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农村、农业、农民都离不开土地,“三农”问题无一不与农村土地制度联系在一起。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它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否合理、有效率,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国农村的政治稳定,影响着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围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种种问题,理论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是一个不断进行着的制度变迁过程。因此,对其研究也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第一,构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的基本理论,提出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的“五要素分析模式”与“四标准评价体系”。
     首先,对“制度”、“制度安排”、“土地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这是本文研究需要进行的理论准备。本文认为“制度”是一系列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系统;“制度安排”是制度主体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设计、选择、确立某种具体制度的过程;“制度创新”是制度安排的创新,指的是新的制度安排替代旧的制度安排或者一个新的制度安排被构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制度创新是一种制度变迁,但并不是所有的制度变迁都一定是制度创新。只有那种以新的、合理的、高效益的制度安排取代旧的、不合理的、低效益的制度安排的制度变迁,才是制度创新。“土地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占有和使用土地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规范系统,其中最基础性的内容是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管理制度以及对应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制度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其次,在相关理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的“五要素分析模式”与“四标准评价体系”。
     “五要素分析模式”是指对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研究,应该围绕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模式。它们是:为什么要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动因)?谁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主体)?为谁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客体)?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在什么约束条件下进行(制约因素)?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结果如何(效果评价)?
     “四标准评价体系”是指对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效果进行评价应确立的四个标准。它们是:主体选择的合目的性标准、对客体的激励性标准、与制约因素的相适应性标准和制度安排与创新自身的兼容性标准。它们构成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结果的评价体系。
     “五要素分析模式”和“四标准评价体系”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内容,而是统一的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运用“五要素分析模式”与“四标准评价体系”对中国历史上几种基本的、典型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进行回顾和分析。
     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都是不可避免的制度变迁过程,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是由于政治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土地制度安排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对制度安排创新提出了需求,以解决因人地矛盾而产生的土地问题。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在不同性质的土地制度安排创新中,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决定性主体显现出非常不同的情况。中国历史上三种基本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决定性主体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国历史上三种典型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探索的决定性主体是农民革命领袖、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作为中国最广大劳动群众、也是中国农民阶级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集体。三种典型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主体都是特定的利益群体的卓越代表。
     中国历史上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制度变迁都一定体现为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是最成功、最有效率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
     第三,运用“五要素分析模式”与“四标准评价体系”对国外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进行分析,总结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土地问题上的教训,概括国外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给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可借鉴的经验。
     本研究认为,国外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给予我们的启示有: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应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侧重点应该从重视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重视土地的使用制;政府作为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决定性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应该保证农业生产者拥有自主经营权;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应该充分考虑其所受的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应该充分重视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第四,通过对我国历史上以及国外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应该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从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出发,在我国特定的资源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去进行。因此,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路径选择就应该遵循“五要素分析模式”、“四标准评价体系”的制度安排与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基本内容与特点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面临的问题,以保证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具有合理性、有效性。
     本研究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安排动态地包含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近年来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这种制度安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经营者使用权的三权分离与并存。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面临的问题主要有:集体所有权不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农地的细碎化导致小生产状态;缺乏灵活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以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基本原则包括:主体选择的合目的性原则;对客体的强激励性原则;与制约因素的相适应性原则;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本身的强兼容性原则。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遵循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基本原则,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优化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优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优化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强化农村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配套制度建设。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本研究力图在以下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新意:
     第一,重视对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方法论研究。本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内容的研究,而是更强调对这种制度安排与创新的方法论研究,强调对这种制度安排与创新的一般规律性研究,试图以此避免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就事论事的表面化研究,从而把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理论研究推向纵深。
     第二,重视对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过程的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的“五要素分析模式”(即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动因、主体、客体、制约因素和效果评价)和“四标准评价体系”(即主体选择的合目的性标准、对客体的激励性标准、与制约因素的相适应性标准和制度安排与创新本身的兼容性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对我国历史上的以及国外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分析之中,试图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理论研究的内容方面有所拓展。
     第三,本研究遵循“五要素分析模式”、“四标准评价体系”的制度安排与创新的理念,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试图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整体设计方面有所创新。
     由于本研究既要对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基本理论进行构架;又要对我国历史上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进行回顾;还要对国外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经验借鉴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创新的路径选择。研究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始料不及。所以,难以避免地存在不足:
     第一,在“历史回顾”与“经验借鉴”部分,由于所能获得的资料的有限性,对内容的完整性有一定影响,也就会影响分析的全面性与深刻性。
     第二,由于本研究侧重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方法论研究,因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的路径选择中,对进一步的细则性的、具体的措施设计论证不够充分。
Relative to the huge population, the land resource is limited in China. Land is the fundamental productive materials and the living security of farmers. The rural land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agriculture,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farmers, which is the core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fundamental system to affect th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e rural land system gives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hether the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is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is related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economy,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who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of China’s countrysi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ere are many findings concerning about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Since the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is an ongoing system change process, the research on it should be a never ending exploration process. The systematic and further research can still be made on the former basis.
