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介词“于”的全面描写,立足于历时和共时的互相印证,力图构拟出“于”的演化模式,探究其演化动因和机制,展现介词“于”的多样性演化后果。
     首先,我们对介词“于”的基本性质和用法进行梳理,对这些用法的源头及发展脉络加以描写。介词“于”除了介引功能的沿用以外,还发展了一些非典型介词用法:介引比较对象、介引施事角色、介引关联对象等。另外,我们还关注了“于”的框式用法以及作为并列状语“于X1于X2”的形成及用法。
     其次,我们对“于”的组合形式“X+于”的演化进行了描写,这里主要涉及到“属于”、“善于”等“X于”的粘宾动词化,通过建立鉴别标准,我们界定了现代汉语粘宾动词的范围,并且穷尽地列举了“X于”粘宾动词。同时,我们还对连、介兼类词“由于”的连词特征进行了分析。除此以外,我们还探究了介词“关于、对于、至于”的词汇化历程以及话语标记功能。“X于”类词语的形成是“X+于”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结果。
     再次,我们还对“于”的组合形式“于+X”的短语化和词汇化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以副词“于今”、连词“于是”、习语结构“XX于X”和“X于X X”、“V于X”作为个案,对其历时演变、共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考察。“于X”类词语及相关短语的形成以及“于”的词缀化、附缀化、零形化,既有代词并入的机制,也有去范畴化的影响。
     最后,在前述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介词“于”的演化模式、动因及多样性后果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介词“于”以及相关介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preposition “Yu(于)”, based on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each other, trying todraw up the evolution model of “Yu”, explore the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showthe diversity of the preposition “Yu”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First of all, we teased basic properties and usage of the preposition“Yu”,headstream and history of these usages are described. The preposition“Yu”inaddition to use introduce function outside, also developed some atypicalprepositions: introduce the comparison object, introduce the agentive role,introduce related object. In addition, we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frame usage of“Yu”as well as the adverbial parallel formation and usage of“Yu X1Yu X2”.
     Secondly, we depicted on the Yu’s combination evolution o“fX+Yu”, heremainly refers to“ShuYu(属于)”,“ShanYu(善于)”and other“X Yu”verbs boundingwith object, by establishing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we defined the scope ofmodern Chinese verbs bounding with object, and exhaustive list of “X Yu”verbsbounding with objec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analyzed in conjunction-prepositionword“YouYu(由于)”. In addition, we also explore the preposition “GuanYu、DuiYu、ZhiYu(关于、对于、至于)”and the func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 The formationof “X Yu”words is the results of“X+Yu”lexicalization from cross layered structure.
     Then, we also studied the phrases and vocabulary of combination “Yu+X”, and the adverb“YuJin(于今)”, conjunction“YuSh(i于是)”, structure“XXYuX”,idioms “XYuXX”,"V YuX" as a case, studied the diachronic, synchronic characteristicsand development trend.“YuX”words and phrases as well as affixation, cliticization,zero pronouns, both mechanisms incorporated, also have the effect ofdecategoriz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the preposition “Yu”evolutionpatter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diversity are summarized, refining. Thedevelopment trend of“Yu”and other prepositions are analyzed and predicted.
