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讲话》的发生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采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间的相互关联作为重点,通过对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身的互生过程研究,探讨《讲话》与延安语境、“中国现代文艺思潮”、“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毛泽东的文化心理”以及与苏联经验、西欧经验的关系,揭示《讲话》复杂的具体发生过程及其文艺思想所代表的独特经验。
     第一章:研究《讲话》的发生与“延安”语境的关系。《讲话》在延安的发生过程经过了潜文本阶段、后文本阶段、正文本阶段。《讲话》的发生受制于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的斗争暨抗战的时代背景、延安的整风运动与文艺界的论争,与大批知识分子来到延安有关,是中共与知识分子之间思想意识冲突的结果。《讲话》与延安整体的政治、军事、文化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它的思考重点与思维特征。《讲话》发生的延安语境可分为宏观层(战争背景)、中观层(整风运动)、微观层(文艺界的论争)。《讲话》是中共抗战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带有抗战文化的活力,也具有了战时思维的非此即彼、非敌即友的二元对立特征。《讲话》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是为知识界、文艺界量身定做的整风文献,它体现了整风运动中的统一思想的总体建设目标,《讲话》的推迟发表,是毛泽东在整风运动中的斗争策略的准确选用。《讲话》与延安文艺界的论争构成了直接的冲突,这一论争主要是围绕着歌颂与暴露、是不是杂文时代等进行,论争的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的话语之争和如何管理知识分子的政策与策略之争。《讲话》通过设定基本前提,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思想统一,再上溯而实现为战争服务的目的,表征着多种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移、失落或重建。
     第二章:研究《讲话》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讲话》保持了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的一种特别的关联性,“五四文学”传统经由“革命文学”转向,再经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闽赣苏区的文艺宣传实践,至40年代在延安被高度整合和改造,构成了《讲话》发生的文学原因。其中重点考察“五四”的新文化、新文学传统、文艺大众化运动与苏维埃文艺宣传模式对《讲话》的生成影响。关于“五四”形象共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三种主要的阐释模式,它们构成了“五四”阐释话语斗争的基本图景。《讲话》与毛泽东关于“五四”的政治阐释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这一政治阐释在文艺问题上的落实。关于“文艺大众化”,它历经五四时期、革命文学论争时期、左联时期的不同阶段的发展,至《讲话》将“大众”一词转化为“人民大众”,鲜明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口号,同时使得“文艺大众化”演变成“文艺政治化”,终而成为一种权力话语,既使它获得了实践中的广泛发展,又导致了它的消解。关于“苏维埃”工农大众文艺,作为中共苏区的一种基本的文艺宣传思想及其组织活动,既是延安工农兵文艺体制的初步实践,更是《讲话》发生的实验场。《讲话》的形成是在延安发酵的,但其思想的触角却早已伸向苏区文艺,伸向毛泽东早期的宣传思想,才形成了在延安的蔚为大观。
     第三章:研究《讲话》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之间的关系。《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构成部分,并成为了它的典范。但毛泽东能够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进程,既有中国的因素,也有西方的因素,前一方面的体现是他受儒家文化观与诗学观、湘楚地域文化、毛氏家族先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形成了文化上的内因;后一方面是他早期就广泛学习了马列主义,形成了文化上的外因,二者的结合奠定了毛泽东能够介入并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综合原因。《讲话》的发生与中国共产党人在文艺思想上的不断探索分不开。《讲话》与陈独秀的文学革命思想之间的关联,体现在革命的坚定态度上。《讲话》与瞿秋白的文艺思想的关联,是后者构成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的前身,缺少瞿秋白的努力与建构,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就有可能推迟成熟的步伐。《讲话》与张闻天的文化思想的关联,是二者同时开始了文艺政策的制订,但张闻天的文论实践,一直包含着开放性,构成了《讲话》发生中的另一种声音,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多样性的过程。
     第四章:研究《讲话》的发生与毛泽东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关系。毛泽东作为农民(儿子)、知识分子与政治家的三重身份,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与行为,进而影响了《讲话》的发生。其中农民的身份认同感具有核心作用,使他选择了与一般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道路,并产生了对于知识分子的焦虑,构建了以“人民性”为内核的文艺思想体系,尽管他还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爱好、智慧、理性,但它们都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不过毛泽东更是一个政治家,并用政治家的角色驾驭其他身份认同,完成了关于社会历史的宏大理论建构。《讲话》发生与毛泽东的实用观、伦理观、乌托邦意识相关联。《讲话》强调文学的“从属论”,“服务论”,“工具论”等,是其实用观的体现;强调基于道德判断而主导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其伦理观的体现;强调适应“全新中国”的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的构想,是其乌托邦意识的体现。其中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的伦理操作模式,顺利实现了改造目的,这一操作模式包括:首先,激发知识分子的原罪感;其次,为他们设立了新的信仰,并全力维护这个信仰;再次,将道德新建、思想改造、信仰确立的努力目标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通过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渗入心灵,最终发生作用。《讲话》是一个政治性的文本,同时,它也是一个道德性的文本,它所体现的政治立场,其实还是建构在它的道德立场之上的。但最终的指向是通过创造“全新文学”培养“全新的人”来建立“全新中国”,由此《讲话》所体现了的实用观、伦理观与乌托邦意识又是高度统一的。
     第五章:研究以《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与苏联经验的“纵向”关系,与西欧经验的“横向”关系,进一步探讨《讲话》发生中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经验与苏联经验的比较部分,主要通过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革命三组范畴加以说明,揭示了《讲话》的直接继承,但同时也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艺反映论是再现与判断的结合,毛泽东的文艺反映论是再现、判断与情感的结合。毛泽东远比列宁更加注重文学的教化作用,与“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中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重智的价值取向相近,这反映在他的整体战略指导的思想的构成中,就是“文武两条战线”的提出与实践。在中国经验与西欧经验比较研究部分,主要揭示了二者间的共通性,如文化革命态度上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共通,重视人的心理结构的改变的“新人”创造上的思想共通等。但区别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经过检验,再发展。它总是离不开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因而它更加贴近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更具有鲜活的思想特征。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西欧经验则多为理论家的思想生产,他们虽是社会的批判者,但多是坐在书斋中的学人。西欧经验主要是一种理论的、学术的、批判的经验,中国经验则是一种思想的、实践化的、建设的经验。
     余论:研究《讲话》与文学政治学的思想资源的构成问题。整体来看,我认为《讲话》所代表的文学政治学思想,处于与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相当发展阶段,它主要围绕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建制和人民的形象而展开。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要处理的主要是后革命阶段的问题,表征了文学政治学的新的发展可能性。如果说苏联经验与中国经验建构的是“意识形态的文学”,那么,西欧经验建构的是“形式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文学的意识形态”。
     在研究与建构文学政治学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政治之维的介入,也要坚持审美之维的介入。引进文学想像政治的观点是必要的,它能有效地保证政治之维与审美之维的均衡与同时展开。只要人类还有关于美好生活的想像,用文学去践履它就是必然,这构成了文学政治学的发生基础,只要这个基础不消失,文学政治学的建构,就将是一项光荣的理论任务。
In this paper, Generating Science i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and interrelated systems of subject and object is the focus of course, examineing the "Speech" , the Yan'an Context, "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trends,"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 " Mao Zedong's Cultural Psychology "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with literature theory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Western Marxism, and revealing the specific process and the unique experience whose literature and art thought represent for.
     Chapter I: Research contex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ech" and "Yan'an" The process of "Speech" includes latent text stage, after the text phase, the body of this stage. "Speech" happe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coming to Yan'an and is the result of the ideologies conflict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nd the intellectuals. The Yan’an Context of the "Speech" can be divided into macro view, (the background of war), medium view (Rectification Movement), and the tiny view (the arts of debate). "Speech" have a wartime mentality of cultural resistance and it reflects the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n the overall idea of a unified construction goals as part of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n Anti-Japanese War, postponed publication of "Speech" was due to exact strategy chosen of the rectification movement .Th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of yan'an Debate mainly revolved around extol with exposure time, etc. are not essays, and debates behind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between discourse and how to manage the intellectuals between policy and strategy. "Speech" by setting the basic premise, the solution of specific problems, achieve unity of thinking, and then go back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war service, characteriz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ideologies in the process of displacement, loss or reconstruction.
     Chapter II: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and "China's modern literary thought". "Speech" associates with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The tradition of "May 4th Literature" turns to "literary revolution", and then by the cultural propaganda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at the Fujian-Jiangxi Soviet Area in 1930s, and in the 1940s, through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t the Yan'an area. All of these above constitute the literary reason that "Speech" happened. One of the focus is to study the new culture of " May 4th ", new literary tradition, arts and sports popular Soviet cultural propaganda model‘s impact on“Speech”. About " May 4th " total image, there are three main models—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communism and liberal interpretation , which constitute the the basic picture of the struggle explaining " May 4th " words. "Spee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o Zedong‘s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 May 4th " and the fulfill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n Literature and Art. On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which goes through May 4th times,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Debate period,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Left. Until on the "Speech" ,the "public" was translated into "the masses", and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slogan of "art for the masses Service ", while making the" popular art "become" political art "and eventually become a kind of power and discourse, even if it was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it also cause its digestion. On "Soviet" literature and art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is one of the basic idea of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propaganda and organizational activiti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Soviet Area. It’s yan'an preliminary practice of the system on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and it’s also the place of experiment of "speech". TheFormation of the "Speech" is fermented at Yan'an, but the idea has already extended on Soviet Literature and Art, the early propaganda of Mao Zedong thought, Thus it grows into maturity.
