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道体·心体·审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由于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以及学术研究自身循序渐进的规律,前人在魏晋玄佛及其对当时审美风尚的影响的研究上,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无可否认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需要进一步阐释的空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之所以至今仍然高热不退,在很大程度上即是由此造成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魏晋玄佛及其对当时审美风尚的影响的探索,主要是分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的。
     上编“道体论”,主要探讨魏晋玄佛各家学说的道体也即他们认为的宇宙本体的基本特征。具体来说,正始竹林学人所说的本体都是一个前在于万物,并能化生万物的客观实体,他们的“道体论”的中心任务就在探讨究竟一个什么样的宇宙本体才具有化生万物的能力问题,并以此为他们的“名教出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提供依据。裴颁“崇有论”所说的本体即各种具体的存在本身,他的“道体论”的主要任务就在论证只有儒家的治国理论才是万物得以和谐相处的宗极方策。郭象“独化论”所说的本体乃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无”,他的“道体论”的中心意旨就是要说明万物都应按照自己与生俱来的等级之性生存,用他的话说也就是“独化”,超越了这个性分也就意味着对自我本性以及儒家名教的背离。东晋佛教学者所说的本体乃指万物的空性,他们的“道体论”的基本趋向就在论证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应执着的。
     中编“心体论”,主要探讨魏晋玄佛各家学说所说心体的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一,论证了心体至善这一特征在各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裴頠除外),明确了心体至善与自然至上二者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心体至善对于自然无为的决定意义。其二,对各个流派心体至善的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剖析,认为魏晋玄佛各家的“至善”都是智的直觉,也即古人通常所说的“良知”,但是除了这一共性外,他们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说来也就是魏晋玄学的直觉之智乃是一种道德之智,东晋佛学的直觉之智乃是一种事理之智;正始竹林玄学的道德之智没有等级,郭象玄学的道德之智则是含具等级的。由于各家之智的具体内容不同,遂也决定了他们对世俗名教的态度不同。其三,对各家学说中道体与心体的关系也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下编“审美论”,主要探讨魏晋玄佛对当时审美风尚的影响。分别探讨了魏晋玄佛文化的智性特征与魏晋士人的总体审美风貌之间的关系,魏晋玄佛以心有至乐,心体至善,崇尚直觉的心体论思想与魏晋士人的情感审美、山水审美、音乐审美之间的关系,魏晋玄佛以本末论、自然论为主要内容的道体论思想与魏晋士人的山水审美、形式审美与“言意之辩”之间的关系。对魏晋士人追求跨世高逸,情感兴会的现象,开始关注山水自身之美的现象,在形式审美中表现出来的丽、素并存而更重秀丽的现象,在音乐审美中表现出来的主张“声无哀乐”,以欢乐为美的现象,以及“言意之辩”中所存在的多家学说并存的现象,都一一给出了进一步的探索。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models of thinking, and the law of gradual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former studies of Weijin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and their influence upon the then aesthetic fashion, though with great achievements already, still undoubtedly leaves us quite a lot of space for further elaboration. This space, to a great extent, has resulted in the present lasting interest in this area. This thesis, based on former research, is also a further exploration of Weijin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and their influence upon the then aesthetic fashion. The explor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Ontology, mainly dwells on the ontological views, that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umenon of Universe, held by the various schools of Weijin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To be more specific, in Zhengshi School and Bamboo Forest School alike, the noumenon was regarded as an objective entity that came to being prior to everything on earth and that was capable of turning into everything on earth, and the central task in their ontology was to discuss what kind of noumenon of Universe it was that had the ability to change into everything on earth,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being used by them as justifications for their ideas of "Confucian doctrines are natural" and "to behave naturally in disregard of Confucian doctrines". In Peiwei's theory of "Emphasizing the Realistic Existence", the noumenon was just the various kinds of concrete being proper, and the central task of his ontology was to demonstrate that only the Confucian theories about how to manage the state affairs were the supreme strategies that could lead to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everything on earth. For Guoxiang's theory of "everything exists and develops independently", the noumenon was "Nothing", and the central topic of his ontology was to show that everything should exist according to the inherent hierarchy, or in his words, everything should exist and develop independently and that the violation of this doctrine meant the deviation from its nature and from Confucianism. In the theories of Buddhist learners in East Jin period, the noumenon was falsehood of everything on earth, and the basic trend in their ontology was to demonstrate that man should not cling to everything on earth.
     The second part, "Heart as Noumenon", mainly discuss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rt as noumenon in various schools of Weijin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at three levels: firstly,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science is perfect" in the various schools (except for Peiwei), clarifi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as of "conscience is perfect" and "naturalness is supreme truth," and brings to light the defining significance of the idea of "conscience is perfect" for the idea of "ziran wuwei", that is, one should behave naturally and purposelessly. Secondly, the author also makes some necessary analyses of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conscience is perfect", and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erfectness of conscience" is intellectual intuition or "invit" for all the schools, and that, except for this similarity, the various schools also own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lly, in Weijin Metaphysics the intellect of intuition was intellect of morality (good or evil) while that of Dongjin Buddhism was intellect of rationality (right or wrong); for Zhengshi School and Bamboo Forest School of metaphysics the intellect of morality was not hierarchical while for Dongjin Buddhism the intellect of intuition was in some way hierarchical;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intellect in the various schools was conducive to their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secular Confucianism. Thirdly, this part also makes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umenon and Heart.
     The third part, "Aesthetics", 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Weijin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upon the then aesthetic fashion. The topics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of Weijin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and the overall aesthetic style and features of the Weijin intellectu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as Noumenon which emphasizes the three ideas of the supreme natural happiness in the heart, the perfectness of the heart and the advocating of intuition, and the emotional aesthetics, the landscape aesthetics and the musical aesthe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tology of Weijin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including ideas about roots and ends and naturalness as main contents and the Weijin intellectuals' landscape aesthetics, formal aesthetics and their views concerning language and meaning. Further analyses are conducted one by one concerning such phenomena as Weijin intellectuals' pursuit of transcending the secular world and being noble and elegan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attention to the landscape beauty itself, the coexistence of beauty and plainness but the emphasis on beauty reflected in their formal aesthetics, the propositions that sound itself is not emotional and that happiness is beauty, and the coexistence of various schools in the debate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引文
[1]戴建业《别忘了祖传秘方》,《读书》2006年第1期,第137页。
    [2]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总序》,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8页。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8页。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9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2《徐奕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78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4《高柔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84-685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4《高柔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88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7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1页。
    [2]王弼《论语释疑·学而》,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21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1]嵇康《释私论》,戴明杨《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7页。
    [2]嵇康《释私论》,戴明杨《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5页。
    [1]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杨《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2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1]孙盛《老聃非大圣论》,道宣《广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7页。
    [1]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道宣《广弘明集》卷18,四部从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51页。
    [1]王羲之《兰亭诗六首》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5页。
    [1]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0页。
    [2]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14页。
    [3]谢灵运《游名山志并序》,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J987年,第272页。
    [4]谢灵运《初去郡》,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1]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87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寓言第二十七》,中华书局1961年,第947页。
    [1]范晔《后汉书》卷67《党锢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185-2186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裴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24页。
    [3]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4《高柔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83-684页。
    [1]范晔《后汉书》卷70《孔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273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3《明帝纪》裴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3]陈寿《三国志·魏书》卷3《明帝纪》裴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91页。
    [4]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4《高柔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88页。
    [5]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4《程晓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430页。
    [6]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7]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裴注引《世语》,中华书局1959年,第52页。
    [8]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4《刘晔传》裴注引《傅子》,中华书局1959年,第446页。
    [9]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1《刘廙传》裴注引《廙别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16页。
    [10]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裴注引《世语》,中华书局1959年,第52页。
    11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8,中华书局1956年,第2162页。
    12 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4《程晓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430-431页。
    [1]杜恕《体论·君第一》,严可均《全三图文》卷42,中华书局1958年,第1287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6《杜恕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502页。
    [3]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79页。
    [4]陈寿《三国志·魏书》卷3《明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5]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5《刘馥传》附《刘靖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464页。
    [6]刘邵《人物志上·九征第一》,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3页。
    [7]任嘏《道论》,严可均《全三国文》卷35,中华书局1958年,第1250页。
    [8]刘邵《人物志上·九征第一》。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2-3页。
    [9]刘邵《人物志上·流业第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12页。
    [10]刘邵《人物志中·材能第五》,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4-5页。
    [1]陆景《典语》,严可均《全三国文》卷70,中华书局1958年,第1432页。
    [2]刘邵《人物杨上·体别第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6-7页。
    [3]曹丕《典论自序》,严可均《全三国文》卷8,中华书局1958年,第1096-1097页。
    [4]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89页。
    [5]曹丕《典论·论文》,严可均《全三国文》卷8,中华书局1958年,第1097-1098页。
    [6]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2《陈矫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44页。
    [7]陈寿《三国志·魏书》卷9《曹爽传》裴注引《魏略》,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博物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魏氏春秋》,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3]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博物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4]汤用彤《王弼大衍义略释》,《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0-64页
    [5]黄钊《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77页。
    [6]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9-112页。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7页。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7页。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4页。
    [4]许抗生《王弼》,方立天,于首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齐鲁书社1980年,第222-225页。
    [5]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98-101页。
    [6]王晓毅《儒释道所魏晋幺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87-88页。
    [1]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2]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6-108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4页。
    [4]何晏现存的哲学著作除《论语集解》外,还有《道论》、《无名论》和《无为论》3篇佚文。另外《景德殿赋》也有一定的哲学价值。《景德殿赋》作于明帝时,《论语集解》成于正始后期,对此学界并无疑义。《无为论》见于唐修《晋书》卷43《王衍传》,原无标题,清严可均收录时名为《无为论》。笔者认为对这段文字的归属,《晋书》已明确标明是“何晏、王弼等”正始人的共同观点,足见乃足一种概括性的转述,并不是哪一个人的言论。又《无名论》,有些学者认为就是《德论》,笔者认为是可信的。如此,何晏带有哲学性的著作除了《景德殿赋》,全部都作于王弼《老子注》后。也有人认为《德论》已佚,《无名论》乃是何晏正始前的作品,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5]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6]从何晏对《论语》所作的注释看,他也是同样认为圣人有情的。如《论语·述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何注:“丧者裒慼,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一日之中,或哭或歌,是亵礼容。”又《论语·先进》何注:“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何晏注:“天丧予者,若丧己也。再言之者,痛惜之甚也。”分别见孔颍达等《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7第2482页、卷11第2498页,中华书局1980年。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6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7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2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52-53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6页。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0页。
    [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5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37页。
    [1]何晏《道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0页。
    [2]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仲尼》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52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1页。
    [4]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1页。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3页。
    [2]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3]王弼《论语释疑·述而》,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24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7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9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06页。
    [6]王弼《周易略例·明彖》,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591页。
    [7]王弼《周易注·复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36页。
    [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页。
    [9]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7页。
    [10]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8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3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3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58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6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2页。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7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1页。
    [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1]陶建国《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台]文津出版社1990年,第620页。
    [2]何晏《道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0页。
    [3]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4]刘向《战国策》卷11《齐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99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7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3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4]黄钊《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82页。
    [5]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4页。
    [6]朱义禄《玄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中国学术思潮史》卷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杜2006年,第196页。
    [7]朱义禄《玄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中国学术思潮史》卷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2页。
    [1]孔颍达《周易正义·系辞下》,孔颍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6页。
    [2]孔颍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颍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79页。
    [3]司马光《太玄集注·玄文》,中华书局1998年,第208页。
    [4]王弼《周易注·坤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27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4页。
    [6]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09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9《曹爽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4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9《夏侯玄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2《景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5页。
    [3]陈寿《三国志·魏书》卷9《曹爽传》裴注引《魏氏春秋》,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4]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5]陈寿《三国志·魏书》卷9《夏侯玄传》裴注引《魏略》,中华书局1959年,第303页。
    [6]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页。
    [7]干宝《晋纪总论》,萧统《文选》(李善注)卷49,中华书局1977年,第692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尤悔第三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49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1《王粲传》裴注引嵇喜《嵇康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05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9页。
    [4]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1页。
    [5]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2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196-197页。
    [1]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4-55页。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7页。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4页。
    [4]嵇康《明胆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49页。
    [5]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09页。
    [6]汪继培,彭铎《潜夫论笺校正·本训第三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365页。
    [1]嵇康《明胆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52-253页。
    [2]嵇康《明胆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49页。
    [3]嵇康《明胆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54页。
    [4]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09-310页。
    [1]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8页。
    [2]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9页。
    [4]丁冠之《阮籍》,方立天,于首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二,齐鲁书社1982年,第125-126页。
    [5]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53页。
    [1]阮籍《通老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59页。
    [2]阮籍《孔子诔》,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95页。
    [3]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孔颍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196页。
    [4]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四十,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324页。
    [5]阮籍《咏怀诗》,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206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52页。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页。
    [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2页。
    [9]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50页。
    [10]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3页。按,“微道德以久娱”原作“微道而以德久娱乐”,据李志均等人校点改。详见李志均等点校《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1 孔颖达《周易正义·乾卦》,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4页。
    12 孔颖达《周易正义·说卦》,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2页。
    [2]陈立《白虎通疏证·天地》,中华书局1994年,第421页。
    [3]曹植《魏德论》,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17页。
    [4]阮籍《通老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59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6]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仲尼》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7]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1页。
    [8]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
    [9]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10]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85页。
    [1]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10页。
    [2]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4-165页。
    [3]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7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1页。
    [5]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页。
    [6]阮籍《老子赞》,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93页。
    [7]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90页。
    [8]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2页。
    [9]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0页。
    [10]阮籍《答伏义书》,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68页。
    11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8页。
    12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页。
    13 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0页。
    [1]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页。
    [2]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0页。
    [3]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页。
