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超越边界的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文由导言、四章和结语组成,从理论的一般性分析到武汉城市圈的实证性论述逐次展开。治理理论是一种对中国城市圈发展比较有效的解释框架,本文首先从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入手,考察国外城市圈治理模式的变迁轨迹。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全面剖析中国城市圈的演进图景,深入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困境,阐释武汉城市圈治道变革:超越边界的治理(transborder governance)。
     导论,主要由研究的缘起,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个案概况、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构成。
     第一章,城市圈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析。梳理城市圈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比较西方国家四种类型的大都市区管理体制,剖析从机构改革到治道变革的大都市区治理变迁轨迹。
     第二章,基础与动力:武汉城市圈的演进图景。探讨武汉城市圈形成的基础条件和动力机制。指出地域基础和物质条件是武汉城市圈形成的基础要素;市场机制是武汉城市圈形成的自组织力,推动经济要素自由流动、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着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网络的产生、发育与成长;政府行为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他组织力,中央政府战略规划、地方政府政策行为和城市圈域内各级政府的具体执行行为从国家区域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地方政府竞争三个层面共同规划、引导、强化和协调武汉城市圈发展进程。
     第三章,破壁之变局:武汉城市圈的成长需求。指出城市圈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基本公共服务失衡和公共事务治理失效成为制约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瓶颈。城市圈经济的扩散性和行政区划的边界性的矛盾冲突成为城市圈管理体制创新的动力。城市圈发展困境的求解策略不能囿于行政区划调整,必须突破科层制管理模式,改变行政区划分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解决经济发展与行政体制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超越边界的治理:武汉城市圈的治道之变。区域发展不协调间题的传统解决方法囿于“政策撬动经济发展”思维,实践中倾向于依靠国家规划和政策调整重新配置资源。武汉城市圈治道之变表现于政府主导重塑治理理念,构建多维治理结构和跨域治理制度,致力于创建城市圈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构建跨界治理模式。
     结语。本文结语指出,城市圈发展是地方治理创新的区域空间;从武汉城市圈演进图景分析,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从武汉城市圈发展困境分析,政府主导城市圈发展必然带来政府悖论问题,需要政府治道变革;武汉城市圈的形成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共同作用,“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合力是其重要的治理机制;根据治道变革的一般规律,“治理”只是解决“市场失灵”或“政府失败”的一种方法,也不能忽略“治理失败”的可能性;将“同圈同构”、“同圈同制”与“同圈分构”、“同圈分制”结合起来是城市圈跨界治理的应然逻辑。
     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形成过程和发展困境考察,揭示了城市圈形成发展既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系统发展的自组织过程,也是政府权力干预建设城市圈的他组织过程,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复合作用于武汉城市圈发展。阐释城市圈囿于行政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困境,指出城市圈治道之变,不仅仅是行政区划、行政体制的“形”变,政府治理模式的“神”变更为重要。跨界治理成为城市圈发展的应然逻辑选择。
This thesis includes a preface, four chapters and a summary.From the general theory analysis to empirical discuss of wuhan city circle on successive, governance theory is a effective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ies. The paper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we have had, and analyze the trace of development on governance of foreign city circle pattern.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analysi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Chinese urban circle, analysis dilemmas of wuhan city circle' development, point out the governance of public affairs: transborder governance.
     Introduction, this part includes the origins of study,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research status, case, 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source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 the theory basis of city cicle governance and practice it. Analyze the develop of city cicle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theory research, and compared four types of metropolitan adminstration system with westen contries, anaysis the exchange trace from institutional reform to the governance of metropolitan governance transiton.
     Chapter Ⅱ, the foundation and motivation:the evolution picture of Wuhan city ci rcle. Discuss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that form the Wuhan ci ty circle. Point out that geographical basis and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are the basic el ements for the formation of Wuhan city circle. The market mechanism is self-organiz ed force for the formation of Wuhan city circle. Promotion of the free flow of econom ic factors,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g radually improve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netwo rk of the city cycle. Government action is the heter-organized force for the constructio n of Wuhan city circle. Through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and competition in local government, central gover nment strategic plans, local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specific executive behavior of g 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the city circle plan guide, strengthen and coordinate the de velopment process of Wuhan city circle.
