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甲骨文视点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它产生的时期尚属于绘画阶段。对与甲骨文形体的研究人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字的考释也对形体的意义做出了解释。我们都认可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记录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痕迹,当然也蕴藏着先人的思维思想。文字尤其是象形文字是高度抽象的视觉符号,这些符号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用二维的线条表现三维动态的事物,这背后总会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甲骨文这个非常古老且相对成熟的文字在视觉思维上有着哪些规律以及尝试结合视觉心理的原理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甲骨文的前身是由图画发展而来,所以本文也运用了中国绘画原理和视觉心理学原理来解释甲骨文中视觉心理现象,试图进一步分析背后所体现的思维方式。
     本文第一章选择了甲骨文中的约100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形,大部分是已经考释出的象形程度比较高的字,按照不同的视点进行了分类,并分别作出解释。首先在人的认知基础上分为正常视点和非正常视点两大类,其中正常的视点包括我们最常见到的正面形象和侧面形象,又根据人观察角度的不同,分为正视、俯视两个小类;侧面形象有竖立和半侧两个小类;非正常的视点有歪曲透视、部分夸大、动态、空间位移等。文中字形以象形字为主,文中表格是把含1000余字形的数据库中的甲骨文分类后筛选导出生成的。
     第二章是视点与视觉思维。思维方式及这样分类的依据和原因,各种视觉现象的特征与中国的意象思维有很大联系。引入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试图在甲骨文的视知觉心理的找出结合点。并结合传统思维来探讨甲骨文中的一些符合视觉心理学的现象和特征。比如相近性原则和对称、平衡和重复等。
     第三章简要分析了另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部分字形的视点,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与人字形体有关的部分进行分类,并与甲骨文进行比对。在第一章的分析基础上,找出东巴文在视知觉心理学层面上与甲骨文的一同第四章是本文的总结部分,在此部分重述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对以上三章中内容做出总结,找出一条线索,把各个部分连结起来。
Oracle bones inscription, originated the stage of painting period, is one of the oldest hieroglyphs that have been discovered so far. The study of the figures of oracle inscription on bones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as the inspec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these figures. The oracle inscription on bones, recognized as the carrier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recorded the trace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re necessarily contained our ancients' thinking and thoughts. Characters, especially hieroglyphs, denoting the meaning of everything in the whole world with two-dimension lines, are highly abstract visual symbols. It is mysterious that how did the characters come into being. Behind of this, there must be a complex psychological proces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acle inscription on bones, the ancient and relative mature character, try to find the rules of visual thinking according to which our ancestors created the character, and attempt to explain these rules with the theory of visual thinking psychological. As the Oracle inscription originated from painting, the principle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theory of visual psychology are both employed to explain the vision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analysis the way of thinking buried in the phenomena.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paper, about 1000 typical Oracles, which are the most typical hieroglyph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isual perspective into fore view, side-view, part-exaggeration, etc. and explained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reason that we classify the oracle inscription on bones from the visual perspective, explores the way of thinking when our ancestors creating these characters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feature embodied behind the variety of visual phenomena connects with the Chinese Image Thinking closely. Gestalt psychology theory,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 symmetry, balance and repetition, are introduced to explain some visual psychology phenomena of the oracle inscription on bone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visual phenomena of ancient Dongba Character, briefly. The most typical part of the character that relate to the figure of 'ren' are classified and compare with the counterpart of the Oracle inscription on bones. The forth chapter conclude the paper with the summary.
引文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31页
    2 《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二册 29页
    3 牛克诚《原始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8页
    4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5页
    5 牛克诚 《原始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中国原始艺术精神》张晓凌 著 重庆出版社 224-225页
    7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
    8 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人民美术出版社38页
    9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 151页
    10 《中国原始艺术精神》张晓凌 著 重庆出版社 232页
    11 《中国原始艺术精神》张晓凌 著 重庆出版社
    12 <<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孟华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9页
    13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218页
    14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32页
    15 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 重庆出版社 第132页
    16 转引自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第150页
    17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213页
    18 姜亮夫《古文字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6、57页
    19 孟华<<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92页
    20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20页
    21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3页
    22 《古文字诂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3 "The world in your head" by Steven Lehar,Lawrence Erlbaurn Associates,Publishers,2003
    24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22页
    25 张劲松《中国史前符号与原始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
    26 刘志基《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30页
    27 陈满铭 《论意与象之连结—以格式塔“异质同构说”切入观察》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一期
    28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31页
    29 《纳西象形文字谱》方国瑜 编撰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1、《古文字诂林》李圃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
    2、《说文解字今释》汤可敬 撰 岳麓书社
    3、《甲骨文编》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5年9月第一版
    4、《甲骨文字典》徐中舒编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一版
    5、《中国原始艺术符号的文化破译》孙新周 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6、《中国史前符号与原始文化》张劲松 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年3月
    7、《汉字演变五百例》李乐毅 著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8、《中国原始艺术精神》张晓凌 著 重庆出版社 1992年11月第一版
    9、《古文字学》姜亮夫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1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11、《中国文字学》唐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
    12、《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孟华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
    13、《符号表达原理》孟华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4、《语言的文化阐释》申小龙 著 知识出版社 1992年7月第一版
    15、《东巴象形文常用字词译注》赵静修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16、《东巴文字的艺术观照》陈沫吾 《文史杂志》2004年第三期
    17、《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喻遂生 著 巴蜀书社 2003年九月第一版
    18、《视觉思维》鲁道夫.阿恩海姆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一版
    19、《艺术与视直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64年译出版
    20 《中国艺术思维史》金丹元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21、《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一版
    22、《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刘志基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23、《Access数据库在语言文字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张再兴 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24、《哈佛设计》《论汉字的发生与平面中的视觉传达》
    25、《金枝》J.G.弗雷泽 著 徐育新 汪培基 张泽石 译
    26、《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卡尔.考夫卡 著 黎炜 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27、《原始艺术》弗朗兹.博厄斯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28、《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海军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9、陈满铭《论意与象之连结—以格式塔“异质同构说”切入观察》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一期
    30、《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31、《纳西象形文字谱》方国瑜 编撰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32、"The world in your head—a gestalt view of the merchanism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by Steven Lehar,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2003
    33、"Gestalt psychology and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 David J.Murray Harvester Wheatsheaf,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