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有容乃大—辽宋金元时期饮食器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饮食器具是民众生活用器,包含食器、酒器等,具有极强的群组性和依附性。这种概念主要出于饮食活动中的“饮”与“食”两大系列用具。依附性主要体现在与生活习俗、经济贸易、工艺美术的勃兴等社会因素的密不可分上。辽宋金元时期社会背景具有政权对峙并立的特点,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的频繁交互时期,是中国古代饮食器具集大成的时期。本文以该时期饮食器具发生发展的流变过程为线索,研究饮食器具不同时期所根植的生活区域文化对饮食器具产生的影响,分析各个民族群体在移动生活区域之间的传播现象,并从饮食器具发生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着重论述该时期饮食器具的兴盛、蜕变、融合之路。饮食器具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缩影,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民俗与饮食文化的面貌。鉴于国内对于该时期习俗文化的研究偏多,但饮食器具研究较为罕见的现状,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辽宋金元时期饮食器具的发展,建立在前期社会长期孕育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典型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的器具群体。在对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的探讨中,以实证的方式,主要考订了饮食器具生产制作的社会实况,认为存在逐步成熟的环境条件。饮食器具整体风貌是对饮食器具形状、特征客观而全面地阐述,主要是梳理功能分工之下的器具的类别,目的是寻求存在于器具形式背后或隐或显的使用者的生活需要、心理需求等影响动因。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经济关系与文化交流的变迁,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共同发展,为加速民族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民族团体脱离原本相对固定的生活地域,产生变迁与交融的社会格局,这对饮食器具的再创造和大发展具有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辽宋金元时期饮食器具之间相互影响交融的问题,是对中国饮食器具集大成的的解释。正是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为民族融合找到了契合点和发展良机。本文得出该时期的饮食器具具有大规模集合定型的趋势及承托唐宋、后期明清的重大历史意义。对该时期饮食器具构成的发展及融合的求源,可以完善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上的一定缺憾,是对古代器具文化、古代饮食文化研究有益的裨补。
Served as people's daily use, catering utensils are endowed with strong dependency, which include tablewares and wine sets etc. This kind of concept primarily originates from two large series of utensils in dietary activities, namely "drinking" and "food" utensils. Its dependency lies in its close contact with some social factors such as the prosperity of living customs, trade and economy, arts and crafts. Liao, Song, Jin and Yuan Periods, with turbulent social background for confront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political powers, are periods with frenquent interaction of cultures between nomadic ethnic groups in the north and farming ethnic groups, and also boom periods for Chinese ancient catering utensils. This article, tak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atering utensils in this period as a clue, analyzes the impact and propulsion of regional cultures on catering utensils in different periods, discloses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mong various ethnic groups when shifting living areas, studies from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tering utensils and emphasizes the blossom, transmut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catering utensils in this period. Catering utensils are necessities for people's daily life and also epitome of social life, which concentratedly reveal the social customs and food cultures then. Since most researches in China refer to the cultures and customs of that period and very few researches touch upon the catering utensil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profound research on it.
     The development of catering utensils in Liao, Song, Jin and Yuan Periods is based on long-term social cultivation in earlier stages, which forms utensil groups with typical time characteristic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discussion of natur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ground, it mainly researche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s for producing and making catering utensils based on real evidence and admits the exist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its maturity. The integrated appearance is the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of its shape and features. It mainly clears the classification of utensil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division of work and aims to seek for motives conceled behind the form of utensils, such as people's life needs,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status etcs.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madic ethnic groups and farming ethnic groups has promoted social progress and mutual development and settle a basis for accelerating merger of ethnic groups. The broken ethnic groups deviated from original relevant s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laced in a changing and merging social structure tha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re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tering utensils.
     In conclusion, the inter-influence of catering utensils in Liao, Song, Jin and Liao Periods explains the motives favoring the boom of Chinese catering utensils, which has provided good opportunities for merger of ethnic group through inter-communic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ultures. Through research, this article has reached the point that the catering utensils in this periods have a trend for massive merger and important historical meanings for supporting Tang, Song and lat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development and combination resulted from catering utensils is able to perfect certain regret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catering utensils and also a makeup benefical to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utensil cultures and food cultures.