     The following are the main contents and points of the dissertation.
     First, constructing the basic theory of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pproach of“five elements”and“four evaluation criteria”. To begin with, the definitions are discussed among“system”,“system arrangement”, and“land system”, etc. In the second place, the analysis is made on“the five elements analysis approach”and“the four evaluation criteria system”, in which the former explains the motive, subject, object, constraint and outcome evaluation in relation with the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the latter answers the four standards of the subject's abiding by the purpose, the encouragement of the object,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constraint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system arrangement in the outcome evaluation.
     Second, reviewing the basic and typical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China’s history with the“five elements analysis approach”and“four evaluation criteria”. It is judged that China’s historical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innovations are inevitable system changes, which are the products under the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in different land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innovations, the decisive subjects are quite different.
     Third, analyzing the foreign experience in the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innovations, which includes the successful processes and rul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lesson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hints for China.
     Four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both China and overseas, the conclusion can be made that the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should be in line with th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the most farmers’interests, and the particular resource and regime environments.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stage, the path selection for the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innov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ural land system’s basic contents and challenges in order for the reform rationality.
     The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 acts as the basis for the current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dynamically which includes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the recent land use right transfer system. The most remarkable point in the system arrangement lies in the separ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the individual farmer’s contract right and the use right.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following: non-clarity of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insta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farmer’s contract right, inflexibility of the use right transfer, and the small-scale production owing to the land fragment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t this stage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should hold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stabilizing and improving the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foundation, defining ownership, stabilizing the individual farmer’s contract right, and enlivening the use right. Accordingly the basic principles include: the subject's abiding by the purpose, the encouragement of the object,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constraint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system arrangement.
     Centering on the overall objective, currently the basic idea for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should be: optimizing the rural land ownership system and the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rural land and the subsidiary system construction.
     Here are the main innovations in the dissertation.
     First,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innovation. The endeavors are directed to not only the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itself, but also the methodology and rules, which can deepen the research instead of the stay on the surface.
     Second,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innovation.“The five elements analysis approach”and“the four evaluation criteria”are put forward with the application in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Third, the system design innovation. With“the five elements analysis approach”and“the four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overall objective, basic principles and ideas in the current rural land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However, owing to the complex research contents, there still exist two shortcomings in the dissertation.
     First, in the parts of“historical review”and“experience reference”, the material is not quite comprehensive, which affects the analysis integrity and depth.
     Second, the dissertation puts focus on the methodology while does not give enough effort to the detailed measures.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3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3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136页。
    4《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13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28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5页。
    5郑景骥:《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0页。
    1《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4页。
    2《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40页。
    3《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7页。
     1《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3~434页。
    2《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页。
    3《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12页。
    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8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
    3郑景骥:《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59页。
    4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96页。
     1周诚主编:《土地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页。
    1 (美)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滕维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181,192页。
    2唐忠:《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安希伋:《论土地国有永佃制》,《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11期。
    2孟繁琪:《我国农业规模经济的前景和土地制度的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12期。
    3赵东新:《全方位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是保护耕地的根本出路》,《地政月报》第1996年第9期。
    4文迪波:《对我国农村两次重大变革的重新认识》,《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第9期。
    5杨勋:《国有私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兼论农村改革的成就与趋势》,《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5期。
    1汪三贵:《论我国土地有偿使用的几个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第7期。
