀余论》卷三·一二,《金文文献集成》(第十三册),线装书局2005年,第98页。
    ⑤ 《全集》五·49;《文物》1977年8期2页图2。
    ⑥ 《释文》卷三,287页。
    ⑦ 《美集录》A220、R321;《断代》625页50。
    ⑧ 《美集录》A219、R320;《断代》626页51。
    ⑨ 《释文》卷三,206页。
    ⑩ 《释文》卷二,305页。
    ⑩ 《文物》1955年5期60页图版3;《断代》575页5;《全集》六·118。
    ①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0、61页。
    ② 《大系录》26。
    ③ 《文物》1986年1期12页图23。
    ① 《文物》1959年12期59页。
    ①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黄堆西周墓地钻探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第60页。
    ① 张懋镕:《新出金文与穆王铜器断代》,《文博》2013年第2期。
    ②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绛县文化局:《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8期,第8、10页。
    ③ 《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3期封2。
    ④ 王冠英:《(?)簋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3期,第4-6页;张永山:《(?)簋作器者的年代》,《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3期,第11-13页。
    ⑤ 《文物》1976年5期27页。
    ⑥ 张懋镕:《新出金文与穆王铜器断代》,《文博》2013年第2期,第21页。
    ⑦ 《遗珠》108。
    ⑧ 李学勤:《鲜簋的初步研究》,《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86页。
    ⑨ 《文物》1976年6期53页;《集成》04322。
    ⑩《集成》03489。
    11 《断代》881页10。
    12 《全集》五·58;断代582页12;《集成》04341。
    ①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中华书局1986年,第394页。
    ② 《考古学报》1957年1期81页;《集成》03581。
    ③ 《断代》694页104。
    ①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79-281页。
    ① 张懋镕:《新出金文与穆王铜器断代》,《文博》2013年第2期,第21页。
    ① 张剑、蔡运章:《洛阳白马寺三座西周晚期墓》,《文物》1998年第10期,第37页。
    ②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禹县文管会:《禹县吴湾西周晚期墓葬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3期,第5-6页。
    ③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第93-94页。
    ④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第5页。
    ⑤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郊西周墓》,《文物》1999年第9期,第20-21页。
    ① 张懋镕:《关于青铜器定名的几点思考——从伯湄父簋的定名谈起》,《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② 岐山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省岐山县鳖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5期第29页。
    ③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云塘、庄白二号西周铜器窖藏》,《文物》1978年第11期。第8页。
    ④ 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县新发现一批西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第 4页。
    ① 张懋镕:《两周青铜盨研究》,第95页;《青铜盆小议》,第132页,《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胡嘉麟:《两周时期青铜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0页。嘉麟师弟在论文中将簋划分为八期,其中一期仅见于故宫藏夔纹方形器,年代大致在西周初年。二期的年代约在西周中期晚段。我们认为,夔纹方形器有可能是方簋,而不是最早的簋,论证见附录中有关方簋的讨论。因此,这里将簋的出现从二期开始算起。
    ② 黄运甫、曾光勋:《桐柏钟鼓堂出土一批春秋铜器》,《中原文物》(1981年前为《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4期,第7页。
    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第25页。
    ①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第34页。
    ② 包括河北省及津京两市。
    ①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解放路战国陪葬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第362页。(图四,2)
    ②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解放路战国陪葬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第363页。(图七,2)
    ③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禹县文管会:《禹县吴湾西周晚期墓葬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3期,第7页。
    ④ 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考古》1999年第12期。
    ① 张懋镕:《宝鸡出土周初青铜器的历史地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37页。
    ② 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考古》1999年第12期。
    ① 李海荣:《北方地区出土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②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63页。
    ③ 李伯谦:《从灵石旌介商墓的发现看晋陕高原青铜文化的归属》,《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①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08页。(图版叁,4)
    ②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第126页。(图九,2)
    ① 李剑、张龙海:《临淄出土的几件青铜器》,《考古》1985年第4期,第380页。(图一,右上)
    ②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34-135页。(彩版二二)
    ③ 《全集》五·53;《集成》04300、04301。
    ④ 王丽敏:《河北曲阳县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2000年第11期,第60页。(图二)
    ⑤ 程长新:《北京市顺义县龙湾屯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考古》1985年第8期,第702页。(图版叁)
    ① 李海荣:《北方地区出土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②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考古》1966年第5期,第234页。(图版贰,6,原文称为豆形器)
    ③ 李宗山、尹晓燕:《河北省迁安县出土两件商代铜器》,《文物》1995年第6期,第88-89页。
    ④ 罗平:《河北磁县下七垣出土殷代青铜器》,《文物》1974年第11期,第90页。
    ⑤ 孙思贤、邵福玉:《辽宁义县发现商周铜器窖藏》,《文物》1982年第2期,第87页。
    ⑥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1993年第4期,第322页。
    ①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小黑石沟——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59页。
    ② 王丽敏:《河北曲阳县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2000年第11期,第60页。报告中将其称为“敦”。同一件器《青研》502称为镶嵌兽纹豆,而《全集》八·46称为镶嵌兽纹敦。但是与其形制相同的器,《全集》九·101-103又称为“簋”。
    ③ 张懋镕:《关于青铜器定名的几点思考——从伯湄父簋的定名谈起》,《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④ 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第35页。(图版来源:《全集》163、164)
    ① 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第8页。
    ② 徐少华:《从盘龙城遗址看商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第42页。
    ③ 湖北省博物馆:《盘龙城商代二里冈期的青铜器》,《文物》1976年第2期,第37页。
    ④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刘家崖发现古代青铜器》,《考古》1982年第2期,第142页。(图一,1)
    ⑤ 高仲达:《湖北当阳赵家塝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第17页。(图五,8)
    ①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08-209页(图一○七)。
    ② 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期,第23-24页。(图一一,2)
    ③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52页。(彩版一三,彩版一四)
    ①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84页。
    ① 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② 王俊:《略论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与族属》,《东南文化》2008年第4期,第14-15页。
    ③ 徐湖平:《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青铜器》,图25、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文物》1960年第7期,第48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第26页。
    ⑤ 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11、17页。
    ① 镇江市博物馆、丹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第3-8页。
    ② 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07页。
    ③ 冯普仁:《无锡北周巷青铜器》,《考古》1981年第4期,第302页。
    ④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第48页。
    ①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18页。
    ② 徐湖平:《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青铜器》,图25、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③ 《商周》04393-04400。
    ④ 《全集》十·21。
    ① 曹锦炎:《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105页。
    ② 肖梦龙:《吴国青铜器研究》,《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① 河北地区包括天津,北京两地。
    ① 张懋镕:《关于青铜器定名的几点思考——从伯湄父簋的定名谈起》,《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①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安居出土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第51页。
    ② 《全集》六·109、108。
    ① 《美集录》A232。
    ② 《故宫》233。
    ③ 《通考》347。
    ④ 《青研》560。
    ⑤ 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考古》1999年第12期。
    ⑥ 张懋镕:《再论西周方座簋》,《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⑦ 张懋镕:《三论西周方座簋》,《苏州文博论丛》(总第1辑),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⑧ 张懋镕:《再论西周方座簋》,《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① 河南省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②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③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03、108、109页。
    ④ 报告称墓中出土铜簋3件,实际上应为1件方座簋。另外2件呈椭圆形,横侧对称分布两个圆鋬,圈足,似觞而腹深。且鋬与器身均饰有错金花纹。从形制上看,应该命名为(?)。
    ⑤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第119页。
    ⑥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① 《美集录》,第50页。
    ②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 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考古》2000年第10期,第51页。
    ①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08-209页。
    ② 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期,第23-24页。
    ③ 《商周》05029-05031。
    ④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4、52、213页。
    ⑤ 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4、17页。