引文
①引自《甲骨文摹释总集》,下文不再一一注出。
    ①后文除非特别指出,《现代汉语词典》均指2012年第6版,不再一一标注。
    ①张斌(2002)、张谊生(2009)等认为“至于”也是连介兼类词。
    ①参照《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2007:46)
    ①参见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1]毕爱华(2011)“A于”构造及功能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蔡雯婷(2011)现代汉语“V以”研究及其个案分析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曹凤霞(2012)古代汉语标记被动式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4]曹秀玲(2009)“至于”古今用法的不对称及其类型学考察第十五次全国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延吉)论文
    [5]陈宝勤(2011)《汉语词汇的生成与演化》商务印书馆
    [6]陈昌来(2002)《介词与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7]陈昌来(2002)现代汉语介词的内部差异及其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8]陈昌来、杨丹毅(2008)介词框架“对/对于……来说/而言”的形成和语法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9]陈昌来、陈全静(2012)“至今”“于今”的词汇化——兼论介宾式双音词词汇化的动因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第四辑)
    [10]陈昌来、李传军(2012)《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学林出版社
    [11]陈明龙(2012)重叠状态式A里AB的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2]陈仕益(2008)“之于”结构研究中的进步与倒退《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13]储泽祥(2004)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中国语文》第2期
    [14]储泽祥、陶伏平(2008)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联系项居中原则”《中国语文》第5期
    [15]楚永安(1986)《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崔希亮(1996)“在”字结构解析——从动词的语义、配价及论元之关系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17]崔应贤(2012)“于”的历史考察与共时分析2012年吉林延边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
    [18]刁晏斌(2004)虚义动词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
    [19]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发展与演变》商务印书馆
    [20]董秀芳(2006)古汉语动名间的“于/於”再认识《古汉语研究》第2期
    [21]董秀芳(2007)词汇化与汉语标记的形成《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22]范江兰(2009)“于是”的语法化探析《民族论坛》第4期
    [23]范宁(2012)汉语“V双+于+NP”格式及其变异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4]冯胜利(1997)《汉语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5]傅雨贤(1997)《现代汉语介词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26]高苗红(2008)“单音节语素+于”结构的词法化研究《语言应用研究》第2期
    [27]龚娜(2006)“X于”结构的多角度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8]郭继懋(2006)“于是”与“所以”的异同《汉语学报》第6期
    [29]郭才正(2012)“于X”和“X于”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兼论介词“于”的语法化走向及其后果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0]郭锡良(1997)介词“于”的来源与发展《中国语文》第2期
    [31]郭锡良(2005)汉语介词“于”的来源于汉藏语说商榷《中国语文》第4期
    [32]何乐士(1985)《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
    [33]胡斌彬(2009)古汉语“于”字比较句功能补正《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
    [34]胡斌彬(2009)“于”字比较句和“比”字句的差别《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第6期
    [35]胡斌彬(2010)先秦“于”字比较句考察《宁夏大学学报》第2期
    [36]黄晓惠(1992)现代汉语差比格式的来源及比较《中国语文》第2期
    [37]洪波(2010)“于”、“於”介词用法源流考《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38]候晓菊(2002)古代汉语“…之于…”式分析《阴山学刊》第2期
    [39]姜德梧(2000)《汉语四字格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0]金昌吉(1996)《介词与介词短语》南开大学出版社
    [41]金鐘讃(2004)试论“双音节+于”的句子成分《语言研究》第9期
    [42]李秉震(2010)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43]李传军(2008)类固定短语及相关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44]李德鹏(2009)论“动词+介词”的词汇化《齐鲁学刊》第2期
    [45]李德鹏(2009)单音节+于的词汇化《语言应用研究》第3期
    [46]李广瑜(2009)“关于”、“有关”、“有关于”的比较分析《汉语学习》第5期
    [47]李晋霞、刘云(2004)“由于”与“既然”的主观性差异《中国语文》第2期
    [49]李晋霞(2011)论“由于”与“因为”的差异《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50]李先银(2010)甲骨文中“于”语法化过程构拟《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2期
    [51]李英哲(2001)汉语介词与介词词组之历史演变《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52]林海权(2010)《古汉语研究论集》语文出版社
    [53]廖秋忠(1986)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第6期
    [54]刘丞(2012)“好在”的演化过程与功能扩展《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55]刘楚群(2002)“因为”和“由于”差异初探《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56]刘丹青(2001)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第2期
    [57]刘丹青(2002a)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4期
