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连接词汇学与句法学的纽带,词语组合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语言学界和计算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形名组合是词语组合的核心形式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静态组合规律及其动态句法功能。
     本文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理论语言学界和计算语言学界有关形名组合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试图打破传统语法对形名组合的定中结构分析模式和修饰关系解释思路,从静态角度,以语义语法理论为本体论,以双向选择为方法论,提取了形容词与名词组合的十种语义关系类型,不同的语义关系类型反映了形容词与名词各自的不同语义类别,根据这十种语义关系类型,结合形容词和名词的概念意义,把形容词分为主体、事体、物体、时空、评价五种次范畴小类,把名词分为主体、事体、物体、时空、逻辑五类次范畴小类,并建立形容词次范畴和名词次范畴之间的语义组合模型。我们还翔实细致地考察分析了六种主体类(容貌、身体、态度、性格、智力、情感)、九种事体类(模态、难度、急度、速度、时长、强度、范围、深度、细度)、两种物体类(颜色、味道)和两种评价类(价值、怪异)形名组合的静态语义组合规律,从而印证了语义语法理论和双向选择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验证了对形容词和名词所进行的语义次范畴分类的合理性。在静态的语义组合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考察了形名组合进入某些句法结构后的动态表现,例如:N1+A+的+N2、N1+有+N2+A、N1+N2+A+地+VP以及N1+A单+N2双+地+VP,不仅从语义组合模型角度对处于一定句法结构中的形名组合与其他句法成分的复杂语义关系给出了全新的语义解释和形式验证,而且也揭示了句法结构对形名组合的约束机制以及形名组合对句法结构的选择机制,通过句法结构与形名组合间的限选机制验证了形式结构与语义组合间也同样存在着双向选择性。
     本文运用语义语法理论和双向选择方法对形名组合所进行的静态动态研究,在理论上证明了语义语法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双向选择方法的有效性,为构建语义语法理论的语义特征论、语义关系论、语义组合论和语义选择论奠定了一块基石,对其他类型的词语组合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在应用上,所提取的语义关系类型、语义组合模型、语义次范畴分类以及结构与组合间的约束选择机制等语义信息和语法信息对计算语言学、语言教学和词典编撰都具有参考价值。
Compound-like constructions, as connectors between words and sentences, have gained much concern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linguists. Sinc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s (ANC) are among the core compound-like constructions, the dissertation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semantic build-up and the syntactic collocation patterns of (ANC) in Chinese.
    After the historical study on ANC in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 circl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adjectives as attributives and modifier may come out as a result of the investigation. Statically, the present study summarizes ten types of internal 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adjectives and nouns based on the semantic grammar as ontology and the mutual option as methodology. Different semantic relations reflect different semantic types of adjectives and nouns respectively. Combining the ten semantic relations with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adjectives and nouns, we classify adjectives into five sub-classes, subjective, eventual, objective, spatial & temporal, and appraisal and we also classify nouns into five sub-classes, subject, event, object, space & time, and logic. Consequently, a model of semantic combinations between sub-classes of adjectives and nouns is established. Regulations to constraint ANC are explored in detail among subjective-subject (feature, figure, attitude, personality, intelligence, emotion), eventual-event (modality, hardness, urgency, speed, length, strength, range, depth, detail), objective-object (colour, taste), and appraisal-logic (evaluation, oddness). The concrete study does not only justify the validity of semantic grammar and mutual option, but also verifi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of adjectives and nouns. Dynamically, we investigate the syntactic function of ANC in syntactic structures, such as N1+A+de+N2、N1+you+N2+A、N1+N2+A+de+VP, and N1+A(single syllable)+N2(double syllable)+de +VP. The dynamic study gives a new semantic explanation and formal verification of the complex 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ANC and other syntactic elements. It also shows the governing mechanism for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to constrain ANC and the selecting mechanism for ANC to require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re also exist mutual options between formal structures and semantic combinations.
    Theoretically, the static and dynamic study on ANC paves the way for the study of semantic features, semantic relations, semantic combinations and semantic options in semantic grammar. Practically, semantic relations, the semantic combination model, sub-classes of adjectives and nouns, governing mechanism incorporating constructions into structures give clues 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omputerize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dictionary compiling.
引文
[1] 参见埃德蒙德·胡塞尔(1998:26-27)。
    [2] 参见雅克·德里达(1999:20)。
    [3] 参见Blackburn(1984:1-2)。
    [4] 转引自徐友渔(1994:6)。
    [5] 参见邓晓芒(1986:75-80)。
    [6] 参见石毓智(2001:5-6)。
    [7] 观点见于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参见吕叔湘(1984a:553)。
    [8] 参见胡附、文炼(1982:161-167)。
    [9] 参见朱德熙(1985a:80)。
    [10] 参见邵敬敏(2004:101)。
    [11] 参见朱德熙(1985a:75)。
    [12] 观点见于1979年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参见吕叔湘(1984a:531)。
    [13] 这里可参考吕叔湘先生对“词组”的解释,参见吕叔湘(1984a:486)。
    [14] 参见马建忠(2000:60)。
    [15] 参见黎锦熙(1992:15)。
    [16] 参见邵敬敏、任芝锳、李家树(2003:86)。
    [17] 参见黎锦熙(1992:52)。
    [18] 参见王力(1985:25)。
    [19] 参见吕叔湘(1982:18-21)。
    [20] 参见Chao,Yuen Ren(1948:35-56)。
    [21] 参见丁声树等(1961:13)。
    [22] 参见朱德熙(1962:351-360)。
    [23] 参见朱德熙(1956)。
    [24] 参见吕叔湘(1965:419-431、1966:119-128、1981:81-85)。
    [25]参见马建忠(2000:60)。
    [26] 参见马建忠(2000:165-173)。
    [27] 参见黎锦熙(1992:28、30、121)。
    [28] 参见王力(1985:143-145)。
    [29] 参见王了一(1982:34-35)。
    [30] 参见吕叔湘(1982:20-21)。
    [31] 观点见于1979年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参见吕叔湘(1984a:497)。
    [32] 参见陈瓊瓒(1955:22-27)。
    [33] 参见丁声树等(1961:43-45)。
    [34] 参见黄伯荣、廖序东(1997:81)。
    [35] 参见房玉清(1992:215)。
    [36] 参见刘月华、潘文娱、故韠(2001:196)。
    [37] 参见徐阳春(2003)
    [38] 参见范继淹(1858:213-217)。
    [39] 参见朱德熙(1982b:143-148)。
    [40] 参见张敏(1998:221-226)。
    [41] 参见Croft(1990)。
    [42] 参见铃木庆夏(2000:274-289)。
    [43] 参见马建忠(2000:201-203)。