     Chapter III: To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ech" and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Speech" is the element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and represents the highest example. But Mao participating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process of Chinese having the China factor and West factor, the former represents on his embodiment of Confucian culture and Poetics, and Xiang-Chu regional culture, Mao family ancestors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the impact of culture , which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nal factor; The latter is because of his early study of Marxism-Leninism on a wide range, forming a culture of external factor . Lay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becomes the general reasons why he was able to intervene and promot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The occurrence of the "Speech" has a great connection with Chinese communists’constant explo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Speech" connects with Chen's literary thought, embodied in the revolution on a firm attitude. "Speech"has a connection with Qiubai’s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it is the latter that constitutes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of Mao Zedong's . Without the effort and construction of Qu, Mao Zedong's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has probably delayed the pace of becoming sophisticated. "Speech" and Zhang's idea of culture are connected, are both at the same time the beginning of the polic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ts, but Zhang's literary theory practice, has been another voice of“Speech”,which includes openess, showing th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s process is also the process of diversity
     Chapter IV: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the "Speech" and Mao Zedong's personal structur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Mao Zedong being a son, farmers and intellectuals, influence Mao Zedong's thought and behavior, thereby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Speech". Farmer identity as one of the central role, makes him choose a different road ,differing from the general intellectual life, produce anxiety for the intellectuals and build a core ideology of Literature and Art—"of the people", even though he also show the interests, intelligence and rationality, of intellectuals, but they are in a repressed state. But Mao is also a statesman, and use the role of politicians dominate over the others identity, achieve social history on the grand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The occurrence of the "Speech" is connected with Mao Zedong's concept of utilitism, ethical concept, utopian sense . The"Speech" emphases on the Literature "subordination" , "Services" and "tool theory" and so on, are in fact reflect the use of concept; emphasizing on moral judgments and the idea of intellectuals led transformation, is a reflection of their ethics; emphasizing on adapting to "new China"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tical concept of the "new literature" of the concept of Utopia is the embodiment of consciousness. Intellectuals thought about one of the eth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operation successfully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rpose of this mode of operation include the following: First of all, inspire a sense of original sin intellectuals; Second, for them to set up a new faith, and is fully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this belief; again will be the new moral and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aith efforts to establish goals into daily life, through subtle role in everyday life into the soul, and finally take effect. The"Speech" is a political tex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moral text, it reflected the political position, in fact, or to build on its position on the moral. But the ultimate point is to create a "new literature" cultivate "new people" to establish a "new China", which embodied in a practical concept of ethics awareness in the "speech"and Utopia is a high degree of unity.
     Chapter V: Study of "ver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peech" 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s idea of artistic experience with the Soviet Union , and "horizont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Western European experience, further explor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peech". Chinese experie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oviet Union part of the experience, mainly go through literature and art and life, art and the people, art and revolution to illustrate the scope of the three groups, revealing the direct inheritance of the "Speech", but also consider Marx, Engels, Lenin's art are reproduced with the theory of reflection to determine the combination of Mao Zedong's literary and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reflection are to judge with a combination of emotions. Leninism Mao Zedong more than the role of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and is similar to Moses in the value of re-orientation—"culture thought borrow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time, which is reflected in his idea of the overall strategic direction of the composition, that is, the occurrence and practice of "Man two fronts". Experience in China and some Western European, mainly reveals the commonality between them, such as the common thought of "cultural leadership”,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on the idea to create a common, etc. However, there is an obvious distinction, mainly reflecting in the following: Mao Zedong's art thought come from practice, but also in practice, testing, and further developing. It is always inseparable from the specific questions on specific analysis, so it iscloser to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thus giving it a fresh idea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Europea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for many theorists is the idea of production, they are also social critics, but many are sitting in their study, learning experience in Western Europe is largely a theoretical, academic, critical experience, experience is a kind of Chinese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experience.
     On Balance: To study the constituting problem of the"Speech" and the literary study of political thought. Overall, in my opinion the "Speech" represented by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political thought, with the Soviet Union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significant stage of development, which mainly centered on the nation's independence, the country's image establishment and the people initiated. Western Marxism and literary theory mainly deal with the main problem of post-revolutionary phas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iterary and political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new development. If we say that the Soviet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 to build the Chinese are "ideology of the literature", then the Western European experience to build a "form of ideology" or "the ideology of lit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literature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sist on the dimension of political involvement, but also adhere to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the interven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political opinion is necessar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of Victoria Victoria the balance of power. As long as human beings have thought about a better life, go with Literature Fulfillmen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is constitutes a foundation of literature and political study, so long the foundation does not disappear,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 literature would be a glorious mission theory .
引文
①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版,第463页。
    ①以上言语参见:夏中义:《历史无可避讳》,《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董朝斌:《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如何锻就的?》,《书林》,1989年第5期;谢海阳:《当代文学的困境与“讲话”》,《书林》,1989年第5期;谢选骏:《文学的理性和文学的奴性》,《书林》,1989年第5期;王西麟:《总结毛泽东文艺思想》,《人民音乐》,1988年第5期;胡明:《“五四”精神的迷失与复归》,《文艺争鸣》1989年第4期;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①可参见:“发生认识论”、“发生心理学”,“发生学方法”等词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0页;或“发生结构主义”词条,《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85-586页。
    ①杨春时:《抗战时期苏联文学思想的强化和中国化》,《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①以上有关高利克的观点,未注均见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陈圣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到3页。
    ①刘锋杰:《“人的文学”的发生研究刍议——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谈起》,《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②夏中义:《王国维:世纪苦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本文中凡引自该文献的,概不做引注。
    