     Chapter III,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the growing demand of Wuhan City Circle. Point out that supply dilemma of public goods, imbalance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failure of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have become the bottleneck that constrains the development of Wuhan City Circl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City Circle economy and the border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gives birth to the power for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the adjust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t must break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breakthrough the rigid constraints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aus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resolve conflict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Chapter IV, transborder governance:New Governance of Wuhan City Circle. The traditional solutions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order are confined to the thought of "policy levera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nd to rely on national planning and policy adjustments to re-allocate economic resources. The new governance of Wuhan City Circle is reflected in reshaping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in the leading of government, constructing a multi-dimensional and cross-domain management system, creating multi-level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building transborder governance.
     Conclusion:Development of the City Circle is the regional space of loc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icture of Wuhan City Circle, the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and regula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government-lead development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paradox problem, which requires governance reform. Wuhan city circle is formed by the market forces and government forces, in whic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visible hand" is an important governance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 governance reform,"governance" is just one solution to solve the "market failure" or "government failure", and we can not ignore the possibility "governance failure". It is imperative to combine the "isomorphic with the ring","with the circle with the system","sub-structure with the ring " and " with the circle-point" to achieve transborder governance of the City Circle.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analysis dilemmas of wuhan city circle'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revealed the reform of city cicle is not only self organization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 organaizational process of government authority intervention onstrucion city cicl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cooperation the develops of Wuhan city cicle. Interpretation these dilemma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icle, point out the exchange of governance, not only the shape, the mode of governance, but also the god exchange is more importance. Thansborder governance becomes a logic choice of city cicle development.
引文
①《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特辑——区域发展总休规划与城市群规划》,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特辑——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群规划》,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0/18/content_3640318_2.htm.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most.gov.cn/yw/200710/t20071026_56736.htm.
    ②俞正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湖北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6月10日。
    ③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①张从果、杨永春:《都市圈概念辨析》,《规划研究》2007年第4期。
    ② Donald J. Bugue, ed.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Historical Trends and Future Projection(The Free Press,1985), p.140.
    ③王旭:《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美国研究》1998年第4期。
    ①张从果、杨永春:《都市圈概念辨析》,《规划研究》2007年第4期。
    ②韦伟,赵光瑞:《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现代日本经济》2005年第2期。
    ③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经济地理》1996年第3期。
    ④王旭:《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美国研究》1998年第4期。
    ⑤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城市规划》1986年第3期。
    ①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争论及近今进展述评》,《国外城市规划》1997年第2期。
    ②姚士谋:《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0页。
    ③高汝熹、阮红:《论中国的圈域经济》,《科技导报》1990年第4期。
    ④复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关于上海圈形成战略的构想》《财经研究》1993年第9期。
    ①此处“城市”是指与省、县等行政建制对应的政治、法律概念,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参见王佃利等主编《现代市政学》,中国大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23页。
    ②王旭:《从体制改革到治道改革——美国大都市区管理研究重心的转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与区域主义改革》,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3页。
    ①詹姆士:·布坎南:《经济自由与联邦主义》,《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5页。
    ②刘彩虹:《整合与分散——美国大都市地区治理体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3页。
    ③张紧跟:《当代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争论与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④刘彩虹:《整合与分散——美国大都市地区治理体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页。
    ①刘君德:《中国行政区划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2-455页。
    ②顾朝林:《我国大都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设想》,《中国方域》1999年第5期。
    ③朱英明:《国外大都市区管理的实践及其借鉴》,《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期。
    ④徐春秀:《中国都会地区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国方域》1999年第5期;戴均良:《特大城市郊区改县改市的利弊分析——对上海市区县体制的调查研究》,《中国民政》2000年第9期:汪宇明;《再论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改革与战略》2001年第5期。
    ⑤舒庆、刘君德:《中国行政区经济运行机制剖析》,《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6期;舒庆、刘君德:《一种奇异的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5期。
