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四大著名副刊之一,曾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思想史、文学史和报刊史上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话题。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鲜有论者将《学灯》副刊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进行系统而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
     本论文着重以中层理论为学术平台,以《学灯》主编为着眼点,对发生于1918年3月至1923年8月之间的《学灯》副刊展开具体的实证研究,亦即以《学灯》媒介为一个文化—生态空间,分析《学灯》的内外二重世界以及编者、作者、读者三维的互动关系,重新梳理其文化传播过程和社会效果,从而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生长、生成机制。
     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学灯》展开论述:
     第一,探讨《学灯》建构文化传播阵地之动因。本章主要是从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凸显其多维的参照背景。笔者认为:在新文化运动中,《学灯》始终坚持中立、稳健的文化传播立场,这既与研究系知识分子的政治改良态度有紧密联系,同时也与《学灯》主编自身的思想意识有关。
     第二,张东荪、匡僧、俞颂华主编《学灯》阶段。此阶段亦可称之为《学灯》初创期。从整体来看,《学灯》初创时期因受时代潮流和舆论环境的影响,明显体现了其作为思想类、学术类刊物的主体特征,而对新文学则明显重视不够。
     第三,郭虞裳、宗白华主编《学灯》阶段。此阶段是《学灯》的兴盛期。本章重点考察宗白华主编时期的《学灯》,作为少年中国学会的重要成员,宗白华积极有效地沟通了《学灯》与《少年中国》的工作;作为编辑,他大胆改革《学灯》的办报模式并发现了其时还默默无闻的郭沫若,从而促成中国新诗的传播和发扬光大;而作为思想者,他又为诗学(包括哲学、美学、文艺学)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四,李石岑主编《学灯》阶段。此阶段是《学灯》的过渡期。作为哲学家的李石岑,其身份具有学者与编辑二重性,从而使《学灯》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研究型风格,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对西潮、学说予以特别关注,并加大了西潮的灌注与解读;其次,《学灯》专号的系列出版,构建了知识群体的公共空间,在传播策略上具有战略眼光。而在新文学方面,表现出了《学灯》“新文艺的差别待遇”。
     第五,郑振铎、柯一岑主编《学灯》阶段。此阶段是《学灯》的发展期。本章重点考察郑振铎主编时期的《学灯》,作为文学研究会核心人物,郑振铎直接借助《学灯》的大众传媒力量及《学灯》背后的研究系文化群体之资源建构新文学的文艺阵地,最直接的成效就是《文学旬刊》随《时事新报》附刊。至于柯一岑主编时期的《学灯》,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空白点”,但笔者以为:虽然其时《学灯》盛望不再,但《学灯》仍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不少精神资源。
     总体来说,本论文通过对《学灯》四个主要阶段的历史考察、构图以及与同时代其他报刊所进行的文化比较,意在把《学灯》作为一个“对象体”进行“中观”研究,并进而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之“树高千丈”并非“一日之长”,它的生成与生长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根本离不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语境以及富有中国特色的“人缘”结构。其中,《学灯》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有意义的“中国经验”和研究范本。
As one of the 4 famous supplements in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XueDeng" was so impress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literature,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s with its unique style. Unfortunately, seldom experts studied and discussed "XueDeng" as an independent cultural phenomenon systematically and effectively up to now.
     In the paper, the writer focused on middle theory as academic platform, started from the chief editor of "XueDeng", carried out concret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upplements of "XueDeng" printed from Marth, 1918 to August, 1923, which was to analze both inner and outer world of "XueDeng"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among editors, authors and readers with "XueDeng" as a cultural-ecological space, recard the process of their culrual spread and social effe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rowth and gener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he writer discussed it from 5 aspects:
     First, the writer discussed the reason of building cultural spreading position of "XueDeng" from 3 aspects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economy in order to highlight its multidimensional reference background. The writer thought "XueDeng" always adhered to neutral and stable cultural spreading posi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both political improvement attitudes of intellectuals of "YanJiu Clique" and the chief editors' ideology of "XueDeng".
     Secondly, the period edited by Zhang Dong-sun, Kuang Seng, Yu Song-hua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initial stage of "XueDeng". Effected by the times trend and public opinions environment, "XueDeng" showed main features as ideological and academic publications and put less stress on new literature.
     Thirdly, the period edited by Guo Yu-shang and Zong Bai-hua, which is the flourishing stage of "XueDeng". "XueDeng" edited by Zong Bai-hua is emphasized. As main member of Yong China Association, Zong Bai-hua communicated the work of "XueDeng" and "Yong China"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As an editor, he reformed the pattern of "XueDeng" boldly and found Guo Mo-ruo who was unknown at that time,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spread of Chinese poetory and improvement of it. And as a thinker, he left many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behind for poetics including philosophy, aesth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Fourthly, the period edited by Li Shi-yin, which is transitional stage. As a philosopher, Li Shi-yin was both a scholar and an editor, which made "XueDeng" show the research style, care more about the West Wave, and increase the perfu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n West Wave. The publication of series "XueDeng" built the public space for knowledge groups and had strategic vision in spreading strategy. In the new literature, it showe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o new art.
     Fifthly, the period edited by Zheng Zhen-duo and Ke Yi-yin which is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XueDeng". The relation between Zheng Zhen-duo and "XueDeng" is mainly discussed. As the cor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ssociaton, Zheng Zhen-duo borrowed mass media power of "XueDeng" directly and resources of cultural groups of "YanJiu Clique" behind "XueDeng" to bulid literary position of new literature. The most direct achievement is "WenXue Quarterly" as the supplement of "ShiShi XinBao". The "XueDeng" edited by Ke Yi-yin was always the blank spot. The writer thought "XueDeng" was no longer flourishing at that time, but it provided many spiritual resources for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paper researched "XueDeng" in 4 main stages and compared it with other newspaper in the same stage in order to study "XueDeng" objectively. The whole paper showed the generation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ad experienced a tough and complex process, which could not be achieved without historical context and person's background struc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XueDeng" provided meaningful "Chinese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sample for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引文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447-448页。
    2王文彬编:《中国报纸的副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1页。
    3孙玉石:《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义学研究关系之随想》,《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期。
    1笔者注:学界关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的说法,笔者亦认为不妥。所谓“四大副刊”,是指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以及北京《京报》的《京报副刊》,但把《京报副刊》列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它创刊于1924年12月5日,其时“五四”新文化早绝尘而去了。因此,如果前面有“五四时期”这类时间限制词的话,那也只能说《学灯》为三大副刊之一。本论文在此还是沿用了传统之说法。
    2张静庐著:《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引自《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民国从书》(影印本)第3编41卷,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中国的新闻记者》第63页。
    3关于研究系前后经过,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一节。
    1笔者注:《新人》杂志为月刊,创刊于1920年4月,由上海的新人社出版,新人社没有明确的纲领和经常的组织活动,社员近五十人,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南京、江西等地,大部分是编辑、教员和学生。《新人》出自7、8期合刊后停刊。参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11月第1版,第409-416页。