引文
1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2卷 宋辽金夏习俗史》[M]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5页
    2《四库全书 经部 礼类 礼记之属 礼记集说 卷三十二 王制》[M] 总第一百一十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第657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全译 金史 第一卷 本纪第一》[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1页
    1《四库全书 子部 儒家类 荀子 卷十九 大略》[M] 总第六百九十五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287页
    1(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全二册(上) [M] 中华书局 2006年 第144页
    2(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全二册(上) [M] 中华书局 2006年 第420页
    3(宋)吴自牧著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十六 面食店》[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240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全译 史记 第二册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第1540页
    2(宋)吴自牧著 符均 张社国校注 《梦粱录 卷十六 面食店》[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240页
    1(宋)吴自牧著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十三 团行》[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192页
    2(宋)吴自牧著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十三 两赤县市镇》[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189页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M] 文物出版社 1982年 第231页
    1华石编《中国陶瓷》[M]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第11O页
    2《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老学庵笔记 卷第二》第四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2007年 第3466页
    1《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学之属 墨子 卷八 非乐上》[M] 总第八百四十八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85页
    2葛金芳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141-142页
    1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2卷 中国宋辽金夏习俗史》[M]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1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宋史 第六册 卷一七三 食货志 农田之制》[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3444页
    3宋德金、张希清总纂《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第六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第258页
    4宋德金、张希清总纂《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第六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第259页
    5《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第四册 鸡肋编 卷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第4003页
    1(宋)吴自牧著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十三 团行》[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191页
    1《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鸡肋篇 卷上》第四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78页
    2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第3221页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十壶部》[M]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第214页
    4《四库全书 经部 礼类 周礼之属 礼说 卷六》总第一百零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12页
    5《四库全书 经部礼类 周礼之属 周礼订义 卷六十九》总第九十四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61页
    6《四库全书 经部 诗类 诗经集传 卷七》总七十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85页
    1《四库全书 经部 四书类 孟子传 卷十二》总第一百九十六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63页
    2熊廖、熊微编著《中国陶瓷古籍集成》[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 大观 贵耳集 卷中》第四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281页
    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湘山野录 卷上》第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390页
    3《四库全书 子部 类书类 格致镜原 卷五十一》总第一千三十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3页
    4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古罗马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29页
    5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五卷 隋唐》[M]第162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6北京市文物工作队《辽韩佚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J]1984年3期
    7海宁县博物馆《浙江省海宁县东山宋墓清理简报》《文物》[J]1983年8期
    1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一卷 元》(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2(汉)许慎撰(宋)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 卷五 缶部》[M]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第109页
    3《四库全书 经部 礼类 礼记之属 礼记注疏 卷二十三 礼器》总第一百一十五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94页
    1《四库全书 经部 四书类 孟子注疏 卷十一下》总第一百九十五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57页
    2《四库全书 史部 传记类 名人之属 晏子春秋 卷五 内杂上》总第四十四六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3页
    3《四库全书 经部 礼类 礼记之属 大戴礼记 卷四 曾子事父母》总第一百二十八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8页
    4《四库全书 子部 法家类 韩非子 卷七 说林上》总第七百二十九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63页
    5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史记 第一册 卷七 本纪第七 项羽》[M]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6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史记 第一册 卷七 本纪第七 项羽》[M]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7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汉书 第三册 卷八十三 朱博传》[M]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684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后汉书 第一册 卷十六 礼仪(下)大丧》[M]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79页
    2《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 礼类 礼记之属 大藏札记 卷四 曾子事父母》总第一百二十八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9页
    3《饮定四库全书 子部 类书类 太平御览 卷七百五十九 永嘉郡记》总第八百九十九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07页
    4陕西省博物馆《陕西耀县柳林背阴村出土一批唐代银器》《文物》[J]1966年1期
    5陕西省博物馆、文官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掘出的唐代窖藏文物》《文物》[J]1972年1期
    6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古罗马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5页
    7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新唐书 第八册 卷二百二十 东夷列传·新罗》[M]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4750页
    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 世说新语 下卷 任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47页
    2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朝阳金代壁画墓》《考古》[J]1962年4期
    3郑州市文物工作队《登封王上壁画墓》《文物》[J]1994年10期
    4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桑坚信《杭州市发现的元代瓷器窖藏》《文物》[J]1989年11期
    5《辞源》第三册[M]商务印书馆1996年 第2189页
    1宋平生著译、李喜所、徐兆仁主编《历代茶经酒经论选译 茶录 下篇 论茶器》[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2《四库全书 子部十 杂家类二 演繁露 卷十五》总第八百五十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5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旧唐书 第五册 卷一百七十三 李珏》[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3857页
    1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友爱辽墓》《文物》[J]1996年11期
    2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市宋代墓葬的清理》《考古》[J]1987年3期
    1(宋)周密《武林旧事 卷七 乾淳奉亲》[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第198-200页
    2《历代茶经滔经论选译 大观茶论 下篇 论茶器》[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3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J] 1999年1期
    4于宏伟、郝红星、刘良超、李扬《荥阳槐西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J]2008年5期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二册 卷五十一(上)礼志(三)》[M]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480页
    2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辽宁朝阳召都巴辽壁画墓》《北方文物》[J] 2004年2期
    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彭山县文化馆《南宋虞公著夫妇合葬墓》《考古学报》[J]1985年3期
    4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齐东野语 卷十九》第五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75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宋墓发掘简报》《考古》[J]1994年10期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北史 第二册 卷三十 卢叔彪傳》[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846页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J]1987年11期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8年1期
    1周会英、郭文涛、陈晓捷、王宏民《陕西铜川市印台区发现瓷器窖藏》《考古与文物》[J]2005年6期
    2李德金、将忠义、关甲堃《朝鲜新安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考古学报》[J]1979年2期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史记 第二册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013页
    4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史记 第二册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496页
    5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J]1999年1期