    [58]刘丹青(2002b)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第5期
    [59]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60]刘丹青(2004)先秦汉语语序特点的类型学观照《语言研究》第1期
    [61]刘红妮(2009)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62]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63]刘月华(1999)以“固然”、“于是”为例谈虚词的用法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
    [64]陆丙甫(1986)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中国语文》第2期
    [65]鲁川、林杏光(1989)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第5期
    [66]马贝加(2002)《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67]马建忠(1898,1983再版)《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68]毛颖(2010)现代汉语粘宾动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69]梅祖麟(2004)介词“于”在甲骨文和汉藏语里的来源《中国语文》第4期
    [70]孟琮(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71]聂仁发(2007)“关于”标记话题的语义基础和句法条件《汉语学习》第5期
    [72]聂仁发(2009)《现代汉语篇章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73]潘国英(2002)《现代汉语状语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74]彭睿(2007)构式语法化的机制和后果——以“从而”、“以及”和“极其”的演变为例《汉语学报》第3期
    [75]彭睿(2011)框架、常项和层次——非结构语法化机制再探《当代语言学》第4期
    [76]朴正九(2006)汉语介词短语的分布类型及其语法条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3期
    [77]齐沪扬(2000)《现代汉语短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8]齐沪扬(2001)有关类固定短语的问题《修辞学习》第1期
    [79]钱韵、余戈(2003)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词汇化研究《语言科学》第6期
    [80]强星娜(2009)汉语话题标记的类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
    [81]强星娜(2011)话题标记和句类限制《语言科学》第2期
    [81]屈承熹(1993)《历史语法学理论和汉语历史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82]屈哨兵(2002)“由于”句的语义偏向《中国语文》第1期
    [83]曲晶晶(2010)“于是”的语用功能《大连大学学报》第4期
    [84]饶长溶(1987)“至于”、“关于”不像是介词《汉语学习》第1期
    [85]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86]沈家煊(1999)“在”字句和“给”字句《中国语文》第2期
    [87]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88]沈家煊、完权(2009)也谈“之字结构”和“之”字的功能《语言研究》第2期
    [89]沈家煊(2010)如何解决补语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90]沈家煊(2012)如何解决状语问题第十七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
    [91]时兵(2003)也谈介词“于”的来源与发展《中国语文》第4期
    [92]时兵(2008)上古汉语“NP受事V于NP施事”结构的形成《古汉语研究》第3期
    [93]史冬青(2009)《先秦至魏晋时期方所介词研究》齐鲁书社
    [94]史有为(1995)关于四字格及其语音节奏《汉语学习》第5期
    [95]石毓智(1995)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中国语文》第1期
    [96]石毓智(2006)《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97]帅志嵩(2009)“以”字介词结构的前置动因和机制《四川大学学报》第3期
    [98]宋玉柱(2002)“失之于”“有失于”《语文建设》第5期
    [99]宋绍年(2004)《马氏文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00]孙福婷(2006)动介的非完全语法化状态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101]汤廷池(1980)动词与介词的联系《汉语词法句法论集》台北学生书局
    [102]王慧兰(2007)“于是”的词汇化——兼谈连词词汇化过程中代词并入的现象《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
    [103]王鸿滨(2004)上古汉语介词的发展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104]王珏(1999)介词短语作定语四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105]王建勤(1992)介词“对于”的话语功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106]王力(1989)《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
    [107]王力(1956,2003)《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108]王萌(2006)“里”类介词框架的句法、语义及隐现规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09]王蕊(2004)“对于”、“关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和篇章衔接功能《暨南大学华文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110]王世贤(1986)试论古汉语“之于”结构《松辽学刊》第6期
    [111]王一平(1999)“在+处所”前置、中置、后置的条件和限制《语文建设》第5期
    [112]王永安、万新(1998)论先秦汉语的“N1之N2也”结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113]王祖姝(1999)试论连词“于是”的承接方式及其作用《湖北大学学报》第3期
    [114]闻宥(1984)“于”“於”新论《中国语言学报》第2期
    [115]文全民(2009)汉语介宾式复合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16]吴福祥(2012)语序选择与语序创新《中国语文》第4期
    [117]吴福祥(2003)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
    [118]吴国忠(1989)古汉语介词“于”使用的随意性《求是学刊》第6期
    [119]吴瑾(2010)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承接关系词语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20]吴为善(2006)《汉语韵律句法探索》学林出版社