    2张静庐著:《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引自《民国从书》编辑委员会编:《民国从书》(影印本)第3编41卷,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中国的新闻纸》第33页。
    4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447-448页。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11月第1版,第271页。
    1冯并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93-200页。(笔者注:第五章第四节《邵力子与学灯》标题有误,邵力子是《民国日报》的主编)
    2姚福中、管志华著:《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01-104页。
    3彭鹏著:《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68-214页。
    1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京报》,1924年12月5日。
    2宗白华:《我对于新杂志界的希望》,《学灯》,1920年1月22日。
    3[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60页。
    1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94页。
    2[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00页。
    3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6月第1版。
    4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11页。
    5笔者注:地缘是五缘文化之一。其中,亲缘(Kinship),是以亲属为纽带而形成的宗族、亲戚关系,它包括了血亲、姻亲和拟亲(或称契亲,如金兰结义等);地缘(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是以郡望、籍贯、乡土为纽带的邻里乡党等关系,俗称“同相”、“乡亲””;神缘(Religous relationship),是以宗教信仰为纽带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如对关羽、诸葛亮、妈祖等的信仰,共奉的神抵结合着的人群;业缘(Business rehtionship)是以职业和学业为纽带的同学、同行之间的关系,有共同的利益和业务关系,有切磋和交流的需要和愿望,由此组合而成的人群,其组织形式便是同学会、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等;物缘(Product relationship),是以物(如土、特、名、优等产品)为媒介、为纽带而集聚的人际关系,因物而集合的人群,也会出现诸如行会、协会、研究会之类的组织。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为内涵的五缘,指的是以其为纽带结合成的社会人际关系,以社会结构和人际网络为主要对象,因此,从文化形态学的文化分层角度考察,五缘文化属于制度行为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五缘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社会群体和社会团体组织。社群和社会团体组织处于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起媒介作用。参见:林其锬:《五缘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1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月第1版。
    2笔者注:本论文在这里的“人缘”结构更趋向于“业缘”。而之所以本论文不用“业缘”的理由是:“业缘”是以职业在先,个人在后;职业决定个人,合则留,不合则去:而本论文中的“人缘”则是更强调个人在先,职业在后.即是先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意志把大家组织起来。《学灯》的编辑群体也正是如此。所以用“人缘”的概念觉得更为恰当。
    3笔者注:1923年9月3日,《时事新报·文学》第86期,文学研究会会员消息,柯一岑君于八月三十一日乘Paucal邮船赴法国留学,通讯处未定。由此判断,柯一岑在1923年9月辞去《学灯》编辑。
    4笔者注:1924年5月15日《学灯》编辑室通知:“徐六几先生来编学灯了”。 可判断为徐六几为《学灯》编辑。
    5笔者注:1925年1月27日《学灯》“通讯”一栏显示由郭梦良担任记者.可判断为《学灯》编辑。
    1笔者注: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巴米德曾说过,人类发展的历史将经历三种文化。第一种是前喻文化,即后代人必须向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所以,在这种文化里,老年人的经验特别重要,老年人也特别有权威;第二种文化是共喻文化,即两代人互相学习能生存和发展。第三种文化是后喻文化,老一代人则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社会才能进步。
    2关于《时事新报》副刊《余载》的介绍,见本论文第四章第三节。
    3关于《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的介绍,见本论文第四章第三节。
    4 Mattew Arnold.Culture and Anarc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第70页。
    5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38页。
    1郭沫若:《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第1版,第78页。
    2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7月第1版,第99页。
    3参见: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08年9月第1版。
    1宗白华:《学灯栏宣言》,《学灯》,1920年1月1日。
    2宗白华:《学灯栏宣言》,《学灯》,1920年1月1日。
    1张东荪:《学灯宣言》,《学灯》。1918年3月4日。
    1 张东荪:《学灯宣言》,《学灯》,1918年3月4日。
    2 笔者注:Jermyn Chi-Hung Lynn的中文名字是凌启鸿,著英文版《中国政党》,1930年出版。转引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5页。
    3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5页。
    4 笔者注:胡道静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上海的日报》里写道:“《时事新报》初名《时事报》,创始于一九○七年十二月五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一日)”。经笔者查看原刊,有误,应是1907年12月9日创刊。
    5 笔者注:《舆论日报》是1908年2月29日(光绪三十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为狄葆丰,由杨千里、于右任等人担任主笔,社址在上海四马路,日出两大张。
    6 笔者注:《舆论时事报》:报务由孙家振(玉声)、雷缙(君曜)主持。每日出版对开2张,社址在上海望平街162号,原是新闻报馆的旧址。
    1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362页。
    2笔者注:《时事报》:报务仍由由孙家振(玉声)、雷缙(君曜)主持,主笔为章佩己,吴沃尧主编副刊。
    3《时事报》特别广告:《时事报》,1911年5月15日。
    1梁启超:《致亮侪我兄书》,转引自丁文江等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753-754页.
    2转引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344页。
    3张静庐著:《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引自《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民国丛书》第3编41卷,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中国的与新闻纸》第44页。
    1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41辑),台中: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7年版。第215页。
    2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23页。
    3胡道静:《上海的日报》,转引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345页。
    4梁启超:《致亮侪我兄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753-754页.
    5梁启超:《声明不党之宣言》,见《饮冰室书牍》卷上,第26页。
    6《盛京时报》.1916年6月27日。
    1参见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3页。
    2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8月第1版,第59页。
    1笔者注:关于张东荪的具体介绍,见左玉河著:《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1张东荪:《政治意识》,《时事新报》,1919年1月20日。
    2张东荪:《精神生活与舆论政治》,《时事新报》,1918年12月19日。
    3张东荪:《学灯宣言》,《学灯》,1918年3月4日。
    1转引姚福申、管志华著《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58页。
    1原载《学部官报·奏章》第4册,第122期。转引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40页。
    2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2-4页。
    3笔者注:《青光》,《时事新报》副刊,1921年12月4创刊。关于《青光》的介绍,见本论文第四章第三节。
    1《消闲报》发刊词,《沪报·消闲报》,1897年11月24日。
    2杨瑾峥:《副刊渊源》。《新闻业务》,1962年第10期。
    3笔者注:“上海时时事两报”,指上海《时报》和《时事新报》。
    1黄天鹏:《中国新闻事业》,引自:《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民国丛书》第3编41卷,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黄天鹏:《中国新闻事业》第60页。
    2《时事新报》封面启事,1918年11月7日。
    3《时事新报》封面启事,1918年11月7日。
    1《本栏之提倡》,《学灯》,1918年9月30日。
    2张东荪:《答章行严君》,《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2日
    3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第10页。
    4张东荪:《新……旧》,《学灯》,1918年12月14日。
    5张东荪:《学潮杂评》,《时事新报》,1919年1月21日。
    1张东荪:《新……旧》,《学灯》,1918年12月14日。
    2张东荪:《第三派》,《时事新报》,1920年10月4日。
    3张东荪:《学潮杂评》,《时事新报》,1919年1月21日。
    1张东荪:《学潮杂评》,《时事新报》,1919年1月21日。
    2傅斯年:《破坏》,《新潮》第1卷2期,1919年2,月1日。
    3东荪:《破坏与建设是一小是二》,《时事新报》,1919年2月6日。
    4傅斯年:《答时事新报记者》,《新潮》第1卷3期,1919年3月1日
    1陈独秀:《致胡适、高一涵》,引自张静庐辑注:《现代中国出版史料》甲编,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版,第7-8页。
    2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文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951页。
    1《学灯》预告:《时事新报》,1918年1月16日。
    1澹庐:《欢迎杜威博士》,《学灯》,1919年5月3日。
    2左玉河著:《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95页。
    1 瞿秋白:《饿乡纪程-新俄国游记》,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6页。
    2笔者注:《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
    3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新潮》2卷1号,1919年9月。
    1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同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3月第1版,第206页。
    3 张东荪:《我对于白话文之意见》,《时事新报》,1918年3月17日。
    1 黄觉僧:《折衷的文学革新论》,《学灯》1918年8月8日。
    2 好学:《言文一致之提倡》,《学灯》,1918年11月16日。
    3 笔者注:马二先生,原名冯远翔,字叔鸾,扬州人。兼任各报纸评剧,曾任神州报编辑,中华新报主持文艺栏目。参见芮和师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第324-325页。
    4 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新青年》5卷3号,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论争集》(1917-1927)(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69页。
    5 匡僧:《读<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一号杂评》,《学灯》,1919年3月18日。
    1 匡僧:《思想之生命》,《学灯》,1919年4月10日。
    2 匡僧:《思想之生命》,《学灯》,1919年4月10日。
    3 张东荪:《答胡适之书》,《时事新报》,1919年3月15日。
    4 匡僧:《为驱逐大学教员事鸣不平》,《学灯》1919年3月5日。
    1 匡僧:《革新家之勇气》,《学灯》,1919年3月6日。
    2 匡僧:《大学教员无恙》,《学灯》,1919年3月7日。
    3 张东荪:《答胡适之书》,《时事新报》,1919年3月15日。
