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收入分配税收调节机制改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基尼系数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收入分配失衡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经济资源配置体制、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税收在理论与实践中应该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工具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此进行深入研究,其重点定位在收入分配的税收调节机制改进方面。
     本文研究逻辑如下:梳理国内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相关研究文献,考察我国收入分配实际状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经济社会影响。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整体研究框架。选择税收调节工具为切入点,分析税收调节在整个收入分配调节中的基本特性、作用机制和存在问题。利用统计学理论方法,构建统计模型,重点开展税收对居民收入与支出,以及税收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经验研究,希望得到机制改进路径。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导论,梳理有关收入分配税收调节机制改进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论文研究背景及基本思路、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考察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结构的存在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收入分配向政府、资方和垄断行业倾斜。不同群体之间、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逐年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第三章借鉴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经验,对调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健全劳动力的相关法律体系、建立社会基本保障制度等建议,并以税收工具为重点,分析研究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特性、作用机制。
     第四章剖析当前税收调节收入分配运行机制,指出我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弱化,大多税种具有累退性,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机制亟需改进。
     第五章通过统计分析建立协整模型,研究税收总量、间接税、直接税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
     第六章通过统计分析建立面板协整与门限面板数据门限模型,研究不同地区税收规模、财政支出以及间接税、直接税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最后一章结合找国买际,给出加强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原则、路径以及政策空间。
     本文主要创新性工作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我国当前税制结构的系统剖析,深入分析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二是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利用统计学与经济计量学模型方法,建立税收因素影响收入分配的数量分析模型,力图通过模型数据信息,检验本文的理论观点,并获得一定的支撑。三是根据有关研究成果,估算个人所得税的潜力,提出税制改革并不危及财政安全的观点。四是提出通过建立全新理念的税收征管机制,提出破解制约税制改革征管难题的政策空间。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atter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the income gap of Chinese dweller increasingly expands, the Gini coefficient has exceeded the international alertness line, the wide distribution gap creates the negative effec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becomes the focus of public concern. The imbalance i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s the result of social environment, economic system,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view of tax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important tool to adjust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this thesis places an extra emphasi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ax adjustment syste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study logic of this thesis is as follows:to make an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n China's present income allocation differenc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documents both home and abroad, aiming at the tax adjustment on income distribution. By choosing tax regulation tools as the breaking point,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sis the basic character,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by employing statistical method, thus to create a statistical model and find a resolution to improve the system.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7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to collect research documents of tax regulation system on income adjustment, to put forward the background, research idea, method and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is to make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o point out the majors problems in recent distribution structure.
     Chapter Three is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the advanced countri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o table a proposal on how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in China by employing tax as the major tool.
     Chapter Four is to dissect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ax regulation, to indicate that many items of taxation in China are regressive and urgent improvement is needed.
     Chapter Five is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residents'incoming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ax revenue, indirect tax, direct tax by setting up co-integration model.
     Chapter Six is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cause by taxation scales and fiscal expenditure in different areas by employ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Finally, in light of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in the country the author offers the target, principle, method and policy space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tax regulation.