    ⑥参加舒庆:《中国行政区经济行政区划》,中国环境出版社1995年版;周克瑜:《走向市场经济——中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整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汪宇明:《中国省区经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林涛:《国民经济区域调控——中心城市调控模式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舒庆、周克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刘君德:《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的制度性矛盾与整合研究——中国行政区经济的案例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①陶希东、赵鸿婕:《从行政区经济走向大都市圈经济》,《江南论坛》2003年第8期。
    ②智贤(刘军宁):《GOVERNANCE——现代“治理”新概念》,《改革与战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5-57页。
    ③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1997年底1期。
    ④张京祥、黄春晓:《管治理念及中国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的重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张京祥、程大林:《由行政区划调整到都市区管治》,《规划师论坛》2002年第9期。
    ⑤安树伟、卢春香、郭竞:《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的体制创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⑥刘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3期。
    ⑦马海龙:《区域治理:一个概念性框架》,《理论月刊》2007年第11期。
    ⑧马海龙:《区域治理:内涵及理论基础探析》,《经济论坛》2007年第19期。
    ⑨王健、鲍静:《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一体化的新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⑩陈剩勇、马斌:《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唐亚林:《长三角城市政府合作体制反思》,《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期。
    ②刘君德、张玉枝:《国外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公共经济学的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3期。刘君德:《论中国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兼论珠江三角洲的政区改革》,《经济地理》2001年第2期。刘君德:《加拿大蒙特利尔城市共同体的组织与功能》,《上海城市规划》2002第1期。
    ③汤建中:《美国城市行政区域的若干基本问题——区域经济和城市发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④林涛:《美国大都市区域的行政组织与管理问题——以洛杉矶大都市区为例》,《城市问题》1999年第1期。
    ⑤黄丽:《国外大都市区治理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宁越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1998第1期;范爱文:《首都圈城沛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陈瑞莲、蔡立辉等:《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的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陶希东:《转型期中国跨省市都市圈区域治理——以“行政区经济”为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武建奇、母爱英:《京津冀都市圈管治问题探讨》,《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6期;吴未、曹荣林、易晓峰:《南京都市圈城市管治的初步设想》,《规划师论坛》2002年第9期。
    ⑦武汉市政府课题组:《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长江论坛》2003年第4、5期;武汉市城市经济圈建设课题组:《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战略构想》,《政策》2003年第9期: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产业集群与武汉经济圈发展研究》,《长江论坛》2005年第3期;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武汉经济圈资源要素的互动研究》,《长江论坛》2005年第4期;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 珠三角京津冀比较研究(上、下)》,《长江论坛》2005年第5、6期;中共武汉市委政研室:《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对策建议》,《政策》2005年第8期;
    ①刘春、朱俊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李娟文、姚华松:《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思考》,《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4期;刘加顺:《武汉都市圈一体化研究》,《理论月刊》2005年第1期;蔡靖方、刘国炳:《武汉城市经济圈规划的初步设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倪鹏飞:《城市竞争力与大武汉都市区展望》,《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3期;方亚飞、谢晓云:《从“内徒困境”走向“智猪博弈”——关于武汉城市圈博弈策略的理性思考》,《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赵伟:《中心城市功能与武汉城市圈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秦尊文:《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其核心圈建设》,《系统工程》2005年第12期;邓明然:《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圈层一体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第3期;秦尊文:《双迁模式: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策略》,《政策》2007年第2期;杨云彦:《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与中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0期;甘德安、毛蓉、张博:《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现实、特征、理念与对策建议》,《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1期。
    ②陈飞、翁强:《城市圈战略中的政府功能—以武汉城市圈战略实践为例》,《特区经济》2005年第3期。
    ③吴潇、韩德明:《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政府作为分析》,《中国商界》2008年第3期
    ①湖北省统计局:《武汉城市圈统计数据(2005-2007)》(内部资料),第1-2页。
    ①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①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7页。
    ②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的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经济地理》1996年第3期。
    ①[美]保罗·萨谬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②[美]保罗·萨缪尔森:《公共支出的纯理论》,《蒂布特模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③[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许彬:《蒂布特模型与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②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③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
    ④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6页。
    ⑤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①刘君德主编:《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②舒庆、周克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2页。
    ①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9页。
    ①参见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0年版,第34页。
    ③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④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载《政治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第3期。
    ①迈克尔·麦金尼斯,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民主变革:从为民主奋斗走向自主治理》,《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①由于城市圈相关概念的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混淆使用,特别是译文的不同,所以本文在此使用的大都市区、大都市圈、城市圈、城市群等概念内涵是一致的。
    ②安筱鹏韩增林:《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③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7-398页。
    ①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与区域主义改革》,2005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②王旭:《从体制改革到治道改革——美国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研究重心的转变》,《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大系与区域主义改革》,2005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5页。
    ②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与区域主义改革》,2005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5页。
    ①Christian Lefevre:Metropolitan Government reform in Europe:Trends and challenges, Revue Suisse de Sciences Politiques,7,3, automne2001, pp136-141.