    1 匡僧:《辩论者之态度》,《学灯》,1919年3月20日。
    1 匡僧:《威武不能屈》,《学灯》,1919年4月8日。
    2 匡僧:《调和病》,《学灯》,|919年4月9日。
    3 张东荪:《答章行严君》,《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2日。
    4 张东荪:《我辈对于新思想之态度》,《学灯》1919年4月7日。
    1 张东荪:《我辈对于新思想之态度》,《学灯》1919年4月7日。
    2 笔者注:俞颂华,1893年3月9日出生于上海,本名庆尧,号颂华,笔名澹庐.祖籍江苏太仓。
    1 《新人》,1920年第5期。
    2[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17页。
    1 东荪:《坚决的办法》,《时事新报》,1919年5月8日。
    2 《新人》,1920年第5期。
    3 东荪:《坚决的办法》,《时事新报》,1919年5月8日。
    1 俞颂华:《为罢课问题敬告青年与各校校长》,《学灯》,1919年5月23日。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三集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11月第1版,第276页。
    3 参看本论文附录二:俞颂华在《学灯》发表的文章
    1 东荪:《消极》,《时事新报》,1919年5月24日。
    2 东荪:《罢课后的坚决办法》,《时事新报》,1919年5月25日。
    3 东荪:《罢课后的坚决办法》,《时事新报》,1919年5月25日。
    4 俞颂华:《罢课》,《学灯》,1919年5月26日。
    1 征文启事:《学灯》,1919年5月27日。
    2 参见[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51页。
    1 东荪:《持久》,《时事新报》,1919年6月1日。
    2 参见[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59页。
    3 澹庐:《学界与商界单轨道之进行》,《学灯》,1919年6月7日。(笔者注:《五四时期期刊目录》遗漏)
    4 纵圆:《一九一九年与劳动界》,《学灯》,1919年6月10日。
    1 丁文江、赵丰田同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795页。
    2 张东荪:《现在与将来》,《时事新报》,1920年12月19日。
    3 张东荪:《第三派》,《时事新报》,1920年10月4日。
    1 见本论文表一:张东荪担任《学灯》主编期间所发的征稿启事,本论文第31页。
    2 “本栏之大扩充”,《学灯》,1919年2月4日。
    1 启事,《学灯》,1921年5月16日。
    2 启事,《学灯》,1919年5月23日。
    3 俞颂华:《言论终不能自由吗?》,《学灯》1919年7月1日。
    4 笔者注:莽萍著的《俞颂华》第9页写道:“俞颂华还在《学灯》设立了《思潮》栏目,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1 征文启事:《学灯》,1919年4月28日。
    2 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第568页。
    1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35-268页。
    3 郭正昭:《王光祈与少年中国学会(1918-1936):民国学会个案探讨之一》,《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22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
    4 郭正昭、林瑞明:《王光祈的一生与少年中国学会:五四人物的悲剧形象分析》,台湾:环宇出版社,1974年初版。
    5 陈正茂:《少年中国学会之研究(1918-1925)》,台北:“中国青年党”党史委员会,1996年初版。
    6 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1版。
    7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1 韩立文、毕兴编:《王光祈年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王光祈研究论文集》,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编印内部发行,1985年6月第1版。
    2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第219页。
    1 《少年中国学会会务报告》第一期“会务纪闻”,1919年3月1日,见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第287页.
    2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第262页。
    3 宗白华:《少年中国学会回忆点滴》见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第554页。
    4 王德胜:《宗白华评传:附录宗白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第1版,第320页。
    5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0页。
    6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第221页。
    1 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9月初版,第15页。
    2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第265页。
    1 《少年中国学会周年纪念册》,第6页。
    1 封二:《少年中国》第1卷第4期。
    2 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2月新1版,第45页。
    3 《学灯》,1919年9月3日。
    1 《学灯》,1919年9月3日。
    2 宗之櫆:《我的创造少年中国的办法》,《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1919年8月15日。
    3 宗之櫆:《我的创造少年中国的办法》,《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1919年8月15日。
    4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7页。
    1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第320-325页。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51-54页。
    1 宗白华口述,邹士方、赵尊党整理:《秋日谈往:回忆同郭沫若、田汉青年时期的友谊》,《北京日报》,1980年10月9日。
    1 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2月新1版,第46页。
    1 王德胜:《宗白华评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第1版,第27页;又见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9月初版,第24-25页。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674页。
    1 宗之櫆:《说思想改革》,《学灯》,1919年10月10日。
    1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0卷,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6页。
    2[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笺注》,钱仲联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42页。
    1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见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0页。笔者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应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2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第2卷第1号,1919年11月1日。
    1 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第3卷,在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1日第1版,第504-505页。
    2 胡宗刚撰:《胡先驌先生年谱长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85页。
    3 笔者注:郎损即沈雁冰的笔名。
    4 《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22年3月11日。
    1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1917-1927)(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311-312页。
    2 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14-115页。
    3 朱寿桐:《学灯与新文艺建设》,《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3期,第179页。
    1 方汉奇:《俞颂华先生二三事》,《新闻研究资料》第22辑,1983年11月。
    2 方汉奇:《俞颂华先生二三事》,《新闻研究资料》第22辑,1983年11月。
    3 方汉奇:《方汉奇文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447-452页。笔者注:标题由《关于俞颂华先生二三事》改为《俞颂华先生二三事》,
    4 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9-12页。
    5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5页。
    6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4-26页。
    1 张向华编:《田汉年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35页。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40页。
    1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质文》第2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见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1-282页。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9页。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40页。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8-229页。
    4 笔者注:非郭绍虞,应是郭虞裳。
    5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质文》第2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见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1页。
    1 饶鸿競等编:《创造社资料》(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749-750页。
    2 郭沫若:《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初版,第145页。
    1 宗白华:《复沈泽民书》,《学灯》,1920年1月19日。
    2 巴金:《永远向他学》,《文艺报》复刊第1期,1978年7月15日。
    3 刘纳:《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22-23页。
    4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创作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见闻一多著,唐达晖编:《闻一多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10页。
    1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创作周报》第5号,1923年6月10日;见闻一多著,唐达晖编:《闻一多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18-124页。
    2 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86页。
    1 陈绍伟编:《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1日第1版,第30-31页。
    1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1917-1927)(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页。
    2 胡适:《谈新诗》,《星期评论》,1919年10月10日。
    3 编者:《一九一九年诗坛略记》,《新诗年选》,北社,1922年8月;见朱自清著,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380页。
    4 王仲三笺注:《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357页。
    5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页。
    6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1917-1927)(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页。
    7 郭沫若:《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初版,第93页。
    1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1917-1927)(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页。
    2 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82页。
    3 郭沫若:《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初版,第73页。