    [4]李昉等《太平御览》卷409引《向秀别传》,中华书局1960年,第1888页。
    [1]房玄龄等《晋书》卷49《向秀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5页。
    [2]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234页。
    [3]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234页。
    [4]向秀《闻笛赋并序》,严可均《全晋文》卷72,中华书局1958年,第1876页。
    [5]房玄龄等《晋书》卷49《向秀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4-1375页。
    [6]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0页。
    [7]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南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第55页。
    [8]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56页。
    [1]房玄龄等《晋书》卷49《向秀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4页。
    [2]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1页。
    [3]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61页。
    [4]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2-164页。
    [5]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18页。
    [6]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2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8]房玄龄等《晋书》卷49《向秀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4页。
    [9]钱穆《记魏晋玄学三宗》,《庄老通辨》,三联书店2002年,第321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4-436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4]房玄龄等《晋书》卷49《向秀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4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2]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页。
    [3]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237页。
    [1]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道宣《广弘明集》卷18,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50页。
    [2]汤用彤《向郭义之庄周与孔子》,《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3]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49页。
    [4]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3页。
    [5]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2页。
    [1]罗含《更生论》引,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9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向郭《逍遥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3]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6页。
    [4]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2页。
    [5]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续四库》第12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00页。
    [6]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49页。
    [7]张湛《列子注·黄帝第》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5页。
    [6]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3页。
    [9]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20页。
    [10]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9页。
    11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71页。
    12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87页。
    13 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5-76页。
    14 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竣《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1页。
    15 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6-167页。
    16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9页。
    17 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51页。
    [1]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2页。
    [2]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4页。
    [3]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2页。
    [4]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55页。
    [5]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9页。
    [6]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53页。
    [7]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60页。
    [8]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7页。
    [9]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3页。
    [10]向秀《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4页。
    11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50-351页。
    12 郭庆藩《庄子集释·胠箧》,中华书局1961年,第344页。
    13 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3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胠箧》,中华书局1961年,第532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戴逵《竹林七贤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3]汤用彤《向郭义之庄周与孔子》,《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4]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49页。
    [5]钱穆《郭象〈庄子注〉中之自然义》,《庄老通辨》,三联书店2002年,第368页
    [6]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4页。
    [1]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246页。
    [2]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246页。
    [3]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1页。
    [4]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续四库》第12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0页。
    [1]房玄龄等《晋书》卷43《王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2]杨上勋《春秋谷梁传注疏》卷5,孔颖达《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381页。
    [3]王弼《周易注·咸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73页。
    [4]何晏《道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0页。
    [5]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学林出版社1990年,第97页。
    [1]小野泽精一等《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李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6页。
    [2]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
    [3]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2页。
    [1]由于向秀的《庄子注》大部已佚,所以有关他的本体论思想在他的哲学理论中究竟占多大比重,我们目前尚无法推知。这里我们所以说竹林玄学的本体论层次低于正始,只是就目前所见文献而言的。
    [1]沈约《宋书》卷32《五行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937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50《庾纯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7-1041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33《何曾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998页。
    [1]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20《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第614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75《荀崧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7页。
    [4]干宝《晋纪总论》,萧统《文选》(李善注)卷49,中华书局1977年,第689页。
    [1]房玄龄等《晋书》卷94《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57-2458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43《王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43《乐广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43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德行第一》刘注引王隐《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5]房玄龄等《晋书》卷27《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820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德行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85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轻诋第二十六》刘注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91页。
    [9]房玄龄等《晋书》卷70《应詹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58-1859页。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3年,第319-321页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5页。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3页。
    [3]许抗生《裴頠》,方立天,于首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二.齐鲁书社1982年.第210-211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6-417页。
    [1]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61页。
    [3]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1页。
    [4]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0-241页。
    [5]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99页。
    [1]高华平《魏晋玄学人格美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第79-81页。
    [2]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6页。
    [3]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4]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1]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张隐《文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50《郭象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7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50《郭象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7页。
    [1]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11页。
    [2]郭象《庄子注·庚桑楚第二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02页。
    [3]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0页。
    [4]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6页。
    [6]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11页。
    [6]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64页。
    [1]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5页。
    [2]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67页。
    [3]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71页。
    [4]郭象《庄子注·外物第二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45页。
    [5]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8页。
    [6]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64页。
    [1]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4章引,《续四库》95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23页。
    [2]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73页。
    [3]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4页。
    [4]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8页。
    [5]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51页。
    [6]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8页。
    [7]郭象《庄子注·则阳第二十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19页。
    [8]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5-1046页。
    [9]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79页。
    [1]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65页。
    [2]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1页。
    [3]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页。
    [4]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5-1046页。
    [5]按,此句有讹,扞格难通,第二“于”字当为“夫”字之误。今依意改。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 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6页。
    [1]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62-763页。
    [2]郭象《庄子注·田子方第二十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08页。
    [3]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4页。
    [1]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2]郭象《庄子注·养生主第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15页。
    [3]郭象《庄子注·则阳第二十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99页。
    [1]范晔《后汉书》卷42《楚王英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428页。
    [2][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绪论》,《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
    [2]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44页。
    [3]慧皎《高僧传》卷9《佛图澄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352页。
    [4]桓玄《难王中令》,僧祐《弘明集》卷12,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57页。
    [5]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07页。
    [6]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16页。
    [1]慧皎《高僧传》卷4《竺法雅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52-153页。
    [2]详见《颜氏家训·归心》:“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之标,与外书仁义五符同。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归心第十六》(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368页。
    [3]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
    [4]吕澂《中国佛学源流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45页。
    [5]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6]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167-168页年。
    [7]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16页。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09-211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假谲第二十七》刘注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3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轻诋第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97页。
    [4]道宣《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广弘明集》卷1,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9页。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11页。
    [2]元康《肇论疏》卷上,《大正藏》第45卷,第163页。
    [3]慧皎《高僧传》卷5《释道安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77-185页。
    [1]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43页。
    [2]汤用彤《魏晋玄学流别略论》,《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第47页
    [3]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杜1998年,第21页。
    [4]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
    [5]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67页。
    [6]宝亮《名僧传抄·昙济传》,《续藏经》第2编乙第7套第1册,第9页。
    [1]康僧会《六度集经·明度无极章》,《大正藏》第3卷,第51页。
    [2]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页。
    [3]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09页。
    [4]嵇康《明胆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49页。
    [5]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7页。
    [1]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0页。
    [2]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64页。
    [3]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页。
    [4]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页。
    [1]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2]王充《论衡·自然第五十四》,黄晖《论衡校释》第18卷,中华书局1990年,第776页。
    [3]王充《论衡·物势第十四》,黄晖《论衡校释》第3卷,中华书局1990年,第146页。
    [4]王充《论衡·物势第十四》,黄晖《论衡校释》第3卷,中华书局1990年,第144页。
    [5]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05页。
    [6]支娄迦谶译《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下,《大正藏》第15卷,第401页。
    [7]支娄迦谶译《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大正藏》第15卷,第362页。
    [8]竺法护译《光赞经》卷8,《大正藏》第8卷,第200页。
    [9]朱世卿《性法自然论》,道宣《广弘明集》卷22,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07页。
    [1]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2]僧叡《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311页。
    [3]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4][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3页。
    [5]慧皎《高僧传》卷5《竺法汰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92-193页。
    [1]慧皎《高僧传》卷4《竺法深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157页。
    [2]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0年,第103页。
    [3]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1]慧皎《高僧传》卷4《康僧渊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51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3页。
    [3]慧皎《高僧传》卷5《康僧渊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92-193页。
    [1]石峻《石峻文存》,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2]孙以楷《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3页。
    [3]陈寅恪《支愍度学说考》,《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161页。
    [4]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42页。
    [5]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6]元康《肇论疏》卷上.《大正藏》第45卷,第171页。
    [7][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4页。
    [1]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63页。
    [2]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08页。
    [3]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43页。
    [4]慧皎《高僧传》卷4《于法开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67-168页。
    [5]慧皎《高僧传》卷5《竺道壹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06-208页。
    [6]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7][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4页。
    [8]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9][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5页。
    [1]僧叡《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312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5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刘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3页。
    [1]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59-163页。
    [2]汤用彤《魏晋玄学流别略论》,《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20页。
    [4]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59页。
    [1]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61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6页。
    [3]元康《肇论疏》卷上,《大正藏》第45卷,第171页。
    [4]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5][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4页。
    [1]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87页。
    [2]郭象《庄子注·田子方第二十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10页。
    [3]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39页。
    [4]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63页。
    [5]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87页。
    [6]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7页。
    [1]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5页。
    [2]支遁《大小品对比要抄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299页。
    [3]慧皎《高僧传》卷4《于道邃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69-170页。
    [4]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5][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5页。
    [1]慧皎《高僧传》卷6《释僧肇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49-252页。
    [1]僧肇《肇论·物不迁论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143页。
    [2]僧肇《肇论·物不迁论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页。
    [3]僧肇《肇论·物不迁论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页。
    [1]僧肇《肇论·物不迁论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4页。
    [2]僧肇《肇论·物不迁论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3页。
    [3]僧肇《肇论·物不迁论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页。
    [4]僧肇《肇论·物不迁论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页。
    [5]僧肇《肇论·物不迁论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页。
    [1]郭象《庄子注·田子方第二十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09-P710页。
    [2]郭象《庄子注·至乐第十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19页。
    [3]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146页。
    [1]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6页。
    [2]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6页。
    [3]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4页。
    [4]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竣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页。
    [5]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6]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4页。
    [1]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4页。
    [2]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62页。
    [3]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第349页。
    [4]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2页。
    [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2页。
    [6]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6页。
    [7]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0年,第116页。
    [1]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2]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4页。
    [3]黄钊《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6页。
    [4]石峻《石峻文存》,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80页。
    [5]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6]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27页。
    [7]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9页。
    [8]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8页。
    [1]田文棠《魏晋三大思潮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4页。
    [2]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第105页年。
    [3]慧皎《高僧传》卷5《释僧先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5页。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8页。
    [2]慧皎《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2页。
    [3]道安《鼻奈耶序》,《大正藏》第42卷,第851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假谲第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3页。
    [5]慧皎《高僧传》卷5《竺法汰传》,北京大学出版杜1992年,第192-193页。
    [1]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61页。
    [1]石峻《石峻文存》,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86-87页。
    [2]石峻《石峻文存》,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庚桑楚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810页。
    [2]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引,中华书局1987年,第737页。
    [3]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435页。
    [4]王先谦《荀子集解·正名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412页。
    [5]刘钊《郭店楚简校释·性自命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页。
    [7]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缪称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333页。
    [8]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第291页。
    [9]焦循《孟子正义·滕文公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399页。
    [10]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僖公二十八年》,孔颖达等《十三经经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824页。
    11 王先谦《荀子集解·正名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428页。
    12 王先谦《荀子集解·正名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88,第412页年。
    [1]黄晖《论衡校释·本性第十三》引,中华书局1990年,第140-141页。
    [2]荀悦《申鉴·杂言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第26-27页。
    [3]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第十九》,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5页。
    [4]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第十九》,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9页。
    [5]陈立《白虎通疏证·情性》,中华书局1994年,第381页。
    [6]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436-437页。
    [7]王先谦《旬子集解·性恶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444页。
    [8]王先谦《荀子集解·儒效第八》,中华书局1988年,第143-144页。
    [9]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442页。
    [10]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757页。
    11 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752页。
    [1]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引,中华书局1987年,第748页。
    [2]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引,中华书局1987年,第735页。
    [3]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引,中华书局1987年,第743页。
    [4]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引,中华书局1987年,第732页.
