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部行政责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内部行政责任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根据其不同的理论视角和性质,具有不同的理论和现实含义。简单的说,内部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就自己的行政行为,向行政系统内部承担的行政责任。引起内部行政责任的原因行为包括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运用中外对比、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实案例的分析等交叉比较的写作手法,对内部行政责任理论进行深层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第一章对内部行政责任的概念、组成要素、原则等进行分析和论述。首先,对内部行政责任的概念进行分析,以引起内部行政责任的原因行为为切入点,从内部行政责任外延和内涵方面,对内部行政责任作出详细的定位。其次,对内部行政责任与外部行政责任的关系进行研究,包括内部行政责任与外部行政责任的区别和他们的共同点。再次,区分内部行政责任与其他相关法律责任的关系。第四、详细分析内部行政责任的框架结构,分析组成内部行政责任的各个要素。
     第二章分别从理论背景、理论基础、相关理论等不同层面,对内部行政责任理论产生的正当性进行论述。首先,分析内部行政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指出内部行政责任理论产生的大环境。其次,从我国现有的有关内部行政责任的理论研究出发,论证内部行政责任理论产生的理论。再次,从其他相关的理论中,寻求内部行政责任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的相通之处。第四,内部行政责任是行政系统内部的究责机制,又可以说是行政系统内部对其内部成员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因此,这部分笔者从国内外相关的内部行政管理学理论出发,指出内部行政责任理论产生的实践依据。
     第三章笔者运用大量的笔墨,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国外内部行政责任的现状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找出可借鉴之处。其次,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内部行政责任理论进行区分。第三,对我国内部行政责任理论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找出我国内部行政责任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通过第一章、第二章对内部行政责任理论的全方位分析,以内部行政责任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理念为指导,对第三章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运用中外对比的研究方法,辅以案例增加说服力。以全局性和局部性、宏观和微观等相对平衡的角度或视野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交叉对比的研究方式详细、具体的论证内部行政责任这一内部行政控权机制。需要强调的是,本文虽以大量笔墨论证这种内部控权方式,但是并不等于否定原有行政权的外部控制,而是希望维持原有且较为成熟、完整的外部控权模式稳定的同时、在我国行政系统内,建立健全我国的内部行政控权体系,达到与外部行政控权机制相互平衡的状态。
The theory of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nature,with differe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 Simply put,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administrative organs and their civil servants on their own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with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for administrative liability.The behavior which cause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including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acts,and external administrative act.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from various angles,using the way of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the analysis of actual cases of cross-comparison of writing style,deep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alysis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 chapter one, From the angle of elements and principle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First,based on the behavior which cause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o post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Secondly,distinguish the different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and ex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ird,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t of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and other concept.Fourth, analyze the frame of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and its elements. Sixth,put out the nature,status,principle of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 chapter two,From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background,theoretical basis,the relevant theory,discussed the legitimacy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First,pointing out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by analyzing the theory background. Second,starting from our existing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oretical studies, demonstrated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theory of liability theory.Third,from the other theory,seeking the commonly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ory and other theories. Fourth, from he inter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within domestic and foreign to point out the practical basis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 chapter tree,The author used a lot of ink,using contrasting methods,first analyze exiting practice of foreign country.Secondly,distinguish different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which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Third,based on our current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ory to analyze actual cases to identify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 chapter four,Through the chapter one and two,we knew that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includes self-monitoring,self-control,then,philosophy as a guide,targeted to improve and find ways to why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issues raised in chapter three.Besides,Based on improving our existing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put out some innovative attempt.
     Throughout this article,the author use the ways of contrast and history,sketching out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system.But,its not means that ex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is not important.The author hope that maintain the original and more mature, stable external controlling mode at the same time,within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of China's overall administrative system,establish and improve China's internal administ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to balanc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dministration control system.