    2陈东琪:《新土地所有制》,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3李承民、李世灵:《农村改革的深层障碍与土地产权构建》,《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6期。
    4王以杰:《国家监督下的土地私有制度》,《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第12期。
    1黎峰林:《商品化——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农村发展论丛》1989年第2期。
    2鄂玉江:《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模式选择》,《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4期。
    3罗继瑜:《土地所有制改革初探》,《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第7期。
    1易之:《对农用土地制建设的几点认识》,《产权流转规模》,国务院农研中心1989年编,第70~71页。
    2白志全:《农民永久占有和使用土地的制度设计》,《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4期。
    3王思铁:《对实行土地的“三田制”的初探》,《农村经济》1989年第2期。
    4王振友:《适应市场经济,加快土地制度建设》,《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12期。
    1林善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2张红宇:《中国农村士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对农地使用制度变革的重新评判》,《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3郭剑雄:《农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土地制度调整》,《人文杂志》2000年第3期。
    4张柏齐:《土地股份经营的形式及应注意的问题》,《农村经济》1989年第4期。
    5黄荣华马勇华王友明:《近2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模式研究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高尚全:《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
    2吕益民:《论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经济研究》1992年12期。
    3戚名琛、胡文政:《土地产权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思考》,《不动产纵横》1993年3期。
    4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3页。
    5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333页。
    1刘永湘:《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研究综述》,《国土经济》2003年第1期。
    2曹泽华:《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求实》2005年第3期。
    3肖瑛、董捷:《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和深化》,《农村经济》2001年第7期。
    4刘永湘:《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研究综述》,《国土经济》2003年第1期。
    1刘友凡:《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湖北省黄冈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0期。
    2刘启明:《关于辽宁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农业经济》2002年第1期。
    3楼惠新、张建新:《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第3期。
    4楼惠新、张建新:《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第3期。
    5徐辉:《国际金融报》2002年10月8日。
    6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152页。
    1郑景骥主编:《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80、100~114页。
    2 (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版,第3页。
    1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1页。
    3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1 (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2~33页。
    2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5页。
    3转引自《社会学概论》(试讲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4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1龙冠海:《社会学》,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162页。
    2转引自《社会学概论》(试讲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3 (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4袁亚愚、詹一之主编:《社会学——历史理论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109页。
    5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8,139页。
    6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译本,第87页。
    1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译本,第89页。
    2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第225~226页。
    3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第225页。
    4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
    5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6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7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页。
    1 (日)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2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页。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185页。
    4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页。
    1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页。
    2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1页。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01页。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7页。
    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0页。
    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01页。
    1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第53~54页。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2 (美)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陈郁、郭宇峰、汪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版,第252页。
    3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第225页。
    4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
    1陈道主编:《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230页。
    2张朝尊主编:《中国社会主义土地经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3张月蓉:《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途径》,载中国土地学会编《中国土地经济问题研究》,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377页。
    4冯玉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与政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版,第6页。
    
    1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2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3朱嗣德编著:《各国土地制度》,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地政学系印行2000年1月,第1页。
    1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187页。
    2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2页。
    3高尚全:《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
    1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189页。
    2 (美)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192页。
    3同上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0~481页。
    2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3页。
     1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页。
    1《土地经济学原理》,【美】伊利,莫尔豪斯著,滕维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17页。
    2朱嗣德:《土地政策》,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地政学系印行,民国八十二年九月再版,第2页。
    1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74页。
     1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5页。
    1朱嗣德:《土地政策》,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地政学系印行,民国八十二年九月再版,第20页。
    1 (美)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8页。
    2周诚主编:《土地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1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202页。
    2吴慧:《井田制考察》,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3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22页。
    4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213页。
    5参见岳琛主编:《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9页。
    6参见岳琛主编:《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7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215页。
    1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23页。
    2岳琛主编:《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3吴慧:《井田制考察》,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页。
    1参见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202—203页。