    [5]黄晖《论衡校释·本性第十三》引,中华书局1990年,第132页
    [6]汪荣宝《法言义疏·修身》,中华书局1987年,第85页。
    [7]荀悦《申鉴·杂言下》引,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第25页年。
    [8]江荣宝《法言义疏·修身》,中华书局1987年,第85页。
    [9]黄晖《论衡校释·本性第十三》引,中华书局1990年,第141页
    [10]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引,中华书局1987年,第748页。
    11 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第十七》,中华书局1980年,第181页。
    12 荀悦《申鉴·杂言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第25页。
    [1]黄晖《论衡校释·本性第十三》,中华书局1990年,第137页
    [2]黄晖《论衡校释·本性第十三》,中华书局1990年,第140页
    [3]荀悦《申鉴·杂言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第25页。
    [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实性第三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第311-312页。
    [5]黄晖《论衡校释·本性第十三》引.中华书局1990年,第139-140页
    [6]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第296页。
    [7]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第298-299页。
    [8]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如天之为第八十》,中华书局1992年,第463页。
    [9]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如天之为第八十》,中华书局1992年,第465页。
    [10]董仲舒《董仲舒集·天人三策》(袁长江等校注),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7页。
    11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保位权第二十》,中华书局1992年,第174页。
    [1]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第300页。
    [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第297页。
    [3]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第298页。
    [4]陈立《白虎通疏证·情性》,中华书局1994年,第381页。
    [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94-195页。
    [6]郭庆藩《庄子集释·天地第十二》,中华书局1961年,第424页。
    [7]郭庆藩《庄子集释·骈拇第八》,中华书局1961年,第317-318页。
    [8]郭庆藩《庄子集释·天地第十二》,中华书局1961年,第445页。
    [1]张松辉《庄子疑义考辨》,中华书局2007年,第125页。
    [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泰族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671页。
    [3]郭庆藩《庄子集释·德充符第五》,中华书局1961年,第221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德充符第五》,中华书局1961年,第217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缮性第十六》,中华书局1961年,第552页。
    [6]郭庆藩《庄子集释·则阳第二十五》,中华书局1961年,第899页。
    [7]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诠言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466页。
    [8]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精神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240页。
    [9]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精神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238页。
    [10]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通国身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第182页。
    11 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792页。
    12 王先谦《荀子集解·解蔽第二十一》,中华书局1988年,第396页。
    [1]王先谦《荀子集解·解蔽第二十一》,中华书局1988年,第387页。
    [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人副天数第五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第357页。
    [3]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792页。
    [4]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759页。
    [5]王先谦《荀子集解·正名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412页。
    [6]王先谦《荀子集解·解蔽第二十一》,中华书局1988年,第398页。
    [7]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第293页。
    [8]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第296页。
    [9]郭庆藩《庄子集释·人间世第四》,中华书局1961年,第147页。
    [10]郭庆藩《庄子集释·应帝王第七》,中华书局1961年,第307页。
    11 郭庆藩《庄子集释·应帝王第七》,中华书局1961年,第294页。
    12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原道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24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4页。
    [2]王弼《周易注·乾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13页。
    [3]王弼《周易注·坤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26页。
    [4]王弼《周易注·讼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49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6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6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3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8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7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页。
    [3]何晏等《论语集解·公冶长第五》,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184页。
    [4]王弼《论语释疑·阳货》,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2页。
    [5]王弼《周易注·损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21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页。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7页。
    [8]何晏《论语集解·述而第七》,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267页。
    [9]石峻《石峻文存》,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362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3]王弼《周易注·复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37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3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3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58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6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7页。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6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6页。
    [9]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6-27页。
    [1]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9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77页。
    [3]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4]陶建国《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台]文津出版社1990年,第620页。
    [1]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2]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8页。
    [3]田永胜《王弼思想与诠释文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222页。
    [4]王弼《论语释疑·阳货》,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2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6]何晏《论语集解·子罕第九》,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319页。
    [7]郭庆藩《庄子集释·天道第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479页。
    [8]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俶真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71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74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6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66页。
    [4]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页。
    [5]王弼《论语释疑·阳货》,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2页。
    [6]何晏《论语集解·先进第十一》,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458页。
    [7]王弼《周易注·复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36-337页。
    [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5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46页。
    [9]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1页。
    [1]何晏《论语集解·先进第十一》,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458页。
    [2]王弼《论语释疑·学而》,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21页。
    [3]王弼《论语释疑·泰伯》,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25页。
    [4]张立文《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页。
    [1]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庸》引,孔颖达等《十三经经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5页。
    [2]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897页。
    [3]石峻《石峻文存》,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367-368页。
    [4]王弼《论语释疑·阳货》,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2页。
    [1]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7页。
    [5]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页。
    [6]何晏《论语集解·雍也第六》,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212页。
    [1]何晏《论语集解·子罕第九》,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326页。
    [2]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第198页年。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5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7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71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5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6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68页。
    [4]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8页。
    [1]何晏《论语集解·雍也第六》,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237页。
    [2]王阳明《王文成全书》卷34附录3《年谱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6页。
    [3]王阳明《王文成全书》卷1《传习录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页。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94页。
    [5]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第三》,中华书局1980年,第24页。
    [6]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第十七》,中华书局1980年,第185页。
    [7]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第十三》,中华书局1980年,第139页。
    [1]汤用彤《王弼圣人有情义释》,《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0-71页。
    [2]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5页。
    [3]何晏《论语集解·述而第七》,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260页。
    [4]何晏《论语集解·先进第十一》,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447-448页。
    [5]何晏《论语集解·雍也第六》,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212页。
    [1]汤用彤《王弼圣人有情义释》,《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2]黄钊《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78页。
    [3]何晏《论语集解·卫灵公第十五》,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615页。
    [4]何晏《论语集解·为政第二》,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37页。
    [5]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天瑞》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6]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796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9页。
    [2]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75页。
    [4]王弼《周易略例·明卦适变通爻》,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04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9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6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页。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0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向郭《逍遥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2]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续四库》第12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0页。
    [3]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51页。
    [4]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5页。
    [5]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20页。
    [6]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9页。
    [7]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71页。
    [8]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60页。
    [9]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87页。
    [10]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续四库》第12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0页。
    [1]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1页。
    [2]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57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向郭《逍遥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4]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页。
    [5]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1页。
    [6]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9,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93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2]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3页。
    [3]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05页。
    [4]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08页。
    [5]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2页。
    [6]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9页。
    [1]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78页。
    [2]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2页。
    [3]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页。
    [4]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8页。
    [5]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5页。
    [6]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页。
    [7]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28页。
    [8]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页。
    [1]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页。
    [2]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9页。
    [3]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0页。
    [4]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天下第三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1069页。
    [1]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69-170页。
    [2]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5页。
    [3]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4页。
    [4]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0页。
    [1]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引,《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1页。
    [2]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7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9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9页。
    [5]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130页。
    [6]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8页。
    [7]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2页。
    [8]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85页。
    [9]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7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1页。
    [10]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10页。
    [1]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5-146页。
    [2]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45-146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1]嵇康《明胆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49-250页。
    [2]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01-102页。
    [3]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59页。
    [4]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10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7页。
    [2]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12页。
    [3]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96页。
    [4]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3,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5页。
    [5]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4页。
    [6]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8-169页。
    [1]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4-175页。
    [2]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61页。
    [3]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4页。
    [4]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8页。
    [5]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9-170页。
    [6]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0页。
    [7]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3,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56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7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1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7页。
    [4]王弼《周易略例·明卦适变通爻》,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04页。
    [5]王弼《论语释疑·子罕》,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27页。
    [6]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64页。
    [7]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4页。
    [8]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5页。
    [9]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43页。
    [1]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40页。
    [2]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5-236页。
    [3]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4页。
    [4]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5页。
    [5]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42-243页。
    [1]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6页。
    [2]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43页。
    [3]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1-222页。
    [4]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10-311页。
    [5]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3,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5页。
    [6]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7页。
    [7]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2页。
    [8]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6-127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刘注引王隐《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1《王粲传》裴注引《魏氏春秋》,中华书局1959年,第606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刘注引《文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5]葛洪《抱朴子·外篇》卷48《诘鲍》,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中华书局1997年,第493页。
    [6]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78-79页。
    [7]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9页。
    [8]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24页。
    [1]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8-99页。
    [2]阮籍《通老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59页。
    [3]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51-152页。
    [4]汪继培,彭铎《潜夫论笺校正·本训第三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365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8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0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页。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8页。
    [1]阮籍《通老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60页。
    [2]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69-170页。
    [3]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0页。
    [4]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4页。
    [1]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207-208页。
    [2]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0页。
    [3]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2-173页。
    [4]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6-177页。
    [5]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6]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61页。
    [7]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65页。
    [8]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85页。
    [9]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88页。
    [10]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61页。
    11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61页。
    12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86页。
    13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0-171页。
    14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73页。
    [1]鲍敬言的《无君论》,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中华书局1997年,第498-499页。
    [2]鲍敬言的《无君论》,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中华书局1997年,第549页。
    [1]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1-132页。
    [2]萧统《文选》卷39任昉《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李善注引吕安《答嵇康论》,中华书局1977年,第557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1-222页。
    [2]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1页。
    [3]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3-224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5]王弼《论语释疑·泰伯》,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25页。
    [6]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5页。
    [7]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59页。
    [1]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59-261页。
    [2]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09-310页。
    [3]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310-311页。
    [4]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11-313页。
    [1]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0-171页。
    [2]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3页。
    [3]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2页。
    [4]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6页。
    [5]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5页。
    [6]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2页。
    [7]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49页。
    [8]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1页。
    [1]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50页。
    [2]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51页。
    [1]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1]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1045页。
    [2]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3]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5页。
    [1]裴頠《崇有论》,虏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2]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5-1046页。
    [3]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435页。
    [4]王先谦《荀子集解·正名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412页。
    [5]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436-437页。
    [6]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444页。
    [7]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442页。
    [1]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1045页。
    [2]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3]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4]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1045页。
    [1]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6-1047页。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3页。
    [1]裴頠《崇有论》,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1045页。
    [1]郭象《庄子注·养生主第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28页。
    [2]郭象《庄子注·德充符第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13页。
    [3]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01页。
    [4]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0页。
    [5]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9页。
    [6]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8页。
    [7]郭象《庄子注·德充符第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94页。
    [1]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8-59页。
    [2]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91页。
    [3]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4页。
    [4]郭象《庄子注·人间世第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63页。
    [5]郭象《庄子注·列御寇第三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51页。
    [6]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页。
    [7]郭象《庄子注·胠箧第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58页。
    [8]郭象《庄子注·骈拇第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16页。
    [9]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78页。
    [10]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1页。
    11 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9页。