引文
①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9.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6.③戴雪.英宪精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67-68.④威廉韦德著,徐炳,等译.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3-28.①董春洲.国外行政监察模式及其借鉴[J].法学研究,2011(9):87.②W.F.Willoughby. he principl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11.①袁娟,郑小静.发达国家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J]中国人才,2009(11):70.①安子明.行政处分基本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法学院,2004.②陈党.行政问责法律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法学院,2007.①顾亮,冯加严.后非典时期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4(3):83.②杨中林.论“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动因及其完善[J]前沿,2005(8):208.③韩志明.公民问责: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J]中州学刊,2007(9):15.④韩剑琴.建立责任政府的新探索—行政问责制[Jl探索与争鸣,2004(8):20.⑤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J]理论与改革,2004(4):42.①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10.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18页;韩志明.行政责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06:55.①布莱克认为,社会控制的概念是宽泛的,社会控制种类繁多并且无时无处不在:“法律是社会控制,但礼??仪、习惯、伦理、官僚制和对精神病的治疗也是社会控制。正如法律是国家公民中的社会控制一样,部落成员也有其社会控制;同样,家庭、车间、教会、派系集团和体育比赛的成员之间都有各自的社会控制。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是在街道上、监牢中或晚宴上,只要人们相互以标准要求,就存在着社会控制,而不论标准是明示的或暗示的,也不论标准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见[美]布莱克著,唐越,苏力译.法律的运作行为[Ml.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23-124.①[法]迪尔凯姆,耿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4.①李亚慈.依法行政的涵义及推进依法行政的策略[J].法律研究,2002(6):42.②李亚慈.依法行政的涵义及推进依法行政的策略[J].法律研究,2002(6):43.③李亚慈.依法行政的涵义及推进依法行政的策略[J].法律研究,2002(6):42.①[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M].(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2.②陈璟.行政控权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2009.③戴雪.英宪精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02-203.①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欲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46-317.①崔卓兰,刘福元.行政自制——探索行政法理论视野之拓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3).②崔卓兰,刘福元.行政自制——探索行政法理论视野之拓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3).③崔卓兰,刘福元.行政自制——探索行政法理论视野之拓展[Jl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3).④崔卓兰,卢护锋.行政自制之生成与构建探讨[M]社会科学战线,2009(1).①刘福元.行政自制[D].长春:吉林大学法学院,2010.②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84.①邓鲁峰.论责任政府[D].山东:山东大学法学院,2006:4.②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③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23.④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68.①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68.②张贤明.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的比较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0,(1).③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0.④王伟.中国韩国行政伦理与廉政建设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60;邓鲁峰.论责任政府[D].山东:山东大学法学院,2006:5.①石文龙.法伦理学诞生的现实基础与时代机缘[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3):62.②程敏.论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05:10.①高力.公共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②王伟.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③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0.④刘士文,傅礼军.公共管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2.⑤Terry L.cooper.Marrce Dekker.Interests[J]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1982:3——17.Terry L.cooper.Marrce Dekker.Interests[J]Handbookof Administrative Ethics,1982:64.⑤[美]菲利克斯·A·尼格罗,劳埃德·G·尼格罗.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52.①Terry.L.cooper.Marrce Dekker.Interests[J]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1982:199.①高霞,赵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202.①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为目的的业务流程设计。其主要特点是指分阶段、分工模式即单个人或者单个部门不能单独的控制一项事务或者单独的个人或部门不的具有控制一项事务的绝对权力。他要求每项事务分为几个阶段或几个部分,由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部门分别完成,然后针对完成的效果其他人员或其他部门交叉检查交叉监督制约。参见《柯氏会计辞典》转引于万亮.内部控制及其影响下的审计博弈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2004:10.②万亮.内部控制及其影响下的审计博弈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2004:12.①胡郑利,国外内部控制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8(1):110.②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全称为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卡德伯利.1992年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报告[C].Financial.。傅思明.英国行政问责制[J]理论导报,2011(4):58.①施雪华,邓集文.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类型与程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30.②施雪华,邓集文.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类型与程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30.①陈党.问责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3.;施雪华,邓集文.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类型与程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36.①陈党.问责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3.;施雪华,邓集文.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类型与程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36.②古利亚.西方行政制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96.①周靖.行政监察制度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法学院:2006.10-12.①裴宏,杨斌.日本公务员的奖惩制度[J]中国行政管理,2005(7):45;施雪华,邓集文.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类型与程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30.②裴宏,杨斌.日本公务员的奖惩制度[J]中国行政管理,2005(7):45;施雪华,邓集文.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类型与程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30.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五章。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五章。①参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五章。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章。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①本文所说“与案俱进”是指,我国问责依据大多是根据现实已经发生的重大案例所定。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①长春违法强拆致人活埋——市长被令道歉多人被处分[N].广州日报,2012322.①哈尔滨政府认定深夜强拆事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N].人民日报,2012-3-29.http://news.qq.com/a/20120329/000060.htm。①审计署:2010年度地方政府债务违规达5308亿.[N].新京报,2012-1-5.http://news.sina.com.cn/c/2012-01-05/072823748924.shtml。①黄文娟.我国政府审计问责制度及其效果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9.①谭飞.中外行政责任比较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2010.