    [44] 参见吕叔湘(1982:21)。
    [45] 参见朱德熙(1982b:150-151),其实,朱德熙在1957年由新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定语和状语》中就已提到这种顺序,见朱德熙(1957)。
    [46] 参见陆丙甫(1988:102-115)。
    [47] 参见马庆株(1995:357-366)。
    [48] 参见刘月华、潘文娱、故韠(2001:492-494),可另见刘月华(1984)。
    [49] 参见张伯江(1997:50-61)。
    [50] 参见张敏(1998:363)。
    [51] 参见马建忠(2000:200-222)。
    [52] 参见黎锦熙(1992:114-123)。
    [53] 参见王力(1985:31)。
    [54] 参见吕叔湘(1982:69-70)。
    [55] 参见刘丹青(1987:56-61)。
    [56] 参见孙德金(1996:79-87)、吕叔湘(1984b)、邢福义(1992)、宋玉柱(1995)、白俊耀(1982)。
    [57] 参见祁峰(2003)。
    [58] 参见姬东鸿、黄昌宁(1996:25-33)。
    [59] 参见詹卫东、常宝宝、俞士汶(1998)。
    [60] 参见董振东、董强(2003)。
    [61] 参见吕叔湘(1985:3-18)。
    [62] 参见邵敬敏(1992)。
    [63] 参见王金萍(2001)。
    [64] 参见詹卫东(1997:100-105)。
    [65] 参见尹世超(1983)。
    [66] 参见刘月华(1983:32-56)。
    [67] 参见郑贵友(2000)。
    [68] 参见张邱林(2005)。
    [69] 参见阮绪和(2003)。
    [70] 参见Grevisse(1969:285)。
    [71] 参见Lyons(1977:438-439)。
    [72] 参见Quirk等(1985:402-403,434-436)。
    [73] 参见Jespersen(1929),另见Jespersen(1965:74、75、81)。
    [74] 参见Jespersen(1929),另见Jespersen(1965:33-34)。
    [75] 参见Jespersen(1929),另见Jespersen(1965:81)。
    [76] 参见Lyons(1977:447-448)。
    [77] 参见Urdang(1968)。
    [78] 参见Wierzbicka(1988:466-497)。
    [79] 参见Marchand(1966:131-149)。
    [80] 参见Admoni(1970)。
    [81] 参见Ljung(1970)。
    [82] 参见Levi(1978)。
    [83] 参见Aarts和Calbert(1979)和Aarts(1976)。
    [84] 参见Warren(1978)。
    [85] 参见Teyssier(1968:225-249)。
    [86] 参见Bache(1978)。
    [87] 参见Warren(1984:225)。
    [88] 参见Helena(2002)。
    [89] 参见Halliday(1994)。
    [90] 参见Langacker(1991)。
    [91] 参见Dixon(1982:1-62)。
    [92] 参见Quirk和Greenbaum(1973)。
    [93] 参见Quirk等1985:437)。
    [94] 参见Hoepelman(1983:190-220)。
    [95] 参见Vendler(1968:121-134)。
    [96] 参见Katz(1972:736-760)。
    [97] 参见Seiler(1978:301-328),Hetzron(1978:165-184)。
    [98] 参见Frawley(1992:483-486)。
    [99] 参见Dirven(1999:57-67)。
    [100] 参见Malouf(2000:85-92)。
    [101] 参见James等(1999:135-143)。
    [102] 参见Igor和Alexander(2002:172-182)。
    [103] 参见Keller、Lapata和Ourioupina(2002:230-237)。
    [104] 参见Keller和Lapata(2003:459-484)。
    [105] 参见Lapata(2001:63-70)。
    [106] 参见Lapata、McDonald和Keller(1999:30-36)。
    [107] 参见Cruse(1986)。
    [108] 参见Smadja(1991:165-189)。
    [109] 参见Lahav(1989:261-279)。
    [110] 参见Friedemann(2001)。
    [111] 参见Reimer(2002)。
    [112] 参见Murphy(1990:259-288)。
    [113] 参见Bennett(2002)。
    [114] 参见Miller(1990)。
    [115] 参见Yarowsky(1992)和Ng&Lee(1996:40-56)。
    [116] 参见Yarowsky(1995:189-196)、Resnik(1997)。
    [117] 参见Wiebe等(1998)、Agirre & Rigau(1996)。
    [118] 参见Justeson & Katz(1995:1-28)。
    [119] 参见Chao & Dyer(2000:152-158)。
    [120] 参见Medin&Shoben(1988:158-190)。
    [121] 参见Murphy(1988:529-562)。
    [122] 参见Smith、Osherson、Rips&Keane(1988:485-572)。
    [123] 参见Rumelhart(1980:33-58)。
    [124] 参见Henk&Irena(2003:47-59)。
    [125] 观点见于1979年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参见吕叔湘(1984a:531)。
    [126] 参见刘丹青(1987:56-61)。
    [127] 参见张国宪(1995a、1995b)。
    [128] 参见Marchand(1966:131-149)。
    [129] 参见Admoni(1970)。
    [130] 参见Liung(1970)。
    [131] 参见Vendler(1970)。
    [132] 参见Levi(1978)。
    [133] 参见Aarts&Calbert(1979)、Aarts(1976)。
    [134] 参见Warren(1978)。
    [135] 参见Warren(1984)。
    [136] 参见Helena(2002)。
    [137] 参见Tucker(1998)。
    [138] 参见朱德熙(1985a:iii)。
    [139] 参见胡明扬(1994)。
    [140] 参见罗斑(1965:53)。
    [141] 参见邓晓芒(1996:9)。
    [142] 参见吕叔湘(1982)。
    [143] 参见奥托·叶斯柏森(1988)。
    [144] 参见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小组(1959:142)。
    [145] 参见徐思益(1959:280)、李临定、范方莲(1961:1)。
    [146] 参见朱德熙(1980:81-92)。
    [147] 参见朱德熙(1985a:80)。
    [148] 参见胡裕树、范晓(1985)。
    [149] 参见邵敬敏(1997)。
    [150] 参见范继淹(1986:154)。
    [151] 参见胡附、文炼(1989:63)。
    [152] 参见邵敬敏(1988:345-361)。
    [153] 参见陆俭明(1993:61)。
    [154] 参见邵敬敏(2000:3)。
    [155] 参见邵敬敏(2000:3)。
    [156] 参见邵敬敏(1997)。
    [157] 参见邵敬敏(1997)。
    [158] 参见邵敬敏(2004:101.106)。
    [159] 参见邵敬敏(2004:101.106)。
    [160] 参见邵敬敏(2004:101.106)。
    [161] 参见邵敬敏(2004:101.106)。
    [162] 名词指称的主体、事体、物体等都具有一定的属性,我们把具有自身固有属性的名词称之为属性承载体。指称人事物固有属性的词语,从词性上看,有的是名词,如:性格、情感、速度、颜色、形状、味道等,我们称之为固有属性域,有的则是形容词,如:倔强、愉快、迅速、红、圆、酸等,我们称之为固有属性值。比如: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性格的人、一个没有颜色的苹果。因为性格是人的固有属性,而颜色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过,属性域会有不同的属性值,如:性格有倔强、开朗、内向、外向等,颜色有红、黑、白、黄等。
    [163]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编(1983)。
    [164] 参见亚里士多德(1959:12)。
    [165] 量度属性值是物体固有属性值的语义漂移现象,它与非物体名词组合时,表现出较强的量度值。比如:“大人物”中的“大”主要不是突出人物的体积属性域,而是指人物 的“地位高”,因语义漂移而具有极强的量度特征。
    [166] 朱德熙认为单音节形容词做定语和谓语并不自由,我们认为所加的“很”具有成结构功能。
    [167] 属性呈现体是指所同现的属性值并不是本身固有的,而是自身作为属性承载体的一部分,所呈现的属性承载体的属性值,比如:在“聪明的办法”中,“办法”本身没有“聪明”属性值,“聪明”是具有固有属性域“智力”的主体的固有属性值,而“办法”通过使用“办法”的“主体”而呈现出“主体”的“聪明”属性值。
    [168] “情感”是主体的固有属性域,它有不同的属性值,如:高兴、难过、伤心、痛苦等,引发主体产生这些情感的动因,我们称之为属性引发体。
    [169] 参见刘丹青(1987:56-61)。
    [170] 主体的某一“情感”属性值可能还会导致一定的结果,情感属性值所同现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属性导致体。
    [171] 属性时空体是指所同现属性值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快乐的周末”不是说时间名词“周末”具有“快乐”属性值,而是指“快乐”所发生、持续、存在的时间。
    [172] 并不是绝对不能说,而是由于其使用频率极低,导致我们语感上的心理接受度较低,这说明语用对心理上的认知结构和语言上的句法语义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两个词语的同现率越高,认知结构对该组合的认可度、熟识度也就高,相对来说,该组合的合法度也就越高。
    [173] 参见涂纪亮主编(1988:257)。
    [174] 参见高名凯(1953、1954、1960)。
    [175] 参见马建忠(2000)、黎锦熙(1992)、王力(1985)和吕叔湘(1982)。
    [176] 参见陆宗达(1955)和俞敏(1955)。
    [177] 参见陈承泽(1922)、金兆梓(1922)、陆志韦(1951)、方光焘(1939)、陈望道(1939)赵元任(1955)、文炼、胡附(1954)、穆德洛夫(1954)。
    [178] 参见朱德熙(1960、1982a、1985a)。
    [179] 参见吕叔湘、朱德熙(1954:10)、周祖谟(1953)、文炼、胡附(195)、吕叔湘(1954)以及郭锐(2002:62)。
    [180] 参见袁毓林(1995)。
    [181] 参见郭锐(2002:24、93)。
    [182] 参见吕叔湘(1954)。
    [183] 参见邵敬敏(2004:101-106)。
    [184] 参见Langacker(1987:12)
    [185] 参见Halliday(1973:49)
    [186] 参见吕叔湘(1958)。
    [187] 参见李临定(1992:5)。
    [188] 参见文炼(1995)。
    [189] 参见郭锐(2002:98)。
    [190] 参见吕叔湘(1982:17)。
    [191] 参见马建忠(2000:51)。