    4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质文》第2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2页。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31页。
    2 引自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18页。
    3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163-164页
    1 郭沫若:《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初版,第87页。
    2 郭沫若:《论诗(通讯)》,《新的小说》第2卷1期,1920年9月10日;见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43页。
    3 陈永志:《〈女神〉校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46页。
    4 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27页。
    1 沈从文:《论郭沫若》,引自黄人影编:《郭沫若论》,光华书局印行,1931年9月第1版,第6-7页;又见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76-77页。
    2 笔者注:诗歌内容的分析主要以郭沫若以1919年9月11日-1920年5月31之间在《学灯》创作的诗歌。但为说明问题,部分诗歌、诗剧也有所涉及。文字以陈永志《〈女神〉校释》为本。
    3 首刊于《民铎》2卷5号,写于1921年1月30日。
    4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42页。
    5 首刊于1920年1月23日《学灯》,写于1919年末。
    6 首刊于1920年3月7日《学灯》,写于1920年2月29日。
    7 首刊于1920年1月4日《学灯》,约写于1919年12月下旬。
    8 首刊于1920年7月11日《学灯》,写于1920年6月间。
    1 朱湘:《郭君沫若的诗》,见朱湘著:《中书集》,上海:上海书店,1934年10月版,第365页;有见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10页。
    2 首刊于1921年2月14日《学灯》,写于1920年5、6月间。
    3 首刊于1920年2月7日《学灯》,写于1920年1月30日。
    1 陶晶孙:《记创造社》,引自陶晶孙:《牛骨集》,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5月版;饶鸿競等编:《创造社资料》(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775-776页。
    2 首刊于《学艺》二卷十号,1921年,写于1920年12月27日。
    3 郭沫若:《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初版,第96页。
    4 首刊于1920年2月3日《学灯》,写于1920年1月下旬。
    5 郭沫若:《创造十年》,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初版,第88页。
    6 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增补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17-18页。
    7 笔者注:黄永玉有关《凤凰涅槃》的批评,较早见之于《文汇报》,1999年2月2日,题为《北向之痛:悼念钱锺书先生》,钱逝世时,黄永玉在香港,故有“北向之痛”的说法。此文后收录于《一寸千思:忆钱锺书先生》, 参见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386-392页。
    1 笔者注:有趣的是,废名却把郭沫若的诗与冰心的诗相提并论。他说,郭沫若的“诗本来是乱写,乱写才是他的诗,能够乱写是很不易得的事。其实《冰心诗集》里的诗何尝不是乱写的,《离骚》的句子可以写在郭沫若氏的新诗里,苏东坡的诗句自然也可以写在冰心女士的新诗里了。”参见:废名、朱英诞著,陈均编订:《新诗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30页。笔者以为,郭沫若“乱写说”是颇有见地的,但用之于冰心则不免“乱说”,冰心的诗世界是精心打造的,是“做出来”的。
    2 郭沫若:《批判意门湖译本及其他》,见《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9月影印,第23-24页。
    3 笔者注:郭沫若诗歌具有音乐的特征,同时具有“口号”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要充分地写出些为高雅人士所不喜欢的粗暴的口号和标语。我高兴做个‘标语人',‘口号人',而不必一定要做‘诗人'。”参见: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6页。
    1 《学灯》,1920年3月10日。
    2 《学灯》,1919年8月15日。
    3 《学灯》,1919年11月10日。
    4 《学灯》,1919年12月10日。
    5 陈明远:《宗白华谈田汉》,《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4期。
    6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57页。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68页。
    2 《学灯》,1920年1月1日。
    1 《学灯》,1918年3月4日。
    1 《学灯》,1920年5月22日。
    2 《学灯》,1920年1月1日。
    3 《学灯》,1921年8月1日。
    4 笔者注:如《学衡》就有《〈学衡〉杂志简章》及弁言,前者包括三项宗旨、体裁及方法、编辑三项内容,而后者则提出“诵述中西先哲之精言,以翼学”、“解析世宙名著之共性,以邮思”、“籀绎之作必趋雅音,以崇文”和“平心而言、不事嫚骂,以培俗”四条编辑思想。见:北京大学等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1979年5月第1版,第272、273页。
    5 《学灯》栏目图的创作者今天已不得而知。图中人物角色为“裸男”而非“女神”,从形象设计上来看两者有点“隔”,而从文化角度来讲则可体味其时的文化氛围。当然,后来《学灯》栏目图有不小变化,如果集中论列起来,从中可寻绎得出《学灯》的视觉文化特点。
    6 笔者注: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新体诗与郭沫若相对应,而剧本则与田汉暗合。所以,在1921年1月1日的《学灯栏启事》中,“文化”一栏则改为“文艺”,又说:“新体诗歌及其他艺术上之创作,均极欢迎。不限文言口语,一律揭载。”
    7 《学灯栏启事》开头便说:本栏主义与体裁,已于去岁元旦本栏宣言中布告。默察一年来之成绩,虽于国语问题、家庭问题、乡村教育问题以及一切关于哲学文学之撰述与译述,不无涓滴之贡献,然尚多缺漏不备之处。同人等力求精进,除原定主义“为学术的根本研究”不易外,拟将原定体裁略为变更。
    1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质文》第2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2页。
    2 笔者注:之所以说“切分”,是因为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之前有耿济之于前版延续下来的译文(《时事新报》第四张第二版即《学灯》第一版),之后又有来件及通讯两栏的内容。
    1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质文》第2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3页。
    2 郭沫若1920年1月26日致宗白华信,后刊于《学灯》,1920年2月4日。
    1 笔者注:当时的名字叫《青年杂志》,是《新青年》杂志的前身。
    2 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见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68页。
    3 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生活史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9月第1版,第137-138页。
    4 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生活史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9月第1版,第138-139页。
    5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1版,第555页。
    6 笔者注:所谓“一个问题”是指在《学灯》上所进行的旷日持久的关于“婚姻问题”的大讨论。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8-229页。
    2 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84页。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6页。
    4 加藤千代:《中国现代的新故事--“民间”的创作空间》,转引自辽宁新故事学会、故事报社编:《辽宁新故事论集》,沈阳:辽宁新故事学会、故事报社,1988年3月,第240页-244页。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6页。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50页。
    3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14-415页。
    4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6页。
    5 周作人:《雨天的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2页。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l卷,含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9页。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9页。
    4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41页。
    4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1 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2页。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42页。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44页。
    4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68-269页。
    5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69页。
    6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6页。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316-317页。
    2 笔者注:“犯人”即顾毓琇之化名,为闻一多在清华学校的好朋友之一。
    3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0页。
    1 笔者注:李石岑: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出版20多部著述、译著--《人生哲学》、《教育哲学》、《哲学概论》、《哲学浅说》、《哲学大纲》、《哲学词典》、《现代哲学小引》、《体验哲学浅说》、《超人哲学浅说》、《希腊三大哲学家》、《郎格唯物论史》、《西洋哲学史》、《辩证法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十讲》、《人生之价值与意义》、《哲学上之讨论》、《李石岑演讲集》和《李石岑论文集》等。
    2 笔者注:《民铎杂志》为综合性刊物,1916年6月创刊于日本东京,为旅日中国学生组织“学术研究会”主办,1918年12月第5期起改在上海由泰东书局出版,社址在上海贝勒路同益里4号。初为季刊,第2卷起改为月刊,共出10卷52期,1931年终刊。
    3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140页。
    1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2 张东荪:《我辈对于新思想之态度》,《学灯》,1919年4月7日。
    3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晨报副镌》,1921年11月7-8日。
    1 李石岑:《述感》,《学灯》1920年7月4日。
    2 李石岑:《述感》,《学灯》1920年7月4日。
    3 李石岑:《述感》,《学灯》1920年7月4日。
    4 李石岑:《述感》,《学灯》1920年7月4日。
    5 俞颂华:《弗忘文化运动的努力》,《时事新报》,1920年8月25日。
    6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1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2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3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4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5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1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2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3 《本栏之提倡》,《学灯》,1918年9月30日。
    4 《学灯》,1920年8月23日。
    5 《学灯》,1920年9月5-6日。
    6 《学灯》,1920年10月8、9、12、17-22日。
    7 《学灯》,1920年7月28、29、30日,8月15、16日,9月20-26、28日,11月24-27日。
    8 《学灯》,1920年6月19日。
    9 《学灯》,1920年8月10日。
    10 《学灯》,1921年1月1、3-6日。
    11 《学灯》,1921年1月10-11日。
    12 《学灯》,1921年6月23-24日。
    13 《学灯》,1920年6月20日。
    1 《学灯》,1920年8月17日。
    2 《学灯》,1921年4月12-13日。
    3 《学灯》,1921年3月25日。
    4 《学灯》,1921年4月21-23日。
    5 李石岑:《学灯之光》,《学灯》,1920年5月22日。