①广州官方微博下周一开通相关职能部门同时亮相[N]广州日报,2011-12-16.http://news.sina.com.cn/c/2011-12-16/040323640641.shtml。②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N].载千龙网,2011-12-23.http://news.sina.com.cn/c/2011-12-23/141623682749.shtml。③首份政务微博年报正式发布全面覆盖34省市区[N].中国广播网,2011-12-12.http://news.sina.com.cn/c/2011-12-12/105923617639.shtml。④记者对14省区的调查[N].法制晚报,2012120.http://news.qq.com/a/20120120/000986.htm?qq=0&ADUIN=176874696&ADSESSION=1327048854&ADT AG=CLIENT.QQ.3535_.0。①媒体称14省区党委委员70%具有研究生学历[N].法制晚报,2012-1-20.http://news.qq.com/a/20120120/000986.htm?qq=0&ADUIN=176874696&ADSESSION=1327048854&ADTAG=CLIENT.QQ.3535_.0。②媒体称14省区党委委员70%具有研究生学历[N].法制晚报,2012-1-20.http://news.qq.com/a/20120120/000986.htm?qq=0&ADUIN=176874696&ADSESSION=1327048854&ADTAG=CLIENT.QQ.3535_.0。①媒体称14省区党委委员70%具有研究生学历[N].法制晚报,2012-1-20.http://news.qq.com/a/20120120/000986.htm?qq=0&ADUIN=176874696&ADSESSION=1327048854&ADTAG=CLIENT.QQ.3535_.0。②媒体称14省区党委委员70%具有研究生学历[N].法制晚报,2012-1-20.http://news.qq.com/a/20120120/000986.htm?qq=0&ADUIN=176874696&ADSESSION=1327048854&ADTAG=CLIENT.QQ.3535_.0。①媒体称14省区党委委员70%具有研究生学历[N].法制晚报,2012-1-20.http://news.qq.com/a/20120120/000986.htm?qq=0&ADUIN=176874696&ADSESSION=1327048854&ADTAG=CLIENT.QQ.3535_.0。1.[古罗马]西塞罗.论法律第3卷[M].法学教材编辑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3.[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美]奥内斯特·吉尔霍恩,巴瑞·B.·鲍叶.美国行政法和行政程序[M].崔卓兰,等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6.[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00.7.[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美]肯尼思·F·沃伦.政治体制中的行政法[M].王丛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美]科尼利厄斯·M·克温.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M].刘璟,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0.[美]杰里·L.马萧.官僚的正义——以社会保障中对残疾人权利主张的处理为例[M].何伟文,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美]罗森布鲁姆,奥利里.公共管理与法律[M].张梦中,等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2.[美]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M].孙艳,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3.[美]小威廉·T·格姆雷,斯蒂芬·J·巴拉.官僚机构与民主——责任与绩效[M].俞沂暄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4.[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美]盖依·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M].顾丽梅,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M].孔宪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7.[美]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M].谭功荣,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9.[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张听,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1.[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美]帕特里夏·基利,等.公共部门标杆管理——突破政府绩效的瓶颈[M].张定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美]马克·G·波波维奇.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公共管理实用指南[M].孔宪遂,耿洪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美]阿里·哈拉契米.政府业绩与质量测评——问题与经验[M].张梦中,等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25.[美]凯瑟琳·纽科默.迎接业绩导向型政府的挑战[M].张梦中,等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26.[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7.[美]海伦·英格兰姆,斯蒂文·R·史密斯.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M].钟振明,朱涛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8.[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9.[美]理查德·D·宾厄姆,等.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M].??九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0.[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2.[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3.[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4.[美]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35.[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6.[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7.[美]A·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8.[美]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9.[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M].何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0.[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1.[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陈仲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4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3.[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M].杨伟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4.[英]L·赖维乐·布朗,约翰·S·贝尔.法国行政法[M].高秦伟,王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5.[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46.[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M].张茂柏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7.[英]H·K·科尔巴奇.政策[M].张毅,韩志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8.[英]艾伦·劳顿.公共服务伦理管理[M].冯周卓,汤林弟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9.[英]詹宁斯.法与宪法[M].龚祥瑞,侯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50.[英]维尔.宪政与分权[M].苏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51.[英]洛克.政府论[M].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2.[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3.[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4.[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5.[德]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M].刘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6.[德]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7.[德]弗里德赫尔穆·胡芬.行政诉讼法[M].莫光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8.[德]汉斯·J·沃尔夫,等.行政法[M].高家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9.[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60.[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2.[德]平特纳.德国普通行政法[M].朱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3.[德]维利·克劳斯.社会市场经济[M].张仲福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6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61.65.[法]韦尔.法国行政法概述[M].徐鹤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5.66.[法]狄骥.宪法论[M].钱克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7.[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上册)[M].龚觅,等译.北京: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68.[日]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M].吴微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69.[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M].杨建顺,周作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70.[日]盐野宏.行政法[M].杨建顺译.