     The highlight of this thesis lies in the innovative works in four points, namely to make a systematical dissect on Chinese taxation structure, to establish tax analysis framework by employing quantities model, to prove that tax reform will not threaten financial security by estimating the capacity of individual income, to crack hard issue in taxation reform by establishing a new idea in tax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
引文
① 《全球财富报告》,美林全球财富管理,2010年6月
    ① 《“中国制造”国外比国内便宜,成扩大内需障碍》,《经济参考报》2010年4月13日
    ① 参见:《收入分配改革,该动真格了》,《人民网》,2010年10月21日
    参见:《收入分配改革加速》,《报刊文摘》,2010年10月22口
    ① 参见: 《收入分配失衡带来社会风险,需遏制政府与民争利》,《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21日
    ② 参见:金三林《扩大消费的三个主要着力点》,《凤凰财经网》2009年12月9口
    ① 参见:肖红叶、郝枫《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财贸研究》2009年第2期
    ① 安体富,任强《我国收入分配的调节:税收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建议》,《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 张曙光《中国公共财政十大欠缺》,《透视》,2011年第31期
    ② 谢新《重视收入分配调节政策的效益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5月3日
    ③ 田俊荣《中小企业税费有多重》,《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4日
    ④ 唐婧妮《中国、东盟增值税比较与改革》,《涉外税务》,2010年第4期
    ① 林颖、胡凯、胡杨昱娇《税点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税务研究》,2011年第9期
    ② 孟勇、马晓鸣《税收公平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回归分析》,《税务研究》,2010年11期
    ① 刘怡、聂海峰《间接税负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① 田丰,《关于出口退税额的童话》,http://www.iwep.org.cn/,2009.3
    ① 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及国际比较》,《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1月
    ② 苏泽龙《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① 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贞。
    [1]邓子基.税种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杨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
    [3]付广军.税收与国民收入分配[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4]王一江.民富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陈志武.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6]薛进军.中国的不平等—收入分配差距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孙玉栋.收入分配差距与税收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8]邓子基.地方税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9]於鼎丞.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0]杨天宇.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1]张涛.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竞争力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2]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3]朱东平.经济政策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14]徐进.个人所得税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5]孙浩进.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变迁[D].吉林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年7月
    [16]张影强.我国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7月
    [17]赵桂芝.中国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8月
    [18]周青梅.转型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7月
    [19]刘大平.转型期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年6月
    [20]张忠有.利益和谐取向下的我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
    [21]宋黎.构建调节贫富差距的税制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
    [22]吴云飞.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研究[D].厦门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1年
    [23]黄宁.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政府选择[D].西安理工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6月
    [24]孙园.我国税收管理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
    [25]苏泽龙,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26]安毅.我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研究[J].税务研究,2010年第10期
    [27]柏言.国资委能否成为国企“终结者”?[J].搜狐财经,2010年9月3日
    [28]石剑峰.张维迎谈政府与市场[J].东方早报,2010年8月29日
    [29]李曙光.国企下一步怎么改?[J].新快报,2010年9月3日
    [30]收入分配失衡带来社会风险,需遏制政府与民争利[J].经济参考报,2010年05月21日
    [31]高尚全、吴敬琏、汪丁丁三人谈推进整体改革议程[J].财新网,2010年03月31日
    [32]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J].新华网,2010年05月10日
    [33]崔鹏.收入分配改革,该动真格了[J].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1日
    [34]杜海涛.抓准分配失衡的穴位[J].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1日
    [35]刘植荣.世界工资研究报告与借鉴:中国劳动者何以活出尊严来[J].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27日
    [36]余斌、陈昌盛.我国收入分配三大问题[J].瞭望,2009年12月07日
    [37]苏海南.收入分配问题的症结和出路在哪里?[J].新华网,2010年2月23日
    [38]金三林.扩大消费的三个主要着力点[J].风凰网财经,2009年12月09日
    [39]王小鲁.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思考[J].中国市场,2010年第7期
    [40]丁长发.“双失灵”下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2010年第12期
    [41]信卫平.促进民富国强的思考—基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视角[J].汉江论坛,2010年第9期
    [42]何庆光.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第20期
    [43]何磊、王宇鹏.谁在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基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11期
    [44]张启良、刘晓红、程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模型解释[J].统计研究,2010年第12期
    [45]顾乃华.我国劳动收入占比时空特征研究:基于结构分析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0年第12期
    [46]苏海南.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9年第15期