    6《辽宁朝阳故营子辽耿氏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3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昭乌达盟宁城县小刘杖子辽墓发掘简报》《文物》[J]1961年9期
    2王友忠《浙江省青田县前路街元代窖藏》《考古》[J]2001年5期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 卷一四上》[M]阅中华书局出版 1963年 第299页
    2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古罗马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第212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后汉书 第一册 卷四十三 隗嚣公孙述传)[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杜2004年第481页
    4贾敬颜著《五代来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琉证稿 许亢宗行程录》[M]中华书局2004年第229页
    5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简报》《考古学报》[J] 1956年3期
    6翁牛特旗文化馆 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发掘简报》《考古》[J]1979年4期
    7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下湾子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J] 1999年1期
    1南京市博物馆《江浦黄悦岭南宋张同之夫妇墓》《文物》[J]1973年4期
    2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元墓清理简报》《文物》[J]1959年11期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 卷五上》[M]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第96页
    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 卷八上 匕部》[M]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第168页
    5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史记 第二册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849页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 卷八上》[M]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第168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三册 卷一百一 僕散端》[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680页
    1敖汉旗博物馆《散汉旗下湾予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J] 1999年1期
    2沈仲常《四川德阳出土的宋代银器简介》《文物》[J]1961年11期
    3(宋)沈括著 胡静道校注《梦溪笔谈》[M]中华书局出版 1957年 第106页
    4项春松编《辽代壁画选》[M]图一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
    1吉林省博物馆、哲理木曩文化局《吉林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号辽墓发掘简报》《文物》[J]1973年8期
    2田敬东《北京良乡发现的一处元代窖藏》《考古》[J] 1972年6期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考古与文物》[J]2000年1期
    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 世说新语卷上 德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65页
    2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考古学报》[J] 1992年年4期
    3巴林左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左旗滴水壶辽代壁画墓》《考古》[J] 1999年8期
    4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装古文物考古》[J]1999年1期
    1冯永谦《叶茂台辽墓小土的陶瓷器》《文物》[J]1975年12期
    2河南省博物馆、焦作市博物馆《河南焦作金墓发掘简报》《文物》[J]1979年8期
    1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一卷 元》(下)[J]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第170页
    2张道一主编《中国民间美术词典》[M]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年 第19页
    1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M] 学苑出版社 2002年 第103页
    1张景明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M] 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第106页
    2贾敬颜著《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 陷辽记》[M] 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35页
    3贾敬颜著《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 许亢宗行程录》[M] 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43页
    4《四库全书 子部 小说家类 异闻之属 太平广记 卷二百二》总第一千零四十四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第327页
    1《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纂之属 说郛 卷九十三下 十六汤品》总第八百八十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2页
    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松漠纪闻》第三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2797页
    3《唐宋饮食文化初探》[M]陈伟明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1月第55页
    4《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纂之属 说郛 卷九十三下 十六汤品》总第八百八十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2页
    5《四库全书 史部 纪事本末类 三朝北盟会编 卷二十》引《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总第三百五十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150页
    1陈晶《常州北环新村宋墓出土的漆器》《考古》[J]1984年8期
    2《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纂之属 说郛 卷九十三下 十六汤品》总第八百八十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2页
    3(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 卷四 食店》全二册(上)[M] 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430页
    4《四库全书 史部 纪事本末类 三朝北盟会编 卷四》引马扩《茅斋自叙》总第三百五十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第33页
    5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史记 第二册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 第1321页
    1赤峰市博物馆 项春松、宁城县文物管理所 李义《宁城县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文物》[J]1995年5期
    2张景明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M]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第263页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6年1期
    4内蒙古文物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J]1987年11期
    5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元史 第一册 卷一 太祖铁木真》[M] 第4页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1华石编《中国陶瓷》[M] 文物出版社1985年 第117页
    2胡小鹏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 宋元卷》[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 第512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后汉书 第一册 卷十(上)和熹邓皇后》[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第184页
    4《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琉证稿 乘轺录》[M]贾敬颜著 中华书局2004年第43页
    5冯永谦《叶茂台辽墓出土的陶瓷器》《文物》[J]1975年12期
    6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M]庄万里文化基金会出版1998年第72页
    7遂宁市博物馆、遂宁市文物管理所《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文物》[J]1994年4期
    1张景明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M]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49页
    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松漠纪闻》第三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97页
    2贾敬颜著《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 许亢宗行程录》[M] 中华书局2004年第244页
    3尚晓波《辽宁省朝阳市南大街辽代铜铁器窖藏》《文物》[J]1997年11期
    4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J]1999年1期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辽史卷五十九 食货志(上)》第二册[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第541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辽史卷三十七 地理志(一)》第一册[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第299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辽史卷三十七 地理志(一)》第一册[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第301页
    4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卷三十二 营卫志(中)》第二册[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255页
    5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2卷 中国宋辽金夏习俗史》[M]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162页
    6项春松编《辽代壁画选》[M] 图九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
    7项春松编《辽代壁画选》[M] 图一〇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
    1万雄飞《阜新辽萧和墓发掘简报》《文物》[J]2005年1期
    2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6年1期
    3冯永谦《叶茂台辽墓出土的陶瓷器》《文物》[J]1975年12期
    4项春松《赤峰发现的契丹鎏金银器》《文物》[J]1985年2期
    1项春松编《辽代壁画选》[M] 图三十四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一册 卷七 穆宗耶律璟》[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第62页
    2邵国田主编《敖汉文物精华》[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3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七家辽墓》《内蒙古文物考古》[J]1999年1期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J]1987年11期
    5王刚《内蒙古林西县小哈达辽墓》《考古》[J]2005年7期
    6董新林《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代璧画墓》《考古》[J]2003年1期
    1《四库全书 史部 地理类 都会郡县之属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七 三朝北盟会编》[M] 总第四百九十九册 第537 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孙进己 冯永谦 苏天钧主编《中国考古集成 东北卷 金(一、二)》[M] 北京出版社 1997年 第99页
    2《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金史 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五 兵》[M]许嘉璐主编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746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金史 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五 兵》[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746页
    4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一册 卷十 章宗(二)》[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93页
    5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新五代史 全一册 卷七十二 四夷附录第一 契丹(上)》[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708页