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1999.1.崔卓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崔卓兰.地方立法实证研究[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3.崔卓兰,许玉镇.我国政府行政模式创新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4.崔卓兰,季洪涛.行政程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崔卓兰,于立深.行政规章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6.崔卓兰,季洪涛.行政程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7.徐宗良.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孙慕义.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姜明安.行政法与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姜明安.行政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法律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11.程颢,程颐.二程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3.谢晖.行政权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杜,1995.14.张树义.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5.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6.罗豪才.行政法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7.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罗豪才.中国司法审查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9.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1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1.21.张焕光,胡建森.行政法学原理[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22.杨解君.行政违法论纲[M].苏州: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3.廖晃龙.新编中国行政法[M].大连:大连海运出版社,1991.24.张载宇.行政法要论[M].台湾:台北翰林出版社,1978.25.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下卷)[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26.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词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7.应松年.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28.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29.应松年.四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30.应松年.行政法学总论[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31.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2.宋功德.行政法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3.丁建宏.德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4.王伟.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5.王伟,车美玉,徐源锡.中国韩国行政伦理与廉政建设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36.喻中.权力制约的中国语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7.王学辉,邓华平.行政立法成本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8.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论转型经济中的政府规制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39.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0.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1.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2.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3.吴祖明,凤鹤.中国行政道德论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4.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周奋进.转型期的行政伦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46.罗德刚.行政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出版社,2002.47.孟祥锋.法律控权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48.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49.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50.王名扬.英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51.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2.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53.胡建淼.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54.胡建淼.中外行政法规分解与比较(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5.皮纯协,胡建森.中外行政诉讼法词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56.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7.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8.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59.翁岳生.行政法(上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60.翁岳生.行政法[M].台湾:台湾翰卢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61.袁曙宏.行政处罚法的创设、实施和救济[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62.张家洋.行政法[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2002.63.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4.薛木铎.中国行政监察学概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65.李娟.行政法控权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6.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7.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8.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9.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0.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71.何家弘.当代美国法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2.何大隆.外国经济体制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73.于安.德国行政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4.莫于川.法治视野中的行政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5.林纪东.行政法[M].台湾:三民书局,1990.76.皮纯协.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77.叶必丰.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8.刘明波.中外财产申报制度述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79.刘明波.国外行政监察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80.朱福惠.宪法至上——法治之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1.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2.章剑生.行政监督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3.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4.冯钢.社会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5.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86.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7.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8.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务[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96.89.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增订九版)[M].台湾:三民书局,1997.90.林锡尧.行政法要义(第二次增订版)[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97.91.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97.92.张旭勇.行政判决的分析与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3.姬亚平.外国行政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94.罗依平.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研究——基于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视域[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95.伶柔.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96.朱新力.行政法基本原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97.黎国智.行政法词典[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98.杨生,孙秀君.行政执法行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99.