    ①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第91页。
    ① 《美集录》A223。
    ② 《美集录》A232。
    ③ 《商周》04499。
    ④ 《商周》04330。
    ⑤ 张懋镕:《芮姑簋赏析》,《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73页。
    ⑥ 《青研》496。
    ⑦ 《青研》560。
    ① 《文物》待刊。他在文章未发表时就慨然与我分享他的观点,特此致谢。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91页。
    ② 图版来源:《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图四四、四五、四六、五二、八四。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91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6、49、51页。
    ③ 图版来源:张光裕,《婀簋铭文与西周史新证》,《文物》2009年第2期,封二·1。
    ①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第35-37页。
    ②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第45页。
    ③ 《通考》256、303。
    ④ 《商周》03947。
    ⑤ 《保利》,第9页。
    ① 《青研》327。
    ② 《铭图集》03780。
    ③ 《全集》六·41、40。
    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2011年第7期,第12页。
    ② 《铭图集》04609。
    ① 包括考古和传世的丙Ab型Ⅰ式,丙Ab型Ⅱ式和丙Ac型Ⅰ式,及特殊型式。
    ① 张懋镕:《试论商周之际字词的演变——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之一》,《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30页。
    ② 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③ 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第19-20页。
    ④何毓灵:《殷墟墓葬随葬品冥器化现象分析》,《三代考古》2,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76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1982年安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2期,第119页。
    ② 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84年秋安阳苗圃北地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2期,第134页。
    ③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1页。
    ④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38页。
    ⑤《周原青铜器》1549页。
    ⑥ 周原扶风文管所:《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文博》1987年第4期,第9-10页。
    ⑦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0-1989天马-曲村》,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20页。
    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28-529页。
    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29页。
    ① 刘一曼:《安阳殷墓青铜礼器组合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5年第4期,第405页。
    ② 何毓灵:《殷墟墓葬随葬品冥器化现象分析》,《三代考古》2,科学岀版社2006年,第381页。
    ③ 郜向平:《商墓中的毁器习俗与明器化现象》,《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1期,第48页。
    ④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第95页。
    ① 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第34-35页。
    ①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50-455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34-96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491-502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10期,第38-41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大司空村东南的一座殷墓》,《考古》1988年第10期,第867-86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M539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6期,第509页。
    ③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殷墟戚家庄269号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第325-341页。
    ①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58年春河南安阳市大司空村殷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58年第10期,第55页。
    ② *表示不确定鼎的样式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刘家庄北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64-37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大司空M303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第364-366页。
    ③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83-198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墓葬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7年第2期,第18-22页
    ④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安阳郭庄村北发现一座殷墓》,《考古》1991年第10期,第903-906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6-45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第705-707页。
    ⑦ 《殷墟青铜器》,第455-456页。
    ① 《殷墟青铜器》,第477-47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5-45页。
    ③ 《殷墟青铜器》,第454页。
    ① 王永刚、崔风光、李延丽:《陕西甘泉县出土晚商青铜器》,《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3期,第20页。
    ② 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① 阎宏斌:《宝鸡林家村出土西周青铜器和陶器》,《文物》1988年第6期,第92页。
    ② 王桂枝:《宝鸡下马营旭光西周墓清理简报》,《文博》1985年第2期,第2页。
    ③ 肖琦:《陕西陇县出土周代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5期。
    ④ 程学华:《宝鸡扶风发现西周青铜器》,《文物》,1959年第11期,第72-73页。
    ⑤ 雍城考古队:《凤翔南指挥西村周墓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4期。
    ⑥ 曹明檀、尚志儒:《陕西凤翔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1期。
    ⑦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考古队:《陕西省宝鸡市峪泉周墓》,《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5期,第14页。
    ①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第414页。
    ②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附表三。
    ① M9中包括1件锡鼎和2件锡簋。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1955-1957年陕西长安沣西乡考古发掘资料》,文物出版社1963年。
    ③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0年秋陕西长安张家坡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1期。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考古队:《1961-1962年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9期。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4 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76-1978年长安沣西发掘报告》,《考古》1981年第1期。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78-1981年长安沣西、沣东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3期。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发掘队:《长安沣西早周墓葬发掘记略》,《考古》1984年第9期。
    ⑤ 梁星彭、冯孝堂:《陕西长安、扶风出土西周铜器》,《考古》1963年第8期,第413页。
    ① 戴应新:《高家堡戈国墓地》,三秦出版社1994年。
    ①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1980-1989》,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① 括号内的数字为附表二的序号
    ①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黄堆西周墓地钻探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第60页。
    ②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81-83页。
    ③ 德州行署文化局文物组、济阳县图书馆:《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早期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9期,第19页。
    ④ 李步青、林仙庭、杨文玉:《山东招远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1994年第4期,第377页。
    ⑤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第27页。
    ① 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第12页。
    ②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市北溃村两周墓地一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第32-33页。
    ③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第93-94页。
    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27页。
    ①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74-77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M28的发掘》,《考古》2009年第4期,第5页。
    ③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宝鸡阳平镇秦家沟村秦墓发掘记》,《考古》1965年第7期,第342页。
    ④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1期,第15页。
    ⑤ 襄樊市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孝襄高速公路考古队《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⑥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安居出土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第51页。
    ⑦ 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第19页。
    ⑧ 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考古》1999年第7期,第39页。
    ⑨ 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察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第468页。
    ⑩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第13页。
    11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第25页。
    12 岐山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5期,第29-30页。
    1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
    ① 张懋镕:《西周青铜器断代两系说刍议》,《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岀版社2006年,第182页。
    ② 石鼓山考古队:《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2期。
    ③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崇信于家湾周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
    ①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中心:《西周重视文化的新认识——从甘泉县阎家沟新出青铜器谈起》,《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1期,第32-38页。