    1任爱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D] 第189页 博士论文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辽史卷五十九 食货志(上)》第二册[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第542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二册 卷一百零四 文学志(下)》[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846页
    4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2卷 中国宋辽金夏习俗史》[M]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187页
    5肇东县博物馆《黑龙江肇东县八里城清理简报》《考古》[J]1960年2期
    6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德惠县后城子金代古城发掘》《考古》[J]1993年8期
    1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出土的辽金时代铁器》《考古》[J]1963年3期
    1《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一册 卷四十六 百官志(二)》[M]许嘉璐主编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422页
    2宋德金、张希清总纂《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第六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07页
    3《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二册 卷五十三 礼志(六)嘉仪(下)》[Ml许嘉璐主编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第510页
    4贾敬颜著《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 乘轺录》[M]中华书局 2004年 第46页
    1项春松编《辽代壁画选》[M] 图三六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6月
    2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喇嘛沟辽代壁西墓》《内蒙古文物考古》[J]1999年1期
    3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J]1999年1期
    4宋德金、张希清总纂《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第六卷)》[M]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859页
    1(元)忽思慧撰《饮膳正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第224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元史 第三册 卷八十七 百官(三)宣徽院》[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723页
    3《四库全书 史部 纪事本末类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 女真传》总第三百五十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20页
    1贾成惠《河北内丘胡里村金代壁画墓》《文物春秋》[J]2002年4期
    2巴林左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左旗滴水壶辽代壁画墓》《考古》[J]1999年8期
    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长治市博物馆《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文物》[J]2008年3期
    4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考古学报》[J]1992年4期
    5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南郊辽赵德钧墓》《考古》[J]1962年5期
    1(元)忽思慧撰《饮膳正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第22页
    2(元)忽思慧撰《饮膳正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第23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新五代史 卷七十三 四夷附录(二)契丹(下)》[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725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 卷五十 食货(五)榷场》[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850页
    1尚刚著《唐代工艺美术史》[M]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 第174页
    1荣新江《粟特袄教美术东传过程中的转化-从粟特到中国》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M]文物出版社 2001年 第51页
    2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J]1972年1期
    3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五卷 隋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页
    4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五卷 隋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80页
    1尚刚著《唐代工艺美术史》[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70页
    2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古罗马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8页
    3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古罗马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1尚刚著《唐代工艺美术史》[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2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五卷 隋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89页
    3路菁著《辽代陶瓷》[M]辽宁省画报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203页
    4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五卷 隋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26页
    5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6丹徒县文教局、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唐代金银器》《文物》[J]1982年11期
    1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08页
    2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03页
    3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古罗马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3页
    4《陕西历史博物馆金银器》[M]陕西历史博物馆纪念画册第20页
    5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1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五卷 隋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22页
    2张景明著《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M]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3沈仲常《四川德阳出土的宋代银器简介》《文物》[J]1961年11期
    4保全《西安市文官会收藏的几件唐代金银器》《考古与文物》[J]1982年1期
    5陕西省博物馆、文官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文物》[J] 1972年1期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宣化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 [J]1996年9期
    1巴有文、成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发现辽代银器窖藏》《文物》[J]1980年5期
    2沈仲常《四川德阳出土的宋代银器简介》《文物》[J]1961年11期
    1齐东方、张静《唐代金银器皿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考古学报》[J]1994年2期
    2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图版1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张景明著《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M]第116页 文物出版社2005年
    4张景明著《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M]文物出版社2005年 第149页
    5陕西省博物馆、文官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文物》[J]1972年1期
    6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五卷 隋唐》[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6 年1期
    1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介绍几件陕西出土的唐代青瓷器》《文物》[J]1960年4期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6年1期
    2项春松《赤峰发现的契丹鎏金银器》《文物》[J]1985年2期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辽代墓葬》《考古》[J]2004年7期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6年1期
    3路菁著《辽代陶瓷》[M] 辽宁画报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251页
    4阿卜杜拉·马文宽《伊斯兰世界文物在中国的发现与研究》[M]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年 第29页
    5《辽宁朝阳故营子辽耿氏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3辑[J]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内蒙古文物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J]1987年11期
    1巴有文、成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发现辽代银器窖藏》《文物》[J]1980年5期
    2靳枫毅、徐基《辽宁建昌龟山一号辽墓》《文物》[J]1985年3期
    3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J]1977年6期
    4陕西省博物馆、文官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文物》[J]1972年1期
    1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第353页
    2齐东方著《庸代金银器研究》[M] 图版2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1贺林、梁晓青、罗忠民《西安发现唐代金杯》《文物》[J]1983年9期
    2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第八卷宋》(下)[M]第157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3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耀县柳林背阴村出土一批唐代银器》《文物》[J]1966年1期
    4丹徒县文教局、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唐代银器窑藏》《文物》[J] 1982年11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宣化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 [J]1996年9期
    1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第353页
    1葛金芳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97-107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 卷五十 食货(五)常平仓》[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855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 卷五十 食货(五)水田》[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856页
    4宋德金、张希清总纂《中华文明史 辽宋夏金(第六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095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隋书 第一册 卷三十 地理(中)》[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第764-765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二册 卷六十八 游幸表》[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593页
    1路菁著《辽代陶瓷》[M] 辽宁省画报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174页
    2路菁著《辽代陶瓷》[M] 辽宁省画报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176页
    3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一卷 元》(下)[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1杨道以《高安窖藏元青花高足杯品鉴》《东南文化》[J]2000年12期
    2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八卷 宋》(下)[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第161页