    [192] 参见黎锦熙(1992:19)。
    [193] 参见王力(1985:17)。
    [194] 参见吕叔湘、朱德熙(1979:9)。
    [195] 参见张志公等(1956:137)。
    [196] 参见丁声树等(1961:7)。
    [197] 参见黄伯荣、廖序东(1997:3100。
    [198] 参见钱乃荣主编(1990)。
    [199] 参见朱德熙(1982b:55)。
    [200] 参见朱德熙(1956)。
    [201] 参见莫彭龄、单青(1985)、沈家煊(1997)、郭锐(2002:196)。
    [202] 参见马建忠(2000:51)。
    [203] 参见黎锦熙(1992:114)。
    [204] 参见廖庶谦(1951:123-124)。
    [205] 参见Chao(1979),中译本见《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
    [206] 参见吕叔湘(1979)、叶长荫(1984)、张宝林(1996:208-214)。
    [207] 参见Hu,Mingyang(1983:3-19)。
    [208] 参见王启龙(2003)。
    [209] 参见吕叔湘、饶长溶(1981)。
    [210] 参见朱德熙(1982b:52)。
    [211] 参见李宇明(1996)。
    [212] 参见胡明扬(2004),韩玉国(2004)、崔艳蕾(2004)。
    [213] 参见奥田宽(1982)、刘丹青(1987)、谭景春(1992)以及张国宪(1993)。
    [214] 参见Chao(1979),另见中译本《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第299-300页。
    [215] 参见陆俭明(1989)。
    [216] 参见石毓智(1991)。
    [217] 参见黄国营、石毓智(1993)。
    [218] 参见张国宪(1995c)。
    [219] 参见张国宪(2005a)。
    [220] 参见张伯江(1997)。
    [221] 参见刘焱(1998)。
    [222] 参见王金鑫、卢莹(2002)。
    [223] 参见马建忠(2000:49)。
    [224] 参见黎锦熙(1992:18)。
    [225] 参见王力(1985:17)。
    [226] 参见陆宗达、俞敏(1954)。
    [227] 参见吕叔湘(1954)。
    [228] 参见丁声树等(1961:4)。
    [229] 参见赵元任(1996:433)。
    [230] 参见袁毓林(1995)。
    [231] 参见朱德熙(1982b:41)。
    [232] 参见朱德熙(1982b)、陈建民(1986)、范晓(1998)、王珏(1999)。
    [233] 参见马庆株(1991)。
    [234] 参见黄伯荣、廖序东主编(1983)、刘月华等(1983)、李晋荃(1983)、俞敏(1984)、孙德金(1996)。
    [235] 参见彭睿(1996:96)。
    [236] 参见刘顺(2003:36)。
    [237] 参见相原茂(1990)、中川正之(1993)、邢福义(1995)、谭景春(1996、1997)、马庆株(1998)、张谊生(1996)、储泽祥(1996、1998)、刘叔新(1996)、王珏(1998、1999)。
    [238] 参见范晓(2001)。
    [239] 参见王珏(2001)。
    [240] 参见海德格尔(1987:7)。
    [241] 参见维特根斯坦(1962:26、3)。
    [242] 有个别形容词可以与多个属性域之间存在附属关系,这样如果名词所指事物同时具有它所附属的两个以上属性域,那么,就会造成歧义,如:“老”可属于“时间”和“年龄”属性域,在“老朋友、老同学、老教师、老干部”就会造成歧解;另外,可能有的形容词指向的不是单一事物的属性,而是通过比较得出的事实间的属性域,比如:“相似”指向两个以上事物的“关系”属性域,“多、少”指向事物集合的“数量”属性域。
    [243] 选择能力的大小和程度的高低会因事物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比如:自然物的颜色一般不由人的意志来决定,通常我们说“红太阳、白天鹅”而很少说“绿太阳、蓝天鹅”,自然物颜色的属性值多寡依赖于该事物自然颜色的多寡,比如“花”的颜色值就极为丰富。另外,某一事物的出现频率和典型程度也会影响属性域对属性值的选择能力。其实,从认知和语言事实上说,这反映了属性值与事物的同现频率和关联度。
    [244] 不同属性域与事物之间的紧密关联的程度会因事物和属性域的不同有所不同。比如:颜色大于温度对“苹果”的关联度,一般基于评价和对比的属性域(外貌、价值、隐显等)与视觉事物的关系不如“颜色、形状”等属性域与事物的关系那么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属性域的适用范围和组合能力,某一属性域的属性值组合范围越广(语义特征意义上的广,即能够与多种语义特征的名词组合),组合能力越强,该属性域与某一类事物的关系越不紧密,比如:属性域“功能”的属性值“好”就属此类,当然这只是一种倾向,绝非严格意义上的反比关系。
    [245] 参见维特根斯坦(1962:23-24)。
    [246] 形态派只是列举了几个标记,功能派和原型派都是从鉴别名词的标准角度解释了名词的分布和组合能力,不是对名词内涵的界定,而是对符合名词条件的功能限定,当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定义。
    [247] 参见马建忠(2000:49-50)。
    [248] 在这里我们无意争论历史上的时空学说的优劣,无论是绝对时空观(牛顿),还是相对时空观(爱因斯坦),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理解时空的意义:一是从形成主体物体事体的表象的意义上,我们认为康德的时空直观说具有深刻的道理,即空间是外感官的直观形式,时间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通过外感官感到的一切都在空间中,通过内感官感到的一切都在时间里,空间和时间是两种先天的纯粹直观形式;二是从日常经验的角度看,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派的时空关系说也很有见地,即空间代表事物的并存关系,时间代表事物的连续关系;三是从时空与存在物的关联性上看,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观结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说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即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限于篇幅我们只说出我们所认可的时空学说的合理之处,不讨论认可的理由和依据。
    [249] 参见闻扬、苑春法、黄昌宁(2000)。
    [250] 参见本文第二章第十种语义关系类型。
    [251] 参见Igor和Alexander(2002:172-182)。
    [252] 参见姬东鸿、黄昌宁(1996:25-33)。
    [253] 参见张国宪(2005a)他把形容词划分为表物形容词和表行形容词两类,我们认为这是不妥的,因为主体形容词在形容词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并且在句法语义上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
    [254] 本次统计采用单独计算法,即当N1与N2、N3与N4同时出现在A“秀丽”两边时, 算作两次,如:“容貌秀丽的姑娘”或“姑娘秀丽的容貌”计算为与“容貌”和“姑娘”分别同现各一次,“风景秀丽的小城”或“小城秀丽的风景”计算为“秀丽”与“风景”和“小城”分别同现各一次。
    [255[ 可见,主体色彩形容词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主体色彩一般是指主体的肤色,而非单指脸色,狭义的则指脸色,除非在一定的语境下,可补充主体色彩所指属性域(肤色还是脸色),否则应该与“脸色、面色、脸庞、面容”等容貌名词同现。
    [256] 从形名组配的逻辑可能性上说,主体名词是一个开放的类,具有述人特征的名词都属于此类。
    [257] 严格地说,这几个形容词不是容貌形容词典型成员,因为它们还可以与非容貌名词组合,如:端庄的举止、慈祥的天性、凶恶的本性。当它们做状语时,一般在语义上指向主体做出动作时面部特征。
    [258]当体感类A与述人N组合时,与情感形容词相似,NA式远远高于AN式。
    [259] 从构词法上看,有些体态类形容词是由两个单音节形容词复合而成的,其语义可以理解为“又A1又A2”,比如:高大——又高又大,瘦小——又瘦又小;从组合的规律性看,矮/瘦>高/胖>大/小,如:矮胖(*胖矮)、瘦高(*高瘦)、矮小(*小矮)、瘦小(*小瘦)、高大(*大高)、胖大(*大胖)。而“高矮、胖瘦”不是复合形容词,而是由反义形容词组合的名词。
    [260] 这两种结构,部分形容词都可以进入,如:公平、公正、厚道、耐心、坦诚、细心等,我们根据在各种结构中的出现率高低,并结合语感,使它们各得其所,不得兼类。
    [261] 其实,通用【述人名词】中也有“动词+后缀”述人名词,如:作家、读者、战士、观众、旅客、司机等,甚至有的[述人名词]与其行为动词是同形的,如:裁判、代表、领导等。不过这种双音节的述人名词繁衍能力很弱,不如“双音节动词+名词后缀”创造力强,如:游行——游行者、独裁——独裁者。
    [262] 具体论证参见本文第六章有关“事体形容词部分”。
    [263] 参见本文第十一章。
    [264] 参见彭飞主编(1989:181)。
    [265] 有的只能进入到NA结构,如:生性;有的很少进入AN结构,如:性子;有的使用频率很低,如:情性、心性、品性、脾性。
    [266] 先按公约率高低,再按拼音字母排列:善良、急躁、暴躁、刚烈、耿直、活泼、豁达、倔强、直爽、执拗、暴烈、高傲、孤僻、固执、豪爽、和善、开朗、乐观、敏感、随和、温柔、温顺、暴戾、沉稳、粗暴、敦厚、刚强、浮躁、刚直、孤独、厚道、机敏、谨慎、倔犟、腼腆、懦弱、平和、朴实、强悍、热情、软弱、爽朗、爽直、温和、顽强、忠厚、正直、傲慢、奔放、残暴、残忍、聪明、聪颖、纯厚、纯朴、粗犷、粗鲁、脆弱、风流、耿介、孤傲、乖戾、乖僻、豪迈、豪放、好动、好强、狡诈、坚强、坚韧、宽厚、懒惰、冷漠、毛躁、内向、泼辣、谦虚、谦和、强烈、柔顺、任性、率真、深沉、坦率、文静、务实、顽皮、凶残、凶猛、要强、严厉、幽默、直率、爱动、爱美、暴虐、慈祥、沉静、沉着、诚实、迟缓、淳朴、纯真、粗蛮、粗率、达观、胆怯、胆小、烦躁、放荡、刚毅、刚硬、果断、果敢、乖张、怪癖、豪犷、好奇、憨厚、含蓄、欢快、火爆、诙谐、和蔼、和顺、机智、骄傲、焦躁、坚忍、坚毅、健谈、拘谨、冷静、蛮横、平实、朴素、怯懦、勤奋、勤劳、勤俭、柔和、洒脱、率直、爽快、天真、外向、温厚、温良、温淑、文雅、婉顺、凶暴、凶狠、严肃、阳刚、忧郁、幼稚、勇敢、野蛮、真诚、真率、质朴、自卑、自信、自由等。
    [267] 参见毛泽东(1991:286)。
    [268] 参见陈一(2005:123-129)。他根据非自主动词和自主动词将形容词状语分为两类: 一是对际遇的评议(幸福、幸运、侥幸、不幸等),一是对动作行为的评议(明智、英明、幼稚、错误、正确、无耻、卑鄙等)。其实,这种分类也存在着问题,因为“幸福”类也可以做自主动词的状语,如:他幸福地看到妻子抱着孩子喂奶。我要不幸地指出:恐怕不会。“幸福”类形容词与智力类形容词在语义指向和句法分解上是一致的,都属于【述人】形容词。
    [269] 本文通借助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网络版语料库对以下129例情感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规律进行了考察,如:懊悔、懊恼、懊丧、安心、抱歉、悲哀、悲怆、悲愤、悲切、悲伤、悲痛、不安、不满、惭愧、诧异、畅快、怅惘、惆怅、沉闷、沉痛、吃惊、胆怯、担忧、得意、反感、烦闷、烦恼、烦厌、烦躁、愤怒、愤慨、高兴、尴尬、感动、感奋、感慨、感激、孤寂、害臊、寒心、欢快、欢乐、欢喜、慌乱、慌张、惶惑、惶恐、灰心、悔恨、后悔、后怕、激动、激奋、激愤、寂寞、焦急、焦虑、焦躁、焦灼、紧张、惊诧、惊愕、惊骇、惊慌、惊悸、惊惧、惊恐、惊奇、惊叹、惊喜、惊讶、惊异、沮丧、绝望、开心、亢奋、恐惧、苦闷、苦恼、快活、快乐、狂喜、愧疚、困惑、满意、迷惑、迷茫、恼火、难过、难堪、难受、内疚、彷徨、气愤、惬意、轻松、失望、伤心、伤感、生气、舒畅、痛苦、痛快、痛心、坦然、为难、委屈、羞愧、羞耻、欣喜、欣慰、兴奋、幸福、幸运、压抑、厌烦、厌倦、忧愁、忧虑、忧伤、忧郁、遗憾、愉快、郁闷、着急、震惊、自豪等,但不是说这些词都具有情感形容词的典型句法语义特征。我们相信,不仅词类的聚合不是特征范畴而是原型范畴,而且词类间的组合结构也不是特征范畴而是原型范畴。