    ① 宋建:《关于西周时期的用鼎问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第77页。(注:宋建先生所举茹家庄三墓的例子实际上应为两墓,M1分出甲、乙两室而己。)
    ② 表中所列铜鼎不尽是形制纹饰大小相同的“列鼎”,特此说明。
    ①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洪洞县文化馆:《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葬》,《文物》1987年第2期,第5页。
    ②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李家窑四十四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2000年第3期,第18-19页。
    ① 许慎:《说文解字》卷一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页。
    ② 王黼:《博古图》,《金文文献集成》(第一册),线装书局2005年。如“两耳有珥”等句,见于《博古图》卷八。
    ③ 陈芳妹:《商周青铜簋形器研究——附论簋与其它粢盛器的关系》,《商周青铜粢盛器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4年(第二版),第53页。
    ① 陈芳妹:《商周青铜簋形器研究——附论簋与其它粢盛器的关系》,《商周青铜粢盛器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4年(第二版),第54页。
    ② 张辛:《玉器礼义要论》,《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6期,第32页。关于垂珥用于悬挂玉器配件的具体解释系作者在北大访学时,选修张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课程,在课堂上所记。
    ① 《全集》三·156、158。
    ① 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① 《(?)国》,第24-29页。
    ② 《(?)国》,第55-56页。
    ③ 《美集录》A222。
    ④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31页。
    ① 新乡市博物馆:《介绍七件商代晚期青铜器》,《文物》1978年第5期,第94页。
    ② 《故宫》32。上博
    ③ 《青研》81-83。
    ④ 《通考》220
    ⑤ 共2件,①孙善德:《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收集的几件青铜器》,《文物》1964年第4期,第51页;②《商周》03703,《流散欧》76。
    ⑥ 《商周》03767。
    ⑦ 《商周》03789。
    ① 《天马-曲村》第336、344页。
    ② 《天马-曲村》第370、371页。
    ③ 《天马-曲村》第396、397页。
    ④ 《天马-曲村》第477、478页。
    ⑤ 王长启:《西安市文物中心收藏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
    ⑥ 尚志儒、吴镇烽、朱捷元:《陕西省近年收集的部分商周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2集),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2页。
    ⑦ 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发现滕侯铜器墓》,《考古》1984年第4期,第333页。
    ⑧ 《商周》04036。
    ⑨ 《商周》04018、04496、04446、04549、04092。
    ⑩ 《商周》04040;《通考》260。
    11 《遗珠》86。
    ① 资料未发表,该簋形制纹饰大小与戴家湾四耳簋基本相同。
    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10页。
    ④ 《断代》597页23;《集成》04140。
    ⑤ 梁彦民:《西周时期的四耳青铜簋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第2期,第75页。
    ① 梁彦民:《西周时期的四耳青铜簋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第2期,第78页。
    ① 《周原青铜器》,1984页。
    ② 《通考》272。
    ① 《通考》278,
    ② 《通考》273。
    ③ 《商周》04695,
    ④ 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5期,第2贝。
    ⑤ 《美集录》A194。
    ① 王冠英:《(?)簋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3期,第4-6页。
    ② 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74年第1期,第2页。
    ①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81-82页。
    ② 镇江市博物馆、丹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第4页。(图三,1)
    ① 罗西章:《陕西扶风发现西周厉王(?)簋》,《文物》1979年第4期,第89页。
    ② 关于(?)簋铭文的研究文章,参看附表一,155-159。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231-235页;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08页。
    ④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另外,关于琱生簋的研究文章见附表一,167-178。
    ①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② 陈昭容、内田纯子、林宛蓉、刘彦彬:《新出土青铜器“琱生尊”及传世“琱生簋”对读——西周时期大宅门土地纠纷协调事件始末》,《古今论衡》2007年第16期,第37-38页。
    ① 《故宫》157。
    ② 《故宫》232。
    ③ 《青研》560。
    ④ 《通考》347。
    ⑤ 《通考》348。
    ①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② 《周原铜》,第1394页。
    ③ 《周原铜》,第252页。
    ④ 《周原铜》。第260页。
    ① 唐爱华:《新乡馆藏殷周铜器铭文选》,《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第26页。
    ② 《遗珠》15。
    ①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316、317页;武者章:《先周青铜器试探》,《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09册,1989年,第176-177页: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33页。
    ② 郭妍丽:《斜方格乳钉纹簋类型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3期,第
    ③ 任雪莉:《宝鸡戴家湾商周铜器的整理与研究》,线装书局2012年,第121页。
    ④ 张懋镕:《再论西周方座簋》,《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8页。(四耳簋图版来源:《弗里尔》PLATE66)
    ⑤ 石鼓山考古队:《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2期,第4-54页。
    ⑥ 任雪莉:《新岀宝鸡石鼓山铜器与戴家湾铜器的对比研究》,待刊。
    ① 杰西卡·罗森:《祖先与永恒》,三联书店2011年,第22页。
    ② 详细见第九章中关于四耳簋的研究部分。
    ③ 《通考》231。
    ① 《故宫》85。
    ② 《商周》06108。
    ③ 《商周》06109。
    ① 张懋铬:《新出杞伯簋浅谈》,《文博》2011年第1期,第13页。
    ① 张懋镕:《试论青铜器纹饰的布局特点及其艺术效应》,《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98-202页。
    ②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00页。
    ③ 曹玮:《从青铜器的演化试论西周前后期之交的礼制变化》,《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① 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三联书店2012年,第136页。
    ① 彭裕商:《西周铜簋年代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第1期,第1-42页。
    ② 有两件方簋因腹身两侧有兽首环耳,因此《通考》将其并入簋属。这里的方形铜簋无耳,《通考》将其归入不知名器。实际上,既然有圆形无耳簋,出现方形无耳簋也是很自然的。
    ③ 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第23-25页。
    ① 谢尧亭:《晋南地区西周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46页。
    ② 任雪莉:《宝鸡戴家湾铜器群的整理与研究》,线装书局2012年。
    ① 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页。报告中将标本14、15命名为方鉴,但其与鑑的尺寸相差甚远。因此,本文将其作为方簋收录,具体见第二节型式分析。
    ② 寿县博物馆:《寿县肖严湖出土春秋青铜器》,《文物》1990年第11期,第65页。
    ③ 作者不详,《肥西、合肥发现西周晚期铜器》,《考古》1972年第1期,第77、87页。
    ① 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1期,第24-25页。
    ② 原报告及《全集》中将该簋命名为鸟纹方簋。实际上,将图案倒转过来以后,我们发现,这些纹饰应该是张口吐舌,身体盘卷的龙纹。有关龙纹和鸟纹的区分,可参见张懋镕先生《关于中国青铜器大型图录书的订正意见》一文中关于鸟纹与夔纹的区别。(《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③ 表中器物尺寸已换算成现在通用的厘米。依据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科学出版社,1992年。宋代一寸约为3.1厘米,清代一寸约为3.2厘米,民国一寸约为3.3厘米。
    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第12页。
    ② 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容器上兽面纹的断代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2期,图七,兽面纹图谱。
    ③ 《故宫》135。
    ④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中心:《关于对扶风红卫村出土“列卣”的思考》,《周秦文明论丛》(第二辑),陕西三秦出版社2009年。
    ①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第91页。
    ① 梁彦民:《陇县新发现的鸟纹方座簋》,《文博》2001年第5期,第34-35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文物旅游局:《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第8页。
    ③ Jessica.Rawson: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Volume ⅡB,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第366页。
    ④ 《青研》(西周卷上),第106、107页。
    ⑤ 张懋锫:《上海博物馆藏金读记》,《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66-67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张家坡M170号井叔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6期,第506页。
    ① 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② 《全集》第七卷,图版七六。
    ③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几件战国铜器》,《文物》1976年第3期,第52页。
    ① 张懋镕:《两周青铜盨研究》,《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第12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50页图110-6。
    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第12页。
    ① 《故宫》124。
    ② 胡嘉麟:《两周时期青铜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 石鼓山M4的资料暂未发表。
    ① 胡嘉麟:《两周时期青铜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5页。
    ① 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第28页。
    ② 刘一曼:《安阳殷墓青铜礼器组合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5年第4期,第400页。
    ① 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科学岀版社2002年,第91页。
    ② 张懋镕:《两周青铜盨研究》,《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① 陈国安:《湖南桃江县出土四马方座铜簋》,《考古》1983年第9期,第842-843页。
    ② 高至喜:《马簋年代与族属考》,《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岳麓书社2007年,第429页。(该文原载《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
    ③ 张懋镕:《西周方座簋研究》,《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④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0-1989天马-曲村》,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97页。
    ① 张懋镕先生在《西周方座簋研究》一文中所划分的型式,其中A型相当于本文的A型(碗钵形簋),B型相当于本文的D型(豆形簋),C型相当于本文的C型(罐形簋),D型相当于本文的B型(盆盂形簋),E型仅明公簋1件,F型仅马簋1件。
    ②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0-1989天马-曲村》,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97页。
    ③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上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63页。
    ④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⑤ 马大明、周贤朴等:《新邵、浏阳。株洲、资兴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岳麓书社2007年,第133页。(原载《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岳麓书社1986年)