    ①《中央书记处关于统一延安出版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②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54页。
    
    ①肖云儒、高杰:《延安文艺座谈会写真》(之三),《陕西日报》,1992年7月2日。
    ②肖云儒、高杰:《延安文艺座谈会写真》(之三),《陕西日报》,1992年7月2日。
    ③蔡若虹:《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回忆观感》,《光明日报》,1999年6月3日。
    ④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54页。
    ⑤蔡若虹:《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回忆观感》,《光明日报》,1999年6月3日。
    ①参见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冯葱、刘益涛1988年8月25日访问温济泽记录(经本人审改)温济泽当时是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秘书。
    ①引自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5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6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0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8页。
    ⑤《延安文艺界举行座谈会,痛斥托派王实味反动思想,建议文抗开除其会籍》,《解放日报》, 1942年6月19日。
    ①《边区文协集会驳斥托派王实味反动论点》,《解放日报》,1942年6月23日。
    ②《边区文协所属七团体决议加强整风学习,检讨王实味托派思想行动》,解放日报,1942年6月26日。
    ③《鲁艺全体教员检讨王实味反党思想》,《解放日报》,1942年6月29日。
    ④《延安剧作者座谈会商讨今后剧运方向》,《解放日报》,1942年6月28日。
    ⑤《开展工农歌咏运动,边区音协召集音运座谈会》,《解放日报》,1942年7月1日。
    