    [47]卫朋朋、姜炜.现阶段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探析—基于市场政府社会三元互动的视角[J].理论月刊,2010年第12期
    [48]魏杰.从税收与民生的关系看如何分享改革成果[J].税务研究,2008年第6期
    [49]冉晓晞.公共财政下的税收理念[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2期
    [50]谢永清.如何构建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税收制度[J].山西财政,2002年第2期
    [51]孙长学.部分发达国家不同时期收入调节政策及其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2期
    [52]王秀云.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及治理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2期
    [53]郎咸平.是什么让中国人过得如此辛苦[J].环球时报,2010年9月25日
    [54]杨宜勇.应对收入分配领域主要问题的思路[J].理论学习,2010年第11期
    [55]孙雷、殷俊、范若虹.收入分配改革意见6年数易其稿,富人被指系阻力[J].东方网,2010年4月15日
    [56]余斌、陈昌盛.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J].江西图书馆网站,2011年2月11日
    [57]谢国忠.再平衡刻不容缓[J].财新网,2011年03月14日
    [58]周天勇.不能再无视中国企业高税费负担[J].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12月14日
    [59]郎咸平.中国大陆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J].多维财经,2011年2月23日
    [60]吕敏.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2010年第9期
    [61]靳东升、周华伟.我国资源税收制度的现状、问题和改革[J].税务研究,2010年第 7期
    [62]王守昆.论税收调控的优化[J].税务研究,2010年第1期
    [63]董树奎.规范初次分配强化税收调节[J].人民论坛,2001年第9期
    [64]魏陆.“十二五”期间货物和劳务税改革研究[J].税务研究,2010年第10期
    [65]谭韵.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内在调节机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66]孙玉栋.论我国税收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J].财贸经济,2009年第5期
    [67]潘静、周中胜.论我国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J].市场论坛,2010年第9期
    [68]杨键.论制度建设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关键[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8期
    [69]孙文学、陈淑魁.明确税收分配的领域归属,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J].吉林财贸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70]刘慧.优化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税收的收入分配功能[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54期
    [71]安体富.初次分配,税收调控大有可为[J].中国改革,2008年第2期
    [72]周全林.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J].当代财经,2010年第10期
    [73]张雯、刘冬冬、史慧颖.从税收制度思考我国收入分配现状[J].网络财富,2010)年第8期
    [74]闫坤、程瑜.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关系调整的财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0年第5期
    [75]刘荣.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税制改革设想[J].涉外税务,2010年第10期
    [76]黄冠豪.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演进与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0年第12期
    [77]王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深化经济改革的关键[J].中国税务报,2010年3月19日
    [78]唐婧妮.关于间接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研究[J].涉外税务,2010年第10期
    [79]高培勇.还是要指望于税收出实招[J].中国财经报,2010年5月25日
    [80]郭家华.基于公平收入分配视角的税收政策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8期
    [81]李鹏.促进我国城乡就业统筹发展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2010年第12期
    [82]王晓燕.论居民收入差异的税收调节[J].学术交流,2010年第9期
    [83]白贵.论我国收入分配税收调节机制的缺陷[J].会计研究,2008年第7期
    [84]安体富.民生财政: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转折[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5期
    [85]程瑜.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税务研究,2010年第10期
    [86]殷强.强化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探讨[J].涉外税务,2010年第12期
    [87]刘卫娟.深化税收政策改革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合理化目标的实现[J].商业经济,2010年第10期
    [88]王明明、康忠贵.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研究[J].税务研究,2010年第1期
    [89]毛秋生.税收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第11期
    [90]俞泓.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分析[J].现代商业,2010年第26期
    [91]安体富、任强.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J].税务研究,2007年第10期
    [92]段迎春、王健忠.税收政策调控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和局限性[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93]李思.“十二五”时期我国税制改革原则思辨[J].税务研究,2010年第10期
    [94]孙玉栋.税收政策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评析[J].涉外税务,2010年第6期
    [95]孙春雷.我国的收入分配机制与税收调节[J].管理学刊,2010年第12期
    [96]陈娟、邓晰隆.我国非公平经济增长的表现及其政策破解[J].商业时代,2010年第29期
    [97]安体富、任强.我国收入分配的调节:税收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98]陈奕嫱.我国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弱有效性分析[J].经济论坛,2010年第10期
    [99]吕冰洋.我国税收制度与三类收入分配的关系分析[J].税务研究,2010年第5期
    [100]刘普照.效率和公平相互协调的税收制度改革探析[J].税务研究,2010年第10期
    [101]孙英浩.中国社会转型期劳资关系和谐的路径[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0期
    [102]童锦治、李星、周竺竺.中美两国直接税收入调节效应及其原因的比较[J].涉外税务,2010年第10期
    [103]李文、李金龙.转型期税收制度变革展望—“2010海峡两岸租税研讨会”综述[J]. 改革,2010年第11期
    [104]汪昊.对我国中长期税收体系建设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年第10期
    [105]杨向英.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第3期
    [106]张怀雷、王辉、李东波.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思考[J].税务研究,2010年第12期
    [107]朱俊福.税收政策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税务研究,2010年第11期
    [108]中国税务学会课题组.税收如何调节个人收入分配[J].税务研究,2003年第10期
    [109]杨志勇.收入分配与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J].涉外税务,2009年第10期
    [110]潘雷驰、陈爱明.试析我国税收政策目标与税制改革方向[J].税务研究,2010年第10期
    [111]霍军.收入分配差别与税收分配调节[J].税务研究,2002年第6期
    [112]李桂清.关于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制度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20期