    1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九卷 辽金西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6年1期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宣化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6年9期
    4敖汉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敖汉旗沙子沟、大横沟辽墓》《考古》[J]1987年10期
    1扶余市博物馆《扶余市石桥欢迎砖厂元墓清理简报》《文物》[J]1995年4期
    1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M]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页
    1《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说之属 愧郯录 卷九》总第八百六十五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0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梁书 全一册 卷五十六 侯景》[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779页
    2《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考之属 演繁露 卷十四》总第八百五十二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189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宋墓发掘简报》《考古》[J] 1994年10期
    2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宜阳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宜阳北宋画像石棺》《文物》[J]1996年8期
    1李扬、汪旭、于宏伟、朱超峰、杨远《河南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文物》[J]2001年10期
    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韩森寨元代壁画墓》[M]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3项春松《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元代壁画墓》《文物》[J]1983年4期
    1大同市文物陈列馆、山西云冈文物管理所《山西大同市元代冯道真、王青墓清理简报》《文物》[J]1962年10期
    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说《山西文水北峪口的一座古墓》《考古》[J]1961年3期
    3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凉城县后德胜元墓清理简报》《文物》[J]1994年10期
    4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韩森寨元代壁画墓》[M] 文物出版社 2004年9月 第46页
    5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韩森寨元代壁画墓》[M] 文物出版社 2004年9月 第47页
    1李毓芳《咸阳市出土一件唐代金壶》《考古与文物》[J] 1982年1期
    2刘涛著《宋辽金纪年瓷器》[M] 文物出版社 2004年 第233页
    1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M] 文物出版社 1998年1月 第188页
    1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五卷 隋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第80页
    2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八卷 宋》(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第145页
    1(宋)周密《武林旧事·蒸作从食》[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7年 第170页
    2王仁湘著《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M]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年 第196页
    3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一卷 元(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第56页
    1尚刚著《唐代工艺美术史》[M]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 第260页
    1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5页
    2张景明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M] 文物出版社 2008年 第44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宋史第一册 卷二十三 钦宗赵桓》[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第347页
    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 第四册 鸡肋篇 卷上》[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3月 第4003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宋史 第六册 卷一百八十七 食货(上六)振恤》[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3598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一册 本纪第一 太祖(上)》[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一册 本纪第二 太祖(下)》[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3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一册 卷三十七 地理志(一)上京道》[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300页
    4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一册 卷三十七 地理志(一)上京道》[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301页
    5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宋史 第十三册 卷三百八十一 范如圭》[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8382页
    6贾敬颜著《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 陷辽记》[M] 中华书局2004年 第21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史记 第二册 一百二十九章 货殖列传》[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第1540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 卷四十六 食货(一)户口》[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782页
    1李吉和《论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的主要特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期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宋史 第六册 食货(下八)互市舶法》[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378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 食货(五)榷场》[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849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一册 卷二十五 地理(中)南京路》[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441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 卷四十九 食货(四)茶》[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844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宋史 第六册 食货(下八)互市舶法》[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3792页
    1(宋)吴自牧著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一三 夜市》[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197页
    2(宋)吴自牧著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一三 天晓诸人出市》[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196页
    3(宋)吴自牧著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一三 天晓诸人出市》[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196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一册 卷三十七 地理志一 上京道》[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300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一册 卷三十九 地理志三 中京道》[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330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晋书 第二册 卷三十八 列传第八 齐王司马攸》[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899页
    1《四库全书 子部 谱录类 饮馔之属 续茶经 卷上之一》总第八百四十四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668页
    2《四库全书 子部 谱录类 饮馔之属 茶经 卷下》总第八百四十四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622页
    1宋平生等著译《历代茶经酒经论选译 茶经 卷下(六)之饮》[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2(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47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旧唐书 第五册 卷一百七十三 李珏》[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第3857页
    4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新唐书 第七册 卷一百九十六 隐逸列传 陆羽》[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4199页
    5孙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J] 1996年1期
    6(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M]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447页
    1孙洪升《论唐宋时期的茶叶消费与茶文化的发端》《古今农业》[J]2006年4期
    2(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M]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484页
    3(明)陶宗仪《说郛 卷三十七 摭青杂说》第六册[M]中国书店出版社 1986年 第21页
    4(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 卷三 马行街铺席 上》[M] 中华书局出版 2006年 第313页
    5(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 卷五 民俗 下》(宋)[M] 中华书局出版 2006年 第451页
    6刘铧、金涛主编《中国人物画全集》[M]京华出版社2001年 第152页
    1(宋)吴自牧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十六 茶肆》[M]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232页
    2(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M]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454-455页
    3孙洪升《论唐宋时期的茶叶消费与茶文化的发端》《古今农业》[J]2006年4期
    4(宋)朱彧《宋元笔记大观 萍洲可谈 茶汤俗》第二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第2288页
    5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二册 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 礼志(四)宾仪》[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484页
    6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一册 卷三十八 志第十九 礼(十一)朝鲜仪新定夏使仪注》[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647页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宣化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J]1996年9期
    2艘汉旗博物馆《敖汉旗七家辽墓》《文物》[J]1998年9期
    3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J] 1999年1期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金史 第二册 卷四十九 食货(四)茶》[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844页
    2(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 进茶》[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7年 第63页
    3(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M]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481页