    [270] 参见铃木庆夏(2000:274-289)。
    [271]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主体的情感表述可以进入否定式结构中,比如:虚拟句,如果今天你不高兴,我们就改天再谈这件事;通过某人外在形式揣测其内在情感的推理句,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你(并/有点儿)不高兴。它们是假设或者揣测某人的情感处于否定状态中,并不是对某人陈述自身情感的事实否定。
    [272] 由于一个人的情感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我们在语感上觉得该问答句似乎可以接受,但如果接受的话,询问者就不是对自身内在情感的征询,而是对自身外表是否透露自身内在情感的询问,同样,被询问者也不是对询问者内在情感的否定,而是对询问者外在形式给自身的感觉的否定,如果我们将情感的源起点“心里”插入的话,就更能明晰地检测出句子的非接受性,如:我心里难过不难过?——*你心里不难过。
    [273] 尽管在“一个A的人”上存在着对立,但是都可进入“这个人很A”结构中,这个人很激动/高兴╱难过/开朗/聪明/英俊。
    [274] 请参见本文第十章“N1有N2很A”歧义格式的分化规则。
    [275] 当呈现体为动词VP时,它与导致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比如:愤怒的吼叫,可以解释为“因愤怒而吼叫”,也可以解释为“吼叫”表现出“愤怒”,即VP可能是体验者因某种情感而做出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从另一角度说又表现了体验者的情感状态。在此,本文没有做更细致的语义划分。
    [276] 情感的引发体在“VP1+A+VP2”中有时会是动词VP2名化的名词,VP1一般是可带动词宾语的轻动词(进行、给予、做出、加以等),如:做出痛苦的决定。
    [277] 参见刘丹青(1987:56-61)。
    [278] 详细论述参见本文第三章。
    [279] 详细论述参见本文第三章。
    [280] 参见涂纪亮主编(1988:257)。
    [281] 当时空体或者逻辑体,与情感属性值组合时,一旦进入“使令动词(令、叫、让、使等)+人+A+的+时空/逻辑”,从语义致使关系看,时空和逻辑也就有了引发心理事 件的能力,属于引发体。比如:叫人不安的结果、令人悲伤的日子、使人难受的场面等。这就是句法结构对语义关系的制约性。
    [282] 参见张国宪(2005)。
    [283] 本文无意于对名词和动词之间的区分问题进行研究,在事体类形名组合上,我们尽量淡化二者之间差别,为了便于叙述,本文采用事体名词这一术语。
    [284] 邵敬敏认为:除了“下、气”,几乎所有的动量词都可以修饰名词。但这时,与动量词同现的是物体或者处所名词,而不是事体名词,即使是物体或者处所名词,如果在中间插入“形容词”,我们就会觉得别扭,如:一趟广州就花了他八百块钱——*一趟繁华的广州就花了他八百块钱。因此,动量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修饰后置事体名词的,如:场、次、番、阵、回、顿;一类是不可修饰后置事体名词,如:遍、通、趟、下、气。参见邵敬敏(1996)。
    [285] 这里借用朱德熙的观点,把“进行、给予、加以”等只能带某些双音节动词(名动词)或偏正结构的动词叫做“准谓宾动词”,参见朱德熙(1982b:58-60)。
    [286] 参见尹世超(1980:82-83)。
    [287] 参见尹世超(1980:82-83)。
    [288] 参见邵敬敏、刘焱(2001:1-6)。
    [289] 张国宪将表行形容词(即事体形容词)分为六类:时间、速度、方式、范围、程度、情状、频率,参见张国宪(2005)。
    [290] 【应该、频繁、突然】一般与单纯事体名词和句法事体名词同现,而很少与抽象逻辑名词组合。
    [291] “容易”主要是从事情的解决、处理、完成角度来说的,而“简单”可以从与“容易”一样角度看问题,“简单的问题”可以理解为“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是也可从问题本身 的性质角度看,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不容易回答。但很难说:*这是一个容易的问题,但是不容易回答。如果可以说的话,那么,该句中“容易”的意义就与“简单”同义,而不是与“困难”反义了。从同现词语看,“简单”可以与【对话类】句法名词组合,如:答复、对话、访问、回答、交代、交谈、解释、介绍、评点、评述、问候、叙述等,而“容易”不能与这些词语组合。可以说,“简单”只是部分地与“容易”同义,表达难度的意义,但主要是表述事情本身的构造性质。
    [292]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编(1978:1096)。
    [293] 另外,还考察了只能做状语和定语的语义接近的非谓形容词“飞快、飞速、快速、高速”等,与名词组合形成AN结构时,其搭配规律与其他正极形容词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还发现“轻捷、敏捷、矫捷”等不属于事体速度形容词,理由是它们不与属性域“速度”和句法事体名词组合,而主要与主体的动作和步伐组合,它们应该与“利索、利落、麻利”一样,归入主体类【动作】形容词。
    [294] 其实还有很多表示时长的形容词,如:持久、恒久、永久、长远、悠长、长期、短期等。
    [295] “久远、简短”与之搭配的频率很低,这是因为语义相近的形容词在同现名词的共同性上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我们在研究共性的同时,不能抹煞每个词的个性。
    [296] 由于“大、小”发生了语义漂移,可与多种语义特征的名词组合,并表现为不同的语义内涵。这里主要是与其他强度形容词的共同组合能力角度来看的。比如:“大、小”表示重要性的时候可以与“事情、事件”组合,而别的强度形容词则不能,因此,我们就不考察“大、小”的此类义项。
    [297] 有些词的部分语义属于细度形容词,部分语义并不属于细度,这一点可以通过所对应的反义形容词表现出来,比如:“简单的问题”所对应的是“复杂的问题”,但“复杂” 不属于细度而是难度,“简单的调查”所对应的则是“详细的调查”,而详细则属于细度,因此,同一个形容词,其语义究竟指向事物的什么属性域,与同现事物本身的语义特征有关。
    [298] 参见亚里士多德(1959:12)。
    [299] 参见Moore(1903)。
    [300] 参见Vendler(1970),另可见泽诺·万德勒(2002:293)。
    [301] 参见Hare(1964),另见理查德·麦尔文·黑尔(1999)。
    [302] 参见理查德·麦尔文·黑尔(1999:116)。
    [303] 参见理查德·麦尔文·黑尔(1999:106)。
    [304] 参见理查德·麦尔文·黑尔(1999:117)。
    [305] 参见Vendler(1970),另可见泽诺·万德勒(2002:323)。
    [306] 【行为、举止】是具有【事体】特征的事体名词,因此,这一类有时表现为主体的属性,有时表现为【事体】本身。
    [307] 参见峻峡(1990:109-116)。
    [308] 参见杨公瑾(1998)。
    [309] 参见刘丹青(2005)。
    [310] 加“很”是因为汉语的性质形容词独立做谓语必然含有对比性,否则其自身独立做谓语的独立性较差。参见朱德熙(1956)。
    [311] 在形体、色彩、感知这两类中,部分N1+A结构除了短语以外,也可以是词语,比如:笔直、火红、银白、冰冷、雪亮等,本文没有在此做出区分,目的是想说明汉语的词语与短语之间在语义结构关系上具有一致性,本文主要是想说明内在的语义关系,既无意于混淆短语和词语,也无意于对短语和词语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辨析,其实早在1956年,朱德熙就曾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中根据功能上的共通性而把“很好、挺好、那么长”等词组与“鲜红、冰凉”等词归为一类进行研究。在此我们不想为自己辩解,而是想说,由于研究目的、方法、问题的不同,应该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淡化”某些区分,况且有些短语和词的区分本身就很难得到证明,只能根据内省语感和使用频率。
    [312] 参见孟建安(1997)、维瑞隆(1986)、郭锐(2002:213)。
    [313] 在N1与N2以【直、宽、厚】为公约属性的比喻中,我们发现用来做喻体的N1是极其贫乏的,如果把“笔直”作为词去除的话,每类只有“板、刀背、巴掌”各一个喻体,喻体的匮乏至少与两个问题有关:一是【直、宽、厚】属于非典型公约属性值,在人的生活中使用频率很低;二是【直、宽、厚】不适合做事物间的公约属性值,人们不用“比喻”而直接用“度量”手段来说明N2的属性值大小,如:一(寸/尺、丈/米)宽的N2,一(寸/尺/米/块砖)厚的N2。
    [314] 从本质上说,粗度其实就是一种圆形事物的横截面的面积,因此可归入“面积”类。
    [315] 究竟哪些“(像)+N1+那么╱那样样+A+D+N2”结构可以转化成比喻方式“N1+A+D+N2”?问题比较复杂,比如:芝麻粒那么大的亮点——芝麻粒大的亮点、像草席那么大的美元——?草席大的美元。导弹那么大的镜头——?导弹大的镜头。邵敬敏教授认为前者是比较,后者是比喻,能进入“N1+A+D+N2”格式的比喻可以转换为比较,但是比较未必能转换为比喻,究竟内在原因是什么,由于问题涉及因素较多,且不影响本文的结论,我们打算另文研究这个问题。
    [316] 基本上属于同位同类关系,特别是基于形色感的比喻。
    [317] 参见尹世超(1983)。
    [318] 语料库的统计发现,在N2+A做状语的句子中,99%的主位N1是【述人】的,即使 是表述【组织】或【作品】的名词,也具有拟人化倾向;如果N1是述物的话,一般是植物、建筑物等。根据语料调查,当主语N1具有【述物】特征时,我们主要发现了两类N2:一类是【生机类】,如:气势、威风、生气、精神等,典型的属性值如:勃勃、盎然、凛凛、抖擞、饱满等,这一类的主语N1也可以具有【述人】特征;一类是【轮廓类】,如:主题、层次、脉络、节奏、泾渭、经纬、荧光等,典型的属性值如:清晰、分明、鲜明、闪闪等。
    [319] 尹世超、沈阳、郑贵友都先后提出过这种观点,但问题在于不是任何一个与N1具有领属关系的名词都能与一定的A组合占据状语的位置,本文就试图寻找N2的语义特征和类别。参见尹世超(1983)、沈阳(1998:1-16)、郑贵友(2000)。
    [320] 参见沈阳(1998:9)。
    [321] 语料显示,“十足”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独立做定语和谓语,在状位上,它经常与语义较虚的“气”类名词形成合法的名形搭配,如:神气、霸气、豪气、怒气、阴气、勇气、底气、干劲、后劲、劲道、劲头、派头、味道、精神、洋相等。
    [322] 其实,具有【言语特征】的N2与VP之间并不是非常严格的对应关系,如:耀阳却还目光呆滞地坐在那里。但是从同现概率看,具有【言语特征】的N2和VP还是极高的。
    [323] 由于受语料库数量的限制,部分语料来自www.google.com或www.baidu.com,为了便于通过对比说明问题,我们对有些语料在不改变原义的情况下,做了一定修改。
    [324] 作为视觉属性名词,像目光、眼神、眼光等具有行为化倾向,也就是说,由视觉属性名词N2开始向视觉器官名词(眼睛)的动作功能和主体名词(人)的施事功能发生漂移,有时它们可以单独做“看、瞪、盯、瞟、瞧、瞅、注视、凝视”等视觉动词的主语,尽管从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看极低,但从性质上说,也是合乎语法的,如:白厨子的目光犀利地盯着黑厨子瘦削的背部。母亲的眼神儿直勾勾地瞪着我。
    [325] 在实际语料中,N2与A间不仅可以出现“程度副词”,也可以出现别的副词和形容词,像评注性副词“竟然”、重复副词“也、又”、事件形容词“突然”等,只是出现频率极低而已,如:江浅儿神色竟然有些紧张地问。