    ⑥ 《通考》图901。
    ⑦ 《遗珠》附录二·2。
    ⑧ 关于这种承接酒器的小方座,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形体较小的方禁。关于禁的来源及其使用参见任雪莉:《宝鸡戴家湾青铜器研究》,线装书局2012年。
    ① 饶泽民:《湖南株洲发现二件商周青铜器》,《考古》1993年第10期,第952页。
    ① 孙妙华:《青铜瓿的整理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②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第38页。
    ③ 段绍嘉:《介绍陕西省博物馆的几件青铜器》,《文物》1963年第3期,第43页。
    ④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4-29页。
    ⑤ 《青研》254。
    ① 《大系》第11页。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11页。
    ② 《通考》第344页107。
    ③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中华书局1986年,第215页。
    ④ 《商周》04955。
    ⑤ 陈佩芬:《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西周青铜器》,《文物》1981年第9期,第30页。
    ⑥ 《青研》254。
    ⑦ 严一萍:《金文总集》,台湾艺文印书馆1983年,第2661页。(编号4860)
    ⑧ 《全集》六·71。
    ① 张小丽:《出土商周青铜尊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2、25页。
    ② 《全集》六·168。
    ③ 《通考》533;《故宫》133。
    ④ 《综览》觚形尊108,《通考》532。
    ⑤ 《综览》觯形尊6,《美集录》A445。
    ⑥ 《综览》觯形尊36,《美集录》A447。
    ⑦ 《流散》156。
    ⑧ 《通考》531。
    ⑨ 《美集录》A446。
    ⑩ 《全集》六·109。
    11 数据资料由宝鸡市渭滨文化馆郝明科馆长提供,并准许我入库上手目验铜器,并拍摄照片,特此感谢。
    12 《全集》五·164。
    ① 《综览》觚形尊143。
    ①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67页。(简称《(?)国》)
    ② 《全集》五·158。
    ③ 《弗里尔》图版18。
    ④ 《综览》觚形尊116。
    ⑤ 张懋镕:《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2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① 任雪莉:《从宝鸡新出亚共尊看西周特殊的具鋬铜器》,《文物世界》2013年第2期,第14-15页。
    ① 《青研》,第487页。
    ②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0-1989天马-曲村》,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97-501页。
    ① 王龙正、姜涛、袁俊杰:《新发现的柞伯簋及其铭文考释》,《文物》1998年第9期,第53-58页。
    ② 王龙正、姜涛、袁俊杰:《新发现的柞伯簋及其铭文考释》,《文物》1998年第9期,第54页。
    ③ 李学勤:《柞伯簋铭考释》,《文物》1998年第11期,第69页。
    ④ 张影舒:《从柞伯簋形制看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互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36、69页。
    ⑤ 庞文龙、崔玫英:《岐山王家村出土青铜器》,《文博》1989年第1期,第91页。
    ① 释文参照《商周》05070。
    ②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中华书局1986年,第119页。
    ③ 陈佩芬:《青研》332;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④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第81-82页。
    ①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新征集的几件西周铜器》,《文物》1965年第7期,第17页。(图版叁,1)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清)胡培晕.仪礼正义[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7]李学勤.尔雅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宋)吕大临.考古图[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
    [2](宋)赵九成.续考古图[M].归安陆氏刻本,清光绪十三年[1887].
    [3](宋)王黼.宣和博古图录[M].宝古堂刻本,清乾隆十八年[1753].
    [4](宋)王俅.啸堂集古录[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
    [5](宋)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6](清)徐同柏.从古堂款识学[M].清光绪三十二年蒙学报馆影石印本.
    [7](清)吴式芬.攈古录金文[M].清光绪二十一年吴氏家刻本.浙江:西泠印社翻刻本,1913.
    [8](清)吴大澂.愙斋集古录[M].上海:涵芬楼,1930.
    [9](清)端方.陶斋吉金录[M].清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
    [10](清)方溶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1](清)梁诗正.西清古鉴[M].乾隆十四年敕编,光绪十四年辽宋书馆铜版影印本.
    [12](清)王杰.西清续鉴甲编[M].乾隆五十八年敕编,宣统三年涵芬楼石印宁寿宫写本影印本.
    [13](清)王杰.西清续鉴乙编[M].乾隆年间敕编,民国二十年宝蕴楼钞本石印本.
    [14](清)王杰.宁寿鉴古[M].民国二年涵芬楼依宁寿宫写本石印本.
    [15](清)曹载奎.怀米山房吉金图[M].道光十九年自刻本.
    [16](清)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M].石印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
    [17](清)朱善旂.敬吾心室彝器款识[M].朱之溱石印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
    [18](清)刘体智.善斋吉金录[M].庐江刘氏,民国间[1912—1949].
    [19](清)刘体智.小校经阁金石文字[M].庐江刘氏,民国24年[1935].
    [20](清)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M].开明书局,1933.
    [21](清)陈介祺.簋斋藏古目[M].商务印书馆,1919.
    [22]邹安.周金文存[M].影印本,1916.
    [23]邓实.簋斋吉金录[M].风雨楼石印本,1918.
    [24]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重印,1982.
    [25]罗振玉.殷文存[M].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民国10年[1921]
    [26]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7]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M].民国20年[1931].
    [28]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M].民国23年[1934].
    [29]罗振玉.贞松堂吉金图[M].民国24年[1935].
    [30]容庚.宝蕴楼彝器图录[M].北京:北平内政部古物陈列所,民国18年[1929].
    [31]容庚.海外吉金图录[M].北京:燕京大学考古学社,民国24年[1935].
    [32]容庚.颂斋吉金图录[M].民国25年[1936]
    [33]黄溶.尊古斋所见吉金图[M].北京,北平尊古斋,民国25年[1936].
    [34]王辰.续殷文存[M].北京,考古学社专集第五,1935.
    [35]于省吾.双剑移古器物图录[M].北京:北京琉璃厂函雅堂,民国29年[1940].
    [36]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7]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著录表[M].台北:三民书局,1977.
    [38]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补[M].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80.
    [39](澳)巴纳,张光裕.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M].台湾,艺文印书馆,1978.
    [40]孙稚雏.金文著录简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1]严一萍.金文总集[M].台湾,艺文印书馆,1983.
    [42]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铭文拓本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3]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写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988.
    [44]吴镇烽.陕西金文汇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4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6]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48]刘雨.近出殷周金文集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9]刘庆柱,段志洪,冯时.金文文献集成[M].北京:线装书局,2005.
    [50]容庚.商周彝器通考[M].台湾:大通书局,1973.
    [5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2]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53]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及图像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55]李学勤,艾兰.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56]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海外遗珍·铜器续[M].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1988.
    [57]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商代礼器图录[M].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
    [58]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扶风齐家村青铜器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5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事业馆里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6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事业馆里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6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事业馆里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6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事业馆里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63]曹玮.周原出土青铜器[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64]曹玮.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65]河南出土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67]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市博物馆.安阳殷墟青铜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68]河南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新政郑公大墓青铜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69]河南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7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殷墟新出土青铜器[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71]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2]故宫博物院.故宫青铜器[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73]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青铜器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74]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75]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7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M].长沙:岳麓书社,2007.
    [77]绍兴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江汉吉金——湖北省博物馆典藏商周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78]深圳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礼乐汉东——湖北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精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79]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80]徐湖平.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81]刘雨,汪涛.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安张家坡西周铜器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5.