    6 李石岑:《尼采思想之批判》,《学灯》1920年9月10日。
    7 《学灯》,1920年7月26日。
    8 《学灯》,1920年8月26日。
    9 《学灯》,1920年9月10-12日。
    10 《学灯》,1921年1月10日。
    11 《学灯》,1921年1月11日。
    12 《学灯》,1921年1月12日。
    13 “尼采专号”,《民铎杂志》,1920年9月。
    14 “柏格森专号”,《民铎》杂志,1921年2月。笔者注:“柏格森专号”聚集了当时重多的知名学者的参与,如张东荪、张君劢、蔡元培、梁漱溟、冯友兰、瞿世英、李石岑等人。
    15 《民铎杂志》“尼采号”广告:《学灯》,1920年9月17日。
    1 冯友兰:《柏格森的哲学方法》,《新潮》第3卷第1期,1920年10月1日。
    1 张东荪:《译书重复的问题》,《学灯》,1920年7月2日。
    2 张东荪:《译书重复的问题》,《学灯》,1920年7月2日。
    3 张东荪:《译书重复的问题》,《学灯》,1920年7月2日。
    4 冰:《详书的批评》,《学灯》,1920年11月10,见茅盾:《茅盾全集》18卷中国文论1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51页。
    5 张东荪:《批评与研究》,《时事新报》,1920年11月2日。
    1 通讯:《学灯》,1921年3月7日。
    1 《游泳新术》广告:《时事新报》,1920年7月11日。
    2 王兴杰:《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第591-592页。
    1 《学灯》,1920年1月24日。
    2 《学灯》,1920年4月16日。
    3 《学灯》,1920年4月16日。
    4 《学灯》,1920年4月16日。
    5 《学灯》,1920年5月8日。
    1 李石岑:“乡村教育号”第一辑编辑按语,《学灯》,1920年9月27日。
    1 胡先彇:《评尝试集》,《 ‘国衡》第一期;又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1917-1927)(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79页。
    2 胡怀琛《尝试集正谬》,《学灯》,1920年7月20日。
    1 吴天放:《评胡怀琛的“〈尝试集〉正谬”》,《学灯》,1920年8月22日。
    2 参见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2-109页。
    3 胡适:《致张东荪》,《学灯》,1920年5月12日。
    4 胡适:《致张东荪》,《学灯》,1920年5月12日。
    1 《学灯》刊载胡怀琛落款的时间是1920年5月13日,但信中又说到“前天”看见胡适的信,胡适的信是1920年5月12日发表,据此判断写信时间应该是1920年5月14日。笔者以为落款时间可能是胡怀琛有误,故判断为写信时间是1920年5月14日。
    2 笔者注:《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三册下)的《学灯》目录记载“1920年5月15日”有误,笔者查证应是“1920年5月16日”,特此更正。
    1 胡怀琛:《致石岑》,《学灯》,1920年7月20日。
    2 胡怀琛:《评诗余谈--答王崇植的信》,《学灯》,1920年8月8日。
    3 东阜仲子:《大江集序》,胡怀琛,陈东阜:《大江集:模范的白话诗》,上海:国家图书馆,1921年3月初版,第4页。
    4 通信:《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期,1921年11月2日。
    1 李石岑:《致胡怀琛》,《学灯》,1920年9月11日。
    2 胡怀琛:《致东荪》,《学灯》,1920年5月16日。
    1 胡适:《答胡怀琛先生九月一日的信》,《学灯》,1920年9月12日。
    2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1917-1927)(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页。
    3 胡怀琛:《诗的前途》,《学灯》,1920年8月5日。
    4 刘伯棠:《致适之》,《学灯》,1920年6月8日。
    5 孙俍工:《星海·最近的中国新诗》,1923年。
    6 胡怀琛:《尝试集正谬》,《学灯》,1920年7月20日。
    7 参见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2-109页。
    1 《〈尝试集〉批评与讨论》广告:《学灯》,1921年3月11日。
    2 《封面广告大江集》,《时事新报》,1921年3月30日。
    3 王崇植:《评诗略谈--寄给胡怀琛先生的一封信》,《学灯》,1920年8月5日。
    4 芮和师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第352页。
    5[美]施拉姆(Schramm,W.)著,金燕宁等译:《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44页。
    1 笔者注:郁达夫以T.D.Y为署名在《学灯》发表小说《银灰色的死》。
    1 郎损:《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第12卷第2号,1921年2月10日;见茅盾:《茅盾全集》18卷中国文论1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67页。笔者注:郎损我茅盾的笔名。
    2 郑振铎:《俄国的诗歌》,《民铎杂志》第3卷第2期,1922年2月1日。
    3 雁冰:《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1921年4月10日,见茅盾:《茅盾全集》18卷中国文论1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87-94页。
    4 郭沫若:《致石岑》,《学灯》,1921年1月15日。
    5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1月第1版,第163页。
    1 郭沫若:《致石岑》,《学灯》,1921年1月15日。
    2 笔者注:“周作人译的日本小说”这个细节有误。周作人在“双十节”增刊上发表的小说是翻译波兰作家普路斯的作品。
    1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1946年10月;见郭沫若著,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301-302页。
    2 郭沫若:《致石岑》,《学灯》,1921年1月15日。
    3 郭沫若:《人民日报》,1954年8月29日,见郭沫若著,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73页。
    4 郭沫若:《致石岑》,《学灯》,1921年1月15日。
    1 郑振铎:《处女与媒婆》,《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4号,1921年6月10日;见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487页。
    2 郑振铎:《俄国文学史中的翻译家》,《改造》杂志,第3卷第11号。
    3 雁冰:《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小说月报》第12卷第12号,1921年12月10日;见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中国文论1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148页。
    4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1946年10月;见郭沫若著,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笫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302页。
    1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京报副刊》,1924年12月2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刊》第1期。被《京报副刊》第21号转载,前面有一段作者的小引:“伏园兄:今天看看正月间在师大附中的演讲,其生命似乎确乎尚在,所以校正寄奉,以各转载。二十二日夜,迅上。”
    2 丙生:《“媒婆”与“处女”》,《文学》第2卷第3号,1934年3月1日;见茅盾:《茅盾全集》(第20卷中国文论2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37页。
    1 郭沫若:《致陈建雷〈论诗〉》,《新的小说》第2卷第2期,1920年10月1日;见黄淳浩编:《郭沫若书信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176-177页。
    2 李石岑:《致沫若、田汉信》,《学灯》,1920年7月12日。
    3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质文》第2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3页。
    4 郭沫若:《创造十年·学生时代》,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初版,第59页;又见郭沫若:《郭沫若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87页。
    5 见本论文附录三:郭沫若和《学灯》发表的文章。
    6 参见本论文的表25、26。
    1 郎损:《春季创作坛漫评》,《小说月报》第12卷4号,1921年4月10日;见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中国文论1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81页。笔者注:郎损为茅盾的笔名。
    2 笔者注:根据《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册下册中的《晨报副刊》目录和《民国日报·觉悟》目录统计得出。
    3 茅盾:《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1917-1927)(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导言第1页。
    4 郭沫若:《致李石岑》,《学灯》,1921年1月15日。
    5 “本报大改良”启事:《学灯》,1919年11月18日。
    6 《余载启事》:《时事新报》,1920年1月1日。
    7 《本报启事》:《时事新报》封面广告,1921年8月11日。
    8 笔者注:柯一岑(1895-1977),原名郭一岑,江西万载人,作家、翻译家、心理学家。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他曾参与发起“民众戏剧社”,为《戏剧》杂志编辑之一。1922年2月至1923年8月期间主编《学灯》。曾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贵阳大学等校教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建国初,任广州中山大学教务委员会委员,后调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校务委员、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等职。著译有《教育心理学》、《新闻记者》等。参见: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34页。
    1 郎损:《春季创作坛漫评》,《小说月报》第12卷4号,1921年4月10日,见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中国文论1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84-85页。笔者注:郎损为茅盾的笔名。
    1 《报余从载》征稿启事,《时事新报》,1918年12月3日。
    2 启事:《学灯》,1919年2月4日。
    3 《泼克》征文启事,《时事新报》,1919年2月9日。
    4 《时事新报》启事,《时事新报》,1919年11月18日。
    1 孔襄我:《新小说和做法》,《时事新报·余载》,1921年1月12日。
    2 柯一岑:《开场白》,《时事新报·青光》,1921年12月4日。
    1 《新文学研究法》广告:《时事新报》,1920年10月3日。
    2 化鲁:《中国的报纸文学》,《文学旬刊》,1922年8月11日。笔者注:化鲁是胡愈之的笔名。
    3 化鲁:《中国的报纸文学》,《文学旬刊》,1922年8月11日。笔者注:化鲁是胡愈之的笔名。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11月第1版,第320页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11月第1版,第320页;又见郑振铎:《记瞿秋白同志早年的二三事》,《新观察》1955年,第12期。
    3 郑振铎:《新社会》旬刊出版宣言,《学灯》,1919年10月29日。
    1 郑振铎:《致东荪》,《学灯》,1920年5月25日。
    2 《人道》月刊目录,《学灯》,1920年8月19日。
    1 《新社会》旬刊目录:《学灯》,1919年11月20日。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11月第1版,第328页。
    3 郑振铎:《我们今后的社会改造运动》,《新社会》,1919年11月21日。
    1 张东荪:《评论》,《时事新报》,1919年11月26日。
    2 郑振铎:《致东荪》,《学灯》,1919年12月8日。
    3 郑振铎:《致东荪》,《学灯》,1919年12月8日。
    4 张东荪:《致振铎》,《学灯》,1919年12月8日。
    5 郑振铎:《致张东荪》,《学灯》,1920年4月22日。
    1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140页。
    2 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见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第1版,第203页。
    3 陈福康:《郑振铎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31-32页。
    4 周作人:《周作人日记》(中)(影印本),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6月第2版,第130-132页。
    1 陶菊隐:《蒋百里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2月第1版,第52页。
    2 郑振铎:《我对于编译丛书底几个意见》,《晨报(第七版)》,1920年7月6日。
    3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85页。
    1 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06页。
    1 沈雁冰:《现代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东方杂志》第17卷第1号,1920年1月。
    1 沈雁冰:《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字底意见》,《学灯》,1920年2月4日。