    12 郭象《庄子注·养生主第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15页。
    13 郭象《庄子注·徐无鬼第二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75页。
    14 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5页。
    15 郭象《庄子注·则阳第二十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99页。
    16 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0页。
    17 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3页。
    18 郭象《庄子注·达生第十九》,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33页。
    [1]郭象《庄子注·人间世第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56页。
    [2]郭象《庄子注·骈拇第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13页。
    [3]郭象《庄子注·刻意第十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44页。
    [4]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页。
    [5]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页。
    [6]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66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向郭《逍遥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8]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0页。
    [9]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91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109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3]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0页。
    [4]杨宪邦《中国哲学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90-191页。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页。
    [6]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9页。
    [7]郭象《庄子注·刻意第十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46页。
    [1]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57页。
    [2]郭象《庄子注·徐无鬼第二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74页。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3页。
    [4]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1-232页。
    [5]余敦康《郭象》,方立天,于首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齐鲁书社1980年,第283-284页。
    [6]余敦康《郭象》,方立天,于首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齐鲁书社1980年,第279页。
    [7]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32页。
    [8]孙以楷《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1]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295-296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1页。
    [3]杨宪邦《中国哲学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91页。
    [4]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9页。
    [5]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1页。
    [1]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53-754页。
    [2]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页。
    [3]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55页。
    [4]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5页。
    [1]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65页。
    [2]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79页。
    [3]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54页。
    [4]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4页。
    [2]郭象《庄子注·大宗帅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57页。
    [3]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1页。
    [4]郭象《庄子注·骈拇第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26页。
    [5]郭象《庄子注·养生主第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15页。
    [6]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7]郭象《庄子注·徐无鬼第二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74页。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1页。
    [9]郭象《庄子注·缮性第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48-549页。
    [10]郭象《庄子注·达生第十九》,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38页。
    11 郭象《庄子注·天下第二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91页。
    [1]石峻《石峻文存》,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2]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第114页。
    [3]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90页。
    [4]郭象《庄子注·徐无鬼第二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29页。
    [5]郭象《庄子注·达生第十九》,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38页。
    [6]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87页。
    [7]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3页。
    [8]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3页。
    [9]嵇康《卜疑集》,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3,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5页。
    [10]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81页。
    11 郭象《庄子注·在宥第十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64页。
    12 郭象《庄子注·天道第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87页。
    13 郭象《庄子注·庚桑楚第二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72页。
    [1]郭象《庄子注·骈拇第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18页。
    [2]郭象《庄子注·天道第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79-480页。
    [3]郭象《庄子注·天运第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99页。
    [4]郭象《庄子注·徐无鬼第二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27页。
    [5]郭象《庄子注·骈拇第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22页。
    [6]郭象《庄子注·天道第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63页。
    [7]郭象《庄子注·徐无鬼第二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61-862页。
    [8]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
    [1]郭象《庄子注·天运第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98页。
    [2]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91页。
    [3]郭象《庄子注·骈拇第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28页。
    [4]郭象《庄子注·天运第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00页。
    [5]郭象《庄子注·庚桑楚二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09页。
    [1]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页。
    [2]郭象《庄子注·人间世第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77页。
    [3]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80页。
    [4]郭象《庄子注·达生第十九》,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42页。
    [5]郭象《庄子注·列御寇第三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43-1044页。
    [6]郭象《庄子注·外物第二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38页。
    [7]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0页。
    [8]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页。
    [1]郭象《庄子注·天道第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66页。
    [2]郭象《庄子注·缮性第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52页。
    [3]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6页。
    [4]郭象《庄子注·缮性第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52页。
    [5]郭象《庄子注·在宥第十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67页。
    [6]郭象《庄子注·缮性第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50页。
    [7]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67页。
    [8]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38页。
    [9]郭象《庄子注·外物第二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28页。
    [1]郭象《庄子注·天运第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32页。
    [2]郭象《庄子注·天运第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13页。
    [3]郭象《庄子注·胠箧第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52页。
    [4]郭象《庄子注·胠箧第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46页。
    [5]郭象《庄子注·天地第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19页。
    [6]郭象《庄子注·在宥第十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73页。
    [7]郭象《庄子注·马蹄第九》,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37页。
    [8]郭象《庄子注·胠箧第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49页。
    [9]郭象《庄子注·人间世第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56页。
    [10]郭象《庄子注·胠筷第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48页。
    [1]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页。
    [2]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8页。
    [3]郭象《庄子注·德充符第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1页。
    [4]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向郭《逍遥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6]郭象《庄子注·天道第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61页。
    [7]郭象《庄子注·德充符第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1页。
    [8]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9页。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9页。
    [10]黄钊《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05页。
    [1]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74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84页。
    [2]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1页。
    [1]郭象《庄子注·至乐第十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29页。
    [2]郭象《庄子注·寓言第二十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51页。
    [3]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39页。
    [4]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69页。
    [5]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64页。
    [1]汤一介《有关郭象的生平和著作的资料》,《郭象与魏晋玄学》附,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62-368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4册,《三松堂全集》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6页。
    [1]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齐鲁书社1991年,第1442页。
    [2]僧叡《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311-312页。
    [3][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5页。
    [4]柳宗元《柳宗元集》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7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57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50页。
    [1]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67页。
    [2]郭象《庄子注·马蹄第九》,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39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7页。
    [4]王弼《论语释疑·阳货》,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2页。
    [5]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6]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5页。
    [7]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页。
    [8]郭象《庄子注·人间世第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56页。
    [9][日]宗性《名僧传抄·昙济传》转引昙济《六家七宗论》,《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7套第1册,第9页。
    [10]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11[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2页。
    [1]道安《大十二门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53页。
    [2]道安《十二门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51页。
    [3]道安《阴持入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48页。
    [1]道安《安般注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45页。
    [2]道安《道行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62-263页。
    [3]道安《合放光光赞略解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7,中华书局1995年,第266页。
    [1]道安《合放光光赞略解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7,中华书局1995年,第266页。
    [2]道安《安般注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45页。
    [3]道安《十二门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51页。
    [4]道安《十法句义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第369页。
    [5]道安《合放光光赞略解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7,中华书局1995年,第266页。
    [1]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3]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1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假谲第二十七》刘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3页。
    [1]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4页。
    [2]吉藏《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卷,第29页。
    [3]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161页。
    [4][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4页。
    [1]元康《肇论疏》卷上,《大正藏》第45卷,第171页。
    [1]支道林《大小品对比要抄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298页。
    [2]支道林《大小品对比要抄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299页。
    [3]支道林《大小品对比要抄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299-300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1]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60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支遁《逍遥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1]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41页。
    [1]朱义禄《玄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中国学术思潮史》卷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434-435页。
    [2]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页。
    [3]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8页。
    [4]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8页。
    [5]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页。
    [1]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页。
    [2]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9页。
    [3]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9页。
    [4]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50页。
    [1]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50-151页。
    [2]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3]僧肇《维摩经注·佛国品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1页。
    [4]僧肇《维摩经注·弟子品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6页。
    [5]僧肇《维摩经注·弟子品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4页。
    [6]僧肇《维摩经注·佛国品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69页。
    [7]僧肇《维摩经注·弟子品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5页。
    [8]僧肇《维摩经注·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9页。
    [1]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9页。
    [2]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页。
    [3]僧肇《维摩经注·佛国品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0页。
    [4]僧肇《维摩经注·菩萨品第四》,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8页。
    [5]慧皎《高僧传》卷6《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11-222页。
    [1]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释慧远简介》,中华书局1981年,第79页
    [2]慧远《本无义》,慧达《肇论疏·不真空论疏》引,《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29页。
    [3]慧远《大智度论抄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第390页。
    [4]慧远《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9,中华书局1995年,第345页。
    [1]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页。
    [2]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五》,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5页。
    [3]慧远《大智度论抄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第390页。
    [4]慧远《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9,中华书局1995年,第343页。
    [5]慧远《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9,中华书局1995年,第345页。
    [1]僧肇《肇论·答刘遗民书》附《刘遗民书问》,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55页。
    [2]慧皎《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18页。
    [3]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18页。
    [4]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1页。
    [5]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6]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五》,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5页。
    [7]慧远《阿毗县心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第378页。
    [1]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道宣《广弘明集》卷30上,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83页。
    [2]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48-649页。
    [3]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3页。
    [4]慧远《明报应论》,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9页。
    [5]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五》,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5页。
    [6]慧远《明报应论》,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9页。
    [7]慧远《答桓太尉书》,僧祐《弘明集》卷12,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62页。
    [8]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4页。
    [1]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五》,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5-66页。
    [2]慧皎《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16页。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6页。
    [1]慧皎《高僧传》卷7《竺道生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55-257页。
    [2]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
    [3]袁宏《两汉纪下·后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第187页。
    [4][日]安澄《中论疏记》卷三,《大正藏》第65卷,第95页。
    [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5页。
    [6]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9页。
    [1]道生《妙法莲花经疏·方便品》,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3页。
    [2]《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7页。
    [3]《大般涅槃经集解·如来性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13页。
    [4][日]宗性《名僧传抄》附《名僧传说处》引,《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7套第1册,第15页。
    [5]智圆《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1引道生《十四科》之第十科《众生有佛性义》,《大正藏》第38卷,第19页。
    [6]僧叡《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311-312页。
    [7]僧叡《喻疑论》引,僧祐《出三藏记集》卷5,中华书局1995年,第236页。
    [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1]道生《妙法莲花经疏·见宝塔品》,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4页。
    [2]《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8页。
    [3]《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5页。
    [4]《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8页。
    [5]道生《妙法莲花经疏·化城喻品》,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3页。
    [6]《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8页。
    [7]《注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引,石竣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10页。
    [8]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年,第171-172页。
    [9]《大般涅槃经集解·师子吼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15页。
    [10]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年,第172页。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61-462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支法师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
    [3]慧达《肇论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1页。
    [4]吉藏《二谛义》卷下,《大正藏》第45卷,第111页。
    [5]吉藏《大乘玄论》卷4,《大正藏》第45卷,第60页。
    [6]慧达《肇论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1页。
    [7]慧达《肇论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1页。
    [8]道生《妙法莲花经疏·序品》,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3页。
    [1]慧达《肇论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1页。
    [2]《大般涅槃经集解·纯陀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12页。
    [3]《大般涅槃经集解·圣行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14页。
    [4]慧皎《高僧传》卷7《竺道生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56页。
    [5]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道宣《广弘明集》卷18,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51页。
    [6]《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8页。
    [7]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引,僧祐《弘明集》卷11,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36页。
    [1]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四》,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4-65页。
    [2]僧肇《维摩经注·菩萨行品第十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86页。
    [3]《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5页。
    [4]孙绰《喻道论》,僧祐《弘明集》卷3,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5页。
    [1]汤用彤《言意之辨》,《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2]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290页。
    [3]道安《十法句义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第369页。
    [4]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在家一》,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2-63页。
    [5]宗炳《明佛论》,僧祐《弘明集》卷2,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8页。
    [6]孙绰《喻道论》,僧祐《弘明集》卷3,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4页。
    [1]杨宪邦《中国哲学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46页。
    [2]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8页。
    [3]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1页。
    [4][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8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7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7页。
    [3]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3页。
    [1]范晔《后汉书》卷67《党锢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185页。
    [1]王树民《廿二史劄记校证》卷5,中华书局1984年,第108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9《曹爽传》注引《魏略》,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页。
    [3]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2《徐奕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78页。
    [4]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4《高柔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88页。
    [5]陈寿《三国志·魏书》卷3《明帝纪》注引《世语》,中华书局1959年,第92页。
    [1]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91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政事第三》刘注引虞预《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9页。
    [1]刘邵《人物志·自序》,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3页。
    [2]刘邵《人物志上·九征第一》,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2页。
    [3]刘邵《人物志中·八观第九》,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22-23页。
    [4]刘邵《人物志中·八观第九》刘昞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第22页。
    [5]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6]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7]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页。
    [8]陈寿《三国忠·魏书》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1]道安《十二门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51页。
    [2]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道宣《广弘明集》卷30上,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83页。
    [3]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4页。
    [4]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道宜《广弘明集》卷18,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51页。
    [5]沈约《宋书》卷67《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5-1776页。
    [6]慧皎《高僧传》卷8《释玄畅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314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0《荀彧传》注引《粲别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20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2-63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贤媛第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74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巧艺第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03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6]萧统《文选》卷21颜延年《五君咏五首》李善注,中华书局1997年,第303页。
    [7]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9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政事第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2页。