    [326] 所谓【述人器官名词】,是指能够作为独立实施一定行为的器官,主要是指人的眼睛、嘴唇、鼻子、手部、腿部、内脏、胸部等,但是,在N2+A做状语的九类语义特征的N2中,所包括的器官很少,主要集中在眼睛、嘴唇、鼻子,而且属性值都是色彩类,如:老妇人眼睛红红地用力撸着鼻子。他鼻子红红地看着我。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当VP只指向N1时,大多数【器官名词】N并不能进入到与一定的属性值A组合形成N2+A做状语的句法中。
    [327] 其实,严格地说,“双手”也是器官名词,但是它主要与“空空”组合进入N2+A做状语句式,而且VP一般是“站、坐、走、来、回”等腿脚肢体动作,而不是“拿、抓、接、托、举”等手部肢体动作,如:她双手空空地站在喧嚣的人群后面。一旦VP是手部肢体动作,A就不会指向“手”,如:他双手高高地举起。当然,我们可以把“双手空空、两手空空”作为习语化的成语来处理。
    [328] 说实话,我们对这几个句子的合法性表示怀疑,这种疑虑主要基于语感的别扭和极低的使用频率,而且从句法上看,N1与N2毗邻并置式并不是VP只指向N2的典型句法,尽管说N1与N2之间基于词汇意义隐含着领属语义关系。
    [329] 我们主要调查了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网络版语料库,对人的主要构件“手、脚、眼、臀、舌、耳、喉、心、颈、胸、眼、嘴”等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调查。
    [330] 参见袁毓林(1995)。
    [331] 参见Haiman(1983)。
    [332] 参见张国宪(2005b:35-52)。
    [333] 注意:在实际语料中,还存在少量形式上与C类“副单+A单+N双”格式类似的状位四字格式,但其本质不同,C类中的“A单+N双”是可以独立做状语的,而这些少量四字格式内部的“A单+N双”并不能搭配,即使能搭配,搭配后也不能独立做状语,必须在A单前加上“很、较、极、更、最”等单音节副词,如:1:植皮手术将很大程度地掩盖她的伤疤。2:在革新开放的进程中,越南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外部力量的支持。3:不但贩毒吸毒本身就是违法犯罪,而且极大程度地诱发了其他的犯罪。4:我一如既往地期盼着家里来信,只是更深程度地加深了那份感觉。我们在实际语料库中没有发现“大程度、大限度、大效益、大威力、深程度”独立做状语的例子,内省语感也觉得它们不能独立做状语。该类与B类相似,使用频率很高,但A和N的数量极少,基本上已固定化、习语化了。
    [334] 参见吕叔湘(1984)。
    [335] 参见邢福义(1992)。
    [336] 参见宋玉柱(1995)。
    [337] 参见孙德金(1996:79-87)。
    [338] 参见国家汉办(1992)。
    [339] 参见国家汉办(1989)。共收有195个单音节形容词,198个义项。如:矮、暗、白、棒、薄1、饱、笨、扁、遍、薄2、惨、差、长、沉、迟、丑、臭、初、纯、雌、次、粗、错、大、呆、单、淡、低、陡、毒、短、对、多、恶、饿、烦、反、方、肥、废、疯、副、富、干、高、够、古、怪、惯、光、广、贵、好、黑、狠、红、横、厚、花、滑、坏、荒、黄、灰、昏、活、急、佳、假、尖、贱、僵、紧、近、精、净、静、久、旧、绝、均、渴、空1、空2、枯、苦、快、宽、狂、困、阔、辣、懒、牢、老、累、冷、愣、凉、亮、另、绿、乱、满、慢、美、闷1、闷2、猛、密、妙、母、男、难、嫩、能、浓、怒、女、暖、胖、偏、平、齐、浅、强、巧、亲、轻、晴、穷、全、热、软、弱、散、傻、少、深、生、湿、瘦、熟、双、顺、死、松、酸、碎、烫、特、甜、通、同、头、透、土、歪、晚、温、稳、污、误、稀、细、鲜、咸、闲、险、香、响、小、斜、新、凶、雄、严、洋、易、阴、硬、圆、远、杂、脏、糟、早、窄、真、整、正、重、专、壮、准、紫、总、足。
    [340] 参见崔艳蕾(2004),她提出了一共126个单音节形容词,如:矮、薄、笨、扁、瘪、糙、馋、长、潮、冲、丑、臭、纯、蠢、粗、脆、大、呆、低、刁、短、多、肥、疯、富、干、高、乖、怪、鬼、旱、好、黑、狠、红、厚、花、坏、黄、浑、混、假、尖、贱、犟、近、旧、倔、俊、空、抠、枯、苦、快、宽、狂、阔、辣、懒、蓝、烂、滥、老、冷、凉、绿、满、慢、忙、嫩、黏、浓、胖、平、破、浅、巧、俏、亲、轻、清、穷、全、热、软、弱、骚、傻、深、生、湿、瘦、帅、俗、素、酸、碎、甜、秃、土、歪、弯、晚、稀、细、鲜、闲、咸、香、小、斜、新、凶、焉、野、硬、圆、远、杂、脏、糟、早、窄、正、直、重。
    [341] 参见孙德金(1996:79-87)。
    [342] 参见本文第六章。
    [343] 参见邢福义(1992:301-302)。
    [344] 参见孙德金(1996:79-87)。
    [345] 参见朱德熙(1985b:19-23)。
    [346] 参见布龙菲尔德(1980:239-241)。
    [347] 参见朱德熙(1985b:19-23)。
    [1] 奥田宽1982《论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强制性联系和非强制性联系》,《南开大学学报》第3期。
    [2] 白俊耀 1982《形名结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3] 卜东波 2000《聚类/分类理论研究及其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4] 布龙菲尔德 1980《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5] 蔡旭 2003《现代汉语里的事物形容词和动作形容词》,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6] 陈昌来 2002《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书海出版社。
    [7] 陈承泽 1922《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
    [8] 陈建民 1986《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
    [9] 陈珺 2002《意欲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0] 陈瓊瓒 1955《修饰语和名词之间的“的”字的研究》,《中国语文》10月号。
    [11] 陈望道 1939《从分歧到统一》,《语文周刊》第33期。
    [12] 陈小荷 1998《一个面向工程的语义分类体系》,《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13] 陈一 2005《句类与词语同现关系刍议》,《中国语文》第2期。
    [14] 储泽祥 1998《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储泽祥1996《“满+N”与“全+N”》,《中国语文》第5期。
    [16] 崔艳蕾 2004《性质形容词再分类》,《词类问题考察续集》胡明扬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7] 邓晓芒 1986《关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现象学思考》,《哲学研究》第8期。
    [18] 邓晓芒 1996《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
    [19] 董振东、董强 2003《建设中文词汇语义资源中的一些问题和我们的对策》,第四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
    [20] 丁声树等 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21] 范继淹 1858《形名组合间“的”字的语法作用》,《中国语文》5月号。
    [22] 范继淹 1986《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语文出版社。
    [23] 范晓 1998《汉语的句子类型》,书海出版社。
    [24] 范晓 2001《现代汉语的名词及其再分类》,《语文论丛》上海市语文学会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5] 方光焘 1939《体系和方法》,《语文周刊》第28期。
    [26] 房玉清 1992《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7] 冯志伟 1992《计算语言学对理论语言学的挑战》,《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28] 冯志伟 1995《论歧义结构的潜在性》,《中文信息学报》第4期。
    [29] 高名凯 1953《关于汉语的词类分别》,《中国语文》第10期。
    [30] 高名凯 1954《再论汉语的词类分别》,《中国语文》第8期。
    [31] 高名凯 1960《在北京大学1959年五四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语言学论丛》(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32] 桂诗春、宁春岩 1997《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3] 国家汉办 1989《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现代出版社。
    [34] 国家汉办 199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35] 郭锐 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36] 海德格尔 1987《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7] 韩玉国 2004《现代汉语形容词再分类》,《词类问题考察续集》胡明扬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8] 黑尔 1999《道德语言》(万俊人译),商务印书馆。
    [39] 胡附、文炼 1982《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第3期。
    [40] 胡附、文炼 1989《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41] 胡明扬 1994《吕叔湘先生在语法理论上的重大贡献——庆祝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中国语文》第1期。
    [42] 胡明扬 2004《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体系》,《词类问题考察续集》胡明扬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43] 胡塞尔 1998《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4] 胡裕树、范晓 1985《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45]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1997《现代汉语》(下册)(增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6]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1983《现代汉语》(修订本),甘肃人民出版社。
    [47] 黄昌宁、陆镜光 1998《现代语言学给我们的启迪》,《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48] 黄国营、石毓智 1993《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中国语文》第6期。
    [49] 姬东鸿、黄昌宁1996《汉语形容词和名词的语义组合模型》,《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通讯》(卷六第一期)。
    [50] 金兆梓 1922《国文法之研究》,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51] 峻峡 1990《间接修饰语试探》,《河北大学学报》第1期。