    2 陈景春:《文艺编辑学》,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第35页。
    3 周毅:《传播文化的革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52页。
    4 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1页。
    1 周作人:止庵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8-109页。
    2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儿童文学小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45页。
    1 笔者注:梅特林克是比利时作家。
    2 笔者注:浩普特曼是德国作家。
    3 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见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义学编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282页。
    4 叶圣陶:《文艺谈·七》,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月第1版,第14页。
    1 本刊同人:《文学旬刊宣言》,《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
    2[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5月第1版,第426页。
    3 本刊同人:《文学旬刊宣言》,《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
    4 本刊同人:《文学旬刊宣言》,《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20年5月10日。
    1 郑振铎:《今后的学灯》,《学灯》,1921年8月1日。
    2 《学灯》,1920年10月18日。
    3 《学灯》,1921年1月16-22日。
    4 《学灯》,1920年10月19日。
    5 《学灯》,1920年12月23-25。
    6 《学灯》,1921年2月19日。
    7 《学灯》,1921年2月24-26日。
    8 《学灯》,1921年3月04-11日。
    1 郑振铎:《十四年来得诺贝尔奖金的文学家》,《时事新报》五千号纪念增刊,1921年12月10日。
    2 郑振铎:《插图之话》,《小说月报》,第18卷第1号。
    3 插图:《学灯》,1921年12月22日。
    1 郑振铎:《〈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耿济之,沈颖:《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第一集》,《新中国》杂志社出版,1921年版。
    2 郑振铎:《俄罗斯文学底特质与其略史》,《新学报》第2号,1920年6月1日。
    3 郑振铎:《写实主义时代之俄罗斯文学》,《新中国》月刊第2卷第7期、8期,1920年7月15日。
    4 郑振铎:《〈艺术论〉序言》(1920年8月20日),托尔斯泰著,耿济之译:《艺术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3月初版。
    5 郑振铎:《俄国文学发达的原因与影响》,《改造》第3卷第4号,1920年12月15日。
    6 郑振铎:《俄国文学发达的原因与影响》,《改造》第3卷第4号,1920年12月15日。
    7 郑振铎:《文学之力》,《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7期,1922年12月1日。
    8 郑振铎:《文学之力》,《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7期,1922年12月1日。
    9 参见郑振伟:《郑振铎前期的文学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罗钢:《历史汇流中的 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47页。
    1 郑振铎:《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双十增刊,1922年10月10日;见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507页。
    2 郑振铎:《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5期,1922年11月11日;见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509页。
    3 郑振铎:《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5期,1922年11月11日;见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化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509-510页。
    4 本刊同人:《宣言》,《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
    5 本刊同人:《宣言》,《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
    1 郑振铎:征稿启事,《学灯》,1921年7月26日。
    2 柯一岑:“歌谣”征稿启事,《时事新报·余载》,1920年11月1日。
    3 柯一岑:“歌谣”启事,《时事新报·余载》,1920年11月11日。
    1 笔者注:关于李石岑主编时期的“双十节”增刊事件,见本论文第四章第三节。
    2 郭沫若:《致石岑》,《学灯》,1921年1月15日。
    1 笔者注:有关郑振铎和周作人的交往,见本论文第五章第一节。
    2 茅盾:《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见《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180页。
    3 茅盾:《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见《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180页。
    1 梁启超:《与叔同、溯初、东荪、君劢诸公书》,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990-991页。
    1 郁达夫:《银灰色的死》,《学灯》1921年7月7-9日、11-13日。笔者注:郑振铎于1921年7月17日正式接编《学灯》。在此之前,是协助李石岑。
    2 郁达夫:《最后的慰安也被夺去!》,《学灯》,1921年7月27-29日。
    3 郁达夫:《芜城日记》,《学灯》,1921年11月3日。
    4 郑伯奇:《菩萨底画像》,《学灯》1921年8月27日。笔者注:《五四时期期刊目录》中的《学灯》目录1921年8月缺。
    5 郑伯奇:《黑谷文殊塔》,《学灯》1921年8月30日。笔者注:《五四时期期刊目录》中的《学灯》目录1921年8月缺。
    6 郑伯奇:《告祖国》,《学灯》1921年8月29日。笔者注:《五四时期期刊目录》中的《学灯》目录1921年8月缺。
    7 郑伯奇:《一个夏天的早晨》,《学灯》,1921年9月4日。
    8 郑伯奇:《下鸭神社所见》,《学灯》,1921年9月5日。
    9 参见本论文表二十八:1921年的《时事新报》“双十节”增刊目录
    10 笔者注:刘延陵(1894--1988)安徽旌德人,是中国第一代的白话诗人,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中国第一本新诗杂志《诗》月刊的主编,又是第一个介绍法国象征派的新诗及其理论至中国的拓荒者。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2版,第416页。
    1 郑振铎:《今后的学灯》,《学灯》,1921年8月1日。
    1 郭沫若:《郭沫若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103-104页。
    2 参见本论文附录四;郭沫若在《学灯》发表的诗歌。
    3 郭沫若:《〈女神〉序诗》,《学灯》,1921年8月26日。1921年5月26日,作《〈女神〉序诗》。
    4 郭沫若:《孤寂的儿》,《学灯》,1921年8月28日。1921年8月24日,作儿歌《孤寂的儿》。
    5 笔者注:柯一岑在《学灯》发表的文章参见本论文附录
    6 笔者注:1923年9月3日,《文学》第86期,文学研究会会员消息,柯一岑君于8月31日乘Paucal邮船赴法国留学,通讯处未定。由此判断,柯一岑在1923年8月辞去《学灯》编辑。
    1 张静庐著:《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引自《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民国从书》第3编41卷,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中国的与新闻纸》第33页。
    2 原刊于《鲁迅研究资料》,1983年第11期。
    1 《启事》,《学灯》,1921年7月29日。
    2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序言第10页。
    1 参见本论文表二十九:文学研究会会员在《学灯》发表的文章篇数一览表。
    2 柯一岑:《柯一岑启事》,《学灯》1922年2月3日。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2版,第416页。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2版,第416页。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2版,第419-420页。
    1 《小说月报》第12卷第2号,1921年2月10日;又见贾植芳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4页。
    2 贾植芳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2页
    1 叶圣陶:《略叙文学研究会》,见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788页。
    2 笔者注:《文学旬刊》至1929年1月1日第351期起,改归上海远东图书公司发行,1929年12月22日出版第380期后因远东图书公司的停办而终刊。
    1 《时事新报》,1921年4月23日。
    2 《时事新报》,1921年5月17日。
    1 《学灯》,1920年12月18日。
    2 《文学研究会会务报告》,见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4页。
    3 茅盾:《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见《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203页。
    4 《学灯》,1921年2月3日,见茅盾:《茅盾全集》(第36书信1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1 郑振铎:《致周作人》,《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5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350页。
    2 郑振铎:《本刊的回顾与我们今后的希望》,《时事新报·文学》第100期纪念号,1923年12月10日;见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466页。
    1 陈福康:《郑振铎》,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19页。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3 启事:《时事新报》,1921年5月10日。
    1 通讯:《学灯》,1921年12月2日。
    1 参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一节。
    2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227页。
    3 笔者注:1922年10月24日《学灯》刊登启事:“定价全年六角,半年三角,邮费在内。本刊是文学研究会同人编辑的。向由时事新报分送,并不另售。现自第五十一期起,可以另定了!本刊主张极严正,与反文艺的恶劣思想奋斗最力。同我们表同情的朋友们请快来订阅啊!定报处:上海望平街时事新报派报处。”
    4 笔者注:1923年12月10日,《文学》第100期刊登启事:“最初的本刊,是附在《时事新报》分送的,后来可以另订,现在除了附送外,且可以单独售卖了。”
    5 茅盾:《关于“文学研究会”》,《现代》第3卷第1期,1933年5月1日;又见《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12页。
    6 郑振铎:《本刊的回顾与我们今后的希望》,《时事新报·文学》第100期,1923年12月10日。
    1 《本刊改革宣言》,《时事新报·文学》第81期,1923年7月30日。
    2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5页。
    1 徐松荣:《维新派与近代报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8页。
    2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参见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349页。
    3 笔者注: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次年改在上海出版。编辑兼发行人署赵毓林,实由梁启超主持。参见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34页。
    4 吴延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54页。
    5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华文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7页。
    5 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转引自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3卷,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47页。
    1 《汉语大词典》第1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第705页。
    2 笔者注:叶圣陶先生在主编《中学生》杂志时,还发现了“胡绳、吴全衡同志夫妇、徐盈、予冈同志夫妇,孙源、沈振黄、沈同衡、莫芷痕等”。参见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3卷,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31页。