    [3]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戴应新.高家堡戈国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5]宝鸡市周原博物馆.北吕周人墓地[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9]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8-1961殷墟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2-1992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1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8]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20]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洛阳考古集成·夏商周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政郑国祭祀遗址[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王城广场东周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西坡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2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石旌介商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7]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28]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9]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30]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1]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32]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33]襄樊市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孝襄高速公路考古队.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小黑石沟: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曲阜鲁国故城[M].济南:齐鲁书社,1982.
    [3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3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1980-198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9]程长新,曲得龙,姜东方.北京拣选一组二十八件商代带铭铜器[J].文物,1982,9.
    [40]文启明.河北新乐、无极发现晚商青铜器[J].文物,1987,1.
    [41]李宗山,尹晓燕.河北省迁安县出土两件商代铜器[J].文物,1995,6.
    [42]罗平.河北磁县下七垣出土殷代青铜器[J].文物,1974,11.
    [43]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市发现西周投簋盖[J].文物,1979,2.
    [44]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J].考古,1976,4.
    [45]程长新,张先得.伯椃虘之再发现[J].文物,1980,5.
    [46]程长新.北京市拣选古代青铜器续志[J].文物,1984,12.
    [47]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元氏县西张村的西周遗址和墓葬[J].考古,1979,1.
    [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4,5.
    [49]刘俊琪.北京发现又一件伯嘉父簋[J].考古,1984,7.
    [50]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安县文物管理所.河北迁安县小山东庄西周时期墓葬[J].考古,1997,4.
    [51]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三次发掘[J].考古,1993,4.
    [52]孟昭永,赵立国.河北滦县出土晚商青铜器[J].考古,1994,4.
    [53]天津市文化局文物组.市文化局从废杂铜中拣选出不少珍贵文物[J].文物,1960,2.
    [54]天津市文化局文物组.天津市新收集的商周青铜器[J].文物,1964,9.
    [55]敖承隆,李晓东.河北省怀来县北辛堡出土的燕国铜器[J].文物,1964,7.
    [56]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J].考古,1966,5.
    [57]廊坊地区文物管理所、三河县文化馆.河北三河大唐迥、双村战国墓[J].考古,1987,4.
    [58]孙继安.河北容城县南阳遗址调查[J].考古,1993,3.
    [59]程长新.北京市顺义县龙湾屯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J].考古,1985,8.
    [60]程长新.北京市拣选的春秋战国青铜器[J].文物,1987,11.
    [61]王丽敏.河北曲阳县出土战国青铜器[J].文物,2000,11.
    [62]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J].考古学报,1965,2.
    [63]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83-198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墓葬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7,2.
    [6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商代墓葬1989~1990年的发掘[J].考古,2009,9.
    [6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刘家庄北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第15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66]殷墟孝民屯考古队.河南安阳市孝民屯商代墓葬2003~2004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7,1.
    [6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大司空M303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8,3.
    [6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殷墟范家庄东北地的两座商墓[J].考古,2009,9.
    [69]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榕树湾一号商墓[J].考古,2009,5.
    [7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2008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9,7.
    [71]杨清秀、傅山泉.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殷商青铜器[J].文博,1990,3.
    [7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J].考古,1961,2.
    [7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58年春河南安阳市大司空村殷代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58,10.
    [7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J].考古学报,1981,4.
    [7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1982年安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 简报[J].考古,1986,2.
    [7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M539发掘简报[J].考古,1992,6.
    [7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大司空村东南的一座殷墓[J].考古,1988,10.
    [7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84年秋安阳苗圃北地殷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9,2.
    [7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J].考古,1986,8.
    [80]安阳市博物馆.殷墟戚家庄269号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6,3.
    [81]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安阳郭庄村北发现一座殷墓[J].考古,1991,10.
    [8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7年夏安阳郭家庄东南殷墓的发掘[J].考古,1988,10.
    [8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J].考古,1998,10.
    [84]安阳市博物馆.介绍几件殷商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6,3.
    [85]杨宝顺.温县出土的商代铜器[J].文物,1975,2.
    [86]齐泰定.河南辉县褚丘出土的商代铜器[J].考古,1965,5.
    [87]新乡市博物馆.介绍七件商代晚期青铜器[J].文物,1978,5.
    [88]唐爱华.新乡馆藏殷周铜器铭文选[J].中原文物,1985,1.
    [89]翁小云,许俊平.郑州大学收藏的带铭文青铜器[J].中原文物,1998,2.
    [9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8,3.
    [91]周到,赵新来.河南鹤壁庞村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9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是王城大道发现西周墓[J].考古,2006,6.
    [93]张剑,蔡运章.洛阳白马寺三座西周晚期墓[J].文物,1998,10.
    [94]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一九五四年秋季洛阳西郊发掘简报[J].考古,1955,5.
    [95]洛阳博物馆.洛阳庞家沟五座西周墓的清理[J].文物,1972,10.
    [96]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窑西周墓清理记[J].考古,1972,2.
    [97]张剑、蔡运章.洛阳东郊13号西周墓的发掘[J].文物,1998,10.
    [98]梁晓景、马三鸿.洛阳涧滨AM21西周墓[J].文物,1999,9.
    [9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郊西周墓[J].文物,1999,9.
    [100]傅永魁.洛阳东郊西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1959,4.
    [101]张剑.洛阳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02]崔庆明.南阳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4,4.
    [10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市北滍村两周墓地一号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88,1.
    [10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2,3.
    [105]娄金山.河南平顶山市出土的应国青铜器[J].考古,2003,3.
    [106]平顶山市文管会.河南平顶山市发现西周铜簋[J].考古,1981,4.
    [107]张肇武.河南平顶山市出土西周应国青铜器[J].文物,1984,12.
    [108]张肇武.河南平顶山市又出土一件邓公簋[J].考古与文物,1983,1.
    [109]张肇武.平顶山市出土周代青铜器[J].考古,1985,‘3.
    [110]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市新出土西周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8,1.
    [111]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一九五六年秋河南陕县发掘简报[J].考古,1957,4.
    [112]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花园北街发现一座西周墓葬[J].文物,1999,11.
    [113]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李家窑四十四号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2000,3.
    [114]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襄县西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8.
    [11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禹县文管会.禹县吴湾西周晚期墓葬清理简报[J].中原文物,1988,3.
    [116]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洼刘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J].中原文物,2001,2.
    [117]刘东亚.介绍新发现地几件商周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2,4.
    [118]刘东亚.河南淮阳出土的西周铜器和陶器[J].考古,1964,3.
    [119]秦永军、韩维龙、杨凤翔.河南商水县出土周代青铜器[J].考古,1989,4.
    [120]郑杰祥、张亚夫.河南潢川县发现一批青铜器[J].文物,1979,9.
    [121]杨澍.河南临汝出土西周早期青铜器[J].考古,1985,12.
    [122]信阳地区文管会、信阳县文管会.河南信阳县浉河港出土西周早期铜器[J].考古,1989,1.
    [123]河南省周口市博物馆.周口市博物馆藏有铭青铜器[J].考古,1988,8.
    [124]河南省博物馆,新野县文化馆.河南新野古墓葬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2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12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7,1.
    [126]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王古道村东周墓葬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8,1.
    [127]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市润阳广场C1M9950号东周墓葬的发掘[J].考古,2009,12.
    [128]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河南新郑县唐户两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2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129]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春秋墓[J].考古,1981,1.
    [130]黄运甫、曾光勋.桐柏钟鼓堂出土一批春秋铜器[J].中原文物,1980,4.(1981年前为河南文博通讯)
    [13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工区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8.