    ①《本报文艺栏邀请作家座谈》,《解放日报》,1942年7月20日。
    ②《诗歌面向工农兵,边区文协等联合座谈》,《解放日报》,1942年8月23日。
    ①黎辛:《<讲话>的写作、发表和参加会议的人》,《新文学史料》, 1995年第2期。
    ②比较而言,《讲话》同被列为整风文献的《整顿党的作风》是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的整风动员报告,该报告于同年4月27日在《解放日报》全文刊发;《反对党八股》是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中宣部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发表的演说,该演说于同年6月18日在《解放日报》全文刊发;就连毛泽东颇感委屈的未能及时刊发的1941年5月19日在中央宣传干部学习会上所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也只推了10个月,于1942年3月27日在《解放日报》刊出。
    ③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
    ④黎辛:《<讲话>的写作、发表和参加会议的人》,《新文学史料》, 1995年第2期。
    ⑤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
    ①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解放日报》,1942年03月11日。
    ②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解放日报》,1942年05月15日。
    ③艾青:《现实不容许歪曲》,《解放日报》, 1942年06月24日。
    ④《延安文艺界举行座谈会,痛斥托派王实味反动思想,建议文抗开除其会籍》,《解放日报》, 1942年06月19日。
    ⑤《边区文协集会驳斥托派王实味反动论点》,《解放日报》,1942年06月23日
    ⑥《边区文协所属七团体决议加强整风学习,检讨王实味托派思想行动》,《解放日报》, 1942年06月26日。
    ⑦《鲁部艺全体教员检讨王实味反党思想》,《解放日报》,1942年06月29日。
    
    ①《延安剧作者座谈会商讨后剧今运方向》,《解放日报》,1942年06月28日
    ②《开展工农歌咏运动,边区音协召集音运座谈会》,《解放日报》, 1942年07月01日
    ③《本报文艺栏邀请作家座谈》《解放日报》, 1942日07月20日。
    ④《诗歌面向工农兵,边区文协等联合座谈》,《解放日报》,1942年08月23日。
    ⑤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19页。
    ①《延大鲁艺审干总结》,延安大学校史档案(7.2-1001),参见高浦棠:《<讲话>公开发表的历史内情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7期。
    ①《延大鲁艺审干总结》,延安大学校史档案(7.2-1001),参见高浦棠:《<讲话>公开发表的历史内情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7期。
    ②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延安整风运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页。
    
    ①引自《西南剧展》(上),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
    ②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新华日报》,1943年3月27日。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2005年版,第550页。
    
    ①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章建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12页。
    ②张茂:《萧军传》,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231页。
    ①参见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①胡风:《胡风全集》(2),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0页。
    ②引自傅葆石:《战争和文化结构的关系》,载《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
    
    ①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②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页。
    ①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②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①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①毛泽东:《关于整顿三风》,《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一415页。
    ①参见杨奎松:《毛泽东发动整风的台前幕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②许志英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③《关于延安对文化人的工作的经验介绍》(1943年4月22日党务广播),《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449-450页。
    ①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300页。
    ①朱子奇:《在诗的圣地》,引自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页。
    ②引自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实—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3期。
    ③陈学昭:《边区是我们的家》,《解放日报》,1943年8月3日。
    ④周扬:《周扬笑谈历史功过》,《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①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何其芳全集》第2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②周立波:《周立波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0页。
    ③陆地:《七十回首话当年》,载《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
    ④何其芳:《关于艺术群众化问题》,《何其芳全集》第2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⑤何其芳:《关于艺术群众化问题》,《何其芳全集》第2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①《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②引自王东明:《西北主动服务团述略》,《抗战文艺研究》,1986年第4期。
    