    [121]解惠全、洪波(1988)“于”“於”介词用法源流考《语言研究论丛》第五辑南开大学出版社
    [122]解惠全(1997)关于虚词复音化的一些问题《语言研究论丛》(七)语文出版社
    [123]谢雯瑾(2008)“于”及其“V/A于X”的发展与演化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24]邢福义(2002)“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中国语文》第4期
    [125]徐景宜(2010)话题标记“关于”、“对于”、“至于”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26]许国萍(2005)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27]许仰民(2001)《古汉语语法新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128]杨彬(2012)“于是”的篇章功能及其语义背景《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129]杨伯峻、何乐士(1992)《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
    [130]杨丹毅(2007)“对于”类介词框架及相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31]杨树达(2008)《高等国文法》湖南教育出版社
    [132]易孟醇(2005)《先秦语法》湖南大学出版社
    [133]尹世超(1991)试论粘着动词《中国语文》第6期
    [134]于广元(1999)介词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漫析《扬州大学学报》第4期
    [135]玉柱(1988)关于连词和介词的区分问题《汉语学习》第6期
    [136]袁本良(2002)古汉语“之于”句的语义分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137]袁本良(2002)古汉语“之于”句的语用考察《贵州大学学报》第6期
    [138]岳中奇(2011)方式介宾短语的内涵特征和变体类别《江苏大学学报》第4期
    [139]岳中奇(2011)涉事介词短语的内涵特征和功能《汉语学报》第4期
    [140]张斌(1978)介词和介词结构《教学与研究》第4期
    [141]张斌(2003)《汉语语法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142]张斌(1998)“在”、“于”与“在于”《咬文嚼字》第12期
    [143]张斌(2010)《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商务印书馆
    [144]张斌(2013)现代汉语附缀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45]张赪(2002)《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时演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46]张韶磊(2010)介词“对于”的多角度考察宁波大学硕士论文
    [147]张世禄(1984)谈谈古代汉语的被动句《逻辑与语言学习》第4期
    [148]张田田(2013)与代词“并入”相关的双音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49]张旺熹(2004)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汉语学报》第1期
    [150]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
    [151]张谊生(2009)介词悬空的方式与后果、动因与作用《语言科学》第3期
    [152]张谊生(2010)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语文研究》第4期
    [153]张谊生(2010)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中国语文》第2期
    [154]张谊生(2011)《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讲稿)
    [155]张谊生(2011)当代流行构式“X也Y”研究《当代修辞学》第6期
    [156]张谊生(2012)试论叠加、强化的方式、类型与后果《中国语文》第2期
    [157]张谊生(2013)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型、作用与后果《语文研究》第1期
    [158]张谊生(2013)“X之于Y”的结构类型与表达功能第七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2013年12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159]张玉金(2009)介词“于”的起源《汉语学报》第4期
    [160]张振亚(2000)论介词“于”与词缀“于”的关系及其原因《南昌大学学报》第2期
    [161]张振亚(2003)试论介词“于”和词缀“于”的关系与原因《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162]赵静(2011)“V+于+NP”结构研究辽宁大学硕士论文
    [163]赵新(2003)“因此、于是、从而”的多角度分析《语文研究》第1期
    [164]赵运普(2001)说“于是”——兼谈顺承、因果复句的划界《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165]赵仲邑(1964)论古汉语介词“于”、“於”、“乎”《中山大学学报》第4期
    [166]钟明荣(2007)古今介词短语前置之比较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
    [167]钟兆华(1996)汉语动宾介宾句式中介词的历史递换《语言研究》第2期
    [168]周广干(2013)“至于”的词汇化和标记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169]周国瑞(2004)介词“乎”和“于(於)”用法之比较《殷都学刊》第3期
    [170]周荐(2004)《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
    [171]周芍、邵敬敏(2006)试谈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语文研究》第1期
    [172]周四贵(2010)元明汉语介词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
    [173]周小兵(1997)介词的语法性质和介词的系统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第3期
    [174]周卓(2012)“关于、对于、至于”标记话题的比较研究宁波大学硕士论文
    [175]Adele E.Goldberg(2007)《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吴海波译北大出版社
    [176]Claude Hagège(2010) Adpositions OUPOxford
    [177]Dennis Kurzon(2008)Adpositions:pragmatic, semantic and syntactic perspectivesJohn Benjamins Pub. Company
    [178]Fillmore, C. J.(2002) The case for case “格”辨胡明扬译商务印书馆,
    [179]Hopper, PaulJ.&Traugott, Elizabeth C(2003)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80]John Hewson, Vít Bubeník(2006)From Case to Adpositio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