    [113]杜洪林.论我国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
    [114]白景明.充分运用税收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格局[J].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06年12月31日
    [115]杨宜勇、池振合.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税务研究,2010年第9期
    [116]李波.宏观税负、产业税负与结构性减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0年第1期
    [117]李林木、汤群群.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应[J].税务研究,2010年第3期
    [118]厦门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税收杠杆运用[J].税务研究,2011年第1期
    [119]蔡红英、朱延松、魏涛.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控问题研究[J].税务研究,2009年第12期
    [120]肖红叶、郝枫.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J].财贸研究,2009年第2期
    [121]童锦治.完善税制,有效发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作用[J].中国税务报,2010年11月6日
    [122]武彦民、张远.我国财税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1年第2期
    [123]王剑锋.减税政策在“扩内需、促销费”中的局限性[J].税务研究,2011年第2期
    [124]张曙光.中国公共财政十大欠缺[J].透视,2011年第31期
    [125]谢新.重视收入分配调节政策的效益问题[J].人民日报,2011年5月3日
    [126]田俊荣.中小企业税费有多重[J].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4日
    [127]唐婧妮.中国、东盟增值税比较与改革[J].涉外税务,2010年第4期
    [128]林颖、胡凯、胡杨昱娇.税点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1年第9期
    [129]刘怡、聂海峰.间接税负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30]黄世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J].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11月27日
    [131]刘明慧.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的税制改革思考[J].税务研究,2011年第9期
    [132]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及国际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11期
    [133]寇红.世界税制变革大背景下,中国未来税制该怎么变[J].中国税务报,2011年6月22日
    [134]杨志安.强化税收分配职能,构建和谐社会[J].税务研究,2010年第1期
    [135]付广军.税收分配在区域政府收入中应当有所作为[J].税务研究,2010年第11期
    [136]任可.缩小收入差距需用好税收杠杆[J].中国税务报》,2011年12月12日
    [137]黄世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J].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1月27日
    [138]《跳出现行税制的局限来谋划征管》[J]高培勇,《中国税务报》,2011年7月27日
    [139]崔军、朱志钢.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与个人所得税改革[J].税务研究,2011年第9期
    [140]孙承.美国现行税务管理体制特点及启示[J].税务与经济,2008年第2期
    [141]周虹、谢波峰、谷昱璇.从发达国家税收征管经验看我国税收征管机制的改革[J].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142]赵茂盛.税收应调节好“国”与“家”的分配关系[J].光明网,2011年09月22日
    [143]张迎乔.对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的一点思考[J].南京市税务学会网站,2009年11月23日
    [144]王滨.从发达国家税收征管经验看我国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
    [145]彭程.引入集约化管理理念,推进税务稽查体制改革[J].江苏国税南通网站,2005年1月18日
    [146]借鉴国外经验,强化税收征管[J].法律教育网,2005年6月14日
    [147]刘敏珍、江明.浅谈建立第三方涉税基础信息交换机制[J].中国税网,2010年5月31日
    [148]尹旭、万莎.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的国际借鉴[J].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第6期
    [149]肖红叶.高级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50]肖红叶、顾六宝.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的计量模型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版社,2008
    [151]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52]肖尧.全球铁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D].河北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
    [153]肖尧.全球铁路建设市场及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第6期
    [154]肖尧、张达.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比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155]曾五一、肖红叶.统计学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2
    [156]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57]张晓桐.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58]杨森平、周敏.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我国间接税视角[J].财政研究,2011年第7期
    [159]童锦治、李星、周竺竺.中美两国直接税收入调节效应及其原因的比较[J].涉外税务,2010年10月
    [160]国家税务总局“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关系课题组”.直接税与间接税税负水平和税收结构的国际比较[J].比较税收,2004年第4期
    [161]童锦治、周竺竺、李星.我国城镇居民税收的收入在分配效应变动及原因探究[J]. 财贸经济,2011年第6期
    [162]李木林、汤群群.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应[J].税务研究,2010年第3期
    [163]沈凌,田国强.贫富差别、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需求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9第1期:17-23
    [164]曹裕、陈晓红、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第3期:29-36
    [165]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50-58
    [166]白仲林,赵亮.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最优目标区间几何?[J].统计研究,2011年第6期:6-10
    [167]杨华,陈迅.地方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非线性门限关系研究——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问题,2011年第8期:20-23
    [168]韩仁月.中国省级税制结构变动的主导动因——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检验[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40-45
    [169]闻媛.我国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170]李渊.税收调节初次分配的路径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71]Chenery, Hollis B. The Structuralist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Polic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5(2):310-315
    [172]Hansen.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345-3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