    ①周扬:《周扬笑谈历史功过》,《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②严文井:《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载1957年5月23日《新疆日报》。
    ①《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此处引自邹贤敏:《延安文艺界的一场论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历史背景初探》,《抗战文艺研究》,1986年第2期。
    ②罗迈(李维汉):《鲁艺的教育方针与怎样实施教育方针》(1939年4月10日),引自艾克思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①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选自艾克思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②艾克思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③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页。
    ④丁玲:《七月的延安》,选自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⑤周扬:《文学与生活漫谈》,《解放日报》,1941年7月17-19日。
    
    ①萧军执笔:《〈文学与生活漫谈〉读后漫谈集录并商榷于周扬同志》,《文艺月报》第8期。
    ②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③王德芬:《萧军在延安》,《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4期。
    ④丁玲:《真》,《丁玲文集》第4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黎辛:《<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②周扬:《周扬笑谈历史功过》,《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③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①丁玲:《我们需要杂文》,《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3日。
    ②《关于立场问题我见》,《谷雨》,第l卷第5期,1942年6月。
    ③《什么样的问题在文艺小组中》,《中国文艺,》第1期,1942年2月25日。
    ①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解放日报》,1942年3月11日
    ②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解放日报》,1942年5月15日。
    ③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
    ④萧军:《杂文还废不得说》,《谷雨》,第5期,1942年6月15日。
    ①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谷雨》,第1卷第4期。
    ②(王)实味:《野百合花》,《解放日报》,1941年3月13日、23日。
    ③(王)实味:《野百合花》,《解放日报》,1941年3月13日、23日。
    ④他似乎有些触动,拉着我的手,痛哭流涕地说:“我有错,但是,的确出于我爱党的好心啊!”温济泽:《王实味事件经过》,选自朱鸿召选编《众说纷纭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阿兰·谢里登:《求真意志:米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页。引自张德明:《鲁迅小说的社会杂语分析》,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①引自李扬:《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参见詹姆逊著,王逢振等译:《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③引自李扬:《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①鲁迅:《两地书·十七》,《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冯雪峰:《鲁迅与中国民族及文学上的鲁迅主义》,《冯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④引自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页。
    ⑤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0页。
    ①艾克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3期。
    ②艾克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文艺运动》,选自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0页。
    
    ①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181页。
    ②彭述之:《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六大以前》,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79页。
    ①陈独秀:《怎样打倒军阀》,《六大以前》,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1-472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1-472页。
    ③引自朱文显著:《知识分子问题: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页。
    ④参见成仿吾编写组编:《成仿吾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9页。
    ②艾克恩:《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3期。
    ③上述内容修改后曾以《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二月一日在党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刊于1942年4月27日的《解放日报》收入毛选时大量内容被删去,题目也被改为(整顿党的作风)。此处引用的原文见《整顿三风二十二个文件》,转引自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2000年版,第300页,有改动。
    
    ①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37页。
    ②何其芳:《论“土地之盐”》,《何其芳全集》第6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9页。
    ①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5-566页。
    ②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430页。
    ③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8页。
    ④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6页。
    ①见《北京学生上徐总统书(一)》(1919年5月5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五四爱国运动》(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3页。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05页。
    ③《北京学生上徐总统书(二)》(1919年5月19日),见《五四爱国运动》(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3页。
    ④《“五四运动”的精神》,《每周评论》第23号,1919年5月26日,第1版。
    ⑤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9、53、129页。
    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49页。
    ①参见刘桂生、张步洲编纂:《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79-281页。
    ③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6页。
    ①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版,第26页。
    ①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一九五一年五月十二日在中央文学研究所的讲演》,《周扬文集》第2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51页。
    ①参见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①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①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②参见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第435页。
    ③牛汉语,《人间鲁迅》,《读书》,1998年第9期。
    ④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76-177页。
    ①李新宇:《迷失的代价(上、下)——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1、2期。
    ②[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6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②周作人:《平民的文学》,《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③周作人:《平民的文学》,《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④尤西林:《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①郁达夫:《大众文艺释名》,《大众文艺》,1928年第1卷第1号。
    ②王独清:《要制作大众化的文艺》,《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①贾植芳、王同坤:《化大众与大众化:逆向的孪生主题》,《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5期。
    ②鲁迅:《文艺的大众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①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②陶晶孙:《大众化文艺》,《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③[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8页。
    ④沈端先:《所谓大众化的问题》,《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①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文艺大众化的诸问题》,《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②瞿秋白:《“我们”是谁?》,《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101页。
    ③茅盾:《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及其他》,《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④瞿秋白:《再论大众文艺答止敬》,《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页。
    