    ④刘君德、张玉枝:《国外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经济学的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3期。
    ①林涛:《伯明翰大都市区行政组织的发展》,《城市问题》1997年第5期。
    ①刘彩虹:《整合与分散——美国大都市地区治理体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01 103页。
    ①黄勇《美国大都市区的协调与管理》,《国外规划研究》2003年第3期。
    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日韩都市圈考察团:《日本都市圈启示录》,《中国改革》2005年第3期。
    ③许浩:《日本三大都市圈规划及其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借鉴意义》,《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5期。
    ①王旭:《对美国大都市区化历史地位的再认识》,《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②Kyungnam.Soo Young Park:《对汉城大都市区增长的控制管理》,《国外城市规划》1995年第4期。
    ③赵燕菁:《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增长模式》,《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①林涛:《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规划问题》,《中国方域》1997年第2期。
    ②吴健平:《曼彻斯特大都市政府的形成发展评述》,《中国方域》1996年第1期。
    ①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5页。
    ①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73页。
    ①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162页。
    ①武汉城市圈融合大幕拉开》,《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2月19日第7版.
    ①《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2006-2020)》,2007年7月.第3页。
    ②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③华民主编:《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①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4贝。
    ②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课题组:《荆楚文化与湖北城市群生态圈建设研究》,《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1页。
    ②武汉规划网:武汉城市圈概况http://www.whplan.cn/03research/research_list06_11.asp
    ①高松峰、刘春国、陈旭、薛重生:《亚圈层多核联动——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空间组织的新模式》,《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3期。
    ①武汉规划网:武汉城市圈概况http://www.whplan.cn/03research/research_list06_11.asp.
    ①贾元华、刘奕、徐文学:《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综合运输》2008年第3期。
    ①蒋敏华:《历史上的武汉城市圈之议》,《武汉文史资料》2007年第9期。
    ②汉网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4-12/22/content_412512.htm.
    ③周兆锐:《湖北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55-58页。
    ④张万涛:《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71-280页。
    ①许国志:《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②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③张庭伟:《实证研究与定量分析:介绍一个实例》,《城市规划》2001年第9期。
    ④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①庞晶、叶裕民:《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生态经济》2008年第2期。
    ①刘静玉、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开发研究》2004年第6期。
    ②湖北省统计局编:《武汉城市群统计数据(2005-2007)》(内部资料)2008年3月
    ①徐李全、张进铭:《国家新区域发展战略导向下的中部崛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①杨云彦、秦尊文:《论”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
    ②徐勇:《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为什么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http://news.sina.com.cn/c/2004-10-01/00093815315s.shtml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0/18/content_3640318_2.htm。
    ①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放导报》2006年第2期。
    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休方案获批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http://www.hubei.gov.cn/sxwfbh/xwfbh/0808/0808xwfbc/200809/t20080927_79768.htm
    ①特别策划:“中部崛起”战略助推中国复兴之梦,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3/30/content_4362267.htm.
    ②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①四大城市群突破口各有侧重难题各有不同http://news.sina.com.cn/c/2006-09-08/014510952678.shtml.
    ①方智勇:《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经济发展现状及地位分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联合考察组:《探索城市群一体化道路——关于长三角、珠三角、中原、长株潭等城市群的考察报告》,《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6年5月31日,第8页。
    ③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鄂办发[2004126号。
    ①湖北省统计局编:《武汉城市群统计数据(2005-2007)》(内部资料)2008年3月,第3-12页。
    ①《2006年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情况及2007年工作要点》,《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材料》,2007年7月,第8页。
    ①保罗.萨谬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②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①《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第5页。
    ②《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第28页。
    ①《黄石市推进武汉城市圈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2007年6月,第116页。
    ②《鄂州市推进武汉城市圈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7年6月,第156页。
    ③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文件、政策和措施资料汇编》,2007年7月,第22、38页。
    ①《省人事厅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第38页。
    ②《潜江市推进武汉城市圈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7年6月,第177页。
    ①《黄冈市推进武汉城市圈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咸宁市推进武汉城市圈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7年6月,第164、169页。
    ①田惠敏、高复阳:《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建设研究》,《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第2期。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①项继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②马怀军、王创:《武汉城市圈部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差趴调查与思考》,《发展论坛》2008年第3期。
    ①孙友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界治理研究—基于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证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②2011年武汉民生与城市建设情况发布会实录http://www.hubei.gov.cn/xwfbh/xwfbh2011/1130/201110/t20111020_148060.htm
    ①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专题调研组:《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http://www.whczj.gov.cn/czky/view_article.jsp?article_id=234.