    2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3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22页。
    4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35页。
    5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2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页。
    1《诗经·小雅·北山》
    2《礼记·礼运》
    3《史记·商君列传》
     1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中),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322页。
    2《汉书·食货志上》
    1《申鉴·时事》
    2《文献通考·田赋一》
    3《文献通考·田赋四》
    4《宋史·林勋传》
    5《汉书·王莽传》
    6参见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8页。
     1参见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245页。
    1《后汉书·仲长统传》附载《损益》篇。
    2《后汉书·仲长统传》附载《损益》篇。
    1《魏书·李安世疏》
    2《魏书·食货志》
    1参见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363页。
    1《天朝田亩制度》,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1页。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同上。
    1《天朝田亩制度》,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1页。
    2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1页。
    1《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6页。
    2《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97页。
    3《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329页。
    
    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3《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10-811页。
    4《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27页。
    1《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65页。
    2《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10页。
    3《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69页。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8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5页。
    1《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
    1《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26页。
    1郑景骥主编:《农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8-499页。
    3参见《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国家农委办公厅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8页。
    4《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一条,第三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29页。
    1《红旗》,1958年第4期。
    2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1958年12月10日。
    1刘芳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变革封建土地制度过程中的作用》,《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1期。
     1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1唐忠:《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2国土局科技宣教司编:《世界城乡土地管理》,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01页。
    3王文靖:《世界各国农业经济概论》,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367页。
    4周维:“南斯拉夫农业发展战略中的若干经济政策”,《世界农业》,1984年第2期。
    1国土局科技宣教司编:《世界城乡土地管理》,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01页。
    2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3余崇健:“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7期。
    4唐忠:《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1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增订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288页。
     1唐忠:《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111页。
    2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1付学坤:《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从美日农场制度变迁中得到的启示》,《理论探讨》2004年第5期。
    2刘运梓:《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经济概论》,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3李晋一:《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政府法制》(半月刊)2007年4期(上)。
    4付学坤:《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从美日农场制度变迁中得到的启示》,《理论探讨》2004年第5期。
    1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2陈勇:《英国土地制度及其实践》,《山东国土资源》,2007年第2期。
    1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8页。
    2邵彦敏:《美日现代农地制度的比较与借鉴》,《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4期。
    1陈勇:《英国土地制度及其实践》,《山东国土资源》,2007年第2期。
    2张术环:《当代日本农地制度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发》,《世界农业》,2007年6期。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4页。
    1张治栋:《英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土地和农民问题及启示》,《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
    2董大业:《圈地运动是圈占农民的自有土地吗》,《历史学习》2003年第11期。
    3张治栋:《英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土地和农民问题及启示》,《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
    1张德粹:《土地经济学》,台湾国立编译馆1963年版,第387页。
    2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2页。
    3朱嗣德编著:《各国土地制度》,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地政学系印行2000年版,第3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1 (德)维纳.洛赫:《德国史》(上册),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2页。
    3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127页。
    4《列宁全集》(13),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
    1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128页。
     1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1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页。
    2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125页。
    1张术环:《当代日本农地制度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发》,《世界农业》,2007年6期。
    1 (日)关谷俊作:《日本的农地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
    1刘金东:《发展中国家执政党在土地问题上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红旗文稿》2005年第18期。
    2刘婷:《土地改革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读<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一书》,《拉丁美洲研究》,2004年第2期。
    1邵彦敏:《美日现代农地制度的比较与借鉴》,《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4期。
    1胡长明:《国外农地制度改革及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5年第9期。
    2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1任秀琼:《发达国家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经验及启示》,《科技资讯》,2006年第33期。
    1林善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2刘芳:《邓小平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4期。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0页。
    1中共中央《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6年)》,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179页。
    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4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页。
    1刘广栋:《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1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迟福林:《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页。
    3韩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1《华西都市报》,2007年9月28日。
    2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蔡继明:《土地所有制度应该多元化》,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3月17日
    1钱忠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农户心态的实证分析及其政策启示》,《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4期。
    1袁铖:《产权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学术论丛》,2004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5、21卷,人民出版社,198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6.列宁全集[M],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
    7.列宁全集[M],第27、32卷,人民出版社,1958
    8.列宁全集[M],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5