    ①史铁儿:《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②起应(周扬):《关于文艺大众化》,《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
    ③瞿秋白:《“我们”是谁?》,《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页。
    ④史铁儿:《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⑤瞿秋白:《“我们”是谁?》,《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
    ①起应(周扬):《关于文艺大众化》,《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
    
    ①茅盾:《文艺大众化问题》,《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81页。
    ②茅盾:《文艺大众化问题》,《文艺大众化文艺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80-385页。
    ①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载《大公报》,1940年6月9日-10日。
    ①默涵:《略论文艺大众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89页。
    ②王瑶:《三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45-446页。
    ①《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原载1936年11月30日《红色中华》,此处引自《延安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
    ②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③参见《毛主席讲演略词》,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0页。
    ①参见宋贵仑:《毛泽东与中国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②参见王少青:《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时间与标志》,《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
    ③颜敏、李伟:《苏区文艺:当代文学的滥觞》,《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④毛泽东:《红军宣传工作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①毛泽东:《红军宣传工作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引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②《俱乐部纲要》,《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页。
    ③(杨)尚昆:《转变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载《党的建设指南》(1933年),引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248页。
    ④《〈革命歌谣选集〉编完以后》(1934年1月6日),《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⑤傅钟:《深入批判(纪要),繁荣文艺创作—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发言》,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88页。
    ⑥埃德加·斯诺:《红军剧社》,转引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页。
    ①雷铁鸣:《戏剧运动在陕北》,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161页。
    ②参见《中央苏区文化史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0-81页。
    ③《“中国文艺协会”的发起》,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①毛泽东1939年5月20日在中央干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运动动员大会上的演讲。引自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②毛泽东1939午8月29日在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员署期训练班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引自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③毛泽东1938年4月4日在“抗大”的演讲,引自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④毛泽东1938年5月9日在军委直属队“五一”运动大会总结会上的演讲,引自陈晋:《文人毛泽东》,第18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⑤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的要点》(1943年3月16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①陈云:《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②《关于培养知识分子与普及群众教育的决议》,《解放日报》,1945年l月10日。
    
    ①康生:《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解放日报》代社论,1942年10月3日。
    ②陈企霞:《“理发员”和他的工作》,《解放日报》,1942年10月8日。
    ③林默涵:《关于描写工农》,《解放日报》,1942年8月31日。
    ④柯仲平:《从写作上帮助工农同志》,《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2日。
    ①毛泽东:《致萧子升信》(1915年9月6日),《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②董志英:《毛泽东逸事》,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①刘汉民:《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①萧三:《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27页。
    ②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①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②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①龚育之等:《毛译东的读书生活》,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5页。
    ②龚育之等:《毛译东的读书生活》,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5页。
    ③忻中:《毛主席读书生活纪实》,《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
    ④彭德怀:《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①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页。
    ①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②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页。
    ①《文化书社缘起》,湖南《大公报》,1920年8月14日。
    
    ①毛泽东:《致杨绍萱、齐燕铭》,《延安文艺丛书》第一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0页。
    ②尼克·赖特:《西方毛泽东研究·分析及评价》,《毛泽东思想研究》,1989年1期。
    
    ①陈独秀:《马克思的两大精神》,《陈独秀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80-81页。
    ②参见李春青:《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http://www.chinese.bnu.edu.cn/Web/szdw/wyx/liqc/953.htm
    ①陈独秀:《新文学运动是什么?》,《陈独秀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①见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第405页。
    ②陈独秀:《陈独秀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③陈独秀:《陈独秀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④陈独秀:《答曾毅》,《陈独秀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①陈独秀:《水浒新叙》,《陈独秀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①马克思《致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杨柄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第417页。
    ②恩格斯:《致拉萨尔(l859年5月18日)》,杨柄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412页。
    
    ①鲁迅:《绍介<海上述林>上卷》,《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瞿秋白:《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45页。
    ①引自瞿秋白:《革命的浪漫谛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56页。此文中的“浪漫谛克”即“浪漫主义”,“法狄耶夫”现译为“法捷耶夫”,“塞勒”即为“席勒”。
    ②瞿秋白:《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44页。
    ③瞿秋白:《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45页。
    ④瞿秋白:《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46页。
    ⑤瞿秋白:《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46页。
    ①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61页。
    ②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73页。
    ③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69页。
    ④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71页。
    ⑤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79页。
    ①引自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2—303页。
    ②这至少说明这么几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过普列汉诺夫、弗里契等人的阐发,已经在中国开始深入人心,哪怕是持自由主义立场的理论家和作家也以标榜马克思主义为时尚或新潮;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唯物史观’、“阶级性”的理论在普列汉诺夫等人那里或已发生些微变化。三是马克思主义从这时开始标签化、符号化,成了“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因为,参加这场辩论的各方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安上了马克思主义或者唯物史观的帽子。
    ③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2页。
    ④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5页。
    ⑤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3页。
    ⑥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3页。
    
    ①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4页。
    ②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11页。
    ③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13页。
    ①参见曾彦修:《文化发展方向要不要强调民主——延安时期毛泽东、张闻天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炎黄春秋》1998年第7期。
    ②参见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③参见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④参见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①毛泽东:《给彭德怀的信》(1943年6月6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7页。
    