    ①《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2007年7月,第3页。
    ①《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2007年7月,第31页。
    ②周昕、向敏:《“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制创新研究——以武汉城市圈环境法制建设为视角》,《经济师》2011年第1期。
    ③程焰山:《武汉城市圈跨区域湖泊管理创新研究——以四市共管的梁了湖为例》,《长江论坛》2010年第4期。
    ④李静、马琴:《以地方财政促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2期。
    ①《梁子湖:渴望一个婆婆来管》,http://news.sina.com.cn/o/2009-06-13/054315782008s.shtml.2009年06月13日05:4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②《梁子湖:渴望一个婆婆来管》,http://news.sina.com.cn/o/2009-06-13/054315782008s.shtml.2009年06月13日05:4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③汉江污染大调查http://www.cnhubei.com/xwzt/2008zt/hjswl/hjsbd/200803/t243464.shtml
    ①周听、向敏:《“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制创新研究——以武汉城市圈环境法制建设为视角》,《经济师》2011年第1期。
    ②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③武汉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武汉城市圈年鉴(2009)》,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6、29、26页。
    ①王珺、周均清:《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年第3期。
    ①张建军、刘冰:《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分析》,《特区经济》2008年第4期。
    ②党兴华等:《基于区域外部性的城市群协调发展》,《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
    ③卢现祥、张翼:《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汉城市圈一体化机制创新研究》2008年12月26日http://www.wto-znufe.com.cn/articleshow.asp?ContentId=3678
    ①《依武而昌——孝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侧记》《咸宁日报》2006年8月17日http://www.xnnews.com.cn/ztbd/whcsjjq/whcsqyx/201101/t20110128_196413.htm
    ②孟庆红:《区际合作与区际优势重组》,《财经科学》2000年第1期。
    ①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和苏珊·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204页。
    ①省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2005年推进城市圈建设情况》,《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6年5月31日,第130页。
    ①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②《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2007年6月,第18-19页
    ①联合考察组:《探索城市群一体化道路——关于长三角、珠三角、中原、长株潭等城市群的考察报告》.《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6年5月31日,第8页。
    ②《200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武汉城市圈建设)》,2006年11月5日,http://www.hubei.gov.cn/vghb/vg09/gh03/200611/t20061105_8620.htm
    ③《鄂州市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2005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6年5月31日,第130页。
    ④《主动全面融入,促进开放发展》,《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7年7月24日,第26页。
    ①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57号文)
    ①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鄂政办发[2008]16号文)。
    ①《200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武汉城市圈建设)》,2006年11月5日 http://www.hubei.gov.cn/yghb/yg09/gh03/200611/t20061105_8620.htm.
    ①徐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
    ①《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2007年6月,第11页。
    ①《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有关情况的通报——第7次省政府新闻法发布会发布稿》2005年7月12日,《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第63-65页。
    ②根据《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相关内容整理。
    ①《200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武汉城市圈建设)》,2006年11月5日,http://www.hubei.gov.cn/yghb/yg09/gh03/200611/t20061105_8620.htm.
    ①《省旅游局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2006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7年7,第9598页。
    ①《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2007年6月,第11页。
    ②《潜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2007年6月,第22-62页。
    ①《200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武汉城市圈建设)》,2006年11月5日,http://www.hubei.gov.cn/yghb/yg09/gh03/200611/t20061105_8620.htm.
    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研究》,2011年2月12日,http://www.hbzyw.gov.cn/xwxx.asp?id=11252.
    ②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9页。
    ①《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十意见》,《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2007年6月,第12页。
    ②《省财政厅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7年7月,第12-13页。
    ①《武汉财政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举措及下一步的工作建议》,http://www.whczj.gov.cn/czky/view_article.jsp?article_id=299.
    ①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
    ②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第425页。
    ①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②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③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155页。
    ①张孝德、钱书法:《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悖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①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②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or Global Neighboyrhoo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2-3.