    4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元史 第三册 卷九十四 食货(二)》[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1884页
    1(元)忽思慧《饮膳正要 卷二 诸般汤煎》[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第122页
    2《石田先生文集 卷五 和王左司竹枝词十首》[M]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 第115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元史 第三册 卷九十四 食货(二)》[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1884页
    4宋平生等著译《历代茶经酒经论选译 大观茶论 下篇 论茶器》[M]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 第132页
    1(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M]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183页
    2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后汉书 第三册 卷一百十八 西域传》[M]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第1767页
    3(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M]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199页
    4《四库全书 子部 类书类 太平御览 卷八百四十四》总第九百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504页
    5宋平生等著译《历代茶经酒经论选译 酒谱 外篇下 异域酒九》[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 第335页
    6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辽史 第二册 卷五十三 礼志(六) 嘉仪(下)》[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501页
    1《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纂之属 元明事类钞 卷三十五》总第八百八十四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第564页
    2忻县地区文化局张亚平、繁峙县文化局赵晋樟《山西繁峙岩上寺的金代壁画》《文物》[J]1979年2期
    1(英)道森编 吕浦译 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 鲁不鲁乞东游记》[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 第116-17页
    2(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M]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249页
    3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元史 第四册 卷一百二十八 土土哈》[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2412页
    4(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M]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205页
    5赵荣光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第232页
    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第三册 东轩笔录 卷之十五》[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第2782页
    2宋德金、张希清总纂《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第六卷)》[M]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第109页
    3(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M]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第229页
    4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四册 肋编 卷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第4070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后汉书 第一册 卷二十三 五行(一)》[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年 第330页
    2高启安《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 下》《敦煌研究》[J]2001年4期
    3《敦煌民俗画卷》[M]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1年 第45页
    4《敦煌民俗画卷》[M]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1年 第45页
    1《四库全书 子部 小说家类 异闻之属 太平广记 卷四百七十二》总第一千零四十六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第469页
    2高启安《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 下》《敦煌研究》[J] 2001年4期
    3高启安《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 下》《敦煌研究》[J] 2001年4期
    4《敦煌民俗画卷》[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第47页
    1尚刚著《唐代工艺美术史》[M]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 第260页
    2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编《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集》[M]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第411页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宋金壁画墓》[M]科学出版社 2005年 第170页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荥阳槐西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J]2008年5期
    2李扬、王旭、于宏伟、朱超峰、杨远《河南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文物》[J]2001年10期
    3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邢台市邢钢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J]2008年4期
    1葛金芳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838-839页
    2陆游《陆游集 卷三 入蜀记》第五册[M] 中华书局标点本 第2446页
    1赵汝适《诸蕃志 卷下 志物 海南》《诸蕃志较释》本[M] 中华书局 2000年第216页
    2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报告编写组《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简报》《文物》[J] 1975年10期
    3(宋)朱彧《宋元笔记小说 第二册 萍洲可谈 卷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第2309页
    4(宋)吴自牧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 卷十二》[M]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第184-187页
    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宋史 第六册 卷一百八十六 食货下八 互市舶法》[M] 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第3788页
    2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353页
    3(元)周达观原著 夏鼐校注(元)周致中著 陆峻岭校注(元)耶律楚材著《真腊风土记》[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 第146、148页
    4(元)周达观原著 夏鼐校注(元)周致中著 陆峻岭校注(元)耶律楚材著《真腊风土记》[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 第165页
    1李知宴《从南朝鲜新安海底青瓷的发现看龙泉青瓷的发展》《考古与文物》[J]1985年2期
    2《伊斯坦布尔的中国宝藏》[M]土耳其共和国外交部 2001年 第114、118页
    1《伊斯坦布尔的中国宝藏》[M] 土耳其共和国外交部 2001年第67页
    2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一卷 元》(下)[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第166页
    3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卷 元》(上)[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第79页
    4《伊斯坦布尔的中国宝藏》[M]土耳其共和国外交部2001年 第48页
    1李效伟著《长沙窑 大唐文化辉煌之焦点》[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 第124页
    2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卷 元》(上) [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第51页
    3李效伟著《长沙窑 大唐文化辉煌之焦点》[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 第11页
    1李效伟著《长沙窑 大唐文化辉煌之焦点》[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 第25页
    2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卷 元》(上)[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第128页
    3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十卷 元》(上)[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第125页
    1尚刚著《元代工艺美术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 第175页
    2《四库全书 集部 诗文评类 文心雕龙 卷九》总第八百五十二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189页
    1《四库全书 史部 杂史类 太平治迹统类 卷十五 续资治通鉴长编》总第四百零八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408页
    2《四库全书 子部 艺术类 书画之属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五》总第八百一十九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459页
    3《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纂之属 说郛 卷八十八下》总第八百八十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第130页
    1尚刚著《元代工艺美术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 第308页
    2(汉)许慎撰(宋)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 卷一上》[M]中华书局出版 1963年 第10页
    1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M]庄万里文化基金会出版 1998年 第68页
    2中国陶瓷全集编委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第八卷 宋》(下)[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第194页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兴元代窖藏文物》《文物》[J]1986年1期
    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南村辍耕录卷十一 杭人遭难》第六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第6281页
    1蔡凤林《析议元代蒙古族吸收中原文化的有限性》《中国边疆史地研究》[J]1997年第4期
    1芮逸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294页
    2谢继昌《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中的生态研究》《文化人类学选读》[M]第63页 食货出版社 1980年
    1、《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宋元笔记小说大观》1-6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
    4、《二十五史(七、八)宋史》(上、下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5、《标点本二十五史(九)辽史、金史、元史-金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6、(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上册)中华书局出版2006年
    7、(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下册)中华书局出版2006年
    8、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9、(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
    10、《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清)严可均 冯瑞生审定《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宋)沈括撰 胡静道校注《梦溪笔谈》中华书局出版1957年
    13、(宋)陆游撰《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5年
    14、(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5、(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年
    16、(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撰《资治通鉴》附《通鉴释文辩误》中华书局1956年6月