    ①张闻天:《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293页。
    ②张闻天:《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5页。
    ①李劼:《毛泽东现象》,《百家》,1989年第3期。
    
    ①(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1988重印),第8页。
    ②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③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④(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1988重印),第27页。
    ①李劼:《毛泽东现象》,《百家》,1989年第3期。
    ①罗伯特·佩恩:《中国的觉醒》,纽约,Dodd,mead &Co,1947年版,第351-354页,见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3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424页。
    
    ①彭礼贤:《论六十年代前半期文艺“批修”运动》,《吉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②彭礼贤:《论六十年代前半期文艺“批修”运动》,《吉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③彭礼贤:《论六十年代前半期文艺“批修”运动》,《吉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④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81页。
    ②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84页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41-147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5页。
    ②夏中义:《历史无可避讳》,《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③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68页。
    ②陈炎:《从马克思的<手稿>到毛泽东的<讲话>》,《理论学刊》,1992年3期。
    ①可参考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陈思和《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等相关著作。
    ①李劼:《毛泽东现象》,《百家》,1989年第3期。
    ①参见刘锋杰:《从革命的合法性到文化的合法性———论回到原典的<讲话>》,《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93年版,第1096页。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列宁:《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①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②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①孟繁华:《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内部结构》,《文艺争鸣》,1998年第4期。
    ②[澳大利亚]王衮吾:《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人的毛泽东》,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1卷)》,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年版,第139页。
    ③竹内实:《毛泽东传记三种》,韩凤琴、张会才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①孟繁华:《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3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②乔治·凯特伯:《乌托邦》,《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3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③钱竞:《毛泽东早年哲学、美学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①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2页。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8页。
    ①戴维·福加克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诸流派》,安纳·杰弗森:《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②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8页。
    ③本章主要指列宁文论,另一种说法指的是日丹诺夫主义,见梅·所罗门:《马克思主义与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①《列宁全集》第18卷,中文2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
    ②鲁奇科娃:《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81页。
    ③鲁奇科娃:《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82-284页。
    ①《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②《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页。
    ③《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④《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①林毓生:《五四时期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的根源》,汤学智等编《台港暨海外学界论中国知识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页。
    ①《列宁论文学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8页。
    ①佛马克、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幻想与现实,关于诗歌起源的研究》,梅·所罗门《马克思主义与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352-354页。
    ③乐黛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①戴维·福加克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诸流派》,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页。
    ②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8页。
    ③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5页。
    
    ①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页。
    ②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138页。
    ①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①刘锋杰:《从革命的合法性到文化的合法性——论回到原典的<讲话>》,《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①曾永成:《文艺政治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①施拉姆(Stuart Shram)编:《毛泽东的政治思想》,纽约:Praeger,1963,第152-160页。
    ②拉巴尔特(Philippe Lacoue-Labarthe):《政治小说》(La fiction du politique),巴黎:christian Bourgois,1987, 第107页。
    ①拉巴尔特(Philippe Lacoue-Labarthe):《政治小说》(La fiction du politique),巴黎:christian Bourgois,1987,第108页。
    ②德·曼:《康德与席勒》,见1983年3月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引自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90页。
    ①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艺批评》,香港: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8-53页。
    