    1.俞正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湖北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6月10日。
    2.代省长罗清泉:(200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1月15日在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3.《罗清泉同志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10月15日。
    4.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57号文)。
    5.《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2004年9月3日。
    6.《罗清泉省长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3月31日。
    7.李春明:《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有关情况的通报——第7次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稿》,2005年7月12日。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10.《200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武汉城市圈建设)》,2006年5月。
    11.《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6年5月31日。
    12.《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2006年5月15日。
    13.《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总报告)》,2007年3月。
    14.《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材料汇编》,2007年6月。
    15.《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交流材料》,2007年7月。
    16.《支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文件、政策和措施资料汇编》,2007年7月。
    17.《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有关财税政策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200715号,2007年1月16日。
    18.湖北省统计局编:《武汉城市圈统计数据(2005--2007年)》(内部资料),2008年3月。
    19.《湖北省工商局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试行办法>的通知》(鄂工商注[2008]1124号),2008年6月30日。
    20.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交通规划纲要》,2008年7月。
    21.《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通知》,2008年9月。
    22.《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的通知》,2008年11月。
    23.《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规划纲要的通知》(鄂政发[2008166号),2008年11月11日。
    24.《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2009年3月。
    25.《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2009年9月。
    26.《2008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武汉城市圈建设)》,2009年3月。
    27.《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09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2009年3月。
    28.《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2010年1月。
    29.《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2010年4月。
    1.高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2.贾孝通、钱伟长、冯之浚等:《地区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
    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刘君德:《中国行政区划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同济火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姚士谋:《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中国科学技术人学出版社1998年版。
    8.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1.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人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鲁勇:《行政区域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国内及国际区域合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刘江:《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18.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金太军、赵晖、高红:《政府职能的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版。
    20.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3.陈瑞莲、蔡立辉等:《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的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5.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7.周牧之:《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28.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9.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30.崔功豪、王兴平:《当代区域规划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李廉水、(美)Roger R. Stough等著:《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魏达志、邓雪丽、曾祥炎:《城市群与城市国际化》,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
    35.左学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36.裴填:《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与整合》,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版。
    37.张震龙:《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姚士谋、陈振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技大学2006年版。
    39.刘治彦:《城市区域经济运行分析》,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0.张丽君:《区域经济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张明龙:《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2林凌:《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3.陶希东:《转型期中国跨省市都市圈区域治理——以“行政区经济”为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44.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5.王建延:《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6.孙兵:《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孙斌栋:《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方创琳:《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9.李娟、胡长顺:《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经济科学2007年版。
    50.胡树华、侯仁勇、杨洁:《区域战略与中部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王发曾等:《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特辑——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群规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中国投资环境论坛:《区域协调与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第四届中国投资环境论坛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苗长虹:《中国城市群发育与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莫建备、徐之顺、曾骅、荣跃明:《区域一体化发展:拓展和深化——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6.郝东恒、王殿茹等:《环渤海两岸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陶希东:《转型期中国跨省市都市圈区域治理——以”行政区经济”为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58.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中国财政经济2007年版。
    59.朱启贵:《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60.张军扩、侯永志:《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同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61.张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08年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2.陈瑞莲等:《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毛汉英:《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实践》,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64.张明龙:《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65.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武汉人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赵晓雷:《城市经济与城市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8.李玉江:《城市群形成动力机制及综合竞争力提升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金太军:《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建构与和谐》,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9年版。