    [52] 黎锦熙 1992《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53] 李晋荃 1983《试谈非时地名词充当状语》,《苏州大学学报》第4期。
    [54] 李临定、范方莲 1961《语法研究应该依据意义和形式结合的原则》,《中国语文》5月号。
    [55] 李临定 1992 《以语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语法研究和探索》(六),语文出版社。
    [56] 李敏 2002 《形容词下位分类研究述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57] 李千驹 2001 《汉语定中结构新探》,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8] 李宇明 1996《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中国语文》第1期。
    [59] 廖庶谦 1951 《口语文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0] 林杏光 1999 《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语文出版社。
    [61] 铃木庆夏 2000《形名组合不带“的”的语义规则初探——兼论形容词的区别性》,《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
    [62] 刘丹青 1987 《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63] 刘丹青 2005 《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
    [64] 刘宁生 1995《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第2期。
    [65] 刘叔新 1996 《语法学探微》,南开大学出版社。
    [66] 刘顺 2003《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学林出版社。
    [67] 刘焱 1998《空间类形容词的功能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
    [68] 刘月华 1983《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69] 刘月华等 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0] 刘月华 1984《定语的分类和多项定语的顺序》,《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71] 刘月华、潘文娱、故韚 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72] 卢莹 2002《情感形容词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73] 鲁川 2001《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商务印书馆。
    [74] 陆丙甫 1988《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合称谓性及其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75] 陆丙甫 2003《“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76] 陆俭明 1989《量度形容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77] 陆俭明 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78] 陆俭明 1994《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79] 陆志韦 1951《国语单音词词汇》,燕京大学油印本,1951年改为《北京话单音词词汇》,人民出版社。
    [80] 陆宗达 1955《汉语的词的分类》,《汉语的词类问题》,中华书局。
    [81] 陆宗达、俞敏 1954《现代汉语语法》,群众书店。
    [82] 罗斑 1965《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
    [83] 吕叔湘 1954《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国语文》9月号。
    [84] 吕叔湘 1958《语言和语言学》,《语文学习》2月号。
    [85] 吕叔湘 1965《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中国语文》第6期。
    [86] 吕叔湘 1966《形容词用法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87] 吕叔湘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88] 吕叔湘 198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89] 吕叔湘 1984a《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90] 吕叔湘 1984b《语文杂记》,上海教育出版社。
    [91] 吕叔湘 1985《歧义类例》,《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大学出版社。
    [92] 吕叔湘、朱德熙 1954《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
    [93] 吕叔湘、朱德熙 1979《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
    [94] 吕叔湘、饶长溶 1981《试论非谓形容词》(写于1965年),《中国语文》第2期。
    [95] 马翠霞 2003《定形偏正结构作主宾语考察》,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96] 马建忠 2000《马氏文通读本》,吕叔湘、王海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97] 马庆株 1991《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
    [98] 马庆株 1995《多重定名结构中形容词的类别和次序》,《中国语文》第5期。
    [99] 马庆株 1998《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00] 马希文 1989《以计算语言学为背景看语法问题》,《国外语言学》第3期。
    [101] 毛泽东 1991《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02] 梅家驹等 1996《同义词词林》,上海辞书出版社。
    [103] 孟建安 1997《小议“N1A的N2”格式》,《毕节师专学报》第2期。
    [104] 莫彭龄、单青1985《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
    [105] 穆德洛夫 1954《汉语是有词类分别的》,《中国语文》第6期。
    [106] 彭飞 主编1989《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07] 彭睿 1996《名词和名词的再分类》,《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08] 祁峰 2003《定中式[A单+N]中“形名组合”的选择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9] 钱乃荣主编 1990《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110] 邵敬敏 1988《形式与意义四论》,《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111] 邵敬敏 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112] 邵敬敏 1992《关于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理论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113] 邵敬敏 1996《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114] 邵敬敏 1997《论汉语语法的语义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报》(八),商务印书馆。
    [115] 邵敬敏 2000《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
    [116] 邵敬敏、刘焱 2001《论名词的动态性及其检测方法》,《汉语学习》第6期。
    [117] 邵敬敏、任芝镆、李家树 2003《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8] 邵敬敏 2004《“语义语法”说略》,《暨南学报》第1期。
    [119] 沈家煊 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120] 沈阳 1998《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邵敬敏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21] 施关淦 1998《现代汉语里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中国语文》第4期。
    [122] 石毓智 1991《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123] 石毓智 2001《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24] 宋玉柱 1995《定名词组和名词在句法功能上的异同》,《语法论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25] 孙德金 1996《非名词性形名结构》,《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26] 孙德金 1996《现代汉语名词做状语的考察》,《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27] 孙茂松、黄昌宁、方捷1997《汉语搭配定量分析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
    [128] 孙薇 2003《单音节形容词做定语和谓语的历时性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29] 谭景春 1992《双向和多指形容词及相关的句法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130] 谭景春 1996《一种表破损义的隐现句》,《中国语文》第6期。
    [131] 谭景春 1997《“动+结果宾语”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132] 涂纪亮主编 1988《语言哲学名著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3] 王洪君 1994《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中国语文》第2期。
    [134] 王惠 2002《基于组合特征的汉语名词词义消歧》,《计算机语言学与汉语语言处理》第2期。
    [135] 王金萍 2001《浅谈偏正结构的句法歧义现象》,《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136] 王金鑫、卢莹 2002《可比较性与单音节性质形容词的类别》,《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