    3 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3卷,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82页。
    4 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3卷,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 版,第181页。
    1 参见杜素娟:《沈从文与〈大公报〉》,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06页。
    2 笔者注:两大书店分别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
    3 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0页。
    4 转引自: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56页。
    5 转引自: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61页。谱中记述道,郭沫若学医期间由于经常解剖犯人尸体,而且,有些尸体全身文有红、蓝相间的人物画,“这些奇怪的氛围气”便触发了“最初的创作欲”,于是幻想出渔师斋藤寅吉盗窃名门闺秀滨田爱子尸体的故事。
    6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质文》第2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
    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83-284页。
    1 参见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08页。
    2 参见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10页。
    3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2卷,石家庄: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92年7月第1版,第204页。
    1 转引自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3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56-357页。
    2 笔者注:《学灯》也曾进行过有关标点符号(《文字用标点的研究》,见1920年7月31日《学灯》)、标准音、“她”字问题的讨论。
    3 转引自宋应离等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3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57页。
    1.《时事新报·学灯》(1918.03.04-1925.11.30)。
    2.《晨报副刊》(影印本)(1921.10-1928.0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京报副刊》(1925-1926)。
    4.《民国日报·觉悟》(1919.06.16-1927.01.10)。
    5.《新青年》(影印本)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
    6.《新潮》(影印本)(1919.01-1922.05),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7.《解放与改造》(1919.09-1922.09)(1920年9月《解放与改造》更名为《改造》)
    8.《时事新报》(1911-1925)。
    9.《晨报》(1919-1921)。
    10.《少年中国》(1919-1924年)。
    11.《文学旬刊》(1921.05.10日-1925.05)。
    12.《创造季刊》(影印本)第1卷第2期,上海书店1983年版。
    1.鲁迅著:《鲁迅全集》(1-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10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1936年版。
    3.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年版。
    4.张静庐辑注:《现代中国出版史料》甲、乙、丙、丁编,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版。
    5.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共8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 期刊介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7.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著:《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8.郭沫若著:《创造十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9.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版。
    10.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徐玉诺著:《徐玉诺诗选》,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芮和师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饶鸿竞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王训诏等编选:《郭沫若研究资料》(上、中、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17.陈绍伟编:《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长沙:湖南文艺出版1986年版。
    18.陈福康著:《郑振铎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9.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0.郭沫若著,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2年版。
    21.葛思恩,俞湘文编:《俞颂华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2.龚继民,方仁念编:《郭沫若年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张向华编:《田汉年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24.闻一多著:《闻一多全集》(第10卷),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宗白华著:《宗白华全集》(四册),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7.王仲三笺注:《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28.唐金海主编:《茅盾年谱》,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版。
    29.俞平伯著:《俞平伯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0.周作人著:《周作人日记》(中)(影印本),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
    31.郑振铎著:《郑振铎全集》(1-20),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2.茅盾著:《茅盾全集》(1-4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001年版。
    33.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八卷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5.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葛乃福编:《刘延陵诗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8.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方汉奇著:《方汉奇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胡宗刚撰:《胡先彇先生年谱长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叶圣陶著:《叶圣陶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2年版。
    3.陈良运著:《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温儒敏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罗钢著:《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陈福康著:《郑振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马以鑫著:《接受美学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社1995年版。
    8.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9.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版。
    10.陈万雄著:《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陈思和著:《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马以鑫著:《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8年版。
    13.王德威著:《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张宝明著:《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6.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7.郭延礼著:《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1998年版。
    18.孙晶著:《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刘纳著:《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栾梅健著:《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1.王本朝著:《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与文本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0年版。
    22.王德胜著:《宗白华评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3.包礼祥著:《近代文学与传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陈子展著:《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6.周作人著:《雨天的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7.王本朝著:《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杨联芬著:《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秦林芳著:《浅草--沉钟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王一川著:《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邵燕君著:《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33.马永强著:《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路英勇著:《认同与互动--五四新文学出版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周海波,杨庆东著:《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6.雷世文著:《文艺副刊与文学生产--以《晨报副刊》、30年代《申报·自由谈》、《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中心的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37.陈福康著:《郁达夫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38.陈霖著:《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版。
    39.丁帆著:《重回“五四”起跑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刘淑玲著:《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1.夏志清著:《新文学的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42.陈平原著:《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胡继华著:《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45.姜涛著:《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版。
    48.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崔银河著:《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