    1.亚当·库柏:《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詹姆士·布坎南:《经济自由与联邦主义》,《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6.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7.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8.哈维·阿姆斯特朗:《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第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威廉·富尔顿、彼得·卡尔索普:《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1.王沪宁:《中国变化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治的含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2.复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关于上海圈形成战略的构想》,《财经研究》1993年第9期。
    3.许学强、周春山:《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的形成》,《城市问题》1994年第3期。
    4.舒庆、刘君德:《中国行政区经济运行机制剖析》,《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6 期。
    5.舒庆、刘君德:《一种奇异的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5期。
    6.刘君德、张玉枝:《国外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经济学的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3期。
    7.吴健平:《曼彻斯特大都市政府的形成发展评述》,《中国方域》1996年第1期。
    8.张新华、濮存惠、肖元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比较研究》,《软科学》1996年第2期。
    9.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经济地理》1996年第3期。
    10.于凤荣、金书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为探析》,《中国行政管理》1996年第9期。
    11.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
    12.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3.齐康、段进:《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空间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1期。
    14.林涛:《伯明翰大都市区行政组织的发展》,《城市问题》1997年第5期。
    15.邓先瑞、徐东文、邓魏:《关于江汉平原城市群的若干问题》,《经济地理》1997年第12期。
    16.宁越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1998第1期。
    17.华伟:《地级行政建制的演变与改革构想》,《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
    18.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第2期。
    19.王旭:《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美国研究》1998年第4期。
    20.范爱文:《首都圈城沛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1.林涛:《美国大都市区域的行政组织与管理问题——以洛杉矶大都市区为例》,《城市问题》1999年第1期。
    22.顾朝林:《我国大都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设想》,《中国方域》1999年第5期。
    23.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24.刘君德:《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的制度性矛盾与整合研究——中国行政区 经济的案例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5.盖文启:《我国沿海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地理科学》2000年第3期。
    26.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7.薛东前、姚士谋、张红:《关中城市群的功能关系与结构优化》,《经济地理》2000年第6期。
    28.刘君德:《论中国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一兼论珠江三角洲的政区改革》,《经济地理》2001年第2期。
    29.朱英明:《国外大都市区管理的实践及其借鉴》,《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期。
    30.周国华:《试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3期。
    31.刘君德:《加拿大蒙特利尔城市共同体的组织与功能》,《上海城市规划》2002第1期。
    32.徐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
    33.陈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3期。
    34.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2002年第3期。
    35张京祥、程大林:《由行政区划调整到都市区管治》,《规划师论坛》2002年第9期。
    36.吴未、曹荣林、易晓峰:《南京都市圈城市管治的初步设想》,《规划师论坛》2002年第9期。
    37.武汉市政府课题组:《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长江论坛》2003年第4、5期。
    38.武汉市城市经济圈建设课题组:《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战略构想》,《政策》2003年第9期。
    39.董树平、李邦志:《湖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势探究》,《经济前沿》2003年第6期。
    40.曹国华:《都市圈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3年第6期。
    41.李光:《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几个问题》,《学习与实践》2003年第8期。
    42.陶希东、赵鸿婕:《从行政区经济走向大都市圈经济》,《江南论坛》,2003年第8期。
    43.俞正声:《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习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44.陈剩勇、马斌:《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5.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一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46.刘春、朱俊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7.李娟文、姚华松:《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思考》,《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4期。
    48.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课题组:《荆楚文化与湖北城市群生态圈建设研究》,《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
    49.刘静玉、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开发研究》,2004年第6期。
    50.杨云彦、秦尊文:《论”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1.姜桂石、刘会清:《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世界经济导刊》2004年第7期。
    52.刘彩虹:《整合与分散——美国大都市地区治理体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53.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与区域主义改革》,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4.中共武汉市委政研室:《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对策建议》,《政策》2005年第8期。
    55.刘加顺:《武汉都市圈一体化研究》,《理论月刊》2005年第1期。
    56.唐亚林:《长三角城市政府合作体制反思》,《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期。
    57.蔡靖方、刘国炳:《武汉城市经济圈规划的初步设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8.韦伟,赵光瑞:《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现代日本经济》2005年第2期。
    59.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日韩都市圈考察团:《日本都市圈启示录》,《中国改革》2005年第3期。
    60.倪鹏飞:《城市竞争力与大武汉都市区展望》,《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3期。
    61.方亚飞、谢晓云:《从“囚徒困境”走向“智猪博弈”—关于武汉城市圈博弈策略的理性思考》,《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
    62.赵伟:《中心城市功能与武汉城市圈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3.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产业集群与武汉经济圈发展研究》,《长江论坛》2005年第3期。
    64.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武汉经济圈资源要素的互动研究》,《长江论坛》 2005年第4期。
    65.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比较研究(上、下)》,《长江论坛》2005年第5、6期。
    66.王志锋:《创新区域治理机制推动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3期