    [132]登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登封市文物管理局.河南登封告成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9,9.
    [133]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叶县文化局.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7,9.
    [134]郭敬书、赵安杰.灵宝县发现春秋铜簋一件[J].文物,1982,4.
    [135]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兴修中州大渠工程中发现珍贵文物[J].文物,1960,4.
    [136]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解放路战国陪葬坑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2,3.
    [137]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J].文物,1976,2.
    [138]孙思贤、邵福玉.辽宁义县发现商周铜器窖藏[J].文物,1982,2.
    [139]李晓峰、杨冬梅.济南刘家庄商代铜器[J].东南文化,2001,3.
    [140]山东省昌潍地区文物管理组.胶县西菴遗址调查试掘简报[J].文物,1977,4.
    [141]谢青山、杨绍舜.山西吕梁县石楼镇又发现铜器[J].文物,1960,7.
    [142]长治市博物馆.山西屯留县上村出土商代青铜器[J].考古,1991,2.
    [143]罗西章.扶风美阳发现商周铜器[J].文物,1978,10.
    [144]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县新发现一批商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2007,3.
    [145]齐天谷.陕西子长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9,5.
    [146]王永刚、崔风光、李延丽.陕西甘泉县出土晚商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2007,3.
    [147]黑光、朱捷元.陕西绥德嫣头村发现一批窖藏商代铜器[J].文物,1975,2.
    [148]戴应新.陕北清涧、米脂、佳县出土古代铜器[J].考古,1980,1.
    [149]唐金裕、王寿芝、郭长江.陕西省城固县出土殷商铜器整理简报[J].考古,1980,3.
    [150]蓝田县文化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蓝田县出土商代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51]秋维道,孙东位.陕西礼泉县发现两批商代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52]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发现和收藏的商代青铜器.考古学集刊(第2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53]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J].考古学报,1977,2.
    [154]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崇信于家湾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1.
    [155]王伟.兰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几件西周青铜器[J].文物,1997,10.
    [156]许俊臣.甘肃庆阳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3,3.
    [157]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J].考古,1976,1.
    [158]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J].考古,1976,1.
    [159]王毓彤.江陵发现西周铜器[J].文物,1963,2.
    [160]湖北省博物馆.湖北京山发现曾国铜器[J].文物,1972,2.
    [161]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枣阳县发现曾国墓葬[J].考古,1975,4.
    [162]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发现商周青铜器[J].考古,1984,6.
    [163]黄陂县文化馆,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黄陂鲁台山两周遗址与墓葬[J].江汉考古,1982,2.
    [164]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谷城、枣阳出土周代青铜器[J].考古,1987,5.
    [165]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安居出土青铜器[J].文物,1982,12.
    [166]襄樊市博物馆,谷城县文化馆.襄樊市、谷城县馆藏青铜器[J].文物,1986, 4.
    [167]应山县文化馆文物组.湖北应山吴店古墓葬清理简报[J].文物,1989,3.
    [168]赵冬菊.鄂西首次发现一批青铜器[J].江汉考古,1992,3.
    [169]蓝蔚.杞伯簋[J].文物,1962,10.
    [170]陈国安.湖南桃江县出土四马方座铜簋[J].考古,1983,9.
    [171]饶泽民.湖南株洲发现二件商周青铜器[J].考古,1993,10.
    [172]湖南省博物馆.介绍几件馆藏周代铜器[J].考古,1963,12.
    [17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几件铜器[J].文物,1966,4.
    [174]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5.
    [175]钱镛.苏州市文管会在废品回收运动中抢救文物[J].文物,1960,3.
    [176]北洞文物发掘小组.辽宁喀左北洞村出土的殷周青铜器[J].考古,1974,6.
    [177]喀左县文化馆、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喀左县山湾子出土殷周青铜器[J].文物,1977,12.
    [178]赤峰市博物馆、宁城县文物管理所.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J].文物,1995,5.
    [179]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县西周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3,11.
    [180]山东大学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沂源县文管所.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J].考古,2003,1.
    [181]吴桂荣.山东长清县北黄崖发现的周代遗物[J].考古,2004,4.
    [182]李步青、林仙庭、杨文玉.山东招远出土西周青铜器[J].考古,1994,4.
    [183]临沂文物收集组.山东苍山县出土青铜器[J].文物,1965,7.
    [184]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文物,1972,5.
    [185]万树瀛、杨孝义.山东滕县出土西周滕国铜器[J].文物,1979,4.
    [186]德州行署文化局文物组、济阳县图书馆.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早期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1,9.
    [187]滕县博物馆.滕县后荆沟出土不(?)簋等青铜器群[J].文物,1981,9.
    [188]德州地区文化局文物组、济阳县图书馆.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地第二次发掘[J].文物,1985,12.
    [189]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发现滕侯铜器墓[J].考古,1984,4.
    [190]马志敏.山东省龙口市出土西周铜簋[J].文物,2004,8.
    [191]寿光县博物馆.山东寿光县新发现一批纪国铜器[J].文物,1985,3.
    [192]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临淄区文物管理所.山东临淄齐国故城西周墓[J].考 古,1988,1.
    [19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六号墓清理报告[J].文物,1996,12.
    [194]田立振.山东省济宁市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J].文物,1994,3.
    [195]孙善德.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收集的几件青铜器[J].文物,1964,4.
    [196]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J].文物,1994,1.
    [19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J].文物,1994,8.
    [19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J].文物,1994,8.
    [199]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J].文物,1995,7.
    [200]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J].文物,2001,8.
    [201]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子的殷周文化遗存[J].文物,1959,2.
    [202]右玉县文化馆.山西右玉县发现青铜簋[J].考古,1983,8.
    [203]王进先.山西长子县发现西周铜器[J].文物,1979,9.
    [204]王进先.山西屯留县城郊出土西周早期青铜器[J].考古,1982,6.
    [205]戴尊德、刘岱瑜.山西芮城柴村出土的西周铜器[J].考古,1989,10.
    [20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84年沣西大原村西周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6,11.
    [207]李发旺.翼城县发现殷周铜器[J].文物,1963,4.
    [208]吴朴.废铜中发现两件西周铜器[J].文物,1959,5.
    [209]罗晓耘.南川出土青铜器[J].四川文物,1993,6.
    [210]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J].文物,1960,7.
    [2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7,11.
    [212]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永寿县、武功县出土西周铜器[J].文物,1964,7.
    [213]吴镇烽,朱捷元,尚志儒.陕西永寿、蓝田出土西周青铜器[J].考古,1979,2.
    [214]铜川市文化馆.陕西铜川发现商周青铜器[J].考古,1982,1.
    [215]梓溪.陕西永寿县出土青铜器的离合[J].文物,1965,11.
    [216]李启良.陕西安康市出土西周史密簋[J].考古与文物,1989,3.
    [217]曹明檀,尚志儒.陕西凤翔出土的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4,1.
    [218]雍城考古队.凤翔南指挥西村周墓的发掘[J].考古与文物,1982,4.
    [219]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庄李西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2008,12.
    [220]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县新发现一批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2007,4.
    [221]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岐山、扶风周墓清理记[J].考古,1960,8.
    [222]史言.扶风庄白大队出土的一批西周铜器[J].文物,1972,6.
    [223]赵学谦.陕西宝鸡、扶风出土的几件青铜器[J].考古,1963,10.
    [224]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0,4.
    [225]罗西章.陕西扶风县北桥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J]。文物,1974,11.
    [226]罗西章.扶风白家窑水库出土的商周文物[J].文物,1977,12.