    17、(金)元好问撰《遗山先生文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
    18、(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出版2008年
    19、(元)周达观原著 夏鼐校注(元)周致中著 陆峻岭校注 (元)耶律楚材著《真腊风土记》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
    20、(宋)吴自牧撰 符均 张社国校注《梦粱录》三秦出版社2004年
    21、(元)忽思慧撰《饮膳正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2、贾敬颜著《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
    23、(英)道森编 吕浦译 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 鲁不鲁乞东游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4、宋平生等译著《历代茶经酒经论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论著、编著类
    1、孙进己、冯永谦、苏天钧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金(一、二)》北京出版社1997年
    2、熊廖、熊微编著《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一-四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宋德金、张希清总纂《中华文明史 第六卷 辽宋夏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7、汤一介主编《中华文化通志 宗教与民俗典 饮食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8、李学勤主编《中华文化通志 历史文化沿革典 宋辽夏金元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9、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出版社出版1993年
    10、胡小鹏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 宋元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刘梦溪主编《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卞宗舜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年
    13、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第四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第五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熊廖著《中国陶瓷美术史》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16、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17、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 隋唐卷》齐鲁书社 明天出版社2000年
    18、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 元代卷》齐鲁书社 明天出版社2000年
    19、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 宋代卷(上)》齐鲁书社 明天出版社2000年
    20、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 宋代卷(下)》齐鲁书社 明天出版社2000年
    21、叶喆民著《中国陶瓷史纲要》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
    22、谭旦冏编著《中国陶瓷史》(上)光复书局
    23、谭旦冏编著《中国陶瓷史》(下)光复书局
    24、葛金芳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5、张景明著《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
    26、张景明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8年
    27、(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28、张征雁、王仁湘著《中华文明之旅—昨日盛宴: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29、董新林著、王仁湘主编《中华文明之旅—中国古代墓葬壁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30、赵荣光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1、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著《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32、高丰著《中国器物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33、薛永年等著《中国美术 五代至宋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郭泮溪著《中国古代饮酒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35、杜道明著《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考论》学苑出版社2003年
    36、杜金鹏、焦天龙、杨哲峰编著《中国古代酒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年
    37、姚伟钧著《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8、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
    39、华石编《中国陶瓷》文物出版社1985年
    40、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41、文物出版社编《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1989年
    42、陈文平著《中国古陶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43、张朋川著《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1990年
    44、张道一主编《中国民间美术词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45、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 宋辽金元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6、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
    47、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48、刘锡诚著《象征 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学苑出版社2002年
    49、加藤繁著《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
    50、郑加真著《东北文化—白山黑水的农牧文明》黑龙江出版社2007年
    51、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2卷 中国宋辽金夏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52、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4卷 中国元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53、李锡厚、白滨著《辽金西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4、张舜徽主编《二十五史 辽金元史》第八分册岳麓书社1994年
    55、景德镇陶瓷艺术整理委员会编《景德镇陶瓷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56、彭适凡主编《宋元纪年青白瓷》庄万里文化基金会出版1998年
    57、宿白著《白沙宋墓》文物出版社1957年
    58、邵国田主编《敖汉文物精华》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
    59、王仁湘著《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60、陈彦堂著《人间的烟火 炊食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61、张朋川著《黄土上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62、诸葛铠著《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63、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 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64、王仁湘著《珍馐玉馔 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65、史卫民著《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66、瞿明安著《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 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67、杨泓著《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68、何俊哲、张达昌、于国石著《金朝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9、宋德金著《金代的社会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70、林少雄著《口腹之道 中国饮食文化》沈阳出版社1997年
    71、朱瑞熙等著《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2、陈伟明著《唐宋饮食文化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
    73、程启坤等著<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74、李华瑞著《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75、(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6、孙机著《中国圣火 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77、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8、向达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齐东方著《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80、管士光著《唐人大有胡气—异域文化与风习在唐德传播与影响》农村读物出版1992年
    81、徐连达著《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6年
    82、伊永文著《宋代市民生活》中国社会出版社北京1999年
    83、李吉和著《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84、尚刚著《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85、尚刚著《元代工艺美术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86、高丰著《中国设计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
    87、陆九皋、韩伟编《唐代金银器》镇江市博物馆 陕西省博物馆主编 文物出版社1985年
    88、尚刚著《唐代工艺美术史》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89、王仁湘著《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年
    90、刘涛著《宋辽金纪年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91、芮逸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 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72年
    92、谢继昌《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中的生态研究》《文化人类学选读》食货出版1980年
    93、张希清、田浩、黄宽重、于建设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土耳其共和国外交部《伊斯坦布尔的中国宝藏》2001年
    2、李效伟著《长沙窑 大唐文化辉煌之焦点》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宋金壁画墓》科学出版社2005年
    4、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古罗马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金银器》陕西省博物馆纪念刊
    6、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泸县宋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
    7、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韩森寨元代壁画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
    8、项春松编《辽代壁画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6月
    9、《敦煌民俗画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海外遗珍 陶瓷(一)》国立故宫博物院民国七十五年
    11、《海外遗珍 陶瓷(二》)国立故宫博物院民国七十五年
    12、《海外遗珍 陶瓷(三)》国立故宫博物院民国七十五年
    13、《海外遗珍 陶瓷(四)》国立故宫博物院1993年
    14、《青瓷之美》“中华民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家协会”民国八十年
    15、《文物选萃1990》“中华民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家协会”民国七十九年
    16、国立故宫博物院编纂《故宫宋瓷图录 国立故宫博物院实物》民国六十三年七月
    17、《上海博物馆藏宝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三联书店1989年
    18、《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 陶瓷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19、韩伟编著《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三秦出版社1989年
    20、路菁著《辽代陶瓷》辽宁省画报出版社出版2003年2月
    21、吴山编《中国历代装饰纹样》第四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22、谭旦同编著《中国陶瓷2汉、唐瓷器》光复书局 民国七十一年
    23、陈昌蔚编著《中国陶瓷3宋、元瓷器》光复书局 民国七十一年