    50.栾梅健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李永中著:《文化传播与文学想象:〈新青年〉杂志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52.李频著:《编辑家茅盾评传》,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史春风著:《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咸立强著:《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55.张邦卫著:《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6.李楠著:《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石曙萍著:《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58.栾梅健著:《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59.张涛甫著:《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范伯群著:《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61.周海波著:《传媒时代的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版。
    62.吴俊著:《遮蔽与发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63.文贵良著:《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64.王瑶著:《中国诗歌发展讲话》,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65.陈永志著:《〈女神〉校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刘晓丽著:《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7.[法]罗贝尔·埃斯皮尔,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9.[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71.[法]福柯、[德]哈贝马斯、[法]布尔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美]罗伯特·K.默顿著,唐少杰、齐心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胡道静著:《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上海:上海通志馆1935年版。
    2.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3.赖光临著:《梁启超与近代报业》,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4.方汉奇主编:《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5.徐铸成著:《报海旧闻》,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赖光临著:《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北:中央日报社1981年版。
    7.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8.王文彬编:《中国报纸的副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9.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10.姚福申著:《中国编辑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秦绍德著:《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13.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陈昌凤编:《峰飞蝶舞--旧中国著名报纸副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陈彤旭著:《出奇制胜--旧中国的民间报业经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17.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杨杨著:《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来夏新等著:《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陆扬,王毅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1.冯并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22.王君超著:《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3 刘华蓉著:《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 张育任著:《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新闻史》,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 杨代春著:《〈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 李良荣著:《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摘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 张昆著:《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 陈玉申著:《晚清报业史》,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30 张天定,郭奇主编:《出版编辑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 李白坚主编:《中国新闻文学史》,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 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3 王振铎,赵运通主编:《编辑学原理论(修订本)》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34 李家驹著:《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5 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36 汪原放著:《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37 姚福申,管志华著:《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 张宝明著:《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9 陈昌凤著:《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日]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1[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3[新]卓南生著:《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年--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陶菊隐著:《蒋百里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邹士方著:《宗白华评传》,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3.韩石山著:《徐志摩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汤志均主编:《近代上海大事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5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胡伟希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出版社1994年版。
    8.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出版社1994年版。
    9.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罗荣渠,牛大勇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版。
    12.郭湛波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左玉河著:《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邹韬奋著:《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生活史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左玉河著:《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杨念群著:《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9.郑匡民著:《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20.彭鹏著:《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22.李永春著:《〈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23.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耀杰著:《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 罗志田著:《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黄克武著:《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7.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8.李茂民著:《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梁启超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9.吴小龙著:《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0.张朋园著:《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31.张朋园著:《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32.黄永玉著:《比我老的老头》(增补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33.张永著:《民国初年的进步党与议会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译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6.[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7.[美]舒衡哲著,刘京健译:《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Mattew Arnold,Culture and Anare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Cameron,Meriberth E.The Reform Movement in China,1898-1912.New York:AMS Press,1974.
    Print and Polities:SHI 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宗白华口述,邹士方、赵尊党整理:《秋日谈往:回忆同郭沫若、田汉青年时期的友谊》,1980年10月9日《北京日报》。
    陈明远:《宗白华谈田汉》,见《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4期。
    郑振伟:《郑振铎前期的文学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
    旷新年:《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袁进:《试论中国近现代文化中心的北移与南下》,《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
    严家炎:《“五四”批“黑幕派”一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刘川鄂:《“五四”启蒙思潮与自由主义文学》,《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陈平原:《新青年杂志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2003年第1期。
    孔范今:《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袁良骏:《再谈‘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功过》,《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9月。
    黄修己:《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孙玉石:《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刘增人:《现代文学期刊的景观与研究历史反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范继忠:《晚清申报市场在上海的初步形成(1872-1877)》,《清史研究》,2005 年第1期。
    朱寿桐:《〈学灯〉与“新文艺”建设》,《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3期。
    朱寿桐:《论郭沫若的诗性与诗兴》,《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郭武群:《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相对独立性》,《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刘霁:《传播媒体与文学译介--从〈学衡〉到〈大公报·文学副刊〉》,《理论界》,2007年第2期。
    郅庭阁:《“人”与“文”的双重关怀--二十年代晨报副刊研究》,复旦大学2002年。
    李春雨:《出版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生存形态》,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陈树萍:《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陈捷:《京报副刊研究》,南京大学2006年。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戈双剑:《鲁迅:生存与“表意”策略》,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