    [137] 王珏 1998《植物名词的分类及其语义和语法区别》,《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138] 王珏 1999《抽象名词的语法分类及其特征》,《对外汉语教研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9] 王珏 2001《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0] 王力 1985《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141] 王了一 1982《汉语语法纲要》,上海教育出版社。
    [142] 王启龙 2003《现代汉语形容词计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43] 维瑞隆 1986《语境和形容词的有无标志单位》,《汉语学习》第5期。
    [144] 维特根斯坦 1962《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
    [145] 文炼、胡附 1954《谈词的分类》,《中国语文》第2、3期。
    [146] 文炼 1995《关于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中国语文》第4期。
    [147] 闻扬、苑春法、黄昌宁 2000《基于搭配对的汉语形容词—名词聚类》,《中文信息学报》第14卷第6期。
    [148] 相原茂 1990《谈信息名词》,《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49] 邢福义 1992《关于形容词短语》,《语法问题发掘集》,湖北教育出版社。
    [150] 邢福义 1995《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51] 徐思益 1959《谈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语法研究原则》,《中国语文》6月号。
    [152] 徐阳春 2003《“的”字隐现的制约因素》,《修辞学习》第2期。
    [153] 徐友渔 1994《“哥白尼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154] 雅克·德里达 1999《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
    [155] 亚里士多德 1959《范畴篇·解释篇》,商务印书馆。
    [156] 杨公瑾 1998《关于“N+A+的+N”式偏正结构之中心语省略条件的讨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157] 杨国文 1992《从计算机生成汉语的角度看汉语语法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158] 叶长荫 1984《试论能谓形容词》,《北方论丛》第3期。
    [159] 叶斯柏森 1988《语法哲学》,语文出版社。
    [160] 尹世超 1983《试谈主谓词组作状语》,《汉语学习》第5期。
    [161] 尹世超1980《谈“进行”类动词谓语句》,《哈尔滨师专学报》第1期。
    [162] 俞敏 1955《形态变化和语法环境》,《汉语的词类问题》,中华书局。
    [163] 俞敏 1984《名词动词形容词》,上海教育出版社。
    [164] 袁毓林 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65] 袁毓林 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166] 阮绪和 2003《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167] 泽诺·万德勒2002《哲学中的语言学》(陈嘉映译),华夏出版社。
    [168] 詹卫东 1997《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现代汉语词组本位语法体系》,《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169] 詹卫东 1999《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170] 詹卫东、常宝宝、俞士汶1998《基于词组本位语法的语义模型》,《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通讯》(卷八第1期)。
    [171] 张宝林 1996《唯谓形容词的鉴定标准与语法功能》,《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72] 张伯江 1997《性质形容词的范围和层次》,《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商务印书馆。
    [173] 张国宪 1993《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选择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74] 张国宪 1995a《论双价形容词对句法结构的选择》,《淮北煤师院学报》第3期。
    [175] 张国宪 1995b《双价形容词对语义结构的选择》,《汉语学习》第4期。
    [176] 张国宪 1995c《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178] 张国宪 2005a《性状的语义指向规则及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中国语文》第1期。
    [179] 张国宪 2005b《形名组合的韵律组配图式及其韵律的语言地位》,《当代语言学》第1期。
    [180] 张敏 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1] 张邱林 2005《状位NA主谓短语的入句规约》,《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82] 张寿康 2002《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商务印书馆。
    [183] 张谊生 1996《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84] 张志公等 1956《语法和语法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85] 张志毅、张庆云2001《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
    [186] 赵元任1955《北京口语语法》(李荣编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187] 赵元任1996《中国话的文法》,《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188] 郑贵友2000《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89] 郑怀德、孟庆海编2003《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190] 中川正之1993《日语和汉语中的依存性名词》,《日本近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选》(施光亨译)内康宪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1]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小组1959《语法研究上要求加强协作》,《中国语文》3月号。
    [19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编198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3] 中国语文杂志社编1983/1984/1985/1988《语法研究和探索》(一、二、三、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194] 中国语文杂志社编1989/1992《语法研究和探索》(五、六),语文出版社。
    [195] 中国语文杂志社编1995/1997/2000/2000/2002/2003《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商务印书馆。
    [196] 周明、黄昌宁1994《面向语料库标注的汉语依存体系的探讨》,《中文信息学报》第3期。
    [197] 周强、俞士汶1996《汉语短语标注标记集的确定》,《中文信息学报》第4期。
    [198] 周祖谟 1953《划分词类的标准》,《语文学习》12月号。
    [199] 朱德熙 1956《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200] 朱德熙 1957《定语和状语》,新知识出版社出版。
    [201] 朱德熙 1960《在北京大学1959年五四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语言学论丛》(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 朱德熙 1962《论句法结构》,《中国语文》8-9月号。
    [203] 朱德熙 1980《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204] 朱德熙 1982a《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中国语文》第1期。
    [205] 朱德熙 1982b《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206] 朱德熙 1985a《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207] 朱德熙 1985b《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8] 朱德熙 1986《变换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则》,《中国语文》第2期。
    [209] Aarts, J. 1976 Adjective-Noun Combinations: A Model for Their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Nijmegen.
    [210] Aarts, J. and Calbert, P. 1979 Metaphor and non-metaphor. The Semantics of Adjective-noun Combinations.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dag.
    [211] Admoni, W. 1970 Der deutsche Sprachbau. München: Beck'sche Vedagsbuchhandlung.
    [212] Agirre, E. & Rigau, G. 1996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Using Conceptual Density. In Proceedings of COLING, Copenhagen.
    [213] Babby, Leonard. 1971 A Transformational Analysis of Russian Adjectives. Unpublished Ph.D.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214] Bache, C. 1978 The Order of Premodifying Adjectives in Present-Day English. Odense: Odense University Press.