陈泉生.行政法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00.刘士义.行政决策学及其应用[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101.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湾:台湾正大印书馆,1980.102.张岱年,季羡林.中国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3.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4.王骚,王达梅.公共决策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05.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晏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6.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07.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08.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09.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编辑部.腐败:权力与金钱的交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1.崔卓兰.试论非强制行政行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5)2.崔卓兰,卢护锋.行政自制之途径探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3.崔卓兰,卢护锋.行政自制之生成与建构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9(1).4.崔卓兰,卢护锋.契约、服务与诚信——非强制行政之精神理念[J].社会科学战线,2005(4)5.崔卓兰,卢护锋.我国行政行为非强制化走向之述评与前瞻[J].北方法学,2007(2)6.崔卓兰,刘福元.行政自制——探索行政法理论视野之拓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3)7.崔卓兰,卢护锋.行政自制之生成与构建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9(1).8.崔卓兰,刘福元.行政自制——探索行政法理论视野之拓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3)9.高志雪.内部行政责任——理论探索篇[J].人民文摘,2010(12)10.高志雪.内部行政责任理论的实证分析[J].人民论坛,2011(3)11.高志雪.新行政法的内窥式转型[J].前沿,2011(6)12.高志雪.内部行政责任的价值功能[J].理论与现代化,2012(2)13.高志雪.论我国教育法的完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14.应松年,薛刚凌.论行政权[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2001(4).15.应松年.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J].法学,1996(5期)16.关保英.论行政权的自我控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7.夏高发.论亚里士多德的“善”[J].宜宾学院学报,2006(4)18.高家伟.论行政职权[J].行政法学研究,1996.19.王立峰.行政三分制的行政法治契合[J].长白学刊,2009(6)20.葛自丹.论行政惠民理念下的行政法制度重构[J].辽宁大学学报,2008(6).21.赵秀玲.“以民为本”与政府治理——近几年中国政府的惠民政策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2.季涛.行政权的扩张与控制[J].行政法学研究,1997(1)23.张登巧.中国古代“恶”之存在论与价值论探讨[J].伦理学研究,2007(6).24.谢晖.权力私化与政治拜权教[J].学习与探索,1988(5)25.肖建国.程序正义的理念及其实现[J].法学研究,1999(3)26.程倩.“服务行政”:从概念到模式——考察当代中国“服务行政”理论的源头[J].南京社会科学,2005(5).27.徐邦友.社会变迁与政府行政模式转型[J].浙江学刊,1999(5)28.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4)29.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30.董娟.试析改革开放30年行政决策的分散化趋势——以行政分权下的中国政府决策为考察对象[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1.罗才荣,刘立.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论政府行政的分权和制衡[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周永坤.法律责任论[J].中国法学,1996(3)33.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34.宁有才.英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其启示[J].行政与法,2004(3)35.周实,关静.关于行政评价法制度的研究[J].行政与法,2005(5)36.周实,刘宁.行政评价法制度初探[J].行政法学研究,2006(1)37.蔡晓萍.论西方权力分立理论的社会历史渊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1)38.都玉霞.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法制化的思考[J].政法论丛,2009(3)39.孔祥仁.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简介[J].中国监察,2001(8)40.魏雅华,谭丽.官员申报财产,各国管得严[J].廉政瞭望,2009(3)41.赵永红.法国职务犯罪的预防[J].共产党员,2005(3)42.刘芳.法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体现透明原则[J].党建,2005(12)43.刘重春.韩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0(9).44.司徒苏蓉.国外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经验及启示[J].法制建设,2010(10).45.颜玉华.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国外经验[J].理论导报,2010(2)46.李静睿.深圳将启动行政分权改革逐步取消区级政府[N].新京报,2009(5).47.胡建淼.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N].法制日报,1991(4)48.杨解君.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划分质疑[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1)49.叶必丰.澳大利亚1977年行政决定(司法审查)法[J].行政法学研究,1996(1)50.叶必丰.行政不作为略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5)51.王霁霞.行政判例制度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02(4)52.余凌云.对行政自由裁量概念的再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4)53.王武岭,马立成.行政自由裁量权若干问题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6)54.司久贵.行政自由裁量权若干问题探讨[J].行政法学研究,1998(2)55.王英津.论我国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滥用防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3)56.周佑勇.论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的区别[J].法商研究,1996(5)57.陈小君,方世荣.具体行政行为的几个疑难问题识别研析[J].中国法学,1996??(1)58.车美玉.韩国行政程序法[J].行政法学研究,1997(3)59.余凌云.行政法上的假契约现象——以警察法上各类责任书为考察对象[J].法学研究,2001(5)60.莫于川.行政指导行为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5)61.邹钧.论日本的行政监察[J].河北法学,2005(11)62.潘云华.控权是平衡论的核心——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63.杨海坤.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政府法治论[J].北京社会科学,1989(1)64.宋世明.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决策体制及其借鉴价值[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5)65.卢护锋.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D].长春:吉林大学法学院,2009.66.吴绮.行政权初论[D].武汉:武汉大学法学院,2004.67.陈璟.行政控权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68.张卓琛.中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69.孟凡凤.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D].长春:吉林大学法学院,2009.70.徐—凡.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司法审查[D].长春:吉林大学法学院,2004.71.欧元军.论对行政不作为的监控[D].安徽:安徽大学2003.72.韩复伟.行政指导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73.祃树营.论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优先权[D].长春:吉林大学法学院,2007.74.白昕泽.行政事实行为的界定及救济制度的完善[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75.龙成语.我国行政决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76.马飞.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77.万亮.内部控制及其影响下的审计博弈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1. Richard Kraut.Aristotl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2. Terry.L.cooper.Marrce Dekker.Interests[J].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1982.3. H.W.R.Wade.AdministrativeLaw[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4. Kim Joong-Yang.The Korean Civil ServiceSystem[M].Seoul:Bubwoo Press,2006.5. K.C.Davis.Discretionary justice:APreliminary Inquiry[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1.6. Roger E.Meiners,Bruce Yandle.Regulation and Reagan Era:politics, bureaucracy and the public interest[M].New York:Holmes&Meier Publishers,1989.7. James M.Landis. Crucial Issues in Administrative Law [J].Harvard Law Review,194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