    24、《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隋唐》第五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25、《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宋》第七卷(上)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26、《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宋》第八卷(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27、《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 辽西夏金》第九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28、《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元》第十卷(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29、《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元》第十一卷(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30、《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陶瓷全集明》第十二卷(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31、《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中国壁画全集 敦煌6盛唐》中国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32、冯先铭编撰《中国陶瓷 耀州窑》中国陶瓷编辑委员会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3年
    33、冯先铭编撰《中国陶瓷 磁州窑》中国陶瓷编辑委员会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3年
    34、冯先铭编撰《中国陶瓷 定窑》中国陶瓷编辑委员会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3年
    35、冯先铭编撰《中国陶瓷 辽代陶瓷》中国陶瓷编辑委员会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3年
    36、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瓷选集》文物出版社 1979年
    37、《辞源》1-4册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38、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甲骨文字集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70年
    39、刘铧、金涛主编《中国人物画全集》京华出版社 2001年
    1、《世界美术大全集 总索引 别卷》小学馆出版 2000年
    2、《世界美术大全集 隋唐 第4卷》小学馆出版 2000年
    3、《世界美术大全集 五代 北宋 辽 西夏》第5卷 小学馆出版 2000年
    4、《世界美术大全集 南宋 金》第6卷 小学馆出版 2000年
    5、《世界美术大全集 元》第7卷 小学馆出版 2000年
    6、《世界美术大全集 高句丽 百济 新罗 高丽》第10卷 小学馆出版 2000年
    7、《唐物茶碗》矢部良明主编 淡交社 平成11年10月29日初版
    1、北京市文物工作队《辽韩佚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3期
    2、海宁县博物馆《浙江省海宁县东山宋墓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8期
    3、陕西省博物馆《陕西耀县柳林背阴村出土一批唐代银器》《文物》1966年1期
    4、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掘出的唐代窖藏文物》《文物》1972年1期
    5、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朝阳金代壁画墓》《考古》1962年4期
    6、郑州市文物工作队《登封王上壁画墓》《文物》1994年10期
    7、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桑坚信《杭州市发现的元代瓷器窖藏》《文物》1989年11期
    8、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友爱辽墓》《文物》1996年11期
    9、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市宋代墓葬的清理》《考古》1987年3期
    10、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1期
    11、于宏伟、郝红星、刘良超、李扬《荥阳槐西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8年5期
    12、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辽宁朝阳召都巴辽壁画墓》《北方文物》2004年2期
    1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彭山县文化馆《南宋虞公著夫妇合葬墓》《考古学报》1985年3期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宋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10期
    1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11期
    1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1期
    17、周会英、郭文涛、陈晓捷、王宏民《陕西铜川市印台区发现瓷器窖藏》《考古与文物》2005年6期
    18、李德金、将忠义、关甲堃《朝鲜新安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考古学报》1979年2期
    19、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昭乌达盟宁城县小刘杖子辽墓发掘简报》《文物》1961年9期
    20、王友忠《浙江省青田县前路街元代窖藏》《考古》2001年5期
    21、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56年3期
    22、翁牛特旗文化馆 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4期
    23、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下湾子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1期
    24、南京市博物馆《江浦黄悦岭南宋张同之夫妇墓》《文物》1973年4期
    25、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元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11期
    26、沈仲常《四川德阳出土的宋代银器简介》《文物》1961年11期
    27、吉林省博物馆、哲理木盟文化局《吉林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号辽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8期
    28、田敬东《北京良乡发现的一处元代窖藏》《考古》1972年6期
    2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考古与文物》2000年1期
    30、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考古学报》1992年4期
    31、冯永谦《叶茂台辽墓出土的陶瓷器》《文物》1975年12期
    32、河南省博物馆、焦作市博物馆《河南焦作金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8期
    33、赤峰市博物馆项春松、宁城县文物管理所李义《宁城县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文物》1995年5期
    3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1期
    35、遂宁市博物馆、遂宁市文物管理所《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文物》1994年4期
    36、尚晓波《辽宁省朝阳市南大街辽代铜铁器窖藏》《文物》1997年11期
    37、万雄飞《阜新辽萧和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1期
    38、项春松《赤峰发现的契丹鎏金银器》《文物》1985年2期
    39、王刚《内蒙古林西县小哈达辽墓》《考古》2005年7期
    40、董新林《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代壁画墓》《考古》2003年1期
    41、肇东县博物馆《黑龙江肇东县八里城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2期
    42、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德惠县后城子金代古城发掘》《考古》1993年8期
    43、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出土的辽金时代铁器》《考古》1963年3期
    44、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喇嘛沟辽代壁画墓》《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1期
    45、贾成惠《河北内丘胡里村金代壁画墓》《文物春秋》2002年4期
    46、巴林左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左旗滴水壶辽代壁画墓》《考古》1999年8期
    47、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考古学报》1992年4期
    48、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1期
    49、丹徒县文教局、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唐代金银器》《文物》1982年11期
    50、宽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北宽城出土两件唐代金银器》《考古》1985年9期
    51、朝阳市北塔考古勘察队《朝阳北塔1986-1989年考古勘察纪要》《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2期
    52、保全《西安市文官会收藏的几件唐代金银器》《考古与文物》1982年1期
    5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宣化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9期
    54、沈仲常《四川德阳出土的宋代银器简介》《文物》1961年11期
    55、齐东方、张静《唐代金银器皿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考古学报》1994年2期
    56、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介绍几件陕西出土的唐代青瓷器》《文物》1960年4期
    5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辽代墓葬》《考古》2004年7期
    58、巴有文、成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发现辽代银器窖藏》《文物》1980年5期
    59、靳枫毅、徐基《辽宁建昌龟山一号辽墓》文物1985年3期
    60、陕西省博物馆、文官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文物》1972年1期
    61、贺林、梁晓青、罗忠民《西安发现唐代金杯》《文物》1983年9期
    62、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耀县柳林背阴村出土一批唐代银器》《文物》1966年1期
    63、洛阳博物馆《洛阳涧西三座宋代仿木构砖室墓》《文物》1983年8期
    64、杨道以《高安窖藏元青花高足杯品鉴》《东南文化》2000年12期
    65、敖汉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敖汉旗沙子沟、大横沟辽墓》《考古》1987年10期
    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宋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10期
    67、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宜阳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宜阳北宋画像石棺》《文物》1996年8期
    68、项春松《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元代壁画墓》《文物》1983年4期
    69、大同市文物陈列馆、山西云冈文物管理所《山西大同市元代冯道真、王青墓清理简报》《文物》1962年10期
    70、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说《山西文水北峪口的一座古墓》《考古》1961年3期
    71、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凉城县后德胜元墓清理简报》《文物》1994年10期
    72、李毓芳《咸阳市出土一件唐代金壶》《考古与文物》1982年1期
    73、孙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1期
    74、忻县地区文化局张亚平、繁峙县文化局赵晋樟《山西繁峙岩上寺的金代壁画》《文物》1979年2期
    75、高启安《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下》《敦煌研究》2001年4期
    76、李扬、王旭、于宏伟、朱超峰、杨远《河南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文物》2001年10期
    77、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邢台市邢钢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8年4期
    78、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报告编写组《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10期
    79、李知宴《从南朝鲜新安海底青瓷的发现看龙泉青瓷的发展》《考古与文物》1985年2期
    8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兴元代窖藏文物》《文物》1986年1期
    81、蔡凤林《析议元代蒙古族吸收中原文化的有限性》《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4期
    82、孙洪升《论唐宋时期的茶叶消费与茶文化的发端》《古今农业》2006年4期
    83、扶余市博物馆《扶余市石桥欢迎砖厂元墓清理简报》《文物》1995年4期
    84、李吉和《论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的主要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期
    85、任爱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第189页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