    [215] Bennett, P. 2002 English Adjective-Noun Compounds and Related Constructions, Online Journal of Language Studies 2:1.
    [216] Bierwisch, Manfred. 1967 Some Semantic Universals of German Adjectivals,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5:1.
    [217] Bierwisch, Manfred. 1989 Focussing on Dimensional Adjectives: Introductory Remarks. In: Manfred Bierwisch and Ewald Lang (eds.), Dimensional Adjectives and Conceptual Interpretation. 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Vedag.
    [218] Blackburn, S. 1984 Spreading the Wor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19] Bolinger, Dwight. 1967a Adjectives in English: Attribution and Predication. Lingua 18.
    [220] Bolinger, Dwight. 1967b Adjective Comparison: a Semantic Scale. 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 1.
    [221] Bouillon, Pierrette. and Viegas, Evelyne. 1994 A Semi-polymorphic Approach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Adjectival Constructions: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EURALE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msterdam: Fre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222] Chao, G. & Dyer, M.G. 2000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of Adjectives Using Probabilistic Networks. In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1.
    [223] Chao, Y. R. 1948 Mandarin Prim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24] Chao, Y. R. 1979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译本:《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
    [225] Croft, W. 1990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6] Cruse, D.A. 1986 Lexical Semantics. Cambridge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age.
    [227] Danks, J. H. and S. Glucksberg. 1971 Psychological Scaling of Adjective Order.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0.
    [228] Danks, J. H. and M. A. Schwenk. 1972 Prenominal Adjective Order and Communication Context.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1.
    [229] Dirven, R. 1999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For Adjective Sequences in Attribution.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I.
    [230] Dixon, Robert. 1982 Where Have All the Adjectives Gone? In: Robert M. W. Dixon, Where Have All the Adjectives Gone? and Other Essays in Semantics and Syntax. Berlin-Amsterdam-New York: Mouton.
    [231] Frawley, W. 1992 Linguistic Semantics. Hillsdale, N.J.: Erlbaum.
    [232] Friedemann, Sara L. 2001 The Answer to the Case Against Compositionality: Universal Sufficient Applicability Conditions. University of WI-Madison.
    [233] Grevisse, M. 1969 Le Bon Usage. Pads: hatier, Gembloux.
    [234] Halliday. M.A.K.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J. W. Arrowsmith Ltd, Bristol.
    [235] 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236] Haiman, John. 1983 Iconic and Economic Motivation. Langauge, 59: 4.
    [237] Hare, R.M. 1964 The Language of Mor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8] Henk J. & Irena, D. 2003 Effects of Collocational Restrictio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djective-noun Combination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18:1.
    [239] Helena, K. 2002 Functions of attributive adjectives in English, Linguistics (Vol. 2).
    [240] Hetzron, Robert. 1978 On the relative order of adjectives. In: Hansjakob Seiler (ed.), Language Universals. Tübingen: Günter Narr.
    [241] Hoepelman, J. 1983 Adjectives and nouns: A new calculus. In: Rainer Bauerle, Christoph Schwarze, and Arnim von Stechow (eds.), Meaning,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42] Hu, Mingyang 1983 Subclassification of Adjectives in Peking Dialect. In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vol. ⅩⅫ No 2. Paris.
    [243] Igor, A. B. & Alexander. G. 2002 On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of modifiers. In: B.Andersson, Bergholtz, P.Johannesson. (Eds.)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pplications of Natural Language to Information Systems.
    [244] Jespersen, Otto 1929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Allen & Unwin. Reprinted New York: Norton, 1965.
    [245] Justeson, S. & Katz, M. 1995 Principled Disambiguation: Discriminating Adjective Sense with Modified Nouns.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1.
    [246] Katz, Jerrold. 1972 Semantic theory and the meaning of good.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
    [247] Keller, F. & Lapata, M. and Ourioupina, O. 2002 Using the Web to Overcome Data Sparseness. I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Philadelphia.
    [248] Keller, F. & Lapata, M. 2003 Using the Web to Obtain Requencies for Unseen Bigram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9: 3.
    [249] Lahav, Ran 1989 "Against Compositionality: The Case of Adjectiv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57.
    [250] Langacker. R.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251] Langacker, R.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52] Lapata, M. McDonald, S. & Keller, F. 1999 Determinants of Adjective-Noun Plausibili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Bergen, Norway.
    [253] Lapata, Maria. 2001 A Corpus-based Account of Regular Polysemy: The case of context-sensitive adjectiv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Conference of the North Americ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Pittsburgh, PA.
    [254] Levi, J. 1978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Complex Nominals. London: Academic Press.
    [255] Levi, J. 1978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Nonpredicating Adjectives in Englis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256] Ljung, M. 1970 English DenominalAdjectives. Lurid: Studentlitteratur. (Gothenburg Studies in English 21.)
    [257]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8] Malouf, Robert. 2000 The Order of Prenominal Adjectives in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Hong Kong. ACL.
    [259] Marchand, H. 1966 "On Attributive and Predicative Adjectives and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Distinction". Anglia 84:2.
    [260] Medin, D.L & Shoben, E.J. 1988 Context and Structure in Conceptual Combina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20.
    [261] Miller, G. 1990 Wordnet: An On-line Lexical Datab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3:4.
    [262] Moore, G.E. 1903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3] Murphy, G. L. 1988 Comprehending Complex Concepts. Cognitive Science 12.
    [264] Murphy, G. L. 1990 Noun Phrase Interpretation and Noun Combinat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9:3.
    [265] Ng, H. T. & Lee, H. B. 1996 Integrating Multiple Knowledge Sources to Disambiguate Word Sense: An Exemplar-based Approach. In Proceedings of the 34th, Annual Meeting of ACL, Santa Cruz.
    [266] Okayed, Nauka. 1990 Semantic Analysis of Basic Adjectives by Concept Formation Process. In: Werner Banner, Tacoma Scheldt, and Dieter Overeager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inguists, Vol. Ⅱ. Berlin: Academia-Verlag.
    [267] Quirk, R. & Greenbaum, S. 1973 A University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268] Quirk, R. Greenbaum, S. Leach, G. & Svartvik, J.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269] Reimer, Marga. 2002 Do Adjectives Conform to Compositionalit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6.
    [270] Resnik E 1997 Selectional Preference and Sense Disambiguation. In: Proceedings of ACL Siglex Workshop Tagging Text with Lexical Semantics, Why, What and How? Washington D.C.
    [271] Rumelhart, D. E. 1980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 In R.J. Spiro, B.C. Bruce, & W.E Brewer (Eds.),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72] Seiler, Hansjakob. 1978 Determination: A Functional Dimension for Intedanguage Comparison. In: Hansjakob Seiler(ed.), Language Universals. Tiibingen: Günter Narr.
    [273] Shaw, J. & Hatzivassiloglou, V. 1999 Ordering among premodifier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ollege Park, Maryland.
    [274] Smadja, F. 1991 Macrocoding the Lexicon with Co-occurrence Knowledge. In Uri Zernik, editor, Lexical Acquisition: Using Online Resources To Build a Lexicon. Erlbaum, Hillsdale, NJ.
    [275] Smith, E. & Osherson, D. N., Rips, L. J., & Keane, M. 1988 Combining Prototypes: A Selective Modification Model. Cognitive Science 12.
    [276] Teyssier, J. 1968 "Notes on the Syntax of the Adjective in Modern English". Lingua 20.
    [277] Tucker, G.H. 1998 The Lexicogrammar of Adjectives: A System Functional Approach to Lexis. Cassell London and New York.
    [278] Urdang, L. 1968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 Random House.
    [279] Vendler, Zeno. 1968 Adjectives and Nominalization. The Hague: Mouton.
    [280] Vendler, Zeno. 1970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81] Warren, B. 1978 Semantic Patterns of Noun-Noun Compounds. G6teborg Swenden: Acta Universitatis Gothoburgensis.
    [282] Warren, B. 1984 Classifying Adjectives. Goteborg Sweden: Acta Universitatis Gothoburgensis.
    [283] Wiebe, J. O'Hara, T. & Bruce, R. 1998 Constructing Bayesian Networks from WordNet for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Issues. In Proceeding COLING-ACL. Workshop on the Usage of WordNet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Systems.
    [284] Wierzbicka, Anna. 1988 What's a noun? (or: How do nouns differ from adjectives?). In: Anna Wierzbicka, The Semantics of Gramma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85] Yarowsky, D. 1992 Word-sense Disambiguation Using Statistical Model of Roget's Categories Trained on Large Corpora. In Proceedings of COLING-92, Nantes, France.
    [286] Yarowsky, D. 1995 Unsupervised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Rivaling Supervised Method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CL-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