    ①蔡元培:《蔡元培全集》,高平叔编,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34页、362页。
    ②舒芜、陈迩东、周绍良、王利器:《中国近代文论选》,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62页。
    ①可参见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①刘锋杰:《中国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页。
    ①《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文艺研究》,1979年第4期
    ①刘锋杰:《从“从属论”到“想像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②参见刘锋杰:《试构“文学政治学”》,《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①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①柯灵:《遥寄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27页。
    ②朱晓进:《文学与政治:从非整合到整合——20世纪中国文学的政治化思潮管见》,《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5期(总第124期)。
    1.《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毛泽东文集》(l-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6.《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延安解放社,1944年版。
    2.《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
    5.《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列宁全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张闻天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版。
    9.《瞿秋白文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陈云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陈独秀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萧三:《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2.斯图他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1988重印)。
    3.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5.他乔木:《他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版。
    6.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斯诺录:《毛泽东自传》,汪衡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竹内实:《毛泽东传记三种》,韩凤琴、张会才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10.迪克·威他逊:《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新中华报》,1937年-1942年。
    2.《中国文化》,1940年第1-3卷。
    3.《解放日报》,1941年-1945年。
    4.《文艺月报》,1941年第1-13期。
    5.《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
    6.《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7.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编:《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参考资料》(上下册),1974年。
    8.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编:《文学运动史料选》(1-5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9.《新文学史料》,1979年-2003年。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国防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2.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抗战文艺研究》,1981年—1995年。
    14.延安整风运动编写组编:《延安整风运动纪事》,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
    15.丁玲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6.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中、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7.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苏区文学研究室编著:《江西苏区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丁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1.《延安文艺研究》,1985年—1992年。
    22.文振他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3.苏光文编选:《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丛书·文学理论史料选》,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4.延安中央党校整风运动编写组编:《延安中央党校的整风学习》第1、2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
    25.《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2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7.林默涵总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28.《他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何其芳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0.《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周扬等:《忆秋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3.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5.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6.包子衍、袁绍发编:《回忆雪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7.李志民:《革命熔炉》,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8.艾克恩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9.黄药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延安整风运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他风:《他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15.李锐著、薛晓原编:《直言——李锐六十年的忧与思》,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6.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朱洪昭:《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王德芬:《我和萧军风雨五十年》,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1.王中忱、尚侠:《丁玲生活与文学的道路》,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安纳·杰弗森:《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4.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拉巴他特(Philippe Lacoue-Labarthe):《政治小说》(La fiction du politique),巴黎:christian Bourgois,1987。
    7.刘增杰等:《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刘桂生、张步洲编纂:《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9.梅·所罗门:《马克思主义与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10.黎永泰:《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11.侯树栋、齐士泽、刘春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民族性探源》,求实出版社, 1989年版。
    12.平大成:《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湖南出版社, 1991年版。
    13.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4.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章建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16.周申明:《毛泽东文艺思想新探》,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17.冯贵民:《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论稿》,武汉出版社, 1992年版。
    18.张居华:《毛泽东文艺思想系统论》,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19.陈辽主编:《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文学》,南京出版社, 1992年版。
    20.刘汉民:《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1.宋贵仑:《毛泽东与中国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23.李扬:《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4.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周良沛:《丁玲传》,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6.梅志等:《我与他风》,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汤学智等编:《台港暨海外学界论中国知识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29.曾永成:《文艺政治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瞿秋白纪念馆编:《瞿秋白研究》,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31.汪澍白:《传统下的毛泽东》,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年版。
    32.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陈圣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3.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34.伊格他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江沛、纪亚光:《毁灭的种子——国民政府时期意识形态管理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7.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8.《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9.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朱文显:《知识分子问题: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2.黄昌勇:《王实味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3.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4.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2000年版。
    46.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8.《陈思和自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9.杨桂欣编:《观察丁玲》,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0.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王福湘:《悲壮的历程——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黄曼君:《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4.周作人:《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5.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56.刘小中:《瞿秋白与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8.竹内实:《毛泽东传记三种》,韩凤琴、张会才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59.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60.倪伟:《民族想像与国家统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1.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刘锋杰:《中国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
    65.夏中义:《王国维:世纪苦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67.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刘梦溪:《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文学评论》,1980年第1期。
    2.李衍柱:《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文献——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傅葆石:《战争和文化结构的关系》,载《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
    4.陈涌:《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1期。
    5.王西麟:《总结毛泽东文艺思想》,《人民音乐》,1988年第5期。
    6.李他:《毛泽东现象》,《百家》,1989年第3期。
    7.夏中义:《历史无可避讳》,《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8.他明:《“五四”精神的迷失与复归》,《文艺争鸣》1989年第4期。
    9.董朝斌:《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如何锻就的?》,《书林》,1989年第5期。
    10.谢海阳:《当代文学的困境与“讲话”》,《书林》,1989年第5期。
    11.谢选骏:《文学的理性和文学的奴性》,《书林》,1989年第5期。
    12.刘秀兰:《毛泽东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西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3.陈望衡:《毛泽东与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与创作》,1992年第2期。
    14.肖云儒、高杰:《延安文艺座谈会写真》,《陕西日报》,1992年7月2日。
    15.他长明:《毛泽东对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16.卢敦基:《文艺与生活: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论》,《浙江学刊》,1992年第6期。
    17.陈传才:《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18.田纪寅:《毛泽东在文艺领域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19.王少青:《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时间与标志》,《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
    20.贾植芳、王同坤:《化大众与大众化:逆向的孪生主题》,《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5期。
    21.杨奎松:《毛泽东发动整风的台前幕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2.孟繁华:《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内部结构》,《文艺争鸣》,1998年第4期。
    23.曾彦修:《文化发展方向要不要强调民主——延安时期毛泽东、张闻天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炎黄春秋》1998年第7期。
    24.刘锋杰:《“人的文学”的发生研究刍议——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谈起》,《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25.朱晓进:《文学与政治:从非整合到整合——20世纪中国文学的政治化思潮管见》,《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5期。
    26.李新宇:《迷失的代价(上、下)——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1、2期。
    27.李益荪:《阐释的遮蔽和去蔽的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问题的反思和展望》,《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8.刘锋杰:《从革命的合法性到文化的合法性———论回到原典的<讲话>》,《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29.颜敏、李伟:《苏区文艺:当代文学的滥觞》,《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30.童庆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东疆学刊》,2004年第4期。
    31.平松乔:《“汉话他说”——近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32.尤西林:《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33.朱立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4.刘锋杰:《试构“文学政治学”》,《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35.高浦棠:《<讲话>公开发表的历史内情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7期。
    36.刘锋杰:《从“从属论”到“想像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37.马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艰难探索》,《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