    [227]周文.新出土的几件西周铜器[J].文物,1972,7.
    [228]吴镇烽、雒忠如.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J].文物,1975,8.
    [229]高西省.扶风近年征集的商周青铜器[J].文博,1988,6.
    [230]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云塘西周墓[J].文物,1980,4.
    [231]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J].文物,1978,3
    [232]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云塘、庄白二号西周铜器窖藏[J].文物,1978,11.
    [233]罗西章.陕西扶风发现西周厉王教簋[J].文物,1979,4.
    [234]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齐家十九号西周墓[J].文物,1979,11.
    [235]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黄堆西周墓地钻探清理简报[J].文物,1986,8.
    [236]罗西章.扶风沟原发现叔赵父再簋盖[J].考古与文物,1982,4.
    [237]周原扶风文管所.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J].文博,1987,4.
    [238]周原扶风文管所.扶风齐家村七、八号西周铜器窖藏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5,1.
    [239]高西省.扶风唐西塬出土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9,1.
    [240]尚志儒,吴镇烽,朱捷元.陕西省近年收集的部分商周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2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241]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扶风县飞凤山西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6,3.
    [242]周原博物馆.1995年扶风黄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简报[J].文物,2005,4.
    [243]罗西章.陕西周原新出土的青铜器[J].考古,1999,4.
    [244]周原考古队.2002年周原遗址(齐家村)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3,4.
    [245]周原考古队.陕西周原遗址发现西周墓葬与铸铜遗址[J].考古,2004,1.
    [246]扶风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诸器[J].文物,1976,6.
    [247]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0,4.
    [248]高西省.扶风近年征集的商周青铜器[J].文博,1988,6.
    [249]肖琦.陕西陇县出土周代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91,5.
    [250]尹盛平、张天恩.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J].考古与文物,1986,6.
    [251]肖琦.陇县韦家庄又出土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3,2.
    [252]胡百川.陇县梁甫出土西周早期青铜器[J].文博,1987,3.
    [253]梁彦民.陇县新发现的鸟纹方座簋[J].文博,2001,5.
    [254]王桂枝.眉县车圈村出土西周青铜器[J].文博,1991,2.
    [255]庞文龙.岐山县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录遗[J].考古与文物,1994,3.
    [256]长水.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J].文物,1972,6.
    [257]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J].考古,1976,1.
    [258]祁建业.岐山县北郭公社出土的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2,2.
    [259]庞文龙.岐山县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录遗[J].考古与文物,1994,3.
    [260]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简报[J].文物,1979,11.
    [261]祁建业.岐山县博物馆近几年来征集的商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4,5.
    [262]庞文龙、崔玫英.陕西岐山近年出土的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90,1.
    [263]刘少敏、庞文龙.陕西岐山新出土周初青铜器等文物[J].文物,1992,6.
    [264]赵学谦.记岐山发现的三件青铜器[J].考古,1959,11.
    [265]岐山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J].文物,1976,5.
    [266]蔡明、黄诗金.深圳博物馆藏青铜器精品赏析[J].文博,2010,4.
    [267]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岐山工作队.陕西岐山礼村附近周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2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268]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8集) [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269]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茹家庄发现西周早期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0,1.
    [270]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陕西宝鸡纸坊头西周早期墓葬清理简报[J].文物,2007,8.
    [271]王光永.陕西省宝鸡市峪泉生产队发现西周早期墓葬[J].文物,1975,3.
    [272]王桂芝,高次若.宝鸡新出土及馆藏的几件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3,6.
    [273]王桂芝,高次若.宝鸡地区发现几批商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1,1.
    [274]阎宏斌.宝鸡林家村出土西周青铜器和陶器[J].文物,1988,6.
    [275]王桂枝.宝鸡下马营旭光西周墓清理简报[J].文博,1985,2.
    [276]王文学,高次若,李新秦.宝鸡灵陇出土西周早期青铜器[J].文博,1990,2.
    [277]王桂枝.宝鸡市郊出土的部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J].文物,1997,9.
    [278]王寿芝.陕西城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J].文博,1988,6.
    [279]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新近征集的几件西周铜器[J].文物,1965,7.
    [280]段绍嘉.介绍陕西省博物馆的几件青铜器[J].文物,1963,3.
    [281]吴镇烽,王东海.王臣簋的出土与相关铜器的时代[J].文物,1980,5.
    [282]段绍嘉.陕西蓝田县出土弭叔等彝器简介[J].文物,1960,2.
    [283]陕西蓝田县文化馆.记蓝田县出土的西周铜簋[J].文物,1966,1.
    [284]樊维岳.蓝田出土一组西周早期铜器陶器[J].考古与文物,1987,5.
    [285]冉素茹.蓝田县出土一件西周青铜簋[J].文博,1988,6.
    [286]赵康民.临潼南罗西周墓出土青铜器[J].文物,1982,1.
    [287]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J].文物,1977,8.
    [288]王长启.西安市文物中心收藏的商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90,5.
    [289]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的发掘[J].考古学报,1957,1.
    [29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0年秋陕西长安张家坡发掘简报[J].考古,1962,1.
    [291]赵永福.1961-62年沣西发掘简报[J].考古,1984,9.
    [292]梁星彭,冯孝堂.陕西长安、扶风出土西周铜器[J].考古,1963,8.
    [29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J].考古学报,1980,4.
    [294]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J].考古,1974,1.
    [29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76-1978年长安沣西发掘简报[J].考古,1981,1.
    [296]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周镐京附近部分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86,1.
    [29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发掘队.长安沣西早周墓葬发掘记略[J].考古,1984,9.
    [29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1984-85年沣西西周遗址、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1987,1.
    [299]陈颖.长安县新旺村出土的两件青铜器[J].文博,1985,3.
    [30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镐队.1992年沣西发掘简报[J].考古,1994,11.
    [301]刘合心.陕西周至县出土西周太师簋[J].考古与文物,1981,1.
    [302]尚志儒,吴镇烽,朱捷元.陕西省近年收集的部分商周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2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303]左忠诚.陕西渭南县南堡西周初期墓葬.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304]郑洪春.长安县河迪村西周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5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305]曹发展、陈国英.咸阳地区出土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1,1.
    [306]刘合心.陕西省周至县发现西周王器一件[J].文物,1975,7.
    [307]刘合心.陕西省周至县近年征集的几件西周青铜器[J].文物,1983,7.
    [308]葛今.泾阳高家堡早周墓葬发掘记[J].文物,1972,7.
    [309]卢连成、罗英杰.陕西武功县出土楚簋诸器[J].考古,1981,2.
    [310]康乐.武功县出土商周青铜器[J].文博,1986,1.
    [311]康乐.陕西武功县征集到三件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5,4.
    [312]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旬邑县博物馆.陕西旬邑下魏洛西周早期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8.
    [313]曹发展,陈国英.咸阳地区出土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1,1.
    [314]田学祥,张振华.陕西长武县文化大革命以来出土的几件西周铜器[J].文物,1975,5.
    [315]姬乃军,陈明德.陕西延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93,5.
    [316]高仲达.湖北当阳赵家塝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2,1.
    [31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 春秋秦墓[J].文物,2005,2.
    [318]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陕西宝鸡县南阳村春秋秦墓的清理[J].考古,2001,7.
    [31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M28的发掘[J].考古,2009,4.
    [320]寿县博物馆.寿县肖严湖出土春秋青铜器[J].文物,1990,11.
    [32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J].文物,1982,12.
    [322]李国梁.安徽宿县谢芦村出土周代青铜器[J].文物,1991,11.
    [32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J].文物,1990,6.