    [9]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伤逝第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45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5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2-103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1]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95页。
    [3]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3,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46页。
    [4]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6页。
    [5]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87-188页。
    [6]嵇廉《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0页。
    [7]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4页。
    [8]慧皎《高僧传》卷7《竺道生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55页。
    [1]慧达《肇论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1页。
    [2]《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8页。
    [3]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道宣《广弘明集》卷18,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50页。
    [4]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道宣《广弘明集》卷18,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05-251页。
    [5]房玄龄等《晋书》卷83《车胤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77页。
    [6]房玄龄等《晋书》卷65《王珣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7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刘注引《高坐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简傲第第二十四》刘注引《高坐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43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14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刘注引《晋安帝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7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誊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79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江左名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05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德行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9]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德行第一》刘注引王隐《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10]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刘注引《玠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11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贤媛第十九》刘注引《晋阳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74页。
    12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5-216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65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王澄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77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文章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00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支遁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03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03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王胡之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14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续晋阳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14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续晋阳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23页。
    [9]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6页。
    [10]汤用彤《言意之辨》,《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11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2-213页。
    12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名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13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栖逸第十八》刘注引袁宏《孟处士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61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品藻第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47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栖逸第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58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栖逸第十八》刘注引《中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58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0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2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简傲第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41页。
    [8]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威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2-1363页。
    [9]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豪爽第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10-511页。
    [10]房玄龄等《晋书》卷27《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820页。
    [1]房玄龄等《晋书》卷49《光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85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刘注引邓粲《晋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22页。
    [3]宗白华《美学教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0页。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7页。
    [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0页。
    [6]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25页。
    [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8页。
    [1]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4页。
    [2]卢谌《赠刘琨诗二十章》其十六,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2页。
    [3]谢安《与王胡之诗六章》其四,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5页。
    [4]嵇喜《答嵇康诗四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550页。
    [5]嵇喜《答嵇康诗四首》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550页。
    [6]谢灵运《述祖德二首》其一,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4页。
    [7]曹华《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7页。
    [8]袁宏《从征行方头山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20页。
    [9]慧远《庐山东林杂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5页。
    [10]何劭《游仙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49页。
    [1]阮籍《四言诗十首》其五,陈伯君《阮籍集校注》附录,中华书局1987年,第438页。
    [2]嵇康《五言诗三首》其一,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80页。
    [3]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33页。
    [4]郭璞《游仙诗十九首》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65页。
    [5]张华《赠挚仲治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21页。
    [6]孙绰《答许询诗九章》其四,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9页。
    [7]王胡之《赠庾翼诗八章》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5页。
    [8]孙嗣《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8页。
    [9]支遁《咏怀诗五首》其四,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1页。
    [10]刘琨《答卢谌诗八章》其七,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52页。
    11 谢安《与王胡之诗六章》其六,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6页。
    12 王胡之《答谢安诗八章》其六,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7页。
    13 桓伟《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0页。
    14 嵇康《酒会诗七首》其五,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75页。
    15 孙绰《答许询诗九章》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9页。
    16 王微之《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4页。
    17 曹茂之《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9页。
    18 庚阐《三月三日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73页。
    19 嵇康《与阮德如》,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6页。
    20 陆冲《失题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48页。
    21 谢灵运《游岭门山》,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22 庚阐《衡山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74页。
    23 王胡之《赠庾翼诗八章》其五,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6页。
    [1]湛方生《秋夜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46页。
    [2]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96页。
    [3]曹华《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7页。
    [4]谢灵运《道路忆山中》,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89页。
    [5]王肃之《兰亭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3页。
    [6]虞说《兰亨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6页。
    [7]王蕴之《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5页。
    [8]王玄之《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1页。
    [9]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04-105页。
    [10]左思《咏史诗八首》其八,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34页。
    11 张载《招隐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40页。
    12 张协《杂诗十首》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45页。
    13 左思《咏史诗八首》其五,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33页。
    1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6页。
    [1]谢安《与王胡之诗六章》其六,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6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刘注引《中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1页。
    [3]王微之《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4页。
    [4]湛方生《后斋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43-944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3页。
    [6]施补华《岘佣说诗》,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977页。
    [1]方东树《昭昧詹言》卷4,《续四库》第17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13页。
    [2]陆机《秋胡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52页。
    [3]王羲之《兰亭诗六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5页。
    [4]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
    [5]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67页。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91-392页。
    [7]陶渊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8]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17页。
    [9]陶渊明《和刘柴桑》,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19页。
    [10]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1]嵇喜《答嵇康诗四首》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550页。
    [2]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477页。
    [3]郭璞《游仙诗十四首》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65页。
    [4]孙绰《答许询诗九章》其八,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0页。
    [5]王羲之《答许询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6页。
    [6]谢安《兰亭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6页。
    [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7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5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9页。
    [3]王弼《论语释疑·阳货》,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1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7页。
    [2]王弼《周易注·渐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86页。
    [3]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50页。
    [4]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2页。
    [5]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4页。
    [6]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30页。
    [7]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第114页。
    [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5页。
    [1][日]安澄《中论疏记》卷3,《大正藏》第65卷,第95页。
    [2]僧叡《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311-312页。
    [3]慧皎《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16页。
    [4]《大般涅槃经集解·圣行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14页。
    [5]道安《十二门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52页。
    [1]道安《人本欲生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6,中华书局1995年,第249-250页。
    [2]道安《道地经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中华书局1995年,第368页。
    [3]支遁《大小品对比要钞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300页。
    [4]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道宣《广弘明集》卷30上,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83页。
    [5]僧肇《维摩经注·弟子品第三》,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5页。
    [6]僧肇《维摩经注·菩萨品第四》,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8页。
    [7]僧肇《维摩经注·佛国品第一》,石竣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0页。
    [8]《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8-209页。
    [9]慧皎《高僧传》卷4《支孝龙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49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4-635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1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9-620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简傲第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41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49《光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85页。
    [4]房玄龄等《晋书》卷49《毕卓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81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品藻第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47-448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22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5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04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简傲第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48页。
    [4]玄龄等《晋书》卷49《谢鲲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7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7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9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3-74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5页。
    [4]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李白《李太白集》(王琦注)卷19,中华书局1977年,第910页。
    [5]曾几《书徐明叔访戴图》,《茶山集》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54页。
    [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8页。
    [7]袁济喜《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伤逝第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51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伤逝第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47-548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2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德行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伤逝第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46-547页。
    [1]枚乘《七发》,萧统《文选》卷34,中华书局1977年,第478页。
    [2]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74页。
    [3]慧皎《高僧传》卷2《鸠摩罗什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53页。
    [4]房玄龄等《晋书》卷27《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820页。
    [5]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35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8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惑溺第三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64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3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91页。
    [3]曹植《酒赋》,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25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0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简傲第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9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9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7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27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5页。
    [5]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6]陶渊明《连雨独饮》,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7]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2页。
    [8]陶渊明《游斜川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4页。
    [9]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四,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8页。
    [10]沈约《宋书》卷93《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8页。
    11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24页。
    12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栖逸第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60-561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3-214页。
    [2]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14页。
    [3]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7页。
    [4]阮籍《达庄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50页。
    [5]阮籍《通老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59页。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91页。
    [7]陶渊明《连雨独饮》,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8]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塗口》,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71页。
    [9]谢灵运《游岭门山》,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10]谢灵运《道路忆山中》,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89页。
    11 鲍照《答客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286页。
    12 谢惠连《秋怀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194页。
    13 谢朓《游山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424页。
    14 江淹《自序传》,严可均《全梁文》卷39,中华书局1958年,第3178页。
    [1]陆机《文赋》,萧统《文选》(李善注)卷17,中华书局1977年,第241页。
    [2]陆机《文赋》,萧统《文选》(李善注)卷17,中华书局1977年,第240页。
    [3]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物色第四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28-1732页。
    [4]钟嵘《诗品序》,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2页。
    [5]王弼《论语释疑·泰伯》,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25页。
    [1]石崇《金谷诗序》,严可均《全晋文》卷33,中华书局1958年,第1651页。
    [2]王羲之《兰亭诗序》,严可均《全晋文》卷26,中华书局1958年,第1609页。
    [3]陶渊明《游斜川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4页。
    [4]支遁《八关斋会诗序》,严可均《全晋文》卷157,中华书局1958年,第2386页。
    [5]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6页。
    [6]陶渊明《时运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页。
    [1]王弼《论语释疑·宪问》,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1页。
    [2]王弼《论语释疑·阳货》,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31页。
    [3]郭象《庄子注·列御寇第三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44页。
    [4]谢灵运《山居赋并序注》,沈约《宋书》卷67《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770页。
    [5]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108页。
    [6]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03页。
    [1]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第三》,中华书局1980年,第30页。
    [2]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72页。
    [3]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72页。
    [4]曹丕《典论·论文》,严可均《全三国文》卷8,中华书局1958年,第1098页。
    [5]曹丕《又与吴质书》,严可均《全三国文》卷7,中华书局1958年,第1089页。
    [6]曹丕《典论·论文》,严可均《全三国文》卷8,中华书局1958年,第1097页。
    [7]曹丕《典论·论文》,严可均《全三国文》卷8,中华书局1958年,第1097-1098页。
    [8]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时序第四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94页。
    [9]曹丕《典论·论文》,严可均《全三国文》卷8,中华书局1958年,第1098页。
    [1]曹植《与杨德祖书》,赵幼文《曹植集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54页。
    [2]曹丕《与吴质书》,严可均《全三国文》卷7,中华书局1958年,第1089页。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第453页。
    [4]陶渊明《停云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页。
    [5]陶渊明《荣木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1]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2]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97页。
    [3]陶渊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4]陶渊明《挽歌诗三首》其一,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55页。
    [5]陶渊明《形影神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3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7页。
    [8]钱钟书《管锥编》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038页。
    [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5页。
    [1]贾公彦《周礼注疏》引,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6页。
    [2]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宣公十五年》,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琉》,中华书局1980年,第1887页。
    [3]徐元诰《国语集解·周语上》,中华书局2002年,第11-12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66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70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秋水第十七》,中华书局1961年,第563页。
    [1]陈炎,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9页。
    [2]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24页。
    [3]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03页。
    [4]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24页。
    [5]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03-304页。
    [6]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10页。
    [7]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71页。
    [8]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比兴第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37页。
    [9]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比兴第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44页。
    [1]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73页。
    [2]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83页。
    [3]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比兴第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50-1354页。
    [4]按,我们这里只是借用皎然的说法。因为皎然的本意原是强调比、兴同体,比就是兴,兴就是比。比、兴是同一对象的不同名字。他的原文是:“今且于六义之中略论比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关雎》即其义也。”皎然《诗式》,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第30页。
    [5]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比兴第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33页。
    [1]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72页。
    [2]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72页。
    [3]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13页。
    [4]孔颖达《札记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9页。
    [5]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33页。
    [6]谢灵运《归途赋序》,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04页。
    [1]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物色第四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61页。
    [2]支道林《善思菩萨赞》,道宣《广弘明集》卷1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00页。
    [3]郗超《答傅郎诗六章》其五,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8页。
    [4]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6页。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91-392页。
    [6]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5引,北大北师大中文系,北大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328页。
    [7]伍函芬《读书乐趣》卷3,北大北师大中文系,北大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333页。
    [1]王羲之《兰亭诗序》,严可均《全晋文》卷26,中华书局1958年,第1609页。
    [2]孙绰《兰亭诗序》,严可均《全晋文》卷61,中华书局1958年,第1808页。
    [3]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6页。
    [4]帛道猷《与竺道壹书》,慧皎《高僧传》卷5《竺道壹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07页。
    [5]陆机《文赋》,萧统《文选》(李善注)卷17,中华书局1977年,第243页。
    [6]曹植《与丁敬礼书》,严可均《全三国文》卷16,中华书局1958年,第1141页。
    [7]曹植《答诏示平原公主诔表》,严可均《全三国文》卷15,中华书局1958年,第1137页。
    [8]沈约《宋书》卷67《谢灵运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1779页。
    [9]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9页。
    [1]钟嵘《诗品序》,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2]萧绎《金楼子》卷4《立言篇九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53页。
    [3]萧统《答晋安王书》,严可均《全梁文》卷20,中华书局1958年,第3064页。
    [4]萧子显《南齐书》卷52《文学传论》,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5]贾岛《二南密旨·论六义》,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
    [6]袁济喜《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第11-12页。