    9.列宁全集[M],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
    10.列宁全集[M],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90
    11.列宁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12.列宁选集[M],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5
    13.毛泽东选集[M],第1、3、4卷,人民出版社,1991
    14.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2
    15.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M],人民出版社,1964
    16.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7.孙中山全集[M],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
    18.孙中山选集(上、下卷)[M],人民出版社,1956
    19(.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7
    20.(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商务印书馆,1962
    21.(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2.(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4.(美)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5.(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美)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M],陈郁、郭宇峰、汪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27.(美)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M],滕维藻译,商务印书馆,1982
    28.(美)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9.(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30.(德)维纳.洛赫:德国史(上册)[M],三联书店,1976
    31(.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32.(日)关谷俊作:日本的农地制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4
    33.(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34.袁亚愚、詹一之主编:社会学——历史理论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35.龙冠海:社会学[M],台湾三民书局,1985
    36.费孝通主编:社会学概论(试讲本)[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7.邓小平思想年谱[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8.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3
    39.郑景骥: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40.郑景骥主编:农业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
    41.郑景骥主编: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2.张德粹:土地经济学[M],台湾国立编译馆,1963
    43.周诚主编:土地经济学[M],农业出版社,1989
    44.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2003
    45.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6.林善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7.唐忠: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48.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9.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0.张朝尊主编:中国社会主义土地经济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1.中国土地学会编:中国土地经济问题研究[M],知识出版社,1992
    52.冯玉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与政策[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53.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4.朱嗣德编著:各国土地制度[M],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地政学系印行,2000
    55.朱嗣德:土地政策[M],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地政学系印行,民国八十二年
    56.吴慧:井田制考察[M],农业出版社,1985
    57.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M],齐鲁书社,1984
    58.岳琛主编:中国土地制度史[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59.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60.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1.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62.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63.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64.国土局科技宣教司编:世界城乡土地管理[M],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
    65.王文靖:世界各国农业经济概论[M],农业出版社,1991
    66.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增订版)[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67.刘运梓: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经济概论[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
    68.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4
    69.迟福林: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70.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7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2.单胜道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及其制度创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3.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74.周志强:孙中山“平均地权”与“耕者有其田”新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05
    75.王琢: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六十年[J],中国农村观察,1996/3
    76.熊亚非:关于均田制的几个问题[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02
    77.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8/05
    78.赵美玲: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弊端和新农地制度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1998/06
    79.钱忠好: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1999/05
    80.李再扬:土地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1999/05
    81.李松龄:制度变迁方式理论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1999/04
    82.李锦宏:我国农地制度创新与路径依赖[J],经济研究参考,1999/05
    83.钱忠好: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关系之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
    84.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0/03
    85.张广胜:论建国以来的农村经济制度变迁[J],农业经济,2000/07
    86.刘守英: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J],中国土地科学,2000/03
    87.王景新:新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法律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0/04
    88.袁超:中国农地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0/11
    89.肖军:我国农地制度发展的制度分析和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0/07
    90.林善浪:国外土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91.张光宏: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J],管理世界,2001/04
    92.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
    93.徐琴:现行农地制度的局限及完善[J],农业经济,2001/04
    94.肖瑛: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和深化[J],农村经济,2001/07
    95.邱燕平: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调查[J],农村经济,2001/06
    96.杜业明:论中国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J],现代经济探讨,2001/09
    97.卢孔德:“耕者有其田”:孙中山的土地革命纲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03
    98.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与重建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2/02
    99.孙翠兰: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及评价[J],国土经济,2002/09
    100.胡瑞卿:农地制度变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2/03
    101.朱道林: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如何适应WTO[J],中国土地,2002/02
    102.周新芳:近年来井田制研究的趋向与特点[J],江西社会科学,2002/04
    103.刘玉辉: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机制[J],学习与探索,2002/04
    104.吴群: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J],求是学刊,2002/04
    105.喻文莉: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分析[J],农村经济,2002/12
    106.李仁方:浅谈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2/01
    107.宇赟:八十年农地制度变革论[J],经济体制改革,2002/04
    108.石霞: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的评析与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01
    109.李建功:构建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J],资源产业,2003/02
    110.陈志刚: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J],中国农村观察,2003/02
    111.吉成名:均田制述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3/05