    [324]天长市博物馆,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安徽天长出土一批战国青铜器[J].文物,2009,6.
    [32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J].文物,2002,2.
    [326]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清远发现周代青铜器[J].考古,1963,2.
    [327]沈银华.湖北省汉川县发现一批春秋时期青铜器[J].文物,1974,6.
    [328]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新发现古代青铜器[J].考古,1982,2.
    [329]湖北省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当阳金家山九号春秋楚墓[J].文物,1982,4.
    [330]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新发现古代青铜器[J].考古,1982,2.
    [331]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刘家崖发现古代青铜器[J].考古,1982,2.
    [332]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安居出土青铜器[J].文物,1982,12.
    [333]张家芳.湖北襄樊拣选的商周青铜器[J].文物,1982,9.
    [334]左得田.随州旭光砖瓦厂出土青铜器[J].江汉考古,1985,1.
    [335]田海峰.湖北枣阳县又发现曾国铜器[J].江汉考古,1983,3.
    [336]镇江市博物馆,丹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J].文物,1980,8.
    [337]冯普仁.无锡北周巷青铜器[J].考古,1981,4.
    [338]陈邦怀.曹伯狄簋考释[J].文物,1980,5.
    [339]李剑,张龙海.临淄出土的几件青铜器[J].考古,1985,4.
    [340]朱活.山东历城出土鲁伯大夫媵季姬簋[J].文物,1973,1.
    [341]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察和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1,4.
    [342]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J].考古,1998,9.
    [343]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J].考古,1999,7.
    [344]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集),文物出版社[C],北京:1981.
    [34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芮城东周墓[J].文物,1987,12.
    [34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J].考古,1963,10.
    [347]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宝鸡阳平镇秦家沟村秦墓发掘记[J].考古,1965,7.
    [348]王光永.宝鸡市渭滨区姜城堡东周墓葬[J].考古,1979,6.
    [349]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5,10.
    [35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11
    [351]刘怀君、郝芝芹.眉县水泥厂春秋秦墓及其相关问题[J].文博,1993,6
    [35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J].考古学报,1957,1
    [353]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J].考古,1964,3.
    [354]杨富斗.山西万荣县庙前村的战国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8,12.
    [355]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5,1.
    [356]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喀左南洞沟石椁墓[J].考古,1977,6.
    [357]卢建国.陕西铜川发现战国铜器[J].文物,1985,5.
    [358]朱捷元.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战国时期的秦器[J].文物,1966,1.
    [359]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辰溪县松溪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1,6.
    [36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侯家庄北地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二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5]张懋镕.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张懋镕.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张懋镕.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8]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0]曹玮.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赵瑞民,韩炳华.晋系青铜器研究: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12]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3]李永迪,岳占伟,刘煜.从孝民屯东南地出土陶范谈对殷墟青铜器的几点新认识[J].考古,2007,3.
    [14]彭裕商.西周铜簋年代研究[J].考古学报,2001,1.
    [15]梁彦民.西周时期的四耳青铜簋研究[J].江汉考古,2009.2.
    [16]郭妍丽.斜方格乳钉纹簋类型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历史文物,2009,3.
    [17]李倩.立鸟形耳簋初探[J].文博,2012,3.
    [18]张昌平,丹羽崇史,广川守.论商周时期青铜簋的铸型技术[J].考古,2012,10.
    [19]杨益民,金爽,谢尧亭,黄文川,王昌燧.绛县倗国墓地铜簋的残留物分析[J].华夏考古,2012,2.
    [20]蔡运章,安亚伟.西周陶簋所见图画、筮数和文字简论[J].考古,2007,2.
    [21]晏昌贵.西周陶簋所见筮数、图像考释[J].周易研究,2009,2.
    [22]姜勇.周原残陶簋铭文重读——一则误判了的所谓出土易文献[J].周易研究,2010,5.
    [23]陈全方.周原出土陶文研究[J].文物,1985,3.
    [24]李学勤.周易溯源[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25]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J].北京大学学报,1978,1.
    [26]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J].史学月刊,1990,3.
    [27]邱德修.商周用鼎制度之理论基础[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
    [28]谢尧亭.天马一曲村墓地用鼎簋礼的考察[J].文物世界,2010,3.
    [29]毕经纬.山东东周鼎簋制度初论——以中原地区为参照[J].管子学刊,2010, 3.
    [30]杜金鹏.商周铜爵研究[J].考古学报,1994,3.
    [31]张懋镕.两周青铜盨研究[J].考古学报,2003,1.
    [32]黄翠梅.变动中的疆界——艺术史与考古学学科的对话.美术考古与文化资产——以台湾地区学者的论述为中心[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33]陈星灿.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开启中原地区墓葬新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4(018).
    [34]高炜,杨锡章,王巍,杜金鹏.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J].考古,1998,10.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6]杨权喜.湖北商文化与商朝南土.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7]屈万里.屈万里全集[M].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38]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9]李济.殷墟青铜器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0]张懋镕.新出金文与穆王铜器研究[J].文博,2013,2.
    [41]王世民,张亚初.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J].考古与文物,1986,4.
    [42]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4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4]李海荣.北方地区出土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45]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6]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7]曹锦炎.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J].东南文化,1989,6.
    [48]肖梦龙.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9]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0]刘一曼.安阳殷墓青铜礼器组合的几个问题[J].考古学报,1995,4.
    [51]郜向平.商墓中的毁器习俗与明器化现象[J].考古与文物,2010,1.
    [52]何毓灵.殷墟墓葬随葬品冥器化现象分析.三代考古[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3]陕西师范大学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中心.西周重食文化的新认识——从甘泉县阎家沟新出青铜器谈起[J].考古与文物,2009,1.
    [54]宋建.关于西周时期的用鼎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3,1.
    [55]张辛.玉器礼义要论[J].中国历史文物,2003,6.
    [56]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57]任雪莉.宝鸡戴家湾商周铜器的整理与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12.
    [58]杰西卡·罗森.祖先与永恒[M].上海:三联书店,2011.
    [59]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上海:三联书店,2012.
    [60]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J].考古学报,1977,2.
    [61]谢尧亭.晋南地区西周墓葬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62]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J].考古学报,1965,2.
    [63]陕西师范大学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中心.关于对扶风红卫村出土“列卣”的思考.周秦文明论丛(第二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64]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容器上兽面纹的断代研究[J].考古学报,1990,2.
    [65]胡嘉麟.两周时期青铜簋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66]孙妙华.青铜瓿的整理与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67]张小丽.出土商周青铜尊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
    [1](日)藤田家本邸.藤田男爵家藏品入札目绿[M].大阪市北区:1929.
    [2](日)梅原末治.欧米蒐储支那古铜精华[M].大阪:大阪山中商会,1933.
    [3](日)梅原末治.日本蒐储支那古铜精华[M].大阪:大阪山中商会,1960—1964.
    [4](日))梅原末治.古铜器形态の考古学的研究[M].京都:京都同朋舍,1940.
    [5](日)林巳奈夫.殷周青铜器综览[M].东京:吉川弘文馆,1984.
    [6]Rene-Yvon Lefebvre d'Argence:Bronze Vessels of Ancient China in The Avery Brundage Collection,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1977.
    [7]Jessica.Rawson: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Volume II A.B,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8]John Alexander Pope,Rutherford John Gettens,James Cahill,Noel Barnard:The Freer Chinese Bronzes,Volume I Catalogue,Washington,1967.
    [9]Loehr, Max, The Bronze Style of the Anyang Period (1300-1028B.C.),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no.7,195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