    [7]袁济喜《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第16页。
    [1]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79页。
    [2]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72页。
    [3]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14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66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70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养生主第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126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刻意第十五》,中华书局1961年,第535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知北游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61年,第765页。
    [1]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2]王弼《周易注》附韩康伯《系辞上》刘注引,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547-548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
    [4]孙绰《游天台赋》,严可均《全晋文》卷61,中华书局1958年,第1806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5页。
    [2]何晏《无名论》,张湛《列子注·仲尼》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页。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7页。
    [4]王弼《周易注·无妄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43页。
    [5]张湛《列子注·黄帝》引,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75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向郭《逍遥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7]王丰之《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5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2]道安《合放光光赞略解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7,中华书局1995年,第266页。
    [3]支遁《大小品对比要抄序》,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中华书局1995年,第298页。
    [4]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僧祐《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3页。
    [1]慧远《庐山东林杂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5页。
    [2]支遁《普思菩萨赞》,道宣《广弘明集》卷1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00页。
    [3]慧远《万佛影铭并序》,道宣《广弘明集》卷1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01-202页。
    [4]慧皎《高僧传》卷6《释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13页。
    [5]慧远《万佛影铭并序》,道宣《广弘明集》卷15,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01页。
    [6]僧肇《维摩经注·佛国品第一》,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69页。
    [1]孙绰的《兰亭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1页。
    [2]嵇康《释私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5-237页。
    [3]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81页。
    [4]郭象《庄子注·德充符第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22页。
    [5]郭象《庄子注·天道第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79页。
    [6]郭象《庄子注·天道第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87页。
    [7]郭象《庄子注·列御寇第三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62页。
    [1]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2]谢灵运《答中书》,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页。
    [3]谢灵运《游名山志并序》,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72页。
    [4]谢灵运《山居赋并序注》,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0-321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刘注引《中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27页。
    [6]沈约《宋书》卷93《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6页。
    [7]沈约《宋书》卷93《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2页。
    [8]沈约《宋书》卷93《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3-2284页。
    [9]沈约《宋书》卷67《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1754页。
    [10]沈约《宋书》卷67《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5页。
    11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17,《续四库》第15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
    [1]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6页。
    [2]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5-1086页。
    [3]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6页。
    [4]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6页。
    [5]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3,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57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刘注引孙绰《庾亮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9页。
    [2]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严可均《全晋文》卷61,中华书局1958年,第1806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刘注引《中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27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2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3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6]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并序》,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7]谢灵运《初发入南城》,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5页。
    [8]谢灵运《游岭门山》,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9]陶渊明《与殷晋安别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38页。
    [10]陶渊明《酬丁柴桑》,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11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四,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12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13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栖逸第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62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栖逸第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64页。
    [2]沈约《宋书》卷67《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5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德行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56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李氏家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56-357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3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5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5页。
    [9]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32页。
    [10]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34页。
    11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35页。
    [1]庾阐《三月三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73页。
    [2]王微之《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4页。
    [3]陶渊明《停云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页。
    [1]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
    [2]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3]谢灵运《述祖德》,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5页。
    [4]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并序》,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5页。
    [5]谢灵运《临终》,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04页。
    [6]陶渊明《时运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页。
    [7]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其二,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
    [8]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9页。
    [9]谢灵运《初去郡》,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10]谢灵运《过白岸亭》,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4-75页。
    11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4页。
    12 谢灵运《过始宁墅》,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1页。
    13 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8页。
    14 沈约《宋书》卷67《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4页。
    15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明诗第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08页。
    16 陆时雍《诗镜总论》,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406页。
    17 沈德潜《说诗晬语》,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532页。
    [1]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严可均《全晋文》卷61,中华书局1958年,第1806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0页。
    [3]孙绰《三月三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1页。
    [4]宗炳《画山水序》,张彦远《历代名商记》卷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30页。
    [5]顾恺之《论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16页。
    [6]沈约《宋书》卷93《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9页。
    [7]宗炳《画山水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31页。
    [8]王微《叙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33-134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1页。
    [2]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页,第134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9页。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4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上海吉籍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
    [1]沈约《谢灵运传论》,沈约《宋书》卷67《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2]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时序第四十五》,上海吉籍出版社1989年,第1710页。
    [3]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明诗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99-204页。
    [4]钟嵘《诗品序》,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8页。
    [5]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22页。
    [6]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9页。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264页。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明诗第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88页。
    [3]张海明《玄妙之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4页。
    [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第145页。
    [2]王仲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96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42《王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5页。
    [4]房玄龄等《晋书》卷42《王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7页。
    [5]王澧华《两晋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1]王澧华《两晋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2]陈道贵《东晋诗歌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3]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89页。
    [1]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19页。
    [2]皮日休《杂体诗序》,《松陵集》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3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69页。
    [3]王澧华《两晋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16页。
    [4]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17页。
    [5]朱自清《经典常谈》,《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94页。
    [6]王仲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96页。
    [7]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明诗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08页。
    [1]王瑶《中古文学风貌》,唐棣出版社1948年,第71-72页。
    [2]卢谌《赠刘琨诗二十章》其十八,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2页。
    [3]谢安《与王胡之诗八章》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5页。
    [4]孙绰《兰亭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1页。
    [5]王羲之《兰亭诗六首》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5页。
    [1]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56-257页。
    [2]王仲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6页。
    [3]林文月《山水与古典·中国山水诗的特质》,[台]纯文学出版有限公司1965年,第56页。
    [4]孙绰《秋日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1-902页。
    [5]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2页。
    [6]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7]王瑶《中古文学风貌》,唐棣出版社1948年,第75-76页。
    [8]王瑶《中古文学风貌》,唐棣出版社1948年,第82页。
    [1]陶渊明《五月旦作和戴主薄》,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2]陶渊明《荣木并序》第13页,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79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88页。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73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82页。
    [5]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70页。
    [6]房玄龄等《晋书》卷91《儒林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6页。
    [7]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1页。
    [1]袁宏《从征行方头山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20页。
    [2]慧远《庐山东林杂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5页。
    [3]沈德潜《古诗源》卷9,中华书局2006年,第181页。
    [4]庚友《兰亭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8页。
    [5]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6页。
    [6]郗超《答傅郎六章》其二,第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7页。
    [7]王胡之《答谢安诗八章》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6页。
    [8]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1-112页。
    [9]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品藻第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47-448页。
    [10]蔡俊《西清诗话》,北大北师大中文系,北大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第53页。
    11 赵文哲《媕雅堂诗话》,北大北师大中文系,北大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第211页。
    [1]朱庭珍《筱园诗话》,郭绍虞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41页。
    [2]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19-220页。
    [3]白居易《读谢灵运诗》,白居易《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第131页。
    [4]沈德潜《古诗源》卷10,中华书局2006年,第196页。
    [5]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续四库》第170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页。
    [6]葛晓音《八代诗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64-165页。
    [7]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55页。
    [8]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
    [1]张海明《玄妙之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0页。
    [2]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292-295页。
    [3]马晓坤《趣闲而思远: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谢灵运诗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4-236页。
    [1]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2]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1页。
    [3]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4]刘熙载《艺概·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5页。
    [5]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隋唐五代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6]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隋唐五代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8页。
    [1]陆机《秋胡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52页。
    [2]孙绰《答许询九章》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9页。
    [3]谢安的《兰亭诗二首》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6页。
    [4]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一,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2页。
    [5]王羲之《兰亭诗六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5页。
    [6]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34页。
    [7]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27页。
    [8]元好问《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四首》其四,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57页。
    [1]敖陶孙《诗评》,方岳《深雪偶谈》(及其他三种),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页。
    [2]蔡絛《西清诗话》,北大北师大中文系,北大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第53页。
    [3]贺贻荪《诗筏》,郭绍虞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59页。。
    [4]余萧客《文选纪闻》引李塗《古今文章精义》,北大北师大中文系,北大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第206页。
    [5]朱自清《萧望卿<陶渊明批评>序》,《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0页。
    [6]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时序第四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07-1708页。
    [7]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199页。
    [8]谢安《兰亭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6页。
    [9]王彬之《兰亭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4页。
    [10]王微之《兰亭诗二首》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14页。
    11 孙绰《兰亭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1页。
    12 孙绰《秋日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901页。
    [1]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9页。
    [1]郭象《庄子注·天地第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07页。
    [2]郭象《庄子注·则阳第二十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19页。
    [1]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8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8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95页。
    [3]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4]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5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49《嵇康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9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5页。
    [4]裴启《语林》,《太平御览》卷374引,中华书局1960年,第1726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5页。
    [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勉学第八》(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148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刘注引梁祚《魏国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5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7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32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刘注引《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32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2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4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6-527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30页。
    [9]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品藻第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0页。
    [10]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品藻第九》刘注引《玠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0页。
    11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品藻第九》刘注引《江左名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0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玠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85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65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容止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8页。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5页。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0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83页。
    [7]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刺骄》,中华书局1997年,第29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简傲第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42页。
    [1]房玄龄等《晋书》卷94《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62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1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7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
    [5]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24页
    [6]陈寿《三国志》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晋阳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75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9-180页。
    [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205-206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名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83页。
    [5]房玄龄等《晋书》卷75《王承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0页。
    [6]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瞻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3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刘注引《王濛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17页。
    [8]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9《方技传》注引《辂别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821页。
    [9]陈寿《三国志》卷28《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10]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晋诸公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7页。
    11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赏誉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77页
    12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1-212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邓粲《晋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文学第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210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8页。
    [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劝学第八》(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第187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9-200页。
    [2]王世贞《书谢灵运集后》,《读书后》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128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5页。
    [3]沈德潜《古诗源》卷10第,中华书局1963年,196页。
    [4]黄庭坚《论诗》,《山谷集·外集》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42页。
    [1]房玄龄等《晋书》卷55《潘岳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7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36《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8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55《夏侯湛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25页。
    [4]房玄龄等《晋书》卷55《张载张协传赞》,中华书局1974年,第1525页。
    [5]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时序第四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01-1702页。
    [6]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24页。
    [7]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81页。
    [8]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82页。
    [9]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38页。
    [10]皎然《诗式》卷1,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第28页。
    11 李延寿《南史》卷34《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881页。
    12 谢灵运《初去郡》,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13 谢灵运《过始宁墅》,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1页。
    14 谢灵运《登池上楼》,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4页。
    15 钟嵘《诗品序》,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8页。
    16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22页。
    17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9页。
    18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27页。
    [1]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5页。
    [2]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09页。
    [3]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9页。
    [4]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31页。
    [5]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0页。
    [6]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35页。
    [7]潘岳《内顾诗二首》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35页。
    [8]潘尼《迎大驾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69页。
    [9]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18页。
    [10]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卷9,《续四库》第15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50页。
    11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二,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7页。
    12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三,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9页。
    13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五,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14 陶渊明《责子》,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62页。