    67.徐康宁、赵波:《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68.曹现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与地方公共管理创新—兼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政府合作机制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69.刘金松:《武汉城市圈:1+8突围》,《世纪行》2005年第6期。
    70.秦尊文:《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其核心圈建设》,《系统工程》2005年第12期。
    71.刘石:《区域一体化与武汉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思考》,《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期。
    72.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放导报》2006年第2期。
    73.邓明然:《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圈层一体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第3期。
    74.王旭:《从体制改革到治道改革—美国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研究重心的转变》,《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75.陶希东:《跨省区域治理:中国省级政区改革的路径选择》,《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
    76.张紧跟:《当代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争论与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7.安树伟、卢春香、郭竞:《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的体制创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78.踪家峰、杜慧滨:《区域治理结构优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9.秦尊文:《双迁模式: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策略》,《政策》,2007年第2期。
    80.王珺、周均清:《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81.党兴华等:《基于区域外部性的城市群协调发展》,《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
    82.张从果、杨永春:《都市圈概念辨析》,《规划研究》2007年第4期
    83.张丹、李娟文:《武汉城市圈产业机构优化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4.武建奇、母爱英:《京津冀都市圈管治问题探讨》,《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6期。
    85.蒋敏华:《历史上的武汉城市圈之议》,《武汉文史资料》2007年第9期。
    86.马海龙:《区域治理:一个概念性框架》,《理论月刊》2007年第11期。
    87.马海龙:《区域治理:内涵及理论基础探析》,《经济论坛》2007年第19期。
    88.杨云彦:《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与中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0期。
    89.龙正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中国改革》2007年第12期。
    100.甘德安、毛蓉、张博:《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现实、特征、理念与对策建议》,《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1期。
    101.庞晶、叶裕民:《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生态经济》2008年第2期。
    102.马怀军、王创:《武汉城市圈部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调查与思考》,《发展论坛》2008年第3期。
    103.张建军、刘冰:《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分析》,《特区经济》2008年第4期。
    104.徐越倩、马斌:《地方治理的理论体系及中国的分析路经》,《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105.叶洪涛:《武汉城市网经济一体化探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106.钱海梅:《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公共服务供给——基于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分析》,《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2期。
    107.刘焕章、张紧跟:《试论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区域合作: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经济》2008年第12期。
    108.方智勇:《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经济发展现状及地位分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9项继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110.齐尚明,韩德明,郑阔:《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构建》,《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11.徐李全、张进铭:《国家新区域发展战略导向下的中部崛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12.田惠敏、高复阳:《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建设研究》,《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第2期。
    113.李静、马琴:《以地方财政促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商贸工业》2010 年第2期。
    114.孙友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界治理研究—基于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证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15.周听、向敏:《“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制创新研究——以武汉城市圈环境法制建设为视角》,《经济师》2011年第1期。
    1.Rosenstein-Rodan, PaulN.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Economic Journal,530une-September),1943.
    2.Savitch and Vogel(2000a), "Paths to New Regionalism 99'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Review,32(3):158-168
    3.In:B. KATZ(Ed. Reflections onRegionalism.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0:185-217.
    4.Savitch and Vogel(2000a), "Paths to New Regionalism",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Review,32(3):158-168
    5.Calthorpe, P and Fulton, W:2001. The Regional City:Planning for the End of Sprawl.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PP.10,106.
    6.GottmanJ. 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Cambridge:The M. I. Tpress,1961.
    7.Ullman E. L. American Commodity Flow,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7.
    8.Frideman J. R. Urbanization, Planning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Sage Pubication,1973.
    9.Hagerstrand T. Irm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tiM Proces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68.
    10.Haggett P, CliffA D. Locational Models, 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77.
    11.Hall ESpatial Structure of Metropolitan England and Wale. Canmbridge, England: University ofCambridge press,1971.
    12.Doxiadis CA. Man's Movement and His Settlements, Ekistrics,1970,29(1).
    13.McGeet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
    14.Lynch K. Good City Form, Boston:University of Harward Press,1980.
    15.Rondinelli DA. Applied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Development Policy,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5.
    16.Frideman J R.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Development&Change, Urban Studies.1986,23(2).
    17.Pyrgiotis YN.Urban Networking in Erope.Ekistis,1991,50(2).
    18.Kunzmann K R, Wegener M. The Attem of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Europe.Ekistics,1991,50(2).
    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办公室http://www.hbwhcsq.gov.cn/default.aspx
    湖北决策咨询网,http://www.hubeidrc.gov.cn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http://www.whtj.gov.cn
    武汉方志网,http://http.whfz.gov.cn
    荆楚网,http://www.cnhubei.com
    汉网,http://www.cnhan.com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ubei.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