    112.王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生成机制与目标选择[J],经济界,2003/03
    113.胡尹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回顾与创新思考[J],国土经济,2003/07
    114.王礼燕: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分析与创新[J],理论月刊,2003/06
    115.王兴中: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现状及其完善[J],农村经济,2003/08
    116.孔碧:农村土地两权分离制度的完善[J],农业经济,2003/02
    117.蒋永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J],经济学家,2003/03
    118.解安:关于我国农地制度多元化的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3/03
    119.程怀儒: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
    120.李正彪: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05
    121.钱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4/39
    122.付学坤: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从美日农场制度变迁中得到的启示[J],理论探讨,2004/05
    123.周天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10
    124.徐莉: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J],农村经济,2004/11
    125.杨进: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2004/10
    126.盖国强: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土地制度[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127.江怡: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其转型[J],江汉论坛,2004/07
    128.谢茂拾: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4/05
    129.高涤陈:制度性变革——中国土地的根本出路[J],中国统计,2004/02
    130.何传新: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理论探索,2004/05
    131.刘婷:土地改革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读《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一书[J],拉丁美洲研究,2004/02
    132.徐勇: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2005/04
    133.王涛: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J],农业经济,2005/11
    134.陈志新:三种典型土地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J],理论观察,2005/02
    135.孙圣民:井田制兴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评论,2005/06
    136.杨勇:北魏均田制下产权制度变迁分析[J],史学月刊,2005/08
    137.赵振军:“三农”问题根在土地制度[J],农村经济,2005/03
    138.赵美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路:“灵活承包制”[J],理论界,2005/02
    139.盛荣:从目标和需求角度思考中国的农地改革[J],农村经济,2005/01
    140.宋志斌: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及其解决方略[J],农村经济,2005/10
    141.徐孝林:论析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利弊和未来改革取向[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05
    142.张红宇:对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与评论[J],农村经济,2005/08
    143.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
    144.伍业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制度缺陷[J],农村经济,2005/06
    145.曹泽华: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求实,2005/03
    146.邵彦敏: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启示[J],理论学刊,2005/10
    147.颜运秋:国有化: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148.刘金东:发展中国家执政党在土地问题上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红旗文稿,2005/18
    149.陈天宝: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01
    150.张丽萍: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06/03
    151.张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索[J],当代经济科学,2006/05
    152.林哲: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动因、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03
    153.常秀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效率评价[J],农村经济,2006/05
    154.杜伟:关于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6/04.
    155.毛瑞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缺陷及改造[J],经济问题,2006/03
    156.刘芳:邓小平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04
    157.冯金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06/24
    158.石慧: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9
    159.张超:关于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界(下半月),2006/11
    160.汪先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J],经济论坛,2006/19
    161.叶剑平: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04
    162.钱莲琳: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创新与保障[J],农业经济,2006/10
    163.赵紫玉:构建我国农地产权“三权分离”模式——对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J],国土资源,2006/09
    164.王桂芳:英国地产权制度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01
    165.杨林娟:美国与日本的农地流转制度[J],农村工作通讯,2007/02
    166.刘广栋等: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农村观察,2007/02
    167.张术环:当代日本农地制度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发[J],世界农业,2007/06
    168.郝寿义等: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考察[J],日本学刊,2007/01
    169.陈勇:英国土地制度及其实践[J],山东国土资源,2007/02
    170.孙仲彝:坚持和完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171.赵振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发展、农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J],农村经济,2007/09
    172.朱文: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创新[J],农村经济,2007/09
    173.唐敏:集体土地“制度创新”之惑[J],瞭望,2007/37
    174.党国英:建设新农村必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中国经贸导刊,2007/17
    175.卢锟:关于完善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思考[J],平原大学学报,2007/04
    176.李维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残缺及变革方向[J],中州学刊,2007/05
    177.王世联: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07/09
    178.王春明:论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的突出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179.郭亚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180.肖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思路比较及启示[J],世界经济情况, 2007/06
    181.郭平: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色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182.车裕斌:当代农地流转制度目标的变迁轨迹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 2007/09
    183.Kai-sing Kung, James. Do Secure Land Use Rights Reduce Fertility? The Case of Meitan County in China. [J]. Land Economics. Feb2006, Vol. 82 Issue 1, p36-55.
    184.Zhang, Hongye. et al. Impacts of China's Rural Land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on Rural Economy and Grain Production. [J]. 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Mar2006, Vol. 23 Issue 2, p607-624.
    185.Reform in Latin America. [J]. Land Economics. Aug70, Vol. 46 Issue 3, p215
    186.Li, L.H.; McKinnell, K.G.; Walker. A:Convergence of the land tenure systems of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J]. Journal of Property Research. Dec2000, Vol. 17 Issue 4, p339-352
    187.Dong, X.“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Rural China”. [J]. World Development, 1996, Vol .24,NO.5,p915-928.
    188.Jaynes, Gerald D.“Economic Theory and Land Tenure”. [J]. 1979 , Conference Paper.
    189.Kung,J, K. Common Property Rights and Land Reallocations in Rural China:Evolence from village Survey. [J].World Development, 2000 ,Vol .28 .No. 4, p701-719
    190.Charles C. Krusekopf . Diversity in land-tenure arrangements under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ume 13, Issues 2-3, 2002, Pages 297-312
    191.Guo Li, Scott Rozelle and Loren Brandt . Tenure, land rights, and farm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ume 19, Issues 1-2,1 September 1998, Pages 63-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