    15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三,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页。
    16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五,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页。
    17 嵇康《幽愤诗》,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2页。
    [1]陆机《赴洛阳道中作诗二首》其一,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84页。
    [2]陆机《赴洛阳道中作诗二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84页。
    [3]陆机《东宫作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85页。
    [4]陆机《君子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56页。
    [5]谢灵运《登池上楼》,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3-64页。
    [6]陆时雍《诗镜总论》,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407页。
    [7]陆机《文赋》,萧统《文选》(李善注)卷17,中华书局1977年,第241页。
    [8]沈约《答陆厥书》,严可均《全梁文》卷28,中华书局1958年,第3116页。
    [9]陶渊明《停云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页。
    [10]陶渊明《时运》,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页。
    11 陶渊明《形影神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12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13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五,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2页。
    14 陶渊明《游斜川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4页。
    15 陶渊明《与殷晋安别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38页。
    16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69页。
    17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2页。
    18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19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19页。
    20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六,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3页。
    [1]陶渊明《责子》,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62页。
    [2]陶渊明《游斜川并序》,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4页。
    [3]张协《杂诗十首》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45页。
    [4]张协《杂诗十首》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45页。
    [5]张协《杂诗十首》其六,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46页。
    [6]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中华书局1963年,第196页。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2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8页。
    [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1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3页。
    [9]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22页。
    [1]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9页。
    [2]钟嵘《诗品序》,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93-94页。
    [3]钟嵘《诗品序》,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57页。
    [1]王羲之《与人书》,严可均《全晋文》卷22,中华书局1958年,第1582页。
    [2]王羲之《杂贴》,严可均《全晋文》卷26,中华书局1958年,第1609页。
    [1]谢赫《古画品录》,谢赫,姚最《古画品录·续画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第1页。
    [2]姚最《续画品》,谢赫,姚最《古画品录·续画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第10页。
    [3]谢赫《古画品录》,谢赫,姚最《古画品录·续画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第13页。
    [4]顾恺之《论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16页。
    [5]顾恺之《论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16页。
    [6]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18页。
    [7]李泽厚《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69页。
    [8]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巧艺第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03-605页。
    [1]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第28页。
    [2]宗炳《山水画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30页。
    [3]王微《叙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33页。
    [4]宗炳《山水画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30页。
    [5]宗炳《山水画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31页。
    [6]王弼《周易注·贲卦》,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328页。
    [7]郭象《庄子注·应帝王第七》,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06页。
    [8]郭象《庄子注·达生第十九》,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35页。
    [9]郭象《庄子注·刻意第十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46页。
    [10]郭象《庄子注·列御寇第三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44页。
    [1]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13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排调第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70页。
    [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排调第二十五》,中华书局1983年,第807-808页。
    [4]陆机《文赋》,萧统《文选》(李善注)卷17,中华书局1977年,第241页。
    [5]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情采第三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57页。
    [6]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天道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10页。
    [1]房玄龄等《晋书》卷54《陆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5-1486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言语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3-74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6页。
    [5]陆机《秋胡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52页。
    [6]陆云《失题八章》其八,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15页。
    [7]张华《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23页。
    [8]张载《招隐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40页。
    [9]张协《杂诗十首》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45页。
    [10]潘尼《逸民吟》,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70页。
    [1]左思《咏史诗八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731-732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6页。
    [3]刘琨《答卢谌诗八章并书》,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50-851页。
    [4]房玄龄等《晋书》卷44《卢谌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59页。
    [5]刘琨《答卢谌诗八章》其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51页。
    [6]卢谌《赠刘琨诗二十章》其十八,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82页。
    [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7页。
    [8]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40页。
    [9]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49-250页。
    [1]王仲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68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9-180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0页。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5页。
    [5]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文章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4页。
    [6]陆云《与兄平原书三十五首》其十一,严可均《全晋文》卷102,中华书局1958年,第2042页。
    [7]陆云《与兄平原书三十五首》其十八,严可均《全晋文》卷102,中华书局1958年,第2043页。
    [8]陆云《与兄平原书三十五首》其二十一,严可均《全晋文》卷102,中华书局1958年,第2044页。
    [9]陆云《与兄平原书三十五首》其二十二,严可均《全晋文》卷102,中华书局1958年,第2044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4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刘注引《续文章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4页。
    [4]钟嵘《诗品》引李充《翰林论》,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82页。
    [5]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82页。
    [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9页。
    [7]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哀吊第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82页。
    [8]詹锳《文心雕龙义证·议对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895页。
    [9]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体性第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25页。
    [10]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熔裁第三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03页。
    11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才略第四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808-1813页。
    12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85页。
    13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134页。
    14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79页。
    15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82页。
    16 李延寿《南史》卷34《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881页。
    [1]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131页。
    [2]钟嵘《诗品序》,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94页。
    [3]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89页。
    [4]萧子显《南齐书》卷52《文学传论》,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5]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140-141页。
    [6]萧子显《南齐书》卷52《文学传论》,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1]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炼字第三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456页。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文章第九》,中华书局1993年,第272页。
    [3]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明诗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10页。
    [4]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定势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25页。
    [5]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1986年,第69页。
    [6]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明诗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02页。
    [7]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物色第四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47页。
    [8]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明诗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08页。
    [9]李延寿《南史》卷22《王筠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09-610页。
    [1]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5页。参看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第一章第二节,三联书店1982年。
    [1]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页。
    [2]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1页。
    [3]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下》,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6页。
    [4]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下》,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6-87页。
    [5]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页。
    [6]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1页。
    [7]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77页。
    [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1页。
    [1]汪荣宝《法言义疏·五百》,中华书局1987年,第267页。
    [2]汪荣宝《法言义琉·问神》,中华书局1987年,第159页。
    [3]许慎《说文解字序》,严可均《全后汉文》卷49,中华书局1958年,第740页。
    [4]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
    [5]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下》,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9页。
    [1]孔颖达《周易正义·乾卦》,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页。
    [2]孔颖达《周易正义·文言》,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页。
    [3]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原道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1]孔颖达《尚书正义·周书·吕刑》,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49-251页。
    [2]孔颖达《礼记正义·表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40页。
    [3]邢昺《论语注疏·季氏第十六》,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0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季氏第十六》,中华书局1980年,第173页。
    [5]李泽厚《论语今读·季氏第十六》,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85页。
    [6]唐满先《论语今译·季氏第十六》,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1页。
    [7]钱穆《论语新解·季氏第十六》,巴蜀书社1985年,第402页。
    [1]杨伯峻《论语译注·卫灵公第十五》,中华书局1980年,第170页。
    [2]贾公彦《仪礼注疏·聘礼》,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073页。
    [3]焦循《孟子正义·万章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638页。
    [4]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1010页。
    [5]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498页.
    [1]司马迁《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01页。
    [2]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章句第一》,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页。
    [3]洪兴祖《楚辞补注·离骚经第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10页。
    [4]洪兴祖《楚辞补注·九章第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131页。
    [5]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襄公二十五年》,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985页。
    [6]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755-1756页。
    [7]浦起龙《史通通释·言语第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49页。
    [8]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襄公三十一年》,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015页。
    [9]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九年》,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019页。
    [1]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第十四》,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页。
    [2]司马迁《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00-1907页。
    [3]邢昺《论语注疏·阳货第十七》,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5页。
    [4]贾公彦《周礼注疏·春官宗伯》,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6页。
    [5]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71页。
    [6]郭庆藩《庄子集释·寓言第二十七》,中华书局1961年,第948页。
    [7]徐元诰《国语集解·周语上》,中华书局2002年,第11-12页。
    [8]吴毓江《墨子校注·非攻上第十七》,中华书局1993年,第199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天道第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488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寓言第二十七》,中华书局1961年,第947页。
    [3]郭庆藩《庄子集释·天下第三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1098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天道第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488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天道第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488页。
    [6]郭庆藩《庄子集释·秋水第十七》,中华书局1961年,第572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外物第二十六》,中华书局1961年,第944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天道第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490-491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0《荀彧传》注引何劭《粲别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19-320页。
    [1]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襄公二十五年》,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985页。
    [2]吴毓江《墨子校注·小取第四十五》,中华书局1993年,第642页。
    [3]王先谦《荀子集解·正名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423页。
    [4]吕不韦《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第224页。
    [5]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1]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2]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3]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4]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页。
    [1]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2]王弼《论语释疑·述而》,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24页。
    [3]汤用彤《言意之辨》,《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4]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第6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天道第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490-491页。
    [2]王晓毅《郭象评传》,南京大学2006年,第210页。
    [1]焦循《孟子正义·万章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637页。
    [2]孔颖达《毛诗正义》,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463页。
    [3]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第151页。
    [1]梁启雄《韩子浅释·忠孝第五十一》,中华书局1960年,507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卫灵公第十五》,中华书局1980年,第170页。
    [3]孔颖达《周易正义·文言》,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页。
    [4]焦循《孟子正义·万章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638页。
    [1]苏轼《既醉备五福记》,《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51页,。
    [1]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925-926页。
    [2]焦循《孟子正义·梁惠王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45-48页。
    [3]焦循《孟子正义·梁惠王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137-139页。
    [4]焦循《孟子正义·公孙丑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224页。
    [5]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第三》,中华书局1980年,第25页。
    [6]陈寅恪《大乘义章书后》,《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185页。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襄公二十八年》,孔颖达《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000页。
    [2]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959-960页。
    [3]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4-235页。
    [4]王晓毅《郭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
    [1]郭象《庄子注·山木第二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99页。
    [2]郭象《庄子注·山木第二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82页。
    [3]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页。
    [4]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68页。
    [5]郭象《庄子注·天地第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24页。
    [1]萧统《文选》(李善注)卷50沈约《谢灵运传论》注引,中华书局1977年,第703页。
    [2]刘熙载《艺概·文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8页。
    [3]王晓毅《郭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山木第二十》,中华书局1961年,第679-683页。
    [2]郭象《庄子注·山木第二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84页。
    [3]郭庆藩《庄子集释·知北游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61年,第729-734页。
    [4]郭象《庄子注·知北游第二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734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逍遥游第一》,中华书局1961年,第2-14页。
    [6]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3页。
    [7]郭象《庄子注·山木第二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99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逍遥游第一》,中华书局1961年,第22-24页。
    [2]郭象《庄子注·逍遥游第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4页。
    [3]郭庆藩《庄子集释·大宗师第六》,中华书局1961年,第264-268页。
    [4]郭象《庄子注·大宗师第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68页。
    [1]刘笑敢《经典诠释中的两种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及郭象<庄子注>为例》,[台]《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5年第26期。
    [1]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秋水第十七》,中华书局1961年,第573页。
    [1]按,“顺”原作“损”。楼宇烈云:“‘损而不施'。义不可通,疑‘损'当作‘顺',音近而误,句当作‘顺而不施'。《老子》二十九章王弼注:《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可从。《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04页。
    [2]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6页。
    [3]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99页。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20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7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49章,楼字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页。
    [3]郭象《庄子注·则阳第二十五》,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19页。
    [4]郭象《庄子注·秋水第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73页。
    [5]郭象《庄子注·天道第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489页。
    [1]慧皎《高僧传》卷7《竺道生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56页。
    [2]僧肇《肇论·答刘遗民书》,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52页。
    [3]慧琳《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并序》引,道宜《广弘明集》卷23,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25页。
    [4]僧肇《肇论·不真空论第二》,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6页。
    [1]慧皎《高僧传》卷7《竺道生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55页。
    [2]竺道生《妙法莲花经疏·序品》,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3页。
    [3]《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引,石竣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6页。
    [4]《大般涅槃经集解·纯陀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12页。
    [5]《大般涅槃经集解·如来性品》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13页。
    [6]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道宣《广弘明集》卷18,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50页。
    [1]竺道生《妙法莲花经疏·方便品》,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3页。
    [1]竺道生《妙法莲花经疏·序品》,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03页。
    [2]慧达《肇论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1页。
    [1]慧达《肇论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1页。
    [2]慧皎《义解论》,《高僧传》卷8,中华书局1992年,第342-343页。
    [3]汤用彤《言意之辨》,《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59页。
    [5]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养气第四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81页。
    [1]陆机《文赋》,萧统《文选》(李善注)卷17,中华书局1977年,第243页。
    [2]陆机《文赋》,萧统《文选》(李普注)卷17,中华书局1977年,第243页。
    [3]释慧远《庐山东林杂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5页。
    [4]王羲之《兰亭诗六首》其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895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文学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4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5《高堂隆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09页。
    [3]曹丕《善哉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393页。
    [4]曹丕《于谯作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399-400页。
    [5]曹丕《与吴质书》,严可均《全三国文》卷7,中华书局1958年,第1089页。
    [6]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时序第四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96页。
    [1]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1《刘邵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620页。
    [2]魏征等《隋书》卷32《经籍志一》,中华书局1973年,927页。
    [3]夏侯玄《辨乐论》,严可均《全三国文》卷21,中华书局1958年,第1168页。
    [4]夏侯玄《辨乐论》,严可均《全三国文》卷21,中华书局1958年,第1168页。
    [1]皮元珍《嵇康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4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卷28《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3]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9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术解第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91页。
    [5]刘伶《北芒客舍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552页。
    [6]向秀《闻笛赋并序》,严可均《全晋文》卷72,中华书局1958年,第1876页。
    [7]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雅量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至乐第十八》,中华书局1961年,第608-611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至乐第十八》,中华书局1961年,第621页。
    [3]郭象《庄子注·养生主第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29页。
    [4]郭象《庄子注·山木第二十》,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92页。
    [5]郭象《庄子注·至乐第十八》,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608页。
    [1]郭象《庄子注·天下第三十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76页。
    [2]郭象《庄子注·缮性第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48页。
    [3]郭象《庄子注·徐无鬼第二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823页。
    [4]郭象《庄子注·天运第十四》,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03页。
    [5]郭象《庄子注·缮性第十六》,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550页。
    [6]郭象《庄子注·列御寇第三十二》,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044页。
    [1]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7页。
    [2]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5页。
    [3]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7-98页。
    [4]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4页。
    [5]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5页。
    [6]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1页。
    [1]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6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5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88页。
    [3]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
    [4]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琉》,中华书局1980年,第76-77页。
    [5]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78-79页。
    [6]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5页。
    [7]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8页。
    [1]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5-86页。
    [2]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77页。
    [3]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成公二年》,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893-1894页。
    [2]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8页。
    [3]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4页。
    [4]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8页。
    [5]阮籍《通易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页。
    [6]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8页。
    [7]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2-84页。
    [1]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2-93页。
    [2]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89页。
    [3]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9页。
    [4]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78页。
    [1]阮籍《乐论》,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98-100页。
    [2]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04页
    [3]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0页。
    [4]孔颖达《札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1页。
    [5]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7页。
    [1]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9页。
    [2]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45页。
    [3]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6页。
    [4]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5页。
    [5]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8-59页。
    [6]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2页。
    [7]孔颖达《礼记正义·乐记》,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7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35页。
    [2]房玄龄等《晋书》卷80《王羲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1页。
    [3]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1]汤用彤《言意之辨》,《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8-29页。
    [2]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魏晋玄学论稿》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08页。
    [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思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第70页。
    [1]李建中,高华平《玄学与魏晋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2]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34页。
    [3]陈炎,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
    [4]辛刚国《六朝文采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84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6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7页。
    [2]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13页。
    [3]郭庆藩《庄子集释·齐物论第》,中华书局1961年,第50页。
    [4]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9页。
    [5]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17页。
    [6]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9-200页。
    [7]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05页。
    [8]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07-208页。
    [9]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8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8页。
    [2]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17页。
    [3]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08页。
    [4]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13-214页。
    [5]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8页。
    [6]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83页。
    [7]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16页。
    [8]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04页。
    [9]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7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17-218页。
    [2]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04页。
    [3]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8-199页。
    [4]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83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1-222页。
    [2]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7页。
    [3]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4-225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3-224页。
    [2]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1页。
    [3]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5页。
    [1]嵇康《琴赋并序》,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83-84页。
    [2]嵇康《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3,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57页。
    [3]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0-191页。
    [4]嵇康《答难养生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91页。
    [5]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23页。
    [6]孔颖达《礼记正义·孔子闲居》,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17页。
    [1]嵇康《声无哀乐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5,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08页。
    [1]嵇康《太师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11页。
    [2]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59-261页。
    [1]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2页。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任诞第二十三》刘注引王隐《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2页。
    [3]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简傲第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41页。
    [4]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简傲第二十四》刘注引《晋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41页。
    孔颖达等 1980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
    逯钦立 198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
    严可均 1958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
    李昉等 1960 《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
    郭庆藩 1961 《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楼宇烈 1980 《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王先谦 1988 《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
    焦循 1987 《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
    杨伯峻 1980 《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杨伯峻 1979 《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吴毓江 1993 《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刘钊 2005 《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洪兴祖 1983 《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
    梁启雄 1960 《韩子浅解》,北京:中华书局。
    吕不韦 1954 《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
    苏舆 1992 《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
    董仲舒 2003 《董仲舒集》(袁长江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
    黄晖 1990 《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汪荣宝 1987 《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
    司马光 1998 《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陈立 1994 《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
    汪继培,彭铎 1985 《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
    荀悦 1954 《申鉴》,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
    刘邵 1955 《人物志》(刘昞注),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
    王利器 1993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
    杨明照 1991 《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北京:中华书局。
    杨明照 1997 《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
    陶弘景 1995 《养性延命录》,《续四库》第129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霖 1995 《道德真经取善集》,《续四库》第9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阳明 1983 《王文成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赵幼文 1984 《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戴明扬 1962 《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伯君 1987 《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韩格平 1997 《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龚斌 1996 《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顾绍柏 1987 《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萧统 1977 《文选》(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
    张彦远 1963 《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谢赫,姚最 1959 《古画品录·续画品》,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萧绎 1983 《金楼子》,《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詹锳 1989 《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吕德申 1986 《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伯伟 2002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凤凰出版社。
    李白 1977 《李太白集》(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
    白居易 1979 《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
    皮日休 1983 《松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苏轼 1986 《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
    黄庭坚 1983 《山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曾几 1983 《茶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施国祁 1989 《元遗山诗集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世贞 1983 《读书后》,《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钟惺,谭元春 1995 《古诗归》,《续四库》第15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敖陶孙 1936 《诗评》,方岳等《深雪偶谈》(及其他三种),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
    陈祚明 1995 《采菽堂古诗选》,《续四库》第159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德潜 1963 《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
    沈德潜 1963 《说诗晬语》,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施补华 1963 《岘佣说诗》,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东树 1995 《昭昧詹言》,《续四库》第170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贺贻荪 1983 《诗筏》,郭绍虞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庭珍 1983 《筱园诗话》,郭绍虞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熙载 1978 《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皎然 1981 《诗式》,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
    陆时雍 1983 《诗镜总论》,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
    北大北师大中文系,北大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 1962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
    刘向 1978 《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元诰 2002 《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
    班固 1962 《汉书》(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
    范晔 1965 《后汉书》(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
    荀悦,袁宏 2002 《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
    陈寿 1959 《三国志》(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
    房玄龄等 1974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
    沈约 1974 《宋书》,北京:中华书局。
    李延寿 1975 《南史》,北京:中华书局。
    萧子显 1972 《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
    余嘉锡 1983 《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
    朱铸禹 2002 《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魏征等 1973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
    浦起龙 1978 《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司马光 1956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
    《大藏经》
    《续藏经》
    释慧皎 1992 《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
    释僧祐 1995 《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
    释僧祐 1936 《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
    释道宣 1936 《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
    石峻等 1981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
    钱穆 2002 《庄老通辨》,北京:中华书局。
    王叔岷 2007 《庄学管窥》,北京:中华书局。
    张松辉 2007 《庄子疑义考辨》,北京:中华书局。
    汤用彤 2001 《魏晋玄学论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大杰 1998 《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容肇祖 1996 《魏晋的自然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
    贺昌群 1999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汤一介 1983 《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
    王葆玹 1987 《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
    许抗生 1989 《魏晋玄学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孔繁 1991 《魏晋玄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余敦康 1991 《何晏王弼玄学新探》,济南:齐鲁书社。
    余敦康 2004 《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晓毅 2003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
    牟宗三 2006 《才性与玄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田文棠 1988 《魏晋三大思潮论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康中乾 2003 《有无之辩--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
    罗宏曾 1994 《中国魏晋南北朝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罗宏曾 1989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陶建国 1990 《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
    许建良 2003 《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良怀,徐华 2004 《玄学与长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泽华 1996 《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汤一介 1991 《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徐小跃 1992 《禅与老庄》,浙江人民出版社。
    方立天 2003 《中国佛教散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汤用彤 1997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汤用彤 1991 《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汤用彤 1995 《汤用彤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忏华 1990 《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蒋维乔 2005 《中国佛教史》,北京:团结出版社。
    任继愈 1981 《中国佛教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任继愈 1985 《中国佛教史》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任继愈 1988 《中国佛教史》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郭朋 1986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
    吕澂 1979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
    方立天 1982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
    方立天 2002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萧登福 2003 《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佛教协会 1982 《中国佛教》(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方立天 1984 《慧远及其佛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任继愈等 1984 《中国佛学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印顺 1998 《佛法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汤一介 1999 《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王铁均 2006 《中国佛典翻译史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彭自强 2000 《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
    蔡日新 2001 《汉魏六朝佛教概观》,台北:文津出版社。
    何锡蓉 2004 《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构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荷]许理和 2003 《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牟宗三 1999 《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岱年 1980 《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冯友兰 2000 《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友兰 1996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友兰 2001 《中国哲学史新编》,《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任继愈 1963 《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任继愈 1988 《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
    方立天 2006 《中国古代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书平 1980 《中国哲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宪邦 1988 《中国哲学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立文 2004 《中国学术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张立文 1988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立文 1995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葛荣晋 2001 《中国哲学范畴通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2006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侯外庐等 1957 《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泽厚 1999 《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葛兆光 1998 《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韦政通 2003 《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钱穆 2004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陈寅恪 2001 《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
    陈寅格 2001 《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
    石峻 2006 《石峻文存》,北京:华夏出版社。
    章权才 1996 《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王德有 1987 《道旨论》,济南:齐鲁书社。
    [日]小野泽精一等 2007 《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李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志林 1990 《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上海:学林出版社。
    宗白华 1981 《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叶朗 1985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泽厚 1999 《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刘泽厚,刘纲纪 1999 《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袁济喜 1999 《六朝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济喜 2007 《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炎 2000 《中国审美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仪平策 2007 《中古审美文化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张节末 2006 《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顺智 2003 《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胡大雷 2007 《玄言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胡大雷 2003 《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北京:中华书局。
    张海明 1997 《玄妙之境》,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卢盛江 1994 《魏晋玄学与文学思想》,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李建中 1998 《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运好 2003 《魏晋哲学与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普慧 2002 《南朝佛教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
    徐国荣 2004 《玄学和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允吉 2002 《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曾祖荫 1991 《中国佛教与美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昌武 1988 《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伯伟 1992 《禅与诗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萧驰 2005 《佛法与诗境》,北京:中华书局。
    罗宗强 1996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
    萧华荣 2005 《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葛晓音 1990 《汉唐文学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钱志熙 1993 《魏晋诗歌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钱志熙 2005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爱波 2006 《西晋士风与诗歌--以“二十四友”研究为中心》,济南:齐鲁书社。
    陈桥生 2007 《刘宋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陈道贵 2004 《东晋诗歌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王澧华 2005 《两晋诗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戴建业 1998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白振奎 2006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马晓坤 2005 《趣闲而思远: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谢灵运诗境研究》,杭州:浙江大学
    刘师培 2004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阮忠 2004 《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武汉:武汉出版社。
    王钟陵 2005 《中国中古诗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美]孙康宜 2006 《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钟振振译),上海:三联书店。
    张可礼 2001 《东晋文艺综合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辛刚国 2005 《六朝文采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凯 2006 《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北京:人民出版社。
    章尚正 1997 《中国山水文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朱晓江 2004 《山水清音:晋宋山水诗的艺术世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曹道衡,沈玉成 1991 《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瑶 1948 《中古文学风貌》,上海:唐棣出版社。
    林文月 1965 《山水与古典》,台北:纯文学出版有限公司。
    葛晓音 2007 《八代诗史》,北京:中华书局。
    胡国瑞 1980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徐公持 1999 《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预衡 1998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自清 1981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钟书 1986 《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
    郑午昌 2001 《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仁恺 2001 《中国书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立天,于首奎 1980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济南:齐鲁书社。
    方立天,于首奎 1982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济南:齐鲁书社。
    王晓毅 1996 《王弼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晨阳 1994 《阮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童强 2006 《嵇康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庄万年 1990 《嵇康研究与年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皮元珍 2000 《嵇康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王晓毅 2006 《郭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方广铝 2004 《道安评传》,北京:昆仑出版社。
    曹虹 2002 《慧远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许抗生 1998 《僧肇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余英时 2003 《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晓毅 1991 《中国文化的清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高华平 2000 《魏晋玄学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陈洪 2001 《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宁稼雨 2003 《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宁稼雨 2007 《魏晋名士风流》,北京:中华书局。
    宁稼雨 1992 《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
    罗宗强 2005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李建中,高华平 2003 《玄学与魏晋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范子烨 2001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詹福瑞,李金善 2002 《土族的挽歌:南北朝文人的悲欢离合》,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
    陈寅恪 2007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万绳楠 1989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合肥:黄山书社。
    汪文学 2003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马小虎 2004 《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明 1997 《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
    王树民 1984 《廿二史劄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
    唐长孺 2000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唐长儒 1983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
    田余庆 1993 《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
    陈长琦 1992 《两晋南北朝政治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蒙思明 2007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谢和耐 1997 《中国社会史》(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莱昂内尔·特里林 2006 《诚与真》(刘佳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王公山 2006 《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光庆 2002 《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
    周裕锴 2003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蒋人杰 1996 《说文解字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